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家風作文800字(多篇)

家風作文800字(多篇)

家風作文800字(多篇)

家風作文 篇一

自古以來家風被人們所重視。例如,司馬光教子有方,雖官高權重卻嚴於教子,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並以身作則。許家中形成了勤儉的家風。其子成人後個個有成。吉鴻昌父親病重時對他説,當官應清白廉正,多為天下窮人着想,做官就不許發財,他含淚答應。父親病逝後,他將做官,不許發財寫在瓷碗上,並大批燒製分發給官兵,請諸位兄弟監督。他言行一致,一生廉潔奉公,當日本侵略中國時,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抵抗卻慘遭殺害,壯烈犧牲。但隨着時間的推一人民生活的變化,家風彷彿也隨着時光慢慢消逝,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難道嘉豐真的隨着時光的流流走了嗎?

正當我苦苦思索是我猛地意識到,自己是將家風的含義侷限了。家風不一定要被説出來或寫在紙上,它是一種家庭氛圍,一種習慣。是它使我們耳濡目染,逐漸樹立起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家風給了我們最早的道德啟蒙,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做人。家風猶如空氣縈繞在我們身旁,將我們包圍並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所以它並未被我們注意,卻早已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從未流逝一直都在。

城市中高樓聳立,幼時鄰居間的温情早已消逝,僅留存在美好的記憶中,取而代之的是一扇扇冰冷、緊鎖的大門。一天母親與我同去買菜看到鄰居將垃圾放在了門口,母親便順手將它丟掉了,當回家時發現鄰居正在門口張望,母親猜到他是在找門口的垃圾。便説道:"那垃圾在我剛要下樓時被我看到了,便順手幫你丟掉了。"鄰居先是一驚,之後便趕忙道謝。這一驚到也不怪,卻提醒我城市中,人與人間的和睦關係,温情已殘存無幾,一陣悲涼不得湧上心頭。但自這件事之後,我開始主動幫助別人,不會求得什麼,只為心中的小小滿足感。這就是家風的力量,它存在於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直伴我左右。

一陣清風吹拂,使我感受到了親情的温暖,先輩的教誨,道德的美。這就是家風,它從未流逝一直都在。

家風的作文 篇二

在我們家沒有什麼成文的規定,大家也不會把家風這個詞掛在嘴邊,但是我認為家風並不一定要書面化、固定化,它應該是一種傳承——精神與品德的傳承。父母雖沒有説,但是他們一言一行無不在為子女樹立榜樣,我從父母身上學到了很多,下面就來談談我們家不算家規的家規吧!

肯吃苦。這是我從祖輩父輩都能夠看到的。爺爺當初因災害遷移,憑藉自己的一門手藝白手起家,那時住的房屋都是爺爺和爸爸一錘一錘鑿出來的。有時候早晨天不亮就起牀幹活,往往要騎着自行車走多幾十裏,他們辛辛苦苦賺下的錢自己卻不捨得花,那輛自行車一騎就是三十年……爸爸媽媽也一樣,人們知道他們在外面瀟灑自如,卻不知他們曾付出的努力,他們為數不多的休息時間有時都是排滿工作的。

孝順。説起來這可能是許多家庭的家規,而孝這個字在父母身上有着很好的體現。爸爸雖然是個在外打拼的男人,但他時刻都不忘自己的父母。每兩天他總給他們打個電話看藥還有沒有,家裏有沒有什麼需要的,逢週末還會和媽媽一起去爺爺家吃飯。媽媽也是有孝心的典範,雖是家裏的小女兒但是一點不嬌氣反而能説會做,雖然她對父母的方式往往是口氣很重的批評,但誰都能夠看出她言語深處的愛!如今現實這麼形形色色,父母能夠撇開工作娛樂關心陪伴自己的爸媽,我覺得是十分可貴的。

未雨綢繆。俗話説得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許多人卻總是事到臨頭才思考,這未必有些太匆忙。父母總是想得很遠,有時候很不理解,知道事情發生看他們鎮定自若的樣子才知道預先考慮好是多麼明智。漸漸地我也開始考慮以後的事,不侷限於眼前的事,這樣發現會收穫一種更廣闊的視野。

家風這個東西是説不完也道不盡的,而且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個家的家風會被不斷充實與更新。這些規矩需要每一個成員去踐行,並且代代相傳,千千萬萬條家規的傳承才會使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家風作文 篇三

素有“文明禮儀之邦”的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每一位炎黃子鬆都是文明的傳承人。

家風是中國人民慣有的風範,優秀樸實的家鄉,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民的良好習慣。

家風又稱為門風,家風其實是在家庭裏形成的一個道德標準。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家獨特的家風,或樸實的,或嚴厲的,或個性的。

“儉以養德,德由儉來。”把樂與節儉作為培育家風的準則。雖生活節儉,但卻造就了樸實的家風。節儉不是一件小事,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從小在一個節儉的家庭中生活,接受父母節儉的教育,長大之後才能做到不怕吃苦的優秀品德。

學會節儉,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才會抵抗得了誘惑,自覺自律自重。在節儉的家風中,只會不斷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在社會中抵得住誘惑而成就自己的夢想。

