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多篇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多篇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多篇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1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風民俗。泱泱華夏,盛開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每朵花兒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習慣,我是滿族人,可從小在鄭州長大,對自己的民族並沒有都有多大的瞭解與認識。在聽過媽媽的介紹後,我對這個少數民族才有了深刻的認識。

滿族的服飾是非常美麗的。比如好看的頭飾——“答拉赤”,在“答拉赤”上的花是很講究的,未出嫁的姑娘是不能戴紅花的,大部分帶的是藍色、黃色、白色的花,象徵着純潔和善良。姑娘們身着旗袍,立領,緊身腰,下襬開衩,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鑲邊等。木質鞋跟,穿上這樣的鞋子才會顯出高雅的氣質,顯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你瞧,那《還珠格格》《甄嬛傳》中的女子,不都是高貴典雅,大氣美麗的嗎?男子的服飾是馬蹄袖的褂袍,腰上豎有衣帶或外穿對襟馬褂,這樣的衣着方便男子打獵,騎馬……

滿族的食品是十分美味的。它與漢族的食品有許多相似之處,過年時吃“艾吉格饃”飯後吃甜食“薩其馬”……在滿族中的特色食物——饃饃,好看而又好吃,它是由黃面,豆麪蒸制而成的,顏色呈金黃,既香又甜,形狀小巧、可愛,深受人們喜愛。吃飯時也有講究的,長輩不動筷子,晚輩決不能動筷子,在餐桌上不能出現狗肉,所以,如果到滿族人家做客,不遵守着這些習慣,可能會被被人認為不禮貌。

滿族的住房是別具一格的。它與北京的四合院比較接近,可還有不同之處。從古代簡陋的“納葛裏”發展成寬敞高大的滿族老屋,屋子一般有三五間,像一個大口袋,所以,人們稱它為口袋房,他又似一個鬥形,也稱為斗室。住房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中間為堂屋,西間為西上屋,東間為東下屋,在卧室中,滿族人睡的是火炕,幼教“萬字炕”西炕通常是不睡人的,炕下是通煙道,長輩們睡在南炕上,晚輩們睡在北炕上。在屋子裏懸着悠車,是用樺木皮製成,在悠車中躺着一個正熟睡着的孩子,這便是孩子的搖籃。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就是我的民族風俗,在盛開的五十六朵花中,還有更多民族需要我們認識瞭解,沒有這些鮮花的點綴,就不會有我們美麗的家園了。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2

滿族,正是這56朵花中豔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別美。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繡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着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勢和腰肢搖曳的步態。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襬開叉。古旗袍有琵琶襟、斜襟、滾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接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

滿族婦女的旗袍十分漂亮,男子的也不錯。

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馬褂後來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褉,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露出三、四寸,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是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方便騎馬,在長袍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褉的短褂,以御風寒。

滿族男子夏季常戴涼帽,冬季就戴皮製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藍等色的棉、綢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藍色腿帶,腳穿棉布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髮。

滿族,是我國其中的一個少數民族,是一朵豔麗的花,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和特色。這些都需要我們慢慢地瞭解,慢慢地認識。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3

滿族,現有人口982。1餘萬人。滿族主要分佈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其餘大部分分佈在河北、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山東、福建等省區,一小部分散居於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廣州等大中城市。居住在農村的滿族人,其住房繼承了傳統的建築形式,院落圍以矮牆,院內有影壁,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

滿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莽勢”、“空齊”是傳統舞蹈,多在節慶的宴會上跳。舞時二人相對,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稱為“莽勢”;舞者歌唱時眾人拍手以“空齊”二字相和,叫“空齊”。“清音子弟書”是八旗子弟於18世紀中期創作的一種只有唱詞,沒有説白,配合鼓板、三絃演唱的新鼓詞,是滿族人民喜愛的一種曲藝形式。

滿族人很早就信奉薩滿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薩滿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繫上腰鈴,擊鼓起舞,邊禱邊跳。滿族人重禮節,有一個時期,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三天見長輩要請安,五天見長輩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東西一樣;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滿族男人留髮梳瓣,穿馬蹄袖袍褂,繫腰帶;女性頭頂盤髻,穿寬大直統旗袍,不纏足。今天,旗袍已經成為典型的東方女性服飾,風靡全球。

最能代表滿族飲食文化的莫過於“滿漢全席”。這種宮廷佳宴流傳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中的滿族菜餚無論在選料、製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滿族特色,製作菜餚的山珍如人蔘、鹿茸等大都還是來自滿族的老家——“白山黑水”。此外,滿族還有許多風味小吃和種類繁多的點心,“薩其瑪”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種。

