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彙總62篇)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彙總62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2篇《國小科學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科學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彙總62篇)

篇一: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蚯蚓的觀察產生了頭,尾之爭和前進方式如何這兩個有趣的問題。通過學生的觀察,還是存在分歧。我對這兩個問題的解決不是太滿意。如果能用DV拍攝所需要的片段放給學生來看,那就圓滿的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蚯蚓》一課的教學反思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哈爾濱市阿城區勝利國小科學教師的韓晶,我今天執教的是教科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中的第四課時《蚯蚓》。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遵循了“科學概念與科學探究”相結合的新課程理念,教學中着力去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技能和細緻、認真的觀察態度,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到科學素養的教育。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對本節課進行反思:

一、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

1、科學概念。

教學中為了落實好這個目標,我利用了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將蚯蚓的身體結構呈現給學生,讓他們在親歷觀察活動後,正確地瞭解蚯蚓的的身體結構,之後我還利用一張蚯蚓的圖片進行了知識的鞏固,從而達到了對這部分知識的夯實。對於蚯蚓對水的反應這部分內容,我採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經歷猜測——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科學結論必須通過實驗去驗證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

此目標是在教學“觀察蚯蚓的身體”和“比較蝸牛和蚯蚓的相同和不同”時體現出來的,教學中讓學生根據自己觀察到的蚯蚓通過繪畫形式來描述動物的形態,其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觀察用各利形式表述事物特點的一個過程。本節課中學生對於這部分內表現得十分好,他們根據自己觀察到的蚯蚓繪畫出各種形態,並且畫的淋漓盡致。而本課的最後是讓學生將新舊知識聯繫起來,採用維恩圖的形式來闡述蝸牛和蚯蚓的相同和不同,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填寫、彙報從而將此目標完成的十分順暢。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此目標在本課中體現的十分明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有體現,特別是在每次觀察活動結束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將蚯蚓送回飼養槽中。

二、本課的成功之處

1、情境的創設。

在教學伊始,教師為學生創設觀看蚯蚓的圖片的情境,讓學生對蚯蚓這種小動物的喜歡之情,同時點燃了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對蚯蚓這種動物產生了濃厚的探究慾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師生角色的轉變。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充當着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指導者,而學生在教學中則扮演着課堂的領導者,佔據着課堂的主體地位,使本節課充滿了兒童的趣味,更具有科學家的風格。

3、實驗教學借入。

在蚯蚓對水的反應這一環節中,觀察實驗的借入,不僅增強了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動手觀察的能力,使學生的探究慾望更加強烈,同時烘托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體現團隊學習的精神。

三、本課的不足之處

1、觀察技能有待提高。由於三年級上冊着重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本節課對於這種能力體現更加明顯,而在本課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大部分還可以,但有少部分學生不知怎樣觀察,更不知如何去觀察動物,對於觀察的要求和目的不夠明確,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2、學生課堂語言的準確性。這個問題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是有一點難度,但是我們做為科學教師應指導學生儘可能地規範科學課堂語言的準確性,因為我們這個學科的課堂語言要求規範、嚴謹、準確,所以從低年級開始我們就要注重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使我們的科學課堂語言規範、準確。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反思,請各位老師指政批評。

篇二: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植物和我們》是植物單元的最後一課。

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濃,學得也比較紮實,讓我很欣慰。從他們的課堂變現來看,孩子對植物的各部分都已經“瞭如指掌”。我在鼓勵他們的同時也很清楚孩子們對事實的“誇大”,所以我決定在《植物和我們》這節單元的總結課裏面多下些功夫。

首先,我以介紹“新朋友”的形式,讓學生認識 “一株完整的會開花的植物”,並適時的提出問題: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的植物有幾個部分?課堂上,當我做好鋪墊拋出這個問題後,收到了我想要的教學效果。學生們既能分散的、準確的回憶出植物的各部分名稱;又能夠在此基礎上稍微擴展一下思維,回答出“一株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該部分教學目標輕鬆完成,是自己比較理想的一個環節。

接着,在學生學習興趣較濃的時刻,順水推舟引出下一個問題:在我們所吃的植物中,植物的哪些部分被我們食用了?是一個?還是可以同時多個部分被我們食用?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難點內容,孩子們需要收集、儲存一定的知識才可以回答出來。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孩子們完成這個內容。他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果然,在集體智慧的力量下,孩子們收穫不少。所以,我覺得在課堂中,設置一、兩個精緻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暫時的集中,有益於快速的解決問題。既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還能省時、省力。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精練的準備問題,相信會受益匪淺。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課堂上儘可能的增加一些孩子喜聞樂見的跟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愉悦的情緒會轉化為一種無形的動力,這種動力會推動學習的進程,甚至能夠事半功倍。

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植物對人類有哪些貢獻?”,這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我發現孩子們的情緒有點高漲,但是回答的零零散散,不夠集中,不能具體和全面,所以,我通過衣、食、住、行、藥用以及其他等方面進行重新梳理,果不其然,孩子們爭相發言,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沒想到孩子們的知識面這麼廣,低估了他們,事先對這個問題並沒有做太深入的準備。結果造成在與學生交流時顯得有些被動,在時間的安排上也顯得不夠科學。有時候孩子們説得植物,我還從未聽説,所以借用一句名言: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在的孩子思維敏捷,好奇心強,接受新鮮事物快。如果老師的桶裏沒有準備足夠多的水,那麼學生很快就會用光我們桶裏的水。

通過這節課,我深刻體會到“活到老,學到老”。這句千古流傳的名句,不應該只是口頭上的客套話,它應該實實在在的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體現出來。“活到老,學到老”應該時刻提醒着我們,鞭策着我們!

篇三: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設計理念: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是教科版國小科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沉和浮》的第一課,三年級的學生,對於“沉和浮”有着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基礎,同時他們對於“沉和浮”也有着許多似懂非懂的問題。這一課的教學從學生觀察小石頭等物體在水中的沉浮開始,引領學生觀察物體在水中沉浮的情況,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確定一個統一的觀察標準,為後面對沉和浮的探究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觀察更多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這一活動的設計並沒有直接讓學生將物體放到水中去觀察,而是引導學生經歷一個猜測及驗證的過程,因為,學生只有在經驗與事實產生矛盾的時候,才能引起他們的思考,從而發現並提出問題,此時適當的對學生再做以提示,引導學生建立比較的概念,從而輕鬆的解決本課的難點,同時也為今後此類實驗的教學做好鋪墊。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引導學生從觀察身邊的物體開始,研究觀察關於物體在水中沉浮的現象。

2、使學生經歷簡單的推測、驗證的活動過程,並能獲得關於物體沉浮與物體大小、輕重關係的認識。

二、能力與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對觀察研究的結果進行簡單的整理、分析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經過簡單的推測、實驗的活動過程,獲取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物體大小、輕重關係的認識。

難點:引導學生推測、實驗、觀察、交流,獲取物體在水中沉浮與物體大小、輕重關係的認識。

教學準備:

1、教師演示用的木塊、石頭、浮標。

2、小組觀察研究用的泡沫、西紅柿、橡皮、牙籤、大頭針、螺帽、蠟燭頭。

3、小組觀察或演示用的大小一樣、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一組;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體材料一組。

教學過程:

一、我做過,我知道。

1、引言激趣。老師出示石頭、木塊、浮標。

2、直接進入課題,板書: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二、我猜猜,我試試。

1、請學生從桌內輕輕拿出材料袋,認識物體。

2、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猜測物體的沉浮。

3、學生彙報猜測結果。師提出問題:根據什麼來猜測的?

4、引導學生用實驗來檢驗猜測的對錯。在實驗前提出要求:(1)大家要學會分工合作。(2)請將物體依次放入水中實驗。(3)注意仔細觀察。(4)將實驗後的物體擦乾放回材料盒中。

5、學生彙報。

6、老師小結:看來,猜測的不一定是正確的,必須通過親身實驗,才知道哪些物體在水中會沉,哪些會浮。

三、我來想,我來做。

1、老師提出疑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跟什麼有關?

2、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及時提出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問題: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大小、輕重有沒有關係?

3、老師引導學生圍繞這一問題在小組內展開討論,並放手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老師巡視指導。

4、請學生來彙報想法、實驗結果。在交流中獲取答案。

5、小結並板書: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大小、輕重是有關係的。

四、我經過,我來説。

1、通過學習這一課,鼓勵學生説説收穫,談談感受。

2、老師做演示實驗。

3、下課!

總結:

浮標運用明概念、判斷有標準,利於後續活動。

在學生思維衝突、迷惑處引導,教學才會有效。

現象與本質,學生口中説出浮力、密度,接下去研究大小、輕重與沉浮的關係,學生已有認知基礎是否利用?怎樣利用更有效?

老師要給予重視,再加追問:與什麼密度有關。

學生各組意見不一樣,可喜?可憂?還是無措?

無疑到有疑,到新的疑,小疑則小進,再疑則再進,一節課如此者四,課始於疑,課終還有疑,學生質疑,教師激疑……疑是學習起步。

篇四: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演示實驗時目的必須明確。演示實驗要達到什麼目的,解決什麼問題,學生要學習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這是必須要明確的問題。怎樣演示,突出哪些現象,得出正確結論,這是教師要明確的,並在實驗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要明白,演示實驗不僅要指導學生觀察,更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思維,分析現象,思考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得出結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演示的目的

重點還應該突出,每一個實驗必須要完整。怎樣提問題。引導觀察,怎樣突出重點,在演示過程中要層次分明。才能突出重點。突出重點應明確現象間的關係。多采用對比實驗的方法。

篇五: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一、鼓勵學生敢問。

我認為教師首先應從教育觀念上更新,採取更適合學生髮揮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於學生來説有的內容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鬆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敢於表達的真情實感。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讚揚他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着成就感體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麼往地上掉”等具體事例,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善於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二、引導學生會問。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

1.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教五年級科學第四課《根和莖》,出示課題後,引導學生質疑。問學生:誰能分清根和莖?你能説出幾種啊?為更好地理解植物的根和莖做了鋪墊。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疑,既有利於學生深入探究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教學。如教五年級第八課《仙人掌的刺》一課,一個學生提到:“為什麼説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葉子呢?”其他學生聽後鬨堂大笑,當我反問他們怎麼解釋時,他們卻啞口無言。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通過和蓮的葉子荷葉相對比的講解,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學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葉子發生變態的原因了。

3、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第十三課《冷水和熱水》一課,有這麼一個實驗;向燒杯中加入280毫升熱水(80度左右)向錐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將錐形瓶放入燒杯中,用紙板蓋住杯口,在紙板上打兩個小孔將兩個温度計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測兩個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間隔1分鐘的温度變化.(到5分鐘時;到8分鐘時)在實驗前讓同學説一説將要出現的結果.同學們只説出了兩個結果:温度一樣,熱水比冷水高一點。我説冷水比熱水温度高點,同學們説“那是不可能的.”我説“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説。”同學們都非常好奇,認真的看和記錄,結果正是冷水高一點,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為什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科學課中演示實驗的教學反思

演示實驗時目的必須明確。演示實驗要達到什麼目的,解決什麼問題,學生要學習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這是必須要明確的問題。怎樣演示,突出哪些現象,得出正確結論,這是教師要明確的,並在實驗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要明白,演示實驗不僅要指導學生觀察,更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思維,分析現象,思考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得出結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演示的目的

重點還應該突出,每一個實驗必須要完整。怎樣提問題。引導觀察,怎樣突出重點,在演示過程中要層次分明。才能突出重點。突出重點應明確現象間的關係。多采用對比實驗的方法。

農村國小科學課教學的三個原則:

科學課是少年兒童瞭解自然現象、探索自然科學規律的啟蒙學科。怎樣能有效提高農村國小科學課的教學質量呢?我校在積極的教學探索研究中認為:

一、要注重“實效性”原則。

首先,教師要具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國小科學課涉及面廣,揭示的自然現象複雜,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自然科學知識,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強,他們心中的一個個謎團需要教師去解決。教師只有紮紮實實地掌握知識,才能踏踏實實地教育學生,才不至於想當然主觀臆斷地去解釋自然現象和學生提出的問題,才能將自己的教學建立在嚴謹的科學基礎,才能傳授給學生真知。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性,教師還應該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獲取、掌握最新的科學信息,給學生一個圓滿的説法。例如:學生知道珠穆朗瑪峯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但珠穆朗瑪峯每年仍在以1釐米左右的速度上升,若干年後,這個高度肯定會發生變化。而且,這個數據是相對於現在的測量技術而言的,以後隨着測量技術的提高,也肯定會有更精確的數據。

其次,科學課堂教學要“實際”。

在教學活動中要儘可能向學生展示實物,出示直觀教具。國小生的心理特徵是直觀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由於農村國小生年齡小,生活閲歷有限,視野較狹窄,對許多自然界生物和一些科學現象不曾見到,從而對教學內容產生距離感和陌生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要儘量創造條件,向學生展示或再現實物、如學習“巖石’時.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巖石標本,加深第一感官印象。

再次,科學教學演示實驗要“落實”。

教師要認真做好實驗操作。一方面,要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維、主動探索大自然的奧祕,認識自然規律。同時,也通過實驗操作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興奮點,把注入式的教學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把學生被動式的學習變為主動去探索,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另一方面,教師要認真組織好學生的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實驗,促使學生各種感官的協調一致,不僅使學生的技能得到訓練.強化了新知識的掌握,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理解、記憶、創造等綜合素質和能力,又為培養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在教學水的浮力時,讓學生通過在水中壓木塊和用橡皮筋吊石塊,認識到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在水中無論是上浮的還是下沉的物體,都要受到水的浮力。

二、要貫穿“靈活性”原則。

國小科學教學由於它涉及的知識面廣,涉及的事物也繁雜多樣,不僅有事物表面的認識,更有對事物本質的探討。因此,國小科學教學存在着一定的難度,要想國小科學課教學富有成效,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教學方法上要“活”。

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比較熟悉的事例出發,由近及遠,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地加以引導。如可以用玩遊戲的方法去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去激發孩子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也可以用音樂來渲染氣氛,感染學生。

其次,教學的手段要“活”。

國小生的思維是通過聲音色彩圖像等具體形象來感知的。因此,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圖片、掛圖、實物、投影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去進行直觀教學和輔助教學。這樣做,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活躍學生的思維,而且也容易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

再次.科學課堂教學形式要“活”。

科學課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學科,不僅要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書面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根據教材的特點,聯繫學生的實際,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自然科學實踐活動,如動員學生參加種植、養殖勞動,進行植物標本的手工製作,走出校門進行自然水域的污染調查等等。如在教學兩棲動物時,我先讓學生觀察真實的青蛙和蟾蜍的外形有什麼共同特徵,再通過幻燈瞭解它們在繁殖和生長髮育方面的共同特徵,最後引導學生歸納兩棲動物的共同特徵。在引導學生搞校外調查活動時,學生還根據當地的生活特點提出:鴨糞對自然水域的污染等調查報告

三、要把握“拓展性”原則。

國小科學涵蓋了中學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它是引導學生認識自然事物的本質特徵、現象及規律的啟蒙學科。教學中,不能只是就本教本,而是要加以引申,適時地去發散學生思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具體表現為:

首先,要拓展思維。

教師不僅是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努力地去啟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善於觀察,勇於發問,勤于思考。要對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進行大膽設問,讚賞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韌勁,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其次,要拓展知識面。

知識是在認知中產生的,更是人們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表現。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高有低,知識掌握也有差異,教師可以將課內的探討延續到課外,在自然活動中拓寬視野,拓展知識面,以解決學生課堂上“吃不飽”的問題。如由於條件的限制,學校有關天文、野生動物等方面的器材或實物短缺,要上好這些課,除傳授書本上的知識外,還要組織孩子們去參觀天文台、科技館、野生動物園等。教師還要積極蒐集有關這方面的資料為教學服務,實在不夠條件,充分利用多媒體,也要讓孩子們多觀看些錄象或圖片。

再次,要拓展課堂。

教學中我們當然要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但自然課教學內容多,知識面廣,知識點多,甚至有的實驗準備時間長,因而僅僅靠課堂40分鐘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去拓展課堂。

篇六: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每一個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從小就明顯地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因此,從小就務必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透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於探究,熱愛科學,並樹立社會職責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構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構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將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忙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後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國小生構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一、鼓勵學生敢問。

我認為教師首先應從教育觀念上更新,採取更適合學生髮揮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於學生來説有的資料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鬆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敢於表達的真情實感。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齊探索,研究。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資料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用心鼓勵,讚揚他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着成就感體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能夠透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麼往地上掉”等具體事例,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善於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能夠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二、引導學生會問。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透過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由易到難逐步上升。

1、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潛力。如我在教學《我的大樹》這課時,經課前準備,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針對校園內幾棵大樹設計了一個觀察活動的體驗學習過程。學生站在大樹前,我看到了什麼?學生以樹基觀察到樹冠,交流信息從幾條到幾十條。以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季節大樹的生長狀態都是不同的,新葉為什麼是帶有黃色(新綠)樹木有沒有生長的敵人?樹枝為什麼越長越粗?有學生提及樹也有呼吸,樹是從哪裏吸收水份的?吸到的水分又到哪裏去了?……觀察使學生獲得了聯想又產生了疑問,其實正是疑問使學生獲得了知識。直觀大樹,學生有了樹幹圍圓的長度概念,繼而產生了對直徑的要求。大概是讓學生的實際觀察昇華為理性的知識。樹葉不同顏色、形狀大小富有吸引力,學生比較全面明白一張完整的樹葉構成是由幾個部分組成。並在課外觀察小卡片上記錄,起到拓展知識的目的。

學生帶着問題產生好奇,走進文本。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疑,既有利於學生深入探究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教學。

3、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

4、探究小組之間的合作是否有效

有關小組活動的設計,在分工明確、目的確定的基礎上,首先思考學生思維的深度,再思考活動的頻率,絕不能高形式而丟掉本質內涵。

古人曾説:“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首先就是反思,只有在不斷反思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作為科學老師,應時刻把自己放在學生的角度,從全新的視覺來看待每一節課,才能給學生帶給一個好的體驗,探究的過程,從而到達較好的教學效果。

篇七: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於科學學科的教學,有聲、有色、形象直觀,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增進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發展。但要充分發揮其作用,教師的作用不可小視。

1、教師主角、觀念的改變

現代教育技術引入科學教育,能夠加強學生的感知過程,促進認知的深化,加深理解和提高應用潛力。但是,它在給科學教育帶來契機的同時,也對科學教育提出了挑戰,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要適應這種要求,就務必更新教育觀念,要認真研究新世紀人才的素質要求,及時對每個學生進行成才設計。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和實踐的對象是“學習過程”。那裏強調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教學過程”,從而真正確立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將從被動的聽講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學生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最大受益者。教育就應較少地致力於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更努力地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師就應花更多的精力去分析研究學習者的特點,預測和幫忙他們解決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找到他們恰當的學習起點和創造一種他們能適應的教學模式,以期使每個學生都成為成功的學習者。這就要求教師樹立大教育觀念,集中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創造性的活動,既要做引路人,又要做學生的朋友。而現代教育技術正為增強師生互動、突出學生主體帶給了條件。

2、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與操作技能。

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使教師與學生處在相同的環境中。這為教師創造了一個熟悉但更具挑戰性的環境。因此教師務必不斷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教育技術的理論、手段、方法和技巧,並深入研究、交流開展電化教學的心得體會,互相推薦和帶給軟件資料,多渠道收集,或透過簡單的輯納編制新的軟件教材。

3、媒體課件要適時適地適用妙用。

毫無疑問,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科學的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帶給了新的空間,但教師務必明確這樣一個觀點?D?D應科學、合理、巧妙地使用多媒體。並不是所有的資料都適合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完成,包括在科學學科中挖掘人文精神。它也不可完全代替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如果忽視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那麼任何的教學也都失去了它的好處。總言之,不能讓多媒體輔助手段“喧賓奪主”,而要儘量讓它發揮“輔助”作用,真正為優化科學課堂教學服務。

