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調研報告調研內容新版多篇

調研報告調研內容新版多篇

調研報告調研內容新版多篇

工作調研報告 篇一

為進一步研究分析我院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畢業生就工作具體措施,努力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經學院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開展本項調研工作。

一、調研工作組及人員組成

為確保本次畢業生就業調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成立人文學院畢業生就業調研工作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畢業生就業調研工作是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環節,本次調研將為下一步開展就業工作提供依據。

二、調研目的

瞭解我院就業工作的現狀、畢業生對學院的要求,提出就業對策措施,適當提高就業率。

三、調研內容

(一)今年畢業生就業工作總的形勢是十分嚴峻。

1、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413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雲南省高校畢業大學生與2005年相比增加2萬;

2、十一五期間,需要就業崗位163萬,只能提供就業崗位100萬;

3、今年地方鄉鎮合併,到國家機關就業難度較大;

4、國有企業減員增效,不可能吸納太多的大學生就業;

5、用人需求向重點大學集中、向研究生集中,地方院校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增大,人文學院研究生數量有限;

6、高校畢業生重心下移受阻,由於下崗失業人員、中學畢業生、農民工等的搶佔,一些低端崗位被佔領;

7、研究生就業率出現下降的趨勢;

8、近年來待就業畢業生有增加的趨勢;

9、社會的有效需求趕不上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

10、農大的優勢就業專業是農科類,人文社科處於不利地位。

(二)畢業生就業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除了就業形勢很嚴峻外,學生的就業觀念是影響學生就業的主要原因,目前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正在進行改革,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減員增效,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崗位,然而,我院2006屆畢業生73%的選擇國家機關,76%的選擇事業單位,62.5%選擇國有企業。這種供需狀況的不平衡,是影響就業率的主要原因,為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學院目前正在開展就業講座,但是56%的學生在校外實習,也有的學生忙於找工作,因此,聽講座的學生較少。畢業生就業工作檔案管理較為混亂。畢業生就業工作材料報送不及時。

(三)畢業生簽約狀況。2005年我院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57.63%,年終就業率為86.2%。2006年我院的畢業生96人,其中社會工作40人,森林保護專業56人,可能找到工作的有12人(其中,森林保護專業9人,考取研究生2人,社會工作1人),目前的就業率為12.5%。

(四)學生的要求。擴大專業介紹(尤其是社會工作專業),增加宣傳力度,提供就業信息,聯繫用人單位,開展就業輔導講座,提供實習和實踐鍛鍊機會,幫助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解決不能報考公務員的問題。

(五)工作對策

1、做好畢業生就業信息發佈工作。編印《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畢業生就業信息》(主要內容:學院簡介,專業介紹,畢業生個人基本信息)發往各相關單位。本項工作在2006年4月20日以前完成。進一步加強網絡建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供和發佈網絡信息,實現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的雙向互動;

2、積極聯繫用人單位。首批邀請的單位15個,邀請函已發出,4月8日以前爭取聯繫單位達30個;

3、聘請就業顧問,拓寬就業渠道。擬聘請3-5名就業顧問,現已聘請了一位(證書已發),就業顧問將動用其良好的社會關係為畢業生拓展就業渠道;

4、開展畢業生就業講座,轉變畢業生就業觀念、提高畢業生擇業技巧和改善畢業生就業心態。2006年上半年講5講,在4月8日以前講3講;

5、加強畢業生就業檔案管理,理順畢業生就業的各項工作;

6、從2006年開始面對大二、大三學生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講座。就業指導注重面試素質,不單單講有關簡歷、面試、政策法規,還着重講解試用期的相關注意事項,還專門開設若干課時對此進行介紹。學院應結合學校畢業就業指導講座的情況,有選擇的安排政府主管就業負責人、就業指導專家、知名企業人力資源主管、就業顧問和專業諮詢公司的專家來校為大學生開展就業系列講座;

7、在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方面,通過院學生會開展一系列喜聞樂見的活動,如:完美簡歷比賽、就業徵文、模擬招聘大賽、職業證書展示會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職業啟蒙,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8、開展就業援助計劃。為貸了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特別推薦就業崗位。

調研報告種類 篇二

1、按服務對象分,可分為市場需求者調研報告(消費者調研報告)、市場供應者調研報告(生產者調研報告)。

2、按調研範圍分,可分為全國性市場調研報告、區域性市場調研報告、國際性市場調研報告。

3、按調研頻率分,可分為經常性市場調研報告、定期性市場調研報告、臨時性市場調研報告。

4、按調研對象分,可分為商品市場調研報告、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金融市場調研報告等。

調研報告 篇三

核桃在柞水縣具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自1958年1月31日毛主席指示:“陝西商洛專區每户種一升核桃”以來,經過歷屆黨委、x府和人民羣眾堅持不懈的努力,我縣核桃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近期,筆者對全縣核桃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認真調研,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

一是核桃基地建設取得重大突破。近年來,依託退耕還林工程,大規模發展核桃建園,核桃產業發展實現了由零散栽植向集中規模發展、由實生建園向良種建園、由低檔次建設向標準化建園、由單一擴大基地規模向新發展與嫁接改造並重轉變,到2009年底,全縣共栽植核桃23.2萬畝,其中良種建園面積2.4萬畝、退耕還林連片面積2.2萬畝。現有掛果樹7.7萬畝,佔總數的33%,年產量2300噸以上,產值3680萬元,户均核桃收入1000元,人均核桃收入300元。核桃已成為我縣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核桃產業也發展成為我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二是加工龍頭企業得到發展。目前,我縣共有核桃加工企業4家,其中柞水億升核桃發展有限公司已建成投產,年加工能力1000噸,營業收入4600萬元,利潤總額320萬元,研發生產的核桃仁、琥珀核桃仁、椒鹽桃仁等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現正籌備啟動水砸桃仁和核桃油加工生產線建設,實現核桃初加工向精加工的轉變,延長產業鏈條,提高核桃產品附加值。陝西匯生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柞水新田地綠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柞水千禧公司等3家企業,也都把核桃列入生產、加工、營銷的重點項目發展,使我縣核桃加工能力不斷擴大,在未來幾年裏將實現大幅增長。

