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齊文化調查報告推薦多篇

齊文化調查報告推薦多篇

齊文化調查報告推薦多篇

齊文化調查報告篇1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寒假期間,我利用走訪的形式,對家鄉附近的一些老人進行了諮詢調查,並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對我的家鄉的春節風俗進行了彙總整理,並作出如下調查報告。

關於我們邢台人的春節習俗,據傳頌的民謠來形容:“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轉一轉......” 在我們這裏,春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油鹽醬醋、煙酒瓜果、乾菜蔬菜,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春節是從臘月廿三開始的,這一天被稱為“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我們這就有“二十三,祭灶官”説法,而且在這天還要包餃子。在我們這裏,很多人家的廚房設有灶王龕,有的人家裏是將灶王爺神像直接貼在牆上。據説,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祭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擺放供品,這樣,他就不會在上天之後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我們這裏有“二十四,掃房子”的風俗,這一天開始,家家户户都會認真的屋裏屋外徹底地打掃一番,要把這一年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寄託着人們除舊迎新,來年更好的美好願望。之後的幾天就是蒸棗卷、蒸饅頭,炸丸子,許多人家要在臘月裏置辦上半個正月的飯。而到了正月,尤其是七年級到初六,天天要吃臘月裏置辦的年飯,預示着來年天天有好飯吃。

進入了臘月的二十七八了,就開始貼對聯了。一般城市裏大多住的是樓房就是在門上貼個門神或者福字,而在我們這邊鄉村中,要把紅對聯貼滿整個院落,不用説門口,甚至拖拉機等農用工具上也要貼個“一路平安”。但其實大多數人文化程度不高並不注重對聯裏寫着什麼,就是圖個喜慶、紅火。不得不提的是,在此期間還有抽空去理個髮,因為在我們這裏有正月不能理髮的習俗,按照民間説法,“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但經詢問考證,這一傳統來自於清初對漢人強制實行的“剃髮政策”。為了抵制清王朝,漢人以正月不理髮來寄託對明朝的“思舊”之情,不過在人們世世代代口口相傳之下出現了偏差,變成了“死舅”,也演化成了一種習俗。不過近些年來這一習俗也漸漸不再被年輕人認可,只有一些年長的人還在注意並沿襲這個風俗習慣。

到大年三十,我們這裏值得額外闡述的地方性風俗是有請爺爺奶奶回家過年”儀式。這裏的“爺爺奶奶”是指家族故去的先人,過年的時有要請回家來一起過年。兄弟幾人如果父母在,在父母住處設供桌上供;如果父母不在,在老大家裏設供桌;老大不在,老二家設供桌,依次類推。在北屋正堂供桌上方,將畫有家庭祖輩家譜的佳布掛上;然後,將爺爺奶奶的神符貼在佳佈下方。隨後將“天地三界十方真宰” 的老天爺全神符貼在爺爺奶奶神符的左邊。最後是再擺放上貢品。請爺爺奶奶的過程是由男性長輩帶領子孫,攜帶三柱香、燒紙和鞭炮,從家裏出發,來到老墳地(墳地遠的可以在村外路口邊)。然後一人將香插在墳頭(路邊請的,堆個土堆插香)點燃,一人燃放鞭炮。全體跪拜,長輩口唸“過年了,爺爺奶奶回家過年吧”,隨後長輩持香帶領全體回家,中途不準與人交談,不準串門,不準回頭。接着再到正月七年級拜年的時候,兄弟子孫先面對供桌上方的“爺爺奶奶”神符,給“爺爺奶奶”下跪拜年,然後再給父母拜年。同族的其他人或親戚朋友來家拜年,也是先要給本家供奉的“爺爺奶奶”拜年,然後再給其他人拜年。而到了大年初五這個送“爺爺奶奶”、上墳的日子。初五早晨做好飯包好餃子,先給“爺爺奶奶”上飯,上貢台上擺上一碗餃子,再燒一炷香。“爺爺奶奶”吃完飯後,折貢、撤貢,把祖宗三代爺爺、奶奶的神符摘下,然後去上墳,在墳上將神符和燒紙一起燒掉。這個習俗整個過程就結束了。請祖先歸家過年,是延續古代神靈崇拜的“請神”習俗,也是每到佳節倍思親,後人寄託對先人思念的一種方式,表達出後輩不忘先輩的養育教導之恩,逢年過節對已故先人的思念之情。