這就是滿族,一個獨特的民族,聽了我的介紹後,你熟悉它了嗎?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滿族的發源地,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的一個小山村——土口子滿族鄉,那裏山青水碧,景色怡人。我愛勤勞熱情的滿鄉人,也愛濃郁的滿鄉風情,但我更愛滿鄉那秀可人畫的田園四季。

春天,家鄉漫山遍野翠色盡染,爛漫的山花將村莊粧扮的如同錦緞,村童徜徉在山間,色彩鮮豔的服裝映襯着鮮花般幸福的笑臉,遠遠望去很難分辨出哪是鮮花,哪是孩童。勤勞的人們在田間耕作,插秧機的隆隆聲,伴着人們的笑語歡聲,飄蕩在家鄉的上空,一直飄進藍天,白雲中……

夏天,玉帶般的小河彎彎曲曲的從村旁流過,“叮咚”的河水濺起一朵朵美麗的水花,晶瑩透明;清澈的小河中小魚自由自在的遊動。平靜的河面上映出河邊柳樹婆婆的倒影。柳枝輕拂,好像在撫摸河邊洗衣姑娘們漂亮的衣裙。

秋天,家鄉的巍巍的羣山,又向人們獻出了無數的珍寶讓你垂涎欲摘。你看那果園裏,所有的果子千姿百態,好像在比美。那紅彤彤的大蘋果,露出可愛的笑臉;鴨梨好像一個個金葫蘆;山裏紅好像紅瑪瑙;葡萄也不示弱,顯示出它水晶般的果實,還披了一層“白紗”呢!

冬天,幾場大雪過後,就能讓你真正的領略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人們在山裏追野兔,打野雞;孩子在雪地裏堆雪人,打雪仗,此時的滿鄉“銀粧素裹,分外妖饒。”

滿鄉四季秀可人畫,我愛滿鄉。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5

56個人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民居,不同的飲食,不同的服飾……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滿族裏的所有鞋子,上面都繡着花朵,當一縷縷微絲的風吹過去,那美麗的花,在搖曳的擺動着。在他們的民族裏看了都是很平常的事,但在我看來,那可是嘖嘖讚歎啊!

滿族的婦女的服飾原為寬鬆肥大型,鑲嵌着不同的花紋大花邊。在布料上,貴人和新婦女先用硃紅、大紅的顏色,中年的婦女喜歡藕荷色,青年少女喜歡粉色、綠色、月白色,長輩一般用深紫色,婆婦惟蘭灰素色。旗袍布料多為綢緞,比較貧窮、農家婦女多用棉麻布料。

滿族男人騎馬時穿白褂子,這樣不僅顯出他們的帥氣,而且還……

滿族男子的帽子,夏天的時候戴着涼帽,戴着不僅涼爽,冬天的時候,戴着又厚又舒服帽子,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滿族人是非常注重禮節。平時滿族人互相見面時都要行請安禮,如果遇到長輩的時候,要先行禮請安才能説話,以表示尊敬。

滿族人最隆重的禮節是抱見禮,也就是抱腰接面禮。掛族也是滿族的一種盛行的一種風俗,旗也叫門箋,窗箋。在春節的時候每家都要在門楣上,窗户上掛旗,有的還貼上對聯,增加了節日的喜氣的氣氛。

滿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它是一朵鮮豔的花,它具有着其它民族的不同風俗,不同的特色!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6

滿族進入遼、沈以前,具有精於騎射的特長。7歲左右的兒童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執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的服飾,男子剃去周圍頭髮,束辮和垂於腦後,穿馬蹄袖袍褂,兩側開叉,腰中束帶,便於騎射。女子在頭頂盤髻,佩戴耳環,穿寬大的直統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關以後,滿、漢服裝逐漸趨於一致。曾有一個時期各地婦女穿旗袍甚為流行。

滿族的住房,過去一般院內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羅杆”。住房一般有兩間正房,門向南開,外屋有灶,裏屋北、西、南3面有炕。滿族重視禮節。過去,平時見長輩行“打千”禮,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婦女雙手扶膝下蹲。平輩親友相見,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禮。滿族以西為上,室內西炕不得隨便坐人和堆放雜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殺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製品;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據説主是因為狗在滿族先人的長期漁獵生活中起到了幫手作用,人們不忍食其肉、用其皮,於是形成這個習俗。

清代以來的300多年間,滿、漢長期雜居共處,滿族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居於關外各地的滿族人民,只是在滿族聚居的偏僻鄉村中,仍有一部分滿族居民使用滿語,保持滿族的一些習俗。同時,從漢族習俗(包括漢語詞彙)中也可找出一些滿族習俗的成份。滿族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民族,為發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貢獻。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7

1626年的一天,一位皇帝威嚴地走上宮廷,他身着滿族服飾,但不乏漢族風味,眾大臣見到他,對他説:“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些大臣也穿着同樣風格的服飾,但少了那位皇帝的光彩。皇上説:“眾愛卿平身吧。”“謝皇上!”