三是核桃生產技術日趨成熟。市質監局已經發布了地方標準《核桃標準綜合體》,涵蓋了“核桃苗木繁育技術規程”、“核桃嫁接苗質量分級標準”、“核桃高接換優技術規程”、“核桃豐產栽培技術規程”、“核桃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等,已被大量推廣應用,為我縣核桃基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縣各級黨委、x府高度重視核桃產業發展,縣x府印發了《柞水縣核桃產業2010—2015年發展規劃》、《柞水縣核桃產業五年發展實施方案》、《柞水縣2010年核桃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決定每年從縣財政預算100萬元作為核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核桃高接換優、綜合科管和基地建設。特別是今年,縣x府多方籌資610餘萬元,投入核桃基地建設,並組織開展“每個黨員幹部職工為農户栽五棵核桃樹”等活動,促進核桃產業發展。

五是產品銷售渠道暢通。經過多年的培育,我縣已在石鎮、鳳鎮、曹坪、紅巖寺等街鎮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核桃收購、銷售市場,在市內外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擁有一大批相對固定的客户,市場銷售旺盛,價格穩中有升,銷售渠道暢通。加之我縣核桃以及核桃產品已經走出商洛,在西安及其他大中城市的超市、商鋪都有銷售櫃枱,形成了“柞水核桃”、“億升核桃”等一批知名品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為我縣核桃產品佔據省內外市場奠定了較好基礎。

二、存在的問題和機遇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管理粗放,產量低且不穩定。農户普遍缺少科管意識,多數核桃樹放任生長,長期處於荒蕪狀態,致使樹木長勢衰弱,樹體整體死亡多、掛果少、產量低。特別是管理不到位,受病蟲害侵襲嚴重,黑果落果多,一旦遭受“倒春寒”影響,就會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產量極不穩定。

二是栽植分散,連片基地少,無法形成規模化經營。目前全縣僅有連片核桃林面積4.6萬畝,其餘均屬零星樹和四旁樹,難以進行規模化經營及規範化管理。

三是良種推廣不規範,品種雜而多,品質良莠不齊。我縣從1991年開始推廣核桃良種,目前已發展良種核桃園2.4萬畝,但由於品種較多,老化嚴重,核桃品質差、效益低,羣眾

栽植積極性不高,影響核桃產業整體發展。

四是核桃產品加工銷售體系不健全。我縣已經投產的核桃加工企業只有1家,目前只能生產簡單的初級產品,主要以產銷原品核桃和核桃仁為主,還沒有規模化的核桃深加工企業;加之產品市場銷售網絡不健全,缺乏專業化營銷隊伍,沒有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生產,核桃產業鏈條短,總體效益較低。

五是缺乏科學技術支撐。核桃產業發展服務體系不健全,嚴重缺乏專業技術人員,技術開發相對滯後。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研究,逐步加以解決。

(二)面臨的機遇

一是市場前景廣闊。近幾年,國內外市場對核桃及其加工產品需求與日俱增,核桃產品一直供不應求,價格不斷攀升。今年核桃已經賣到16—24元/公斤。市場需求呈逐年遞增趨勢,目前核桃產品還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二是各級x府支持力度加大。省x府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核桃等幹雜果經濟林產業發展的意見》,確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省發改委也將核桃產業列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後續產業予以重點扶持,為核桃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市委、市x府已將核桃產業發展提到一個新的高度進行安排部署,市委辦公室、市x府辦公室印發了《商洛市發展以核桃板栗為主的林果產業實施意見》的通知,市x府下發了《關於印發商洛市核桃產業2010—2015年發展規劃的通知》,“中國第二屆核桃大會暨商洛首屆核桃節”2009年在商洛召開,擴大了對外影響,也為我縣核桃產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縣委、縣x府也將以核桃為主的林果業作為農民增收的四大項目之一來抓,編制印發了《柞水縣核桃產業2010—2015年發展規劃》,並將核桃發展納入各鄉鎮各有關單位年度目標任務進行考核,這些政策措施必將進一步推動我縣核桃產業做大做強。

三是羣眾栽植積極性空前高漲。核桃是我縣羣眾傳統的經濟林栽培樹種,廣大果農在長期栽培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經驗,也得到了很大實惠,加之科技人員研究、推廣良種化栽培和豐產配套技術方法,為規模化、良種化、豐產化種植奠定了基礎,羣眾積極性高漲。

四是地理位置優越,環境適宜。我縣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宜核桃生長,坡地資源充足,發展核桃產業具備了優越的氣候環境條件。隨着我縣納入西安大都市圈和關中天水經濟區,人流、物流、車流將更加頻繁,為核桃產業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和廣闊的前景。加之西康鐵路、包茂高速公路貫穿柞水,商柞公路、葛九公路、山柞公路、鎮柞公路、營廣公路貫穿四鄰,縣內基本實現了鄉鎮通油路、通村水泥路,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已經行成,產品運輸極為方便。這些都為核桃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我縣核桃產業發展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對核桃產業發展的資金扶持。一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在爭取省、市扶持資金的基礎上,縣財政加大對核桃產業發展的投入,每年根據市上下達的任務,按照“以獎代補”的辦法,對於新建園每畝補助不低於60元,良種嫁接改造每畝補助不低於25元,並根據財力增長情況逐年增加。二是統籌涉林項目資金。在積極爭取各級項目扶持和招商引資、羣眾自籌的基礎上,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捆綁使用、各記其功”的辦法,整合退耕還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一村一品、新農村建設、以工代賑、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生態環境建設等項目資金,集中用於發展核桃產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後續產業和經濟林基地建設項目,原則上以申報核桃產業項目為主,在落實包扶項目時,傾向於發展核桃產業。三是廣泛吸納社會資本。鼓勵縣內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核桃產業基地開發、興辦加工營銷企業,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經濟組織投資發展核桃產業,鼓勵科技人員通過有x服務、投資入股等形式參與產業開發,創辦核桃示範基地。積極爭取林業貼息貸款,對核桃產業發展實行長期限低利息的信貸扶持政策。縣農業銀行、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適當放寬貸款條件,大力推行小額扶貧信貸、信用貸款、聯保貸款。積極發展林木資產評估機構和中介組織,有效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大力推行核桃保險制度,在抓好核桃保險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力爭2011年全面推行核桃保險制度。

