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九年級上冊語文星星變奏曲教案(集錦5篇)

九年級上冊語文星星變奏曲教案(集錦5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篇《九年級上冊語文星星變奏曲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尋到更多與《九年級上冊語文星星變奏曲教案》相關的範文。

九年級上冊語文星星變奏曲教案(集錦5篇)

篇1:九年級上冊語文《星星變奏曲》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朦朧詩的典範作品之一,作者江河刻畫了星星、螢火蟲、春、鳥、睡蓮、白丁香,以及靜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等蘊含深刻象徵意義的物象,抒情寫意,展示現實與理想的背離,顯示詩人對光明的追求。

教學目標:

1、瞭解朦朧詩派

2、把握詩歌中“如果…誰還需要…誰不願意…誰不願意…誰不喜歡…”的肯定式,與“如果…誰還需要…誰願意…誰願意…誰不喜歡…”的否定式相結合的結構,能夠進行初級的詩歌寫作活動

3、理解詩歌中各物象的象徵意義,學習比喻、對比的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詩歌物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詩歌的主旨和感情

2、通過朗讀詩歌,品味詩歌的語言特點,進而體會朦朧詩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1、通過詩歌重點詞句的學習,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2、通過把握詩歌中反覆呈現的結構特徵,學會詩歌創作的基本技巧

教學突破:

1、能夠結合學生的生活,恰當的運用聯想和類比,開展詩歌寫作活動

2、結合與之相關的文學、音樂等,引導學生體會作品中意境的塑造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材配套朗讀帶;佈置學生預習作業,查詢有關寫星星的詩句、優美文段、歌詞、樂曲等

2、學生準備:仔細讀詩,掃清字詞障礙;收集寫星星的相關資料;瞭解朦朧詩派及作者江河

教學流程設想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由三峽景觀入手,配樂朗讀舒婷的《神女峰》匯入,引導解讀朦朧詩派以及本文作者江河

2、播放朗讀磁帶,引導學生抓住詩歌的情感基調

3、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找到詩歌的結構標誌和意象

4、分析講解,引導學生合作討論,理解詩歌中的意境

5、回顧總結,加深對本文特點的再理解

課堂實錄

一、由詩作《神女峰》入課,共享收集資料,瞭解“朦朧詩派”

師:配樂朗讀《神女峰》讀後,問:這是誰的作品?你知道他是哪個詩派的嗎?

生:朦朧詩派的女作家舒婷的作品

師:“朦朧詩派”,誰能把你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展示一下嗎?

(5名學生分別從“朦朧詩派”的產生、命名由來、代表詩人詩作以及朦朧詩的思想核心、藝術特色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收集的資料)

師:同學們剛才說到了“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江河,我們今天就要一起去拜讀拜讀他的處女作《星星變奏曲》,去領略一番朦朧詩的精彩

二、朗讀詩歌,把握感情基調

師:播放錄音朗讀,提示學生做好標記

問:通過預習和聽範讀,能否體會到詩歌中的感情基調?

生:體會到溫情、希望的感情

師:過渡語:是啊,還是讓我們去找課文自己,問問它吧!

三、分析詩歌,把握結構和意象

師:請大家自由朗讀全詩,找找:詩歌中是否有反覆出現的詩句?

生:自由朗讀,邊讀邊劃,稍後有的學生在與同桌交流

生答:有反覆出現的詩句:是“如果…誰還需要…誰不願意…誰不願意…誰不喜歡…”,“如果…誰還需要…誰願意…誰願意…誰不喜歡…”

師:這兩組句子都是什麼關係的?它們所表達的語氣相同嗎?

生1:這兩組句子都是遞進關係的,都是否定語氣

生2:這兩組句子都是假設關係,都是否定語氣

師問生2:你是用什麼判斷是假設關係的?

生2:因為有“如果”一詞(同學們表示贊同)

生3:我認為第一個是肯定語氣,因為我認為“誰不願意”是反問(同學們再次表示贊同)

師:[分組合作]請大家合作,自學:反問有什麼特點?在文中有什麼作用?問句還有哪幾類?你能找幾個這些各類的句子嗎?(教師的目的,是讓學生複習反問句的知識)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把第一節朗讀一遍吧! 學生齊讀教師評讀

師:“誰不願意,有一個柔軟的晚上 柔軟的像一片湖 螢火蟲和星星在睡蓮叢中游動”運用了什麼修辭格?作者描寫這個情景給我們怎樣的感覺?