到了三十晚上,就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頓年夜飯的時候了。吃年夜飯之前,村裏的人們要把貢品擺在院落裏,意思是上貢請眾神,過了一年了,他們要讓神先享用年夜飯,之後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一年發生的事,開開心心的吃一頓年夜飯。三十兒這天,大人小孩幾乎都一宿不睡,有的玩牌、有的串門拉家常,更多人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其樂融融,心情愉悦。這就是“熬年夜”也稱守歲。等到十二點整要跨年的時候,各家都要把準備好的鞭炮拿到院子裏放,一時間鞭炮齊鳴,過年的氣氛瞬間點燃,伴隨着喜鬧的鞭炮聲,舊的一年離去,新的一年來臨。

大年七年級這一天,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在我的家鄉,七年級早上必不可少的.是吃餃子,接着換上新衣服,準備好糖果、瓜子、花生、煙,敞開自家的大門,歡迎鄰里街坊、親朋好友前來拜年,當然自己也會先到鄰居家裏拜年,然後回到老家給家裏鄉村的親戚拜年。大年八年級是女婿看望老丈人,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的日子,有女兒嫁出去的人家要熱熱鬧鬧的擺上酒席,跟女婿女兒坐在一起吃頓飯,好好聊一聊。九年級初四就沒有那麼多説法了,基本就是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的日子。初五這天是給先輩上墳、送爺爺奶奶的日子,去老家的墳地上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祭祖,放鞭炮,送走“爺爺奶奶”。在我們這的風俗中,過了初五這個年就算是基本過去了,上班的也依次開工,之後就只有一個正月十五元宵節看花燈放煙火的日子。

春節這個盛大而隆重的節日,習俗還有很多種,春節習俗也在不斷的演變。春節民俗充分體現出了我國五千年來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接班人,我們要把這些優良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此次調查活動,儘管用時不長,但讓我對家鄉的一些民風民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瞭解家鄉的一些習俗的來源,增長了見識,也增添了對傳承家鄉民俗文化的責任感。同時,此次調查的圓滿完成,少不了家鄉中人們的積極配合,也讓我深切的體會到了家鄉民風的淳樸,對家鄉也更添一份親切感。

齊文化調查報告篇2

我的家鄉濟南又稱泉城是山東省的省會,因泉水滿城而得名。但是這次要介紹的不是濟南的聞名遐邇的泉水而是我們過年的習俗。其實過年這個概念指的不只是大年三十這一天,而是從大年三十之前的“小年”開始,一直過到正月十五。我將從年前、年中、年後,來講述濟南的過年習俗。

首先是年前。年前指的是從小年這一天開始到過年的這一段時間。過小年我們又叫送灶,據老人們説老年間的講法是灶王的權力很大,不但管千家萬户飯碗的稀稠,還管人間的善惡禍福,如果觸怒了他,便要上奏天上玉皇降禍人間。因此,每逢過年過節,都要用大魚大肉好酒供奉,燒冥幣填實他的腰包。所以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準備象年三十一樣豐盛的酒菜好好吃一頓,我想這就是過小年這個名稱的由來吧。當然了,我們家是在城市裏已經沒有了傳統山東人往灶上帖對聯的習俗了,只是大家找個理由一起聚聚。而且這一聚不是白聚的,因為小年之後的第二天(年二十四)就是我們要大掃除的日子了。

從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各家各户在送灶以後就開始進行大掃除置備年貨了。大掃除的時間長短要視房子的大小而定的。爺爺奶奶健在的時候我們一般去他們那裏過年,我們總是先給他們屋裏屋外打掃乾淨,忙活完了以後再打掃自己家。因為這次的掃除一定要徹底,連牆頂什麼的都要掃到,所以會持續1-2天的時間。掃除之後就是置備年貨的日子。

