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工作總結 >

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多篇

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多篇

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多篇

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篇1

“學語文,要有強烈的語文意識,要用語文的眼睛看問題,用語文的耳朵聽聲音,用語文的心感受語文。”這句話對於全體語文老師來講,值得反覆咀嚼回味。

有幸聆聽了18節參與無錫市新秀課堂教學評比的考核課,形式採用的是同一年段同一教材的橫向式比較。教材的內容極富有挑戰性。中年段:議論文《説勤奮》、科技説明文《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敍事文《維生素c的故事》;高年段: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寫人文《鞋匠的兒子》;低年段:韻文識字教學。然而面對困難,我們的參賽選手表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他們的課堂教學向我們傳遞出這樣的信息:堅守本質,清清楚楚教語文已成共識,語文課堂正向我們期待的閲讀課迴歸那濃濃的語文味撲鼻而來。

18堂課已結束一週,給聽課者留下了什麼呢?我個人而言:

(1)留下了語言。語言不是抽象物,一個詞語,一句話只有在具體的語境裏賦予其形象方可顯露生命。來自西郊國小的徐玉娟老師執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可謂是“一個詞,一株樹,一種精神”她以“望而生畏”為主線,讓散落的語言珠子得以串聯,以“望而生畏”為核心,使全文的語言情感有了向心力,為了給它找到合適的語境,徐老師把“多少,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作為它的背景,分三個層面推進其之所以讓人望而生畏的原因:在惡劣的環境中抗爭;在頻遭摧毀中抗爭;在面對命運不公時抗爭。讓“語、像、神”三位一體。

紮實的語言訓練,不同的教師演繹着同樣的精彩。如:從“堅硬”想到硬到用刀都刻不動的地步,師生合演“兩合抱粗”,把“蒼鬱深沉”的綠跟常見“翠綠、鮮綠”比較。陸橋的王華老師則通過三組清晰的詞語分類讓學生領略青海環境之惡劣,高原紅柳不屈的神奇。他用教學告訴我們詞語是有“温度的”“一切景語皆情語”。黃惠萍老師執教詞語則帶有中年段的特點,在《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中,她巧妙地把詞語學習納入文本系統中,教學“天涯咫尺”先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引入,設問從“若”你看到什麼?現在這樣的願望能實現嗎?由學生回答引出:互聯網讓知己親人實現了“天涯咫尺”的夢想,讀課文語句“從北京的電腦上發一封信到悉尼,只要幾秒鐘,對方就能收到”“在網上和親友通電話,電腦裏不僅能傳來對方的聲音,還能顯現他的形象”於是“天涯咫尺”在學生的頭腦中留存的不僅有温情的浪漫,更有高科技的神奇。

(2)留下了形象與情感。王船山在《詩繹》中説到:“無字處皆其意也”的確如此,書法中的“飛白”,繪畫中的“留白”文字作品中的“空白”都是藝術的最高境界。緊扣哥倫布的情感線索來感知人物形象,是執教《維生素c的故事》老師設計的共同點,但周莊的趙燕老師處理情感更為細膩,善於捕捉空白點,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而動情。設計了哥倫布與病重船員揮淚告別的情景:那握手再握手,流淚再流淚,擁抱再擁抱,那份自責,那份歉疚把學生帶入當時場景,讀出了文字背後的悲與情。劉敏老師在《説勤奮》議論文教學中,這樣來進行細節處理的:採用劃 (劃出司馬光、童第周勤奮的句子) 品(抓住“警枕”“一遍又一遍”“滾瓜爛熟”“起早貪黑”悉心體會)比(把司馬光和童第周的勤奮放在一起讀,體會勤奮人共同特點。隨機圈劃抓緊時間,睡覺時,天剛亮,睡覺前等詞。通過比較,學生體味出:不管你有多聰敏,不管你基礎有多差,都要努力才能成功。

(3)留下了佈局謀篇的印記。《説勤奮》的陸海芳老師,能根據文體特點,領悟作者如何講道理,並在課文研讀中去理解句子含義,體會句與句間的聯繫,可惜分析的痕跡隨處可見。華娟老師執教的《鞋匠的兒子》,以議員心態的變化作為切入點,以此為主線,全面展開,然後抓住林肯的三段話重點理解,體會林肯的偉大人格魅力。若能有段“補白”林肯演講後,議員在想些什麼?若能留點“讀寫結合”時間,教學更有味。

