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作文承德導遊詞多篇

作文承德導遊詞多篇

作文承德導遊詞多篇

作文承德導遊詞1

前幾天,我和媽媽、老姨、小哥哥一路籌謀着去旅遊。所在就定為承德和北京。

本日一早晨,我們帶上隨身物品來到了火車站。歷經6個多小時的遠程跋涉,顛末鉅細26個站點,終於達到了我們的目標地——承德。

達到目標地後,我們抉擇先去小布達拉宮遊覽一番。我們打上車,一起説言笑笑,不知不覺的就到了小布達拉宮,而且尚有免費的導遊領路和講授。讓我們分明白很多古代的工作。説小布達拉宮是為了慶賀乾隆天子六十壽辰和皇太后八十壽辰而建築的。首要特點是藏式構築。顛末戰亂,很多紅牆脱落,白牆坍毀,召集各人捐錢重建小布達拉宮。

我們一邊聽講授,一邊走路。發明有3個大門可以走,導遊説左邊的門是蓬勃門,右邊的門是升官門,中間的是安全門。大大都人都走了安全門,媽媽卻走蓬勃門,我迷惑的問媽媽為什麼走蓬勃門,媽媽説:“我但願我們公司的買賣茂盛,財路滔滔,雖然得走蓬勃門了!”“哦,原本是這樣呀。”我承諾一聲繼承向前走。

不久,我們來到了一座寺廟——佛緣,任務講授員説這裏是天子天天都來拜的大佛。接近大佛可覺得家人許願,沾一點靈氣回家。媽媽便為我求了一個佛珠,100元吶,嚇死我了!媽媽説這玉珠只是眷念品罷了,要害是我們為重建小布達拉宮添磚加瓦孝順一點力氣。我名頓開,多年往後,重建的小布達拉宮也有我的“功勛”呢!

一起上,固然下着小雨,我們依然興高采烈。當我們登上小布達拉宮時,發明牆壁上有很多窗户,有些是關閉的,有些是敞開的。導遊説:“這是佛常常唸佛的處所。佛不能看到人世的花花綠綠,男女老小。這些窗户有些是明窗,有些是盲窗。明窗是向上傾斜45°角,向外只能看到藍天和白雲。盲窗天然是關閉式的,基礎看不到表面的。”為了證實導遊説的,我們進去一看,公然與導遊説的千篇一律。轉眼間,導遊與我們辭別了,説:“我的事變到此竣事,衷心祝願各人旅途舒暢!”

就這樣,我們在導遊的活躍講授中竣事了小布達拉宮之旅。

作文承德導遊詞2

普寧寺系承德外八廟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這裏羣山環抱,形勝優越,氣候絕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這裏興建了皇家園林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佛教建築羣,在康熙、乾隆、嘉慶年間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全國第二個政治中心,它融匯了我國多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和建築,使承德成為一座以園林和寺廟著稱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外八廟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和羅漢堂等11座寺廟組成,這11座寺廟分外八處受北京雍和宮管轄,得名“外八廟”。其中以普寧寺最為完整、壯觀。

普寧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佔地面積33000平方米,是外八廟中較大的寺廟建築羣。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因他們信奉藏傳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寧寺。淆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永永普寧”,取名“普寧寺”。

普寧寺建築風格獨特,它吸收並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築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佈局:中軸線上依次分佈着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築:以大乘閣為中心,周圍環列着許多藏式碉房建築物——紅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寧寺正門,面闊五間,當中三間石刻拱門,象徵“三解脱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殿內供奉的兩位天神即“哼哈二將”,是1986年修復時新塑的,高4.34米,木骨泥塑。手持金剛杵,裸露上身,衣纏腰際,瞠目作威猛狀。左為密持金剛,右為那羅延金剛。碑亭為平面三間方型,重檐歇山頂,下檐單翹單昂,上檐單翹重昂,黃琉璃瓦綠剪邊覆頂。亭內有三座碑,中間是《御製普寧寺碑文》,記載了興建普寧寺原委和佈局;左右為《御製平定準噶爾勒銘伊犁之碑》、《御製平定準噶爾後勒銘伊犁之碑》,記述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貴族達瓦齊.阿睦爾撒納的叛亂,鞏固西北邊防的史實。這三座碑均為乾隆御筆,用滿、漢、蒙、藏四種文書寫成。鐘樓平闊三間,兩層樓閣,單檐歇山頂。內懸清朝雍正年間銅鐘一尊,高2米,口徑1.26米。每日清晨,喇嘛叩擊108響,僧人開始上殿唸經。佛教稱這108聲鐘聲可去108種煩惱,“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