生1: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有一種寧靜的感覺

生2:自由自在的感覺,你看“螢火蟲和星星在睡蓮叢中游動”啊

生3:有溫柔的感覺,“柔軟”一詞可見吧

生4:由“螢火蟲和星星在睡蓮叢中游動”,我還認為有浪漫的感覺(全班認同,鼓掌)

師:[分組合作]請大家分組合作,自學:比喻有怎樣的結構?它有什麼特點?把我們收集的精彩的比喻句講給你的夥伴,可以嗎?你能就我們今天學習時的“心情”,寫一個精彩的比喻句嗎?你知道比喻有幾種型別嗎?(教師參加一組的合作學習) 隨後,生積極參與交流自己寫的比喻句

師:“誰不願意 每天 都是一首詩 每個字都是一顆星 像蜜蜂在心頭顫動”,“誰不喜歡春天,鳥落滿枝頭 像星星落滿天空 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 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也用了什麼修辭格?作者描寫這些情景又給我們怎麼感覺?請大家討論

[學生討論]

生1:都用的是比喻給我光明、美好、浪漫,反正是好的感覺

生2:“蜜蜂”一詞,我感覺到甜蜜和自由

生3:“鳥落滿枝頭”讓我感覺到無憂無慮、幸福、樂趣

生4:“星星”使我感覺到光明

生5:“白丁香朦朦朧朧”我感覺到溫馨

師:是啊,同學們,我們反過來想想:“光明、美好、浪漫、甜蜜、自由、溫馨、溫柔、寧靜”的光明、美好氛圍的營造,作者是通過哪些具體的事物表現出來的?

生:通過“詩、星星、蜜蜂、柔軟的晚上、湖、螢火蟲、睡蓮、鳥、白丁香”來表現的

師:這些事物,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是平常見貫的,但在此文中,作者賦予它們特殊的意義,那麼,這些被詩人賦予特殊的意義的事物,就是詩作中的物象或意象,詩人正是通過這些物象或意象來傳達自己的情感的問:第一節作者傳達自己怎樣的情感?

生:光明、美好、浪漫、甜蜜……

[能力訓練]

師:你能說說詩人們眼中的“柳”這個意象的含義嗎?可以用資料佐證嗎?比如:詩詞句,現代詩歌中的句子等等來佐證一下

生1:它暗含離別之意,“客舍青青柳色新”中“柳“就是的,老師曾說,“柳”與“留”諧音

生2:它還有思鄉的意義,李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師:它還有“送別、傷感、春天和美好”的意象

師:你還知道其他的事物的含義嗎?

學生又說了如:綠葉、竹、菊、鴻鵠、春風、珍珠的物象的含義

師:母親節,我送了一束康乃馨給她,代表我的什麼心願?

生:美好、幸福、母愛

師:同學生日,你送什麼給他呢?為什麼?

生1:君子蘭,願他品行如君子

生2:一幅萬年青為主題的畫,願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師:陳毅的“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你們認為這詩中有哪些意象?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1:意象有“大雪、青松”,反映了青松的高潔

生2:我覺得除了從詩面上反映青松的高潔外,還是陳毅同志的自喻,是說不管形勢有多麼惡劣,他都要如青松一樣,保持自己對自己從事的革命事業的忠誠,保持自己的清白,表達了他忠於革命事業的高貴品質

師:是啊,同學們理解的很好那麼,本詩歌的第二節中,你覺得有哪些意象呢,給我們怎樣的意境?

生1:“寒冷、苦難的詩、冰雪、僵硬的土地”,是寒冷、黑暗、殘酷的意境

生2:還有“瘦小的星、凍僵的夜晚、火、太陽”

師:我們看一下,這些意象中我們可以把它們分成幾類?

生:兩類“火、太陽”是一類

師:我們一起把後4行朗讀一遍,是什麼意思呢?

生1:反映了詩人的追求

生2:反映了詩人的那種犧牲精神

生3:詩人有嚮往光明的願望

四、比較閱讀,體會詩歌的主旨

師:前後兩節給我們的意境分別是怎樣的?我們如何理解呢?

生:前一節是光明、美好的,後一節寒冷、黑暗、殘酷的,作者肯定了光明、美好,否定了寒冷、黑暗、殘酷,反映了詩人對光明、美好理想的嚮往,歌頌了詩人的犧牲精神

師:大家看,前後兩節詩節奏相同,結構對稱,句式大致相類,修辭大致相同,就像我們音樂學科中的什麼?

生齊答:曲調

師:題目 “星星變奏曲”中“變奏”我們如何理解?

