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失獨婦女基本情況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失獨婦女基本情況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失獨婦女基本情況調研報告

失獨婦女基本情況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近年來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嚴重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家庭)已逐漸成為社會(本站向你推薦:)日益關注的特殊羣體。為進一步瞭解摸清我市失獨婦女的生存現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基本情況,加大對失獨婦女的關注關愛力度,**市婦聯於2014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對我市失獨婦女進行了專題摸底調研。

一、失獨婦女的基本情況

1、人員數量。三縣六區婦聯初步統計,**市失獨婦女家庭316户,其中夫妻雙方健在的243户,喪偶失獨婦女73户,佔失獨婦女家庭總數的23.1%,困難失獨婦女家庭(低保及大病等低保邊緣困難户)180户,佔失獨婦女家庭總數的56.96%。其中,城鎮失獨婦女247户、農村失獨婦女69户,分別佔失獨婦女家庭總數的78.2%、21.8%。

2、年齡分佈結構。49歲(計生特扶年齡標準)以下的76户,約佔失獨婦女總數的24%;49—55歲的86户,佔失獨婦女總數的27.2%;55—70歲的125户,佔失獨婦女總數的39.6%,70歲以上的29户,佔失獨婦女總數的9.2%。

3、文化程度。從全市總體來看,失獨婦女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國中及以下文化水平204人,佔失獨婦女總數的64.6%,高中99人,佔失獨婦女總數的31.3%,高中以上13人,佔失獨婦女總數的4.1%,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絕大多數分佈在市區失獨婦女中。農村失獨婦女文化偏低,從調查情況看,我市農村失獨婦女(主要集中在三縣及淮上區)國小及文盲54户,佔農村失獨婦女總數的78.3%,國中的佔21.7%,全部為國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4、享受幫扶政策。根據調查統計顯示,我市女方49歲以上符合政策要求的失獨家庭可申請享受計生特扶政策,獨生子女死亡或三級殘疾以上,獨男每户135元/每月,獨女145元/每月,部分特困失獨婦女享受低保、殘聯救助、慰問金等臨時性救助等。

5、經濟收入情況:市區失獨婦女大多為夫妻退休,文化水平、技能的限制等,退休工資或打工收入普遍偏低,經濟情況大多一般。農村失獨婦女及部分獨生子女重度殘疾的婦女家庭經濟比較困難。

二、失獨婦女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扶助政策、形式不完善。對於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停留在單一的經濟撫卹層面。並且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中對傷亡、傷殘獨生子女年齡、失獨婦女年齡等都有規定,49歲以下失獨婦女等家庭不能申請扶助金,而我市49歲的失獨婦女約佔失獨婦女總數的24%。可見,對“失獨”家庭的扶助制度比較侷限,不能徹底解決失獨婦女目前面臨的困境。

2、精神、健康狀態深受影響。失獨婦女遭受“白髮人送了黑髮人”的厄運打擊,無法接受現實,精神、身體遭到極大傷害。失獨婦女往往選擇自行封閉,逃避社區和村鎮活動,離羣索居,生活態度冷淡,經常觸景生悲,看見人家熱鬧團圓的場景,經常悲傷。加上年紀普遍較大,因長期悲傷影響了視力、肢體運動功能、心臟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損,身體狀況不佳,生活更加困頓。

3、對養老問題普遍擔憂恐懼。受“養兒防老”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失獨婦女普遍擔心生活無法自理時無人照顧。失獨婦女家庭收入普遍不高,一半以上的失獨婦女經濟拮据,有的還要贍養年事更高的父母,生活更加貧困。經濟的困頓、子女親情的缺失、逐漸老去的現實,養老的擔憂更增添了“白髮人送了黑髮人”的痛楚。

三、對改善失獨婦女生存現狀的幾點建議

1、完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建議在計生人口基金、社會撫養費、政府財政列出專項資金,通過給予較高金額的一次性撫慰金等途徑,解決失獨家庭的生活保障和困難。目前,**市失獨家庭計生特扶的標準是獨男每人135元/每月,獨女145元/每月,標準不高,建議提高扶助金標準。同時整合社會資源,入户走訪慰問等對臨時有困難的給予及時救助。

2、加大失獨婦女關注和關愛力度。各級政府及計生、社保、婦聯等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社區、志願者和社會各界加大對失獨婦女的關懷,社會發力,從日常照顧、心理疏導、走訪慰問等方面加大對“失獨”家庭的關注、關懷,以真誠温暖的關愛推開心靈的窗户,幫助她們儘快走出“失獨”的孤困。