當然值得欣喜的課堂還有很多,黃榮偉老師乾淨利索的語言,李紅霞老師富有童真和感染力的語態,還有劉錦萍老師有滋有味的低年段韻文教學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我們感到這次課堂,老師們的目標簡明瞭,手段簡化了。補充大量資料的臃腫課堂現象不見了,教學設計環節繁複,設問多多的“迷宮”現象不見了。

當然在課堂中還有一些不足,有些問題雖不具有普遍性但有代表性。

(1)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非此即彼,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迴歸分析式教學,把對教材的理解等同於教學設計。我們要摒棄教師為主體的理解性教學,因為它忽視了學生感悟、質疑能力的培養。

(2)在文本解讀中,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不能斷章取義,把局部單獨地、機械地,隔離開來,文本教學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我認為語文悟文必須從全篇着眼去讀,去探究。

(3)教師人文素養與課堂教學有直接影響。語文教師只有擁有厚實的文學積澱才能自如的駕馭文本,呼籲每個語文教師要做讀書人。好讀書,讀好書。

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篇2

為提高我們在課堂教學效率,加強教育科研工作,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我校組織老師們學習了河南永威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模式,按照眭校長“不等不靠,快學快用”的要求,我校教師積極行動,研討出了我校“先學後導,當堂訓練”各年段的課堂教學模式,並先後有10位老師進行了教研課探索。為進一步鞏固與運用模式,4月7日至4月17日,我校進行了“先學後導,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改革活動。

這次活動歷時9天,41位青年教師參與了講課,聽課的老師達950餘人次,是我校近年來規模較大的一次課改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廣大青年教師認真學習,迅速落實,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老師們由起初的觀望、懷疑、迷惑、被動到最後的主動思考、靈活運用,轉變速度非常快,課改呈現出了良好的態勢,反映了我校教師善學善用的良好風貌。

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本次課改活動的亮點:

1、靈活運用模式,課改效果明顯

在各教研組老師的努力下,我校“先學後導,當堂訓練”的課堂模式迅速出台,並立即付諸實施,從3月19日開始學習至4月7日進行正式課改活動,時間僅半個多月,但從這次活動的成效來看,卻是比較令人滿意。首先,老師們能根據自己的課型制定出較為準確的學習目標,並放手讓學生自學,這是觀念上的轉變,也是比較難邁的一步,但老師們做到了。其次,課堂上老師的語言少了,由過去的“教”變成了“導”,學生的能動性被激發出來了,教師真正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引導者、參與者。第三,“當堂訓練”使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2、教學風格各異,凸顯個人風採

參與講課的教師,教學風格各異,各有千秋。劉繼芳老師巧妙創設情景,以為女兒過生日選禮物為由,將教學目標情景化,通過遊戲、競賽等,讓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氛圍中走進了知識的殿堂;李鳳霞老師通過自學提示中的“三讀”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同時又讓學生以自述方式瞭解太陽的特點,在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馬荷君老師激情洋溢,和學生同台表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趙曉虹老師語言親切、優美,課堂組織語言精練,讓學生認識了《音樂家莫扎特》;何玉蓉老師通過視頻、配樂等手段,注重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學生踴躍發言,學習熱情高漲,從而體會到了老書記的高貴品質等。

3、評價語言豐富,學生興趣濃厚

在我們的課堂中,孩子們個個活潑、自信,沒有拘束,沒有緊張,他們的心情舒暢、明朗,表達的願望急切而熱烈。這都緣於老師那及時而富有魅力的評價語言,其中既有對孩子們的真誠鼓勵,也有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如王曉慧老師的課堂上,老師始終面帶微笑,語言親切,當學生講故事成功時,她説“送給你一個會講故事的小烏鴉”;當學生積極思考時,她説“送給你一個愛動腦筋的小烏鴉”;希望學生回答問題聲音洪亮時,她這樣引導:“小烏鴉説了,她最願意和聲音洪亮、有感情朗讀的同學作朋友”等。在鄭津霞老師的課堂上,她的目光始終關注着學生,當學生説“我想對啞巴説”的時候,她親切地糾正:“要尊重他人,應説成聾啞人”等;嶽雪玲老師引導學生朗讀時,告訴學生:“不要拿腔拿調,平時怎麼讀就怎麼讀”,“孩子,慢點,彆着急”等,這些都反映了我們的老師能夠着眼於學生,落腳於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課改思想進一步得到了落實。

