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文化建設調研報告多篇

文化建設調研報告多篇

文化建設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合作社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合作社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合作社是與市場經濟相生相伴發展的,在我國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織形式。合作社文化在我國的形成、發展已具深刻的內涵和外延。供銷合作社作為我國最大的合作經濟組織,是合作社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在長期的改革發展實踐中積澱了豐富的合作社文化。

近幾年來,我市供銷社着眼於發展合作經濟組織、搞活城鄉商品流通、服務漁農業產業化經營,對加強合作社文化建設進行許多有益的探索。組織員工採取多種形式深入學習中央頒佈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新時期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運用和挖掘供銷社系統先進人物的事蹟,激勵廣大員工學先進、比先進、爭先進,立足本職開拓進取、艱苦奮鬥,在系統內形成優良風尚;積極拓展創建文明行業的廣度和深度,着力抓好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不斷完善經營、服務各項管理制度,制訂各崗位職業道德具體規範,嚴格自律,盡力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多方位的優質服務,不斷提高文明服務整體水平;探索黨建工作新格局,以黨建帶動工、青、婦、老幹部等工作,有效地推進學習型組織創建、和諧企業建設和幹部職工隊伍建設等開展。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漁農村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形勢下,供銷合作社要充分發揮在統籌城鄉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進一步創新體制,加快構建新的為漁農服務體系,不斷增強社有經濟實力和綜合服務能力。必須着力建設先進合作社文化,激發廣大員工的發展意識、創新意識、競爭意識,提高管理的執行力;樹立供銷社新形象,打造新品牌,推進新合作,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有形和無形的力量將供銷社事業推向興旺。

一、着力培育和弘揚有供銷社特色的合作社精神

精神形態的合作社文化,作為合作社員工羣體心理的主導意識,是合作社經營與服務宗旨、價值準則、管理理念的集中體現,是合作社文化的最高層面。合作社最早誕生於英國的工業革命時期。合作制從本質來講有兩層含義:一方面,它是勞動者為改善生產或生活條件、謀取和維護自身利益,在自願互利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經濟組織;另一方面,它又是以勞動聯合為基礎的經濟關係,生產資料、資金等要素通過合作佔有,為聯合勞動提供物質前提。有專家指出:只要農業是家庭經營的,農民的合作組織就是最好的組織制度。合作社由於起到了連接政府與勞動羣眾的橋樑紐帶作用,發揮調節經濟利益、緩解市場經濟弊端的功能,而受到廣大勞動羣眾的歡迎和各國政府的重視。培育和弘揚合作社精神,要大力倡導“自願、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社原則。合作社原則培養人們的互助互利精神和民主管理意識,倡導聯合與合作,是供銷社長期存在和發展的價值所在。

培育和弘揚合作社精神,要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盡職盡責的創業精神。供銷合作社的歷史是一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凝聚着老一輩供銷社人以社為家、勤儉創業的優良傳統。在新的形勢下,要充分挖掘供銷社人艱苦奮鬥、樂於奉獻的精神內涵,學習先進人物開拓創新干事業的優良品質,在廣大員工中倡導新時期的“扁擔精神”、“揹簍精神”和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敬業精神。

培育和弘揚合作社精神,要積極踐行“誠實、公平、情義、服務”的職業道德。長期以來,供銷社承擔着農村商品流通主渠道職能,在為農民羣眾服務中形成了視消費者為親人的誠信服務職業道德。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供銷社的經營範圍和經營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在新的形勢下要發揚光大。要堅持把“親農惠農”作為一個文化價值鮮明地提出來,加強對員工的宗旨觀念教育,堅持文明經商、依法經營、以誠取信、以信取利。針對消費者不同需要,不斷改進服務方式,延伸服務內容,盡心盡力提供熱情、細緻、周到的優質服務。通過推廣使用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打造經營與服務品牌等塑造社會形象。

二、加強制度文化建設,不斷推進管理創新

制度與文化從狹義上來説屬於兩個不同的管理層次和管理方法,但當有形的制度中滲透着文化,無形的文化通過有形的制度載體得以表現時,就給管理制度賦予了文化內涵,形成了制度文化。供銷社的制度建設應突出價值觀念、素質要求、態度作風等要素,強調人的理想信念、奮鬥方向,把精神要求與具體規定有機結合起來,使之既能起強制作用,又能發揮激勵作用。

民主管理機制的建立是合作社發展的內在保證。要在法律、法規的規定下,制定和完善供銷合作社及其領辦的漁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公正合理、平等設置合作社參與各方的權利、義務,防止損害入社社員利益的事件發生。合作社運行中的重大事項都要通過社員大會表決,使社員真正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合作社還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廣泛採用合作契約、訂單農業、合作加服務等形式把參與各方通過利益聯結真正聯合起來,共同參與經濟活動。同時,作為合作經濟組織,要積極健全自我服務、自我約束和風險防範機制,特別要強化財會管理,確保依法規範運作。總之,要在堅持合作制原則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創新合作社管理。

社有企業是供銷社的經濟支柱,是供銷社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社有企業全面實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情況下,要着重在完善企業法人治理機制上下功夫。嚴格按照《公司法》和企業《章程》規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班子的運作行為,規範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發展機制。要發動員工廣泛參與,滲透合作社原則,制訂企業經營、管理、服務各環節的規章制度,不斷調整經營機制,用利益與價值觀激勵員工,使員工充分發揮自主意識和主動性,煥發出拓展經營、提高經濟效益的潛能。

三、堅持不懈,積極深化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

人類社會已進入了以科技創新為主要推進力的時代。科技和經濟的發展,推進了經營與管理的發展,無論是經營管理理念,還是經營管理結構、模式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對合作社和企業來説,最重要的不是擁有知識,而是利用,只有利用知識才能變成力量,特別是團體利用,才能體現知識的力量和價值,甚至產生增值。供銷合作社在市場經濟逐步發展、面臨新環境、新任務和新挑戰的形勢下,導入學習型組織的管理理念,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以學習促創新、促發展,已是建設先進合作社文化必須抓好的重要內容。

創建學習型組織,領導者要帶頭學,帶動員工學。領導者主要負責思考和決策,這就對領導者的知識結構、文化素養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領導者要率先垂範,聯繫實際,自覺學習;持之以恆,帶頭學習。同時,要認真抓好員工的學習。根據“木桶定律”,需要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不能出現“短板”現象。領導者不僅要自己學好,而且要當教練,領着員工學,把自己的創新思想傳授給員工,變成員工的共同追求。要進一步深化黨員、幹部的政治理論和經營管理等知識的教育培訓,鼓勵和引導員工把自覺學習和參加各項培訓作為履行崗位職責、激發自我奮發向上的第一需要,在員工中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科技、學法律、學經營管理活動。大力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增強創建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

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和物質保障基礎。建立員工多層次學習、崗位技能培訓、學習考核獎勵和合理化建議評優制度,將學習、培訓與職務聘用、職稱評聘、工資獎金掛鈎,形成培訓(學習)——考核——使用——待遇一體化的激勵機制。每年要投入相應的資金,作為長期人力資本投入,對員工參加在職學歷教育、各類崗位技能培訓,以及科技、文化等知識的學習,在經費上予以充分保障。

四、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增強合作社組織的凝聚力

合作社原則充分體現着以人為本的理念。建設先進合作社文化,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營造和諧,增強凝聚力,讓廣大員工在工作中各自快樂地釋放潛能。團隊精神是凝聚力的最佳體現。要以合作社精神,引導員工自覺把自己的前途與團隊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為實現團隊的利益目標盡心盡力,踏實工作。培養員工具有既能繼承優良傳統,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思想觀念和道德素養,以觀念引導行為,在經營、管理、服務活動中構築信任,倡導溝通和協作,求得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的統一,產生相互合作的培增效應。

堅持人性化管理,尊重人、理解人、體貼人、關心人。要樹立領導者自身良好形象,增強與員工的親和力,使員工深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要關心員工的疾苦,做好幫困扶貧送温暖。在股東權益體現、勞動用工、社會保險、勞動條件、接受教育等方面實現好、維護好廣大員工的合法權益。事業的發展,人才是關鍵。要着力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善於發現、引進人才,培養、使用人才,提高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用共同的理念、追求和激勵機制激發人才在經營服務發展中充分施展才華。

切實加強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工青婦等組織各司其職,創新思路,開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要針對改革、經營中涉及員工利益而出現的不同思想實際,及時解難釋疑、化解矛盾。深入開展社務公開、企務公開,落實各項民主管理措施,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員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舉辦有供銷社特色的表彰、節慶禮儀,激發員工的文化意識和對合作社的歸屬感。

【第2篇】關於法院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法院文化如同無聲的細雨,對法院幹警的道德修養、職業操守、辦案質效和辦案能力等方面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如何抓好法院文化建設,**法院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強化政治業務素質提升,突出文化建設的實用性,使法院幹警在思想覺悟、文化素質、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等方面取得質的突破。

奎十年來,**法院先後被授予“全國人民滿意法院”、“全國法院調研工作先進單位”、“省徑文明單位”、“省徑文明衞生單位”等榮譽稱號,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文化建設這一“助推器”。

該院文化建設的具體做法

一是充分發揮精神文化的凝聚功能,努力提升班子隊伍的綜合素質。着力構建頗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文化、職業道德文化、廉潔勤政文化、團隊協作文化。通過多種形式增加法院幹警的精神糧食,該院緊緊圍繞“人民法官為人民”、“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主題活動,舉辦“學習身邊典型,弘揚法治精神”的演講比賽,開展zd幹警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活動,從思想上提升幹警素質。開展書記員打字速錄競賽、裁判文書評比、庭審觀摩、聽評庭審等活動。在廉政文化建設方面,通過層層簽訂廉潔責任狀、發放廉政卡、觀看反腐倡廉錄像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加強幹警正反兩方面的教育,以防患於未然。通過舉辦文藝晚會、籃球賽、拔河比賽等文娛活動,豐富了幹警的文化生活,磨鍊了幹警的意志,增強了團隊協作意識。

二是充分發揮法院行為文化的引導功能,努力提高規範化執法水平。將《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法官行為規範》《人民法院文明用語規範》納入幹警政治業務學習範圍,模範遵守司法禮儀,時刻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圍繞法院“人民性”不斷深化便民訴訟舉措,開展假日法庭、山野法庭、巡迴辦案,為人民羣眾提供訴訟方便,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緩解畏訴心理,真正做到法官是人民的法官。

三是充分發揮法院制度文化的約束功能,努力提高規範化管理水平。為規範權力運行,該院將諸多管理制度彙編成《法院管理規範彙編》,涵蓋綜合管理、審判管理、人事管理、廉政管理等法院管理的方方面面,每一項具體制度都細化到各個重點部位和具體環節,使幹警時時可對照,處處有標杆。並且,狠抓制度落實,加強制度執行的“平等化”和“效果化”,所有幹警不論職務高低,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政工、紀檢部門不定時地對工作紀律、廉政紀律的貫徹情況進行明察暗訪,努力提高制度的剛性力,增強幹警的規則意識。

文化建設的瓶頸

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少數幹警在思想上對文化建設不夠重視。認為搞文化建設只不過是走走形式,進而簡單地認為組織幾次書畫展、開展幾次文娛活動、或者投點資金改善一下硬件設施、懸掛幾幅文化匾牌或標語就是“文化建院”了;或者認為搞好這項工作是領導的事、是多數人的事,少一兩個無關大局。二是少數幹警對推進文件建設態度消極。對開展的各項文化建設活動消極對待,能推就推,能省就省,應付了事,缺乏主觀能動性。三是文化活動載體有待進一步豐富。文化建設還停留在學習宣傳行政化、會議化和單一化狀態,不少庭室局隊的宣傳學習仍然停留在讀讀文件、開開例行會議等傳統的學習教育方面,很難充分調動廣大幹警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四是文化建設的行政化現象嚴重。一些所謂學習教育活動,無視文化建設的規律,盲目下達文化建設的任務和指標,隨意規定文化建設的期限,結果非但沒有促使文化建設得到理性培育,反而使文化建設迷失了方向。

文化建設的對策

居強文化建設,要從實際出發,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循序漸進。既要防止庸俗化,搞形式主義;又要避免抽象化,避免文化建設與工作實際相脱節。要找準切入點,堅持實用有效的原則,服務於法院工作大局。

一是要立足法院自身,同時大力爭取外部支持。首先,法院文化建設應當立足法院自身,做好法院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法院文化建設初期的各項準備,營造法院內部的學習氛圍。其次,要積極優化外部環境,進一步爭取黨委領導和人大支持,使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強對法院基層建設工作的領導和支持。

二是要重視司法禮儀。司法禮儀是法院文化的外化、直觀和感覺形象,是法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司法禮儀不僅樹立了法官及法院平等、公正的良好形象,同時也捍衞了國家法律的神聖權威和尊嚴。它不僅作用於法官自身,而且對於社會公眾有着無以替代的感知、影響和接納作用。因此法官要充分認識到司法禮儀的重要性,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要嚴格依照法院司法禮儀來要求自己。

三是要形式多樣、寓教於樂開展文化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使法院文化為廣大幹警易於接受和樂於接受。首先是提煉法院精神,設立集中體現法院精神的院標,以激發羣體成員的責任感、尊榮感,調動成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羣體的向心力、凝聚力;其次是打造平台、優化載體,豐富法院文化建設;辦好審判理論刊物,打造法院文化名片;辦好法官博客論壇,開闢法官理論交流陣地;辦好法院互聯網站,擦亮傳播司法文明窗口。

文化建設結語

法院文化建設是法院工作永恆的主題,文化建設理應與時俱進。在新的歷史時期,文化建設必須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以執法辦案為立足點,以羣眾工作為着力點,以自身管理為結合點,在遵循司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司法能動作用,努力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法院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範文

【第3篇】老幹部服務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對於老幹部工作部門來説,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老幹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設高品質的“服務文化”,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文化貢獻度,已成為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為此,寧波市江東區委老幹部局抽調人員,並得到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對寧波市老幹部工作部門(包括11個縣、市、區)30年來“服務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充分認識老幹部工作部門加強“服務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服務文化”是老幹部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老幹部工作的服務特色、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物質和精神因素的總和。30年來,寧波市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老幹部工作部門和人事財務等都能充分認識到加強“服務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始終堅持加強“服務文化”建設,將黨和國家對老幹部的關心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一)加強“服務文化”建設是老幹部工作部門落實中央文件政策的需要。1982年2月,《中共中央關於建立老幹部退休制度的決定》(中發〔1982〕13號)指出,“老幹部離休退休以後,一定要很好地安排照顧。基本政治待遇不變,生活待遇還要略為從優,並注意很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這應當成為我們黨和國家的堅定不移的政策原則之一。”xx年3月,《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離退休幹部工作的意見》(中組發〔xx〕10號,以下簡稱10號文件)指出,“堅持以人為本,關心照顧好離退休幹部的生活;堅持以讓黨放心、廣大老幹部滿意為標準,開拓創新,不斷提高服務管理水平。”

(二)加強“服務文化”建設是老幹部工作部門科學發展的需要。服務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價值的確認、情感的互動和信任的確立,而文化是服務之根、服務之魂,是服務的最高境界。老幹部工作“服務文化”要實現科學發展,需要建立“服務文化”體系,建設老幹部工作者認同、社會共鳴、時代引領的“服務文化”,進而以文化力推動發展,以文化力提升服務競爭力,使老幹部工作能有效突破瓶頸、取得新的發展。趙樂際在全國老幹部局長會議上指出:“要把解決問題、搞好服務落到實處;要想得更深、做得更細、抓得更實,細微之處見精神、點點滴滴顯真情,進一步提高老幹部工作科學化水平。”

(三)加強“服務文化”建設是服務老幹部實際的需要。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形勢對老幹部服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建立和加強老幹部工作部門整體“服務文化”,形成服務理念、提升服務能力、營造服務氛圍、塑造服務品牌,是着眼老幹部實際需求的有效舉措。蔡奇指出:“要樹牢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把服務好老幹部作為政治責任和一種福分;要密切與老同志聯繫,經常走進老同志,瞭解老幹部所思、所想、所盼,當好老同志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要提升服務本領,結合不同羣體老幹部的實際需要,加強心理疏導、精神慰藉、人文關懷,深化個性化、親情化、多樣化服務。”

二、寧波市老幹部工作部門整體推進“服務文化”建設的七大升級舉措

近30年來,寧波市所屬11個縣(市、區)老幹部工作部門(以下簡稱各地)堅持探索、實踐“服務文化”的途徑和方法,以七大變革升級舉措為抓手,整體推進了“服務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具體做法是:

(一)變被動為主動——服務理念入腦入心。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各地都形成了自己工作特色的服務理念,特別是江東、鄞州、餘姚等7地的服務理念得到持續拓展和深化,有效改變了以往被動服務的現象。調研顯示,超過96%的老幹部工作者表示會主動踐行服務理念;在對200名離退休幹部的抽樣調查中,老同志都表示認同服務理念,98%的老幹部對服務工作表示滿意。江東區積極踐行“真心關愛、真情服務、真誠付出”的“三真服務”理念,着力內化於心、外化於形,使服務理念、內涵和核心價值進入到每一位工作人員的思想深處,持續激勵着老幹部工作者解放思想、攻堅克難、創新有為,形成了同創共享的良好局面。鄞州區積極推行“四零四星”服務理念,即業務知識“零空白”,爭當“學習星”;辦理事項“零積壓”,爭當“效能星”;日常工作“零誤差”,爭當“嚴謹星”;聯繫老幹部“零距離”,爭創“服務星”,使服務理念更加具體化、寬角度。江北區開展的“孝行”唱響“五心”服務活動,倡導以敬父母之心、行兒女之情服務老幹部,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工作人員共同的服務價值觀念。奉化市把“熱情服務,做老幹部暖心人;真情服務,做老幹部知心人;親情服務,做老幹部貼心人”的服務理念與深入開展的“為奉獻者奉獻”等主題活動相結合,有效強化了工作隊伍踐行服務理念的主動性。另據調查,各地都把實行易地安置和本地離休幹部“六同”服務,作為理念並積極貫徹。

(二)變零散為有序——服務機制科學規範。調查顯示,各地根據老幹部特點,建立了各種服務機制,促進了服務工作的經常化、規範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規範有序的服務機制已有70多個,涉及理論學習、走訪慰問、日常服務、養生保健等多個領域,有效地改變了以往服務比較隨意的現象。江東區開展的每季一次街道(部門)冠名趣味運動會等機制,通過冠名單位領導通報情況,讓老幹部瞭解區情,又達到與老幹部一起開展活動、一起討論交流工作的目的;通過與寧波市老醫協合作,建立“老幹部科學養生保健指導基地”,形成了“專家專題講課、醫療個別諮詢、科學養生座談、專家集體義診、定期健康體檢、發放保健手冊”六位一體的老幹部科學養生保健機制。奉化市注重情感溝通,開通“800老幹部熱線電話”,及時瞭解情況,送達温暖,強化愛心傳遞機制;注重隱患防範,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醫護保健知識培訓,完善安全保障機制。餘姚市將聯繫服務制度、常用服務電話號碼、專家與老領導結對服務信息等內容編印成《老幹部服務工作手冊》,成為服務必備“法寶”。另外,鄞州、慈溪、北倉、鎮海、象山、寧海等地都健全了參加重要會議、參觀考察、節日慰問、集體祝壽等制度,建立了ab崗工作、服務承諾、限時辦結等服務機制,使老幹部服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三)變淺嘗為深邃——服務品牌效用合一。各地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積極推進特色化服務活動,創造出了許多工作品牌、服務品牌,為“服務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撐。江東區通過創建“三真服務、情暖夕陽”工作品牌,有效提升了老幹部的榮譽感、幸福感和信任感;在xx年底江東區的“雙亮工程”十佳示範品牌評選中,“三真服務、情暖夕陽”工作品牌在全區所有60多個參選單位中脱穎而出,被評為“江東區十佳示範品牌”之首,得到了區領導、廣大老幹部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餘姚市通過創新為老幹部服務方式,豐富為老幹部服務內容,創造出了“雙百”、“五聯五促”、“三服務、十上門”、“老幹部之家”等服務文化品牌。其中“五聯五促”活動開展以來,全局機關幹部深入基層,已上門走訪老幹部4180人次,電話聯繫老幹部8000多人次,收集意見建議並提出改進措施504條,幫助解決困難、問題367個,到基層召開工作例會、調研指導16次,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3次,為老幹部服務工作鋪設了一條陽光大道。另外,江北區創建的“一零目標 五心行為準則”、海曙區創建的“文化義工服務”和奉化市創建的老幹部“滿意工程、安心工程、快樂工程”等服務品牌,為老幹部提供針對性服務,做到了日常服務到位,重點服務到家,特殊服務到人,達到了品牌指引提升服務的目的。

(四)變統一為個性——服務形式精品精緻。隨着老幹部工作形勢的不斷髮展,以往那種粗獷式、一刀切的服務方法已經不適合老幹部工作,需要根據老幹部個體的不同,提供精細化、多樣化服務。各地能緊貼老幹部需求,積極打造個性化服務內容,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江東區建立的離退休幹部信息管理系統,從全從細、動態記錄了全部老幹部的相關信息,通過精細分析功能、圖形分析功能、超級搜索功能,查詢資料更加快捷、全面、直觀;創建的“春風化雨”大講堂,遵循有計劃、菜單式、按需求、高質量的原則,經常性邀請16所高校的教授專家、區級以上領導進行政策解讀、時政剖析等,實現了老幹部們喜歡聽、聽得進、有吸引力的要求,兩年多來,已經講授26課,較好地促進了思想常新。餘姚市堅持每位機關幹部結對聯繫20位左右老幹部,堅持每月10日的“陪聊日”制度,經常性進行電話聯繫、上門走訪等,做到了“八清楚”、“三幫助”;通過建立聯繫服務情況公示、督查等制度,對每次聯繫服務情況進行記錄,每季度交流一次聯繫服務情況,老幹部工作專(兼)管員每季度上報一次聯繫服務情況和優秀案例,做到了情況明、底子清、服務細、措施實。另據統計,鄞州、江東、餘姚、海曙等7地積極倡導、踐行“文化養老”,打造了26個服務平台,努力滿足老幹部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變場所為家園——服務陣地貼近貼心。到xx年底,寧波市全市11個老幹部活動中心已經成功創建成省“滿意家園”,全市11個老年大學已經成功創建成省“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兩個陣地”硬件設施都得到較大改善,江東的已新建並投入使用,鄞州的已新建即將投入使用,有2個單位在規劃新建中,還有7個單位在原來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改裝。據餘姚、慈溪、奉化、寧海、鄞州、江東和鎮海的調查統計,至xx年底,“兩個陣地”總佔地面積分別為1.59萬和2.6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分別為1.64萬和2.79萬平方米,從數量和質量上都實現了跨越。“兩個陣地”的功能配置、軟件配套都充分體現了科學化、人性化、特色化。江東區的新陣地處處都體現對老年人的關心和照顧。無論是走廊過道的扶手、樓梯平緩的設置、乒乓球室鋪設運動塑膠地板、門球場上的遮陽傘椅,還是把全年的常規學習活動安排製成枱曆發給每位老同志、並製作成宣傳框掛在牆上等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貼心關懷;利用足浴室定期(一個月一次)邀請專業技師為腿腳不靈便的高齡老幹部提供修剪指甲、按摩腳底等温馨服務,廣受好評;自新陣地啟用以來,前來學習參觀的人數已經達96批次3200多人次。慈溪市以“精緻化、人性化”為要求,在市廣播電台開設“老幹部心理熱線”,在市老幹部活動中心開設老幹部心理聊天室,為老幹部精神慰藉提供服務;建立了文化角、愛心角、休閒角等,努力營造和諧和美的環境。

