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多篇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多篇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多篇

《狐狸和烏鴉》經典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認識本課中的生字,讀準字音。

教學重難點:

把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認識狐狸和烏鴉嗎?

出示掛圖,啟發學生講解烏鴉的特點和狐狸的本性。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個童話故事,講的就是狐狸和烏鴉之間發生的故事。

2、板書課題,教學詞語:狐狸

指名拼讀,狸是邊音,單獨讀時是第三聲,連詞讀時是輕聲。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畫出詞語,圈出生字,標出自然段序號。

讀出生字字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把句子讀通順,讀連貫。

2、指名分段讀課文,學生共同評議,糾正字音。

出示句子:他看見烏鴉正站在樹枝上。

狐狸饞得直留口水。

正、直讀時不能把句子讀破。

3、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説了一件什麼事?

4、指名學生讀課文。

三、認識本課生字。

出示小黑板。

1、讀帶音節的生字。

2、指名讀。

3、齊讀。

四、課堂練習。

1、自由讀課文。

2、抽讀生字卡片。

叼着一片肉眼珠一轉羽毛差不多

剛一開口一溜煙狐狸一棵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2、讓學生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狐狸三次對烏鴉説話及烏鴉三次聽後的不同表現。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討論:

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每一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2、出示投影: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各在大樹的什麼地方?

烏鴉的心情怎樣?狐狸想幹什麼?你從哪兒看出來?

狐狸多麼想吃到烏鴉嘴裏的肉呀,它的心裏會怎麼想呢?

3、小結,指導朗讀。

這一段告訴我們:狐狸和烏鴉各在什麼地方,我們讀的時候,要強調大樹上樹枝上兩個詞語。

自由練讀,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2-5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

哪些詞語告訴我們,狐狸想吃烏鴉嘴裏的肉,而且在大鬼主意了?

(直流口水眼珠一轉)

出示小黑板:A從上到下B成直線的;C一個勁兒;D公正的

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選出直正確的義項。

2、再讀第2-5自然段。

一邊讀,一邊思考:狐狸對烏鴉説了幾次話?是怎麼説的?烏鴉反應如何?

要求學生用~~畫出狐狸的話,用---畫出寫烏鴉的句子。

3、理解狐狸説的話。

指名讀,狐狸為什麼要這樣説?(討好烏鴉,表示親近)

指導讀狐狸的話。

4、討論烏鴉的三次表現。

烏鴉聽了狐狸的三次話,都有什麼反應?

烏鴉為什麼會有三次不同的反應,這説明了什麼?

指導讀烏鴉的句子。

烏鴉的心情是越來越高興的開始可用平穩的語調讀,然後用上揚的語調讀,最後用興奮的語調讀,哇的聲音要放低,拉長。

三、齊讀第6自然段。

看圖説説狐狸一次次討好烏鴉的目的是什麼?

烏鴉臉上的表情怎樣?它會想些什麼?

四、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1、烏鴉是怎樣上當的?為什麼會受騙?

2、從烏鴉被受騙這件事,我們懂得了什麼?

五、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烏鴉和狐狸》是國標本國小語文第三冊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話騙取烏鴉一片肉的故事。本文的重難點是通過多種形式來體會狐狸的狡猾和烏鴉輕信他人上當受騙。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針對老師所提出的重點問題抓住描寫狐狸和烏鴉的神態、語言、動作的詞,加深對語言文字內涵的理解,從而領悟道理是突破本文重點、難點的關鍵。另外,課文結尾直截了當地寫狐狸叼起肉回到了洞裏,這實際就是留給教者和學生的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根據文章的特點,在教學設計上就要進行巧妙引導,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設計理念:

1、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讓學生在自主閲讀中整體感知,自我感悟,形成語感,陶冶情操,自主發展,應是閲讀教學的根本。

2、營造開放的語文教學環境,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3、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張揚個性,啟迪思維,激發創造潛能。

三、設計思路和特點:

1、關注探究,體現自主。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現在的語文教學務必改變以分析課文、講解內容為主的教學方式,創設更多的探究學習的機會,積極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究的學習活動之中。在設計本教學案例時,牢牢確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潛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説、去做、去演,引導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去表現自我。把教學的過程變革為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移。

2、關注合作、促進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引起大家的關注,問題在於如何提高實效。要使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作用,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合作,同時又要促進學生的互相交流。要創造機制讓學生在個體自主探究的基礎上,互通自己的思考,展示個性思維方法與過程,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通過小組同學互相討論,分析與交流,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與全面,最後達成共識,進一步歸納、整理,形成結論。本教學案例試圖在活動化的教學時空裏,讓學生在互相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尊重、溝通、包容、競爭的氛圍等,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增強合作意識和提高交往能力。

3、關注閲讀,培養語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閲讀教學應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閲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閲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和獨立性,教師則是學生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以讀為主是本教學案例所體現的又一要點。堅持以“讀”為主線,在教學中採取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思考,並在小組交流、師生互動、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情地去學習朗讀、默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閲讀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語感,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

四、案例設計流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眾多形式,讓學生知道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課前準備:

1、錄音機,狐狸和烏鴉頭飾。

2、狐狸和烏鴉的幻燈投影。

一、創設情境。

1、出示投影片,播放課文的朗讀帶。

2、設問:你最喜歡哪一小節?説説喜歡的原因。

(教學提示:自讀時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高聲讀、小聲讀、默讀、與同伴齊讀等都可以。)

[設計意圖:通過錄音朗讀創設了輕鬆、愉悦的課堂教學氛圍,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識規律,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充分展開創造了鮮活的空間,將學生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課伊始,趣已生。自主化的讀書方式,照顧了不同閲讀發展水平的學生的學習要求。]

二、引導朗讀,合作學習。

1、設問:狐狸的三次説話,它的動作、表情有哪些變化?(小組合作討論)

(教學提示:小組合作學習的步驟:①小組討論。②組長填寫討論結果。③反饋。)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指導朗讀。

(教學提示:這一環節中,主要在於能使學生將生字讀得準確,將課文讀得通順,重點放在師生共同評讀上,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感。)

3、設問:聽了狐狸的話以後,烏鴉的心裏會想什麼?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4、指導朗讀。

(教學提示:小組合作讀議和交流評議時要讓組內的每個學生都試着讀一讀、説一説,交流各自的體會和想法,然後推選比較好的在全班讀一讀、説一説。)

[設計意圖:在讀中想,在讀中悟,是本節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研讀重點內容時通過指讀、自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演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自我感悟,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陶冶情操,在讀中積累語言。同時,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説、去演,把教學的過程變革為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移。]

三、表演遷移,開發潛能。

1、根據課文主要內容自由想像,小組合作帶頭飾表演。

2、評議。引導學生説説好在哪裏,不好的地方可以怎麼改。

(教學提示: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給提供一個創新的機會,展示他們的理解力、想像力、表演才能以及協作能力,開發學生的潛能。)

四、總結明理,擴展延伸。

1、引導總結。學生默讀全文,也可以多讀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一邊讀一邊想:學了這個寓言,你有什麼收穫或想法,讀後在小組議一議。

2、小組彙報交流。

(教學提示:談收穫時,可以是悟出的道理,也可以談談對烏鴉和狡猾的看法。對學生回答中出現的獨到見解,老師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多鼓勵。)

4、續編故事。

以“狐狸叼起肉,鑽進洞裏去了”為開頭續編故事;或以“烏鴉再次見到狐狸”為題續編故事;也可以編出自己的關於狐狸和烏鴉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 篇三

小練習題五、讀一讀,想一想,寫一寫。

自從被狐狸騙走了到嘴的一片肉,烏鴉一直很後悔。有一天烏鴉又得到了一片肉,當她在一棵大樹上歇腳的時候,碰巧又被出來尋找食物的狐狸看見了,狡猾的狐狸想:這回我得換個法子了!他大聲嘲笑烏鴉:“你這隻笨烏鴉,上次我説你羽毛漂亮和嗓子好,其實都是假的,你自己乖乖把肉送上來吧。”烏鴉聽了,快氣瘋了,她大聲喊:“你這個壞蛋!”剛説“你”的時候肉就掉了下來,她只好眼睜睜地看着狐狸叼着肉跑遠了。

大練七、發揮想象,以“肉被騙走以後”為題編一個小故事。

肉被騙走以後,烏鴉很難過。:這隻狐狸太狡猾了,我以後不能再上他的當了。這次,烏鴉又得到了一片肉,剛好被狐狸看見了,他對烏鴉説:“親愛的烏鴉,您唱的個真好聽,我還想再聽一遍!”烏鴉吧肉放在樹上,對狐狸説:“狐狸先生,想聽就閉上眼睛聽。”狐狸閉上眼睛,準備等肉掉下來。烏鴉趁狐狸閉眼的時候,把石子 扔給狐狸,狐狸被砸疼了,以後再也不敢靠近烏鴉了。

這是孩子在學校完成的作業,估計老師在課堂上引導過,加粗的部份是習題原文或老師引導的。

《狐狸和烏鴉》教案 篇四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狐狸對烏鴉的三次説話,烏鴉是怎麼做的。並理解“讒”,“得意”的意思。

2、通過學習課文,從狐狸的好話,烏鴉的受騙上當,使學生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狐狸的三次説話。

重點:

理解狐狸的三次施計和烏鴉的三次反應。

難點:

對寓意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狐狸和烏鴉”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一邊看黑板的圖,一邊聽第一自然的錄音。

1、問:通過聽和看你知道了什麼?

2、再聽錄音二,三自然段:

邊聽邊想:[ 出示投影片]

1、烏鴉為什麼很高興?

2、狐狸看到烏鴉嘴裏的肉後怎麼樣了?它心理會想什麼?

1、問:烏鴉為什麼很高興?(讓一學生讀)

2、烏鴉在高興,得意洋洋的時候,被狐狸看見了,狐狸看見那片肉後它怎麼樣了?

3、誰能説説“讒”是什麼意思?