大殿為重檐歇山頂,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正脊中央置一藏傳佛教寺院建築特有裝飾銅質鎏金寶塔。屋脊、前後垂脊、岔脊頭共有十個鴟吻,在建築上可保護脊壟穩固、不滲水。檐角上各有七個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像,它們各有其寓意。第一個是龍,能興風作雨,是帝王象徵。第二個為鳳,鳥中之王,指有聖德之人。第三個是獅子,為鎮山之王,勇猛威嚴。第四個是天馬,象徵皇帝威德暢達四方。第五個是海馬,喻意皇帝威德可通天八海。第六個是狻猊,是一種能食虎豹的猛獸。第七個叫押魚,為海中異獸,能滅火防災。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間是現世佛釋迦牟尼,左邊是前世佛燃燈,右邊是未來佛彌勒,木雕金漆,金光閃爍,儀態莊嚴。兩側山牆石壇上排列十八羅漢像。北牆繪有八尊度母和勝樂十六天女圖,栩栩如生,傳神入畫。屋頂繪有六字真言。

普寧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築是模仿桑耶寺風格,通過建築總體佈局和個體造型來反映藏傳佛教的世界觀,把密宗的曼荼羅等清淨佛國理想境界用具體建築形象表現出來,使整個建築具有象徵作用。“曼荼羅”的梵語,義為“輪集”,或譯作“;輪壇”、“壇城”,是密宗僧侶修行時構築的法壇,後演變為“圓輪俱足、諸佛集會”的聖壇。普寧寺的後半部就是根據佛經對宇宙的描述設計的。大乘之閣巍然屹立中間,代表須彌山,象徵世界中心,閣之東西則建有日殿和月殿,表示日月環繞宇宙世界運行,閣的四面有四座重層殿宇代表四大部洲:東勝神洲殿象徵風,起着長養萬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築月牙形台殿;南瞻部殿象徵火,形為三角,起着促進萬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賀洲殿象徵水,攝受萬物,建成橢圓形台殿;北俱盧洲象徵地,保護萬物,建成正方形台殿。閣之四隅有四座寶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為“大圓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認識世界萬象;東北角黑色塔為“平等性智”,視世界萬物平等無差別;東南角的紅色塔為“妙觀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惡,妙觀萬法;西南角綠色塔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業。大乘之閣五頂緊密連接,結成一個屋頂組羣,四大部洲的台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頂建築改變比例,作為基座,上建漢式木構建築,而白台建築則是藏族形式,這樣使漢藏建築巧妙結合,外形雄偉又具有園林配置,形成漢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風格獨特的寺廟建築。

大乘之閣內部分三層,在上下貫通的中部供奉着世界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這尊佛像高22.28米,腰圍15米,重量達110頓,用鬆、柏、榆、椴、杉五種木材製成,約需120立方米木材。觀音站在蓮花座上雙手合十,背後又生出40隻手來,每隻手上有一隻眼隋,各持一件法器。造型莊嚴,慈顏善目,衣紋自然流暢,是寶貴的藝術珍品。

在千手千眼觀音兩旁是高達l4米的善才和龍女木雕塑像。大乘之閣的二樓供藏五方佛,三樓的迥廊上供奉三世佛和寶塔。閣內的牆壁均用萬佛龕裝飾,每個佛龕內部都有一尊金漆藏泥無量壽佛,共計一萬零九十尊,整個殿堂裝飾得金碧輝煌。

大乘之閣東側還有妙嚴室,是乾隆皇帝進廟休息之所。西側有講經堂,是蒙古佛教首領章嘉國師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講經場所。周圍還有八棟共40間僧房,是上層佛教界人士駐錫之所和喇嘛僧房。據説在乾隆年間,普寧寺有喇嘛二百多人。

作文承德導遊詞3

各位朋友:歡迎來到承德都城隍廟觀光遊覽。承德不但有十多座藏傳佛教寺廟,而且清王朝還修建了以“熱河都城隍廟”為首的許多道教寺廟。我們面前的這座廟宇,就是承德避暑山莊周圍現存十餘座敕建寺廟中唯一的一座道教寺廟——熱河都城隍廟。此廟始建於乾隆三十七年(既公元1772年)距今已有230年之久的歷史了。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民間寺廟,它不僅重現了清王朝道教寺廟的建築風格,而且它也是全國等級最高的城隍廟,供奉的天下第一城隍神是乾隆皇帝的十七皇叔允禮,是全國各地城隍之首。這是為神麼呢?細心的您可能發現了山門外“都城隍廟”的匾額,這是由乾隆皇帝御筆提寫的。而且“都”字具有“第一”的含義。原來,承德是清王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是康乾興盛時期建造的純正的京城,此廟中的城隍神是乾隆的皇叔,乾隆曾賜他“方隅”神號,即管理大清疆城的意思。廟中的等級陳設均按帝王規制;乾隆皇帝每年來承德避暑山莊避暑、木蘭秋獮之際,必先到熱河都城隍廟禮香祭祀。因此,熱河都城隍廟也被稱為“天下第一城隍廟”。

