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家鄉的風俗包餃子 篇一

向欣妍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外婆説:“只有吃了冬至的餃子,耳朵才不會被凍傷。”每當快到冬至時,家中就會出現一大堆食材,比如説韭菜、白菜、肉、數不清的餃子皮……

這天中午,我見外婆在餐桌上放了兩個很大很大的碗,立馬知道外婆要開始包餃子了。

包餃子可好玩了!雖然我包的餃子不成樣子,但我早已擺好了架勢,系起來圍裙,洗好了手,等着外婆把包餃子的菜拿過來。

外婆拿着材料走過來説:“你呀,上次包的餃子啊都沒包緊,一下鍋就散了。”我笑着摸了摸腦袋,假裝抱歉地説:“這次肯定不會了。”

外婆搖搖頭,又教了我一遍如何包餃子:“我們先把餃子皮放在手掌上,用勺子往餃子皮裏放入適量的餃子餡兒,然後兩手一起,把餃子皮沿邊一捏,邊沿就被捏在了一起,再適當的調整一下形狀,餃子就好了。”

一開始我覺得經過外婆這樣一教還挺簡單。可是説起來容易,包起來的確很難。那餃子餡兒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必須要不多不少剛剛好。至於捏餃子,到底怎麼捏呀?外婆捏的餃子就像幾個胖嘟嘟的娃娃,而我包的餃子不是像胖娃娃的肚子吃撐了——皮開肉綻的,就是像是胖娃娃被餓得皮包骨頭——癟癟的。好難呀!包餃子也這麼難。

外婆勸我不要氣餒,我也鼓足一股勁兒依舊努力地包着,還時不時地請教外婆,每個步驟都不嫌麻煩地問。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終於我包出了幾個勉強像樣的餃子了。外婆一高興,還教了我如何把餃子包成了月牙狀和元寶狀。我更開心了,像個小兔子似的蹦蹦跳跳的。

包完餃子以後,便下鍋煮。

當外婆端來一盤熱騰騰的餃子,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餃子,説着笑着,感受着這滴水成冰的日子裏最温馨的幸福。

家鄉的風俗鐵水舞龍 篇二

潘曉白

鐵水舞龍是重慶銅梁的傳統習俗,一般在正月十五舉行,又稱火龍鋼花。這種活動我以前連聽都沒聽説過,這次媽媽卻説要帶我去現場觀看,真期待啊。

表演的場地在小山坡下,觀眾們坐在山坡上,演員們就在下面寬廣的廣場上準備表演。

表演開始,場地中間的一個小噴頭上噴出了火星,越噴越高,最終停在了離地面兩米左右的地方。兩隊舞龍隊在此時從兩側奔跑上台,火龍身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小噴口,不斷地噴湧火花,被演員們託舉着,在場中不斷地舞來舞去。

這時,圍着廣場的六七個早已燃燒的火爐已經將合金半融化了。旁邊的三名專業演員,用一種特製的勺子舀起了半融化的鐵水,將這温度接近一千五百攝氏度的鐵水向空中拋去。另一名演員眼疾手快,用一塊乒乓拍大小的木板將那半融化的鐵水徹底打散,向場中的舞龍隊灑去。高温的鐵水炸裂開來,在空中呈現出金色火花,像仙女散花一般落在廣場上,潑金撒銀,絢麗無比。我們的眼球已經完全被美麗的鐵水舞龍吸引了。

在漫天飛舞的金色鐵花的襯托下,場中的火龍隊隊員更顯彪悍。他們赤裸上身,在滾燙的鐵水中穿梭自如,做着各種動作。只見舞龍頭的兩人,高高地舉起龍頭,後面幾人,以S形的走位,不斷用力揮舞着龍身,左右兩支舞龍隊不時交換位置,遠遠看去,時而像兩條巨龍正在打鬥,時而又像雙龍戲珠還在嬉戲一般。在金色火花的襯托下,舞龍也更顯絢麗。

鐵水舞龍的場面就是這樣壯觀無比,為春節增添了許多年味兒。這樣鐵水舞龍鬧新春,這真真擔得上“過年”二字啊。

家鄉的風俗插柳 篇三

張馨語

前不久,我學了韓翃寫的《寒食》,詩裏提到的“寒食東風御柳斜”一説,使我對“插柳”這一習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通過查閲資料,我知道插柳是寒食節的習俗,一般是把植物的莖進行切除,經過處理之後,插在土壤裏,每一段枝條都可以生根發芽,長出一個新的植株。