4、課件製作精美,直觀效果突出

從本次活動來看,老師們在課件製作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不僅實用性強,而且富有美感,有很強的表現力,能把抽象的、靜態的、枯燥的知識,直觀地、形象地、鮮活地呈現給學生,真正起到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拓展教學、深化教學的目的,也反映了我校青年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正日益提高。如段慧燕老師的《雷雨》一課,通過動態的雨前、雨中、雨後的情景,讓學生結合文字去讀,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楊雅麗老師的《theocean》一課,有趣的海洋世界,配以生動的音樂,加上楊老師深情的朗讀,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李素文老師將江南美麗的風景圖片,配上優美的文字,動聽的音樂,加上老師的吟誦,學生對江南的印象不言而喻,石智紅、郭永翠、陳莉、陳薇、範宏霞、黃錦鋭、張海霞等老師的課件製作也很精心,能很好地利用課件進行直觀教學,效果突出。

二、活動中暴露出的問題和不足:

第一、“放”與“管”的關係處理還不夠恰當。

老師們雖然定出了模式,也逐步去嘗試模式,但步子還邁得不夠大,亦步亦趨,對學生將信將疑。課堂中表面是讓學生去自學了,“放”手了,實際上卻總是放心不下,“枴棍”始終攥在自己手裏。這和我們的觀念轉變有很大關係,我們總是關注自己的教學任務完成了沒有,關注自己設計的環節進行了沒有,而忽視了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學生,我們的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的,我們過分相信自己而低估了學生的能力,而事實上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只要我們的課堂駕馭能力提高了,問題設置恰當了,“放”多少,“管”多少,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宏觀與微觀的關係處理還欠妥。

部分教師對新教材的學習和鑽研程度還不夠,對教材的挖掘還不夠深,對教材的廣度還不能從宏觀上正確地把握。具體表現在課堂就是學習目標的制定不夠準確,要麼想面面俱到,教學設計過於繁雜,要麼就是目標定得太淺,課堂顯得過於蒼白。這就需要老師們走進教材,虛心學習;而課堂的細節,就要微觀去處理,需要我們課前備課下一點功夫,如有的老師課堂語言較隨意,一説起來就控制不住自己,而且頻頻出現失誤,這就需要課前將提問語、過渡語等進行設計,備得越細,失誤當然就越少。

第三、課堂上老師

的激情還不夠。

老師是需要一點激情的。我們不可能一節課40分鐘全都激情洋溢,但最起碼講課是要有技巧的,就像一篇小説,總要有高潮,讓人慾罷不能,我們要以自己的情激發學生的情,以自己的情感染學生的情,永威模式的一個特點就是要讓學生有緊張感、興奮感,這和我們的要求也是不謀而合的。學生不是無情物,文章不是無情物,課堂更不是一潭死水,要想讓學生讀得好,學得有興趣,就需要我們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有跌宕起伏,深深吸引學生的心。如果我們自己都是平靜如水,怎麼能要求學生波瀾壯闊呢?

總之,本次活動總體上來説是一次成功的、務實有效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既提升了我校教研水平,又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了我校青年教師的成長。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希望老師們繼續發揚本次活動所取得的成績,同時有針對性地彌補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足和問題,努力開創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篇3

本學年,我校全面貫徹翁旗教育局20xx年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重課堂、抓實際、求實效,從根本上轉變課堂教學模式,紮紮實實地推進“以學定教,同案協作”課堂教學改革,精細化管理,精緻化教學。下面是我校本學年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的點滴做法,在此向各位領導、來賓和同仁介紹一下,望不吝賜教和指正。

在推進“以學定教同案協作”課堂教學改革中,我校實施精緻化管理,努力提高課堂實效。力爭做到四抓四上:即抓隊伍上層次,抓管理上水平,抓學生上質量,抓特色上台階。

一、以校本研修為平台抓隊伍,教師素質上層次

教師的業務學習從最基本的做起,首先研究教材,讓專任教師實現學科體系系列性。學習課標,掌握學科年段目標和整體要求。學習教材,通覽教材,構建本學科的知識樹。

其次研究學生,實現目標的層次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坐姿、站姿、説姿、寫姿)、學生的知識基礎(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學生的學習狀態(興趣、主動、積極),本學期我們將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納入教師量化評價之中,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

