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家鄉的風俗作文六年級600字(精品多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六年級600字(精品多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六年級600字(精品多篇)

艾米果 篇一

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燕子銜一方泥。”華夏各地都有自己的風俗,我的家鄉--江西萍鄉當然也有別具一格的風俗。

春天已經悄然來臨,清明將至。江西萍鄉到處草長鶯飛、花開鳥鳴,一派生機。田間地頭長着許多嫩綠的艾草,一片片細葉隨風輕舞。這正是人們採艾草做“艾米果”的好時候。

人們把採來的艾草洗乾淨,放入開水鍋裏,加入少許鹼煮上一刻鐘,避免艾草煮熟後變黃。艾草煮爛以後,撈入冷水中把鹼洗掉,不必控水直接放入麪粉裏,加入油和適量的糖,把麪粉和勻。使出吃奶的勁兒把這些東西揉成一個韌性十足的大面團,由於摻合着煮熟的艾草,大面團呈黃綠色,還泛着油光,傳出一股令人心曠神怡的清香。和完面,再把大面團揪成一個一個比雞蛋小一些的麪糰,揉成圓滾滾的小球,放入蒸鍋中蒸上一刻鐘。蒸好後,把它們晾涼,裝入盤子裏,一盤香噴噴的“艾米果”就大功告成了。

盤中的“艾米果”像是許多個草綠色的小皮球,外表閃爍着亮光,似光滑的碧玉,似翠綠的抹茶。看着它們那可愛的樣子,不禁讓人垂涎三尺!靠近“艾米果”的盤子,一股淡淡的艾草清香立刻撲面而來。咬上一口,又軟又香又滑,粘粘的口感中青草的淡香連綿不斷。聽奶奶講,“艾米果”不但好吃,還能平喘鎮咳、保護肝膽呢!它是深受萍鄉人歡迎的民間點心。

“艾米果”常常讓我回想起家鄉的味道,它不僅是一個美食,每逢清明節採摘艾草、製作和享用“艾米果”已經成為江西萍鄉的一項傳統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篇二

風俗,是一個地方的節日習慣,也體現了當地的文化。而我家鄉的風俗也許很常見,但卻是我們家人温情的體現,體現這是一個温暖的家。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在這個温馨的節日裏,和家人吃上一桌團圓飯,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而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可不只有吃這麼簡單。包餃子,貼春聯,掛燈籠……這幾個活動中,要數包餃子為頭牌!

“包餃子嘍,包餃子嘍!”在這大年三十,我最愛聽的就是這話。我們家的餃子都是自家和麪,自家調餡,自家包好。這些工序可為餃子增添了不少的風趣。這不,拿出一個盆兒,麪粉往裏兒倒,加水,和麪。將手洗淨,觸碰那柔軟的麪糰,用手攪和。靜置一段時間後,將面揉搓成長長的一段,再用刀分切為小段,搓圓。再用擀麪杖擀麪,擀成圓形。這邊母親在忙活,我就去父親那瞅瞅吧!父親熟練地操着刀,切着菜板子上方正的肉塊,搭配着事先切好的芹菜,攪和在一起。添上些許調味料,繼續用筷子攪和,美味的餡料就完工了!看完爸這波工程,我回到了我自己的崗位,包餃子。

拿起一片薄薄的麪皮,握在掌心中,餡料不多不少,正好一勺。麪皮對摺,用手粘合面邊。一下……兩下……三下……一個餃子就大功告成啦!嘿嘿,最後一步——下鍋!將一整盤餃子倒入鍋內,沸騰的水“撲哧撲哧”地吹着號子,“撲通,撲通,撲通。”餃子玩起了跳水……

我的家鄉雖沒有獨特的風俗習慣,但卻擁有着人情味兒,很濃,很濃。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每家每户都會按照當地的習俗去吃年夜飯、守歲、拜年。而我認為最好玩、最有趣的事就是貼春聯。