剛才那位皇上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大清王朝的建立者,他是女真人,也就是滿族人。可有人會説:“嗯?不對呀,中國人怎麼會被滿族人統治?可事實就是這樣,但如果沒有什麼文化基礎,滿族想打下半壁江山也難呀!

滿族歷史,上可追至7000年前新開流文化和茶衝文化,前身就是女真族。

滿文化在遼金時代之前也是沒有文字的。在遼金時代,遼太祖完顏阿骨打把契丹語帶到了女真族,從此,女真族受契丹人的影響開始使用契丹語,直到清朝初,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命學者用蒙古文字創造了滿語,這才結束了滿族沒有自己文字的遺憾歷史旅程。

到了清朝,滿族人的地位上升,從此搬遷進了漢族領地,而到了漢族,受漢族人民文化薰陶,有些滿族人開始學習漢語,為了便於當地漢族人交流,為了與當地人建立友好關係,甚至一小部分滿族人民嘗試穿着漢朝服飾,所以現在一部分滿族人和我們漢族人生活習慣差不多。

滿族人的旗袍老少皆宜,不分男女,是滿族的傳統服飾,滿族旗袍款式高雅,清新大方,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至今仍在流行,深受歡迎。

滿族本身是漁獵民族,所以生活在廣東海南福建一帶,而出海打漁要看天氣,所以信奉薩滿教,崇拜天、地、風、雷、火五神,由此可看出滿族人也有獨自的`宗教

滿族,這是一個比蒙古族更為神奇、古老的民族,它的文化,它的服飾都與眾不同。啊!這個曾經征服過中國的民族,又會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上怎樣留下它揮灑過的痕跡呢?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8

滿族春節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舉行。節期一般為三至五天,舊時有的地區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地區。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進入遼陽、瀋陽地區,在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下,滿族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皇太極即位後,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在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俗的傳統節日。

節前,人們積極地置辦年貨,清掃庭院,張貼對聯、掛箋(亦稱掛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七年級凌晨子時,家家户户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同時,在自家西牆祖宗板下襬設供品、點燃韃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無事,萬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上櫃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

這天晚輩要向長輩叩頭拜年(舊時女性行跪拜撫鬢禮)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一起敍舊話新。男孩子成羣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則身着盛裝,玩耍嘎拉哈(用豬或牛膝關節骨製成的玩具)。

歌舞是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據《渤海國記》記載:"官民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迴旋婉轉,號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蹺。至今,此俗仍沿襲不衰。七年級至初五,人們都相聚一處,唱歌、跳舞、踩高蹺、盡情娛樂,有的地方,年輕人還自發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屯進行表演,祝賀新年,節日氣氛更加濃郁。

滿族過年,習慣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製做"薩其瑪",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9

滿族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北三省、北京、河北一帶。清代滿人入主中原以後,與漢族長期共同生活,受漢族習俗影響較大。只有聚居在東北的一些滿人,還保留本民族固有的一些習俗。春節,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的盛大節日,節期與漢族大致相同。漢族春節的許多習俗為滿族所吸收。除夕前家家户户忙年迎新,清掃庭院門户,剪窗花貼春聯,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其中貼掛箋習俗獨具特色。掛箋是用彩紙剪成各種吉祥圖畫,除夕這天貼在屋裏西牆祖宗板下面。

掛箋的顏色要與自家所屬的旗籍相一致。滿族將族人分為“紅、黃、藍、白”四旗,屬白旗者,就要貼白色掛箋;屬紅旗者,貼紅色掛箋。有的滿人家庭乾脆在門上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着一年的吉祥開端。除夕晚上閤家團圓,吃餃子,然後辭歲守歲。過年時,人們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絲和瓜仁等原料製作美味可口的“薩其瑪”,“薩其瑪”,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守歲時還有贈荷包的習俗。荷包有稱腰搭,在除夕晚上,由妻子給丈夫,或者妹妹給哥哥,在荷包裏裝錢,以示新的一年發大財、走大運。人們還在院中立高大的燈籠杆,上端懸掛燈籠,徹夜通明不息,渲染節日熱烈的喜慶氣氛。

