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中華好家風主題徵文精品多篇

中華好家風主題徵文精品多篇

中華好家風主題徵文精品多篇

我的家風故事一等獎優秀徵文 篇一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

好的家風對於一個家庭的和諧、幸福很重要。在我們家,有許多好的家風,如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尊老愛幼等。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好的家風一直伴隨着我。

我的家庭是個普通的家庭,有歡樂,也有憂愁和爭吵,但是更多的還有快樂。我們家沒有嚴格的家風,但是有些東西都是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的內心,從我記事開始,從我爸媽身上可以感受到“孝順,節儉,”四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它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

父母之愛,重如泰山,是不可稱量的,這就得從我媽媽説起。我媽媽是長治人,嫁到晉城,雖説不遠,但也不能常回去看我姥姥姥爺,以前沒有智能手機的時候,她每隔幾天都會給我姥姥姥爺打電話,問問在做什麼呀,身體怎麼樣啊。給你們買的衣服、鞋收到沒有啊等等。現在有了智能手機以後,每隔兩天就跟姥爺微信視頻聊天,只要有時間,我媽就會帶着我坐火車回去看他們,現在我媽會開車了,直接開車帶我回去看姥姥姥爺。平常看着我媽媽在家裏不怎麼提我姥姥姥爺,但她的行動卻讓我覺得我媽媽很孝順,無形中影響着我,我一到放假,就催着媽媽帶我回姥姥姥爺家,姥姥姥爺給我們做一桌子的好吃的飯菜,我們一邊吃一邊聊天,陪伴他們,成了他們的開心果!

“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這句話告訴我們成功來自勤儉,失敗由於奢侈,所以我要做個節儉的人。每次吃飯,吃到碗底的時候,我總是剩幾口就不想吃了,也沒怎麼在意。後來爸爸看見了,就會有些生氣地説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吃飯要吃乾淨,不是從小就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怎麼現在開始浪費糧食了!沒有看電視嗎?偏遠地區,好多孩子都吃不飽飯!”聽了爸爸的話,我趕緊把碗底的飯吃乾淨,從那以後每次吃飯只要不想吃的時候 ,就想起爸爸説的話,不敢再浪費糧食,最起碼把碗裏的飯都吃完。我想了想,如果每一個人都節約出一些糧食,中國十四億人,節約下來的糧食可以養活許多人呢!原來節儉的力量這麼強大。

家風是每家每户的烙印,銘記優良家風,傳承優良家風,我們人生的步伐才能更加堅定。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二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來教育我,記得在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説。“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説着,我在一旁默默地聽着,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説:“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説,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着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好家風,我一定喲啊傳承下去!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三

中國是一個古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的風俗。《孔融讓梨》《孟母三遷》兩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高尚美德。

在上幼兒園時,媽媽要求我讀一些關於“中華美德”的書籍。上國小了,老師讓我們要弘揚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到底是什麼?它為什麼這麼重要呢?

中華美德就是樂於助人,尊老愛幼,尊敬師長……雷鋒叔叔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活例子,我們應該學習他那樂於助人、善待他人的精神。我明白了中華美德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只要你樂於助人你就擁有了;尊敬師長你就擁有了;節約你就擁有了………如果沒有中華美德,一個承載着幾億人民的大國就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脱穎而出,所以傳承中華美德是一個國家好壞的見證。

家風是一個家的頂樑柱,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誠實,和諧,守信。家庭關係和諧,融洽,這與良好的家風是不可缺的。因為家庭的教育,灌輸文明的思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它既有歷史的遺傳性,更有鮮活的現實存在。在我們的周圍,許多人都喜歡鋪張浪費。有一些大老闆,總以為自己很有錢,辦一大桌一大桌的酒席,留下很多的剩菜,有的根本沒吃,煙酒更是肆意揮霍。他們難道不知道非洲有些國家連水都沒有,更別説吃飯了。有時甚至跟狗搶東西。那一桌剩菜夠他們吃幾個星期呀!在我們學校,雖然有管理人員,但還是有同學想矇混過關,把飯壓在菜下面,隨手倒進了剩菜桶裏。我們要節約糧食,珍惜每一粒米飯。

俗話説:“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如果沒有好的家風,會影響人的一生。

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和良好的家風不能被我們遺忘,不能丟掉,要繼續堅持弘揚傳承下去。因此我們必須加強中華優秀文化的學習。

我的家風故事一等獎優秀徵文 篇四

每個好的家庭都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温暖,同時也伴隨着家風和諧氣息。

我生在一個平凡但幸福的家庭中,家中的每個人都很平凡,但我們一家人在工作中、學習上,都能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事,在生活中勤儉節約,尊敬長輩,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媽媽18歲從技校畢業後就在富士康工作,一干就是十幾年,雖然沒有多大的成就,但憑着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和尊重,同時也獲得了一份不錯的薪水,為家庭的幸福帶來了保障。

爸爸一直從事枯燥的技術工作,技術工作經常加班加點,又不容易在人前出風頭,從開始的“小菜鳥”,正是憑着“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的家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爸爸現在在他的工種行業內也是小有名氣。

常常聽奶奶説,要勤儉節約,不要浪費。有段時間,我不好好吃飯,每次都剩飯或把米粒掉在飯桌上,而奶奶則告訴我,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種的糧食,咱們怎麼能隨意浪費呢?從那以後,我總是把碗裏的飯吃得乾乾淨淨。媽媽教導我:水是生命之源,要節約用水,平時洗菜水可以澆花。很多貧困山區都很缺水,他們甚至連喝的水都沒有,有些地方用井水,根本沒有自來水,所以大家都應該珍惜水資源,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尊敬長輩是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媽媽每次買回好吃的,就讓我先拿給爺爺奶奶吃,每天做好飯,先給爺爺奶奶端飯。媽媽告訴我:在學校要尊敬師長,在家裏要尊敬長輩,因為他們默默無聞地為我們的成長奉獻着。

我們家的家風時刻影響着我的言行,爸爸告訴我,學生生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不能持之以恆的堅持好的學習習慣,即使一時考取好成績,也必然是曇花一現。良好的家風會讓我在成長中受益匪淺。

家是心靈的崗位,家風是良言警句,約束着我們、提醒着我們,又是指路的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五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於上行下效,領導幹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zlyr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