總之,衝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採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是現代科學教育的要求,也是現代教學發展的需求,對於整個教學改革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篇八: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新頒佈的《《3~6年級》科學課程標準》與以往的國小自然教學《大綱》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別。《科學課程標準》借鑑了國外關於科學教育的成功經驗,對國小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培養目標、資料標準和實施推薦等做出一系列的規定,力圖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幾個方面來進行闡述,強調這門學科對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的價值,注重學生的經驗、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三個方面資料的整合。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國小自然教師應緊跟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把科學的新理念貫穿於自然課堂教學中。“動手做”是科學課教學的靈魂。“要用教材”“不要教教材”説明教材的作用。教師做“導演”,學生做“演員”,是基本的方法。擔任《科學》課的教學以來,每次上課,我都會有一些新的收穫。同以前從事的教學相比,《科學》課教學過程中的開放性引起了我更多的思考,以下是科學課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主角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知識的傳授為重點”,教師在課堂上將知識和技能加以分解,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給學生,最後將各部分知識組成整體,學生只需聽、練、背,記住教材中的知識即可。教師的主角是教學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材資料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的評判者。多年來,我們已習慣了這種主角,總是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千方百計地將學生雖不大規範,但有創造的見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那麼,當代教師的主角是什麼呢?《科學課程標準》強調:“科學教師應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忙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從這個觀點來看,國小科學教師就應在課堂教學中讓孩子們自己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在他們的摸索過程中給予幫忙和引導,而不是簡單地傳授系統知識。教師充當的主角應是學生科學探究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着人人蔘與,意味着平等對話,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科學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科學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齊尋找答案,在探究科學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夥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學課程中,傳統好處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構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將導致師生關係的改變,使教師長期以來的高高在上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地位發生變化,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轉變到“平等地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成“學生科學探究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二、課堂教學強調從問題入手

科學課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問題入手,這是自然課與科學課最重要的區別之一。我們的教師在學習科學課標以後,把新的課程理念融入到自然課堂教學之中,用課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導着自己的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從問題入手,使學生帶着渴望知識的願望去學習。在課堂中,學生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中間要經過一大段過程,沒有過程和方法,解決問題也是一句空話。作為一名教師務必教會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他從提出問題,經過一系列的研究過程,運用一系列的科學方法,最後把問題解決了,才是科學教育的全過程。在經歷過程和運用方法的研究過程中,學生必然會獲得相關的知識,掌握必須的技能,發展必須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些都是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實現、要到達的目標。

三、課堂教學以科學探究為主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中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這意味着國小科學教育的教學策略將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研”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科學探究活動在科學學習中,具有重要價值,透過“做科學”來“學科學”,學生們能夠把科學知識與觀察、推理和思維的技能結合起來,從而能夠能動地獲得對科學的理解。在科學探究的活動中,在參與解決問題、參與做計劃、參與決策、參與小組討論、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們將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同他們從多種渠道獲得的科學知識聯繫起來,並把所學的科學資料應用到新的問題中去。透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們對科學探究的手段、使用證據的規則、構成問題的方式、提出解釋的方法等一系列問題有了親身的體驗,而不僅僅僅是聽到或記住有關的知識和結論;透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生以科學與技術的關係,科學的性質等一系列問題,有了切身的認識和體驗,而不僅僅僅是獲得了關於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

科學探究的核心就是強調“動手做”,學生學習不僅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説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因此,科學課標提出了體驗性目標,強調“活動、操作、實踐、考察、調查”等活動,而且十分重視學生們直接經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去鼓勵學生對科學問題的自我見解,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其獨到的見解。根據課標的學習,今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忙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計劃。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資料,選取不同的學習方式。這樣的教學,知識容量大,學生的思維活躍,參與度高,課堂研究興趣濃厚,學生研究的時間充分,不僅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更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潛力,觀察潛力,語言表達潛力,將科學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融入到自然教學中,教師真正成了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和指導者,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而我們教師本人,也要與新課程共同成長,不斷學習,成為新課程的實踐者、研究者和開發者。

篇九: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劇烈的獵奇心和探求願望,他們樂於入手操作詳細籠統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育迷信興味、體驗迷信進程、開展迷信肉體的重要時期。學習迷信課程,有利於小同窗構成迷信的認知方式和迷信的自然觀,並將豐厚他們的童年生活,開展他們的特性,開發他們的發明潛能。

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一、鼓舞同窗敢問

我以為教員首先應更新教育觀念,採取更適宜發揚同窗主體性的教學形式。雖然《迷信》這門課關於同窗來説有的內容同窗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同窗營建一種諧和的寬鬆氣氛,讓同窗敢想敢問,使同窗感到教員與同窗對等相處,一同探求,研討。若同窗提出的效果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效果提不到關鍵處,教員要先給予積極鼓舞,讚揚他勇於提問的勇氣,然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示,讓他們帶着成就感面子地坐下。其次,要消弭同窗的心思阻礙,束縛思想,放下包袱,鼓舞同窗敢問,愛問。教員要使同窗看法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經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麼往地上掉”等詳細事例,教育同窗學習迷信家擅長思索探求的思想質量,使同窗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想自疑問和驚奇末尾”的道理。還要通知同窗,課堂提問不是教員的專利或某些同窗的專利,每團體都可以提問,也只要在大家相互質疑的進程中,自己的思想才幹失掉開展。

二、引導同窗會問

同窗不會提問,是由於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效果。起始階段,教員應留意經過示範提問,向同窗展現發現效果的思想進程,使同窗遭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員還應留意啟示引導,讓同窗嘗試提問,由易到難,逐漸上升。

1.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蛇添足的作用。引導同窗針對課題提出效果,既有利於探求和了解,又能培育同窗的質疑才幹。如:鐵為什麼會生鏽?聲響是怎樣發生的?同窗帶着效果發生獵奇,走進文本。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疑,既有利於同窗深化探求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於教員在教學進程中圍繞這一課題停止教學。如教《空氣》一課時,一個同窗提到:“為什麼地球上會有空氣?”其他同窗聽後捧腹大笑,當我反問他們怎樣解釋時,他們卻啞口無言。其實,這個看似複雜的效果提得很有價值。

3、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看法。如《冷水和熱水》一課,有這麼一個實驗:向燒杯中參與280毫升熱水(80度左右)向錐形瓶中參與80毫升的冷水.將錐形瓶放入燒杯中,用紙板蓋住杯口,在紙板上打兩個小孔將兩個温度計區分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測兩個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距離1分鐘的温度變化.(到5分鐘時;到8分鐘時)在實驗前讓同窗説一説將要出現的結果.同窗們只説出了兩個結果:温度一樣,熱水比冷水高一點。我説冷水比熱水温度高點,同窗們説“那是不能夠的.”我説“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説。”同窗們都十分獵奇,仔細地看和記載,結果正是冷水高一點,這樣一來同窗們的積極性下去了,紛繁討論為什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窗熱愛迷信,對迷信現象有着劇烈的'獵奇心和求知願望,迷信課的開設正是為了滿足同窗的這種心思需求的。假設教員在教學中仍沿用那種僵死的教學方法,其結果只能是倒同窗的胃口,抹殺同窗求知願望。我們應積極倡議自主、協作、探求的學習方式,讓同窗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去看法迷信,並鼓舞他們去探求迷信的諸多微妙。只要這樣才表現了新課程教學理念。

我覺得作為一名迷信課的教員,應該時辰把自己放在同窗的角度,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每一節課,才幹給同窗提供一個好的體驗、探求的進程,從而到達較好的教學效果。

篇十: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現代教育不僅要關心學生學什麼,更要重視學生怎樣學。它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大量知識,而要求他們像科學家那樣在“真刀實槍”的“搞科學”的過程中獲取知識。

教師是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指導者,主要任務是在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為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並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眼、動手動口。在教學《彈性》這一課為例,我把實驗材料、教學方法做了調整,把原來三種材料增加為五種(鋼尺、橡筋、海綿、彈簧、注射器)。教學時,各種材料同時呈現在學生面前,提出:怎麼用這些材料做實驗?然後鼓勵學生按自己的想法試一試。結果學生拉的拉、壓的壓、擠的擠、彎的彎……看似雜亂,但每個人都認真參與,開動腦筋,創造性地做着每個實驗。在學生做了大量彈性實驗,積累了豐富經驗後,教師問:“你用這些材料是怎樣實驗的?你發現了什麼現象?”由於學生作了充分的實驗,所以發言十分熱烈。學生彙報時,教師把這些回答簡要寫在黑板上,繼續問:“這些現象有什麼共同點?”於是大家通過進一步的討論,概括出這些物體的共性,彈性概念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整個研討過程中,教師只提了三個問題,放手讓學生動手、討論,他們成了學習的主人,所獲得的知識是通過他們自己對事實材料的分析綜合、歸納概括得出的。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就是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出來的。

促進學生自行探索能力的發展,教師還應該在教學中逐步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淺顯的科學研究方法。例如把植物分成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幾部分,分別進行研究,這是使學生會用分析法去認識整體事物。觀察與實驗,這不但是認識事物的過程,更是一種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教師要經常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使學生能較自覺地利用觀察與實踐來解決問題,特別是教會學生能用對比實驗、模擬實驗,多采用探索性的實驗,少用驗證性的實驗。

學生只有具備了“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能更快、更多地去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這樣才不會感到學習科學知識是苦事累事。

篇十一: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一、親身參與,收集“證據”

素有關,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他們就是通過研究性學習進行着科學探究,較好地完成了本課的學習,學生對物體沉浮的問題更加關心和願意瞭解了,並掌握了進行物體沉浮實驗的簡單方法。要讓學生先作出預測,還要把預測寫出來,用預測推動學生髮現,再啟發學生觀察,進一步收集“證據”加以驗證。

二、利用“證據”,發現祕密。

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現象進行導入。先請學生猜想用什麼方法是瓶子沉下去,接着啟發學生對猜想進行驗證,從而引出了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一節課所要研究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的問題上,自然而然的進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探索興趣。通過教學導發現問題,並要解決問題的能發現《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祕密

並提示學生做好觀察記錄。讓學生把他們列舉的共同點記錄下來;認識實驗變化,獲得科學事實和科學數據就是“證據”,再讓學生經歷從觀察收集“證據”到整理、分析事實材料、作出結論的過程,對照記錄進行比較、反思,反覆經歷這樣的過程,逐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從不同層面發現科學現象。放入水中它是會出現什麼現象?撈出來再倒,這個小玻璃瓶就會浮了。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小玻璃瓶發生了什麼變化?(小玻璃瓶變輕了。)小玻璃瓶變輕它就浮了。所以我們説減輕物體的重量,物體就會由浮變沉。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過改變什麼實現?改變玻璃瓶的重量。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發現證據,發現事實、發現數據,並用證據、事實、數據來説話,還啟發學生髮現減輕物體的重量,物體就會由浮變沉來並能加以解釋。

三、分析“證據”,尋找規律

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要求他們作好科學探究的記錄,並查找相關的資料,作為解決本小組問題的信息資料。根據所收集的資料信息進行分析,看能否運用在小組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作為進行交流與討論的有力證據,讓同學和老師的進行討論,提高他們正確處理和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

在《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的教學中,在研究物體沉浮的原因時,3學生領取材料,學習記錄單,分小組進行實驗,並按“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的實驗記錄單”記錄,許多學生他們還舉出了玻璃瓶、浮標、鐵石頭釘、泡沫塑料、泡沫等物就認為重的物體會沉,輕的物體會沉,體比較輕,在水中就會浮的例子。但經過同學的反駁,他們便發現他們原來的認識是片面的,所引用的實例(信息)是不全面的,所以結論也是不正確的。要想得到全面正確的結論,就要有全面充分和正確的信息資料來證明,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針對學生提出的設想教師啟發學生在課後進行驗證實驗,啟發學生學會評估,評估是探究過程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探究究竟得到了那些啟示,為什麼探究的結果與事先的預測不一樣,探究的設計和計劃的進行過程是否有缺陷,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都需要學生去反思,只有通過這樣的反思和評估,共同去研究本小組確定的探究問題,並由專人

負責記錄,大家提供相關的知識點,思考與討論問題的答案,然後由組長或組長指定的學生向全班表達本組探究的結果或結論,將本組的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分享,你要讓學生先作出預測,還要把預測寫出來,用預測推動學生髮現,再啟發學生觀察,並提示學生做好觀察記錄。讓學生把他們列舉的共同點記錄下來;認識實驗變化,獲得科學事實和科學數據就是“證據”,再讓學生經歷從觀察收集“證據”到整理、分析事實材料、作出結論的過程,對照記錄進行比較、反思,反覆經歷這樣的過程,逐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從不同層面發現科學規律。

通過研究性學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能較好地幫助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在科學學習中促進科學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科學知識三大目標的有機整合。

新課程強調: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而且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我遵循這些理念開展以引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探究氣氛也更活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教學需改進之處: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學駕馭能力,調控好學生做實驗的氣氛,要使學生聲音很小,大家能做到靜靜地在這裏實驗、記錄等等。輕聲討論時也基本上以自己小組裏面為主,彙報時聲音應該

大,那是向全班同學彙報的,所以這裏上科學課探究的氛圍途徑非常好,很適合上科學課。

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探究過程進一步互動,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實現在思維、智慧上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觀念更加完善和科學,產生“1+1>;2”的效果。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合作互動是教學系統,使教學活動成為培育探究科學奧祕的“探路者”集訓隊。

篇十二: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降落傘製作課在設計上突出了“由理論(原理)→實踐(製作)→操作(放飛)的過程。教學成功與否,立竿見影。不但讓學生學到了有關降落傘的知識(空氣阻力的利用,降落傘的作用、形狀、顏色、結構、材料),而且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望,通過親自動手製作,增強了動手能力,獲得了成功的喜悦。我要求學生在製作時,必須仔細,在畫好傘面之後,進行摺疊粘貼,使傘面成為一個飽滿的圓形。拉線長度要合適並一樣長,線固定在傘上位置要適中,要粘牢等一系列技術問題。降落傘放飛時要指導學生學會折傘,折得好,扔得高,傘打得開,傘在空中停留時間長,放飛效果就好;折得不好,傘扔得不高或傘打不開,放飛效果就差。

降落傘製作活動課特別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如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互相配合,不僅製作起來方便,而且增強同學們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2、向學生進行環境衞生教育,剪下的廢塑料不能亂丟,要扔在指定的地方。記號筆不能亂畫等。

3、特別是放飛時,要特別注意安全,不能爬欄杆等。

孩子們有着與科學家一樣的好奇和探索慾望,這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生機勃勃,精力充沛,對周圍的事物偶發興趣或探索,正因為有着強烈的好奇心,每個孩子都有一雙敏鋭的眼睛,他們每天都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而且勇於探索與實踐找出答案。而我們教師不能圖省事,去忽略孩子探究的過程,而應該為他們提供大量的可塑性的材料,讓他們自己去嘗試操作,瞭解事物之間的關係,學習的態度,使他們逐漸具備敢於設想,敢於嘗試,敢於面對挫折和失敗,同時教師也在與孩子的互學互動中得到提高了。

篇十三: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我的水鍾是學生已經認識兩種水鐘的夠着,經歷了滴漏實驗的研究,學生對滴漏能作為計時工具有了新的瞭解,有了製作更加精確的水鐘的慾望和基礎,讓學生經歷設計方案—實驗製作—修正方案的科學活動過程。針對本節課反思:

1、前期準備,有利實驗

本節課學習之前,需要學生明白製作水鍾需要的材料,這也是接下來課堂上更好的進行實驗的基礎,課前實驗材料的準備也需要學生思考:如何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如何用這些材料來製作,製作過程中需要做些什麼?標出刻度是製作水鐘的需要,標出刻度在哪裏標?只有明確才能更好的製作水鍾。

2、預測時間,實驗驗證

學生第一次測量1分鐘水流出的量,做上記號,以此類推,在2分鐘,3分鐘,4分鐘,5分鐘分別做上計劃,這裏的做上計劃有2種,一種是在接水的瓶子上做記號,一種是在滴水的瓶子上做實驗,兩種實驗方法標出的刻度相反。引導學生分析,為何每一分鐘刻度不是等長?這個問題學生在前一節課已經有所經歷,這節課需要學生明瞭,孩子們很多都回答是由於水的重力的原因。

3、實驗後驗證,適時修改方案

學生製作出的水鍾是否能夠來測量時間,需要進行驗證,大部分小組在測量過程中,發現時間會存在誤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孩子們分析,可能是水盛的量不同;滴漏速度的控制上(滴孔的大小);盛水容器的形狀;刻度劃分時候存在誤差。發現原因這就需要解決,如何解決,孩子們根據這些方面課後對自己的水鍾進行再修改。

4、激發矛盾,延續後續教學

孩子們在修改方案增加準確上始終無法來準確計算時間,那麼人類又是怎樣來準確計算時間呢?這為下節課引出機械鐘擺打下鋪墊。

篇十四: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1、收放自如的“玩”是學生的興趣所在,教師適時地導使學生的“玩”變成了發現問題、瞭解科學的平台,使他們體會科學並不神祕,它就在我們身邊,科學源於生活。本課教學模塊清楚,以遊戲活動貫穿整個教學活動。

學生興趣濃厚,參與率高,思維活躍,活而不亂。每一次遊戲活動的結束,學生都會有所發現,有所提高並引發新的思考。如導入環節,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充氣玩具玩,不僅激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又發現新的問題:大小相同的球,空氣多少彈起的高度不同。

老師適時引導學生設計遊戲發現了“壓縮空氣有彈性”的祕密,同時引發新的思考:其他充氣玩具中還有哪些祕密?在玩氣球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更加活躍,不僅瞭解了空氣的反衝原理,而且記錄了氣球的軟硬、運動方向等。應該説,本課教學在開放的思路指導下,大大激發了學生探究的開放性和創新性。本節課的“玩”讓學生體會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明確了“玩”要有目的,要動腦筋。

2、本課的評價是全程性、開放的。教師的評價既有鼓勵又有指導。如在學生製作的玩具小氣搶沒有成功時,教師首先肯定:“你的創意很好。”接着引導學生“能找找失敗的原因嗎?”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改進了自己的小氣搶,獲得了成功的喜悦。一個學生自己設計製作一個充氣的小船,由於固定不好,沒有成功。教師指導:“你做得好,如果和小組共同合作,小船一定會跑起來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只有給學生充足的“玩”的時間,學生才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本課的有些環節給學生“玩”的時間不夠充足,學生的發現不夠深入。

篇十五: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今天第三節課的602班是我本課執教的第一個班。執教過程中,我發現本課的重點分析“為何三角形比正方形穩定”時,學生並不能明白在支點上用力,位於相鄰兩邊上的力是如何作用的。於是,在短短的10分鐘課間我馬上反思,想到讓學生用手臂模擬三角形和正方形,讓他們切身感受力在各邊的傳遞情況。第四節課的教學效果相當明顯,學生感受深刻。但是,在三角形的第三邊與正方形的對邊上的力的傳遞卻無法用此模擬實驗。

本課《做框架》有一個“做”字,但是在40分鐘的時間裏,對於6年級的孩子做成一個框架時間是大大不夠的,許多在教學本課的教師處理方法一般專門設置一堂課進行。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的處理方法是在“固定正方形”實驗中以4人為一小組製作,接下來的做一個立體的穩固正方形時,讓三個小組拼接起來做一個正方體。三個組的結合節省了材料、時間,科學課上容易出現的問題節迎刃而解了。

同樣在602班的教學中發現,有的孩子在用16根木棍、8根皮筋拼裝框架時非常注重方法:

一、先拼接成兩個對角有支撐物的正方形(先拼接好一個對邊);