3、着力重建失獨婦女生活歸屬感。以重建失獨婦女的精神家園為重點,組織、引導和鼓勵失獨婦女參與老齡大學活動和街道、社區(村)的各種精神文化活動。特別是社區(村),要通過建立志願者一對一幫扶、失獨婦女特別是老年、身體不好的失獨婦女聯繫卡、日常走訪談心、組織户外文化娛樂活動等,為失獨婦女提供以歸屬感為核心的心理和精神支持。

4、解決失獨婦女安度晚年問題。進一步完善養老制度,建議出台相關規定,對身體較差、喪偶的失獨婦女要求入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給予優先入住;建立失獨婦女醫療“綠色通道”,定期為失獨婦女健康體檢和上門義診,為失獨人員提供便捷及時的健康衞生治療和服務,提高失獨婦女的健康水平。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實現安度晚年。

第二篇:社區婦聯關於失獨婦女現狀分析的調研報告

什麼是失獨婦女?一些家庭,疾病或意外讓她們失去獨生子。在經歷了“老來喪子”的人生大悲之後,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獨自承擔養老壓力和精神空虛。

走訪了塘南社區的失獨婦女,走進她們的生活,傾聽她們的心聲和訴求,在走訪中,大多數人員表示只要身體狀況良好,生活能自理,決不給社區添麻煩。但存在的問題十分令人擔憂:

(一)精神狀態不佳。主要表現在無法接受現實,一是搬家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不善與人交談交往。二是生活態度冷淡,得過且過,無生活質量。三是容易觸景生情,看見人家熱鬧團圓的場景,感到悲傷。(二)對養老問題普遍擔憂恐懼。普遍擔心生活無法自理時無人照顧,其中有人表示曾想要去養老院,但卻因為沒有子女,而導致院方根本不敢收。對方回覆,一旦她有個三長兩短,醫院沒有能力和責任去處理。

(三)部分人員生活拮据。這些人收入普遍不高,有人還要贍養年事更高的父母,尤其無經濟來源者生活貧困,患病人員更加貧困。

(四)身體健康狀況受影響。這些人員普遍顯得蒼老,因長期悲傷影響了視力、肢體運動功能、心臟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損。體弱多病,又因病導致生活更加貧困。

目前的失獨婦女問題主要表現:

(一)社會和個人缺乏對失獨婦女的關心。目前人們對失獨者還是沒有什麼概念,並不瞭解她們的需求和痛苦, 更別説去關心幫助她們, 一些失獨婦女她們選擇了“棄世” ,自動脱節疏離於社會, 使得很多人都無法走近她們,甚至一部分人帶着有色眼鏡看她們,非但沒有去關心幫助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還歧視她們遠離她們,這必會在她們的痛苦上雪上加霜。

(二)無人養老,無人送終。“不怕死, 只怕老, 只怕病” , 成了 失獨者” 羣體中廣泛流傳的一句話。失獨父母大多數都是50 歲之後的人羣,監護人問題使得這些老人有錢難買養老服務,養老院以“沒人簽字,出了問題誰負責”為由將失獨老人拒之門外。另外一部分失獨父母經濟困難,身體健康狀況欠佳,她們的晚年生活在身體上和精神上受着雙重的折磨,養老面臨着窘境。

(三)缺乏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失獨婦女的心理諮詢、精神慰藉缺失等問題非常突出,但中國目前在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員和機構很少,極少有失獨父母能夠得到這樣的專業治療。這一塊空白常常是由親戚、朋友等人的安慰填補,這些非專業人士所能提供的心理醫治極為有限。

對緩解失獨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針對失獨羣體的專業心理諮詢小組。在失獨者主動要求或願意接受的情況下,聯繫專業人員免費為失獨者進行心理干預和哀傷輔導,幫助她們調整認知、分散注意力。儘可能幫其緩解精神抑鬱。並將心理輔導、義務巡診、臨終關懷等多元化服務相結合,幫助失獨者早一點走出心牢,重新找到生活的目的和動力。

(二)解決失獨婦女的內心孤寂,豐富其精神生活。定期開展失獨婦女聯誼會,把失獨者組織起來,提供專門的活動室讓失獨者們坐在一起分擔悲痛,互相傾訴、互相幫助,同時,社區的工作人員應該及時掌握她們的生活和心理動態,針對個別問題主動上門溝通,解決實際困難,讓失獨者早日走出陰影。

(三)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建立對失獨婦女關愛的紐帶。失獨婦女在生活中往往會面臨諸多正常家庭無法想象的困難,也這是這一羣體心靈脆弱的主要原因。發動社工參與失獨婦女的幫扶活動,“一對一”進行日常關照、瞭解信息和走訪慰問,特別是經濟困難的失獨婦女,讓失獨父母覺得老有所依.