(讀一讀該段,讀出“嘴讒”的感情)

二、學習四——八自然段

(一)自由朗讀四—八自然段,邊讀邊想:

①、狐狸説了幾次話?都説了什麼?(用“——”劃出)

②、烏鴉又是怎麼做的?(用“00”劃出)

1、問:狐狸説了幾次話?三次説話説了什麼?

2、聽了狐狸的三次説話,烏鴉每次有什麼反應?

3、狐狸第一次説話前,“想了想”,它想什麼呢?

4、狐狸説話時的表情是怎樣的?而且用了“您,親愛的“表示對烏鴉怎麼樣?

(二)四人小組討論,狐狸的三次説話該怎樣讀並各自在小組中試讀。

1、狐狸和烏鴉:誰來讀一讀狐狸的第一次説話?這次狐狸要和烏鴉表示友好,騙烏鴉開口,騙到了嗎?

於是它接着又想到了什麼?

2、所以,狐狸第二次又怎麼説?這次成功了嗎?

3、狐狸兩次都不能騙得烏鴉開口,這次為了能讓烏鴉開口,狡猾的狐狸要進一步騙烏鴉,這時狐狸又在想什麼?

4、誰來讀一讀狐狸的第三次説話,是怎樣的好聽?

(三)生:演示烏鴉的第一次反應

1 、烏鴉怎麼做的?它不做聲在想什麼?

2 、(生演示第二次反應)

3 、烏鴉這次有什麼反應?

烏鴉看了狐狸一眼,又會想什麼?

4 、(生演示第三次反應)

烏鴉聽了狐狸的話後怎麼樣了?

“得意極了”可以換成我們學過的哪個詞語?

烏鴉一得意,就忘記了什麼?

(四)四人小組各自扮演烏鴉和狐狸進行練習。

(自由讀)(表演讀)

小結:烏鴉聽了狐狸一次一次的好話,終於怎樣了?

(投影出示:狐狸得手的一刻)

(五)理解寓意:

1 烏鴉為什麼會上狐狸的當?

2 烏鴉現在心理有什麼感受?

3 請大家教訓,教訓這隻愛聽好話的烏鴉,幫它改過吧!

(我們做人也一樣:貼寓意)

教學設想:

一、激趣導入:

讓學生聽錄音和掛圖引入理解狐狸和烏鴉的關係,用美麗的圖案,把學生帶入故事情景中。

二、自主學,發展思維

在教學中,我圍繞狐狸騙烏鴉的三次説話及烏鴉的三次態度上的變化這一重態點。設計問題,讓學生讀讀、想想、做做,找出狐狸的三次説話和烏鴉的反應。培養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的能力,發展其思維能力。

三、從讀中理解課文,培養語感

本課語言誇張、有趣,讀來琅琅上口。在指導學生讀的'方面,我採用了多種形式,先指導學生想象狐狸的心態、表情。想象狐狸會用怎樣的語氣去騙烏鴉,小組討論讀、個人讀,並且在理解課文基礎上表演讀。讓學生從讀中理解狐狸如何三次施計騙烏鴉。從讀中感受出狐狸的狡猾和烏鴉愛聽好話的性格特點。從而理解寓意。而且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讀中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學習課文,提高朗讀水平。

四、創設説話情境,培養想象能力。

在教學中,設計了狐狸一次又一次施計後的想法。引導學生想象狐狸施計失敗後的心理變化。讓學生展開想象説話。並且烏鴉對狐狸每次説話後想法,也讓學生想象,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也提高了學生的説話想象能力。

五、步步深入,突破難點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寓意,在抓好三次説話上,我還設計了問題:“烏鴉現在心裏有什麼感受?”“請大家教訓、教訓這隻愛聽好話的烏烏鴉,幫它以後改過吧!”使學生在懂得寓意的基礎上,深入體會到愛聽好話的後果。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講烏鴉叼到了一塊肉,停在大樹上。狐狸見了口水直流,他對烏鴉講了三次奉承話:假惺惺地笑着問候,假裝關心小烏鴉,假意誇烏鴉的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最後騙到了烏鴉口中的肉。教育學生懂得愛聽奉承話就容易上當受騙。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寓意:喜歡聽奉承話的人,容易上當受騙。

2.學會12個生字和多音字“差”,能據詞定音;理解“東西、親愛、不作聲、羽毛、嗓子、得意”等詞語的意思;會寫“高興、漂亮”等詞語的近義詞;會給較簡單的句子加上逗號、句號、問號、歎號。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學掛圖、投影儀、幻燈片。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寓意:喜歡聽奉承話的人,容易上當受騙。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直流口水、不作聲、親愛、得意”等詞語;知道歎號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複習上節課內容。

(2)準備題。

①()把()找來的一塊肉給騙走了。

②是用什麼方法騙走的,認為對的打“√”:

A.狐狸向烏鴉借肉,説以後再還給烏鴉。()

B.狐狸故意對烏鴉説好話。()

C.狐狸説肉有毒,吃了會生病的。()

2.嘗試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一次嘗試練習題。

①第二段中的“東西”指什麼?

②烏鴉為什麼事情而高興?為什麼高興?

③第三段中“這時候”指的是什麼時候?

④誰能把狐狸很饞的樣子説一説。

(2)彙報第一次嘗試練習情況。

①第二段中的“東西”是指什麼?

