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精品多篇】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精品多篇】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精品多篇】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 篇一

畫魚添足

有一個沙漠探險小組,經過幾天的行走,隨身帶的水都喝光了,滿分作文網只剩下駱駝背上的最後一小壺。有人説:“這壺水幾個人一起喝肯定不夠,如果一個人喝,綽綽有餘。”他們提議在沙地上畫魚,誰先把魚畫好,這壺水就歸誰喝。

於是,大家在沙地上飛快地畫了起來,有個人先畫好了魚,端起水正準備喝,卻發現別人都沒畫完,就一手拿着這壺水,一手又接着畫了起來,並且邊畫邊説:“我還可以給魚添幾條腿。”

還沒等他把魚的腿畫完,另一個人已經把魚畫好了。他搶過水壺説:“魚本來就沒有腳,你怎麼能把給它添上腳呢?”説罷他就把水喝光了。

為魚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這本已到手的一壺水。(楊東源)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 篇二

龜兔賽跑

自從上次小兔被烏龜戰勝後,就改過自新了。這天,小兔去找烏龜,打算再比一次,烏龜很爽快的答應了。

比賽當天,風和日麗,小兔和烏龜請來了裁判山羊大叔,“砰”一聲槍響,小兔像離弦的箭似的衝了出去,而烏龜卻不緊不慢的走着。很快小兔就跑了一半了,這時一個細微的聲音伴着呼呼的風聲傳進了小兔的長耳朵“救命啊,救命啊。”小兔的紅眼睛四處張望,終於找到了,原來是一隻小貓溺水了,小兔趕忙背起小貓往醫院趕。

當小兔回來後,烏龜已經到終點了,小兔搖了搖頭,失落地準備回家。突然,烏龜拿着獎盃説:“小兔你才配拿獎盃。”聽到這句話,小兔子露出了笑容。雖然,小兔子還是沒有先到達終點,但是這一次,她收穫了很多。

最後小兔和烏龜開心地回家了。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 篇三

樹林

從前樹林裏的中央有一顆小樹,和小鳥是好鄰居。

一天,小鳥飛到小樹的枝幹上放聲歌唱,小樹對小鳥説:“你看,現在樹林的樹木少的可憐,想想以前吧,我們樹林樹木繁多,動物朋友也多。”小鳥唉聲歎氣地説:“我剛看那邊有棵小樹倒下了。”“砰”,那顆小樹倒下了,“你們會後悔的。”它在倒下的最後一刻説道。

幾天後,大水氾濫,房屋倒塌,人們都後悔了,有的人説:“如果我們不砍樹,就不會有今天了。”有的人説:“如果我們不砍樹,我們就不會沒有房子了。”還有的人説:“我們怎麼會忘記小樹的好處,真是太蠢了。”討論着,討論着,人們知道了樹木的好處,也意識到了自己砍了太多了樹了。

這個故事説明:我們一定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好處,但是不能濫用“好處”。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 篇四

龜兔賽跑新編

一年一度的森林賽跑比賽開始了,自從上次兔子輸了之後它很不服氣。於是,她再次約烏龜進行比賽。另一邊,烏龜覺得上一場是因為運氣的緣故贏得了比賽,這次運氣可能不會那麼好了。所以,它去找燕子姐姐讓她在烏龜殼下裝了四個滑輪,幫助自己快速到達終點。

比賽開始了,他倆競爭非常激烈。你追我趕,兩人相互叫着勁,誰也不肯讓誰。但是,兔子由於缺乏鍛鍊,雙腿跳久了,便沒了力氣。四個輪滑,始終保持着高速前進。兔子跳累了,想停下休息下,可是一眨眼的功夫,烏龜就衝到了終點線。最後烏龜贏了,兔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捧起了冠軍獎盃。