生1:變,主要是前後兩節的意境不同,形成鮮明的對照

生2:句式只是大致相類,也有變化,用字用詞也不是完全相同,也有變化

師:《星星變奏曲》,都以“星星”為主要意象,表現了追求光明、美好的主題,前後兩節詩節奏相同,結構對稱,句式大致相類,修辭大致相同,但前後兩節的意境不同,形成鮮明的對照,句式和用字用詞也有變化,這種情形就如同音樂,使前後兩節詩構成主題與變奏的關係,所以,詩題叫“變奏曲”

五、回顧總結,加深對本文特點的理解

本詩歌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江河的處女作,本詩歌在主題、創作手法、詩歌技巧等方面都體現了朦朧詩的一些典型特點全詩歌由兩個基本對稱的詩節組成,都以“如果…”的假設起頭,一氣呵成詩人以“星星”象徵光明,用一系列的物象,含蓄的構造了對照鮮明的兩種意境但詩歌中的“星星”又有特定的情景和意義,它的光芒,不同與太陽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閃現的,這正展示現實與理想相背離,寄託了詩人在現實中執著追求光明的理想

六、作業設計:

課堂作業:仿照本詩的結構特點,寫一節詩歌,表達某種期盼

課外作業:在班級辦一期關於朦朧詩的牆報

篇2: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星星變奏曲》語文教案

《星星變奏曲》課文原文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

在夜裡凝望

尋找遙遠的安慰

誰不願意

每天

都是一首詩

每一個字都是一顆星

像蜜蜂在心頭顫動

誰不願意,有一個柔軟的晚上

柔軟得像一片湖

螢火蟲和星星在睡蓮叢中游動

誰不喜歡春天,鳥落滿枝頭

像星星落滿天空

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

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燒

尋求星星點點的希望

誰願意

一年又一年

總寫苦難的詩

每一首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蓋在心頭

誰願意,看著夜晚凍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

誰不喜歡飄動的旗子,喜歡火

湧出金黃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時候——升起

去照亮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星星變奏曲》教學設計

一、導語: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在野外,仰望天空。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誰寫的什麼詩?——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齊背這首詩:

“遠遠的街燈明瞭/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閒遊/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這首詩作者採用了反襯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來反襯現實生活黑暗。從而表達了作者憧憬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麼,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首描寫也是星星的詩——江河的《星星變奏曲》。而這首詩中作者又藉助星星來表達怎樣的思想呢?

二、整體感知:

1、匯入語中所提出的問題。

提示:對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對寒冷殘酷的現實的厭棄和憎惡。

2、分別概括這兩節詩的內容並想一想這兩節詩在形式有什麼關係?

板書設計(一):

光明與美好的意境對比寒冷和殘酷的意境

追求和憧憬厭棄和憎惡

注:像這樣兩節詩所表達的內容相反或相近,形式相近,兩節詩形成對偶的形式。這種結構形式,我們把它叫做“變奏曲”。(再舉例來說明,如音樂。)所以,標題中的“星星”揭示了詩歌的主題;而“變奏曲”揭示了詩歌的結構。

三、區域性品味探討:

1、分組:分別找出每一節詩所描繪的意象是哪些並說說這些意象的特點?從其特點中我們可以聯想到什麼?

提示:

星星、湖、螢火蟲、春天、詩、蜜蜂、睡蓮、鳥、白丁香、火、旗子彈

——溫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徵。

夜、寒冷、冰雪、苦難的詩、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可怕殘酷——黑暗殘酷的象徵。

2、重點品味以下詩句的含義:

(1)、為什麼說“每天/都是一首詩/每個字都是一顆星/像蜜蜂在心頭顫動”?

提示:美好的生活就像詩一樣的美,每一個人都希望每天把自己幸福、快樂的人生譜寫下來,這種願望就像星星一樣的明亮,像像蜜蜂一樣釀造出來蜜一樣的甜。

(2)、“誰不願一,有一個柔軟的晚上/柔軟得像一片湖/熒火蟲和星星在睡蓮叢中游動”採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引導學生體驗該句的含義)

提示:討論板書:

晚上湖

黑暗(殘酷)和平(自由、舒暢)

睡蓮——象徵著人的安閒自在。把夜晚的寧靜、平靜、溫馨和自由自在,給人以溫柔和夢的美好感覺。

(3)、“春天,鳥落滿枝頭/像星星落滿天空”這個比喻揭示了怎樣的深刻含義?

