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國小

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國小

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國小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每個民族的特點都不一樣,有豪氣樂觀的維吾爾族,還有好客注重禮儀的蒙古人,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是不一樣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國小,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國小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題記

在中國,春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但各個地區過同一個春節,風俗便不同。我們新疆的春節,便別有一番風味。

新疆的春節大約,是從臘月三十開始的,在這之前的幾天,人們要準備年貨。

好在這一天為兒女們,準備上一桌好菜,無論如何,兒女們都會回家,即使回不來,兒女們的心也是在家裏的。

在臘月三十一這天晚上,大部分家人會坐在桌前吃着團圓飯,看着春晚,享受這難得的時光。

“5、4、3、2、1……”沒錯,這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跨年。每當這個時候,人們便會倒數,迎接新年。父母們還會給小孩發紅包。

大年七年級,本來一個寧靜的早晨,卻被一陣陣鞭炮,吵醒。人們紛紛起牀,準備吃飯。一般情況下,大年七年級,這天早晨是要吃湯圓的,寓意着:在新的一年裏,家庭團圓湯圓圓的。飯後父母開始把乾果拿出來,擺放好。然後開始做飯,這一做便要到下午的三四點鐘才能吃飯。

飯菜可豐盛了,有香腸和紅燒魚,海鮮,丸子等等,除了這些吃的真的他還有個特點——熱鬧。一般是男人或者長輩們開始互相敬酒;女人和孩子們開始吃飯,聊天,談天説地。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在後來的十幾天我們俗稱“走親戚、拜年等”。相互串門,孩子們時不時還能拿到紅包,我們到別人家去的時候,他們總是擺上好酒好菜迎接客人,若是別人到我們家來時,自然也不例外。

院子里布滿了七年級放的鞭炮,是不可以掃掉的,必須要在正月十五之後後掃掉,提前掃掉會把一年的好運掃走的,這是習俗。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元宵節,以前的人們會放孔明燈,看花燈,而現在我們一般吃元宵,接下來:低頭看手機,成為手機的奴隸。

如今的春節雖少了幾分,代代相傳的“年味兒”,卻多了幾分當今社會的氣息,冷了身邊的人。

這是新疆的春節。地區不同,人不同,“年味兒”自然也不同,你們家鄉的“年味”呢?

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國小2

小時候吃了一種寒性食物——冰棍,吃太多而拉肚子。當時的情景到現在還歷歷在目。所幸長大後知道一首叫“寒食”的詩,才讓我對真正的“寒食”有了瞭解。

“寒食”到底是什麼?它是不是真的是吃“寒冷的食物”?後來我才知道,我答對了一半。真正的“寒食”其實是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是冬至後的105天。

介子推是誰呢?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其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終成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祿,與母親歸隱山林,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就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燒而死。晉文公感其忠臣之志,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寒食節”這一天,不能用火去做任何食物,只能吃一些常温的食品。嗯,沒有經過火加熱的食物能好吃嗎?哎,想想也覺得應該不會有什麼好味道的。但是想想晉文公和介子推之間的君臣情誼,覺得這個寒食節還是有重大意義的!但是,我們現在好像對“寒食”節沒有太多印象。不過,我卻被介子推這種不追求功名利祿,一心只為國家的愛國精神所感動。

在這一天,過這個節的人家家裏都不會動煙火,吃剩下的食物。我想在吃剩下的食物的時候人們可能就會想着這一段故事,跟熟悉的人討論着忠君和廉潔。還有去寺廟祈福的人們,也會期望來年平平安安!另外踏青也是寒食節的一大習俗,寒食節這天會看到大人帶着小孩去踏青,賞賞路邊風景,放放風箏。

現在過寒食節的人越來越少了,可能只有查看日曆的時候才能看到。真希望這個節被重視起來,讓這段君臣佳話流傳下去。

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國小3

隨着煙花爆竹的一聲聲響起,我們最期盼的節日——春節來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春節自然少不了煙花鞭炮的登場亮相了。

吃完年夜飯後,聽到外面“啪——啪——”的聲音,我便迫不及待地衝出門外看外面燃放的的鞭炮禮花。爸爸也出來了,他拿出一個“花蝴蝶”輕輕地放在地上,快速的點燃,剎那間“花蝴蝶”身子後面噴出五顏六色的火焰,猛然間飛了起來,在空中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接着姑父點燃了“迎春花”,隨着“哧——哧——”的響聲,“迎春花”開放了,噴出的火焰足有我個子那麼高,宛如一個大噴泉。那火焰一會兒黃,一會兒紅,一會兒藍……把周圍映照的一片明亮。光亮中,姐姐點燃了“三角蝶”,“三角蝶”閃着奪目的光彩,筆直地衝向天空,像是我們放飛的理想,又高又遠。正當我沉浸在這美麗的畫面中時,媽媽不知何時出來了,她拿着一串鞭炮點着了,“噼裏啪啦——”嚇得我一驚,急忙扶住牆,大家見狀頓時笑得前仰後合的。