(二)大規模、高標準建設核桃產業基地。通過鼓勵土地流轉的方式,促進基地規模化發展。按照“川塬地高標準建園,坡耕地林糧間作,退耕地見縫插針”的發展思路,遵循“行業指導,市場運作,協會組織,大户帶動,農民參與,公司經營”的發展原則,在提升現有基地生產、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坡塬地、緩坡地、退耕地、四旁地等土地資源潛力,持之以恆開展四旁零星栽植,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大幅度增加核桃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基地規模。按照標準化、規範化、規模化、區域化的要求,鼓勵以行政村、以流域為單元,集中連片建基地,對面積在1000畝以上、良種化程度高的高標準示範園予以獎勵。按照我縣總體規劃,乾佑、下樑、鳳凰、杏坪、紅巖寺、曹坪、蔡玉窯等7個重點鄉鎮每年抓好1000畝標準化示範園建設,營盤、石甕、小嶺等3個基地鎮每年抓好500畝標準化示範園建設,瓦房口、柴莊、馬家台、兩河等4個適宜發展鄉每年抓好200畝標準化示範園建設,努力建成一批核桃路、核桃溝、核桃坡、核桃村和核桃產業示範大户、核桃科技示範園、核桃旅遊觀光園,通過示範帶動,促進全縣核桃產業發展。在基地建設中,提高科管水平,推進標準化生產。按照陝西省核桃標準規範要求,對良種園實施標準化管理,對實生核桃樹進行大規模的嫁接改造,完善建園管理、苗木生產、產品質量跟蹤服務體系,着力提升核桃產業基地標準化生產水平。全面實施《商洛核桃標準綜合體》,按照“培土肥,重修剪,抗病蟲,產優果”的科管思路,規範豐產栽培技術,探索簡便易行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採取得力措施,強力推進核桃樹整形修剪,推廣使用核桃專用肥,確保核桃豐產增收。

(三)強化種苗管理。把種苗生產作為核桃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工程。一是依託國有苗圃,建立100畝以上固定的優質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採用成熟的自控電熱温牀嫁接和大田芽接技術方法,擴大核桃良種繁育規模,提高苗木繁育質量,每年培育核桃良種嫁接苗50萬株以上,保障全縣核桃良種基地建設需要。積極推行訂單育苗,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種苗生產,保證良種苗供應。對培育的良種苗木品種、數量、規格通過簽訂定向培育合同落實苗圃責任,實行統一回收,統一供應,確保苗木質量。二是搞好核桃良種採穗圃基地建設。通過有一定技術資質的事業單位實施,2012年以前,建成500畝核桃良種採穗圃基地,滿足全縣核桃高接換優和良種苗繁育的接穗需求。在種苗管理上,林業部門認真履行種苗質量監管職責,切實加強採穗圃和苗木繁育的源頭管理,從實生苗培育開始,建立良種繁育基礎檔案,嚴把苗木生產各個環節質量關。嚴格實行“兩證一簽”(即苗木生產許可證、苗木質量檢驗合格證和苗木標籤)制度,所有核桃產業發展栽植用苗,都嚴格檢驗,做到“兩證一簽”齊全。沒有“兩證一簽”手續的,一律不得參與種苗採購招標,更不得進入建園地塊。凡縣內享受國家扶持補助政策的苗木不準私自調出縣外使用,產業發展用苗必須首先使用縣內苗木。縣內苗木不足,確需外調的,實行申請審批備案制度,堅決杜絕假冒偽劣和產地不詳、品種不符合要求的苗木流入縣內。縣林業主管部門加強種苗質量監管和市場執法檢查。各有關部門加大對違規調運苗木、以次充好、傷農賤農行為的查處力度。建立健全良種苗木價格監管制度,維持苗木價格基本穩定,確保核桃良種苗木管理規範。

(四)提高科技服務水平。一是搞好科技服務。高度重視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縣鄉林業科技隊伍建設,強化科技服務網絡和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高科技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組建核桃產業發展工作機構,在縣林業局設立核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縣或林業系統事業單位中調配2—3人進入核桃產業辦工作,充分發揮產業協調、指導和服務的主體作用,不斷提高核桃產業化經營水平。核桃基地鄉鎮、重點村都建立健全核桃專業服務機構,成立核桃協會,強化組織服務職能。二是強化示範培訓。積極爭取科技示範扶持項目,加大科技示範引導。縣、鄉鎮分別建立科技示範基地、示範村和示範大户,加快標準化栽培

技術示範推廣。縣上重點抓好5個標準化示範鄉鎮,每個鄉鎮抓好2—3個標準化示範村、10—20個專業示範户。建立以林業科技人員培訓為基礎,縣職專、農廣校、鄉鎮農技學校為補充,村級農民夜校、產業協會培訓為主體的培訓網絡。加大核桃實用生產技術培訓力度,力爭經過2—3年的努力,使每村有10名以上懂技術、會管理的技術型人才,每個專業户有1人懂得核桃建園、嫁接、標準化管理知識。

(五)推進產業化經營。一是加強龍頭企業建設。採取外引內聯、重組、兼併、收購、股份合作等形式,培育一些大規模、高起點、外向型、牽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力爭到2015年,形成產值或銷售額達到300萬元以上的核桃加工龍頭企業4户,其中產值或銷售額超1000萬元的1户。實施柞水核桃名牌產品戰略,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產品和知名品牌,積極開展綠色核桃產品生產認證、註冊工作,提高柞水核桃的知名度。二是大力發展中介組織。堅持“x府引導,部門指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給予中介組織適當優惠政策,積極發展縣核桃產業協會和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的中介組織。支持中介組織廣泛開展技術推廣、科技培訓、市場營銷等經營服務活動,充分發揮中介組織增進交流合作、調解貿易糾紛和開展行業自律的作用。三是搞好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推行“公司+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模式,採取產銷直掛、連鎖經營、網上交易、電子商務等新型營銷方式,擴展銷售渠道。依託商洛創建西北重大核桃集散地和交易市場的機遇,引導我縣更多的農產品營銷企業在西安及周邊地區設立銷售窗口,把柞水核桃產品逐步打入西安乃至全國大中城市。積極利用每年舉辦的“商洛核桃節”、楊凌農高會等推介平台,宣傳推介柞水核桃產品。加強核桃質量監督執法,規範核桃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保護柞水核桃品牌形象。

專題調研報告 篇四

按照市政府的安排,5 月 9 日至 16 日,xx縣組織由常務副縣長周大曙,分管教育副縣長馬志列掛帥的教育發展專題調研組,對全縣的教育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查。調查採取實地考察和召開座談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地調查了縣一中、二中、生源學校、西竺山中學等,召集部分公辦學校校長、民辦學校法人代表、教師、學生家長、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縣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

xx縣轄 30 個鄉鎮(園),人口 78 萬,總面積 20xx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公辦學校 356 所,其中縣屬學校 7所,鄉鎮中學 20 所,中心國小 21 所,村小 224 所,教學點 73 個,九年一貫制學校 11 所,民辦學校 6 所。在校學生 99648 人,其中國小生 50728 人,國中學生 35082 人,普高學生 11616 人,職高學生2222 人。共有教職工 8260 人,其中在職教職員工 6426 人,退(離)休教職工 1834 人。