二、有的先以一根皮筋為主,將最多根的木棍纏在一起(先拼接好一個定點)。

或許我們可以在活動中滲透拼接的智慧方法。同時,我也存在顧慮:這樣會不會把孩子們的思維限制死板了,制約了他們自身的能力發揮,畢竟,這兩種方法在我沒有介紹的情況下他們自主探究出來的。出於國小科學是一種啟蒙式的教學,我想採取折中的方法,先放手讓學生們自己嘗試,做完之後在點播,既不制約也開拓思維。

篇十六: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輪軸》一課的作業:尋找生活中的輪軸,説出哪些地方應用了輪軸?哪部分是輪?哪部分是軸?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是國小科學教育的宗旨,是未來社會和知識經濟發展對人提出的要求,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如何滲透科學啟蒙教育,培養實事求是、主動求知、不斷創新、團結協作的科學精神呢?我教授《輪軸》一課是按照“問題的連續體”理論設計的。我將“用螺絲刀擰螺絲釘”活動設計成本課的導入環節,讓學生對沒能親自參加或是認為兩位學生的力氣不一樣,不能説明問題本質而引發問題碰撞,探究的想法由此產生。再自然的讓學生觀察螺絲刀的構造:看一看工具是什麼樣的,進而聯想到生活中的類似裝置,順理成章引入輪軸概念,通過思維的碰撞,學生進行了細緻的觀察,發現了輪軸的基本構造,對輪軸的作用有了初步的感知。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輪軸之後,我讓學生通過輪軸實驗瞭解輪軸的省力作用,並提出卡車和轎車方向盤的區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學生通過槓桿原理很容易的明白:輪軸省力的祕密是因為支點到力點的距離越遠越省力,而且輪越大越省力是因為支點到力點的距離更遠。

概念的建立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科學,輪軸是在生活中使用的,它能幫助人們更好的工作,因此輪軸的作用就應該是建立概念的一部分。所以,為了更好的讓問題延續下去,我設計了此項作業,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輪軸,並説出哪些地方應用了輪軸?哪部分是輪?哪部分是軸?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篇十七: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在展開教學時我着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提供結構性的材料。

本課提供給學生的實物都是杯子,避免在教學中出現杯、瓶等詞語混沌不清的現象。其次,第三組杯子是在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時,判斷哪杯水多?這組是要引導學生做分組實驗,每組有三個杯子,提供給學生的杯子是:高矮不同,粗細不同,杯壁厚度不同,材質不同,杯底的厚度也不同,讓學生根本就無法用眼睛準確的判斷出哪杯水多,哪杯水少。這樣才能引出其他判斷哪杯水多的方法,因此在定向探究實驗中,提供結構性的實驗材料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注重“猜想”。

猜想的提出,是通向科學理論道路的重要環節。當提出一個問題後,讓孩子們預測其結果可能是什麼樣的,這是極具有教育意義的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生無法用眼睛判斷出哪杯水多時,我就順勢一轉:“誰的猜想準確呢?能不能想個辦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在學生動手做之前先“想一想”方法,調動起他們的知識經驗,並藉助於判斷和推理,使孩子們的腦子裏產生許多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給他們機會表達,解釋,不管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身的對錯,只要他們動腦筋去想了,有機會去説了就是有意義的,對他們的思維的發展就會有促進。

本節課中,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和親自實驗,進行主題探究,給了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使學生的主體探究得以有效地進行,學生的聰明才智、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整節課閃現着思維的火花,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學生主動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得到培養。

篇十八: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學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學生通過前面兩課的學習已初步瞭解改變材料的厚度和形狀會增強抗彎曲能力。在本課中,提出了一種新的形狀——拱形。教材設計主要安排了兩項活動。第一項是測試紙拱的承受能力,這個活動讓學生初步瞭解了拱形承重的祕密。第二項活動是搭一個瓜皮拱,這個活動是讓學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和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

對於拱形,學生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在一些建築物就用到了拱形的設計。但它承重的祕密在哪裏,學生並不能很好地用語言表述出來。這時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們,通過提出問題———初步嘗試———總結經驗———改進實驗———再嘗試————得出結論,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體驗到了拱形承重的祕密,即把受到的壓力分解成向下的壓力和向外的推力,然後用重物抵住拱足,這樣拱形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搭瓜皮拱一活動中,每個小組的學生在所學的基礎上都能以飽滿的熱情去做,雖説有的組沒能成功,但他們也體驗到了其中的樂趣。

一堂課下來,看起來似乎還不錯,但現在想來,發現了有兩個問題沒能處理好:

1、上課前,我只佈置讓每個學生準備好一張紙,但沒説清楚紙的材質如何,導致上課中做一個紙拱時有個別同學的紙拱沒能搭成,只能看着別人去做。這説明了我備課沒有考慮周全。

2、課後的延伸不到位,雖説也涉及到了下一課的內容,但還是差那麼一點。如果設計這樣一個問題:把三個大小一樣的瓜皮拱搭在一起,你認為它的承重力如何?如果這樣做,既能把本課的內容鞏固一下,也為下節課的《找拱形》中,圓頂形的認識做了一個小小的鋪墊。這樣,我想本堂課就沒什麼遺憾了。

篇十九: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一、親身參與,收集“證據”

二、利用“證據”,發現祕密。

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現象進行導入。先請學生猜想用什麼方法是瓶子沉下去,接着啟發學生對猜想進行驗證,從而引出了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一節課所要研究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的問題上,自然而然的進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探索興趣。通過教學導發現問題,並要解決問題的能發現《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祕密並提示學生做好觀察記錄。讓學生把他們列舉的共同點記錄下來;認識實驗變化,獲得科學事實和科學數據就是“證據”,再讓學生經歷從觀察收集“證據”到整理、分析事實材料、作出結論的過程,對照記錄進行比較、反思,反覆經歷這樣的過程,逐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從不同層面發現科學現象。放入水中它是會出現什麼現象?撈出來再倒,這個小玻璃瓶就會浮了。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小玻璃瓶發生了什麼變化?(小玻璃瓶變輕了。)小玻璃瓶變輕它就浮了。所以我們説減輕物體的重量,物體就會由浮變沉。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過改變什麼實現?改變玻璃瓶的重量。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發現證據,發現事實、發現數據,並用證據、事實、數據來説話,還啟發學生髮現減輕物體的重量,物體就會由浮變沉來並能加以解釋。

三、分析“證據”,尋找規律

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要求他們作好科學探究的記錄,並查找相關的資料,作為解決本小組問題的信息資料。根據所收集的資料信息進行分析,看能否運用在小組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作為進行交流與討論的有力證據,讓同學和老師的進行討論,提高他們正確處理和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

在《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的教學中,在研究物體沉浮的原因時,3學生領取材料,學習記錄單,分小組進行實驗,並按“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的實驗記錄單”記錄,許多學生他們還舉出了玻璃瓶、浮標、鐵石頭釘、泡沫塑料、泡沫等物就認為重的物體會沉,輕的物體會沉,體比較輕,在水中就會浮的例子。但經過同學的反駁,他們便發現他們原來的認識是片面的,所引用的實例(信息)是不全面的,所以結論也是不正確的。要想得到全面正確的結論,就要有全面充分和正確的信息資料來證明,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針對學生提出的設想教師啟發學生在課後進行驗證實驗,啟發學生學會評估,評估是探究過程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探究究竟得到了那些啟示,為什麼探究的結果與事先的預測不一樣,探究的設計和計劃的進行過程是否有缺陷,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都需要學生去反思,只有通過這樣的反思和評估,共同去研究本小組確定的探究問題,並由專人負責記錄,大家提供相關的知識點,思考與討論問題的答案,然後由組長或組長指定的學生向全班表達本組探究的結果或結論,將本組的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分享,你要讓學生先作出預測,還要把預測寫出來,用預測推動學生髮現,再啟發學生觀察,並提示學生做好觀察記錄。讓學生把他們列舉的共同點記錄下來;認識實驗變化,獲得科學事實和科學數據就是“證據”,再讓學生經歷從觀察收集“證據”到整理、分析事實材料、作出結論的過程,對照記錄進行比較、反思,反覆經歷這樣的.過程,逐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從不同層面發現科學規律。

通過研究性學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能較好地幫助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在科學學習中促進科學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科學知識三大目標的有機整合。

新課程強調: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而且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我遵循這些理念開展以引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探究氣氛也更活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教學需改進之處: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學駕馭能力,調控好學生做實驗的氣氛,要使學生聲音很小,大家能做到靜靜地在這裏實驗、記錄等等。輕聲討論時也基本上以自己小組裏面為主,彙報時聲音應該大,那是向全班同學彙報的,所以這裏上科學課探究的氛圍途徑非常好,很適合上科學課。

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探究過程進一步互動,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實現在思維、智慧上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觀念更加完善和科學,產生“1+1>2”的效果。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合作互動是教學系統,使教學活動成為培育探究科學奧祕的“探路者”集訓隊。

篇二十: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在近兩年的國小《科學》課堂教育教學中,深感《科學》科目教學的不容易,深知《科學》教育教學的艱難與困域。現對本人在《科學》科目的教育教學中的體會做一梳理與反思。

在近兩年的國小《科學》課堂教育教學中,深感《科學》科目教學的不容易,深知《科學》教育教學的艱難與困域。現對本人在《科學》科目的教育教學中的體會做一梳理與反思。

一、觀念滯後《科學》是一門較為綜合的對學生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非常有益的學科,但是現在有些教師(包括本人及學校某些領導在內),對此學科都當作傳統中的副科目對待,導致諸多教師在《科學》教育教學中都有不嚴格、不規範、不認真對待態度,也導致了學生對學習《科學》此科目的馬虎應付態度。同時也致使學校對《科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低下,從而造成學生在整體素質的缺陷,誤人子弟,殃及社會,損於國家。這是何等的嚴重問題!頗值得教育界的重要人士及各基層的諸多教育工作者與各領導的熱切關注、支持與幫助。同時,也很值得相關的直屬管理領導的認真反思。制度是否健立健全了,制定的制度是否真正落實執行了,落實的程度如何,基層的某個角落是否存在有“被遺忘的角落”,是否有弄虛作假的行為,各學校各教師是否尚存在馬虎應付的心理,如何處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問題,等等。這都是需要教育直屬界的領導的認真、踏實、嚴肅對待與落實的嚴峻問題,否則一切都是空話一句,一切都是假工假做假應付假態度!總之,領導、教師的新課改的教育教學觀念必須要徹底、徹底的改變。

二、理念欠缺國家對各課程的改革已實施幾年,可以説國家各教育培訓部門每年都進行了相關的各學科的課程項目的有計劃的有系列的教育培訓。但效果是不是很好,想必大家心裏面都有個底。實話實説,現在我們的諸多教師都是被傳統的教育教學的舊觀念嚴重束縛着,在國小都是把語文、數學當作主科目看待,其他的都是副科目。在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的培訓時,也存在着這樣的偏科嚴重心理,特別是某些學校的主管領導也同樣存在着這樣的偏科心理,致使在接受這樣的“副科”教育培訓時,教師馬虎應付,甚至有些學校領導明知有這樣的相關的“副科目”的教育培訓,而沒有派相關“副”科目的教師去進行相應的教育培訓,導致了教師在進行這樣的“副”科目的教育教學中,觀念難改,理念缺乏,教改無果,教育無望。譬如,某些教師在上《科學》的課時,只是把課文念一遍,學生在下面聽一下就算了事,至於其相關的實驗、活動或某種探索,一句話“學校的條件有限”就把本來是非常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事情給搪塞過去了。還有更甚者的是,有些教師為了省事,上課時,直接把本該是由學生課中或是課後去認真思考、探討、交流或查詢來解決的時事知識、地理基礎常識或是政治常識等問題的答案直接告訴了學生,致使學生都有了不愛思考、不想探討,不善交流等的不良習慣。學生在學習上的創新性思維、獨特的思考等能力都得不到應有的培養。這樣學生就習慣了“飯來張口,衣到伸手”,於是,教師教得多“死”,學生也就學得多“死”。另外,尚有部分年級的《科學》的任教教師,對所教學科只是蜻蜓點水般地隨便選了部分內容來教教而已,當然這也可能與學校安排的《科學》科目節數太少的原因有關(有的一週只一節),這樣,教師教得“輕鬆”,學生也學得不知“天南地北”,學生得到的只是零散的不繫統的科學知識,怎能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怎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怎能促進新形勢新課改“更上一層樓”,跨上新台階。因此,可以這樣説,作為新時期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有責任認真學習新知識與新的課改理念,徹底擺脱舊的傳統教學觀念、方式的束縛,用新理念、新知識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知識水平和整體素質素養。同時,在工作中要有認真、負責、踏實的工作態度,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新課改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辜負國家和人民付於我們的責任,才能對得起我們的後代的子子孫孫。

三、資源缺乏農村鄉鎮國小,特別是邊遠偏僻的農村國小,在各年級的《科學》教育教學中,由於教學資源的嚴重缺乏,在教學中有許多都涉及到實驗、活動或需要上網查詢才能解決的各種問題,教師只能照書讀書,把“複雜”的問題簡單的一筆帶過,把教學內容應付完畢就算“萬事大吉”了。於是都形成了領導不重視,教師不認真,學生不積極的惡的連鎖反應,造成了設了科目而又不重視科目的不良局面,浪費了課本、人才等資源,耽誤了學生的智力、能力等培養,影響了學生的一生。同時,也剝弱了教師的教學鋭氣與消退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因此,本人熱切呼籲上級直屬主管領導、學校的主要領導和廣大教師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為中國小的各科目教學,特別是所謂的“副”科目的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於教育教學進行的硬件環境,為我們的新課改做好步步升高的鋪墊,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整體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做好充分的準備。總之,國小《科學》科目的教育教學,需要大家的共同熱切的努力與支持、配合與合作。同時,也特別需要《科學》科目的組織教學的領導與教師要努力切實轉變教學觀念,用上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去努力挖掘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與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儘可能地把《科學》科目教得更加科學與精彩。

篇二十一: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在教學中注意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創造一個寬鬆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制定了比較詳細的教學目標,通過創設有趣的導入友友來訪地球考察熱能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熱能是我們人類生活中必需的能量之一。在教學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及學生自己已有的知識,來幫助外星系的朋友“友友”完成這次地球上熱能的考察任務。並且知道我們人類與熱能的密切關係。而且通過設計的學習提示,達到放手讓學生學習的方式進入新課的學習,來突出主體實施有效教學的。

2、自主學習

通過本課教學我認識到,教師要在科學課堂上提供有結構的材料,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有序進行,激發學生探究熱情,並注重觀察探究。讓每個人都有事做起到主人公的作用,通過自己的能力幫助外星朋友,這樣每個人才能都參與到學習中來,每個人都有表現的機會,併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更能激發每個同學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實現面向全體、突出主體探究,突出科學課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任務前,我給學生出示探究提示,這樣學生就有了自主學習的目標,通過教師的帶領,共同交流,通過彙報來評價學生學習的情況。而且每個人都有機會表現自己,體現面向全體合自主合作的教學理念。

3、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科學課的長期目標就是讓學生通過科學課學習,認識周圍常見事物和科學知識,並形成科學習慣,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來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科學課學習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例如,我在課中加入了氣温差異的因素及特點,以及如何巧用熱能,意圖就是把課堂上的科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運用這一知識做一些事情,這樣學生才能更加深入理解熱能這一科學概念,形成了關於熱能的認識。教學的結尾我又設計一個拓展問題,目的是為了是使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課的每節課中,我都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真正讓學生學科學用科學。

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例如有些環節銜接略牽強,學生的主動性積發的還不夠,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更加註意,更加努力。

篇二十二: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一、鼓勵學生敢問。

我認為教師首先應從教育觀念上更新,採取更適合學生髮揮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於學生來説有的內容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鬆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敢於表達的真情實感。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讚揚他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着成就感體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麼往地上掉”等具體事例,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善於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二、引導學生會問。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

1、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教五年級科學第四課《根和莖》,出示課題後,引導學生質疑。問學生:誰能分清根和莖?你能説出幾種啊?為更好地理解植物的根和莖做了鋪墊。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疑,既有利於學生深入探究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教學。如教五年級第八課《仙人掌的刺》一課,一個學生提到:“為什麼説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葉子呢?”其他學生聽後鬨堂大笑,當我反問他們怎麼解釋時,他們卻啞口無言。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通過和蓮的葉子荷葉相對比的講解,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學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葉子發生變態的原因了。

3、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第十三課《冷水和熱水》一課,有這麼一個實驗;向燒杯中加入280毫升熱水(80度左右)向錐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將錐形瓶放入燒杯中,用紙板蓋住杯口,在紙板上打兩個小孔將兩個温度計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測兩個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間隔1分鐘的温度變化.(到5分鐘時;到8分鐘時)在實驗前讓同學説一説將要出現的結果.同學們只説出了兩個結果:温度一樣,熱水比冷水高一點。我説冷水比熱水温度高點,同學們説“那是不可能的.”我説“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説。”同學們都非常好奇,認真的看和記錄,結果正是冷水高一點,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為什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科學課中演示實驗的教學反思

演示實驗時目的必須明確。演示實驗要達到什麼目的,解決什麼問題,學生要學習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這是必須要明確的問題。怎樣演示,突出哪些現象,得出正確結論,這是教師要明確的,並在實驗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要明白,演示實驗不僅要指導學生觀察,更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思維,分析現象,思考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得出結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演示的目的

重點還應該突出,每一個實驗必須要完整。怎樣提問題。引導觀察,怎樣突出重點,在演示過程中要層次分明。才能突出重點。突出重點應明確現象間的關係。多采用對比實驗的方法。

四、農村國小科學課教學的三個原則

科學課是少年兒童瞭解自然現象、探索自然科學規律的啟蒙學科。怎樣能有效提高農村國小科學課的教學質量呢?我校在積極的教學探索研究中認為:

一、要注重“實效性”原則。

首先,教師要具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國小科學課涉及面廣,揭示的自然現象複雜,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自然科學知識,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強,他們心中的一個個謎團需要教師去解決。教師只有紮紮實實地掌握知識,才能踏踏實實地教育學生,才不至於想當然主觀臆斷地去解釋自然現象和學生提出的問題,才能將自己的教學建立在嚴謹的科學基礎,才能傳授給學生真知。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性,教師還應該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獲取、掌握最新的科學信息,給學生一個圓滿的説法。例如:學生知道珠穆朗瑪峯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但珠穆朗瑪峯每年仍在以1釐米左右的速度上升,若干年後,這個高度肯定會發生變化。而且,這個數據是相對於現在的測量技術而言的,以後隨着測量技術的提高,也肯定會有更精確的數據。

其次,科學課堂教學要“實際”。在教學活動中要儘可能向學生展示實物,出示直觀教具。國小生的心理特徵是直觀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由於農村國小生年齡小,生活閲歷有限,視野較狹窄,對許多自然界生物和一些科學現象不曾見到,從而對教學內容產生距離感和陌生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要儘量創造條件,向學生展示或再現實物、如學習“巖石’時.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巖石標本,加深第一感官印象。

再次,科學教學演示實驗要“落實”.教師要認真做好實驗操作。一方面,要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維、主動探索大自然的奧祕,認識自然規律。同時,也通過實驗操作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興奮點,把注入式的教學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把學生被動式的學習變為主動去探索,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另一方面,教師要認真組織好學生的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實驗,促使學生各種感官的協調一致,不僅使學生的技能得到訓練.強化了新知識的掌握,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理解、記憶、創造等綜合素質和能力,又為培養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在教學水的浮力時,讓學生通過在水中壓木塊和用橡皮筋吊石塊,認識到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在水中無論是上浮的還是下沉的物體,都要受到水的浮力。