(六)變單一為合力——服務環境拓展整合。各地堅持拓展為老幹部服務渠道,改變單一靠老幹部工作部門自身的做法,通過對為老服務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了齊抓共管、協作配合的良好氛圍,服務環境不斷優化升級。調研顯示,各地100%的公立養老機構都參與了為老幹部服務;超過80%的社區都開展了尊重、關愛、呵護行動。江東區依託“家院互融”中心、建立聯動服務機制等,為老同志提供優質服務;藉助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健康小屋”等設施,為老幹部提供自助式體檢、慢病監測、健康諮詢等服務。海曙區積極整合社會機構開展為老服務,依託寧波市81890求助服務中心、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三大服務平台的資源優勢,開展社區醫療保健結對、居家養老等服務模式;建立的一支近4萬人志願者隊伍,擁有各級志願服務站132個,基層志願服務隊伍500多支,10多個志願服務品牌項目,已成為老幹部服務工作強有力的支撐。奉化市把衞生系統120名青年志願者組成奉化市“杏林”服務隊,與老幹部建立結對幫扶服務;以團市委200餘名黨團員志願者為核心,組建11支專業志願者服務隊,為老幹部提供家電維修、法律諮詢等方面志願服務;組織各社區190名婦女志願者與老幹部結成對子,定期或不定期地為老幹部們提供看護、聊天、家政等服務。慈溪市把老幹部社區服務管理工作與全社會居家養老工作無縫對接,優先把老幹部納入全市“惠老雙千”工程服務範圍。

(七)變數量為素質——服務隊伍配強優化。老幹部工作隊伍建設是加強“服務文化”建設的實踐者,是做好老幹部工作的重要基礎,從增加數量轉變到提升素質,是實現老幹部工作科學發展的關鍵。各地以推進服務型、學習型、創新型機關建設為抓手,着力建強工作隊伍。以江東一地為例,老幹部工作人員在編人數不僅在由成立之初的2人增加到了現在的9人,更使平均年齡由原來的49歲下降到了38歲,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且多人次擁有心理諮詢師、法律諮詢員、執業藥師、茶藝師等職業技術證書,實現了服務技能的專業化,梯次結構的合理化;通過實行績效對帳制度,領導點評、部門督促和個人改進相結合,力求工作的最大效能。餘姚市以“服務文化建設年”活動為契機,通過開展“五比”特崗競賽、“老幹部情況知多少,我為老幹部辦實事”、“151”服務、“服務百分百、滿意爭一百”、“共築中國夢·服務我先行”等活動,着力打造一流服務團隊。鄞州、慈溪、鎮海、奉化等地通過強化學習教育、完善制度建設、實行工作對賬等措施,努力建設一支“知大局、懂本行、幹實事”的幹部隊伍。各地堅持每月一次的幹部學習制度以提升素質,堅持每季度一次的老幹部工作專管員例會學習制度以交流經驗,堅持每年一次的全市老幹部工作者學習培訓以提升技能。

三、寧波市老幹部工作部門“服務文化”的四個功能

在30年的工作實踐中,各地始終致力於加強“服務文化”建設,發揮“服務文化”功能,有力地促進了老幹部工作的健康、科學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贏得了廣大老幹部的普遍認可。歸納“服務文化”對老幹部工作的促進作用,有以下四個功能。

(一)“服務文化”是充電器,具有激勵功能。老幹部工作部門“服務文化”是以服務價值觀為核心,以讓黨組織放心、讓老幹部滿意為目標,以形成共同的服務價值認知和行為規範為內容的文化。“服務文化”是優質服務的不竭之源。它一旦內化於心,就會充滿活力,不斷地激發出持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用心服務、創新服務,有效促進工作開展。“服務文化”是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通過倡導精幹、務實、細心的工作作風,開展“學先進創一流”等活動,使每位老幹部工作者從內心深處產生奉獻精神,激勵工作人員用熱心、真心、耐心為老幹部服務。“服務文化”是自我鞭策的主動服務。會激勵每一位老幹部工作者增強責任感,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促使老幹部工作者以“想老幹部之所想、急老幹部之所急、解老幹部之所需”為準繩,不斷提升為老服務水平。

(二)“服務文化”是路標系,具有導向功能。外化於形的“服務文化”是老幹部工作者服務老幹部的一整套高標準的態度和行為,會不斷地指引每一位工作者做對做好工作。“服務文化”能指導出高品位的服務質量。服務有了文化的指引,就會越做越活、越做越實、越做越有品位。在工作者心中有了相對應的服務目標,就會自覺把工作做實做精。“服務文化”能讓老幹部工作者對老幹部產生親情感。在工作中都會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境界,努力為老幹部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努力實現老幹部最希望的結果。“服務文化”能陶冶出高素質的工作隊伍。通過加強“服務文化”建設,在工作隊伍中形成積極向上的濃厚氛圍,使工作隊伍的情操和素質在優質服務中得到陶冶、淨化和提高,培育出一支品德過硬、業務精湛、創新務實的老幹部工作隊伍。

(三)“服務文化”是粘合劑,具有凝聚功能。“服務文化”是老幹部工作部門和全體工作者共同創造的羣體意識,寄託了工作者的理想、希望和要求,因而老幹部工作者對這種意識能產生“認同感”。加強“服務文化”建設,可以增強老幹部工作者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服務文化”一旦在每位老幹部工作者心中確立,會促使他自動參與老幹部工作,為老幹部工作發展貢獻力量,創造出工作者的忠誠度和老幹部的信任感,兩者會良性互動交相輝映。“服務文化”更具有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過影響、發動老幹部原單位、社區、老幹部子女、社會公共服務機構等參與老幹部工作,構建成服務管理聯動體系,各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營造出全社會合力為老服務的良好氛圍。

(四)“服務文化”是調節器,具有約束功能。一個成熟的老幹部工作“服務文化”,能把服務價值觀滲透到每位工作人員心中,形成心理約束力,科學的調節、規範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服務文化”所包含的服務理念和規章制度,能從不同角度起到約束作用。服務理念是“軟約束”。通過塑造老幹部工作部門的精神、價值觀、傳統等,對每位老幹部工作者的思想和行為產生規範作用,形成人人講服務、個個重服務、事事優服務的良好氛圍。規章制度是“硬約束”,具有剛性的特點。通過建立健全工作細則和督促制度,促進各項工作流程規範,確保各項活動開展井然有序、反應渠道暢通便捷、改進措施及時有效;通過建立健全工作人員內部管理制度和獎懲激勵機制,實現有崗位、明職責、定措施,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的良好局面。

四、老幹部工作部門“服務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因素分析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寧波市老幹部工作部門“服務文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離有效發揮“服務文化”功能還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服務文化”建設整體發展還不平衡。調研顯示,寧波市多數老幹部工作部門的“服務文化”建設已經比較規範,但少數單位還處在起步階段,整體推進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培育、發展和實踐。服務的品牌經營還不到位,真正有影響力、叫得響的服務品牌還比較少,有的甚至還沒有自己的品牌名稱。據調查,寧波市只有江東區有自己的品牌設計、標識(logo)、徽章等,並通過實物化、具體化,對品牌進行積極推廣。個別單位領導對進一步加強“服務文化”建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少數老幹部工作者素質較低,服務還停留在表層階段,服務質量一般。

(二)對“服務文化”的認識還不夠到位。有的單位服務理念還沒有入腦入心,儘管每個老幹部工作部門都提出了自己的服務理念,但宣傳學習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調查顯示,有超過10%的老幹部工作人員認為只要做好日常工作就行了,對加強“服務文化”建設不好理解,認為沒必要上升到文化層面;有的單位的服務文化內涵還不夠明確,作為行為規範和價值取向,還沒能為每一個老幹部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為誰服務和為什麼服務的問題還沒很好解決,更多的是依靠傳統的方法來激勵,還屬於短期行為,不是自覺行動。

(三)有的服務機制還不夠規範科學。面對老幹部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的縣(市、區)黨委、部門、原單位、社區、家庭等“五位一體”的大服務機制還沒有建成,老幹部工作領導小組運作還不夠經常,導致需要其他部門配合的時候還不是很順暢,影響了服務質量。少數單位領導還習慣於老套路、老思維,對服務機制的創新還不夠。調研中顯示,少數單位服務工作中存在功能不完善、機制不健全、流程不順暢、差錯經常有的現象。有的單位在服務的個性化方面建立機制不夠,缺乏一套規範科學的運作體系。少數老幹部工作者工作存在着簡單化服務的現象,使服務工作在時好時壞中徘徊,離規範化、常態化目標還有不小的距離。

(四)服務效率還不夠高。調查顯示,部分老幹部工作者還沒有確立全新的服務理念,不同程度存在服務觀念不到位、服務效率不高的問題。個別單位還存在花架式服務的現象,重宣傳、輕效果,重形式、輕實踐,有的虛張聲勢還沒有做就超前宣傳,有的宣傳言過其實做一説三,導致服務流於形式、服務實效性上還有差距。有的單位在“服務文化”建設上,只抓住了其中一部分,而疏忽了另一部分。調研中,我們發現,少數單位把工作重點放在關心老幹部的待遇落實和具體問題的解決上,而沒能根據老幹部的意願和專長,因人因地制宜地作出具體安排,為老幹部發揮作用創造有利條件,間接地影響着服務效率。

五、進一步加強老幹部工作部門“服務文化”建設的四點對策

“服務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10號文件指出,“做好‘雙高期’離休幹部服務管理工作。要針對離休幹部普遍進入高齡、高發病期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服務和管理辦法。”在新形勢下,老幹部工作部門任務光榮而偉大、任重而道遠。如何充分發揮好“服務文化”功能,讓老幹部晚年生活更有尊嚴、更加幸福、更有價值,開創老幹部工作新局面,需要老幹部工作部門和全體老幹部工作者的積極探索和實踐。

(一)探索完善適合“雙高期”的“感動服務”。趙樂際指出:“做好老幹部工作,關鍵是要用心用情、心到情到。我們做老幹部工作,‘所敬者寡而悦者眾’,從政治上説是為黨興黨,從個人角度講是尊老敬老。人都有老的時候,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輩那樣,帶着孝心、愛心、耐心,‘敬愛至恭’,服務老幹部。”人進入“雙高期”之後,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會備感失落。“雙高期”的老幹部工作需要廣大老幹部工作者積極探索、實踐。一是貼心關懷,確保政治待遇落實。“雙高期”老幹部已不太可能通過集中開展政治學習來傳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各項重大決策等,但黨的政策宣傳不可或缺,那就需要建立健全“送學上門”、“一對一”、“一對幾”等幫學形式來實現,把學習內容進行簡化、易化,用適合“雙高期”老年人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確保老幹部始終保持政治堅定、思想常新。二是着眼細節,確保生活待遇落實。重視生活起居服務。老幹部工作部門根據老幹部實際情況,以政府買單或成立志願者隊伍的形式,組織開展定期定人上門服務,幫助打掃衞生、洗衣曬被、購物、走親訪友等。照顧情感需求,安排人定期給有需求的老幹部聊天解悶。為老幹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提供法律援助、諮詢和幫助。三是積極保健,延緩衰老進程。老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為黨和國家作出過重大貢獻,他們的晚年生活理應得到尊重,黨和國家要努力為老幹部提供幸福的晚年生活。開展醫療協助服務,通過建立健全社區責任醫生等組成的“家庭醫生巡診隊”的方式,上門為老人測量血壓血糖、打針、換藥、代買藥品、陪老同志去醫院就診、提供必要的健康諮詢等“家庭式”保健服務。真正讓行動不便的“雙高期”老幹部有尊嚴又幸福地活着,並使之成為社會共識。

(二)探索完善符合需求機制健全的“高效服務”。xx指出:“以滿腔熱情、深厚感情和創新精神全面做好老幹部工作……為老幹部多辦實事、多做好事、多解難事,努力做到讓黨放心、讓老幹部滿意。”xx的講話着眼老幹部工作出現的新形勢、新情況,給“服務文化”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服務流程要更加規範。建全一套科學規範的服務制度。每位老幹部工作者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都有明確的規定,既一目瞭然,又不至於忘事出錯。建立一套務實有效的檢查監督機制。工作開始有承諾、工作過程有記錄、工作結果有評價。建立一套信息反饋機制。對那些與為老幹部服務相違背、與老幹部需求相背離、老幹部有不良反映的制度規定要及時修改,不斷總結、優化服務機制。二是服務平台要更講人性。作為老幹部工作部門,津津樂道於老幹部“有求必應”是不夠的,而應不斷地創新、拓展,由被動的服務變為主動的關心、主動的探求。要根據老幹部實際情況,整合、聯動為老服務資源,創建出人性化的服務平台,以滿足不同層次的老幹部需求。對於長期卧牀的、有特殊困難的老幹部作為特殊照顧對象,逐一落實好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等結對服務;對於身體狀況較好的老幹部,完善就近組織學習、開展活動、發揮餘熱等機制。三是服務環境要更加高效。趙樂際指出:“整合社會資源,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營造全社會關愛老幹部、支持老幹部工作的良好環境。”新形勢下的老幹部工作,僅靠老幹部工作部門是很難做好的,需要建立健全大服務機制。要把政府各部門、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社會志願者隊伍等為老服務力量進一步整合、凝聚、聯動,力所能及地開展為老服務;每當老幹部遇到困難需要協調解決時,各部門能合力、快速、有效地給予解決,使服務變得簡單高效順暢。健全“一鍵通”等在內的快速反應機制,健全應對突發事件的高效服務方案。

(三)探索完善富有本地特色文化的“品牌服務”。“品牌服務”是創造性的服務藝術,是服務文化的精品和載體,其實質是老幹部的體驗和共鳴。加強老幹部工作部門“服務文化”建設,打造百花齊放的老幹部工作服務品牌,能有力地提升老幹部工作層次,更能提升這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形成令人嚮往、交口稱讚的“服務文化”典範。一是要夯實“品牌服務”的基礎。一個“品牌服務”成功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獲得老幹部的滿意和認可。這就需要精確掌握老幹部的信息情況和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服務活動。如通過建立健全老幹部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掌握、動態掌握老幹部的基本情況、健康情況、居住情況、學習情況、活動情況等信息資料,讓工作人員對老幹部的思想實際和基本需求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服務起來會得心應手,事半功倍。二是要精心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服務”。要立足於老幹部實際,把重點放在為老幹部排憂解難上,放在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優勢上。服務品牌不是簡單的學習和模仿,不是先進經驗的照搬照抄,而是凝聚着老幹部工作者的高智慧、高投入和創新思維,體現了對服務這門藝術的執著的追求和艱苦的探索,凸顯出鮮明的個性特色和獨到的文化魅力。它既可以是某一位老幹部工作者,也可以是一項工作,既可以是服務流程,也可以是一種服務模式。三是要強化“品牌服務”的維護和提升。“品牌服務”建立以後,需要不斷拓展影響力、認可度,需要不斷改進、做大做強。要着眼實用性、針對性,健全培訓機制,不斷提升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要強化工作隊伍的工作作風,做到投入感情在平時、瞭解情況在平時、溝通思想在平時、解決問題在平時。維護和提升“品牌服務”,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認可,需要得到民政、衞生、社區等部門的支持配合。

(四)探索完善既放心又滿意的“快樂服務”。“快樂服務”是一門科學,是現今各個行業推崇的綜合型的“服務文化”,它可以讓服務對象心情愉悦、使服務者幹勁十足、使服務成效好評連連。老幹部工作要實現“快樂服務”,讓黨組織放心、讓老幹部滿意,需要做到三點。一是有一支敬業和樂業相統一的工作隊伍。能堅持以老幹部滿意為目標,以老幹部有幸福尊嚴的晚年生活為追求,用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做好本職工作。通過對“快樂服務”理念的培育,讓工作隊伍對老幹部工作保持敬畏之心,愛崗敬業。其本質是讓工作人員喜歡本職工作,服務一旦融入了感情、傾注了心血,就會從小事細節做起,耐心做到老幹部滿意為止,不抱怨、不找藉口,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就會把服務老幹部作為心愛的事業,自覺以“熱情、周到、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二是有一種內在和外在相統一的服務氛圍。“快樂服務”是老幹部工作“服務文化”的重要內涵和動力,是一種外化於形的真情服務。通過創造快樂文化,營造快樂共識,有效激發工作隊伍的服務內動力,激勵工作人員投入忘我工作超常發揮潛能,在自己喜歡的平台上體現自己的價值。通過提高外在的執行力和服務創造力,營造同事之間的融洽關係,工作中相互幫助、相互補台。並與內在的快樂認知相統一,形成濃厚的“快樂服務”氛圍。三是有一個結果和過程相統一的服務方式。在服務過程中保持快樂狀態,會激發工作隊伍更加謙恭、更加真誠為老幹部服務,使老幹部享受整個服務過程。快樂的服務在給老幹部帶來身心愉悦的同時,能給單位和全體工作人員帶來意想不到的、良好的結果:人人願服務履職責、個個爭貢獻善創新、相互尊重包容感恩;既促進老幹部工作科學發展,又促進每位工作人員的成長進步,讓最平常的人把最平常的事做到不同尋常的漂亮。

【第4篇】關於農村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農民文化生活日趨豐富,文化需求得到提升。但忽視農村文化建設、忽視農民精神需求的傾向依然存在。農民文化生活相對單一,文化消費水平總體偏低,加上農村文化設施落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量少、需求水平及自身素質不高等原因,許多富裕起來的農民得不到精神文化上的滿足,一些腐朽落後的文化垃圾趁機佔領農村文化市場,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協調。以下是小編為你提供的關於農村文化建設調研報告,歡迎閲讀!

根據市委關於學習實踐活動第一階段工作安排,我深入到高平市馬村鎮西牛莊村、野川鎮文化站、西溝村、河西鎮蘇莊村,通過實地察看、入户訪談、聽取彙報、座談討論等形式,就農村文化建設進行了調查研究,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深入聯繫點市教育局、興高能源進行了調研。結合同全市文化界人士座談討論的情況,總的來講,我市的農村文化建設成效比較明顯,同時問題也較為突出,需要我們加大工作力度,確保農民羣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一、我市農村文化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我市各級黨委、政府日益重視農村文化建設,關注農民,加大投入,改善服務,營造農村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豐富農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鄉村的文明風尚,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市有澤州縣和陽城縣2個全國文化先進縣、城區和高平市2個省級文化先進縣、50個市級文化先進鄉鎮、200個市級特色文化村。

第一,增加了農村公共文化資源。文化建設資金投入逐年增加,全市2022年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入9255萬元,同比增長59.68%,農村文化建設的經費保障有了較大突破。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和三下鄉、四進社區服務活動,緩解了農民羣眾看戲難、看圖書難、看電影難、看電視難的問題。2022年10月份,正式啟動文化低保工程,4個月來,市、縣兩級財政共支付160餘萬元,為300個貧困村送電影3600場,送戲104場,建立農民書屋35個;累計回收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購書補助卡29806張,為貧困村和最低生活保障對象送圖書56000冊,全市近20萬羣眾開始受益。

第二,改善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目前,縣級兩館建設初見成效,沁水縣文化館、圖書館和陵川縣文化活動中心(兩館合一)主體工程已完工,陽城縣圖書館已經立項,城區、澤州縣的兩館建設均已列入重要議程。2022年,全市新建、改建鄉鎮綜合文化站32個。全市40%的村建設有文化活動室。全市現有農家書屋300多個,藏書100餘萬冊。同時,將村黨支部活動室、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等資源整合為一體,用於開展農村文化活動,提高了農村公共資源共享率和農村文化活動的集聚力。就高平市野川鎮文化站和西牛莊村、西溝村、蘇莊村來講,文化氛圍濃厚,基礎設施較好,文化建設惠及到了全村百姓。

第三,拓展了農村文化活動形式。一是同節慶活動相結合,如陵川縣的紅葉節、澤州縣的金秋小康文化旅遊月、沁水縣的柳宗元文化節、高平市的炎帝文化節、城區的白馬禪寺祈福節等,打造了文化品牌。二是與傳統節日相結合,每年春節、元宵節,市區和各縣都要組織一系列羣眾性文化活動,如陽城縣的皇城相府杯民間藝術擂台賽、澤州縣的八音會擂台賽、高平市西牛莊村、蘇莊村、姬家山村的春節文藝演出等,豐富了羣眾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與文明創建相結合,在全市廣大農村開展了創建十星級文明户活動,推動了鄉風文明。西牛莊村創新十星級文明户的做法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肯定。

第四,發揮了農民文化主體作用。在送文化的同時,各級政府還十分重視種文化工作,利用傳統和重大節日、集市、廟會等,開展民間藝術和民俗活動,吸引羣眾參與。鼓勵指導民間力量興辦了八音會、手工藝品、根雕、石藝、個體放映隊、農民書屋等文藝團體。這些自辦文化組織,大都以自我投資、自願組合、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方式組建,為羣眾提供了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服務。幫助創建了一批文化示範户,開展了特色文化村評選,把廣大農民組織到了文化建設當中,推動了農村文化發展。

二、我市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農村文化建設總體上呈現出了較好的發展局面,但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看待和衡量,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不相適應,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同農民羣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有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

第一,農民羣眾素質偏低。據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全市222萬人口中,國中文化程度的佔一半,國小文化程度的佔33%,大專以上的只有不到4%。就農村來講,受教育程度更低,國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佔到了90%以上,其中國小文化程度的佔一半多。如何提高農民素質,這是農村文化建設中面臨的最大課題。

第二,文化基礎設施滯後。目前,全市六個縣市區的文化館、圖書館建設不平衡,城區只有190平方米,澤州縣租借,高平市1800平方米,陽城縣2031平方米,沁水縣在建,陵川縣400平方米;各縣市區的圖書館,只有陽城縣達到了國家最低評估標準。84個鄉鎮(辦事處)的綜合文化站,除2022年新建改建的32個外,其餘的均不達省定標準,其中有一半文化站無法開展正常活動。全市2337個行政村(居委會),60%的村莊沒有文化活動場所,已建成的文化活動室也有一半以上沒有達標。無文化陣地,有陣地無器材,大部分器材十分陳舊的狀況還普遍存在,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

第三,文化產品供應不足。大部分農村受場地、經費、人才的限制,文化活動手段簡單、形式陳舊、內容單一,羣眾參與率不高。每年相關部門都要組織送戲、送圖書、送電影下鄉,但覆蓋率不高,不能滿足農民羣眾的實際需要,仍然存在看電影難、看圖書難、看戲難的現象。一些地方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對留守的老年人、婦女、兒童,如何組織開展文化活動,特別值得研究。