為什麼寒食節會有插柳這一習俗呢?這還要從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説起。

當時,有一位名叫重耳的君主,他有一個忠心的臣子,叫介子推。重耳年輕的時候為躲避禍亂,流亡到他國長達十五年,介子推不離不棄。有一回,因為多日未找到食物,兩人都飢腸轆轆,介子情急之下,一狠心,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重耳果腹,這才度過了難關。後來重耳順利歸國,繼承君位,封賞有功之臣。介子推不願意受賞,帶着自己的老母親到綿山隱居。重耳親自到綿山請介子推出山,介子推躲在山裏,不願意相見。無奈之下,重耳放火燒山,想逼他露面。結果介子推抱着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重耳十分後悔,為了紀念他,便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許生火做飯,吃冷食,插柳枝,稱為寒食節。

後來,寒食作文的冷食已經沒有有強令必須要吃了,但是插柳的習俗卻在民間煥發生機,流傳至今,甚至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説。有的地方把柳條插在屋檐下,以用來預報天氣,叫做:“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又有人發現柳插在哪裏,就活到哪裏,便有詩裏的“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插柳,曾經只是一個陌生的字眼,而如今,它在我眼前逐漸變得清晰。我也期待着有一日能感懷着寒食節的故事,親自體會插柳的樂趣……

家鄉的風俗年七年級鞭炮響 篇四

李思穎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春節全中國的人都在隔離當中。當我被“關”得無聊到翻起了以前的相冊解悶時,一張照片映入了眼簾:。畫面上的兩個小孩正慌張地往前跑,手裏還捏着沒放完的小鞭炮呢。這張過年時和弟弟在老家拍的照片,讓我立馬回想起幾年前的那個大年七年級。

每年大年七年級,我們都會回到老家。小孩兒們飛快吃完午飯,就從車裏拿起鞭炮,來到一個大山坡上,這是每年放鞭炮的必選之地。不要提醒我小孩不能玩火,弟弟可是這方面的專家,打火機的安全使用方法早已爛熟於心。

先放小巧的“擦炮”。這個不需要點火,鞭炮盒子的一側會有一條紅色的小線,拿着鞭炮對着紅線一擦,當擦炮的一頭燃起了輕輕的煙,就馬上往遠處扔,隨着灰色的煙霧,一聲炸響衝擊耳膜。乒乒乓乓,不一會兒我們就放掉了所有的擦炮。

再放“火箭炮”。這是一種火箭外型的鞭炮,火箭下面插着一根小棍子,當火苗觸到木棍,插在地裏的火箭,就會隨着導火索的燃燒飛出去,在空中開了花,又飛速地往下落。有一次,還落在了三姨婆家的彩鋼豬棚裏,引起了所有豬的恐慌。“你們兩個小兔崽子,等着!”當三姨婆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怎麼辦?只好溜之大吉了!

正當我和弟弟踉踉蹌蹌地躲着三姨婆的“追殺”時,一旁笑得不行的姐姐,順手拍下了這張毫無美感,卻又温馨滿滿的照片。

去年放鞭炮的快樂,今年沒有體會到了,但是我相信:只要等疫情結束了,明年,又將會是一個美好的新年。

家鄉的風俗元宵節 篇五

張鈺浩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個高潮。

古人稱夜為宵,元就是第一個意思,所以人們這天就被稱為元宵節,這天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按照民間的傳統,這天這天皓月當空,人們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

這一天,人們還會專門製作元宵來給大家品嚐,元宵就是湯圓。湯圓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就是用糯米粉和麪粉,混合以後做成麪糰兒,然後再加上餡料,搓成圓形,放在水裏煮好以後,就可以開始食用了。

元宵節,人們期盼着團圓,而湯圓圓溜溜的外形,也和團團圓圓非常匹配,所以我們那天必須吃湯圓。湯圓非常好吃,咬到嘴裏軟軟的糯糯的,讓你吃了一個,還想再吃一個。

元宵節除了有好吃的還有好多好玩兒的。街上有花燈,有的店鋪還專門做一些特別的造型來吸引顧客。那天還有猜謎語的遊戲,把謎語掛在燈籠上面,路過的客人能夠答對問題,就能把那盞燈贏走。甚至還有走百病,踩高蹺、舞獅子等活動。

這就是元宵節,團圓的、熱鬧的元宵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d8vn1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