春聯,據説是起源於古代的桃符,最初的用意是保安的,但是由於時代轉變,才漸漸演變成如今我們常見的紅對聯。

大年三十晚上,吃完美味可口的年夜飯,我和爸爸便下樓換上新的對聯。

首先貼首聯,我剛要把膠帶橫七豎八的貼在對聯的前面時,爸爸攔住了我:“不行!這樣貼不僅不美觀,還不牢固,很容易讓春聯掉了。”説完,便拿過我手上的膠帶。那應該怎麼貼才能貼得既牢固又美觀呢?”我疑感不解地着爸爸。只見爸爸雙手拿着膠帶,將有粘性的一面朝上,用手指把膠帶兩角像包粽子一樣向裏對摺,再粘在對聯反面的一角上,接着又再在其餘三個角上也貼上,再掛在牆上,一個張對聯就貼好了。我好奇地碰了碰,拉了拉,竟然真的沒有掉!我也沒閉着,趕忙把其他對聯都貼好了。最後爸爸拿起福字,準備像以往一樣倒着貼,我馬上説道:“爸爸,今年我們正着貼吧!因為這樣福字不歪,財源進來嘛!”爸聽了我的話,點了點頭,笑嘻嘻地貼好了福字。

這一次過年,是我最開心的一次過年,因為,它讓我知道原來貼春聯也有技巧和學問啊!

家鄉的端午節 篇四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眨眼間,端午節的腳步又近了。

提到端午,首先想起的便是那甜甜的、糯糯的粽子。把箬葉捲成錐狀,放入糯米、紅豆,將剩下的葉子反覆翻折,用繩子繫緊,一個小巧的粽子便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抱石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人們為了不讓蝦蟹傷害屈原的遺體,便往水中投入飯糰。後又怕飯糰為蛟龍所食,於是把飯糰包在櫟樹葉中,這才發展成了現在的粽子。

去年端午,我也參加了包粽子的活動。大清早,粽葉的香味瀰漫在我的牀邊,勾着我的腳來到了樓下。家裏人早已經熱火朝天地包起了粽子。當我也開始將糯米填入箬葉中時,它卻總是調皮地漏出。旁邊的阿姨看見了,拿過我手中的粽葉,將糯米倒回盆中,重新折捲了一次,遞給我:“圓錐的尖端要有一個小折角,這樣糯米酒不會跑出來啦!你再試試。”我這才發現每一個粽子上都有一個四四方方的折角,就像四面小旗子立在粽子的頂上。

知道了這個竅門,我越包越起勁,一口氣完成了十來個,一排擺在圓桌上。看着這一個個挺着大肚子的大粽子,我的嘴角也漾起了一抹滿意的笑。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粽子的美味在回味,清脆的童謠在耳邊迴盪。我喜歡吃粽子,喜歡過家鄉的端午節!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五

我的故鄉是鄂東地區的一個小縣城,這裏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卻有着豐富的地方特產,特別是我們當地的武穴酥糖。每到春節的時候,人們都會提着酥糖去親戚家拜年。

提起武穴酥糖,還有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説呢!相傳明朝萬曆年間,武穴有一位姓董的孝子與母親相依為命。有一年秋天,母親突發風寒,卧病在牀。因為家裏貧窮,無錢治病抓藥,這位孝子很着急,一心想着緩解母親的病情。情急之下,他把自家田裏種的芝麻炒熟後,碾成粉末狀,然後搖落院中新鮮的桂花,用甘蔗糖水浸漬,與芝麻末混拌,最後讓母親吃下去。沒想到奇蹟出現了,母親吃了幾天後,居然康復了。這位姓董的孝子將這一良方傳給了身邊的人,經歷代糕點名師不斷改進,後定名為“酥糖”。這個美麗的傳説伴隨着武穴酥糖流傳下來,膾炙人口,家喻户曉。