大年七年級,子時一到,人們開門鳴放鞭炮,辭舊迎新。七年級有祭祖先的習俗,各家在屋裏西牆的祖宗板下襬設供品,點燃香燭,叩拜祖宗,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平安安,萬事如意。祭祖完後,晚悲要向長悲叩頭拜年,家長則給小孩壓歲錢。然後宗族今親鄰里之間互相拜年,筵席相邀。節日期間,男孩子成羣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自制的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穿着新做的花衣服,分家合夥玩耍嘎拉哈,既用豬或牛關節制成的玩具。從處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踩高翹、扭秧歌,盡情娛樂。有的地方還組織演出隊伍,走村串户進行表演,直到天明才歸。豐富多彩的活動使節日氣氛更加濃郁,圍觀的羣眾常常了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10

在我們新城市國小,有一位滿族的學生,她是我同學,叫張雯。

張雯爸爸在餘姚市打工,想給張雯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就轉到了我們學校。由於她是我們班唯一的少數民族同學,大家對她非常熱情,樂意與她商討學習上的一切問題,學習之餘,張雯常常跟我們講述她家鄉的故事。

大概原來她在家鄉是農村,學習條件差,張雯轉到我們學校後,一時間學習跟不上,時常因為考試考砸而心情低落、沮喪。我們鼓勵她,她就非常努力地學習着。

在一個下着小雨的下午,林老師宣佈:明天考試。張雯立即語文、數學、英語的作業重新檢查了一遍,本來做錯的題目重新做了一遍。疑難問題一掃而光後,就拿起書本,認認真真地看着。

到了考試的那一天,同學們情緒激昂,張雯卻戰戰兢兢……下午,數學課代表把試卷捧到了教室裏,開始報成績了:張明浩98,趙啟軒95……張雯78。張雯一聽這個成績,飛奔出了教室,手舞足蹈,慶祝自己有了進步。

語文考試時,我觀察張雯,張雯先發着呆,後來想到了一題,“刷刷刷”地寫着,後來又愣住了。傍晚,開始公佈成績了:“周陽97,勞科琦96……張雯82。"我們班的同學笑了:“對呀,對呀,張雯考了好成績。”

英語考試,張雯英語基礎最差,整個考試都發着呆,幾乎一個字也不敢寫,中途,英語老師還提示過張雯好幾道題呢,我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像吃了醋一樣。

下午,成績就出來了,張雯才考了60分而已,英語老師真是愛莫能助啊。我深深地為她而擔憂。但是她説:“我會努力的。”

那天晚上,我敲打了張雯家的門,開門的是張雯的媽媽。我向她打了招呼,她媽媽説:“張雯,你看誰來了?”“洢洢,你怎麼來了?”“我是專門來和你一起學習英語的。”“那這樣,我會浪費你學習時間的。”“沒事,我平時勤奮一些就好了。”“那好吧,謝謝你了。”

就這樣,我毎次一有空就和張雯一起學習英語,還有語文、數學,我要與張雯一起進步。我對張雯説:“張雯,希望你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我們一起加油吧!”

現在張雯學習成績怎麼樣了?已經進入班級優秀學生的行列。

滿族風俗習慣作文 篇11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今天我為大家介紹我國的滿族。

滿族以前被稱為滿民、滿人、旗人等。滿足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設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

滿族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北地區,以散居為主,其中居住在遼寧省的人口最多,有五百五十萬人。此外,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及北京等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也有廣泛的人口分佈。滿族的聚居區主要為新賓、岫巖、青龍、豐寧、伊通、清原、圍場、寬城、本溪、寬甸、桓仁等十一個滿族自治縣,還有鳳城及北鎮兩個享有民族縣待遇的縣級市和滿族民族自治鄉鎮三百餘個。

滿族還有許多節日,我為大家介紹一下蟲王節和中元節吧。在六月時非常容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巖、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一天,一户出一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裏收成好。滿族以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唸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院內西側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食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月餅。祭祀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滿族人的服飾也與我們的大不相同。女子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裝,或外套坎肩。她們的鞋底中央嵌有十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這樣的鞋走路非常美。男人的鞋為布底納綁,鞋臉嵌雙皮條,冬天穿豬皮或牛皮靴。

這就是我國的滿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kow8e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