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課題總結(整理59篇)

課題總結(整理59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9篇《課題總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課題總結》相關的範文。

課題總結(整理59篇)

篇一:課題總結

課題總結 -教師工作總結

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我們美術組立足國小課堂教學,結合農村實際,通過調查研究和教學實踐,深入分析國小美術課堂中的潛能生,第一階段已經順利完成,並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現將課題實施的基本情況彙報如下:一、課題實施的進展情況自2010年9月進行課題研究,我們美術學科開展的主要工作有:1、我和課題組成員一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思想,讓理論來指導實踐,融美術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於美術教學實踐之中,使得課題研究獲得質的躍升。通過研討,我們認為:“所謂美術潛能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美術差生、落後生,是指學前基本沒有美術經驗、也沒有經過美術訓練、入學後美術能力相對較弱,但只要接受一定的引導和培養就能夠養成美術興趣並能表現出潛在的美術能力的學生。”我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具有美術潛在能力的,都是能夠挖掘培養的。”我們進行了課題研究的分工,收集有關課題的資料,為課題框架構建完整、充分、飽滿的軀體,保證課題的質的完美和量的統一。2、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地學習,總結經驗,定期召開實驗老師討論會。本學期每一位美術老師上一節研討課,平時相互聽課、學習。認真備課撰寫好教案、論文和教學反思等,組織參加市課題組組織的實驗老師教案評比活動。二、課題研究的帶動效應在總課題組的推動下,我們組織教師開展各種教育科研活動。從活動的形式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1.常規性活動。我們引導教師在常規性活動中錘鍊,學會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組織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三個一”活動,即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讀一本教育理論著作,上一堂反映課題主題的研討課,撰寫一篇教學反思(案例分析)。2.反思性活動。教育科研是一種思辨性活動,經常對教育科研中的問題和現象進行思考、分析,是很重要的`。我們引導、幫助教師及時總結點滴經驗,做好論文的組稿、薦稿工作,鼓勵、引導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論文、案例評比活動(或投稿);還組織教師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改進教育科研的策略,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的能力。三、階段性成果1、心理重塑:潛能生能夠帶着輕鬆愉快的情緒去感受課堂。2、行為重塑:在美術課上潛能生行為由被動轉為主動,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表現創造能力有所提高。3、理想重塑:課堂中部分潛能生能根據老師的鼓勵樹立短期目標和信念:“你行!你可以畫!”並讓這個信念指導潛能生的行為,讓他們在短期目標內體驗成功感,增強自信。四、下步實施計劃(2011年3月-2011年7月)1、開展興趣小組,參加各項活動。2、認真開展好各項繪畫比賽和畫展,吸引更多學生參與。3、多與家長聯繫,取得家長的支持。4、繼續深化進行心理重塑,行為重塑,理想重塑。5、安排好課外閲讀研究課有教案,評課記錄,教學反思材料。雖説課題研究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收穫,但由於剛開始研究,許多研究工作都做的不到位。如何來把這個課題研究好、實施更好,我組準備在這一方面加強研究,爭取在下個學期中做的更好,讓我們的課題研究再上一個新的台階。MSN空間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篇二:課題總結

一、總課題現狀

經過總課題組的全面規劃、統籌安排,我校課題研究工作得到穩步推進,研究結構基本成型,人員分編到位,管理規範,建檔齊全,職責明確,現已進入實質性的研究過程階段,各子課題組正在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行動研究工作。

二、前期工作總結

1、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制定《紅寺堡二中課題研究管理制度》,建立課題研究規劃框架,確定課題研究計劃。明確目標,統籌安排,職責到人。

2、自下而上進行個人小課題申報工作,並依據申報狀況彙總、分析,初步確立紅寺堡二中各維度下的子課題。

3、舉行課題研究開題儀式:明確研究目標、行動計劃,強化科研意識、職責意識,認真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4、進行廣泛的現狀調查研究工作,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個人小課題的修改、規劃工作,完成《紅二中教師課題行動研究實施方案》

5、依據教師小課題方案確定學校子課題,分編人員,明確職責,強化過程管理。

6、各子課題召開組內研討、交流活動,分析、反思、修改、完善行動方案。

7、召開課題組長彙報交流會,加強管理,找出問題,取長補短。

8、總課題組督促檢查各子課題研究工作的進展狀況,建立建全科研檔案,及時反饋、指導、修正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近期教學任務重,“普九”形勢急,影響了課題的進展,研究時間過於緊迫。

2、部分子課題組(如HEZ09、HEZ11)人員分散,跨年級、跨學科,增加了小組組織交流、統籌規劃的難度。

3、課題研究不少仍然停留在面上,未能廣泛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

4、個別教師對於課題行動研究認識不到位,也不夠重視,習慣於應付。

5、部分子課題組過程管理不到位,形式單一、簡略。

6、個別課題思路仍然不清,不明白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7、有些行動假設不切實際,操作性不強,把願望當做行動的措施。

四、工作目標

1、加強過程性督促與管理、指導與反思工作,把課題研究工作做好做實。

2、完善學校規劃,提高學校管理整體水平,構建和諧學校。

3、全面推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潛力和水平。

4、優化學校育人環境,構成良好的校風學風。

5、制定出課題相關的一系列評價及獎勵辦法。

6、構成預期的初步研究成果。

五、下階段工作安排

1、繼續加強教育、宣傳、學習、交流活動,提高認識,轉變工作作風。

2、做好子課題的整體規劃,進入具體研究階段,依照方案實施行動,關注過程管理,職責到人。

3、部門類課題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確目標,同時要加強合作,取得學校各方面的支持與配合。

4、教師個人小課題要儘快由面入點,付諸與教育教學實踐,構成過程性成果。

5、注重行動研究中的反思、修正、補充工作。

6、加強小組與小組、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合作、交流。

7、收集整理行動研究中的相關資料,不斷反思,及時總結。

篇三:課題總結

課題階段性總結

本學期我們課題組進行了《國小語文“主題式話題作文”教學的研究》課題研究工作。在研究工作中,我們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課題研究為中心,用心參與專題課改活動,加強對課堂、教師、學生的發展性評價研究,發揮學科中取得經驗和實際效果的示範作用,強化教育科研,以校本教研為主線,。努力學習網絡技術,學習課件製作,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善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從而改善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並善於總結昇華,透過全科組同事的努力,在上級和學校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取得了必須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明確課題內含

本課題組成立之初,課題組成員對該課題理解不深,所以,學習課題相關理論是第一階段的首要任務,使每個成員能深刻了解該課題各種相關知識,指導課題組成員在新的形勢下,轉變教育觀念,以適應學生的學習的轉變,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認真學習學科知識,現代教育理論,在網上收集超多的優秀教師案例,借閲了一些教育科研、教育教學改革等理論專著等超多的書籍,我們課題組經常學習、閲讀這些資料,將學習心得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平時我們課題組成員還上網瞭解、關注國家的教育政策和動態,認真學習教學課例。此外觀看了一些教學錄像帶,從中吸取優秀的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

二、發揮羣體優勢,抓實專題教學工作。

1、在認真學習“主題式話題作文”教學方式,領會其精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科組的作用,組織羣眾備課,研究如何將新課程標準的思想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去,轉化為可操作的教學常規。本學年,全科組教師都深入課堂第一線聽了超多的課,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着並進行羣眾備課、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工作。在全校數學教師努力學習下,逐步做到在每位教師每節課的備課、上課和教學評價中都能較好地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有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教學效果也水漲船高,

2、結合理論學習,在第七週我校全體數學教師精心準備了一節校級語文作教學課,每一節課都較好的體現了教師個人的特長,同時在科組教研時,對暴露出來的不足或需要改善的地方集思廣益,精益求精,使得各位教師的對教材的把握和課堂的調控潛力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透過此次競賽,我們取得了幾點收穫:

(1)競賽課中,可看出教師的課堂主角已經開始發生了變化,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有了較大轉變,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轉為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願望和學習潛力的培養,課堂中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也在必須程度上發生了變化,一些教師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潛力的同時,調動了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用心性。

(2)努力發掘學生喜歡而有適宜的話題。選好了話題,讓學生敢説,喜歡説。注意寫作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教師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引導學生主動、用心地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潛力。教師能參與到合作小組中,及時反饋狀況,不斷調整教學。

(3)合理、恰當地運用教學媒體輔助教學。此次活動中,全部參賽教師都使用了教學媒體,體現出教師們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電腦、網絡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產生的巨大影響,並學會製作使用這種現代教學媒體,在數學教學中合理、恰當地使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從直觀上去學習、感受,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初步構建“主題式話題作文”教學的模式

“主題式話題作文”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先以話題定主題,然後以話題打開作文打開創作思路,最終百花齊放共賞。在教與學的關係上,正確處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辯證關係,重視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動性,並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程結構上,強調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與綜合,以培養通才;在教學方法上,主張應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並重視多種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研究的收穫

1、教師的教育觀、學生觀、評價觀轉變較明顯。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用心互助,共同發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潛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大膽説,到達我口抒我心的效果。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3、學生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學生已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技巧。如: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討論。

四、研究反思

如何讓學生敢説、樂説,根據所説的用規範的生動的語言來表達,竭力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培養學生的積累詞句的潛力和寫作潛力,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正如專家們所預言的那樣,“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我去選取;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我去體驗;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我去解決;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我去找答案;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我向前走。”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以實現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對未來的展望,期盼能獲得更多的輝煌。

篇四:課題總結

課題階段性總結

近年來,我校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遵循素質教育的規律,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及時而廣泛地開展了“農村國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的課題實驗活動,經過近一年來的研究和實踐,已初步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現代教育觀念的確立、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等已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動和追求目標。過去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法已失去了它的市場,一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教風與學風正在進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用心性得到了很好的激發,自主學習的時空漸趨拓寬,同時,學生的個性特長也得到了發展,學生素養也得到了提高。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們力求體現如下目標:

1、全面性。素質教育第一要旨是面向全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使每個學生都能用心參與,都能受益。

2、主動性。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和主動性,把學生學習的需要變為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求,變被動式的吸收為主動式的探索,使學生處於教學的主體地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探究性。教學中,創造條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透過自主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蒐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個性是探索精神與創新潛力的發展。

4、合作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探索、相互溝通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培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總之,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獲取新知的潛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潛力。

二、課題實驗的管理

1、建立領導機制,確立實驗班級。

在市教科院的親自指導下,學校成立由校長、教導、教研組長、

部分骨幹教師組成的實驗領導小組,負責實驗工作的管理、指導及實施工作,並確立了實驗班級和實驗教師。

2、加強師資培訓,轉變教育觀念。

教師是教育改革的推動者,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教學實驗

紮實深入進行的基本保證,加強師資培訓,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根本措施。學校組織教師學習第三次全代會精神,學習江澤民《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增強教師投身教育改革的使命感,提高教師推進素質教育的自覺性;組織教師學習領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學習新的教育理論,促使教師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學習觀、教學觀;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潛力,使教師們全身心投入教學改革之中。

3、重視課題研討,及時總結經驗。

我們把實驗課題分解成幾個子課題,要求實驗班的教師應圍繞一兩個子課題進行研究,舉行經常性的教學漫談,認真積累資料,做好個案分析,寫好課後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每月份寫一份階段性試驗成果報告,每學期舉行一次觀摩活動,力求輻射一片,使其他教師也能用心參與課題研究,並認真總結經驗,撰寫成文。

三、課題研究實驗採取的策略

在課題的研究和實踐中,為體現實驗目標,我們主要採取以下策略:

(一)、營造自主探索的學習氛圍。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期望自我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個性強烈。”為了滿足學生這種需要,我們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首先,我們把自我置身於參與者的位置,服務者的地位。熱情鼓勵每個學生,實實在在營造出平等、尊重、和諧的學習氣氛,努力創設讓作為主體的學生親自去思考、去發現、去創新的氛圍,使學生在課上想説、敢説、愛説、樂説,用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其次,我們尊重學生的個性選取,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使教學過程轉成學生自覺自願的探索過程,並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學習中大膽提出問題、異議甚至批評、反駁,正確看待學生的插嘴和錯答現象,多寬容、多鼓勵、少指責,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源源不斷的激勵過程。這樣,學生在教師的熱愛、尊重、期盼和鼓勵中,就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創造慾望,就會以探索者、研究者的心態進入自主探索的學習中,為創造性地學習埋下伏筆。

(二)、改變學習方式,引導自主探索。

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引導自主探索學習,是課程改革中的一個迫切的任務。

1、擴大自主空間,改變學習地位。

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方式的改變,為他們帶給了一個展現個體發展的舞台,每一個人都能夠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和思路,選取探究的主題和探究的方式。另外,我們改變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帶給給學生不一樣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和平台,在這個空間內,學生能夠不受任何人的強行指令,他們能夠自我提出學習任務,選取學習夥伴,思考學習時間,設計學習過程,能夠自由地將自我的發現、想法和結論説出來與同學進行交流和共享。

2、提倡合作探究,培養創新意識。

課堂教學過程,是若干個體共同協作,相互提升和影響的過程。我們充分發揮每一個體學習的用心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彼此之間相互取長補短,使課堂教學構成一種巨大的磁力,吸引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發現規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互補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潛力與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一文時,教師讓學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假如你是比薩城的一位記者,聽説伽俐略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兩個鐵球同時着地的公開試驗,你會有什麼反映?你會對他提出什麼問題呢?這樣一問,激起學生對新知的渴求,產生了強烈的交流慾望,思維的火花頻頻燃起。他們圍繞課文資料展開充分的交流探究,在深入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得到主動發展,都能發表自我的見解和主張,大膽交流不一樣的觀點和看法:“你為什麼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兩個鐵球同時着地的公開呢?”“你這樣做是否有科學根據呢?”“你這樣做是不是太固執、太膽大妄為了呢?”“亞里士多德是個有權威的大哲學家,你怎樣敢否定他的説法呢?”“你這樣做是否違揹人類的真理呢?”……學生課堂表現異常活躍,始終處於自主探索的學習狀態,有效地培養和開發了創新意識和潛能。

4、引導質疑問難,發展創新思維。

孩子愛提怪問題,愛鑽牛角尖,在不少家長和教師的心目中,就是頑劣搗蛋,考分的高低、聽話不聽話幾乎成了家長要求孩子、教師衡量學生的惟一標準。殊不知長此以往,孩子們就會構成思維的定勢,習慣於為應試而學,習慣於依葫蘆畫瓢。其智慧的火花就會逐漸熄滅,創造的勇氣就會逐漸喪失。古人云:“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常有疑點,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才能常有創新。這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敢於超越課本,敢於超越教師,敢於用批評的眼光去思考並發現問題,親自參與問題的解決,這不僅僅無礙於對書本知識的掌握,還會在此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五、課題研究的成效

近一年來,我校多數教師理解了“農村國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這一實驗課題,並大膽進行課題實驗,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1、構成了初步的經驗,培植了一批優質課,鍛鍊和培養了一批具有高水平教學和研究潛力的學校羣體和教師隊伍。

2、學生的素質得到發展。透過開展課題實驗活動,學生在學習興趣、知識積累、語言表達、創新思維等方面都有相應的提高,在參加各級各類的活動競賽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各方面的素質得到了普遍提高。

3、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明顯,學生的心態是開放的,主體是凸現的,個性是明顯的,創新意識是勃發的;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成為自我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然實現的過程。

六、努力方向

課題研究中,我們做了超多的工作,雖然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但實驗過程中也存在着許許多多不足的地方,所以,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改水平。

為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們將繼續加強科研潛力的修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課題實驗順利進行。

(1)、嚴格要求,勇壓擔子。

嚴格要求青年教師,對他們勇壓擔子、加砝碼,要求青年教師把壓力

變為動力,努力鑽研業務,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質。

(2)、加強培訓,促進羣體。

鼓勵教師努力學習,用心參加各種培訓,不斷完善自我,並將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讓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參觀、研討,開闊眼界,學習先進,改革教學,將多邀請教育行家來校講座、聽課、教研,使全體教師都能受益,使課題實驗更有利地開展。

2、探索實驗中的問題,及時調整實驗方案。

我校課題雖説已是省級的實驗課題,但實驗中仍會出現些沒有預測到的問題,我們將及時發現、探討實驗中的問題,及時調整實驗方案,使課題實驗紮紮實實地進行下去。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育實踐,用心倡導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就會在自主探索的學習中享受到濃濃的樂趣,藴藏着的無限創造潛能就會盡情地釋放,我們的課題實驗目標將更為充分地體現出來。

篇五:課題總結

課題階段性總結

一、分工到人,明確任務。

自從《歡樂想象——國小低、中段英語有效教學的研究與實踐》這一課題立項後,課題組即按制訂的研究進度進行討論,進一步細化了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使課題組的每個成員都明確怎樣去操作。在此基礎上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了理論學習和課題研究的培訓,為課題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二、羣眾討論,各抒己見。

為使課題順利實施並有利於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師教科研潛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及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英語組在業務學習時間經常進行課題研討,重點討論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為此,楊燕麗教師提出了‘低段單詞趣味教學’研究,從‘拼音教學法’拼音、英語最佳結合點,自然拼音法,英語拼音學習有三大好處來講了‘拼音教學法’優勢,又從‘以舊帶新’法、象形趣味法,唱唸法,遊戲法等方面來進行闡述,對大家的幫忙很大。黃秋燕教師又從童話入手,在英語課堂中帶入童話,借童話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借想象有效識記詞、句,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三、取人之長,為己所用。

在09年11月,我和秋燕教師、許劍英教師、趙鈺佩教師有幸參加了諸暨市第三屆國小“百家論壇”教學研討會暨“西施故里”第十一屆特級教師教學藝術觀摩會。聆聽了浣紗國小樓飛燕教師執教的五年級《Whatcanyoudo?》,應店街鎮小孟琴教師執教的四年級的《Unit5PartALet’slearn》及海亮學校的外籍教師WalterPaulSchoenfuhs,Jr執教的五年級《Topic:ThanksgivingDay》還聽了海亮學校,留英碩士鄭繼紅教師給我們帶來的精彩報告《運用“四寓教學法”實現課堂有效教學》。聽後受益匪淺,尤其像鄭教師的報告也同樣講到了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與我的課題雖方法形式不一樣但目的相同,真可謂是殊途同歸呀,有好多值得借鑑的地方。比如説樓飛燕教師與孟琴教師在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方面,都想到了借用音標教學,落實單詞,並且注重板書設計,詞的層層深入,思維的邏輯性,歸類教學,兒歌的巧妙設計等,從多方面吸引學生的感官,有效識記單詞詞句。真如省教研員鄭文教師講的那樣,要創設有效的語境,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幾個聽課的教師在教研組內進行了聽課反饋,大家談了自我的所得所思,課題組每個成員都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研究,一致認為要把一些好的方法用到自我的教學中去。在09年12月份再一次召開了課題組會議。會上對課題組成員的一些困惑進行了分析和討論,使課題組成員進一步認識課題研究的重要好處,明確研究目標、懂得研究方法、選準突破口,保證各自承擔任務的完成。

四、發揮特長,優勢互補。

課題超多研究工作要靠實驗教師個體的思考、實踐、反思、改善。課題研究堅持發揮教師個人研究特長,比如説金海麗教師這幾年在語音教學方面花了較多的心思,有自我的教學方法,她就着重在音標教學這塊資料上研究,在業務學習時,她談了自我音標教學的心得體會。像周潔教師在唱唱跳跳方面比較有優勢,就由她來研究英語兒歌等。總之,課題小組發揮個體特長,優勢互補,及時調整改善課堂教學方式,挖掘課內外教學資源

五、及時收集,及時整理。

加強資料積累,對能反映課題研究過程的資料加強積累,督促成員勤於動筆,個性是案例分析、課堂實錄、教學反思等及時整理、歸檔,做好信息的收集與反饋工作。

六、及時交流,及時改善。

本學期舉行優課展示8節,期末召開了課題階段小結會。由於課題貼近實際,能對我們的教學起到實實在在的指導作用,所以一學期下來,每個成員都有所收穫,如有的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注重挖掘教材,利用教材的現實性素材,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設計了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這樣不僅僅學生樂於探究,還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收到了較好的實驗效果,學生的學習用心性明顯提高。

存在問題:

(1)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對羣眾活動中典型課例、典型問題關注多,研究多,而對自我個案的課例、問題關注不夠,研究不夠,個性是對自我個案實踐的分析、積累資料不夠。

(2)教師撰寫典型教學設計、典型案例或片斷分析不夠深入,即使發現了問題,針對性地改善方法比較含糊,缺少可行性措施。有的實驗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反應效果很好,他們有實際做法,但在資料中表述不出自我的意圖和方法,總結歸納潛力不夠。

(3)實驗教師的階段總結中,實例少,雖然總結了自我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策略,但這樣做的原因及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有何影響,分析不到位。

改善方法:

(1)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力爭準確理解編排意圖,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加強實驗後的效果分析,及時改善,做好“回頭看”工作。

(2)加強對典型課例、片段積累的分析。在課題組內,做到互動互促互進,強化教師獨立思考意識及大膽實踐、勤於總結的潛力,充分發揮課題組的羣眾作用,樹立好的典型,發現好方法及時總結,帶動全組成員共同提高研究意識。

(3)加強對實驗教師的指導、對實驗過程的跟蹤管理。和實驗教師一道設計方案、分析教學、及時改善。多為實驗教師搭建學習、研討、實踐的平台,從而促進實驗的實施。

篇六:課題總結

一、問題提出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和《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實驗稿)規定:從國小三年級始至高中階段開設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這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結構設置上的重大突破,更是新一論課程改革的重大舉措。這門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為基本目標,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髮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備受教育界關注。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研究性、開放性、自主性等特點,它既給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針對國小生的年齡小、知識面狹窄、抽象思維本事差等生理和心理特點,教師應怎樣充分發揮其指導者和幫忙者的作用,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探索各種科學有效的途徑與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本事,讓學生享受到成功教育的喜悦

2、綜合實踐活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最新亮點,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鑑,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參考。這對於長期以來依綱據本從事教學的教師來説,普遍感到無從下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怎樣上成為廣大中國小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3、從課程資源來看,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很強的方向性,由於農村國小各方面條件的限制,開設此課將會遇到怎樣的問題

為此,我們選擇此課題進行研究,旨在探討農村國小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困難與困惑,條件與對策,以期為我縣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供給較好的指導作用。

二、研究意義

1、經過研究,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特點及功能問題。

2、經過研究,充分挖掘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價值,讓學生經過實踐活動,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學生的實踐本事、創新本事及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3、經過研究,轉變教師教育理念,提升教師教育科研本事,積累綜合實踐課程的教育與管理經驗。並以課題研究帶動學校教育質量,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高辦學層次。

4、查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確保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

三、研究資料

在調查分析瞭解的基礎上,客觀地反應存在的問題與困難,以提議的形式提出克服問題的對策。

1、師生、家長等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設了解程度。

2、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有哪些主要困難。

3、對今後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提議與對策。

四、研究方法

1、文獻法:查閲、瞭解當前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方面的相關資料,並借鑑有關經驗,以《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為主要依據,指導研究。

2、調研法:經過深入課堂聽課、師生問卷調查、師生座談會及走訪學生家長,就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認知程度、實施情景進行全面調研。

3、比較法:將調研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五、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2016.5——2016.10)是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

課題組成員查閲學習資料,以理論指導研究,完成研究總體設計。

第二階段(2016.11——2016.6)是課題的實施階段。

課題組成員依據研究計劃組織實施,並不斷探索、優化研究途徑,發現問題及解決,使研究具有針對性,高效性。經過問卷調查、座談會、聽課與評課、數據統計分析,初步構成中期研究成果。

第三階段(2016.7——2016.9)是課題研究總結階段。

課題組成員依據研究結果,撰寫課題研究總結性報告。

六、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問卷方面

1、關於實驗教師情景的回答與分析。

教齡職稱學歷

10年以下10-20年20年以上小一小高中師大專本科

26.04%36.19%37.77%53.12%46.88%18.23%68.23%13.54%

分析:調查數據證明,近74%的實驗教師年齡在10年以上,近一半教師的職稱為小教高級教師,八成以上教師的學歷達大專及其以上。可見,實驗教師的學歷層次高,熟悉教育

教學,經驗豐富,能為全面開展農村國小綜合實踐活動供給堅實的師資力量。

但在實際座談中瞭解,所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的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實際教學本事遠低於其他學科教學的教師。

2、關於師資培訓的回答與分析。

未參加培訓參加培訓國家級培訓省級培訓市級培訓縣級培訓校本培訓

54.99%45.01%004.85%20.01%75.14%

分析:從調查結果看,僅有不到一半的實驗教師參加過開設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培訓。這個結果在我們的意料之中,因為自我縣進入市級課改試驗區以來,有關綜合實踐活動的專題培訓機會少,加上經費的原因,參訓的人員少且層次單一。再加上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不足、時間短等因素,即便參與了培訓,收穫少,不能足以指導實際。從參培的層次看,課改的三級培訓中,前兩級培訓為零,第三級培訓不足5%,尚不能到達每所學校培訓一名教師的地步。如果説75.14%的教師參加過校本培訓,那也只是停留在“傳達會議的培訓式”。

試想,近55%的教師沒有參加過培訓,缺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整體認識和全面的瞭解,怎能夠上好這門課程何談方式、方法

3、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阻力的回答與分析。

領導不重視觀念沒轉變受應試教育影響

63.1%31.8%74.5%

分析:從數據能夠看出,在少數學校領導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設認識重視不夠。32%

的學校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觀念沒有根本轉變。75%的學校因受應試教育的衝擊,近三成的學校同時具備二~三項調查指標,這門課雖已開設,亦是虛設,等同於“副科”。我們在聽課時也感受到教師的敷衍——照本宣科,教師的教學方式,根本體現不了該學科的特點。可見,領導不重視、理念沒有轉變、受應試教育影響等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最大阻力。

4、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困難的回答與分析。

沒有專業教師沒有現行的教材不懂如何開展

84.9%11.8%57.3%

分析:問卷調查數據證明,八成以上的學校沒有專職教師,近六成教師不懂如何開展,加上沒有受到必須的培訓,對課程的實施束手無策。師資匱乏是目前開設該門課程較大的阻力和困難。這一點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並切實加以解決,否則綜合實踐活動將會“夭折”。

5、關於獲得指導與提高方面的回答與分析。

教學方式方法資料處理與把握綱要的不理解評價

45.83%35.95%20.85%20.89%

分析:數據顯示,教師對上述四個方面都有不一樣程度的要求,尤其是在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資料的處理與把握上。應對新興學科,在沒有現成的教學模式借鑑下,在課改的實驗中,教師理應在各方面得到指導。座談中,一線的教師無不感慨:綜合實踐活動聽了讓人感動,看了讓人激動,做起來實難行動。

篇七:課題總結

“閲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研究與實踐”課題實驗已近半年,在校領導的支持和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課題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確立了課題的研究方向和指導思想,確立了各階段、各年級的目標,開展了紮實有效的教學實踐。在不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交流各自經驗並不斷總結的基礎下,改變了傳統作文教學與訓練法,使閲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相輔相成,以一種全新的訓練手法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切實提升了作文教學的質量,取得了必須的效果。同時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現將本學期課題研究小結如下

一、明確好處,促進教師用心探索

隨文練筆緣於“讀”,但又不拘泥於“讀”,打破傳統閲讀教學只“讀”不“寫”的定式,以課文(文本)為憑藉,以積累、理解、運用為前提,以對話、揣摩、品味、體驗、感悟、探究為手段,用師生自我的心智和獨特視角去用心發掘課文(文本)中的“寫”(説)的因素,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寫”(説)的拓展、遷移與輻射,讓學生在讀寫結合中昇華情感,歷練思維,學會閲讀,樂於表達,從而到達讀寫結合、讀中悟寫、讀中導寫、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透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探索教師充分能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這一課題研究理念。

二、優化管理,提高課題研究的可行性

(1)優化學生管理。精心制訂課內、課外的學習活動常規,強化激勵機制,創造愉悦的學習情境,開展豐富搞笑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樂學、活學,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創造潛力等方面的發展。

(2)優化教學管理。教師每一天手捧教材苦口婆心地教學生,而我們的學生一提“作文”就頭疼。這是為什麼?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的教師到底吃透了教材嗎?我們是否把這本書的價值真正體現出來了呢?教材中“讀寫合編”的例子很多,如此豐富的“讀寫遷移”的資源。我們的教師真正認真地利用好了嗎?所以,我們在課題研究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尋找教材中讀寫結合的落點,以便紮紮實實地在課堂上滲透這一思想,並以此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三、紮實課堂,促進課題有效探索

1、在語文教材中尋找由於表達的需要,寫得或含蓄,或簡練,有意留下“空白”,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間的地方。篩選有必須代表性的材料。每一年級中,能夠進行寫作訓練的資料比較多。我們就選取那些在本年段寫作訓練中有必須代表性,有必須難度的資料進行練筆,能對作文教學有真正地指導作用的結合點。

2、立足課堂,教師改革課堂教學的方式,透過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提高閲讀教學效率,創設情境,在閲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指導,提高閲讀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並進行反覆訓練,突出讀與寫的重點、難點和連接點,着力使學生掌握閲讀、寫作技能的訓練點,智力的開發點。逐漸提高學生的讀寫潛力。

3、注重習作方法的指導。找準讀寫結合的訓練點進行小練筆,是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潛力,所以我們還務必重方法,講實效。所以,練筆時,我們根據文本的特點對錶達、過渡銜接等具體方法進行指導。着力使學生構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思維品質。

4、激勵引導,勇攀高峯。對於優秀的習作及時地在班級裏宣讀,在黑板報上刊登、在班級裏張貼,或是在課題研究博客專欄中發表,向有關報刊投稿,經常評選寫作高手等。

四、搭建平台,帶給課題成果展示機會

(1)、建立課題研究博客。網絡的出現改變了教育的舊面貌,它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現代教學帶給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搭建了極好的教育教學研究平台。教育博客能夠集他人所長,集眾人智慧為我所用。博客裏充滿了青春的活力,真摯的友情,充滿了引導、鼓勵、鞭策,充滿了理解、友善、寬容……我們建立自我的課題研究專欄博客,把自已的研究過程,研究感悟,研究成果轉化成一段段精美的文字上傳到博客上,與同行交流。當得到博友讚揚和肯定之時,當交到新朋友、得到真誠的鼓勵與指點之時,歡樂的體驗就都會如期而至。