②烏鴉為什麼事情而高興?(板書:肉)為什麼這麼高興?

(A、找到一塊肉可以給孩子吃;B.找到肉、並且叼回來很不容易,説明它有本領……)

③第三段中的“這時候”指的是什麼時候?

④狐狸看見烏鴉嘴裏的肉怎麼樣了?(出示幻燈片)

用書上的一個詞怎麼説?

“口水直流”的“直”在詞語解釋中有三種意思(出示小黑板):(1)不彎,跟“曲”相反;(2)不住地、一個勁兒地;(3)挺直。這裏該選哪一種?

狐狸一個勁地流口水説明了什麼?誰能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個意思?(板書:饞)

誰能看圖把狐狸很饞的樣子説一説。

3.嘗試學習第四自然段。

嘗試練習課後練習題5:狐狸想得到肉,對烏鴉説了幾次好話?聽了狐狸的話,烏鴉又是怎樣的?(學生嘗試練習、在書上找出有關句子)

(1)狐狸對烏鴉説了幾次好話?理解詞語:親愛、不作聲。(板書:笑着、問候)

(2)這“笑着”“問候”,真像是好朋友一樣的問候嗎?

狐狸為什麼這樣問候?在想什麼?

(3)烏鴉不作聲,狐狸不死心,又對烏鴉説什麼?

烏鴉怎麼樣?和第一次一樣嗎?

“看了一眼”,説明了什麼?

(4)狐狸見烏鴉有些動心了,馬上揀最好聽的話説。第三次對烏鴉説什麼?(板書:讚美烏鴉)

實話實説,烏鴉的羽毛真漂亮嗎?嗓子真好嗎?

狐狸為什麼要説烏鴉羽毛漂亮,嗓子好呢?

狐狸不顧事實,對烏鴉的胡亂吹捧都到了肉麻程度,所以這段最後一句用了什麼標點符號?

感歎號表示驚奇、請求、命令、高興、讚歎這樣幾種感情,在這裏表示什麼意思?”(請求)

指導學生用請求的語氣練讀:您就唱幾句吧!

(5)不管狐狸是叫烏鴉説話,還是叫烏鴉唱歌,它的目的是什麼?(讓烏鴉開口)烏鴉清楚嗎?怎麼樣啦?(重點理解“得意”。板書:得意極了;掉)那狐狸怎樣了?(板書:叼)

(6)練讀最後一段。

4.課中操:學生邊唱《小兔子乖乖》邊自己表演。(放錄音磁帶)

啟發:歌曲中的小兔子不像烏鴉,當它知道大灰狼要吃它,叫它開門,一個勁地説:小兔子乖,小兔子乖。小兔子聽了好話,不像烏鴉那樣得意極了,更不會上當——開門讓大灰狼進來。

5.出示第二次嘗試練習題。

(1)狐狸想得到肉,還可以用哪些方法?行不行?為什麼?

(2)烏鴉嘴裏的肉是怎麼到狐狸嘴裏的?

(3)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6.討論嘗試練習情況。

(1)讓學生知道,狐狸想得到肉,其他方法有,但行不通。

(2)狐狸是怎麼得到肉的?(用講好話的方法得到肉的)

烏鴉聽了狐狸的好話上當了,狐狸的好話與你平時聽到老師、家長、同學所説的表揚的、鼓勵的、關心的好話有什麼不一樣?你聽了以後會怎麼樣?能叫上當嗎?

烏鴉是聽了什麼樣的好話上當的?

不符合實際吹捧的話就叫——奉承話。

(3)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要求學習思考好,用精練的語言以最快的速度寫下來)

7.檢查練習情況、學生互評。

(1)同桌互讀自己概括的寓意,再同桌評議互改;

(2)學生集體交流修改後的寓意;

(3)老師提出看法和評價,學生整理修改寓意:喜歡聽奉承話的人,容易上當受騙。

8.讓學生看着板書總結課文。

9.答疑解難。

總評:本教案對寓言課文教學進行了積極探索,在以下幾方面值得借鑑:

(1)明確寓言課文的教學目標,把寓意理解作為教學重點之一,較好地體現了寓言課文的特點。

(2)把語言學習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訓練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語言。

(3)注重嘗試學習,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特點,教案的設計富有童趣,給學生以較多的主動輕鬆地嘗試學習的機會。

(4)積極落實語文訓練,如重點字詞的練習,感歎號的練習,寓意的探討、概括、整理等。這些訓練都較好地體現了演練在前、指導在後的嘗試法特點。

(5)整個教程設計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6)建議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 篇六

《狐狸和烏鴉》是一篇有趣的課文,插圖生動有趣,形象地再現課文,相信我班的孩子一定會很喜歡。

第一自然段要把握好“叼”,可以讓孩子用手代替烏鴉的嘴巴“叼起鉛筆”。

第二自然段到第6自然段寫了狐狸的3次講話,以及烏鴉3次的變化,我很喜歡這裏,“眼珠一轉”“賠着笑臉”“搖搖尾巴”“一溜煙跑掉了”都表現了狐狸的心理變化;“沒有回答”、“看、沒有回答”、“得意、唱”這些神態都充分表現了烏鴉一次又一次失去警惕。

