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民情日記 >

一年級怎樣寫雷鋒日記

一年級怎樣寫雷鋒日記

一年級怎樣寫雷鋒日記

儘管在我們的身邊,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景仰,所學習。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説到這裏,同學們知道怎麼寫一年級怎樣寫雷鋒日記嗎?瞭解相關精彩內容請參考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文章:

一年級怎樣寫雷鋒日記1

在陽光明媚的一天,少先隊員小軍和小明走在公園的小徑上。他們走着走着,感到很累。於是,馬上坐到石凳上,大口大口的喘氣。突然,他們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拿着很多的東西慢慢地走過去。他們看到了那位老爺爺,都心想:我們要幫助這位老爺爺。他們兩個人商量好了,決定小軍幫老爺爺拿東西,小明扶老爺爺。説幹就幹,小明和小剛一起跑到老爺爺身邊對老爺爺説:“我們來幫助您吧。”説完,小軍馬上把老爺爺手中的東西拿了過來,小明也上前扶那位老爺爺,他們走了很久,終於走到了老爺爺家。他們把老爺爺扶到家裏後,看見老爺爺的家裏很髒。這時,小明對老爺爺説:“老爺爺,您家怎麼這麼髒呀?”那位老爺爺對小明説:“我的老伴兩年前就離開我了,我的兒子成家後,就離開這裏去北方生活了,沒有回來看過我一次,也沒有寄錢來給我,我每天只能靠賣垃圾來維持生活,所以家裏很亂。”小明和小剛聽到老爺爺説的話後,覺得老爺爺很可憐,於是對老爺爺説:“老爺爺,您別傷心,以後我和小剛一到週末都會來您家幫您,我們現在先幫您打掃您家吧。”説完,小明和小剛便開始打掃了,過了半個小時,小明和小剛就把老爺爺的家給打掃好了。小明走過來對老爺爺説:“老爺爺,我們要回家了,再見,週末我們再來看您。”老爺爺抓住小明的手對小明説:“你們真是好孩子,謝謝你們。”小明對老爺爺説:“老爺爺,不用謝,我們是少先隊員,要學習雷鋒叔叔,多為人民做好事。”説完,小明和小剛便離開了老爺爺的家。

小明和小剛真是兩個小雷鋒啊!

一年級怎樣寫雷鋒日記2

雷鋒精神是一片雲,裝點平凡的藍天;雷鋒精神是一朵花,點綴黯淡的大地;雷鋒精神是温馨的情感,讓世界更加美麗。

雷鋒精神不一定只出現在名人身上,在我們平凡人中,也有許多“活雷鋒”。有一位叔叔令我過目不忘,他瘦瘦的,高大帥氣,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架着一個金絲眼鏡,看起來挺嚴肅,那位叔叔鼻子是挺拔的,觜巴大大的,一張臉看起來有點嚴肅卻更多的是祥和。

一次,我下了舞蹈課,和往常一樣,坐上人羣擁擠的公交車。不知為什麼,我很累,於是兩步並三步的跑去了一個空位子,現在已是黃昏時分,人羣漸漸少了,但還是沒有空位。這時,上來了一位年事已高的花甲老人,提着兩大包菜,那老奶奶先把菜放在車上的空地上,站在那裏,司機一個急剎車,晃的老奶奶倒在了一位叔叔身上,那叔叔用力的一把推走老奶奶,還破口大罵:“你這老不死的東西,連站都站不穩,還弄髒了我的褲子,摔死你都活該!”話音剛落,一些人也和着:“就是,摔傷了還得勞煩我們送你去醫院,説不定還連累我們呢?”真是過份!那些人不讓座就算了,真沒良心。我在心中想,我的手握成了拳頭,越來越緊,要不是他們人多,我真想幫老奶奶出一口氣!我正想讓座,那位眼鏡叔叔起身伸張正義,説:“你們這些人真沒良心,不想被連累又不讓座!”然後他又温和的對老奶奶説:“老人家您沒事吧?來,你坐着吧!”老奶奶萬分推辭,説明:“小夥子,不用了,我站得穩。你也別説人家了,是我不好,撲在人家身上。”老奶奶説着走到了那罵人叔叔面前:“對不起啊!不夥子。”眼鏡叔叔攙扶着老奶奶説:“老人家,您坐吧!我年輕,站得穩。”説着,把老奶奶扶着,坐下了。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勿以善少而不為”當我們身邊的人遇到了困難,盡我們的能力給他們提供幫助,向我們身邊的“活雷鋒”學習。