(2)、創辦課題研究小報。課題小報用於記錄課題研究過程,展示學生練筆的佳作。學校課題組把課題研究的進度,階段小結透過小報傳達給每位實驗教師。教師把課題研究過程的困惑與收穫透過小報展示;學生透過小報展示自我練筆的喜怒哀樂,傳到達每一個學生。以此獲得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生的練筆和寫作興趣。

(3)、開展專題研討交流課。

每學期每位實驗教師根據課題研究上一節課題研討課,每週三午時為課題開課時間,在教研活動上,教師重點針對執教教師在練筆的指導、評價、效果上各抒已見,提出意見或推薦,也可表達自我近段時間在開展研究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每學年開展一次青年教師課題實驗成果彙報優質課評選。為教師搭建展示與研討的平台。

(4)、外引內聯,提升教研潛力

隨文練筆是讀寫結合的具體表現形式,我校開展這項課題實驗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廣泛閲讀課外書籍,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促進教師落實課改理念,提升自身素質;總結適合農村國小隨文練筆的方法。這項課題在全國各校的研究中已取得豐厚的成果。所以,我校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收他人的優秀成果為已用,這樣,我們的研究能夠少走彎路。我們不但要巧借他山之石,更要自主研究,構成獨具特色,適合農村國小的練筆策略。

五、擬訂製度,促進自主研究

為調動廣大教師用心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使課題研究與平時的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搞好我校《閲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實踐與探索》課題實驗工作,更好地完善學校對教師教育科研成果的規範管理與保存,推進學校教育科研整體水平的提升,校行政結合學校的工作實際研究制定《靈地國小課題實驗考評辦法》。(見附表)考評辦法涉及了實驗過程和實驗成果兩大部分十個項目,學校根據財力,每學期撥出適當資金作為教研專項獎勵,各教師的獎金根據考核分值比例進行計算。

六、取得的成效:

1、實驗促進了教師羣體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

透過對“閲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實踐與探索”課題實驗研究,教師樹立了新的教學觀念,提高了設計課堂教學過程和駕馭課堂教學的潛力。教師能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出發點,充分挖掘教學資料的訓練價值,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中活動的時間,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樂於表達,提高閲讀教學中寫的密度。在20XX年10月28日校中青年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上,參賽的9節語文課均滲透了隨文練筆,贏得了評委、教師的一致好評。李榮財《富饒的西沙羣島》一課在讓學生把握資料的基礎上圍繞“(?)的西沙羣島”説話,讓學生在説話中體會到文本先總後分的構段方法,然後讓學生練習用這種方法練寫一段話。張虹波教師《一夜的工作》教學中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體會句子含義,在句子的品讀過程中感受到周總理工作的勞苦,生活的簡樸,然後用“周總理的一天”再一次昇華這一情感,學生的情感被充分調動。

此時,教師並帶給給學生傾吐心聲的機會――“你想對總理説些什麼?”兩分鐘後,學生或説或寫,練筆相當精彩。陳新福教師在短語的品讀中想象畫面,把畫面寫下來,楊煉榮教師運用課文圍繞景物特點,把特點説具體的方法,讓學生選取家鄉的一處景物進行練筆。黃緒長教師引導學生想象插圖情景,讓學生練筆深化慈母情深。温月娥教師在讀文後讓學生緊扣“我想對説:”進行練筆,抒發情感,表達見解。在20XX年11月20日,清流南片區教研活動中,馬金旺教師執教的《搭石》一課,恰當地在課末滲透隨文練筆,既深化對課文的理解,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總結一課的教學,受到與會教師的高度讚譽。

2、實驗促進了學生學養的提升。

(1)、讀寫水平的提高。在實驗過程中,擔負實驗任務的教師大膽實踐,勇於創新,不斷總結、修改、完善自我的讀寫訓練方法,較好地完成了實驗的目標,學生的讀寫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20XX年10月,我校六(1)班黃慧芬、五(2)班黃水秀、四(2)班三名同學參加縣現場作文競賽分獲國小組二、三名。

(2)道德情操受到陶冶。好的隨文練筆能夠給學生的思維打開無限的空間,讓他們的思維品質得以全面發展,從而培養了他們良好的思維品質。並且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有德育的內涵,隨文練筆能夠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教育,學會做人,學會生活。陶冶了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存在的問題

1、農村學生由於閲讀量偏少,知識面較窄,學生差距較大。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往往停留於表面,要讓學生寫出自我獨特的感悟,發現有個別學生就等着同學們發表以後再寫,同學説什麼他也寫什麼。這可能是他對文本的感悟不夠,對於這樣的學生如何提高還須進一步研究。

2、要激起學生習作的興趣,評價語很重要,如何恰如其分地評價學生,這方面我需進一步改善。

3、課題實踐中,由於進行了隨堂的“小練筆”相對要花更多的時間,有時影響教學進度。

4、片斷式隨文練筆篇幅短小,難度較低,學生易於訓練,可一旦要求連綴成篇許多學生卻仍存在着極大的困難。

篇八:課題總結

創新是改革永恆的主題。姜樂仁教授搜煉古今、博採眾長、推陳出新,創立的發展中的中國啟發式教學體系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永恆的主題。其“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啟發”的精髓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其“三為主,兩結合,一核心”的教學原則樹起了素質教育改革的一面鮮豔的旗幟。

我校作為一所鎮級中心國小,引入啟發式教學實驗僅五年時間,教育教學質量就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1年,在縣教研室的充分信任和精心指導下,我校選取了“啟發式教學學法研究”作為專題實驗任務。為了確保實驗任務圓滿完成,順應當前教育趨勢的需求,在新一屆校長的帶領下,我校與時俱進、勇於創新,進一步注重了啟發式教學在科研興校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優化了實驗環境,深化了課題研究。透過近兩年的努力,已初步看到了教育教學質量跳躍式提高的曙光……

一、優

;六是建立實驗息庫,其涵蓋了實驗工作所有的計劃、活動記載、成果等檔案資料,以備學校在總結實驗工作和部署今後實驗工作時能詳實地獲取第一手材料,確保實驗長期順利開展。

二、深化課題研究

我校依據啟發式教學宏觀調控、微觀搞活的思想導向,從學科知識結構、學生認知結構、教法學法結構的內在聯繫上確定學法研究的主攻目標。一是從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方面開展學法研究;二是從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方面開展學法研究;三是從學生知識與潛力方面開展學法研究;四是從“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方面開展學法研究。

1、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滿堂灌”教學方式使學生成為了被動的理解“容器”,而啟發式教學把學生解放出來了,確立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可是這個地位是教師給予的。在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策劃組織、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因而在教學中,教師僅有擺正自我的主導地位,才能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驗中,我校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做到:①教學氛圍民主、平等、和諧、活躍;②教學基本模式:準備一誘發一釋疑一轉化一應作,給學生充分和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③教學期望:使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到達最優化。

3、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培養和發展學生智能,提高素質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它闡明瞭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傳授學生知識,而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使學生變“學會”為“會學”,透過動手動腦動口動筆,學生親身感受,體驗中逐步構成各種潛力,使綜合素質得以提升。根據《實驗教學》的教材結構,不一樣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結構,我校要求教師在教學各環節中努力使重難點、知識點、潛力點、教育點、生長點完美結合,個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潛力和不畏困難、勇於探索的精神。

4、使教法學法得到最優化。“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僅有得法才有充分啟發學生。為了使教法、學生和諧統一,儘可能發揮教學手段的最大功能,我校在實驗中,充分利用了教學具和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拓寬了學生感知渠道,提高了教學效率,根據不一樣課型的教學研究總結出了一套可行的教學基本方法和模式。課題組在課題科研過程中已尋找出一條“引導歸因→發現潛能→激發動機→指導方法”的學法指導教學思路,初步構建了“三環節”,雙五步師生互動學法指導課堂教學模式“。

三、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透過二年來的不懈努力,啟發式教學實驗給我校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長足的提高。

篇九:課題總結

課題階段性工作總結

我們低年級數學教研組在XX年年10月申請了鄭州市課題——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潛力。近兩年來,在專家指引、領導重視、實驗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教研組的課題研究圓滿完成了階段性的研究計劃。

一、專家指導

兩年來,學校曾先後幾次請到劉良華教授、肖川教授、胡遠明教授等為我們進行講學,讓我們從宏觀角度審視自我的課題和教學;而省數學教研室劉富森主任、市數學教研室連珂教師更是就計算教學的本質為我們進行鍼對性的指導。

二、領導重視

我們的課題與2010年學校制定的數學工作計劃重點不謀而合,藉助學校對此項工作的重視,我們的課題研究有了許多便利條件。在領導重視的“東風”下,許多研究就變得容易了很多。

三、研究過程

1、在課題實施之前,作為課題主持人,我和課題組成員利用羣眾備課、教研的時間,一齊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思想,期望透過學習,讓理論來指導實踐,融數學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於數學計算教學實踐之中,使得課題研究獲得質的躍升。同時,我們還有所分工,收集有關課題的資料,為課題框架構建完整、充分、飽滿的軀體,保證課題的質的完美和量的統一。

2、經過學習研究、展開討論,結合本組實驗教師的理論層次、綜合素質等狀況,我們實驗教師確定“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潛力”課題從三個方面研究: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研究,學生的計算方法研究,家校的有效聯合研究。

3、教育教學的主戰場在課堂,課題研究重點在課堂教學上,實驗教師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把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算法、合作交流學習作為實驗研究的起點,教師對傳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與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師教學行為進行比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搞笑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來獲得知識,構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主動探究、富有個性地學習。

4、結合學校組織的大型教研活動,“同課異構”、“青年教師教學展示”以及“説課展示”等活動,課題組教師抓住每一個有利機會,選取適當的教學資料進行研究,以活動為契機,以實驗研究課為載體,精心組織,凝聚全組之力,構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進學生共同發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構成過程。如實驗教師賀紅曉教師執教《倍的認識》,鄭青教師執教《捆小棒》;李圓圓教師執教《三位數乘兩位數》,王芳教師説課《5的乘法計算》,葛盛菱教師説課《分房子》,郝雅琪教師説課《9加幾》等。在這些實驗研究中,活動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創設實用新穎,素材選取翔實可靠;着眼於探討在數學活動中如何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在關係,活動中教師合作探究、交流借鑑,課題研究構成了濃厚的氛圍。

5、每次教研活動後,教師帶着反思聽同仁點評,及時進行反思撰寫,以領會課堂教學的真諦,每次互動交流教師都有自我新的看法和想法。實驗教師帶着問題、質疑,聽同行點評,明確學習新課標,不僅僅是瞭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貫徹;要靈活使用教材,不僅僅是抓住課本的關鍵,更重要是適合學生髮展的活動場;要突出學科的特點,不僅僅要有專業化教學,更重要是創造性地啟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潛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課活動中,課題組全體實驗教師得到很好的培訓和鍛鍊,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績。

6、學生的教育僅僅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現行教材中習題量偏小,練習量不夠,導致計算速度慢,計算方法單一,解決這個問題單靠每一天的40分鐘數學課是絕對不夠的,需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用心性,家校合作,讓孩子能夠每一天進行適當的口算練習(如每一天20道聽算題目),適時進行精神鼓勵(評選口算之星、頒發計算小能手獎狀)和物質獎勵(鉛筆、橡皮之類的小文具)。

四、成果構成

1、課題組成員用心撰寫課題研究課案、論文、教學反思、經驗總結(每月每位實驗教師最少撰寫兩篇)。文章構成初稿後,在本組討論、交流,構成課題研究成果。

2、經歷一年多課題研究後,課題組的每一位教師都樹立了新的教學理念,獲得了正確的價值取向,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行為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學技能,構成了新課標所倡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尤其是參與課題研究的年青教師,教學水平有很大提高,有三位先後參加河南省和鄭州市的觀摩課、優質課活動,取得比較夢想的成績。

五、研究反思

透過課題研究與實踐,我們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隨着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實際課堂教學中仍存在着諸多不足,為此,我們提出了下一階段課題研究的重點,以進一步提升課題研究成果質量。

1、要進一步引領實驗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全面促使他們自覺地、創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變革之中,不能因為班額大、不便於操作而放棄改變。

2、要在研究的低年級學習階段,個性重視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因對成績的重視而忽視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

3、對班級內缺少家庭教育的個別孩子,要想法設法提高其學習用心性,避免社會不良因素的干擾。

4、要用心調整“引探”策略,激活學生思維,努力到達讓學生在質疑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不讓學生把計算教學歸為“枯燥無味”的範疇。

5、要儘量完善評價標準,全面、客觀對學生計算潛力進行有效評價。

回首課題研究歷程,我們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載體與途徑,是學校得以持續發展的強大驅動力,是顯示現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們將不負眾望,求真務實,用心創新,努力譜寫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特色建設的新篇章。

篇十:課題總結

課題實驗階段總結報告

一、概念的界定

“小課題研究”活動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創新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心理,促進學生的非智力發展,教給學生一些創新技法,使學生能綜合運用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來解決問題,以創新教育為目的的綜合課程。教育的創新促使學生學習的創新,進而讓學生到達創新學習。

二、實施背景

探究是創新的基礎,探究性學習是創新性學習的關鍵。這種學習策略是對學生過去被動的、呆板單一的理解性學習弊端的極大衝擊,其根本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激發科學探究興趣,增強自信心和社會職責感,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的精神、公平競爭的觀念、自我教育的意識、組織活動的本事,為適應社會、走向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基於此,我們於2014年暑假前提出了“關於開展學生小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隨之組織學生付諸實施,促使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探究中鍛鍊,在探究中成長。

三、實施過程

經過實踐,我們摸索出了一條學生小課題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讓學生學會選擇,自主確立小課題

學生小課題研究是以學生的自主發展為本,以探究的問題為載體,讓學生自我去發現問題,研究、分析和解決問題。那麼,如何誘導學生自主選擇出便於研究操作的小課題?我們遵循自主選擇性、實踐應用性、主體性和開放性原則,以“你最樂於探究的問題是什麼”或“你身邊和周圍環境中存在哪些問題需要研究解決”為題,廣泛徵集學生的意見,讓他們充分結合已學知識和生活實際,進取開動腦筋,大膽質疑問題,人人提出自我最感興趣、最樂於探究的問題──小課題。在那裏,我們一是拿出專門時間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二是着重引導學生提出的問題宜小不宜大,應便於操作;然後,再組織學生進行彙總篩選。一開始,從徵集的上百個問題中篩選確立了多個科學性和適應性強的小課題,如“我們周圍的鳥類”、“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喚禮貌”、“火災與隱患”、“挖掘民間遊戲”、“摺紙的魅力”、“計算機與我們的生活”等等,並分為自然科學、社會人文和技術革新三大類資料。之後,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所喜歡的問題,讓他們自願組合分組,再次自主選擇研究的主題,自主確立研究的目標,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研究方法、操作步驟和成果展示形式,並逐步實

施。

可見,引導學生從質疑、討論、篩選、確立小課題開始,到再次自主選擇、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洋溢着自主性:學生研究的問題由他們自我來確定,打算由他們自我來商量,決定權由他們自我來行使,教師只是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無疑,這些舉措和諧了師生關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強化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為學習探究做好了鋪墊。

(二)讓學生學會探究,體驗感悟小課題

探究是小課題研究的核心和根本。為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主動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讓他們逐步學會探究的方法,我們專門設置了一節小課題研究指導課,着重對小課題研究的方式方法進行指導,如小組怎樣分工與合作,怎樣有針對性地調查訪問、觀察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設想,怎樣蒐集和整理資料,怎樣隨時做好研究記錄以記下自我的感受和體會,怎樣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怎樣查閲資料撰寫研究報告或調查報告等等。隨後,目標明確、分工清楚的小課題研究小組,進取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時間,從學校開出介紹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以極大的熱情,紛紛跑書店、拍照、採訪、調查、取證,深入觀察社會與自然,開闊視野,豐富見識。

小課題研究使學生從學校這個“小天地”走進了社會、自然界這個“大課堂”去施展才華、磨練意志,去體味、領悟、發展、創新。

(三)讓學生學會整理、總結、歸納小課題

鄭板橋對寫作要領有句名言:“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我們指導學生整理、總結、歸納課題,就是把他們在小課題研究過程中搜集來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撰寫研究報告,這是學生探究學習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所以,我們異常重視這一過程的指導和落實,力求讓學生把觀察、調查、訪問、閲讀、查閲資料所蒐集到的所有資料信息,主次分明地進行梳理、歸納、撰寫。撰寫時要求學生在文字上要精練,力求言簡意賅;在資料上要立意新穎,既有實踐性、創見性,又要貼合科學性;在思路上要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也就是説讓學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報告,至少需要從四方面體現:一是簡要背景説明,包括小課題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體安排,有任務分工、研究時間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資料、措施及結果,這是需要重點詳寫的部分,應資料充實,證據確鑿,結論正確科學。四是提議或倡議,既有獨到的見解和改善的方法,又要針對性強,讓人看了信服,便於改善創新。撰寫完課題報告後,研究小組成員在教師進一步指導下,再共同討論,各抒己見,反覆修改,反覆錘鍊,精雕細刻,就像三秋之樹,枝蔓信盡,脈絡清楚;在選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談。

這樣以來,學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處理信息的方法。我們的課題組所帶的學生整理撰寫的小課題研究報告中,“中國傳統藝術——摺紙的魅力”、“國小生課外閲讀”等獲區小課題現場展示一、二等獎。小課題研究使學生進一步增強了科學探究意識,提高了綜合素質和本事。

四、課題研究的成效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與探索,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學生小課題研究的指導》的課題研究取得了預期的成果。

(一)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本事、實踐本事、生存本事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改變了學生被動、封閉、單一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主動、開放、多樣創造性地進行學習,注重把研究性學習全面滲透於學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學生經過課題研究活動,學會提出問題,接納組織信息、處理重組信息,利用綜合知識來解決面臨的一些新問題上,都能做到自主、開放、主動和創造性。異常是對知識的探求是主動的,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也趨於主動進取。

研究性活動把一把永可是時,終身有用的打開人類知識、智慧、才華寶庫的鑰匙交給學生,使學生不斷索取自我所需知識,提高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本事和對未來生活的適應本事,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二)強化了教師的教育科研培訓,構成了校本培訓模式。

新世紀的人才需要有科學的頭腦、紮實的科技知識和科技實踐本事,而這些都不能自發地從孩子腦子裏產生。所以,培養孩子們的科研本事和探索精神是國小教育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資料。其中的關鍵是使學生經過小課題研究的活動獲取解決問題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的敏鋭性,從而養成對事物和問題的看法有一個更好的視野和深度,對信息的處理和運用更加靈活。

在指導學生開展“小課題研究”活動中,教師不斷地鍛鍊自我、提高自我,獲取新的教育信息,構建新的教育理論框架。同時,不斷地進行課題研究,積累研究活動的經驗和方法論,才能適應、有本事指導學生“小課題研究”的活動。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師已逐漸增多,教師的科研水平也逐漸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師培訓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為基點,為培養“研究型”的教師打下紮實的基礎。校本培訓以教師的研究性學習、研究性教學為重點。

(三)構建了研究性學習的良好環境

在學校教育活動中,進行研究性教學,促使學生研究性學習,佈置研究性作業已構成了共識。同時在社會大環境中努力創立研究性的氛圍,學生許多的小課題研究都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否則也只是一句空話。如《摺紙的魅力》小課題,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後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也引了社會對摺紙藝術的重視。

五、研究體會

1、國小生“小課題研究”活動是提高學生研究性意識、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的有效途徑。

2、國小生“小課題研究”活動是促使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

3、國小生“小課題研究”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是教師校本培訓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後期目標

經過兩年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得出研究學習活動的開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理論;使學生在探索研究中,學生接納組織信息、處理重組信息,能利用綜合知識來解決面臨的一些新問題,並起到增長構建新的信息作用,進而到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同時也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智慧潛能,發展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使學生更具有主體性和自覺性,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我校的《學生小課題研究的指導》的課題在領導、專家的關心、指導和兄弟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進展,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可是,實驗前期,在整個探究活動中也暴露出許多不足:

1、學生還沒有把主動對身邊的問題進行探究當作一種習慣和需要,而更多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下進行的被動的探究;

2、在整個探究活動中,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還不夠清晰和熟練,沒有把解決問題的步驟構成自動化的行為,有時目標也不夠明確;

3、學生還不能熟練地根據實際情景運用看書、拍照、採訪、調查、取證等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方法;

4、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學生彼此間的分工和合作還沒有到達夢想狀態,各成員間沒有構成最大的合力;

5、在梳理、撰寫探究報告時,還不能準確地表述探究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不能抓住整個活動的關鍵點進行總結……

學生的心理隨着社會的發展、時空的變化在不斷地變化,何況我們做的只是一個起步工作,有很多方面尚不完善。我們將把已有的成績作為研究的新起點,針對學生存在的以上不足之處,爭取在實驗的後期得到根本性改變,為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本事作出不懈的努力。

篇十一:課題總結

科研課題階段性總結

“以愛育愛,構建國小和諧課堂的研究”課題,從申請立項、確定方案、確立子課題,構想策劃、理論學習、前期調查,到此刻已經一年時間了,一年中,根據科研資料把科研思想滲透到平時的教學研究活動中,舉行了多種多樣的活動,讓自我逐漸成長。回想這一年來,雖然忙綠卻感覺很充實,在研究中既嚐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遇到了困惑與不解。現將自我開展課題工作以來的狀況總結一下。

一、課題研究進展

這一年根據學校“以愛育愛,構建國小和諧課堂的研究”大課題的統領下,我首先進行了理論學習,結合認識及班級學生具體狀況,確立了自我研究的子課題“引導質疑,主動解惑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確立好子課題之後,做了一份前測調查試卷,分析了學生當前的狀況,制定好自我的實施目標與方案,在自我的日常教學中滲透,實施。平時閲讀理論書籍,讓自我在理論上有依據,是自我成為知識型教師。並且每月書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者摘抄,每學期根據自我的教學中的得失書寫教學案例及反思,分析學生髮展的個例。準時參加學校根據教科研課題開展的各項工作,並在活動中用心交流自我課題研究中的收穫與疑惑。

在開題立項時,請來教科所教師指導確立子課題;確立課題之後,本人用心參加了實施階段課題展示課,給教科所專家上了一堂語文課,為了培養學校教師成為學習型教師學校請來教科所教師為大家作了精彩講座,等等。

二、取得的課題研究成果

這一年中,首先自我提升了認識,取得了必須的成果。給專家上了課題展示課,在讀書講座的感染下,寫了論文,在國家獲獎,區級獲獎。同時指導學生學生的作文在市級刊物上發表。自我積累了很多教學中的第一手資料,為自我的科研和教學帶給寶貴的經驗。

其次,學生得到了收穫。此刻學生由原先的不知提問題,能主動提出問題,問題的提出也有淺顯的向有內涵的發展。並且還敢於大膽質疑教材不當之處,如:在教學《蘋果裏的五角星》這一課時,課題中的五角星不知什麼原因沒有帶引號(以前教材上有),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蘋果裏到底有什麼?孩子們紛紛發言,這時一個孩子滿臉疑惑,小手似舉非舉,眼神中充滿着不解卻有不確定。這時我提問了他,他吞吞吐吐的説:“教師,我認為題目裏的五角星要加引號。不是真的五角星。”最終的聲音能夠説低不可聞。這讓我喜出望外,孩子有了疑惑,敢於質疑,還説出了自我的看法,我們的孩子不恰恰缺少這一點精神。難怪孩子這麼為難,的確,質疑的是書本呀。我狠狠表揚了他一通,並把教師之前的想法説了出來,同時告訴孩子,科學家之所以成為科學家,是他們在必須基礎之上,對於一些不確定的敢於產生質疑,這才得到新的理論,發明新的事物,如果不這樣,社會將永不會提高。此刻我們的任務教授他們知識,而是培養各種潛力,可能孩子此刻的想法並不完整、成熟,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有了這種潛力,思想、觀念就會日趨成熟、完善。

三、課題研究中的困惑

一年過去了,課題研究中有收穫的同時也有困惑。

1、為了問題而問題。部分孩子不是發在內心想了解某些東西主動朗讀,質疑,而是為了完成教師的任務:教師要提問,不説不行。這樣就產生了問題膚淺,沒有內涵的現象。是課題研究走形式,達不到預設的效果。

2、有了問題不解惑。

問題提出了,我的任務就完成了。部分孩子抱着這樣的想法,已提出問題就是結束,而止於思考,解惑做得不到,如何調動學生有疑之後主動解惑是下頭要做的重點,因為僅有疑,而不能得到解決,是沒有作用的。

課題研究的過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在下頭的研究中我會再接再厲,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爭取把研究工作做得更系統更紮實,讓研究成果為更多學生服務,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提高和發展。

篇十二:課題總結

在教科所領導的帶領和支持下,我校的課題已經走過了兩個學年。從第一學年的申請立項、確定方案、構想策劃、理論學習、前期調查,到這一學年的貫徹實施,具體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在一次次學習、實踐、研討、交流、改善、調整等實實在在的工作中,我們真實地聽到自我成長的腳步聲。

我們的課題研究已進入後期階段,如何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以更多方式深入地進行課題研究,從多方面具體地體現和展示本課題的實驗狀況和效果,是我們這一學年來課題研究的的工作重點。我們工作雖緊張,可卻感覺充實,雖然忙碌,可我們卻在不斷成長,成功的喜悦與研究的困惑並存着。現對後期階段課題組的工作進展及活動成果以及做法彙報如下:

理論與實踐並進

理論是實踐的航標。進行理論學習一向是我們課題組堅持執行的工作重點之一,因為我們深知,沒有豐富的理念知識,我們的課改是無法進行下去的,所以,本學期我們將理論學習滲透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課題組成員做學習型教師,養成學習的習慣。這個習慣從課題實驗開始一向延續至今。我們課題教師長期堅持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並在組內實現知識共享。我們在網上申請了一個課題組羣,好的文章大家共同學習,還將所看到的文章和觀點進行交流討論,這樣,我們在科研研思想上就容易溝通和達成共識。

追求高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

在課題前階段,我們確立了《如何引領學生多渠道,多角度解讀文本》的閲讀教學子課題,並在中心校三年級以上語文課堂進行了一年時間的研討,取得了必須的收穫。在上一次的階段性總結報告中,我校作了專題報告。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都不一樣程度地的獲得了收益。2012年初,我校決定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並率先在《語文》學科進行初探。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從以下幾個版塊開展研討。

一是成立小組,並以小組特色確立組名,分別有“創新組、爭先組、等,組內成員根據具體狀況進行調換。

二是確立名為“山間新筍茁壯成長”欄目,全班學生競爭十個項目。以貼小蘋果為獎品累計得分,分別在“上課、晨讀、作業、紀律、衞生、體操、安全、生活”等十個項目中爭取優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是確立名為“我是班級小明星”欄目,一個月內分別評選“坐姿明星、生活明星、勞動明星、孝敬明星、作業明星、閲讀明星、書寫明星、學習明星、禮儀明星、提高明星”,明星的產生來自於各學科任課教師,各小組組長及課題組教師的評選。

四是成立兩個展示台,一個是“男女生pk台”,一個是“你爭我趕展示台”,展示台都將以小組羣眾的形式進行競爭,超越,真正體現羣眾合作的力量。

以上幾個版塊都是以班級文化的形式在教室四周設置,突出高效、美觀、鮮活。

我們在校內開展了多次小組合作學習研討活動,不斷地學習、實踐、探索,我們的課堂中,教師走下來,靠近孩子,共同學習。教師和學生的主角在不斷地發生着變化,“參與者,指導者、學習者、合作者、探索者。。。。。。”學生的聽、説、讀、寫、思、辨潛力得到了充分的鍛鍊。為了更大限度的促進孩子的成長,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潛力,追求高效課堂,我們在備課上下功夫,樹立大語文觀,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鏈接、拓展、延伸”等,任務設計有梯度,拓展與延伸巧妙結合,課堂生成有層次,我們在真實的課改中,追求真實的卓越課堂。

摸索推廣,彰顯成績。

目前,我校的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已在各學科進行推廣。並在必須程度上取得了不蜚的成績。在縣教科所組織的國小美術、〈數學〉優質課競賽中,我校美術教師鍾玲娜、數學教師田燕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示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潛力,學生的動手實踐潛力、思維潛力、表達潛力得到有效提升,使課堂教學精彩紛呈,分別獲得了縣級二等獎、三等獎的好成績,田燕教師執教的〈探索規律〉課堂實錄還被兄弟學校收藏和借鑑。在縣教科分所組織的〈新課標〉知識競賽中,我校程麗珍教師以文考97分的成績入圍演講比賽,並在演講比賽中取得了一等獎。

我們的課題進入了盤點和整理資料的階段。教師們一份份的學習筆記、聽課記錄、案例評析、精品課教案、教學反思、學期總結等等,就是我們成長的印記。面那一張張獎狀,就象一串串金色飽滿的麥穗,它凝聚着我們的智慧和汗水,同時盛載着我們豐收的喜悦。

我們課題組的工作既嚴肅又活潑,既充滿困難又充滿了期望。課題研究的過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我們課題組成員必須會團結一致,爭取把小組合作學習的研討工作做得更系統,更紮實,讓研究成果作用於更多的學生,在學的提高和發展中綻放光芒。

篇十三:小班課題總結

小班課題總結

時間:20xx年6月

怎樣使剛入園的幼兒儘快學會自己照料自己,養成良好的自我服務習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節奏呢?一年來,我們年段在工作中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注重個體差異,採用多樣方法,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現總結如下:

一、通過示範練習,向幼兒傳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兒園的幼兒自理能力較差,但模仿能力強,我們通過正面示範,讓幼兒看清自理的正確方法,用簡短易明的提示,讓幼兒瞭解完成基本動作的要領。然後讓幼兒去模仿、練習。如洗手:它的規則是飯前便後要洗手,洗得乾淨,不留髒物。要求幼兒獨立自覺地完成這些基本動作顯然很難,他們往往只會用水把手弄濕,就表示洗了。所以我們就教給洗手的正確方法,並示範整個洗手的過程:捲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髒物沖洗乾淨,再用毛巾擦擦手,掛好毛巾。示範後再讓幼兒練習,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幼兒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二、通過遊戲活動,讓幼兒學習自理能力的技能。

把一些勞動技能與遊戲相結合,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勞動技能的培養與訓練是較為合適的。如“係扣”訓練:我們利用布貼遊戲的形式進行。首先將大樹和樹葉貼好,在適當的位子訂上釦子,用布剪好不同顏色的水果,並在上面索上釦眼,然後讓幼兒給大樹繫上果實。諸如此類的訓練還有系小動物,系美麗的花等。幼兒興起盎然,很快就學會了。

