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大學生寫調研報告多篇

大學生寫調研報告多篇

大學生寫調研報告多篇

大學生寫調研報告篇1

青春朝氣的我們,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夠揮灑熱情與汗水,播種希望的種子!激情澎湃的我們,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夠傳播文化和知識,綻放愛心的花朵!

盛夏的驕陽燃燒着我們的熱情,一年一度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如既往地順勢進行。xx年7月10日,我們背上行囊,踏上“三下鄉”的征程,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實踐活動,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我們把愛心付諸行動,匯聚出不凡力量,在實踐中奉獻,在奉獻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

樹立服務信念做好工作準備

能夠擔任我們學院的重點團隊之一的主要負責人,這讓我感到十分任重而道遠,畢竟是第一次帶領團隊參加三下鄉實踐活動。團隊組織得是否得當,工作分配是否合理,還有住食問題、安全問題等都是我們隊長要考慮的。因為怕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職位,自信心起初當然會受到一定的打擊。為了能夠讓這次的活動做到盡善盡美,在出發前,我對所有的隊員做了思想工作——必須特別能吃苦,特別能貢獻,在服務大眾的同時,培養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並且讓各個隊員做好準備工作和工作展望。準備工作如期進行,大家都有了大概的工作理念。自然地,充分的工作準備,不僅給予了我極大的自信心,而且還使工作順利地展開。

調研調民生聽聆聽民聲

萬事開頭難。調研工作在開始階段通常是十分困難的,於是我一邊跟蹤調研隊的進展,一邊針對發生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意見,讓其他隊員明確工作方向。通過與源水村村委會的座談會以及實地的問卷調查和走訪村民,我們發現阻礙幸福源水建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出村道路狹窄,農作物運不出村、耕地面積廣闊,灌溉水源不足、無牌農藥廠排污,影響源水空氣。看到調研隊的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看到村民們能夠與隊員相處和諧,溝通融洽,真是令我們這次三下鄉增添了不少色彩,也是我樂意看到的一派景象。

接下來,要數是跟進支教組的工作了。支教組的工作雖然有一點小意外,但總體上還是如我所願地按計劃進行。學生們是活潑的,是可愛的,是純真的,雖然我不是支教組的一員,但是我如同訓導主任一般,監督老師工作,看管學生紀律。慢慢地,學生們與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即使我沒有跟他們上過一節課,他們也對我叫道:“李老師,您好!”聽到這句話,我的心甜滋滋的,這是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感覺到我是一名老師。也由於這個原因,我更加積極地籌辦在活動最後一天的遊園活動和文藝晚會。在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遊園活動和文藝晚會最終能夠成功舉辦,而且還得到了村委會和學校領導的好評。

在此次三下鄉活動中,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另外,作為一名負責人,除了協調好各小組的工作,協調好隊員與隊員的溝通也是尤為重要的,這能大大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所以我前後組織了三次的隊員內部聯誼活動。隊員們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不分你我。團結互助,和諧相處,這種融洽的氣氛瀰漫着整個三下鄉活動。在隊員的説笑聲中,我感覺到,隊員的心已經緊密地相連。

在這次三下鄉實踐中,我的工作給予我了我極大的挑戰,通過這次的挑戰,我得到了與別人不一樣的收穫:實踐經驗、出世之道、服務大眾、顧全大局……

大學生寫調研報告篇2

人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麪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隻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

____年2月10日上午,在我校團委,政教處的呼籲下,我們針對現階段塑料袋使用的問題,開展了此次活動,宣傳環保知識。

此次宣傳活動我們在準備宣傳材料期間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利用網絡、書刊等方式查閲各種環保知識宣傳資料。現將我此次環保知識宣傳社會實踐活動的總結及心得體會(針對白色污染 )進行分析。

一、我們的實踐過程:

首先,我們來到宣傳台,認真閲讀了展示牌上的環保知識宣傳,瞭解了關於泰興市污染治理及成果。緊接着,我們通過瀏覽網頁,瞭解了污水處理情況和流程,展望了泰興市未來發展規劃和積極構建全社會關注環保的人文環境、綠色環境。

二、分析:什麼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白色污染|呢?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分析:什麼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 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儘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衞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分析: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白色污染經過太陽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

五、行動起來治理白色污染 :

通過這次環保知識宣傳社會實踐,我瞭解到:隨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颳起,空中就瀰漫着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然而,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