“學以增智,學以立身,”家風以嚴厲的學習為常態任務。聖賢由學而成,才能由學而得。學習可以改變命運,所以有很多家庭會以學習為家風,雖嚴厲,卻是一種正能量。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不是因學習而成就,遠名四海。學習文化知識,不僅是一個家庭的任務,更是一個名族崛起的必經之路,我們以學習為傲,以學習為榮。在家庭中,家風的形成從小時候開始的,從小養成善學、愛學,勤學的習慣,嚴厲之後必有大的作為。每個家庭成員都希望通過這嚴厲的家風,使代代能薪火相傳,代代出人才。“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把甘於清貧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絕對是個性的。如今我們會經常聽到官府某某,被曝光後遭到人民百姓的極大反響。一個家庭或家族能用能用清貧作為家風,這不僅是偉大也是一種個性十足。

唐代詩人羅隱就有“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女謀”的名流傳後世。以清貧作為家風傳承,這樣家庭出來的子女必有大的作為,他們不計金錢為目標,追求的是精神的傳承。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優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給子女,這樣才能為家人贏得長久的榮譽的尊敬,為家庭帶來長久的快樂和安詳。

良好的家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我們需要長時間的堅持,需要用努力去傳承。家風是中國文明的標誌,每一個家風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因為有家風,才有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良好家風,做美德少年!

家風作文 篇四

以前我不知道家風是什麼,直到我長大了,見識廣了,才明白家風是每一個家庭的名片。每一個家庭的家風各不相同——有惜時之風,友善之風,勤奮之風……而我十分幸運的處在和諧家風之中。

在我所處的這個四口之家中,雖然沒有十分富足的物質生活,但每當我見到自已的同學或陌生人的家庭發生種種矛盾,我都對他們的遭遇感到無比的同情,就算他們錦衣玉食,我也並不羨慕他們,因為一個空有財富而沒有情感的家庭是可悲的,是不完美的。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滿足,幸福,家中總是充滿着快樂的味道。爸爸媽媽合睦相處,哥哥待我非常友好,雖然我們兩兄妹偶爾也會有點小矛盾,但都能和平解決,生活在這樣處處充滿幸福、和諧的家庭中我深感快樂,幸福!

國外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兩盆尚未綻放的花當成兩個不同家庭的孩子,對其中一盆各種辱罵,嘲諷,最終這朵花枯萎了,這象徵着那些家風不好的家庭;而對另外一盆花各種誇獎,鼓勵,最終這盆花綻放了自己的美麗。這個實驗瞬間引起了世界各個家庭的注意,父母、長輩開始注意自已的言行舉止,慢慢的嘗試改變,不再對自已的孩子打、罵、羞辱或是諷刺,雖然有時候教育方式還是會觸及孩子的自尊心,但是他們會反思自己的行為,進而改變自己的態度。漸漸家風正了,親子關係得到緩解,家人相處也變得友善。當我看到這個實驗的時候,不禁對這個實驗者無比的敬佩,是他讓那些生活在“苦海”中的孩子得以“重見光明”,重獲家庭的温暖。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就身在這“朱”中被“染”成了“紅色”,成為一名活潑開朗,助人為樂的好孩子,雖然成績偶而不理想,但我從未氣餒,因為每一次的失敗對我來説都是新的動力與挑戰。同時,我牢記外公對我説的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沒有攻不破的難題,只有不願意去嘗試的人。”

我家的家風——和諧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這和諧之風,飄在中華大地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户!

家風作文 篇五

人們都説:好家風,代代傳。我認為一個家庭有沒有好的家風實在太重要了,良好的家風就像晶瑩透亮的雨露,滋潤着每個家庭成員健康茁壯地成長。

從小,媽媽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狼來了》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講給我聽,所以“説謊就是壞孩子”的想法很早就在我心裏生根發芽了,我從來不會騙人説謊話,也不會不守信用,因此,經常得到長輩及同學們的信任和稱讚。

媽媽不但要求我誠實守信,更要求我孝順長輩。説到“孝”字,爺爺經常對我們説,孝與不孝能充分體現一個人的人格啊!在我家,晚輩孝順長輩可是遠近聞名的,特別是媽媽與奶奶的婆媳關係最讓人稱道。在這裏,我跟大家説一件事:

前幾年,奶奶因騎自行車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股骨骨折。住院期間,媽媽天天請假護理,每天一早,就把熬好的香噴噴的肉粥帶到醫院,到了醫院,那粥還熱氣騰騰,令人垂涎三尺呢!奶奶恐怕是覺得自己好不了了,不想拖累家裏人,就故意發起脾氣來。媽媽把粥端到奶奶面前,親暱地説:“來,媽,喝一口,您都好久沒吃東西了。”奶奶不耐煩地説:“我都説了我不想吃。”奶奶把碗一推,結果粥倒了一地,還濺了媽媽一身。啊,媽媽可是有潔癖的人啊。沒想到媽媽二話不説,馬上打掃乾淨,換上乾淨的衣服,又給奶奶盛了一碗,“來,媽,您就多少吃一點吧!這粥可香了,還在冒氣呢!”媽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説服奶奶喝粥,那用心的程度,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她親閨女呢!那段時間,不管奶奶怎麼鬧,媽媽都依着她,不嫌苦不嫌累,在媽媽的精心照料下,不到三個月時間,奶奶就順利康復了。在媽媽的影響下,我也決心做個孝女,用心孝順父母及所有長輩。

我家的好家風塑造了我誠實守信、懂事孝順的品質,讓我更加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我要為所有傳承好家風的人點一百個贊。

標籤: 家風 多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kqqmy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