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管理公文範文 >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精品多篇)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精品多篇)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精品多篇)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 篇一

為全面提升我市中國小教育資訊化水平,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加速實現全市基礎教育現代化,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和《xx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行動計劃(20xx-20xx年)》。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國小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大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堅持以“班班通”建設為抓手,以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為重點,以改革教學應用模式為突破口,以提升學校管理效率為出發點,以人為本,統籌規劃,更新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努力實現教育現代化,為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服務。

二、目標任務

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國小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和《xx市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行動計劃(20xx-20xx年)》檔案精神,結合實際,統一規劃、協調安排、逐步實施。通過xx市數字化校園建立,逐步推進全市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具體建立目標,20xx—20xx年5年內建設至少500所標準數字化校園。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把教育資訊化作為全市教育現代化發展整體戰略的重點,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以縣區為節點,建設以縣區為主的教育都會網路,主幹網路千兆。學校建設百兆以上校園網路,實現資訊點全覆蓋,資訊中心配備三層核心交換機、一定數量的伺服器,各級網路必須具備網路安全措施。農村較偏遠學校可實現不同形式的專線連線。學生用計算機教室、教師用計算機、“班班通”達到《山東省普通中國小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要求。至少配備一口滿足最大班額人手一機的學生用計算機教室,努力推進網路教學班建設。

(二)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加強縣區資源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構建以縣區為主的資源共建共享建設體系,實現學科資源全覆蓋。學校要建設體現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學資源、數字圖書館等服務平臺,並逐年更新增加,建設至少一口電子閱覽室,努力建設校園電視臺,提高資源使用率,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三)強化教育資訊化應用體系。加強教師電子備課平臺、網路教學教研平臺、學生自主平臺、考試與評價平臺、虛擬實驗室等多元化應用平臺建設,重視資訊科技專業隊伍建設和教師全員培訓,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應用水平。

(四)加強數字化校園平臺建設。推進學校電子政務建設,以學生和教師兩個基礎庫為著力點,加快學校管理資訊化程序,促進學校管理標準化、規範化,不斷完善學校數字化校園平臺,積累基礎資料,掌握總體狀況,加強動態監測,提高管理效率,為社會提供公共教育資訊,不斷提高全市教育數字化、現代化水平。

三、建立原則

(一)超前規劃。加大數字化校園建設力度,在現有資訊化設施的基礎上,超前規劃,進一步加快教育資訊化終端設施普及步伐,促進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工作從傳統的行為方式向數字化行為方式轉變,綜合提高學校的數字化水平。

(二)統一標準。按照《xx市數字化校園評價標準及評估細則》要求,對基礎設施、資源建設、教學應用、管理應用等方面進行規劃實施,嚴格標準,明確數字化校園建立的任務。

(三)整合平臺。全面應用學校網站,整合連結教學、資源、管理等各類校園資訊平臺,鼓勵學校之間在教學應用上的“百花齊放”和“爭奇鬥豔”,促進教育資訊化全面發展。

(四)共享資源。要以學科、備課組、農遠資源為中心,圍繞電子備課平臺、學校網站等,積極整合優質資源,逐步實現縣區、學校、學科三級資源共享體系。

(五)整體推進。要統一建立步伐,按照規劃時間,逐步實施。召開建立動員會、研討會和成果展示會,積極培養在資源建設與應用、學科教學與應用和學校管理過程中的典型,發揮引領作用,通過校園宣傳簡報、學校網站等多種形式,形成整體推動效應。

四、建立方法

(一)宣傳發動,細化目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要認識到資訊科技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形成充分利用資訊科技來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理念,要把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工作目標和任務,要通過對全體師生的宣傳發動,根據《xx市數字化校園評價標準及評估細則》將任務目標層層分解,並落實相關人員的責任,將建立工作落到實處。

(二)制定方案,確定步驟,適用策略,形成特色。在建立過程中,要形成建立方案,制定具體的工作流程,明確建立時間表,確定建立步驟,選擇適當的建立策略,排解建立難點,紮實有效、有序推進,併力爭形成特色。

(三)建立機制,加強培訓,全員參與,示範引領。建立長效機制,促進資訊科技應用,將教師應用資訊科技的情況與學校考核機制相結合。加強培訓,全員參與,分層分級抓好教育資訊化工作的領導、應用、開發、管理、學科教學五支隊伍建設,培養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全面提高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能力。

(五)突出實效、堅持不懈、常態應用、創新發展。建立學校要突出實效,讓應用保持持續的穩定的狀態,各項工作始終處於緊緊依靠資訊科技作支撐的高效執行的狀態。要有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思維、創新的實踐,不斷為注入新的活力,不斷形成新成果、新特色,始終把握時代的脈搏,常創常新。

五、建立程式

(一)學校自評。建立學校成立自評工作小組,統籌協調建立工作,召開動員大會,部署自查自評工作,填寫《xx市數字化校園建立申請表》(一式三份)和《xx市數字化校園建立自評得分表》(一式三份)。

(二)縣區初驗。各縣區成立數字化校園領導小組,根據學校自評情況,通過看材料,實地檢視,座談等多種形式,組織實施現場檢查驗收,針對問題,及時整改,彙總後以縣區為單位上報xx市數字化校園建設領導小組。

(三)市級驗收。xx市數字化校園建設領導小組依據《xx市數字化校園評價標準及評估細則》組織驗收,達到標準要求的,授予"xx市數字化校園"稱號,並進行獎勵、頒發獎牌。

經驗收通過的學校,自授予稱號之日起,每隔兩年複查一次。主要指標下滑的,給予黃牌警告並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能達標的,取消已授予的稱號。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成立相應領導小組,設立專職機構,做到人員到位,措施到位,為數字化校園建立提供組織保障。

(二)保障經費,加大投入。統籌管理“兩費”資金,協調安排教育資訊化建設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對學校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援,將配備和維護資金列入學校預算。嚴格落實臨教財字﹝20xx﹞2號檔案精神,進一步加強“兩費”的管理使用,並在每年的教育費附加及學校教育公用經費中也安排一定比例的專項經費,用以支援教育資訊化建設,為數字化校園的建立提供資金保障。

(三)強化機制,科學評估。切實加強對數字化校園工作的檢查考核,形成強而有效的高效管理機制。各縣區要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市教育局也將根據建立情況,對建立成功的學校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鼓勵各縣區積極探索,敢於創新,對在實施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總結,積極推廣。把《xx市數字化校園評價標準和評估細則》確定的各項指標納入各縣區和相關部門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體系,定期組織開展檢查評估工作,科學分析建立效果,通過數字化校園建立簡報、專題網站、研討會等形式,定期公佈建立情況。

智慧校園建設專案解決方案 篇二

一、學校資訊化建設及應用現狀

近幾年,學校高度重視資訊化建設,先後配備了電腦601臺,其中學生用電腦340臺,每百名學生擁有電腦10.1臺,建有網路教室4個(新北門1個),建成了100M主幹的校園區域網,並且光纖接入教育都會網路,班班配有多媒體教學裝置,完成了班班通、室室通和人人通“三通”工程,學校資訊化發展方案。

資訊化建設大大地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學效率和管理效能,基本實現了學校管理的網路化。一方面,應用於學校管理。學校藉助校園FTP或QQ群,進行及時通知,並將所有檔案、通知、計劃、總結髮布在學校網站中供全校教師查閱,並實行教師網上提交材料,在設定的資料夾裡上傳相關的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另一方面,廣泛應用於師生教與學。老師們能熟練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全校教師依託丹陽教育資訊網,建立個人教育部落格,網路備課、辦公平臺、教學平臺等實現了全市都會網路優質資源共享,學生利用分配的帳號通過教育網校、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突破時空限制,進行網路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我校實行電子備課,然後要求上傳到內部辦公系統共享,再是提供下載,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修改,再一次上傳分享,同時也進行了網上評課活動,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了鍛鍊的平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今後三年規劃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上級檔案精神,進一步落實教育部《教育資訊化十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同時根據鎮江市數字化校園建設要求,不斷加強我校教育資訊化建設,從校情出發,依據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的發展規劃,著眼現在,展望未來,堅持求真務實,不斷加強數字化校園建設,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教育的深化改革。

三、資訊化建設三年發展目標

本著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注重實效、適度超前的原則,開展學校未來三年的資訊化建設。

1、強化校園網站建設。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儘快建設一個功能完善的集資訊服務系統、教育管理系統、教育資源系統、學生成長系統、家校互動系統為一體的資訊化教育網站。真正把學校網站辦成師生學習交流的平臺、資源的中心、宣傳的視窗、本校師生與其他異地師生交流的快速通道。力爭辦成省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校園網站,力爭在省網站評比中獲獎。

2、進一步改善區域網的優化配置,採用適用的網路管理軟硬體,提高學校網路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內網執行速度。實現校園無線網路全覆蓋,不斷滿足學校教師憑藉移動終端快速獲取資訊資源的需求。

3、建立電子閱覽室、E學習教室。採用雲終端作為閱覽終端,通過雲伺服器和數字圖書館實現電子閱覽。努力探索網路化的創新學習環境,構建網路環境下的學習新模式,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實現學生在資訊化環境下的全面發展。

4、建立校園網路教育電視臺。進一步完善校園電視臺,實行學生自主管理,利用班班通裝置實現校園視訊點播和現場直播功能。

5、建設微格教室,搭建專業視訊錄播平臺,開展公開課和研討課、微課的錄製工作。利用網路開展教研活動,實現教科研活動的資訊化,構建起“虛擬教研中心”,提高教科研活動的水平和層次,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6、建立學校自動化管理平臺,提高學校資訊化管理能力,實現學校教育教學、行政管理、教師的自動化、無紙化。