第四,農村文化隊伍薄弱。一方面,農村文化工作人員不足。比如澤州縣,17個鄉鎮中,綜合文化站的在編在崗人員只有9名,而且大部分鄉鎮文化人員的主要精力放在鄉鎮佈置的各項中心工作,真正做文化工作的不多,專幹不專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另一方面,農村文化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鄉鎮綜合文化站站長大多數沒有經過文化主管部門的考核選任,而是由鄉鎮政府自行安排幹部兼任,許多人員沒有藝術專業特長,存在着專業不專、後繼乏人的狀況。

第五,農村文化發展失衡。縣與縣之間、鄉與鄉之間、村與村之間,因資源條件不同,經濟建設差異較大,文化建設也呈現出同樣的發展趨勢。總體上看,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文化建設相對較好;經濟欠發達的地方,文化建設也處於相對的貧困狀態。

第六,文化體制機制缺失。有的地方把不住四位一體的建設格局,沒有把滿足農民羣眾的文化需求作為發展目標,沒有把保障農民羣眾的文化權益作為民生重點,文化設施被擠佔、挪用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文化工作也總要讓位於經濟建設、重點工程、農村穩定等工作;有的地方對文化建設的戰略、步驟、重點、項目、保障等環節,沒有系統的、具體的指導意見和目標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隨意性、無序性的問題;有的地方對農村文化建設缺乏嚴格的考核標準,對農村文化投入缺乏規定性的制度保證,對農村文化發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撐。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農村文化建設的進程。

三、推動農村文化繁榮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針對我市農村文化基礎差、農村文化建設難、農民羣眾素質低、精神文化生活貧乏的實際,當前,應重點抓好四項工作。可概括為四個一,即做好一個總體規劃,建立一套體制機制,打造一支人才隊伍,推進一項創建活動。

第一,做好一個總體規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與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相銜接,制定和實施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和方法步驟,指導農村文化建設。總的目標要求,一是強化公共文化服務,豐富農村羣眾精神文化生活,保障農民羣眾基本文化權益;二是加強文化陣地和人才隊伍建設,引導和滿足農民羣眾的文化需求,保證農民羣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三是堅持用文化薰陶人、感染人,提高農民羣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是發掘、保護、開發優秀的文化遺產,壯大農村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農村文化市場。抓住這一點,就抓住了農村文化建設的大局和方向。

第二,建立一套體制機制。一要加大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建立農村文化活動經費正常增長的保障機制,設立農村文化發展資金,擴大公共財政覆蓋範圍,提高文化經費用於鄉村的比例,同時用好國家和省裏的扶持政策,推動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到2022年,縣級兩館應全部達到國家一級館標準,鄉鎮綜合文化站應全部達到省定目標,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應擴大數量、提升檔次,有效扭轉我市農村文化設施落後、公共文化產品供應不足的局面。二要加大文化資源向農村的傾斜力度,建立政策推動機制,實施文化低保工程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家書屋工程,解決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問題,保障農民羣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擴大有線電視覆蓋面,確保農民羣眾既能聽到中央和省委的聲音,又能聽到市委市政府的聲音。三要加大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力度,建立農村文化建設考核評價機制,把文化投入、設施建設、活動開展、農民受惠、遺產保護、隊伍建設等具體指標,列入各級領導幹部的考核範圍,把農村文化建設列入創建文明縣城、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的評價體系,激發出社會各界的文化自覺意識。抓住這一點,就抓住了農村文化建設的核心和要害。

第三,打造一支人才隊伍。在政府職權範圍內,深化農村文化隊伍體制改革,創新農村文化隊伍管理制度,理順鄉鎮文化站及其人員的崗位職責、日常管理、機構編制、工資福利、學習培訓等方面的關係和機制,提高文化工作人員的基本待遇,解決無人幹事的問題。通過舉辦培訓班、選送深造、骨幹示範、專幹下鄉等多種形式,培養一批音樂、美術、書法、剪紙、文學等多門類的農村文藝人才,發展一批八音會、小劇團、秧歌隊等羣眾性文藝組織,鼓勵引導他們開展羣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建立一支永不離村的文藝隊伍。抓住這一點,就抓住了農村文化建設的前提和保證。

第四,推進一項創建活動。堅持城鄉統籌、一體發展,以中心城市、縣城、小城鎮、新農村四位一體文明創建為抓手,以城市的標準建農村,以市民的理念育農民,推動城市文明和農村文明的聯動對接。在創建內容上,與新農村建設同步,治理五亂(亂倒垃圾、亂倒糞便、亂貼廣告、亂設攤點、亂建房屋)、推動四改(改水、改廚、改廁、改圈)、達到六化( 環境整潔化、村莊園林化、街道明亮化、飲水安全化、能源新型化、住房舒適化),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抓好十星級文明户 、鄉村好人、美德家庭等創建活動,抓好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婦女兒童禁毒禁賭會等工作,提高農民羣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在創建要求上,突出羣眾得實惠,引導城市資金、技術、人才向農村流動,推動政務、法治、人文、市場、生活、生態六大環境建設向農村延伸,使農民羣眾共享文明創建成果。抓住這一點,就抓住了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題和載體。

總之,農村文化建設是一項緊迫的、長期的、艱鉅的任務,又是一項常抓常新的工作。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應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為一個重要的實踐課題,解決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構築農村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提高農村文化建設水平,並以此為突破口,帶動全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使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建設成果,為我市的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第5篇】2022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建設社會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梁子湖區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貌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以“五改四通三建”(即改水、改廁、改院、改廚、改圈;通水、通電、通路、通互聯網;建醫療室,建活動場,建垃圾場)為主要抓手,取得了新農村建設的初步成效。農民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改變了,農民精神面貌不同了,村風民風更加文明和諧了。民進梁子湖支部,根據我區新農村建設的可喜變化,組織了部分民進會員深入鄉村,對我區新農村文化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新農村文化建設發展現狀

梁子湖區新農村文化建設,是以滿足和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設文化陣地為基礎;以挖掘拓展具有地域色彩傳統文化、民間藝術為手段;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改變農民精神面貌,培育具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及技能的新型農民為重點來進行的,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是文化陣地建設如火如荼開展。xx年全區“五有文化”陣地,(即一有小舞台,作為文化陣地的中心和標誌;二有籃球場,一場多用,與小舞台連成一個整體,作為羣眾文化活動的主陣地;三有健身小廣場,作為羣眾體育鍛煉的場所;四有宣傳欄,作為羣眾進行各種宣傳的窗口陣地;五有文化室,作為羣眾參加學習和培訓的場地。)在六十村、叢林村、桐油村、東井村、楊井村、牛石村、金壢村、柯畈村、子壇村、陳太村、謝培村、王營村、徐橋村展開。這些村的文化設施和場所都規劃佈局在村中心位置,並連為一體,形成一個綜合性的文化廣場,廣場周圍進行綠化、美化,使文化廣場不僅是羣眾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休閒娛樂的所在,成為全村聚集人氣的地方,集結歡聲笑語的磁場。

二是廣泛籌措資金,攜手共建文化中心。新農村文化建設需要較大投入,單靠政府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我區有些村子資金籌措值得借鑑:金壢邱家壪,由建築老闆邱福成出資百萬元,建起了一座氣勢宏偉,每層有500平方米的三層樓文化中心。青峯山壪由老黨員、老幹部組成的村民理事會,在社會上籌措資金幾十萬元,建起了文化室、圖書館,辦起了管樂隊。朝英村村民個人自籌資金建起了農民健身房。馬龍村農家女陳家怡用電腦寫作,多部小説出版發行。太和居委會採用集資方式,辦起了老年腰鼓隊。等等這些文化中心及文化中心户,正在我區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發揮輻射作用。

三是宗族文化與民間藝術得到挖掘和繼承。宗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各姓氏民眾的文化結晶,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有許多積極健康的方面,值得宏揚。例如,青峯山壪的鄧氏宗族文化中的“家譜堂匾文化”“名人先賢文化”“族規禮儀文化”;子壇坯承壪的陳氏“義門文化”,其文化內涵與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文化基本要求相一致,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繼承,為鄉風文明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我區有一些傳統的非物質民間文化,也得到了較好的搶救。如陳太、張夏壪在民間流傳幾百年的工尺譜排子鑼,金壢村的玉蓮環,眼看就要失傳,今年得到了市、區文化部門的支持,作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得到了搶救和傳承。

二、新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經費投入、管理責任不明。新農村文化陣地的硬件建設和培育新型農民的軟件建設,經費投入,工作責任,分階段,分步驟確定的文化工作任務目標,由誰抓,由誰完成?目前這種機制尚未形成。

二是新農村文化建設農民的主體意識,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調動起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一部分村莊,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羣眾存在“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希望政府大包大攬。農民們不能夠積極主動的融入到內涵豐富,格調健康的文化活動中來。農民們文化活動參與意識不強,有一些村子打牌、買lhc,封建迷信盛行。

三是四級網絡建設工作機制沒有抓好。區級文化陣地設施沒有做大,全區沒有一處規模較大的文化活動中心。鄉鎮級文化中心沒有做強,文化站、電影院形同虛設,有的鄉鎮被擠佔成其它場所。村級文化活動室沒有做活,參與的羣眾極少。壪級文化中心户沒有做靚,文化中心户沒有吸引力,凝聚力。

四是農村文化活動缺“送”文化、“扶”文化、“植”文化、機制。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送到農民家門口的太少。一些具有濃郁鄉土氣息,風格清新純樸的文藝節目缺少編導扶持。農村文化人才,文化骨幹隊伍缺乏培養。一些民間藝術(如樑湖哦號、民謠、風俗禮儀、婚喪詠文)缺略傳承。

五是有許多邊遠村莊沒有通廣播,通閉路電視,通互聯網,農民接觸新文化的途徑欠缺。

三、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發展建議

1、建立過硬的文化建設責任制,完善文化建設經費投入機制和有效的工作機制。我區要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到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建立過硬的文化建設責任制,嚴格績效考評。文化建設經費投入建議採用“四個一點”的籌資辦法,即政府補一點,相關部門及掛鈎單位支持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村組自籌一點,廣泛籌集資金。農村文化建設要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各級文化部門要有長效的工作機制,“送”“扶”“植”好農村文化建設,使農村文化活動永葆活力。

2、農村文化體育設施要緊跟新農村建設步伐。開通村村通廣播、閉路電視、網絡工程。大力整治文化環境,對網吧、買lhc、抹牌賭博、封建迷信活動要加大打擊的力度。充分利用好國家農民健身工程項目,建好體育活動場所,建起一村一籃球場,能方便羣眾“二打二曬”。

3、要挖掘整理好我區宗族文化,民間藝術。保護好古建築,古樹木及古文化遺址。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由於我區外出打工人員多,建議一些民間藝術,惜日只有男同志學習的技藝改為婦女學習。

4、做靚文化中心户。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要選擇那些政治思想好,羣眾基礎好,文化素質高,勞動能力強,熱心公益事業的文化經濟能人作為中心户建設對象,進行重點培養,實行民辦公助,市場運作,文商互補的辦法,使文化中心户建得起,立得住,生存得下去。發揮他們在活躍農民文化生活,提供信息服務,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積極作用。

5、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量力而行。防止勞民傷才,杜絕形象工程。建設好特色文化陣地,使文化陣地本身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內涵。

6、旅遊文化要開發利用。我區有獨特的旅遊區位優勢,山青水秀,旅遊景點甚多,人文色彩濃厚。目前我區旅遊只打山水牌,人文文化旅遊還沒有開發。樑子島、月山、沼山大寺、子壇廟、青峯寺、長興寺等處所有許多的傳説、神話、歷史故事,如果開發出來,將會給我區旅遊文化忝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會有更多的遊客紛至沓來,賞美景,品佳餚,話傳奇。

總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梁子湖區區委、區政府本着“立足目前,着眼長遠,合理佈局,科學規劃,挖掘藝術,突出特色”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第6篇】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範文

一、靈台縣城鎮化建設總體情況

近年來,靈台縣城鎮化建設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五化”要求,認真貫徹“小城鎮、大戰略”的指導方針,堅持把城鎮建設作為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突破口,立足縣域實際,大膽探索創新,因地制宜組織實施,全縣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止xx年底,全縣總人口23.2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44萬人(具有非農户籍的人口2.55萬人,在城鎮長期居住並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業人口2.89萬人,另一數據就從業情況統計結果顯示城鎮人口已達8萬多人,城鎮化率36.9%)、城鎮化率23.43%(這裏城鎮化率是省統計局根據抽樣調查推算的數據)。建成區面積10.62平方公里,其中縣城建成區面積4.02平方公里,小城鎮建成區面積6.6平方公里,縣城區道路鋪裝硬化率、亮化率和自來水普及率均達到了100%,綠化覆蓋率達到了2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7.4平方米,城市燃氣普及率18.9%,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8.5%。城鎮化建設佈局進一步優化,按照“規劃一次到位,建設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聘請高資質設計單位,先後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13個鄉鎮集鎮規劃、52個專業性詳規和154個村莊規劃編制,全縣規劃面積達到 170平方公里,縣城及重點小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集鎮規劃均實現了全覆蓋,村莊規劃覆蓋面達到83%。在全縣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什等4個鎮為重點,以上良等8個鄉為延伸,輻射全縣各中心村莊的城鎮體系,加快了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新格局。縣城及重點小城鎮的發展規模明顯增加,按照“統一規劃,分年實施,重點突破”的要求,把重點放在城鎮路網等基礎設施配套和各類市場開發上,每年集中精力抓建幾個重點項目和大型工程,加速城鎮擴容。縣城建設通過建大橋、築河堤、拓道路、修廣場,實施了東城區開發、西城區開發等一批重點工程,使發展的空間達到5.5平方公里;4個重點小城鎮也都因地制宜,調整完善了城鎮佈局,進一步擴大了小城鎮規模。中心村莊建設全面提速,按照“三為”(即以與全國、全省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為目標,以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大力發展富民產業為支撐)、“六化”(即規劃組團化、建設生態化、功能配套化、服務社區化、管理民主化、農民新型化)的建設思路,高起點、高標準建成了獨店姚李、西屯店子、上良楊家莊、新開寺底等一批具有典型示範作用的新農村示範點,極大地改善了城鄉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xx年,全縣計劃實施500萬元以上重點建設項目80項,投資44.46億元。其中:續建項目19項,投資16.31億元;新開工項目60 項,投資27.29億元;預備項目1項,投資0.86億元。至目前,已開工建設47項,開工率58.8%,完成投資2.14億元,佔年度計劃的 4.81%。列入全市“十大工程”重點調度考核項目23項,計劃完成投資28.4億元。目前已動工建設15項,開工率為65.2%,實際完成投資1.28 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4.5%。擬推薦省上觀摩項目4項,具體進展情況為:秦寶牧業.靈台縣萬頭現代肉牛產業園建設完成投資120萬元,一期工程正在進行辦公樓和宿舍樓裝修,二期工程制訂了產業園建設行事曆,完成了規劃設計和場地平整。靈台縣邵寨煤礦建設完成投資3500萬元,主井井筒見煤後已進入井底車場施工,風井、副井已完成凍結正在進行正常掘進施工;地面“四大建築”正在進行裝修;排水及場區圍牆工程已建成;為了辦理採礦許可證,在邵寨煤礦西部補充勘探鑽孔4個,正在進行修路和平整場地。靈台縣中行世融(北京)投資公司壽光模式蔬菜生產示範園建設完成投資80萬元,完成蔬菜種苗培育240萬株。靈台海升現代果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完成投資660萬元,完成了土地流轉、示範園建設規劃以及水、電、路、寬帶“四通”工程和園區封閉,搭建籬架1560 畝,完成滴灌主管道鋪設,訂購進口苗木12萬株,整修矮化砧木圃地塊200畝,正在進行栽植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我縣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做法

堅持改革創新,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把以“引進高新技術、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項目、高新技術經濟實體”為主的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推動全縣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推進資源配置、財政體制、收入分配體制、社會管理體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圍繞打造隴東能源化工基地靈台項目示範區的戰略目標,加快煤炭資源開發,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全力構建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規劃先行、政策扶持”的原則,以文化旅遊業為突破口,以構建現代商貿體系和打造“商周皇甫人文之都•靈台鍼灸養生勝地”為目標,全面提高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進一步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發展的總動力,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加強區域合作,全方位、跨區域、開放性配置資源,增強發展動力,以大開放促大發展。

1.繼續落實和深化各領域改革。以保障規劃順利實施為目標,圍繞轉變發展方式和改善民生推進各項改革。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改進政府管理經濟活動方式。積極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實行財政工作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加快農村發展綜合配套改革,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快推進資源要素市場改革,健全水權分配和配水用水定額管理制度。推動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等方面改革,推進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户口登記、遷移制度。進一步推進企、事業單位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

2.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堅持把非公有制經濟作為主導力量來抓,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消除政策歧視,改善服務和監督,創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經營和市場環境,確保非公有制企業在市場準入、投融資、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享受公平待遇。採取宣傳發動、行政推動、項目拉動、利益驅動、典型帶動等多種形式,制定完善鼓勵民資投入的政策,激發民資投入的意願,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開展民營企業家、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村能人“六大創業行動”,到xx年,建立靈台縣工業集中區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孵化中小企業15家以上。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提升縣域經濟總量為目標,以工業集中區為載體,按照“抓大項目、引大集團、招大企業”的思路,緊扣優勢特色產業開發,突出抓好產業招商。注重選商引資,加快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和產業鏈高端項目,帶動傳統產業升級。積極引進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和戰略投資者,注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促進靈台經濟、技術和管理水平提升。

4.鼓勵城鎮化建設政策措施。一是土地優惠政策:新辦企業使用土地,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實行“統一規劃、政府統徵、確定基價、分檔批租” 的原則,以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方式提供。二是税收優惠政策:投資者新建的300萬元以上的生產性企業,在5年內,按當年上繳地方財政税收總額20%的比例,以以獎代補的形式返還給企業,用於擴大再生產;三是財政扶持政策:對在縣工業集中區內投資xx萬元以上、鄉鎮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商貿物流項目,由縣級財政以企業支付的土地投入的一定比例,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支持該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具體比例按投資額大小實行“一事一議”;對產業帶動性強、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佔有率高、有利於培植財源的國家鼓勵支持類項目,加大政府對貸款的協調力度,並爭取有關貼息;對在縣內投資1000萬元以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投資項目(除房地產、礦產開發項目),自投產運營起(農業項目免税期滿後)3年內,由縣財政按照企業上繳的各種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 50%,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支持企業產品研發、技術改造和擴大規模;四是配套服務優惠政策:外來投資者興建的各類項目在投資核准、融資服務、土地使用、計劃項目申報、各類財政專項扶持資金申請等方面與本地其他企業享有同等待遇。其子女入學、入托、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等享受與本地居民同等待遇;所有招商引資項目行政性收費縣級保留部分全免,事業性收費減半收取,工商註冊只收註冊登記費;投資企業所需水、電、原材料、通訊配套設施建設等均按當地企業收費標準計收費用,並給予優先安排;

縣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黨的xx大,胡總書記把加強文化建設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掀起文化建設的新高潮。要把胡總書記的指示落實到實處,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加強“三館”建設。 “三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它不僅是我縣文化的主要活動場所,又是“農村公共事業”文化方面的業務主要培訓指導部門。目前,我縣沒有“三館”,只有“ 二館一所”(文化館、圖書館和文物博物管理所),但工作情況與“三館”基本一致。為了充分發揮和利用好“三館”建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把××打造成“全國理學文化之鄉”,特提如下建議。

一、要在硬件建設上加大力度

目前我縣的“三館”建設,在硬件上明顯落後於其他鄰縣,圖書館用房面積未達到國家規定,文博所還棲身在文化館內。要發揮“三館”的作用,應着力加大硬件投入,積極規劃,創新局面。

①重塑文化館。縣文化館,始建於1982年,面積1612平米,外表已十分破舊,樓內多處出現嚴重滲漏,結構設計也簡單,各類活動場所得不到合理佈局利用,為改造文化館,縣文化部門xx年爭取到省文化廳100萬文祕雜燴網元,其中60萬元用於設備購置,40萬元用於文化館改造維修,但文化館現有位置狹小,故應整合資源,重塑文化館。

②夯實圖書館。圖書館,雖建於90年代中期,但由於當時各種條件的限制,在建築佈局和建築面積上都受到侷限,致使圖書館雖評為全國二級館但其硬件建設卻沒有達標,為此縣文化部門正在積極努力爭取省文化廳解決維修改造經費,希望縣政府在政策上多予支持扶持,以使圖書館各項指數都能達標。

③興建博物館。博物館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城市歷史文明和現代文明的結晶,興建博物館非常有利於我縣打造文化品牌。現在國家非常重視博物館建設,每一個有正規陳列的博物館(包括文博所),國家每年都解決館辦活動經費。我縣歷史悠久,歷史名人眾多,興建博物館的資源豐富,政府要創造條件,興建博物館。

二、要在活動開展中加強投入

有效的資金投入是保障“三館”活動正常運轉的前提。從我縣目前“三館”運轉的情況看,在活動開展中需要加強投入:1、解決運轉必須經費,確保“三館”正常運轉,充分體現“三館”是政府開辦的公益性服務性的機構。我縣“三館”的活動經費,基本上是90年代的定數,只有文博所活動經費在xx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增加到3萬元,但與國家規定的至少每年5萬元的標準還相差2萬元,政府應着力解決“三館”正常運轉必須的經費,確保“三館”工作正常運轉。2、建立大型文化活動基金,構建“三館”活動網絡,創建集合社會力量開辦大文化的局面。我縣“三館”的大型文化活動,主要是喜慶佳節的重要文化重要活動,為使我縣“三館”大型文化活動更加規範有序,建議政府出資一部分,吸納社會融資一部分,建立“三館”大型文化活動資金,以便更好的開展社會文化活動。

三、要在人才政策上激活機制

加強健全三館建設,繁榮發展××文化,“三館”的人才建設是重要保證。但是,我縣“三館”的現狀卻是嚴重缺乏人才,近30年幾乎沒有進過一個專業大學本科生,職員平均年齡46歲,最年輕的35歲,圖書館通過努力建起了全國資源共享工程,但是缺少專業人才;文化館多是原劇團過來的人才,但現在年齡都普遍偏老;文博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就更得人才缺乏。在現行的條件下要解決“三館”的人才問題非常困難,為此,建議我縣“三館”的建設在人才政策上要激活機制:一是創造條件讓那些熱愛文化事業、有文化技藝、並且是事業編制的其它單位的年輕人,進入“三館”。二是高標準、高要求確保“三館”現有的空編都能進入“三館”真正需要的年輕人才。三是創新用人機制,在“三館”確實需要的情況下,能夠外聘一些優秀人才。

局單位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為了全面瞭解**局單位文化建設情況,最近我帶領有關同志到**局、**局、**局等單位進行了調研,通過座談和現場考察等方式,瞭解了各單位文化建設的情況,初步摸清了存在的問題,並初步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單位文化的建議。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我局不斷重視和加強單位文化建設,在精神文明建設、和諧單位建設、廉政文化建設、文明單位創建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績。