現在就請您隨我一同進入廟中游覽。

山門:

現在我們面前的建築是山門殿,也稱正門殿。面闊三間,門外楹樑正中懸掛“都城隍廟”匾額一塊。那麼,為什麼此殿稱為山門殿呢?中國古代的道教寺廟多修建在深山之中,通常進山便設有山門。因此,後來人們逐漸就把道教寺廟的第一層殿稱為山門殿。殿內正中供奉的是道教的護法神王靈官,他金甲披身、手握鋼鞭、長有三隻眼睛。所以説他“三眼通曉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可驅妖鎮邪、保家宅平安。王靈官掌管天上人間糾察之職,相當於今天“紀檢委書記”的職務。傳説王靈官本名王善,原是湘陽城隍廟的城隍。得道的薩真人路過湘陽時,見人用童男童女活祭此處城隍。薩真人大怒祭雷火焚燬神廟。十多年後,薩真人云游到龍興府,正在江邊洗手時,水中冒出一員神將:方臉黃巾、金甲披身,對真人言到:我是湘陽城隍王善,被真人燒燬我的神廟後,暗地相隨十二年,伺機報仇。怎料真人功德已高,又在天庭任職,我不記前怨,甘為手下部將,奉行法旨。”薩真人説:“像你這樣的惡神入我法中,必損我法。”王善立即跪地發誓改過自新,永不背盟。薩真人才奉請玉帝將其收錄仙籍。因他曾被封為“玉樞火府天將”所以人們又把他尊為火神。承德原有的火神廟供奉的主神就是王靈官。

王靈官東西兩側供奉的是道教的兩尊護衞神:千里眼和順風耳。據説史有其人。東側的千里眼名叫離婁,又名離朱。是上古軒轅黃帝時期的人。他眼力極佳,據説可在百步之外看見“秋毫之末”,就是秋後鳥獸剛長出細毛的毛尖。他的眼力已超過了今天的高倍望運鏡,被古人視為“千里眼”。有一次黃帝在夜晚丟失了一顆黑色明珠,眾人怎麼也找不到,於是叫來離婁一眼便找到了。王靈官西側的順風耳名叫師曠,是春秋時期著名的音樂家,曾做過晉國的樂師。他雖雙目失明,但精於音律,而且辯音水平超羣。晉平公曾鑄大樂鍾,樂工們都認為音律準確,只有師曠還能預知吉凶,他從太子晉的聲音中聽出他的“不壽”,三年後,太子晉果真夭亡。師曠又預言晉平公“入來年修百官,立太子,君將死矣。”到了來年,晉平公果然死了。也許閉着眼睛比睜着眼更清楚。而且晉悼公曾向師曠請教治國之道,師曠回答説:“惟仁義為本”。可見他還通曉治國之策。

鐘樓 鼓樓:

穿過門殿後進入第一進院落,東西兩側的樓式建築為鐘鼓二樓。鐘鼓樓為古時報時所用,但在廟宇中,每逢祭祀活動時都要鳴鐘擊鼓,以通曉神靈。道教把“三六九”作為吉祥數字。據説撞三下鍾,可以“鐘聲三響,官升錢漲,”擊六下鼓可“萬事順利”。所以升官發財、吉祥順利,可撞鐘擊鼓,祈求神靈敷佑。

馬神殿:

前面供奉兩匹馬的是馬神殿,兩匹神馬是城隍神及其夫人的坐騎。傳説兩匹神馬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任職“弼馬温”時。放天馬貪玩而丟失的兩匹。兩匹神馬跑到人間被城隍神發現,將它們降伏後,作為自己和夫人的坐騎了。每年的清明節,城隍神和夫人都要騎乘兩匹神馬出巡“收鬼”。馬神殿背面供奉兩尊馬神。東側名為温瓊,西側為馬勝,他們是天庭掌管天馬的主管。齊天大聖孫悟空在天庭任“弼馬温”時受兩位馬神節制,所謂“弼”是“輔佐”之意,而“馬温”就指馬勝和温瓊了。他們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局長和科長的關係。可見“弼馬温”的官職更是極其卑微的,難怪孫悟空要大鬧天宮了。關於温瓊成為馬神還有一段傳説:温瓊所在村子的人,除温瓊外,常作惡事。土地神報告玉皇大帝后,玉帝大怒,於是賜給土地神一包“瘟藥”,命其投入村子用水井中,毒死全村人。土地神回到村子後想起温瓊常行善事,於是將此事告訴了他。温瓊大吃一驚,為了救全村人,他搶過“瘟藥”吞下。玉皇大帝十分感動,於是,封他為馬神。而俗語“馬王爺三隻眼”指的便是馬勝。他們兩位與關羽、趙公明合稱為道教“四大天將”。