7、建立和完善學校資源庫,並做好江蘇省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接軌工作。

8、繼續提升教師資訊素養,深入開展現代化教育技術應用培訓,通過培訓學習,讓每位教師都能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改變教學觀念,將先進的教育思想、方法與資訊科技結合,推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為打造高效學習課堂奠定堅實基矗

四、具體任務與實施方案

(一)加大數字化校園建設力度,逐步形成一個功能比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資訊化網路系統。

1、基礎建設資訊化:科學設計、合理佈局我校資訊化教育環境,建設一個功能比較完善,公文迅速流轉的網路通訊系統、資訊服務系統、教育管理系統、教學應用系統為一體的資訊化綜合應用校園網路系統。

2、資源建設數字化:

⑴充分發揮校園網上資訊及時快速的流通功能,逐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反饋練習、課後輔導,學生個別化學習,線上考試等教學環節包容進來,形成大容量、開放式的學習環境。

⑵把計算機房、電子閱覽室建成開放式網路學習室,提供豐富的多媒體和網路虛擬環境,如:資源陣列群、資訊資源檢索庫、音訊視訊點播系統、虛擬實驗、虛擬學校等,為學生跨學科學習、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提供幫助;

⑶完善圖書館數字化管理與檢索,以檔案目錄方式和資料庫儲存方式對資源進行管理和操作,以便師生快速查詢資訊。

(4)建設數字圖書館,實現節目的按需收看和任意播放,集動態影檢視像、靜態圖片、聲音、文字等資訊為一體,為使用者提供實時、互動、按需點播服務,以滿足師生對視訊播放進行實時控制的願望。

(5)優化組合學校現有教育資源,融視訊、網路、多媒體等多種方式為一體,為師生提供多種類、多形式、多規格和多層次的教育教學資訊服務。

3、學校管理系統化。對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評價實行全方位的計算機管理。其中包括學校的校務、教務、總務的管理,教職員工、學生的身份資訊、工作學習記錄、評價資訊等檔案、學籍管理。

4、網站建設多元化。

⑴不斷擴充學校網站的容量,提高網站層次,充分體現學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資源的整合功能、師生個性特長髮展的舞臺功能,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育功能。

⑵建立班級主頁,展現班集體學習、活動的風采。

(3)開闢學科教學網站,骨幹教師個人主頁,展現學科教師教育教學特色,實現資源和成果共享,開展網上多項交流。

(4)嘗試開闢有特長學生個人主頁,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

5、網路管理制度化。

(1)強化管理、規範制度,修訂各職能部門和人員崗位職責, 結合學校實際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制訂全體成員資訊科技考核指標和評估、獎懲辦法。

(2)加強校園網硬體平臺的日常維護,保證校園網路暢通,使裝置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3)制訂師生聯網安全保護管理條例,規範師生上網行為。

(二)以E學習實驗為契機,加速多元化課程的實踐性研究與探索,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

1、積極開展E學習實驗研究。

(1)申報鎮江市資訊科技專項課題。

(2)組立E學習骨幹教師研究團隊。

(3)以課題為切入點,探索資訊科技支援下,新型教與學模式的研究。

2、深入開展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研究。

(1) 以案例為抓手,開展資訊科技與各科教育教學的整合研究,以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 靈活運用多媒體和網路資源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探索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擴充套件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實際能力的方法與途徑。

(3)合理運用資訊資源指導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和協作性學習。

(4)運用網路開展學生課內外作業指導、學習情況分析和學習評價。

(5)根據學科需求,設計、製作單元或橫向知識結構虛擬情景資料。

3、開展基於網路環境下的拓展性課程的實踐研究。

(1)根據學校特色和專題研究專案編寫校本資訊化教材(文字與音像結合)。

(2)開展師生資訊化實踐活動。

(3)進行網上成果展示。

4、開展基於網路環境下的研究性課程的探索。

(1)以問題或者案例為切入口,通過網路資源,尋求問題解決的途徑和方法。

(2)開展師生網上主題式探究性活動。

(3)開闢師生網上專題論壇。

(4)建設研究性學習專題網站。

(三)多渠道、多維度培訓,用現代教育思想理念塑造教師,提升資訊化素養,規劃方案《學校資訊化發展方案》。

1、加強對全體教職工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理念的學習,從思想上促使學校全體人員更新觀念,從行為上提高全體人員對資訊化教育教學工作的重新認識,提高教師的資訊意識和資訊素養。

2、提供多種資訊渠道,形成開放、立體的培訓空間和學習活動的場所。

(1)定點、定時、定人安排領導、教師、資訊科技專業人員參加各職能部門組織的各類業務培訓。

(2)請專家作講座,培訓教師現代教育理論和資訊科技支援下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

(3)挖掘校本培訓資源,針對使用中的具體問題,集中專題培訓。內容包括教師資訊科技操作能力培訓,通過具體的優秀案例,進行整合方法的培訓,應用軟體使用及功能的培訓。

(4)組織教師觀摩校內外優秀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研究課,通過觀摩教師能更具體的體會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過程和方法,學習他人成功經驗,引發思考,以便更好地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5)組建學術沙龍。圍繞熱點問題進行學術討論,通過集體確定主題,大家分頭探索、研究,集中討論,最終達成共識。

(6)開闢網上論壇。在校園網上以論壇形式在網上開展學術交流和熱點問題的討論。

3、開展網上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活動效率。

(1)採用論壇、音訊、視訊等形式,開展資訊交流、專題討論、論文交流等。

(2)開展網上公開課、說課和評課活動。

(四)點面結合,形成特色,培養具有現代資訊意識、資訊素養的國小生。

1、課堂教學,普及知識。

(1)認真落實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標準中的課程任務和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2)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要考慮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國小各年段教學內容要有各自明確的目標,要體現出各階段的側重點,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資訊科技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積極利用資訊科技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自覺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規範使用資訊科技,進行與資訊有關的活動,自覺抵制不良資訊。

(3)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資訊科技課程校本教材。

2、組織活動,發展特長。提供良好的資訊環境,開設適合學生特點,避免不良內容的校園網咖。組織各類社團活動,開展學科競賽和各項實踐活動。舉辦電腦繪畫、電子期刊製作,網頁製作,動畫製作等培訓班。

3、主題研究,形成特色。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電子作品創作;開展主題式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網上資訊協作學習和交流;組建校內網上的學生論壇,開展專題討論;開闢網上作品交流,舉行研究成果展示。

(五)注重分享,對其他學校、學生家長、社群實行資源共享,發揮示範校的幅射功能。

1、加強學校與社群的聯絡,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資訊化現代裝置,為社群的各項公益宣傳活動提供資訊服務。

2、學校的優質資源,可以在校際之間實行資源共享,相互交流,促進校際間的合作與交流。

3、指導學生家長學習應用校園管理系統,讓學生家長參與學校及學生的管理。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協同管理和及時反饋管理功能。

高校校園方案 篇三

一、教育資訊化現狀

目前國內教育界主要分為高等教育、公眾教育、基礎教育三大塊,三個部分的建設應用情況不盡相同。同方網路對於每一個部分都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為加速教育界資訊化助一臂之力。

高校校園網建設中面臨的問題有如下幾個方面:

(1)網路管理、維護的困難

課堂教學逐步走向網路化、學生線上學習、娛樂時間增加

校園網網路大、業務多、故障問題定位複雜網路的安全性差、管理難度大

老師要負責日常教學還要做網路的日常維護、在學校奔波

(2)網路業務容量及資源調配的困難

學生髮起的大量資料轉移

網上視訊點播、廣播、大量的多媒體通訊,需要qos支援

如何有效合理對教育網路頻寬的排程和分配滿足如:教育網路多媒體教學和遠端教學;圖書館訪問系統,大型分散式資料庫系統、超效能計算資源共享/管理系統、視訊會議、ephone等等應用。

(3)網路安全、統計等運營問題

教學、辦公、生活、娛樂,使用者水平高,網路資源需求廣、不能全部免費、缺乏使用者認證、授權、計費體系

學生的安全認證以ip地址為主,存在有意和無意的攻擊

採用靜態ip和proxy伺服器管理問題

二、高校校園網解決方案:

針對校園網的業務需求和建網中所面臨的問題,同方網路公司提出了自己有特色的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特點:

高智慧:在網路的核心和匯聚層提供的tfs9000系列接入層智慧網交換機可以智慧識別應用業務流,按照全網策略賦予各種應用業務不同的優先順序,提供二層的802。1p優先順序、三層的diffservertos欄位的dscp標記,完成全網端到端的qos保證。

高安全:同方的接入層tfs7000系列智慧型交換機支援埠+mac地址繫結技術;支援802。1x基於使用者身份的認證;支援ssl、ssh、tacacs+等安全認證技術,可以對於web管理進行加密,大大提高了交換機網管的安全性。

高效能:同方推出的全系列乙太網交換機都支援線速無阻塞交換。對於大使用者量和大資料量的教育網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

多業務:支援多媒體應用,包括視訊點播、視訊會議、遠端教育等。可以對這些業務進行差別服務,提供端到端的qos保障。

三、高校寬頻網:

高校寬頻網建設中面臨的問題有如下幾個方面:

(1)網路管理、維護問題:

由於校園寬頻接入使用者數量巨大而且非常集中,流動性又比較強,所以無論從使用者管理、裝置管理、計費管理都具有很大的困難。況且學生計算機水平相對來說比商業使用者高的多,給管理上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2)網路安全問題:

乙太網固有的一些特性導致了乙太網接入的安全問題

學校學生計算機水平高而且時間充裕,本身網路就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學校具備的inter、cer、校內三種資源的選擇性對網路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戰,如何處理訪問的靈活性和安全性之間的平衡是每個學校網管需要考慮的問題。

(3)計費問題:

如何既保證inter、cer、校內三種資源訪問的便利性又保證準確計費,是目前高校寬頻網面臨的普遍問題。

四、同方高校寬頻網解決方案:

同方網路依靠著寬頻網的建設經驗和自己對寬頻ip網獨到的理解,推出了高校園區寬頻乙太網接入解決方案,傾力打造安全的高校寬頻接入網。

解決方案特點:

除了具備了高校校園網相應的易管理、高安全等特點之外,同方針對高校寬頻網推出的解決方案還具備以下特點:

可運營:tfs7000e+系列、tfs6224e支援頻寬控制,全面的控制每一個使用者的頻寬,保證關鍵應用的頻寬,提高頻寬資源利用率;這一點對學校寬頻接入中如何提高頻寬利用率尤其重要;

接入安全:同方tfs7000e+系列、tfs5000ei系列接入交換機提供的靈活埠密度、埠物理隔離等接入特性保證了高校大量使用者接入的靈活性和安全性。

計費靈活:tfs7000e+通過802。1x認證中採用不同使用者名稱字尾結合dhcp方式實現校園網、cer、inter訪問不同的收費策略。通過和專用計費軟體的配合可以提供基於時長、頻寬、流量等計費手段,提供靈活的計費策略。

方案特點:

業界一流的骨幹級交換機交叉背板交換,分散式二/三/四層處理,無阻塞交換架構,保證全網全線速10/100m接入使用者桌面

伺服器可選擇接入100base—tx、1000base—sx、1000base-t

骨幹交換機提供線速三層交換,接入層交換機線速二層交換保證全網無阻塞效能

支援1000m上聯模組,能夠根據業務流量的需要採用trunk功能

支援高速埠聚合,具有鏈路冗餘和負載均衡的能力

高智慧,支援二/三/四層線速交換,提供端到端的qos的保證

高安全,802.1x基於使用者身份的認證

網管簡單,可選的web、cli管理

高校校園方案 篇四

根據省教育廳、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省公安廳、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下發的《安徽省開展防止傳銷進校園宣傳活動方案》(皖教祕思政〔20xx〕24號)要求,為保護廣大學生利益和人身安全,維護校園穩定,現將開展防止傳銷進校園活動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要求

以在校大學生為重點,通過開展防止傳銷進校園宣傳活動,使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認清傳銷的違法犯罪性質、欺詐本質和嚴重危害,提高識別能力,增強防範意識,自覺抵制傳銷;切斷傳銷活動進入校園,嚴防在校大學生參與傳銷活動。

二、活動時間

本活動自20xx年月20日起至11月0日結束,其中,月20至6月20日,9月10至10月10日為集中宣傳月。

三、主要內容

要充分發揮教育主體作用,通過主題班會、專題講座、座談會、發放宣傳資料、專題展覽等形式,幫助學生了解傳銷的危害,掌握防範傳銷的基本知識;發揮好校園網、廣播、電子屏等載體作用,擴大防止傳銷進校園活動的覆蓋面,引導學生增強識別傳銷的能力,營造抵制傳銷的良好氛圍;把防範傳銷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畢業生就業指導和離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有針對性的做好防範教育,讓學生了解打擊傳銷的法律法規,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提高學生對傳銷的免疫力。

四、主要形式

(一)在校園內醒目位置懸掛、張貼抵制傳銷的宣傳畫或橫幅標語。

(二)組織召開主題班會,講解傳銷的違法犯罪性質、欺詐本質和嚴重危害,提高學生識別傳銷的能力。

(三)在校園網、廣播、校報等校內媒體開展防止傳銷進校園的宣傳,要準備好視訊、圖片、字等宣傳資料供學生學習觀看。

(四)邀請公安、工商等執法機關專家校舉辦專題講座、座談會,組織參與傳銷受害者現身說法,增強宣傳效果。

(五)鼓勵學生自願成立防止傳銷進校園宣傳志願者隊伍,開展簽名承諾、諮詢等活動,發揮院系的特點和學生的專長,鼓勵學生繪製相關宣傳品,排演相關藝節目。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單位要嚴格落實20xx年學院防範打擊傳銷工作目標責任書要求,堅持“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原則,深刻認識傳銷活動向高校滲透的現實危害及當前傳銷活動的複雜性、欺騙性,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按照職責和分工,紮實開展防止傳銷進校園活動,務求取得實效。

(二)突出重點,帶動全域性。各單位要結合本部門特點,認真做好兩個集中宣傳月的宣傳工作,在月至6月的宣傳月中,要突出做好畢業生離校求職安全教育,提高畢業生對傳銷的辨別能力,防範誤入傳銷陷阱;在9月至10月份要針對新生安全意識薄弱特點,運用多種形式開展好防範傳銷知識教育,加強日常管理,積極預防和制止學生誤入傳銷。

(三)加強管理,防止滲透。各單位要構建防範和打擊傳銷的長效機制,積極開展建立無傳銷校園活動。進一步加強校園秩序管理,嚴禁可疑組織及人員在校園內進行任何的宣傳、蠱惑及誘騙活動。要加強日常管理,積極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覺抵禦傳銷。如發現有學生參與傳銷活動,要及時向公安、工商管理等機關反映,積極配合做好調查、解救等工作。

10月20日前,各單位將活動開展情況資料及總結材料報保衛處,郵箱:,活動情況將納入學院20xx年度安全穩定工作考核內容。

智慧校園建設專案解決方案 篇五

近年來,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教育資訊化建設力度,吉安市教育資訊化“三通兩平臺”建設已取得較好成效,教育資訊化設施裝置條件得到較大改善,但各地重建設、輕應用,重硬體、輕平臺等現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為進一步加快全市教育資訊化發展步伐,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根據吉安市教育改革發展實際並結合智慧城市建設要求,努力在全市中國小校開展“智慧校園”建立工作,特制訂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全國第二次教育資訊化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教育資訊化推進會議精神,按照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我市中國小教育資訊化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建設為基礎、應用為支柱,以促進教育改革和質量提高為核心,以建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校園環境為目標,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轉變教育觀念和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升我市教育現代化水平。

二、目標任務

提升“三通兩平臺”的建設、管理、應用水平,加快建設涵蓋各級各類學校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到20XX年,全市全面建設60所中國小校“智慧校園”,到20XX年,全市完成200所中國小校“智慧校園”建設。全市基本建成以移動終端、智慧教學、智慧教育雲等為主要標誌的智慧校園環境,實現以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協作學習為主要特徵的智慧教學和基於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的智慧管理,培養適應“網際網路+”和智慧化資訊生態環境,具有較高品質和較強實踐創新能力的現代化人才。

三、重點工作

1、完善校園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技術先進、擴充套件性強、安全可靠、高速暢通、覆蓋全校的校園網路環境。逐步推進1000M光纖進校、100M光纖到班,無線網路全覆蓋。寬頻網路能夠滿足廣大師生個性化智慧化的教學、研究和專業發展需求。

2、搭建智慧教育管理平臺,為廣大中國小開展智慧教育和智慧管理提供效能良好、服務便捷的網路平臺。建立師生電子身份及統一認證系統,實現對學校師生、教育教學、評價、科研、資產等的智慧化管理。結合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強教育都會網路建設,實現市、縣、校之間網路高速互聯互通。

3、整合和建設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全面使用或對接國、省、市、縣提供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通過多種方式將各類優質教學資源推送到班。採取自建、共建、引進、購買等形式,逐步建成具有區域特色、校本特色的系列優質教育資源。

4、探索智慧教學新模式,結合全市高效課堂建設和“三化進校園”活動深入開展網路化、智慧化資訊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試點,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建立智慧課堂示範點,開展線上課堂、錄播、翻轉課堂、移動APP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和新型載體的課堂試點示範應用。依託教師網路學習空間,引導和推動學生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

四、建設要求

1、各縣(市、區)教育局要選擇前期已參加市級數字校園建設試點建設的學校,率先開展“智慧校園”建立工作,市教育局將根據各地建立設工作進度,通過組織流動現場會、座談會、考察學習等形式,提升試點校建立工作的示範性與引領性,形成樣板,為其它學校提供借鑑和參考。

2、各縣(市、區)教育局要結合本方案,制訂本地的智慧校園”建立實施方案。方案要立足實際、著眼未來,根據不同地域和層次型別學校,制定年度建立計劃和“時間表”,落實具體措施,推動智慧校園建設。同時加強指導,充分調動轄區內各學校參與“智慧校園”建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打造亮點和特色。

3、各縣(市、區)教育局要經常性的開展“智慧校園”督促指導,根據建立工作安排對學校進行年度考評。市教育局也將各縣(市、區)“智慧校園”建立情況納入年度督導考評內容,對進度緩慢效果不佳的,將對縣(市、區)教育局長進行約談,查詢原因,認真整改。

