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多篇)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多篇)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多篇)

望廬山瀑布 篇一

作者:馬野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8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三

教材:語文人教新課標

年級:國小二年

課題:《望廬山瀑布》

學校:彰武縣五峯九年制學校

執教者:馬野

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倡導我們要着手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學會望、廬、爐、疑四個生字,理解詩句內容,能想象詩文所描繪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在教學中,合理利用電教手段,通過自主學生字,指導朗誦,分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對古詩的朗誦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激發學生對詩歌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這首古詩語言琅琅上口,便於記誦,也可能多數同學已會背,但詩意不一定理解,教師必須在教學時進行點撥,之後讓學生去讀悟,去體會,去感受,去理解,最後讓他們串講詩意。要求不宜過高,不搞字字落實,只要能説出詩意即可。

教學環境與資源:

我校身在農村,由於受自然環境的制約,學生的認知有限,對於教學活動有很大的難度。就本課中出現的瀑布而言,學生很難聯想到瀑布的雄偉與美麗,而我校遠程教育資源的開通,彌補了這一點的不足。這節課我利用遠程教育模式二中的課件資源,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瀑布的雄偉與美麗,在學生的腦海中先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形象,為感受詩中的瀑布做了良好的鋪墊。除此之外,針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欠佳,我還利用f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

相關教學資源選擇:

多媒體計算機及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談話。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五、一黃金假日的旅遊熱潮,引出廬山,(出示課件)欣賞廬山的美麗景色,瞭解廬山,(廬山在我國江西省北部,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在最短的時間裏拉近學生與廬山的距離,為揭示課題做準備。

二、揭題,解題。

1、揭題

過渡引入:廬山風景迤儷,吸引了古往今來的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在遊覽廬山後題寫的詩作《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

(1)齊讀詩題《望廬山瀑布》

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些關於李白的生平知識呢?

學生:自由談。

(2)你們真行,誰想當小詩人,給大家背誦一首你所知道的李白的詩。

學生:爭當小詩人背誦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詩篇。

(在最短的時間裏拉近學生與李白及李白詩歌的距離,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吟誦詩歌、當小詩人的快樂。)

2、解題

(1)過渡引入:真不錯!咱們班的小詩人越來越多了。唐代大詩人李白,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被後人尊稱為“詩仙”,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學習李白的這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2)誰來説説古詩題目的意思?

學生:解釋詩題

(3)什麼是瀑布?(師生交流)想看嗎?那我們就一同來欣賞一下吧!(出示課件)看了瀑布你們有什麼感受?(師生邊看邊交流)

(通過瀑布視頻使學生初步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形象,從而與我們古詩描寫的對象走近一些。)

三、扶放結合,自主學生字。

1、過渡引入:同學們的感受真不少!那麼大詩人李白,面對廬山的瀑布又是怎樣用詩句來形容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在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把詩句讀通順。

生:初讀全詩,自學生字。

2、我們來認一認生字吧!(出示課件)

(1)讀準字音。

(2)識記生字。

(3)自讀和生字有關的詞。

(4)開火車、鞏固生字。

(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同時利用開火車的小遊戲來鞏固識字)

四、讀讀詩,指導朗讀。

1、字詞,大家認讀的都很棒,那古詩呢?誰願意給大家朗讀一下。

生:讀

2、誰想當小老師,來評一評他讀的怎麼樣?應該怎樣讀?

師生合作,共同總結朗誦古詩的方法。

3、(出示課件)欣賞範讀,伴樂練讀,指名讀,師生共讀。

(通過範讀錄音培養學生正確朗誦詩歌的習慣。範讀之後利用配樂練讀來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使練讀的效果更好。)

五、抓重點詞句想一想,悟一悟。

1、過渡引入:大家讀的很棒,接下來我們分組合作學習自己喜歡的詩句好嗎?哪個小組想學習第一句……(課件出示:合作學習要求,目的是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有目的性。)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先讀讀對應的合作要求,注意按要求完成任務,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可以請老師幫助。

2、合作探究。

(1)小組內討論交流,相互解疑。(生)

(2)全班交流彙報(生)(出示課件)教師適時點撥。

(利用f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

3、大家的彙報太精彩了,整首詩連在一起,你能説的怎麼樣,下面同桌之間來練習説一説。

學生:練説          指名説

師:你們太棒了,把大家的成果交匯在一起,説出了整首詩的詩意。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

學生:質疑。

師:學習了《望廬山瀑布》,你的感受又是什麼樣的?