三、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幼兒自理能力的興趣。

幼兒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對於一些描述具體事物的生活現象的語言較易接受,因此應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起幼兒學習一些枯燥的勞動技能的興趣和願望。如疊手絹:我們先讓幼兒認識手邊有四條邊。再教幼兒疊手絹的方法:把手絹平放在桌上,兩手抓住其中的一條邊,一條邊説着:“我和對邊握握手”,將手絹向對邊折,幼兒也一邊學着一邊口裏喊着,一邊手裏疊着手絹,興趣濃厚。再如穿衣:我們先讓幼兒認識衣領、衣袖、衣襟,再教他們穿衣:衣服後面向着自己,兩手握住衣領,喊一聲“颳大風囉!”將衣服甩在身後,報在身上;接着繼續説、做:“風來我不怕,露出小腦袋,將手伸到袖筒裏“。讓幼兒手裏拿着衣服喊着、笑着、做着,非常開心。

四、通過鼓勵、表揚,增強幼兒自我服務的信心。

小班幼兒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懼感強,對於他們的一點點進步,成人都不該忽視,應鼓勵他們最微小的表現獨立性的願望。如幼兒自己扣上釦子,但位置卻扣錯了。我們首先肯定幼兒獨立意識,表揚他:“真能幹,能自己扣上釦子。”接着糾正:“只是一顆小釦子進錯了門,重新扣一次好嗎?”使幼兒產生良好情緒,提高自信心。隨着時間的推移,幼兒自理能力不斷提高。定期的評比,可以培養幼兒的堅持性、自覺性。我們在班上創設了“

能幹的一雙手”專欄,根據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況進行分項評比。如:穿衣、扣鈕釦、穿鞋襪、取放點心杯、自己吃點心、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項內容用一具體圖畫表示。如:取放點心杯用一個杯子圖表示,並逐條向幼兒講述要求。達到某項要求的幼兒,可在相應的地方得到一個紅五角星,誰得到的紅五角星多,就證明誰的`小手最能幹。幼兒的上進心較強,有表揚的評比,他們都會更努力去做。

五、通過家園配合,督促幼兒完成自我服務的勞動。

我們主要採用家長會、聯繫冊、專欄、日常交流、觀摩等方法,加強家園配合。如學期初根據對幼兒的短期觀察,掌握幼兒自理能力發展的技能水平。根據教育大綱的要求,制定出本年段幼兒本學期自理能力的課題計劃,列出表格填寫出具體掌握的勞動項目。召開家長會,向家長通報,以取得家長的支持,達到家園教育方法一致、目標統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與保教人員交流,全面掌握幼兒勞動的情況,並以聯繫冊、短暫的談話,專欄介紹等方式,與家長保持溝通,瞭解幼兒在家中的表現,提出配合的要求。學期末,通過召開家長會,讓家長觀摩幼兒自理能力發展水平掌握的情況,再填寫表格。並以書面形式將幼兒的發展向家長彙報,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自我服務程度,以便更好地與幼兒園配合,從而使幼兒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的要求。

通過一年多的研究、探索,我們為幼兒組織了各種有益的教育活動。豐富、增長了幼兒自理能力的生活經驗和簡單的保護方法。實驗的結果使我們體會到: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幼兒生存的可靠保障

篇十四:課題階段性總結

課題階段性總結

一、課題基本情況

在9月我們生物組成員參加了課題“國中生物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實踐與探索”。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學生物學科創新教學模式,在實施中認真學習創新教育理論,用課改理念指導實踐。實踐中堅持遵循課題研究原則,公開教學研究,用課改理念反思教學。用課改理念尋找策略,吸引學生自覺、自願地投入到創新的學習活動中去。已初見成效,現將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考察及網上研討結合法:通過對相關文獻的蒐集、考察等理論學習,獲得強有力的理論支持;通過理論培訓、網上研討等形式溝通認識,分析提高。

2、調查分析法: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情,確定實施進度,及時調整實施方法或步驟。完成了學生學習方法問卷調查情況與彙總,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3、資源歸納法:在實驗或調查中要詳細紀錄,做好對照實驗,要詳細收集撰寫論文時所要引用的數據和證據等,如原始資料和照片等,有什麼發現,最好在當時就進行初步分析、歸納、整理。課題負責人應有意識地收集和保存好這些原始記錄和資料。

4、經驗總結法:堅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邊修正、邊引導等過程性研究,及時形成階段性小結。

三、立項以來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促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以及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堅持記讀書筆記,寫讀後反思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實。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中學生物學科各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控與評價指導意見》,結合《生物課程標準》生物七、八級教材解讀培訓活動,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2、確定子課題進行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

在調查問卷分析報告的基礎上,課題組確定子課題安排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經過課題組成員集體研究,確定以下課題為本研究課題的子課題:

1、以創設問題情景開展有效教學為主題。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出有效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過程性學習方法、增加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4、以學生有效學習,教師有效教學為主題。

5、以探索有效教學模式或方式為主題。

6、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或成長為主題。

7、如何培養學生溝通能力與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績:

1、積極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前提。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始終被這種氣氛陶醉、感染、激勵,由此而產生興趣,主動積極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對國中生,創設質疑式情境並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時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的活躍狀態,樂於參與,積極開動腦筋,創造的靈感和頓悟不斷產生,探索出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提高了能力,促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2、採用多種手段,增強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氣氛中,更能促進教師落實教學設想。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學生的評判最有權威性,而靈活的教法則是成功與否的重要保證。老師在課堂裏起着主導的作用,要設計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等。採取靈活多變的教法,如啟發式、誘導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和學生實驗,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上完一節課後,還興趣盎然,並積極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生物學發展史上,有許多趣聞軼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內容的需要,適當穿插介紹一些生物學趣事,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加深了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講解這些趣事,使學生對生物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激發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設想的落實更加有效。

3、挖掘教材中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開展課題研究。

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量力而行”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用”好教材,發揮好教材的特殊作用。開展本課題研究的前提必須要先研究教材,從中挖掘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保證課題有目的的開展。為此,實驗學校的課題組教師在教學中邊學習研究邊實驗邊總結,採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實驗。

4、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有了明顯的增加,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有效的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快樂,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自主性合作學習。

五、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課題組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但由於我們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本課題研究的內容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1、過程性資料保留的不夠完善。大家重課堂教學,做了很多工作,但對過程性資料的蒐集、整理不太及時。如對挖掘出來的“研究性學習”內容沒有進行整理;錄像課及圖片等是個空白。

2、課題研究的進展不是很順利。由於課題組教師工作任務重,參與研究的積極性未被充分調動;對本課題研究研究不夠深入。致使課題研究只是蜻蜓點水式,有“動靜”,無“漣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積極發展教師的素質,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在今後的課題研究中,我們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進行階段性考評;平時做到多思考、多聽課,多積累、多交流、多總結。在原有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深入進行課題研究,對課題研究狀況進行回顧和反思,對在過去的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充分認識自己課題研究的意圖,從而為課題研究的深入打下紮實的基礎。

2、進一步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內在規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學生學會由表及裏,去粗取精的學習能力。還應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加教學容量,設計實際問題情景,重新組織教材知識結構網絡,提高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探索有效生物學課堂教學策略,一定要增加問題情景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時

實驗報告、論文、教學案例、教學故事、學生作品和經驗總結等。通過探究,撰寫一些有價值的關於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論文和實驗報告,並探索出適應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通過探究,能初步使實驗學校裏的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認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篇十五:課題工作情況總結

課題工作情況總結

一、項目工作情況

本課題《全淹沒低温型熱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研發及產業化生產的研究》於20XX年10月經省公安廳批准《關於20XX年度廳級科技建設項目立項》,由省消防總隊負責本課題的總體設計和實用性及應用開發。本項目組組織專家教授及相關技術人員對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發生時易產生高温火焰,釋放氣體不潔淨,自身安全不穩定等通病的克服以及關於如何開展產業化生產的研究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專門攻關研究。使該產品低碳、高效、更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課題工作:

1、從降低温度入手,提高產品安全可靠性;

2、解決滅火藥劑設計用量,降低成本、節約能源;

3、更新設備,趨向於產業化生產;

4、建立研發經費專項資金。

二、研究主要成果

1、藥劑方面:

圍繞裝置降温的問題,在不影響滅火效能的前提下進行了攻關。在藥劑配方問題上,針對化學元素的組合以及硝酸鉀、硝酸鍶的配比都進行了更為科學的設計,使藥劑配比更加優化合理。原發生器內藥劑燃燒時温度可達到1000℃至1200℃,而現發生器內藥劑燃燒時温度已降到500℃至700℃,裝置表面温度也已降至60℃以下。

2、設計用量:

通過對藥劑配方的調整,現在1立方米的容積內,藥劑量到達85克就能達到理想的滅火效果,從而大大降低了滅火成本,並更為節能,也更為綠色環保。

3、氣體潔淨方面:

通過對藥劑的配比調整,試驗結果顯示並不影響藥劑的滅火效能。氣體釋放後對電子設備、精密儀器無腐蝕無損害,且絕緣性測試結果,阻值均≥60兆歐。

4、裝置方面:

項目組攻關的核心技術採取了物理降温和化學降温相結合的方法。

對裝置本身的温度控制問題上,外部在裝置內壁四周採取了科學的隔熱處理,吸熱耐高温的方法,讓裝置啟動時的熱量能夠合理的被內部消化。內部控制採用了納米技術等材料,網格式阻擋板吸熱,發生器採用分級散熱,應用空氣渦流式氣體導流系統,熱膨脹時的力學原理,達到氣體流向、氣體流速行程過程中的自然降温。改變了同類產品裝置採用以化學降温為主的方式(注:純化學降温,易造成配比不當發生危險),全淹沒低温型自動滅火裝置更多的採取物理降温手段。

另外為使裝置在平時工作待命過程中更為安全,可靠,在裝置上增設了電壓控制模塊,解決了裝置在電壓電流不穩定時容易發生誤動作的問題。

經過項目組的共同努力及上百次的試驗結果數據顯示,攻克了國內外同類自動滅火裝置一直無法解決的易產生高温火焰、氣體不潔淨,產品自身安全不穩定導致產品存在安全隱患的技術難題。

我們研製的新一代低温型熱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產品達到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和國家標準的對照:

序號 項目 新一代低温S型技術性能指標 國家技術性能指標 1 氣溶膠出口温度 ≤150℃180℃ 2 箱體隔熱性能 ≤51℃100℃ 3 對環境温度的影響 —20℃—+55℃20℃—+55℃ 4 噴灑時間 ≤100S<120s 5=“" 3s=”“>5S 6 滅火性能(B類火) 噴灑結束後≤30S滅火 噴灑結束後≤30S滅火 7 噴灑後絕緣性能 ≥60MΩ >20MΩ

三、應用情況:

《全淹沒低温型熱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研發及產業化生產的研究》研究完成後,在全國各大城市項目進行大範圍的試點工程。如:山東濟南第十屆全國運動會主會場奧體中心、蕭山機場、吉利汽車研究中心等,走訪使用單位至今未有不良信息反饋。另外據瞭解德國氣溶膠已進入我國市場,但從各項性能指標,價格等對比顯示,全淹沒低温型熱氣溶膠更優於國外同類產品。

無論從滅火效果,安裝成本、還是使用維護的角度來看,新一代低温型熱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都有着不可比擬的優勢。正是因為氣溶膠具備上述諸多優勢,因此,倡導使用新一代低温型熱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替代哈龍產品已是大勢所趨。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氣溶膠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發展十分迅猛,技術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從航空到遠洋船舶,從軍事到民用,新一代低温型熱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在更為廣泛的領域裏得到了運用。它所能提供的高效滅火,安全可靠、無毒、無害、綠色環保性能以及對未來技術開發的前瞻性,無疑使其成為氣體滅火類包括IG541、七氟丙烷(注:國家消防規範規定1600立方米空間內)以及哈龍產品最為理想的替代品。

四、研發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廠房土地問題 由於本項目涉及面較廣,包括北京理工大學化學研究院的核心技術支持,裝置五金件加工的外協,裝置小型化、民用化設計應用,生產場地的限制,急需改善現有生產環境等方面的內容。

篇十六:體育課題總結

一、課題基本情況:

紫陽中學體育組20xx年申報的體育類課題《大學聯考體育專業訓練的有效策略與研究》10月份通過了安康市教研室的審核。體育組和學校教科室隨即召開開題報告會,安排部署相關事宜,動員課題組成員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到課題的研究中來。紫陽中學的體育大學聯考近年來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這與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體育組的正確引領有很大的關係,體育的每一位成員都付出了很多心血,才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但是,隨着大學聯考體育專業的發展,我們需要進一步整合訓練資源,優化訓練方法,為我校體育大學聯考更快更好發展作出貢獻。

課題組對每位成員做了明確分工,現就我承擔的立定跳遠和鉛球項目訓練的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1、 研究方法:

①、文獻參考和網上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因為陝西體育大學聯考的四個項目,對於技術性要求並不高,主要還是偏重於身體素質方面的能力,這為我們在訓練中節省了很多環節,但是,它依舊屬於運動訓練的範疇,依然需要我們按照訓練的基本規律和要求來安排訓練工作。通過文獻的參考和網上的學習,開拓了我的視野,提高了我對訓練的認識。

②、經驗總結法:根據往年的訓練經驗,以及平時在訓練中的及時總結和反思,不斷修正和改進訓練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③調查分析法:對往年同期的數據進行對照分析,並瞭解每位隊員的訓練基礎,做好記錄,分析隊員發展的情況。把所有的資料都形成文字性材料,供以後的參考。

2、立項以來所做的工作:

①、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促進訓練水平的提高。

博採眾長,為我所用。用理論知識武裝自己,指導自己的訓練。按照訓練計劃進行訓練安排,及時總結訓練得失,不斷超越自我,在訓練中提升自我。

②、按照課題組的安排着重研究自己所承擔的項目。

A、立定跳遠的身體素質屬性?

B、如何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

C、怎樣才能形成有效的訓練?

D、原地推鉛球的身體素質屬性?

E、影響鉛球成績的幾個要素?

F、怎樣才能提高鉛球成績?

G、如何有效訓練?

3、初步取得的成績:

①、基本認識到這兩個項目的運動特點。

②、基本明晰這兩個項目的內在關聯。

③、這兩個項目運動用時短,屬於高爆發力項目,在訓練中要特別注意其運動特點,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和時間,同時要注意讓隊員瞭解該項目相關的理論知識,()從而引導自身的訓練。比如立定跳遠的全身協調用力,收腹舉腿和伸腿落地。原地推鉛球的超越器械以及加速的原理,出手速度的重要性等。

④、訓練的有效策略就是把繁瑣的多餘的部分去掉,把有效的高效的方法彙總,有效的運用到我們平常的訓練中去,這就需要各個項目的負責人最後在一起交流總結,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訓練指南供以後的工作。

篇十七:體育課題總結

興趣是產生動力的源泉,要想使學生愛上體育課、上好體育課,必須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呢?

一、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有些學生不愛上體育課的原因

1、教學形式:以往我們的體育課是以完成教學大綱為目標,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乏味,多以簡單的講解、示範、練習為主,沒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教學內容。

2、身體素質原因:體育練習是由速度、力量、耐力、靈活性等方面要求構成。由於有些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差,難以完成規定動作,長此以往,產生畏懼情緒,從而對體育課失去興趣。

3、教師標準過高,對學生要求太嚴,教學方法、手段簡單,不靈活,對學生訓斥過多,造成學生心理障礙,不願和教師配合。

4、評價方法單一:所有學生一個標準,造成先天素質好的學生永遠好,那些先天素質差的學生無論怎樣鍛鍊,也追不上他們,分數總是低,長此以往,就挫傷了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對體育課失去了興趣。

二、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1、體育教學是一種生動活潑,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動。新課標要求我們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遵循這一理念,教師應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即為每一課都創設一個情境,使每位學生都融入到情境中去,使他們感覺到是在遊戲而不是在上課。

2、優美語言藝術的應用

體育課的學習,雖然是以身體活動為主,但教師的教,還是以語言為主要手段,這就要求教師語言精練、簡明扼要,清晰準確,同時富有藝術性,有感染力和鼓動性,使學生在語言的刺激下產生良好的心理定勢和情感變化,力爭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始終興致勃勃地處於覓求知識、鍛鍊身體的積極狀態。如“請你出列為同學們做一下示範”等禮貌用語;又如上前滾翻課時,學生不能順利完成動作,教師要用“別緊張,想想動作要領,你一定能行”等鼓勵性語言,並親自給予保護幫助,以減輕其緊張程度。整體教學以表揚、鼓勵為主,尤其對技術水平,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更要鼓勵、誘導,不能使用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語言,哪怕只有一個動作細節做的好,也應給予讚揚。要讓學生感到教師謙虛可敬,平等待人,進而樂於接受教師的諄諄教誨,出色完成教學任務。反之,對學生責罵、訓斥、諷刺挖苦,學生會處於一種被動,抑鬱不快的狀態,既影響學生學習,又會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對體育課失去興趣。

3、準確把握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為了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學習時心態好,積極性高,教師應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備課時應考慮教材的難易程度,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化難為易。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儘可能做到學習遊戲相結合。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對難度大的技術動作儘量做到分解。先簡後繁,先易後難,對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可以降低難度要求。讓學生儘快掌握,然後逐步提高。學生對所學技術掌握越快、越好,心理狀態越好,能夠使學生經常在良好的心境下體驗體育,學生就能對體育課產生興趣。

4、建立科學、合理、完善的評價制度

評價是一種手段,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只有科學、合理、完善的評價制度才能起到激勵學生的目的,所以在新課標指引下,我認為對學生成績評定既要看最終測試成績又要看平時進步幅度,進行綜合性評價,這種評價制度的建立有效克服了舊評價制度只看最終結果的弊端,有效提高了素質較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有的學生先天素質較差,經過一學期的體育課鍛鍊進步很大,但他的成績離優秀學生的成績還有距離,用新的評價制度來評價這類學生,他們的成績就會很高,這樣就會提高他們上體育課的興趣和積極性。

綜合上述,要想提高學身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就必須找出學生不愛上體育課的原因,,並想辦法去解決。經過實踐證明,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選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良好語言藝術的應用,把握好教材的重點難點、建立完善、形式多樣的評價制度,是提高學生上體育課興趣的有效方法。

篇十八:體育課題總結

積極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是實施國中體育課程的重要環節。體育教學的特點就是要使學生儘可能多地從各種渠道以不同的形式接觸、學習和練習、參與體育活動。能夠親身體驗體育活動帶給人們的精神和財富,並從小養成愛好體育,鍛鍊身體的行為習慣,為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建立起終身體育的體育意識。因此,我們把這一課題作為研究課題。

我們課題組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調查分析

(二)教材設計。

(三)探究實踐。

(四)調整、充實、完善。

(五)全面推廣。

隨着課題活動的開展,我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體育大課間中,各活動項目從內容上,形式上都不斷改進完善。本學期我將編寫的遊戲項目加入到活動中,形式上由原來全校的集體活動變為以班為單位的活動。同學們的練習主動性增強了,趣味性也更濃了。通過這樣的調整,豐富了學生的活動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在鍛鍊身體的同時得到了美的享受。

一、現階段取得成果

1、通過大課間活動增加了學生對體育遊戲的編寫有了一定的瞭解,學會了一些傳統體育遊戲並且產生興趣。

2、通過開展大課間活動,學生體育技能普遍提高。以《跳房子》為例:學生由不會到會,由跳一遍到幾遍,技能提高很快,學生體質也明顯增強。自開展大課間活動以來,我校因感冒發燒缺課請假的人數較去年顯著減少。

3、通過開展大課間活動,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增強了,同學之間學會了諒解、寬容、合作。開展體育研究活動,學生的體驗才是衡量此項研究活動是否有價的關鍵,學生所獲得幸福指數才能夠直接真實反映民間體育作為學生幸福文化其中一部分的意義所在。

通過詢問調查,100%的學生都喜歡體育活動,同學們説,是三節體育課和大課間讓我們消除了學習帶來的疲勞,體育遊戲是我們最喜歡的活動項目之一,即鍛鍊了身體又得到了放鬆,很快樂。通過編寫遊戲活動,學生把參與蒐集、改變規則及練習的感受寫成了文子,學生表現出來的是既有幸福感又有成功感。

二、存在問題

儘管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反思我的工作,我們感到還存在一些問題。

1、從管理上還存在各年級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2、在遊戲活動中缺少更細緻、更合理、更科學的評價方法,還需要研究出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

三、今後工作設想

課題組下一步主要任務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體育遊戲來源於傳統的中國文化,是歷史積澱出的珍品,但畢竟年代久遠,與21世紀學生生活相去甚遠,如何讓學生從開發體育活動中獲得幸福感受,就需要結合今天我們農村的實際生活,這樣,傳統的東西才能歷久彌新。因此,我計劃由學生在民俗體育基礎上創新,學生通過創編遊戲,很好發展了學生的生存、交往、合作、共處能力。我們將傾注全部智慧組織、引導學生利用現有條件,在傳統的基礎上創編改造民間體育活動內容。課題組將把這些遊戲進行收集、整理,編制民間體育手冊。

今後我們會邊學習,邊摸索,邊研究,邊創造,尋找出更適合我校民間體育的實施途徑。

篇十九:體育課題總結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的一個學期即將結束,我對自己的課題研究(大學聯考體育專業訓練的有效策略研究及課堂教學、體育訓練)工作進行一次階段小結。作為一名高中體育教師既要進行日常教學又要肩負着繁重的特長生訓練工作,首先,對自身能力的要求就會更高,更具有專業性。學生正是通過教師科學而專業的指導及自己的刻苦努力來提高訓練水平和運動成績。

在過去的一個學期中,我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時也收穫着。本學期,我從自己的教學、訓練實際出發,樹立以人為本,以校為本的理念,加強合作,相互切磋,取長補短,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習慣。研修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增強研修意識,以研究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訓練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布魯姆説:有效的教學和訓練始於準確的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在教學訓練中可運用導語,演示實驗、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設情境,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瞭解重點、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1.導興趣

山區的學生因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國中之前幾乎沒有正規的上體育課,更不要説接受過專業訓練,他們的身體基本素質差,接受新知識慢,消化知識和理解能力相對比較差,這就促使體育教師要調動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主動力和源泉,是學生最好的教師,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要抓住學生個性發展的方向和特徵,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對學習本身產生興趣,使學生在自覺主動的去理解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去體會過程中的樂趣,逐步培養興趣。就課堂導引而言可採用故事開引、巧設懸念、設疑質疑、妙語解頤、遊戲導入等方法,使課堂授課伊始,便讓學生對本節課產生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大腦中產生追根問底的想法;在課堂授課中,可利用課文中存在的遊戲、風趣的笑話、幽默的謎語、播放配套的音樂,或開展小知識競賽等有趣的活動,促使學生思維動起來,活躍起來,達到激發和培養興趣的目的。通過教師導興趣,真正實現變”苦學“為”樂學“的目的。

2.導學法

過去教師常問學生的一句話是”學會了“嗎,如今教師要問的是”會學了“嗎。這是教育本身質的飛躍,”授人以魚,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是教育發展的主題思路。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理解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檢查、分析學習過程,對如何學、如何鞏固等問題進行審查,並深入的剖析而加以校正,掌握其中的規則和內在關係。學法指導則是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思維,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學生髮揮和挖掘潛能創造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授予學生知識,重要的是授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其規律,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真正起到穿針引線、畫龍點睛的作用。陶先生的主張是”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故而教師在授課計劃醖釀時就要拋棄向學生灌輸知識這一”着眼點“,以引導學生去探索、去動手、自我控制、拓展思路、發展個性為突破口,改變 ”學會知識“這樣的單一目的和最終目的,要從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入手,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去體會過程本身的收穫,不斷反思、捉摸內在因素,達到”會學“的目的。具體到授課而言,要把握課堂授課中的讀、思、説、議、做等環節,讓學生髮現多條通往目的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去理解掌握學習方法,掌握最佳路徑,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

3.導思維

對學生而言,學習中的思考是至關重要的,善思者,會經常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回憶、想像、對比歸納,這樣可以加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正所謂”學起于思“.教師在傳道授業時,要善於點撥疏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特別是在教學時,要創設豐富的智力開發情景,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矛盾的焦點上,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當學生苦於”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教師因勢利導,深化教學內容,着力指導學生拓寬思路,豐富學生想像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與此同時,還要鼓勵、引導學生超常思維,即打破思維定性,改變思維習慣,調動學生潛在的能力,產生新思路,達到求新、求異的目的,從而鍛鍊和發展思維能力,變”苦學“為”樂學“.

4.導創新

創新意識和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素養要求,因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素質”才是最終任務,通過導學實現這一目的:一是教師要努力創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為培養學生創新素質造就條件。二是積極引導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敢於據理力爭,敢於質疑。三是給學生創造動手、動腦的機會,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並提出某些不同意見,是提高學生創新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質疑才能調動思維,只有思維活躍才能產生創新的意識。多開展課外活動,引導學生髮明創造,通過活動中的具體操作,比賽中的競爭去激發學生思考,去求新立異,去創新。教師給於必要指點的同時,儘量把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個性才能顯現,才能取得發展。

最後引用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極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緒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動才能決定人生價值”.我會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嘗試,從能夠改變的地方開始,不斷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標邁出堅定的步伐。

篇二十:體育課題總結

孔子説:“好之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樂知者”。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事實上,確實如此,我們一旦對某個事情產生興趣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動力,有了這個動力,那些曾看似不可能的事也會輕而易舉的被我們解決,相反如果我們缺乏這個動力,我們就會混混沌沌的過日子。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提高教學質量和激發學生潛力的關鍵。

目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主要原因有:

一是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對未來沒有規劃,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從而造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難以調動;

二是基礎知識差,難適應新知識的學習,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思想;

三是我們的教學方式方法難以適應素質教育要求,整個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在心理上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厭學。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我們應該創造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育人環境

通過環境的薰陶和培養,一方面可以教會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世界,另一方面還可以正確引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奮鬥目標,否則教出來的學生不是心理不健全,就是人格不健全。

二、我們應該和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學生可能因為喜歡上一位教師,而愛好上這位教師所教的那門課程。同樣也會因為厭煩一位教師,而影響他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因此教師要想法設法讓每一位學生喜歡自己,如何才能做一個讓學生喜歡、擁戴的老師呢?

