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領導講話稿 >

在全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領導小組會議暨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領導小組會議暨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領導小組會議暨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領導小組會議暨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在*月13日召開的全省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我們提出今後的推進會都要在搬遷工作進展快、安置效果好的地方召開,其目的就是給大家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借鑑、比學趕超的機會,看別人的,想自己的,工作就有了方向、有了借鑑,也會感受到壓力。只有這樣,生態及地災搬遷這項工作才會進展越來越快、效果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才會越來越高。今天,我們以現場會的形式,在X市召開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工作推進會議,主要是實地學習借鑑X的經驗做法,對近期各地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交流、總結、分析,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部署、安排、推動,確保今年的搬遷任務如期全面完成,真正把這件惠民利民的實事好事辦實、辦好、辦出水平。

昨天下午,大家現場觀摩了X縣的搬遷項目,剛才又共同觀看了反映X市和X市搬遷工作的專題片,相信大家一定是看有所悟、學有所獲,這背後反映的是X幹部真摯的為民情懷、強烈的責任擔當、執着的工作追求,他們的有效做法、工作模式和成功經驗,值得各地認真學習借鑑。省自然資源廳通報了全省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開展情況,X市、X縣、X縣、X縣作了交流發言,介紹了工作中的做法成效和特色亮點;X縣、X縣作了表態發言,希望知恥而後勇,不甘落後、後來居上,儘快把工作進度趕上來。今年是五年大規模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的起步之年,如期完成今年4萬户、15.85萬人的搬遷任務,對推動搬遷總體實施方案落地見效,全面完成5年搬遷任務具有很強的示範效應、引領作用。下面,我講4個方面的意見:

一、全省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全面啟動、開局良好

今年以來特別是6月13日第一次推進會後,各地各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搬遷工作提上議事日程、擺在突出位置謀劃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效。特別是以X、X為代表的部分地區行動快、力度大、效果好,值得肯定和點贊。工作總體呈現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工作推進有力度。從剛才彙報交流和平時調研瞭解情況看,大家對這項工程的意義背景、政策設計和原則要求,思想認識是到位的,大部分市州、縣區都先後召開專題會議對搬遷工作進行思想發動和安排部署,基本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健全完善工作推進落實機制,加快整合政策項目和資金,推動搬遷工作呈現漸次推進、全面鋪開的良好態勢。X市把生態及地災搬遷作為“一把手”工程,健全完善信息報送、工作督導、定期通報、聯席會議工作調度機制,實行“周通報、旬調度、月總結”制度,力促工作高效有序推進。X市建立“四包”工作機制(市級領導包縣區、縣級領導包鄉鎮、部門領導包項目、鄉鎮領導包村組),健全“五項”推動模式(專班落實、定期調度、聯席會商、技術保障、駐點督導),推動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落實落細。

二是工作推進有探索。各地在省裏總體搬遷方案的指引下,立足各自實際,尊重羣眾意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政策落實、選址規劃、羣眾發動、設施配套、資金籌措、產業幫扶、工作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動了很多腦筋,想了很多辦法,可以説模式各有特色、工作各有亮點。X市按照“基礎設施集中建設、農民羣眾集中安置、公共服務集中配置、特色產業集中佈局”的模式,將5年規劃期內的集中安置點統一開工建設。平涼市圍繞搬遷羣眾“留得住、能致富”,積極建立結對幫扶機制,創新“一區一間一庫一廠一園一地”六個一增收渠道,因人施策落實就業幫扶措施。X縣在“10+‘5’+N”的“N”上大膽探索,採取政府貼息、國有企業統貸、安置房產權抵押的模式,有效解決羣眾貸款難、貸款貴、貸款門檻高的問題。X縣在規劃設計時考慮羣眾入住需求,對集中安置房屋統一規劃設計“簡裝修”,承諾10月底前拎包入住,給羣眾吃下定心丸,為後續“建新拆舊”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X縣着眼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將受災羣眾分類分批安置到“兩城三鎮”,“小縣大城”的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三是工作推進有成效。各地按照“市負總責、縣區落實”的要求,聚焦搬遷實施方案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努力克服暴洪災害、高温酷暑等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兩難多難的局面中,想盡一切辦法搶時間、抓節點、趕進度,有的地方羣眾已搬遷入住,有的地方學校、醫院、產業配套等正在同步加快建設,基本上達到了時序進度。X市計劃搬遷15217户,已簽訂協議13709户,建成安置房10543套,搬遷9797户,分別佔年度計劃的90.09%、99.95%、64.38%。X市計劃搬遷1243户,已簽訂協議1243户,建成安置房1193套,搬遷630户,分別佔年度計劃的100%、96.13%、50.68%。特別是古浪縣等縣區先行先幹,計劃外的1855套安置房已完成主體,12月底可全部入住。