近年來,我縣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全面落實"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主要體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1、教育投入不斷加大。20xx-20xx年的教育經費支出總額分別為13595 萬元、13563 萬元、16620 萬元,人均教育經費支出分別為 1194元、1260 元、1420 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三年分別為 8820萬元、9137 萬元、10199 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佔教育經費支出

的比例分別為 65%、67%、63%,分別比上年增長 3%、4%、8%,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佔財政總支出分別為 36%、32%、29%。

2、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全縣共有教職工 8260 人,其中在職教職員工 6426 人(含在崗教師 5791 人、未聘分流教師 635 人),退(離)休教職工 1834 人;在崗教職員工中,高中教師 601 人,國中教師 2136人,國小教師 2635 人,行管及工勤人員 349 人,局機關幹部 70 人。研究生學歷 4 人、本科學歷 1148 人,大專學歷 2512 人,中師學歷1708 人。在職教師中 35 歲以下的 1757 人,36 歲-45 歲的 1920 人,46 歲以上的 1695 人。中學高級職稱 230 人,中級職稱 2623 人,初級職稱 2519 人。

3、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借鑑其他地區辦學改革的成功經驗,我縣先後對縣五中、城關五小(現生源學校)、縣二中、縣職業中專實行"國有民辦、校長領辦"辦學體制改革。實行"校長領辦"以來,幾所改制學校抓住發展機遇,大膽改革,鋭意創新,強化管理,內活機制,均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成績。一是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民辦生源學校由原來僅 100 多學生的國小發展到有國小、國中、高中近1600 人的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縣二中投入 1000 多萬元,三年學校淨增資產 600 多萬元,學生由改制前的 20xx 多人增加到現在的3000 多人;縣五中籌資近500 萬元投入學校建設,學生由改制前的 800多人增加到現在 3000 多人。二是教師待遇不斷增加。幾所改制學校均採取有效措施,調動教師積極性,在確保教師基本工資足額發放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了教師的福利待遇。三是教育質量明顯提高。縣二

中大學聯考成績三年三大步,上線人數逐年增加,去年本二以上上線為113 人。縣五中去年達到了 40 多人。

4、教育收費不斷規範。堅持"標準不漲、範圍不超、項目不增、程序不減"的"四不原則"。每期開學前,縣電視台均要公佈學校收費標準,同時各校懸掛永久 502 人,而這 35 歲以下的 502 名教師中,分佈在縣城的有 128 人、農村集鎮 320 人,在農村村小很難找到年輕教師。以我縣大南湖鄉中心學校為例,全鄉 67 名教師,30 歲以下的教師不到 10 人,村小教師基本是 40 歲-50 歲的教師。這部分年齡偏大的教師基本上是以前轉正的民辦教師,他們在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教學方法等方面顯得很吃力,很難適應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二是部分學科教師緊缺。我縣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物理、化學等科目教師嚴重不足,部分學校甚至沒有一個師範院校畢業的英語等學科教師。每年到外面也很難招聘到這些學科的教師,很多學校不得不採取教師"中途改行"、"趕鴨子上架"等辦法來解決專職教師不專的問題。目前,全縣國中英語教師欠缺 23 人左右、物理教師欠缺 14 人左右,化學教師欠缺 13 人左右;全縣國小英語教師欠缺 25 人左右,音樂教師欠缺 10 人左右,美術教師欠缺 12 人左右。三是師德水平難以適應素質教育發展要求。受市場經濟大潮等因素的影響,極少數教師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出現了不敬業、不愛崗,只講報酬,不講奉獻;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打牌等現象也嚴重影響教師的整體形象。

5、職業教育發展滯後。目前,我縣職業教育與當前市場需求間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一是師資配備上。由於多方面

原因,我縣職業教師專業水平不高,很難有效對學生進行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術教育。想改善職業教師隊伍結構,但苦於縣財力有限,無法保證引進高素質的專業教師。二是辦學方向上。目前,我縣職業教育大體方向還基本停留在學歷教育階段,適應不了形勢發展需求,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為"三農"服務的方向"的要求。唯一出路是調整專業設置,辦學方向對準市場。而解決這一問題,根本是師資,關鍵是資金。三是基礎設施上。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如果沒有先進的設備設施,學生就無法接受到與社會和市場銜接的先進技術教育。近幾年,我縣職業技術教育的基礎設備設施雖有更新,但由於資金投入上有限,遠遠跟不上發展需要。另外社會實踐基地建設也很缺乏,學生如果侷限於關門學習,不多參加社會實踐,也很難掌握到適應市場需要的專業技能。

6、外部環境欠優。儘管我縣出台的《關於加快發展我縣教育事業的若干意見》(漢發[20xx]10 號文件)中明確規定"未經黨委、政府分管教育的負責人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對學校進行檢查、收費、罰款,否則視為"三亂"行為。"但收效不明顯,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同時學校周邊環境整治也還存在一定問題。

二、加快教育發展的幾點建議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和市"教育 20 條"精神,促進城鄉教育健康發展,特建議:

1、加大對農村教育轉移支付的力度。重點加大對經濟不發達縣(市)教育投入力度,解決農村學校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縮小與發達

地區教育發展的差距。同時繼續落實財政保教師工資、轉移支付保危房改造、雜費保運轉的"三保政策"。

2、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化解教育債務的辦法。農村教育債務不能無限期由學校承載下去,債務剝離不能停留在文件和口頭上,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是否可以考慮採取"國家投一點、地方拿一點、羣眾集一點"的辦法加以解決。

3、加大教育發展的規劃力度。組織專門力量對本地教育發展進行深入調研,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地教育的近期、中期、長期發展規劃。特別是要學校佈局調整上,要摸清生源情況,宏觀統籌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農村教育與城鎮教育的協調發展。

4、理順教師隊伍管理機制。建議教師的招聘、職評、檔案管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主責。在教師招聘上,要以滿足教育發展的正常需要為根本,及時足額補充的師資充實教師隊伍;在教師培養上,與地方高等院校採取"訂單培養"做法,解決優秀師資招不進來的問題;在教師培訓上,解決教師培訓經費不足,加強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編制部門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編制專門用於教師培訓提高。

