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ofo共享單車調研報告【新版多篇】

ofo共享單車調研報告【新版多篇】

ofo共享單車調研報告【新版多篇】

ofo共享單車調研報告 篇一

在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橙色、黃色的自行車也從並不多見到觸手可騎。共享單車,其實叫B2C分時租賃更準確些,這種商業模式是真正在解決人們的痛點還是在創造需求?

在資本並不活躍的2016,以摩拜單車和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成為了明星專案,數月間吸引了10億元以上的資本,並帶動十餘家共享單車創業。

在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橙色、黃色的自行車也從並不多見到觸手可騎。共享單車,其實叫B2C分時租賃更準確些,這種商業模式是真正在解決人們的痛點還是在創造需求?

也許你想了解:

摩拜與ofo,各自使用者表現和增長情況如何?(第三方監測資料)

共享單車使用者有哪些特徵?每次騎行距離如何?有哪些典型使用場景?

人們的短途出行的行為,有沒有因為共享單車而改變?

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

在共享單車最火熱的這個冬天,企鵝智酷線上調研了六千餘名智慧手機使用者,結合Quest Mobile大資料,為你揭示消費者對於共享單車的使用行為和共享單車模式的現狀和趨勢。

主要發現:

1、ofo和摩拜單車作為共享單車市場的兩強玩家目前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二者使用者重合率增長明顯。ofo比摩拜的年輕使用者更多,但開啟頻次更低;

2、地鐵站/車站與目的地之間的通勤是使用者使用頻率最高的出行場景,61.3%的使用者單次騎行距離在三千米以內,南方城市使用者單次騎行距離比北方使用者遠;

3、偶遇式騎行、健身鍛鍊和主動出行的場景具有增長潛力;

4、共享單車使用者的活動參與和分享意願很高,70%的使用者表示未來還會經常使用;

5、如何更好地權衡單車的流動性與使用者出行計劃性,騎行舒適度與磨損度,以及更好地引入網際網路徵信是共享單車未來可改善的方向。

一、兩強格局:使用者增長迅速,重疊使用者擴大

與格局已定的打車應用相比,共享單車模式在剛剛興起時的推廣更加理性。以ofo和摩拜單車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是市場的先進入者也是佔有率最高的兩家,二者均處於使用者數大量增長階段。

從Quest Mobile監測的ofo與摩拜單車的月度日均活躍使用者數變化來看,兩家的日活從2016年8月起開始持續快速增長。

摩拜單車新進入北京、深圳和成都後當月的日均活躍使用者增長非常明顯。ofo,在7月和8月由於學生放假導致需求驟減,月度日均活躍使用者明顯降低,開學後及走出校園之後增長加快,但是增速慢於摩拜單車。

不過,ofo在2017年1月份開始陸續開通合肥、佛山、武漢等多座城市,其增長速率比上個月明顯加快。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市場初具規模,此時開拓新城市對於整體使用者增長效果十分顯著。

我們還發現,隨著共享單車兩強玩家滲透率的提高,二者的使用者重合率也在增長。2016年10月已有超過21萬用戶是ofo和摩拜單車的雙使用者,11月增加至49.05萬,12月達到72.82萬,2017年1月達到了121.56萬。

目前單車的投放量還沒有達到隨時隨地有車騎的程度,這對於除兩強玩家之外的其他共享單車公司也是一個機會——使用者“非排他”地使用共享單車應用,甚至已經下載一個共享單車應用的使用者可能比非使用者更容易下載第二個共享單車應用,而多下載一個應用的最主要的門檻就是用車押金了。

ofo使用者的人均單日使用次數和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均略低於摩拜單車使用者。使用者較頻繁開啟應用可能是由於尋找周圍的車,或者檢視活動等。高頻的開啟行為也為共享單車應用在騎行之外拓展其他消費場景提供了可能性。

根據企鵝智酷的調研,ofo和摩拜單車的使用者性別比例較為接近,而ofo的90後用戶比例比摩拜單車高近10%。起源於校園的ofo更容易培養更年輕使用者的單車使用習慣。

二、出行場景:以五千米以內的剛需通勤為主

從使用者的出行場景來看,高達62.9%的使用者使用共享單車完成地鐵站/車站和目的地之間的距離。共享單車目前主要投放的地點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車站/地鐵站和目的地之間容易形成短途出行的高頻需求。49.5%的使用者會在步行過程中看到單車就使用以節省出行時間,這說明隨機偶遇式的用車出行場景非常多,單車提高了人們的出行效率。