(一)教師必須擁有淵博的知識。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如果你不博聞強識,愛好廣泛,你怎麼滿足那些嗷嗷待哺,日益向上的學生?換句話説,今天我們要給學生一碗水,我們自己必須像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否則你就難當大任。尤其是處在二十一世紀的老師,我們更應該與時俱進,多閲讀各方面的資料信息,需不斷地提高自己、充實自己。

(二)教師必須心情愉快,精神飽滿。

心情愉快、精神飽滿的老師,讓別人一瞧,就如同身受,自然而然地跟你產生共鳴。另外作為教師,我們除了教學外還要處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因此我們要學會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合理釋放自己心中的壓力,儘量保持一個好心情。如果學生整天面對的是一羣愁眉苦臉的人,他們就會感覺壓抑、沉悶,想提起學習興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所以,我們必須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我們的學生。

(三)教師的語言應該幽默、風趣。教師的語言要幽默、風趣、富有激情,使學生想聽,願意聽。這樣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學生才會有疑必問,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

(四)教師要關愛學生,體諒學生,幫助學生。

因為我們的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是有感情的,如果你真心對她,她也會真心喜歡你,這叫愛出愛返。另外關心、體諒學生也是我們身為人師的職責,既然幹了這一行我們就要對得起這一行。如果你對此不以為然,對學生冷漠,相信他們對你也不會有什麼好感的。因此要取得學生的尊重,首先應該懂得如何去尊重學生。其實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要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就一定能行。

(五)教師還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主體地位。

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讓學生能經常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誡教師:“請記住,成功的樂趣是一種內在的情緒力量,它可以時時促進學習的願望。而且無論如何也不要讓這種內在力量消失,否則,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十次説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揚,十次表揚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每個學生都願意學有所長、獲得成功。如果一位學生在課堂上老是得不到老師的注意,他就會漸漸降低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意識,喪失學習的興趣。如果一位學生經常被老師批評,他會漸漸產生自卑感,認為自己是一個“壞孩子”,怎麼會有上進心,怎麼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呢?相反,一位學生感覺老師很欣賞他,他會全神貫注地聽課,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全力表現自已,常此以往,他的'信心大增,思維活躍,學習效果自然而然的也就提高了。因此老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我們對學生的某個行為或某個方面取得的進步特別滿意時,還可以給孩子一些獎勵,如加分、頒發獎品、給他某一特別的權利等等。別忘了你的一個微笑可以點燃孩子的一個希望,你的一個肯定的眼神可以增加學生的勇氣,你一句讚美的話可以增加學生的信心。

(六)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大家知道學生都有向師性,你的言行舉止,衣着打扮,生活習慣等等,都會影響到自己的學生。要想讓學生學習好,那你必須嚴於律己,説一不二。三、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使他們會學、樂學

比如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例聯繫起來,它就不再索然寡味,而如果將圖文並茂、音色俱全的多媒體技術運用於教學的話,那些即使是單調無趣的內容也常會妙趣橫生。因此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有研究表明,學生對課堂教學中具有活躍性、探索性、社會性和意義性的學習活動很感興趣。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善於通過實例來説明問題,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堂學習活動來激發其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學教法藝術,做到“寓教寓樂”、“以學為樂”,使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思、學有所得。一份辛苦一份收穫。只要我們捨得為學生着想,我想教學中沒有什麼是我們做不到的。

篇二十一:體育課題總結

根據“十五”規劃課題“市中國小生體育與健康改革現狀及對策研究”的工作計劃、安排和部署,我校體育課題組,緊緊圍繞課題實驗方案工作的計劃和安排,科學的開展課題實驗工作,把理論引入實踐,把實踐中的經驗來完善提高理論,通過積極認真的開展課題研究和認真的梳理和小結階段過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本階段的工作基本結束。本階段的研究小結如下:

一、課題研究已經開展的工作

國小生體育學習成績評價3+3評價法本工作是不斷修繕和完善的過程,對完善整個課題實驗,提高課題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本階段課題實驗中通過對具體3+3(六個方面)的實踐研究,加強了對學生運動參與、社會適應、心理健康、體能、技能、特長/愛好的細化研究,每個環節都有形成了具體操作評價辦法,其中運動參與的評價採用了由學生小組長負責考勤,教師和組內成員表揚批評等方式,很好的處理了學生在體育活動的參與問題。在運動特長/愛好中拓展、延伸了滑輪、跆拳道等的需要身體練習完成的項目,並建立與家長共同評價的評價方式,提高學生課外體育,家庭體育的活動的實效性,擴大了對學生評價而帶來的新功能。在具體具體量化評價中不斷的完善操作評價的方法,以及對問卷調查分析,過程的梳理和總結等,確保課題實驗的成效。因此,本階段緊緊的以完善提高為階段目標,教好的處理好了本階段課題實驗問題。

在課題的本階段中加強了專家的理論指導,其中由區市的專家在本階段中分別對我校的課題進行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操作指導,很好的提升了課題的研究高度,為實驗教師提供了良好評價平台。併為課題組建立了良好課題研究的氛圍,促使整個課題小組配合協調,工作到位,為完成課題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具體完成的課題實驗活動:

1、開展“中國小生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現狀及對策研究”的專題學習會。在課題的本階段區教研組長和課題組研究成員進行了課題的專題學習會,並把研究實施的重點,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量化評價的方法和具體措施進行工作佈置,讓參與課題實驗的教師工作清楚,責任落實。

2、形成階段實驗計劃

在課題實驗中重點是對具體操作的可行性和科學性的研究,學生對實驗的信息反饋就成為比較重要的研究內容,結合這個特點課題組組織了部分教師和學生的座談,通過對同學的有關作文和體會進行座談,及時的發現了實驗過程中學生的真實心得體會,把學生需求和感受結合在了課堂學習評價中去。例如有很多同學談到讓同學相互評價時教師應該參與討論,並提出具體的評價內容,以便於學生在評價中的真實性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對3+3課題實驗的辦法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其中學習成績評價的公平性、可操作性、評價的內容全面性是學生最認可的地方的部分,學生要對每次課及時評價的積極性提高了,對平時的積分積星累計作為期末的成績很感興趣,體育課堂成為學生體育學習成績評價的重要渠道,有利於了課堂教學;其次,學生的相互團結和配合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因為每一次的成功都有可能獲得相應的獎勵,每一次獎勵都是都合作、勇敢精神等表現的進一步激勵和提升。

3、實施內容分項的專項研究

好的課題研究是培養科研型教師的重要途徑,怎樣把教師的積極性和作用體現出來,一個重要辦法就是,分專項負責的方式。在與課題領導小組研究後,對實驗教師分為兩個小組並確立小組長,把評價的意思形態和身體能力研究為核心研究,把課題管理課題實施作為保障,有效的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幾個具體的實施項目都在各自的實踐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老師對體能評價的實驗中,以學生自身體能成績、進步幅度與體質健康成績相聯繫起來,較好的處理的學生學習積極性與體能發展的需求。

4、加大、加強學習力度,以新課程的相關精神和內容為指導,通過專家引導和外出學習,自我學習提升理論水平。

篇二十二:體育課題總結

我們體育組成員參加了課題《大學聯考體育專業訓練策略與計劃》,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高中體育創新模式,在實施中認真學習創新教育理論。實踐中堅持遵循課題研究原則,公開教學研究。用課改理念尋找策略,吸引學生自覺、此基礎上為了使訓練的水平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有所發展,為高校輸送更多的體育專業人才,在體育專業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展開了專業訓練的有效策略研究,其目的是讓更多的體育大學聯考生達到體育專業的要求,體育教師探索、形成更加科學有效的訓練手段與方法已見成效,現將階段研究工做總結如下:

1.認真對待,穩步推進

2.組織培訓課題研究的教師。利用網絡、專注自主學習,提高對課題研究的認識,積累業務知識,並做好業務筆記。

3.確立了參加訓練的體育特長生的訓練主體的研究,並撰寫了調查報告以及訓練時間的長短對成績進行分析。

4.堅持訓練有集體備課和聽評課活動,注重訓練問題的研究。圍繞課題的研究,堅持集體設計、實施於訓練、教學反思、師生評價的模式。

預期研究成果初見成效

1.充實了理論,轉變了師生觀念。重視學生,調動和開發學生潛能,使體育訓練有針對性。2. 活動的內容很多,達到了多樣化如召開課題研究會議、體育大學聯考訓練研討會、校際交流、模擬考試、親臨現場指導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對各校訓練能做到心中有數。這些活動有計劃、有目的,針對性強,且各項活動交錯進行,每個活動都有針對性,能有目的地解決各個時段出現的問題與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未雨綢繆,這些多樣化、系列化活動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訓練的有效性。

2.進行數據跟蹤各位老師在總結時能夠全面進行總結,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也能從問題中總結教訓並作進一步改進,需要進一步細化從數據着手對學生進行全程跟蹤,即從學生的開始訓練、過程以及最後的結果發現各個階段的變化規律,這樣更有利於改進訓練手段。

3.對學生進行跟蹤,從中發現訓練手段與方法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以及開展活動的重要性,從而發現其中規律以及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訓練模式。

4.第一階段工作有困難的存在,也有收穫的喜悦,下一步我們課題組成員將紮實工作,再接再厲,繼續深入研究,相信在以後的時間當中,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將會在一個不斷髮現問題過程中成長,在總結、交流、互動中不斷完善,也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篇二十三:課題階段總結

心理健康教育也稱為心理教育,其課程目標主要是受教育者通過教學活動心理素質得到培養,心理機能得到提高,心理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個性得到較好的發展。作為面向青少年的一種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教育手段,我校在課堂教學中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使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貫穿課程始終,加大了對所教班級心理教育的力度。在工作中注重向學生滲透各種心理學知識,並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本學期即將結束,下面將我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本學期工作:

1、隨着自我意識和獨立性的增強,學生的心理困擾也會不斷增多,利用課堂教學向學生傳授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組織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掌握自我調適的能力,可以使學生做到悦納自己,並且經常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所以,我在課堂教學時能夠做到形式靈活多變,講解複雜的心理學理論深入淺出,注意聯繫學生的經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滲透其中,使信息技術課堂充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

2、與學生進行專題心理健康知識的討論,對於個別心理問題較明顯,行為偏常的學生進行了及時、持續的輔導。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和心理活動室來幫助這些學生。在整個輔導過程中我都是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心理輔導,不太強調老師的身份,同時也注意為這些學生保守祕密,讓他們覺得安全、可靠,獲得他們的信任,使他們更好地把問題拿出來共同解決。課堂上,也通過各種課外活動加以宣傳,讓學生們對心理輔導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去配合老師。

3、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查閲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並對資料進行整理學習,消化吸收,將之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滲透到本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並撰寫在信息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論文,將實際經驗和做法形成理論,進行交流。

以上是我本學年在心理課題研究中的一些實際工作,年終歲尾,對本學期的一些工作進行一下回顧與總結,當然還有很多不足,我會吸取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彌補,並始終如一地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

篇二十四:課題階段總結

分析現行的課堂教學,我認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對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的研究》這個課題很有研究的必要性。所以我積極參與該課題的研究活動。一年來,在校領導的組織下,我通過外出學習,文獻學習、課堂實踐、調查反思,我認識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對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的重要性。現將一年來參與該課題研究活動總結如下:

一、理論學習

認真聽取李萍老師組織我們學習本課題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理論依據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我對國中生課堂上學習數學的積極心裏與老師的教學行為的影響有了初步的認識,我明確了自己的研究目標和研究任務。

二、豐富教學設計,在數學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每個學生都平等地看成是正在發展的、潛能末充分開發的人。我的角色是學生的“夥伴”和心理健康的“促進者”,強調對的學生“信任”、“真誠”和“尊重”,給學生以“無條件積極關注”,使學生在課堂中無顧慮地、真實直率表達情感和想法,並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和探討,並能靈活地運用“傾聽”、“理解”、“情感反應”和“鼓勵”等技巧去引導學生,避免盲目地對學生進行個人評判。創設良好的教學心理氛圍,這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三、個案觀察跟蹤,矯正學生錯誤的心理,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質。要使現代中學生中的多種錯誤心理得以矯正,並最終消除,必須在弄清其形成原因的基礎上,準確劃分類型(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認真制定有針對性的、科學的矯正對策,且在具體執行策略的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同時我們要儘量的給他們提供心理支持,多鼓勵少打擊,多理解,多關心,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活動富有成效。

四、開好心理健康班會:本年度主要開了《我自信,我快樂》,《換位思考,多些寬容》,《正確認識早戀》的主題班會。從中學生從故事資料、視頻、歌曲、詩歌中領會班會的主旨,在活動中實踐班會的的情感目標,學生基本上能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確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基本達到了召開主題班會的預期的效果。

五、個人獲得的主要成果:廣西級

論文:《教師教學行為對農村學生心理品質發展的影響》三等獎

教案:《換位思考,多謝寬容》二等獎

六、存在問題:

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習的壓力、青春期的煩惱等而且這個似懂非懂的年齡段,接受得快,變化得也快,但有許多的東西是他們無法理解的,也是無法分辨的。而我們廣大的農村父母絕大多數都外出打工,孩子主要由祖輩管理和教育,他們的許多觀念與思想跟現代社會可能不相適應了,導致孩子們所受的教育是矛盾的,使他們年幼的心靈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極有可能產生某些心理問題。而我們帶的班級很大,學生很多,所以不能把各個學生都跟到位是我最煩惱的問題。

第一次參加課題研究,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和艱辛,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我相信,憑着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執着精神,我一定會在課題研究中不斷地成長,在以後的研究中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篇二十五:課題階段總結

自《課改背景下在民族中學構建漢語文和諧課堂的實踐研究》課題開題以後,我們就積極投入到課題研究工作中去。從20xx年5月開始,我們積極準備,蒐集了課題研究所需的資料,並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現對這一階段的研究工作開展情況做如下小結。

一、開題報告之後,根據課題研究方案,我們經過認真討論,擬定了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初稿並通過審核,經課題組審核後形成了初步的方案文本,為以後的課題研究打下了一個比較良好的基礎。

二、根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中擬定的進度計劃,我們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以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末考試成績為主要依據,對九年級學生上課聽課狀況以及自己的課堂教學、課堂組織、課堂教學效果、教學方法、教學行為等整體狀況做了問卷調查,且做了簡要分析。

2、蒐集了一些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論文資料進行學習。

3、積極參加教導外和教研組組織的有關課題研究學習交流活動,認真學習課題研究的意義、方法,提高了對課題研究的認識,掌握了課題研究的一般方法,為以後的研究工作的開展打下了一個比較良好的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對課題研究的認識還只是在初步階段,有待於進一步學習提高。

2、對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不夠科學精細。

3、研究資料缺少,需要從更多途經蒐集充實。

篇二十六:課題階段總結

自從開始確立課題到現在已經快一個學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做研究課題的艱辛,也收穫了許多,也為進一步的開展研究積累了充分的經驗。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主動學習。在課堂的結構上進行了一定的變化,也對傳統的教學程序進行了調整。將老師的教受者地位變為了指導者、引導者的地位,從而更好地讓學生體驗,交流和分享知識。

“先學後教”首先是學,讓學生自學。我帶的學生他們從來就不曾有自學的習慣,將課堂交給學生他們一個個就沒有了方向,覺得無所適從,甚至有的學生有牴觸情緒不願參與到自主學習。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確定了先讓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每節課都開展五分鐘自學,然後讓學生將主幹知識自述一次,已鞏固預習的知識,或者用筆記的形式上交。還要做個別學生的思想工作打消他們心裏的顧慮,也讓他們體會到自主學習在獲取知識上的有益性。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學生已基本上形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會自覺的在課前進行預習並能做好筆記。

養成自學的習慣也僅僅是這次研究課題開展的開始,有了自主學習的習慣還要檢查自主學習的效果和督促學生學習。因此,我又對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在劃分學習小組的過程中我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了摸底,還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了參考,也充分考慮的學生自身的要求,最後將所帶班級劃分為四個學習興趣小組。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他們還主動的為小組制定了組名,有的小組還有自己的口號。每個小組確立組長一名,主要負責領導小組預習和學習,並檢查學習效果。組員之間是相互督促有疑問就共同解決,不能解決由組長彙總,最後在課堂上師生共同解決。學習小組建成之後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揚,原本有懷疑牴觸情緒的學生也很快的融入其中,課堂氛圍大有不同。

在學生自主學習已經培養起來的情況下,我又增加難度,讓學生尋找問題並自己講解問題的答案,可以説這對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開始時幾乎沒有學生參與,我就不斷鼓勵,讓每個小組選定一名發言人所有小組成員共同解決問題給出答案再由發言人講解。但是這樣也出了很多問題,有的發言人聲音很小,有的答案不正確這都影響教學的流暢性。經過多次的探索我將這種模式主要運用在講解綜合探究課中,這樣更有利於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也更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目前的課題研究我還是放在調動學生的學上,我認為這是很主要的一個環節,如果這個環節沒做好那我的課題研究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先學後教”解決好了學生學,然後在後一階段就是要研究如何教的問題。希望不斷的努力完成這項研究任務。

篇二十七:課題研究總結

新課程剛剛開始實施,學生剛剛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他們習慣了獨立思考、一問一答的學習方式,突然間要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去解決某些問題,學生迷茫。目前,學生合作學習大多是在老師的要求下進行的。而事實上,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學生學習的自發性行為,而不應該是老師的要求性反應。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應首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對於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可用以下三種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組。這是最基本的條件,小組成員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經過長期的合作學習之後,使之感覺到我們是一個學習小組,我是這個小組的一員,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②、進行學習方式培訓,向學生介紹各種先進的學習方式。如:介紹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優點、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學生產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慾望。

③、舉行小組合作學習競賽活動,定期不定期的進行評優,激發學生合作的積極性,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2、加強學生自主能力的訓練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積極提倡的有效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應該是基礎。學生的合作學習也是如此,如果小組成員沒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那麼他們的合作也是虛無實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還應加強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①、激發情感,提高自主學習興趣,在學習中,學生的認知、情感、技能、態度等諸方面應獲得和諧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真正積極參與的關鍵是教學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②、自學思考,激勵自主嘗試。讀書離不開思考,自學更是如此。“學而不思則罔”要使書本上的知識成為自己的知識,自學就是兩者的橋樑,這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創設自學氛圍,提供自學空間,提出自學要求,要儘量找到新知識的生成點,直接或間接提供與新指示有關的舊知停靠點,讓學生帶着問題有目的的自學,為學生自主嘗試創造條件。③、質疑問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學貴有疑,“疑”是學習的需要,是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質疑問難使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問難的勇氣和精神。因此,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更新觀念,把“你今天學到可什麼知識?”轉變為“你今天向老師提出了幾個問題?”明確提問不僅使教師的權利,更應該是學生的權利。其次,把課堂變成學生交流學習問題的地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提出問題。課結束前,根據學生的表現,評選出“提問人”和“問題“,以調動學生參與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多思多問”的問題意識“。

4、洞察學生合作需要的時機

為了使學生儘快適應小組合作學習,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經常性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然而學生的合作熱情似乎並不高。原本以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問題,後來終於有一學生道破了天機:老師,這些問題我們不用討論也都知道嘛!為什麼還要討論?原來如此,學生在學習時,不是任何內容都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只有當內容在學生個人確實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讓學生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才有意義、有價值,學生才有合作的熱情。因此,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善於洞察學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時機,恰如其分地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於那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那些力所難及的問題,則讓學生合作解決,而那些力所不及的問題,則需要教師引導解決。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應和其他學習尤其是獨立學習有機的結合,在培養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見,取長補短,集思廣益。祝願每位老師(包括我自己)在辛勤的努力下,都擁有這麼一批可愛、樂觀、上進的學生吧。

篇二十八:課題階段總結

國小生是個鮮活的個體,很多孩子在數學課堂中表現活躍,在完成作業時卻有很大的落差,表現為對待完成作業的態度馬虎應付,正確率不高,個別學生還表現懶得完成作業,一提到做作業就煩,與家長牴觸、撒謊。導致這些不良現象的產生,重要的原因是經常佈置作業的量多、難、孩子不感興趣的作業,慢慢的使孩子對做作業產生厭惡之感。

作業與教育活動的其他各個方面有着密切的關係。它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作業設計對教師來説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因此,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而細緻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尤為重要一個部分是作業形式的設計及其評價。對作業形成問題進行重新思考,並進而設計新的作業形式非常有必要。本學期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本着上面的思想,進行了一系列的學習與研究。具體工作如下:

一、不斷加強理論學習

在學校的統一組織下,全體成員在課題核心成員帶領下,每個月學習一篇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文獻,用已有的經驗指導我們的研究,找準研究的方向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二、切實開展研究工作

1、本學期集中課題組成員學習本學期課題研究活動計劃,明確本學期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和方向。

2、召開課題組會議,明確本學期課題組活動計劃和要求,切實瞭解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本學期的重點研究工作是:作業的形式、結構、內容的優化策略研究。以新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課程內容進行設計作業,構建適合國小生有效的作業操作的模式。

3、課題組每月組織一次交流研討活動,由該組教師在課題組織的協調下,定主題、定內容、定形式主持活動。

4、本學期要求課題組成員要上好一節“課題研究彙報課”,並做好集體備課活動記錄、課堂教學評議記錄、課例研討記錄。

5、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求能根據自己的實踐及時反思、總結,整理成文,一學期至少完成一篇有質量的教育隨筆、教學案例、教學論文或作一次課題研究小結。

6、加強課題網頁的建設。本學期要求各課題組成員能將參與研究的活動資料(文字和圖片)及時上傳,以豐富網頁內容,實現資源共享。

7、期末寫好課題研究階段性小結,形成一套階段性研究成果。

8、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論文案例評比。

課題組成員善於總結,及時把自己平時研究心得記錄下來,撰寫體會或總結,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論文、案例評比活動,積極向報刊雜誌投稿。

三、成效及困惑

成效:通過一個階段的實驗和研究,教師的教學觀、學生觀漸漸地發生了轉變。現在我們三年級的大部分學生體會到了數學並不是那麼可怕,體會到了數學作業並不是那麼枯燥乏味,體會到了數學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體會到了數學原本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了親近感。通過一個階段的實驗和研究,我們的課題組成員在切實關注如何進行數學作業的設計,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老師們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地養成了勤學習、勤實踐、勤反思、勤總結的習慣,變得愛教了、會教了、善教了,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學生的數學課堂練習的正確率、有效性在逐漸提高。通過一學期的課題研究,教師的相關理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他們深刻體會到課堂作業的重要性,緊緊圍繞“有效”佈置與批改課堂作業,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更加高漲,學習成績進步很快。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初步形成。

困惑:

(一)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踐中,我們根據教材內容,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練習的內容和形式,既要整體考慮練習活動方式,又要考慮練習活動的具體內容,把握好練習活動的度和量,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實驗效果明顯。但是實驗並不能解決教學中所有的問題,在“國小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實踐研究”中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思考。

1.練習創新性不夠顯著

數學練習對每個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非常重要,教師們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練習環節使出了渾身的解術,並且許多練習活動內容和形式本身就有效。在實驗中我們也大量的在使用。所不同的是課題組的老師在這些練習中引入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加強了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練習內容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許多原來要求書面完成的練習把它變為需要動手操作題,把練習賦予新的意義。但是“有效課堂練習”實驗的創新性不夠突出。

2.練習活動量的控制

實驗中,教師精心設計練習活動,練習活動題做到“百裏挑一”,但是在實踐練習操作中,對約佔33%的學生不能做到“舉一反三”,需要反覆練習才能有效,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説練習量偏大,練習量的控制把握不夠精確。

篇二十九:課題階段總結

我校在課題研究準備階段的基礎上,從20xx年10月20xx年3月是課題實施研究的第二階段。近兩年來,由於領導的高度重視,學校按照課題實施階段的研究計劃的步驟,採取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開展,達到了預期研究效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從組織上保證課題的順利實施。

“質量立校,科研興校”,在校長的倡導下已成為全體教師

的共識。本課題由曹利校長擔任課題主持人,艾玉蕾、張敦洲、伊祥倩、魏延峯、孫建鋒任課題組成員,他們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和實際工作經驗,有獨立承擔科研課題研究的能力,能很好的開展課題研究。

明確職責,落實任務,確立實施方案,形成工作計劃,制定各項制度。實驗教師要認真學習《教育技術學基礎》(《教育心理學一認知觀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數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每學期都進行應用“優質教育資源”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比賽,在校內外都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二、建立開展各項活動的常規制度,從措施上為課題研究提供保障。

課題各項活動的開展,是對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只有精心開展好課題研究中的各項活動,課題研究才會有所成效。因此,課題組要求各課題研究人員在開展課題活動前必須精心準備,認真開展,活動後用心整理材料,及時總結分析,撰寫相關的文章,對活動及時反思、小結,分析研究活動中反映的問題、活動策略、實施過程的的得與失。以便在下次活動中改進、提高,更好地開展課題研究。在活動開展中對研究出有重要價值的研究人員,課題組給予獎勵。

三、各類研究活動有序開展,達到了預期的研究效果。

在課題的實施階段,課題的研究活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xx年6月20xx年3月為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第二階段:從20xx年10月20xx年3月為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第三階段:從20xx年4月20xx年6月為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1、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

圍繞本課題,我們做了大量的文獻收集工作和調查研究等,查閲了大量的資料,並從網上下載了一大批與優質教育資源及課堂教學效益相關的文章,進行學習研究,提出了我們對本課題研究核心概念的認識和界定。

2、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從20xx年10月我們進入了課題研究的第二個階段實施階段。我們查閲、鑽研相關資料,作好理論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我們課題組全體人員學習了相關的大量的理論知識並寫出了深刻的學習體會,同時我們也密切關注省內外的研究成果,將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借鑑到本課題的研究中。在實施階段,我們按照任城區教科室和學校課題組的統一要求,緊密結合本課題研究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課題實施計劃:

(1)明確課題組成員以年級為單位具體分工,嚴格按照研究進度要求開展研究。

(2)收集20xx年10月20xx年3月學生的手工製作、繪畫作品、實驗課學習日記、試卷等課題研究第一手材料。

(3)收集整理之前我們課題組教師所自制的教學課件,並儲存在校園服務器,便於課題組教師參考,或者討論、修改,運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另一方面是通過其他渠道,比如網絡、參考其它教師教學等方式,通過二次加工、借用,提高課件質量,運用於自己的教學。逐步完善課件集。

(4)下載、完善視頻動畫資源。

(5)通過集體備課教學方案,研究課件的修改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靈活使用。

(6)相互聽課,及時評課,經驗總結,撰寫教學反思或經驗論文。

(7)組織專題講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8)努力開發各年級學案,加大使用學案導學力度,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9)定期召開課題組座談會,認真分析、總結前一階段研究工作中的收穫和失誤,明確後一階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3、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在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我們將撰寫出優秀研究論文,撰寫出研究的工作報告和實驗報告,優化資源配置,盤活課堂教學,使農村教師能夠站在較高的起點從事教學,提升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提高農村學校課堂教學質量,催生農村學校課堂教學效益的根本性變革。開發出具有學科特點和年級特點的優質教育資源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強調資源的適用性、有效性、通用性。對課堂教學內容、方法、手段以及與教學相關的所有資源進行有機整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認真探索和研究課堂教學中優質資源的整合應用策略,得出較為系統的研究成果,指導課堂教學實踐。

四、存在的問題與探討

1.雖然實驗教師在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比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有關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益的研究對農村國小還不多,對於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益,還有待全組各學科教師進行進一步研究、探索,並總結出實踐經驗。

2、我們課題組教師應用多媒體、超媒體等教育資源的能力還不強,利用多媒體和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益的作用發揮還有待提高。

3、學生自主探索和主動學習意識還不夠強,合作學習的能力還需要教師進一步開發課程資源加以強化。

4、有的教師思想不夠解放,膽子還不夠大,反思和改進的的意識還比較弱,要繼續加強。教師勞動量大與課題研究產生矛盾。

5、教師隊伍自身教研能力有限。需要有關專家的指導,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還要把應用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農村國小課堂教學效益的研究繼續深入探索下去,使優質教育資源在農村國小課堂上綻放出璀璨的花朵。

篇三十:課題階段總結

識字是國小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以識字教學為主,識字量大,內容豐富顯得枯燥乏味。因而課堂上,老師難教,學生學得也很辛苦。識字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影響着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在識字教學中增強趣味性變得尤為重要。現將趣味識字教學課題研究的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本階段研究任務

把識字教學作為語文學科教學的一個突破口,深入滲透,探索語文趣味識字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重難點

以識字教學為重點,探索語文趣味識字的有效方法。,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興趣,使識字教學有固定的方法可尋。

三、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蒐集與本課題有關的信息和資料,拓寬思路,提供更為完善的方法。

2.行動研究法:根據課題內容,課題組成員邊實踐、邊研究,使整個研究過程在行動中進行,這其中包括計劃、實施、觀察、反思四個相互依賴的基本環節。

3.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的趣味識字案例實錄,進行研究分析。

四、階段研究活動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我具體開展了以下活動:

(一)準備階段

根據課題研究方案在家長的配合下進行並完成了前期測評,記錄天一新城國小

了珍貴的數據,把班裏孩子在入學前的識字量彙總了基本精確的數據。前期測評的結果顯示,孩子們都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對於一些簡單的生字都能記住字形和字音。

(二)研究階段

1.定期學習關於趣味教學的理論著作,學習他人在趣味識字教學方面成功的做法。如利用遊戲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用遊戲進行識字教學,集中識字時用摘蘋果的遊戲,採花粉的遊戲等。

2.大量查閲、收集前期成果的相關信息,借鑑網絡資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進行調查分析。以理論指導實踐,堅持上好每一節識字課。

五、階段研究成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從效果看,是基本令人滿意的。實驗一定程度的達到了預期目標:總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識字方法。

(一)卡片識字

以前在教學時,總是由老師出示生字卡,學生認讀,然後對音、形、義進行講解,然後學生抄寫三次或五次。但是現在需要識記的字平均每天就有十多個。因此必須要提高識字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於是,在生字教學時,我採用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生字卡識字的方法。先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認字,讀字,再要求學生在課後自己製作卡片,內容包括在卡片正面寫拼音,相對應的漢字,背面寫兩個詞語,再用其中一個詞語寫句子,最後在課堂上互相交流。這種既動腦又動手的識字方法代替了枯燥的抄寫,而且變以教為主為以學為主,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來,做學習的主人,通過他們的眼看,耳聽,口唸,腦想,手寫,增強了對生字的感知。

(二)比賽識字天一新城國小

小孩子的表現欲很強,在教學很有趣的課文時,我採用分角色表演讀,讓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表演讀書,並以小組為單位,這樣,其他在聽的學生聽得特別認真,並及時糾正其他同學的不足,哪怕是一個平舌音或是翹舌音,他們都會比老師還注意。在教學《荒地》一課中,我點名孩子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後進行比賽,看誰能讀準字音,每次通過比賽,學生都會提高很多。

(三)猜謎識字

猜謎識字也以其幽默風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孩子們的青睞。在教學時先引導學生如何做字謎,如在學習生字時,我首先拿出生字卡片問孩子們:看到這些生字寶寶,你們能幹什麼?孩子們十分踴躍。“我能講個關於烏鴉的故事。”“我能給‘鴉’字編個謎語”。孩子們根據不同字的構成編字謎,這樣激發了學生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同時培養了他們創造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遊戲識字。

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愛的學習方式之一,在遊戲中孩子們的學習能力明顯增強,而且趣味十足。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各種識字的遊戲。如:給形近字找夥伴:牛午,為辦。將其它生字寶寶以蘋果的形狀貼在黑板上,讓孩子們以摘蘋果的方式比賽認讀。這樣不僅識記了生字,還讓學生在緊張的課堂氛圍中做做運動,放鬆一下心情,學得快樂。遊戲符合低年級的學生的特點,能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動中記。

一學期以來,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識字教學變得輕鬆又愉悦。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有限。不能及時把研究資料以文字的天一新城國小形式呈現出來。

(二)由於第一次進行課題研究,許多工作不知道如何開展。(三)有些課題任務很難檢測,如:對趣味識字教學的評價等。

(四)學生方面:存在着兩極分化七、下階段研究重點及預期成果1.下階段研究任務

運用探索出的識字方法,查漏補缺,不斷優化這些方法,使我們的教學真正體現趣味性,是學生樂於學習。

2.下階段研究重點

運用趣味識字方法,探索有效運用的方法,使趣味識字方法真正行之有效。

3.下階段預期成果

把探索出的有效的趣味識字方法運用於我們的教學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升級達到趣味識字的目的,使學生樂於識字,快樂識字。

篇三十一:課題階段性總結

科研課題階段性總結

“以愛育愛,構建國小和諧課堂的研究”課題,從申請立項、確定方案、確立子課題,構想策劃、理論學習、前期調查,到此刻已經一年時間了,一年中,根據科研資料把科研思想滲透到平時的教學研究活動中,舉行了多種多樣的活動,讓自己逐漸成長。回想這一年來,雖然忙綠卻感覺很充實,在研究中既嚐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遇到了困惑與不解。現將自己開展課題工作以來的狀況總結一下。

一、課題研究進展

這一年根據校園“以愛育愛,構建國小和諧課堂的研究”大課題的統領下,我首先進行了理論學習,結合認識及班級學生具體狀況,確立了自己研究的子課題“引導質疑,主動解惑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確立好子課題之後,做了一份前測調查試卷,分析了學生當前的狀況,制定好自己的實施目標與方案,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滲透,實施。平時閲讀理論書籍,讓自己在理論上有依據,是自己成為知識型教師。並且每月書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者摘抄,每學期根據自己的教學中的得失書寫教學案例及反思,分析學生髮展的個例。準時參加校園根據教科研課題開展的各項工作,並在活動中用心交流自己課題研究中的收穫與疑惑。

在開題立項時,請來教科所老師指導確立子課題;確立課題之後,本人用心參加了實施階段課題展示課,給教科所專家上了一堂語文課,為了培養校園老師成為學習型教師校園請來教科所老師為大家作了精彩講座,等等。

二、取得的課題研究成果

這一年中,首先自己提升了認識,取得了必須的成果。給專家上了課題展示課,在讀書講座的感染下,寫了論文,在國家獲獎,區級獲獎。同時指導學生學生的作文在市級刊物上發表。自己積累了很多教學中的第一手資料,為自己的科研和教學帶給寶貴的經驗。

