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未選擇的路教案

未選擇的路教案

未選擇的路教案

未選擇的路教案1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朗讀並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和《未選擇的路》這兩首詩;揣摩詩歌中優美精 煉的語言,並把握詩歌的思想主題。指導學生學會鑑賞詩歌。

★態度與方法 : 自主、合作、探究

★道德情感價值觀: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勇敢地面對生活的磨難;慎重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學重點、難點 :

★加強詩歌朗讀訓練,讀中感悟。

★引導學生掌握鑑賞 詩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計劃課時:兩 課 時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你的所得,還那樣少嗎?你的付出,還那樣多嗎?生活的路,總有太多不平事,請你不必在意,灑脱一些過得好......”(歌詞)這些歌就是寫給在逆境中的人們,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不順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你將如何面對?詩人普希金給了我們這樣的叮嚀和囑咐。(板書課題)

二、學海拾貝

※ 我們應該怎樣閲讀詩歌呢?

(教師向學生介紹閲讀詩歌的“四步”閲讀法:一讀,二品,三誦,四背。)

1.一讀,指讀題目,讀作者,讀創作背景。這一環節主要弄清每句詩的大體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詩中作者表達的情感,藴涵的道理和表現手法。

3.三誦,四背,這兩個環節常常緊密相連,因此要注意詩的節奏,分出輕重緩急、抑揚頓挫。

三、學海導航

(一)讀

1.讓學生快速閲讀第一首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思考以下問題:

<1>你瞭解詩人普希金嗎?你的同桌知道嗎?問問他,互相交流一下看法。

<2>詩人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寫出這樣的不朽詩篇的?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歸納總結。

(二)品

1.教師示範朗讀這首詩,學生邊聽邊品味,之後回答以下問題:

<1>這首詩是用什麼口吻寫給那些受生活欺騙的人的?

<2>對於這些人,詩人提出了怎樣的叮嚀和囑咐?

<3>詩中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交流,教師加以引導、肯定、補充。

(三)誦、背

1.設問: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那麼,怎樣用我們的有聲語言讀好這首詩呢?你認為應突出哪幾個方面呢?

2.學生相互交流,教師肯定、鼓勵、或引導、補充。

<1>親切自然,娓娓道來的勸説語氣。

<2>注意停頓、重音、語速的快慢。

※教師進行朗讀指導點撥。

3.試讀評價

按照剛才的交流,請你來試讀一遍課文,可找三四名同學與教師共同點評,最後評出最好的一個領讀。

4.設問:

通過對這首詩的朗讀,現在再回顧這首詩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得出答案,加深理解)

5. 背誦全詩。

第 二 課 時

一、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回顧上節 課的詩歌閲讀方法。

二、導入 《未選擇的路》新課。

説到路,人們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屈原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棄疾有“讀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感歎,魯迅也有“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樣的想法。人們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條路,把人生的選擇比做對路的選擇。(板書課題)

三、自主實踐,小試牛刀。

1.教師引導學生“讀”。

2.“品”

※小組合作,互動探究以下問題:

<1>詩中的“路”有兩層含義,你能説出來嗎?

<2>這首詩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3>詩中明確寫了詩人選擇了“其中一條”,為什麼還要以“未選擇的路”為題?讀了這首詩,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教師引導,點撥,歸納。

3.“背”、“誦”

四、朗讀遷移、鑑賞詩歌。

致恰達耶夫 普希金

愛情、希望、默默的榮譽—— 時刻聽候祖國的召喚。 我的朋友,讓我們用滿腔哄騙給我們的喜悦短暫, 我們忍受着期待的煎熬, 壯麗的激情報效祖國!

少年時代的玩耍已經消逝, 切盼那神聖的自由時刻來到 同志啊!請相信空中升起 如同晨霧,如同夢幻: 正像風華正茂的戀人, 一顆迷人的幸福之星,可是一種願望還在胸中激盪, 等待忠實的幽會時分。 俄羅斯會從睡夢中驚醒, 我們的心焦灼不安, 趁胸中燃燒着自由之火, 並將在專制制度的廢墟上們經受着宿命勢力的重壓, 趁心靈嚮往着榮譽之歌, 銘刻下我們的姓名!

