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社區文化建設工作總結

社區文化建設工作總結

以構建典範性的家教家風為追求 探索新時代社區文化建設

社區文化建設工作總結

——社區文化建設工作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並提出了“四個自信”的重要論述。其中的“文化自信”,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質和文化理想以及更加明確而開闊的文化架構。潘火街道區域經濟發達,宜居宜業。工業轉型升級、科技改革創新成為潘火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要素保障。社區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基本元素,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載體,在滿足居民精神文明需求、豐富羣眾文化生活的同時,以打造典範性的家教家風為追求,構建形成人人建設文化、人人蔘與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良好氛圍,更是新時代探索建立新時代社區文化的重要手段。

一、社區文化建設現狀

潘火街道地處東錢湖、東部新城和鄞州中心城區的交匯處,轄區總面積14.25平方公里,目前有17個社區,所有的村都已經完成了“村改居”拆遷安置。從農民到居民,如何更好地幫助居民實現社會身份的轉換?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滿足?培育發展新時代社區文化,重點在強化社區居民羣眾的主人翁意識,倡導特有的健康的民風民俗和家教家風,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維繫社區良好的人際關係,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近年來,潘火街道不斷豐富社區羣體性文化活動,以“羣眾喜不喜歡、參不參與”為基準,開展“一月一主題”的社區文化活動,推出了多項文化惠民工程和品牌文化活動,集思想引領、道德文化、文明倡導、文化薰陶及鄉風鄉愁承載、文化精神傳承於一體,通過“以文化人、以文治社”社區文化打造新模式,從而達到豐潤居民精神家園、提升社區文化水平的目的。

二、當前問題短板

近年來,潘火街道根據轄區社區各自的傳統底藴和文化特色,始終致力於“一社一品”建設,除金橋花園社區的“悦立方”外,先後探索打造了潘火橋社區“纖源坊”、金谷社區“金絲銀線繡金谷”、殷家社區“殷”文化等多個社區文化品牌,並圍繞社區文化品牌建立起文體、志願、教學、矛調等多個團隊,開展了相關的特色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此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只是圍繞節點做活動、追求熱鬧場面;只單純地停留在拉隊伍,搞活動、編作品,僅滿足居民唱唱跳跳的淺層次文化需求上。

三、原因淺析

一是社區文化的認同氛圍較弱,居民參與度有待提高。目前,社區文化建設主要靠政府、社區等行政力量推動,居民仍是以動員性參與為主,參與的廣度與深度還遠遠不夠,社會組織的參與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深入基層。

二是社區文化品牌特色亮點不多,創新能力有待提升。當前街道的社區文化,在前期的發展上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文體隊伍、有自己的文體活動,但在特色文化方面深度不足,暴露出明顯的“短板”,離規劃的“一社區一特色、一社區一品牌”目標仍有較大差距。

四、建議對策和思路

1、社區文化建設要在創造特色化和多元化上下功夫。社區文化既要研究和把握共同的規律,又必須注重創造和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才有其存在和發展的價值。怎樣才能形成特色呢?一是從深入挖掘本地區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和形式中去找;二是從社區廣大羣眾的服務需求中去找;三是從現實的生活實踐中去找;四是從羣眾自己的創造中去找,在羣眾的創造中藴含着許多有價值、有特點、有生命力的東西。通過社區文化節、鄰里節等活動,不斷做深、做大、做細、做強,在特色和多元基礎上求創新出品牌,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子。

2、走進羣眾,問計羣眾,充分呼應羣眾需求。社區文化要根據社區定位、年齡結構、居民愛好,準確把脈,建立起一套“定製版”的文化品牌建設方案。如金橋花園社區將社區文化與社區建設治理有機結合,整合“攸品鄰里中心”誠信街區和市首家民辦老年大學分校“攸品鬆年學堂”,構建社區文化建設完整體系,發揮其“價值·導向”“歷史·記憶”“睦鄰·和諧”“學習·培訓”和“羣文·健身”等五方面功能,深挖自身特有的人文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彰顯社區內在的、原生態的人文要素,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就有利於打造出居民喜愛的特色文化社區,並喚起大部分居民的文化認同感。