其次,學生得到了收穫。此刻學生由原先的不知提問題,能主動提出問題,問題的提出也有淺顯的向有內涵的發展。並且還敢於大膽質疑教材不當之處,如:在教學《蘋果裏的五角星》這一課時,課題中的五角星不知什麼原因沒有帶引號(以前教材上有),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蘋果裏到底有什麼?孩子們紛紛發言,這時一個孩子滿臉疑惑,小手似舉非舉,眼神中充滿着不解卻有不確定。這時我提問了他,他吞吞吐吐的説:“老師,我認為題目裏的五角星要加引號。不是真的五角星。”最後的聲音能夠説低不可聞。這讓我喜出望外,孩子有了疑惑,敢於質疑,還説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的孩子不恰恰缺少這一點精神。難怪孩子這麼為難,的確,質疑的是書本呀。我狠狠表揚了他一通,並把老師之前的想法説了出來,同時告訴孩子,科學家之所以成為科學家,是他們在必須基礎之上,對於一些不確定的敢於產生質疑,這才得到新的理論,發明新的事物,如果不這樣,社會將永不會進步。此刻我們的任務教授他們知識,而是培養各種潛力,可能孩子此刻的想法並不完整、成熟,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有了這種潛力,思想、觀念就會日趨成熟、完善。

三、課題研究中的困惑

一年過去了,課題研究中有收穫的同時也有困惑。

1、為了問題而問題。部分孩子不是發在內心想了解某些東西主動朗讀,質疑,而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老師要提問,不説不行。這樣就產生了問題膚淺,沒有內涵的現象。是課題研究走形式,達不到預設的效果。

2、有了問題不解惑。

問題提出了,我的任務就完成了。部分孩子抱着這樣的想法,已提出問題就是結束,而止於思考,解惑做得不到,如何調動學生有疑之後主動解惑是下面要做的重點,因為只有疑,而不能得到解決,是沒有作用的。

課題研究的過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在下面的研究中我會再接再厲,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爭取把研究工作做得更系統更紮實,讓研究成果為更多學生服務,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提高和發展。

篇三十二:課題階段性總結

課題階段性總結

近年來,我校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遵循素質教育的規律,結合校園教育教學的實際,及時而廣泛地開展了“農村國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的課題實驗活動,經過近一年來的研究和實踐,已初步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現代教育觀念的確立、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等已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動和追求目標。過去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法已失去了它的市場,一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教風與學風正在進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用心性得到了很好的激發,自主學習的時空漸趨拓寬,同時,學生的個性特長也得到了發展,學生素養也得到了提高。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們力求體現如下目標:

1、全面性。素質教育第一要旨是面向全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使每個學生都能用心參與,都能受益。

2、主動性。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和主動性,把學生學習的需要變為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求,變被動式的吸收為主動式的探索,使學生處於教學的主體地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探究性。教學中,創造條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透過自主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蒐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個性是探索精神與創新潛力的發展。

4、合作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探索、相互溝通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培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總之,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獲取新知的潛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潛力。

二、課題實驗的管理

1、建立領導機制,確立實驗班級。

在市教科院的親自指導下,校園成立由校長、教導、教研組長、

部分骨幹教師組成的實驗領導小組,負責實驗工作的管理、指導及實施工作,並確立了實驗班級和實驗老師。

2、加強師資培訓,轉變教育觀念。

教師是教育改革的推動者,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教學實驗

紮實深入進行的基本保證,加強師資培訓,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根本措施。校園組織教師學習第三次全代會精神,學習江澤民《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增強教師投身教育改革的使命感,提高教師推進素質教育的自覺性;組織教師學習領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學習新的教育理論,促使教師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學習觀、教學觀;鼓勵老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潛力,使老師們全身心投入教學改革之中。

3、重視課題研討,及時總結經驗。

我們把實驗課題分解成幾個子課題,要求實驗班的老師應圍繞一兩個子課題進行研究,舉行經常性的教學漫談,認真積累資料,做好個案分析,寫好課後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每月份寫一份階段性試驗成果報告,每學期舉行一次觀摩活動,力求輻射一片,使其他老師也能用心參與課題研究,並認真總結經驗,撰寫成文。

三、課題研究實驗採取的策略

在課題的研究和實踐中,為體現實驗目標,我們主要採取以下策略:

(一)、營造自主探索的學習氛圍。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期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個性強烈。”為了滿足學生這種需要,我們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首先,我們把自己置身於參與者的位置,服務者的地位。熱情鼓勵每個學生,實實在在營造出平等、尊重、和諧的學習氣氛,努力創設讓作為主體的學生親自去思考、去發現、去創新的氛圍,使學生在課上想説、敢説、愛説、樂説,用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其次,我們尊重學生的個性選取,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使教學過程轉成學生自覺自願的探索過程,並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學習中大膽提出問題、異議甚至批評、反駁,正確看待學生的插嘴和錯答現象,多寬容、多鼓勵、少指責,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源源不斷的激勵過程。這樣,學生在老師的熱愛、尊重、期盼和鼓勵中,就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創造慾望,就會以探索者、研究者的心態進入自主探索的學習中,為創造性地學習埋下伏筆。

(二)、改變學習方式,引導自主探索。

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引導自主探索學習,是課程改革中的一個迫切的任務。

1、擴大自主空間,改變學習地位。

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方式的改變,為他們帶給了一個展現個體發展的舞台,每一個人都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思路,選取探究的主題和探究的方式。另外,我們改變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帶給給學生不同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和平台,在這個空間內,學生能夠不受任何人的強行指令,他們能夠自己提出學習任務,選取學習夥伴,思考學習時間,設計學習過程,能夠自由地將自己的發現、想法和結論説出來與同學進行交流和共享。

2、提倡合作探究,培養創新意識。

課堂教學過程,是若干個體共同協作,相互提升和影響的過程。我們充分發揮每一個體學習的用心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彼此之間相互取長補短,使課堂教學構成一種巨大的磁力,吸引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發現規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互補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潛力與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一文時,老師讓學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假如你是比薩城的一位記者,聽説伽俐略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兩個鐵球同時着地的公開試驗,你會有什麼反映?你會對他提出什麼問題呢?這樣一問,激起學生對新知的渴求,產生了強烈的交流慾望,思維的火花頻頻燃起。他們圍繞課文資料展開充分的交流探究,在深入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得到主動發展,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大膽交流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你為什麼要在比薩斜塔上做兩個鐵球同時着地的公開呢?”“你這樣做是否有科學根據呢?”“你這樣做是不是太固執、太膽大妄為了呢?”“亞里士多德是個有權威的大哲學家,你怎樣敢否定他的説法呢?”“你這樣做是否違揹人類的真理呢?”……學生課堂表現異常活躍,始終處於自主探索的學習狀態,有效地培養和開發了創新意識和潛能。

4、引導質疑問難,發展創新思維。

孩子愛提怪問題,愛鑽牛角尖,在不少家長和老師的心目中,就是頑劣搗蛋,考分的高低、聽話不聽話幾乎成了家長要求孩子、老師衡量學生的惟一標準。殊不知長此以往,孩子們就會構成思維的定勢,習慣於為應試而學,習慣於依葫蘆畫瓢。其智慧的火花就會逐漸熄滅,創造的勇氣就會逐漸喪失。古人云:“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常有疑點,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才能常有創新。這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敢於超越課本,敢於超越老師,敢於用批評的眼光去思考並發現問題,親自參與問題的解決,這不僅僅無礙於對書本知識的掌握,還會在此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五、課題研究的成效

近一年來,我校多數教師理解了“農村國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這一實驗課題,並大膽進行課題實驗,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1、構成了初步的經驗,培植了一批優質課,鍛鍊和培養了一批具有高水平教學和研究潛力的校園羣體和教師隊伍。

2、學生的素質得到發展。透過開展課題實驗活動,學生在學習興趣、知識積累、語言表達、創新思維等方面都有相應的提高,在參加各級各類的活動競賽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各方面的素質得到了普遍提高。

3、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明顯,學生的心態是開放的,主體是凸現的,個性是明顯的,創新意識是勃發的;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成為自己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然實現的過程。

六、努力方向

課題研究中,我們做了超多的工作,雖然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但實驗過程中也存在着許許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改水平。

為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們將繼續加強科研潛力的修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課題實驗順利進行。

(1)、嚴格要求,勇壓擔子。

嚴格要求青年教師,對他們勇壓擔子、加砝碼,要求青年教師把壓力

變為動力,努力鑽研業務,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質。

(2)、加強培訓,促進羣體。

鼓勵教師努力學習,用心參加各種培訓,不斷完善自己,並將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讓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參觀、研討,開闊眼界,學習先進,改革教學,將多邀請教育行家來校講座、聽課、教研,使全體老師都能受益,使課題實驗更有利地開展。

2、探索實驗中的問題,及時調整實驗方案。

我校課題雖説已是省級的實驗課題,但實驗中仍會出現些沒有預測到的問題,我們將及時發現、探討實驗中的問題,及時調整實驗方案,使課題實驗紮紮實實地進行下去。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育實踐,用心倡導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就會在自主探索的學習中享受到濃濃的樂趣,藴藏着的無限創造潛能就會盡情地釋放,我們的課題實驗目標將更為充分地體現出來。

篇三十三:課題階段性總結

課題階段性總結

一、分工到人,明確任務。

自從《快樂想象——國小低、中段英語有效教學的研究與實踐》這一課題立項後,課題組即按制訂的研究進度進行討論,進一步細化了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使課題組的每個成員都明確怎樣去操作。在此基礎上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了理論學習和課題研究的培訓,為課題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二、羣眾討論,各抒己見。

為使課題順利實施並有利於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師教科研潛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及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英語組在業務學習時間經常進行課題研討,重點討論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為此,楊燕麗老師提出了‘低段單詞趣味教學’研究,從‘拼音教學法’拼音、英語最佳結合點,自然拼音法,英語拼音學習有三大好處來講了‘拼音教學法’優勢,又從‘以舊帶新’法、象形趣味法,唱唸法,遊戲法等方面來進行闡述,對大家的幫忙很大。黃秋燕老師又從童話入手,在英語課堂中帶入童話,借童話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借想象有效識記詞、句,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三、取人之長,為己所用。

在09年11月,我和秋燕老師、許劍英老師、趙鈺佩老師有幸參加了諸暨市第三屆國小“百家論壇”教學研討會暨“西施故里”第十一屆特級教師教學藝術觀摩會。聆聽了浣紗國小樓飛燕老師執教的五年級《Whatcanyoudo?》,應店街鎮小孟琴老師執教的四年級的《Unit5PartALet’slearn》及海亮校園的外籍教師WalterPaulSchoenfuhs,Jr執教的五年級《Topic:ThanksgivingDay》還聽了海亮校園,留英碩士鄭繼紅老師給我們帶來的精彩報告《運用“四寓教學法”實現課堂有效教學》。聽後受益匪淺,尤其像鄭老師的報告也同樣講到了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與我的課題雖方法形式不同但目的相同,真可謂是殊途同歸呀,有好多值得借鑑的地方。比如説樓飛燕老師與孟琴老師在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方面,都想到了借用音標教學,落實單詞,而且注重板書設計,詞的層層深入,思維的邏輯性,歸類教學,兒歌的巧妙設計等,從多方面吸引學生的感官,有效識記單詞詞句。真如省教研員鄭文老師講的那樣,要創設有效的語境,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幾個聽課的老師在教研組內進行了聽課反饋,大家談了自己的所得所思,課題組每個成員都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研究,一致認為要把一些好的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在09年12月份再一次召開了課題組會議。會上對課題組成員的一些困惑進行了分析和討論,使課題組成員進一步認識課題研究的重要好處,明確研究目標、懂得研究方法、選準突破口,保證各自承擔任務的完成。

四、發揮特長,優勢互補。

課題超多研究工作要靠實驗教師個體的思考、實踐、反思、改善。課題研究堅持發揮教師個人研究特長,比如説金海麗老師這幾年在語音教學方面花了較多的心思,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她就着重在音標教學這塊資料上研究,在業務學習時,她談了自己音標教學的心得體會。像周潔老師在唱唱跳跳方面比較有優勢,就由她來研究英語兒歌等。總之,課題小組發揮個體特長,優勢互補,及時調整改善課堂教學方式,挖掘課內外教學資源。

五、及時收集,及時整理。

加強資料積累,對能反映課題研究過程的資料加強積累,督促成員勤於動筆,個性是案例分析、課堂實錄、教學反思等及時整理、歸檔,做好信息的收集與反饋工作。

六、及時交流,及時改善。

本學期舉行優課展示8節,期末召開了課題階段小結會。由於課題貼近實際,能對我們的教學起到實實在在的指導作用,因此一學期下來,每個成員都有所收穫,如有的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注重挖掘教材,利用教材的現實性素材,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設計了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這樣不僅僅學生樂於探究,還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收到了較好的實驗效果,學生的學習用心性明顯提高。

存在問題:

(1)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對羣眾活動中典型課例、典型問題關注多,研究多,而對自己個案的課例、問題關注不夠,研究不夠,個性是對自己個案實踐的分析、積累資料不夠。

(2)教師撰寫典型教學設計、典型案例或片斷分析不夠深入,即使發現了問題,針對性地改善方法比較含糊,缺少可行性措施。有的實驗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反應效果很好,他們有實際做法,但在資料中表述不出自己的意圖和方法,總結歸納潛力不夠。

(3)實驗教師的階段總結中,實例少,雖然總結了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策略,但這樣做的原因及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有何影響,分析不到位。

改善方法:

(1)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力爭準確理解編排意圖,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加強實驗後的效果分析,及時改善,做好“回頭看”工作。

(2)加強對典型課例、片段積累的分析。在課題組內,做到互動互促互進,強化教師獨立思考意識及大膽實踐、勤於總結的潛力,充分發揮課題組的羣眾作用,樹立好的典型,發現好方法及時總結,帶動全組成員共同提高研究意識。

(3)加強對實驗教師的指導、對實驗過程的跟蹤管理。和實驗教師一道設計方案、分析教學、及時改善。多為實驗教師搭建學習、研討、實踐的平台,從而促進實驗的實施。

篇三十四:課題階段性總結

一、總課題現狀

經過總課題組的全面規劃、統籌安排,我校課題研究工作得到穩步推進,研究結構基本成型,人員分編到位,管理規範,建檔齊全,職責明確,現已進入實質性的研究過程階段,各子課題組正在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行動研究工作。

二、前期工作總結

1、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制定《紅寺堡二中課題研究管理制度》,建立課題研究規劃框架,確定課題研究計劃。明確目標,統籌安排,職責到人。

2、自下而上進行個人小課題申報工作,並依據申報狀況彙總、分析,初步確立紅寺堡二中各維度下的子課題。

3、舉行課題研究開題儀式:明確研究目標、行動計劃,強化科研意識、職責意識,認真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4、進行廣泛的現狀調查研究工作,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個人小課題的修改、規劃工作,完成《紅二中教師課題行動研究實施方案》

5、依據教師小課題方案確定校園子課題,分編人員,明確職責,強化過程管理。

6、各子課題召開組內研討、交流活動,分析、反思、修改、完善行動方案。

7、召開課題組長彙報交流會,加強管理,找出問題,取長補短。

8、總課題組督促檢查各子課題研究工作的進展狀況,建立建全科研檔案,及時反饋、指導、修正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近期教學任務重,“普九”形勢急,影響了課題的進展,研究時間過於緊迫。

2、部分子課題組(如HEZ09、HEZ11)人員分散,跨年級、跨學科,增加了小組組織交流、統籌規劃的難度。

3、課題研究不少仍然停留在面上,未能廣泛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

4、個別老師對於課題行動研究認識不到位,也不夠重視,習慣於應付。

5、部分子課題組過程管理不到位,形式單一、簡略。

6、個別課題思路仍然不清,不明白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7、有些行動假設不切實際,操作性不強,把願望當做行動的措施。

四、工作目標

1、加強過程性督促與管理、指導與反思工作,把課題研究工作做好做實。

2、完善校園規劃,提高校園管理整體水平,構建和諧校園。

3、全面推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潛力和水平。

4、優化校園育人環境,構成良好的校風學風。

5、制定出課題相關的一系列評價及獎勵辦法。

6、構成預期的初步研究成果。

五、下階段工作安排

1、繼續加強教育、宣傳、學習、交流活動,提高認識,轉變工作作風。

2、做好子課題的整體規劃,進入具體研究階段,依照方案實施行動,關注過程管理,職責到人。

3、部門類課題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確目標,同時要加強合作,取得校園各方面的支持與配合。

4、教師個人小課題要儘快由面入點,付諸與教育教學實踐,構成過程性成果。

5、注重行動研究中的反思、修正、補充工作。

6、加強小組與小組、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合作、交流。

7、收集整理行動研究中的相關資料,不斷反思,及時總結。

篇三十五:課題階段性總結

2006年10月,課題《張店區中國小教師職業心理教育與調適研究》參加了淄博市教育科研課題的審批,並有幸成為淄博市重點課題。從課題開始實驗起,市教育局領導一向高度重視,認真指導工作,使各項研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一年來,在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經全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我課題組階段性的目標得到紮實落實,至今已完成了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此刻課題組以及各子課題校園正在進行紮實的實驗工作,處於攻堅階段。現將我們在探究過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認識,做法及體會作如下總結。

一、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

(1)”心育心”培訓工作。

早在2005年10月就由點到面的舉辦了三期“心育心”工作,初期是每校一名教師,緊之後在2006年春天舉行了第二期培訓,每校3-5名教師。透過網絡研修,提交作業,理解專家點評,考試結業。學習了八個緊密聯繫教師工作的專題:師生溝通藝術、學生個性發展與教師對策、教師人際關係初論、厭教與厭學、師生心理疆界、青春期問題、教師心理平衡與自我調適、如何應對家長等八個專題。三期是由校園已經參加過培訓的教師帶領校園教師透過觀看光盤、書寫筆記體會、撰寫反思等方式讓學習到的理念深入人心,學以致用。

(2)撰寫實驗方案,對全區中國小教師進行隨機心理測量和問卷調查,調查我區中國小教師心理需求以及心理健康的現狀,構成調查報告;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論研究,蒐集各種心理健康資料,進行理論儲備;根據問卷數據統計分析存在的具體心理問題,進行全區教師心理知識前期普及和課題組骨幹成員的專題培訓。

(3)聘請專家進行課題指導和實驗人員培訓。

二、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1)教師職業心理現狀分析。2007年5月,對全區中小校園所有教師進行了《職業規劃與心理需求》問卷調查,進行了初步的統計,分析了教師職業心理現狀,撰寫出調查報告。

(2)召開子課題組校園申請動員會,經過三輪篩選,選出了八個課題實驗校園:潘南國小——《教師負性情緒的產生原因及自我調節》、和平國小——《教師職業規劃潛力與教師心理健康關係的研究》、城中國小——《教師間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研究》、張店區實驗中學——《教師心理壓力緩解和調試方法的研究》、淄博信息工程校園——《職業校園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及壓力應對》、南定中學——《全寄宿制校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與壓力應對的研究》、馬尚一中——《班主任的心理現狀與壓力應對方式的研究》。

(3)校園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員培訓.

2007年7月—11月舉辦了“張店區校園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員培訓班”,以期提高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員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培訓第一階段,暑假伊始,教育局為教師心理輔導員聘請了心理學專家講授系統而必要的心理學基礎知識:《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校園教育中的心理諮詢》、《校園心裏團體輔導》四門課程。個性是上海七寶中學楊敏毅老師傳授的教師心理健康團隊輔導活動操作方法,為各校心理輔導員掌握教師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開展“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帶給了鮮活並可模仿的實踐資料,引起各校輔導員的熱切關注。培訓第二階段,開學後利用四周時間,再次組織各校輔導員開展了互學互助式培訓,從對楊老師的活動解析到學員代表的主持體驗,以及對潘南國小和城中國小實地觀摩習,各校輔導員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逐漸明晰並用心投入進來。

(4)檢查指導各子課題校園工作。

2007年11月份,課題組成員先後到各個子課題校園進行檢查指導,瞭解子課題校園課題開展的狀況,並對下一步課題的開展提出可一些切實可行的意見與推薦。並且把各個課題校園做得比較好的經驗介紹到其他的校園,使得我們的子課題校園互相借鑑、共同進步。

(5)全區校園大力開展教師心裏團體輔導工作

目前各校輔導員開始利用張店教育信息的心理健康網站交流教師心理健康輔導活動方案,大部分校園已進入具體實施階段。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已經在全區轟轟烈烈、紮實有效的開展起來,各位輔導員將為全區教師在工作中、生活中擁有健康快樂的心境而勤奮工作。有的校園的教師工作坊以及團隊輔導工作,已經做得得很有聲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三、課題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我們的課題,主要是透過組織教師參與校園團隊活動,為他們帶給一個釋放壓力的環境,營造一種心理自助和互助的氛圍,使教師在活動中學會調適心理狀態、減緩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問題、塑造良好的心態。同時,這樣有利於教師用心的心態對待工作,提升專業發展的意識,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學生,也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師才能有對自身職業的良好感受,也才能有對自身專業成長的期盼與追求,也才能將“愛與職責”的師德之魂內化為自身的教育行為,才能保證素質教育的順利推進與實施,成為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在課題階段的初期我們主要到達了以下幾點目的:

(1)全區各校園的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工作正在持續開展。透過為期兩個階段的培訓,各校園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員,大都能夠主持教師團體輔導工作。並且心理健康輔導活動受到了校園的領導以及一線教師的一致好評。起到了必須的減緩教師心理壓力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教師解決心理問題、塑造良好的心態等潛力。

(2)個子課題校園的課題開張紮實有效,有的校園已經出現了一些值得借鑑推廣的經驗做法,有了必須的階段性成果。

(3)全區教師的心理健康的意識得到了提升,校園也都把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列為一項重要的工作,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緊密相連,並且在校園督導評估中被列為檢查項目。為全區教師心理健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塑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教師的心理健康的意識得到了提升。

(4)依據初期的《職業規劃與心理需求》問卷調查,鄒雲慧、李東平撰寫的《張店區教師職業心理髮展現狀的調查報告》獲山東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論文一等獎。

四、課題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1)在資料的蒐集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目前我們各個校園在進行了輔導工作之後,教師的反思體會沒有很好的構成文字材料。以後我們要督促各個校園要及時積累好的經驗,並儘可能擴大其影響。

(2)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上的指導。本課題所作的教師心理健康工作在全國也屬前列,能夠直接借鑑的資料不多。這就跟需要理論上的指導,以保證課題研究的科學有效;這一點對各個子課題校園的工作也是有好處的。為以後課題的推廣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3)在開展校園教師屯體輔導活動的過程中,發現校園領導對教師心理健康的認識水平有很大的差別,有個別校園的領導尚未完全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好處。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做好本課題的研究,爭取早出成果,用事實説話;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與校園領導的溝通合作,給教師心理健康工作帶給良好的保障。

篇三十六:課題準備總結

一、工作回顧

《傳承傳統文化,提升學生人文素養》課題組於20xx年7月成立,自課題組成立以來,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課題組成員採取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展開、推進。為了把課題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開展下去,現將這一階段的工作總結如下:

二、階段性成績和成果

1、學校管理層和課題研究人員基本統一了思想,明確了方向,達成了共識,為下一階段工作打下了基礎。

2、完成了課題方案的草擬。

三、好的做法和經驗

1、反覆調研,前後多次開會,反覆討論斟酌,徵求了專家和教師的意見,使本課題的研究價值建立在紮實的調研基礎上。

2、領導重視,研究人員配備合理。領導親任課題組組長,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確保了為課題研究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資源。同時,根據人員特長,分別安排了不同研究任務,有利於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3、建立了工作責任制,完善了分工協作機制。通過制度管理和責任約束,促使課題研究迅速啟動步入正軌。

四、主要的問題和不足

1、雖然實行了責任制,但落實得不是特別好,個別研究人員的研究主動性不強。

2、部分教師心存疑慮,支持配合不夠。

五、後續研究計劃和保障措施

1、反覆修改方案,精益求精,儘快形成定案。

2、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理論的學習和研究,首先在全校教師羣體中普及傳統文化與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理論知識。

3、加強説服教育,贏得廣大教師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進一步落實責任制,強化工作督促。

篇三十七:閲讀課題總結

(2005年3月---6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地把幼兒的早期讀方面的要求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前書寫技能。”而分享閲讀主要就是指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以培養兒童的閲讀興趣,習慣,發展他們基本的閲讀能力為主要目的,成年人和兒童共同閲讀一本書的類似遊戲活動。而這就是早期閲讀教育的關鍵。閲讀是一個多元的複雜的歷程,兒童需要在閲讀過程中尋找到適合的'途徑,積累閲讀經驗,從而建立起自主閲讀的能力來。在這個學期中分享閲讀有計劃地開展着,隨着更多讀本的逐步深入,我總結自己在活動中的體會和反思,收穫頗深,這種收穫有孩子給我的,有讀本給我的,有分享閲讀理念的衝擊。。。。。。

一、督促幼兒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提高幼兒閲讀能力。

良好的閲讀習慣包括:定時、定點看書的習慣;分類整理圖書的習慣;定期上書店及圖書館的習慣;與同伴,成人互相分享交流圖書的習慣。當幼兒養成閲讀的良好習慣同時也就實現了從被動閲讀到主動閲讀的轉換,從而提高了閲讀的能力。另外我們還幫助幼兒養成翻閲圖書的習慣,認識書的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如封面、封底、目錄、前言、頁碼,讓幼兒知道應一頁頁地翻書,一幅幅連貫起來看,理解書中所表達的內,從而培養幼兒愛看書。

二、???? 尊重孩子,讓孩子成為讀本的主人。

尊重孩子,我們就會蹲下來與孩子一樣的高、一樣的視線、一樣的平等。在我們分享閲讀整個過程中就充分體現了尊重。分享閲讀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大書猜測,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想象,用完整、豐富的語言表達出來。孩子能非常邏輯的聯繫前後畫面,並能根據出現的畫面肯定或否定自己的猜想,能用非常豐富的語言描述自己獨特的想象。所以作為

中國大學網

篇三十八:課題階段總結

自實施本課題的研究以來,我們對構建學生學業評價體系作一些探索,以實現: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發展,尊重和體現個體的差異,激發個體的主體精神,促進每個個體最大可能地實現其自身價值;評價方式多樣化,改變過於注重量化和傳統的紙筆測驗方法,將量化評價方法與質性評價方法相結合;評價主體多元化,從單向轉為多向,增強評價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強調被評價者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建立學生、教師、家長和管理者等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制度;評價內容綜合化及過程的動態化,關注評價結果的認同問題,而不只是結果本身的正確性,讓被評價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評價結果,就是評價的最大效益。為此,我們實施了學生成長記錄袋的試點工作。成長記錄袋記錄着學生成長過程中一系列的“故事”,是評價學生髮展水平、努力與進步過程以及反省與改進狀況的較為理想的方式。與傳統評價相比,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它能夠反映學生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信息;

2、將學生認為最滿意、最喜愛或最重要的作品裝進成長記錄袋,讓每個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進步與努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有利於進一步學習的情感與態度;

3、成長記錄袋有助於教師發現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適合每一學生特點與水平的教學與指導;

4、成長記錄袋十分重視評價過程中的多主體性,特別是學生的自我評價與自我反思,這將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尤其能更好地激發學習的內在動機;

5、通過成長記錄袋積累有關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各種數據與證明,促進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使教、學與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成長記錄袋基本上體現和落實了當前評價改革的新理念,我們在看到它許多優勢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有其

不足之處:

1、成長記錄袋的應用需要教師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

2、由於成長記錄袋的靈活性大,它的標準化程度較低,給實際操作增添了困難。鑑於我們的試點工作,針對成長記錄袋在推廣運用中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促進“全面發展”不等同於追求“全優發展”“全面發展”主要針對以往學生評價中過分關注學業成績的現象而提出的,不僅包含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還要求關注學生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強調給予全面發展的機會,但絕不等同於“全優發展”。“全優發展”是不切實際的,允許學生身上同時存在優勢領域和不足領域,評價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擁有自信,實現個人價值。要避免出現教師片面理解促進“全面發展”的涵義,而苛求學生面面俱到、獲得全優的錯誤傾向。

2、實施評價操作評價主體多元化,從單向的教師評價,轉為多向。教師,同學,家長和學生本人都作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建立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制度,開拓信息交流渠道,促進被評價者的全面發展。評價分五個模塊進行:(1)教師評價;(2)學生自評;(3)小組評價;(4)家長評價;(5)單元測試。為便於操作,評價工具是以評價表的形式出現的。

3、成長記錄袋的應用要得法成長記錄袋是一個很好的評價方法,應用得法,還會成為有價值的教學輔手段。但是否每個學科都採取成長記錄袋的方法,則要取決於評價的目的、教師的工作安排和學生的精力等種種因素,不能盲目濫用,造成學生、教師的負擔。國小階段可以綜合課程為主。此外,還要結合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成長記錄袋,如將成長記錄袋集中應用於某一學習階段、專題或者具體技能,而不必貫穿整個一學期或學年,這樣既達到了目的,又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4、使用成長記錄袋要有明確的價值取向無論如何,成長記錄袋的使用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和精心設計,更重要的是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即目標取向、過程取向和主體取向,伴隨着一系列課程和教學理念、評價理念以及學生觀的變革。否則,僅僅是把學生的一些作業收集起來放在一起,哪怕這樣做時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其結果也未必符合成長記錄袋的精神實質。

篇三十九:課題階段總結

在思想品德教學工作中,如何提高課堂的實效?本人努力改革自己的教學,改變自己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斷的進行了一些探索。在真實的教學中,我一直在思索、探索如何能創造條件調動學生的體驗、感悟,實現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提升。最近的幾學期,我不斷的探索創設情景感悟和有意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真切的體驗和感悟來獲得更有意義的知識。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些探索

1、在教學中本人的價值取向是體現思想品德德育的目標,幫助學生體會、建構自己的健康向上的生活,努力到對學生的一生負責。

本人努力遵循本學科的學科規律、學科特點,努力聯繫學生生活,聯繫學生思想,聯繫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努力讓自己的課堂成為真正的德育課,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活躍課堂,老師儘可能的激勵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努力讓學生喜歡自己的思想品德課。當新授課與學生生活聯繫密切的內容的時候,自己就會努力創設環節,讓學生努力聯繫自己的生活、説説在自己的生活,然後在課本中寫下自己的感悟。例如,寫《自己家裏最温馨的時刻》、《為父母做件事》並寫下自己的感受、《同學積極交往的故事》並談在交往中的收穫、進行表現“損友和益友”的小遊戲、《給自己的競爭對手的一封信》感受競爭的作用、《給他人寫讚美語,同時收他人給自己的讚美》,之後自己在寫寫收到讚美後的感受;組織誠信的小品故事,之後談自己的信的故事和感受。等等活動是自己的一種探索:努力創設屬於自己的特色的課堂,探索思想品德課堂與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繫,探索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的方式,努力創設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堂。