讀後思考: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可是一種願望還在胸中激盪”中的“一種願望”指的是什麼?

未選擇的路教案2

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① 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②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 道德、情感、價值觀: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大家已經接觸到了許多詩歌,那麼在上課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詩歌?”詞典上的解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有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我認為詩歌的最大特點就是表現了一種美的追求。《荷馬史詩》表現了一種悲壯雄闊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現了一種心有靈犀的美,即使是《惡之花》《死水》這樣的詩篇,寫了種醜惡的事物,也是為了表現對逝去的美的留戀和對現實毀滅美的憤慨,這是一種追求之美。同樣,我們可以從抒發個人情感的愛情詩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寫人生哲理的詩歌也同樣是美的樂園。我們學習這兩首詩歌,首先要去體會這種詩歌的美,通過我們的朗讀,通過我們的體會,通過我們的品味來感知這種美。

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

俄羅斯文學博大精深,在世界範圍內有着廣泛的影響,且大師輩出。同學們能説説他們的名字嗎?(譬如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馬雅科夫斯其、萊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廣為傳誦的俄羅斯詩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學生自由回答

三、簡介作者

哪位同學知道這位具有國際影響的大詩人的情況?

明確:普希金,俄羅斯偉大的詩人,小説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生於莫斯科一個崇尚文學的貴族家庭。成年後不斷髮表詩歌評擊時政,歌頌自由,被視為自由主義的代言人。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擊,他對曾被兩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終不愈地信守着詩中表達的生活原則,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雖然被沙皇政府陰謀殺害了,但他的精神卻永遠鼓舞着人們。他的詩具有很高藝術成就和無言的藝術魅力。俄羅斯著名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別林斯基曾這樣讚譽普希金的詩:“所表現的音調和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美,像松脂一樣醇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靜,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擊一 可先讓學生讀有關資料,教師進行介紹,強調普希金的悲劇一生 樣鏗鏘有力。”但“詩是不可翻譯的”,譯詩不等於原詩,而我們現在又只能通過譯詩來學習、欣賞,但願我們能儘可能地領悟到這首詩的美。

四、聽、讀詩篇

1、聽課文錄音。

2、劃分朗讀節拍。

3、自由朗讀。 由教師範讀,再由學生讀

五、結合體驗,研討問題

1、問:詩人在詩中闡明瞭怎樣的人生態度?請結合你感受最深的詩句説説你曾有過的體驗。明確:詩中闡明瞭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的時候要善於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我們一定要永葆積極樂觀的心態;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

2 、問:如何理解“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這兩句詩的含義?明確:見教參。

3、問: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要用形象説話,最忌直白的説理,而這首詩通篇沒有任何形象,卻以説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詩,想想原因何在? 學生討論

4、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許多人把它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作為鼓勵自己的座右銘,你讀了之後,喜歡這首詩嗎?為什麼?請同學們自由討論,各持己見。這首詩最美、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這裏。 學生自由回答,最好聯繫實際

六、遷移積累

1、仿句練習仿照《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一節,續寫下面的詩句。假如生活 捉弄了你,不要 ,不要 ! 。

2、背誦全詩

七、拓展提高:課後探究性閲讀普希金詩詩集,下堂課交流。 作為作業 完成

第二課時

《未選擇的路》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2、交流閲讀普希金詩集的情況。 學生交流

二、導入 新課: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的叮嚀與囑咐使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條,長長的一生中,我們有時還不得不遭遇選擇的尷尬和困惑。該怎麼辦?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這首詩中表達了他對人生之路的思考。介紹詩人: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他徒步漫遊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其代表作有詩集《少年的意志》《白樺樹》等。他在晚年成為美國的非官方的桂冠詩人,美國參議院曾作出決議向他表示敬意。他處在傳統詩歌和現代派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因此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與艾略特同為美國現代詩歌的兩大中心。

三、朗讀詩篇

四、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反覆讀幾遍全詩,思考詩中的“路”有什麼含義?明確:詩的表面是寫自然界的道路,實則借寫自然界的路來表達詩人對人生之路的思考。這裏其實運用的是文學藝術上常用的象徵手法。