1、思想教育工作常抓不懈。近年來,我局先後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xx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了以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動;開展了向鄧平壽、謝會貴、崔政權等先模人物學習活動;開展了和諧基層建設、和諧單位建設等活動。在不同時期,針對幹部職工思想上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局做了大量的釋疑解惑、理順情緒、調適心態、化解矛盾的工作,促進了全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同時,我局還以《**運河網》為陣地,開闢了“機關黨建”、“廉政建設”、“隊伍建設”、“文明創建”、“青年之家”、“職工論壇”等欄目,宣傳上級的工作思路和重要決策,宣傳水利系統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蹟,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刊登幹部職工的學習體會和調研成果,為我局思想政治工作構築了一個嶄新的平台。

2、和諧單位建設取得紮實效果。按照海委的統一部署,我局於xx年組織實施了“和諧基層建設年”活動,通過幫扶和增強基層自身造血功能,幫助基層解決了影響基層發展而又無法通過自身解決的大問題,12基層河務局(閘所)搬遷建設工程、基層大型修繕項目實施後,極大地改善了基層單位的工作生活條件,基層幹部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幹事創業的熱情被激發出來。xx年,我局又按照海委“構建和諧海委”的要求,大力開展了和諧單位建設,制定實施了《**局和諧單位建設實施意見》,明確了當前和今後和諧單位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意見》中還鮮明地提出了全面推進水文化建設的構想,提出高度重視挖掘、保護和開發**運河的歷史、文化價值,進一步做好**運河歷史文化的傳承工作。目前,我局《**運河志》續修和《嶽城水庫志》編修工作,開始着手收集整理**運河及沿河各地文化資料,開展文化標識碑(牌)設置的前期工作。**河務局開展了“明白**”課題研究,收集整理**各方面的資料,在水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3、廉政文化建設成效顯著。我局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加強職工思想建設、反腐倡廉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局上下以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家庭、進基層、進工地為載體,組織開展了廉政對聯、警言警句、廉政短信有獎徵集;“廉潔勤政和踐行黨章”演講比賽;廉政文化作品展覽;“唱響廉政歌”歌詠比賽;樓道廉政文化建設及廉政文化理論徵文、“廉文薦讀,讀文思廉”等一系列廉政文化建設活動,使全局廉政文化建設豐富多彩、貼近實際、紮實有效,營造出了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

4、“建家”工作紮實有效。xx年我局工會提出了“三年”、“五年”的基層建家目標,即:爭取用三年時間解決三級局(閘所)洗澡難的問題,五年內實現“三小”規劃目標(即:有小活動室、小食堂、小浴室)。目前,全局各基層三級局都建起了小浴室和小食堂,基層“職工小家”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三年”建家目標得到實現,較好地解決了多年來一直困擾基層單身職工吃飯難、洗澡難和看電視難的問題,促進了基層的和諧穩定。同時,各單位因地制宜,勤儉建家,充分調動單位和職工的積極性,利用有限的經費和資源,改善設施,添置器材,堅持經常開展活動,“三小”建家目標也提前實現,基本做到了海河工會關於“五有”的要求。即:有組織、有制度、有場所、有活動、有作用。初步做到了組織健全、制度落實、項目豐富、活動經常,活躍了職工生活,穩定了職工隊伍,增強了基層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xx年,臨西河務局獲全國水利系統模範職工小家榮譽稱號。今年10月,我局獲得“全國水利系統職工文化先進集體”稱號。

5、羣眾性的問題活動豐富多彩。我局堅持把開展全民體育健身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職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恢復、建立了工間操制度,開展了“雙健身月”活動,即每年利用“五一”、“十一”開展兩次“健身月”,進行拔河、跑步、太極拳表演和趣味比賽等,豐富了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xx年,我局結合局慶組織了“慶祝**局建局五十週年職工業餘書法、美術、攝影展覽”,組隊參加了海河工會組織的游泳、籃球、“迎新春”文藝匯演和書法、美術作品展覽,選派的選手在全國水利系統職工配樂詩朗誦比賽中獲得三等獎,較好地展示了我局幹部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xx年,我局被山東省體育局授予“全民健身月活動先進單位”。

6、學習型機關建設有聲有色。我局在全局系統堅持開展“爭創學習型單位、爭做學習型職工”的活動,機關、直屬單位堅持每季度分別制訂政治理論學習教育計劃,有針對性地對職工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組織開展向先進模範人物學習的活動。為培養機關幹部職工的良好學風,營造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學習氛圍,xx年9月、xx年3月,我局分別開展了以“讀好書、明事理、建和諧、促發展”為主題的讀書月活動,為促進機關幹部職工形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文化生活習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初步營造出較濃厚的讀書氛圍。

7、大力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我局以文明單位創建為主攻方向,將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納入全局目標管理,廣泛開展了羣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局各單位在文明單位創建活動中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全局10個二級單位全部榮獲“市級文明單位”稱號,其中**河務局在今年8月份通過了“xx—xx年度河北省文明單位”審查驗收,率先跨入省級文明單位行列。另外,**河務局等5個單位獲得海委文明單位榮譽稱號。三級局中,有30%獲得市級文明單位稱號,70%獲得縣級文明單位稱號。

二、目前我局單位文化建設中存在問題

1.對文化建設的認知程度不高,文化建設的自覺性不強。由於認識等方面的原因,我局文化建設整體氛圍不濃,從各級領導的工作來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對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抓文化建設的自覺性還不強的問題。特別是在挖掘、開發、宣傳**運河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藴等方面基本上沒有做多少工作,更沒有積極主動地開展水文化建設。

2. 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層次不高。過去由於我局基層各單位物質條件較差,加之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等原因,高等級的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一直滯後。截至目前,全局系統47個單位只有**局不久前才跨入省級文明單位的行列,高等級的文明創建工作任重而道遠。

3.文化建設投入不夠。我局基層各單位過去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機關環境建設跟不上要求,文化建設沒有專項的經費投入,文體設施缺乏,創建工作沒有保障。最近幾年,辦公環境雖有所改善,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約,文化建設投入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

4.單位之間文化建設發展不平衡。我局10個二級單位,35個三級單位,各單位內外環境不同,對單位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同、投入不同,造成單位之間文化建設發展不平衡,先進單位和落後單位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

四、加強單位文化建設的建議和措施

單位文化建設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人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作為最高價值目標,把和諧單位建設作為核心內容,把鑄魂、育人、塑形作為基本任務,從而為推動水利事業的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和保障。

(一)提煉富有積極向上內涵的單位精神,形成單位幹部職工共同的價值理念

**局系統的各級水管單位,差不多都是成立幾十年的老單位,在長期從事水利建設與管理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範等。但是,不少單位由於缺乏文化的自覺,對於一些好的東西沒有進行必要的提煉和昇華,還處於自然散漫的狀態。下一步,要強化提煉設計意識,把單位共同價值理念、職業道德、行為規範的鍛造作為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根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提煉具有自身特色、富於積極向上內涵的單位精神,並有目的地加強引導和宣傳,使多年積澱的文化特質和價值觀念得到職工的理解、認同,並以此來凝聚人心、激勵鬥志。

(二)搞好制度建設,促進管理模式由傳統經驗型向文化管理型轉變

要加強單位的制度建設,促進管理模式由傳統經驗型向文化管理型轉變,逐步形成系統化、規範化、制度化的運行體系,用科學有效的制度來規範大家的行為。建立約束和激勵機制,通過推行硬性管理、目標管理,強化考核評比及獎懲激勵等措施,使遵守規章制度、按章辦事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

落實制度的同時注重體現人性化,把職工真正當成單位的主人,體現依靠人、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實現從被動管理向自覺管理的轉變,使單位與職工之間建立一種“心心相印”的關係,願意與單位“使命共擔、難關共渡、感情共鳴、利益共享”,主動承擔工作,既能自主管理,又能團結協作,實現人與單位的和諧發展。

(三)強化學習意識,打造學習型機關

1、確立先進的學習理念。當今社會,是以知識經濟為主要特徵的新時代,“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造未來”。學習是進步的根基,學習是提高的階梯。一個人學習掌握的知識越多,本領越大,眼界越開闊,思維越活躍,境界越高遠,人個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越能充分體現。與此同時,學習的過程不再單純為了獲取知識和掌握技能,而是一個重塑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要通過宣傳和教育,使廣大幹部職工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進一步樹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學習組織理念,“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工作與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理念,“學習是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學習本質理念,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豐富學習內容。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學好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學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行動。鼓勵職工努力汲取政治、經濟、法律、文學、藝術、歷史、科技等各個領域的知識營養,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做到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以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二是要立足履行好崗位職責,大力開展崗位培訓活動。要本着缺什麼補什麼、幹什麼學什麼的精神,廣泛深入地開展崗位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技能和業務水平。三是要鼓勵職工特別是年輕職工虛心向實踐學習,,勤於實踐、勇於實踐,在實踐鍛鍊才幹,在實踐中成長進步。

3、創新學習的形式和載體。一是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爭做學習型人才”、“讀書月”、“知識競賽”等活動,推動全員學習,促進學習型機關建設。二是舉辦學習報告會,邀請專家、學者講授水利、管理、經濟、文化、法律、時勢政治等方面的講座,提高大家知識次和理論水平,開闊思路和視野。三是舉辦各類學習研討會、演講比賽等活動,推動學習成果共享,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開展學習成果展示和評獎活動,激發職工羣眾的學習熱情。

4、注重發揮領導幹部的帶動作用。領導幹部的學風,對建設學習型機關影響很大。實踐證明,有一個愛好學習、勤于思考的領導班子,就能帶出一支愛好學習、勤于思考的職工隊伍。因此,在建設學習型機關過程中,要着力把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學習型的領導班子,把每個領導幹部培養成學習型幹部。領導同志首先要重視學習,帶頭學習,成為學習的楷模。廣大職工也要切實在增加學習的自學性,把學習當作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追求,在活動中不但學到真知,達到自我修煉、自我提高的目的。

(四)樹立和諧理念,構建和諧單位

踐行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從單位和個人做起,積小和諧為大和諧。要堅持以人為本,把樹立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營造和諧氛圍作為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逐步形成貼近發展、貼近羣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和諧文化建設體制和機制,達到寓諧於教、寓諧於行的效果。

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廣大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公眾,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培養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品格,以自身的心理和諧促進單位的和諧、社會的和諧。要加強幹羣之間、不同羣體之間和不同個體之間的溝通與理解,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協調、不和諧因素。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努力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濃厚氛圍,促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建立。

要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促進單位的和諧和穩定。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做好初信、初訪工作,努力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要暢通信訪渠道,保證職工羣眾充分表達意願,發表意見和建議,保證他們依法有序地提出檢舉、控告和申訴。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羣眾正確履行公民的權力和義務,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要建立健全信訪問題排查化解機制,把信訪工作重心從事後處理轉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來,做到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理得好。要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平安單位建設,努力避免各種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五)開展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體活動是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各單位要積極創造條件,因地制宜地建設好職工文體活動場所,如棋牌室、圖書室、乒乓球室、枱球室等,有條件的單位還可建設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大型體育場館,為職工開展文體活動的提供方便。

要本着寓教於學、寓教於樂的原則,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要緊緊圍繞“水”做好“諧心、怡情、健身”的文章。以水或水利為主題,開展文學、攝影、書法、美術、雕刻等文學藝術創作活動,開展文藝演出、演講比賽、歌詠比賽等演示活動;以水和水域為平台,開展游泳、垂釣、龍舟競渡、溜冰、滑雪、衝浪等活動,從而使人們在與水和水文化的親和交融的過程中,增強團結,提高素養,昇華思想,愉樂身心。

(六)加強水文化建設,彰顯水利工程的文化魅力

水文化是我局水管單位的“特色文化”。通過以所轄河道(湖泊)、水庫、水閘等水利工程為載體,充分挖掘其的文化底藴,進一步保護和開發其歷史文化價值,彰顯水文化的魅力;積極開展水文化研究、水文學藝術創作等活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水文化產品。同時,通過水文化建設,拉近職工與水和水利的感情,增強工作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並在水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提高歷史文化知識和素養,拓展視野,豐富內涵,提升形象。

(七)推進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努力塑造良好的單位形象

文明單位創建是羣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單位管理水平和職工綜合素質以及對外樹立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徑。在省部級文明單位創建方面,我局**河務局已走在了全局系統的前列,為**局系統各單位樹起了一面鮮豔的旗幟,他們按照圍繞中心抓創建、抓好創建促發展的指導思想,實現了工程管理與防汛供水等各項業務與創建工作的良性互動。下一步,鼓勵各單位以**局為榜樣,加大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力度,以創建文明單位和爭取各種榮譽稱號為載體,達到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效果。

要把創建工作貫穿到業務工作中去,切實克服“兩張皮”的現象。不斷創新創建活動的形式,避免形式主義。堅持以人為本,動員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創建的全過程,使大家在創建真正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加強與地方文明辦的溝通與聯繫,爭取他們的指導、支持和幫助,為文明創建活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克服“重創輕管”的傾向,杜絕“牌子到手,創建到頭”的現象,不斷鞏固和提高文明創建的成果。

要加強對外的宣傳,通過製作畫冊、專題片、設立門户網站,以及在各種報刊網上刊載文章、圖片等方式,宣傳水利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宣傳單位發展與改革的業績,宣傳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先進事蹟,從而擴大單位的影響。

民族風情特色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類文明及農耕文明發祥地之一。中國古代科技曾經長期領先於世界,還曾創造出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和城市文明,創造出世界上獨具特色的文學藝術、哲學、史學、教育等精神文明成果。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生命力最強、曾經最發達的文明,在整個世界文明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

**縣是**西北部邊境**縣,草原文化古蹟大縣,也是**等遊牧民族生息繁衍之地,歷史悠久。這裏地形地貌複雜,擁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如草原神石城、木斯島冰川、紅山湖、雅丹地貌神祕大峽谷等,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位於**地區**縣境內,距**縣城18公里,**的柏油路與著名景區喀納斯湖相通,西聯哈國齋桑縣,交通十分便利,這裏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他們的民族餐飲、服飾、民族歌舞、婚娶節慶文化等獨具特色,具有濃厚的民族丰韻和文化參考價值,這裏有較多的文化古蹟,開發文化旅遊潛力巨大,這些種種的資源和**文化古蹟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近年來,**縣委、政府加大對人文文化和文化古蹟的開發力度,做強本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把**縣的文化建設當成一項重要的工程來抓,取得了矚目可喜的成績。目前,在縣域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我縣的文化建設,我認為應該主要側重於五個方面:突出一個重點;建設兩個基地;打造三個品牌;堅持以人為本;開發文化旅遊景點。

一、突出一個重點。

重點就是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越是民族的東西,越是世界的東西。xx年10月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應涵蓋五個方面的項目:〈1〉口頭傳説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並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中的非物質性涵義,是與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質生產相對而言的,是指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為目的的精神生產這層涵義上的非物質性。

所謂非物質性,並不是與物質絕緣,而是指其偏重於以非物質心態存在的精神領域的創造活動及其結晶。它的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工作原則: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xx年5月24日,在成都召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上,數10位國內外專家發表世界上首個國際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言——《成都宣言》,以喚起全世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保護和促進世界文化的多樣性。37位專家共同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着現代文明衝擊和被世人遺忘的嚴峻形勢。宣言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基因,是確定文化特性,激發人類創造力的重要因素。雖然,我國的非物質文化起步晚,但動作大,影響大,投資力度大。我縣也不例外,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力度較大。

xx年5月20日,國務院公佈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伊犁**自治州的“**族阿依特斯”被錄入。我縣在現有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族動物模擬舞阿尤畢”。為此,我們不能停留在取得的成績上而應更加加倍努力,積極工作。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通知》(國發[xx]4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xx年4月26日)和《關於加強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國辦發[xx]18號)的文件精神,提高認識,明確指導思想;強化責任,加強領導;加大力度,全面管理。政府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文化旅遊發展計劃,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廣泛吸納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保護工作;要加大保護工作的經費投入,人才培養,切實認識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指導思想、基本方針和總體目標,解決突出問題。在保護的基礎上,正確利用和開發,不斷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我縣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兩個基地。

(一)以五鄉兩鎮為中心建立**族民俗風情文化基地。

**縣的五鄉兩鎮有**族獨有的民俗活動。41個行政村都有各自不同的習俗、禮儀、節慶、節令並且正在形成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地域文化。除已經由自治區級批准公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外,還有許許多多民族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存。如歷經九代、傳承千年的**族民間舞蹈“哈熊舞”,“黑走馬”等,這些民間民俗活動至今仍留存於鄉村,並代代傳承。此外,包括民間的一些傳統民俗文化遺產應有盡有,在外人看來,**族人民天天跳舞,月月過節,年年喜慶,一波接一波。而內涵豐富的民俗文化已經逐漸引起全國文人墨客的重視和參與。所以,搶救、挖掘、整理、保護、傳承和開發民間民俗文化是我們工作的當務之急。從以上內容來看,這裏基本上形成了一個民俗活動基地,有着建立****族民俗風情文化基地足夠成熟的條件,我們要抓住機遇,千萬不能錯失良機。

(二)以**為中心建立旅遊休閒度假文化基地。

****地處中國**縣與**斯坦國交界處,距**縣城18公里,號稱“**西北對哈第一大門”。**的柏油路與著名景區喀納斯湖相通,西聯哈國齋桑縣,交通十分便利。國門景區地勢平坦,草木茂盛,界河兩岸生長着茂密的白楊、絮柳等,景色宜人,國門構成**景區獨有的風景。遊人來到此處觀光,可清新感受到異國風光;通過**還可以清楚的看到鄰近哈國齋桑縣風景,齋桑縣境內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擁有美麗的齋桑湖,湖邊沙灘與有名的庫爾勒“黃金海岸”相比毫不遜色。遊客既能欣賞誘人心醉的異國風光,又能領略哈國獨特的亞歐交融自然生態和民俗風情。**在秦漢時,呼揭、匈奴相繼駐牧於此。魏晉南北朝時為柔然、突厥薛延陀部等民族駐牧。隋唐之際,為西突厥葛邏祿牧地。唐王朝先後設大漠、陰山、金山都護府管轄其地。五代宋、遼時期,克烈、乃蠻等部在此遊牧。西遼曾在此設西部招討司。公元12xx年,蒙古鐵木真征服乃蠻,乃蠻西遷,斡亦刺惕部崛起,本地為窩闊台封地,設尚書省、行省,公元1762年,清設“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統轄天山南北路,本地屬將軍治下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管理,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縣佐,1930年,**縣佐升格為縣,屬阿山道管轄,1954年**隸屬**地區。無論是歷史文化、商業文化、古道文化,還是大眾教育文化以及以文學和傳統書畫藝術為主體的高雅文化,各種形態的民間文化,已形成多元文化基因和恆久的生命力,當屬文化之鄉的行列。總之,這裏的交通、飲食、通訊等等已具備建立文化基地的條件。

三、打造三個文化品牌。

(一)打造“**歷史古蹟”文化品牌。

**縣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名勝古蹟、歷史文化眾多。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森塔斯石人像以及託海闊拉斯巖畫,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在歷史的長河中,**族人民及其先民們在草原上創造了燦爛的牧業文明,他們留在巖石上的巖畫,留在荒蔓草地上的遺址及遺物記載了人類的繁衍,敍述着他們的歷經滄桑,不斷戰勝自然、創造古代文明的過程。已發現的巖畫可分為敲鑿、磨刻、彩繪數種,其中敲鑿畫最多,盛行於青銅及鐵器時代。**喀爾交牧場的克孜爾庫拉地方的巖畫面積較大。巖畫處於懸崖陡壁之上,採用陰刻手法,題材廣泛,刻有黃羊、狐狸、大頭羊、駱駝、馬、牛、犬、射弓箭的人物等。是人類生殖、狩獵、勞動、征戰、娛樂及其他各種活動的真實紀錄。加克別依特古墓:位於**縣城南部,距託普鐵熱克鄉12千米,地處拉斯特河灘,是古墓遺址,周圍樹木成蔭,夏季風景秀麗。佔地面積24平方米,高3.5米,用鐵皮做成半球型墓頂,有月牙標誌。加克,清官吏,死於1914年。此墓當年6月開始興建,10月竣工,十年**中被破壞,現僅存遺址。經恩斯汗別依特古墓:位於託斯特鄉政府東南9千米的一山谷內,地勢平坦,四周有圍牆,形如氈房(蒙古包),經恩斯汗是清末地方官吏,艾林郡王之父,王公銜,19xx年去世。經恩斯汗墓建於1913年,12柱土塊結構,內葬經恩斯汗公爵和其長女帕孜依。1969年秋,在**縣拉斯特(什汗塔勒)挖掘渠道時發現文物,據初步考證,屬1883左右蒙古親王(**稱“薩爾王”)的墳墓中的殉葬品,共22件。1986年,地區檔案處拿走了一部分文物。據推測,這些由黃泥、酥油拌和,通過模範刻製出來的模塊,主要內容是佛像、經幢、錢幣等類物品。因為蒙古族信奉藏傳佛教或喇嘛教,這些物品可能是有祭祀意義的殉葬品。這些文化遺產和歷史遺物真正打造出了“**歷史古蹟”在**的文化品牌。確認歷史遺留古蹟,打造“**歷史古蹟”文化品牌,不但對豐富我縣的文化內涵有積極作用,而且對全世界展示邊境遊牧民族文化有積極意義;不但對推動全縣旅遊業的發展有積極作用,而且對推動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打造“**族動物模擬舞阿尤畢”文化品牌。

“**族動物模擬舞阿尤畢”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阿尤畢是**族獨有的民俗活動,其中的儺文化現象引起多方的關注。他們用舞蹈來表達思想,抒發感情,具有濃郁的草原民族生活特點,其中有模擬動物動態特徵和生活習性的舞蹈(又稱似獸舞蹈),比如熊舞(阿尤畢)刻畫着狗熊的動態,黑走馬(卡拉角勒哈)表現草原上駿馬的矯健,還有天鵝舞、山羊舞、鷹舞等。這都是能歌善舞的**人結合牧區生活和勞動生產創造的舞蹈。“阿尤畢”當年實際上就是**在託依(聚會)時“逗樂子”的一個活動。為了製造喜慶的氛圍,人們模仿熊的步態、捕食、睡覺等動作而創造了這種舞蹈,因為表演者特殊的化粧和詼諧的的動作贏得了大家的喜愛。作為一種民間舞蹈,“阿尤畢”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是模仿動物的舞蹈,尤其是模仿哈熊。追溯**傳統,狩獵曾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獵人過去常年遊走在哈熊等獵物出沒的地方,經常觀察熊的各種習性特徵,積累了豐富的狩獵經驗。為了歡慶捕獵的勝利,獵手們模仿着熊的各種動作,把狩獵的情景編成了“阿尤畢”(即哈熊舞),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阿尤畢”在形勢規模上既有延續性,又有羣眾參與的廣泛性。表演有一定的節奏和順序,參與羣眾十分虔誠和踴躍,與鄉村文化、生活時序緊密結合,有明顯的動物模仿功能。內容豐富多彩,極富民族地方特色,其藝術內涵、音樂、表情、頌詞、服飾、禮儀等特色鮮明。即表現了**族的文化個性,又體現了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相互影響、交融的民族和諧現象。通過打造“**族動物模擬舞阿尤畢”品牌,可以帶動當地民間傳統舞蹈,**族飲食,民居等文化和其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也可以推動**族阿依特斯文化的開發和建設。

