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恐龍無處不在》教案(精品多篇)

《恐龍無處不在》教案(精品多篇)

《恐龍無處不在》教案(精品多篇)

《恐龍無處不在》 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2、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3、瞭解“板塊構造”“泛大陸”等科學概念。

4、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説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善於聯繫,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三、教學方法:

講讀法,輔以討論法

四、教學時數:

1課時

五、預習內容和要求:(自學)

讀短文2——3遍,找出生字新詞,並通過工具書自行解決讀音和詞義。

六、教學過程和內容:

一、觀看有關恐龍的視頻剪輯及圖片:出示視頻《恐龍時代》;幻燈片1—9(圖片)

師: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是什麼動物?(生:恐龍)恐龍生活在約2、25億年前——約6500萬年前,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

二、導入新課:

如今統治地球的是人類,人類的歷史也不過幾百萬年。在人類出現之前,曾有一種爬行動物統治過地球,這種爬行動物是什麼呢?(恐龍)然而在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億六千萬年的恐龍突然消失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個謎。如今在不同的地區發現了恐龍化石,這意味着什麼呢?恐龍滅絕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對此,美國著名的科幻小説家阿西莫夫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分別做出了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短文《恐龍無處不在》。(板書課題:恐龍無處不在)出示幻燈片10

三、學習新課:

1、解題:“恐龍無處不在”,初看標題,我們可能以為這篇短文要向人們描繪恐龍家族繁衍生息、遍佈世界的盛況,但讀了全文,我們才明白這是一篇通過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學説的。科普論文。

2、簡介作者:出示幻燈片11

3、請看一段新聞:出示幻燈片12

假如你是一位科學家,看到以上新聞,你自然地想到了什麼?

“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極研究所宣佈在詹姆斯羅斯島發現了一些化石骨骼。該島是稍微離開南極海岸的一小片冰凍陸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這些骨頭毫無疑問屬於鳥臀目恐龍。”

可能這樣回答:①是翼龍,會飛,飛到南極。②恐龍耐寒,皮和脂肪很厚,與熊一樣。③南極有很多恐龍愛吃的東西。南極當時不冷。④大陸發生了災難。恐龍遷移而去。比如火山。⑤是大陸在漂移,把恐龍帶走的。……

教師小結:看來還是大陸漂移猜想更有説服力。

4、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獨立思考: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麼?請選擇。出示幻燈片13

5、快速閲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下列問題的相關信息。出示幻燈片14

(1)為什麼説恐龍無處不在?(請同學讀第2、3自然段)

提示:1986年1月,阿根廷南極研究所的專家在南極發現一些化石骨骼,而這些骨骼屬於鳥臀目恐龍。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這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在南極的出現,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

(2)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説明了什麼問題?(請同學讀第6自然段)

提示:説明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出示多媒體“大陸漂移示意圖”注:“大陸漂移假説”是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3)什麼是“板塊構造”理論?(閲讀第6自然多)

提示:幾十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移動的大板塊構成的。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個板塊下面俯衝。出示多媒體“六大板塊示意圖”

(4)什麼是“泛大陸”?(請同學讀第7自然段)複述“泛大陸”分離成七大洲的過程。(請同學分別讀8、10、12自然段)

“泛大陸”在第7自然段做了詮釋。過程如下:

約2、25億年前——完整的泛大陸

約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到6500萬年以前——完全分開

6、快速閲讀短文,看看作者的行文思路:出示幻燈片15

發現問題〓〓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恐龍並不適應南極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泛大陸”形成時,恐龍在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後來“泛大陸”又相互分離所以每一塊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

得出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強有力的證據。

説明順序:邏輯(從現象到本質)

7、課文説明的對象涉及哪兩個學科,我們從中明白一個什麼道理?你能否舉一個例子也來證明這一觀點。出示幻燈片16

下圖為兩個説明對象的關係圖:

恐龍板塊理論

緊密聯繫相互影響

生物學地質學

不同學科領域

道理提示:“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理解:這兩句議論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從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得出恐龍曾遍佈世界這一結論也許並不困難,二者之間的聯繫也容易讓人理解,但是,在科學家的眼裏,他們卻有着內在的聯繫。課文就是從南極的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論證“板塊構造”理論,恐龍化石成了支持“板塊構造”的有力證據。作者在文章開頭的這兩句議論,並非浮泛之論,而是有其確鑿的根據。)

舉例:物理學上的顯微鏡的發明,促進了生物學與醫學的發展;考古學的新發現,一次次推動了歷史學的發展;各種科學之間都有相通之處,兩種不同科學可以利用相通之處聯繫起來;……

四、課堂適時講解:

短文應用了哪些説明方法,有何作用?