我記得小時候並沒有什麼超市、大賣場的,所以用的年貨一般從濟南一個四里山的地方買。用的年貨幾乎是每家的男人出去買的,由於四里山熱鬧所以每年我也都跟着,主要是買些家裏給小輩的禮物玩具,給長輩送的衣服鞋帽。對了,還有春聯、福字、擺設、鞭炮、新衣服。用的年貨只是年貨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當然是過年的重頭戲,食物!由於過年的時間長又沒有人再賣菜了,所以各家各户都要在年前把所有的食材都買好。雞啊、魚啊、菜啊、糧食啊、油啊都是十幾斤,幾十斤一買的。冰箱裏能放多少就放多少,放不了的就放在儲藏室裏。山東天冷,每家每户都有儲藏室,這樣才可以保證買回來的東西不會凍壞(天這麼冷,腐壞的事情就更不會發生了)。用的吃的都買好以後就開始做吃的年貨了。

這吃的年貨花樣繁多,待我慢慢回憶慢慢道來。

第一樣,香腸,別看這香腸看起來黑不拉及的沒什麼相貌,但是吃起來香味十足回味悠長。做它需要用七成的精肉,三成的肥肉,放大料醬油喂制一天。等顏色都透進肉裏以後,拿一個漏斗在漏斗的一頭套上腸衣,將肉放入漏斗中用筷子一點點將肉塞入腸衣中。肉不能塞的有空氣,但也不能塞的太緊以免將腸衣擠破。做完了以後要放到户外背陽的地方晾,而且一定要是小年以後才能晾,估計是因為這個時候才夠冷肉不會壞吧。等個五六天吧香腸差不多就晾好了,吃的時候放在籠屜上蒸熟就可以。一般香腸還會作為禮物,街坊鄰里的互相贈送,你嚐嚐我家的,我嚐嚐你家的各取所長等到來年再改進。這個東西年年灌,今年草莓奶奶搗鼓了30斤的香腸,現在就開始沒事吃一根,意猶未盡啊。

第二樣,臘八粥,剛開始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回家問了父母以後才知道,這臘八粥就是我們山東的八寶粥。這八寶粥用薏米仁、桂圓、蓮子、百合、紅棗、花生、不知道名字的大紅豆、大米這八寶熬成,喝的時候小孩們還喜歡放點糖這樣更好喝。

第三樣,臘八蒜,在臘八這一天除了要熬臘八粥以外還有一個重頭戲是醃製臘八蒜。這蒜在這一天醃也有一個講究,説是因為在其他的日子醃蒜醃出來的蒜都是白色的,而只有在臘八這一天醃出來的蒜是綠色的。大人們將前幾天從市場上買回來的新蒜在臘八這一天放到罈子裏倒上醋什麼的(再有什麼我就忘記了)蓋上蓋子,這裏面是絕對不能沾生水的,沾水就壞,所以吃的時候先要把筷子擦乾才能撈蒜。這是過年時候吃的鹹菜之一。

第四樣,蘿蔔乾,這是在過年時候吃的另一樣鹹菜。做法是把青蘿蔔切成一指半寬、一指長的條狀,洗好、晾乾,再在每條蘿蔔上抹辣椒粉、自然粉、五香粉、鹽等等不同香料然後放在户外,隨吃隨拿。洗洗就好,這時的蘿蔔已經完全沒有了辣味只剩下蘿蔔的香氣。我很喜歡吃。

第五樣,炸貨,這是一個統稱,其中的花樣其實有很多,包括翻花、饊子、麻花、藕合、茄合、炸肉。翻花的做法是將面壓成薄面餅,切成一條條長方形的條,在每條的中間切三條縫,將麪條的一頭從中間的那條縫中翻出來放在油裏炸就行了。其他兩種東西估計都有賣的,就不細介紹了。濟南出藕,所以藕合也就成了濟南人過年風俗裏不可缺少的一個美食,做時先要將藕切片,在每兩片藕中間放入由肉與韭菜等東西做成的餡,再將塞進肉的藕裹面放油裏炸,出鍋。茄合的.做法類似,就是將藕換做茄子就是了。炸肉沒什麼可以多説的,這些東西現在過年我婆婆家,孃家都會做很多,不過我婆婆做的要比我媽媽做的種類多,婆婆還會做面魚之類的。