再次,研究問題,實現教學的針對性。針對“四步八環節”教學模式及有效課堂教學評價進行課堂教學常規檢查活動。(單元備課、課時個性化備課、教學反思、課例展示);針對青年教師業務不熟的問題開展教學能手、骨幹教師上示範引領課活動。(示範課、展示課、公開課、觀摩課記入教師年度考核);針對課堂教學風格的形成開展“教學經驗”觀摩推廣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單元備課展示;一堂研究課;一次研討活動;一篇研究論文的“四個一”教研評比活動。

二、以課堂細節為着眼點抓管理,課堂教學上水平

1、創建和諧、自主、開放、創新的精緻的課堂。

1)、以整體性整合資源、設計教學,做到單元、課時目標清。從備“一課”向“單元備課”轉變。即以主題單元教科書的主題單元為依託,在整合教科書選文內容、活動內容、練習內容和可鏈接的豐富課外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全盤考慮的單元整體備課教學。這裏的主題可以是教科書本身呈現的某一個主題單元,也可以是某個統整的專題領域。如:語法、修辭、寫作、數與式、函數、電學、力學等。通過整體的集體備課,教師們擺脱了過去應付備課的局面。

2)、以學科課程標準為準則,教學內容當堂清,當日清。以學科課程標準為準則,確立體現全體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進步軌跡明顯的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每節課公佈學生學習目標)當堂當日達成。

3)、發展完善“四步八環”的教學模式,課堂關係清。(1)、不斷髮展和完善“四步八環”的教學模式,加強集體備課管理,創建單元集體備課的基本模式。(2)、實行聽課反饋制度。(3)、教師隊伍建設抓“雙基”(即學科教師要練本學科的基本功,要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對所教學科要過“三關”(即年段課標關,教材理解關和單元目標關)。打造校內精品課。

2、建立課堂教學診斷與改進機制,各塊職責清實行“開放式常態課推門互聽制”和“常態課積分制”(1)、教導處提前一天以隨機的方法確定被聽課的教師,並提前告訴任課教師。學校將依據學科、級段,組成臨時聽課小組。按“以學定教”有效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進行量化,學期末取平均分。未抽到的教師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聽課。每學期各任課教師被抽聽的次數是2至3節。每位老師一學期必須聽常態課15節以上。對聽常態課的教師,實行簽名積分,學期末根據聽課的節數計入年度考核。

(2)將常態課的質量作為對教師課堂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將學科教研組每位教師常態課的累計積分作為教研組長工作績效考核的內容;將年級段每位教師常態課的累計積分作為年級段組長工作績效考核的內容。

三、以課堂觀察為手段抓學生,關注學生髮展上質量實現課堂精緻化的管理

應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課堂觀察,做到每堂課重點觀察1-2個學生。做好觀察記錄,分析研究每個學生的發展狀態,進而提高質量。

1、以典型學生為觀察對象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教師需要以一些具有典型行為表現的學生作為重點觀察對象,通過個案研究,逐步總結出一些具有普遍教育意義的策略和手段,在觀察中積累“個案知識”,由此,教師才能真正關注有着具體需要的學生。

2、以學科特點為抓手進行課堂觀察

課堂是教師實施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在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方面,每個學科都可以結合自身特點,通過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發揮作用。如可以結合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點,通過小組合作和生生互動的語言能力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提升交往能力;在數學學科中創設生活情境或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在音、體、美等課程中通過各類遊戲及比賽來創設和諧的交往氛圍等

3、以案例撰寫和反思為主要載體展開教學活動

教師要對觀察、分析、研討、反思情況做出及時的書面記錄,並與撰寫案例有機地結合起來。觀察與分析的目的在於因材施教。要尊重不同差異學生的各種行為與表現,要多觀察、多記錄、多認可,讓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成長。通過各種活動對學生行為展開系統觀察與分析,就能逐漸掌握每個學生的興趣、專長、性格特點等,然後採取不同的指導方式,使學生從不同的起點上都得到發展,有所進步和提高。關注學生髮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而聚焦學生行為,展開對學生行為的觀察、記錄、分析與反思,進而開展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是這一核心理念的最好體現。每學期每位教師至少有一篇典型案例,一個成功的教育敍事故事,一篇深刻的反思。