我們泰興市,雖然每天都有很多名環衞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污染作着鬥爭。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衞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在此,我建議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時刻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 ,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

大學生寫調研報告篇3

1、調查目的和任務:

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問題的根本看法。主要內容是對人生目的、意義的認識和對人生的態度,具體包括公私觀、義利觀、苦樂觀、榮辱觀、幸福觀和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人們在人生實踐和生活環境中逐步形成的。由於人們的社會實踐、生活境遇、文化素養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觀。正確的人生觀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勞動去創造人生業績,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高尚的人。錯誤的人生觀將導致人背離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為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的罪人。價值觀,是人們對價值問題的根本看法,包括對價值的實質、構成、標準的認識,這些認識的不同,形成了人們不同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是在各自的價值觀的引導下,形成不同的價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價值的內涵非常豐富,一般可以分為物質性和精神性的價值,還有綜合性、複雜的價值,如人的價值(或稱人生價值)。能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合理的價值取向,對一個人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為了瞭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問題,我們於5月3日晚上在教學樓自習室,採用隨即方式進行調查,現將此次調查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2、調查方案:

調查實際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問卷百分比為100%其中被調查者男生佔25%,女生佔75%。問卷主要調查者為在校男女大學生在交往、人生理想、生活等方面。

3、調查結果:

價值觀是人們在認識、評價人生活動所具有的價值屬性所持有的根本觀點和看法,由於人們在人生實踐和生活環境中逐步形成的。而學校是小社會,是社會的縮影,在校男女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⑴80%以上的男女大學生認為家庭美滿才算是幸福的,嚮往自我奮鬥自我實現的生活,男女大學生在當今社會受經濟發展的影響,在物質基礎上追求精神的滿足,並在日益發展的社會和激烈的角逐中,都向往奮鬥的生活,不斷提升自己。

⑵同學們對失敗也都有一定的認識,男大學生絕大部分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所以不可避免,只能接受。而女大學生則承認失敗,會想辦法去改變。男女大學生存在本質的不同,但都屬積極地。(問題:然而,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科技國際化、文化多樣化、信息多元化對人民道德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社會開放和價值多元的現狀,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困惑、失落、不辨是非、理想消沉等現象影響了同學,部分同學的價值觀是偏消極。)

⑶大學期間是大學生系統形成人生價值觀的關鍵時期,9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學習與實踐合理分配,做到全面發展,大學生都對大學進行規劃,希望大學生活充實,自身得到完善。

⑷85%的大學生認為,實踐人生價值受環境的影響。而14%認為環境是決定因素。1%認為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對於“學得好,不如後台好”至於現在的社會環境,40%以上的學生認為有家庭因素,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實力,希望通過努力改變家庭。但也有30%的人認為這很現實。同時在面對環境與理想實現的關係時,女生較積極,男生較現實。對於現在的“走後門”的社會環境,大部分女生強調要有實力才是硬道理,男生則覺得這很現實,説明男生與女生的想法還是有差距的。在人生觀上,女生偏向感性,男生偏向理性。

(問題:由於現在很多學生剛剛開始離開家的生活,要獨自一人在陌生的環境學習生活,以及我國現在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的發展,使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也有了一些傾斜扭曲的方面,受環境的影響大,認為自己的發展會受到社會的很大影響。如有些同學會有不自信,面對挫折不知所措。對理想,夢想沒有自己的計劃去實施。放鬆對自己的監督要求,沒有計劃,對自己的未來迷茫。)

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有少部分人對未來很悲觀,消極對待,但60%的大學生一旦確立目標和樹立理想後,就善於抓住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

(問題:大多數學生都有理想,但基本上都是長遠而又模糊的,並沒有具體,短期目標,規劃不明確。而在某種程度上,當代大學生很少有堅毅的表現,對一些事物存在三分鐘熱度,思想並不成熟。)

⑹有人言:實踐是培養人生價值觀的真理,40%的大學生認為,只有實踐才能實現人生價值觀,50%的人認為只有先通過理論學習,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才是真理。人生價值觀受人生觀念的影響,90%以上的大學生對人生都樂觀理智的對待

(問題:通過調查,許多同學對於機會並不努力把握,只是順應生活的發展,等到機會來找他們的時候才去重視。這恰恰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惰性思維,並不積極對待機會。)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我校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總體而言是積極向上的。多數大學生能認識到人的價值不僅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而且也包括人對社會的責認和貢獻。在進入大學後,對自己在學校所處的環境,自己在大學的所處的位置,以及自己在大學的追求有一定的瞭解。同樣,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相關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大智力支持,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深刻認識到高尚的價值觀是精神世界的支柱,大學生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擁有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樸素精神,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努力奮鬥!

