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代表發言 >

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新質生產力學習研討會上的發言

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新質生產力學習研討會上的發言

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新質生產力學習研討會上的發言

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新質生產力學習研討會上的發言

今年全國兩會,總書記三下團組,三次談及“新質生產力”,進一步闡釋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法論。科技局作為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的主責部門,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中,扮演着引領推動的角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並不是傳統經驗裏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也就是説,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片水,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方式方法要與時俱進,要創新發展,要提質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當前,商洛仍處靠投資拉動增長的階段,面臨着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雙重任務。作為全市科技創新的主責主業部門,怎麼樣洞察大勢、順應趨勢,立足現有發展基礎和條件,優化調整創新要素配置,迭代升級科技創新,塑造培育新質生產力,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是我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基本考量,也是我們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主攻方向。本次交流研討,我理解,既是理論務虛、又是思維碰撞。下面,我結合對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的學習與理解,以及上次金乾生教授“科技創新與產業重構”講座的啟發和思考,彙報五點體會。

第一、通盤謀劃,注重頂層設計。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所謂“因地制宜”,就是要從實際出發,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把什麼想法、什麼舉措都披上新質生產力的外衣,套概念、喊口號。個人理解,首先,要在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上,準確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和外延,清醒認識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個漫長過程,防止認知上的泛化和濫用。其次,要找準向“新”而動的着力點,做到觀全局謀一域,清晰把握自身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的定位,放眼長遠去思考、去謀劃,客觀看待地域發展落差,充分挖掘自身的資源稟賦、潛能優勢,謀準重點發展方向,穩紮穩打把產業基礎做紮實,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第二、做優園區,提升承載能力。園區特別是各類省級以上開發區,集創新、開放、產業功能於一體,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個人思考,應把園區作為培育塑造新質生產力的主體力量,緊盯新質生產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三個特徵,“一園一策”統籌佈局規劃,以園區建設提標擴容為抓手,有序推動產業進園區聚集、功能在園區集成、要素向園區集中,以園區為基點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堅持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鍊一體部署,致力於形成科技先發、開放先行、產業先進的發展高地,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增強園區的整體承載力,在局部營造一個有利於催生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小氣候”。

第三、育強主體,促進融通創新。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總書記在去年長江經濟帶座談會上強調,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着力點,提出建設“生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個人理解,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是我們推進西商融合發展的政策紅利,也是方法論。就科技工作而言,就是要用活用好這個方法論,立足“共”字做文章,在視野上,要把商洛視作建設西安科技創新中心的產業腹地或轉化基地,大視野謀劃構建西商創新聯合體,探索與西安形成互補嵌套式的差異化融合路徑;在方法上,要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下大力氣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深度挖掘企業的創新需求,促其與西安各高校院所的技術供給精準對接,終而將其變成商洛企業“外掛”的研發團隊,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硬支撐”。

第四、着眼長遠,重構創新生態。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客觀上講,目前我市的創新創業生態還有諸多短板弱項,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空白點較多。差距就是潛力!我們要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以康養資源聚集科技、人才等創新資源為主線,以秦創原建設和“三項改革”為牽引,扭住“科技成果轉化”這個根本性任務,下大力氣打造以“用”為導向的市場化科創服務體系,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激發知識、技術、管理、資本、數據等生產要素的活力,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不斷提升創新生態“軟實力”。

第五、前瞻洞察,搶灘未來產業。當前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着世界。在人工智能領域,大模型技術日新月異,不僅成為人類生產創作的新工具,也將重塑生產消費各類經濟業態,創造大量新的應用場景和生態。如,“Sora”“一段話生成一段視頻”,足以顛覆模擬與現實世界;再如,“文心一言”等AI程序“一個題目寫一篇文章”。不難預見,隨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廣泛應用,會將更多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正如金乾生教授在講座中首先“從思維方式説起”,從“敢不敢想和怎麼想”開題。因而建議,在商洛大講堂開設人工智能方面的輔導講座,邀請國內一流專家給我們“科普掃盲”,增強前瞻思維的洞察力,以便更好地識變應變。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daibiao/e863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