四、以“露一手”為載體抓特色,整體工作上台階

1、科技教育:理化生學科依據學科特點組織開展小發明,小製作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知識競賽和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效果較好。

2、校本課程:每學期開展了一次國學經典誦讀、美術剪紙、音樂器樂比賽活動,成功舉辦一次體育運動會。

3、社會實踐:在團隊活動學科研究和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方面,每學期每個學科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4、讀書活動:積極倡導“書香校園”文化建設。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指導學生背誦積累課標中要求國中生應達到的古詩詞背誦,在每週的單日晨讀全校背誦國學經典,併成為習慣。以課堂閲讀、班級閲讀、網絡閲讀、讀書交流會等形式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讓閲讀成為學生的習慣。每學期舉辦一次讀書節活動,讓書香浸潤校園。

總之,無論課堂教學改革取得如何的成效,但課改的過程總是艱辛的,沒有任何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能適用於所有的課堂,也沒有任何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能適用於所有的老師,更沒有哪一種課堂教學模式能適用於所有的學生!因此,我們所要學的是這種教學模式的思想精髓,要批判的學,要科學的學。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讓課堂精緻起來,在由“照葫蘆畫瓢”的“形似”到自我創新的“神似”的過程中成長,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在課改的進一步推進中,我們一定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精緻的課堂教學是我們永恆的追求。

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篇4

地方課程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已經促使我們地方課程任課教師不僅僅簡單地設計每一堂課,每一個教學環節以及教師必要的引導性語言的攝入,而是全面開展地方課程新理念,把“以學為主、當堂達標”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目標。每一堂課都必須向課堂要質量,仔細分析討論每一名學生在體驗與活動中發展的深度與廣度。“以學為主、當堂達標”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研討,給地方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更準確的教育要求和標準。 那麼如何開展地方課程《成功訓練》學科“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教學研究。

一、理解和認識地方課程的教學理念

地方課程教學大體上可以歸納為六個字“悟其行,研其教”。“悟其行”就是作為一名地方課程的教師一定要領悟到所教學科的教學宗旨是什麼,自己應當以什麼樣的教學理念去參與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自己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起到那些作用;而“研其教”則更説明了一個硬道理,我們都知道“成功訓練”課程的教學是將成功學的理念轉換為各種“體驗式學習”的活動,通過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式的體驗與探究,培養學生走向成功。但如果單一的為了活動而活動,不去鑽研教學,不去了解學生需要什麼,更不去想學生會不會喜歡而盲目地去教學,甚至在教學中教師拿着教材“照本宣教”,這樣不但收不到地方課程的教學目的,而且會在學生的心裏逐漸對《成功訓練》課產生無趣和厭學的想法,一個讓學生不感興趣的教學是我們教師最大的失敗。針對一節普通的地方課課堂教學,課前仔細鑽研教材,體會教學目的所在。巧妙地設計教學環節,以活動體驗、交流、溝通、合作等多種手段為教學基礎,情景教學活動為中介,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活動中的角色扮演、情景體驗、行為訓練、談話溝通、經驗分享、認知澄清等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形式,在師生共同參與活動之中,引發學生相應的身心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適應能力。針對“以學為主、當堂達標” 課堂教學改革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自主參與,並能真正體會地方課程的學習樂趣及收穫。

二、分析、反思地方課程教學的設計

任何學科的課堂教學都不是沒有遺憾的教學,而地方課程的成功訓練學科教學剛剛步入研討階段,遺憾的教學正是我們積累實踐教學經驗的寶貴資料,認真反思我們的每一次教學,仔細觀察和分析每一次課中學生的發展狀況,就可以不斷地完善我們的課堂教學,促使我們更好地開展地方課程教學的研究。在課堂教學的不斷完善與改進中可能出現的幾點問題有:

1、教師的教學理念體現不夠;

2、課堂預設的教學目標過高或偏低;

3、教學情境設計不合理,教學活動設計沒有層次感;

4、教學中教師的引領指導不到位;