四是工作推進有氛圍。各級紀委監委、發改、財政、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審計等部門,聚焦規劃選址、項目建設、資金撥付、配套服務、產業指導、環境治理、質量監管、監督執紀等重點工作和關鍵環節,上下聯動,通力協作,形成了合力攻堅的良好氛圍。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成立4個專責組,加強工作統籌協調力度,明確省直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和任務。同時成立4個督導專班工作組,包抓督導各地搬遷工作,開展了季調度暨半年預警專項督導。省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執紀監督作用,建立全省紀檢監察機構督導聯動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同步督導、線索暢通、查處迅即的工作合力,以監督執紀問責推動搬遷工作取得快速進展和實際成效。省委組織部召開舟曲生態幫扶專題會議,細化任務分工,持續推進舟曲縣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省委政法委出台《關於加強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區域社會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導做好搬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省財政廳持續加強和規範搬遷補助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省水利廳督促指導各地做好搬遷安置區水利設施建設和“四預”措施落實。希望各級各部門結合實際推出更多硬招實招,拿出更多真金白銀,為持續推進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營造更好的工作氛圍和更優的政策環境,真正形成“大合唱”。

二、推進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要咬定青山、持續發力

當前,實施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省裏的政策設計和配套措施都已全部到位,關鍵是圍繞目標方向和政策要求,全面鋪開、持續推進。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準確把握工作要求,進一步聚焦工作中的堵點、痛點和難點,以攻堅態勢打好攻堅之戰,確保各項工作高質量推進。

一是目標任務要緊盯不放。4月底完成全年搬遷任務的60%、6月底全部完成,這是必須達到的目標,也就是“軍令狀”。現在已經進入3月份了,滿打滿算還有不到3個月的有效施工期,甘南等高海拔地區施工期已不足40天,可以説按時間節點如期完成搬遷任務很重、壓力很大,但這些客觀原因都不是工作推進慢的理由,都不是在搬遷工作中自我留有餘地的藉口。各地要懷着對中央的感激之情、懷着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以“一天當作兩天用”的態度,“三步並作兩步跑”的態勢,咬定目標、爭分奪秒、攻堅破難,確保今年搬遷如期高質量交賬。總的目標是,全年任務必須清零,問題整改必須銷號,配套措施必須方便,搬遷建設質量必須過硬。

二是基礎工作要紮實可靠。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核查認定、建設選址、規劃編制這些都是生態及地災搬遷最基礎的工作,如果這方面的工作不紮實、不過硬,就會給後續工作埋下隱患甚至造成“返工”。核查認定務必精準無誤。各地特別是金昌、臨夏、甘南等地要把精準認定搬遷範圍和對象作為當務之急、當務之要,集中力量開展實地核查認定工作,嚴格按程序、按規定精準認定搬遷對象,一村一村、一户一户“過篩子”,確保“應搬盡搬、應搬先搬”,確保符合搬遷條件的一個不落、不符合搬遷條件的一個不進,堅決杜絕“搭車式”“點將式”搬遷現象。定點選址務必科學合理。要嚴格按照“四避開”“四靠近”“四達到”的原則,將安置點選址與國土空間規劃、鄉村建設規劃有機結合起來,多從羣眾的角度思考問題,科學合理確定安置點選址,堅決把牢把好安置選址“第一道關口”,做到搬一處、成一處。特別是尚未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安置點,要儘快組織開展評估,不適宜建設的堅決叫停、另行選址,絕不允許把羣眾“從一個隱患點搬到另一個隱患點”。規劃編制務必因地制宜。遷入區要結合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做好集中安置點規劃設計,根據自然地理格局、地形地貌、風俗習慣、傳統文化等確定建築風貌、住房户型,凸顯文化特徵和地域特色,讓遷入區“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避免千篇一律、單調呆板的“兵營式”佈局。同時,從項目選址、設計、確定建設方案、平整場地、採購材料、工程施工等各環節,都要請羣眾參與、監督。這裏再特別強調一下,個別地區採取存量房安置的方式,要注重解決好房價、面積、户型和羣眾需求不匹配等問題,關鍵是不能把商品房的庫存風險轉嫁到生態及地災搬遷上來,這點一定要把握好。

