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個人工作計劃 >

六年級科學第一學期教學計劃(精選多篇)

六年級科學第一學期教學計劃(精選多篇)

目錄

六年級科學第一學期教學計劃(精選多篇)
第一篇:六年級科學第一學期教學計劃第二篇:六年級第一學期科學教學計劃第三篇:2014—2014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1)班科學上冊教學計劃第四篇:科學第一學期教學計劃第五篇:2014秋學期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六年級科學第一學期教學計劃

一、新課標對本年段的要求

(一)科學探究

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

2.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

3.能運用已有知識作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

4.能根據假想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5.能通過觀察、實驗、製作等活動進行探究。

6.會查閲、整理從書刊及其他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

7.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現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並知道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重複驗證的。

8.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進行交流,並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於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2.珍愛並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祕,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科學不迷信權威。

4.形成用科學提高生活質量的意識,願意參與和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與活動。

5.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

6.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與社會的發展既有促進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三)科學知識

1.學習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大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研究方法,並能嘗試用於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物質世界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物質的常見性質、用途和變化,對物體的運動、力和簡單機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具有感性認識。

3.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生命世界的輪廓,形成一些對生命活動和生命現象的基本認識,對人體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認識。

4.通過對地球與宇宙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地球、太陽系的概況及運動變化的一般規律,認識人類與地球環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類惟一家園的道理。

二、教材內容的簡單分析

本冊共分五個單元,共22課。

第一單元 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本單元從學生生活中最為熟悉的生命入手,引導學生綜合運用觀察、比較、分類、歸納概括、分析綜合等思維方法和能力,在探究某些(類)植物、動物的形態、習性、生殖等方面的基礎上,認識更多的植物和動物以及微生物,幫助學生從結構和系統的角度學習和感受生命世界的豐富多彩 。

第二單元 無處不在的能量

幫助學生體會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存在着多種形式的能量,生物與能量的關係,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相互影響,從而構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

第三單元 寶貴的能源

本單元以能源為線索,通過分析能量的來源體現“結構與系統”這一組概念,培養學生的技術設計、技術實踐、技術創新能力,再次感受科學與社會、生活、技術、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

第四單元 太陽家族

圍繞太陽系的組成、常見星座、月球及月相變化等問題,引導學什麼通過討論、建立科學模型、應用概念等學習宇宙系統的構成及其關係,激發學生探索太陽系的興趣,關注太陽系的開發,培養學生建模能力、識圖能力、空間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維和大膽想象能力。

第五單元 海洋資源

從系統的角度幫助學生了解海洋資源的豐富,引導學生保護和利用海洋資源。

三、教學目標

(一) 科學探究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學生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查閲資料,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於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 科學知識

1、通過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認識,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2、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保護生物資源的方案,設計製作一些能量轉化裝置、解決生活中的能量、能源問題;大膽想象,關注科技發展。

3、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設計有關太陽系的開發、海洋資源與利用等方案,進一步理解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

四、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不足之處:上學期由於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

五、教學具體措施:

1、用豐富多彩的親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記錄、收集數據,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能力。

2、用激勵的評價語言激發他們的興趣,用展示效果的活動彰顯他們的能力(四人合作小組:組長、實驗員、記錄員採取輪換制)

3、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指導他們規範操作實驗(控制變量的對比實驗)。

4、提供效果展示平台,評選製作作品(建高塔、美麗的橋、生物多樣性小報……)迎接學校主題開放活動。

5、建立經常性評價與綜合性評價考核制。課堂常規30%(發言、傾聽、不同意見、獨特觀點)+實驗探究30%(記錄表、實驗報告、效果資料)+卷面測試30%+小組合作自評10%。

六、教學進度:(參照縣局的進度)

第二篇:六年級第一學期科學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學習目標

(一) 科學探究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學生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查閲資料,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於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 科學知識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徵,並能設計和製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並設計和製造自己的“橋樑”,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係及其原因,並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瞭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並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三 學生情況分析:

1、通過過去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

2、不足之處:上學期由於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一班的學生不如二班發言積極,表現慾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

四、 教材內容簡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1課。

第一單元 機械和工具 本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槓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單元 形狀和結構 本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築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

第十五週 第5、6課

第十六週 第7課

第十七週 期末複習

第十八週 期末複習

第十九周 期末複習

第三篇:2014—2014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1)班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2014—2014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1)班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教師:朱澤富

一、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

不足之處:由於我是新來的老師,對課本和學生的情況都還不是很瞭解,教材的難度和深度還需要慢慢了解和學習,對學生原有的水平和學習科學的興趣需要逐步地提高。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第一單元 工具和機械

本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槓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單元 形狀和結構

本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築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

第三單元 能量

本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繫,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律,使學生養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第四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

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 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製作生物分佈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域的生物種類。

三、素質教育目標與任務

(一) 科學探究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請你關注:)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學生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查閲資料,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

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於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 科學知識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徵,並能設計和製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並設計和製造自己的“橋樑”,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係及其原因,並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瞭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並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補差意見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1、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3、組織、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小製作活動

七、教學進度安排:

第1—4周:第一單元

第5—8周:第二單元

第9—12周:第三單元

第13—16周:第四單元

第16周—學期結束:總複習

第四篇:科學第一學期教學計劃

國小科學

第二學期教學計劃

【2014--2014學年度】

任課教師:高波

第五篇:2014秋學期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2014秋學期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教材情況分析:

六年級通過前面三年來的學習,學生已經經歷了“家庭-學校-家鄉與祖國-地球”的觀察、研究、認識周圍事物和周圍環境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在接下來的這個學期裏,我們學習“我們居住的星球”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大他們觀察、研究、認識事物的視野,引導他們開展相對獨立的科學探究活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是六年級上冊教材的基本設計思路。在這一冊《科學》教材裏,學生將學習“地球上的一天”“地面形態的變化”“四季中的變化”等內容。

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各單元主要教學目標、要求

1、“我們居住的星球”將讓學生了解地球的樣子,人類認識地球的歷程,知道地球儀、地圖與地球之間的關係。

2、“地球上的一天”是教材要孩子們瞭解晝夜交替現象,知道氣温變化與動植物的行為變化關係,逐步培養學生觀察記錄、進行模擬實驗蒐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地面形態的變化”單元讓學生認識地球表面的形態,及變化的原因,瞭解科學家是如何進行科學探究的,讓學生充分體驗探究的快樂。

4、“四季中的變化”這一單元將引導他們去了解四季變化的原因及,知道四季氣温、動植物、星空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教學措施:

1、強化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的科學學習過程,促進自主學習。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本網小編推薦其他精彩文章:

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科學教學計劃

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2014——2014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六年級第一學期傳統文化教學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gerenjihua/ygq5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