5、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堅持把師德教育放在首位,着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教師隊伍。加強教師繼續教育,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鼓勵教師自學,並出台一定獎勵措施,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為教師成長提供一個堅實平台。同時,加強農村邊遠學校與薄弱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在職稱評聘、工作待遇上予以適當

傾斜,建立城鎮教師定期到農村服務制度,逐步解決教師佈局不均的問題。

6、鼓勵民辦教育發展。認真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實施條例,積極鼓勵社會各界以多種形式投資辦學,加強對民辦教育指導與交流,逐步建立公民辦師資合理流動機制,做大做強民辦學校。同時,着力規範民辦教育的發展,強化民辦學校內部管理,擴大辦學規模,提升辦學質量,形成公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7、加大對職業教育發展與改革力度。採取"政府送一程"的辦法,突出職業教育,在政策上傾斜,在資金上扶持,在就業上指導。同時,大力調整農村職業教育的科目設置,注重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實用性和科學性。

8、加大優化教育外部環境的力度。要高度重視涉及學校檢查收費的問題,制定相關政策制止職能部門對學校的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給教育發展一個良好的空間。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特別是網吧治理問題還要加大力度,文化部門要把好審批關,現有學校周邊的網吧,該取締的要堅決取締。

調研報告模板 篇五

市委從相關部門抽調16人組成四個基層黨建調研組,深入9個縣(市、區)、52個市直黨委、66個基層黨組織,組織召開基層黨組織書記座談會16個,座談212人次,發放1100張調查問卷,對全市鄉村、街道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及“兩類”組織等不同領域基層黨建工作開展了深入調研。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發揮。堅持保障大局,緊扣發展,突出特色,強化服務,把創先爭優活動打造成科學發展工程、羣眾滿意工程、固本強基工程。深入開展“爭發展排頭、當服務先鋒”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履職盡責創先進、立足崗位爭優秀。通過在產業項目中開展“黨員示範崗、黨員先鋒崗”活動,在工業三年再翻番中開展“為企業獻良策、做貢獻”和爭創“生產標兵、技術能手”活動,在發展現代農業中開展“爭做帶頭致富標兵”、創建“場縣共建、小城鎮建設”示範單位等活動,使廣大黨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當先鋒、作表率,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通過開展創先爭優“雙百工程”評選活動,全市選樹先進基層黨組織225個,優秀共產黨員典型132個,王江、趙永錄、王海青、邱成武、姜馳等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蹟在中央和省、市多家媒體宣傳報道。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徐澤洲來我市調研指導創先爭優活動,對我市“圍繞中心紮實開展活動、強化組織領導狠抓落實、健全機構紮實推進、典型引帶營造氛圍”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我市創先爭優活動思路清晰,載體實在,措施具體,成效顯著,讓羣眾看到了創先爭優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2、深入開展“百部聯百村”活動,城鄉統籌的黨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組織中省市、縣(市、區)直部門黨組織與全市957個農村(含撫遠縣)基層黨組織開展“百部聯百村”活動,積極構建“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優勢互補、共同繁榮”的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通過組織體系聯建、組織活動聯搞、黨建資源聯享、服務黨員羣眾聯辦、城鄉全面發展聯促“五聯”方式,鞏固了村黨組織的核心地位,拓寬了城鄉交流渠道,促進了城鄉各類資源的合理流動,提升了機關黨員幹部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20__年5月,新華社黑龍江分社對全省開展“百局聯百村”活動進行報道,專題選取我市“百部聯百村”作為全省的活動典型進行採訪報道,並在《國內動態》中刊發經驗做法。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批示:“百局聯百村”活動很好,既加強了農村基層黨建資源,又讓機關幹部“接地氣”。似可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普遍鼓勵機關黨組織與農村、社區黨組織“聯創聯建”。中組部部務委員、組織二局局長陳向羣來我市調研“百部聯百村”活動時,對活動的開展、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黑龍江日報》、《黨的生活》雜誌、人民網等多家媒體刊發了我市的經驗做法。

3、全面推行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基層民主管理機制不斷完善。為加快農村基層民主化進程,有效解決農村“一事一議”難議成的問題,我們借鑑“四議兩公開”做法,積極實踐以村黨組織、村代會、村委會為基本組織架構的農村新型民主管理辦法,探索構建村黨組織領導、村代會決策並監督、村委會落實的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將領導、決策、監督、執行“四權”分離,建立了權責明晰、決策民主、運作規範、監督有力的村級工作運行機制。目前,全市96.3%的村結合村委會換屆,推行了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同時,在全市62個鄉鎮全面推行了以“廣開渠道提建議、黨委科學定決策、政府實施幹實事、社會監督評優劣、組織考核問實效”為主要內容的“五環工作法”,加快了鄉鎮基層民主建設進程。我市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經驗在全省組織部長座談會上交流,並在《黑龍江日報》、《黨的生活》雜誌、省委組織部《組工信息》刊發。

4、發揮非公黨工委和社會組織黨工委“雙輪驅動”作用,努力實現“兩類”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20__年,我們依託市工商局個體勞動者協會和市民政局民間組織管理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工委和社會組織黨工委。截至目前,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工委新建黨組織172個,市社會組織黨工委新建黨組織33個,初步形成了市委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專業部門和縣(市、區)條塊結合,合力推進的“兩類”組織黨建工作機制。同時,我們結合非公有制企業缺少懂黨建人員的實際和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實現再就業的願望需求,開展了選派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擔任“黨建指導員”工作,有力地促進了黨的建設覆蓋和非公企業健康發展。

5、實施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和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全覆蓋工程,有效提升了農村黨員幹部整體素質。深入開展村級活動場所建設三年攻堅戰,共落實資金5947.8萬元,新建和改擴建428個場所,使全市957個行政村(含撫遠縣)實現了活動場所全覆蓋的目標,為農村黨員幹部素質提升活動提供了場所保障。不斷加大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建設力度,先後投入資金685.8萬元,建成遠程教育終端站點1048個,實現了農村遠程教育網絡全覆蓋。去年我們與市農委、__聯通公司聯合實施農村黨員素質提升工程,創造性地開展了“專家進現場遠程聯萬家---專家流動講堂”活動,創新應用了3G無線網絡平台,組織專家深入田間地頭、農民家中現場答疑解惑,激發了廣大農民學習熱情,實現了授課效果的最大化。截至目前,通過3G遠程教育流動講堂,完成了4名省級專家和25名市級專家的授課直播任務,並在全省率先對全市換屆後新當選的村“兩委”成員進行了全員培訓,進一步提升了村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和履職能力。省委組織部領導對我市“流動專家講堂”給予了“3G講堂,全國首創”的高度評價。