課堂實錄:

師:小朋友,你們看(出示課文插圖)一隻餓極的狐狸來到了樹林裏,在一棵大樹下看見了一隻烏鴉。這隻烏鴉最裏叼着一片肉。你們看,他們的眼睛都看着哪裏?(肉)對了,狐狸和烏鴉都看着這片肉,於是他們兩之間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呢?不用着急回答,大聲朗讀課文,不多字,不少字,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師:誰用一、兩句話告訴大家,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生:狐狸騙了烏鴉的肉。

生:烏鴉上了狐狸的當,肉不見了。

生;烏鴉用好聽的話騙了烏鴉,烏鴉上當了。

生……

師:他們之間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再來看這圖。(課文插圖)如果你是這隻很餓很餓的狐狸,你會怎麼樣?你心裏怎麼想?

生:想把烏鴉的肉騙過來。(提醒:如果你是狐狸,你心裏怎麼想?)

生:如果烏鴉把肉掉下來就好了,我該怎麼辦呢?

生:這片肉多好吃啊,好想吃啊!

生:好大塊的肉啊!如果給我吃就好了。

生:多麼可口的肉,怎麼能吃到呢?

師:烏鴉叼着肉,看見了狐狸,心裏又是怎麼樣的?

生:它很得意。

生:它有點害怕。

生:它很高興。

師:好,我們一起朗讀第一自然段。

生;齊讀。

師: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知道了烏鴉很得意,狐狸很想吃這塊肉了!

師:狐狸想吃肉了,開始動腦筋了,它怎麼做了呢?烏鴉又是怎麼樣呢?我們大聲讀一讀2到6自然段。

師:好了,現在請小朋友動筆,把描寫狐狸的句子用“~~~~~”畫起來。然後把狐狸的句子讀一讀。

師:你們都是狐狸,我當烏鴉,我們來對話。

師:哦!有些狐狸讀得真好,加上動作了,還想讀嗎?好,我們再讀。

師:好,老師請小朋友再讀狐狸的話,如果加上動作就更棒了。等大家都讀完了,就請些小朋友表演。

生讀。

師:小倩當狐狸,老師當烏鴉,小朋友當“文明的小觀眾”。

師:哦,小倩讀得真好,你們知道好在哪裏嗎?

生:聲音響亮,有動作,還很好聽呢!

師:現在我們學着小倩再讀。

師:好了,現在你們是烏鴉了,我們又來讀一讀。

師:老師發現有幾隻烏鴉很可愛,請他上來和老師合作,你們都當——“文明的小觀眾”。

師:這隻烏鴉怎麼樣?

生:有很好的動作。

師:老師送你們一個詞語:生動,加在句子上。

生:他的動作很生動。

師:能學學嗎?好,我們再合作,你們都是烏鴉。

師:現在老師請4人小組合作,一個當烏鴉,一個當狐狸,兩個當旁述,讀好課文。

(小組讀,表演,評價)

師:你們覺得這是一隻這樣的狐狸?

生:它會説話。

生:這是一隻聰明的狐狸。

生:這是一隻狡猾的狐狸。

生:這隻狐狸太假了,烏鴉的羽毛不漂亮,嗓子不好聽,它卻説它的羽毛漂亮,嗓子好聽。

師:對啊,這隻狐狸的做法實在是讓小朋友不喜歡啊!虛假的行為是不要得的。我們再把課文朗讀一次,等會準備複述課文。

(複述課文略)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

2、朗讀課義,能照老師的樣子,讀出狐狸説話的語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抬導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狐狸説的三次話及烏鴉受騙上當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在大森林裏,住着這樣一對鄰居:一隻長醜,叫聲難聽,但喜歡聽奉承話的烏鴉。一隻好吃懶做,而又狡猾的狐狸。這一天,在它們之間發生了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就讓我們未看一看…

板書課題 5 狐狸和烏鴉

二、學習課文:

第一段:

①指名讀,思考:狐狸和烏鴉往在哪?

烏鴉:住在 大樹上面的窩裏。

孤狸:住在 大樹底下的洞裏。

②指導朗讀:這一段要用敍述的語氣。

第二段:

①齊讀,思考:這“段上要寫了準,幹什麼,結果怎麼樣?

(烏鴉給它的孩找到一片肉,非常高興,〕

②請你在課文中找一找烏鴉為孩了找食的動詞:

飛 找 叼 站

想一想,飛已這兒個次能個能顛倒?為例麼?

③烏鴉只找到一片肉,可它為什麼高興呢?

(它非常辛苦地哺育它自己的孩子,儘管只是一小片肉,也是它辛苦找來的。,所以很高興。)

④指導朗讀:這一段要讀快一些,讀出高興勁兒來。

第三段:

想一想: 當烏鴉找到食物時,狐狸也出來找食,她看見了什麼?它心縱會怎麼想呢;

詣名讀,思考:狐狸那麼想吃到那片肉,乾脆人跟烏鴉要,行不行?(鳥鴉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一定不給)

那狐狸去硬搶烏鴉嘴裏的肉,行不行?