大學生寫調研報告篇4

校園貸”調查:近八成大學生不懂借貸法律知識

使用者中存在大量“隱數”,女生是使用重點羣體,“校園貸”並未用來解決急需……近日,共青團陝西省委權益部組織法律專家成立課題組,針對在陝高校大學生羣體,設計、發放調查問卷563份。相關數據經專家統計分析,結合數據、文獻形成最終報告。這項針對“校園貸”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學生對“校園貸”風險仍缺乏足夠認識。

為遏制無序發展的“校園貸”,2017年5月,中國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禁止提供校園貸服務。

然而,近段時間,因“校園貸”引發的大學生安全事件仍不斷髮生,大學生因無力償還“校園貸”被訴至法庭的案件也持續高發。

77%大學生不懂資金借貸法律知識

“近年來,大學生總體消費水平較高。”團陝西省委權益部組織法律專家對陝西高校“校園貸”現狀展開的調查顯示,陝西大學生每月所需的生活費,僅有28%保持在1000元以內,59%為1000至2000元,13%超過2000元,還有佔2%的少數學生月均花費超過3000元。

生活費來源,90%的大學生是從父母處獲得。生活費主要用於吃、穿、娛樂——分別有88.3%、46.6%、42.2%的大學生,將生活費主要用於吃飯及購買零食、娛樂消費、購買服飾化粧品。另有14.8%主要用於旅遊,31.1%主要用於支付培訓費和購買學習用品,16%主要購買了電子產品。

課題組發現,多數大學生對“校園貸”持有理性認識,對其危害有所瞭解。74.9%的學生表示,即便在經濟緊張時也從未考慮過“校園貸”;19.1%表示偶爾想過;83.1%認為“校園貸”不可靠;17.6%表示贊同,但自己不會採用;約77.3%明確表示不贊同“校園貸”方式。只有4.8%的學生,贊同並表示會使用“校園貸”消費。

受訪大學生中,50%關注過大學生因無力償還鉅額貸款自殺的事件。49.9%能夠認識到“會因此陷入數額不停增長的債務旋渦”;34%認為“不利於引導大學生正常的消費觀”;29.9%認為“會有可能遭到資金供應方採用不法手段追償債務”。另有25.1%、21.8%、17.9%、17.9%的學生,認為會“留下不良的誠信記錄”“形成攀比風氣”“造成大學生信用危機”“拖累家庭”。

然而,即使在此種情況下,仍有多數大學生對“校園貸”的風險缺乏足夠認識。對“校園貸”,僅有10%“十分了解”、38.8%“基本瞭解”,51.2%“不瞭解”。多達77%的大學生不瞭解關於資金借貸涉及的法律知識;46%認為不用一次性還清,可以邊消費邊解決資金問題;15.6%認為藉助金融平台可以養成現代消費習慣。

“校園貸”未主要用於解決急?

調查中,6.1%的大學生表示因急需資金,已經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園貸”。但調查組認為,因各種原因諱言,6.1%的使用比例應該“只是下限”。同時有調查數據顯示,有多達40.9%的大學生認為身邊有同學在使用“校園貸”——“顯然,‘校園貸’使用者存在‘顯性’和‘隱性’兩類。”這些大量“隱數”的存在,給外界力量的防控干預帶來較大困難。

在已經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園貸”的人羣中,只有0.9%的男生。女生羣體不僅使用人數更多,且認為“校園貸”更可靠的比例也更高。課題組同時發現:“校園貸”並未主要用於解決學生急需。調查中,僅有3.6%學生表示,會使用“校園貸”解決資金急需難題。在使用“校園貸”的學生中,有88%將貸款用於娛樂消費。其中,47%用於購買電子產品,33%購買服飾和化粧品,29%用來吃飯、額外購買零食和旅遊,僅有35%用於培訓和購買學習用品。