二、要貫穿“靈活性”原則。

國小科學教學由於它涉及的知識面廣,涉及的事物也繁雜多樣,不僅有事物表面的認識,更有對事物本質的探討。因此,國小科學教學存在着一定的難度,要想國小科學課教學富有成效,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教學方法上要“活”。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比較熟悉的事例出發,由近及遠,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地加以引導。如可以用玩遊戲的方法去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去激發孩子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也可以用音樂來渲染氣氛,感染學生。

其次,教學的手段要“活”。國小生的思維是通過聲音色彩圖像等具體形象來感知的。因此,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圖片、掛圖、實物、投影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去進行直觀教學和輔助教學。這樣做,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活躍學生的思維,而且也容易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

再次.科學課堂教學形式要“活”。科學課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學科,不僅要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書面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根據教材的特點,聯繫學生的實際,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自然科學實踐活動,如動員學生參加種植、養殖勞動,進行植物標本的手工製作,走出校門進行自然水域的污染調查等等。如在教學兩棲動物時,我先讓學生觀察真實的青蛙和蟾蜍的外形有什麼共同特徵,再通過幻燈瞭解它們在繁殖和生長髮育方面的共同特徵,最後引導學生歸納兩棲動物的共同特徵。在引導學生搞校外調查活動時,學生還根據當地的生活特點提出:鴨糞對自然水域的污染等調查報告。

三、要把握“拓展性”原則。

國小科學涵蓋了中學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它是引導學生認識自然事物的本質特徵、現象及規律的啟蒙學科。教學中,不能只是就本教本,而是要加以引申,適時地去發散學生思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具體表現為:

首先,要拓展思維。教師不僅是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努力地去啟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善於觀察,勇於發問,勤于思考。要對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進行大膽設問,讚賞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韌勁,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其次,要拓展知識面。知識是在認知中產生的,更是人們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表現。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高有低,知識掌握也有差異,教師可以將課內的探討延續到課外,在自然活動中拓寬視野,拓展知識面,以解決學生課堂上“吃不飽”的問題。如由於條件的限制,學校有關天文、野生動物等方面的器材或實物短缺,要上好這些課,除傳授書本上的知識外,還要組織孩子們去參觀天文台、科技館、野生動物園等。教師還要積極蒐集有關這方面的資料為教學服務,實在不夠條件,充分利用多媒體,也要讓孩子們多觀看些錄象或圖片。

再次,要拓展課堂。教學中我們當然要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但自然課教學內容多,知識面廣,知識點多,甚至有的實驗準備時間長,因而僅僅靠課堂40分鐘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去拓展課堂。

拓展科學課堂教學:(一)要認真上好科學活動課。科學活動課教學是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也是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如指南針的製作和應用、組織種植、養殖勞動等活動課都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二)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舉辦各種形式的興趣小組.積極開展課外興趣活動,這也有助於同學們掌握和運用自然知識去探索自然規律,培養學生從小就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本領,長大後以適應先進生產力的需要。例如,在教學宇宙知識時,有學生問“太陽系究竟有幾大行星”?我給學生的解釋是:“目前我們能確定的是九大行星。有些科學家在冥王星以外又找到一些大行星,這些星星是其它行星的衞星,還是太陽的大行星呢?科學家們還在積極地證實,希望同學們也積極地去尋找太陽系的第十大行星。回顧科學走過的歷程,就如同經歷一次次驚險刺激的探險。不親自參與,你永遠無法體會其中的樂趣。”

篇二十三: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社會需要大量的複合型人才。新的課程改革使得科學課的教學模式已經完全的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流暢、變通、獨創、精進的能力,試圖更全面的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一學期的科學教學,擺在我們面前最大困難是“怎樣讓學生學會學習科學,培養他們的主體能動性,讓他們認識科學、瞭解科學、尊重科學”。

在科學教學中,我認為通過在教學中融入創造性思維教學,這樣不僅讓自己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創新能力,同樣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具體提高的程度如何,視學生的基礎素質和訓練的程度而定。我覺得要上好科學課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上課導入過程中,要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上課的過程中,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適當的給於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之間共同討論、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第三、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始終把自己作為一名參與者,要和學生打成一片,及時的和學生溝通,用敏鋭的眼光去觀察它們已經發現了什麼,還準備去怎樣發現等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

第四、在提問的方式方法上,我覺得要注意學生的知識範圍,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不易太難。

第五、教師要不斷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要及時的和學生溝通,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

第六、我覺得在課堂上應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蒐集資料、整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不斷的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第七、在科學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他們在科學的學習中要懂得環保,積極的去宣傳環保。

第八、教師在教學前準備一定要充分,還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老師之間要共同合作,共同研究,要不斷的開展研究性學習。

以上幾點是我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隨着科學研究性學習的逐步深入,對教師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學習需要教師加強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努力轉變教學觀念。教師惟有不斷的求知,才能始終保持學問的前瞻性,才能不斷將最新的知識同學生分享。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師生共同發現、共同研究、共同形成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做到教學相長。

在科學教學中,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夠好,例如:1.上課有時講的太快,對於教學時間的控制上做的不夠。2.教學語言的連貫性上還有待提高。3.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上還有待增強等等。我現在最缺乏的就是經驗,我相信,通過自己在教學中的不斷反思、積累,一定能夠做得更好。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研究性學習將逐漸滲透到各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去。我認為,在以後的教學一定要真正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科學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學本”,教材中配有大量的不同類型的探究活動,如資料收集、設計探究活動、觀察實驗等,並附有鮮明的圖片、表格,每章後還設有學習重點的歸納,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學的趣味性、啟發性、思考性,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學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乃至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促進其自主、持續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從這種認識出發,根據新教材自身的特點,教師在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供研究的內容的同時,在學科教學中不斷開展了研究性學習的嘗試。

本學期雖然沒有結束,但是這學期的教學,對我來説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我是在不斷的學習、積累中逐步的提高自己。通過和其他老師經常交流,共同合作,不斷的完善自己。我相信,通過大家的不斷的合作交流,科學的教學最終會邁上一個新的起點。

篇二十四: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在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到了這樣一點:科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我覺得提得很好,很及時,很貼切,我是這樣做的: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遵循學生學習科學的心理規律,為學生搭建良好的發展平台,創造性的組織教學工作。現就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得與老師們討論一下:

結合認知特點,引導學生學會提問。

初涉《科學》的學習,三年級學生開始不會提問,只是感興趣,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我們應注意通過教師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

1.從科學課的課題上提問

在科學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學生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如科學第四課《蚯蚓》,出示課題後,引導學生質疑。問學生:蚯蚓是什麼們樣子的?它怎麼爬呀?它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呢?

2.從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處提問

對授課內容重點、難點的提問,既有利於國小生研究知識,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提問組織教學。如第七課《土壤的保護》一課,一個學生提到:“為什麼説保護土壤呢?”其他學生聽後鬨堂大笑,當我反問他們為什麼笑,怎麼解釋時,他們卻啞口無言。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通過和水土流失相對比的講解,這個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學生在瞭解水土流失的嚴重性之後,自然就會想到要保護土壤,防止流失。

3.從課文中的對立之處提問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對立之處,那正是編者老師們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第九課《沉與阜一課,有這麼一個學生活動;(1)、瓶子在水中上浮,用什麼辦法讓它沉下去?(2)、橡皮泥在水中下沉,用什麼辦法讓它浮起來?(用8分鐘時到10分鐘)在活動前讓同學説一説用什麼方法.同學們只説出了一個結果“要改變它們”.我説怎麼改呀?同學們説“加水、變形狀”我説“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説.”同學們都非好奇,認真的看和記錄.結果橡皮泥浮起來了,瓶子沉下去啦.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為什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過科學課的教學,我覺得不僅要考慮科學本身的特點,更主要的是遵循學生學習科學的規律,讓學生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學會科學思考,提問,學會應用科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矗。

篇二十五: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社會需要大量的複合型人才。新的課程改革使得科學課的教學模式已經完全的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流暢、變通、獨創、精進的能力,試圖更全面的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一學期的科學教學,擺在我們面前最大困難是“怎樣讓學生學會學習科學,培養他們的主體能動性,讓他們認識科學、瞭解科學、尊重科學”。

在科學教學中,我認為通過在教學中融入創造性思維教學,這樣不僅讓自己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創新能力,同樣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具體提高的程度如何,視學生的基礎素質和訓練的程度而定。我覺得要上好科學課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上課導入過程中,要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上課的過程中,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適當的給於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之間共同討論、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第三、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始終把自己作為一名參與者,要和學生打成一片,及時的和學生溝通,用敏鋭的眼光去觀察它們已經發現了什麼,還準備去怎樣發現等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

第四、在提問的方式方法上,我覺得要注意學生的知識範圍,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不易太難。

第五、教師要不斷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要及時的和學生溝通,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

第六、我覺得在課堂上應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蒐集資料、整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不斷的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第七、在科學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他們在科學的學習中要懂得環保,積極的去宣傳環保。

第八、教師在教學前準備一定要充分,還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老師之間要共同合作,共同研究,要不斷的開展研究性學習。

以上幾點是我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隨着科學研究性學習的逐步深入,對教師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學習需要教師加強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努力轉變教學觀念。教師惟有不斷的求知,才能始終保持學問的前瞻性,才能不斷將最新的知識同學生分享。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師生共同發現、共同研究、共同形成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做到教學相長。

在科學教學中,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夠好,例如:

1、上課有時講的太快,對於教學時間的控制上做的不夠。

2、教學語言的連貫性上還有待提高。

3、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上還有待增強等等。我現在最缺乏的就是經驗,我相信,通過自己在教學中的不斷反思、積累,一定能夠做得更好。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研究性學習將逐漸滲透到各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去。我認為,在以後的教學一定要真正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科學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學本”,教材中配有大量的不同類型的探究活動,如資料收集、設計探究活動、觀察實驗等,並附有鮮明的圖片、表格,每章後還設有學習重點的歸納,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學的趣味性、啟發性、思考性,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學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乃至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促進其自主、持續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從這種認識出發,根據新教材自身的特點,教師在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供研究的內容的同時,在學科教學中不斷開展了研究性學習的嘗試。

本學期雖然沒有結束,但是這學期的教學,對我來説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我是在不斷的學習、積累中逐步的提高自己。通過和其他老師經常交流,共同合作,不斷的完善自己。我相信,通過大家的不斷的合作交流,科學的教學最終會邁上一個新的起點。

篇二十六: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這一時期是培養學生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將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後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國小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以下幾個觀點:

一、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二、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三、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四、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

五、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篇二十七: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四年級科學主要圍繞“運動與變化”這組統一概念,整合課程標準中科學探究,學知識及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內容。本冊圍繞“變化”這一概念統整教學內容,共設計5個單元,25個課題。在教學中,我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觀察事物變化現象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自然界中各種變化的奇妙。同時也在獲取資料,設法記錄各種變化的能力上得到了有效訓練。通過教學,發現我所設計的教學過程既有成功之處,也有需改進的地方。首先,談一談我在本冊教學時比較成功的地方。

一、教學中注重科學探究,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在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科學學習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還是學習過程。本冊教材非常注重以科學探究為主,設計了“物質的狀態”“有趣的變化”單元,通過學生動手實驗、觀察體驗、遊戲等各種活動,引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提出問題,做出假設並想辦法驗證設,分析試驗數據,獲得科學結論的能力。針對這一情況我在教學《雨的形成》《讓癟乒乓球鼓起來》《鹽到哪裏去了》這幾課時注重讓學生獨立設計實驗進行科學探究,而在《固體 液體和氣體》、《冰水和水蒸氣》《鹽到哪裏去了》三課教學時,又注重學生對天平、酒精燈、量筒量杯、漏斗,過濾等實驗器材的正確使用,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

二、在教學中以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學生更愛學科學科學教材最大的特點是活動數量多,活動類型全,活動可操作性強,而且每個活動都有明確的目標,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玩中科學素養和探究能力得到培養。本冊教材涉及50多個活動,其中還包括10多個拓展活動。在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蒐集天氣資料”“養小雞”,“種花”,“發佈天氣消息”等等。學生在這些不同類型的活動中扮演着的不同角色,極大豐富了孩子們學習生活;在教年《水的三態變化》、《蒸發》、《小水珠從哪裏來》、《固體、液體和氣體熱脹冷縮》、《混合》、《分離》、《混合的變化》、《燃燒》、《生鏽》幾課時我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象尋找材料,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和能力,學生非常喜歡。雖然收穫很多,但是在教學內容多,容量大,課時少的情況下,怎樣更合理的安排教學時間這一問題我處理的還不夠好,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探索與學習,在理解理念,深挖教材上下功夫,為學生提供闊的探究空間。

篇二十八: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我開始重新思考這麼多年來的教學:

一、什麼是科學課

用老師的話説就是:“科學課教人如何做事,如何科學做事”。如果把教學目標比喻成泥鰍的話,那麼科學課堂就好比是“捉泥鰍”,捉到哪些泥鰍呢?那就是:能讓學生保持對科學濃厚的興趣;讓學生獲取基本科學探究方法;讓學生具有正確認識科學的態度;能讓學生體驗到探究中發現的樂趣;能讓學生活動豐富的科學事實表象。

二、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科學教師

做一個合格的科學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許比做語文教師、數學教師、英語教師都要難很多。它需要老師具備以下品質:

要温柔可親、風趣幽默、活潑可愛、善於溝通、知識淵博。

要有一顆童心

要有一顆愛心

要有一顆耐心

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要成為一個探究者

要肯投入

要是多面手

要學會帶着孩子“玩”

要學會裝傻

要時刻關注孩子

三、怎樣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

1、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目標——迷課堂組織——亂

教材處理——淺安全衞生——險

教學內容——緊學生活動——少

教師角色——單課堂語言——平

導入俗套——慢實驗器材——缺

2、教師在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忽視對問題進行合理的整理;

2)過分強調讓學生動手,忽視了動手同時還要動腦;

3)過於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4)教師的角色定位不準,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而應是平等的首席。

3、科學課堂應是什麼樣的?

1)清晰的尊嚴感

2)流淌着輕鬆的活力

3)自主性

4)集體感

5)覺察力

6)問題意識

7)給學生機會(動手、實踐、合作、思考、犯錯、改錯、表達等機會)

四、怎樣才算高效的科學課堂

一節高效的科學課需要具備以下幾方面:

1、三個標準:

每個學生在每個時間段都有事做;

在具體一節課裏達到厚積知識、破疑解難、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

讓學生心情舒暢,有安全的學習心理環境。

2、三個“量”:信息量、思維量、活動量

3、三個“動”:形動、心動、神動

五、如何設計活動

1、追求活動的意義

2、考慮活動的可行性

3、考慮活動的層次和遞進

總之,科學課不是一門人人都能上好的課,需要教師具備很多的優秀品質,在科學課堂的教學中、實踐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科學教師用童心、愛心、耐心來面對。可謂:撥開迷霧,能見藍天。

篇二十九: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有兩項活動:

活動一:記錄自己的想法——學生用圖畫和文字記錄所知道的一株綠色開花植物一生的生長過程。

本活動我是提前佈置學生在課前完成,課堂上學生主要交流他們的想法:包括:植物的生長經歷了哪些過程?植物的生長從什麼開始?學生通過交流,在加上教師適當引導,幫助學生回顧三上學習的向日葵的一生生長過程,學生都能認識到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新的生命。

活動二:觀察種子,也是本課的核心活動。

在對種子外部觀察前,先引導學生思考:觀察種子的哪些方面?對於觀察形狀、顏色、大國小生都能談到,這時,我再引導學生回憶上學期觀察大樹的方法,學生就能想到通過聞、摸等方法能獲得關於種子更多的信息。通過外部觀察,學生認識到種子的形態、顏色、大小各不相同。對於三下的學生,僅僅觀察到種子的顏色、形狀、大小、表面的光滑度還不夠。於是,觀察種子的內部構造十分重要,我認為時間要充足,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的觀察向縱深方向發展,也能幫助學生建立種子相同特點的認識。學生通過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種子,發現它們還有一層薄薄的皮,而且種子還能掰成兩瓣,一瓣上還有小芽。通過觀察、梳理,學生認識到種子有種皮,還有胚根和胚芽。值得提醒的是:在第一個教學班上課時,我忽略了一個問題,所帶的黃豆、綠豆未經過浸泡,導致種子不易掰開,即使掰開了,裏面什麼也看不到。希望各位科學教師在備課時、準備材料時一定要做有心人,不要犯我同樣的錯誤了。

教學中有待改進的地方:

1、佈置學生課前完成的練習,有的不能完成,還應繼續端正學生的科學學習態度;

2、學生的觀察還不夠深入細緻,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篇三十: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食物鏈和食物網》是國小科學五年級上第一單元中第五課資料,本節課重點讓學生學認識什麼叫食物鏈和食物網,並學會寫食物鏈和畫出食物網,認識生物之間存在着複雜的食物關係,它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一環扣一環,是緊密聯繫的。

本節課我選用了學生喜歡看的美術片《螳螂捕蟬》引入新課,讓學生在片中發現各種動物之間存在着誰被誰吃的食物關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之後切入了這節課的主題——食物鏈。在教學這部分資料時,我出示了薔薇花叢中的一些生物,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找出這些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這樣讓學生髮現這些食物關係有什麼相同點,引出食物鏈的概念。之後我便出示了確定題,讓學生確定三條食物鏈的寫法是否正確,這樣既檢驗了學生對食物鏈的理解程度,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又引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概念,讓學生自我去發現生產者是食物,消費者都是動物,找出規律,培養學生分析本事。

在教學食物網這一環節時,我採用了小組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出示了一些田野裏的各種生物,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箭頭畫出各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看哪個小組找出的食物鏈多,

學生的討論氛圍很濃,爭論着誰被誰吃,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本事,經過學生找出的多條食物鏈,使學生認識了什麼叫食物網,這樣不但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在拓展環節中,我讓學生解決兩個案例,從案例出現的問題中,讓學生懂得生物之間是有着密切聯繫的,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食物鏈中不能缺少一種生物,不能破壞生態系統,否則會影響人類的生活,在那裏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每種生物的重要性。

總之,整節課學生是在簡便、愉快的心境下,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體會食物鏈與食物網的含義,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激活了解學生的思維,貼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使知識得以積累,本事得以提高。

不足點:本節課涉及的概念較多,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概念,我設計了兩個小組合作活動,讓學生自我寫食物鏈和畫食物網,經過觀察,分析,發現規律,得出概念,避免填鴨式教學,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就會需要很多的時間。本節課需要合理的分配時間,才能保證不拖堂。可我在讓學生寫食物鏈時,用了較長的時間。造成這一現象是由於我沒有充分的備學生,不清楚學生的原有的認知水平,學生對蚜蟲和七星瓢蟲瞭解的很少,它們喜歡吃什麼都不明白,更不明白七星瓢蟲是蚜蟲的天敵,所以學生找起來很困難,不斷地向教師求助,費了一些時間,這是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預設不到位,沒有到達預期的效果。還有在教學拓展環節時,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浪費了一些時間,在那裏本能夠不進行小組討論,直接讓學生進行案例分析,節省一些時間,使教學活動順利結束。在那裏也體現了教師駕馭課堂的本事不足,不能靈活地駕馭課堂,只是一味地按照備好的教學設計去完成教學任務,今後要靈活處理教學資料,充分預設,解決時間分配不合理的問題。

篇三十一: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在科學課程改革全面鋪開的今日,新舊教學理念必然相互衝突,預設與生成必然不會完全協調,許多紛繁複雜的新問題必然會接踵而至,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及時“反思”,僅有這樣才能在專業領域快速地成長起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以下是國小科學課的一些教學反思:

一、科學教師要認真抓好備課環節

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上好任何一門課都必須得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備課對於科學課來説尤其重要。因為科學課這一門課程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僅憑一本課本、一支粉筆就上好一堂課,所以抓好備課環節是上好一堂科學課的重要前提,我認為科學課的備課應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