2、自己努力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評價,努力利用積極的評價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和特殊發展。

我在課堂中很注重對學生的積極的激勵評價,課堂中我的想法是:我一定要讓學生艱苦的思想、複習或記憶後能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感到自己的努力背老師注意到了。為此,我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提問。對好的學生,我總是先提問,我要讓所有同學知道他的效率最高、學習最讓人滿意,我要讓所有同學知道他們所背得題目是非常的難以掌握,他們的面對難題時候很積極的高效的解決了問題。他們是速戰速決的典範,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我發動其他的學生都要向他們的效率和自覺、高效學習。對與中差生,我也認真對待他們。對任何的我提問的同學,我會努力做到讓他們高興的坐下,只要他們認真的背了,我感到我有責任讓他們為自己的努力而獲得自豪感和幸福感。他們有理由為自己的付出收穫獎勵和老師肯定。我總是肯定他們的優點,他們好的地方,肯定他們面對的問題時候積極行動,他們這樣做是很難得的,他們已經很優秀了,他們進步已經很大了,我對他已經很滿意了,你已經是我很好的學生了。我總是希望讓他感到自己的價值。

總之,老師要在課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和助燃者。所以本人在課堂教學中總是努力創設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實踐活動,幫助點燃學生學習、思考的熱情。我認為:對學生熱情的點燃和激發是課堂成功的關鍵,對學生的激情和良好狀態的保持高效課堂的前提,也是老師的主要工作。要保持對學生持續激情和良好狀態的調動難度十分的大。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成功的進行持續的做好學生的合作者、幫助者。總之,在最近的工作還是很給力,思考探索了一些問題,獲得了一些收穫,同時還有很多問題要自己解決。今後自己要多多的學習,多多的思考教學,多多的寫下教學反思,大膽的實踐改革自己課堂。同時,自己所教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是不好,學生有問題,自己的也有問題,但自己要立足長遠,好好反思自己的做法,優化自己的教學,提高自己課堂的效率,正確認識自己成績,相信自己的成績會好的。

篇四十:課題階段總結

課題實施以來,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們九年級組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課題研究為中心,積極參與專題課改活動,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推進,達到了預期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要想使課題研究工作能夠順利地實施,首先要提高課題研究教師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夠從心裏贊成課題研究,願意課題研究,這是做好課改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為此,理論是行動的先導,要想課題順利進展,必須要更新教育觀念,學習科研知識。為使本課題的研究能夠具有實踐性和創新性,我課題小組對此項課題相關的資料進行大量的收集,在管理上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學習,讓課題組成員深刻理解“報刊閲讀與學生英美文化意識培養的研究”課題中研究項目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提高了理論素養,進一步增強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這樣,就為實施課題研究打下了比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具體做法:

1、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學習興趣以及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效果等進行了問卷調查,並對反饋結果進行細緻整理和分析,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撰寫了調查報告。從學生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到學生提出的許多問題都是非常中肯的,也是很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為我們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參考。

2、課題組教師對所任教的學年課本內容歸納整理,廣泛收集素材,按照教材的內容,形成有實效性的教學方法。

3、在此期間每人上了一節公開課,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加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課的興趣,優化了教學效果。結合理論學習,對暴露出來的不足或需要改進的地方集思廣益,精益求精,使得各位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課堂的調控能力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進步。

這一階段課題組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但是我們同時要認識到我們的研究工作還任重道遠,各方面因素很多。培養學生的外語思維能力,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堅持不懈,通過聽、説、讀、寫的深度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作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緒,同時針對教學中存在實際的問題,繼續深入認真的研究,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篇四十一:課題階段總結

一、課題進展情況。

本課題自進入實施階段以來,語文教研組全體老師按計劃全面開展研究工作,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在學科教學模式中,已初具規模。各位教師能結合學科模式和自身教學風格,開展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取得較好效果。同時,課題組教師連續兩年全部參加了學校的課堂教學交流活動,每學期每人講一節研討課,開一節示範課。組內教師隨時聽,及時交流、共同研究。通過參賽和廣泛的聽評課,吸取他人之長,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每學期老師們還認真準備,積極參加校本培訓活動,例如每學期的教師論壇,大家把自己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受益匪淺。通過學校業務理論培訓,自學新課改理論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既生動又具有實效,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面,我們制定了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評價方案,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極大調動學生積極向上學習精神,使學生能以此為動力,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步,並且在實施中,不斷修改其中不完善的評價細則。

二、本階段研究的目標、具體內容。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在本階段我們重點做好以下研究工作。

1、培養學生自主預習、自主質疑的習慣。

2、增強課堂閲讀教學有效性,共同探討“以讀為主,讀中體會關鍵詞句在句段中表情達意的作用”和“積累文本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和情感色彩”和“學習概括段落的主要內容” 的有效教學方法。

3、繼續研究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並與課堂教學改革目標統一起來。

三、本階段實驗做法、解決的問題、取得的成果。

在本階段研究過程中,我們根據本階段研究工作的任務,通過相關的理論學習、培訓,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教學研討活動,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經驗交流等,及時地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個別調整了實驗計劃,提高了課題研究工作的實效。

1、組織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進行相關教科研理論的學習、培訓。

為使參與研究的老師明確實驗的目標和任務,對教師相關的教科研理論的學習、課題研究方法等進行了培訓。由課題組負責人為參與課題的老師舉辦了專題講座,並邀請校外專家為老師們開講座,解讀新課標。明確了本階段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內容,課題組成員在近一年的時間內撰寫了多篇以閲讀教學有效模式行動研究為主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論文。

2、召開課題組研討會,及時交流課題的研究進展情況。

在實驗中我們採用點面結合的形式,先後舉行了多場研討活動。還組織了常規性的研討課近二十多節,進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討交流活動。在研討會上,上課的老師説構思與感想,聽課的老師談看法與建議,總結成功之點,找出不足之處。有時,一堂課試上幾次,反覆修改,反覆推敲,在“磨課”中老師們的業務水平得到了發展,全校掀起了一股積極投身教科研的熱潮。

四、積極反思小結,提升研究成果。

現代教育不僅要求教師勇於實踐,還要求教師成為善於思考、善於總結的角色。在課題研究中,能否自覺積極地進行反思總結,其重要性更是不可低估。一學年來,圍繞我們的研究重點,對如何有效地展開構建基於實踐的小語閲讀教學有效模式的行動研究,我們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也取得了些許的收穫。

在借鑑了有關專家的理論基礎之上,我們的嘗試的閲讀教學有效模式的課堂活動操作的主要環節是“以讀為主,讀中感知”。漢語的意藴深刻含蓄,有時真可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時候,繁瑣的語句分析很難幫助學生達到此種境界。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感知語言背後的含義?讀是一種有效的語感訓練,讀是手段,更是目的。新課標強調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薰陶。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解讀文本,課堂教學中應加強讀的指導,需要安排多層次的讀文,每一次讀文都要有不同的任務和要求。基本模式如下:

(1)自由讀。感知課文內容,解決字詞,質疑問難。

(2)思讀。質疑後,邊讀邊想邊議,要讀透,讀懂。讀作為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讀懂,邊讀邊想,是促使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環節,能讓學生更好感知課文,進行語言文字的概括。

(3)細讀。細讀是指為了達到對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練掌握的程度,而對文章進行反覆鑽研細心領會的一種閲讀方法.主要是詞句的理解,文章的把握,要點的概括,內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方面。因此,在初讀感知,讀中善思的基礎上,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初讀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賞析領悟。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學習和教師必要引導、點撥,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在讀書中的發現,發表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以説促讀,讓學生思維碰撞激發表現欲,促使創新思維的發展,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

(4)情讀。融情於聲,以聲、情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使學生與文章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

五、在課題進展中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如何改進。

在課題進展中遇到的問題:

1、學生主動質疑的精神尚待培養。

2、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傾聽能力有待提高。

3、課堂教學中怎樣把握學生個體的差異,做到更好地因材施教。

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後研究實踐中要做到:

1、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閲讀,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一些需要積極質疑的問題,其問題既能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又能充分激發孩子質疑精神。

2、注重培養學生主動閲讀的習慣、主動查找資料的習慣、主動質疑的習慣、主動質疑解惑的習慣等等一系列好習慣。讓學生帶着問題、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3、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學習目的的教育。教育學生學會尊重別人,認真聆聽別人的發言;每個學生都要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還要教育學生成功的學習既要有統一的學習目標,又要心中有他人,要多為他人着想;另外也要教育學生要對自己的表現有信心,要主動參與學習。這些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4、因此應當對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法,分層教學、分層輔導、分層推進,使全體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各得其所。

篇四十二:課題階段總結

針對“課堂教德育實踐研究”這一課題,一個多月以來,課題組成員圍繞課題研究,做了一些前期準備工作,為了使我們的課題在下一個階段的研究中更有成效,達到預期的研究目的,現將開學學以來的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習課堂教德育研究理論,認真制訂好課題研究計劃

開學初,在研討的基礎上,制定了本課題的研究實施方案,填寫了課題申請書,根據學校總課題的安排,又修訂了實施方案與申請書。以改革課堂內容、教學方法和課堂德育管理入手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拓寬德育教育方式,突出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在此基礎上制定了課題組成員研究方向和計劃。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科研水平

根據課題實施方案,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查找了一些參考文獻,我們先後組織了兩次集中的研討,通過校園網上論壇推薦文章,組織課題組理論學習與研討,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課題有關理念,瞭解課題提出的背景、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課題界定與支撐性理論。

三、抓好教學常規管理,突出課題研究的實效性

1、通過監控和隨機抽查進行課堂研究,總結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建議,堅持每天公佈結果。

2、進行教案檢查,指導教師教學設計,在教學目標中突出課堂德育目標。

3、開展骨幹教師示範課、青年教師彙報課、分小組的聽課評課活動,通過課堂教研活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理論聯繫實際,深化課題研究。

4、徵集收集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常用語和禁語,即將出台。

5、設計了學生學習現狀情況調查表,準備下周對學生學習情況摸底調查分析。

6、出台了《教師課堂德育的考核辦法》與《教師課堂德育考核表》提請全體教師研討,經過研討,最後形成學校教師課堂德育考核辦法。

在今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還將進一步學習研究理論與方法,結合學校課堂教學的實際,突出研究實效性,明確研究目標,理清研究思路,加大研究力度,通過強化課題管理與實效性研究,使課題研究逐步深入,確實提高課堂德育的實效性。

篇四十三:課題階段總結

一、新觀念,揭開創造的神祕面紗。

(一)實驗伊始,參加實驗的教師普通存在疑惑和缺乏自信的:

一是認為當前國小語文教學效率都形以提高,哪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二是認為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根深蒂固,難以突破。

三是認為應試教育還未能真正向素質教育轉變,教“砸”了怎麼辦?

四是認為即使按實驗方案實施,學生是否真正能夠接受?

因而憂心仲仲,信心不足,思想包袱很重。針對上述種種思想,課題組負責人經過細緻周密的分析研究,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引導教師更新觀念,正確對待教學改革實驗,明確該項改革實驗的意義。

(二)為此,採取了五方面的措施:

一是幫助實驗教師澄清錯誤認識,轉變觀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黨和國家重大的教育決策,是不可逆轉的現代化教育發展趨勢。

二是幫助他們辯證地正視教改實驗的實質,解除他們的思想包袱:任何教改實驗都有成功與失敗兩種可能。既是教學改革,就應大刀闊斧,不要有絲毫顧慮,失敗了可吸取教訓,成功了可總結經驗。

三是啟發他們要相信學生、相信自己,堅定教改信念:學生思想活躍,思維靈活,潛能巨大,只要教師“啟”得有道,“導”得有法,學生便能“自會”,便能“獨創”。

四是課題組負責人身先士卒,開設實驗示範課,言傳身教,堅定教師的它信心。

五是實驗學校經常互相交流、切磋,集思廣益,共同的解決問題。

教師認識澄清了,思想統一,信心堅定了,但對“讀與寫”的內涵、“讀與寫”的實質仍不甚明確,不可避免地為“讀與寫”被上了神祕的面紗。課題組負責人及時召開會議專門研究這個問題,認為整個實驗的核心就在於“寫”,“寫”要體現學生的創新能力。“創”不僅指學生的“創”,也指教師的“創”,教師首先要有“創”的強烈意識和積極的行動,才能在教學中開闊學生的視野,開拓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創”獲得了共識:認為在讀寫活動中,學生只要能從不同的思維角度,採用不同的思維方法,得出獨特的見解和結論,以及其他新奇獨特的表現等都是“創”從而為教師揭去了“創造”的神祕面紗,消除了教師的和思想壓力,激發了教師實驗的積極性。

二、突出學科特點,建立讀寫寫教學的初步框架。

實驗的最終目的與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培養具有創造精神人才。創造力是素質能力結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生機勃勃的創造力是現代化語文教育的主旋律。語文教育在發展創造能力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實驗應緊緊依據語文學科的特點,突出兩大優勢:

一是語文優勢,語言是創造能力的基本因素,一切創造及其過程都需要語言的參與。

二是思維優勢,思維是創造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實”,語言的發展對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據此,實驗的着力點應該放在挖掘讀和寫的結合點上。因為讀和寫儘管有着不同的心理過程,但它們是相互聯繫而又相對獨立的兩種語文能力,顯示着不同的功能:閲讀是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存,發展學生的思維加工能力。寫作是使學生在語言的運用上產生新的觀念,提高學生用盡可能精而簡的語言符號來傳遞儘可能多的信息的能力。同一年齡段的青少年學語文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在思考和動手操作上又有其個性特點,這都為語文教學實施創造力培養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條件。正是在上述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上,我們通過歸納概括形成了讀寫寫教學改革實驗的初步框架。

1、讀與寫教學改革實驗的指導思想。

樹立語文教育整體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全面發展教育。依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充分發揮課內外語文活動的作用,把閲讀、作文及其他語文能力訓練與思維培養、創造力培養和思想品德、情感修養教育結合起來,把學生培養成為語文知識豐富、語文能力高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能勝任未來學習、生存、發展的富有創造精神的跨世紀創造人才。

2、讀與寫教學改革實驗的基本原則。

(1)貫徹“愛”的教育思想原則,掌握讀寫結合的教學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充分體現國小語文教學的學科特點,尊重學生的求知慾望,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建立國小語文讀與寫的科學教學體系。

(2)堅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原則,實行教學民主。為學生創造一個寬鬆與和諧的學習、創造環境,引導學生自主、積極的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3)堅持讀與寫統一的原則,實行大語文教育。把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繫起來,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增強興趣,提高修養,接受磨練,發展智力和創造力。

3、讀與寫教學實驗的內容和目標。

內容:

(1)抓住讀寫的對立統一規律。突出讀與寫的重點、難點和連接點,着力使學生掌握閲讀、寫作技能的訓練點,智力的開發點。

(2)使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讀、寫、思、創的多種能力。

(3)抓住讀與寫的發展統一規律。進行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着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思維品質。

(4)抓住思想教育的滲透點。在讀與寫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高尚人格。

目標:

(1)實行自讀。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使學生具有肯定的自我態度和積極的學習情感,產生強烈的內在學習動機,從而學會自主選擇、篩選信息,根據需要積極地閲讀和吸收。

(2)實現自寫。在閲讀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主體地位有正確的認識,努力創造能使學生實現自寫的條件和機會,從而產生強烈的寫作動機,自覺做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在讀寫的反覆訓練中豐富知識,發揮個性,提高讀寫思創等方面的能力。

(3)實現自創。在讀寫結合中,尊重、培養、發展學生個性的獨立性和獨特性,引導學生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求:是(善於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性)、求佳(掌握事物規律的科學:性),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在學習創造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

4、讀與寫教學實驗的環節和方法。

環節:

(1)讀——指導閲讀要強調針對性、選擇性、趣味性、多樣性、廣泛性。

(2)寫—指導寫作要強調爭辯性、生活性、實用性、真實性。

(3)創—指導創造活動要強調活動性、層次性、特點性、藝術性。上述三方面都要突出培養學生的情感性、整體性、系統性、科學性。

方法:實驗重在探索,貴在得法。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制定要結合考慮,要精心設計、靈活運用。

(1)實行民主(充分體現個性的適應和全體的參與)。實現教師指導閲讀與學生閲讀相結合。實現教師命題和學生選擇相結合。實行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和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相結合。實現題情境和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相結合。實現教師點撥誘導與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相結合。實行培養收斂思維與發散思維相結合。實現發展智力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實現學習與創造相結合。

(2)教學方法優化的標準: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教學的民主性、啟發性、指導性、多樣性、教育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習的主動性、生動性、靈活性、實踐性、創造性。教學效率的標準:少時高效、輕負高質,實現實驗目標。

5、讀與寫教學改革實驗的管理。

(1)優化學生管理。精心制訂課內、課外的學習活動常規,創造愉悦的學習情境,開展豐富有趣的實踐活動,強化激勵機制,使學生學得樂、學得活,知識、技能、智力、創造能力等方面全面發展。

(2)優化教學管理。實驗要做到學習、研究、運用、發展相結合,實驗教學要做到形象性、審美性、整體性、創造性的統一。

(3)優化科研管理。把階段性研究與示範課、探索課、觀摩課、評比課、彙報課等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把深入調查研究與請行家裏手指點緊密結合起來。把個人創造與集體創造緊密結合起來。

三、把生活的活水引進課堂,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犐活是智慧的無窮源泉,是創造的廣闊天地。實驗教師們認為,首先,語文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裁體”,是生活的最高體現,決定了語文教學必定要與生活相聯繫,學生只有把語文學習置於社會語言文化的大背景上,參加豐富的語言實踐,才可能有較深厚的語言積澱和較高的語言表達技能。實驗教師在教學中,力求把生活的活水引進課堂,讓學生經歷豐富的情感體驗。教師的做法,既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和語言使用能力,又擴大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範圍,使學生走出封閉單一的課程結構的狹小天地,獲得更多的資料和信息,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四、把學習的權利交還學生,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

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自主學習、自悟自得的過程。據此,課題組教師一致認為:

一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把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統一起來”,想方設法讓學生去聽、去説、去讀、去寫、去思、去創,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要注意為學生創設“輕鬆愉快”的教育環境,努力使學生擁有寬裕的時間、輕鬆的環境和愉悦的心境,讓學生時時保持精神振奮、思想活躍。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做到:

(1)自設。學期伊始,根據學習目標,組織學生討論,共同制訂出學期讀、寫、運用、實踐的目標計劃,選編閲讀篇目,設計作文題目等。

(2)自讀。針對不同單元和不同課時,恰當安排好學生的自讀時間,提出明確的自讀要求。引導學生學會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相應讀物和資科,進行鍼對性的自學,或根據不同學習內容、不同教學活動的需要,進行選擇和吸收。

(3)自寫。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引導學生結合課內、課外閲讀,摘抄精彩語段和名言警句,製作知識卡片,寫讀書心得筆記、札記。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參觀、訪問、調查,隨時寫出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引導學生結合舉行的各種活動,進行活動設計,學寫宣傳、廣播、報道稿。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的需要,學寫書信、電報、聘書、報告等。

(4)自創。在讀寫中,尊重、培養、發展學生的個性。在培養學生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深刻性和獨創性等良好思維品質,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創造情境,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要引導學生經常到圖書館去涉獵,到生活中去擄捉,並倡導學生獨立思考、辯證地分析社會情況,考察生活實際,從不同的角度去研習、去發現、去獲得。如有的實驗教師開闢了“難題徵答”、“問題爭鳴”、“活動設計”等欄目,以及各種語文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去吸納、去思辨、去創造。以此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揮學生的特長,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獲得創造的愉悦。

(5)自查。指導學生能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學習,正確對待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養成查漏補缺、檢查練習、修改作文、評價鑑賞等良好習慣。總之,通過上面“五自”,使學生達到自能讀書、自能作文、自能創造。

五、抓好思維和創造的訓練,強化學生讀與寫良好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必須高度重視全方位開發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造力。由此,實驗教師十分注意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珍惜學生創造的火花,抓好思維和創造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造精神。同時,從更高的高度,培養學生具有為闡明某一問題的一致性結論而進行合作性討論和爭辯的能力,並要求學生簡明地報告討論、爭辯的結果和收穫。真正把讀寫聽説思創融為一體,培養了學生大膽提問題、談見解和發表創意的能力。

六、重視賞識和競爭效應,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實驗教師在教學中:

一是着力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去研究、探索,抓住規律性的東西,按規律進行教學和訓練。

二是幫助學生確立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受人云亦云的束縛,尊重客觀實際,敢於突破大眾心理,大膽進行獨立思考和創造。閲讀時要馳騁思維,獨立思考,另闢蹊徑,大膽創新。作文時要關心社會生活、生產和科技發展的情況,有新、實、活的獨到眼光,寫出有真話實感、充滿生活氣息和富有時代氣息的作文。

三是針對學生心理上、思想上總想得到教師肯定和賞識的特點,把閲讀、作文的指導和評估結合起來,對學生提出的獨特、新奇的見解和學生習作中的成功之處,優美的節、段、篇,用得巧妙的字、詞、句恰到好處地給予賞評,使學生因得到肯定、鼓勵而增強表達欲、創造欲,從而增強學習、運用、實踐、創造的信心。

四是根據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重視競爭效應。這方面最有特色的是把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引進了實驗教學中,如語文知識搶答、演講比賽、抽籤作文賽、口頭作文賽、查字典比賽、規範用字比賽、書法比賽、故事會、手抄報活動、語文卡片活動、報刊剪摘活動、作文剪貼活動、計算機操作活動、多媒體演示活動等,把競爭機制引進整個實驗教學中,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個性和才華,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推動了學生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

展望未來,教學改革實驗創造的天地一片輝煌。

篇四十四:課題階段總結

一、課題的提出

在“五環聯動、反思成長”主題教學研討活動中,我們英語組為了激發學習英語興趣,增強校園英語氛圍,要使原本沉悶、緊張、拘謹的課堂氣氛逐漸被活躍、輕鬆、靈動的氣氛所替代,學生在課堂中表現更為投入,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活躍。

由此,我們認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應該覺杜絕各種短期效益的驅使,與時俱進,結合自身實際,在學校原有基礎上提煉出自身脈搏中最為豐富、最有活力的部分,參與到整個課堂教學中去,使課堂教學煥發勃勃生機。鑑於此、我們提出“如何組織積極有效的國小英語課堂教學活動”。

《英語課程標準》特別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倡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提供充分的條件、給予必要的幫助,讓學生在學習的全過程中積極參與、主動探索、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研究目標

1、研究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樂於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研究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低段,特別是三、四年級的英語口語教學在目前還處在一個初級探索階段,尚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完備性,教師要通過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來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

3、研究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每一個環節上都能積極主動、積極探索、積極參與。

三、研究過程

1、注重理論學習、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教師學習有關理論,參加培訓,用新的教學理論武裝思想。跨年段的老師更是要區別對待高低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學習規律。認真學習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教學理論方式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當好孩子們在外語領域的啟蒙老師。

2、創建良好師生關係、和諧的課堂氣氛。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從而培養他們獨立的創造力。

3、注重以英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實驗中,我們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課外活動,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英語能力的平台。通過對錶現優秀的同學給予獎勵、表揚手段,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學英語的熱情。

4、注重以課題為核心,開展教學工作

四、實驗的成果

1、教師的教學思想有了一定的轉變。目前,我校的英語教學基本能做到以愛的教育為主體、美的教育為根本、師生平等,互信、教學氛圍民主和諧。

2、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兩個月下來,課題組每位老師課後有反思,並將在課堂中的突發事件整理成文,寫成案例。

3、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渴望運用交際英語與老師和家長交流。

五、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不夠。教師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主體作用發揮得好的學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較快,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中等生和相對比較差的學生則羞於表達,喪失了“發揮”的機會。

2、學法指導有待加強。對於三年級的小朋友,英語是一門全新和陌生的課程,更應加強對孩子們的興趣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因為他們學習實際上仍然處於被動懵懂狀態,依賴性強,離開了教師,還是不會學習,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制約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篇四十五:課題階段總結

一、課題研究的價值

激情是語文的底色,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激情是一種投入,是一種思維、智慧和情感的全身心的投入,一種自文本開始,由全身心文本“共鳴”引發的生活和心靈的對話,一種自師生心靈深處生髮的獨特的思考和情感體驗,一種洋溢在課堂內外無處不在的語文的生命活力。發揮好語文課堂激情教學,不僅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於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影響。語文教師營造的“激情課堂”就是星星之火,能讓學生這一片乾枯的急需迸發求知熱情的草原,呈現燎原之勢。有了激情,教師的語言、動作、體態就特別能表情達意,傳情傳神;有了激情,教師的思維將更敏捷,思路將更清晰,思想將更活躍,感情將更豐富;有了激情,新課程理念活了,鑽研教材活了,運用教具活了,採用方法活了,課堂就充滿了活力,就充滿了靈性;有了激情,聽説讀寫的指導,自主、合作、探究的組織,綜合實踐的安排,都會得心應手,事半功倍。有了激情,就讓教師有了魅力四射的形象、內藴、人格、技巧等,讓學生心服口服,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其課堂就有了魔力。《語文課程標準》上要求的“培養人文性”“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意見”等等,就會自然而然地在熱情洋溢的氛圍中進行,學生定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吸引、感染、薰陶、內化、提高,正所謂潤物細無聲。由此可見,激情課堂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很有發展前景,有了激情課堂教學,《語文課程標準》上提出的好奇心、求知慾,自主、合作、探究,自信心、好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等等理念都能逐步得到落實、發展因此,激情語文課堂教學很值得我們去探討,並將會探索出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得到落實的有效方法,找到使課堂教學生動起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切入點,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初步研究成果的應用上看,都很有研究價值,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及應用價值。

二、研究進展情況

在研究中,進一步明確了各自的職責,認真規定了各個參與老師的階段任務,並要求完整全面的記錄整個研究過程,寫好調查小結和心得體會,及時提交研究論文等。這樣才能能更好的在課題研究中發揮每個人的作用,也能準確、真實客觀地反映實驗情況及效果。並且建立了課題組檔案,確保材料及時歸檔。

目前,課題研究進展順利,研究情況如下:

1、創設情境,用激情點燃學生。

通過情境創設使學生不斷意識到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東西,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使學生的思維衝破定勢思維的束縛,邁入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

2.注重價值目標導,着眼發展,着力基礎。

從價值觀上説,求真求善求美的統一應成為素質教育的目標,根據課程教材內容的特點,當然可以有不同的側重,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就得着眼於各方面素質的發展,打好基礎。這是從模式的目標要素、知情意行統一中“知”的方面提的。

3、積累激情課堂教學創設方法。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採取更多巧妙的手段激發學生的情緒。語文教師只有具備了充沛的激情,才能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才能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才能使師生在相互作用中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這樣,課堂也就成了一個有豐富內涵的個性表演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飛揚的天地。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不斷進行激情課堂教學創設方法的研究。在課本中和生活中不斷提煉出與教學相關的方法。

4、提高教師激情課堂教學的能力。

加強語文教學的理論修養,提高教學實踐水平是語文教師的應盡職責。語文教師理應進行一番深刻的反思和不斷的探索。語文教師要努力探索一條適合自己教學個性的新路子。我們課題研究小組重視培養教師專業素質能力,通過集體備課、聽各種優質課、交流課,討論互評的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交流中我們博採眾長、虛心求教,不斷領略語文激情教學的無窮樂趣,不斷產生語文教學應有的激情。

5、正確評價語文激情課堂中的“教”與“學”。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他們天真爛漫的性格,好奇易動的特徵,鮮活靈動的個性,自然決定了他們湧動的激情。而富有激情的語文教師,一般都善於通過自己積極的情感去喚醒和激勵學生,以自身豐富的情感,揮灑自如地創設一個又一個巧妙的情境,強烈地感染學生的心靈,點燃學生內心深處情感的火花。通過激情課堂教學,改進教師的教學和激勵學生的學習方式,評價語文的教學和學生的語文學習歷程,學生學習的過程和關注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評價;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評價等,使學生的情感、態度、能力、認知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6、致力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語文激情課堂中,研究學生學習觀念,學習態度的轉變過程,致力於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習慣的培養與“創新精神”的樹立,致力於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逐漸轉變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研究,致力於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研究。

三、階段收穫

通過一年來的課題研究,參與的教師們親身體會到:語文課堂激情教學使課堂成為師生情感和諧互動的統一體,使課堂充滿了生命力和創造力,改變師生情感冷淡,課堂死氣沉沉的情形。教師的激情成為吸引、感染、召喚着學生的力量,學生的激情則是對教師的認可、肯定、欣賞,課堂也因師生的激情而生輝,隨師生的笑語而歡騰。這樣的語文課堂突出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參與性、研究性、美育性以及注重個性、突現主體等特點,能夠真正的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始終佔據平等參與、民主研討、獨立思維、自主學習、自由發揮的廣闊空間。讓課堂在激情中擴大,又幻化成課文中的各種意境,收到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的效果,受到學生們的歡迎,效果明顯。

(一)、經過一年的努力與辛勤的勞作,廣大教師圍繞課題,自覺思考探索,先行實踐即時總結。做了一些嘗試,在研究過程中,寫了很多調查分析材料及學習心得,已經初具成果。教師們已經開展了課題研究示範課,並把教案及心得存檔。帶來豐碩的成果。這一年來,我們的實驗老師積極參加課改實驗,秦淑霞老師《信客》一課獲加區一等獎,劉崴老師的《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促進感悟》、李桂老師的《語文教學情境如何創設初探》、楊坤老師的《作文教學如何創設情境》、陳偉老師的《教學過程中情境的創設》等。

(二)、及時彙總按時歸檔

課題研究組全體教師都能充分認識到檔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檔案意識,認真執行教育科研檔案管理的有關制度;所有要求建檔材料均已做成電子文件,每位參研教師都能認真負責、高質量的完成自己負責的科研任務,按期交齊材料;課題負責人做到及時整理各類材料、及時入檔,負責檔案管理。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探索實驗過程中,我們先後召開了課題分析會、學情分析會,對課題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及時探討解決使課題研究工作不斷得以充實和完善。在不斷總結經驗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進行更加細緻的進行研究工作,通過一年的實驗研究,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教師缺乏一定的研究理論。研究理論也可以説是教師在不斷的學習中積累,需要在綜合素養全面提高的基礎上提升。

五、針對以上情況,計劃採用以下改進措施:

1、加強教師理論學習,可以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法,使老師的理論水平得以提高。