調研報告 篇六

在郵局實踐的半個多月期間,我學到了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拓寬了知識面,也學到了很多的社會實踐經驗,受益匪淺。同時也對中國郵政這個百年國企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原本以為郵政局是一個很簡單的單位,只是在前台辦理一些儲蓄業務,但真正融入到這個單位當中,你會發現它是很複雜的。主要包括一下幾個部門:營業前台、郵政通信營業廳、儲蓄前台、計劃財務科、函件局、報刊局、集郵公司和速遞物流公司。

在這二十多天中,我主要實踐部門是在營業前台、函件、報刊局這三個部門。

函件是中國郵政的基礎也是核心業務,直接關係到整個郵政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我的工作就是把送來的信件,報刊,快遞按地區分配好並加以記錄,再把信息輸入到計算機中。這些工作是枯燥無味的,但必須得細心,如果記錯了地址那會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在發信件之前,我們都會核對很多遍。

在營業前台的實踐工作中,我認為還是蠻有趣的。在此,我學會了什麼叫做服務,比如在語言表達上和肢體表達上。當有用户走進營業廳離櫃枱一米時,要立刻起立並面帶微笑説:“您好!請問您辦什麼業務?”在辦理業務過程中,有一些語言是不能説的,像“為什麼”、“什麼事”、“快點,後面還有好多人等着呢”,也不可以態度冷談,對用户不理不睬。如果用户要辦理非本台業務時,要説“對不起,請您到xx號櫃枱辦理。”而不能説“這不能辦”或“該找誰找誰去”等等一系列的話。

我們當地支局雖然不能像市區一些大郵局那樣投入大量資金改善環境,但我們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使自身更加完善。沒有專用的提示牌,可以自己動手製作,沒有專門得保潔人員,我們可以早到十分鐘來打掃,顧客搬動費力的郵件我們可以提供幫助。點點滴滴,其實都是為了能讓顧客在一個乾淨整潔舒適的環境下辦理業務,更好的為顧客服務,“用户是親人”不是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是放在心裏的一份真情。

我想這些服務之道,對我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公司的調研報告 篇七

一、調查人:

XXX,XXX,XX,XXX

二、調查時間:

5月初

三、調查地點:

合肥順豐物流

四、調查對象:

合肥順豐物流

五、調查對象簡介:

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3月,是一家主要以經營國際、國內快遞及報關、報檢、保險等業務的港資快遞企業,集團總部設在深圳。經過十六年的發展,順豐集團的自建的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30個省、直轄市(含台灣省)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並不斷為客户提供快捷安全的服務,成為中國民營速遞企業的重要力量。目前,正圍繞質量、品牌、市場佔有率和抗風險能力為要素,不斷追求企業核心競爭力,努力將順豐打造為中華民族快遞企業的“百年品牌”。

六、調查主要內容:關於貴公司對物流人才的要求

公司最為需要的專業人才有以下幾類:

■項目經理:大專以上學歷;3年以上管理工作經歷,其中1年以上物流相關崗位資歷;有安全、質量管理經驗;具有客户開拓能力與經驗及一定的客户資源。

■物流項目主管/客户服務主管:5年以上管理工作經歷,其中1年以上物流企業相關崗位資歷,從事過一體化及綜合性3PL項目管理。

■貨代業務部經理:大專以上學歷;有一定的國際貨代業務操作經驗,熟悉國際運輸代理等方面的業務和流程,有一定的船公司和航線關係。

■車輛採購主管:中專以上學歷;5年以上工作經驗,其中至少2年以上交通運輸/物流企業相關崗位資歷;熟悉全國車輛行駛線路、道路與交通信息;精通上海至全國各地車輛行駛的成本費用;瞭解運輸市場行情(價格、車源);持有駕照,懂車輛性能。

■倉儲主管:大專畢業;5年以上工作經驗,其中至少2年以上大型、現代倉庫管理經歷;熟悉電腦辦公自動化軟件操作,有SAP及其他ERP倉庫模塊操作經驗。

■運力採購:中專以上學歷;2年以上物流行業採購工作經驗,熟悉物流採購招投標程序,具備採購成本分析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報關員:中專以上學歷;1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有報關證和報檢證;有相關工作經驗,尤其是保税區、物流園區的工作經驗。

■JAVA程序員:計算機專業大專或以上學歷;具有2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參與過ERP項目開發與實施;熟練操作SAP,並能用JAVA語言對SAP系統進行完善。

如何能成為物流行業的搶手人才?

考職業資格證書。為了提高常年從事物流工作人員的物流理論水平,我國出現了多種“物流師”認證,其中既有官方的,也有非官方的(行業性的),還有舶來的。

上物流研究生班。已經有一定物流從業經驗的人想進一步進行深造,大學中的在職物流研究生課程是比較好的選擇。已經具備學士學位水平並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人經過正規的研究生課程學習後,可以獲得碩士學歷證書。

參加短期培訓。一些大學的物流在職研究生班也舉辦一些短期的培訓,參加這樣的短期培訓班,不是為了考證或是拿學歷,只是充實知識和提高能力。

參加成人大學聯考成為專業人才。如今,物流專業也成為一些學校成人大學聯考的新增專業。通過學習,培養操作技能,使自己成為物流行業的一線操作人員。

七、感觸:

通過這次調查,我還是看到了剛畢業的大學生與企業要求的人才之間存在的差距。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我想現在的我們不僅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更要走近企業,同時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質。

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對外承諾,在未來短短几年中,我國將全面開放運輸、貨運代理及其他物流服務。隨着國際物流巨鱷紛紛搶灘大連,未來對物流人才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我相信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明天我一定會在物流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調查報告的作文100字 篇八

調查時間:寒假假期

調查地點:長輩親戚家

調查渠道:長輩親戚、網絡查詢、書籍尋找

調查結果:

長輩親戚:春節要團圓,除夕夜晚上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正月七年級,要早早起來去當地的寺廟燒香拜佛。春節八天,要到處拜訪親戚。