1、從全局入手,讀通整冊教材。

要上好科學實驗課,首先就得通讀整冊科學教材,對整冊教材所需材料進行整體性的研究,列出清單,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材料準備,才能在準備具體的某一課時得心應手。而如果一課課臨時去準備材料,就難免會發生措手不及的情景,影響科學課的教學。就一冊教材來説,每一冊教學參考書上都有主要材料清單,上頭列出了本學期要用的主要材料。所以,在開學初就應當去認真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數,是十分有必要的。

2、要熟悉本單元的教學資料

科學教師要想比較簡便的上好科學課,除了通讀整冊教材之外,還要更加細心的去鑽研本單元的教學資料,因為教師僅有熟悉了本單元的教材之後,教師才能在準備實驗材料的時候,事先明白本單元哪些材料使用的頻率高,哪些材料能夠順便一次性準備好,哪些材料實驗儀器室裏已經有了,哪些材料需要自制,哪些材料需要購買,哪些材料學生能夠自我準備這樣提前心中有數,教師在準備材料時才能得心應手,簡便自如,從而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3、教師提前動手做實驗

科學課中的每項實驗,在讓學生動手實驗之前,教師應當提前做一做。這樣就能明白這個實驗哪些地方學生容易出錯,哪些現象不夠明顯,哪一項器材要換,哪一種方法需要改善。教師課前做好實驗,才能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才能預防各種失敗和事故,防止教學中的失誤。再者,科學課堂不像語文對一首詩歌或一篇課文的理解,每個人能夠有自我不一樣的看法,但不會出現什麼危險,而科學課中有些試驗卻不一樣,如果科學教師不認真備課,不事先做一做課堂上要求學生做的試驗,就不能發現實驗過程中的危險,就沒法給學生講解試驗注意事項,如果課堂上試驗出現了危險又沒法及時有效的處理,那麻煩就大了。所以,上科學課要求科學教師更加認真、嚴肅地備課。

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

1、設計好導課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一堂課精彩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提高科

學課的教學效率,就必須想辦法從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思維集中到教學中來,這就要求教師們要想盡辦法設計好精彩的導課環節,導課有很多的方法,要根據不一樣的教學資料選擇不一樣的方法,並且每一種方法也不是萬能的。

2、科學教師要掌握好實驗課教學的各個環節。

國小科學課中的實驗教學,無論是操作實驗,還是觀察實驗,雖然沒有科學家所做的科學實驗那樣複雜和規範,其目的也正是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用科學實驗的方法,去探索、認識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質和規律,從而能動地改造自然。這就是一種科學本事,一種科學素養,可是此刻我們的科學教學由於為了應付考試,教師們往往只注重教給學生實驗的方法,滿足於學生看到實驗現象為目的,忽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本事的培養。至於為什麼這樣做?還能怎樣做?想得不多。學生作為實驗主體,不能充分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所以科學實驗課教學,如果我們都嚴格的遵照“提出問題——猜測結論——設計實驗方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五個環節進行教學,我想課堂教學效果必須會有明顯提高的。

3、科學實驗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①、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習慣。

科學課上學生除了自我要進取發言以外,不僅僅要學會傾聽教師説的每一字,每一句,也要善於傾聽別的同學的發言,也許在別人的發言中,僅有善於傾聽的學生才能從比人那裏獲取更多自我不明白的知識。

②、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的習慣。

不管是上觀察課還是動手操作實驗課,都要培養學生愛動腦筋愛思考的習慣,俗話説“雙手越用越巧,大腦越用越靈。”僅有這樣學生學的知識才紮實,對所學的知識才能真正的理解,才不至於囫圇吞棗,課堂效率也才會高。

③、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養成。

我們的科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小組合作的成效如何。但此刻的很多課堂的小組合作流於形式,表面上熱熱鬧鬧的討論,實際上卻不明白是不是在討論課堂問題,所以我們在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教學時必須要做到分工明確,有記錄員、材料員、組長、監督員、彙報員、操作員等,安排得井然有序,這樣教學效率才會得到提高。

④、注重對學生課外實驗習慣的養成

科學課有些實驗是不可能在課堂上短短的40分鐘內能完成的,種鳳仙花、養蠶等等,這些實驗需要的時間都很長,不可能在課堂上完成,所以只能佈置給學生課外完成,於是就會出現一些學生不做或者即便做了效果也不夢想,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課外實驗的檢查與指導,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實驗的習慣。

總之,我們僅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總結髮揚教學的成功經驗,改正彌補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僅有不斷提高,不斷完善,經常寫好教學反思,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

篇三十二: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能量的轉換》是六年級科學的一節觀察實驗課,我在教學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實驗、思考和玩遊戲的時間。

2、面向全體學生,給實驗做得慢的小組重做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歡樂。

3、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拓展了他們的知識視野(兩次用視頻資料,一次用自制的ppt課件),起到了語言講述無法到達的效果。

4、指導實驗到位,引導學生討論出注意事項,各組分工要明確,每人都有事做,注意實驗習慣等。

5、教學的生成性體現的很好。

不足:

注重了面向全體學生,但控制好部分學生學習紀律方面處理得不太夢想。學生分組實驗中,發現有2個小組做的很慢,總也點不着花生米,就讓他們之後做直到成功,因為我想讓每個組都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所以耽誤了時間。這時有的組先做完了,很興奮,有的學生不認真討論,顯得秩序不太好,需要改善。

篇三十三: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本課是在上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種子發芽”,是上節課知識點的延續和拓展。本課有三個資料:1、整理分析實驗信息。和其他組的同學交流從實驗中獲取的信息,收集做相同實驗小組的實驗信息,共同分析。2、交流實驗信息。認真聽取做不一樣實驗的小組介紹他們的實驗方法和獲取的信息。3、種植綠豆芽。

運用前面所學改變“水”的方法,進行改變“空氣”條件,改變“陽光”條件,對綠豆芽生長影響的實驗。最終,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的實驗只能讓綠豆種子發芽,如果讓綠豆芽健康地茁壯成長,必須要將綠豆芽種植到泥土裏。

《觀察綠豆芽的生長》教學反思

《觀察綠豆芽的生長》這節課的探究目標是綠豆芽在生長時需要哪些條件?教材安排了陽光和水兩個實驗。但我覺得水這個實驗沒有

再做的價值,因為經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明白沒有水分綠豆苗不能活。而陽光這個實驗我覺得是有實驗探究價值的,因為學生對前面種子發芽需不需要陽光的實驗,很多同學是認為需要陽光,而實驗結果卻是種子發芽能夠不要陽光。那發芽以後的生長過程是否需要陽光呢?學生肯定很疑惑。我想這時提出這個探究實驗應當正是時機。所以我很詳細地指導了這個實驗,包括實驗計劃的制定,實驗具體該怎樣做以及課後怎樣觀察和記錄等。綠豆芽生長是否需要陽光這個比較實驗做起來需要必須的時間,所以我布臵學生利用雙休日回家做這個實驗。引導學生要仔細觀察比較它們莖的粗細,顏色,高度,葉子的大小、顏色等。

可是在交流實驗結果時,很多學生得出的結論是正確的,但有個別同學卻發現:綠豆芽的生長不需要陽光。於是,我進一步追問學生,你們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這時,一個學生站了起來,拿出兩盆已經長得比較高的綠豆芽,理直氣壯地説:“這兩盆綠豆芽一盆是放在外面陽光下的,一盆我放在屋裏沒有陽光的,他們長得差不多,所以我覺得綠豆芽生長不需要陽光。”話音剛落,班裏有幾個同學也紛紛舉手贊同他的觀點。我接過這位同學手中的兩盆綠豆芽,一看,果然長得都很茁壯,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以前在教學中也遇到過這種情景,所以我就追問他:“你説這兩盆綠豆芽一盆是放在陽光下的,一盆沒有放在陽光下,那具體分別放在什麼地方?”他告訴我,一盆放在屋外場上,一盆放在屋裏陰涼的牆角里。聽了他的回答後,我讓其他學生思考,他的變量有沒有控制好,分析是哪裏出錯了。有同學立刻站起來説了:其實,他的兩盆綠豆苗都有陽光照射到的。只可是屋外的陽光強,屋內陽光弱而已。聽了這位同學的分析,原先還一臉不服的學生都不好意思的伸了伸舌頭低下了頭,還輕聲説道:想錯了。於是,我順勢引導,同學們在實驗時必須要嚴格控制好變量,不能得到陽光就是一點也照不到陽光,所以做實驗時必須要在它上頭罩一個不透

明的東西。好多學生都以為室內的光不是陽光,這可能是學生的意識偏差吧。當然也不否認設計實驗計劃時指導得還不夠到位,(雖

然我做了強調,但總有個別學生做錯)學生對於如何讓比較組的綠豆芽得不到陽光並不是很清楚,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在讓學生動手做實驗之前,對於如何實驗必須要指導到位,最好教師能做個示範。

綠豆芽生長的需求實驗,由於以前失敗過,所以此刻上這課時,我在課前也做了充分準備,自我親自實驗,選了幾盆綠豆苗長勢狀況比較十分明顯的。學生經過觀察,一下就比較出澆水、見光的綠豆芽粗壯、葱綠。見光、不澆水的綠豆芽出苗的棵數不全,並且莖短、細,葉小、枯。澆水、不見光的綠豆苗雖然長的也較高,但整體顏色呈白色,葉小而淡綠。三盆比較強烈的綠豆苗為實驗結論的最終構成供給了很好的前提保證。由此更深切地體會到,實驗教學中,教師的前期準備工作對於實驗的成功,對於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是多麼的重要。

篇三十四: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回首一學期的工作,作為一名國小科學教師,我始終以勤懇、踏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並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我各方面的本事。現將本年度工作反思如下:

我進取提高自我的思想覺悟。不斷從書中和向身邊的同時學習,汲取營養,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我還深知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必須時時做到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在工作中,我進取、主動、勤懇,職責心強,樂於理解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在不斷的學習中努力使自我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和業務本事都得到提高。

本年度我所擔任的是五年級的科學教學工作。

1、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立足課堂,從常規課上要質量。“研在課前,探在課中,思在課後”,我嚴格要求自我精心預設每一節課,儘量使教學工作更加完善。

(1)課前備好課,準備好科學課上所需的實驗材料。做到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

(2)在課堂上,關注全體學生,調動學生學習進取性。在實驗操作中,注意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去,使學生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進取性,從而做到自主探究。

(3)開展豐富的科學活動,營造濃厚的科學學習氛圍。如造船比賽、我的水鍾、我的擺鐘等充滿科學知識的趣味比賽,讓孩子更加熱愛科學,利用科學知識解釋、解決遇到的難題。

2、為了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本事,我還進取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不懂就問,博採眾長。進取參加區內教研活動和校內課評,認真聽取別人的交流反饋,更新自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3、主動承擔區級研討課,課前認真準備,課後能結合教研員朱教師和各位教師的點評,修改完善自我的教學設計。並反思自我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如果改善自我的教學。主動承擔森林課堂,課前提前多次去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踩點,研究到森林公園面積比較大,思考開展哪方面的研討交流活動,並仔細規劃研學路線,並認真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活動,課後做到全班交流總結反饋和評價。

對於我來説是忙碌的一年,我在業務本事上,還在教育教學方面都有了的提高。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也難免有些缺憾,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我,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不足,使自我不斷提升與完善。

篇三十五: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下的科學課堂教學構成了新的預設與生成關係,一方面生成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過程,具有不確定性和多樣性,另一方應對必須的生成(結果)來説,必須的預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學習的起點,也是教師核驗反饋信息和促進學生下一步學習的一個重要依據。

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教師預設為主的,但有時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意外生成問題。當出現這些問題時,教師是置之不理呢還是隨之改變教學策略我覺得只要課前功夫到,準備充分,加上教師的教學機智,課前的預設能夠為課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的。

一、課前要精心預設

在教學中,預設是必要的,因為教學首先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我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但同時這種預設是有彈性的、有留白的預設。所以,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研究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景,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

我在執教《比較水的多少》時,為了能靈活應對生成問題,我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作了探究。如何比較水的多少,我試教了好幾次。第一次我是請學生説了兩種常見的方法,請學生選其中的一種進行實驗,這樣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的發展。第二次我是請學生把所有的方法都説出來,然後比較那一種最簡單,讓全班同學用同一種方法來實驗,這樣扼殺了學生的意願,不能很好的發揮學生的個性。第三種我請學生把各種方法都説出來,為了讓學生能用不一樣的方法進行探究,又尊重學生學習的意願,就請學生選取最喜歡的一種進行探究。可想而之,第三次的教學效果最佳。

二、尊重學生的生成

如果每次學生有了創造的火花,有了有價值的生成,而教師給他的則是失望和不能滿足的信息,學生的主動、進取思維就是磨滅,這樣的學生培養顯然也是一句空話。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也是採取進取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是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在研究。比如有個同學説比較水的多少能夠用稱來稱,我沒有打斷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在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學生提出來的並且是有價值的,我都會很重視,並且會和學生一齊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智慧潛能會火山爆發般的吐露出來。

三、及時調整預設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景。教師顯然沒有預見到學生的這個生成,所以一旦學生提出來之後,沒有及時調整好自我的預設,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這是不行的。僅有在平時的教學中,在課堂實踐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這樣的出預設的現象也會合理的去處理了,所以,要給學生騰出空間,為學生生成供給條件,鼓勵學生生成。我在上《比較水的多少》時,用什麼方法來證明水的多少時,有一個學生用眼睛來觀察的方法來證明,並且説得有板有眼。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機械地照搬“預設”。而要根據教學進程和學生需要的實際,不斷地進行調整,從而使師生在互動過程中真實的精彩的動態生成。

篇三十六: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四年級科學主要圍繞“運動與變化”這組統一概念,整合課程標準中科學探究,學知識及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資料。本冊圍繞“變化”這一概念統整教學資料,共設計5個單元,25個課題。在教學中,我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觀察事物變化現象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自然界中各種變化的奇妙。同時也在獲取資料,設法記錄各種變化的本事上得到了有效訓練。經過教學,發現我所設計的教學過程既有成功之處,也有需改善的地方。首先,談一談我在本冊教學時比較成功的地方。

一、教學中注重科學探究,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

在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科學學習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還是學習過程。本冊教材十分注重以科學探究為主,設計了“物質的狀態”“趣味的變化”單元,經過學生動手實驗、觀察體驗、遊戲等各種活動,引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提出問題,做出假設並想辦法驗證設,分析試驗數據,獲得科學結論的本事。針對這一情景我在教學《雨的構成》《讓癟乒乓球鼓起來》《鹽到哪裏去了》這幾課時注重讓學生獨立設計實驗進行科學探究,而在《固體液體和氣體》、《冰水和水蒸氣》《鹽到哪裏去了》三課教學時,又注重學生對天平、酒精燈、量筒量杯、漏斗,過濾等實驗器材的正確使用,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

二、在教學中以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學生更愛學科學

科學教材最大的特點是活動數量多,活動類型全,活動可操作性強,並且每個活動都有明確的目標,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玩中科學素養和探究本事得到培養。本冊教材涉及50多個活動,其中還包括10多個拓展活動。在教學中我和學生一齊“蒐集天氣資料”“養小雞”,“種花”,“發佈天氣消息”等等。學生在這些不一樣類型的活動中扮演着的不一樣主角,極大豐富了孩子們學習生活;在教年《水的三態變化》、《蒸發》、《小水珠從哪裏來》、《固體、液體和氣體熱脹冷縮》、《混合》、《分離》、《混合的變化》、《燃燒》、《生鏽》幾課時我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象尋找材料,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本事,學生十分喜歡。雖然收穫很多,可是在教學資料多,容量大,課時少的情景下,怎樣更合理的安排教學時間這一問題我處理的還不夠好,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探索與學習,在理解理念,深挖教材上下功夫,為學生供給闊的探究空間。

篇三十七: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蚯蚓的觀察產生了頭,尾之爭和前進方式如何這兩個趣味的問題。經過學生的觀察,還是存在分歧。我對這兩個問題的解決不是太滿意。如果能用DV拍攝所需要的片段放給學生來看,那就圓滿的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蚯蚓》一課的教學反思各位教師:大家好,我是哈爾濱市阿城區勝利國小科學教師的韓晶,我今日執教的是教科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中的第四課時《蚯蚓》。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遵循了“科學概念與科學探究”相結合的新課程理念,教學中着力去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技能和細緻、認真的觀察態度,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到科學素養的教育。下頭,我從以下幾方應對本節課進行反思:

一、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景。

1、科學概念。

教學中為了落實好這個目標,我利用了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將蚯蚓的身體結構呈現給學生,讓他們在親歷觀察活動後,正確地瞭解蚯蚓的的身體結構,之後我還利用一張蚯蚓的圖片進行了知識的鞏固,從而到達了對這部分知識的夯實。對於蚯蚓對水的反應這部分資料,我採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經歷猜測——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科學結論必須經過實驗去驗證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

此目標是在教學“觀察蚯蚓的身體”和“比較蝸牛和蚯蚓的相同和不一樣”時體現出來的,教學中讓學生根據自我觀察到的蚯蚓經過繪畫形式來描述動物的形態,其目的在於讓學生經過觀察用各利形式表述事物特點的一個過程。本節課中學生對於這部分內表現得十分好,他們根據自我觀察到的蚯蚓繪畫出各種形態,並且畫的淋漓盡致。而本課的最終是讓學生將新舊知識聯繫起來,採用維恩圖的形式來闡述蝸牛和蚯蚓的相同和不一樣,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填寫、彙報從而將此目標完成的十分順暢。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此目標在本課中體現的十分明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有體現,異常是在每次觀察活動結束後,學生都能進取主動地將蚯蚓送回飼養槽中。

二、本課的成功之處

1、情境的創設。

在教學伊始,教師為學生創設觀看蚯蚓的圖片的情境,讓學生對蚯蚓這種小動物的喜歡之情,同時點燃了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對蚯蚓這種動物產生了濃厚的探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師生主角的轉變。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充當着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指導者,而學生在教學中則扮演着課堂的領導者,佔據着課堂的主體地位,使本節課充滿了兒童的趣味,更具有科學家的風格。

3、實驗教學借入。

在蚯蚓對水的反應這一環節中,觀察實驗的借入,不僅僅增強了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動手觀察的本事,使學生的探究更加強烈,同時烘托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體現團隊學習的精神。

三、本課的不足之處

1、觀察技能有待提高。

由於三年級上冊着重於培養學生的觀察本事,在本節課對於這種本事體現更加明顯,而在本課中學生的觀察本事大部分還能夠,但有少部分學生不知怎樣觀察,更不知如何去觀察動物,對於觀察的要求和目的不夠明確,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注重學生觀察本事的培養。

2、學生課堂語言的準確性。

這個問題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是有一點難度,可是我們做為科學教師應指導學生儘可能地規範科學課堂語言的準確性,因為我們這個學科的課堂語言要求規範、嚴謹、準確,所以從低年級開始我們就要注重培養他們這方面的本事,使我們的科學課堂語言規範、準確。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反思,請各位教師指政批評。

篇三十八: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課程,有利於國小生構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現將自我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一、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意味着要為每一個學生供給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研究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種子埋藏在土裏,只是具備了發芽的內部條件;僅有當它感受了陽光的温暖才會發芽!