(三)打造“自然風光度假旅遊”文化品牌。

**地形地貌複雜,擁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如烏拉斯特河谷避暑療養度假村、草原神石城、木斯島冰川、紅山湖、雅丹地貌神祕大峽谷等;這些自然景點可以作為象徵**縣旅遊文化的形象品牌,由縣委、政府擴大**草原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的影響力、宣傳力和透明度,在現有的初級規模的基礎上再次提升,與周圍的文化景區、文化中心點、農家園(樂)等有機的結合起來,上下連動,共同開發,點面結合,齊抓共管,真正打造出自治區較有影響的而且輻射面較廣的“自然風光度假旅遊”文化品牌。

四、堅持以人為本。

堅持社會主義的科學發展觀,建設文明和諧富裕的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人的因素是幹好工作的第一要素,沒有強有力的文化旅遊幹部隊伍那就是竹籠子裏打水——一場空,根本上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目前,我縣文化旅遊隊伍人員現狀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隊伍年齡過大,專業人員缺乏,現有工作人員對現代化信息知識瞭解度欠缺,而且專業水平不高,文功底較底,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加上業務經費少,辦公條件較差,沒有室內活動場所、參觀展廳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制約,使文化工作遇到很多棘手的難於開展工作的局面和問題,建議縣委、縣政府認真研究和考慮此問題。改變調入不能調出、有編制不能進、長期有病不能退的現象,加大文化體制改革力度,真正把會管理、懂專業、善思考、有魄力的適用在合適的崗位上。説實話,我們的文化隊伍也處於瀕危狀態,工作分工,任務明確,但不能按期完成。所以,我們幹好工作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該增的增,該減的減,該上的上,該下的下,向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轉變,轉變用人理念。

五、開發旅遊景點。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旅遊業以不斷增長的勢頭迅速發展。我國旅遊業自1986年正式納入國民經濟計劃,已20多年;1998年12月國家已將旅遊業列為經濟發展的龍頭或支柱產業予以優先發展。旅遊景點(區)作為旅遊吸引物,是遊客外出旅遊的主要動機所在。旅遊景點(區)所依託資源的價值大小、景點接待服務質量的高低等,直接影響着遊客外出旅遊過程中的整體感受。旅遊景點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資源、文物、森林園區。觀光旅遊、度假旅遊、生態旅遊是旅遊資源開發的三大領域。我縣可以開發的而且條件較成熟的旅遊景點有**族民俗風情(熊舞阿尤畢)、邊境自然景區、歷史文化古蹟、邊陲國門觀光、****跨國旅遊等。根據以上景點,我縣以建設五個**為主線,可以做大做強文化旅遊文章,要總體設計,儘快規劃全縣旅遊線路。線路就是產品。

總之,文化旅遊業是全社會的事業,不是單靠旅遊部門來實現來解決的問題,所以,要統籌安排,共同協作,齊抓共管是最關鍵的環節。

【第7篇】2022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根據上級工會關於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會從9月份開始,組織辦公室、宣教部門開展了對全縣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的專題調研,選取國有、外資、非公等不同類型的10家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對企業文化建設、職工文化建設及活動開展情況,企業職工業餘文化生活情況及職工對文化生活的需求進行調查瞭解。

一、所調查企業問卷梳理情況

1、企業文化建設及活動開展情況

所調查企業負責企業文化建設的部門一般是企業行政、人事、綜辦部門或工會;供電、移動等國有企業每年文化建設的投入20萬元以上,幾家外資每年企業文化投入8--10萬元,非公等其它規模企業每年文化2—5萬元;所調查企業基本將文體建設納入企業發展規劃企業,圍繞經營理念建立了以制度文化體系、展室、文化手冊等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文化體系,職工對企業文化認可主要來自文化活動和培訓;普遍認為企業文化對企業生產經營的促進作用較大,工會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非常大較大。

2、職工文化建設及活動開展情況

企業負責職工文化活動的部門是60%以是工會,其它基本上是企業綜合辦或行政、人事部門;所調查企業有面積為50平米--400平米的職工文化陣地,一般設有健身房、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籃球場等設施,部分企業有職工書屋、舞廳、學習培訓室等;職工文化建設及開展活動每年投入2—10萬元。企業職工文化體育活動組織一般為音樂舞蹈、棋牌、户外休閒、球類這幾種;企業職工文化活動開展情況至少半年一次或不不定期活動,經常開展的文體活動有文藝演出/晚會、單項體育比賽、運動會、户外休閒、棋牌,職工基本全部參加單位組織文體活動情況。

3、企業職工業餘文化生活情況

所調查企業職工普遍感覺生活精神壓力一般,業餘時間主要有哪些安排棋牌、娛樂上網瀏覽聊天、户外休閒,每年用於文化活動的支出平均為500-1000元,主要支出項目為上網、健身、棋牌娛樂。所調查企業的職工對單位文化活動和設施基本滿意,希望單位開展和參與音樂舞蹈、學習培訓、室內健身等文化體育活動。

二、全縣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的狀況

目前,全縣共有民營企業689家(其中工業企業218家),個體工商户6200多家,從業人員約54000人(其中季節性臨時用工約佔55%)。

按照企業生產規模主要分為三類企業,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基本情況如下:

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如糖業公司分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礦業公司、中等風電企業,這類企業職工佔全縣企業職工總數的20%。這部分企業認識到文化建設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並加以重視。特別是縣供電分公司、移動公司、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大型國有企業形成了自身的企業文化特色,並不斷提升企業文化與經營管理的融合度,增強企業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這些企業均做到了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企業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作為我縣重點企業的糖業公司分公司、礦業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特別是企業建設職工室內活動室、職工書屋等,即是企業重視文化建設的體現。

2、中小型製造加工企業。如恆泰水泥公司、祥雲食品公司等,這類企業職工佔全縣企業職工總數的30%。這類雖然進行民一定的企業文化建設,開展了不同程度的職工文化活動,但是基本上着重追求經濟利益,很多企業認為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搞一些文藝節目、打一些宣傳標語,缺乏對企業文化的正確理解與深層次的認識。有的企業文化流於表面,僅僅通過舉辦簡單活動而不進行企業文化的滲透,企業文化得不到協調發展,也不能為企業長久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3、個體工商户。這類職工佔全縣企業職工總數的50%。大部分沒有開展職工文化活動,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個體工商主認為開展文化活動增加了成本支出,而且員工流動性大,不願為員工提供文化活動;另一方面是員工尤其是農民工收入不高,打工之餘參加文化活動會影響其它生產,沒有多大好處而自願不參加。

三、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的特色做法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我縣規模企業摸索適應自身發展的路子,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企業員工的精神生活,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不斷提升自身形象。

私立一中針對本校教工工作時間緊、教學任務重的實際情況,工會堅持業餘、小型、多樣的方針,採取分散和集中相結合的方法,抓住重大節日這一契機,緊緊圍繞學校工作大局,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學校成立了“百靈藝術團”,藝術團設有舞蹈隊、聲樂隊、曲藝隊、樂器演奏隊,為重大節日和家長會演出;組織“春之聲”元旦文藝聯歡會。在校工會的提議和組織下,每年12月末舉行“春之聲”元旦文藝聯歡會;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校工會每年組織“慶五一男子籃球賽”和“慶五一女子羽毛球賽”,豐富了教職工的生活。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建有體育館,有標準的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有健身房,配有大量的體育健身器材;開設中外員工電視房;公司經常組織職工開展各項體育競賽、文娛聯歡活動、登山旅遊、自行車騎行活動,員工的歸屬感逐步增強。糖業有限公司分公司配有職工閲覽室,每年開展職工運動會,積極組織運動員職工參加縣內和各項文體活動。公司配有無線上網,有職工興趣小組,並建立室外籃球場地。運達風電公司從總體規劃起就設計了建築面積達1500餘平方米的文體活動中心,並與廠房、辦公樓等同時施工,公司開業後就投入使用。內設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器械室,同時配備卡拉ok音響設備等。

全縣其他各企業也通過舉辦聯合會、運動會、讀書活動等拉近企業與員工的關係,增強員工歸屬感,使每個員工都能融入到企業建設中來。

四、工會在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情況

我縣規模以上企業一直加強企業工會組織建設,在企業創造良好的交流平台,讓員工共同參與企業文化建設,以文體活動為載體,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每年年底以元旦聯歡活動為契機,公司工會組織各部門深入瞭解在崗員工的藝術類特長,為員工搭建各種展示平台,促進企業文化氛圍的形成。xx年,工會委員會深入開展事業部組織的“春雨2.0”工作,將公司的關懷落實到人,將員工的需要提上公司經營日程。從員工的物質文化需要到精神文化需要,從公司文化宣貫到員工文化之星案例評選,從活動組織到滿意度徵集,種種工作的不斷開展,促進了與員工之間的溝通與發展。

糖業公司工會委員會推動企業職工教育培訓事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公司設培訓教室有三間,佔地面積600平米,配備10台電腦,兩台投影儀,一套多功能影響設備。公司工會每年都要不同程度的舉辦全員職工安全大培訓及安全實戰演練;每榨季,農業部都要舉辦“甜菜學院培專題培訓會”、“年度農業工作啟動培訓會”、“農業員及聯絡員培訓溝通會”、“大小農機現場會及培訓會”等,給廣大職工、農户帶來知識的同時,也使企業職工與農户效益得到雙贏。運營系統每榨季舉辦“車間安全管理知識大培訓”“檢修技改全員安全培訓會”、“榨季運營啟動培訓會”等。公司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管理制度不斷健全,教育培訓業務在不斷拓展,職工隊伍整體素質通過教育培訓不斷提高。

五、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

1、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參差不齊。通過調查發現,企業規模越大往往越注重企業文化建設,而規模小的企業對文化建設的意義認識不足,其經營者相對缺乏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意識,個別經營者只關注眼前利益,不關注社會效益和企業的長遠發展,認為企業文化建設只是表面文章。

二是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有待提煉和延續。由於缺少相關的專業人員,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只是為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而臨時出台一些規範,功利性、目的性較強,對企業的發展前景、企業文化與員工的關係、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沒有足夠的認識,缺少理性的總結、提煉,企業文化缺乏延續性。企業員工流動性較強,較難與企業融為一體,也影響了企業文化的推廣與延續。

三是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缺乏有效途徑。民營企業文化建設載體形式單一、內容單一、方法手段單一,有的是嫁接、照搬其他企業的文化內容,不少企業文化建設還停留在豐富職工業餘生活、改善職工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的初級階段,僅限於開展各類文體活動。

2、推進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是全面提高民營企業家素質。由於民營企業家在企業中所處的特殊地位,對企業的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的率先垂範和倡導對企業文化的構建,以及企業價值觀念的形成起着決定作用。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家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崇高的品格,並通過多種形式,引導組織他們不斷學習,總結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把自己塑造成為具有遠大理想、廣闊胸襟、淵博知識、才思敏捷的企業家。同時,企業家應自覺執行企業文化,以自己的身體力行影響和帶動企業員工,提高企業文化的執行力。

二是推動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建設。企業文化是企業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逐漸形成的被大多數員工所接受並具有傳承性和生命力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得到企業絕大部分員工發自內心的認同。要建立與員工和諧的關係,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切實關心員工的就業、工資、福利、保險、晉職等,改善工作環境,在企業中形成尊重人、理解人、温暖人的氛圍,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員工的團隊意識和創新意識,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使企業與員工形成利益共同體和事業共同體,增強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員工隊伍,才能調動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使企業文化有承載主體,並得到延續。

三是根據企業自身特點規劃企業文化建設。每個企業都有自已的特點,企業文化建設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因企制宜,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培育企業精神,塑造企業形象,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結合企業的使命、願景和發展戰略,在瞭解企業文化現狀的基礎上,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科學合理、便於操作的企業文化建設規劃,並找準切入點,提煉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管理理念。

【第8篇】加強政法文化建設和縣級政法委建設專題調研報告

一、關於政法文化建設

我們認為,政法文化不同於單純的法治文化,它更多地是指一種職業文化、職業精神,是一種行業性的文化。比如,近年來治安狀況明顯進步,政法戰線不斷湧現出先進人物,在他們身上所展現的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和執法公正等素質,實際上就是政法文化價值取向和與時俱進精神的良好體現。作為山東精神的基石,政法文化理應成為塑造山東精神的準則、判斷標準和發展導向。政法文化反映了人類現代文明的一些理念或精髓,比如法治、平等、人權等,與公正、民主、自由、秩序等內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抓好政法文化對於塑造山東精神十分重要。我們認為,塑造山東精神,不單單是要求人們具備一些基本的行為操守,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山東精神的基本內核是什麼。從人類現代文明演進的角度來看,塑造山東精神,關鍵是提倡一種好的政法文化氛圍,從制度建設高度加強對政法文化的培育,並在全社會逐步培養起一種現代的民主和法制精神。

政法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依法執政。在實踐中,它以政法機關、政法人員、政法行為作為主要載體,而且滲透到政法規則的設計者、執行者、監督者中,泛化到各個社會羣體之中,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説,建設平安和諧山東,沒有一種現代的政法文化滲透於其中,是不可想象的。政法文化的內容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個方面,主要是指政法幹警在長期履行法定職責、執行黨的政策,實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過程中所積澱的共同羣體意識、行為方式,指導、約束政法各機關整體行為及政法幹警、法律服務人員行為的價值理念。政法文化主要反映在政法各機關的建設發展理念、規章制度、協作精神、創新意識、外在形象,法官、檢察官、警官等工作作風和精神面貌等方面。政法文化作為一種政治價值理論,不僅作用於政法機關的整體作為,而且作用於每名幹警、法律工作者行為,對政法機關及其所有工作人員具有強力的指導作用和約束作用。

政法文化是當代政法機關規範化建設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物質文化建設方面,它屬於表層文化,即黨委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機關的外在形象,包括執法和法律服務機構的名稱、辦公(執法)場所形象、執法人員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工作形象、知名度、美譽度、滿意度等。第二是規章制度建設方面,它屬於淺層文化即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賦予政法機關的行為規範。包括政法各機關的機構設置、工作職責(管轄權、業務範圍)、機關管理、執法程序、終端結果的處置和運用等,執法理念、法治理念和團隊精神。第三是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它屬於深層文化,包括政法機關每一名幹警、法律服務人員的工作態度、責任感、使命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政法機關的整體工作目標的追求。上述三個方面文化建設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具有高度的和諧性,它們同步發展,不可分割。

近年來我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是和政法文化的建設成就分不開的。xx縣擁有目前這樣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一方面有賴於政法戰線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與近幾年着力抓政法文化的建設不無關係。一個地方的安全問題相當重要,它對於提升綜合競爭力作用非同小可。近年來xx縣政法文化建設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應該看到,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的政法文化還沒有取得廣泛的信任,距離人民羣眾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這些問題的產生,與我們自身的政法文化建設還不到位有關。判斷一個地方是否發達,除了看它的經濟發展水平如何,還要看它的社會文化觀念怎麼樣。一般來説,一個不發達國家的普通老百姓對法律往往不會有親切感。因為法有時候會有些威懾力,老百姓對法律理解更多的是刑法。而在發達國家,法,尤其是民法的滲透力非常強大,老百姓通常把法看成是自己的行為規範,甚至於鄰里之間、朋友之間有什麼扯不清的問題也常常通過法律的手段加以解決。所以,有了文本的法律,有了司法行為,不見得就具有我們所理解的政法文化。在塑造政法文化的時候,應該考慮怎樣使老百姓和法律親近起來,使他們樹立一種法律意識,這一點很重要。這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加大普法工作的力度,要發揮羣眾力量,用民主的手段來加強社會治安,要從理念、制度、行為、物質和形象五個層面着手,建設一支清正、廉潔、公道、高效的政法幹警隊伍,體現出平安和諧精神,體現出山東的特點。

二、關於縣級政法委建設

(一)基本情況。xx縣委政法委機關(含縣綜治辦)行政編制9人,其中機關配備書記1名,副書記3名;縣綜治辦配主任1名,副主任2名;股級領導職數2名。內設綜合科、政工科。目前,現有在職人員10人,其中書記1人,副書記3人(其中1人兼任綜治辦主任),綜治辦副主任2人,主任科員1人,科員1人,司機1人,離崗待退1人。

(二)主要職能。縣委政法委是縣委領導政法工作的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責是:根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縣委的部署,統一政法各部門的思想和行動。對一定時期內的政法工作作出全局性的部署並督促貫徹落實。組織協調指導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檢查政法部門執行法律法規和黨的方針政策的情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嚴肅執法,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具體措施。大力支持和嚴格監督政法各部門依法行使職權,指導和協調政法各部門在依法相互制約的同時密切配合,督促、推動大要案的查處工作,研究、協調有爭議的重大、疑難案件。組織協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推動各項措施的落實。組織、推動政法戰線的調查研究工作,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探索政法工作改革的路子,通過改革進一步加強政法工作。研究和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的措施,協助黨委及組織部門考察、管理政法部門的領導幹部。組織協調對政法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宣傳工作。指導下級綜治辦的工作。完成縣委和上級政法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任務。

(三)近年來的主要工作

1、加強班子建設,提升整體素質。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是政法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是不斷提高政法隊伍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保證。幾年來,全縣政法機關狠抓班子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加強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全縣政法機關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理論學習,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着力在研究解決重大問題上下功夫。二是加強班子的組織建設。政法機關在選拔班子成員上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嚴格按程序辦事,防止違規違紀問題的發生。使班子形成了年齡結構科學合理、知識結構博採眾長、能力結構優勢互補的新型領導班子。三是加強班子的作風建設。政法機關利用民主生活會為載體,認真堅持和實行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讓班子成員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發揮了班子的整體作用。政法委及政法各部門每年召開多次民主生活會,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增強了黨內團結,改進了領導方式和方法,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四是加強班子的業務建設。政法機關領導班子成員採取有計劃參加業務培訓的方法,提高了班子的整體業務素質。先後舉辦了領導科學培訓班,後備幹部理論學習班,素質考試等培訓教育形式,以培促學,以考促學,切實促進了領導幹部業務水平的提高。

2、端正執法思想,強化為民意識。政法隊伍建設,必須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重要地位上,這不僅是解決當前政法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的需要,也是政法機關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縣委政法委結合我縣的實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在三個方面下了功夫:一是加強了理想信念教育。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先後組織開展了學習鄧小平理論、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處理涉法涉訴活動、專項執法活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檢察機關還突出開展了“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主題活動,審判機關突出開展了以“公正執法樹形象”等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思想教育。二是搞活了時事政策教育。在全縣政法機關中深入開展了黨風、黨紀和清正廉潔教育,結合對黨員的“兩會一課”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動”,使幹警增強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意識和防變拒腐能力,全面提高了幹警的政治敏鋭性,嚴格了政治紀律。三是狠抓了職業道德教育。針對政法隊伍內部存在的辦人情案、關係案、金錢案等不健康的現象,在全縣政法機關中深入開展了為期三年的“規範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題整改活動。政法各部門防微杜漸,也結合各自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如:檢察機關開展了“集中教育整頓”活動,公安機關開展了“查找問題、爭創一流、樹立形象”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端正了幹警執法指導思想。

3、深化教育培訓,增強業務能力。一是重視了學歷教育。近幾年由於業務的需要和對幹警水平要求的提高,政法幹警非常重視學歷教育,各級政法機關更是鼓勵幹警接受更高層次的學歷深造,更新知識結構,實現科技強警。全縣政法機關幹警整體文化素質較往年有了較大提高。二是狠抓了崗位培訓。政法機關認真解決工作與學習的矛盾,有針對性的開展了以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拓寬知識面為重點的專業知識和更新知識的培訓。檢察機關針對崗位特點和實際需要,組織開展了業務知識競賽和應知應會知識考試;法院組織模擬法庭、參觀優秀示範庭庭審等活動,利用新的法律法規實施之機,聘請優秀學者為工作人員進行授課,以保證審判人員的知識儲備能得到及時更新;公安局在全系統內開展“大練兵”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公安幹警的實戰能力。

4、堅持從嚴治警,建立長效機制。首先,樹立典型模範。為了激發政法隊伍的活力,全縣政法機關下大力氣抓典型教育。開展了爭創人民滿意單位及幹警、優秀執法官等系列活動,開展了公正執法、司法為民,樹立政法幹警良好形象活動以及學習先進典型人物活動。通過樹立幹警身邊的先進人物來激勵幹警自覺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倡導一種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忠於事實、大公無私、廉潔奉公、以身殉法的精神。其次,大力加強執法規範化建設,

【第9篇】農村文化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農村文化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文化建設現狀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文化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農村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家庭經濟實力迅速增強,農村對精神文化活動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儘管近年來各級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逐年加大,但還是滿足不了農民脱貧致富之後對文化生活需求增長變化的需求。出現了農民口袋裏票子多了,而腦袋裏信仰少了的普遍現象。

我區農村地處城郊結合部,農民的思想更開放,見識更多,經濟條件更好,從而他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通過文化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的任務也越重要,難度也越大,但中華民族的一些優良傳統隨着農村的發展卻在逐步消失,這與農村文化建設相對滯後不無關係。

如今農民對文化活動的需求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文化生活與生產生活相結合的需求。

雖然我區農民可以接觸到很多文化活動內容,但是對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文化活動內容更感興趣,例如種植、養殖技術和勞動技能的輸送等。

二是對文化生活多樣性的需求。

除純粹的娛樂性文化活動外,我區農民對健身類的文化體育活動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很多農民也認識到天天打牌不是好事,但苦於缺少健身場所和設施的限制,其想要更豐富健康的業餘生活的要求難以得到滿足,使其只能陷於牌桌。

三是對講身邊人説身邊事的文藝節目的需求。

現在各類媒體宣傳的先進典型不少,但農民認為那些人和事離自己太遠,無法引起其內心的共鳴,受教育程度不深。他們更感興趣的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如果能以區直各部門每年評選的各類先進典型事蹟為原材料,編排一些文藝節目送到農村則更易於與我區農民進行思想上的溝通、交流,得到他們的認可,宣傳教育效果也會更好。

目前我區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文化設施陳舊單一,文化陣地逐漸喪失。

現在各鄉級的文化設施主要有廣播站和室外體育場。廣播站多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產品,且多數陳舊、老化,室外體育場也僅有籃球場。由於缺少維護各種設施嚴重損壞。村級除近兩年個別村新添一些文體設施外,其餘村也僅有廣播,且由於設備老化基本癱瘓,鄉、村廣播這一曾經的宣傳主力逐漸喪失陣地。

二、文化工作人才缺乏,文化傳播鏈脱節。

鄉廣播站有站所事業編制,每鄉有1—3個,有的還超編1—2人,但真正幹文化工作的最多不過1人,且是兼職。文化站有文藝特長的人很少,更沒有相關培訓。真正具備文化工作素質和熱情的人是招不進、留不住。隨着取消農業税,沒有了村提留,村級廣播員也因經費文體而流失。