“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少了春聯也不行,這不,除夕下午我就和舅舅忙活起來了,我們先把原來門上的舊春聯撕下來,之後拿出早已題好的“春回大地千峯秀,日暖神州萬木榮”的春聯黏上膠水,小心翼翼地把它貼在門前。接着舅舅拿出一張“福”字將它倒着貼在了門上,我看了疑惑的問:“舅舅為什麼要把‘福’字倒着貼在門上呢?”舅舅面帶微笑的説:“因為倒福就是‘到福’,所以要倒着貼。”我恍然大悟,看着門上紅彤彤的春聯,真是年味十足。

開開心心過大年,喜氣洋洋過春節,我,喜歡這樣的春節!

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國小4

我的外婆家在連雲港,這裏的春節有很多的風俗和別的地方是不一樣的,下面就讓我來帶你去我外婆家的春節看一看吧!

小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在外婆家過年,大概也瞭解並參與過一些過年時要做的風俗活動。比如:採購瓜子、花生、小果子、桃酥、小麻餅……這些過年必備的零食。

過年前外婆一定會包很多包子和蒸很多饅頭,外婆説過年那幾天,肯定會有親朋好友來家裏做客,所以饅頭,包子這些主食要多準備一些,防止人來多了不夠吃。而蒸饅頭,包子,也有來年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除了包子和饅頭,外婆家每年還會做一道菜——炸丸子,外婆把丸子叫做“駝着”,這可是年夜飯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接下來就是“祭灶”風俗。農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相當於小年,晚上要在灶前供上糖餅、糕點、糖果之類的甜食,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説。

緊接着就是年三十了,年三十的要做的事就可多了,比如一早把大門上貼上鮮紅的對聯,掛紅燈籠。最有意思的是在自家院子內種上“搖錢樹”,所謂“搖錢樹”,便是從集市上買來的青竹子上系紅綠兩種顏色花生,固定在院子的柱子上,竹子的葉子越多,葉子越大,意味着來年財源越旺盛。還有還有,好多地方都是在下午三四點鐘吃年夜飯,而外婆家這邊通常選擇中午來吃團圓飯,哈哈,有意思吧。

年三十晚上守歲,凌晨十二點的時候各家開始放鞭炮。在外婆家舅舅還會放一種叫“高升”的東西,聲音很響,威力也比鞭炮大很多。大年七年級的早晨吃餃子,然後拜年,説吉利話,當然最開心的是我們小孩啦,佔足了便宜,收到了很多紅包。再有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

這就是我在外婆家過春節的瞭解的一些風俗習慣,快來分享你們家鄉的風俗習慣吧。

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國小5

中國的民風民俗諸多,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風情。同時也藴含着非凡的意義。種種習俗代表的是種種寓意。

在中國,紅色代表喜氣,在結婚時,新郎新娘穿一身大紅色,代表着喜氣盈門。孩子滿月時,給自家孩子穿一身紅色,代表的是福氣。

帶孩子出門玩耍,看到別人家門口掛着紅布,這代表着這家人有小孩子出生了,以後不可隨意進出家門,同時也是為了體諒孕婦和孩子,孕婦生完孩子體弱,不可以多見風,怕受涼。拜訪家門也不可以徑直就到孩子的卧室中看望孩子,必須先要到客廳祛寒,祛除從外面帶到家裏的寒氣,這樣才可以去看望孩子。

古人從古流傳至今的民風民俗有很多,比如:過年時貼對聯旁掛一縷白布,代表了這家人已有人過世了,在這一年裏,你不可以隨意叨擾人家,説話時要注意用詞,切勿戳到人家痛處。第二年門口貼的是綠對聯,説明是家人過世的第二年。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之舉,不要開過激的玩笑。這些細小的做法都是出自於對他人的禮貌。

最後,那就是有關過年的習俗了。早上要放鞭炮和吃餃子,男人們早早地到自家門口迎新門,女人們早早地湊在一起包着餃子。包餃子,最重要的一步還是往裏面包硬幣,誰能吃到幸運的硬幣,來年就能發家致富,財源滾滾!

中國的民風民俗是有很多,不同的習俗有不同的含義,民俗多多,寓意多多!我喜愛這些風俗,是這些風俗讓我們的國家變得與眾不同,格外出彩。

標籤: 民風 民俗 國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v9nk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