5、學生的反思沒有起到體驗與感受相融合。

三、地方課程教學的實踐探究

1、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對教育教學的一種熱愛和追求,是我們一線地方課程教師責任的體現,一名教師如果熱愛自己的崗位,他一定會鑽研教育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在不同的環境中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預設課堂中會出現的種種事件,巧妙地引領學生進行一次次的體驗與收穫,在學生獲取成功快樂體驗中充分體現教師的人生價值。反之,如果教師有着“以教而教”的思想動態,就不會認真備課,更不會去研究教材,而是有課的時候拿出教材看一看,參照一下教師用書,上課的時候拿着教材“照本宣教”,根本不去創設什麼教學情境,課堂學習枯燥無味,這樣的教學根本體現不到地方課程教學的目的所在。比如活動體驗發展訓練課學習內容裏的《取水》、《傳球》,這些遊戲學生在體育課上已經做過,如果我們上課不去創設巧妙的教學情境,設計多種教學環節,學生還會有興趣、有挑戰慾望嗎?以及《創意造句》等室內教學如果不去積極設計教學環節,吃透教材,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創新發展,學生已經在語文課上學會了基本的詞語造句,還會期待學生在地方課程課堂上有更好的表現嗎?這種“應付式”的教學只會把我們地方課程的教學推向低谷,得不到社會和教育的認可,更體現不了我們地方課程教師的人生價值。

2、課堂預設的教學目標過高或偏低。“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理念就是讓學生通過每課的學習,所有學生都能體會學習中的挑戰和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取成功的快樂。如果在一課中教學目標過高,設計的活動中就會出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高不可攀、失去挑戰的信心,從而產生畏懼感,造成教學失敗;反之,如果為了照顧全面,而單一地設立教學目標偏低,簡單的活動難度就會讓大多數同學輕易獲取成功,失去挑戰的積極性,沒有挑戰的學習就會使學生感到無味,厭學,從而失去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教學時一定要全面瞭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不同的學生來設計教學,讓學習目標有層次感。例如: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傳球》一課,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為總目標,可以設立兩人合作能力的發展目標,針對全體學生,給學生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獲取成功的快樂。針對總目標還要設立輔助能力提升的教學目標,就是“障礙傳球” 多人合作能力提升目標,教學形式以小組選拔對比競賽進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內所有成員的交流、討論以及自己在兩人合作體驗成功的經驗的基礎上為小組獻計獻策,再一次挑戰活動的難度,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從而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氛圍,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了自主參與,主動獲取成功快樂的學習樂趣,達到“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目的。

3、“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理念對地方課程的教學的設計一定要科學化、合理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參與教學,通過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融合學生感興的系列性活動,讓學生在新奇中躍躍欲試,在感興中主動參與,在自主挑戰和認知中體驗,在反思中感受和領悟,從而得到綜合能力的昇華。例如:“以學為主、當堂達標”課堂教學體驗式發展訓練的課型基本教學設計為:創設情境導入——引導學生角色扮演——初次體驗感受——交流與溝通——嘗試探究——獲取成功——反思體會(能力對比)——知識昇華(成功加油站)——總結歸納。

例如:《成功訓練》課程中的“椅子運動”一課。如果教師不認真備教材,不去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而是單一地按照教材中“椅子運動”遊戲活動的要求和規則來組織教學,課的開始,學生剛接觸活動可能興趣還會很高,但學生在體驗中沒有獲取成功,教師只是運用單調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重複式體驗遊戲活動,一次次的失敗,沒有成功體驗的體會,學生就會感到遊戲的枯燥無味,無心參與體驗活動,只是隨着教師機械地參與活動,根本無法體會挑戰遊戲難度的樂趣,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由積極轉變為消極。反之,教師“吃透”教材,細緻瞭解“椅子運動”教學內容屬於社會適應教育的學習領域,以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為基礎,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學生喜愛的情節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慾望。例如:以“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改革理念為基準,以學生自主參與、主動發展為主的《椅子運動》課堂教學,在課的開始如果設計一個“人物與圖形”站位的激趣遊戲(三角形、正方形、菱形),讓學生在人數不等、活動要求不同的小組遊戲中,通過人與人、組與組之間的合作來完成活動,設計這樣的環節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興趣濃厚,合理的導入不但使學生在活動中產生了合作意識,而且也為本課下面的教學做了較好的鋪墊。同時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椅子運動”遊戲中,以抓鬮來完成遊戲任務的形式來巧妙地引導學生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自由組合,產生活動共鳴,在相互爭搶完成任務中體會到遊戲的難度。這時教師及時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找出適合本遊戲的活動方案,在組與組的相互合作中逐步體驗活動的成功。同時結合學生的發展狀況,在課的結尾設計了談一談、説一説的反思教學環節,讓學生通過自己反思活動過程,交流活動體會中感受獲取成功的來自不易,發至內心地感受成功的樂趣。