最初也許是動人的故事打動了我,但後來對它產生深厚的感情是因為它的味道香甜。年關將近,親戚之間相互串門,便會帶上一盒“武穴酥糖”當作禮物,這是我的故鄉特有的風俗。客人走之後,我們小孩便會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盒,從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封酥糖,還未來得及輕輕地咬上一口,濃濃的香氣便瀰漫開來。合上牙齒,酥糖的甜味便在舌尖迴盪。鬆脆卻不粘牙齒,細碎的芝麻末散落在脣齒間,酥酥麻麻的感覺妙不可言。吃完一封后,喝上一杯菊花茶,別提多愜意、多舒適了。

今天,武穴酥糖名揚四方,我想不僅與它的味道有關,還與它背後的美好民間傳説有關,與它寄託着行孝和感恩的美好願望有關。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六

進入寒冷的冬季,人們都喜歡吃熱乎乎的美食。但在我們延邊地區卻不是這樣,越是三九天,人們越愛吃冰涼的辣白菜、各種泡菜、涼拌菜、帶着冰碴兒的冷麪,特別是小孩子更喜歡冰箱裏的冰棍、雪糕。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室內有地暖、屋裏又幹燥,人的體內火氣大,所以喜歡吃冰涼的食物降噪。

一到冬天,我就特饞冷麪。每天都盼着家人帶我去吃它,終於有一天,爸爸、媽媽有空能帶我去吃冷麪了。

冷麪,通常指延邊朝鮮族冷麪。在我國北方地區也有為符合當地口味而進行改良的冷麪,但那些只能算是蕎麥涼麪罷了。唯有我們延邊地區朝鮮族冷麪才是最正宗、最美味的。冷麪是以蕎麥麪為主要食材,把牛肉以文火熬製數小時之後的湯汁,放冰箱冷卻至零攝氏度為湯;再加入適量的大頭菜、牛肉片、雞蛋、黃瓜絲、雞肉丸子、蘋果梨、松子等延邊特產食材為輔料;再加上一大匙特製的靈魂辣椒醬。一碗地道的延邊冷麪帶着冰碴兒噴着清香上桌了。

你別急着吃麪,先嚐一口湯汁。“吱——咕咚”嗯,就是這個味,酸甜、冰涼、清新、微辣。再欣賞一下碗中的食材,火紅的辣椒醬、翠綠的黃瓜絲、雪白的雞蛋、深棕的蕎麥麪、晶瑩的冰塊、再加上大片大片的牛肉。“快吃吧,再不吃爸爸就會搶你的面了。”我被爸爸的催促聲音叫醒了。拿起筷子一頓吸,一頓夾。其間也不忘另一道美食——鍋包肉。吃冷麪不配上鍋包肉,那你就外行了。滾燙的鍋包肉沾上冰涼的冷麪汁,咬上一口,簡直是人間美味、絕佳吃法。

“便得一年生計足,與君美食復甘眠。”我最喜歡這種摸着圓鼓鼓的肚子,拉着爸爸、媽媽的手的感覺。冷麪中的酸甜冰辣、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唯有家庭團聚的温暖才是我最愛冷麪的理由。

曬醬油肉 篇七

臨近春節,家家户户的老人都要曬醬油肉了,家家户户的陽台窗邊都是一片黃橙橙的,排成一片。遠看,人們還以為是一羣羣的紅燈籠呢!

當然,我們家也曬起了醬油肉。這個醬油肉始於北宋1139年,奶奶説這是著名的甌萊和温州過年十大習俗之一。老家的習俗中,温州人習慣在農曆十一月份開始籌備曬醬油肉。通過電話遠在他鄉的奶奶也告訴了我們如何製做醬油肉。首先買來生瘦豬肉,放在醬油裏面浸泡放入木盒和陶瓷盒中,然後再加入白糖、味精和少許黃酒,最後再加入一點白酒,在晾曬時,可起到殺菌、避免蠅蟲的作用。

我和媽媽買來肉,我做一半,媽媽做一半。用了奶奶的方式後,就迎來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釘醬油肉。奶奶説,肉一定要釘在房子上。在老家的平家水泥牆上,把那長長的木棍擬的長釘子,和十分美味的醬油肉“融為一體”,用那巨大的羊角郎頭打進房子裏。看着爸爸那吃力的眼神,我也想試一試。我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打出了一個小小的洞,水泥十分堅硬,不是輕易就可打出洞的,真是太累了。

經過冬月寒風和冰冷的雨,經過風吹日曬,太陽下醬油肉曬好了。曬好的醬油肉就如同一塊堅硬的石頭,上面還結滿了白花花的豬油,讓人垂涎欲滳,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啊!