2、全詩共5小節,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小節的意思。找出詩中最令你感動的詩句或詞,談談你的體會。 先朗讀由學生單獨回答。明確:佇立(思索)——決定(選擇)——選擇之後的悵惘——多年後的回顧、歎息

3、詩人雖然寫了自己所選擇的路,但重點都放在未選擇的路上。詩題也表明了這一點。既然是選擇,為什麼重點又寫未選擇呢?明確:見教參“問題研討”

四、感悟哲理學了這首詩,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明確: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選擇一條人生之路,必須慎重;人生道路的選擇,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可以講一講蘇格拉底有關麥穗的事例。 學生自由回答

五、分清象徵與比喻的概念。什麼是象徵?象徵跟比喻有什麼區別?

象徵:用具體的事物表示某種特殊的意義。明確:所謂象徵,就是在文學作品中,明寫甲事物,借寫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為一種表現手段,一種具體形象,也要求給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説的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象徵是一種謀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則是一種修辭手法,象徵一般要統攝全篇,而比喻只在個別語句、語段中起作用。出示兩首詩,讓學生判斷這哪一首詩用了象徵,哪一首詩用了比喻?“我靠長矛揉制面包,弄到伊斯瑪洛酒,我將這酒飲盡,然後倚靠着這支長矛。”——阿爾基洛斯科《詩人之矛》象一顆山上的風信子,被牧人用腳踏了又踏,卻在地上開出紫花。——薩福《新娘》本詩的美正體現象徵的運用上,詩人用非常普遍的形象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打動了讀者的心扉。 首先明確概念,再由教師闡述兩者區別

六、積累聯想

1、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請根據你的積累,另寫出兩條關於“路”的名言警句。

2、結合《爸爸的花兒落了》課後練習三,完成一篇小作文,談談成長曆程上的體驗。

七、綜合性訓練:出然後分小組出一期“詩歌園地”的手抄報。

教後記:在成長的道路上,陽光時時灑滿你的心田,但風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覺得生活欺騙了你,你將如何面對?詩人普希金給了我們的叮嚀和囑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條,長長的一生中,我們有時不得不遭遇選擇的尷尬和困惑。教會學生去怎麼做。

未選擇的路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詩人和創作的背景;能夠流利的朗讀和背誦詩歌;

2、能力目標:理解詩所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徵和比喻的區別。

3、情感目標:學習詩人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感受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全詩;理解詩中的哲理;為什麼詩人重點寫那一條未選擇的路。

三、教學難點:

學習詩人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感受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以回顧寫“路”的句子或文導入

1、學生展示預習成果

2、教師明確要點

三、指導學生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的錄音,讓學生標出朗讀的停頓,然後讓學生自由讀。

2、思考:四節詩各表達了什麼意思?

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未選擇的路》每一小節的意思。

①佇立(思索)

②決定(選擇)

③選擇後的惆悵

④多年後的回顧,歎息

3、討論:怎樣理解詩歌中所説的“路”?這是一種怎樣的表現手法?

明確:詩的表面是寫自然界的道路,實則借寫自然界的路來表達詩人對人生之路的思考。這裏其實運用的是文學藝術上常用的象徵手法。

追問:試寫出以下事物的象徵意義,學會運用象徵手法。是比較象徵與比喻的區別。 小草——

粉筆——

所謂象徵,就是在文學作品中,明寫甲事物,借寫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為一種表現手段,一種具體形象,也要求給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説的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象徵是一種謀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則是一種修辭手法。象徵一般要統攝全篇,而比喻只在個別語句、語段中起作用。

四、合作探究,交流領悟。

1、詩人為何選擇了一條“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跡更少的一條”“道路”?

“這條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也因為“人跡更少”,需要人們

去開拓,從而拓展成為一條大道;正因如此,這條道路更具有魅力,可見作者開拓進取的人生態度。

2、詩人雖然寫了自己所選擇的路,但重點都放在未選擇的路上。詩題也表明了這一點。既然是選擇,為什麼重點又寫未選擇呢?