福廕巖疆殿:

沿着馬神殿後歷史留存的三條石板御路(此為清朝皇帝來此廟禮香走的路),我們來到了熱河都城隍廟的主體建築“福廕巖疆”殿前。大殿的黃色琉璃瓦顯示出這不是一座普通的民間寺廟。黃色琉璃瓦是古代皇家建築的標誌,大殿的兩層檐式建築也是皇家寺廟的一種象徵。大殿頂部最華麗的裝飾物吻獸,在福廕巖疆殿上共有十個:正脊兩端兩個,前後垂脊、岔脊頭上共有八個,所以説“九脊封十龍”意思是每天有十條龍來守護大殿。可見此殿地位極其尊貴。大殿上的對聯是乾隆皇帝的御筆。上聯:和會視幾封妥斯苞茂,下聯:阜寧徵版籍報以馨香。上聯指:戰爭平息,國家疆土統一,對有功者應給予封賞,從此走向繁榮富強時期。下聯是指:人民安居樂業,國泰民安,將此政績載入史冊傳遍天下。橫披“福廕巖疆”指皇恩浩蕩,如光輝普照廣袤遼闊的大地,以至達到遙遠的邊疆。

大殿前原有石碑兩座,上刻乾隆皇帝親自撰寫的《敕建熱河城隍廟拈香瞻禮八韻有序》序文及詩。現石碑存放在避暑山莊博物館。在這裏我們不僅可以看到這座廟宇的流光溢彩,更能夠理解乾隆皇帝建此廟的良苦用心。清朝皇帝入關後積極鞏固多民族國家的團結。承德的誕生和興盛就直接得益於清朝統治者對滿蒙少數民族的“懷柔”政策。熱河都城隍廟的修建迎合了漢族羣眾的道教信仰,實現了清王朝利用宗教政策化解民族矛盾,以達“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目的。

城隍是神話中城池的保護神,是由最初的護城溝渠水庸神演變而來的,具有“剪兇除惡,護國安邦”的神力。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吳湖城隍,建於三國時吳赤烏二年(239年)。唐代以後城市崛起,經濟發達,凡有城市就有城隍廟,後唐清泰元年(934年)封城隍為王。明太祖朱元璋對城隍崇拜推動極大,洪武三年(1370年)他曾親自寫文告頒佈於世,規定了各州、府、縣重建城隍廟,規格與當地官府衙門相同。清朝延續了這一祭祀禮制。城隍由民間俗神演變成天下共祭的高級神祗。又由於城隍廟多供奉道都神像和民間俗神,所以人們習慣將城隍廟歸屬為道教寺廟。

而熱河都城隍廟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這裏的城隍生前是清王朝皇室貴族,即康熙的第十七皇子允禮。

允禮,是康熙的純裕勤妃所生。他自幼聰明持重,九歲後常隨康熙到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及塞外秋獮。他勤奮自律,不參與皇子之間的皇權之爭,深得康熙皇帝的喜愛。雍正元年封他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他身體軟弱,雍正皇帝命他在其私邸中辦理政務,隔十日左右進宮一次即可,這在當時是一種不尋常的特殊照顧。雍正皇帝臨終時,命允禮輔政。乾隆繼位,允禮任總理事務,管吏部,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皇帝賞識,於乾隆三年二月去逝。乾隆皇帝萬分悲痛,親臨辦理喪事。允禮死後很多年,乾隆帝時常思念這位忠君叔父,以至於幾十年後還常常想起,悲傷之感尤深。 熱河當時是清王朝的直隸轄區(相當於現在直轄市),任總督兼工部尚書的大臣周元理曉知皇上時常有這份悲傷心情。一日在避暑山莊澹泊敬城殿奏請皇上:熱河現已成為一座規模不小的都市,又離京師較近,何不建一座城隍廟,既符合皇家禮制,又可安慰神靈。乾隆皇帝聽了大臣的奏請,若有所悟,熱河這地方自皇祖建立山莊以來,不斷繁榮,人口越來越多,且風調雨順,百姓安寧富足。這一定是有一位善神在默默地不記功名的保佑着大清王朝,保佑熱河這方土地。於是,他就批准了督臣的奏請,隨即開國庫,拔銀款,組織技術精?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庇ㄊ┕ぁP旅礪涑桑』實鄹心釧甯岡世裰倚母ü擁壑鰨饉羣映勤蟶瘛C砟詰牡燃凍律杈吹弁豕嬤啤G』實鄯饃衩盼胺接紜保盟垂芾澩笄宓摹敖頡保歉韉爻勤蛑鰲R虼耍羣映勤蟶褚燦紗舜煜碌諞懷勤蟶瘛?/p>