第六樣,蒸饅頭。饅頭雖然是山東人的主食,但是過年時候蒸的饅頭是不一樣的,裏面要放進一定的糯米麪讓饅頭軟糯香滑,而且一定要放在木模子裏做出一個形狀。那些形狀大多是兔子、魚、蓮花與福童,很小的時候家裏還這麼做,到了國中後就改成做個大饅頭上面放很多棗之類的,簡單化了,主要是開始有賣的,直接年前買好現成的留着過年了。

第七樣,蘇鍋。這又是一個美食,但是做法很煩瑣。先要找來一個大鍋,在鍋底放一層白菜一層香料,一層藕一層香料,然後再放一層肉一層香料上面再撲一層魚一層香料,一到兩隻雞一層香料,而且每層的中間一定要放煮熟的花生、黃豆做間隔。其中的東西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增減,但是擺放的順序是一定不能亂,這樣菜的滋味才能一層一層滲透下去,最後產生一種難以言寓的美味。再將鍋內放水,大火燒開,調小火煮一整天。煮好以後放在户外,等過裏的水都成膠制了就可以吃了。吃的時候用刀子切下一大塊放在盤子裏吃。雞中有魚,魚中有雞,葷中有素,素中有葷,滋味絕了。我到現在逢年過節都讓我婆婆準備材料做,我特別喜歡吃這些。

到這裏,在我記憶中年前要準備的東西就基本齊了。隨着人們一邊置備年貨,除夕就一天天的到來了。除夕這天早上各家人就要到今年過年的地方聚在一起,小孩子吃備好的炸貨,男人們在聊天、忙活貼年畫、掛鞭炮什麼的,女人們就在廚房裏聊天包餃子。這一天人們一般中午不吃飯,中午就吃點備的年貨,晚飯是最主要的。晚飯上,除了年貨的大集合還有很多的雞鴨魚肉。老人上主座坐好,小輩們按輩分依次入座。如果過年的人多,一桌人坐不開就開兩桌。喝酒的男人們坐在客廳的一桌,女人與小孩坐在靠廚房一邊的一桌,這樣既不掃興又方便端菜,席間兩桌敬酒談笑好不熱鬧。到了12點就是該放鞭炮的時候了,一家人都到户外聽着鞭炮聲除歲。放好鞭炮以後就回屋裏吃餃子,山東的餃子同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裏面有硬幣,吃到最大面值的人來年會有最大的運氣,大家都喜氣洋洋。吃過餃子,大家也都喝的差不多了,桌子簡單一收拾就上牀睡覺了。這是年中,等到了第二天就開始拜年。

山東拜年也不是隨便拜的,大年七年級,這是大家拜年的日子!拜年也是有説頭的,老人要給小孩子壓歲錢!所有壓歲錢就是為了不叫“年”禍害自己的孩子!因為古代人們把年稱為“年獸”,俗話説年獸是吃小孩的!所以給孩子點錢不叫“年獸”禍害孩子!拜年也是大家互相的報喜!告訴大家“年獸被”嚇跑!這一天也是最忙的一天!

年八年級,這是媳婦回孃家的日子!也是姑爺跟老婆回家的日子!這天幾乎與30一樣1樣!也是很快樂的哈!

九年級初四沒有什麼大的活動!是休息的日子!初五被濟南人俗稱為“破五”,這天我不是很明白!只知道這天應該是放鞭炮最厲害的一天!也是有點送年的意思!因為大家初八就要上班了!雖然表面上看是送年的意思!但是真正的年還沒過完!