明確:其實未選擇也就是選擇。選擇的路一步步變為現實,而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對現實不滿,總覺得還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產生了對未選擇的懷戀,悔意由此而生,憂鬱因此而起。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

3、詩人為何把詩題取名為“未選擇的路”?

這首詩寫人生道路的選擇,全詩共有4節,第一節寫兩條路,第二節寫選擇的路,第三、四節寫未選擇的路。由此可見,詩人寫作的重點是未選擇的路,這從詩題中也體現了出來,這主要是為了深化主題。詩人感歎人生有許多道路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而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而只能放棄。人生道路的選擇帶有偶然性、隨意性,詩人不寫已選擇的道路,而重在對未選擇的道路發出感歎,更能撥動讀者的心絃,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

4、這首詩藴涵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麼選擇將決定你的一生如何度過。人只能選擇一種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於創新和進取。

五、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仔細的想一想,我們應怎樣選好我們的人生道路。試列舉你曾作出的一次選擇。

2、讀了這兩首詩後,請回答,你最喜歡那一首詩,並簡述你的理由。

3、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請根據你的積累,另寫出兩條關於“路”的名言警句。

六、教師小結

同學們,學了這兩首詩,我們或許對於人生會有更多的思考。怎樣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對人生的艱難困苦,的確是個決定命運的重大問題。俗話説“一失足成千古恨”、“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們只有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堅定活潑的性格,進而正確的選擇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願大家都能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七、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未選擇的路

弗羅斯特

佇 立 — 決 定 — 悵惘 —回顧、歎息

(思索) (選擇)(選擇之後)(多年後)

未選擇的路教案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學習詩人對生活的理性思考,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3.瞭解一點關於象徵的知識

教學重點:理解詩中所藴含的哲理。詩人為什麼重點寫那條“未選擇的路”

教學難點:對於象徵的理解

教 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師生共同探討,師點播小結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我們欣賞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領悟瞭如何面對誤解和挫折的哲理,這節課我們來一起品讀《未選擇的路》,説道路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每天走來走去腳下他的不就是路嗎?是的,然而我們可曾思索過,這路和我們生活有什麼內在聯繫呢?我特別難忘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也有着特別的意藴,那麼,它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呢?

二、作者介紹(多媒體)

三、詩文理解

1.學生朗讀詩文查找生字詞。

2.找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3.學生放聲自讀。

4.談談感受,結組討論,你感悟深的是那。

5.找各組同學依次概括各節的主要內容。

(1)詩人站在林間交叉路口,久久躊躇,他對兩條路都有嚮往,但卻不能同時都走,必須選擇其中的一條,而且選擇了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這是多麼無奈又無助!

(2)詩人選擇的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艱難和挑戰

(3)詩人心中雖仍躊躇但還是踏上自己選擇的路,開始艱難的跋涉。

(4)詩人沒有告訴讀者他的結果怎樣,而是未選擇的路歎息

(插入課件)

6.小結:詩人重點寫了未選擇的路,為什麼?其實未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是捨棄。當我們無法選擇時,其實也已作出了一種選擇。詩人為什麼把詩題取為“未選擇的路”?表面是寫自然的路,實際是寫人生的路。這種寫法就是象徵,表面是淺顯的,實質卻是深刻的,詩人所寫的重點不是那條已選的路,而是那條未選擇的路。全詩共四節,第一節寫兩條路,第二節寫選擇的路,第三四節寫未選擇的路,詩人為什麼要這樣寫?這主要是為了深化主題,詩人感歎人生有許多條路可選擇,但一個人往往走一條路,因為人生短暫,更因為人生沒有返程而只能放棄其他許多條路,許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選擇都帶着偶然性和隨意性,那位走的路才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詩人不寫已選擇的路,而詩重在對未選擇的路發出感歎,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讓人深入的思考人生選擇的問題,一定要慎重選擇,當你作出了一種選擇你也就放棄了另一種人生的路。

7.能談談你心中從本詩明白的道理嗎?