兔子最後太過於傷心,把眼睛哭紅了。後來,它生下來的小兔子也自帶紅眼睛。

就這樣,兔子的眼睛就一直是紅色的了。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 篇五

下金蛋的母雞

有一個地方住着一對貧窮的夫婦倆,他們就只有一塊小小的田地,每年豐收的糧食非常少,勉強還可以填飽下肚子。農夫還養了幾隻小母雞,每一天只能下幾個雞蛋。

有一天,其中一隻母雞下了一個金蛋,他們夫婦倆驚呆極了,趕緊把這個金蛋拿到市場上去賣,結果他們得到的錢嚇了夫婦倆一跳,這麼一大筆錢,竟然毫不費力就得到了。

過了兩天,妻子説:“母雞既然可以下金蛋,那他的肚子裏一定有許多雞蛋,一定是個金庫呢!不如我們把他給殺了,不就有很多很多的錢了嗎?”

丈夫立刻打斷了他的話:“不行,我們應該滿足現有的東西,不可殺雞取卵。”

聽到了這句話,丈夫的妻子一下子臉紅了起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見到別人正在做什麼壞事,立刻要去制止,不可袖手旁觀。

三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篇六

有一次,狐狸想裝裝門面,便請鸛到它家吃飯。等客人坐到桌邊,狐狸端上來一隻扁平的盤,盤裏是很稀的杏仁羹。這杏仁羹里加了許多糖,噴香撲鼻。

狐狸將盤子放到鸛的面前,客氣地説:“請隨便吃吧,我親愛的客人!”

可是,這盤杏仁羹薄得像稀粥,鸛剛剛用尖嘴沾到一點點,還沒有來得及往下嚥,早已從它長長的尖嘴邊上流掉了。

鸛只好在邊上看着狐狸如何熟練地轉動着它的大舌頭,獨自津津有味地將這盤甜羹舔得乾乾淨淨。

鸛萬分惱火地看着對方是如何樂滋滋地獨自享用着。它十分氣憤地回到家裏,心想:“我一定要報復你!”

過了一陣子,鶴也回請狐狸作客。吃飯的時候,鸛給狐狸端上一隻玻璃鸛子,裏面裝着噴香的烤魚。鸛十分客氣地説:“請隨便吃吧,我的朋友!你要吃多少,就吃多少!”

可是這隻玻璃罐子有一個又長又細的長頸子,狐狸再使勁,也叼不出一條魚來。鸛卻用它那又長又尖的嘴,一條接着一條地從玻璃罐中將魚叼出來,吃得津津有味。

狐狸只好無可奈何地在旁邊看着。這實在是萬分惱火的事,何況玻璃罐子裏面烤得鬆脆的魚又是看得如此清清楚楚。對於詭計多端的狐狸來説,這可是從來不曾碰到的事。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 篇七

驕傲的孔雀

森林裏有一隻孔雀,它有一身美麗的羽毛,但是它看不起麻雀,因為麻雀的羽毛不像它的那樣美麗。

一天,孔雀邀請麻雀到自己家做客,它想讓麻雀好好看看他的羽毛。麻雀一進來,孔雀説:“你看我的羽毛多漂亮!有藍色的,黃色的,綠色的……不像你,只有棕色的!”

“雖然我的羽毛只有棕色,但是遇到危險我就可以躲在枯樹葉旁,很難被發現!”麻雀爭辯道。“那有什麼用,你的羽毛還是沒有我的羽毛好看!“孔雀大聲説。聽孔雀這麼説,麻雀只好走了。

有一天,來了一個百發百中的獵人,把天上的老鷹打下來了。麻雀不慌不忙的站在樹葉旁,而孔雀慌慌張張,無處可躲。

很快,獵人就捉到了孔雀,但,麻雀沒有被發現。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事物各有自己的價值,不能只憑外表判斷好壞。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 篇八

老虎和鯊魚

有一天,老虎來到海邊,閒着沒事,在海邊溜達。這時它看見鯊魚在捕獵,沒一會就抓到了獵物,這一幕剛好被老虎看到了,於是老虎走到鯊魚面前説:“我很強大,你也很強大,我們聯手吧!”鯊魚説:“就你這小身板,也算強大,你先打敗了獅子再説吧。”於是,老虎天天捕獵,身體越來越強壯。