您看,殿內正中城隍神頭頂上懸掛的匾額“敷佑下民”是乾隆皇帝的御筆,意指恩德仁慈,會使普天下的百姓幸福,安居樂業。其中的“民”字出頭,還有深一層的含義:普天下的人民無論有多少冤屈,在清王朝的英明統治下總會有“出頭”之日的。體現了乾隆皇帝安撫百姓深刻用意。

城隍神兩側供奉的八位鬼神是輔佐他處理陰司事務的“陰司八大臣”。城隍身邊最近的兩位是掌管善惡的判官。他們專記人在世上所做的功與過。東西兩邊素衣高帽的鬼使為黑白無常。其中的黑無常長有一張“陰陽臉”,從他的右側看其臉,形似淺笑,而從他的左側看,形似痛哭,所以稱為“陰陽臉”。黑白無常是閻羅王派去勾攝生魂的“勾魂鬼”,有詩曰“一朝若是無常至,劍樹刀山不放伊”。可見無常鬼的厲害。黑白無常座下的兩位,東側的為牛頭,西側為馬面。他們是陰司的鬼卒。傳説:牛頭於世間為人時,不孝敬父母,死後變為鬼卒,牛頭人身。牛頭馬面下面的是陰司職位最低的兩個鬼兵,他們呲牙咧嘴,樣子十分可怕。

寢宮殿:

穿過福廕嚴疆殿,拾級而上,我們來到了城隍廟最後一組建築——寢宮殿,這是城隍及夫人的起居處。後寢宮建於原始留存的假山之上。道教寺廟中假山意指祥雲,説明城隍及夫人生活在仙境。在我國的城隍廟中,將後寢宮修建於假山之上的是十分少見的。

在寢宮殿兩側的偏殿中供奉的是六十元辰,俗稱六十甲子神。中國古代傳統的計時方法是天干地支法。用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環相配,六十年為一個週期稱六十甲子。道教吸收民間“本命年”的説法,並把每個干支年號均附會一位仙人,即每個人自己均有一位本命神,保佑這一干支年出生的人平安富貴、多福多壽。

走出東甲子殿,我們會看到刻有“內經圖”的石碑一塊。碑體正面的圖文形似人體的內部解剖,它揭示了道教煉氣之法,即以精、氣、神為藥物,以人體的肚腹為鼎爐,結合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通過調節呼吸,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最後達到強射健體,延年益壽,得道成仙的目的。碑體背面的文字解釋了“內經圖”。

西配殿:

參觀完“內經圖”的石碑之後,我們回到“福廕巖疆”殿前。大殿西側的配殿是“文昌殿”。走進文昌殿,一股書卷氣撲面而來,這裏供奉的是孔子、朱熹和文昌帝君。

端坐正中的是文昌帝君,也稱文曲星,掌管人間的功名祿位。相傳秦朝時的張亞子,因反抗秦始皇“焚書坑儒”而英勇戰死,人們在梓童的七曲山建祠供奉,尊為地方神。唐玄宗皇帝去蜀國(四川)途徑七曲山時,曾駐蹕那裏,夜夢張亞子對其言討國事,如言應驗。現七曲山尚有唐玄宗“應夢仙台”的遺蹟。梓童的張亞子因唐帝崇拜而聲名遠播,逐漸由地方神成為天下之通祀的大神。北宋時敕封張亞子為“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為忠國教家益民正直之神,簡稱文昌帝君,保佑世人加官司進爵。

左側的是南寧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朱熹是南宋徽州人,他一生博覽羣書,廣注典籍,對孔子開創的儒學發展貢獻極大,曾參與編訂《四書》併為之作注。他著有《四書章句集經》《詩集傳》《楚辭集註》,在明清兩代被提到儒學正宗的地位。《四書》後來被尊為東方文化的《聖經》。

右側的神像是孔子。關於孔聖人的生平事蹟,眾所周之,這裏已不必贅言。在此借用明太祖朱元璋與大臣陶安的一幅對聯描述孔聖人,上聯:扇寫江山,有一統乾坤在手。意思是:“手握繪有山水的紙扇就像江山在手”。下聯:枕耽典籍,與許多聖賢並頭。意思是:“雖然學問不深,但如果枕着《論語》睡覺,那就與聖人一樣高了”。讀書求學之人可禮拜孔子和朱熹,以求學業有成。

西配殿檐樑的彩畫為蘇式彩畫,除各種象徵圖案以外,還繪有許多廣為人知的人物典故,詩詞意境。這裏有“周遊列國”的孔子;有“眾鳥高飛盡”的李白;有“松下問童子”的賈島;有“獨釣寒江雪”的柳宗元……。如果有興趣,您可以自己體會一下這些彩畫的意境。