8.師總結: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條,一旦選擇了決無重走之機,所以必須慎重,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慎重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誰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研討。

四、放聲自讀,再次感悟,記下你心中的哲理句。

課後反思:詩是美的,哲理確實深刻不易理解的,好詩只有結合生活才有更深的體會,對於國中生來説,還不可能很好的把握,但從淺處去品味,魚和熊掌總的有所捨棄,選擇的求學也就放棄了嬉戲,生活需要有所取捨。

未選擇的路教案5

1.過渡導入:在成長的道路上,陽光時時灑滿你的心田,但風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對生活的風雨,普希金告訴我們要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如果面對人生道路的選擇,我們又當如何?弗羅斯特將引你深思。

2.朗讀課文。

多媒體播放《未選擇的路》的配樂及情景畫面,教師朗誦。

自由朗讀。觀畫面、字幕,聽配樂朗誦錄音。

3.探究:

“路”包含了什麼深刻的含義,你從中悟出了什麼人生哲理。

作者明明寫了人生道路的選擇,明明花了較多的筆墨寫了自己選擇的那一條路,卻為何要以“未選擇的路”為題?

作者簡介:弗羅斯特與他的未選擇的路。

四、聽兩首詩的朗誦。明白“詩不可譯”之理,要想真正親近大師們的文學作品,那要看我們的同學有沒有勇氣選擇目前人跡更少的那一條路——文學之路。

[教學設計B]

創意説明:教學生學法,一直被認為是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的教學途徑。有些學法是需要自己摸索歸納的,而學生接觸較少的年代又比較久遠的作品的學習,老師先傳授學法,讓學生依法實踐,該是一條省力省時的捷徑吧。

教學步驟:

一、自己朗讀課文,談讀後感受。

二、傳授學法,學法實踐。

對於年代比較久遠的或我們較陌生的作品,如古文、譯著類,學習中可使用“勾連學習法”,即把作品和與之相關的資料聯繫起來閲讀,這樣可幫助我們更準確地把握作品內涵,體驗作者情感。一般來説,勾連的資料應包括:作者方面的,如生平、經歷、行文風格、代表作品等;作品方面的,如寫作時間、當時社會背景、作者同時代的作品及其傾向等;時代方面的,當時的社會思潮、文學流派、流行創作形式甚至流行語等。

請同學們在網上、圖書館、書店查尋相關資料。

三、把資料與課文勾連起來再讀課文,你從詩中又體會到了些什麼?

自由發言,要能做到資源共享,發言有理有據,力爭有創造性。

四、課堂吟誦兩位詩人的著名詩章。

[教學設計C]

創意説明:這兩首詩都是譯詩,詩意直白,詩藴也無動人處,學習的目的無外乎在於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因此花在課文中的時間應短,花在外國詩歌薦讀方面的精力要更多一些,應爭取在短時間裏激發學生閲讀外國詩歌的興趣。

教學步驟:

課前先佈置預習:

1?讀懂課文,讀好課文。

2?每位同學準備一首喜愛的外國詩歌,課堂推薦給同學們。

課中先欣賞名家薦讀,再讓學生課堂薦讀。

[資料整合平台]

課文擴讀材料

致恰達耶夫/普希金(見《普希金詩選》)

(這是普希金的一首著名贈詩,此詩極鮮明地表達了俄國貴族革命家追求自由的熱切希望、熾熱的愛國激情和對神聖自由的必勝信念,被贊為“青年詩人對祖國、對革命的第一次愛的表白”。此詩熱情洋溢,與課文的冷調哲理詩風格迥異,課堂使用可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地體現普希金的詩體特徵。)

未選擇的路教案6

《詩兩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未選擇的路》

《詩兩首》是外國詩歌,主題是寫人生的,與成長有關。雖然從字面上學生比較容易理解,但不像一般的詩歌具形象性、抒情性、音樂性,實際上這兩首詩內容比較含蓄。在教學中,學習此詩的難點在於,教師如何依照詩歌本身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理解詩歌的象徵意義,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聯繫自身實際,深入體會詩歌的人生哲理,開始思考一下人生道路的大問題。

[教學建議]