有一次,老虎心血來潮,於是它找到獅子二話不説就開打,老虎一拳打倒了獅子,從此老虎成了山大王。鯊魚知道後,同意和老虎一起聯手。

沒過幾天,有一隻非洲犀牛來到森林,要找山大王打架,老虎聽後很生氣,於是拿上大刀就砍上去,被犀牛的角擋住了。老虎放下大刀,還是打不過,最後它叫鯊魚來救自己,但鯊魚是離不開水的,只能在水裏,老虎很生氣。面對強大的非洲犀牛,老虎最終選擇狡猾地溜走了。他一邊開溜,一邊大喊:“我再也不要和鯊魚聯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交友時要了解別人的特點,不能只想着自己,要找一些和自己共同的特點,這樣才能在有困難時得到幫助。

寓言故事作文三年級下冊 篇九

年邁的獅子

獅子,森林之王。年輕的時候威震整片森林,叢林中的所有動物對它向來是恭恭敬敬,個個都俯首稱臣,它也一直那麼高高在上,習以為常。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知不覺中,這頭強勢的雄獅年老體衰了,所有的一切都真正的變了。

底下的臣民們對它又打又罵,它對此無計可施,因為它的吼聲不足以震懾它們,它鋒利的利牙已不復存在,曾經強有力的四肢也不復從前。它老了,真的老了,連馬走近也要踹它一腳,惡狠狠的狼來湊熱鬧,時不時咬它一下,蠻牛也插一腳來用尖角頂它,它無力反抗,只好忍着忍着,心中不禁無限傷感,自己輝煌的時代早己過去,只能靜靜地等待最後時刻的到來。

那天,連蠢笨的毛驢竟也來欺負它,它怒了,恕氣沖天:“哼!真是欺人太甚!我不願忍受!”它掙扎着站起身,瞬間撞向那頭洋洋得意的蠢驢,最終與它一起同歸於盡。

雄獅,最後時刻守住了自己僅剩的尊嚴,人也是如此,即便走到盡頭,但骨氣不能丟,那是屬於自己的尊嚴。(王昊睿)

三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篇十

非洲有種長着豹紋的烏龜,叫做豹龜。豹龜同其他烏龜一樣長着厚厚的殼,一遇到危險,他們就把腦袋和四肢縮進龜殼中。

有一隻豹龜叫布拉克,一天,他遇到一頭雄獅。飢腸轆轆的雄獅就想拿他當食物,但面對他的硬殼卻無處下嘴。布拉克瞧出了他的無奈,就趁雄獅不注意時,伸出腦袋狠狠咬了他的左腳掌一口。雄獅發出一聲慘叫,落荒而逃。

這件事使得布拉克有些飄飄然,他到處宣傳:“我打敗了獅子,我才是最厲害的動物!”但大家聽了都不屑一顧,並不相信他。

布拉克有些着急,這時,附近的一個斑馬羣發出一陣騷動聲,接着他們就四散而逃,緊張地大喊:“獅子來了,快點逃命!”布拉克卻説:“不必逃,看我怎麼對付獅子!”

布拉克迎着獅子爬過去。對方是雄獅兩兄弟,布拉克用盡力氣對他們喊道:“站住,你們這些醜陋的傢伙!”當雄獅兄弟看清是誰喊他們時,有些哭笑不得,並沒有理會布拉克。

布拉克卻認為雄獅兩兄弟怕他,他想像以前一樣,去咬雄獅弟弟的腳掌。雄獅弟弟很生氣,決定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雄獅哥哥阻止道:“不要理會他,聽説烏龜的殼像石頭一樣堅硬!”弟弟説:“不做,又怎麼知道不行呢?”雄獅弟弟伸出右腳,對準龜殼就是狠狠一擊。布拉克頓時昏了過去,腦袋也不由自主地伸出了龜殼,被雄獅弟弟一口咬住吃掉了。

從那天開始,這裏的獅子都學會了如何吃豹龜,而豹龜家族又添了一個天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vknrn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