(四)着手構建失獨羣體養老社會支持網絡。如建立“失獨婦女qq聊天羣”或者建立類似的微博微信平台,使失獨羣體通過這樣的平台為自己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慢慢從失獨之痛中走出來,開始了人生的另一個篇章,這在現實生活中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結束語

從本世紀初開始,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正在漸次步入老年,而獨生子女作為這些父母唯一的期待,一旦遭遇不測,帶給父母精神上的衝擊,用滅頂之災這個詞來形容,恐怕並不過分。許多婦女因為失去了“孩子的母親”這一角色,在社會交往中,即使地位崇高、生活豐足、榮譽如麻,卻始終無法真正釋懷。完整的家庭,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一種不容商榷的核心價值,無論你的地位高低、生活貧富,如果喪失了對這一價值的捍衞前提,極度的敏感和脆弱,也將無可避免地依附在每個失獨婦女的心上。正是基於這個龐大羣體所面臨的困境,對於致力於解決公共危機的政府,以及流淌着同情與愛的血液的社會網絡,有必要開始傾聽他們的聲音,瞭解他們的苦衷,並且扶起他們的雙手。

這樣的一個社會問題的出現有着其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着現實方面的原因,養老問題已不單是一個道德問題,伴隨家庭規模縮小和子女相對減少,必須改變家庭養老的傳統模式來修築一條供失獨婦女得以繼續生活的軌道,幫助他們在關愛中找到心靈的慰藉。

第三篇:路口鎮失獨家庭養老調研報告2014

路口鎮失獨家庭養老調研報告

在人們的身邊生存着這樣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年齡大都在50開外,疾病或意外卻讓他們遭遇獨子夭折的厄運。在經歷了“老來喪子”的人生大悲之後,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獨自承擔養老壓力和精神空虛。他們都曾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為國家計生事業做出貢獻,而今卻面臨老無所依的困境。本人作為一名從事基層計生工作二十八年的計生幹部,一直對這一羣起深感同情和關注,平時下村入户瞭解民情時重點關注這一特殊羣體的生活狀況,現將我鎮失獨家庭面臨的養老困境進行調研分析,並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 路口鎮失獨家庭生存現狀

我鎮共有13户失獨家庭,其中3户入住敬老院由政府撫養,1户住精神病院接受精神病治療,其餘7户散住在家自食其力,生活質量低下。失獨家庭的生活狀況可以歸納為四類,第一類是能較好的融入社會,生活比較和諧樂觀家庭。這類型家庭以上杉市村馮正坤為代表,他們的特點是性格開朗,本人精明能幹,有較強的勞動能力,有穩定的收入,年齡在60-70歲時間,子女在多年前就意外死亡,隨着時間的消磨,已撫平了喪子之疼,重拾了生活的信心。第二類是喪失勞動能力,養老堪憂家庭。他們的共同點是,年齡70歲以上,基本沒有勞動能力,要麼住敬老院,要麼住精神病院,極個別不願住敬老院的獨自在家艱難生活。其中長春村唐小紅因喪子打擊而精神備受刺激,導致嚴重精神疾病,現有政府送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第三類是中、晚年喪子,一直沒有走出悲痛陰影的家庭。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年齡在45-60歲之間,基本都是子女成年後意外死亡,一直沒有走出喪子之痛的陰影,他們認為“失去父母的孩子可以長大,但失去孩子的父母是怎麼都過不去的。”比如萬年橋村的文再國,原來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兒子二十三歲意外死亡後,其丈夫在喪子不久後就因病離世,其本人因害怕農村克子剋夫的閒言蜚語和睹物思人的痛苦,獨自一人漂泊在外,再不與熟人往來,生活極度痛苦。又如花橋村王再容家庭,原本經商有道,家境富裕,是一個鄰里羨慕的三口幸福家庭,但其子意外死亡後,其夫對生活失去信心,自暴自棄,甚至對其暴力相向,短短几年時間原本富裕的家庭成了貧困家庭,王再容百般無奈下只能獨自一人漂泊在外打工生存,生活悽慘。第四類是自暴自棄,對社會充滿仇恨的家庭。這類家庭一般是因迫於當年嚴厲的計生政策而只生育一孩,獨子死亡後又喪失了再生育能力,無法再育,因農村“絕子絕孫即為不孝”傳統觀念較強,導致其對社會充滿仇恨,成為社會極不穩定因素。失獨羣體的產生是計劃生育政策必然產生的結果,我們應該善待他們。在人生步入中老年的時候,孩子卻不幸離開了他們??他們一天天地老去,不僅失去了生命的傳承,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最基本的贍養保障。國家、政府以及全社會都應該正視這個羣體的存在。如何幫助他們,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他們,真正關乎社會穩定,也真正考量一個國家的文明。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計生工作的同志,我建議政府從以下途徑多關愛失獨家庭。