4、各縣(市、區)教育局和各學校要通過上爭外引,自己擠和爭取社會贊助等多種方式,多渠道籌措“智慧校園”建立經費,為建立工作提供資金保障。要結合上級資金專案搞好“智慧校園”建立工作,特別是目前正在實施的薄弱學校改造和資訊化專項建設以及縣(市、區)資訊化經費統籌等專案,經費投入在注重補長硬體短板的同時,要更加註重軟體平臺的建設和應用,更加註重教師能力素養的培訓和提升,更加註重“智慧校園”軟實力的建設。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智慧校園”建立活動是落實上級教育資訊化發展大局,策應全市“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全市教育品質,樹立教育網路環境下良好形象的重要舉措。各縣(市、區)教育局、直屬學校務必要高度重視,將“智慧校園”的建立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的中心工作來抓。

2、精心組織。市教育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科室和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建立工作的指導和推進實施。各縣(市、區)教育局和各直屬學校要按照全市的統一部署,成立一把手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機構。要指定專門的科室,安排專門的人員負責日常具體工作。

3、加強管理。在“智慧校園”建立中要注重加強管理,一是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發揮制度的規範和引領作用,以制度保障學校規範有序運轉和有效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二是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網路環境下的的各種優良品質。三是加強學習和交流,有計劃地組織工作意願較強、工作成效較好的學校赴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四是注重“智慧校園”安全管理,定期做好相關裝置的升級維護、病毒防範及重要資料的備份,確保各類裝置和軟體平臺安全、穩定執行。切實以“智慧校園”的建立促進學校建設和管理上水平、上臺階,真正實現為學生服務、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的目標,整體提升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學質量和品位。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 篇六

一、建設基礎

學校重視數字化資源建設工作,學校所有教室、機房、部分實訓室、工場已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裝置。校園網路採用三層管理技術,用千兆骨幹網路將13個樓宇用光纖連線起來,採用VLAN技術對校園網網路進行了劃分。學校教師和學生電腦桌面100M接入校園網路,接入點達1500餘個。自校園網建設以來,我校在校園資訊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積累了一定量的資訊化資源和建設經驗。

二、建設目標

完善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技術先進、擴充套件性強、安全可靠、高速暢通、覆蓋全校的校園網路環境。建立公共資訊系統,提供先進數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齊全的教學管理系統;實現資料資源共享。提高全校師生資訊化水平素養,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和服務社會搭建公共服務平臺。

三、建設內容

(一)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

通過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聚集優質教育資源,可以使教師在更大範圍內得到共享,可以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具體包括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互動資源管理平臺建設、網路教學系統建設三部分。

1.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

建設學校共享型教學資源,建成集素材、教學課件、試題庫、常用軟體等為一體的,與課程改革配套的教學核心資源庫,與行業企業聯合研發的多媒體課件,建成包含4個重點建設專業在內的9個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此項任務和內容具體見4個重點建設專業的建設方案。同時繼續加強館藏圖書、電子圖書、期刊等文獻資源庫建設。爭取到20xx年重點建設專業的課程均有一定高質量的教學資源。

2.互動資源管理平臺建設

互動資源管理平臺主要有臨時交換資料夾(用於教師臨時儲存資料,交換資料,可刪可增,許可權公開。每位教職工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資料夾,教師之間存取、交換資料,臨時放上課用素材,課件等,作用大,是老師們用的最多的平臺之一)、個人資料資料夾(用於教師個人儲存一些個人的資料)、校迅通(釋出學校通知、公告、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無紙化管理)等功能。

3.網路教學平臺建設

爭取到20xx年底建成網路教學平臺,包括網路課堂教學、模擬實訓、選修課堂、學生作業、學生評價、成績管理等。利用網路教學平臺實現高質量教學資源、資訊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共享與傳播,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引入數字化教學,同時促進高水平的師生互動,促進主動式、協作式、創新型的學習,從而形成開放、高效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管理平臺建設

學校利用學分制系統及學生學籍管理系統,對全校的所有師生的教學資料實行統一管理,包括有教師任課、學生資訊、學分成績等一系列資訊的網路化查詢服務,真正做到教學管理資訊數字化。

(三)數字化校園辦公系統建設

逐步建立完善的辦公計算機管理系統,實現校園內辦公數字化,提高辦公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學校的校務、教學、德育等方面建設成規範化、標準化、系列化的數字化辦公管理系統,可以通過區域網服務學校各部門,而且可以藉助教育局系統的辦公網路直接為教育局有關部門提供服務。

四、資源庫建設的初步成效

在學校資源庫建設領導組的領導統籌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添置了獨立的資源庫伺服器,配齊所有教師電腦,所有教室配備電教平臺,購買了部分多媒體素材,提供了一些教學資源的下載服務等。

(二)採用各種方式對全校教師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培訓,教師資訊化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現代化教學意識得到了加強。

(三)學科動態資源和學生作品已初具規模。教師的電教作品在上級舉辦的各類評比中有多個獲獎。

(四)資源庫的建設和應用,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嚐到了應用資源庫上課的甜頭,更激發了教師參與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和熱情。

五、保障機制

(一)制度保障。制訂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規章制度,明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的規範、意義和責任。健全調整各項考核、分配和獎勵制度,做到導向正確、政策透明、及時兌現、適時調整。通過激勵機制,鼓勵創新和改革,不斷完善我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完善健全現有的監控機制,做到師生參與、專兼結合、內外聯動、賞罰分明,使專案建設質量實現最大化。

(二)組織保障。建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的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以學校資訊中心負責人為責任人的工作小組。做到職責分明,實行職責責任制,各司其職,統一指揮,做到資訊暢通、運轉協調、統籌兼顧,實現專案建設各項工作制度化、資訊化、規範化。

責任校領導:xx

責任人:xx

成員:xx及各教研組長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後努力方向

在資源庫建設過程中,目前還存在著諸如各學科發展不平衡、全員參與度不夠、製作水平參次不齊的狀況,特別是獨立開發製作的高水平課件太少。因此今後還需採取各種措施,加強領導與組織,鼓勵廣大教師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製作更多適合於教學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資源,不斷充實和完善教學資源庫。我們還將努力推進軟硬體建設,提高網路安全係數,最終建立起具有職教特色的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為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服務。

智慧校園建設專案解決方案 篇七

資訊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21世紀將是資訊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根據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現制定20xx年教育資訊化建設的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導,大力推進我校教育資訊化建設,以資訊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加快基礎教育現代化的程序,推動我校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二、工作思路

1、以“現代資訊化建設”為突破口,逐步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2、以“教科研”為先導,高標準、高質量實現資訊化建設。

3、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建設原則。

4、堅持“突出重點、分層推進、注重實效”的工作方法。

三、組織機構

成立東昇國小教育資訊化建設領導小組(萬其兵校長任組長、楊開正任副組長),負責統籌規劃和管理全校的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

組建東昇心國小教育資訊化建設指導小組(組長由盧娟),負責師資培訓、技術諮詢與服務。

四、工作目標

1、20xx年春季開學,五、六年級全部開設資訊科技課。

2、20xx年4月,要高標準通過教育現代化建立驗收。

3、建立健全教育資訊科技培訓體系。“十五”期間,完成一輪全體專任教師以計算機和網路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資訊科技培訓,形成一支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專業教師隊伍。

五、工作要求

1、充分認識教育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大力推進我校教育資訊化建設。

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領導小組將統籌規劃,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中心,著眼未來,以資訊化建設作為占城鎮中心國小教育現代化的突破口,推進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從而加快全校基礎教育現代化的程序。在經費籌措上,形成以政府投資為主,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建立多渠道資金籌措體制。

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指導小組要強化超前、科研意識,指導好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領導小組要站在科教興國、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統一思想,抓住機遇,制定優先發展的戰略,加大投入,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採取有效措施,儘快實現學校教育資訊化。

2、積極探索現代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模式。

從技術應用的初始階段轉向整合階段,把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教育資訊化建設向深層次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教育資訊化建設的落腳點。

建立獎勵機制,制定相應措施,積極開展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與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堅持“樹立典型、開展活動、全面推動、注重提高”的原則,加快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程序。每年開展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評優課、示範課等活動。繼續做好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探索,培養一批典型,以點帶面,力爭取得一些突破性進展。

採取走出去請進來、專題報告、研討會、現場會等多種形式,創造機會,加強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學習交流。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用科研課題帶動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探索。教學實踐探索從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證研究和學生使用計算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兩方面進行研究,逐步形成師生互動、協作自主的多樣化整合模式。

3、加強教育資訊資源的研究,依託市級資源庫,採取多種方式開發教育資源,形成高水平的教育資訊資源庫,爭取成為市級教育軟體開發基地,注重資訊資源的科研和應用研究,不斷提高資源應用效益。

4、加強現代教育技術裝置設施管理,充分發揮其功能。

要選派責任心強、業務強的管理人員,負責管理、維護和裝置設施使用工作,不斷完善裝置設施的安全使用、維護保養等管理制度,建立網路系統和裝置設施使用、維修檔案,確保所有裝置設施正常執行。

建立健全資訊資源評審和監管制度,資訊化建設指導小組要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業務、技術素質培訓,形成一支懂技術、會管理的網路裝置設施管理隊伍,一定要加強對網路裝置設施檢查力度。

要組織學生學習好《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廣泛、深入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網路文明、網路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網路教室對學生開展直觀生動的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徵文、知識競賽、網上論壇等主題教育,注重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文明上網、安全上網,增強學生自覺抵禦網上不良資訊的意識和能力,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網路道德規範。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方案 篇八