提示:“鳥落滿枝頭”,點綴在繁密的樹林間,周圍環境一定是無人打攪,十分寧靜。“星星落滿天空”的情景一定出現在晴朗的夜間,雖然星星在視覺上令人感到密集,但並不熱鬧,從而反襯出心情的寧靜、閒適、自在。把“鳥落滿枝頭”比作“星星落滿天空”,形象的揭示了“光明”的美好。

(4)、“閃閃爍爍”是用來描寫什麼的?為什麼作者卻用來描寫聲音呢?

提示:——痛感手法。

A、視覺的;

B、“聲音”一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清晰和一會兒模糊的感覺與視覺上的“閃閃爍爍”相通。而“朦朦朧朧”的白丁香就像聲音一樣時斷時續,隱隱約約之感。所以,這種用描寫聽覺的詞來寫視覺的方法叫做“痛感”。

(5)、分析:“寒冷中寂寞的燃燒”、“苦難的詩”、“顫抖的星星像冰雪覆蓋在心頭”、“夜晚凍僵得像一片土地”、“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粒瘦小的星”、等詞句的含義?

提示:(要聯絡作者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簡歷來講解。)

A、寂寞突出了孤獨;燃燒代表犧牲。(在殘酷、黑暗中失去幸福、美滿的生活。)

B、在黑暗的社會現實中譜寫自己的悲慘的人生。

C、將要墜落,使人害怕的情景。令人憂心忡忡的感覺。

D、殘酷、黑暗的社會現實。

E、殘酷的社會無情的摧殘著地上的生命。使這些小生命像星星一樣的隕落。

四、佈置作業:

(一)、閱讀第一節詩完成:

1、字詞略

2、這節詩寫出了詩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它可以分為三層,請具體概括每一層中作者所抒發的美好意象世界。

A、B、C、

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

答:

3、“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想與類比,表現了怎樣的意境?

答:

4、按照例句形式仿寫句子:

如:春之生機勃勃;夏之————-——;秋之————-——;冬之————————。

5、每當仰望夏夜燦爛的星空,你一定有不少遐想。請仿照“如果……誰不願意……誰不願意……”的詩句抒發你的感受。

《星星變奏曲》教學反思

《星星變奏曲》以主人公對失落的夢的追憶為構思線索,把夢與血淋淋的現實作殘酷的、令人震顫的對比,從而抒發詩人心中充滿騷動的苦苦渴望。詩人渴望什麼?渴望重建失落了的理性,而重建理性後的感性顯現是什麼模樣呢?是陽光普照,每天都是一次美好的回憶,就像一首和諧、生動的詩,就像這首詩中美妙動聽的每一個音節。有美好而溫柔的夜晚,有生動活潑,潔晶如星,有賞心悅目,馥郁如白丁香。在這樣溫柔的春天,那曾經狂熱地揮動過的旗子和心中曾有的那一團理想的火,應像它本來應有的樣子一樣閃閃發光。但是,現實卻是另外一副樣子,寒冷、寂寞、孤獨、淒涼、黑暗。詩人只能在深沉的夜裡凝望著遙遠的天空,尋找星星的安慰,渴望星星能在心中的太陽熄滅之後,為他驅散寒冷和失望,幫他重新燃起一盞希望的燈。這樣,他便可以停止寫失落了理性後充滿了苦難的詩,可以緩解他那充滿了壓抑的生活。

這首詩的體裁是朦朧詩,朦朧詩的特點就是藉助一些物象來暗示或間接的表現經驗,使詩含蓄、朦朧、意境優美,也就是具有意象化、象徵化、立體化。

本著朦朧詩的特點,我在教學設計上巧妙的與音樂學科進行了整合,匯入我通過播放理查德的鋼琴曲《星空》把學生帶入一種朦朧的優美的意境當中,對後面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其次,在讓學生體會詩歌用凝鍊的語言創設意境的時候,我通過多媒體出示畫面“枯藤老樹昏鴉”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學生想像,感受再對比這首詩歌作者創設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意境,朗讀時該用什麼樣的感情去讀,學生通過不同的畫面及老師的引導,很快很準的把握住了這首詩歌的感情基調。另外,作業佈置,我設計一類讓學生調查遠近時代經典歌曲,賞析歌詞,有的就是一首很好的詩。學生對此都很感興趣,我相信他們課後一定會很認真的完成,因為興趣是很好的老師。

這節課讓我充分的體會到了學科整合的魅力,通過整合不但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1、詩歌教學重在讓學生進入意境當中體會詩人的感情,除了用課件幫助之外重點應該讓學生朗讀,通過朗讀去品味語言。而在整體感知部分,讓學生聽配樂朗讀,很多學生的朗讀慾望被調動起來,但我確沒讓學生讀,而是通過聽來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在探究問題的時候,應該先讓學生提,教師補充,而我忽視了課堂上應隨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問題是為了讀,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詩歌的意境,而我只是引導學生進行了探究,沒有進一步的去讀。