五、總結全文: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六、佈置作業: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請你也來一次大膽地猜測:

一是天氣變冷使得恐龍因飢冷死往;

二是地震、火山噴發接連不斷,大洪水相繼肆虐,恐龍們不及逃脱而死去;

三是宇宙中有間隔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線輻射到地球上來,把恐龍殺死;

四是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擊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龍大量死亡。

《恐龍無處不在》 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緻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泛大陸”等科學概念。

3、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閲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瞭解這篇短文所説明的事理以及作者思路。

難點: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uawen.c n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大約5分鐘)

多媒體展示世界地圖的同時,介紹“大陸漂移假説”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為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説——大陸漂移假説。同時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也拿出了證據來證明,比如考古學家就發現北美洲和非洲都有同種的蚯蚓和蝸牛化石。在1986年阿根廷研究所發現的恐龍化石也能成為證據嗎?

那麼“恐龍無處不在”與大陸漂移假説有什麼關係呢?

二、字詞環節(4分鐘)

1、介紹作者

阿西莫夫(1920 —1992)出生在蘇聯彼得羅維奇小鎮,3歲時隨父母移居美國紐約。自小喜歡讀科幻小説,18歲那年,就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説《偷乘飛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機器人三原則”,1942年開始創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獲雨果獎),1972年科幻小説《神仙們自由》獲當年雨果獎和星雲獎。他發表的科幻小説和科普作品已300部,是公認的當今美國科幻小説家泰斗。

2、檢查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1)辨音:

遺骸 褶皺 劫難 追溯

(2)釋義:

遺骸 褶皺 劫難

緻密 追溯 天衣無縫

選四名同學回答,

明確:(1)hái zhě nàn sù

(2)遺骸:遺骨(遺留的殘骨)。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災禍。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三、研讀課文(25分鐘)

1、聽讀賞析

多媒體展示視頻朗讀

推理環節

現在我們要通過閲讀課文(),試着來做一道推理證明題。

題目是:

已知:地球上其他大陸以及南極附近發現恐龍化石。

求證:地殼在緩慢又不可抗拒的運動而不是恐龍在移動。

解答過程

∵已知南極附近的島上發現恐龍化石。 現象

又∵其他大陸已發現了恐龍化石。 聯繫

∴恐龍曾經遍佈世界各地。 判斷

∵恐龍的生活習性和南極的氣候不相適宜。 聯繫

∵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 疑問

∴大陸在漂移? 假設

又∵一些板塊邊緣可以拼合 依據

∴地殼在緩慢又不可抗拒的運動。 結論

猜想環節

多媒體展示4張地圖,讓學生閲讀課文7-12段,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來解説大陸板塊的變化。

4、總結

以上推理和猜想分別涉及到了哪些學科?從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什麼道理?

生物學和考古學(恐龍)——地質學(板塊理論)

“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裏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四、拓展延伸(10分鐘)

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請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多側面、重聯繫、重溝通,力求一石擊千浪而舉一反三。

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並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他就此發表的論文震驚科壇。

2、大自然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大自然中許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啟發科學家的靈感。飛機、潛水艇、蒸汽機的發明眾所周知。現在科學家模仿蒼蠅的構造發明了微型飛行器,模仿蟑螂的構造發明了太空探測器。甚至仿造人體視網模製作微型感光器,置於盲人眼內,可以帶來視力的恢復……

4、變色龍的。這些變色本領,在工業生產上的運用。現在,人們已經用某些特製的顏料做成變色漆,這種漆對温度的高低變化十分敏感,一旦温度變化,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就會改變顏色。將這種變色漆刷在容易發熱的機器設備上,就可以用顏色及時發出警報,提醒人們立即採取措施,以免因温度過高而損壞機器設備。

5、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的x射線,促進了醫學發展。

五、總結課文,佈置作業(3分鐘)

1、總結課文《恐龍無處不在》

本篇課文首先提出説明主旨、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總領全文。然後用恐龍化石在各地發現的事實,闡釋對大地漂移假説的證明,用具體事例證明主旨。最後總結恐龍化石的發現對大陸漂移假説提供了證據。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後來一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麼滅絕的,至今仍然是科學的一個謎。下一篇課文《被壓扁的沙子》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2、佈置作業