用大刀把醬油肉切成一片一片時,他真正的使命來了,那就是被我們吃掉、擺盤、放入鍋中蒸十幾分鍾,肉就熟了,打開鍋蓋香氣充滿整個屋子。吃進一口首先感覺到了鹹鹹的醬油味,接着就感覺到了肉酥麻的口感,最後是嚥進肚子裏那種滿足感。醬油肉不僅老少皆宜,而且人人都愛!

如果你身在遠方,吃上一口醬油肉,那不僅僅是美味,還有家鄉與親情的味道……

2020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八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方的風俗文化肯定也會不一樣,我家鄉有很多有趣的風俗,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我們家鄉最有趣的風俗之一——龍燈會。

在我們蘭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們那邊一年一度的龍燈會。龍燈是燈會的主燈,龍燈中最有代表性的數“橋燈”,一般均有百餘橋,長者數百橋,甚至千橋。龍頭下託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於板架,成棘龍形狀。燈內燃點蠟燭,色彩鮮豔奪目。燈橋下託木板,板上設有燈架,每板兩枝。龍尾是最末一橋,呈龍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

在那天夜裏,街上都會擠滿了眾多的人前來觀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説有笑的。一起等待着精彩的舞龍燈。遠遠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這片“海洋”中等待。終於,在遠方有了一片紅紅的燈火在這熱鬧的人羣中蠕動。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遠方眺望。“哈!是舞龍燈的隊伍來了。”我非常得興奮,十分期待龍燈在我身邊“遊”過的那一瞬間。很快,前面的人漸漸散開。只見一條體型碩大的龍,在我的面前遊現。

在我們那裏,誰也不能從龍燈那裏跨過,因為龍燈是具有威嚴的,誰也不允許有人這樣侮辱他。要是誰敢這樣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龍燈在我們的眼前慢慢移動,我們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龍燈。想在他身上沾點光……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龍燈會,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親眼來看看,相信你一定會喜歡這個有趣的活動的!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500字 篇九

我的家鄉在山西北部,是一座被稱作像北歐一樣美麗的城市——朔州市。它有着很多自我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在正月十五鬧元宵,花燈、秧歌、彩車、旱船、焰火……熱鬧非凡。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户户都掛起了各式各樣的花燈,從正月十四至十六連續三天,每當夜幕降臨遠遠望去,樓房張燈結綵五顏六色,將整個城市裝扮的富麗輝煌。各單位也爭相製作各種各樣的燈展。供人們欣賞。花燈樣式之多數不勝數。有現代電器的也有歌頌新生活的,有宮燈、動物燈、飛機燈、火箭燈、飛船燈、有鼔燈、油餅燈······

放煙花,為山西人民最為喜歡的活動,元宵節期間每晚都要在廣場上進行放煙花活動。大街上人山人海都在觀看那美麗的煙花,多麼豔麗,把天空都裝扮的絢麗多彩,科技含量相當之高。

文藝踩街堪稱民間文化化粧大遊行。“裝扮故事,盛飾珠寶,鐘鼓喧天,一日狂若”。從十四到十六各區縣都組織大大小小的各種文藝匯演到市裏來表演。有民間藝術,有現代藝術展示,有傳統文藝,有古裝戲花樣之多數不勝數。大型燈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的,有代表幸福的,有代表古老傳説的,有帶有啟迪意義的……

啊!家鄉的元宵節,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以部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dv3ml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