3、拓展寫作我設計讓學生試寫詩歌,這對學生來說難度太大,應該讓學生根據好的句式進行仿寫,或者通過“增、換、刪、改”語言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進行。

篇3:九年級上冊課文《星星變奏曲》教案設計

九年級上冊課文《星星變奏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朦朧詩的特點及背景

2、理解“變奏曲”的含義(知識與技能)

3、找出比喻句並理解含義(過程與方法)

4、讓學生學會珍惜美好生活(情感態度價值觀)

重點難點:

1、重點是理解詩中所寄託的詩人的理想及瞭解朦朧詩的特點。

2、難點是“星星”的象徵意義。

教學過程:

一、題解與匯入

回憶著名詩人郭沫若寫的《天上的街市》。這首詩以豐富的想象,寫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過寫牛郎織女的自由來往來表達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天我們來學習《星星變奏曲》這一首詩,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朦朧詩

文革後期以舒婷、顧城、北島等為先驅者的一群青年詩人開創朦朧詩派。這些詩人無疑是一群對光明世界有著強烈渴求的使者,他們善於通過一系列瑣碎的意象來含蓄地表達出對社會陰暗面的不滿與鄙棄,開拓了現代意象詩的新天地,新空間,是新時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流派。江河,原名於友澤,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畢業。1980年在《上海文學》發表處女作《星星變奏曲》,著有詩集《從這裡開始》《太陽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時期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

三、讀詩歌,整體感知、討論

1、詩中的星星象徵什麼?詩人反覆詠歎星星表達了怎樣的渴望?

(象徵著光明,象徵著美好的事物,表達了他對光明的渴望)

2、兩小節詩在結構上及語言上有什麼異同點?

(都用“如果—————誰還需要———還會———”開頭;從第五行看,有變化,用“誰不願意”和“誰願意”)

四、問題研究

1、這首詩為什麼題為《星星變奏曲》?

這是借用音樂術語來說的,它提示這首詩是圍繞一個主題與主要意象變換情境,委婉抒情。

詩的上下兩節結構相稱,基本手法和用語相同或相近,有同樣的韻律。但上下兩節的情境,意味發生了變化,如用“誰不願意”和“誰願意”就不同了。(句式、詞語)這種情形如同音樂,兩段錄音曲在保持基本輪廓的基礎上出現一點變化。

2、詩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此處星星為什麼要顫抖呢?

“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難的詩”所受到的束縛,這種不自由帶來的就是心靈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顫抖,是人心靈的顫抖,因生活的壓抑和束縛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溫暖。

3.怎樣理解“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並象徵人們對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僅太陽失去了,連“瘦小的星”也被“一顆又一顆”地吹落,可見“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無情。

4、“寂寞地燃燒”是什麼意思?

在尋求自由和光明的過程中,在周圍都是黑暗的時候,只能燃燒自己去尋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獨,燃燒代表了犧牲。

反覆朗讀“誰不願意……”至“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體會詩中描寫的情境,探究下列問題。

1、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來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

“柔軟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寧、平靜、柔和、溫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給人以溫柔如夢的美好感覺。

2、“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想與類比,表現了怎樣的意境?

“鳥落滿枝頭”,點綴在繁密的樹林間,周圍的環境一定是無人攪擾,十分寧靜的;“星星落滿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現在晴朗的夜間,雖然星星視覺上令人感到密集,但並不熱鬧,反而襯托出心情的'寧靜、閒適、自在。這兩種情境在形態上有相似之處,都只有在心境寧靜時才能觀察體會得到,因此勾起詩人的聯想與類比。而春天“鳥落滿枝頭”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滿天的情形,更顯生機,更富有直觀的動感和美感。“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想與類比,更生動地表現了“光明”的美好。

3、“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存在著怎樣的關係?詩人為什麼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

“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好意境,表現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採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因為聲音一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清晰一會兒模糊的感覺與視覺上“閃閃爍爍”的感覺是相通的。這是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

試仿照這首詩的“如果……如果……”或“誰不願意……誰不願意……”的句式寫幾句詩,表達一種企盼。

提示:注意詩歌的語言形式與內容表達的聯絡,並在鑑賞的基礎上仿用詩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樣的情感。

五、練習:

根據練習三要求寫幾句詩。

篇4:九年級語文星星變奏曲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朦朧詩及其審美特徵。

2、感知詩中“星星”的 形象,領會其象徵意義。

3、找出比喻句並理解含義

4、誦讀,體會詩歌的 情景,意蘊和詩人的 思想感情,理解詩歌主旨。

重點難點:

1、重點是理解詩中所寄託的詩人的理想及瞭解朦朧詩的特點。

2、難點是“星星”的象徵意義。

教學方法:誦讀法 聯想想象法

教具準備:錄音機,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回憶著名詩人郭沫若寫的《天上的街市》。這首詩以豐富的想象,寫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過寫牛郎織女的自由來往來表達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天我們來學習《星星變奏曲》這一首詩,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瞭解朦朧詩

朦朧派詩人無疑是一群對光明世界有著強烈渴求的使者,他們善於通過一系列瑣碎的意象來含蓄地表達出對社會陰暗面的不滿與鄙棄,開拓了現代意象詩的新天地,新空間。

是新時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流派,文-後期以舒婷、顧城、北島等為先驅者的一群青年詩人,從一九七九年起了一種新風格的詩。這種詩,有三四十年沒有出現在中國的文學報刊上了。最初,他們的詩還彷彿是在繼承現代派或後現代派的傳統,但很快地他們開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遠,自成一個王國。

這首詩體現了朦朧詩的一些典型特徵。

三、誦讀詩歌,整體感知、討論

1、詩中的星星象徵什麼?詩人反覆詠歎星星表達了怎樣的渴望?

(象徵著光明,象徵著美好的事物,表達了他對光明的渴望)

2、兩小節詩在結構上及語言上有什麼異同點?

(都用“如果-----誰還需要---還會---”開頭;從第五行看,有變化,用“誰不願意”和“誰願意”)

四、問題研究

(一)

1、這首詩為什麼題為《星星變奏曲》?

這是借用音樂術語來說的,它提示這首詩是圍繞一個主題與主要意象變換情境,委婉抒情。

詩的上下兩節結構相稱,基本手法和用語相同或相近,有同樣的韻律。但上下兩節的情境,意味發生了變化,如用“誰不願意”和“誰願意”就不同了。(句式、詞語)這種情形如同音樂,兩段錄音曲在保持基本輪廓的基礎上出現一點變化。

2、詩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 星”

“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星”

3、怎樣理解“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並象徵人們對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僅太陽失去了,連“瘦小的星”也被“一顆又一顆”地吹落,可見“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無情。

4、“寂寞地燃燒”是什麼意思?

在尋求自由和光明的過程中,在周圍都是黑暗的時候,只能燃燒自己去尋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獨,燃燒代表了犧牲。

(二)

反覆朗讀“誰不願意……”至“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體會詩中描寫的情境,探究下列問題。

1、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來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

“柔軟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寧、平靜、柔和、溫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給人以溫柔如夢的美好感覺。

2、“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想與類比,表現了怎樣的意境?

“鳥落滿枝頭”,點綴在繁密的樹林間,周圍的環境一定是無人攪擾,十分寧靜的;“星星落滿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現在晴朗的夜間,雖然星星視覺上令人感到密集,但並不熱鬧,反而襯托出心情的寧靜、閒適、自在。這兩種情境在形態上有相似之處,都只有在心境寧靜時才能觀察體會得到,因此勾起詩人的聯想與類比。而春天“鳥落滿枝頭”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滿天的情形,更顯生機,更富有直觀的動感和美感。“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想與類比,更生動地表現了“光明”的美好。

3、“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存在著怎樣的關係?詩人為什麼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

“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好意境,表現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採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因為聲音一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清晰一會兒模糊的感覺與視覺上“閃閃爍爍”的感覺是相通的。這是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佈置

試仿照這首詩的“如果……如果……”或“誰不願意……誰不願意……”的句式寫幾句詩,表達一種企盼。

提示:注意詩歌的語言形式與內容表達的聯絡,並在鑑賞的基礎上仿用詩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樣的情感。

篇5:《星星變奏曲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知識導學

作家作品

江河,原名於友澤,1949年生於北京,1968年高中畢業。1980年他在《上海文學》發表處女作《星星變奏曲》。著有詩集《從這裡開始》、《太陽和他的反光》等等,是新時期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他在詩作中灌注了厚重的歷史感,以《紀念碑》等政治抒情詩和古代神話組詩《太陽和他的反光》贏得了社會矚目。