2、集中培訓。開展課題研究理論講座,提高參研教師的研究水平。

3、鑽研教材。教師自己沒有感情,就無法激起學生的感情。為此,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把握作者的思想脈絡,體會作者感情的波濤,才能營造激情課堂。

4、課堂上注重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練習,掌握適合自己的方法。

從一年的課題實驗,課改實踐來看,激情課堂教學研究就是要培養學生:在激情中探索,在激情中成長;在激情中求異,在激情中創新;在激情中質疑,在激情中昇華。語文激情課堂教學課題研究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完善,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篇四十六:課題階段總結

年度第一學期課題階段總結 本學期我參加了悦·行工作室的“讓繪本融入生活”課題組,結合園部的《教科研工作計劃》和《悦行工作室計劃》,我們班積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認真開展課題“讓繪本閲讀融入生活”的實踐研究,利用繪本挖掘其中社會性的元素,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一學期下來,我們以老師的引導、家長的配合、幼兒的融入構建一個和諧温馨的書香樂園,孩子們在繪本閲讀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回顧本學期的工作,做以下總結:

一、創設豐富的繪本閲讀環境,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閲讀,是一種能給幼兒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閲讀習慣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習慣,因此越早越好。從小培養孩子閲讀的習慣,讓孩子愛閲讀,會使孩子終身受益,針對課題的內容,我在教室內創設了“書吧”,注重培養孩子們的閲讀習慣,如:要愛護書本、能與同伴友好交換閲讀、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看到內容等。“開心書吧”的書袋裏有孩子自己帶來的各類書籍,也有在幼兒園徵訂的雜誌,還有平時主題中孩子們收集來的資料書,豐富的圖書和舒適温馨的環境使“開心書吧”成了班中幼兒最喜愛的地方,一有空就會三三兩兩地去閲讀、交流。平時和孩子們一起看的繪本也都放在書吧裏,讓幼兒有空的時候再來回顧一下如繪本:《散步》《睡覺》《午飯》《如廁》《我永遠愛你》《雞蛋妹妹》《排好隊一個接一個》《親愛的小魚》《愛吃水果的牛》等等,通過繪本逐步養成幼兒園的一些最基本的規則並在老師的提醒下按要求去做,孩子懂得了在集體中也按講次序一起排隊喝水、如廁,和好朋友願意分享玩具,未經允許不拿別人的東西等,吃東西不再是很挑食也不再那麼任性等等。

二、在繪本活動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語言是孩子交流的工具,也是交往的一種技能之一。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為幼兒提供各種語言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悟到的大膽地表述出來,感受説的樂趣,為孩子的語言發展創造條件。繪本書的語言簡單幽默富有童趣如:在繪本閲讀《親愛的小魚》活動中,通過學習貓用“親愛的小魚”來稱呼周圍的同伴,既促進了語言發展又感受到了同伴之間濃濃的友情。《愛吃水果的牛》是一本適合小班年齡段幼兒閲讀的畫冊,畫面的動物形象可愛,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從中,幼兒瞭解了許多水果的名稱,幼兒通過“請喝……味的牛奶”的句型,和同伴説説的過程中學會了和同伴使用禮貌用語並通過延伸活動,讓孩子更知道了多吃水果的好處。幼兒的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時間的連續過程,因此,我們在以後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利用各種機會,有目地的培養有的的語言技能。

三、家園互動,開展親子閲讀活動。

為了更好地開展繪本研究,我們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朋友配合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期初,發放了告家長書和繪本的相關知識,讓家長對繪本有一個大概的瞭解。豐富“書吧”。請每個孩子帶來了一本圖書,並做好標籤,豐富了“書吧”,利用來園、午休、離園前的時間開展閲讀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彼此分享閲讀帶來的快樂,並和家長共同討論在家庭中進行親子閲讀的方法和注意點,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幼兒的各種習慣。讓父母教孩子學會講1-2個故事或看圖閲讀,並且把繪本閲讀與家長開放活動相結合。利用常規的家長開放日活動,將繪本閲讀融入其中,進行家園閲讀成果交流。家長看教師上繪本閲讀課,鼓勵家長堅持記錄的“家庭閲讀記錄單”。

篇四十七:課題階段總結

在上一個階段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本階段我們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經過實踐探索,我們認為,要讓國小生“樂學、善學、會學、活學”,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民主和諧的氣氛,是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知識“創新”的重要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安全”的心理需要,才有可能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勇於探索的創新意識得到激活,從而把教和學緊密結合成一個整體。形成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應從多方面努力。

1.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讓每個學生的心裏都有老師這個大朋友的位置,這樣便於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使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都有一種輕鬆感,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讚賞和鼓勵。這樣使學生煥發出自尊、自強、自我實現的需要,有利於學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每一位教師要放下架子,擺正位置,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學習,有不懂的問題隨時無所顧忌的、地暢所欲言,進行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2.教師要對每個學生飽含愛的感情。“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一。學生上有獨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們的優點反映在不同的側面,作為教師要善於用真心去發現其閃光點,要認可認可每個學生,不能根據成績的好壞“喜”優“厭”差,而造成差生更差的惡性循環,甚至是差生對學習喪失信心,對數學失去興趣,產生畏懼。反之,如果教師一熱情的目光,可親的面孔天天面對每一個孩子,對“差生”多些“厚愛”。課堂上,鼓勵他們發言;課下,多交流,多輔導。彼此建立一種超越師生關係的“忘年交”,其樂融融,才是我們教學成功的關鍵。“親其師而信其道”,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興趣盎然,充滿學習慾望。

3.教師要多些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課堂上,應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揚性、鼓勵性、激勵性和幽默風趣的語言來鼓勵和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用美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薰陶,是對學生懂得信任,對促進學生展示自己的能量有神奇的功能,更能有效促進課堂氣氛的融洽。如;你真行!這個見解很獨特……這些尊重、期盼的語言,不僅是對學生情感的激發,更是營造了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悦的學習氣氛,良言一句終生受益。

4.創設愉悦的教學情境。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是在主體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生和發展的。教師是教學情境的直接創設者。好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良好的學習狀態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獲得素質的發展。入情入境的教學,能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學生創設樂於嘗試探究的學習氛圍。實踐證明,富有啟發的故事、聯繫緊密的生活實例、動手操作、媒體演示、合作交流等,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嘗試探究的氛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習氛圍的營造,創設情境。如:“問題情境”、“動態情境”、“實驗情境”、“討論情境”、“歸納概括情境”、“應用情境”等,引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激發學生嘗試探究的慾望,增強學生嘗試探究的樂趣,提高嘗試探究效果。

二、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要,以學為主,順學而導,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方位參與學習活動,主動獲取新知。要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樂學、善學、會學、活學,就必須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在這方面,我們的體會是:

1.創設良好的參與環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和慾望,讓他們樂於參與學習活動。新課標要求“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就是要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以形成寬鬆活躍、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在學生之間創設一種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生生關係,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感互動”的參與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亢奮的學習狀態。

2.提供廣闊的參與機會,讓學生善於參與學習活動。要讓學生樂學、善學、會學、活學,教師就要為學生創設多種有效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調動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1)讓學生動手,為自主學習創設契機。我們常説,聽了,一會兒就忘了;看了,就記住了;動手操作了,就理解了。手是腦的老師,眼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識與技能,必須讓學生動手。如數學知識是客觀事物數量關係及空間形式的抽象,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動手操作,必須使之成為學生可操作的活動,也就是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物化。如“角的初步認識”教學,首先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找角,以形成對角的直觀認識。其次讓學生用紙條做活動的角,以逐漸抽象出角的特徵。

(2)讓學生動腦,為自主學習鋪設通道。學生主體的發展必須要有主體思維的參與,其參與的深度與廣度上學生創新意識的良好標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必須讓學生動腦。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動鬧提供空間。國小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就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思維的發展是他人不能代替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探究情境,給學生以動腦的機會,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學實踐中,我們體會要求廣大教師做到: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師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教師決不暗示;教師要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情鏡,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悦。

(3)讓學生動口,為自主學習奠定基礎。好問、好説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們對自己知道的事情想説出來,對自己不懂的問題想提出來,這是主動求知的表現。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利用這份天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愛探究、喜爭論的學生給以及時表揚;對不善發言,提問題不明確的學生,要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適當的點撥,適時地引導,增強他們“説”的勇氣和信心,學生才會樂於“説”。

(4)鼓勵質疑,為自主學習點燃火花。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質疑是探求知識,發現問題的開始。“疑”是創新思維的“火花”,是創新的基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盡最大的可能為學生提供“質疑”的良機,交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引導學生善於“質疑”,敢於“質疑”。教學中,教師要有不怕“問倒”的精神,允許學生尋根問底,發表不同見解,提出獨創的問題。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的做法是:“質疑”時機不限,可以是課始情境引入中質疑;可以是課中研討交流時質疑;也可以是課後拓展延伸時質疑。質疑作為一種學習能力、一種學習習慣,需要循序漸進的訓練。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管提出的問題是否合理、有價值,都要給予鼓勵,引導學生從敢問、善問逐步到“會問”。

3.教給參與方法,提高參與效率。“授人以漁”終生受用。因此,教學活動中,教給參與方法,提高參與效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我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做法是:(1)參與操作時,讓學生邊動邊思,以動促思,獲取新知;(2)參與思考時,提出要求,先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3)參與表達時,力爭做到完整有序,多説關鍵處,多説知識的形成過程,多説依據,多説感悟;(4)參與交流研討時,注意傾聽,踴躍發言,善於質疑;(5)參與各項活動時,積極主動,相互配合,團結協作。

4.給予足夠的參與時間。學生有效參與,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保證,以便學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討論、交流。給學生參與的時間不夠,他們沒有充分的思考餘地,自然也談不上有效的參與了。

5.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品質。參與還有一個主動參與和被動參與的問題,這就是要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品質。一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他們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二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討論交流,自我評價。三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養成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勤於動筆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四十八:課題階段總結

語文市級課題結題工作已於**上午順利完成。回顧準備階段老師們付出的點點滴滴,心中總有一種情緒在激盪。太多的人令我敬佩,太多的事令我感動。現選取其中的幾個小鏡頭花與大家一起分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我們育才精神,一起聆聽育才教師生命拔節的聲音。

眾人拾柴火焰高

為了課題能順利結題,從去年寒假我們課題組就開始加班加點。為了製作評價手冊,李戀、沙皓、吳娟、黃慧榮、劉英姿、宋傑平幾位負責老師硬是在熱鬧的春節期間,收住了出行的腳步,將自己關在家中,用心地編制了實用性極強的單元評價手冊。制定12冊評價手冊,共有96個單元的內容。薄薄的一本小冊子,老師們要查閲的資料卻是一大堆:教科書、參考書、教輔資料、新課程標準,關門閉府一個寒假,我們收穫了——《單元評價手冊》新鮮出爐了。

《單元評價手冊》能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語文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了補充《單元評價手冊》的相關內容,我們又在思考《周評價手冊》的制定,開學初,課題組的老師又緊鑼密鼓地商討着《周評價手冊》的內容,短短的一個星期,在張健琴、宋傑平、黃慧榮老師的多次思考與修改下,我們的《周評價手冊》又誕生了。

課題組的每一位老師都承擔着實施評價手冊和整理資料的任務,每個課題組的老師既要承擔課題任務,又全是學校的班主任,在處理日常的教學任務和班級工作之外,大家都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白天做不完的事情晚上做,課堂完不成的任務課餘補,加班是常事。雙休日,節假日,課題組的老師不知加過多少班,補過多少次資料。(六一放假時,李戀的男朋友請假回家準備照結婚照、買傢俱佈置新房,放假期間,她與我一道在學校加班兩天。)

評審組的譚迪熬老師稱讚道:“育才語文課題組成員是一羣教育的智者,是一支合作的團隊。”也正因為這支團隊的齊心協力,我們的課題結題才會那麼的順利,才會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特寫鏡頭一:寫結題報告

寫結題報告是整個課題工作最為核心的任務。前期工作已經做好了,如果結題報告沒有水平的話,我們的工作也會大打折扣。這項最為艱苦的任務落到我們語文組劉英姿老師的頭上。平常做事最快捷的她為了寫好這個結題報告卻花費了她一個星期的時間。初稿寫後好,教科中心的專家卻提了兩個小時的建議,市級結題迫在眉捷,第二天,我、黃慧榮、劉英姿每人負責一個板塊,三人既分工又合作,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我們基本按專家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原以為可以順利過關,沒想到,將稿件發過去時,又提出了一大堆的意見,怎麼辦?第二天就要結題,如果再次修改,我們製作的課件得全部重來,不改,又怕結題過不了關。我們沒有思考的餘地,只能繼續往前走。

沒有吃晚飯,我與英姿坐下來,兩人先一起商量修改的方向,接下來,各自完成相應的板塊,10點半,肚子開始唱空城計,我們才感覺沒有吃晚飯。等我們的結題報告忙完,已經是深夜11點,容不得半點鬆懈,我們又趕緊聯繫打打印社,製作主件材料,兩邊的工作同時進行,英姿趕緊做課件,我忙着擺放各種資料、醖釀着着第二天的結題流程。等我們一切完畢時,已經是12點50分。

也不知自己是幾點入睡,回家後,簡單的洗漱後,便在電腦旁對照課件熟悉稿子。直到第二天,評審組的老師對語文課題給予極高評價,也才稍稍輕了一口氣。

特寫鏡頭二:準備典型課

5月6日我們接受了區級課題組的檢查指導,**我們又接受了市級評審組的結題認證,兩次彙報課都由學校的李戀老師承擔。李戀雖然還只有不到一年的教學經驗,但李戀卻憑着她的謙虛好學,憑着她的熱情與智慧,在我們育才學校,在我們語文組快速地成長着。

結題時,評審組對典型課的評價特別高:認為我們的課很好地體現了評價的理念,課堂做到了以人為本,處處洋溢着語文的氣息。李戀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價,與她的努力分不開。不管學校交給她什麼任務,她總是非常樂意地接受,非常出色地完成。當然她的出色表現也與同年級組的老師的幫助分不開。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本次課題結題獲得專家組的一致認同。認為我們研究視角獨特,研究的載體設計合理,研究思路清晰,研究過程紮實,研究方法適切,研究報告規範,評為20xx年度中國小課題成果一等獎。三年的辛苦,三年的付出,我們課題組的成員成長了,進步了,非常感謝我們課題組一路走來,那些關注的眼神,如語文組的全體成員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學習的平台,信息組給予了我們大力的支持,還有所有的育才教師,是因為你們的鼓勵,你們的關愛,你們的包容,讓我們非常順利地結題,在這,一併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篇四十九:課題研究總結

一、選題的意義。

從目前大多數義務教育的教學實踐看,以教師為主體,以面授講解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的教學方法仍然佔據一定地位,直接影響了課程改革的成果,有必要在借鑑國外先進高教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教學方法進行系統研究、判斷和改革,提出新的理念和模式。

教育方法和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就成為把握未來的關鍵。教師導學法的合理運用,成為應對社會發展變化的有利工具。我們要反思成功經驗,需要邊研究、邊實踐、邊改進。教師導學方法的核心在於優化教學過程,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思維、判斷、學習和創新能力。

二、課題研究階段主要成績。

自國家級《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課堂教學技術行為研究》的子課題——《導學模式的嘗試與探索》立項書後,我校成立課題組,制定了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計劃,定期召開科研會。

回眸兩年多來的教學模式的嘗試:欣喜——實驗教師都能積極嘗試;欣慰——團隊網絡教研提升骨幹教師的專業水平。欣然——在課堂評價語言的適時、及時方面達成共識。下面結合我校在此方面的實施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1、欣喜——實驗教師都能積極嘗試。

語文、數學和英語教師能夠大膽積極嘗試。首先是教學板塊清晰明確。注重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和彙報預習的能力。如:王淑娟老師雖然任教二年級學生,但是對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非常夯實——不是熱熱鬧鬧走過場。從學生彙報的真實性看出教師注重平時化、常態化的教學嘗試。真正做到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學會。

另外,在開展的教研活動中徹底看到實驗教師發生了教學理念的轉變和學生彙報方式的轉變。教學氛圍也是非常濃厚的。每個班級因學生的年齡不同預習能力的不同——共同的是學生能走進導學的教學模式——認真預習——有效預習。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在發生質的改變——遊刃有餘地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

2、欣慰——團隊網絡教研提升骨幹教師的專業水平。

20xx年xx月xx日晚19點我和xx、xx、xx、xx參加了網絡教研活動。當我們順利完成這次網絡教研活動——卸載了我當時參與前的忐忑不安的情懷、激發了我們今後的探索意志!當這次活動的主持人譚剛和我説明參與網絡教研的目的時,我很高興地同意這次活動的同時,也在為我們這次大型教研活動擔心效果如何。畢竟是我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活動、畢竟是我們的這個教學模式不是走向了成熟——以展示彙報的方式參與此項活動。但是,我們真的是以虛心向各位網絡名師、領導和專家交流後,能給我們以新的啟示,促進這個教學模式向縱深發展。

伴着時間的腳步,讓我能真實地和各位網絡名師進行交流。當我們面對名師彷彿談到導學模式就像杜郎口的模仿者那樣被質疑時,我能以我們這個教學模式的產生背景和實施過程中的平實化、真實化的收效予以解答後,又面對名師要以課例的形式談具體實施過程時,我非常佩服我們這次活動的主持人——譚剛老師!我看到他沉着、穩定、不慌不忙地一邊用筆記大家的質疑問題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回答後得到質疑者的滿意答覆。可以説,那一刻我真的感覺青年教師真的需要在這樣的平台中歷練,促進他們專業化成長。活動後我們看看時間已經是21點10分了。帶着活動順利的欣慰我們更堅定了今後的這個模式的實驗信心和今後努力方向。

3、欣然——在課堂評價語言的適時方面達成共識。

通過兩年多的教師互相聽課,開展教研活動後在評課的時候,教師們都能意識到做課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及時、不適時。都能非常誠懇的表示今後繼續在這方面嘗試。如:對那些真的通過學習資料輔助預習效果,學生能在課上滔滔不絕談出自己的見解時,教師的富有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就要馬上説出,給學生增加預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前學會學習、課上學會的學習方式。

三、今後研究方向。

1、繼續提升老教師的教學理念的轉變。

兩年來,老教師的教學嘗試存在着——講的多,放手學少的現象。從青年教師課堂上運用導學模式取得成效看,學生是樂學的。課堂氛圍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樂學氛圍。而老教師的課堂依然有自己主講的痕跡,總是不信任學生的自學能力。

2、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有效預習方面方面仍需要探究。從學生預習方面看,仍有預習粗淺的現象。如:數學學科只會做課後題就認為預習了。對於創編題膚淺的現象依然有;語文學科在對文章感悟和對主人公的評價方面提出問題探究方面仍有待於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總之,選擇了嘗試教學模式的創新工作,有實驗教師探索的信心、有我的關注心、責任心,相信我們會真正踐行教無止境、學有佳徑的教學追求!讓新時代的教育因我們的嘗試,彈奏出時代的最強音!

篇五十:課題研究總結

我組這一教科研課題:“先學後導,先練後教”歷史教學模式是區級課題,已經實施一年多,今年是第二階段。在上一階段實施的基礎上,我們繼續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思路仍然是:本組成員通過學習理論,實踐再到理論,再到實踐,不斷的充實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研究能力,真正的把高效課堂的理念貫徹落實到日常教學中。

這一模式的具體做法主要是:教師精心準備導學案,提前佈置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先預習;教師先出示設計好的練習題讓學生做,以檢查學生所學,對於學生出錯的地方要引導點撥、引導。簡單來説就是學練導教。

在上一階段實施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師生均有收穫,這裏不再贅述。在上一階段我們總結了一些困惑和不足,主要是:

1、導學稿不夠精煉,多説老師依賴現成的練習冊,沒有針對性。

2、學生反映自學的時間不夠,負擔加重。

3、老師們也反映備課負擔加大,甚至有人懈怠,重回老路子,沒有堅持。

4、老師課上講題時間多,有些被動,教學的重難點不能突出,不能引申,影響學生做一些難度較大的靈活題。

針對以上困惑不足,本學期我們的改進措施是:

1、加強教師理論學習,依託網絡,蒐集相關的具體做法,每週教研活動時候,大家拿出來交流,取眾家之長,並在課上實踐。

2、加強集體備課,在課前編制導學稿,印成小卷子下發給每個學生,上面明確課標要求,讓學生知道該掌握什麼,掌握到什麼程度,並附上精編練習題,課前一天給學生。

3、課上針對學生習題錯誤講解,除此之外還把一些重難點講解透,

讓學生掌握知識一次到位。實施一學期來,學生反映不錯,不再漫無目的的看書,不再在題海上茫然,學生成績提高了,自信心增加了。

但我們仍有做的不夠的地方,仍有困惑,主要是:

1、教師工作量大增,能否在下一階段中,也讓教師輕鬆些?

2、授課後還應該有鞏固練習甚至是測試,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以便提高效率。

教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需要我們長期的探索實踐,學無止境,老師們,讓我們繼續努力吧。

篇五十一:課題研究總結

一、語感的含義語感,是語言

使用者在語言的習得和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對言語理解、言語生成的綜合全面的直覺的語言能力。它的形成和結果以及運用的過程是無意識的。這“無意識”並不排斥意識活動,而是指它的過程和結果難以用言語表述。也就是説,語感是一種不假思索、迅速準確、自然而然地直覺把握言語形式和言語內容的能力。

二、國小生語感培養的意義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感培養是語文教學的核心。

語感培養能有效的將三維目標統一起來,使國小生全面發展。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出發,改進語文教學。語感培養能夠做到這一點。語感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知識對語感培養起很大作用,語感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更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語感的培養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一個體驗感悟的過程,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形成或改變。也就是説,語感培養即不是脱離言語知識、脱離言語文本的天馬行空,也不是咬住字詞句不放的文字遊戲,它要通過字詞句通向人的心靈、精神世界,通向生活,通向社會。作為言語主體的人,可以憑藉語感主動地去選擇符合自己心理圖式的言語內容和形式,從而與活躍於語言對象中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鳴,在同化與順應的過程中形成、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人文素質。對大量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的大量反覆的感知認同,有助於一個人求真、逐善、創美。

三、國小語文教學中語感的培養策略

1、誦讀吟詠,積澱語感

誦讀吟詠是訓練語感的重要方法。誦讀吟詠是語言積累的最重要途徑,從古至今,琅琅的讀書聲都是語文課的一大特色,是眼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的過程,是直覺體悟語言的一個基本方式。吟詠、朗讀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諦,在不經意之間對語言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奏與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深切的體驗,進入這樣一個美妙的境界。也可以通過吟詠、朗讀讓國小生領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傳統語文教育,主要是通過吟詠、朗讀讓國小生直覺體悟言語規律從而達到語言運用的階段。誦讀能力的培養。讀,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讀的形式要多樣,讀的指導和訓練要有層次,充分體現朗讀、誦讀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訓練過程。要善於用指導朗讀和國小生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培養語感,加強文學的情感的薰陶,加強美的薰陶,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要善於用指導誦讀的方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培養自主的、創造性的閲讀能力和邊讀邊想的讀書習慣。要重視背誦,背誦的過程是典範語言模塊整體儲存的過程,背誦既積累了語言,又沉澱了文化,提高人的語文素養,受用終生。

2、積累語彙,夯實語感學習的基礎

語感,是藉助各種言語實踐活動形成的一種內化的語言能力。語言能力的形成,是以大量的存儲為基礎的。因此,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我們要關注言語材料的積累。國小生在逐漸養成主動識字習慣的過程中,隨着知識的積累、體驗和總結出來的規律的增多,獨立識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並得以發展。在國小識字教學中,在注重識字數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國小生主動識字的興趣,關注國小生在識字過程中的體會和認識,以及識字方法的嘗試和探索。這就要求每位國小語文教師積極調動國小生語感的經驗性,不能把識字數量的多少當作識字教學的全部目的,也不能當作衡量一種識字方法是否有價值的唯一標準。在此過程中,國小生能否藉助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將識字任務與現實生活中的實物、實事聯想起來,能否藉助語感的經驗性來獨立識字是關鍵。3、品析語言,架建語感學習的橋樑語感,是由語言文字引起的心理活動和認識過程。語感的獲得不能停留在單純的言語直覺、經驗的低層次上,還必須進行適當的語感分析,即品析語言。因此,引導國小生品析的功夫少不得。訓練語感,必須瞭解字詞的意義和情味。要鼓勵國小生咬文嚼字,考究某個字或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的“微言大義”,仔細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妙處及其藴含的藝術魅力。一般説來,從語言文字本身入手的語感訓練應着眼於以下幾類詞句的品析:能夠表達文眼(詩眼)的語句;能表達聲音、色彩、氣味的詞語;能表達作者感情態度的詞語(多為虛詞);表現力較強的動詞、形容詞;作品中重複出現的重點詞語;白話文中使用的文言詞語:運用了修辭手法的語句;敍事性作品中的議論和抒情性語句。

在閲讀教學中,應加強詞句方面的訓練,從課文範例中尋找精彩的字、詞、句、段,引導國小生比較歸納,品味揣摩,激發情感,聯想想象,讓國小生體會到語感的藝術魅力。

4、寫作隨筆,養成語感學習的習慣

寫作語感隨筆,最大的好處是容易養成研究語言的習慣。無論是課內課外,讀書討論,養成隨時寫作短小的語感隨筆的習慣,可以時時感受到廣化、深化、美化、敏化語言的快慰。久而久之,人的語感能力自然會增強。國小生在面臨習作時,新課標要求國小生不是為了習作而習作,而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他人交流”,明顯將語文作為一種工具在生活中使用,所以國小生習作更應調動國小生語感的情感性與整體性。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就要去感受生活,體味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對語言文化中特有的意境、意義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閲讀是吸收、是積累、是基礎;寫作是在吸收與積累的基礎之上的表達。從閲讀中學習寫作,是習作的一條重要途徑。在寫作過程中,國小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觀察、思索、表達,其結果就會比在閲讀中得到的語感認識又提高一步。

四、結論

語感在語言運用過程中,對聽、説、讀、寫等語言運用能力起着塑造、監督和指導等作用,它統攝了具體言語活動的全過程,沒有語感的參與,這些具體言語活動方式就無法有效進行。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就是訓練國小生的語感,語感是語文能力結構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培養國小語文教學中語感是一種高層次的語言能力,語感能力的培養是語文能力培養的核心。只有深入探討語感的本質、語感的形成,才能有助於基礎教育中語感教學走一條低耗高效之路。

篇五十二:課題研究總結

我國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培養學生語感入手,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加強學生言語實踐,強調語文教學要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的培養,並在最新頒佈的《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標準(試驗)》中也提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需要的識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感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人們的共識,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也列入了新課程標準中。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應該從學生與教師兩方面提高培養策略,對於學生,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拓寬課外閲讀面,指導學生朗讀與背誦等方面;對於教師,增強學生語感培養的意識、在課堂中迴歸課文,增強學生對閲讀材料的感悟與體味、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等方面,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得到薰陶從而優化語感。

1、從學生方面入手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葉聖陶認為;“我不把教識字,教讀書作為終極目標,我要使小朋友養成語言的好習慣,也是思想的好習慣,這才是終極目的。”培養語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把他們平時大量的無意識閲讀引導到有意識的培養語感能力方面,將會對語感能力的形成與提高大有好處。

第一、指導學生養成自覺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是學生自學不可或缺的,對於學生來説,在語文學習中最常用的工具書就是字典和詞典,學生在查字典或詞典的過程中可以積累很多詞彙,並從中瞭解字詞的情味,提高對語言文字的敏鋭性。巧妙運用工具書,能提高自和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第二、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讀書不做筆記,猶如雨點落入大海,無蹤無跡。”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對培養語感能力大有好處,做讀書筆記一般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在平常的課內外閲讀中,看到精彩段落或是名言警句,就要把它摘錄下來;一種是在精讀一篇文章後對把主要內容寫出來,並對它作一個小結;還有一種就是在讀完書後將自已的感受寫下來,以提高自己對文章的感受與體悟,並從中豐富知識,積累材料,增強語感。

第三、培養朗讀的習慣,提高語感能力

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主要途徑,是積累語感的最佳方式。“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這是古人從實踐中所得出的經驗,也足以説明朗讀對培養語感的重要性。朗讀也有其具體的方法,首先是示範朗讀,它重在以情感人,讀出情趣。讓學生進行了示範朗讀,既能使讀的學生有一種情感的介入,自覺的入情入境,也可以使聽的學生從中體味到文中字詞的旨外之意。其次是想象朗讀,想象朗讀是種超乎現實之外,走入文中意境的的朗讀,領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感悟作品深藏的意藴和情感。

第四、養成良好的聽、説、讀、寫習慣語感是需要在長期的言語學習中積累的,只有強化口語與讀寫的實踐,才能形成對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教師應經常督促學生寫日記、週記以及讀書心得,還要重視語文的綜合性學習,使學生在不斷運用語言中,進一步實踐與積累,逐步培養語感能力。

(2)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學校教育中,學生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主體,對學生的教育是一個外在的影響,只有通過學生自身內在的消化吸收,才能把教師傳授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內在素質。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根據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和獨立活動,把人類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財富、智力和才能。轉化為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智力結構和方法結構。

擺正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是教育成敗的關鍵問題,也是語感教學不容迴避的問題。因為任何教學最終都要落實到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體身上,教師教的一切內容均要通過學生才能發揮作用。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過程,是學生自已主動地建構知識體系和能力系統的過程,這是一個積累和感悟,新舊經驗之間交融的過程。所以,要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根據這一理念,在教學中,教師要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學會觀察思考完善和發展自己,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責任感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己感知品味作品,逐漸養成豐富的情感和敏鋭的語感能力。教師引導學生自己體驗作品時,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自由,在反覆誦讀中感知文學作品。如果為了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師不顧學生的主體體驗,過快介入分析做出結論,使學生主體體驗在匆匆間進行,學生的情思就無法深入,與言語作品的對話也無法充分發開。同時,教師不要讓學生帶着追求“標準答案”的心理學習,應給予學生自由,鼓勵學生對言語作品做出個性化的解讀。教師要引導學生以主動、真誠的姿態閲讀作品,努力調動自己的審美感受和想像,沉入作品的情境中,感受言語內在美,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語感能力。