一、建設基礎

(1)基礎與優勢

學院已在20XX年完成了校園網第一期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建成千兆到樓宇、百兆到桌面、技術相對先進、高速且穩定的校園網路。網路核心採用千兆路由核心交換機,現有9臺專業伺服器,安裝了辦公管理軟體、教務管理軟體、圖書管理、財務管理等軟體,實現了辦公管理、教務管理、圖書管理、財務資產管理等功能。網際網路接入也升級到辦公網100M電信接入加2M教育網接入、圖書館電子閱覽室50M電信接入,校園網使用者已達500多戶(由於一個機房為一個使用者,但通過該使用者可以實現機房的所有電腦上網,因此實際上通過校園網上網的使用者已超過500個)。學生宿舍已全部接入校園網(由運營商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是校園網的一個組成部分,實現了高速訪問校園網。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校園網上的網際網路應用系統有待增加。除學院入口網站、各部門二級網站、自行設計開發的一些小型網際網路應用系統如“院長信箱”、“網上報修”、“等級考試網上報名”、“工資查詢”、“學生收費”外,目前校園網上執行的大型商品化的網際網路應用系統只有辦公系統(武漢開思源公司產品)、正方現代教育管理資訊系統-WEB服務管理子系統(杭州正方公司產品)、郵件系統(北京安寧公司產品)。當今校園資訊化發展的趨勢要求我們必須逐步實現學院各項教學工作與管理工作的網路化、數字化,因此我們要逐步建設一批網際網路應用系統,一是購買一批大型商品化網際網路應用系統,二是自主開發一些小型的校園網應用系統。

2、網路監控管理缺乏。目前還沒有實施對校園網進行網路監控、流量監控,不能有效地對校園網使用者使用網際網路的情況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主要表現在不能按網監部門的要求提供校園網使用者上網情況的日誌備份,一些使用者濫用迅雷下載、PPS網路電視等軟體佔用大量的頻寬拖慢其他校園網使用者網頁瀏覽的速度。將要實施的校園網監控專案可解決這些問題。

3、校園網還未實現網路全覆蓋。目前學院院內基本上實現了網路有線全覆蓋,全院網路無線覆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二、建設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數字化校園網路基礎建設和應用系統的功能開發,構建一個融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和服務為一體的數字化校園環境,提高學院的科學管理水平,營造學生的優良學習環境,建立職工工作生活的便利條件。完善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技術先進、擴充套件性強、安全可靠、高速暢通、覆蓋全校的校園網路環境。建立公共資訊系統,提供先進數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齊全的教學管理系統;配合“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建設內容豐富的網路教學資源平臺,實現資料資源共享。通過數字化校園的建設,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和服務社會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推進教育資訊化、管理資訊化、服務資訊化。

(2)具體目標

一是加快推進校園網路的升級改造,建立多層次可控出口網路體系,全面推進校園無線網路建設,實現全方位高速互聯;二是實施校園網安全監控專案,保證校園網安全高速穩定的執行;三是建設一批應用廣泛的網際網路應用系統,全面地提升學院校園資訊化建設水平;四是高標準的進行新校區網路基礎、網路設施建設工作,包括樓宇有線、無線、專網系統規劃建設。五是拓展校園一卡通功能,深入推進校園一卡通工程。

三、建設內容

(1)構建網路平臺

1、網路基礎建設

將所有學生公寓接入校園網,根據需要適時擴充校園網網路終端,將第二期校園建設工程中的全部樓宇接入校園網,實現學院校園網有線網路全覆蓋。

建設無線網路,補充有線網路,滿足使用者在校園廣場、會議中心等地點,實現任意時間、任意方式聯機上網獲取資訊的需要,為使用者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校園網網路服務。

改善校園網與外網的互聯互通,在現有校園網出口頻寬150兆的基礎上,增加200兆出口頻寬,實現校園網多出口、多鏈路的負載均衡機制,建成穩定可靠的校園網。

2、網路安全體系建設

根據目前學院網路執行的實際情況,增購網路流量監測與分析系統,建立校園網路安全體系,構建校園網路安全屏障,實現使用者分級管理、網路監控、上網行為控制、網路異常報警等功能,保證校園網路的安全,保證關鍵資料、關鍵應用、關鍵部門的安全,實現校園網路及其應用系統安全高效的執行。

3、伺服器叢集和儲存系統建設

補充校園網路伺服器及儲存裝置,配置伺服器、磁碟陣列,為資料儲存中心提供儲存空間,保證儲存容量達到15TB。

(2)構建應用平臺

1、校園資料標準建設與共享資料中心平臺建設

資訊標準化,資料格式和表示的一致性是資訊發展的一個主要議題,同時也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一個重點。由於學院各個部門、院系各自擁有相對獨立的資訊系統和資料庫,並且各個系統自成體系,資料重複冗餘,導致了各部門相互之間同一資訊不一致,有用的資訊不能及時共享,資料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因此需要依據《教育管理資訊化標準-高等學校資訊化標準》及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建立全校資訊資料標準,實現各業務部門資料標準統一、資訊準確,方便學校內資料和部門之間資料流通。

通過共享資料中心平臺,可以對來自各部門的資訊資源進行彙集、分發、管理、利用。

(1)在共享庫的基礎上儘可能擴充套件資料的整合範圍,形成大而全的資料中心,作為全校資料統計分析、智慧決策支援的權威資料庫;

(2)資料庫能整合到資料中心執行的應用系統儘可能整合到資料中心執行,特別是學校的核心應用,如教務、學工、人事、科研、辦公等應用系統的資料庫集中到資料中心來執行;

(3)對於需獨立執行的應用系統,通過資料交換與共享服務平臺來實現資料的整合與共享,如學校的財務、圖書館管理等應用系統通過資料交換的方式實現資料的共享;

(4)制定規範的資料變更流程,按誰產生、誰維護、誰負責的原則管理權威資料來源。

資料中心和各業務系統共同構成一個學校完整的數字化校園資訊平臺系統,資料中心實現資料在各業務系統間共享;共享資料和各業務系統資料在一起,支援面向終端使用者的查詢、統計、分析、報表和列印。

2、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建設

建立統一的身份認證中心,實現單點登入,一個帳號和密碼,一次認證即可訪問所授權的所有資訊系統。

(1)建立統一的集中身份庫即統一身份資料中心,對數字化校園資訊系統所有使用者提供集中和統一管理,同時根據各個業務應用系統的認證方式的不同提供各種靈活的認證機制;

(2)在數字化校園資訊系統集中身份庫的基礎上,通過身份管理技術實現身份庫與各個現有業務應用系統(門戶、教學、教務等系統)使用者身份資訊在滿足數字化校園資訊系統內部業務流程的規則前提下,實現使用者資訊的自動同步處理等功能;

(3)在數字化校園資訊系統集中身份庫基礎上,提供基於單點登入,使得使用者只需要通過一次身份認證過程就可以訪問具有相應許可權的所有資源。通過統一身份認證的建設,將為數字化校園資訊系統的建設,特別是數字化校園資訊系統安全控制與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3、統一資訊門戶平臺建設

建設統一資訊門戶平臺,將各種應用系統、資料資源和網際網路資源整合到一個資訊管理平臺之上,把分立系統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組織起來,為各類使用者提供一個統一的資訊服務入口,並提供高可配置性的功能,提供WEB網站頁面風格、佈局、內容等方面的定製工具,通過友好互動的介面,把門戶建設成為一個對所有“校園人”都有用、易用、常用、愛用的資訊服務視窗,讓校領導、教職員工、學生可以方便的獲取到與個人工作、管理、學習、生活、娛樂等相關的資訊服務。統一資訊門戶平臺重點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符合師生使用習慣的高效、可靠的平臺。

(2)提供符合通用標準的、可持續升級的框架。

(3)提供各種WEB應用系統與門戶系統整合的手段,用於完成對不同應用系統的介面整合。

(4)提供安全的憑證登入手段,用於實現對外部系統和內部無法改造系統的訪問時的單點登入。

(5)提供滿足使用者個性化使用需求的介面自定義功能。

(6)提供門戶應用開發框架、工具支援,解決學校一些非系統級應用的快速實現要求。

4、教學管理及教學資源共享系統建設

在現有教務管理系統上,引進教學管理資訊系統新增部分模組,實現教學資料統一管理,實現教學動態管理,教學管理資訊數字化。

建立教學資源共享系統,建設重點專業優質核心課程網路教學資源,將中央財政重點支援的優質核心課程的教學資源在網上公開,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建成學生自主學習環境,實現網上授課、網上輔導、網上答疑、網上批改作業功能,為“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學院實施提供技術保證。

5、迎新管理資訊系統

迎新資訊化解決方案將改變原有的迎新模式,用條形碼或一卡通代表身份、用共享的新生數字化資訊確認模式代替手工填寫表格、用資訊狀態變化及資訊流動代替或部分代替實物流動、以資訊共享和交換代替手工操作,從讓學生上網瞭解報到流程到刷卡進行身份認證,再到刷卡進行交費各個流程,快速方便,極大提高學校各相關部門工作效率,既能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務,又能整體提升學院的形象。所形成的準確的新生資料資料,將作為學籍管理以及其他學校管理系統的基本資料來源,為學校進行資料統計提供方便。