文昌殿兩側的遊廊壁畫,彩繪的是“十殿冥王”。道教認為每個人身體內部都有專記自己功過的“三尸神”,他每年上天一次彙報此人的善惡功過。天上的神明據此對世人進行相應的獎賞與懲罰。文昌殿兩側遊廊的壁畫講述的就是人死以後,靈魂按照此人生前所犯罪行分別接受不同的懲罰。

東配殿:

福廕巖疆殿的東配殿是財神殿,供奉三位財神:文財神比干、武財神趙公明、義財神關羽。比干端坐在財神殿的中位。他是商紂王的叔父,為人忠耿正直。比干見商紂王失政,暴虐無道,十分着急,常常直言勸諫。紂王不但不聽,而且愈來愈討厭這位叔父。在《封神演義》中描述商紂王的寵妃,禍亂朝政,餡害忠臣。為了除掉比干,妲姬假裝得了“心痛病”,需吃比干的“七竅玲瓏心”方能治癒。有一次比干強諫紂王,紂王大怒便道:“我的愛妃妲姬病重需吃聖人的七竅玲瓏心方能治癒,我聽説你的心有七個竅”。於是命人當場把比干剖了膛挖出心來。但因比干吃了姜子牙給他的靈丹妙藥,不曾當場死去。但姜子牙曾告誡他吃靈丹後,不能説話走出皇城,方可保全性命。“妲姬”為了害死比干,便裝成賣菜婦人,在城門口叫賣無心菜,比干聞聽後禁不住問道:“菜無心可吃,人無心如何?”“妲姬”回答説:“人無心必死”。比干因説話而使靈丹失效倒地而亡。比干是我國上古時期最早也最有名的忠臣,後代世俗將其奉為文財神。

義財神關羽的故事可謂家喻户曉:桃園三結義、温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他的身上被賦與了中國社會大丈夫的全部美德: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貧賤不移。被後人尊為義財神。清朝乾隆皇帝曾與劉墉利用一個有關關羽的故事來實現其對漢人的統治。相傳,有一天乾隆皇帝在御花園裏散步,對身旁的劉庸説:“騰彷彿聽見空中有人説話。”劉庸説:“萬歲何不回頭問一句是誰呢?”於是乾隆回頭大喊:“你到底是何人?”突然空中傳來:“二弟雲長護駕”的聲音。劉庸聞聽此言,忙跪在乾隆面前説:“萬歲是蜀漢主劉備轉世來統治漢人的,是漢人的真命天子。”於是劉庸將此事流傳於民間,用於麻痺漢人,來鞏固清王朝的統治。

武財神趙公明為道教的神明,姓趙名朗,字公明,與鍾馗是老鄉,終南山人氏,自秦時避世山中,虔誠修道。漢代張天師入鶴鳴山精修時,收之為徒,使其騎黑虎,守護丹室。張天師煉丹成功,分丹給趙公明食之,於是能變化無窮。後來人們尊趙公明為武財神供奉。

財神殿兩側遊廊繪有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勸人孝順父母,克盡人倫。

華佗殿:

穿過財神殿右則遊廊的角門東行,便來到東跨院的華陀殿。這裏供奉的是神醫華陀。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精通內、外、兒、婦多種專科,以“麻沸散”開創麻醉手術的先例。他根據虎、鹿、熊、猿、鳥等五種動物的動作姿態創編的“五禽戲”不僅是最早的健身體操,也被視為“五行拳”的鼻祖。華陀曾為關羽刮骨療毒,為曹操診治“頭風症”,後來被多疑的曹操殺害,過去華陀殿中備有城隍醫箋,以備信眾求取。

華陀殿前面有一口御井。清朝的皇帝來承德避暑山莊避暑時,常命人提此井之水飲用。井水清甜可口,用來做豆腐非常鮮嫩,乾隆皇帝十分愛吃豆腐,他所吃豆腐均用此井井水做成,因此這口井是清朝留下來的一口御井。據説,此井之水用來煎中藥,會使藥性增強,更加靈驗。

品嚐了御井井水之後,我們又回到了熱河都城隍廟的山門,這也意味着我們的遊覽即將結束。但按照道家的觀點:緣是無始無終的,一個結尾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就像您與我們都城隍廟的緣分一樣,既已開始,就一定會繼續下去。歡迎再來熱河都城隍廟遊覽,我們再續此緣。

作文承德導遊詞4

小布達拉宮就是普陀宗乘之廟,俗稱小布達拉宮。在避暑山莊以北,“須彌福壽之廟”的西側,是一座具有非凡藝術代價的寺廟構築。全廟除主體大紅台、懂得台等外,尚有四十多座各式百般的僧房佛殿白台和塔台,是承德外八廟中侷限最大的一個,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氣魄宏偉,異常壯觀。