(3)閲讀經典,加強文化薰陶語感不是人生來就有的,它具有後天性,是人們在長期的言語實踐中逐步積累的,由此,可以看出積累對培養語感的重要性。而要積累語言,在頭腦中佔有豐富的材料,閲讀經典作品是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在學生當中,大多喜歡閲讀一些校園文學、漫畫之類的書籍,而對名著名閲讀處於一種缺失狀態。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在學生當中提倡閲讀經典。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就是十分重視經典閲讀在語文中的作用,重視經典閲讀在充實學生的文化底藴、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和語文素養上的獨特功能。博爾赫斯説過:“經典是一個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閲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出於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祕的忠誠閲讀的書。”而閲讀經典,就一定要閲讀原著,忠實於原著的精神內涵,以尊敬和虔誠的心態進入作品,靜心閲讀,細心體味,培養人格,提高語文素養,為語感能力的提高而積累。作為教師,要教會學生閲讀的方法和技巧,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並走在他們閲讀的前面,與他們交流,作學生經典閲讀的知心人。

2、從教師方面入手

(1)增強對語感的重視

近二十年來,語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新的課程標準也強調學生的語感的培養。但是在語文教師那裏,語感並沒有得到與之相應的重視。所以,教師必須在潛意識裏重視語感的培養。在備課時,要從語感出發,研究教材,使教材為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服務;在上課時,增加對作品的品位涵詠,對文章思想內容的評價賞析;在課下,要從提高學生語感能力的角度設置作業。對語感的重視,不僅是在思想一給予重視,更要化為行動,在具體的教學中滲透語感能力的培養。這是需要教師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懈努力,共同探討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2)強化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體驗

語感的對象是文學作品,而在語文課上,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教材,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是專家和教師經過精心篩選的,這些文章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也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所以,語文教材是培養語感最好的材料。在語文教學中,要強化學生對文章的體驗和感受。另外,在語文教學中,要真正發揮教材對培養語感的作用,就要立足於教材,通過語言文字插圖等創設也可感可觸的情境,讓學生多讀多悟,吟詠品味。

(3)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要做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就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教師要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首先,要提升處理教材與設計教學的能力。教師要在深入鑽研和熟讀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把握教材要點,並有獨到的體驗和發現,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創造性的設計教學。其次,教師要提升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表達要規範、正確、得體;資料的運用要恰當、有效;提問要有啟發性和思考性;教師要捕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到的發現和所存在的問題,及時引發學生思考,並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據教學是實際,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興趣,品嚐成功,樹立信心。

語感關注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但也不否認它的工具性,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我們要把語感貫穿於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近二十年來,有關語感本身的理論問題得到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實踐上的研究卻不能與理論同步,至今還沒形成系統有效的語感教學模式,這是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的。由於筆者並未從事過教學工作,對於在教學中如何評價學生語感,從而採取不同的培養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還有很多的侷限性,還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通過真實的班級來進行調查,進而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

篇五十三:課題實驗總結

本次課例展評活動體現了以下的特點:

一、把握口語交際的三要素

口語交際是指以口頭語言為載體而進行的交際雙方互動的信息交流活動。構成這一活動的主要是以下的三個要素:一是交際主體,指參與口語交際實踐的人,包括聽、説雙方,而聽、説雙方也是不斷變換的;二是交際載體,即人們説的話,簡稱話語;三是交際的環境,它包括説話的前言後語、交際的時間、地點、場合以及參與説話人的文化背景、自然環境等,簡稱為語境。從課例展評活動中可以看出,各課題組成員都能較好地把握口語交際的三要素,並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體現交際主體的互動性

《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説雙方的互動過程。”口語交際必須通過大量實踐鍛鍊,才能內化為能力。它要求教師運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羣體互動等多種形式,以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在動態的交際中反覆訓練、體會、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從課例展評中我們不難看出,所有的展評課例都形成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將實際生活中各自所遇到的情況展示出來,議一議、演一演、評一評,體現了交際主體的互動性。

三、展現口語交際的情境性

《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生動、逼真的情境展現,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強烈的表達慾望。本次課例展評正突現了這一特點。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聯繫實際生活,拓展時空,再現多彩生活,激發學生興趣,觸發他們的靈感,使他們有話可説,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真正體驗自己口語交際等各方面的能力。

不足的地方主要有:

一、忽視了學生的應對實踐

口語交際應着重“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而應對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應對實踐。再者,口語交際活動如果沒有了“應對”,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際活動”,充其量只能算是“説話訓練”。在幾個課例中,老師對培養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是比較重視的,但對學生“應對”能力的培養卻疏忽了,至少可以説,在操作上出現了較大的偏差。很多情況下,老師沒能適時引導學生建立交際關係,這樣,自然就造成了“應對”的缺席。關於這個問題,希望老師們能進行深刻反思,課題組擬另行安排時間作專門探討。

二、忽略了語言提升的層次性

口語交際就是憑藉聽、説進行交流、溝通,傳遞信息、聯絡感情、處理問題的。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應體現一個提升的過程,即由簡單地説,到説得清楚、明白,再到有中心,有條理。反思本次的課例展評活動,教師在豐富與提升學生的交際語言這一方面有所忽略,學生表達中用詞不當、出現病句、語句顛倒重複、語意不夠順暢等不夠規範、不夠準確、不夠清楚、不夠條理的地方,教師沒能及時地、恰倒好處地給予點撥,未能較好地體現學生語言提升的層次性。

因此,在今後的實驗中,我們應該進一步明確,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提高學生的口頭語言水平,培養良好語言習慣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要防止只管説得熱鬧,不管語言質量、語言習慣的傾向。

篇五十四:課題實驗總結

填表人簽名填報日期課題名稱研究時間自我教育班級管理的模式研究晁煥萍副組長實驗想校名南樂縣第一實驗從20xx年12月至20xx年12月(以實際研究時間為準)主要負責人組長課題實驗研究的工作過程、步驟和階段20xx年12月,本課題被批准為《中國小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實驗研究》子課題。

該課題從班級管理模式入手,從四個角度探索學生認識自我、激勵自我、監控自我、構建自我、上情突顯自我、超越自我的主體發展途徑。四個角度分別是:自我管理的持續性、自我管理的途徑、班級管理與個性發展的關係、自我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課題在課題領導小組的指揮下,在課題顧問組的幫助下,由二到五年級的四個班共同實施,四個班涵蓋了國小高中低三個年齡段,體現了國小全程教育的特點,有廣泛的適用性和包容性,使實驗結果更具普遍意義。

實驗共分三個階段:

第一是準備階段,20xx年10月到20xx年12月,擬定課題、確定研究對象、制定方案。

第二是實驗階段,20xx年1月到20xx的7月,實施方案,探索實驗目標達成的方法與途徑、積累經驗、發現並解決實驗中的問題。

第三是總結階段,20xx年8月至今,總結實驗的得失,整理實驗成果。

實驗進程如下:20xx年10月到12月,全面學習《中國小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實驗研究》相關文件,廣泛收集資料與信息,擬定子課題的研究方向。

20xx年12月18日,召開開題會議,明確實驗的目的、任務、主要解決的問題、實驗的方法和、實驗的管理與評價、實驗成果的預設等。

20xx年1月到4月,展開問卷調查,摸清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組織學生初步認識自我,開發他們的自我認識意識。

20xx年8月到20xx年7月,以“四自教育”為抓手,開展爭章達標活動,豐富學生的主體活動,搭建自我管理的平台。

20xx年4月,承接全縣“四自教育”現場會。20xx年8月到20xx年7月,以“自我激勵”為核心,遷移自我管理意識與方法,把自我管理意識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開展素質展示活動,開展自我管理宣講活動。

20xx年11月,創制以自我激勵為主題的活頁陽光作業卡。縣局教研室專題推廣。

20xx年8月到20xx年7月,以完善個人成長檔案建設為載體,融合四自教育與自我激勵的經驗,開展自評、自促、自結活動,展示成長軌跡,彰顯個性發展。

20xx年5月,參加在我市舉行的實驗研究階段分析會。

20xx年8月至今,全面總結實驗研究,評價實驗的進程與結果,發現問題,擬定新的發展視角。

篇五十五:課題實驗總結

主動參與、善於合作、樂於探究,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於是,原本“安靜”的課堂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以小組合作為代表的合作學習被教師們廣泛採用。教師從講台上走了下來,不再“居高臨下”,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學生也動了起來。可稍作注意,我們就會發現,課堂中相當一部分合作學習存在問題,合作學習的效率較低。例如,有的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形式,一種點綴,只進行兩三分鐘,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狀態,就草草收場;有的看似全員參與,實際上是好學生“一統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有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不會傾聽,不會合作,課堂幾乎處於失控狀態,教師缺乏組織教學的策略;有的重視對合作結果的評價,忽視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導種種現象表明,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的多,取得實效的少。

怎樣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其有效性和實效性呢?根據期初制訂的計劃,我在教學中全面落實,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一、組織分工,明確職責

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4人,組長一名,負責組織工作;副組長一名,負責協調、記錄工作。組長為1號,副組長為2號,兩名組員依次為3號、4號。這樣做既可以保證小組學習有序有效進行,又能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比如,教師檢查學生讀課文時,不用再逐一叫學生名字,可以直接説:“請每個小組的4號來讀。”教師也可以就同一個問題請不同小組的同一號學生髮言。這樣做利於不同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

二、有序學習,合作提高

1、學前提要求

教學中我大都讓學生自學,然後組織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為提高學習效率,我要求組長在組織學習時,每次都先由小組裏的4號同學發言、質疑,因為相對而言,他在小組裏學習較差,提的問題也較簡單。所以小組交流的基本順序是:4號質疑,3號解疑,2號補充,1號總結。依此類推,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交流中學到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學時會傾聽

因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個學生都要時刻注意傾聽。比如,4號提出一個問題,3號如果沒有注意聽,就解答不了;2號要是走神了,又怎麼能對3號的解答進行及時補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個學生都學會關注別人,傾聽別人的發言。

3、學後再質疑

小組交流完畢後,副組長要及時對小組成員的發言進行整理,對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予以總結,並交給組長,準備在全班學習時進行交流。這樣環環相扣,層層把關,就保證了小組學習的時效性。

三、人人努力,共同進步

1、序號調換

為了提高小組成員的參與積極性,我把小組成員序號的命名權放手交給了組長:即序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組員的表現適時調換。如果一段時間4號的學習勁頭足,課堂表現好,就可以晉升為3號;反之,如果2號表現退步,小組成員對其不滿意,則可以把其降為3號。這樣,每個小組成員就會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進步。

2、激勵表揚

小組學習大多都是圍繞“質疑”和“解疑”進行,所以,為了調動組員的積極性,我採納了組長的建議:即每學完一課,每個小組都要評選出“最佳提問者”和“最佳解疑者”。這樣就促使每個組員在合作學習時更用心地去思考,讓自己的質疑最有意義,最有價值;讓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讓他人更滿意。

實踐證明,上述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的實施帶給學生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課堂上敢站起來發言的人明顯多了,學生的質疑能力提高了,解疑能力增強了。我相信,只要充分相信學生,“依靠”學生,我的語文課一定會越來越精彩!

篇五十六:課題實驗總結

去年5月,我校申報“基於數學思考的國小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課題,當時只是抱着完成上級任務而申報的,所以申報批准以來我們一直以應付的態度對待之。直到今年3月份參加了市教科研中心組織的課題解讀講座,在這一次講座上,我們真切地感覺到了市課題組領導及成員一心想幹實事的作風,從那一刻起,我們下定決心回去以後也一定要像市課題組領導及成員那樣真抓實幹,幹出成效來。本學期重點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認真學習,明確努力方向。

1、認真學習市教科研中心組織的“課題解讀及如何撰寫課題實驗方案”講座,給實驗教師及時輸送寶貴的精神食糧。

2、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學校的課題實驗方案,通過學習使每位實驗教師明確了我們的實驗課題“如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隸屬於解釋能力之下。我們實驗的宗旨是:通過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3、請進來走出去,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本學期我們多次組織實驗教師外出聽課學習,並抓住生課題組到我校調研指導工作的大好時機,與課題組的老師們面對面共同研究課堂學習和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聆聽專家們的指導。通過學習實驗教師的思想素養與業務素質都有很大的提高。

4、組織實驗教師認真學習“魏書生教育思想”講座,提升實驗教師的思想素養,滲透服務意識,從而促進教師想方設法為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服務的思想與意識。

二、深入課堂,進行鍼對性的幫扶。

我們於四月份組織了兩次課題實驗説、講、評課活動。一、二、三年級為第一組,四、五年級為第二組。我們先進行了一、二、三年級的説講評課活動,在課堂上聽課教師人人有事幹,重點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評價:(1)本節課上教師提出了幾個問題,其中有價值的有幾個,對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訓練的問題有哪些。

(2)哪些地方能體現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3)課堂上有幾個學生表達,其中表達較好的學生有幾個,學生表達較好的問題有哪些。我們採取了節節小議的辦法。每位教師課一結束,我們馬上組織該教師自評自己在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方面做得如何及課前自己的一些設想等,聽課教師要填寫“數學課題實驗課堂教學評估表”,評議在課堂教學中哪些方面、那點上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有欠缺。第一大組結束後,每位實驗教師都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第二大組的實驗教師在吸取第一大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展開了“説、講、評課活動”。

三、認真測評,跟蹤實驗效果。

“説、講、評活動”結束後,各位實驗教師更加有目標、滿懷信心地向前邁進。其間,學校領導更是辛勞,從未間斷地對每個實驗教師進行了跟蹤指導,湧現出了像張文靈、馬旭轉、郭峯、馬英娟等幾位敢想敢幹的青年教師。經過又一段時間的摸索與實驗,我們於5月份的最後一週對各年級各班學生進行了口頭表達能力的測試。

此次測試旨在切實瞭解每位學生在一段實驗後口頭表達能力方面的真實水平,給教師下一階段的實驗一個明確的方向,因此測試結果不計入教師的考核,這樣一來,充分調動起了每位實驗教師的積極性,他們紛紛出謀劃策,提點子,想辦法如何就能測出學生的真是水平,最後我們綜合各位教師的思路、想法,包括他們提供的測評題、測評辦法等對各年級學生進行了測評。

我們採取了“逐年級測評,逐一測評歸納概括、反思”的方式,測評時。被測評班級的代課教師要跟蹤測評的全程,記錄好每個學生在表達能力方面的情況。

測評結束後,每位實驗教師都結合測評情況認真進行了反思,他們透過學生表達能力的情況,更加深入細緻地對每個學生的方方面面進行了總結,透過學生表達能力的情況,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反思自己在培養學生表達能力方面的不足。

一學期的摸索與實驗,在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上我們基本上有了一點的思路:

(一)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敢於表達

(二)嘗試多種途徑,讓學生善於表達

1、示範模仿,讓學生掌握口頭表達的方法

(1)文本示範

數學書本中的書面表達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第一手材料。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符號、語言的準確含義,熟悉數學語言的句法,正確理解數學語言的互譯、轉化,對數學知識準確清晰的表徵。學生只有對數學知識有了清晰的認識,方可逐步過渡內化到靈活自如的運用。書本中的書面表達才能起到文本示範的作用。

(2)教師、學生示範

學生的表達往往是從模仿別人講話開始。因此,教師的示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時,教師的語言是啟發學生想象,促進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力求用正確、清晰、生動的語言來講述數學概念、計算方法等。教師示範着説,學生模仿着説,通過模仿的媒介而接受這些信號,進行內化,逐漸成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在這一過程中注意培養優秀生,發揮表達優秀學生的模範帶頭作用,爭取利用連帶互動的方式逐步引導學困生去表達。

2、開展多種交流形式,讓學生有表達的機會

課堂中開展多種表達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1)自言自語

口頭表達的根本特徵是先想後説,自言自語給學生的思維與表達留有了一定的時間與空間。減少了學生思維過程中的錯誤,給了學生調整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學生可在邊想邊説、邊邊想中完善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較條理、完整的認識。通過自言自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鍛鍊説話的能力。

(2)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交流方式。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發言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發表見解的機會。

(3)小結匯報

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並進,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外顯思維過程,讓學生精於表達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是表達思想的工具,人們思維的過程與結果,必須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語言的磨練也將促使思維更嚴謹更靈活,從而使兩者之間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

1、説操作過程,表達形象化

數學的本質是抽象的,而國小生抽象思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與感性經驗相聯繫,教學時要藉助直觀操作演示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説操作演示過程,使頭腦中分散的、不穩定的、暫時的、不連續的表象在“説”中進行連接、溝通,得到穩定、持久的連續表象,促使知識的遷移。

2、説探索過程,表達深刻化

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説”探索的過程,通過各種學具、教具、電教媒體為中介,讓學生感悟探索過程中藴涵的道理,促使思維有條理、有層次,化內部的無聲語言為外部的有聲語言,從而促進學生表達、計算、分析思維等能力的全面發展。

以上思路,只是我們的一些粗淺的想法與做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努力研究,讓課題實驗真正成為促進教育教學的武器。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通過我們上上下下齊努力,課題實驗得以順利有序的進展。胡秀榮老師所撰寫的案例在太原市第一屆基礎教育“三優”工程評選活動中獲獎,撰寫的教學設計獲“縣優秀教學設計一等獎”,被評為“課程改革先進個人”;逯堅強老師撰寫的教學設計獲“縣優秀教學設計二等獎”;張海珍撰寫的教學設計獲“縣優秀教學設計三等獎”;馬旭轉老師所撰寫的論文獲“省課堂教學改革優秀論文一等獎”;郭峯老師所撰寫的論文獲“省課堂教學改革優秀論文二等獎”王鳳仙老師所撰寫的論文獲“省課堂教學改革優秀論文二等獎”。

篇五十七:課題階段總結

自申報國小語文“依標脱本”評價方式的研究與實踐之綜合性學習評價方式的研究與實踐以來,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課題組成員採取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展開、推進。為了把課題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開展下去,現將這一階段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立課題研究小組。

在校教導處室的組織下,經過自由報名及學校推薦,成立了一支有一定經驗的教師組成的課題隊伍。確定元克福為課題組主持人,邱海珍、吳美玲、王小燕、陳香秀、朱少真、李紅、曾新蓮等為課題組成員。

二、制定課題研究思路與方法:

1、採用“課堂教學觀察法”:對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教學進行全程地觀察,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感受,及教師在實施綜合性活動過程中體會等進行觀察、調查、與分析。特別是對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觀察分析。

2、採用“案例研究法”: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分析的角度着重對案例本身對學生的知、情、意、行方面帶來的影響進行評價。

3、採用“量表分析法”:對一定的事物進行評價,除了進行定量分析評價,還應進行定性分析評價。沒有科學而具體的量表,那麼分析評價只會帶來主觀印象,所以設計科學的“量表分析”是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最有效地評價。

三、建立課題管理辦法,建立課題研究制度

為了保證該項科研課題研究的科學性,促使課題研究順利進行,取得有實際應用價值、有理論突破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課題組制定了課題管理辦法,建立課題研究的過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

1、工作記錄;

2、研究過程記錄,相關的原始資料存檔;

3、會議活動記錄(包含文字、圖片);

4、成績與獎勵記錄;

5、教師研究材料(教案、課堂教學隨筆,學生反饋意見,相關業務領導部門的評價、錄像、圖片、報道)等等。我校建立了符合學校實際的課題研究制度,如理論學習制度,教學觀摩制度,綜合考評制度。

四、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提高課題研究教師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夠從心裏贊成課題研究,願意課題研究,這是做好課題研究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為此,學校組織課題實驗教師及輔助課題研究的其他全體教師集中進行了座談和理論學習,通過學習和座談,使全體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課題研究的深遠意義以及課題研究的緊迫性,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從內心接受了課題研究,認同了課題研究。這樣,就為我校能夠順利地實施課題研究打下了比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1、理論學習

我們按照課題研究方案,採取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認真學習一系列理論知識,理論學習為課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積極參加課題培訓,走出去、請進來

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區教科室、市教科所、市教育學會組織的課題培訓

3、收集整理資料

為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全體實驗教師查找了與本課題研究有關的學習資料及以前相關的研究成果,為課題研究實施起到了幫助和促進作用,我們將綜合利用這些豐富而寶貴的資料,做好開題研究的一切準備。

五、存在的問題:

實驗教師整體認識有差異,致使部分教師還沒有明顯的行動,還在初期的探索。

六、努力方向:

1、繼續加大培訓、指導力度,不斷優化實驗教師隊伍。

2、深入進行課題實驗,鼓勵課題組教師,大膽實驗,努力探究如何轉化學困生。要反覆實踐、反覆研究、對比分析,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教訓,在實踐中勇於探索。

課題研究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我們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課題的實施階段。在準備工作中,我們也存在着一些失誤和不足,今後我們一定會不斷地改正和解決,加倍努力,圓滿地完成課題實驗任務!

篇五十八:課題階段總結

我們教研組從20xx年3月開始展開《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的小課題研究工作,本教研組針對學校實際情況,從我們農場中學史地教學角度出發,按照課題研究的相關工作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將小課題階段性總結如下:

一、全體成員分工合作,協同參與

為了使課題研究工作能夠正常有序的開展,我校教研室負責了小課題的安排工作,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展開教研小課題研究,本教研組課題研究以課題為主線,採用學科分工的課題研究方式。課題負責人:劉江平

課題成員:郭綿成、胡英、李桂榮

地理讀圖、用圖能力的研究成員:劉江平、郭綿成歷史讀圖、用圖能力的研究成員:胡英、李桂榮

二、開題以來的研究過程

(一)課題提出

地圖是地理歷史學的第二語言。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訓練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這是十分重要的任務。

1、學生常常在學習時總是跳過地圖或只看有彩色照片的圖來作為一種欣賞,根本沒有讀圖的意識。

2、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對讀圖、用圖甚感困惑,很多同學,特別是一些女生,最頭疼的就是讀圖,並且缺少讀圖意識,沒有用圖習慣。

(二)課題研究設計

(1)、研究的基本思路

根據史地學科有特點,史地學習離不開地圖,地圖是史地學科的第二語言,培養地圖識讀能力是地理歷史教學的重要目標,正確閲讀地圖,從地圖中獲取有效信息,進一步分析地理歷史現象及其規律,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

(2)、研究目標

中學地理學習階段用到的圖像很多,千差萬別,形式多樣,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讀圖常識,不斷積累經驗,通過讀圖、析圖活動,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空間聯糸、空間組合的空間概念,而且在閲讀地圖過程中通過觀察、分析、理解和記憶地圖得出的結論,使學生能熟悉讀圖步驟,掌握讀圖技能,養成讀圖、析圖、用圖的習慣,形成地圖思維,也就豐富了讀圖經驗。

(3)、研究內容

1、研究分析七八年級學生地理歷史讀圖用圖能力的現狀。

2、研究以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為目標,採用各種讀圖用圖方法進行課堂實踐滲透,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的優化。

(4)、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查閲資料法、課堂實踐法。

(三)、實施過程

(1)開展以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的教研活動,提升了教師的地圖教學能力。

開展了以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的教研活動,提升了教師的地圖教學能力,可以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對於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的革新起到了促進與推動作用,從而有利於史地教學中地圖教學模式的形成與實施。要完成《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這個課題研究,必須要將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與課題間就緊密聯繫在一起。要開展各項教研活動,激發教師的教學教研熱情,努力挖掘教師的內在潛能,提升課題研究的整體品質。在史地教學中滲透強化地圖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涉及到教學諸多方面,如教學思想與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師生關係等,為了促使和加強以上方面的研究,課題組也相應的在組內進行以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為核心的教學設計、集體備課、課堂實施和研討評課等教研活動。

(2)深入學生當中,進行問卷調查

在20xx年3月期間,我課題組對七年級二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諮詢調查等獲得第一手資料。以期瞭解學生對地圖的認知程度,掌握他們在讀圖、用圖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他們對於現行教材中關於地圖的評價以及對教師使用地圖和傳授地圖知識的現狀加以改進等。並在調查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總結目前地理歷史教學中的地圖教學得失,並撰寫了問卷調查的分析報告。

(3)以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為目標,採用各種讀圖用圖方法進行課堂滲透。

如讀圖能力訓練,填圖訓練,板圖講解,分析地圖,繪製簡單地圖,多媒體地圖的運用等等,以培養讀圖基本能力、提升圖文互換能力、養成讀圖分析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教研組每個成員都根據了實際教學情況,採用各種讀圖方法,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成果,並撰寫了課題論文。(四)、研究成果1、學生的地圖認知能力素養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教學中就有意識的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多看地圖,幫助他們初步掌握看圖讀圖的方式,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體會到讀圖學習地理歷史的重要方法,從而逐漸養成了讀圖的習慣。

2、教研組教師讀圖教學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一是地圖教學應用水平大有提高;二是教學思想觀念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學手段更加多樣,教學設計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

三、存在問題

1、不瞭解各種分類地圖

地理地圖可以分成幾種大類型:景觀圖片、示意略圖、統計數量圖,但學生在國中時對這些類型的圖理解不深,所以當看到一些不太熟悉的地理圖時,學生無從下手,因為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地圖。

2、不能將圖和課本的知識點聯繫在一起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將圖和課本的知識點分離了,學生僅是看圖,由於不能和課本上的知識聯繫起來,所以看圖也毫無頭緒。看到一張圖,不知道這幅圖要表達什麼,或者説知道了這張圖的大概內容,但是具體圖上的細節表示什麼卻聯繫不起來,這也和學生對課本不熟悉有很大關係。

四、下一步打算

1.加強認識地圖重要性的思想教育

七年級學生剛接觸地理這門新的課程,這時候對學生進行地圖教育,認識地圖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2.平常地理歷史教學中進一步加強學生如何閲讀和使用地圖

地圖讀圖的方法需要融入每一堂課、每一幅圖,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很好的使用。

3.多引領學生使用身邊的地圖

從身邊熟悉的地圖讀起,循序漸進,最終使學生學會閲讀和使用地圖,幫助地理歷史知識的記憶和鞏固,為學習、生活服務。

篇五十九:課題階段總結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能力,我校開展了課題實驗。我們在豐南區教研室的指導下,在全體實驗老師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一年的研究、實驗,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強化管理。

為保證課題研究能在科學有序的工作狀態下順利開展,我們制定了課題研究的管理細則。要求實驗課題領導小組做到“三必須”:必須隨時聽課,瞭解實驗的狀況;必須加強學習,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必須準時參加每月兩次的課題小組學習活動。課題工作組要在期中、期末分別進行一次初評和總評,及時交流。要求實驗教師加強自身理論的學習,做實驗記錄,每學期上一節實驗彙報課,寫一份實驗論文或實驗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等,做到邊實踐邊學習邊總結。同時還設立了課題研究獎勵制度。這些規章制度的建立,使我校課題研究處於嚴格管理之中,也使課題小組成員凝聚成了一個團結合作的整體。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順利的實施本課題,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必須轉變教師“角色”意識。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要求大家在改革我們的教育同時,教師必須從居高臨下的主宰課堂的局面中解放出來,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我們在課題組學習中明確指出: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學習環境,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表現空間”,讓學生積極思維,任意表達,敢於標新立異。

三、積極探索教學環節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

首先,從本課題組各學期實驗教師的實驗研究課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被教師牽着走的現象明顯少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節課的教學都力求做到:先嚐試後講解,先猜想再驗證,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例如:執教的《長方體的面積》一課的教學,讓學生先試着為長方體做個漂亮的外衣,再想一想如何用簡捷的辦法計算出它的用料(即如何計算長方體面積),再引導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發表個人見解後,再小組合作交流,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創設出了五種之多的計算方法。這樣設計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為自主發展打下了基礎。

本學期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我們組織了同組共研一課活動,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我校的課題研究和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裏吃透教材,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搞,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説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覆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説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實踐表明,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

其次,從教學形式上,重視小組合作研討的學習方式。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積極探索班級和小組、個人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組織形式,採用加強小組合作研討學習的方式。本課題採用小組合作研討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二是:可以讓學生嘗試發現,體驗到創造的過程,三是: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全班交流過程,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鑑,逐步完成對知識的認識,有時還會受同學的啟發,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從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出發,為學生提供了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便於學生髮現規律的探索性材料,給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一特殊的認識活動去體驗數學、感悟數學、領會數學。

四、營造濃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學生髮自內心的客觀需要。兒童好問便是這方面最有力的佐證。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去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探究學習,也唯有如此,我們的課題研究才能實現實質性進展。在具體的實施中,通過正面引導、樹立榜樣等手段給予落實。我們要求教師做到:

1、尊重、熱愛、信任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注的;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以平等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應更多一份關懷。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信任學生,才能使學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開掘出創新的潛質。

2、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到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堅決讓學生解決,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教師絕不暗示,多給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機會。

4、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即指導學生怎樣當學習的主人,怎樣當好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尋找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楚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深度;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步驟;引導學生探索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規律;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使學生及時瞭解學習的結果;引導學生總結過去,使學生學會不斷調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開展課外活動,培養自主、創新、實踐能力

廣泛開展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落實自主創新實驗的途徑。在實踐中,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真分析,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獨立解決問題,這實質上就是創新。為了實現“合格+特長”的培養目標,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育特點,尊重學生愛好,保護興趣,發揮特長,循循善誘,分類指導,協調發展。課外活動開展分思想教育、興趣愛好、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五大類,並建立相應的興趣實踐活動小組,努力創造條件,使廣大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做人,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寓興趣培養於課外活動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針對國小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廣泛地開展了集知識性、靈活性、趣味性於一體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勤學、會學,有創造性地學,進而達到“以學為樂”的最高境界。

2、寓能力培養於課外活動中:廣泛開展課外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素質,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我們開設了科技製作、手工製作、採集標本等活動項目。實踐證明,通過組織學生參加這些培訓,可以鍛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培養其對學習一絲不苟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3、寓創新培養於社會實踐中:根據教學的需要,我們除組織學生走向實驗室、圖書館、運動揚、還組織學生到敬老院、商店等地,使學生擴大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增進了身心健康;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增長了學生才幹,培養了勞動習慣,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展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六、存在與急需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們在一年來在實驗中取得了點滴成績,但由於實驗時間不長,在以後的實驗中我們還有許多解決的問題:

1、如有的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未得到改變,因而只重視教法,不講學法,更缺乏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方法,仍然存在“滿堂灌”、“填鴨式”等不良的做法,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心理壓力過大,嚴重阻礙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

2、老師們在繁重地教學任務壓力下,沒有用心認真考慮課題研究這項工作,更重要的原因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思想觀念更新不好,懶於思考,不願動筆,甚至説沒有從科研工作中嚐到甜頭,所以積極性不高,學校也是迫於上級的壓力,表面上搞課題研究,處於被動的地位,缺乏主動探索的精神,對這項工作敷衍了事。

標籤: 課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mwq7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