是否使用“校園貸”,更多取決於消費觀

“校園貸”問題的產生,來源於多個方面。課題組認為,首先是政府在應對策略上,未趕上“校園貸”發展的腳步。

“大學生沒有獨立經濟來源,多數不具備還款能力。”但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借款行為和合同效力還是要按照《合同法》處理。這樣一來,簽訂了“校園貸”這樣的高息貸款合同,一旦不能按時還款,就很容易滋生出非法討債或暴力討債的現象。

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卻缺乏專門的系統政策,來對“校園貸”加以規範。對網絡借貸公司,也沒有統一、嚴格的市場準入標準。與此同時,正規的金融機構缺少專門針對大學生消費需求的產品;針對大學生的徵信體系平台也未建立,無法實現對大學生借貸行為的統一監管。

調查中,還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所需生活費較高的學生,是否會更容易使用“校園貸”?答案是否定的。專家特地設計了這樣的研究環節——對月需生活費超過2000元的學生,和急需資金時會使用“校園貸”的學生,進行數據交叉分析發現:前者中,僅有10.3%表示在急需資金時,會使用校園貸,其餘絕大多數都會另想辦法。

“這説明,是否使用‘校園貸’與消費需求的高低沒有直接關聯,而更多取決於消費觀念和習慣。”專家認為,在我國家庭教育中,大都缺少理財教育和消費引導。進入高校後,也同樣缺乏必要的“財商”教育。這些,都給非法的“校園貸”平台留下了可乘之機。

網貸機構離場,傳統銀行“跑步”進場

“2017年5月以來,網貸機構離場,傳統銀行‘跑步’進場。”課題組專家表示,針對高校學生,多家銀行推出的借貸產品都打出了“低息”牌,但不可忽視的是:正規銀行開發的“校園貸”產品,不少擁有“自助申請”“循環出借”“全額提現”等特徵,同樣存在着過度消費、違規使用、無力償還等風險,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課題組建議,在為校園貸設計“堵、疏結合”的政策體系中——“堵”上,應加強多部門聯繫機制,嚴厲打擊非法貸。同時,健全大學生信用體系,構建失信違約機制,督促其形成良好信用習慣。“疏”上,除完善“校園貸”中的企業市場準入資格外,還應推動金融部門信息共享制度,由正規金融機構、銀行合理設置信貸額度、利率,統一設定借貸限額,避免多頭借貸。

與此同時,高校也要從大一新生入校開始,就展開非法“校園貸”的防範宣傳,並加強家、校聯繫,明晰學生消費情況。開設金融知識和消費觀類課程。“健全困難大學生資助體系,也至關重要——可以利用數字平台,對學生經濟情況進行監測,科學識別困難大學生,做好重點資助尤其是隱形資助工作。”

大學生寫調研報告篇5

通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大學生嘗試過網上購物的人佔大多數,網購現象比較普遍;大學生網購的商品較多樣化;網購還存在很多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一)大學生網購現象比較普遍,具體情況是:

對於大學生是否嘗試過網購的問題,我們進行了調查統計,由圖1的統計數據結果顯示,有六成左右的大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可見,嘗試過網上購物的大學生佔了大多數,大學生網購現象比較普遍。從問卷的結果來看,調查對象對網購都很熟悉。這與目前大學生電腦普及率很高的客觀現實也是基本相吻合的。調查結果的數據未達到預期中的七八成,追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自習室同學多在認真學習,對待問卷會有些敷衍的選擇題目少的回答;二是自習室低年級同學居多,未完全適應大學生活。從大家熱衷於網購情況來看網購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網站,較大部分的同學們更多的是選擇貨物繁多,種類齊全的淘寶網。我們通過對同學的問卷統計來看,網購極大改變了傳統的購物方式,其便捷迅速的優點是傳統商業購物渠道所不及的。