學生:自由説。(板書:)

4、感情朗讀

師:廬山的瀑布雄壯而美麗,請同學們帶着自己的感情,齊讀這首古詩,同時找出全詩中最能突出瀑布磅薄氣勢的詩句。

(1)指名讀。

(2)比讀。

(3)全班齊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本環節重在培養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以及品讀佳句,積累佳句的習慣。)

六、小結

師:古詩學懂了,你們想過沒有,詩人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麼呀?

學生:自由説。

七、背誦古詩

師:這麼美的詩篇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吧?可以加上你自己的動作,看誰最棒。

學生:自由練背。

師:現在誰想噹噹背誦小標兵,為我們有感情地背一背這首詩?

(這樣一來,學生能在反覆訓練中體會到吟誦詩歌,當小標兵的成就感,同時更好的內化語言。)

八、延伸拓展

讚美瀑布的詩句很多,古代有李白,現代有葉聖陶,今天老師把葉聖陶先生的小詩《瀑布》也帶來了,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賞讀這首小詩,找一找兩首小詩的哪些詩是相似的?(出示課件)

(目的是讓學生都來做一個發現者,讓他們體會到成功和喜悦,並且積澱了語言素材,讓孩子們迷上詩歌,可謂“一舉多得”。)

師:同樣是描寫瀑布的詩,我們的“詩仙”李白僅用短短28字就高度凝練地將瀑布那雄偉的氣勢描述了出來,真是功力不凡。最後,讓我們再一次一起背誦這首傳世佳作吧!(生全體背誦。)

附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香爐      紫煙

見   瀑布       前川      雄壯而美麗

飛流     三千尺

感   銀河    落九天

學習效果評價:

本學期我校新開通了遠程教育資源,希望其能更好的服務一線教學活動,作為一線教師,我感受頗深。在以前的教學中,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但思維能力欠佳。在學習過程中對於一些抽象的、較難理解的內容,掌握起來很困難。所達到的預期效果有時不盡如人意。而遠程教育資源的開通,猶如春雷,為我們一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帶來了新的契機。通過對遠程教育資源的利用,方便了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夠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從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果看,在原有的課堂教學基礎上都有了新的提高。我所執教的《望廬山瀑布》一課就能充分體現遠程教育資源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瀑布視頻,初步讓學生感受瀑布的雄偉與美麗,在學生的腦海中先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形象,為感受詩中的廬山瀑布做鋪墊。除此之外,我還利用f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在理解詩歌意境之後,使學生們能夠更有力讀出氣勢,達到變感情朗讀為有創造性的朗讀。從學生的學習效果看,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較之以前容易多了,所達到的教學效果很好。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一)、[註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

2.香爐:即香爐峯,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着雲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傳説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二)、[簡析]

這首詩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峯。此峯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是説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着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緻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着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説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讚賞這首詩,説“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三)、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討論學習,自讀自悟讀懂詩歌含義,體會詩歌意境。

2、瞭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生平,積累李白的古詩一到二首。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慾望和誦讀的積極性。

三、教學重點:讀懂詩歌含義,體會詩歌意境。

四、教學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激趣:同學們,在開展今天的學習活動前,我們先去廬山遊覽一番,欣賞一下廬山風光吧!

2、學生觀看廬山風光片,飽覽廬山秀美的風光。

3、請學生談談自己對廬山的印象,暢所欲言。

4、導入新課:廬山風景迤儷,吸引了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在遊覽廬山後題寫的詩作《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古詩:

1、聽古詩朗讀,學生自由跟讀。

2、初讀古詩,熟悉詩歌內容。(學生評議標準為熟讀。)

3、回憶古詩的學習要點:字、詞、句、篇。

4、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各種方法(聯繫上下文、查閲工具書、與已經學過的古詩對照等方法)自學古詩。

5、小組彙報,教師作適當的點評。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理解難點:生,瀰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長;疑,懷疑;落九天,從天的最高處瀉落。(彙報中要給每一個學習小組發言、補充的機會)

6、朗讀練習: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瀑布的氣勢雄偉。可採用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後評議的方法。

(三)、瞭解詩人:

過渡語: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些有關於李白生平的知識呢?