二、全方位關愛失獨家庭

1、營造人人尊重失獨家庭的社會氛圍。一位失獨者母親説“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有尊嚴的活着,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世界,不要在醫院做手術時沒有人來給我簽字??”。失獨者心理往往會變的脆弱和敏感,常常選擇自我封閉,不願再接觸社會,這讓他們精神上痛苦不堪。政府和各種民間組織應該努力營造尊重失獨者的社會氛圍,消除社會對他們的誤解與歧視。鄉鎮(街道)綜治部門要成立專為這一羣體維權的維權機構,保障這一羣體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

2、成立志願者服務隊關愛失獨家庭。失獨家庭在生活中往往會面臨諸多正常家庭無法想象的困難,也這是這一羣體心靈脆弱的主要原因。我建議計生、婦聯等部門要聯合社會公眾成立一支志願者服務隊伍。婦聯要組織社會力量對居住敬老院失獨老人提供志願服務。計生協會的要發動失獨家庭的鄰里為散居在村、社區的失獨老人提供志願服務,政府應預算部分經費保障志願者的報酬。針對失獨者家庭應制定特殊的志願者服務制度,失獨者的心理極度脆弱和敏感,因此這些志願者只有接受嚴格的培訓後,才可在對其進行志願者服務活動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服務失獨者家庭的志願者中應有適量的心理輔導人員,志願者除了為失獨者家庭做義工、獻愛心外,在失獨者主動要求或願意接受的情況下,還應對失獨者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儘可能幫其緩解精神抑鬱、疏導心理障礙、解開自閉心結,因此需要招募適量的專業心理輔導人員加入到志願者活動中。

3、政府要加大獎扶力度確保失獨家庭養老無憂。對於失獨家庭,政府每年都會給予一定的獎扶資金援助,但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失獨老人來説這點援助遠不足以維持其政策生活。我建議政府要從徵收超生家庭的社會撫養費中明確一定比例用於為失獨家庭購買足額養老保險、意外傷害和大病醫療保險等,讓這一羣體生存養老都有保障。同時政府民政部門、計生協會、紅十字協會要對這一羣體的困難救助和惠民政策優先給予照顧。

如何建立一種可以為社會所分享的人性關懷體系,可能是需要長久探索的社會課題。目前“失獨家庭”的精神關懷,主要由民間自發的互助團體來承擔。但這些團體的發起和延續,都有一定的隨機性與不穩定性。解決“失獨家庭”問題、關愛“失獨父母”,也只有多方面共同襄助,才可能打破失獨家庭所陷入的痛苦內循環,從根本上給予“失獨家庭”經濟支撐和精神寄託。國家民政部門和慈善機構在這方面其實大有可為。各地計生、民政部門應該儘早建立失獨家庭的數據庫,併為失獨互助組織提供必要幫助。

第四篇:關於東湖高新區失獨家庭情況的調查報告2014

關於東湖高新區失獨家庭情況的調查報告

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是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積累的特殊羣體。近日,武漢東湖高新區社會發展局局長李楚柏帶隊入户走訪了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走進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心聲和訴求,瞭解到他們的基本情況,發現失獨家庭面臨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後顧之憂,形成了此報告。

一、高新區失獨家庭的基本數據

高新區共有失獨家庭31人、18户,分佈在6個街道轄區範圍內。

(一)年齡結構(二)居住情況

40—50歲4人喪子喪偶獨居4人

50—60歲16人夫妻共同居住26人

60—65歲5人居住福利院1人

65歲以上6人

(三)經濟來源

(除27人享受國家計生失獨扶助政策210元∕月外)企業退休社保金(1000元—1600元)11人

民政最低生活保障金 (203元—407元)5人

城中村改制養老社保金(850元)2人

本人務農或打零工(收入不是很穩定)13人

其中生活比較貧困7人

(四)身體健康狀況

較嚴重的殘疾2人

較嚴重的疾病6人

嚴重疾病正在住院治療中2人

身體較健康21人

二、令人憂慮的問題

各街道辦事處、村社區居委會都關心這些對象,住房條

件暫無問題,65歲以上人員都享受了每天護理1小時的居家

養老服務,逢年過節上門看望慰問,高新區管委會連續5年在春節上門慰問。部分人員敢於正視現實,克服困難,平靜地生活。在走訪中,大多數人員表示只要身體狀況良好,生活能自理,決不給政府添麻煩。但存在的問題十分令人擔憂。