(1)用今天學習的推理方法,預習《被壓扁的沙子》。

(2)利用網絡資源去查找學科之間聯繫的資料。

《恐龍無處不在》 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明確文章的説明內容,理清説明的順序。

2.學習本文準確、周密、簡明的語言特色。

3.培養學生的探究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與創新思維。

教學重點

明確文章的説明內容,理清説明的順序,學習本文準確、周密、簡明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探究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與創新思維。

教學方法

談話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資源準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1.預習課文,為生字詞注音,掃清閲讀障礙。

2.查找資料,瞭解恐龍的相關知識。

二、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老師在七年級時給你們發過的恐龍主題公園的門票嗎?不知有多少同學去看了?去看了的同學請舉手(有一些同學舉手)。同學們對恐龍瞭解嗎?(學生:瞭解)那同學們你們老告訴老師以下的恐龍名稱。(多媒體展示恐龍圖片,學生一一答出)今天,我們一起跟隨阿西莫夫的腳步去探尋恐龍的世界。(板書題目、作者)

(二)自主學習

1、瞭解作者 阿西莫夫,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幻、科普作家、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説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説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基地》,《鋼窟》,《我,機器人》。

2、生字詞積累

骨骼(gé)漂移 (piāo) 地殼(qiào)

深淵(yuān)馱着(tuó)島嶼鏈(yǔ liàn)

兩棲(qī) 銥(yī)潮汐(xī)

硅(guī)追溯(sù)褶皺(zhě zhòu)

劫難(jié)鳥臀目(tún)蟾蜍(chán chú)

衍射(y?n)攜帶(xié)

3、理解詞義

遺骸:遺留下來的骨骸。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 形成彎曲。

劫難:災難。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河江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神話傳説,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定破綻。

2、美國的杜威先生説:“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設想為出發點的。”那麼請看課文標題《恐龍無處不在》,請你談談讀過題目後有什麼樣的結論?

預設:生:是説恐龍遍佈世界各地

師:南極也有?

生:南極發現了恐龍化石

師:在什麼時候發現的,具體説説。

師:如果有人告訴我們在南極發現了恐龍化石,你的第一個想法是怎樣的?真實本能的自然的想到了什麼?

生1:是翼龍,會飛,飛到南極。

生4:大陸發生了災難。恐龍遷移而去。比如火山。

師:為何每塊大陸都有?結合我們學過的科學知識。

生:是大陸在漂移。把恐龍帶走的。

師:你們有很多説法,你們覺得哪個理由更有説服力?

師:看來還是大陸漂移猜想更有説服力。

(二)初讀課文明確説明內容

多媒體依次顯示下列問題:

討論:並用簡潔的語言完整回答這兩個問題

(三)研讀課文理清説明的順序

1.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樣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得出結論的。

2.根據以上的分析,作者得出什麼結論?

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強有力的證據。

作者在這裏採用的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説明順序,重在説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4.這篇課文要説明的對象是什麼?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明確:要説明的對象是恐龍滅絕的原因。告訴我們“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道理。

(四)再讀課文品味周密準確簡明的語言

過渡:作者之所以能將抽象的科學知識介紹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除用恰當的説明順序,還得益於他周密準確的説明語言。 1.可老師讀這篇文章,發現阿西莫夫一點都不自信。你看下面的句子:

⑴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衝。

⑵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

⑶大約經歷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後成為冰天雪地。

“也許、似乎。可能”用的太多,給人不自信之感。你贊同我的意見嗎?

討論,得出説明用語的準確。

2.老師發現阿西莫夫有時又太自信了。例如:“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你認為呢?

討論,得出説明用語的周密。

3.第12段的“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換成“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氣候條件發生較大的變化的時候,恐龍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自然界所提供的食物畢竟有限,而恐龍的`胃口實在驚人,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機體沒有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可以嗎?

討論,得出説明用語的簡明。

4.“(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作者在行文中把這句話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試結合上下文,説出它的作用。

明確:這句話是為了説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線是相吻合的,以此佐證它們很早以前可能是一整塊陸地,從而説明大陸漂移學説的可能性。

5.你能從文章中舉出體現説明語言周密、準確、簡明的例子嗎?