(樹高,狐狸不會爬樹,烏鴉又不會給,就搶不到肉了。)

那麼,狐狸要想得到肉,烏鴉又不會給,想去搶又夠不着,

它會怎麼辦呢?

(想辦法騙到手。)

第四——七段:

狐狸既不能去向烏鴉要,又不能去硬搶,可它又很想吃那片肉,於是它想出了個辦法——讓烏鴉開口説話?這樣,那片肉就會……那狐狸到底是怎樣把肉片到手的呢?

自由讀,思考:狐狸對烏鴉説了幾次話?説了些什麼?用“~~”畫出來。

每一次烏鴉怎麼表現的?用“…”畫出來。

集體討論:

第一次——狐狸的話是隨口説的嗎,你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想了想”——狐狸在暗暗打主意(怎麼才能得到肉〕

狐狸這麼熱情的和烏鴉打招呼,目的是什麼

狐狸這麼熱情的和烏鴉打招呼,目的是什麼?

假惺惺地表示親熱、討好,用假裝尊敬地問候語氣。

烏鴉這時什麼表現?説明什麼?

“不作聲”頭腦清醒,保持警惕。

第二次——狐狸看到烏鴉不作聲,又説明了什麼?它真的關心烏鴉的孩子嗎?

那它為什麼要這樣問候呢:

關心烏鴉的孩子,是為了討好烏鴉,讓它放鬆警惕開口説話。

想一想,狐狸的話該怎麼讀?

要用親近、關心的語氣和感情來讀。

烏鴉的反應與第一次一樣嗎?為什麼會有變化?

聽到狐狸問候色的孩子,覺得挺順耳,心裏有所動,覺得狐狸

還不算壞,但又怕張嘴掉了肉。還是不作聲。

第三次——狐狸看到烏鴉看了它一眼,心裏怎樣想?

知道烏鴉喜歡聽奉承話,心想:有門兒,還得好好誇誇它。

狐觀誇烏鴉“羽毛漂亮,嗓子好”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狐狸是故意奉承,就是想讓烏鴉開口,好得到那片肉。

想一想,狐狸這次的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讀出讚美的語氣,再説麻雀的話是要用瞧不起、奚落的語氣。

烏鴉還從來沒有聽到過有誰如此稱讚它,這時它有什麼反應?

你從哪兒看出來的?結果怎樣?

心裏一高興,真的唱起歌來,結果,肉掉下來,狐狸叼走了。

想一想,烏鴉的叫聲怎麼讀?

“哇……”的一聲,聲音適當放低,拉長。

聽老師範讀後練習,再分角色朗讀。

小結課文內容:

1、分角色朗讀課文,思考;烏鴉為什麼會上狐狸的當?

烏鴉明明知道狐狸假意問候它,討好它,是為了得到它嘴裏的肉如果它飛回窩就不會丟掉那片肉,但它還想聽狐狸的奉承話,所以上了當。

2、你學完這個故事,從中明白了什麼?

知道……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所以平時個能光愛聽別人的好話和誇獎。

課後練習:

1、造旬:

一……就……

教學方法:先在課文中找出聯詞。

想一想什麼時候用這個關聯詞?

自己練習説一句話,再寫下來。

2、按課文內容填空:

烏鴉( )給他的孩子找東西吃,它找到( ),( )回來,( )窩旁邊的樹枝上,心裏( )。狐狸抬起頭看見烏鴉嘴裏的肉,饞得( )。笑着説:“( 〕。”它見烏鴉不作盧,又説:“( )。”接着又説:“( )。”

3、給句子加標點符號,再有語氣地讀一讀:

烏鴉的嗓子好嗎

烏鴉的嗓子不好

親愛的烏鴉您唱幾句吧

4、讀一讀,寫一寫:

烏鴉 做窩 狐狸 底下 山洞 一片肉

旁邊 一直 羽毛 漂亮 句子 差不多

板書設計 狐狸 和 烏鴉

第一次 您好,親愛的烏鴉! 不作聲

第二次 您的孩子好嗎? 看了一眼,還是不作聲

第三次 羽毛真漂齋嗓子真好 得意極了

《狐狸和烏鴉》教學設計 篇八

一,教材依據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實驗教科書 二年級上冊

二,設計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又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要為學生樹立獨立人格,充分舒展個性創造必要條件。本篇課文篇幅不長,內容生動但卻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孩子易於接受也樂意閲讀的童話故事。根據本文特點,筆者在教學時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讀,指名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在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朗讀訓練中培養語感,抓住關鍵詞,關鍵句進行想,説,演,在讀中逐步受到情感薰陶,理解文本內藴,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及人文素養。

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刻意追求教材書中的唯一標準答案,要尊重課堂中每一個成長的生命,首先就要學會尊重"一千個讀者眼中的一千個哈姆雷特。"

三,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兩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嘗試讀出狐狸當時説話的語氣。

創設不同的情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分角色表演,展開想象,練習説話,逐步悟出"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1,在語言環境中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指導學生理解狐狸對烏鴉説的話及烏鴉三次聽後的不同表現,懂得烏鴉是如何一步步放鬆警惕,最後受騙上當的。