網絡調查: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貼春聯、掃塵、倒貼福等等的習俗。

調研報告 篇九

為認真貫徹落實好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精神,有效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研究探討推動我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思路措施,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問題,5月3日至5月15日,市工信委王鬆平主任率領工信委分管經濟運行、節能降耗、工業>投資、園區建設、中小企業發展等委領導及有關科室負責人共21人到全市9個縣(市)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投產企業達產增效、竣工企業投產達產情況;工業園區重大項目推進情況;受環評限批影響項目環評限批解除後項目備案及推進情況;招商引資在談項目落地情況;50户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以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及需要市工信委幫助解決的問題進行調研。調研組採取現場調研、召開座談會聽取彙報等形式開展調研工作。從總體情況看,我市12個工業園區建設日益提高,工業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園區管理體制基本健全,發展後勁和活力進一步顯現,園區經濟在工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支柱作用更為突出,已成為工業經濟主要增長極。

一、園區發展基本情況

(一)管理體制

為搶抓“橋頭堡”建設機遇,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推動全市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去年8月25日,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中國共產黨曲靖市委曲靖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發展的決定》(曲發?2011)21號)(以下簡稱《決定》),要求每個縣(市)區成立工業園區管委會,作為同級政府的議事協調機構,全權管理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九個縣市區的工業園區管委會專兼職副主任選配到位履職,管委會內設“一室三局”人員除馬龍還沒有選派到位外,陸良、師宗、羅平、富源、麒麟、沾益、會澤7個縣市區的“一室三局”機構設置及人員選配到位履職,宣威工業園區同宣威開發區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內設機構沒有重新設置。管委會機構設置,人員選派和基本到位。

(二)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

一季度全市12個工業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69億元,同比下降4.13%,其中工業投資24.04億元,同比下降3.03%,基礎設施投資2.48億元,同比增長25.51%。標準廠房建設完成投資1.8億元,同比增長30.43%。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加,但總體講,園區固定資產投資欠季度目標數較大,工業投資只完成了季度目標數的50.24%,欠23.81億元。完成較好的是宣威、富源、會澤、麻黃,分別完成目標進度數的101%、99.76%、95.53%和85.83%,完成不足30%的是越州、馬龍、羅平、師宗、南海子,分別為23.53%、20%、16.47%、7.06%和3.3%;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只完成了目標數的35.94%,欠4.42億元。完成較好的宣威,完成目標進度數的105%。越州、煤化工、陸良沒有基礎設施投入。

(三)經濟運行

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工業園區6個,市級重點工業園區6個,規劃面積374.7平方公里,總體上形成了由國家級開發區、省級園區和市級園區組成的多層次園區體系,培植和構建了以新材料、化工、冶金、機械裝備、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為主體的六大支柱產業體系。“十一五”期間,工業園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1.37億元,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6.94億元。2011年,全市工業園區已開發面積達59.44平方公里,實現工業總產值693.26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5.4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3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的43.8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7.4億元,其中:工業投資163.01億元,基礎設施投資14.93億元;上交税金21.35億元;園區內企業總數達到414户,從業人員8.49萬人。今年一季度全市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77.97億元,同比增長20.51%,完成季度目標數215億元的82.78%,欠37.0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78億元,同比增長12.07%,完成季度目標數的69億元的57.65%,欠29.22億元;上繳税金3.8億元,同比下降44、63%,完成季度目標數的49.71%,欠3.845億元。全市12個工業園區沒有一個園區全額完成季度目標。

(四)招商引資

20xx年1-3月,全市共有國內合作實施項188項,項目總投資1894億元,合作方總投資1883億元;籌建項目21個,在建項目139個,完成項目27個,簽約項目1個;其中工業項目128個,優勢產業127個。我市各工業園區一季度工業園區累計新簽約項目20個,在談項目40個。

(五)規劃修編

按照《雲南政府關於加強耕地保護促進城鎮化科學發展的意見》(雲政發[2011]185號,以下簡稱《意見》)精神,曲靖市在省要求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和城鎮近期建設規劃進行調整的基礎上,按照“靠城不進城、發展有空間、相互有依託”的要求,對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工作,規劃修編各項工有序進行。我市麒麟、宣威、富源被列為國家級利用低丘緩坡荒灘試點,陸良、師宗、羅平、馬龍、會澤、沾益被列為利用低丘緩坡荒灘省級試點縣,20xx年2月9日,市政府授權市國土資源局組織市國土、規劃、工信、林業四部門對我市九個縣市區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近期建設規劃、林業保護利用規劃和工業園區規劃四個規劃銜接成果進行了市級聯合審查,並已以通過。到目前為止,羅平縣、會澤縣修編後的規劃已經通過縣、市兩級組織的評審,待修改完善後報省工信委評審備案,馬龍園區修編後的規劃以及輕工基地規劃已經完成並通過了縣級評審,待市級評審後報省評審備案,其他園區規劃修編工作正在文本編制過程中。

二、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決定》,園區管委會作為同級政府的議事協調機構,雖人員除馬龍外,基本配齊,也已授權,但實際工作中難於充分行使職權。

(二)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還停留在為了項目而建設,沒有真正做到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先行,園區開發力度能力較弱,只有陸良、羅平、馬龍、會澤開展了土地預收儲工作。現已開發建設區電力配套沒有協調一致,所到縣市區多反映現有企業用電的問題。

(三)招商引資項目落地較少。我市工業園區現有具備招商的儲備項目95個,再談項目只有40個,不足儲備項目的一半,簽約項目只佔儲備項目的五分之一,而開工建設大項目沒有。

(四)經濟運行情況和投資情況堪憂。曲靖的加工製造業,除煙草外,主要是以重化工和冶金兩大支柱產業為主,受世界金融危機、希臘債務危機和我國調控>房地產也的影響,我市的煤炭、焦化、鋼鐵等產業的產能、產量、價格大幅下降,嚴重影響了我市工業園區經濟運行和投資。從調研的情況和一季度的報表情況分析看,同比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同比是兩位數的增加,但固定資產投資降低3.03個百分點;上繳税金大幅降低,減低38.74個百分點;企業利潤除西城、師宗、會澤、羅平沒有出現虧損外,其它園區出現虧損。

(五)產品結構單一。我市12個園區的規劃佈局非常雷同,基本上都是圍繞化工、冶金兩大產業進行發展,沒有真正形成依靠資源,錯位發展的格局。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絕大多數園區還停留在原料的初級加工上,產品附加值不高,沒有形成園區產業鏈的延伸和循環經濟發展格局。

三、當前的困難

(一)建設資金短缺。特別是園區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缺口較大,各級政府投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與園區發展那的實際需求差距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後。