一年級怎樣寫雷鋒日記3

為什麼學雷鋒?為什麼做好事?我一直不明白,不懂。但是,經過了這件事後,我明白了。

今天是雷鋒日,學校組織學生們開展“學雷鋒活動”。經過集體討論,我們小組一致決定到敬老院去做好事。懷着興奮和好奇,我們一走進敬老院,就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我端來一盆水,又去取抹布,一會兒擦玻璃,一會兒拖地,忙的不亦樂乎。平日在家的時間,我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來沒有幹過這麼多的活。隨着好奇心和榮譽感的減弱,我最初的興奮、好玩變得索然無味,手痠了,腳乏了,真是太累、太苦、太髒了!

我把抹布丟在桌子上,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拿出隨身帶的瓜子嗑了起來,看着忙碌的同學們,心中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歇着真舒服!我忽然有這樣一種念頭:費那麼大勁做什麼,反正我不做別人也會做的。看到我坐下來,一些同學也擦擦頭上的汗,坐在我的身邊,又説又笑,和我一起嗑起瓜子來。我們把瓜子皮隨手扔在地上,從沒感覺瓜子這麼香甜!

正在我們愜意享受的時候,組長過來了。她看了看撒得滿地的瓜子皮,皺了皺眉,一句話沒説,就拿笤帚掃了起來。看到組長滿頭大汗,我覺得心裏很過意不去,忙説:“組長,你也休息一會兒吧,反正我們也是義務勞動,不掙錢的。再説,老師也不在,幹了她也不知道。”組長看了我一眼,一邊掃着地上的瓜子皮,一邊説着:“我們開展‘學雷鋒活動’,既然接受了任務,就應該好好幹。聽着組長的話,我羞愧地低下頭,感覺臉上火辣辣的。我從椅子上跳下來,搶過組長的笤帚,連忙掃了起來。是啊,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了許多,但雷鋒精神永遠不能變。學習雷鋒精神,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我們應該學習他熱愛人民、熱愛學習、忠於祖國、恪盡職守的精神,讓我們從現在起,時時刻刻用雷鋒叔叔的一言一行去要求自己,在家裏做一個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的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熱愛集體、刻苦學習的好學生,在社會上做一個勤儉樸實、助人為樂的好少年!

我們忘記了勞累,一起擦桌、掃地、倒茶……最後,我還從家裏搬來幾盤花,放在敬老院的窗台上,老人們看着盛開的鮮花,高興地説:”雷鋒又回來了!“。

一年級怎樣寫雷鋒日記4

今天是我們寒假以來參加社區服務活動的第一天。太陽公公從雲層裏露出了半邊臉,就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張望着大地,陽光明媚的早晨,使人感到神清氣爽。

吃過早飯,我們小組的八位同學不約而同來到了組長陳鈺佳所住的小區裏。活動馬上要開始了,我們拿着抹布、掃帚、臉盆……準備就緒。我們打算從六樓開始,一層一層向下打掃,我們大家喊了一聲:”開始!“我拿着掃把,從臉盆裏潑出來的一股股清水,落到地上,我就用掃把把那裏的垃圾掃一掃;拿抹布的同學,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同學用抹布擦扶手,第二部分同學擦窗户。五樓、四樓、三樓……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幹得也十分起勁。樓道被我們打掃乾淨了,走到樓下,小區內還是垃圾一片,同學們決定小區也打掃乾淨。我們舞起掃帚與垃圾落葉作鬥爭,落葉像一隻只重傷失控的蝴蝶,轉着圈撲向地面,落在草坪上,掛在樹上又隨風飄了起來。我一下一下掃的那些試圖想破壞環境的包裝袋垂頭喪氣。