該廟是仿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建築的,“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的漢譯。廟依山製作,坐北朝南,山門內是碑閣,北是五塔門,高十餘米,有拱門三個,上建紅、黃、黑、白、綠五座喇嘛塔。門北是琉璃牌樓。牌樓北地形漸高,各式白台、塔台構築因地形而散置,坎坷有別,變革多端。最後為宏偉高峻的主體構築大紅台。大紅台的正面,下面是高達十八米的懂得台,其上矗立着高達二十五米的大紅台。紅台內附近為三層羣樓,中央是重檐攢尖鎏金銅瓦項的“萬法歸一”殿。

清帝乾隆建築這座侷限雄偉的喇嘛古剎,是有其用意的。乾隆三十五年,是乾隆六十壽辰,乾隆三十六年是他母親八十壽辰,蒙古族又虔信黃教(喇嘛教格魯派),借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少數民族的王公、部落長來承德為他祝壽之機,操作喇嘛教,舉辦綏撫。桑珠孜宗堡始建於1363年,是後藏日喀則地域最早的構築之一,被稱作“小布達拉宮”。布達拉宮擴建時,在形制友善勢威風凜凜上受到桑珠孜宗堡影響。在承德市避暑山莊正北,始建於乾隆三十二年,是為慶賀乾隆的60大壽而建的,也是“外八廟”中侷限最大的一座。其樣式仿拉薩布達拉宮,氣魄壯觀,故又稱為“小布達拉宮”。

乾隆三十六年,為乾隆帝六十壽辰和皇太后八十壽辰之年,邊疆各少數民族的首領都要集承德,進行隆重的慶壽勾當,呈現了亙古未有的全百姓族大連合的排場。為了恭順各族信奉,連合各族人民,乾隆帝御旨製作這座大型寺院。

其時,邊疆各少數民族多半愛崇藏傳釋教。拉薩布達拉宮是藏傳釋教的一此中心。而藏傳釋教宣稱布達拉宮為觀世音菩薩的道場。觀民音菩薩的道場聽説有三處:一在印度,一在西藏,一在南海(浙江普陀山)。乾隆帝以為,觀音發祥於印度,然後先到西藏為本土,以是在承建觀音道場便“仿西藏,非仿南海”。普陀宗乘之廟是在漢族傳統構築的基本上融合藏族構築特點製作的,它是漢藏構築世術領悟的規範。

這座寺廟最大的特點就是其藏式構築,廟內共有鉅細構築約60處,多是平頂白牆。主體構築大紅台是一座暗赤色的方形構築,在周圍白色樓宇的映襯下,很是搶眼。大紅台中心的萬法歸一殿頂部所有被鎏金銅瓦所包圍,僅此一項造價等於黃金萬兩,這裏是進行重大的宗教典禮或清帝訪問重要的少數民族部落首領及王公大臣們的場合。普陀宗乘之廟古木參天,情形寂靜,還可在此遠眺棒槌山,是外八廟中不行不遊的一處。

作文承德導遊詞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你們到承德來旅遊!作為一個居住在承德的人,我常常感到自豪。因為承德既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現代旅遊城市。它以自己獨有的豐厚的歷史遺蹟,無限的文化底藴,以及壯麗而秀美的自然風光,以旅遊為紐帶,將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賓客聯結在一起。

承德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山村,到一個世界聞名的旅遊城市,它飽經滄桑,獨具魅力。承德是我國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卜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全國十個文明旅遊景區示範點之一。1994年。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求》。

現在,承德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向遊人講述着古老的故事;以其奪目的多頂桂冠向遊人展示着承德的燦爛與輝煌。大家到承德旅遊,可以感受到這個由一座園林和一羣寺廟而興起的塞外山城的歷史足音。大家通過對這裏的園林和寺廟的靜默觀賞和潛心品味,可以感受到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興旺與衰微。

承德,原名熱河。清朝初年,承德是個僅有幾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熱河上臂。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開始在此興建避暑山莊。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取承受先祖恩澤之意,將熱河改名為承德。此後,承德逐漸發展成了一個都市。但從咸豐即位開始到國民黨統治時期,承德這個都市卻日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後,承德才由衰落轉入新生,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市區建築面積已由過去的6平方公里擴至現在的18.6平方公里。人口也由解放初的5萬餘人增到現在的26萬。

各位朋友,承德的地理位置也十分特殊。它毗鄰北京、天津,北接內蒙古、遼寧,並與本省的秦皇島、唐山、張家口相連,離北京只有200多公里,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濱重要的區域性城市,素有“紫塞明珠”之稱。