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這天大家都穿的喜氣洋洋到大街上,公園裏看花燈、猜燈謎、放荷燈。這天或是一家人、或是年輕人出來玩的日子有些老人並不參加。只見得這大街上的帥哥美眉各個打扮一新,三三兩兩遊走於花燈之下,如玉美膚點綴着人間紅塵,讓人如痴如醉。

正月十五吃過了元宵,這年就算過去了。第二天,該上班的上班該忙活的忙活,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齊文化調查報告篇3

摘要:校園文化的建設與體育社團是息息相關的,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協調發展,會對當今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學生自我獨特個性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等,根據當前體育社團的發展現狀的,對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協調發展展開了探討,旨為能進一步推進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的統一發展。

關鍵詞:體育社團;校園文化建設;協調發展

在體育教學當中,一般都是一個體育老師需要帶很多學生,所以體育教學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和興趣愛好來對每個學生進行細緻的一對一講解,不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體育需要。學校體育社團,是根據學生自身的愛好追求所成立的,體育社團的成立不僅有效滿足了學生們對體育活動的各種需求,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體育興趣與培養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同時也為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許多的色彩。因此,研究校園文化的建設和體育社團的和諧發展十分具有切實的發展意義。

1、體育社團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

1.1發展現狀

隨着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與創新,學生的健身、健康意識開始逐步的提升,尤其是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參與意識也有了十分顯著的改變和提高。尤其是,隨着校園文化的不斷豐富與深入進行,學校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這給學校體育社團的發展,營造了融洽的環境和良好的發展機遇,對體育社團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學校體育社團的數目顯著增長,社團的活動內容也開始不斷豐富與多彩。學校體育社團的產生,取決於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愛好,滿足學生的自娛和娛人,來實現學生的自我鍛鍊、自我進步、自我發展、自我服務的目的。同時也有不少學校一直在不斷學習與創新,通過參考其它學校的體育社團特點,來不斷完善自身學校體育社團的項目,以滿足大多數學生的興趣,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社會,這對校園文化凝聚力的增強,有着十分積極的影響作用。

1.2存在問題

1.2.1主管管理問題校園社團有自己獨立的管理體系,學生社團聯合會是校園社團的管理層,但是往往卻因為學校的社團往往數目過多,加上很多學生本身對體育知識的認識就不充分,就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管理體育社團的日常,一般會運用規章制度實現管理,制度的管理往往會將目標政績化,會忽視對社團的扶持、引導和梳理,而注重社團的榮譽和穩定,難以做到實質性的管理。1.2.2客觀原因由於各級學校的不同,也就造就的教學環境的不同,各級學校之間的校園文化也是參差不齊,這對社團工作的銜接也帶來了諸多的不便,是學生社團活動豐富步履艱難。另外也要面對專業指導教師缺失的現實,以及社團負責人不足等,這都使得體育社團的創新難以實現。其次社團活動的舉行必然需要經費的支持,而社團的經費來源主要來源於社團成員的社費、校方下撥和社會資助,但是不少學校由於經濟水平有限,有不少學校對社團經費難以滿足,再加上對體育社團的不全面認知,就會出現體育社團經費審批較少的情況,這對校園體育社團的發展有了限制。

2、提高學校管理部門的重視程度

體育社團如今已經成為學生鍛鍊身體的主要原因,學校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想要促進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協調發展,首先應該提升相關管理部門對其重視程度,使學校的管理人員充分的認識到開展體育社團的重要性。體育社團的開展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是為學生未來的生活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學校體育社團應該和管理部門有機的結合起來,發揮學校的管理優勢,並將體育社團進行統一化的管理。定期對體育社團進行社團活動評估,實施獎罰分明的制度,其次應該對社團的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這樣從整體上提升了學生和教師對體育社團的認識,並使社團可以在未來獨立有序的發展。