6、電子離校服務系統

建設電子高校系統,可以讓畢業生免去冒著酷暑,跑很多路,手拿離校通知單到上十個單位加蓋公章的程式,相關部門也不再出現畢業生集中離校階段“人山人海”的擁擠場面,保證了良好的辦公秩序。與傳統辦理離校手續比較,電子離校平臺能實現對畢業生的成績稽核、未還圖書、未繳學費、未還貸款等環節的辦理,通過對應的教務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財務處收費系統、學生管理系統進行自動稽核,再通過資料中心將學生完成手續情況提交畢業離校主管部門學生工作處,學生工作處審定確認後即可發放畢業證書,完成所有離校手續,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畢業生足不出戶就能在網上檢視本人的離校手續辦理情況,絕大多數畢業生因提前辦理了退借圖書、繳清學雜費等業務而直接通過系統自動稽核通過。如果學生在各業務系統中不符合離校要求的,離校系統顯示未稽核,學生去業務部門辦理相應手續後,在下一次定時自動稽核時會稽核通過。

7、學生工作管理資訊系統

學生工作管理資訊系統面向學生處、思政教師、學生學業導師和全體學生,包括系統維護、思想教育管理、評獎評優管理、對外交流管理、學生資助管理、勤工助學管理、心理健康管理、軍訓管理、違紀處分管理、學籍管理、就業管理、其他資料管理、日常事務管理、公寓管理、思政隊伍管理、社會工作管理等子系統。系統支援學生工作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和全校學生通過網路傳送和接收有關資訊,開展線上的業務處理,支援按許可權管理的各種申請、查詢和統計報表的輸出列印功能。

8、學生收費管理資訊系統

該系統主要管理學生繳費資訊,讓管理人員如實掌握學生學費拖欠情況,對部分學生確實因經濟問題存在困難的,學校給予綠色通道;對故意拖欠的學生,控制其下學期選課及欠費學期的成績查詢等許可權。收費管理主要包括收費標準設定、成批匯入學生繳費資料(銀行代扣)、學生現金繳費管理、助學貸款學校減免處理、與其他收費系統介面、學生年度繳費情況和查詢統計等功能。

9、教材管理資訊系統

實現教材基本管理,可由教材服務中心、院系、任課教師錄入選用教材的基本資訊,可按教學任務、學生選用等個性徵訂。教材服務中心根據學生實際選用教材情況與庫存情況生成教材訂購單,並負責教材採購。按規定進行教材入庫、教材出庫及庫存管理。出庫的形式有以行政班領用、個人記帳、個人領用和對外零售,還可進行報廢處理。整個管理過程均能進行各類查詢統計列印,如到書情況及統計、查詢庫存及統計、學生教材領用清單查詢和統計、學生教材費使用情況查詢和統計、教師領用教材查詢和統計、教材進出收支及差價查詢和統計。學生可以通過WEB形式對自己選用教材及領用教材的情況進行查詢和統計,也可以直接上網查詢個人使用教材明細帳和繳費情況,主要功能選單:教材程式碼維護、基本資訊、教材計劃、教材徵訂、教材入庫、退還供應商、教材出庫、教材回庫、教材報廢、資料查詢、資料匯入、資料設定、教材盤庫、資料統計列印、教材輸出介面等。

10、資產裝置管理資訊系統

建設資產裝置管理系統,實現學校裝置資產管理工作從採購、入庫到使用的網路化、資訊化、規範化,使各使用單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查詢、統計資料更為方便。系統維護子系統包含角色授權、使用者授權、系統初始化、基礎程式碼維護、資料備份與恢復、操作日誌維護、系統幫助等功能。裝置申請購買主要包括常規裝置購買申請、急需裝置購買申請、裝置購買審批、生成採購清單等功能。裝置到貨入庫主要包括庫存資訊維護、到貨裝置審計/驗收、裝置入庫、退還購買廠商、裝置出庫等功能。裝置處理主要包括已使用裝置資訊維護、裝置報廢維護、裝置丟失/報失維護、裝置維修維護、裝置外借維護、裝置調動維護、小型教學裝置借用維護、網路維修維護、報表列印與查詢等功能。

(4)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加強電子圖書、文獻資源庫建設,全面提升圖書館現有硬體裝置。新建電子閱覽室,增加館藏電子圖書100萬冊,增加電子期刊50萬冊,把我院圖書館建設成為全省同類院校一流水平的數字化圖書館。

(5)多媒體教室建設與多媒體應用系統建設

在現有多媒體教室基礎上,按國內同類院校先進標準,新建一批、改造升級一批現有計算機多媒體教室,統一所有教學用計算機資源,滿足學院現代化教學需要,

學校現有辦公用計算機很難滿足一些包括圖形影象製作處理、計算機軟體等專業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需求,購置高配計算機裝置,以滿足學院教學用多媒體課件製作要求。通過引進先進課錄播系統,實現精品課程錄製、編輯全過程自動化處理。建設一個高效能的演播室,充分發揮其管理效能。一是新聞的網路直播,二是教學的質量建設。對現有部分伺服器進行硬體升級改造,引進遠端視訊、音訊教學資源點播系統,增容網路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軟體、課件),建設集資訊數字化、資訊分散式儲存、資訊管理和資訊跨媒體傳播為一體的集中式資源管理平臺。

(6)構建遠端資訊交流平臺

以遠端雙向音視訊教學培訓系統為基礎,構建遠端資訊交流平臺,為學院與行業企業、社會成員開展遠端教學、培訓、技術服務等提供技術支援。一方面學院為企業員工、社會成員提供高技能、新技術的培訓,為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支援企業在崗人員技能更新,並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創新活動;另一方面讓企業生產一線的生產過程、工作流程等資訊實時傳輸到校園,使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在生產現場直接開展教學工作,促進企業新技術、新工藝等資源與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

(7)建設開放的虛擬實驗實訓中心

按照“認知實習→技能模擬→實踐操作”的模式,規劃建設符合企業現狀的實訓系統,實施資訊化手段構成的實訓基地,建設實驗實訓過程可重現、且任何學習者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可共享使用的、開放的虛擬實驗實訓中心,充分利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培養學生認知實習和模擬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應用水平。

(8)校園智慧卡系統建設

建立統一的智慧卡身份識別系統,實現統一的電子支付服務。凡是需要確認身份及付費的各種應用都可以用校園智慧卡來實現。身份識別系統提供多級安全認證形式,電子支付系統提供連線學校和銀行間的圈存功能,實現多種支付和清算業務。智慧卡系統與其它應用系統間有多種靈活的資料介面,不僅為智慧卡各子系統提供“以卡代證”和“以卡代幣”服務,而且還為實現學校各項管理活動的MIS系統、OA系統、資訊門戶、教學資源等應用系統提供相關認證服務。實現在校園的各個場所的刷卡消費、身份識別、門禁管理和自助查詢等功能。

四、保障機制

(1)設立組織機構

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確保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快速、健康、順利地實施。

(2)建立一支高素質技術隊伍

多途徑的提高數字化校園建設和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技術水平,為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執行,尤其是校園智慧卡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隨著數字化校園的不斷推進,網路中心需要增加技術人員,人員配置7至8人較合適。

(3)重視科研與合作研發

培養建設和管理人員的研發能力,積極鼓勵建設和管理人員參與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研發工作,為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經費預算

數字化校園建設規模越大與程度越深,所需要的資金就越多,目前我校資金仍然十分緊張,我們不能像其它學校一樣投入一兩千萬來進行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我們要按照學院的統一規劃,根據我們的財力逐步推進、分期實施,建設一個功能強大、技術先進的服務平臺,實施校園一卡通等一系列校園數字化建設工程。

數字化校園的管理系統很多,我們要根據學校的財力分期投資建設,先建設好“共享資料中心平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等基礎平臺,再考慮建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系統如“迎新管理資訊系統”、“電子離校服務系統”,其它系統最後建設。

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多媒體教室建設與多媒體應用系統建設、遠端資訊交流平臺建設、開放的虛擬實驗實訓中心建設、校園智慧卡系統建設,根據學校的財力,分批投入,逐步建設。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九

一、數字化校園建設專案內容

1.形成統一的資訊標準和管理規範

數字校園建設專案的建設中,將根據“統一標準”的原則,嚴格遵循計算機軟體行業的各項國家標準、教育部頒佈的《教育管理資訊化標準》,同時參考國際上通行的軟體開發標準和規範,使系統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夠與教育部現有和即將推出的符合部頒標準的各種教育管理資訊系統軟體配合使用;同時,在建設過程中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建立一套科學、實用、完善的資訊化標準體系。

2.建設統一資料庫平臺

統一資料庫平臺是整個數字校園建設專案實現資訊共享、協同工作的根本。在建設過程中,通過建立統一的資訊編碼規範、統一規劃學校資料流,保障資料的權威性和唯一性。同時,對於學校有價值的資料基於統一的規範建立歷史資訊儲存和利用機制,實現對於歷史資料的儲存和利用並實現對關鍵資料變更過程的跟蹤和統計以及決策支援。統一資料庫平臺的建設將便於學校對資訊的利用並面向全校師生提供更多主動的服務,並在此基礎上豐富個性化內涵。

3.建成全校統一門戶

實現一次性身份驗證,並在一期建設中整合新系統和學校的原有系統,形成學校統一的門戶平臺,使用者可根據許可權靈活查詢原始資源。

4.建成全校統一使用者管理、身份認證及授權體系

統一身份認證及授權系統是本專案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階段建設,將為學校提供統一的使用者管理平臺和授權、認證體系,實現各應用系統的統一授權,集中認證,充分發揮中職內部網路管理維護部門的管理職責,規範使用者操作行為,強化使用者合理使用網路資源的意識。

5.開發學校應用系統

應用系統也是數字校園建設專案整體解決方案的重要部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特色,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專業建設、學籍管理、辦公管理、財產管理等工作需要,開發實用性應用系統。