三、文化工作經費不足,相關工作難以規模開展。

文化工作是一項費力費錢,需要長期堅持投入但見效緩慢的事業。由於以前經費投入不夠,農村從事文化工作的人員工資偏低,文化設施得不到更新補充,導致農村文化建設進程停滯甚至倒退。

1、大力扶持主流宣教媒介。

一是建好鄉村廣播站,恢復鄉、村兩級的主要宣傳渠道。堅持定時開機制度,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農業科技知識和商業信息,彌補現在羣眾現場開會難的缺失。

二是造一支高素質的文化隊伍,參與市場競爭送戲下村。

三是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補充文化設施,公開招考一批文藝專業人員,財政給鄉鎮列支專項文化工作經費。

2、引導培育羣眾文藝團體。

一是發掘保護好傳統的文藝項目。如漁鼓、舞龍、舞獅等。

二是引導好農民的自主文體隊伍。如軍樂隊、腰鼓隊、秧歌隊、排球隊、歌舞團。

3、加速開闢一批農村文化活動場所。相關部門應大力爭取上級計劃,全面推開村級圖書室建設。科學規劃布點,建設一批農民文體活動場地,配齊籃球、排球等設施。各鄉鎮、村間開展文體賽事活動,營造氛圍,形成習慣,把農民從麻將桌前引向圖書室、體育場,這樣既鍛鍊了身體素質,提高村民素質,更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和諧事業的偉大進程。

農村文化建設現狀調研報告想查看更多相關信息,請上本站範文網。

【第10篇】區文化建設進展調研報告

根據市委宣傳部《關於開展“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課題調研的通知》精神,我區於4月25日至5月10日對相關單位、企業、文化場所進行了全面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_____區文化建設現狀

(二)文化事業建設初具規模。積極籌措資金,全面完成區圖書館的新建,按部頒標準改建鄉級文體活動中心5個,村級文化活動室14個。目前全區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檔案館1個、鄉(鎮、街道)文體活動中心10個,村級文化活動室50個。優秀文藝作品、文學作品不斷湧現,楊麗萍、羅永娟等優秀文藝人才知名度日益提升。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電視覆蓋率達94.98%,廣播覆蓋率達87.49%。《南汀河》和“吉祥_____”網站的創辦,初步形成了以廣播電視、圖書出版、文化娛樂等為重點的產業羣體。

(三)羣眾文化藝術蓬勃發展。文學創作、音樂、歌曲、書法、攝影等藝術有所起步。羣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廣場文化、社區文化、2.堅持正確處理繼承和創新的關係。創新是文化發展的本質特徵和基本規律。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任何先進文化總是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血肉相連的。因此,民族文化的創新必須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對於文化遺產,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做到古為今用,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的要求,結合人民羣眾精神文化的需要,遵循文化發展規律,積極進行文化創新,實現新的超越和發展。推出更多既有豐厚文化底藴,又體現時代精神、反映社會本質、符合羣眾審美要求的精品力作。

3.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精神文化產品既有物質產品屬性,又有意識形態屬性,肩負着教育人民、引導社會的重大責任。加強文化建設,要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同時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不論是發展文化事業還是發展文化產業,都要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發生矛盾時,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努力爭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以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佔領市場、贏得羣眾,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4.堅持積極吸收借鑑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從_____區文化發展的長遠出發,以更加自信的心態、更加開闊的視野對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積極參與同世界各種文化的對話和交流,堅持以我為主、洋為中用,辨證取捨、擇善而從。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積極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加強對外文化貿易,做大做強吉祥_____文化品牌。

5.堅持人民羣眾的主體地位。文化建設為了羣眾,文化建設也必須依靠羣眾。要充分調動人民羣眾投身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引導支持羣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更好地活躍城鄉基層文化生活,讓人民羣眾在文化建設中當主角、唱大戲。加強基層特別是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培養文化建設骨幹,提高羣眾文化隊伍素質,激發人民羣眾的文化創造潛能。

6.堅持用現代科學技術提升文化競爭力和影響力。要着力推動文化建設與科技進步相結合,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產業,運用電子出版、數字影視、網絡傳輸等現代信息技術催生新的文化業態,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文化博覽、動漫遊戲、數字傳輸等新興產業,發展高端文化產業,提高科學技術對文化發展的貢獻率,優化文化產業結構,提升文化競爭力和影響力。

(三)總體目標

到2022年,做到文化工作體制順暢、機制規範、文化產業實力增強、精品不斷湧現、設施功能配套、人才結構優化、市場開放有序、活動豐富多彩,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發展主要指標和文化綜合實力居全市前列。

(四)發展戰略

1、文化經濟戰略。積極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融合,以經濟發展促進文化發展,以文化發展引領經濟加速發展,增強像司崗裏步行街、昔本鹹菜廠、茶文化風情園、強力集團、韭菜壩煤業公司和温泉花園酒店等企業的文化含量,以文化建設提升企業形象,提高企業和產品競爭力;充分開發和利用文化資源,促進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不斷提高文化產品的經濟價值,創造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龍頭帶動戰略。在區域發展上,重點發展城區文化產業,確立其龍頭地位並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在產業門類上,重點扶持文化旅遊業、廣播電視業、圖書出版發行業、演藝娛樂業、信息網絡業等“五大門類”的產業。在市場主體上,重點扶持一批重點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的產業集團發展。

3、品牌特色戰略。積極開發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並形成品牌鏈,擴大_____區文化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提高_____區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充分發掘_____區的文化資源,精心打造“五大文化品牌”,即:以佤文化為主的城市廣場文化,以南美拉祜族文化為主的民俗文化,以五老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瀾滄江區域、茶文化風情園和小道河省級森林公園為特色的旅遊文化,以平村老區和博尚革命戰爭遺址為代表的革命歷史文化,以《南汀河》刊物、“吉祥_____”網站、_____區廣播電視網絡為核心的現代傳媒文化。

4、科技創新戰略。促進文化發展與科技進步的有機結合,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運用高新技術促進產業升級,逐步使文化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勞動技術密集型轉變,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積極配合市級加強文化產業園區建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產品,催生文化產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5、人才聚集戰略。樹立人才資源是文化發展第一資源的觀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養、引進、選拔和激勵機制,着力培養和引進一批熟悉意識形態工作、懂經營、善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引進一批在區內外、市內外、省內外、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化人才,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經營人才,進一步健全全區“四級”文化體育網絡組織機構,繼續紮實抓好“三百”文化體育工程建設,推動我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保障措施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完成文化建設的繁重任務,要立足實際,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紮實工作,在重大措施上務求突破,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

(一)抓好思想道德建設工程。這是面向全社會和全體社會成員的文化建設工程,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於文化建設全過程。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着力解決信念、信仰、信心、信任問題,築牢人民羣眾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在全社會倡導講求誠信的行為準則和良好風氣,以政務信用為關鍵、商務信用為重點、社會信用為基礎,強化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形成誠信為本、守信光榮的社會氛圍,努力打造誠信_____品牌。搞好普法宣傳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法制文化,不斷提高廣大幹部羣眾的法律素質。把道德養成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着眼於建設和諧文化,充分發揮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等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載體作用,着力培育“堅韌拼搏、求實開放、團結和諧、創新超越”的_____精神,不斷提升全區人民的思想道德境界。

(二)抓好文化體制改革工程。文化體制的改革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公益性的文化事業,着重是加大投入;一手抓經營性的文化產業,主要是放開搞活。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改革要從內部機制入手,如人事制度、分配製度等。對承擔公益性文化事業職能的圖書館、檔案館、文化館、基層羣眾文化活動站等單位,要增加投入力度,同時,採取措施,鼓勵這些單位面向市場,全面引入競爭機制,實現從“養人”向“養事業”、“養項目”的轉變,爭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經營性文化產業改革要從機制創新入手,面向市場,培育市場主體,增加活力,創造經濟效益,為人民羣眾提供更多的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和優良的服務。

(三)抓好文化載體建設工程。當前,着重抓好四個方面:一是加快_____區文化體育綜合館等重點文化設施建設,提升_____區文化形象。二是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文體服務中心及基層文化陣地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建設“五大工程”,切實保障人民羣眾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看電影等基本文化權益。三是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方針,科學規劃,理順管理體制,實施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高度重視並切實解決好當前城鎮化、工業化和新農村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問題。重視和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文化遺產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變文化遺產優勢為文化發展優勢。四是廣泛開展羣眾性文化活動。要適應廣大羣眾求知求樂求美的需要,積極組織開展廣場文化、文化下鄉、文化進社區等各類文化活動,推進單位文化、社區文化、

【第11篇】區新農村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XX年11月,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再一次引發人們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關注和思考,為了解當前我區廣大農村文化建設情況,學習借鑑先進地區農村文化建設的做法和經驗,以促進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步伐,根據今年統戰系統調研計劃安排,由中共蕉城區委統戰部牽頭,民盟蕉城區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組成調研組,聯合開展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調研活動。XX年6月至8月在區委常委區統戰部長王麗雲、區政協副主席民盟蕉城區委主委鄭貽雄帶領下,調研組與區文化部門負責人一起先後深入我區沿海山區鄉鎮及20多個村居進行調查,通過座談、訪問、視察等形式瞭解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活動的情況,還先後前往泉州市泉港區和莆田市荔城區等地考察取經,在認真分析研究和討論的基礎上,形成調研報告。

一、我區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XX年10月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決定》頒佈以來,我區農村文化建設也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全區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開展有了新的進展,特別是民間文化多元化發展尤引人注目。但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區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廣大農村文化生活的貧瘠讓賭博、迷信、色情等有機可乘,從而影響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狀況比較普遍,具體情況是:

1、陣地建設不平衡,基礎設施薄弱。目前,我區16個鄉鎮(街道)文化站中產權明晰、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僅七都、金涵和位於猴盾村的區少數民族文化站三個站,其餘各站或一直以來就沒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單位的場所,面積狹小,設備簡陋,功能不全。據不完全統計,我區有76個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動室,佔全區行政村總數的27.3,但大多數村級文化活動室只是掛一張牌而已,形同虛設。而且原有的文化設施普遍老化。據調查,現有的部分鄉村影劇院多建於上一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現多數已成為危房不能使用。

2、鄉鎮文化事業投入少,活動經費短缺。據瞭解,“十五”期間上級省、市廳、局對我區文化事業的投入累計達55萬元(其中扶持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24萬元,維修、設備添置經費23萬元,文物經費8萬元),我區年文化體育事業經費財政預算9.4萬元,其中文體局文化事業費1.1萬元,圖書館經費(包括圖書購置費)4.3萬元,體育事業經費4萬元,但這些大多為人頭經費,用於日常辦公開支已相當緊張,真正用於開展業務工作的已所剩無幾。文物事業經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由於缺乏資金,使得文物部門無法對一些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也無法向民間徵集文物。我區民間資本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很少,幾乎沒有,只有在XX年開始的天后宮(媽祖廟)修復工程中,募集到民間資本100多萬元。全區鄉鎮現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數外,絕大多數是多年來未能添置新書,且文化活動器材貧乏。

3、文化隊伍人才緊缺,整體素質在下降。我區16個鄉鎮(街道)文化站均為一站一編制,由於基層文化站待遇低,難以吸收具有較高知識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進人渠道不規範,素質參差不齊,目前在編的有12人,但僅有9人在崗,被鄉鎮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崗的也往往兼有鄉鎮(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難以做到專幹專用。現有鄉鎮文化專幹平均年齡偏大,由於缺乏培訓學習,知識老化現象比較突出。

4、文化活動少,農民文化生活依然貧乏。每年農村的文化活動主要是在各種節慶日、紀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鄉鎮文化站通過聯辦、協辦等多種方式,組織開展民間文藝演出、書畫展、圖片展、拔河賽,及棋、球類比賽等。上級宣傳、文化等部門組織開展的“文化下鄉”活動一年僅二至三次,也只到2-3個鄉村,活動形式多為慰問演出、義務題寫春聯、電影公映等,活動次數與形式十分有限。近幾年,隨着農村羣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間民俗文化活動又重新活躍起來。在一些傳統的節慶日,一些鄉鎮、農村都有開展一些民間民俗文化活動,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燈會”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對唱”。但這些畢竟是少數鄉村舉辦的少數文化活動,廣大農村看電影難、看戲難、看書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四難”問題依然突出。尤其是在電視網絡廣泛普及、網絡文化盛行的今天,由於國家將衞星電視節目由模擬轉為數字接收後,我區廣大農村原電視“村村通”設備未及時更新,絕大多數鄉村羣眾只能收看1-3套外地節目,許多偏遠山區基本無法接收電視節目。羣眾長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區)的電視節目,也得不到發展生產的信息技術的指導和服務。鄉村文化生活貧乏,除了聊天、打牌外,農民沒有其它文化活動,導致一部分羣眾沉迷賭博和廟會活動,致使一些地方賭博及“六合彩”等歪風盛行。

二、農村文化建設存

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我區農村文化建設步伐滯後有歷史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長期以來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重視不夠,對優良傳統文化的偏見和缺乏支持,給各地農村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帶來消極影響,而經濟欠發達、投入不足也嚴重約制了農村文化的發展步伐,但從各級政府自身來説,存在以下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對農村文化建設認識滯後。由於各級領導對文化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認識不足,特別是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口號下,相當多的人認為文化工作是軟任務,是花錢多效益少的社會公益事業,可搞可不搞,又不願意花錢投入,致使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滯後,從事文化事業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積極性,大多放棄主業改做鄉鎮中心工作。

二是農村文化建設投入不足,活動經費嚴重短缺。目前由於國家財政投入少,地方財政又有困難,未能落實每年地方財政收入1-2用於文化建設的政策。除了人頭經費外,區、鄉用於農村文化建設的專項資金幾乎沒有,導致文化設施建設滯後。鄉鎮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發展,依靠產業化、市場化運作生存困難。目前鄉鎮只能勉強發放人員工資,沒有文化建設項目,沒有添置文化活動器材,圖書室的圖書不能正常更新。

三是文化管理體制不暢。一方面,鄉鎮文化站專幹以塊管(鄉鎮管)為主,人員大多被鄉鎮抽去從事中心工作,專幹沒有專用。區文化主管部門無法對他們進行調配和交流使用,基層文化站人員長期處於固定狀態,沒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而且鄉鎮財政對文化站投入極少,管理不力,導致相當多文化站形同虛設,沒能發揮農村新文化主陣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廣電與文化分屬兩個職能部門,對農村的傳媒文化建設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協調。而且農村地域廣、人口分散、廣電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收益小,僅靠廣電部門是無能力承當農村廣電網絡建設。雖然國家規定到XX年農村地區20户以上的村全部實現網絡村村通,但原有“村村通”的用户並未列入新的網絡“村村通”工程計劃,得不到上級補助資金,導致我區目前許多鄉村原有接收設備無力更新。在衞星傳播電視節目由模擬轉為數字接收後,廣大農村地區只收1-3台外地的電視,無法收看省、市、區電視節目。

三、加快我區新農村文化建設步伐的思考與建議

隨着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農村需要內容健康、豐富多彩、生動活潑、適合廣大農民羣眾口味的文化生活。實踐證明,凡是文化生活比較豐富,羣眾精神比較充實的地方,社會風氣、社會治安狀況就好。而那些文化生活貧乏的地方,不論富裕程度如何,封建迷信和宗教勢力就會抬頭,社會治安惡化、幹羣關係緊張等現象突出。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發展農村羣眾文化工作是新農村文明建設的有效措施。而且鄉村羣眾文化中心和文化網絡的形成發展,可以將農村文化建設推向一個新的水平,不僅使羣眾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同時在穩定社會、發展經濟上也起到重要作用。農村文化建設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着凝聚人心,聚合民力的作用,它將有力推動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改變目前我區農村文化建設滯後的狀況,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的做法和經驗,加快新農村文化建設步伐,我們建議:

1、提高認識,強化領導,建設強大的基層文化陣地。一要認真貫徹中央《意見》和省政府的《決定》精神。規劃好新農村建設中基層文化陣地佈局和建設問題。結合鄉鎮建設規劃,通過改建、擴建、調劑改造、新建等途徑,加快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步伐。二要加強文化宣傳工作。文化宣傳是黨的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強有力的宣傳文化,就沒有新農村的文化建設。所以黨政領導及宣傳部門要時時關心和宣傳新農村文化建設。三要加大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一方面認真落實每年地方財政收入的1~2%用於文化建設的政策,同時積極爭取上級對鄉鎮文化站標準化建設補助資金,對實施文化站達標建設的鄉鎮給予資金扶持和獎勵;另一方面學習借鑑南平、泉州、莆田等地的做法,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鄉鎮文化事業,積極開展民間融資活動,通過村企共建、村校共建、村廟共建以及城鄉共建等方式,引進資金和文化活動器具及資料,滿足鄉村羣眾平時讀書看報和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之需。

2、創新機制,培育新型文化隊伍。通過擇優招聘,將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人才充實到鄉鎮文化幹部隊伍中。配齊配好鄉鎮專職文化站長和村級文化協管員。加強對鄉村文化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定期舉辦培訓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鼓勵鄉村文化工作人員自學、進修,有目的選送部分人員到相關院校深造。同時進行業餘文化人才資源普查,大力培植業餘文化隊伍,對文藝骨幹免費進行培訓。

3、創新手段,積極構建農村文化活動的網絡。

一是依託鄉村文化站點,積極挖掘本地文化藝術資源,扶持民辦文藝團體,發展農民業餘文藝演出隊,鼓勵農民自編自演、自娛自樂。

二是成立鄉鎮電影放映隊或文化傳媒中心,推動農村電影

“2131”工程(即在“21世紀初、全國農村1村1月保證看1場電影”)在我區農村得到落實,解決農村看電影難的問題。

三是建立“農家書屋”,滿足農民對科技文化的需求。最近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提出,國家鼓勵和資助各地農村建設“農家書屋”,要求場所不小於20平方米,書籍不少於1000冊,含有30多種各類期刊及100多電影光碟,以滿足農村羣眾閲讀需求。

四是結合“農民健身工程”建設,藉助體育活動的場所——健身路徑、籃球場、乒乓球枱等,推廣體育文化,讓農民在健身的同時也得到文化的提高。

五是結合民間文化和文物保護活動,促進鄉村民間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通過組織申報各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活動,提高農村保護和傳承傳統優良民間文化的意識,讓我區民間的鐵枝、紙紮、火把拖石、肩頭戲、線獅、儺面舞等得到發揚光大。

4、創新理念,藉助各種載體,活躍農民文化生活。

一是節俗文化活動。傳統節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重要組成部分,其長久不衰的生命力是深深植根於民間大眾,應充分認識其文化底藴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巨大現實意義。當然,其中也可能夾雜某些封建迷信的東西,但我們要遵循“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方針,積極加以扶持和引導,使頻臨消亡的民間節俗文化活動成為廣大農村社區民間文化的健康主流。充分利用節假日和農村集市開展文化活動,如春節各地民間文藝踩街活動,二月二霍童文化藝術節活動、三月三畲族歌舞文化活動、媽祖文化活動、關帝文化活動等。

二是民間藝術表演活動。各地農村都有不少民間藝術人才、民間絕活藝人,由於多種原因,大多面臨斷層後繼無人的狀況。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發掘、整理優秀傳統民間藝術,解決傳人問題,並積極鼓勵和幫助他們自編自演,參與到弘揚時代主旋律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藝活動中去。

三是特色文化活動。我區是畲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又是全國最大的大黃魚以及綠茶的主要產區之一。畲族文化、大黃魚文化、茶文化等應成為我區獨特的文化品牌,加以充分挖掘和培育。此外,校園文化、燈謎文化、企業文化等也應加以重視和引導,使之融合到新農村文化生活中。

四是各級各類文化下鄉活動。每年各級各類文化下鄉活動,是促進農村文化建設的新鮮血液和催化劑,應很好進行策劃和包裝,尤其是科技、文化下鄉和電影下鄉巡映活動,應多播放適合農民羣眾口味和需求的娛樂影片和科教片來贏得農村市場。

五是學習外地經驗,藉助農村“三堂”和閒置校舍拓展農村文化活動的空間和形式。我省南平、泉州、莆田等地充分利用“宗族祠堂、民間廟堂、廢舊禮堂”(三堂)作為民間文化活動的場所,依靠離退休黨員幹部、鄉村老人協會、廟堂管委會等承擔農村文化的組織與管理工作,讓老協會會長或廟堂管委會會長兼任村文化中心主任,利用民間廟堂的“香火錢”為農村文化活動“買單”,將“三堂”變成政策法規的“宣傳站”、社情民意的“中轉站”、先進文化的“傳播站”的做法很值得學習和借鑑。藉助“三堂”場地既可解決活動場所不足和經費不足的困難,又有利於推動文明新風進“三堂”,還有利於調動當地羣眾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此外,我區鄉村目前有許多地方學校的樓房閒置,可以借用作為當地文化活動的場所和開辦圖書室、閲覽室、棋牌室之用。

5、明確職能,實施有效管理。鄉村文化站點在履行服務和經營性職能的同時應積極協助主管部門管好基層文化市場。對進入農村文化市場的民間藝術團體,市(區)文化部門要審核把關。有條件的文化中心可以房屋租賃的形式,將鎮區網吧、電子游藝室、音像出租户、圖書銷售點、棋牌室等集中到文化中心,依法統一管理,有秩序集中經營,遏制地下黃、賭、毒現象。

6、領導重視,加大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力度。

一是抓好農村電影“2131”工程的落實工作。“2131”工程帶有公益性,建議區政府要解決電影器械設備及購買拷貝的資金;文化部門要負責各鄉村“2131”工程計劃的制定和業務指導;鄉鎮要負責計劃的實施,保證鄉村農民一個月看一場電影。

二是建議區委區政府要專題研究解決農村地區更新廣電接收設備的資金問題,滿足農村羣眾對廣電聯網的需求,讓山區農民與平原地區羣眾一樣能收聽收看中央、省、市、區廣播電視節目,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三是建議開展一年一度的民間文化藝術節活動,由有關職能部門牽頭,在國慶中秋期間組織民間文藝匯演活動,讓各鄉鎮、社區的民間藝術團隊集中進行比賽和交流,以促進農村民間文藝的繁榮和發展。

【第12篇】民族風情特色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民族風情特色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類文明及農耕文明發祥地之一。中國古代科技曾經長期領先於世界,還曾創造出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和城市文明,創造出世界上獨具特色的文學藝術、哲學、史學、教育等精神文明成果。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生命力最強、曾經最發達的文明,在整個世界文明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

_____縣是_____西北部邊境_____縣,草原文化古蹟大縣,也是_____等遊牧民族生息繁衍之地,歷史悠久。這裏地形地貌複雜,擁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如草原神石城、木斯島冰川、紅山湖、雅丹地貌神祕大峽谷等,旅遊資源極為豐富。_____*位於_____地區_____縣境內,距_____縣城18公里,_____的柏油路與著名景區喀納斯湖相通,西聯哈國齋桑縣,交通十分便利,這裏的_____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他們的民族餐飲、服飾、民族歌舞、婚娶節慶文化等獨具特色,具有濃厚的民族丰韻和文化參考價值,這裏有較多的文化古蹟,開發文化旅遊潛力巨大,這些種種的資源和_____文化古蹟就形成了獨具_____特色的_____文化。近年來,_____縣委、政府加大對人文文化和文化古蹟的開發力度,做強本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把_____縣的文化建設當成一項重要的工程來抓,取得了矚目可喜的成績。目前,在縣域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我縣的文化建設,我認為應該主要側重於五個方面:突出一個重點;建設兩個基地;打造三個品牌;堅持以人為本;開發文化旅遊景點。