(二)企業融資貸款困難。受宏觀政策和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貨幣政策任然偏緊,中小企業資金緊張,大部分中下企業融資尤為困難,資金鍊繃緊甚至有可能出現斷裂的風險。

(三)項目支撐不夠。由於目前招商引資政策不夠完善,加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項目簽約率不高,項目落地不多,項目推進不快。總體上看,園區大項目不多,主導產業不突出,特色產業未形成,園區經濟總量小、層次低、競爭力弱。

(四)用地成本增加。去年9月,省實施“工業上山,城鎮上山”的政策,按照新的土地政策,需要徵收壩區耕地質量補償費,據不完全統計,我市需增加的`用地成本麒麟麻黃達37萬元/畝,南海子達28萬元/畝,其它地區達18.7萬元/畝,用地供給成本大大增加,項目推進、落地更加困難,有一部分再談項目推進較為緩慢或停止。

四、建議和意見

(一)強化考核。根據《決定》提出的要求,我市工業園區實施“三年倍增,五年翻兩番”行動計劃,要對各工業園區實施考核,建議儘快促成市政府出台園區考試實施辦法,逐一落實《決定》的有關政策,激發園區活力,掀起園區發展新景象,以工業園區的“三年倍增,五年翻兩番”推動我市工業的跨越發展。

(二)落實有關文件精神。建議市委市政府督促各部門和縣(市)區儘快出台加快園區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省委政府今年3月17日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快工業跨越發展決定》和市委市政府去年8月25日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發展的決定》的相關對園區建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特別是園區新增税收部分留給園區作為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從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園區的承載力。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是園區發展的生命線,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築巢引鳳的基礎上,必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議市委、市政府促使各縣(市)區出台招商引資相關激勵機制,確保招商引資取得突破。

(四)召開園區用電工作協調會。隨着入園企業的增多,當前已經出現的電力配套設施的滯後等問題,建議由我委主持,邀請市供電局;縣(市)區分管領導、園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工信局分管領導;縣供電公司是就園區規劃修編後和近幾年發展的情況,電力配套設施中存在的問題和當前急需解決的等問題召開專題座談會進行協調。

市場調研報告 篇十

大學調研報告:

1調查報告的基本情況,包括調查對象、目的、方式等。

2調查結果介紹。綜合調查報告內容,依照不同問題進行梳理。

3調查報告的啟示和解和結論。

4調查報告所反應問題的解決方案或建議。

學生從國小一路走到大學,然後大學畢業面臨擇業。一直以來從一所學校進入到另外一所學校,雖然周圍的變了,身邊的人變了,但是性質沒有變,始終是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大學畢業踏入工作崗位,變得不僅是身處的環境,身邊的人,最重要的是生活的主體內容的性質變化。畢業大學生們要從相對純淨的校園進入到五光十色的社會,從隨意性很大的課堂生活進入到不能曠工、不能怠工且在專業性、技術性都有諸多要求的工作崗位上。生活內容性質的轉變,周圍環境的變化,以及怎樣應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這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説都是一個心理上的巨大磨練,都有一個漫長的心理蜕變的過程。

大學調研報告範文

一、新鮮感和逃避心理

大學生以往生活的環境是相對比較封閉的校園和家庭,畢業之後進入工作崗位面對的就是在各方面都比較開放的社會生活。一部分大學生對新的生活模式,新的生活環境充滿新鮮感和好奇,對社會生活抱有過高的期望。這部分大學生會在剛開始接觸工作的時候精神頭十足,可一旦在工作中遇到實際困難,就會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還有一部分大學生對社會身份的轉變不能很好的掌握,看不慣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世俗,無法很好的處理工作中上下級以及同事之間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從而對工作產生厭惡的情緒,負面情緒長時間得不到正確的調整,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心理障礙。工作不能得心應手,人際關係上不能突破,一部分大學生會把現在的工作生活與過去作為學生的校園生活進行比較,覺得校園生活簡單美好,想要重新回到校園藉此逃避現實。這種不能正確的面對現實的心態被稱為逃避心理。針對這種心理大學生要做好對自我心態的調節,面對困難找到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不是一味的用不切實際的想法來逃避現實。

二、自卑和自負

自卑心理和自負心理是兩個對立的極端。這兩種心理都是不正確的,都會影響畢業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畢業大學生以前所在的學校是一個相對純淨的環境,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以及人情世故。進入到工作以後也就意味着進入了社會生活。工作中首先面臨的是工作內容的實際操作,大學生之前在學校所學習掌握的知識在實際的應用中並不是很理想,這給大學生的心理上就造成了一個打擊。其次在工作中要面對的還有自己的領導、同級同事、以及下屬,在處理這三層人際關係上,沒有社會實踐僅靠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同樣會導致大學生自卑心理的形成。自卑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樹立信心是戰勝自卑心理的關鍵。畢業大學生剛剛踏入崗位在陌生環境陌生模式下產生的自卑心理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真正的自卑。這種自卑心理只要稍加調試很快就能轉變成一股力量,成為成功的推動力。不能熟練的工作是因為剛剛入職,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給自己樹立信心,在工作上多加練習,儘快的掌握。這種自卑心理也會隨着對工作環境的熟悉,工作內容的掌握而消失。不要太早的放棄,給自己一點信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善於發掘、利用自身的“資源”改變自己適應環境。.。.。.

當代大學生面臨着相當嚴峻的就業形勢,這場經濟危機不僅影響了世界各國的經濟,還導致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各校大學生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面對危機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呢?

全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走向越來越難的趨勢。

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勢有很大關係,另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進行各方面的調查,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為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調查結果呈現出以下幾個問題。一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一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為第一選擇,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對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有過四分之一的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一是經濟知識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

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人才;

三是心理素質,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問題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應出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方面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

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客觀的評價,這裏除了客觀因素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室必要的。

二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這説明兩個問題,

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在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時密切相關的。

三價值取向:記者在走訪的過程中瞭解到,各單位的薪資基本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只有少部分單位存在降薪的現象。大多數企業負責招聘的人員都表示,崗位薪資不可能高於招聘薪酬,但會基本保持原有水平。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求職者應對人力資源市場和薪酬採取主動迎合態度,針對現階段形式自身作出相應調整。

我們大學生的擇業觀正在發生變化,他們變的冷靜理智,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年我國的中小企業已經達到100萬家,佔全部企業的99%,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也是我們大學生的主力軍,其企業具有更多的創新和更新能力,我國加入wto後對大學生求職擇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jvkne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