6.合理規劃校園網路

(1)通訊網路

1.1.1語音通訊

校園內辦公電話採用運營商虛擬網,儘量減少辦公電話使用,增加校園區域網的可視通話及對講功能。

必須的辦公電話申請運營商特殊資費,減少月租,實現短號互撥及網內通話免費。

可針對部分終端設定外網撥出許可權,實現內外網隔離控制。

1.1.2無線對講

校園內保安系統、學生會、教務處、監控中心等關鍵機構配備具備網路通話、視訊對講、拍攝拍照功能的終端對講機。

可利用通訊網路撥出電話,利用流量實時對講。

可按照許可權連線到校園監控網路內實時獲取校園監控獲取的資訊,第一時間對事件進行判斷和響應。

1.1.3寬頻接入

採用雙運營商雙路由的100M專線接入到校園內機房作為校園網路出口。

在機房增加負載均衡裝置,合理使用頻寬資源。

在機房內安裝認證伺服器,保證實名制上網。

1.1有線網路

1.2.1全光網路

採用PON網路FTTH接入方式,以校園機房為中心匯聚點,向校園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實訓基地、校園廣場、體育場等建築及場館沿校內管道敷設光纜。

1.2.2樓宇接入

教學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實訓基地等建築實現全光覆蓋,光網路到桌面,樓宇佈線實現FTTH二級分光方式,如需接入樓宇內伺服器或機房可利用光線直連;如不需要可採用分光器直接連線到終端,為後續的有線寬頻、校園電視廣播、門禁考勤系統、可視通話對講系統及運營商網路預留纖芯。

校園內廣場、體育場等設施採用FTTH一級分光方式,管道敷設光纜接入到校園廣播、監控系統終端、無線熱點等關鍵點,為各系統預留纖芯。

1.2無線網路

1.2.1校園內網

利用校園內已布放到位的光纜資源開通無線熱點,上聯校園機房內認證伺服器,需要終端登入認證系統。如需對個別終端進行區域網內的區域、訪問等許可權設定,可在伺服器上進行調控。

伺服器端為綜合辦公、校園監控、校園對講等系統介面,可以將各系統功能分配到需要的終端上,實現無線區域網內的智慧校園操作。

1.3.2運營商網路

運營商在校園內進行訊號測試,免費新建基站設施,為校園內提供運營商無線網路。

1.3.3手機終端

校內使用手機終端管理教育教學。

(2)安防系統

2.1攝像監控

2.1.1攝像頭

採用200萬數字攝像頭,在監控關鍵點採用帶雲平臺高速球機,所有攝像頭均為紅外攝像頭,以滿足全方位無死角24小時監控。

2.1.2傳輸

數字訊號傳輸基於校園內FTTH全光網路,減少重複投資。

2.1.3儲存

儲存採用磁碟陣列,滿足所有攝像頭至少兩週的儲存容量。且為以後擴容留下介面。

2.1.4智慧分析

攝像頭自行感知高速運動物體或人群聚集現象,自動將畫面切換至事發點附近攝像頭的畫面。

熱成像系統,採用熱成像的方式,對隱蔽角落的安全防範進行管理。

2.1.5後臺軟體

實現鏡頭轉換,畫面伸縮,自動巡視,雲臺控制等功能。

2.1.6後臺顯示

採用液晶拼接屏方式,拼接縫隙小於4.9mm。

2.2門禁

2.2.1門禁設定分割槽、分時許可權

2.2.2系統互聯:門禁系統不是作為一個單一系統存在,可與監控、報警、消防等其它系統實現聯動整合。

2.2.3門禁卡可以手機卡整合,或採用普通白卡方式。

2.3電子圍欄

學生出入校門自動記錄出入時間,可向指定手機發送簡訊通知。

2.4巡更與對講

準確記錄校內安保人員準時、準確的巡視校區。

2.5消防系統

消防系統與校園廣播、門禁系統聯動。

(3)智慧校區

3.1綜合辦公系統OA

基於網頁及終端APP的綜合辦公平臺,可定製化的模組及開放埠,基本模組包括通知公告、公文流轉、電子郵件、通訊錄等。擴充套件模組可進行自定義的流程管控,例如:人事檔案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同時預留與入口網站、監控平臺、考勤管理、一卡通等平臺及資料庫的介面,作為校園智慧化軟體平臺的核心。

3.2校園一卡通

校園一卡通可整合教師的考勤、電子辦公;安保人員的電子巡更、門禁、監控;學生的餐廳、消費、圖書借閱等功能,並將功能整合到普通一卡通卡片或者智慧手機UIM卡中。

RF-UIM一卡通業務,是指藉助RF-UIM雙介面卡中的的RF功能,實現政企、集團範圍內彩門、門禁、停車、食堂等應用整合的新業務。除傳統RF功能外,RF-UIM一卡通平臺還可以與供企業OA管理,簡訊通知及其他電信業務相結合,為政企集團使用者提供全新的服務支撐。

3.3考勤、門禁、電子巡更系統

校園重點場所、公寓、圖書館等相關設施安裝門禁系統,可採用普通門禁或彩門形式自動登記來訪人員,同時進行考勤記錄。另外可與安保人員電子巡更相結合,提高校園安全性。

3.4餐廳、商戶消費系統

校園餐廳、超市或其他商戶及宿舍管理中的水電暖費用管理等,可藉助統一消費系統進行管理,在幾個關鍵位置設定充值平臺,可自定義賬戶類別或設定分賬戶,如關聯銀行賬戶可實現線上充值或自動充值。

員工可持手機在食堂消費終端機上進行刷卡消費,食堂管理員可通過該終端機為員工餐卡充值,OTA功能介面開放後可實現後臺員工餐補發放(空中簡訊方式,不用員工持卡寫入),可通過WEB管理平臺對員工的消費充值記錄做統計或查詢。

3.5平安校園-全球眼系統

與監控系統做介面,可配置許可權實現校園內監控訊號在網路終端的監控、回放,包括PC端及手機端。

3.6校園對講系統-天翼對講

園區關鍵人員配備具備對講功能的智慧機,該智慧機可實現外網通話、網內對講及監控訊號播放功能,替代部分內線電話功能,同時利用wlan的內網資源減少通訊費用。

3.7微信平臺的應用

面向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開放具備不同許可權的微信平臺功能,對教師可作為移動辦公網路的補充,同時可對學生及學生家長推送校園內資訊,例如:考試排名、課程安排、食堂選單、就業資訊等。

3.8智慧車庫及車位引導系統

園區道閘與一卡通系統介面,持有一卡通的車輛可實現中遠端開關道閘,自動登記記錄等功能。如園區車位數較多且較為分散,可利用無線地磁進行車位引導導向。

電梯控制可感知VIP使用者進入校園內,可將電梯停至指定樓層,VIP使用者無需等待,電梯直接執行至指定樓層。

3.9電子學籍檔案管理

利用資料庫及綜合辦公的擴充套件流程管理系統,實現新生入學到畢業就業的全流程資料管控,同時藉助微信平臺,學生或家長可隨時查詢自己的學籍資訊。也可由校方將彙總後的就業資料等資訊對外展示。

3.10教學資源自動錄製及展示

利用綜合辦公系統或學校網站、微信平臺將學校教育資源集中展示,教師可錄製相關視訊,存於資料庫中,可利用教室內電視、會議室中投影或會堂中多媒體裝置進行展示。另外可將教室及實訓基地中的關鍵攝像頭替換為更加清晰的高清攝像頭,實時錄製上課時教室講課的視訊及實訓基地中重要的現場演示視訊,放到伺服器端方便學生課後回放複習。

(4)多媒體教室、校園廣播及視訊會議系統

每個教室藉助於全光網路可以將校內伺服器或網際網路上資源在教室內視訊終端播放。多媒體教室內所有裝置均可通過智慧機進行操作。

校園廣播分割槽、分時、分級控制。最高許可權為安全許可權,結合消防及門禁系統。

視訊會議系統分為大屏顯示系統,發言系統,遠端播放系統等。

(5)建築智慧化

5.1空調系統

5.2新風系統

5.3電梯系統

5.4直飲水系統

5.5照明系統

5.6水電一體的一卡通控制功能

學校數字化校園應用平臺建設示意圖

二、預期效果和目標

濟南第九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專案建設規劃的總體目標定位為利用技術創新手段,通過組織和業務流程再造,提高辦學效益和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科學決策;在技術實現上,建成學校的三大基礎平臺,搭建資源高度共享的業務及應用平臺,提供個性化資訊服務,構築數字化的教學、管理和校園生活環境。

學校系統的建設目標為:基於統一的技術架構、標準與環境,構建符合學校需求的各應用系統,並對學校各部門相對獨立的資料資源和應用系統進行整合。建立一個統一身份認證中心、一個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可用性強、可管理的門戶中心,一個統一的能對全校資料資訊實行集中管理、維護的統一資料庫平臺,從認證層面、資訊的集中與個性化服務層面、資料層面上實現全校範圍內資料的統一集中和共享,實現各級部門以及應用系統之間資訊資源共享,全方位滿足使用者對學校有關資訊資源的查詢檢索,以此來提高學校教育資訊化整體水平,為進一步實施學校資訊化建設中其他管理及後續應用軟體系統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保障措施

組織保障:濟南第九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數字校園資訊化建設專案將成立由區政府規劃辦、區教育局管理部門、學校專案辦公室、電教組四級聯動的組織機構,保障專案的統一領導,依據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標準統一、資源共享、重在應用的原則,有計劃,科學合理地保障完成數字校園資訊化建設專案建議的組織機構。