(一)精神狀態不佳。主要表現在無法接受現實,一是搬家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離羣索居,不與人交談交往。二是保留孩子生前房間及所有物品,無法接受現實,依然經常以淚洗面。三是生活態度冷淡,基本生活靠混,無生活質量。四是經常觸景生悲,看見人家熱鬧團圓的場景,經常悲傷。

(二)身體健康狀況受影響。這些人員普遍顯得蒼老,因長期悲傷影響了視力、肢體運動功能、心臟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損。有人因長期悲傷變成了弱視,行走不便,長期卧牀,有人因病導致生活更加貧困。

(三)部分人員生活拮据。這些人收入普遍不高,有人還要贍養年事更高的父母,尤其無經濟來源者生活貧困,患病人員更加貧困。

(四)對養老問題普遍擔憂恐懼。普遍擔心生活無法自理時無人照顧,有3位80歲的老人還在獨自生活而沒有去養老院。

三、建議

(一)完善政策解決失獨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建議在每年的社會撫養費的收入中,列出專項資金,用於解決失獨家庭的生活保障和困難。目前,武漢市扶助金執行標準是每人每月210元,標準不高,建議提高扶助金標準。節假日上門給予物質和資金慰問,對臨時有困難的對象及時救助。

(二)豐富其精神生活解決失獨家庭的內心孤寂。組織、引導和鼓勵他們參與老齡大學活動和街道、社區的各種活動。

(三)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建立對失獨家庭關愛的紐帶。要把這個羣體當成各級組織的親人,發動機關、企業或社區志願者參與失獨家庭的幫扶活動,進行日常關照、瞭解信息、心理疏導和走訪慰問。

(四)解決醫療費用解決對失獨家庭看病難的問題。他們的個人醫保無法承擔其吃藥和住院治療費用,對超出醫保範圍的要給予減免。

(五)實行養老供養解決失獨家庭安度晚年的問題。對身體較差者、傷偶者、65歲以上人員安排其在就近的福利院養老。

作者:李楚柏劉瑩

稿件來源:東湖高新區社發局

第五篇:失獨老人調研活動策劃

失獨老人調研活動策劃

一:活動背景

在我國失獨老人是受社會大眾關注較少的弱勢羣體,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需要孩子照顧時,卻沒有自己的親人在身邊,甚至連養老院都進不去,政策上的缺失,人們的不重視,將失獨老人一步步推向絕望。有些在城市的失獨老人,他們的人際關係基本上從工作中建立起來的,沒有農村親屬關係的紐帶作用,他們更是難以找到可以訴衷腸的人。目前,很多志願者只是將目光放在大量老人聚居的養老院,但是,畢竟養老院的老人有伴。可是,很多失獨老人連養老院也進不去。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使他們走出痛苦,重新建立起人際關係,幫他們爭取最低的生活保障,讓他們能安享晚年,同時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一特殊羣體。

二:活動目的1、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失獨老人的生存狀況,並儘自己的一份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2、提升我們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儘早融入社會。

3、爭取失獨老人的生活保障,促進政府完善此問題的法規制度。 三:活動對象

甘肅省

四:活動時間

十月22日至十月27日

五:活動地點

安寧區孔家崖、十里店、文化巷、安寧西路、萬里社區、交大社區

六:活動簡介

通過對孔家崖、十里店、文化巷、安寧西路、萬里社區、交大社區等地方的失獨老人進行生活情況的調研,建立成資料庫,從而為以後建立幫助對象打下基礎。

七:活動流程

(一):由辦公室準備相應的調研表並打印

(二):由宣傳部和社會實踐部在活動期間走訪各社區進行調研,在人手不夠的時候從其他部門抽出相應的幹事去調研。

(三):將調研結果交予辦公室,有辦公室進行整理,並建立相應的資料庫。

八:經費預算

調研表打印費………………………………………………………………..20元

蘭州交通大學共青團

蘭州交通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qvo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