4、教學中合理的引與導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理念下的成功訓練課,不僅僅是單一地完成本節課一項或幾項活動,更主要的是通過教學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意恰當的引導,給學生一個主體發展的空間,教師引導要適時適度,不要囉嗦繁瑣,讓教師的引導起到以點帶面、拋磚引玉的功效。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並能合理分配教學活動時間,化解學生在活動中不必要的時間消耗,體現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發展。例如:以發展學生創造力、創新思維為目標的“創意造句”一課。為了營造學生的學習氛圍,不讓學生感到詞語造句的枯燥無味,我在課的開始創設了一個“由點帶面”的教學環節,先讓學生用“算盤”一詞來説一句自己想説的話,觀察學生的自由想象空間,在相互交流中教師及時把握機會,及時導引説出一句“灰太狼看見喜洋洋,心裏打起了鬼算盤”,這樣富有童話色彩的創意語句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學生的創意思維得到了良好的啟發,創意出許多好的句子。這時教師及時提出鼓勵性引導,如:你們真的好棒!、你們真讓老師刮目相看等,並帶有激勵性地對學生説加大難度你們感挑戰嗎?學生有了一定創新思維發展的思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用“算盤、鐵夾子、麪包”三個意義上豪不相關的詞來説一段話,而且要有創意。學生挑戰難度的慾望被激發出來,馬上參與到創意活動之中,課堂氛圍輕鬆愉悦,學生在不同創意的成功發展中充分體會到了自主發展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了我們預想的教學效果。

5、體驗與反思相輔相成

?成功訓練》課程的課堂教學是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體驗與交流、探究中使綜合能力得以發展和提高。學習中有參與才會有體驗,有體驗才會有感受,有感受才會有回味,這種回味性的體驗性交流就是課堂實踐的反思。每一課的反思都來自於學生實實在在的親身體驗與感受。反思可以在第一次活動後反思,也可以在二次活動後人與人或組與組之間的反思互補。反思起到活動經驗的積累和活動能力昇華的展現,教師要結合教學活動進程情況,合理地引領學生反思,要讓學生在反思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找到解決策略,為下一次的活動奠定基礎,向成功的目標邁進。沒有細緻地教學反思,就不會有下一次成功的體驗。

此外,教師課後的教學反思也是教學每課必修的任務。教師應當課課反思自己的教學:如活動中的教學設計是否得當,教學行為是否得體,教學目標是否高效地達成……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逐步完善教學。也可以從宏觀上進行教學反思,如教學的課程可以分為哪些課型、各類課型有哪些共性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共性的問題、活動過程中學生髮展如何,學生是否在創設的教學環節中提升能力、在教學中出現了哪些與教學設計發生衝突的事件等等,及時掌握學生的發展動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創設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

總之,“以學為主、當堂達標” 課堂教學改革下的《成功訓練》教學一定要抓住課的重、難點,多樣化地創設教學目標,以提高學生主體發展為根本,認真瞭解分析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從學生的不同發展角度出發,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慾望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感興的狀態下主動參與、自主發展中動“腦”、動“嘴”、動“身體”。在積極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創新實踐能力,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體驗探究、溝通交流、反思體會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就一定會使地方課程《成功訓練》教學與時俱進,收到科學育人的實效。

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篇5

《動物聚會》一課中,目的是

1、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並以此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勤於動腦,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2.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是加深學生對於“幾個幾”和乘法意義的理解。在一節四十分鐘的活動裏,有些知識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

我的反思有如下:

我以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對於後面的學習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後我讓學生觀察畫面,發現圖畫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都能很好地根據畫面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達到了重點中的其中一部分。學生提完問題後,我從學生的問題中抽出了例題“一共有幾隻小鳥?”

板書,然後再引導學生説出解題的思路,列出乘法算式,在這裏,學生能説出乘法算式並説出為什麼要這樣列式,體會到了乘法的簡單應用,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這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本課的重點並突破了。新課標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會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體現了,效果還是可以的。

在整個課堂中,學生不但動了腦,還動了手,手眼腦協調,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掌握的知識也掌握的比較到位。

標籤: 課堂教學 多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gongzuo/gzg3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