三是住房建設要質量過硬。作為民生工程,集中安置點房屋的質量過硬不過硬,直接關係到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直接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一定要深刻汲取當年岷漳移民工程質量方面的教訓,樹牢底線思維,始終把質量安全作為搬遷工程原則性、根本性的問題來抓,真正將其打造為精品工程、民心工程。要把好招投標關。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讓真正有實力、有實績的企業中標,絕不能單純追求低價位,絕不允許將工程違法分包、轉包,防止層層截留、偷工減料,減少必要的施工程序,影響房屋建築質量。要把好質量監督關。住建部門要按照工程建設項目要求做好生態及地災搬遷安置住房建設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聚焦集中安置工程建設特點和薄弱環節,壓緊壓實參建各方主體責任,注重發揮羣眾參與監督的作用,形成抓質量安全的強大合力,確保優良工程,爭創精品工程。特別要強調的是,一些前期工作進展慢的地方,不能因為盲目搶工期、趕進度而影響建設質量,一定要保證合理工期。對不合格的工程決不驗收,該返工的堅決要求返工,該退場的堅決清除出場。要把好責任追究關。全面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嚴格按照“誰施工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的原則,建立責任倒查制度,無論哪個環節出問題,都要查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應負的責任,並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四是後續工作要統籌跟進。建好房子只是生態及地災搬遷的第一步,後續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着眼提升羣眾生活品質,把各方面情況考慮得更周全一些,系統做好“後半篇”文章,提前謀劃、統籌解決好產業配套、公共服務等需求,避免一交了之、一搬了之,確保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生活好、能融入。要常態長效推進產業發展。沒有就業崗位的保障,農民羣眾就難以維繫生計。要抓實產業、就業兩個關鍵,大力發展城鎮二、三產業,增加就業崗位,促進搬遷羣眾轉移就業,提高工資性收入;多渠道增加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低收入搬遷羣眾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大力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休閒度假、健康養老等相關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常態長效開展社區治理。把搬遷羣眾全部納入安置區社區管理服務體系,做好遷出地和安置地的有效銜接,確保不留空檔。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保證入住社區搬遷羣眾辦事有人管、有人辦,全力打造組織完善、功能齊全、管理有序、服務優良、文明和諧的幸福家園。同時,要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和化解,確保不發生重大羣體性事件。要常態長效強化公共服務。對於以新建方式建設集中安置區的,要根據安置規模統籌考慮道路交通、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根據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同步配套學校、醫院、養老、托幼等公共服務設施。採取擴建等方式建設集中安置區的,要結合安置區人口規模及分佈、風俗習慣等因素,在原有配套設施上進行改造提升,盤活服務資源,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五是資金保障要有力有效。“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資金保障關乎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全局。要圍繞解決好“錢從哪裏來的”的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強化金融意識,靈活運用政策性金融支持,為持續推進搬遷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要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在用好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的基礎上,拓寬資金整合渠道,積極與各行業主管部門銜接,利用好農業農村、鄉村振興、城鎮建設、教育衞生、防災減災、生態環保等各領域政策和資金,統籌整合項目資金,合理優化資金配置,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格局。要按照“一户一宅、佔新騰舊”的要求,加快推進遷出房屋拆除和舊宅基地復墾工作,按程序組織驗收和變更調查,加快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交易,在盤活閒置土地資源的同時,不斷擴大搬遷工作的“資金池”。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要儘快完善相關辦法和機制,誰搬遷的進度快、誰騰挪的指標多,給誰支持的資金就多,讓市縣吃下“定心丸”。要創新資金籌措方式。各地要認真做好測算,將資金來源落細落實,在資金籌措方面多想新辦法、多謀新點子,確保建設任務和財力相匹配。像臨夏州制定的新市民公積金貸款政策,X縣採取的政府貼息、縣屬國有企業統一貸款、搬遷羣眾以安置房產權抵押的模式等,都有借鑑意義,各地要在貸款模式、年限等方面大膽創新和探索,加快出台差異化的補助政策,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提供期限長、可操作、能落地的金融產品。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省財政兩批3346億元補助資金已撥付到縣區,截至目前,縣區資金支出率僅為3398%,趴在賬上。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資金結算辦法要求,抓緊會同有關部門抓好結算工作,加快撥付補助資金,為符合條件的搬遷户提供貼息貸款支持,推動資金及時精準落地,最大限度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同時,要嚴格按照“物理隔離、封閉運行”的要求,緊密跟蹤搬遷過程中的資金調度情況,切實把錢用在刀刃上、花在關鍵處。對存在擠佔挪用、截留貪污、違規招投標等違規違法行為的,要堅決嚴肅查處。