掃了那麼多垃圾落葉,抬頭一看,沒想到我掃的那塊還不及總面積的十五分之一。為了儘快打掃完畢,我們重新分工,我與周俊池、周天宇、王文海一組,賀丹妮、邵怡馨、陳鈺佳、翁璵琪一組,我們一人在前面粗掃,另一名同學斷後仔細一掃,然後把垃圾堆成一堆,這樣速度快了許多,還是人多力量大,二十分鐘後,大半個小區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深綠的草坪上沒有落葉,水泥地上沒有花色的紙,多麼乾淨的小區呀!

幹完了活,我們幾個同學高興地擊了一個掌”耶!“了一聲之後,便凱旋而歸各找各媽了。望着這個乾淨整潔的小區,我感到十分驕傲,十分自豪。

一年級怎樣寫雷鋒日記5

我不由得為我之前的行為感到羞愧,看見金色的陽光透過嫩綠的新葉,那棵樹竟被照得透亮,綠意澄澈到心中。樹下的善良、理解和雷鋒精神正伴着和煦的春風和一絲綠意蔓延開來。雷鋒就這樣來到我的身邊!

一個週末,我路過那條通往市中心的林蔭道。騎着自行車,雖然只穿單衣,卻不覺得春意甚濃,彷彿只有冬日的冰冷在微微消融罷了。

紅燈,等候。忽然發現路口有一棵極為粗壯的梧桐,枝條像是被吸乾了水分一樣枯黃,彷彿一碰就會脆折,碎落,化為塵土。樹幹上有參差斑駁的黑影。往上看,似乎有稀稀落落的樹葉,但是顏色褐綠,顯得沒有生氣。這哪裏是春天的樹?樹的另一端是向陽的一面,葉在陽光下極綠,綠得像假的。下面有一個人,他正向我走來。遠遠看去,他手裏舉着一個木牌,上面寫着“免費指路”幾個字。

“小同學,你是不是直走?右拐吧,前面修路,不好走,右拐啊!”綠燈,我猛蹬腳踏板,留下一陣風。“這路怎麼會不好走呢?”我飛奔在平坦的柏油路面上,心想:“哼,‘免費指路’一定是陷阱,現在還有‘活雷鋒’嗎?”不覺又憶起那片“假綠”,也是怪怪的。“這是什麼季節呀?事兒都怪怪的。”我自言自語道。沒騎多久,就感到沙子打在臉上的刺痛,一塊藍色的標牌擋住了去路——果然工地在施工!

不禁覺得很是尷尬,想到剛才的人,臉熱起來。原來,那位老人真的在做好事,給每一個過路人指路呢。折返,回行,回到剛才的路口時,看見老人仍在一輛輛地攔自行車,一個個地解釋。這位面色黝黑的老人,眼角刻着歲月的滄桑,但目光澄澈,就像他身後向陽的樹一樣。猛然發現,我先前所站的位置因為背陽,所以綠葉顯得暗淡無光,此刻,當陽光肆虐地照耀時,那樹綠得如一把傘,空氣中有和煦的風和陽光的味道,葉的經絡清晰明朗。有人説“葉是樹的良心”,這經脈分明的葉,是樹發自心底的善良,怎能不盎然整個春天?

“相信我,右拐!”他仍在勸説。“是啊,我剛從前面掉頭,沒聽這位師傅的話。”我説。有人彷彿恍然大悟,道了聲謝,和我一同右拐。回首望去,老人和樹依舊在陽光下,頓時一股暖流遍及全身。

原來,雷鋒就在我身邊。

標籤: 雷鋒 一年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minqing/3845l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