五,教學準備:

1,頭飾,貼圖,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hú li

2, 課前板書:11 和烏鴉

六,教學過程

以圖片談話導入

1,(出示烏鴉圖片)同學們認識它是誰嗎 聽過與它有關的故事嗎 相機將圖片貼在適當的位置上。

2,(出示狐狸圖片)認識它嗎 看老師板書:狐狸,指出"狸"字音的變化,揭題,齊讀課題。

3,過渡:狐狸和烏鴉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我們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出示要求)讀一讀,標一標:

請藉助拼音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自瀆課文,標號。

檢查自學情況。

生字讀音

棵 叼 肉 珠 轉 賠 臉 麻 差 剛 饞 漂 溜

開火車讀,齊讀(相機正音)

認識新偏旁。

檢查生詞讀音(注意糾正"一"的變調)

饞得 眼珠一轉 賠着笑臉搖搖尾巴 一溜煙 一棵樹 叼着 一片肉 看了一眼 沒有回答 唱了起來

剛一開口 漂亮 麻雀 差多了

檢查讀文情況。(相機糾正可能讀破句的現象,正音)

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嗎 (指名用自己的話説説)

(三)再讀感悟

1,(投示第一段)指名讀,指名將狐狸,烏鴉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大樹貼畫的適當位置上。相機理解"叼","直流口水",指導朗讀。

延伸想象:狐狸看見烏鴉嘴裏的那片肉,它會想什麼呢 (指名説)

過渡:狐狸很想吃烏鴉嘴裏的那片肉,它到底是怎樣把肉騙到手的呢

2,學習課文2—5自然段。

(要求)自由讀2-5自然段:

畫一畫: 邊讀邊用波浪線畫出狐狸的話,用直線畫出烏鴉聽了狐狸的話後的表現。

數一數: 狐狸對烏鴉説了幾次話

(1)自由讀書勾劃。

(2)交流互動。

a,狐狸共對烏鴉説了幾次話

b,第一次説了什麼呢 相機出示狐狸的話。

狐狸第一次對烏鴉説話,用了什麼表情 (指名説)

相機板書:

眼珠一轉 親愛的 您 理解,演示"眼珠一轉"

平時,你們對誰説話時用過"親愛的"和"您" 狐狸對烏鴉説這兩個詞是對烏鴉的尊敬和喜愛嗎 (指名説)

指導用親熱的語氣讀狐狸的話。

烏鴉聽了狐狸的話,是什麼反應呢 (相機板書:沒有回答)

過渡:狐狸向烏鴉問候這一招不靈,有使出第二招,它對烏鴉又説了什麼呢

c,(相機出示)第二句話。

指名讀並用表情演示"賠着笑臉",狐狸是不是真心對烏鴉笑的

相機板書:賠着笑臉 親愛的 您的孩子

指導用親切,關切的語氣讀。

烏鴉聽了狐狸的話,有什麼反應呢 (指名説)

相機板書:看了一眼 沒有回答

再讀讀這一段話,從"看了一眼"你讀懂了什麼 (指名説)

過渡:狐狸第一次問候烏鴉,第二次關心烏鴉的孩子,都沒有能騙到烏鴉嘴裏的肉,它這一次又想出什麼壞注意呢

d,(相機出示第三句話)指名讀,引導讀出誇張的讚美語氣。

板書:搖搖尾巴 真漂亮 真好 誰都愛聽

聯繫圖比較麻雀與烏鴉到底誰的羽毛漂亮,誰的嗓子更難聽。

烏鴉的羽毛沒有麻雀漂亮,嗓音特別難聽,狐狸為什麼還要稱讚烏鴉呢 (指名幾個學生説説)

烏鴉面對狐狸的吹捧,表現的怎麼樣呢

相機板書: 非常得意 唱了起來 剛一開口

戴頭飾分角色表演這一段。

烏鴉辛辛苦苦找來的原本準備給孩子吃的那片肉終於被狐狸用動聽的語言騙走了。你想對烏鴉説些什麼呢 (指名幾個學生説)

(師小結,出示)我會讀:

1,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

2, 閃光的東西並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並不都是好話。

_____莎士比亞

(四)作業

1,按筆順描紅。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七,教學反思

生成讓課堂更精彩

有一次,我參加片級賽課,上課的內容就是《狐狸和烏鴉》.課堂中拓展延伸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同學們,烏鴉辛辛苦苦找來的一塊肉被狐狸給騙走了,你想對烏鴉説點什麼呢 "學生們爭先恐後舉手發言,我喊了其中一個小男孩,他説:"烏鴉,你真是太笨了。你不應該聽狐狸的奉承話。"另一個舉手説:"烏鴉,你下次要吸收教訓,不能再上狐狸的當了。"有一個探着身子站着,手向前舉得長長的男孩,得到我的允許後 迫不及待地説:"烏鴉,你真是太笨了。要是我的話,我就把肉放在樹杈上,再唱歌給狐狸聽。肉就不會掉下去了。哎呀,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文中的烏鴉沒你這麼聰明,所以她上當了。"我的話音剛落,有一個男孩不等我喊他就站起來説道:"烏鴉,你真是不動頭腦,狐狸就是想讓你張開嘴巴,讓你嘴裏的肉掉下來,你怎麼能唱歌呢 如果我是你的話,我一定把肉放在樹上並用一隻爪子緊緊地抓住,然後再唱歌。"我説:"你真是個有辦法的聰明孩子,可是烏鴉當時沒想到這一點,所以,才有了我們學習的這個故事呀!"