(五)拓展延伸

討論: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把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作為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強有力證據,把考古發現與地理理論聯繫起來思考。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由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式,獲得了哪些啟示?

明確:要從多個角度去研究問題;敢於大膽想象和猜測;看問題不能簡單化和孤立化;要學會舉一反三。

(六)小結

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能僅僅侷限於知識的獲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善於聯繫,在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中尋找內在聯繫,這是思維創新的重要特徵,也是研究和發現的必要前提。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生活中,只要我們留心,也常常會領悟到這一道理;如果具備了這樣的思維品質,我們也會在別人不經意的地方有獨到的發現。

(七)作業佈置:收集資料,請用《我所知道的恐龍》為題,寫一篇小短文,介紹給大家。

教學反思: 《恐龍無處不在》是課文《阿西莫夫短文兩篇》中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初看標題,可能以為這篇短文要向人們描繪上億年前恐龍家族繁衍生息、遍佈世界的盛況,但讀了全文,我才明白這是一篇通過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學説的科普論文。為了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不偏題。我從魏格納的板塊漂移的假説引入課文,讓學生共同去發現。這堂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環節:字詞環節、推理環節、猜想環節。這三個環節環環相扣,扣住本文的重要的主旨就是:“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再加深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用生活中或者科學家的例子進行拓展,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上課時課堂氣氛活躍,積極配合老師的授課,但是在質疑,提出問題這一塊上反應比較冷淡。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習有讀錯了字音,教師不能及時糾正。希望今後在教學上能多備學生,努力激起學生的興趣。

《恐龍無處不在》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本文的行文順序及説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閲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教學重點:

瞭解短文所説明的事理,説明的順序、方法。

三、教學難點:

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四、教學方法:

1.比較閲讀法。

2.涵泳品味法。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介紹“大陸漂移假説”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

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為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説——大陸漂移假説。

那麼“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説有什麼關係呢?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説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討論明確:

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説成立。

2.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説明的層次順序及説明方法。

討論明確: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説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説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説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説明內容,結束全文。

本文在説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説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體説明部分。列數字是一個重要説明方法,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

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大約經歷了1億年,(南極)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

——運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説明,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説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又是在舉例説明,説明“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科學論斷。

(四)課堂小結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五)佈置作業

借閲有關資料,或參觀自然博物館,或看有關科幻影片,瞭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六)教學反思:

總第 課時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 授課班級

《恐龍無處不在》 教案 篇五

設計理念:

本文是一篇平實嚴謹的説明文,表面看好像是要向人們描繪上億年前恐龍家族繁衍生息、遍佈世界的盛況,但讀了全文,才明白這是一篇通過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學説的科普論文。因此,學習時不能僅僅侷限於知識的獲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善於聯繫,在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中尋找內在聯繫,這是思維創新的重要特徵,也是研究和發現的必要前提。要求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留心周圍所發生的事情,並領悟其中的道理。如果具備了這樣的思維品質,我們也就會在別人不經意的地方有獨到的發現。所以,在初讀了解作者後我提出了問題“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説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這樣的設計看似有些唐突,但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卻有很好的效果,同是,還有助於引導學生思維,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然後帶領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和結構,讓他們對文章有了大概的瞭解。在瞭解文章的基礎上通過説明順序和方發進一步剖析文章。最後以賞析語言結束課文。不過為了能進一步昇華主題,我設計了“學了本文之後有什麼啟示?的討論問題。這不僅鍛鍊的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而且對文章進行完善的小節。

教學目標:

1. 明確文章的説明內容,理清説明的順序。

2. 學習本文準確、周密、簡明的語言特色。

3. 培養學生的探究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與創新思維。

教學重難點:

1. 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學習本文準確、周密、簡明的語言特色。

2. 培養學生的探究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與創新思維。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法:講授法 、問答法、朗讀法 、討論法

學法:自主學習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圖象導入:

播放恐龍的相關畫面。並解説:“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最重的可達90噸,目前的大象只有6噸,曾以900—1200屬類之眾“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г詰厙蟶顯稱霸一時。可在6500萬年前恐龍卻滅絕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種各樣恐龍的化石,那麼這些化石會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祕密呢?請看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

學幻想小説家阿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走近作者

阿西莫夫,科幻小説及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説黃金時代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太人,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説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作品極其豐富,代表作有《我,機器人》、《基地》系列、《鋼窟》系列等。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説》雜誌,至今仍然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誌。作品多次被搬上銀幕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快速閲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説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明確:不是,説明對象是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即“板快構造”理論 。

2.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通過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學説

3.“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説法由何而來?”