整體感知 作者通過一系列的意象,表達了他對黑暗冰冷的現實的否定,抒發了對理想的嚮往和追求,以及雖然迷茫失落卻依然執著的豪情

佈局謀篇全詩共有2節,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詩人對光明的理想世界的嚮往。

第二部分(第2節):詩人對黑暗冰冷的嚴酷現實的否定,表達了詩人為追求光明而獻身的決心。

寫作特點

1採用象徵手法來抒發感情。

這首詩以“星星 ”來象徵光明,即詩意、春天、溫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美好的東西。而用 “冰雪 ” “風 ” “僵硬的土地 ”等來代表苦難,寒冷和黑暗的現實。

2 結構精巧,一唱三嘆。

全詩由兩個基本對稱的詩節組成。上下兩節各16行,都以“如果…”的假設起頭,再以“誰還需要”

“誰不願意”等多次反問的形式,引出一組遞進式比喻。這種結構整齊優美,具有我國古代詩歌的結構及其音韻之美。

難點探討

1.“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有著怎樣的聯絡?詩人為什麼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

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好意境,表現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採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因為聲音一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清晰,一會兒模糊的感覺與視覺上“閃閃爍爍”的感覺是相通的。這是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

2.比較課文兩小節詩在結構上及語言形式上的異同點,簡述這兩節詩是怎樣構成主題與變奏的關係的?

兩節詩都採用“如果……誰還需要……還會……”的句式開頭,各引出一組遞進式的比喻。不同點在第一節的前十二行由“誰不需要……誰還會……誰不願意……誰不願意……”的肯定句式;第二節變為“誰還需要……誰還會……誰願意……誰願意”的否定句式。

上下兩節詩,都以“星星”為主要意象,但第一節主要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寫出詩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第二節由對光明的嚮往轉為對現實的否定。隨著意象的變換,詩中的情境也由溫馨美好變為寒冷嚴酷,從而構成圍繞主題與變奏的關係。

相關知識

有關“星”的古代詩詞名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過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鵲橋仙》(秦觀北宋)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無題》李商隱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旅夜書懷》(杜甫)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課前預習   打基礎

正字音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寂寞(    ) 顫動(    ) 覆蓋(    ) 凍僵(    )

多音字  給下列多音字注音並組詞

○1顫:(    )顫動    ○2角:(    )角落      ○3難:(    )苦難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形近字   給下列形近字注音並組詞

○1棲(    )棲息       ○2蟈:(     )蟈蟈

灑(    )_______     蛔:(     )_______

解詞義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在夜裡凝望

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燒

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經歷過心靈劫難的人,才更能體會到這種詩意人生與精神自由的彌足珍貴

彌足珍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詩人在靜謐的深夜遙望星空

靜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後驗收 提能力

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顫動________    凝望________    安慰________

柔軟________    疲倦________    覆蓋________

2.江河,原名________,1949年生,北京人。1980年在《上海文學》發表處女作《星星變奏曲》。是新時期________詩的代表詩人之一。

3.詩中出現的下列一些物象,哪些象徵光明美好的世界?哪些象徵黑暗冰冷的現實世界?

星星、詩、蜜蜂、柔軟的晚上、湖、螢火蟲、睡蓮、春天、鳥、白丁香、凍僵的夜晚、寒冷、僵硬的土地、冰雪、飄動的旗子、瘦小的星、火。

(1)象徵理想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象徵冰冷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樣理解“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星”這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課外積累中,還有哪些與“星星”相關的詩句,請寫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理解

(一)課內語段閱讀

閱讀詩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星星變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

在夜裡凝望

尋找遙遠的安慰

誰不願意

每天

都是一首詩

每個字都是一顆星

像蜜蜂在心頭顫動

誰不願意,有一個柔軟的晚上

柔軟得像一片湖

螢火蟲和星星在睡蓮叢中游動

誰不喜歡春天,鳥落滿枝頭

像星星落滿天空

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

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脆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燒

尋找星星點點的希望

誰願意

一年又一年

總寫苦難的詩

每一首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蓋在心頭

誰願意,看著夜晚凍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風吹著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

誰不喜歡飄動的旗子,喜歡火

湧出金黃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時候--升起

去照亮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6.仔細品味這首朦朧詩,回答下列問題。

(1)“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此處星星為什麼要顫抖呢?請談談你的體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燒”中“寂寞地燃燒”是什麼意思?請說說你的理解。

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變奏曲,是音樂術語。變奏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過裝飾、改變時值或節奏、改變音符進行方向或次序、

改變和聲或調性色彩等手段,使音樂保持原有的基本輪廓而以變化的面貌出現,謂之變奏。系統地運用變奏

手法作成的樂曲稱“變奏曲”,其結構為“變奏曲式”。那麼這首詩為什麼題為“星星變奏曲”?