聽了這兩個孩子的精彩發言,聽課老師不由得響起了掌聲,還露出了讚揚的一笑。

葉瀾老師指出:"課堂應是向未來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園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是的,正如葉老師説的,課堂隨時有意外的美麗風景。那就是所謂的課堂動態生成。課後,許多老師説我的那一課的精彩之處就是後面的那兩個學生的精彩發言和教師對他們的評價,使得原本"微波粼粼"的課堂激起了朵朵精彩的浪花。也是課堂的動態生成使課堂更精彩。我就本課進行了反思,有了以下兩點認識:

一,要正確認識課堂的動態生成。

國小語文課堂是隨時會有動態生成的。動態生成指的是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生本之間,通過對話,互動交流彼此的思考和見解,使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自主建構信息,主動生成知識的過程。動態生成是現代新課標新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顯著特徵。

有的教師害怕語文課上有"生成",平時課上不準學生提課堂設計以外的問題,特別是借班上課時,害怕學生提出老師沒設計到,沒想到的問題,害怕課堂上的"意外插曲"將自己預設的進程打亂。因此,有的教師對於語文課上的生成"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或有意迴避。這種不當的處理會使原本能產生的精彩發言或是智慧火花稍縱退逝,有時良好的教育機會也由於教師的一時忽略而失去了。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而在於在學生的不知不覺之中作上相應的調整和變動。"所以,我認為,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歡迎課堂有生成,尊重課堂上的生成,並想法去駕馭生成,沉着地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面對生成,做一個處事不驚的智者,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恰如其分地靈活引導,充分利用動態生成的新資源,把握生成的新機會,引導學生在凝重而厚實的人文氣息裏接受薰陶,或引導學生再次深刻領悟文本內涵和精髓,或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錯誤,矯正其價值取向,機智地把學生有偏差的思維在"踏雪無痕"中引回來。這樣就會逐漸在教學中積累並形成處理動態生成的教學智慧,讓師生間思想,心靈與情感能相互碰撞,交融,從而形成協調共振的良好學習場。否則,害怕課堂有生成,不讓孩子"越雷池半步",一旦發現學生遠離"預設"便匆匆將話題拉向預設,久而久之,語文課堂教學就會呆板僵化,師生都束縛在預設的"封閉系統"中,學生就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語文課上科學知識與人文精神的整合就蕩然無存,更談不上體現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了。所有這些做法與新課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對於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我們應該把它看作一種不可忽視的學習資源,應該對它持歡迎的態度,樂於接納這種資源,並與學生共同探究,積極想辦法解決生成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凸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促進教學生成,閃耀教學精彩。

很多年來,教師們默默耕耘,不斷追求,總是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力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這種教學預設上長期的"精雕細琢",使教師形成了思維上的定勢,往往不自覺地"以本為本",習慣於從既定的教案出發,習慣於用一連串自認為精彩的問題"牽引"着學生走完課堂的全過程。這實際上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也許這樣的語文課會給人一種層次分明的感覺,但是長期以往,學生課上學得很沉悶,思維無法"展翅飛翔",從而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正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中説的"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預定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因此,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突破預設的"樊籠",通過"預設"去促進"生成",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從而變得更精彩。正如有位老師説的"預設是枝,生成是葉。預設得充分,生成就精彩。"(1)

上述案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了寬鬆開放的想象空間,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的展示自我的互動空間,留給了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交流與碰撞的時間,因此,學生們那些具有個性化的解答,那些即興創造產生的思維火花才得以自由的綻放。加上教師適時地從價值意義的角度出發,給予了正確的引領,使得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以發揮,創造性品格得以張揚。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是活潑的,開放的,也是瞬息萬變的。作為現代教師,我們應當力求成為這些信息的重組者,成為動態生成的推進者,要擯棄心中的預案,做到心中有案,但行中又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教學之中。做到有所準備卻不處處預設,有所生成而顯自然意味。讓師生真正融入互動,在互動中細心捕捉,判斷,重組語文課堂教學中從學生腦海中湧現出來的靈動的信息,及時把握課堂教學中閃動的亮點。讓課堂有"行雲流水"般的流暢,又有"浪遏飛舟"般的起伏。讓"預設"去促進"生成",通過"生成"更好地完成"預設"的目標。讓我們更多地關注師生共同的生命歷程,讓學生的思維與情感更豐富,更投入,讓語文課堂變得更精彩。

(2008年5月本案例獲南京市教育學會二等獎)

參考文獻:

出自《江蘇教育》2008年2月 陳袁華的《共鳴,有效語文課堂的魂》

《語文課程標準》

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

葉瀾老師關於課堂生成的觀點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jv48o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