明確: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説成立。

4.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明確;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四、合作探究

1.這篇短文説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按什麼順序説明的?

明確:板快構造理論。作者採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釋清楚。即: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推理論證——得出結論 。

2.課文中應用了那些説明發法進行説明?有何作用?

明確:(1)舉例子。在文章中,作者舉了許多例子來説明自己的觀點。例如,《恐龍無處不有衝為了證明不僅南極大陸有恐龍化石這一説法,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的事實,説明南極不止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説法嚴謹.

(2)作比較。例如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

(3)打比方。短文還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又明白如話,如《恐龍無處不有》中“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説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3.課文説明的對象涉及哪兩個學科?從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什麼道理?

明確:生物學和地理學。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強有力的證據.

4.細讀課文品味周密準確簡明的語言。

(過渡:作者之所以能將抽象的科學知識介紹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除用恰當的説明順序,還得益於他周密準確的説明語言。)可老師讀這篇文章發現阿西莫夫一點都不自信。請看下面的句子:

(1)A、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衝。

B、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

C、大約經歷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後成為冰天雪地。

“也許、似乎。可能”用的太多給人不自信之感。你贊同我的意見嗎? 討論明確:得出説明用語的準確。

(2)老師發現阿西莫夫有時又太自信了。“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你認為呢?

討論明確:得出説明用語的周密。

(3)第12段的“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換成“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氣候條件發生較大的變化的時候恐龍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自然界所提供的食物畢竟有限,而恐龍的胃口實在驚人,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機體沒有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可以嗎?

討論明確:得出説明用語的簡明。.

五、拓展延伸

1、説説學了本文之後你有什麼啟示?

(提示: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讓大家聯繫自己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來談。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閲讀積累談談感悟或體會。)

備生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並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他就此發表的論文震驚科壇。

生2:有人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概括為“兩個蘋果”理論。一個蘋果是砸向牛頓的

那一個,它促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帶來了科學的飛速發展。另一個蘋果是亞當夏娃偷吃的那一個,它帶來了人類社會的文明。

生3:大自然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大自然中許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啟發科學家的靈感。飛機、潛水艇、蒸汽機的發明眾所周知。現在科學家模仿蒼蠅的構造發明了微型飛行器 。

2、小結:大家説得很好!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能僅僅侷限於知識的獲得和理解,┒要更多地注意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善於聯繫。在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中尋找內在聯繫,這是思維創新的重要特徵,也是研究和發現的必要前提。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生活中,只要我們留心也常常會領悟到這一道理,如果具備了這樣的思維品質,我們也會在別人不經意的地方有獨到的發現。

六、作業佈置

收集資料,請用《我所知道的恐龍》為題,寫一篇小短文介紹給大家.

七、板書設計

《恐龍無處不在》

恐龍無處不在———————板塊理論的正確

生物學 ――――———— 地質學

一個領域 -――————其他領域

影響

八、教學反思

為了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我設計了這麼一個環節,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説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結果正是這個問題學生的看法有了分歧,大部分同學認為不是恐龍而是板塊構造説,可也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為説明對象就是恐龍,寫板塊構造説是在説明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我則做這樣的引導,本文要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是有關恐龍的還是板塊構造學説,大部分學生們回答是板塊構造學説。我就因此確定本文的説明對象就是板塊構造學説。不知是因為懾於老師的下定結論,還是感覺到支持自己的人太少的緣故,原先那部分認定“對象是恐龍”的人也不敢出聲了,可是細察他們的神色就知道他們還心有不甘,對老師的解釋並不滿意。課後,我立即進行深刻的反思,發現自己的解釋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於是在另一個班上課時,我依然這樣設計,這次也依舊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我就不急於定答案,而是讓學生再認真細讀文章,在概括內容要點的情況下從文本中悟出作者的寫作意圖。特別是抓住第一段的“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與最後一段的“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與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兩句話進行語句理解,這樣使一部份人認識更加深刻。

《恐龍無處不在》 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明確文章的説明內容,理清説明的順序,學習本文準確、周密、簡明的語言特色。

2.培養學生的探究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與創新思維。

(一)教學重點: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培養學生的探究習慣。(學習本文準確、周密、簡明的語言特色)

(二)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與創新思維。

二、教學設計

(一)導入

1、恐龍的相關畫面,並解説:

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最重的可達90噸(目前的大象只有6噸),曾以900~1200屬類之眾“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在地球上曾稱霸一時。可在6500萬年前,恐龍卻滅絕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種各樣恐龍的化石,那麼這些化石會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祕密呢?請看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説家阿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2、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請你談談讀過題目後有什麼樣的結論?