騎車健身鍛鍊和與朋友騎車出遊的場景分別佔20.4%和16.4%,這兩種場景可能更多屬於主動出行,頻率相對剛需通勤更低,騎行時間可能更長。

校園內通勤儘管佔整體6.3%,但是對於數量龐大的在校學生群體而言是最主要的日常通勤,在封閉校園中通勤的頻率高而且規律明顯,是不可忽視的市場。

從共享單車使用者的單次騎行距離分佈來看,92%的使用者單次騎行的距離在五千米以內。單次騎行三千米以內的使用者最多,佔61.3%,其次是3-5千米,佔30.7%。從城市維度來看,南方使用者單次騎行距離遠的佔比更高。廣州和深圳的使用者單次騎行距離小於三千米的比例低於北京和上海,騎行三千米以上的比例更高。

不同使用者的短途出行行為和高頻通勤區域能反映其生活習慣甚至消費力。通過大資料可以優化單車投放。根據不同特徵型別使用者的使用行為和偏好為其提供更具個性化的延伸服務,也是共享單車進一步優化使用者體驗的可能方向。

三、使用者態度:積極參與,留存率高

使用者對共享單車的線上和線下的主動傳播意願非常積極。無論是ofo還是摩拜單車,均有超過六成的使用者會主動推薦他人使用共享單車。和摩拜單車相比,ofo的活動更加豐富,app中有專門的活動選單,活動包括星期一免費騎、在特定時間騎行可抽獎等。ofo使用者分享騎行體驗或者紅包的比例也比摩拜使用者高近兩成,參加相關活動的踴躍程度也遠高於摩拜單車(33.2% vs 11.6%)。

由於ofo單車初版不如摩拜單車結實,ofo使用者上報車輛故障的比例明顯高於摩拜單車使用者,分別為39.3% 和26.2%。二者使用者舉報違停(如停在校外/小區裡等)的比例分別為18.9%和13.2%。使用者在規範用車上比較積極。作為具有全民共享性質的產品,共享單車不僅實現了單車的共享,在運營上也調動消費者協助維護車輛質量和資訊共享,以及通過優惠共享和活動參與鼓勵使用者在社交鏈中自發傳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

在良性迴圈的運營下,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忠誠度非常高。我們發現大多數使用者對於共享單車並不是一時嚐鮮,從使用者整體使用反饋來看,共享單車極有潛力成為高頻使用的裝機必備應用。有近七成共享單車使用者表示,還會經常使用。僅1.2%的使用者表示不會再使用。高留存率意味著在目前市場未飽和的情況下獲取新使用者更加關鍵。

四、痛點與改進:往返需求、舒適度和信用分

1、流動性與計劃性的權衡

整體來看,共享單車使用者目前的最大痛點是想騎車的時候周圍沒有,佔55.2%。在人流量比較高的地區附近,隨著單車投放量的增加,會形成一定的動態平衡,想騎卻沒有的情況會減少。

其次是往返需求難以同時滿足:擔心返途沒有車的情況是41.4%的使用者的痛點。返途車不在的不確定性,本質上和“想騎但周圍沒有”的情況類似。使用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可分為單程用車和往返用車,往返用車的使用者在回程之前是一直推著車,還是先把車鎖上等返途再重新找車,可能是令往返使用者比較尷尬的選擇。

隨著使用者使用共享單車出行習慣的養成,會有部分使用者的用車出行更加具有規律性。目前摩拜單車的15分鐘預約功能對於使用者而言已經是一個可以提前規劃用車的場景。未來如何在單車的流動性和滿足使用者的出行計劃性之間權衡優化,或許是共享單車進一步打磨使用者體驗的一個可行方向。

2、舒適度與磨損率的權衡

共享單車的騎行舒適度也為四成使用者所詬病。以摩拜為例,智慧鎖、實心胎和更沉重的車身讓一輛共享單車造價不菲,儘管長期攤薄了運營維修成本,但犧牲了一些使用者體驗,也導致了使用者無法騎行過長的距離。舒適性和磨損率的問題ofo和摩拜單車都在新一代單車中進行了優化。

3、推動社會徵信

摩拜單車在應用中引入信用分,使用者註冊後即可獲得100分基礎信用分,良好的騎行記錄和檢舉違停現象可以增加信用分,反之會減少信用分。當分數低於100分時騎行費用增加。然而,21.2%的消費者認為他們並沒有從信用分的增加中獲得收益或者激勵。

最近獲得1億元A++輪融資的優拜單車與芝麻信用達成了“免押金掃碼租車”服務協議,只要芝麻信用評分達到650分以上,使用者無需押金即可租車。在多數共享單車應用均需要使用者繳納99~299不等金額的押金時,免押金對於新使用者會有吸引力。而對於有使用單車出行剛性需求的使用者,下載多個共享單車應用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共享單車推動社會信用建設也是可以優化改進的方向,如將多次騎行獲得的信用記錄作為個人整體信用記錄的一個參考維度。目前,不同的信用記錄還沒有做到跨平臺的打通,信用記錄被賦予的權重依然比較低。未來,信用會是越來越重要的虛擬貨幣。

五、共享單車模式會改變我們的出行嗎?