三、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要把準方向、嚴防偏差

剛才X同志在通報中指出了搬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各市州、縣區都要認真對照、全面審視。開弓沒有回頭箭。生態及地災搬遷這項工程來之不易,黨中央、國務院關心支持,省委、省政府系統部署,是一項一舉多得的民心工程、生態工程、發展工程,各地要高起點謀劃、高效率推進、高標準落實,真正把這項工程幹成幹好幹出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工作中要防止一些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確保蹄疾步穩推進。

一要防止“各行其是”。省裏出台的搬遷實施方案,對搬遷計劃、安置方式、搬遷程序、建設任務、資金保障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這是各地開展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的總遵循和總依據,必須做到依規操作、有序推進,不能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想當然、各行其是。當然,這和我們鼓勵各地探索創新並不矛盾。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能把經念歪了、把路走偏了、把好事辦砸了。比如,在定點選址上,我們提出了“四避開”“四靠近”的原則,但從實際選址建設的情況來看,不夠科學、不夠規範的問題普遍存在、較為突出,一些安置點選址沒有嚴格落實“四避開”“四靠近”的要求,甚至一些農村插花安置自建房就近選址,存在“房前搬到屋後”“原址重建”的現象,這就違背了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的初衷。

二要防止“急功近利”。搬遷對羣眾來講是大事,有顧慮、有反覆是正常的,這就需要我們耐心、細緻地做工作。一定要在把握好“是否符合羣眾意願、是否維護了羣眾利益”這個關鍵問題的基礎上,與羣眾“面對面”交流、“一對一”講解,為羣眾答疑釋惑解難,幫助羣眾算好“經濟賬”“生態賬”“發展賬”“長遠賬”,引導羣眾從“要我搬”轉向“我要搬”,切忌一哄而上,搞運動式、強迫式、點將式搬遷,更要堅決杜絕一些領導幹部“急”個人一時之功,“近”個人一己之利,損害羣眾長遠利益。同時,大家也要認識到,無論是搬遷、還是融入都需要一個過程,社會有些看法、工作有些矛盾都是正常的,我們自己要保持足夠的政治定力和歷史耐心。

三要防止“前熱後冷”。從各方面反映的情況來看,市縣普遍將工作重點放在搬遷入住這個前期環節上,在搬遷政策與其他支持政策融合上做得不夠,對羣眾搬遷之後的產業發展、羣眾就業、社會治理等後續環節考慮不夠、謀劃不足。有的安置點產業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後續扶持政策配套不到位,吸納就業能力不足,導致搬遷羣眾就地就近就業困難,缺少穩定增收渠道,後續發展缺乏支撐。有的安置點配套公共服務不完善,沒有系統考慮搬遷後的就醫入學和社會保障等接續問題,社區管理不到位,搬遷羣眾穩不下來,容易迴流。有的安置點大部分羣眾仍在原居住地從事農業生產,“兩頭跑、兩頭佔”,存在穩不住的風險。

四要防止“拔高降低”。省裏確定了每户“10+‘5’”的搬遷補助標準,這個補助標準比國家對山東、河南等黃河灘區搬遷補助標準還要高一點,是目前國內最高標準。我們也明確提出,各市州根據地理環境、安置區選址、搬遷成本等因素,在確保財政補助標準不變的前提下,採取差別化的方式予以補助,各地在這方面也出台了一些相應的措施。但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統籌考慮資金平衡、發展所需,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確保當期可承受、長期可持續,合理確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內容,既不能盲目拔高標準,造成跟風攀比,超出羣眾經濟承受能力,也不能隨意降低標準,影響羣眾生活質量。