我們要做的就是使學生感受到——我是課堂中的一分子,並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團體意識是十分重要的。

二、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進取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當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供給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我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進取的影響。

三、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供給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本事,獲取科學知識,構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發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提問題的訓練,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動的起始階段。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

3、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的方法。

5、注意指導學生自我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我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組織好探究後期的小結,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綜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點點體會,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構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構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國小科學教學。

篇三十九: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科學》這門課對於學生來説有的內容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鬆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讚揚他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着成就感體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麼往地上掉”等具體事例,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善於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由易到難,逐步上升。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為什麼會形成火山爆發和地震?蠟燭點燃會有哪些變化?學生帶着問題產生好奇,走進文本。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哪杯水熱》一課,有這麼一個實驗:向燒杯中加入280毫升熱水(80度左右)向錐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將錐形瓶放入燒杯中,用紙板蓋住杯口,在紙板上打兩個小孔將兩個温度計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測兩個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間隔1分鐘的温度變化.(到5分鐘時;到8分鐘時)在實驗前讓同學説一説將要出現的結果. 同學們只説出了兩個結果:温度一樣,熱水比冷水高一點。我説冷水比熱水温度高點,同學們説“那是不可能的.”我説“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説。”同學們都非常好奇,認真地看和記錄,結果正是冷水高一點,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為什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學生熱愛科學,對科學現象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科學課的開設正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仍沿用那種僵死的教學方法,其結果只能是倒學生的胃口,抹殺學生求知慾望。我們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去認識科學,並鼓勵他們去探索科學的諸多奧祕。只有這樣才體現了新課程教學理

我覺得作為一名科學課的教師,應該時刻把自己放在學生的角度,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每一節課,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體驗、探究的過程,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篇四十: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本課是粵教版國小科學教材三年級上冊《我眼裏的生命世界》單元中的第一課。

也是剛剛接觸科學學科的孩子們正式學習科學課的重要一課。

在教材的處理方面,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在把握好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合理化的調整與處理。 另外,我還將課堂中的學習活動延續到課外,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查閲“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生物”的有關資料。

結合練習冊,學生們能夠接觸到很多關於生命的科學知識,補充了他們的知識面。過去,我們認為:教學就是把書上有關的知識點講完,教材中的相關實驗做完,就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今天,教學更需要將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外,為他們更深入的瞭解相關知識拓展空間。

這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理念,更新我們的原有思維,並在科學課上有所突破。 在教學的準備方面,我遵循便於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則,儘可能多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創設的氛圍中進行合作研究。

利用班班通教學模式,力求使學生能夠看到更多,瞭解的更多。在教學過程的設計方面,遵循兒童科學認識活動的規律,以科學探究活動來展開整個教學活動: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小組合作交流、彙報富有特色的記錄——探究、研討有生命的物體的共同特徵——拓展延伸、續寫科學詩,感受生命世界的無限美麗。

通過本課的學習,孩子們知道了生命體和生命體的區別,掌握了生命體的相關特徵,也為逐步適應科學學科打下基礎。

篇四十一: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本課是讓學生了解根的形態和作用的。主要包括觀察、描述植物的根的特徵;知道根系有直根系和鬚根系兩類;測量根系的長度,瞭解根系的分佈特點;運用簡單的模型觀察根尖形態,從而瞭解根的作用。在這一課教學中,通過...

本課是讓學生了解根的形態和作用的。主要包括觀察、描述植物的根的特徵;知道根系有直根系和鬚根系兩類;測量根系的長度,瞭解根系的分佈特點;運用簡單的模型觀察根尖形態,從而瞭解根的作用。

在這一課教學中,通過一系列觀察、比較活動,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學習運用模擬研究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認識神奇的植物世界,產生探索自然的慾望,培養他們崇尚科學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在教學開始中,我先創設了學生可能見過但不一定認真思考過的問題情景,引出問題“根這麼重要嗎?” 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從而想了解根有什麼特點,它在泥土裏是怎樣分佈的。在觀察、比較和測量了根系以後,學生很自然地又會想到,根這樣分佈有什麼作用呢?因此,又讓學生了解根深扎土壤是為了能固定植株。根還有其它作用嗎?從而讓學生在觀察、交流與分析中得出,根還有吸收並運輸水分和礦物質的作用。總體來説,本課教學還是比較流暢,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篇四十二: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通過對教材的內容的重新演繹,學生主體性得到更好發揮。在實驗中,學生體驗到了如何根據目標,設計出實驗,最後一步步達成目標的過程;學到了用實驗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力得到提高,視野得到開闊。稍有遺憾之處就是學生對於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和規律並不是特別瞭解,需要老師補充相關內容。正因為如此,也就不可能讓他們獨立設計探究實驗了,不然就可能有某些與教學內容不怎麼相關的現象干擾教學的進程。

本課中的學生實驗部分我共設計了兩種方法,分別在兩個班級進行了試驗,效果大有不同:一種方法是學生分好小組後,自己看老師給出的實驗步驟,邊做邊思考,然後師生共同商討得出結論。另一種方法是分好小組後,教師指導學生一起做,教師對於某些關鍵性的,學生理解時有些問題的地方及時予以幫助,最後師生共同形成觀點。兩種方法試驗下來發現第二種方法更好,更符合學生實際。雖然看起來第一種方法更能體現學生主體性,但畢竟運用的知識是學生還沒真正學過的,一下子脱手讓他們自己來,確實是有一定困難。由此看來,符合學生實際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篇四十三: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古人曾這樣説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那如何才能變呢?變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於反思,如何反思?作為一個從事科學教學的老師,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更重要的是要善於進行教學後的反思,只有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現我根據自身經驗談一談如何進行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一、要充分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能不能真正地達到反思的作用,關鍵是看他們能否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能否有助於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科學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教學,它需要教師的知識儲備更廣,因為科學涉及到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等眾多領域;需要的課前準備更為充分,因為科學學習需要有結構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組合作探究。在科學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早已變成教學的主體,而教師的新舊教學理念必然相互衝突,作為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而這一過程教師必須要及時“反思”中快速地轉變過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適應當代教育的發展。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而科學素養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它是學生不斷地接受與內化的漫長過程。更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為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在學生的科學啟蒙階段即國小階段,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顯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感受科學魅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形成影響學生一生的能力。

從上述看來“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也是提高教學的捷徑,因此教師必須總結出自我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要認識教學反思對於教師的重要性。

二、要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誤區

雖然當前科學課還不如語文課數學課那樣受社會重視,但教師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師不能進入以下誤區:

(1)過分強調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

科學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是眾多學習方式中的一種,顯然不是惟一的學習方式。科學課堂中有效的學習需要整合不同的學習方法,需要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比如説,科學實驗課就要以探究活動為主;科學考察課就要以觀察為主;科學閲讀討論課就要以閲讀、討論為主。

(2)過分追求由學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識。

新課程是強調知識的形成應該是以學生為主的探究活動形成的。但這並不等於所有的知識都要讓學生去探究,這根本不現實,因為有些知識受學生閲歷,器材,條件,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學生根本無法進行探究。

(3)過分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忽視了科學概念的形成。

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與科學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們相得益彰。在教學活動中,科學概念的形成是依賴探究活動的,且探究活動與具體的科學內容分不開的,學生對探究的理解不會也不可能脱離科學內容而孤立進行的。

三、要認真地進行科學教學反思

篇四十四: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我像誰》通過研究遺傳和變遺現象,知道科學是不斷髮展的,同學們願意合作交流,珍愛生命。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徵是遺傳的,瞭解遺傳和變異也是生物的特徵之一。

活動時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進行觀察,可以利用鏡子邊觀察邊比較,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課前填寫的調查表進行研究,觀察自己的哪些身體特徵與家人相似?哪些地方與他們有差異?要提示學生從多方面進行比較,不要限制比較的內容,體現活動的開放性和自由度。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全班進行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運用實物投影儀或課件展示介紹,也可以採取演講彙報的形式。學生通過大量的事實能夠認識到人的某些特徵與長輩相似,有些特徵與長輩不同,兄弟姐妹之間的身體特徵有相似之處,也有差異。讓學生記錄研究的情況。可以將設計的表格提供給學生,表格中的記錄內容是開放的,目的是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和自主性,通過小組討論可以確定更多的比較項目,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其他方式進行比較研究。

篇四十五: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天氣幾乎每天都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從前面這兩個課時的情況看,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對天氣有了初步認識。但是他們還不清楚天氣的基本特徵,不知從那些方面描述天氣,當問及“今天天氣怎麼樣?”的時候,他們往往回答“秋天來了”“今天好冷”等等。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用雲量、降雨量、氣温、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徵描述天氣,並且意識到天氣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提高關心天氣的意識。由此開始“天氣日曆”的學習,使得他們的興趣更加濃厚。

通過天氣符號的認識和學習,讓學生具體去製作天氣日曆表。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東南風、西北風、無風、微風、大風、小風、0級、1級、2級、小雨、中雨、大雨、晴天、多雲、陰天等術語及天氣符號反映在天氣日曆表中,並根據日曆表統計一季度、一個月、一週的天氣情況,以後分析“天氣日曆表”上搜集到的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讓學生了解天氣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響,我們該如何去做,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只是學生能否持之以恆地進行觀察並記錄,還有待於老師的督促指導。

篇四十六: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又稱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下,批判地觀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對教學實踐進行思考、反饋、評價、探索,解決教學中的的實際問題,針對教學中的“教”與“學”兩方面活動的過程及效果,對它們的合理性做出準確的判斷,查擺自己缺陷,揚長避短,不斷改進教學。

但在國小科學教學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探究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但往往忽視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整理

發現和提出問題是進行探究的前提,學生如果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就不能進入探究活動。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啟發、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明顯增強,如在引導學生進入探究活動之前最常説的話就是“對於這個現象,你都有什麼問題”、“針對這個現象,你還有什麼問題”等等,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問題,但往往沒有注意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導致常常抱怨學生不會提問題,在課堂上“亂想”、“瞎問”。這樣做的結果直接會導致學生提出的問題中可能有相當一部分探究價值不大的問題。組織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整理,這不僅有利於讓學生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同時也是對學生樂於提問這一行為的肯定和鼓勵,從而也能進一步激發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一舉三得,作為教師何樂而不為。

1、對教學過程中難點處理的反思

作為教師,每節教案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後得出的,但是在實際授課時,有的覺得得心應手,效果頗佳;但也有的則覺得彆彆扭扭,死板教條。如果及時記下當堂課的心得,在下一輪教學中吸取其教訓或借鑑其經驗,這樣若干年後,一定會提高課堂效率,改善教學方法。例如在上科學三年級下《水的三態變化》這課時,第一節課我在301班上,就直接跟學生説水的三種形態可以相互轉換,但是僅僅用語言解釋形態間的轉換是受熱還是受冷,學生很難接受,聽了迷迷糊糊,就算當場記住了,過會就會忘記。我想如果繼續這樣教,其他學生肯定也接受不了,於是在上302班時,我就先準備了一些材料如一杯冰,一些食鹽和水。用常見的材料作為例子來説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就快就理解了。將抽象變為直觀,增強了學生對抽象理論的理解,有效地解決了教材中的難點,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本節課的反思及時寫到教案中,到下次教學時繼續採用此方法,大大節約了備課時間。這樣既有利於教學經驗的積累,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技藝。

2、對課堂教學時間安排的反思國小科學課看起來每冊每個單元是獨立的,但是仔細一看,實際上有很多的聯繫。我們每次上課的導入部分,很多就是利用複習來導入。利用學生以前所學的知識再加深新的知識。但備課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出現一些失誤或缺漏,如學生對相隔時間較長的知識的掌握和記憶情況,及相關學科的知識的學習情況等。教師如果瞭解的不太全面,肯定會影響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找出失誤和缺漏,把這些相關情況記錄下來,完善自己的教案,就可成為以後教學中的借鑑。

3、對教材中細節問題處理的反思

教材中有些知識內容並不是重點和難點,但對重點和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幫助。有時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認知水平,想當然地認為有些知識學生很容易掌握或早應該掌握,但事實並非如此。在教日食包括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時,我覺得學生應該根據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最後一問,竟然連幾個優秀的學生都不是很理解,這使我意識到先解釋這幾個名詞是很有必要的。在講清了這幾個概念以後,學生在日食的模擬實驗中,很快就可以模擬出了。這樣就很好的解決了日食發生的全過程。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驗解釋天文現象,這着實讓他們非常高興。

二、科學課教學反思究竟該反思什麼

1、教材重點難點把握是否到位。備課是上課的前提,教師在備課時,都應認真分析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哪,教學難點在哪。課後反思時,就應該反思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否妥當,對知識在教材中地位的判斷是否正確;教學難點有沒有在教學預設中順利地突破。

2、活動的設計是否嚴密、科學。科學課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須藉助於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並建構科學概念。因此活動的嚴密性和科學性必須是教師在課後認真反思的一個重點。

3、材料的準備與出示時間是否恰當。科學課的學習需要藉助於一系列的探究材料,關於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這些材料是不是圍繞課堂上需要探究的問題而準備的,且所提供的材料之間有沒有特定的聯繫,相互作用後能不能體現出有關的科學概念和事物規律即提供的材料是不是有結構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時間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學生在科學課上對於材料關注往往會影響了整節課的教學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處的出示會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究熱情。

4、探究小組之間的合作是否有效。

科學課的學習方式是以小組合作為主,目前教師已經認同這一學習方式,且開展得轟轟烈烈。但是,大部分小組活動表面看來熱鬧非凡,卻淺顯沒有深度,這是因為教師只關注了活動的形式,而沒有確立明確的目標,且組內分工不清。合作學習是指學習者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務,在明確責任分工的基礎上,以小組或團隊的形式進行的學習。因此,有關小組活動的設計,在分工明確、目標確定的基礎上,首先考慮學生思維的深度,再考慮活動頻率。小組活動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理解科學的本質,絕對不能搞形式主義丟掉了本質內涵。

我覺得作為一名科學課的教師,時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認真研修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並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使科學課上的更好。

篇四十七: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磁鐵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大多數學生玩過磁鐵,對磁鐵已經有一定的瞭解。“磁鐵有磁性”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激趣導入,交流“我知道的磁鐵”,從引導到“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的討論和觀察活動中,進而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磁鐵有磁性這一最基本的性質的認識。然後通過交流在觀察中的發現和產生的問題,引發出後續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逐步加深和擴大學生對磁鐵的認識,並最終指向綜合運用。縱觀這堂課的教學,讓人有喜也有憂,為能更好地懲前毖後,現反思如下:

教學開始,我創設了“表演小魔術”這樣一個情景:在一隻乒乓球內藏入幾根小鐵絲後重新粘合,並在手中放入磁鐵。當我將乒乓球放在手上時,乒乓球就牢牢地“粘”在了上面。當學生看到這裏時,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有的已在下面喊起來了。在科學探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問題及探究動機的形成。要形成問題和探究的動機就必須創設良好的情境來導入教學。情境導入是教學的開始,也是教學成功的基礎與前提。小魔術是孩子最喜歡看的一種節目,“乒乓球怎麼會粘在老師的手上”正是小魔術產生的效果。它激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順利地引出了本堂課的研究對象──磁鐵。

材料在科學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整堂課我都很注重用材料來調控課堂節奏。如在材料的準備上我準備了課本66頁上的鐵釘、回形針等十多種典型的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先讓學生預測其中的那些物品能被磁鐵所吸引,那些不能被磁鐵所吸引,然後再用試驗來進一步驗證孩子們的預測是否準確。

由於學生平時都玩過磁鐵,對磁鐵都比較熟悉,特別是磁鐵能吸鐵一類物體的本領。只不過他們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現象,沒有向更深層次研究。由於是常態的科學教學,在教材處理上我還是不夠大膽,使學生動手探究的時間受到限制。但由於考慮到尊重教材活動的先後安排,也不敢嘗試大環節教學。因此在瞭解磁鐵的形狀、生活中的應用及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以上幾個活動的教

篇四十八: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奇妙的護身術》是冀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九課,這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解決兩個問題:“保護色”和“擬態” ,基於這一教學重點,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第一,我以情境導入法,以動畫的形式出示一張圖片,圖片上有5種小動物,這些動物都是以保護色來隱藏自己的。同學們在遊戲中感受動物護身術的神奇,順勢引出課題。

第二,這一環節解決什麼是“保護色”和“擬態” ,一開始以動畫的形式出示一組動物,圖片上有十一種動物,這些動物是以保護色或擬態的方式出示的,同學們非常的感興趣,小組合作觀察交流,獲取知識,然後小組彙報結果,同學們沒有找到的,教師出示,學生們都瞪大了眼睛,露出驚訝的表情。進一步感受動物護身術的神奇,提高學生們探索求知的慾望。趁機按動物保護自己的方式不同分類、歸納總結、引出概念,之一環節順暢自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效果很好。

學生把課外收集到的動物的另外各種各樣的方式以表格式進行彙報,有的學生可以列出7---8種另外特殊的保護方式以及代表動物,比如有的學生説:“還有斷尾、放臭氣、噴墨、逃跑、警戒色、捲縮、盔甲,長刺等等。”在這環節中,由於學生課前收集了豐富的資料,所以在這環節中顯得學生的課外知識非常豐富,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也相互獲取了不少新知識,很好地為這節課走上了高潮,這時,雖然這節課到了尾聲,但是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非常濃厚的,如果能在第一、二環節中把時間控制一下,擠出5分鐘左右的時間放在資料彙報這一環節,那這一環節就有8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學生之間的彙報與交流了,這樣一來,學生更能得以充分的展示,更能完善整節課。

這節課讓我深深地懂得了,要想上好科學課,就要熟悉課標,全面瞭解學生的知識現狀,多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做好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而對於像我一樣的初教者來説,更要認認真真,一步一步地進行。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學了科學課的基本模式:提出問題——學生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通過《奇妙的護身術》這一課的教學,學生學得輕鬆、快樂,老師點撥到位,如果能科學地把握時間,把彙報環節上得更精彩一些,學生將會得到更多的課本得不到的知識,從而把別的同學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因此,我將會在今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在突出重、難點的同時,還要注意時間的把握。

相信在不遠的明天,我會成為我科學教師隊伍中合格的一員的,以此作為這學期我奮鬥的目標,我會時刻為自己加油的!首先,學會從情景入手;再學會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就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摸索,相信我的課會越來越進步的。

篇四十九: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教師展示部分動物圖片,讓學生對圖進行觀察並引導它們對下面問題進行回答:

它們分別是什麼動物?

它們生活在哪裏?

它們能否自己運動?

師:同學們想知道它們是如何運動的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師板書課題。

學生能較為準確的判斷圖片的動物的名稱,並知道它們分別生活在陸地、空中、水中。而且它們都能自己運動。激發學生去思考的興趣,同時回憶不同動物的各種運動方式

借用

教師蒐集好三個動物的圖片,並且他們分別生活在水中,陸地上,空中

教師引導進行小組探究

師:同學們對動物的運動方式瞭解多少呢?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整理自己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或蒐集到的動物的運動方式方面的信息,開始我們的信息交流活動。

師:同學們對各種動物的運動都有所瞭解了,那麼我出幾道小題考考你們!

1.舉例説明水生動物有哪些運動方式?

2.舉例説明陸地上動物有哪些運動方式?

3.舉例説明空中飛行動物有哪些運動方式

師:請同學們歸納一下,動物的運動方式可以分為哪幾種?有什麼特點?

師:大家歸納的很好,那麼動物這些運動方式對其自身有什麼意義?你能舉例談談麼?

師:同學們一節課的時間即將過去了,通過我們一起對動物運動方式的探討之後,你有什麼問題麼?請把你的問題提出來。

生交流。

(生1:我給大家講講蛇是怎樣爬行的?蛇腹部有鱗片……

生2:誰知道哪種魚能上樹?是彈塗魚,它的胸鰭可以左右靠攏,……

生3:我知道蝸牛是怎樣運動的,它是以足部肌肉深長的部分固定在物體表面,組的其餘部分伸展而前進,運動時…

生4:…………)

生1:水生動物主要是游泳。

生2:陸地上動物的運動方式有爬行、跳躍等。

生3:空中飛行動物的運動方式有飛行。

生1:行走、奔跑

生2:跳躍、飛行

……

生:具有多樣性!