在企鵝智酷之前的調研中,我們發現網際網路產品的使用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使用者的行為,如外賣應用的普及削弱了人們下廚做飯的意願,打車應用的普及削弱了人們買車的意願。那麼使用共享單車是否也會改變人們的短途出行意願呢?調研中顯示的消費者改變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共享單車的出現讓近六成使用者有了更好的代步選擇。自行車也代替了一部分公共交通甚至打車的出行。特別地,有48.7%的消費者在使用單車之後短途出行頻率增加,這說明共享單車對於消費者主動的短途出行有明顯的刺激作用。沒有出行改變的僅佔8.8%。

共享單車,或許叫單車分時租賃更準確些,因為狹義來看它並沒有充分調動閒置的單車資源,目前還是以專門生產的單車為主。但是它依然是一種帶有“分享精神”的生活方式——使用者不需要擁有單車便可以使用,並通過自己的力量協助單車的運營更規範和更效率。

使用者調研顯示共享單車並不是在創造偽需求,而是確實在解決短途出行問題和提供對一些人而言更優的出行解決方案,並已經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使用者忠誠度。也許剛誕生不久的共享單車依舊有各種問題,但長遠來看,它或許能夠推動一個更加通暢、環保和誠信的出行環境。

ofo共享單車調研報告 篇二

2016年是資本市場低迷的一年,而共享單車領域卻一枝獨秀、屢獲融資。作為共享經濟的產物、主打最後一公里的單車租賃行業,在資本傾注下迅速在一二線城市蔓延,競爭激烈,一如當年網約車廝殺市場格局的重寫。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公佈了《關於鼓勵規範網際網路自行車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 首次對共享單車行業提出了鼓勵和規範要求。當前共享單車市場正處在初級階段,產品、使用者間問題頻發,行業內部正在不斷調整,同時更多創業者的入局也有利於行業發展。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根據市場公開的網路資料和監測資料,結合相關使用者調查取樣,分析討論共享單車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快速萌芽的共享單車市場

中國的共享單車市場尚處在初級階段。2015年共享單車概念開始興起,資本和巨頭開始了佈局,2016年可定為共享單車發展的元年,除了原本定位在校園的共享單車開始在城市普及,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創業團隊斬獲融資,市場大戰一觸即發。從市場規模上看,預計201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0.49億,較2015年翻了一番,明年共享單車市場的增速將會繼續提升。

共享單車使用者規模

使用者規模上看,2016年共享單車使用者預計在455.2萬人,其中使用者主要以在校大學生、年輕的上班族為主,並且主要在一二線等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學校、公交站、地鐵站等附近的共享單車,給使用者提供了最快捷的“最後一公里”行程方案,不僅使用方便,而且對於城市來說,共享單車亦有著綠色出行的好處,在城市內快速普及。

摩拜、ofo領銜共享單車市場

儘管共享單車市場處在起步階段,但當下市場上已經有十幾家企業入局。從現階段的共享單車APP下載量來看,摩拜、ofo小黃車在市場上遙遙領先,就像網約車市場最初的滴滴與快滴。摩拜、ofo分別斬獲了366.49、347.1的下載量,處在伯仲之間。而下載量排在第三位的永安行,下載量則只有不到39萬。但未來的市場格局仍有較大變數,其他共享單車品牌融資後,將會有新一輪的市場動作。

共享單車整體評分不高

從當前主流的十家共享單車APP使用者評分上看出,共享單車行業整體的使用者評價並不是很高,一步單車超過9分,小藍單車超過8分,更多的共享單車APP評分慘不忍睹。作為使用頻率很高的自行車,本身就容易出現損害問題,並且和汽車不同,共享的單車長期處於無人看管的狀態,很多時候需要靠使用者發現問題並反饋。儘管平臺一直在加大力度促進規範化,但短期來看,使用者反饋的問題很難一一解決。

共享單車使用者使用頻率不高

在使用者的使用頻率方面,大部分使用者還沒有對共享單車形成固定的使用習慣。可以看出,29.7%的使用者表示使用共享單車的品牌在5-7天每次,3-5天使用一次的使用者佔比22.7%,而1-3天和每天都使用的高頻使用者分別僅佔18.2%和10.7%,大部分使用者只是在平臺註冊,並根據需求擇期選擇單車出行,而每天都使用的使用者,則是在上學、工作中形成了使用習慣,成為共享單車的粘性使用者。當前共享單車企業也在靠著補貼的形式獲取使用者、培養使用者。