1、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及時肯定知識豐富的同學。

2、通過課件展示李白生平,瞭解李白詩作的特點: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誇張。

(四)、鞏固詩歌的學習:

1、回到《望廬山瀑布》一詩中體會李白詩作特點的表現,點到為止即可。

2、體會詩歌的意境,開展朗讀競賽,(評價要求為在讀出瀑布磅礴的氣勢同時,讀出語言的描繪的魅力。)

3、背誦積累古詩。教師點撥:讀背無定法,只要能表現文章內容,表現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課外積累展示:學生自由誦讀自己所知道的課外的李白的古詩。(力爭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

(六)、學唱古詩《望天門山》:

過渡語:同學們,古詩不僅能讀、能誦,還能唱呢!聽——

1、學生學唱古詩《望天門山》。

2、反覆六遍後,請已經能背誦的同學表演背誦,介紹經驗。

3、學生自由背誦或唱詩,及時反饋背誦情況。

(七)、激發學習熱情:

導語:看着同學們如此熱烈地背誦,老師也不禁有些技癢了,我也來背一首李白的詩給大家聽,好嗎?

1、教師聲情並茂地背誦《夢遊天姥吟留別》,請學生指正。

2、鼓勵背誦李白的名作《將進酒》。要求積累一句、兩句均可。

3、師生共背《將進酒》。鼓勵有困難的同學課後繼續背誦,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提高自己的誦讀能力。

望廬山瀑布 篇三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不久前剛上完《古詩兩首》,做作業的時候有一道題目把學生難住了,也把我給難住了。題目是“疑似議和落九天”中的“疑”是什麼意思?

我記得我小時候讀書,老師教過,這句詩的意思是“真讓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之上掉落下來。”翻教學參考,説是:“好象是銀河從九天落下來。”

不死心,繼續從網上查找,有以下答案: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峯。此峯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説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着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緻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着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説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讚賞這首詩,説“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從這裏看,疑應該做懷疑的解釋。

【譯文】



陽光照在香爐峯上騰起一片紫色的霧煙,遠遠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掛在前面的壁川。這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觀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銀河來自於九重之天。





【譯詩】



陽光照耀香爐峯,升起了紫色的煙雲,



遠遠望去瀑布像條白練掛在山前。



飛快的水流從山的高處直瀉而下,



像是銀河從極高的天上落了下來。





【題解】



廬山,在今江西省龍江市南,崇巖疊蟑,風景優美,名勝古蹟很多,瀑布是它的奇妙景色之一。



本詩大概是李白在開元十三年(725)出蜀後的第二年遊覽廬山時作。原詩二首,這是第二首。在這首詩中,李白以磅礴的氣勢、奇特的想象描述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奇麗,是李白詩中傳誦最廣的作品之一,被後人譽為廬山瀑布詩中的絕唱。



全詩最大的特點是由遠而近,景物隨着詩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而變換,如同電影鏡頭的推拉一般。首句寫遠眺,但見香爐峯雲蒸霞蔚,在陽光照耀下,升騰起裊裊紫霧。次句目光隨之向下,寫香爐峯前一道瀑布凌空飛瀉而下,其勢如奔雷閃電,鋪天蓋地而來。第三、四句生髮開去,從想象落筆。詩人想:這飛流而下的瀑布莫非是銀河之水從天而降,否則怎能有如此高遠、如此雄渾之勢?氣象奇偉雄麗,極似李白胸懷。詩人融自我于山水,非大手筆不能為。

又查找了很多資料,有解釋為“可能的”也有解釋“好象”的,具體我也不清楚了。“鳳凰語文論壇”裏也在吵,但是沒有一個人下結論。最後很多老師的答案是“懷疑”“可能”“好象”都對!

不知道哪個高人來解釋一下??

#

望廬山瀑布 篇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的氣勢,以及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的氣勢。

教學準備:相關錄象。

教學過程 :

第一塊:創設情景,導入  新課。

1、出示廬山風光影片,解説其秀麗的風光。

2、師:正是這如此秀麗的風光,因而從古到今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在這裏吟詩作畫,下面就讓我們和唐代詩人李白一起去那裏欣賞瀑布的雄偉的氣勢。

3、出示全詩,師讀後問:通過預習我們對詩人李白已有所瞭解,誰來介紹介紹。

第二塊:學習詩中生字詞 ,理解全詩詩意。

1、師:通過昨天的預習,誰來説説你學懂了詩中的哪些詞語的意思。

2、生交流:“日”指“太陽”。“香爐”指“香爐峯”。

師:香爐是什麼樣的看到過嗎?