2.1完善體育社團的物質文化建設

學校體育社團的發展情況與學校的物質以及文化建設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學校應該大力進行體育社團文化精神的宣傳活動,就派出專業的體育指導教師,來為體育社團進行指導訓練,以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興趣。同時,還可以通過張貼海報的方式,在運動場懸掛體育名人的格言以及畫像;在校園廣播中宣傳體育賽事信息,以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在此之後,還要為學生配備良好的體育運動環境。健全的體育設施才能使學生充分的發揮自身的技能,以更好的營造體育文化環境。物質與文化建設兩者之間是息息相關,當然充足的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應該適當的為體育社團的發展投入一部分經費,以解決體育設施缺乏的問題,提高學生的運動品質與質量。同是,良好的體育活動設施,也可以為校園體育社團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最後學校應該對體育設施科學化管理,保證體育設施的使用率。

2.2開展豐富的社團活動

為了滿足學生的多樣化的體育需求,學校應該積極組織各種風格的體育社團,並還要多多舉辦一些多種多樣的體育社團活動。首先,可以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組織學生參與體育知識講座,觀看體育賽事節目等,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其次,可以擴大學生的體育活動範圍,讓體育社團的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之後,可以讓學生在本校園內組織體育比賽,也可以與其他學校組織籃球比賽、拔河比賽等,以鍛鍊學生的組織能力,使學生更注意集體主義以及團隊合作精神。這樣不僅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其對於文化課的學習興趣也會得到穩步提升。在各式各樣社團活動的開展下,不僅提升了學生參與體育社團活動的積極性,也使得校園文化的發展建設有了更加豐富的實踐依據。

2.3建立健全體育社團發展機制

體育社團的組建,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通過體育社團的快速發展,還有效構建了和諧的校園文化。因此學校應該將體育社團作為重點,建立健全體育社團在未來的發展機制。應將其加入到學校體育課程的管理體系當中,實施學分制,獎懲制,並將其和體育課程聯繫起來,以充分發揮體育社團的積極作用。另外,學校還應該加強對社團活動的管理監督工作,建立社團發展評估機制,以使體育社團在未來的發展當中,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3結語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對體育運動有了新的認識。追求個性化,提倡自由發展成為當前的主流。體育社團作為校園文化發展當中的重要部分,它的出現不僅擴大了學生體育活動的活動領域,還有效激發了學生的體育興趣與愛好,提高了學生的體質。學校想要實現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協調發展,就應該受到學校管理層的重視。針對當前體育社團的發展現狀,建立健全體育社團的發展機制,積極舉辦各種社團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充分發揮校園體育社團的職能,促進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霞.高校體育社團對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影響[j].運動,20xx(15):79-80.

[2]吳陽.高校體育社團的困境及發展探究[j].運動,20xx(6):62-63.

[3]吳陽.簡析高校體育社團的教育生態意義[j].運動,20xx(4):75-76.

[4]劉揚.全民健身視域下民間傳統體育社團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xx(1):40-42,82.

[5]吳陽,劉啟坤.大學生體育社團運作方式與建議[j].運動,20xx(22):85-86.

[6]吳陽.基於成員主體化的體育社團實體化發展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xx,23(12):107,117.

[7]吳陽,徐東富.高校體育社團活動對大學生健康的價值影響研究[j].運動,20xx(20):40,27.

齊文化調查報告篇4

一、我市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農村文化建設有了一定發展,但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許多問題。

1、數量少。我市農村文化方面有特長的人才十分缺乏,由於體制等原因導致鄉鎮文化館站編制少、人員少,每個鄉鎮都沒有專業的吹、拉、彈、唱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農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動中心户雖然開展了一些活動,但只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次上,沒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鄉(鎮)、村開運動會時,沒有專業的體育裁判,也沒有專業的文藝輔導教師,對繁榮農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礙。

2、年齡大。在農村,懂樂器,通曲藝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間由於宣傳需要而培養出的文藝才能。現在他們的平均年齡在55週歲以上,由於身體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進行文化活動的時間很少。