一、突出一個重點。

重點就是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越是民族的東西,越是世界的東西。20xx年10月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應涵蓋五個方面的項目:〈1〉口頭傳説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並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中的非物質性涵義,是與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質生產相對而言的,是指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為目的的精神生產這層涵義上的非物質性。

所謂非物質性,並不是與物質絕緣,而是指其偏重於以非物質心態存在的精神領域的創造活動及其結晶。它的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工作原則: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20xx年5月24日,在成都召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上,數10位國內外專家發表世界上首個國際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言——《成都宣言》,以喚起全世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保護和促進世界文化的多樣性。37位專家共同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着現代文明衝擊和被世人遺忘的嚴峻形勢。宣言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基因,是確定文化特性,激發人類創造力的重要因素。雖然,我國的非物質文化起步晚,但動作大,影響大,投資力度大。我縣也不例外,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力度較大。

20xx年5月20日,國務院公佈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伊犁_____自治州的“_____族阿依特斯”被錄入。我縣在現有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_____族動物模擬舞阿尤畢”。為此,我們不能停留在取得的成績上而應更加加倍努力,積極工作。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通知》(國發[20xx]4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xx年4月26日)和《關於加強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xx]18號)的文件精神,提高認識,明確指導思想;強化責任,加強領導;加大力度,全面管理。政府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文化旅遊發展計劃,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廣泛吸納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保護工作;要加大保護工作的經費投入,人才培養,切實認識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指導思想、基本方針和總體目標,解決突出問題。在保護的基礎上,正確利用和開發,不斷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我縣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兩個基地。

(一)以五鄉兩鎮為中心建立_____族民俗風情文化基地。

_____縣的五鄉兩鎮有_____族獨有的民俗活動。41個行政村都有各自不同的習俗、禮儀、節慶、節令並且正在形成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地域文化。除已經由自治區級批准公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外,還有許許多多民族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存。如歷經九代、傳承千年的_____族民間舞蹈“哈熊舞”,“黑走馬”等,這些民間民俗活動至今仍留存於鄉村,並代代傳承。此外,包括民間的一些傳統民俗文化遺產應有盡有,在外人看來,_____族人民 天天跳舞,月月過節,年年喜慶,一波接一波。而內涵豐富的民俗文化已經逐漸引起全國文人墨客的重視和參與。所以,搶救、挖掘、整理、保護、傳承和開發民間民俗文化是我們工作的當務之急。從以上內容來看,這裏基本上形成了一個民俗活動基地,有着建立_____*族民俗風情文化基地足夠成熟的條件,我們要抓住機遇,千萬不能錯失良機。

(二)以_____為中心建立旅遊休閒度假文化基地。

_____*地處中國_____縣與_____斯坦國交界處,距_____縣城18公里,號稱“_____西北對哈第一大門”。_____的柏油路與著名景區喀納斯湖相通,西聯哈國齋桑縣,交通十分便利。國門景區地勢平坦,草木茂盛,界河兩岸生長着茂密的白楊、絮柳等,景色宜人,國門構成_____景區獨有的風景。遊人來到此處觀光,可清新感受到異國風光;通過_____還可以清楚的看到鄰近哈國齋桑縣風景,齋桑縣境內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擁有美麗的齋桑湖,湖邊沙灘與有名的庫爾勒“黃金海岸”相比毫不遜色。遊客既能欣賞誘人心醉的異國風光,又能領略哈國獨特的亞歐交融自然生態和民俗風情。_____在秦漢時,呼揭、匈奴相繼駐牧於此。魏晉南北朝時為柔然、突厥薛延陀部等民族駐牧。隋唐之際,為西突厥葛邏祿牧地。唐王朝先後設大漠、陰山、金山都護府管轄其地。五代宋、遼時期,克烈、乃蠻等部在此遊牧。西遼曾在此設西部招討司。公元1204年,蒙古鐵木真征服乃蠻,乃蠻西遷,斡亦刺惕部崛起,本地為窩闊台封地,設尚書省、行省,公元1762年,清設“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統轄天山南北路,本地屬將軍治下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管理,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_____縣佐,1930年,_____縣佐升格為縣,屬阿山道管轄,1954年_____隸屬_____地區。無論是歷史文化、商業文化、古道文化,還是大眾教育文化以及以文學和傳統書畫藝術為主體的高雅文化,各種形態的民間文化,已形成多元文化基因和恆久的生命力,當屬文化之鄉的行列。總之,這裏的交通、飲食、通訊等等已具備建立文化基地的條件。

三、打造三個文化品牌。

(一)打造“_____歷史古蹟”文化品牌。

_____縣是_____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名勝古蹟、歷史文化眾多。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森塔斯石人像以及託海闊拉斯巖畫,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在歷史的長河中,_____族人民及其先民們在草原上創造了燦爛的牧業文明,他們留在巖石上的巖畫,留在荒蔓草地上的遺址及遺物記載了人類的繁衍,敍述着他們的歷經滄桑,不斷戰勝自然、創造古代文明的過程。已發現的巖畫可分為敲鑿、磨刻、彩繪數種,其中敲鑿畫最多,盛行於青銅及鐵器時代。_____喀爾交牧場的克孜爾庫拉地方的巖畫面積較大。巖畫處於懸崖陡壁之上,採用陰刻手法,題材廣泛,刻有黃羊、狐狸、大頭羊、駱駝、馬、牛、犬、射弓箭的人物等。是人類生殖、狩獵、勞動、征戰、娛樂及其他各種活動的真實紀錄。加克別依特古墓:位於_____縣城南部,距託普鐵熱克鄉12千米,地處拉斯特河灘,是古墓遺址,周圍樹木成蔭,夏季風景秀麗。佔地面積24平方米,高3.5米,用鐵皮做成半球型墓頂,有月牙標誌。加克,清官吏,死於1914年。此墓當年6月開始興建,10月竣工,十年**中被破壞,現僅存遺址。經恩斯汗別依特古墓:位於託斯特鄉政府東南9千米的一山谷內,地勢平坦,四周有圍牆,形如氈房(蒙古包),經恩斯汗是清末地方官吏,艾林郡王之父,王公銜,1910年去世。經恩斯汗墓建於1913年,12柱土塊結構,內葬經恩斯汗公爵和其長女帕孜依。1969年秋,在_____縣拉斯特(什汗塔勒)挖掘渠道時發現文物,據初步考證,屬1883左右蒙古親王(_____稱“薩爾王”)的墳墓中的殉葬品,共22件。1986年,地區檔案處拿走了一部分文物。據推測,這些由黃泥、酥油拌和,通過模範刻製出來的模塊,主要內容是佛像、經幢、錢幣等類物品。因為蒙古族信奉藏傳佛教或喇嘛教,這些物品可能是有祭祀意義的殉葬品。這些文化遺產和歷史遺物真正打造出了“_____歷史古蹟”在_____的文化品牌。確認歷史遺留古蹟,打造“_____歷史古蹟”文化品牌,不但對豐富我縣的文化內涵有積極作用,而且對全世界展示邊境遊牧民族文化有積極意義;不但對推動全縣旅遊業的發展有積極作用,而且對推動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打造“_____族動物模擬舞阿尤畢”文化品牌。

“_____族動物模擬舞阿尤畢”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阿尤畢是_____族獨有的民俗活動,其中的儺文化現象引起多方的關注。他們用舞蹈來表達思想,抒發感情,具有濃郁的草原民族生活特點,其中有模擬動物動態特徵和生活習性的舞蹈(又稱似獸舞蹈),比如熊舞(阿尤畢)刻畫着狗熊的動態,黑走馬(卡拉角勒哈)表現草原上駿馬的矯健,還有天鵝舞、山羊舞、鷹舞等。這都是能歌善舞的_____人結合牧區生活和勞動生產創造的舞蹈。“阿尤畢”當年實際上就是_____在託依(聚會)時“逗樂子”的一個活動。為了製造喜慶的氛圍,人們模仿熊的步態、捕食、睡覺等動作而創造了這種舞蹈,因為表演者特殊的化粧和詼諧的的動作贏得了大家的喜愛。作為一種民間舞蹈,“阿尤畢”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是模仿動物的舞蹈,尤其是模仿哈熊。追溯_____傳統,狩獵曾是一項重要的任務。_____獵人過去常年遊走在哈熊等獵物出沒的地方,經常觀察熊的各種習性特徵,積累了豐富的狩獵經驗。為了歡慶捕獵的勝利,獵手們模仿着熊的各種動作,把狩獵的情景編成了“阿尤畢”(即哈熊舞),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阿尤畢”在形勢規模上既有延續性,又有羣眾參與的廣泛性。表演有一定的節奏和順序,參與羣眾十分虔誠和踴躍,與鄉村文化、生活時序緊密結合,有明顯的動物模仿功能。內容豐富多彩,極富民族地方特色,其藝術內涵、音樂、表情、頌詞、服飾、禮儀等特色鮮明。即表現了_____族的文化個性,又體現了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相互影響、交融的民族和諧現象。通過打造“_____族動物模擬舞阿尤畢”品牌,可以帶動當地民間傳統舞蹈,_____族飲食,民居等文化和其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也可以推動_____族阿依特斯文化的開發和建設。

(三)打造“自然風光度假旅遊”文化品牌。

_____地形地貌複雜,擁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如烏拉斯特河谷避暑療養度假村、草原神石城、木斯島冰川、紅山湖、雅丹地貌神祕大峽谷等;這些自然景點可以作為象徵_____縣旅遊文化的形象品牌,由縣委、政府擴大_____草原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的影響力、宣傳力和透明度,在現有的初級規模的基礎上再次提升,與周圍的文化景區、文化中心點、農家園(樂)等有機的結合起來,上下連動,共同開發,點面結合,齊抓共管,真正打造出自治區較有影響的而且輻射面較廣的“自然風光度假旅遊”文化品牌。

四、堅持以人為本。

堅持社會主義的科學發展觀,建設文明和諧富裕的新_____,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人的因素是幹好工作的第一要素,沒有強有力的文化旅遊幹部隊伍那就是竹籠子裏打水——一場空,根本上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目前,我縣文化旅遊隊伍人員現狀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隊伍年齡過大,專業人員缺乏,現有工作人員對現代化信息知識瞭解度欠缺,而且專業水平不高,文字功底較底,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加上業務經費少,辦公條件較差,沒有室內活動場所、參觀展廳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制約,使文化工作遇到很多棘手的難於開展工作的局面和問題,建議縣委、縣政府認真研究和考慮此問題。改變調入不能調出、有編制不能進、長期有病不能退的現象,加大文化體制改革力度,真正把會管理、懂專業、善思考、有魄力的適用在合適的崗位上。説實話,我們的文化隊伍也處於瀕危狀態,工作分工,任務明確,但不能按期完成。所以,我們幹好工作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該增的增,該減的減,該上的上,該下的下,向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轉變,轉變用人理念。

五、開發旅遊景點。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旅遊業以不斷增長的勢頭迅速發展。我國旅遊業自1986年正式納入國民經濟計劃,已20多年;1998年12月國家已將旅遊業列為經濟發展的龍頭或支柱產業予以優先發展。旅遊景點(區)作為旅遊吸引物,是遊客外出旅遊的主要動機所在。旅遊景點(區)所依託資源的價值大小、景點接待服務質量的高低等,直接影響着遊客外出旅遊過程中的整體感受。旅遊景點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資源、文物、森林園區。觀光旅遊、度假旅遊、生態旅遊是旅遊資源開發的三大領域。我縣可以開發的而且條件較成熟的旅遊景點有_____族民俗風情(熊舞阿尤畢)、邊境自然景區、歷史文化古蹟、邊陲國門觀光、_____*跨國旅遊等。根據以上景點,我縣以建設五個_____為主線,可以做大做強文化旅遊文章,要總體設計,儘快規劃全縣旅遊線路。線路就是產品。

總之,文化旅遊業是全社會的事業,不是單靠旅遊部門來實現來解決的問題,所以,要統籌安排,共同協作,齊抓共管是最關鍵的環節。

【第13篇】局單位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為了全面瞭解**局單位文化建設情況,最近我帶領有關同志到**局、**局、**局等單位進行了調研,通過座談和現場考察等方式,瞭解了各單位文化建設的情況,初步摸清了存在的問題,並初步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單位文化的建議。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我局不斷重視和加強單位文化建設,在精神文明建設、和諧單位建設、廉政文化建設、文明單位創建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績。

1、思想教育工作常抓不懈。近年來,我局先後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xx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了以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動;開展了向鄧平壽、謝會貴、崔政權等先模人物學習活動;開展了和諧基層建設、和諧單位建設等活動。在不同時期,針對幹部職工思想上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局做了大量的釋疑解惑、理順情緒、調適心態、化解矛盾的工作,促進了全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同時,我局還以《**運河網》為陣地,開闢了“機關黨建”、“廉政建設”、“隊伍建設”、“文明創建”、“青年之家”、“職工論壇”等欄目,宣傳上級的工作思路和重要決策,宣傳水利系統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蹟,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刊登幹部職工的學習體會和調研成果,為我局思想政治工作構築了一個嶄新的平台。

2、和諧單位建設取得紮實效果。按照海委的統一部署,我局於XX年組織實施了“和諧基層建設年”活動,通過幫扶和增強基層自身造血功能,幫助基層解決了影響基層發展而又無法通過自身解決的大問題,12基層河務局(閘所)搬遷建設工程、基層大型修繕項目實施後,極大地改善了基層單位的工作生活條件,基層幹部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幹事創業的熱情被激發出來。XX年,我局又按照海委“構建和諧海委”的要求,大力開展了和諧單位建設,制定實施了《**局和諧單位建設實施意見》,明確了當前和今後和諧單位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意見》中還鮮明地提出了全面推進水文化建設的構想,提出高度重視挖掘、保護和開發**運河的歷史、文化價值,進一步做好**運河歷史文化的傳承工作。目前,我局《**運河志》續修和《嶽城水庫志》編修工作,開始着手收集整理**運河及沿河各地文化資料,開展文化標識碑(牌)設置的前期工作。**河務局開展了“明白**”課題研究,收集整理**各方面的資料,在水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3、廉政文化建設成效顯著。我局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加強職工思想建設、反腐倡廉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局上下以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家庭、進基層、進工地為載體,組織開展了廉政對聯、警言警句、廉政短信有獎徵集;“廉潔勤政和踐行黨章”演講比賽;廉政文化作品展覽;“唱響廉政歌”歌詠比賽;樓道廉政文化建設及廉政文化理論徵文、“廉文薦讀,讀文思廉”等一系列廉政文化建設活動,使全局廉政文化建設豐富多彩、貼近實際、紮實有效,營造出了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

4、“建家”工作紮實有效。XX年我局工會提出了“三年”、“五年”的基層建家目標,即:爭取用三年時間解決三級局(閘所)洗澡難的問題,五年內實現“三小”規劃目標(即:有小活動室、小食堂、小浴室)。目前,全局各基層三級局都建起了小浴室和小食堂,基層“職工小家”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三年”建家目標得到實現,較好地解決了多年來一直困擾基層單身職工吃飯難、洗澡難和看電視難的問題,促進了基層的和諧穩定。同時,各單位因地制宜,勤儉建家,充分調動單位和職工的積極性,利用有限的經費和資源,改善設施,添置器材,堅持經常開展活動,“三小”建家目標也提前實現,基本做到了海河工會關於“五有”的要求。即:有組織、有制度、有場所、有活動、有作用。初步做到了組織健全、制度落實、項目豐富、活動經常,活躍了職工生活,穩定了職工隊伍,增強了基層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XX年,臨西河務局獲全國水利系統模範職工小家榮譽稱號。今年10月,我局獲得“全國水利系統職工文化先進集體”稱號。

5、羣眾性的問題活動豐富多彩。我局堅持把開展全民體育健身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職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恢復、建立了工間操制度,開展了“雙健身月”活動,即每年利用“五一”、“十一”開展兩次“健身月”,進行拔河、跑步、太極拳表演和趣味比賽等,豐富了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XX年,我局結合局慶組織了“慶祝**局建局五十週年職工業餘書法、美術、攝影展覽”,組隊參加了海河工會組織的游泳、籃球、“迎新春”文藝匯演和書法、美術作品展覽,選派的選手在全國水利系統職工配樂詩朗誦比賽中獲得三等獎,較好地展示了我局幹部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XX年,我局被山東省體育局授予“全民健身月活動先進單位”。

6、學習型機關建設有聲有色。我局在全局系統堅持開展“爭創學習型單位、爭做學習型職工”的活動,機關、直屬單位堅持每季度分別制訂政治理論學習教育計劃,有針對性地對職工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組織開展向先進模範人物學習的活動。為培養機關幹部職工的良好學風,營造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學習氛圍,XX年9月、XX年3月,我局分別開展了以“讀好書、明事理、建和諧、促發展”為主題的讀書月活動,為促進機關幹部職工形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文化生活習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初步營造出較濃厚的讀書氛圍。

7、大力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我局以文明單位創建為主攻方向,將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納入全局目標管理,廣泛開展了羣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局各單位在文明單位創建活動中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全局10個二級單位全部榮獲“市級文明單位”稱號,其中**河務局在今年8月份通過了“XX—XX年度河北省文明單位”審查驗收,率先跨入省級文明單位行列。另外,**河務局等5個單位獲得海委文明單位榮譽稱號。三級局中,有30%獲得市級文明單位稱號,70%獲得縣級文明單位稱號。

二、目前我局單位文化建設中存在問題

1.對文化建設的認知程度不高,文化建設的自覺性不強。由於認識等方面的原因,我局文化建設整體氛圍不濃,從各級領導的工作來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對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抓文化建設的自覺性還不強的問題。特別是在挖掘、開發、宣傳**運河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藴等方面基本上沒有做多少工作,更沒有積極主動地開展水文化建設。

2. 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層次不高。過去由於我局基層各單位物質條件較差,加之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等原因,高等級的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一直滯後。截至目前,全局系統47個單位只有**局不久前才跨入省級文明單位的行列,高等級的文明創建工作任重而道遠。

3.文化建設投入不夠。我局基層各單位過去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機關環境建設跟不上要求,文化建設沒有專項的經費投入,文體設施缺乏,創建工作沒有保障。最近幾年,辦公環境雖有所改善,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約,文化建設投入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

4.單位之間文化建設發展不平衡。我局10個二級單位,35個三級單位,各單位內外環境不同,對單位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同、投入不同,造成單位之間文化建設發展不平衡,先進單位和落後單位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

四、加強單位文化建設的建議和措施

單位文化建設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人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作為最高價值目標,把和諧單位建設作為核心內容,把鑄魂、育人、塑形作為基本任務,從而為推動水利事業的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和保障。

(一)提煉富有積極向上內涵的單位精神,形成單位幹部職工共同的價值理念

**局系統的各級水管單位,差不多都是成立幾十年的老單位,在長期從事水利建設與管理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範等。但是,不少單位由於缺乏文化的自覺,對於一些好的東西沒有進行必要的提煉和昇華,還處於自然散漫的狀態。下一步,要強化提煉設計意識,把單位共同價值理念、職業道德、行為規範的鍛造作為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根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提煉具有自身特色、富於積極向上內涵的單位精神,並有目的地加強引導和宣傳,使多年積澱的文化特質和價值觀念得到職工的理解、認同,並以此來凝聚人心、激勵鬥志。

(二)搞好制度建設,促進管理模式由傳統經驗型向文化管理型轉變

要加強單位的制度建設,促進管理模式由傳統經驗型向文化管理型轉變,逐步形成系統化、規範化、制度化的運行體系,用科學有效的制度來規範大家的行為。建立約束和激勵機制,通過推行硬性管理、目標管理,強化考核評比及獎懲激勵等措施,使遵守規章制度、按章辦事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

落實制度的同時注重體現人性化,把職工真正當成單位的主人,體現依靠人、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實現從被動管理向自覺管理的轉變,使單位與職工之間建立一種“心心相印”的關係,願意與單位“使命共擔、難關共渡、感情共鳴、利益共享”,主動承擔工作,既能自主管理,又能團結協作,實現人與單位的和諧發展。

(三)強化學習意識,打造學習型機關

1、確立先進的學習理念。當今社會,是以知識經濟為主要特徵的新時代,“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造未來”。學習是進步的根基,學習是提高的階梯。一個人學習掌握的知識越多,本領越大,眼界越開闊,思維越活躍,境界越高遠,人個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越能充分體現。與此同時,學習的過程不再單純為了獲取知識和掌握技能,而是一個重塑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要通過宣傳和教育,使廣大幹部職工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進一步樹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學習組織理念,“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工作與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理念,“學習是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學習本質理念,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豐富學習內容。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學好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學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行動。鼓勵職工努力汲取政治、經濟、法律、文學、藝術、歷史、科技等各個領域的知識營養,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做到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以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二是要立足履行好崗位職責,大力開展崗位培訓活動。要本着缺什麼補什麼、幹什麼學什麼的精神,廣泛深入地開展崗位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技能和業務水平。三是要鼓勵職工特別是年輕職工虛心向實踐學習,,勤於實踐、勇於實踐,在實踐鍛鍊才幹,在實踐中成長進步。

3、創新學習的形式和載體。一是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爭做學習型人才”、“讀書月”、“知識競賽”等活動,推動全員學習,促進學習型機關建設。二是舉辦學習報告會,邀請專家、學者講授水利、管理、經濟、文化、法律、時勢政治等方面的講座,提高大家知識次和理論水平,開闊思路和視野。三是舉辦各類學習研討會、演講比賽等活動,推動學習成果共享,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開展學習成果展示和評獎活動,激發職工羣眾的學習熱情。

4、注重發揮領導幹部的帶動作用。領導幹部的學風,對建設學習型機關影響很大。實踐證明,有一個愛好學習、勤于思考的領導班子,就能帶出一支愛好學習、勤于思考的職工隊伍。因此,在建設學習型機關過程中,要着力把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學習型的領導班子,把每個領導幹部培養成學習型幹部。領導同志首先要重視學習,帶頭學習,成為學習的楷模。廣大職工也要切實在增加學習的自學性,把學習當作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追求,在活動中不但學到真知,達到自我修煉、自我提高的目的。

(四)樹立和諧理念,構建和諧單位

踐行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從單位和個人做起,積小和諧為大和諧。要堅持以人為本,把樹立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營造和諧氛圍作為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逐步形成貼近發展、貼近羣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和諧文化建設體制和機制,達到寓諧於教、寓諧於行的效果。

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廣大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公眾,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培養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品格,以自身的心理和諧促進單位的和諧、社會的和諧。要加強幹羣之間、不同羣體之間和不同個體之間的溝通與理解,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協調、不和諧因素。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努力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濃厚氛圍,促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建立。