生:沒有。

師:出示香爐畫面。誰知道為什麼叫廬山的這個峯是香爐峯?出示畫面。

生:煙”指“紫色的煙雲。”

“遙看”是“遠遠的看”。“川”指“河流”

師:示畫面幫助理解“川”。“掛前川”是指什麼?

生:“直下”的意思是“傾瀉而下”。“疑”是“懷疑、好象”的意思。

師:誰能選一句連起來説説那一句講了什麼?

齊讀全詩。

第三塊:體會 雄偉壯觀的氣勢,以及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1、下面讓我們再看一看廬山瀑布想一想,這時你再看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什麼感覺?

2、再讀讀全詩,想想哪些詞語寫出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

3、生交流。

4、讓我們把它的氣勢讀出來。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第四塊:再看畫面,深化情感。

1、小結:是的,廬山瀑布以其雄偉壯觀吸引了我們,下面讓我們隨着攝影師的鏡頭再一次去領略那磅礴的氣勢。播放錄象。

2、師:此情此景你最想説什麼?

3、生交流。師板書:對祖國山河熱愛

4、這麼美的詩誰最先把它記住。

5、生試背。師抽背。生齊背。

板書設計 :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篇五

一、指導思想

貫穿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創造條件引導學生身入其境,充分感受、自主讀悟,有效地互動合作,積極地探究。

二、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是講讀課文,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這首詩寫的是廬山瀑布,卻先寫紅日照耀下的香爐峯,從而襯托出瀑布背景的雄偉壯觀;用一個精彩的“掛”字生動形象的勾勒出了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用“飛”生動再現了瀑布的激流奔馳;用“直下”寫出了山的高峻陡峭以及瀑布勢不可擋的氣勢;最後用一個“疑”誇張而不失真的寫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所以通過學習能夠豐富學生的古詩積累,並且從唐詩的音韻和諧、用詞精煉中受到薰陶感染,培養語感;同時通過理解詩歌內容,瞭解祖國山河壯麗,體會詩人的真摯情懷,使學生受到愛祖國的教育。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學會文中生字,理解詩句含義,瞭解古詩內容,朗讀、背誦、默寫《望廬山瀑布》。

2、   過程與方法:合理利用電教手段,讓學生在“議、讀、想、悟、背”的綜合閲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藴,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祖國山河壯麗,文化燦爛,文字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四、學生分析

聾七年級的學生,在國小階段學過四篇古詩,初步的掌握了古詩的一般學習方法,積累了一些古詩詞的知識,學生的知識積累、理解能力及感悟能力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由於學生都生活在農村,受自然環境的制約再加上生理上的缺陷,學生的認知有限,對於教學活動有很大的難度。就本課中出現的瀑布而言,學生很難聯想到瀑布的雄偉與美麗,而我校遠程教育資源的開通,彌補了這一點的不足。這節課我利用遠程教育中的課件資源,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瀑布的雄偉與美麗,在學生的腦海中先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形象,為感受詩中的瀑布做了良好的鋪墊。除此之外,針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欠佳,我還利用f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

五、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

六、教學難點

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望廬山瀑布》視頻剪輯(遠程教育網下載的);廬山瀑布圖(掛圖);若干文字資料。

八、教學時間  1課時。

九、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詩境,暢所欲言,議一議。

1、   創設情境。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優美。你們去哪裏旅遊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一個好地方。(播放廬山錄相)

2、   議一議。

剛才的畫面中給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麼?為什麼?(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內容)教師相機講解“瀑”、“爐”、“廬”,使學生認識瀑布,知道哪個是香爐峯,並告訴學生廬山在我國江西省北部,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

3、   過渡引入。

廬山風景迤儷,吸引了古往今來的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在遊覽廬山後題寫的詩作《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

瞭解詩人李白。

(二)、讀讀詩。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詩歌。

1、學生讀詩(可以自由讀、同桌一起讀、互換讀、對讀)。教師巡視點撥。

2、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觀看廬山瀑布景觀,出示字幕,教師配音朗誦。

3、指導朗讀,師生同讀(配合多媒體課件中的背景音樂)。

出示詩的停頓及重音: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三)、抓重點詞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釋疑。(展示廬山瀑布掛圖)