五要防止“單打獨鬥”。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時間跨度長、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無論是選址建設、拆舊復墾,還是就業幫扶、產業扶持,這都不是靠哪一個部門的力量就能單獨完成的,必須系統謀劃、整體協同、統籌實施、聯合作戰,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才能確保這項工作有序實施、穩步推進。這裏特別強調一下,目前有的市、縣工作專班還沒有組建起來,存在單純依靠自然資源部門的情況,一定要參照省級工作機構設置模式,立足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全流程,強化本級專責組和工作專班力量,切實做到工作有人抓、責任有人擔、問題有人管,確保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四、抓好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要勇於擔責、敢打硬仗

生態及地災搬遷是中央關心支持的大事,也是關係羣眾安危冷暖的急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始終以對黨、對歷史、對人民羣眾絕對負責的政治擔當、責任擔當和工作擔當,用心用情用力抓好這項工程,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回報黨中央的關心關懷,增進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責任要再壓實。按照“省級統籌、市負總責、縣區落實”的推進機制,省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切實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根據實際情況繼續完善政策,對於重點工作任務和省級共性問題,要按月進行調度,一月一通報,直接通報到市縣黨政主要領導,省裏每季度召開一次推進會,督促市州、縣區加快工作進度。相關責任部門和有關單位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各負其責、分兵把守,同心同力、同步同向,不斷形成工作合力。市州、縣區要堅決扛牢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的主體責任,凡有搬遷任務的市州、縣市區,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帶頭幹,不要當“甩手掌櫃”,一定要親自部署重要工作,一定要親自過問重大問題,一定要親自協調重要環節,一定要親自督辦重要事項,強化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

二是政策要再加力。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利、林草、教育等有關部門要立足現有政策基礎,充分發揮各自行業領域資源力量,主動“擔擔子”、積極“出點子”、多方“找路子”,及時準確捕捉國家政策信息,在產業項目、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積極爭取對口國家部委的政策、項目、資金支持,找準、找好生態及地災搬遷與國家和省級救災減災、生態補償、鄉村振興、生態修復、土地綜合整治、新型城鎮化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交易等相關政策的切入點和契合點,結合實際儘快出台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打好“組合拳”,為搬遷工作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三是作風要再提升。總書記諄諄教導我們,“天底下哪有那麼多四平八穩、順風順水的事,如果工作都那麼好乾,誰上去都能幹,那還要什麼擔當呢?”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必然會碰到形形色色的障礙、各種各樣的困難,越是任務重、越是矛盾多,越需要能擔事的硬肩膀、越需要幹成事的好作風。各地各部門要把搬遷工作作為檢驗幹部責任擔當、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風的“大考場”,比作風,比能力,比進度,形成大幹快上、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組織部門要注重在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一線發現幹部、遴選幹部、任用幹部。同時,生態及地災搬遷工作要對羣眾負責、對歷史負責,決不能有半點“花架子”,必須實打實、硬碰硬,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穩紮穩打做好各項工作,確保每一個項目都是精品工程、每一個政策都惠及羣眾,以紮實的成效贏得羣眾認可。

四是督查要再硬化。省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省直相關部門,採取自查互查、互查互評、以查代訓、現場督辦等方式,加大對各地工作落實情況的督導,對等待觀望、推動不力、敷衍塞責、進展緩慢的市縣公開通報、責令整改,對拒不整改或整改成效不明顯的地區,由紀委監委、組織部門核實情況後,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各市州要盯緊工作進度、工程質量、資金使用等情況,加大對所轄縣區工作開展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進度符合計劃、質量符合標準、資金高效使用。

總之,希望各地在生態及地災搬遷這件大事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這次現場會之後,省裏將繼續在工作進展快、安置效果好的地方每季度召開現場會,以這種方式激勵先進、鞭策後進,使搬遷工作駛入快車道、提高滿意度、打造升級版、幹出新精彩、形成好氛圍,共同把這件好事實事辦好辦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lingdaojiang/vndyd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