要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促進單位的和諧和穩定。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做好初信、初訪工作,努力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要暢通信訪渠道,保證職工羣眾充分表達意願,發表意見和建議,保證他們依法有序地提出檢舉、控告和申訴。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羣眾正確履行公民的權力和義務,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要建立健全信訪問題排查化解機制,把信訪工作重心從事後處理轉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來,做到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理得好。要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平安單位建設,努力避免各種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五)開展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體活動是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各單位要積極創造條件,因地制宜地建設好職工文體活動場所,如棋牌室、圖書室、乒乓球室、枱球室等,有條件的單位還可建設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大型體育場館,為職工開展文體活動的提供方便。

要本着寓教於學、寓教於樂的原則,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要緊緊圍繞“水”字做好“諧心、怡情、健身”的文章。以水或水利為主題,開展文學、攝影、書法、美術、雕刻等文學藝術創作活動,開展文藝演出、演講比賽、歌詠比賽等演示活動;以水和水域為平台,開展游泳、垂釣、龍舟競渡、溜冰、滑雪、衝浪等活動,從而使人們在與水和水文化的親和交融的過程中,增強團結,提高素養,昇華思想,愉樂身心。

(六)加強水文化建設,彰顯水利工程的文化魅力

水文化是我局水管單位的“特色文化”。通過以所轄河道(湖泊)、水庫、水閘等水利工程為載體,充分挖掘其的文化底藴,進一步保護和開發其歷史文化價值,彰顯水文化的魅力;積極開展水文化研究、水文學藝術創作等活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水文化產品。同時,通過水文化建設,拉近職工與水和水利的感情,增強工作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並在水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提高歷史文化知識和素養,拓展視野,豐富內涵,提升形象。

(七)推進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努力塑造良好的單位形象

文明單位創建是羣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單位管理水平和職工綜合素質以及對外樹立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徑。在省部級文明單位創建方面,我局**河務局已走在了全局系統的前列,為**局系統各單位樹起了一面鮮豔的旗幟,他們按照圍繞中心抓創建、抓好創建促發展的指導思想,實現了工程管理與防汛供水等各項業務與創建工作的良性互動。下一步,鼓勵各單位以**局為榜樣,加大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力度,以創建文明單位和爭取各種榮譽稱號為載體,達到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效果。

要把創建工作貫穿到業務工作中去,切實克服“兩張皮”的現象。不斷創新創建活動的形式,避免形式主義。堅持以人為本,動員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創建的全過程,使大家在創建真正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加強與地方文明辦的溝通與聯繫,爭取他們的指導、支持和幫助,為文明創建活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克服“重創輕管”的傾向,杜絕“牌子到手,創建到頭”的現象,不斷鞏固和提高文明創建的成果。

要加強對外的宣傳,通過製作畫冊、專題片、設立門户網站,以及在各種報刊網上刊載文章、圖片等方式,宣傳水利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宣傳單位發展與改革的業績,宣傳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先進事蹟,從而擴大單位的影響。

【第14篇】區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建設社會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梁子湖區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貌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以“五改四通三建”(即改水、改廁、改院、改廚、改圈;通水、通電、通路、通互聯網;建醫療室,建活動場,建垃圾場)為主要抓手,取得了新農村建設的初步成效。農民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改變了,農民精神面貌不同了,村風民風更加文明和諧了。民進梁子湖支部,根據我區新農村建設的可喜變化,組織了部分民進會員深入鄉村,對我區新農村文化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新農村文化建設發展現狀

梁子湖區新農村文化建設,是以滿足和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設文化陣地為基礎;以挖掘拓展具有地域色彩傳統文化、民間藝術為手段;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改變農民精神面貌,培育具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及技能的新型農民為重點來進行的,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是文化陣地建設如火如荼開展。xx年全區“五有文化”陣地,(即一有小舞台,作為文化陣地的中心和標誌;二有籃球場,一場多用,與小舞台連成一個整體,作為羣眾文化活動的主陣地;三有健身小廣場,作為羣眾體育鍛煉的場所;四有宣傳欄,作為羣眾進行各種宣傳的窗口陣地;五有文化室,作為羣眾參加學習和培訓的場地。)在六十村、叢林村、桐油村、東井村、楊井村、牛石村、金壢村、柯畈村、子壇村、陳太村、謝培村、王營村、徐橋村展開。這些村的文化設施和場所都規劃佈局在村中心位置,並連為一體,形成一個綜合性的文化廣場,廣場周圍進行綠化、美化,使文化廣場不僅是羣眾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休閒娛樂的所在,成為全村聚集人氣的地方,集結歡聲笑語的磁場。

二是廣泛籌措資金,攜手共建文化中心。新農村文化建設需要較大投入,單靠政府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我區有些村子資金籌措值得借鑑:金壢邱家壪,由建築老闆邱福成出資百萬元,建起了一座氣勢宏偉,每層有500平方米的三層樓文化中心。青峯山壪由老黨員、老幹部組成的村民理事會,在社會上籌措資金幾十萬元,建起了文化室、圖書館,辦起了管樂隊。朝英村村民個人自籌資金建起了農民健身房。馬龍村農家女陳家怡用電腦寫作,多部小説出版發行。太和居委會採用集資方式,辦起了老年腰鼓隊。等等這些文化中心及文化中心户,正在我區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發揮輻射作用。

三是宗族文化與民間藝術得到挖掘和繼承。宗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各姓氏民眾的文化結晶,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有許多積極健康的方面,值得宏揚。例如,青峯山壪的鄧氏宗族文化中的“家譜堂匾文化”“名人先賢文化”“族規禮儀文化”;子壇坯承壪的陳氏“義門文化”,其文化內涵與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文化基本要求相一致,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繼承,為鄉風文明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我區有一些傳統的非物質民間文化,也得到了較好的搶救。如陳太、張夏壪在民間流傳幾百年的工尺譜排子鑼,金壢村的玉蓮環,眼看就要失傳,今年得到了市、區文化部門的支持,作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得到了搶救和傳承。

二、新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經費投入、管理責任不明。新農村文化陣地的硬件建設和培育新型農民的軟件建設,經費投入,工作責任,分階段,分步驟確定的文化工作任務目標,由誰抓,由誰完成?目前這種機制尚未形成。

二是新農村文化建設農民的主體意識,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調動起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一部分村莊,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羣眾存在“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希望政府大包大攬。農民們不能夠積極主動的融入到內涵豐富,格調健康的文化活動中來。農民們文化活動參與意識不強,有一些村子打牌、買lhc,封建迷信盛行。

三是四級網絡建設工作機制沒有抓好。區級文化陣地設施沒有做大,全區沒有一處規模較大的文化活動中心。鄉鎮級文化中心沒有做強,文化站、電影院形同虛設,有的鄉鎮被擠佔成其它場所。村級文化活動室沒有做活,參與的羣眾極少。壪級文化中心户沒有做靚,文化中心户沒有吸引力,凝聚力。

四是農村文化活動缺“送”文化、“扶”文化、“植”文化、機制。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送到農民家門口的太少。一些具有濃郁鄉土氣息,風格清新純樸的文藝節目缺少編導扶持。農村文化人才,文化骨幹隊伍缺乏培養。一些民間藝術(如樑湖哦號、民謠、風俗禮儀、婚喪詠文)缺略傳承。

五是有許多邊遠村莊沒有通廣播,通閉路電視,通互聯網,農民接觸新文化的途徑欠缺。

三、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發展建議

1、建立過硬的文化建設責任制,完善文化建設經費投入機制和有效的工作機制。我區要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到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建立過硬的文化建設責任制,嚴格績效考評。文化建設經費投入建議採用“四個一點”的籌資辦法,即政府補一點,相關部門及掛鈎單位支持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村組自籌一點,廣泛籌集資金。農村文化建設要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各級文化部門要有長效的工作機制,“送”“扶”“植”好農村文化建設,使農村文化活動永葆活力。

2、農村文化體育設施要緊跟新農村建設步伐。開通村村通廣播、閉路電視、網絡工程。大力整治文化環境,對網吧、買lhc、抹牌賭博、封建迷信活動要加大打擊的力度。充分利用好國家農民健身工程項目,建好體育活動場所,建起一村一籃球場,能方便羣眾“二打二曬”。

3、要挖掘整理好我區宗族文化,民間藝術。保護好古建築,古樹木及古文化遺址。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由於我區外出打工人員多,建議一些民間藝術,惜日只有男同志學習的技藝改為婦女學習。

4、做靚文化中心户。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要選擇那些政治思想好,羣眾基礎好,文化素質高,勞動能力強,熱心公益事業的文化經濟能人作為中心户建設對象,進行重點培養,實行民辦公助,市場運作,文商互補的辦法,使文化中心户建得起,立得住,生存得下去。發揮他們在活躍農民文化生活,提供信息服務,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積極作用。

5、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量力而行。防止勞民傷才,杜絕形象工程。建設好特色文化陣地,使文化陣地本身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內涵。

6、旅遊文化要開發利用。我區有獨特的旅遊區位優勢,山青水秀,旅遊景點甚多,人文色彩濃厚。目前我區旅遊只打山水牌,人文文化旅遊還沒有開發。樑子島、月山、沼山大寺、子壇廟、青峯寺、長興寺等處所有許多的傳説、神話、歷史故事,如果開發出來,將會給我區旅遊文化忝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會有更多的遊客紛至沓來,賞美景,品佳餚,話傳奇。

總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梁子湖區區委、區政府本着“立足目前,着眼長遠,合理佈局,科學規劃,挖掘藝術,突出特色”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第15篇】市水利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為了全面瞭解xx局單位文化建設情況,最近我帶領有關同志到xxx、xxx等單位進行了調研,通過座談和現場考察等方式,瞭解了各單位文化建設的情況,初步摸清了存在的問題,並初步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單位文化的建議。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我局不斷重視和加強單位文化建設,在精神文明建設、和諧單位建設、廉政文化建設、文明單位創建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績。

1、思想教育工作常抓不懈。近年來,我局先後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了以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動;開展了向鄧平壽、謝會貴、崔政權等先模人物學習活動;開展了和諧基層建設、和諧單位建設等活動。在不同時期,針對幹部職工思想上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局做了大量的釋疑解惑、理順情緒、調適心態、化解矛盾的工作,促進了全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同時,我局還以《xx運河網》為陣地,開闢了“機關黨建”、“廉政建設”、“隊伍建設”、“文明創建”、“青年之家”、“職工論壇”等欄目,宣傳上級的工作思路和重要決策,宣傳水利系統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蹟,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刊登幹部職工的學習體會和調研成果,為我局思想政治工作構築了一個嶄新的平台。

2、和諧單位建設取得紮實效果。按照海委的統一部署,我局於20*年組織實施了“和諧基層建設年”活動,通過幫扶和增強基層自身造血功能,幫助基層解決了影響基層發展而又無法通過自身解決的大問題,12基層河務局(閘所)搬遷建設工程、基層大型修繕項目實施後,極大地改善了基層單位的工作生活條件,基層幹部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幹事創業的熱情被激發出來。20*年,我局又按照海委“構建和諧海委”的要求,大力開展了和諧單位建設,制定實施了《xx局和諧單位建設實施意見》,明確了當前和今後和諧單位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意見》中還鮮明地提出了全面推進水文化建設的構想,提出高度重視挖掘、保護和開發xx運河的歷史、文化價值,進一步做好xx運河歷史文化的傳承工作。目前,我局《xx運河志》續修和《嶽城水庫志》編修工作,開始着手收集整理xx運河及沿河各地文化資料,開展文化標識碑(牌)設置的前期工作。邯鄲河務局開展了“明白漳河”課題研究,收集整理漳河各方面的資料,在水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3、廉政文化建設成效顯著。我局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加強職工思想建設、反腐倡廉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局上下以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家庭、進基層、進工地為載體,組織開展了廉政對聯、警言警句、廉政短信有獎徵集;“廉潔勤政和踐行黨章”演講比賽;廉政文化作品展覽;“唱響廉政歌”歌詠比賽;樓道廉政文化建設及廉政文化理論徵文、“廉文薦讀,讀文思廉”等一系列廉政文化建設活動,使全局廉政文化建設豐富多彩、貼近實際、紮實有效,營造出了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

4、“建家”工作紮實有效。20*年我局工會提出了“三年”、“五年”的基層建家目標,即:爭取用三年時間解決三級局(閘所)洗澡難的問題,五年內實現“三小”規劃目標(即:有小活動室、小食堂、小浴室)。目前,全局各基層三級局都建起了小浴室和小食堂,基層“職工小家”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三年”建家目標得到實現,較好地解決了多年來一直困擾基層單身職工吃飯難、洗澡難和看電視難的問題,促進了基層的和諧穩定。同時,各單位因地制宜,勤儉建家,充分調動單位和職工的積極性,利用有限的經費和資源,改善設施,添置器材,堅持經常開展活動,“三小”建家目標也提前實現,基本做到了海河工會關於“五有”的要求。即:有組織、有制度、有場所、有活動、有作用。初步做到了組織健全、制度落實、項目豐富、活動經常,活躍了職工生活,穩定了職工隊伍,增強了基層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20*年,臨西河務局獲全國水利系統模範職工小家榮譽稱號。今年10月,我局獲得“全國水利系統職工文化先進集體”稱號。

5、羣眾性的問題活動豐富多彩。我局堅持把開展全民體育健身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職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恢復、建立了工間操制度,開展了“雙健身月”活動,即每年利用“五一”、“十一”開展兩次“健身月”,進行拔河、跑步、太極拳表演和趣味比賽等,豐富了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20*年,我局結合局慶組織了“慶祝xx局建局五十週年職工業餘書法、美術、攝影展覽”,組隊參加了海河工會組織的游泳、籃球、“迎新春”文藝匯演和書法、美術作品展覽,選派的選手在全國水利系統職工配樂詩朗誦比賽中獲得三等獎,較好地展示了我局幹部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20*年,我局被山東省體育局授予“全民健身月活動先進單位”。

6、學習型機關建設有聲有色。我局在全局系統堅持開展“爭創學習型單位、爭做學習型職工”的活動,機關、直屬單位堅持每季度分別制訂政治理論學習教育計劃,有針對性地對職工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組織開展向先進模範人物學習的活動。為培養機關幹部職工的良好學風,營造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學習氛圍,20*年9月、20*年3月,我局分別開展了以“讀好書、明事理、建和諧、促發展”為主題的讀書月活動,為促進機關幹部職工形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文化生活習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初步營造出較濃厚的讀書氛圍。

7、大力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我局以文明單位創建為主攻方向,將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納入全局目標管理,廣泛開展了羣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局各單位在文明單位創建活動中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全局10個二級單位全部榮獲“市級文明單位”稱號,其中邯鄲河務局在今年8月份通過了“20*—20*年度河北省文明單位”審查驗收,率先跨入省級文明單位行列。另外,邢衡河務局等5個單位獲得海委文明單位榮譽稱號。三級局中,有30%獲得市級文明單位稱號,70%獲得縣級文明單位稱號。

二、目前我局單位文化建設中存在問題

1.對文化建設的認知程度不高,文化建設的自覺性不強。由於認識等方面的原因,我局文化建設整體氛圍不濃,從各級領導的工作來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對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抓文化建設的自覺性還不強的問題。特別是在挖掘、開發、宣傳xx運河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藴等方面基本上沒有做多少工作,更沒有積極主動地開展水文化建設。

2.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層次不高。過去由於我局基層各單位物質條件較差,加之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等原因,高等級的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一直滯後。截至目前,全局系統47個單位只有邯鄲局不久前才跨入省級文明單位的行列,高等級的文明創建工作任重而道遠。

3.文化建設投入不夠。我局基層各單位過去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機關環境建設跟不上要求,文化建設沒有專項的經費投入,文體設施缺乏,創建工作沒有保障。最近幾年,辦公環境雖有所改善,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約,文化建設投入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

4.單位之間文化建設發展不平衡。我局10個二級單位,35個三級單位,各單位內外環境不同,對單位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同、投入不同,造成單位之間文化建設發展不平衡,先進單位和落後單位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

四、加強單位文化建設的建議和措施

單位文化建設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人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作為最高價值目標,把和諧單位建設作為核心內容,把鑄魂、育人、塑形作為基本任務,從而為推動水利事業的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和保障。

(一)提煉富有積極向上內涵的單位精神,形成單位幹部職工共同的價值理念

xx局系統的各級水管單位,差不多都是成立幾十年的老單位,在長期從事水利建設與管理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範等。但是,不少單位由於缺乏文化的自覺,對於一些好的東西沒有進行必要的提煉和昇華,還處於自然散漫的狀態。下一步,要強化提煉設計意識,把單位共同價值理念、職業道德、行為規範的鍛造作為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根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提煉具有自身特色、富於積極向上內涵的單位精神,並有目的地加強引導和宣傳,使多年積澱的文化特質和價值觀念得到職工的理解、認同,並以此來凝聚人心、激勵鬥志。

(二)搞好制度建設,促進管理模式由傳統經驗型向文化管理型轉變

要加強單位的制度建設,促進管理模式由傳統經驗型向文化管理型轉變,逐步形成系統化、規範化、制度化的運行體系,用科學有效的制度來規範大家的行為。建立約束和激勵機制,通過推行硬性管理、目標管理,強化考核評比及獎懲激勵等措施,使遵守規章制度、按章辦事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

落實制度的同時注重體現人性化,把職工真正當成單位的主人,體現依靠人、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實現從被動管理向自覺管理的轉變,使單位與職工之間建立一種“心心相印”的關係,願意與單位“使命共擔、難關共渡、感情共鳴、利益共享”,主動承擔工作,既能自主管理,又能團結協作,實現人與單位的和諧發展。

(三)強化學習意識,打造學習型機關

1、確立先進的學習理念。當今社會,是以知識經濟為主要特徵的新時代,“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造未來”。學習是進步的根基,學習是提高的階梯。一個人學習掌握的知識越多,本領越大,眼界越開闊,思維越活躍,境界越高遠,人個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越能充分體現)。與此同時,學習的過程不再單純為了獲取知識和掌握技能,而是一個重塑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要通過宣傳和教育,使廣大幹部職工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進一步樹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學習組織理念,“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工作與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理念,“學習是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學習本質理念,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豐富學習內容。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學好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學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行動。鼓勵職工努力汲取政治、經濟、法律、文學、藝術、歷史、科技等各個領域的知識營養,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做到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以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二是要立足履行好崗位職責,大力開展崗位培訓活動。要本着缺什麼補什麼、幹什麼學什麼的精神,廣泛深入地開展崗位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技能和業務水平。三是要鼓勵職工特別是年輕職工虛心向實踐學習,,勤於實踐、勇於實踐,在實踐鍛鍊才幹,在實踐中成長進步。

3、創新學習的形式和載體。一是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爭做學習型人才”、“讀書月”、“知識競賽”等活動,推動全員學習,促進學習型機關建設。二是舉辦學習報告會,邀請專家、學者講授水利、管理、經濟、文化、法律、時勢政治等方面的講座,提高大家知識次和理論水平,開闊思路和視野。三是舉辦各類學習研討會、演講比賽等活動,推動學習成果共享,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開展學習成果展示和評獎活動,激發職工羣眾的學習熱情。

4、注重發揮領導幹部的帶動作用。領導幹部的學風,對建設學習型機關影響很大。實踐證明,有一個愛好學習、勤于思考的領導班子,就能帶出一支愛好學習、勤于思考的職工隊伍。因此,在建設學習型機關過程中,要着力把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學習型的領導班子,把每個領導幹部培養成學習型幹部。領導同志首先要重視學習,帶頭學習,成為學習的楷模。廣大職工也要切實在增加學習的自學性,把學習當作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追求,在活動中不但學到真知,達到自我修煉、自我提高的目的。

(四)樹立和諧理念,構建和諧單位

踐行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從單位和個人做起,積小和諧為大和諧。要堅持以人為本,把樹立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營造和諧氛圍作為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逐步形成貼近發展、貼近羣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和諧文化建設體制和機制,達到寓諧於教、寓諧於行的效果。

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廣大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公眾,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培養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品格,以自身的心理和諧促進單位的和諧、社會的和諧。要加強幹羣之間、不同羣體之間和不同個體之間的溝通與理解,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協調、不和諧因素。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努力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濃厚氛圍,促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建立。

要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促進單位的和諧和穩定。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做好初信、初訪工作,努力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要暢通信訪渠道,保證職工羣眾充分表達意願,發表意見和建議,保證他們依法有序地提出檢舉、控告和申訴。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羣眾正確履行公民的權力和義務,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要建立健全信訪問題排查化解機制,把信訪工作重心從事後處理轉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來,做到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理得好。要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平安單位建設,努力避免各種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五)開展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體活動是單位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各單位要積極創造條件,因地制宜地建設好職工文體活動場所,如棋牌室、圖書室、乒乓球室、枱球室等,有條件的單位還可建設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大型體育場館,為職工開展文體活動的提供方便。

要本着寓教於學、寓教於樂的原則,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要緊緊圍繞“水”字做好“諧心、怡情、健身”的文章。以水或水利為主題,開展文學、攝影、書法、美術、雕刻等文學藝術創作活動,開展文藝演出、演講比賽、歌詠比賽等演示活動;以水和水域為平台,開展游泳、垂釣、龍舟競渡、溜冰、滑雪、衝浪等活動,從而使人們在與水和水文化的親和交融的過程中,增強團結,提高素養,昇華思想,愉樂身心。

(六)加強水文化建設,彰顯水利工程的文化魅力

水文化是我局水管單位的“特色文化”。通過以所轄河道(湖泊)、水庫、水閘等水利工程為載體,充分挖掘其的文化底藴,進一步保護和開發其歷史文化價值,彰顯水文化的魅力;積極開展水文化研究、水文學藝術創作等活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水文化產品。同時,通過水文化建設,拉近職工與水和水利的感情,增強工作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並在水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提高歷史文化知識和素養,拓展視野,豐富內涵,提升形象。

(七)推進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努力塑造良好的單位形象

文明單位創建是羣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單位管理水平和職工綜合素質以及對外樹立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徑。在省部級文明單位創建方面,我局邯鄲河務局已走在了全局系統的前列,為xx局系統各單位樹起了一面鮮豔的旗幟,他們按照圍繞中心抓創建、抓好創建促發展的指導思想,實現了工程管理與防汛供水等各項業務與創建工作的良性互動。下一步,鼓勵各單位以邯鄲局為榜樣,加大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力度,以創建文明單位和爭取各種榮譽稱號為載體,達到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效果。

要把創建工作貫穿到業務工作中去,切實克服“兩張皮”的現象。不斷創新創建活動的形式,避免形式主義。堅持以人為本,動員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創建的全過程,使大家在創建真正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加強與地方文明辦的溝通與聯繫,爭取他們的指導、支持和幫助,為文明創建活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克服“重創輕管”的傾向,杜絕“牌子到手,創建到頭”的現象,不斷鞏固和提高文明創建的成果。

要加強對外的宣傳,通過製作畫冊、專題片、設立門户網站,以及在各種報刊網上刊載文章、圖片等方式,宣傳水利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宣傳單位發展與改革的業績,宣傳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先進事蹟,從而擴大單位的影響。

標籤: 多篇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mwq7d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