預設:生:是説恐龍遍佈世界各地

師:南極也有?

生:南極發現了恐龍化石

師:在什麼時候發現的,具體説説。讀第二自然段。

師:如果有人告訴我們在南極發現了恐龍化石,你的第一個想法是怎樣的?真實本能的自然的想到了什麼?

生1:是翼龍,會飛,飛到南極。

生4:大陸發生了災難。恐龍遷移而去。比如火山。

師:為何每塊大陸都有?結合我們學過的科學知識。

生:是大陸在漂移。把恐龍帶走的。

師:你們有很多説法,你們覺得哪個理由更有説服力?

師:看來還是大陸漂移猜想更有説服力。

(二)初讀課文 明確説明內容

多媒體依次顯示下列問題:

1. 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

2.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討論:並用簡潔的語言完整回答這兩個問題

(三)研讀課文 理清説明的順序

1.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樣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得出結論的。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根據各小組學生髮言整理作者的思路。

提出問題: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恐龍並不適應南極的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去的

尋找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舒適的生活——後來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塊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

2.根據以上的分析,作者得出什麼結論?

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強有力的證據。

3.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説明的?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推理論證——得出結論

作者在這裏採用的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説明順序,重在説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形成板書)

(四)再讀課文 品味周密準確簡明的語言

過渡:作者之所以能將抽象的科學知識介紹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除用恰當的説明順序,還得益於他周密準確的説明語言。

(備:如果説優美抒情的散文是華麗的晚禮服,那麼平實嚴謹的説明文就是一件樸實的襯衫,如果説優美抒情的散文是一幅丹青渲染的畫卷,那麼平實嚴謹的説明文就是一張嚴密精確的圖紙。)

1.可老師讀這篇文章,發現阿西莫夫一點都不自信。你看下面的句子:

⑴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衝。

⑵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

⑶大約經歷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後成為冰天雪地。

“也許、似乎。可能”用的太多,給人不自信之感。你贊同我的意見嗎?

討論,得出説明用語的準確。

2.老師發現阿西莫夫有時又太自信了。“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你認為呢?

討論,得出説明用語的周密。

3.第12段的“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換成“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氣候條件發生較大的變化的時候,恐龍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自然界所提供的食物畢竟有限,而恐龍的胃口實在驚人,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機體沒有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可以嗎?

討論,得出説明用語的簡明。

4、你能從文章中舉出體現説明語言周密、準確、簡明的例子嗎?(指導方法——刪除法、替換法等)

(五)拓展延伸

討論:恐龍化石的發現是屬於生物學,而板塊構造屬於地理學,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有新的發現,由科學家這種研究問題的方式,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

提示: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讓大家聯繫自己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來談。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閲讀積累談談感悟或體會。

備:生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並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他就此發表的論文震驚科壇。

生2: 倫琴發現X射線,對醫學很大的影響,還可做探測機器,測出土層厚度,鋼板厚度,做夜視儀。瞄準器。居里夫人的發現,核電站,軍事上的用途。

生3:有人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概括為“兩個蘋果”理論。一個蘋果是砸向牛頓的那一個,它促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帶來了科學的飛速發展。另一個蘋果是亞當夏娃偷吃的那一個,它帶來了人類社會的文明。

生4:大自然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大自然中許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啟發科學家的靈感。飛機、潛水艇、蒸汽機的發明眾所周知。現在科學家模仿蒼蠅的構造發明了微型飛行器,模仿蟑螂的構造

(六)師總結:大家説得很好,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能僅僅侷限於知識的獲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善於聯繫,在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中尋找內在聯繫,這是思維創新的重要特徵,也是研究和發現的必要前提。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生活中,只要我們留心,也常常會領悟到這一道理;如果具備了這樣的思維品質,我們也會在別人不經意的地方有獨到的發現。

(七)作業佈置:收集資料,請用《我所知道的恐龍》為題,寫一篇小短文,介紹給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jy1d1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