生:大雁遷飛是為了尋找棲息地,尋找食物……

生:獵豹的奔跑速度快適應它獵殺羚羊的生活習性……

…………

生:動物能主動的適應環境。

生提出問題。

(生1:能飛上樹的魚是用什麼呼吸的?

生2:動物運動是依靠什麼器官做運動的呢?

生3:動物運動消耗的能量來自哪裏?)

學生們的信息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各種各樣動物的運動方式被他們描述的淋漓盡致分小組讓學生討論三種環境中的動物他們是如何運動的?看哪個小組討論的最全面,最多。

小組彙報。

師生共同總結概括。

篇五十: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對音量、音高的研究讓學生認識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幅度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這也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本課的另一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在聲音的變化和振動之間產生一個聯繫。

教材中的內容安排比較清晰,一個是對音量的研究,一個是對音高的研究並且圍繞着3個實驗進行:尺子音量的研究;水杯音高的猜測和結果;橡皮筋的音高實驗。在整課教學中,自我感覺整體比較完整和流暢,思路也比較清晰,也能夠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不過還是有一些值得商榷和不足的地方,反思總結如下:

一. 教學的重難點是每節課的切入點,除了要明確本課內容的教學目標之外,正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一名教學經驗尚不足夠的年輕教師,對於重難點的把握,似乎太過於依賴於教學參考中給出的意見,而忽視了自己對教材重難點的理解或者説是沒有好好消化教參中的重難點提示。正因為缺少了自己對教材重難點的理解,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往往體現不出重難點,學生的認知也只停留在了表面。

二.實驗效果的好壞影響着學生實驗結果的得出,而實驗工具和材料則影響着實驗的效果。尤其是像這節課,作為演示實驗的材料,效果都比較好。但是學生實驗所用到的材料,對於他們的觀察和認知是起到了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的作用呢?在觀察振動快慢決定橡皮筋音高的實驗時,鬆緊不同的橡皮筋振動快慢並不是肉眼可以明顯分辨出來,學生的結論可能是他們根據記錄單上的引導老師的提示以及生活經驗所得出的。顯然這樣得出的結論就失去了做實驗的意義。再比如振動幅度影響尺子音量的實驗,尺子本身並不長,加上鋼尺的發聲效果也並不如塑料尺理想,但是塑料尺容易折斷,彈性不如鋼尺,那麼究竟是該選擇鋼尺還是塑料尺?或者在原有材料的情況下,如何想辦法克服不足,使實驗效果最佳。還是需要好好下下功夫的。

三. 小結和總結對於這節課,我覺得格外的重要。每個實驗完成之後的小結,都能讓學生加深對振動與音高音量之間聯繫的認識。而我在這節課中的小結都不夠充分,也缺乏了一些必要的板書,比如振動快 聲音高;振動慢 聲音低這類的板書小結,導致最後總結時,學生思路不清晰。當然這也有臨時內容安排上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影響,因為自己的疏忽而遺漏了一個環節,在總結前想把內容補上,卻反而攪亂了學生原本的思路。

篇五十一: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電磁鐵的特性作假設性的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會設計簡單的實驗記錄表和試驗報告。

2、知道電磁鐵在通電條件下有磁性,電磁鐵也有兩極,它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

3、培養學生的製作能力(學會製作電磁鐵的方法)、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4、尊重證據;願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培養探究問題的興趣和態度。

教學方法:

1、本課通過課題直接引入新課,以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

2、教師在組織製作電磁鐵這一教學環節上,往往採取教師教,學生做這種方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本課教學時,教師可課前組裝好電磁鐵,課上實驗完畢後,讓學生自己拆開電磁鐵,觀察結構,再組裝好。既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探究電磁鐵的特性,又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製作能力、探究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也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用電磁鐵做成的物品,交流收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及感受、體會、從而導入新課。

教學重點:

知道電磁鐵的磁性。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出示課前收集的各種用電磁鐵做成的物品(板書通電的線圈)

2.提問:

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引導學生説出電磁鐵是否有磁性和兩極)

二、猜想假設

學生質疑。猜想原理

三、制定方案

學生討論並制定探究方案

四、實施探究

1.演示實驗:

(1)做個電磁鐵,不接電源,用它接近大頭針。

(2)將電磁鐵連接電源,再用它接近大頭針。

(3)將電磁鐵電源切斷,再用它接近大頭針。

2.談話:

剛才的實驗你看到什麼?你有什麼發現?

3.討論:

這個裝置有時有磁性,有時沒有磁性。你認為這與什麼有關係?

4.談話:

你想親自動手驗證自己的想法嗎?實驗完畢後,請你拆開這個裝置,看看它的結構是怎樣的'?還要把它組裝好。

5.學生分組實驗、觀察:

學生自己動手做個電磁鐵,(分有鐵芯和無鐵芯兩種情況)

五、展示交流

小組彙報結果

(1)有鐵芯的電磁鐵磁力大。(2)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切斷電流後沒有磁性。(板書通電有磁性斷電沒磁性。

六、拓展創新

生活中利用電磁鐵來工作的物品很多,找一找,説一説它們都有什麼作用。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知道了電能產生磁,學會了製作電磁鐵,瞭解了電磁鐵的應用。

篇五十二: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根據我們學校的具體特點和學生對生態系統的理解程度,為避免學生討論內容的膚淺、深度不夠,我在教學《維護生態平衡》時着重做了以下2點:

一、利用問題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因為學生對草原、對沙塵暴不是很瞭解,這也為他們得討論提供了更廣闊得思維空間,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開放性的,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可以引起所有的學生參與到討論之中去!結果我幸喜地發現:參與討論的學生多了,他們的觀點差異也就大了,激起了學生們思維的衝突,求異思維也就越來越豐富,課堂生成也就豐富多彩,這樣的課顯得精彩亮麗。

二、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思維:我們學校由於地處江南地方,學生不瞭解草原,也不瞭解沙塵暴的危害,因此我就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收集了大量的圖片和相關的視頻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學生明白原來草原上的生態不平衡和沙塵暴的形成都是和人們的活動有關的,而且明白一旦環境遭到了破壞想要恢復原來的平衡那就不是一年二年那麼簡單的啦!這樣一方面克服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困難,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也讓學生觀察到直觀、生動的畫面給他們的視覺和幼小的心靈上都有一個很強的撞擊,特別是針對我們的學生中普遍都有的一種想法:“沙塵暴一般都發生在我國的北方,而我們是江南,跟我們關係不大”。我就利用多媒體便捷的優勢,把我們《揚子晚報》關於我省遭受沙塵暴影響的資料直接展示給學生看!當大家看到這樣的報道時,有的臉露驚訝、有的則表現出了一絲恐懼。最後討論時播放的輕音樂《回家》,意在讓大家知道:動植物都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好他們生存的環境,讓他們回到以前那樣美好的家園,和我們一起和諧的生活!!!

我想這就是多媒體的作用吧!其實這也是我作為一名科學教師想看到的,至少這樣能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一個深刻的記憶!並能在今後自己的一些行為中能注意到保護環境,這是科學課的目的,也是我們做教師想要得到的效果,當然光靠一節課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我在課的結束時候用幻燈打出了一行字,希望和大家共勉。我相信今天的課一定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種下一顆環保的種子,相信他們將來都會是一名環境保護者!

縱觀整個一堂課,學生精神飽滿、討論熱烈、情緒激昂,時而為人們的行為而憤恨、時而為環境的惡化而擔憂、時而為自己肩負的責任而振奮!我想這堂課的作用已經大大的超出了課堂的範圍,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把他們今天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向其他人進行宣傳教育的!也一定會通過他們的輻射作用產生較好的社會效應!

篇五十三: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科學課程規範》中提出:同學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在整個的探究活動,同學經歷了猜測-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注意自始至終都以一種啟發者、引導者、協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同學的探究活動中。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同學選擇自身的方式進行表達與交流,並讓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彙報,同學的彙報雖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對同學的回答適時補充,並善於和時捕獲同學隨時閃現的智慧火花,給他們以肯定,給他們以激勵。通過層層深入的探究活動,同學能自身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身的研究問題,並在此基礎上自主設計實驗計劃、選擇實驗資料、開展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論。在探究活動中,注意了小組內的相互合作和觀察研究。在實驗的現象分析和總結中,知道用三稜鏡、水稜鏡分解太陽光形成彩虹,牛頓盤能把多種顏色光混合成白光。知道了人工製造彩虹的方法,知道了彩虹多形成於夏天雨後的原因……。

《科學》教學注重培養同學興趣,使同學主動地學習,這也是《新課標》所要求的。“你們真棒!”。“你們真像一個小科學家!我都要向大家學習了,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後的學習中發現更多的問題,提出更多的問題,用自身的方法解決更多的自然科學問題”……這些語言的肯定與鼓勵,體現了教學活動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在課上時,我經常説:“你們真棒!……”,這不只使同學有了勝利的體驗,更進一步激發起同學探究的興趣。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既做到關注同學科學研究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又關注同學自主進行探究活動,並在研究活動中培養同學的科學素養。(即培養同學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基於同學的已有認知基礎,讓同學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效果,達成共識,形成結論。對於同學的評價既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評價以師生評、生生評、自評等多種形式進行,重視對同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同學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為科學課教師的我們,一定會以契而不捨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科學課教學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時地空虛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篇五十四: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做框架》是一堂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課。在學生動手實踐之前,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瞭解增加斜杆能加固立方體框架是本節課的難點,為此我花了一定的時間找了些資料做了點課件,想讓課儘量生動些。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四邊形不穩定”,這一知識點,我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將三角形框架與四邊形框架推推拉拉,發現這一規律,然後去體驗發現“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四邊形不穩定”,但對力的作用過程,學生很難理解,針對這一問題,我做了一個模擬實驗,將三角形的第三邊去掉,引導學生在另外兩邊的頂端和邊上向下施加壓力,通過其變形之後怎樣恢復原狀後引出推力與拉力的作用。同時為了幫學生理解這一問題,我準備了力的作用圖,讓學生在自己的理解基礎上,再結合力的作用圖具體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辦法讓四邊形框架也變的和三角形框架一樣穩定,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前面學的知識很自然的想到加斜杆,然後引出斜杆的作用,拉和推的作用,進而引導學生對三角形穩固性的探索。

加固正方體框架,是本節課要完成的一個挑戰性任務,可是如何加固呢?這是一個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學生會根據上一階段的原理分析,對正方體框架加斜杆,通過加斜杆可以加固正方體框架,那該怎樣加呢,我先讓學生在草圖上先畫一下,然後給每組六根斜杆,讓他們進行加固正方體比賽,我安排的加固正方體框架的小比賽,充分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充分的鍛鍊了小組的合作意識、動手、動腦能力。加固結束後是檢驗加固成果,加固後正方體框架能承受的書本數量,猶如一聲聲讚揚激勵着學生,教室裏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檢驗過後,我引導學生交流創作過程中的發現,想法,並引導學生從穩固性,節省材料,實際需要等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在相互交流中,在思維的碰撞中,促使學生的思維真正得到昇華。

不過本課我在六(1)班試教的時候整個流程比較順利,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比較開放,師生互動的比較銜接,至於加固正方體框架學生更是很快完成,而且承載的力也很大,可以承載36本科學作業本,整節課很順利的完成;可是在六(2)班上公開課的時候,可能由於兩個班級學生的個性差異,上課時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反應都不是特別快,而且針對斜杆的推拉作用時,甚至有許多學生處於似懂非懂的場面,至於後面加固環節學生也很快完成斜杆的放置問題,最多也可以承載27本科學作業本。六(1)、六(2)在加固環節更是體現學生的思維差異性,六(1)班的學生想到把斜杆加在四周的面上,而六(2)班的學生想到把斜杆加在裏面,雖然這是兩種不同的加法,但都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

篇五十五:國小三年科學教學反思

達爾文的這一段話提示我們:“我沒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 觀察能力是學生的基本能力,他可以點燃學生創造的火花。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給教師的建議》中也寫到:“觀察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多麼的重要。

首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已經迫在眉睫。應當指出,一個有觀察力的學生,絕不會是沒有思想、沒有創造力的學生。如果教師善於幫助學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識進行一次又一次新的觀察,他就能使學生的“舊”知識變得愈加鞏固。實際教學中,許多老師並沒有把觀察看做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看做是發展智力的途徑,而只是單純地看做一種教學的手段,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能力日漸降低。

其次,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途徑有很多。課堂上,引導學生觀察物體模型和實物標本,利用幻燈、錄像、多媒體計算機等現代教學手段,讓每一個學生眼睛發亮,嘴巴不停,小手直舉,思維就像山澗的溪流源源不斷。課外,教孩子做一個能感悟周圍世界的“有情”人,從身邊的一草一木開始留心,帶他們去尋訪小動物,在草地、花壇、樹林、田野、生物園、池塘,一起尋找飛舞的蝴蝶、“點水”的蜻蜓、“嗡嗡”的蜜蜂、成羣的螞蟻、跳躍的螞蚱,鳴叫的蟬、暢遊的蝌蚪,可愛的蠶寶寶,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蝸牛……可以這樣説,觀察的過程,就是積累知識的過程。孩子們走進多彩的生命世界,瞭解小動物的習性,和它們一起玩耍,體驗科學的樂趣。一旦時機成熟,創造就會如泉水一樣噴湧而出。

再次,觀察能力是需要訓練與培養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妨教給學生一些具體的觀察方法:

(一)驗證觀察法

驗證觀察法就是選取有代表性的事物,通過觀察,對事物本質特徵的理論進行觀察驗證。例如,在教學《觀察水》一課時,先讓學生觀察放在桌上的4杯液體(分別是牛奶、白醋、糖水和清水),想辦法找出哪一杯是水。學生通過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舌頭嘗、用手摸等方法,依次排除了牛奶、白醋、糖水,最終找到了清水。教學並沒有就此停止,我接着又拿出剛才的四杯液體,讓學生再次進行觀察,觀察水與其它液體的異同點。此時,觀察已不再是簡單的操作,而是在驗證剛才的觀察方法。

(二)比較觀察法

比較觀察法是抓住事物的特點比較其異同的方法。在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生物體或生物標本、掛圖、模型時,要指導學生充分進行比較、觀察。例如,在教學《動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一課時,讓學生一邊觸摸金魚和螞蟻,一邊進行認真仔細地觀察,感受深刻的地方可以允許學生大聲地説出來,然後把金魚、螞蟻畫下來,並將它的各部分名稱介紹給自己的小夥伴聽,最後引導學生根據兩者外部形態特徵猜想它們各自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環境條件,分析他們可能存在的異同點,並填寫在觀察記錄表格中。利用比較觀察法,可以使被觀察物形象、生動地印在學生的頭腦中,知識的掌握顯得輕而易舉。在比較觀察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對不同事物進行對比、分析的能力。

(三)實驗觀察法

實驗是鍛鍊學生觀察能力、學會觀察方法的有益場所。在實驗中,同學們先根據實驗要求和教材內容確定自己“將要做什麼”“該怎麼做”;實驗中,教師努力創造有利條件,儘可能地讓學生運用視、聽、嗅、觸等各種感官感知奇妙的科學世界。比如説《紡織材料》一課,需要比較棉布和尼龍的不同,我讓學生藉助放大鏡觀察微觀世界,仔細看從布料中抽出的纖維,再拉一拉,比較牢固程度;用火柴燒一燒,比較氣味;把布料浸入水中,比較吸水性,一系列的實驗會讓學生感觸很多,並培養學生對科學發現的興趣。

(四) 解剖觀察法

解剖觀察法是把某一物體的各個方面或各個組成部分――分解,通過一部分一部分的觀察,使學生對事物瞭解得更加清楚。還記得自己小時候非常貪玩,放學後我經常和幾個小夥伴去捉蜻蜓,捕小魚,逮螞蚱,釣青蛙。捉來什麼就解剖什麼,看青蛙的心跳、肺泡;螞蚱的筋兒……兒時的興趣愛好讓我決定了當一名科學老師。現在我如願以償了,我也不忘帶領自己學生去解剖動物、做植物標本,為學生打開這一扇扇知識的大門,解開他們心中的一把把鎖。教《種子裏面有什麼》一課時,我先向每一個學習小組發放幹種子和泡過的種子,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我只作為他們成員之一,參與觀察過程;接着我讓小組成員互相配合,對種子進行解剖,再次觀察,並認真討論,作好記錄,畫出解剖圖。學生經歷了觀察、解剖、討論,一步步走近了科學的殿堂。

觀察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型選擇各種合適的觀察方法。

一個人知識的90%是通過觀察得來的。對於兒童而言,世界是一個充滿生機、多姿多彩的天地,是他們從孩提時代起就懷有濃厚興趣的神奇世界。一花一草,蟲魚鳥獸,都曾引起他們的關注。我們科學課要做的就是將學生的這份興趣延伸,讓他們學會觀察,從一點一滴的變化開始,刨根究底,溯本追源。從一次次活動入手,讓孩子明白科學探究不是科學家的專利,只要用心、留心、細心,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

篇五十六:國小三年科學教學反思

在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到了這樣一點:科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我覺得提得很好,很及時,很貼切,我是這樣做的: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遵循學生學習科學的心理規律,為學生搭建良好的發展平台,創造性的組織教學工作。現就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得與老師們討論一下:

一、 教師要鼓勵學生敢問、敢答。

我首先應從教育觀念上加以改革、更新,採取適合學生髮揮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第一次接觸,有的內容他們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了。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鬆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敢於表達的真情實感,把所思所想拿出來。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合作探究。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略遠或者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我們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讚揚他們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啟迪,讓他們帶着成就感體面地坐下。

其次,我們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防線,解放他們,鼓勵學生敢問,愛問。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親歷科學”這一課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教育學生善於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敢問敢答就是成功的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提問的過程中,自己才能得到發展。

二、結合認知特點,引導學生學會提問。

初涉《科學》的學習,三年級學生開始不會提問,只是感興趣,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我們應注意通過教師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

1、從科學課的課題上提問

在科學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學生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如科學第四課《蚯蚓》,出示課題後,引導學生質疑。問學生:蚯蚓是什麼們樣子的?它怎麼爬呀?它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呢?