經費保障:濟南第九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區建設專案,槐蔭區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擬投入4億餘元,其中數字校園資訊化建設專案是新校區內部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將有足夠的經費保障專案建議。

技術保障:校長張洪軍系原槐蔭區電教站站長,是山東省資訊化建設專家組成員,在推進省、市、區資訊化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在他的帶領下,學校資訊化建設一直走在濟南市中職學校前列,學校網站多次被評為山東省優秀網站;在山東省技能大賽中學校網站設計、網路綜合佈線、網路搭建三個專案都曾獲得省賽一、二等獎,學校有資訊工程系,電教組,擁有莊志孟、李森、劉洪傑、孫順等一批中青年技術骨幹力量,能在學校資訊化建設中出謀劃策,是專案建設的中尖力量。

環境保障:在新校區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全校上下統一思想,齊心協力,在規劃設計、建設實施、輿論宣傳、人員培訓、推廣應用、管理維護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協調同步,共同推進,以數字資源建設為重點,通過組織和業務流程再造,推動學校進行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採取硬體叢集、資料集中、應用整合的模式,實現學校網路化、標準化、整合化的資訊資源共享的大數字化校園環境。

四、進度安排

20XX年3-7月:

廣泛進行社會調研,進行數字化校園資訊化建議專案申請立項;

20XX年8-12月:

結合新校區建設,與多家數字化專案公司座談,確立學校的數字化校園資訊化建設內容;

20XX年1-4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資訊化建設專案立項、招標;

20XX年5-12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資訊化建設專案實施;

20XX年1-7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資訊化建設專案試運營;

20XX年8-12月:

學校數字化校園資訊化建設專案檢查驗收。

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方案 篇十

一、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目標及需求分析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最終目標是建成“四網合一”的全數字校園網(即通過光纖與Internet連線的校園區域網、VOD校園視訊點播網、全數字多媒體互動教學網、通過地面接受站與遠端教育網連線的遠端教育資源網)。最終擁有多媒體互動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功能演播廳、電子備課室、資訊中心等多媒體資訊科技裝置,並把校園網連線到所有校舍,將多個資訊點分佈在辦公室、教室、多功能廳以及師生宿舍,實現師生工作和學習的全方位資訊化。

校園網應具備的功能有:

1、電子郵件服務通過E-mail與同行交往。

2、檔案傳輸FTP服務利用FTP服務實現校內各組室、班級或個人主頁的上傳以及從網上下載資料。

3、WWW瀏覽服務學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頁,利用外部網頁向社會宣傳學校,提供各類諮詢資訊等;利用內部網頁進行管理,例如釋出通知、收集學生意見等。

4、資源共享建立電子圖書館形式的教育資源庫,供師生檢索、查詢、利用。

5、網上教學通過視訊會議系統或VOD視訊點播實現實時或非實時方式的遠端多媒體教學。

“一卡通”應用系統應具備的功能有:

1、門禁考勤管理系統

2、圖書管理系統

3、售餐系統

4、機房計費和管理系統

5、自助消費管理系統

二、數字化校園建設之“硬體建設”

校園網數字化應用系統建設

1、教學及校務管理系統

採取購買與自行開發相結合的方式,在現有教務管理平臺基礎上,引進教學管理資訊系統,實現教學資料統一管理,實現教學動態管理,教學管理資訊數字化。建立完備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對期中期未及平時成績考核,出勤考核都採取自動化辦公模式,並對學生的檔案進行電子永久儲存。

2、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加強電子圖書、文獻資源庫建設,全面升級圖書館現有硬體裝置。完備電子閱覽室的使及管理;增加館藏電子圖書、電子期刊。舉辦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形成校園電子圖書文化。

3、公共資源服務平臺建設

建立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建設重點專業優質核心課程教學資源庫,將中央財政重點支援專業的優質核心課程的教學資源在網上公開,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建成學生自主學習環境,實現網上授課、網上輔導、網上答疑、網上批改作業功能,為“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學院實施提供技術保證。對FTP伺服器進行硬體升級改造,增大教學資源庫容量,以便學生能更方便全面進行網上學習。形成了影視資源庫;通過地面衛星接受站接受、收儲存中國遠端教育網、中國廣播遠端教育資訊網、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傳輸網等遠教資源資訊,形成了衛星教育資源庫;通過光纖與Internet相連,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形成了地面教育資源網;

4、多媒體應用平臺建設

購置高效能運算機,建立功能強大的視訊伺服器、音訊伺服器、檔案伺服器等。建立一個校園網外能夠訪問並配置詳實的資訊資料介紹校園文化的網站,網站新增豐富的優秀教育教學資源,將電子圖書館融合進去。

5、公共實訓平臺數字化建設

按照“認知實習→技能模擬→實踐操作”的流程,規劃建設符合校園體系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實訓裝置設施和現代化資訊手段構成的現代化實訓基地,充分利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培養學生認知實習和模擬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應用水平。

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技術支援

學校將建成主幹千兆、百兆到桌面技術先進、高速、穩定、安全的校園網路。網路核心採用萬兆路由核心交換機,設定多臺專業伺服器,並安裝教務管理軟體、學生管理軟體、圖書管理等軟體等。

電子實驗室建設

“一卡通”系統建設

1、門禁考勤管理系統

在兩個校門處安裝門禁控制器和讀卡器,學生刷卡進入,自動記錄考勤資訊。如遇未授權的非法卡發出報警音。可在後臺軟體中規定多種考勤規則,對IC卡進行不同許可權設定,多種條件的查詢等等。

2、圖書管理系統

配備鐳射掃描器識別條形碼,具有完善的採編、流通、典藏、期刊管理、公共查詢、資產清查、壓縮備份等功能。

3、售餐系統

學生和教職員工只需預先充值在其IC卡中,就餐買菜時,在售飯機感應區的有效距離內出示其卡,由售貨員在售飯機上預設或輸入消費額,確認後便可完成本此交易。有詳細的消費記錄,並可設定消費限額。

4、機房計費和管理系統

依靠軟體實現對學生機的監控和管理,學生持卡上機,學習上網,客戶端上的讀卡器按預先設定的卡型、費率、時段自動扣錢。

5、自助消費管理系統

該系統用於校內消費管理。在校園的某些指定地點配置IC卡自動售貨機,全天候二十四小時開放。可實現聯網消費,也可離線消費。刷卡後從該卡內扣除消費額,後臺清分清算系統自動完成結算

三、數字化校園建設之“軟體建設”

探索適應資訊化教育的教學模式

一是講授式教學模式。網路環境下講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進行統一授課。這種教學模式是傳統教學中的班級授課在網路教學中的新發現。它是基於區域網的講授式教學模式而言,教師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室的硬體和軟體的功能,進行螢幕廣播、電子舉手、螢幕監視等功能實現的一種非常類似於傳統講授課教學的教學形式。這種網路環境下的教學新模式,對於軟體環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單機版演示型CAI課件、視訊、音訊資料在區域網中進行廣播演示教學。

二是討論式教學模式。網路環境下討論式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教學採取啟發式,注重對問題的討論。在教學過程中,利用BBS(一般要學生學習Telnet登入到伺服器上,或者利用瀏覽器遊覽基於WEB的BBS系統),登入進入相關的問題欄目。在這些欄目中有大量的問題,學生可以瀏覽別人關於問題的解答或發表自己的觀點。相當於聊天室的功能作用,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交流。

三是發現式教學模式。網路環境下發現式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歸納總結與概括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提出所要探究的內容,再由學生自主上網搜尋關於主題的相關資料,進行歸納總結和概括。這種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而使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

四、培養適應資訊化教育的師資隊伍

隨著“四網”的開通,遠端教育資源和網路資源豐富多彩,資訊傳遞速度快,教師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給教師的教學和教研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和豐富的資源。我校校園網上建有教師備課系統和教研論壇,教師可以高度共享資訊資源,利用便利的備課系統和教研論壇開展教學教研工作。教育資訊化開闊了教師的視野,豐富了教師的知識,方便了教學教研工作,提高了教師教學教研效率和水平。

採取“集中培訓,過關檢測”、“自主培訓,崗位練兵”、“制度引導,任務驅動”等措施在教師中開展“以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和“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通過推薦和介紹運用資訊科技的優秀教學範例,展示資訊科技的魅力,激發教師對資訊科技的濃厚興趣。有計劃地安排學習內容,按照由易到難、由點到面的程式進行有重點、有層次的培訓,每個階段結束時都進行了相應的`認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檢測,活學活用,務實求新,保證了培訓效果。建立了與普及推廣資訊科技相適應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鼓勵教師學以致用,把應用資訊科技的過程同時作為資訊科技學習提高的過程,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同時把資訊科技的學習與新教育理念的學習結合起來,通過技術手段的更新來帶動教育觀念的更新,促進教學方法的更新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更新。

打造具有高品質資訊素養的優秀畢業

學校安排充足的資訊科技課程,保證每週2節資訊科技課,且上機操作時間保證在80%以上,以此使學生對資訊科技有深刻的認識,樹立資訊意識,提高計算機、網路操作能力。課後通過bbs、部落格等網路虛擬社群進行學習探討,增強對網路文化的認識能力和利用能力,讓每一位學生在網路上“安家”,通過網路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傳遞、交流自己的思想,體會做為一個社會人在網路上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最終達到提高資訊素養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yqglv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