探究大學生網購普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網絡中的商品比較豐富。相比現實社區活動的侷限性,網絡作為虛擬的社區,有“無限”的空間和領域,在這個空間中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商店來尋找自己想要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網絡虛擬空間的無地域、無國界的特點,導致網絡購物也突破了地域、國界的界限,使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購買到自己生活的社區難以買到的商品。二是網絡中商品價格相對低廉。網上中的商品低價的原因就在於網絡可以省去傳統商場無法省去的一些費用,例如場地租金、員工的工資等。因此網絡商品的附加費用比較低,商品的價格也就低了。低廉的價格正是吸引大學生這個“純消費”羣體樂意參與網絡購物的重要原因。三是網絡購物的快捷便利。隨着快遞公司的迅速發展,促使了網絡購物的繁榮。現在的快遞公司不僅僅侷限於傳統的郵局,新出現了很多快遞機構,例如宅急送、申通快遞、圓通快遞、中通快遞、天天快遞等等。這些快遞公司的出現加速了網絡購物的發展,使網絡消費變的更加便利和快捷。一個方面減輕了商店的促銷和分銷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消費者購物。消費者只需要在網上挑選商品,剩下的事情就由商家和快遞公司來完成,無需消費者親自到商店中購買。而且網絡商店24小時的開放,更大程度上方便了顧客,不會受到營業時間的限制,大學生更適應這種新式的購物方式。四是網絡購物的羣體認同感。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式的購物方式,從它的興起到慢慢成熟,網絡購物人數在不斷的增加。但由於網購的限定性,網絡購物的消費者相對而言還是少數,人們對網絡消費還是感覺很新奇,網絡購物者也會把自己同其他羣體分離開來,形成一個特殊的羣體。特別是大學生,個性使他們更喜歡“標榜”自己,從而更加註重網絡購物所帶來的特殊羣體的認同感。

(二)大學生網購的產品多樣化,主要有:服裝及鞋類、書籍、電子產品

調查顯示,大學生所網購的產品多種多樣,其中六成以上大學生回答購買過書籍,四成左右購買過電子產品,三成購買過服裝及鞋類。

調查結果與大學生羣體有很大的關係。首先,大學生是思想開放的學生,雖然學習佔了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大學生學習的範圍相比中學生更加廣泛更加多元化,單純的課本、習題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學習的需求,因此會購買更多的書籍以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滿足自己的興趣。網購能滿足他們對各種興趣愛好書籍的需求。其次,大學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站在時代的前沿,電子產品是信息時代的重要產物,如mp3、mp5、手機、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已是大學生生活中息息相關的物品,網購以其特有的優勢在大學生電子產品市場分了一塊蛋糕。最後,大學生個性張揚,是個追求時尚的羣體,服裝、飾品自然是大學生所關心的話題。大學生作為一個純消費羣體,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但是經濟上未獨立,消費受到很大制約。受網絡購物中商品的低價格的吸引,促使他們更願意在網上購買折扣比較大的商品。在網絡中出售的商品通常要比傳統的商品價格低一些,調查數據顯示,學生比較關注的商品,服飾是折扣最大的,能達到50%以上;其次是電子產品,平均折扣在40%;書籍,一般便宜20%—30%。這就促成了大學生網購的行為。另外,點卡充值類、音像製品、車票電影票、體育用品、食品也是大學生經常網購的產品。

(三)網購還存在較多問題,主要有:描述不符、服務不周到、存在欺詐、退貨困難

在大學生網購問題的回答中,圖3統計數據結果表明,網購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有七成左右大學生回答網購的產品描述和實物不相符,四成回答退貨困難,三成回答存在欺詐和服務不周到。

造成上述網購問題的有網購其本身缺點,但更多的是網購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其本身缺點是實物不可觸摸,交錢與交貨分開。管理體制不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商家信譽問題。在網絡交易中,由於網絡的虛擬性使得買賣雙方之間存在着信息的不對稱性,大學生很難接觸到商品、不清楚商品的質量;反過來,商家也很難見到消費者,不瞭解消費者的身份。這樣使有些商家和消費者利用網絡的虛擬性擾亂市場秩序,從而影響大學生網上購物。二是交易欺詐問題。傳統的消費環境,支付是面對面發生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會存在延後性和虛擬性,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交易的安全性問題。但是網絡購物過程中,由於交易是在虛擬空間中進行的,很容易存在着詐騙,尤其是對個人信息和賬户的安全,這也會影響到大學生網上購物。三是物流配送問題。在快遞剛剛成立之初,由於存在各種不完善的環節,導致物品在配送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商品的損毀、丟失、傳遞不及時等等。售後服務問題網絡購物時,消費者並沒有實際接觸到商品,比如在網上購買服裝,消費者沒法進行試穿,僅憑在網絡上的信息有時很難確定是否合適,若買回來之後發現不合適,有的商家同意退貨,但要自己承擔郵費;有的商家根本不同意退貨,給消費者帶來損失。總之,網購還存在較多問題。所以,在網購時,大學生應該擦亮自己眼鏡,深入瞭解商家、商品和物流情況,選擇理性的消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gznkj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