年輕化人群成為單車使用者主力

年齡分佈上,20-39歲的年輕化群體成為單車使用者的主力軍,而單車騎行運動本身也是年輕化群體更容易接受的出行方式和鍛鍊方式。19歲以下的使用者更多集中於大學、高中,而20歲以上的使用者則遍佈大學、上班族、以及城市務工人員,對這部分使用者來說,只需支付低廉的押金和低廉的使用費,就可以進行單車出行,一是方便,二是節約了自己購買單車的使用成本。

ofo共享單車調研報告 篇三

3月15日,江蘇省消費者協會發布《江蘇省網約共享單車消費調查報告》。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共享單車普遍存在押金過高、預充值退款困難、投放點數量不合理、亂停、損害嚴重等問題。

消費者使用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問題

使用者中,上班族超過四分之三

此次調查主要針對南京、蘇州、無錫、揚州四個城市,涵蓋了江蘇省內主要共享單車品牌,包括摩拜、ofo、小藍、町町、哈羅。3806名使用者參與調查,其中上班族超過四分之三。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選擇共享單車的理由主要為方便、環保。一部分人會在換乘公交或地鐵的時候,選擇騎車;一部分是直接騎著單車去上班;還有些是為了鍛鍊身體。

在使用頻率上,37.12%的消費者每週都會使用1到3次。九成消費者單次騎行時間在一小時以內。

押金過高,高峰期單車數量短缺

共享單車雖然方便,但消費者吐槽的問題也不少。想騎單車要註冊、交押金,還要充車費。其中,部分單車押金過高,很多消費者接受不了。調查中,61.99%的調查物件表示,可以接受100元以下押金;25%可以接受押金在100元到199元之間。

調查中,四成消費者不能接受預充值。能接受的消費者,也希望預充值金額在50元以下。但是,實際調研中,只有小藍單車不需要預充車費,其他都需要。而且如果要退預充的車費,需要通過客服人工操作。

著急用車的時候附近沒有車,也是頭疼的事情。約兩成消費者表示,高峰期單車數量短缺。與此同時,車輛亂停亂放、損壞情況也比較嚴重。

隱患

騎單車出事故,誰負責?

騎共享單車發生意外,運營商要不要負責?現代快報記者從省消協瞭解到,目前只有ofo已實現為每一位駕駛人購買保險,其他品牌都在推進中。

建議1

對此,江蘇省消費者協會律師志願團專家李曉霞建議,運營商應該為使用者購買保險。同時,根據法律規定,機動車發生損害,機動車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都應承擔責任。具體到共享租車平臺來說,發生交通事故後,交警對事故責任的認定跟社會上普通車輛一樣。所以,不管是誰租了車,共享平臺都要對事故損害的賠償承擔連帶責任。

掃假冒二維碼被騙咋辦?

由於現在使用共享單車,不少是通過掃二維碼的方式,不法分子就趁機加貼假冒二維碼。調查中,12.08%的消費者看到過加貼的假冒二維碼但是沒有掃描,5.51%在掃描後發現不對勁停止了,0.89%的消費者因為掃描了假冒二維碼造成財產損失。

建議2

李曉霞表示,如果造成損失,商家應承擔賠償責任。因為商家應該保證交易方式(二維碼)的可靠性。此外,消費者通過掃二維碼向商家支付費用,運營商有責任保證消費者通過正確的支付渠道消費支付,並定期對車身二維碼進行檢測核對。

南京交警約談共享單車企業:

及時清理“殭屍車”

快報訊(通訊員 朱聞婷 記者 楊菲菲 李娜 王瑞)3月15日上午,南京交警二大隊聯合轄區街道,與各大共享單車的片區負責人專門進行了座談,要求各企業加強對車輛的管理,尤其要對“殭屍車”進行及時清理。

新街口作為南京核心商圈,停車區域本來就相對有限,單車的集中投放,導致車輛違停,甚至出現了大量“殭屍車”的情況,給新街口地區車輛停放以及交通秩序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對此,南京交警二大隊副大隊長餘洋建議各單車企業,一是加強對單車集中投放區域的巡查,一旦發現單車沒有停在規定區域,應及時調撥公司清障車輛;二是對每個單車設定智慧鎖上的GPS,以及使用者下載APP實名制;三是要縮短後臺對單車的GPS監控的間隔時間,否則會出現“殭屍車”“死迴圈”等等不良現象;四是建立“警民合作,一切為民”微信交流群,加強交管、城管、街道與單車負責人的及時溝通,做到發現就處理;五是嚴把單車質量關,避免因單車質量問題照成的積壓,影響迴圈使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gongzuozongjie/diaoyan/1mgyn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