⑴獨自在詩中找出不懂的詞句,作上記號。

⑵藉助註釋、字典和相關資料自主釋疑。

2、合作探究。(出示多媒體課件中的相關資料圖片和動態的景觀)

⑴小組內討論交流,相互解疑。

①説説哪些詞句你讀懂了。

②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討論解決。

③感受詩的意境,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

⑵全班交流。

①質疑問難。提出在小組內還沒弄明白的地方,大家來幫助解決。

②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利用f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

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讓學生結合詩文畫面説。

④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總結全文。(略。邊總結邊板書)

4、鼓勵學生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瀑布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李白説些什麼呢?(學生暢所欲言)

(四)、背誦這首古詩。

1、指導感情背誦。

2、自由試背(藉助多媒體課件中廬山瀑布景觀動畫)。

3、師生齊背誦這首詩。(回味詩意,整體感悟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看着畫面有感情地背誦。)

各位小詩人,我們已經來到廬山腳下,請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吧。(齊背誦)

(五)、延伸拓展。

1、   指導學生觀看《望廬山瀑布》視頻剪輯,體會視頻中廬山的美麗、體會廬山瀑布的“生、掛、飛、落”等特點,體會瀑布“掛前川”、“直下三千尺”及“遙看”等的動人情景,進一步的隨着視頻中的講解,深入的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的感受昇華,使學生進一步受到良好的愛國教育和美感教育。

2、   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

同學們,學了這首詩,你們一定從《望廬山瀑布》這首詩中體會到了“生、掛、飛、落”等詞的妙用,品味到了詞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詩人大膽誇張、想象手法運用的啟發。用你手中的筆,寫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詩;用你手中的畫筆,畫出你想象中的壯麗雄偉的廬山瀑布圖奉獻給大家,讓老師和同學們與你同分享創作的愉悦。小詩人,小畫家們快快行動吧!

附板書設計:

香爐    紫煙           雄偉壯觀

遙看   瀑布     前川

望廬山瀑布     飛流   三千尺

銀河   落九天          聯想

望廬山瀑布 篇六

21 古詩三首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山行》,理解詩的意思,瞭解祖國山河的壯麗。想象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愛祖國的教育

2.學會本課3個生字。

3.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意,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2.難點: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有的同學在學前就會背許多首古詩,上學後,我們又學習了一些,誰願意把你記住的古詩給同學們背背?你知道是誰寫的嗎?(指名學生背古詩,説作者)

二、學習《望廬山瀑布》

(一)介紹作者

我們熟悉的《早發白帝城》、《贈汪倫》是誰寫的?李白是個怎樣的詩人?誰願意介紹一下?(指名介紹李白)

過渡語:今天,我們再欣賞李白的另一首詩歌《望廬山瀑布》。

(二)學習《望廬山瀑布》

1.出示《望廬山瀑布》全文

2.自己小聲讀讀詩歌,找出本課生字,記記。

3.反饋:

“瀑”:注意右邊字形。

比較“廬”“爐”偏旁。知道“廬山”是我國名山,在我國山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峯。

4.根據註釋自學,讀詩句,試着理解詩句的意思。

5.反饋:説説詩句中哪些詞語不理解?

6.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詩意,想象意境。

(1)詩句中描寫的是哪兒的景象?從哪兒看出的?讀題。(出示廬山瀑布插圖)

(2)作者來到廬山,望見廬山的瀑布,被廬山瀑布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著名詩句。作者在哪兒看廬山瀑布?你從哪看出的?(“望”即遠看,“遙”即遠。)

(3)作者在遠處遙望廬山瀑布,看到了什麼景象呢?你從哪句詩中感受到的?(引導學生讀詩句,理解句意,想象意境。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説出自己對詩句的理解,體會其意境。可以不按詩句的順序來談,談一句,指導讀一句。遇有曾經提出問題的地方,注意反饋提問的學生。)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在陽光的照耀下,香爐峯頂瀰漫着紫色的煙霧,像香爐裏散發的煙一樣不停地升騰,遠遠看見瀑布像一條大河垂掛在山前。(板書:產生。)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瀑布從陡峭的山崖上飛快地直瀉而下,使人懷疑它是從天上流下來的。

(4)讀古詩,説説作者筆下的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5)你們願意欣賞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象嗎?(放錄像)

(6)廬山瀑布壯觀美麗,作者不由地對它讚歎,面對廬山瀑布,吟出這首詩歌。誰願意背誦這首詩,來抒發自己對廬山瀑布的讚美之情?指名背誦。願意表達自己對廬山瀑布表達讚美之情的同學站起來背誦。

(三)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是怎樣學習《望廬山瀑布》的?