請談談你的分析。

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認真地體驗這首詩,請從文中找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並作點賞析。

最欣賞的句子:

我的賞析:

9.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來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

我的感受:

10.“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存在著怎樣的關係?詩人為什麼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類文鑑賞

閱讀課外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我們在草地上數星星

劉益善

夜色中,我們溜出

村子

躺在草地上面

我們數星星

她數是一萬

我數是九千

不行。再數一遍

她卻說是九千

我卻說是一萬

晚風拂過草地

飛來瑩瑩的光點

我們又數起來可總是數亂

我說瑩火蟲是月亮下的蛋

她說螢火蟲是星星流的汗

我們爭著、吵著

笑著、鬧著抱成一團

啊,兩小無猜的時代

天真無邪的童年

(選自《劉益善詩選》)

11.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從對哪些景物的描寫可以看出來?

12.第①節詩中具有兒童特點的一處細節描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節詩中有一處描寫既運用了新巧別緻的比喻,又體現了豐富自然的想象,這些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這首詩中寫“我們爭著、吵著”表現了“我們”怎樣的心理,點明題旨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表達

15《星星變奏曲》一詩表達了作者對光明的嚮往,對理想的追求。其實許多詩人都在自己詩篇中描繪了美好的理想世界。如果有一天,你校文學社組織一次“詩歌中的理想世界”的主題活動,你準備說些什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會考顯身手

16(南充會考)、讀圖答題

(1)請說出這幅漫畫的含義:

(2)談談這幅漫畫給你的啟示:

3    星星變奏曲

課前預習   打基礎

正字音   mò chàn fù jiāng

多音字○1顫(chàn)顫動/(zhàn)顫慄    ○2角(jiǎo)角落/(jué)角色○3難(nàn)苦難/(nán)困難

形近字

○1棲(qī)棲息/灑(sǎ)灑水○2蟈(guō)蟈蟈/蛔(huí)蛔蟲

解詞義

(1)聚精會神地看。 (2)孤獨,冷清。 (3)更加值得珍惜,更加寶貴。(4)安靜。

課後驗收 提能力

àn ,níng,wèi,róu,pí,fù

2.於友澤  朦朧

3.(1)星星  詩  蜜蜂  柔軟的晚上  湖  螢火蟲  睡蓮  春天  鳥  白丁香  飄動的旗子  火

(2)凍僵的夜晚  寒冷  僵硬的土地  冰雪  瘦小的星

4. “瘦小的星星”比喻並象徵人們對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僅太陽這樣輝煌燦爛的光明失去了,連“瘦小的星星”也被“一顆又一顆”地吹落,可見“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無情。【點撥】可聯絡作者的寫作背景進行分析。

5.示例:七八個星天外/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6.(1)該句運用了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難的詩”所受到的束縛,這種不自由帶來的就是心靈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顫抖,是人心靈的顫抖,因生活的壓抑和束縛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溫暖。

(2)在尋求自由和光明的過程中,在周圍都是黑暗的時候,只能燃燒自己去尋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獨,燃燒代表了犧牲。

7.這首詩的上下節相比,情境、意味發生變化並形成強烈對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語也有所變異。這種情形就如同音樂,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輪廓而以變化的面貌出現,使上下兩節構成主題與變奏的關係。所以。詩題叫“星星變奏曲”,可謂名副其實。

8.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9.“柔軟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寧、平靜、柔和、溫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給人以溫柔如夢的美好感覺。

10.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好意境,表現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採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因為聲音一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清晰,一會模糊的感覺與視覺上“閃閃爍爍”的感覺是相通的。這是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

11.初夏、星星、螢火蟲

12.溜出村子/躺在草地上面數星星

13.我說螢火蟲是月亮下的蛋/她說螢火蟲是星星流的汗

14.都認為自己數得很清楚,都認為自己有理。/啊,兩小無猜的時代/天真無邪的童年

15【點撥】:你可以先朗讀一首詩,再聯絡詩的意象說說描繪了怎樣的理想世界,聯絡時代背景,說說為什麼要描繪這樣的理想世界,還應說說詩中描繪的理想世界對讀者的影響。總之,要讓聽眾隨著你的發言走進詩人的心中。

16(1) 有人為追求很小的一點經濟效益,卻丟掉更大的環保事業。真可謂“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意近即可)

(2) 我們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失去人類長遠的發展。或我們應該重視環境保護,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意近即可

譚義專

[《星星變奏曲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9o5k1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