3、素質低。民間文藝團隊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羣眾文藝創作優秀人才。鄉鎮文化站沒有財政編制,導致許多“老文化”不在崗或不專職,既不專業更不專心,部分專業人員既不愛崗更不敬業。現有的文藝團體均是自發形成,經費自給自足,演員忙時務農閒時演出。這些人最高學歷往往只是高中,他們的文藝專長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僅停留在“會”的層面上,根本談不上“精”、“專”、“博”。僅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面上,根本談不上“傳”、“幫”、“帶”。文化站管理人員不能集中精力從事文化工作的現象也非常突出,各鄉鎮(街道)名義上都配備了文化站管理人員,但有的在編不在崗,有的身兼數職,無暇從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點,或變成“雜役”,一年到頭,抓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各項突擊任務。上級文化主管部門因“三權”下放而鞭長莫及。

4、經常性差。有的村往往只是在春節前後,組織開展一些簡單的文化活動,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沒有形成規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賽、籃球比賽,但也不經常,也不是很正規。農民在農閒時間文化活動十分單一,集體的文化娛樂活動非常缺乏。除了看電視、錄像,就是打麻將、上網,很少從事其他文化活動。

5、主動性弱。由於年齡等原因,演員們參加文化活動不積極,往往都是在許多愛好者多次邀請下才參加。有的文藝骨幹,在為文藝團體服務中,不是推辭做不好,就是要報酬,從事這種文藝活動在他們看來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娛樂,而是經濟上的收入,積極性不高;文化站“三權”下放鄉鎮,文廣站的管理由以條管理變為以塊管理後,對農村文化工作開展十分不利。鄉鎮文化幹部只注重辦好鎮裏交辦的工作,文化部門佈置的文化工作被束之高閣,從而形成農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錯位,黨的文化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難以落實到基層。

6、影響面小。即使組織開展一些文化活動,也僅限於鄰里之間、本村之間,橫向輻射面不大,羣眾的參與面很小。

二、主要原因

1、農村文化體制不健全。有的鄉鎮名義上設有專門的文化站,有的鄉鎮則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並沒有獨立的部門,職能發揮不突出。村裏就更沒有人抓文化工作了,農村文藝人才的培訓工作一直“撂荒”,因此,鄉(鎮)、村的文化工作處於無人組織,無人輔導的癱瘓狀態。許多上級關於文化建設方面的政策不能貫徹落實到基層,市裏開展一些大型文化活動,基層也不能很好地參與。

齊文化調查報告篇5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重要特徵,學校的魅力在於它有豐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藴,這種學習、研究的氛圍本身就是一種引導人、教育人的力量。為充分掌握校園文化建設情況,我們展開了此次調查。

一、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我們以**大學為的學生為目標羣體,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98份,有效率為100%。調查的時間為20xx年9月12日至19日。

二、調查統計

1.對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滿意度情況:在教風方面,有41.67%的同學表示較為滿意,36%的説不清楚,16.73%的較不滿意,而有3.3%的同學覺得很滿意,3.3%的同學深感非常不滿。 學風方面,非常滿意的同學僅有1.43%,另一端,非常不滿意的同學佔有5.72%,較為滿意者有45.71%,而較不滿意者則有25.71%,中立者即不清楚的有21.43%。

2.學生對校園行為文化、學術、科技活動的滿意程度情況:覺得很滿意,對自己有幫助的佔調查人數的15%,滿意對自己有一定幫助的佔46%,感覺一般,沒什麼幫助的有13%,不能滿足需求的佔11%,不參加也不關心的羣體佔15%。

3.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調查情況: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評價其中非常滿意的佔5%,較為滿意的佔43.33%,有18.33%表示説不清,而較不滿意者有25%,非常不滿意的仍有8.34%。

4.在我校是否需要創建校歌方面:有89%的人認為需要, 有11%得人認為不需要。

5.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前景的預期:1.67%的調查對象持非常樂觀的態度,45%比較樂觀,31.67%説不清楚,18.33%的調查對象的態度比較不樂觀,3.33%非常不樂觀。

三、總結

通過調查,我們不僅充分了解了學校同學對於學院目前的校園文化建設的滿意度及看法,而且也能為加強和完善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一些參考,為同學們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學校應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建設,視校內文化設施建設,加大人、財、物等方面的投入。

標籤: 多篇 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n33pr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