(引導學生歸納:知作者、明題意、解詩意、賞意境、懂感情、會背誦)

三、學習《山行》

1.按以上方法自學第二首古詩。學懂的同學準備向大家彙報,以下方法自選:

(1)可以説説詩中描寫的意境。

(2)可以有語氣地朗讀或背誦。

(3)可以把詩中描寫的內容用彩筆畫出來。

2.班內反饋

(1)作者:杜牧。唐代文學家。被後人稱為“小杜”。

(2)題目意思:在山中行走。

(3)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什麼了?誰願意介紹?

3.學生自選方式進行彙報。教師注意引導理解重點詞句意思。

(1)遠上:山路向上延伸。斜:讀xiá。山間的石子小路彎彎曲曲。(在“徑”下板書:小路。)

句意:深秋季節,一條碎石鋪成的彎彎曲曲的小路由山下一直伸向高高的山頂。

(2)第二行:在高高的山峯上,白雲繚繞,隱約可以看見人居住的房屋。(由“白雲生處”可看出山之高。)(在“生”下板書:形成、出現)

(3)第三行: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兒深秋傍晚的楓林。

(4)第四行:被秋霜打過的紅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鮮豔。(板書:比)

4.朗讀、背誦古詩。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首寫景古詩,一首是我們所熟悉的有“詩仙”之稱的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我們又瞭解了一位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學習了他的《山行》。兩首古詩雖都是寫景,讚美祖國山河,但李白的詩雄奇豪放,想像豐富;杜牧的詩鮮明自然生動。課下我們可以讀讀李白和杜牧的其它幾首寫景詩,體會兩位作家詩歌不同的風格。

附:板書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產生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小路

白雲生處有人家。

形成、出現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複習前兩首古詩,能背誦並默寫。

2.學習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詩句的意思,邊讀邊想象,領會詩歌的意境,體會作者思念家鄉親人的思想感情。

3.有語氣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詩意,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2.難點: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上節課學的兩首古詩。

1.指名背誦《望廬山瀑布》、《山行》,説説詩的意思。

2.默寫兩首古詩,糾正錯字。

二、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引入,激發學習興趣: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是兩首寫景古詩,表達了作者讚美大自然的感情。你們聽,教師所背誦的下面這首詩,與前兩首有什麼不同?

(師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感情比前兩首深沉,是寫思念親人的詩歌)

2.下面,我們就自己試着學習這首古詩,看看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學生自學)

3.你想向同學們介紹什麼?(學生根據詩意,自由介紹詩意或有語氣地朗讀。)

(1)作者:王維。唐代著名詩人,九歲就以文才出名,寫此詩時年僅17歲。(還可讓學生多做些介紹。)

(2)題目:九九重陽節思念遠在山東的兄弟。

(3)第一句;獨自一人在他鄉作客,每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親人。

導:從哪個詞看出作者是獨自一人?(板書:孤獨、孤單)

從哪個詞看出作者是加倍地思念親人?(板書:加倍、更加)

導:為什麼每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親?

(自己孤身在外,每逢過節時,看到別人全家歡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單寂寞,因此,比平時更加思念親人。)

(4)第二句:今天是重陽節,我想到了遠在家鄉的兄弟們登高插茱萸時少了我,一定很難過的。

(5)有語氣地朗讀。配樂朗讀。

4.配樂背古詩。

5.十七歲的王維為什麼遠離家鄉?過重陽節時,他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展開想像,把這首詩編成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學生思考後交流。推優給全班同學講。(表揚學生的獨特想像。)

三、閲讀推薦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牧的《江南春》、李白的《山中問答》、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朱熹的《觀書有感》。

附:板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孤獨、孤單

每逢佳節倍思親。

加倍、更加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1vkj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