2、從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處提問

對授課內容重點、難點的提問,既有利於國小生研究知識,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提問組織教學。如第七課《土壤的保護》一課,一個學生提到:“為什麼説保護土壤呢?”其他學生聽後鬨堂大笑,當我反問他們為什麼笑,怎麼解釋時,他們卻啞口無言。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通過和水土流失相對比的講解,這個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學生在瞭解水土流失的嚴重性之後,自然就會想到要保護土壤,防止流失。

3、從課文中的對立之處提問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對立之處,那正是編者老師們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第九課《沉與浮》一課,有這麼一個學生活動:(1)、瓶子在水中上浮,用什麼辦法讓它沉下去?(2)、橡皮泥在水中下沉,用什麼辦法讓它浮起來? (用8分鐘時到10分鐘)在活動前讓同學説一説用什麼方法。 同學們只説出了一個結果 “ 要改變它們” 、 我説怎麼改呀?同學們説“加水、變形狀。”我説“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説。”同學們都非好奇,認真的看和記錄。結果橡皮泥浮起來了,瓶子沉下去啦。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為什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通過科學課的教學,我覺得不僅要考慮科學本身的特點,更主要的是遵循學生學習科學的規律,讓學生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學會科學思考,提問,學會應用科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篇五十七:國小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能從“這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等角度對自然界中的風提出問題,並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能對提出的有關風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並能用簡單的器材作簡單的模擬實驗。

2.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願意合作交流;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

3.知道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教學準備:教師要佈置學生課前蒐集有關風的圖片及文字資料,並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初步的整理和分類,以備課堂上進行交流。另外,還應讓學生課前觀察身邊哪裏有風,什麼地方可以產生風,並做好記錄。也可以讓學生注意觀察取暖鍋爐或工廠的煙囱、車間或煤礦鼓風機、早點攤用的風葫蘆等等,從而獲得第一手生活實例,為課堂上的交流作好鋪墊,也為探究風的成因模擬實驗準備儘可能多的原型。在模擬實驗材料的準備上,要體現開放性的特點,如可以準備教科書提示的模擬實驗用的主體材料――可樂瓶,也可以用易拉罐、牙膏盒、紙筒等,只要學生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可以。教師課前也應準備一些相關的圖片、文字資料,有條件的可以準備有關自然界風的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生活中哪裏有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交流,説一説生活中的與風有關的現象及自己對風的感受和體驗,從而使學生意識到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風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提出問題“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問題展開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設。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和科學基礎上,不能是空想。要讓學生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我們的猜想與假設

2、猜想與假設:我的證據(根據)

3、制定方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4、實施探究:

自然界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師提出問題:“以上是我們對風的成因進行的猜想與假設,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想呢”,讓學生思考、設計驗證實驗方案。在這之前,教師要啟發學生再現生活原型,可以展示幾張有關火爐、鍋爐等的圖片,也可以語言提示學生回憶火爐等的生活體驗或經驗,給學生以原型啟發。然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實驗方案,相互補充和完善,進而形成1―2個模擬實驗方案,並將小組的方案在全班進行交流和評價,以實現相互啟發、方案共享的目的。在充分交流和完善驗證方案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按照既定方案展開驗證活動,教師要提示學生使用剪刀或小刀時注意安全,並要求學生將實驗現象做好記錄。最後,引導學生根據模擬實驗的現象推測自然界中風的成因。可以讓學生用語言文字的形式描述風的形成過程。

5、展示交流

讓學生用繪圖的方式繪製風的成因圖,並在全班進行展示和交流。活動結束,教師要組織學生總結評價活動的開展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進行鼓勵性評價,並對錶現突出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

6、拓展創新:

本課的拓展活動主要是對課堂研究風的活動的一個延伸,主要是通過查閲資料的方式完成,因此,教師應安排一定的時間對學生蒐集的資料進行交流和彙總,並以此為基點,鼓勵學生進一步探究與大氣層有關的問題,培養學生獨立研究的能力。

本拓展活動只是一個指向,教師完全可以自己設計適合學生課後探究的題目或活動,如“月球上有沒有風”、“太陽風是怎麼回事”、“風與我們的生活”、“風的利弊”等等,以此引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

先由小組交流資料,再在全班發佈新聞。

小組合作,探索研究,對於合作中表現出色的小組獎勵“合作小夥伴”

學生按照不同的問題進行回答,同時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後,教師進行及時的表揚與肯定。

有疑問的問題,通過交流進行解答。對於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放到課下或以後解決。

作業設計:

思考題:浴室裏的涼風是怎麼來的?

小實驗:跳來跳去的小球。

將兩個玻璃杯口對口的平房在桌上,兩個杯口的距離不要太遠。在一個玻璃被裏放一個乒乓球,雙手扶穩杯子,往兩個杯子口中間吹氣。

板書設計:

風從哪裏來

生活中哪裏有風?

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驗證猜想

風的種類:

1、海陸風2、季風

3、信風4、颱風

5、山谷風6、龍捲風

7、颶風8、火風

課後反思:

風的形成是非常抽象不好理解的,本課通過做實驗使學識進一步瞭解了風的形成原因和過程,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們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假設進行思考,如:有一個學生問:把一台電冰箱放到一個很熱的屋子裏,打開電冰箱門的時候,會感到有風吹嗎?達到了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從而真正理解了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篇五十八:國小科學優質課教學反思

國小科學優質課教學反思

2010年10月21日―22日,麗水市國小科學2010年度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在龍泉市實驗國小舉行。九堂參與評比的課中,蓮都區藍劍鋒老師和遂昌縣藍智俊老師都選擇了《巖石會改變模樣嗎》。之前自己對這個內容就比較關注,本次又聆聽到兩位老師的不少精彩設計,產生了不少新的想法,在此列出,與各位同行探討。

首先是對教材進行分析。《巖石會改變模樣嗎》隸屬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從內容編排上該單元分為四個部分,其中第3―7課為第三部分,重點探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變化,包括風化作用、侵蝕和沉積作用。在這課之前的第2課,學生認識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表形態變化,然後過渡到本課《巖石會改變模樣嗎》,是學生認識外力作用引起地形地貌變化的開始,同時為後面的“土壤中有什麼”的學習作了鋪墊。本課教材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索巖石變化的原因”,第二部分是“風化作用改變了地形地貌”,最後的拓展活動是調查家鄉特殊的地質景觀及形成的原因。本課主要通過探索巖石破碎的原因,認識温差、水、大氣、生物等各種自然力對巖石的破壞作用――風化作用。在風化作用下,巖石發生了變化,並導致地表形態發生變化,形成許多自然景觀,當然這種變化是緩慢、不易覺察的。

在比較細緻地鑽研教材後,現在針對聽課體會來説説我的教學設想。

一、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本次上課的兩位藍老師,在導入時不約而同地使用了藉助觀看巖石圖片的方式,意圖是讓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這確實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法。不過,我更喜歡這樣上:

教師先拿出一塊巖石A(質地較軟、稜角較分明),問:這是什麼?學生若回答“石頭”,則順勢説一下,它還有個更規範的名字“巖石”。(板書:“巖石”)再拿出另一塊巖石B(質地較硬、比較光滑的鵝卵石),問:比較一下這兩塊巖石,它們的模樣有什麼不同?(在“巖石”之後補充板書:“模樣”)這裏採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對模樣有初步的認識。

然後,拿起巖石A和巖石B,問:如果現在要改變這兩塊巖石的模樣,你有什麼辦法?(在“模樣”前補充板書:“改變”)學生可能會想到鐵錘敲、在地面上用勁摩擦、兩個巖石互相撞擊等方法,教師可以讓那幾個學生現場演示,演示時一定要讓引導學生進行巖石前後的對比,並讓學生思考“把巖石放在水中弄濕”和“在巖石外表塗抹顏色”有沒有改變模樣,從而真正明白“改變模樣”的含義。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用人力因素改變了這些巖石的模樣,如果把這些巖石放在大自然中,它們的模樣還會不會改變呢?如果會――你認為自然界中的哪些因素會讓巖石改變模樣?(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板書:温差、水、大氣、生物等)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許多老師都喜歡絞盡腦汁策劃新課導入,什麼魔術、圖片、錄象、實驗等,以前我也是這樣想和做的。如今我終於醒悟,課初的5分鐘,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根本就不需再去刻意激發興趣。而且,一開始若把興趣完全激發,若後面沒有更吸引人的活動,學生就很容易產生失落心理,嚴重影響後面的學習效率。一節課比較合理的學習興趣應該是這樣的曲線分佈:課初5―10分鐘穩步上升,課中的20―30分鐘漸入佳境達到高潮,到最後興趣點有點回落但還保留在一定的高度。

我的觀點是,不要把開頭搞的太花哨,抓住關鍵直奔主題,按照“巖石――模樣――改變模樣(人力)――會改變模樣嗎(自然外力)”的順序,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必要的'基礎。另外,準備了兩種不同質地的巖石,隱含了讓學生知道巖石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不同軟硬的巖石在同等條件下改變的程度會有區別。

二、材料準備,嘗試放手

有些特定的實驗材料,學生不容易準備或教師要做刻意的安排,那當然由教師準備和提供。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幾個原則:“能讓學生準備的就讓學生準備,能用身邊材料就少用專用儀器,選用的實驗材料越精越好”。

關於巖石的這兩節課,兩位老師準備得十分充分,不僅提供了所有的實驗材料,還對每個環節進行精心設計。比如實驗用的巖石,從後期的結果上看,兩個老師準備的都是比較容易產生明顯現象的巖石,再比如對“流水實驗瓶”中的水量多少也做了刻意安排。

不過我在想,能不能大膽地放放手,讓學生自己帶巖石呢?巖石在學生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學生準備的巖石往往是各種各樣的,從而會讓實驗結果會更豐富。至於“流水實驗瓶”裏的水,多少又有什麼關係,讓學生適時觀察水多和水少時對巖石作用的影響程度,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我會讓學生準備龍泉本地的巖石,教師再有意識地補充些軟硬不同的巖石,然後讓學生做實驗。甚至我會多準備些比較堅硬的巖石,讓大部分實驗組都看不到明顯的變化,然後進行思維的提升,讓學生從看不到明顯變化的現象中推理出變化是存在的,只是這個變化非常緩慢和微小,這更接近自然界中的風化現象。

三、探究活動,精心安排

教材安排了幾個模擬實驗,按先後順序分別是“冷熱對巖石的作用”和“流水到巖石的作用”。仔細研讀後,我覺得應該先讓學生做“流水實驗”,再做“冷熱實驗”。也許有些人會對此不以為然,實不知其中用意。首先,從實驗難度上講,“流水實驗”比“冷熱實驗”簡單,從易到難,更符合教學規律。其次,“流水實驗”的材料準備比較簡單,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帶,再用“冷熱實驗”來調控學生,留下第一個實驗使用中的一塊巖石,把其他的實驗材料全部上交,有助於排除無關干擾,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無論是“流水實驗”還是“冷熱實驗”,都必須讓學生在觀察結果的同時要注意關注過程。比如,一開始就必須讓學生明確實驗用水是透明的,巖石也是清洗乾淨的,從而保證實驗探究的嚴密性。否則,萬一有學生提出質疑,説水變渾濁和瓶底有微粒是巖石本身上粘的沙土,那就真的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在“流水實驗”中,兩位老師都注意到模擬自然環境中流速變化,這非常好,在以往的聽課中我沒有見識過。如果教師再引導學生小組分工,一個同學負責做實驗,另外的幾個同學觀察流速變化時流水對巖石的作用會有什麼影響,並有記錄員進行記錄,就可以在反饋時得出流速快水對巖石的沖刷就加劇,而巖石相互之間的撞擊也更明顯,從而推理出河流中為什麼上游和中下游的巖石有那麼大的區別了。

而“冷熱實驗”,我建議教師在組織討論實驗器材的正確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項後,給學生長時間的探究(比如5-8分鐘),在這期間不要對冷熱交替的次數進行要求。估計這裏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冷熱交替的次數少但加熱時間長,二是冷熱交替的次數多但加熱時間短,無論哪種情況,其實都可以對巖石產生一定的作用,而且兩種方法並無明顯優劣之分。

至於教材後面的“動植物對巖石的作用”,我一直很反對用石膏做模擬實驗,因為石膏和自然環境中的植物作用差別太大,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語。這裏簡單的處理方法是讓學生進行猜測,從樹木的根會讓巖石破裂、動物的行為會讓巖石磨損、動物的糞便會侵蝕巖石等,從而明白生物的作用也會改變巖石的模樣。

這節課,還有個很好的教學點,那就是風化和“風的作用”兩個概念的區別。其實風的作用在教材中是被表達為大氣的作用,但具體怎麼作用並沒有進行明顯的闡述。教學中把這個內容作為拓展的機動部分,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篇五十九:國小科學《比較柔韌性》教學反思

國小科學《比較柔韌性》教學反思

(一)

本課實驗需要做到的是定量標準,在缺乏鈎碼的情況下,如何來尋找替代品,學生們就利用細繩扎着書本或鉛筆盒來代替鈎碼,將替代物懸掛在需觀察的3種材料下,觀察各自的彎曲度,實驗效果還不錯。

在講解塑料的性質前,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來主導課堂,看看學生自主掌握的情況如何,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將專業術語變為自己的理解

1、通過學生在前面的課程中掌握的鐵、銅導電的特性,讓學生去思考為什麼我們手握插座線時不會觸電;

2、為什麼從事一些特殊行業的人員要戴着塑料手套,如從事化學工作、醫生等;

3、我們做菜時用的鐵鍋是否只是用鐵一種材料製成?為什麼不只用一種材料單獨構成呢?

4、塑料袋為什麼會被廣泛應用,為什麼現在大家很少用竹籃?

5、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工具,為什麼塑料能被製成不同的樣子?

6、在我們澆水時的水管為什麼可以伸縮,轉換方向?

7、為什麼塑料袋會被稱為白色污染?

(二)

這節課比較柔韌性的實驗我沒有展開,給自己找個理由:材料沒有準備好!為這個實驗我沒有少花心思,這個實驗對器材的要求是很高的,課本插圖中的三種尺子是很不科學的,厚度明顯是不一樣的,想用工具想裏的材料,但很難操作,在一天少的可憐的兩節課時間裏,我實在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材料來代替.同時考慮到教材的內容安排與學期的進度,不展開實驗,到討論方法止步,一節課還是很緊張的!

對教材的疑問:

(1)第一幅比較實驗的插圖,安排了三種尺子,我想是為了體現材料的生活性吧!但這樣厚度明顯不一樣的材料科學嗎?

課本上圖示的塑料製品中有一雙雨靴,它到底是什麼材料做的?是塑料?還是橡膠?難道塑料和橡膠有關係嗎?

篇六十:國小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國小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果實和種子》教學反思

本課的重點是解剖並觀察種子的內部構造。在課堂上,先讓學生預測種子裏面有什麼,並用繪畫的方式描述。我這樣設計:第一,可以促使學生仔細觀察;第二,有利於對比。第一幅畫展現的是學生對種子內部構造的原始印象,是學生對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回憶;而第二幅畫則是學生用鑷子細心解剖用水浸泡過的種子,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種子的內部構造,展現了學生對種子內部結構的觀察結果。這輛幅畫之間是存在着緊密的聯繫。有了第一幅畫,學生才會產生探究的需求,才會有探究的興趣;有了第二幅畫,學生才會產生認知的衝突,才會在頭腦中否定以往的低水平的或錯誤的認識,從而建立起對事物全新的、正確的認識。我認為這兩幅畫的出現,不但促進了學生的認知,還對學生自主探究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學生經歷“預測――解剖――觀察――記錄――表達“這一探究過程,並通過預測、解剖、觀察和兩次實驗記錄的對比,意識到觀察的`重要性。在觀看種子的旅行的視頻資料時,看到一株小苗破土而出,發出了陣陣驚歎,他們迫切地想知道種子裏到底有什麼,此環節正是在學生的這種需求下安排的,教師採取先猜一猜、畫一畫,解剖後再看一看、畫一畫、比一比的方法,非常適合學生的認知需求,學生不僅瞭解可以用畫圖的方式來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知道種子裏面有“植物寶寶”,還懂得了細緻觀察對於科學學習的重要性。這對於以後的科學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篇六十一:國小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上課之前我表演小魔術 “向上走的戒指”,引出“重力”,讓學生回顧任何物體都會受到一個向下的力,進而在本課堂的導入中,我故意讓一個身材嬌小的女生搬一桶純淨水到高處,引出難題,學生們很容易想到利用木板搭一個斜坡來幫助女生解決難題。在經歷了將水桶直接提到高處和沿着斜面運到高上,結合該名女生的體會,學生們直觀形象地發現前後兩次搬運水桶所花的力氣是有區別,結合生活經驗,教師點出課題:斜面。他們會進一步思考:斜面應該是有省力的作用。學生們的思考,猜測,質疑,正是本堂課行進的基礎,本課的目的在於通過學生對“斜面”提出問題,假設問題,進而設計展開實驗,通過數據,使學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瞭解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有何區別。

本課的兩組實驗設計,沒有太大的難度。學生比較容易就能設計出實驗方案,教師應該及時引導學生,嚴格按照實驗方案進行實驗,並認真記錄實驗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來得出結論。但在日常的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在小組進行“斜面的作用”實驗時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如動手能力的制約、時間的制約等,常常導致實驗的效果並不十分明顯、不能達到人人蔘與,降低了實驗的有效性,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同時也浪費了課堂的寶貴時間。如何才能使“斜面的作用”實驗變得更為科學、實用、有效?經過一番思考我決定自己製作一個簡單實用的自制教具,能讓學生方便快捷地操作使用,使學生人人都能參與,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實驗來直觀地感受到“斜面的作用”實驗的現象,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知識。

於是我想到用門鉸鏈將兩塊桐木板結合在一起,通過桐木板的角度變化,讓學生自己快速方便地製造出不同坡度的斜面,學生可以通過小車和彈簧測力計,在斜面上測量不同坡度的斜面導致的力的變化,簡單明瞭、直觀形象。學生使用自制教具,每個人只需簡單的操作過程就能直觀形象地觀察到不同坡度的斜面對力的影響,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老師的自制教具,節約了寶貴的教學時間,以一小組4名學生為單位,每個學生通過本教具所花費的實驗時間大約為3分鐘,整個小組的實驗時間大為節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同時滿足了人人動手參與、人人有收穫的教學目的。

學生利用自制教具實驗後,對斜面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我瞭解到學生已經在數學課上學習了“條形統計圖”,所以我又利用excel表格,將全班的實驗數據利用不同顏色製成條形統計圖,通過觀察條形統計圖,學生對全班各個小組的數據一目瞭然,直觀地認識到了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順着這股“東風”,再讓學生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一個難點。教師應儘可能多地讓學生討論、思考、發現,找找生活中各種斜面的應用。對於螺絲釘是一種斜面的應用,學生更多的是通過感性認識得出結論,通過先小組觀察螺絲釘的實物,認識“螺紋”的構造,再觀看教師準備的“自制螺絲釘”,通過觀察和把玩“自制螺絲釘”,他們直觀形象地看到斜面原理在螺紋上的應用了,認識到斜面的變形。在此基礎上認識盤山公路的斜面原理就變得更為方便。

本堂課我前期進行了充分的材料準備,學生們通過一系列的實驗和觀察活動,才會深刻認識到斜面的作用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正所謂生活之中處處有科學。相信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他們不但對“斜面的作用”有了充分的認識,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也會更為濃厚,對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也會更加關注。

回顧本堂課,我覺得自己在材料準備、課程整合、課堂設計等方面的工作是比較充分的。但是在指導學生探究方面,還沒有完全放開,雖然有“生本”的理念意識,但總是擔心學生在設計和操作的時候不夠規範,不夠科學嚴謹,有的時候沒有放心將課堂交給學生,老師指導地過於細緻繁瑣,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還不夠多。

篇六十二:國小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一、在理念上的轉變。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以下六個理念: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得需求;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科學課程標準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這些理念,強調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二、在內容方面,我發現:

1、科學課的主要內容,不僅綜合了自然課的主要內容,還增加了科技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對人體自身的認識、環境保護教學內容。這樣做更利於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技術素養。

2、科學課程具有更強的實用性、趣味性和靈活性。課程中的內容更注重選擇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符合兒童興趣和需要的學習內容。尤其是培養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獲取知識。這樣,更有利於發展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形式,從而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在教學各方面的轉變。

1、在上課時,教學方法根據課堂上出現的情況,靈活多變的運用;教學環節隨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2、由於文本提供的學習內容的開放性很強,在備課時,我充分想到可能發生的情況,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和教學時間。所以,在備課時,我不僅考慮到文本的內容,還考慮到文本延伸到的內容,查閲相關書籍,上網查閲資料,以防上課時出現過多的學生質疑,而自己卻不知怎樣回答的情況。

3、打破傳統的教學形式,創設開放性課堂。有的學習內容,實踐性非常強,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因此,教學過程不能僅僅在課堂上,需要提前佈置學習任務,讓學生蒐集材料、合作探究、從中獲取知識。而在課堂上,只是彙報交流結果。如鐵的生鏽。

4、不斷總結經驗,進行教學反思,始終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人,有利於學生的發散思維,有利於學生進步成長,促使學生學好科學課的積極性。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遇到了許多困惑,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步想方設法解決。如:如何大面積地提高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更好地搞好小組合作的效果等等。在科學教學的道路上,我將繼續努力,爭取更大更多的收穫。

看過國小六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的人還看了:

1.六年級美術教學反思隨筆

2.六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

3.s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文天祥教學反思

4.北師大六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

5.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pw9gl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