承德市總面積3.9萬多平方公里,北部是茫茫林海,廣闊草原。中部為低山丘陵,南部則峯巒疊嶂,峽谷幽深。境內有潮河、灤河、柳河、老牛河等幾條大河,成為京津地區的水源地,清美甘甜的潮河水和灤河水,正源源不斷流往北和天津。

承德市海拔200-2118米(最高峯霧靈山),平均海拔350米,市區海拔374米。

承德地處暖温帶向寒温帶過渡地帶,屬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温差大。年均氣温5.6℃,年均無霜期129天左右。

承德屬河北省省轄市,目前轄八縣三區;全市總人口359萬,其中滿、蒙、回、朝鮮等少數民族25個,少數民族人口占了三分之一。

承德之所以成為著名的旅遊城市,在於它旅遊資源的得天獨厚。在這塊美麗而神奇的土地上,有許許多多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羣、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獵場、世界最高的木雕佛像、世界最短的河流、世界獨一無二的石柱——磐錘峯……

承德的人文景觀風格獨特。

避臀山莊這座現存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經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王朝,歷時89年營造而成。它的面積564萬平方米,相當於北京頤和園的兩倍,有8個北海公園那麼大。避暑山莊將封建帝王的政治理想與中華民族的美學思想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它移天縮地,集各地名園之大成,融各民族建築之長。兼南秀北雄之美,堪稱中國古典園林的頂級作品。每一次進入避暑山莊。遊人都會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產生深刻而真切的感受。

清朝從康熙起,先後有4位皇帝到避暑山莊消夏、理政、接見少數民族王公大臣、會見外國使節。這裏便成為當時全國的第二個政治中心。在這裏曾發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是研究中國清代歷史的實物史料。人們由此説:“一座山莊半部清史”。

避暑山莊的東北部,環列着12座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寺廟(統稱外八廟)。他們是清朝鼎盛時期民族團結、鞏固國家統一的真實寫照,是漢、蒙、藏文化交融的典範。這些寺廟。金碧輝煌、恢弘神祕、建築精湛、風格各異。在這裏,大家可以瞻仰西藏布達拉宮的氣勢,瀏覽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雄奇,領略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風采,欣賞新疆伊犁固爾扎廟的身影,還可看到世界最大的木製佛像——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在承德旅遊,我們可以在繁華的都市,探究到深邃的藏傳佛教。

承德大地,山巒起伏。承德市的四周,由於地殼變遷形成的自然景觀鬼斧神工。孤石雲舉的磬錘峯、憨態可掬的羅漢山、亭亭玉立的雙塔山、形似雞冠的五指山等奇峯異石,自然天成、千姿百態。典型的丹霞地貌使人流連忘返。

除市區外,分佈於承德市各縣、區的旅遊點也有50多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森林公園9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個。灤平境內的金山嶺長城,構築精巧,氣勢磅礴,雄偉壯觀,被長城專家譽為萬里長城之精粹;豐寧境內的“京北第一草原”,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令遊人迴歸自然;“白雲古洞”,則集奇、險、幽、秀和僧、尼、道於一山,奧妙無窮;興隆境內的燕山主峯霧靈山,動植物種類名列華北地區前茅,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灤區的雙塔山舉世無雙,兩根石柱並肩而立,峯頂的塔和廟建於何時,為何建成,至今仍是個謎;圍場境內的著名的中國清代皇家獵苑—一木蘭圍場和塞罕壩機械林場,草原遼闊,林海茫茫,是夏季旅遊避暑、冬季滑雪狩獵的天然聖地;“引灤人津第一湖”——寬城滿族自治縣的潘家口水庫,羣山峻嶺環繞,長城蜿蜒山巔,碧波盪漾,漁歌互答,被譽為“塞外桂林”;平泉縣遼河源頭景色迷人,自然次生林層次特色鮮明,山頂一片草原,呈現亞高山草甸景觀;隆化縣董存瑞烈士陵園風景優雅,氣氛莊嚴肅穆,英雄的獻身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自改革開放以來,承德發生了巨大變化,各項事業取得很大成就。旅遊業如旭日東昇蓬勃發展。現在,每年來承德旅遊的中外客人達400多萬人次,旅遊業已成為承德市的支柱產業。

隨着旅遊業的迅速發展,承德的旅遊基礎設施已日臻完善,文化娛樂豐富多彩。

承德的旅遊口號是:遊承德,皇帝的選擇。

三百年的歷史煙雲,幾千年的文化積澱,烘托出今日承德的新顏。大家來到承德這片土地上,會感受歷史文化帶來的凝重,體味出現代旅遊帶來的發展,享受着海內外遊客帶來的友情。熱情好客的承德人民始終將來承德旅遊的國內外客人當作“皇帝”來接待。在這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上,或觀光、或度假、或考古、或探險、或滑雪、或狩獵,您隨便選擇!

承德,我的家園!承德,您的樂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1m47e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