3、形成“文化集羣”效應,植入社區文化新風尚。激勵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建立文化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採取“走下去”和“請進來”兩種方式組織文化活動,比如成立共建聯誼會,“飛越時空”的社區義演,百場文化進社區、文化輔導配送等多種活動形式的開展,都可以説是社區文化活動社會化的成功嘗試。開展傳統文化、理想信念、志願精神“三元”融合主題活動,發揮正能量潛移默化輻射效應。首先,融合傳統文化,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以傳統節假為契機,將傳承傳統文化、節假文化與當下實行羣眾性文化相結合,營造節日氛圍,提升居民對傳統節日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其次,融合理想信念,開展不忘初心主題教育、幸福鄰里“家”年華主題活動。開展科普宣傳、健康講座、惠民服務等活動,在互動共贏中提升居民宜居宜業幸福指數。最後,融合志願精神,開展“悦公益”主題活動。通過“跨羣體+跨組織”“1+X”志願聯盟形式,形式春夏秋冬的志願服務聯盟,通過“假日學校”“、道德講堂”“、健康課堂”“、社區甬劇團”等,實現志願服務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成果共贏。

4、聚焦“文化網格”,打造特色“最美”樓道。社區通過樓道的住户信息排摸,打造特色樓道,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網格。體現家風家訓、特色才藝、助人為樂等方面內容。樓道文化的打造,不僅提高了居民文化素養,更在社區形成了一道道特色文化風景線,大大增強了社區居民的歸屬感、責任感。可以有益地探索“校地共建社區”模式,由專業師生團隊擔任街道的“社區規劃師”,完成“校社連接”,挖掘培育社區特色文化,讓象牙塔的理想融合人間煙火氣,以文化創意點亮社區面貌,實現社區品質再提升。

5、打造“鄰里家+”模型,凝聚後疫情時代人心。在後疫情時代的背景下,探索社區治理與常態化防疫工作相結合,啟動“鄰里家+”項目,打造“最美樓道”“最美網格”,倡導鄰里互助的“大家庭”概念,在物質生活互助的基礎,引導建立互助、互信、互愛的人際關係,凝聚人心,實現精神情感互助。可以與轄區優質文藝人才對接,引進“名家工作室”,藉助專家名家的力量,為社區文化的繁榮發展帶來新引擎,助力社區文化亮點打造。也可以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團隊培育、資源整合、活動開展,着力壯大志願服務隊伍。堅持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營造和諧文明的社會新風尚。

五、預期工作成效

1、先行與堅守並重,讓居民住在社區有幸福感。從服務惠民、精神富民到文化強民,社區文化建設既要守正更要堅持,通過梳理社區歷史文化文脈,大力鑄造文化之魂,立精神之柱,激發居民責任感,帶動他們自願、主動地做推動文化傳承的先行者和文化品牌的締造者。

2、擔當與示範並行,讓社工幹在社區有成就感。社區提倡社工們敢擔當重實幹,樹標杆做示範,以人為本、軟功硬做、實功實做,轉變作風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將文化陣地打造成市民文化活動的新平台、社區文化惠民的新陣地,使“悦立方”文化品牌成為社區乃至街道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3、破題與追求併發,讓居民走出社區有自豪感。社區文化建設既基於硬件、佈局等統一要求存同,又在實際建設實踐中破題求新、求變,拓展、追求社區文化的新內涵。同時,還將市民文化與本土文化進行“融入”式創新發展,根據不同時期的居民需求、問題等表現,鋭意謀新創設匹配度高的相關活動和載體,效果顯著又深得民心。所謂“苟日新,日日新。”社區文化建設不僅要認清新形勢、適應新常態,更要有新思路、新理念,緊扣打好社區文化建設提檔升級組合拳,為堅定文化自信注入偉大的時代感。

新形勢、新目標、新追求,在寧波第12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的大背景下,社區文化建設必須以構建具有典範性的家教家風為目標,以居民羣眾的需求為導向,喚起居民對社區文化的認同感。同時,深挖社區特色,打造堅實的社區文化內核,整合上級全民藝術普及項目、轄區優質文藝人才等優勢資源,鍛造出富有亮點、特色,且內涵立體豐富的社區文化品牌,為社區文化在新時期的發展注入新活力,努力提升居民羣眾的文化品位和幸福指數。

標籤: 社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mwk16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