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經驗,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理解兩首詩中所藴含的哲理,感受詩人積極的人生態度,體味因選擇人生之路的慎重與無奈而引發的感慨,體會選擇人生道路的豐富內涵,提高對人生的認識,培養健康的人生觀。初步瞭解哲理詩的閲讀方法,學會用“誦讀━感悟━研討━遷移”的方法學習詩歌。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熟讀《未選擇的路》。

作為自讀課文,可以幾個重要的問題幫助學生理清和理解文章。在教學中可以按“誦讀━感悟━研討━遷移”的思路進行教學設計,加強誦讀,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詩中藴含的人生哲理,促進表達、思維和運用能力的同步提高。尊重學生鑑賞主體地位,以個人欣賞體驗為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並説明自己喜歡的理由,以促進學生聯繫實際,以所學來知道自己的人生。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在成長的道路上,陽光時時灑滿你的心田,但風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對生活的風雨,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如果面對人生道路的選擇,我們又當如何?今天我們學習《詩兩首》,看詩人普希金和弗羅斯特是怎樣思考的。

二、教學過程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1.整體感知

教師:我們先學習《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寫於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贈詩的形式寫在他的鄰居奧希泊娃的女兒葉甫勃拉克西亞尼古拉耶夫娜伏裏夫紀念冊上的。這首詩問世後,許多人把它記在筆記本上,成為激勵自己前進的座右銘。現在請大家自己瀏覽本詩。思考“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指的是什麼?

學生: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艱難困苦甚至不幸而身處逆境。

教師:不錯,作者寫這首詩時正被流放,過着與世隔絕的日子。詩中的“假如”,對當時的普希金來講並不是“假如”,而是真實的壓迫和束縛,沙皇打擊他,束縛他,壓制他。但他並沒有屈服。這首詩正是他當時的真實感受的寫照。這也是此詩為廣大讀者所深愛,廣為傳誦,成為激勵人們戰勝困難的座右銘的重要原因。你們讀了這首詩,能不能感受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時,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呢?請你們用詩中的句子來回答。

學生:我感受到詩人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既是在勸告自己,也是在鼓舞鬥爭中的其他人。

學生:“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能感受到詩人面對困境的從容平靜。

學生:我能從“心兒永遠嚮往着未來”中,感受到詩人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對理想的執着追求。

……

2.理清思路,細節感悟

教師:從同學們的交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真誠博大的情懷和堅強樂觀的思想情緒。讀詩,除在誦讀中把握它的大意,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外,還應該進一步理解這些詩句本身的含義,理解詩句之間的關係,理解詩人的思路。請大家默讀這首詩,考慮這些詩句之間的關係,再全班交流。

學生:(默讀)

學生:我覺得開頭是在勸告人們,也是詩人在安慰自己。“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真正被“欺騙”了,受了打擊,陷入人生的低谷,確實是悲傷、憂鬱、心急的。這是我們正常的反應,但詩人勸告人們不要這樣,不要長久地陷入這種情緒之中。詩人開門見山地表明瞭自己的態度,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學生:下面的詩句可以看作詩人在申訴自己的理由。詩人不能只是勸告:不能這樣,應該那樣。恐怕還應該講出勸告的理由。最好是以詩歌的形式,這樣更能讓人信服。

教師:不錯,我們可以看出普希金做到了這一點,正因如此,這首詩才這樣感人和激勵人。那我們看一看詩人講了哪些理由。

學生:一個理由是説生活不會永遠這樣,這是講得很有道理的。就作者自己而言,他堅信沙皇的專制統治不會太久。

學生:另外一個理由就是自己不管環境如何,是永遠不會被現實的困難所左右的,追求理想的心是任何惡劣的外界環境所無法左右的。

學生:還講了一個理由,就是眼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教師:這句詩與前邊的哪句詩是彼此呼應的?

學生:與前邊的“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是彼此呼應的,但這句意思更明確,“將會”畢竟在時間上説得比較遙遠,而“瞬息”説得更加迅速。“瞬息”用誇張的手法,説明現實的困難是暫時的,一切都將會過去。

教師:對,“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且詩人樂觀地看到“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將會成為我們未來一份珍貴的記憶。怎麼理解這句“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學生:這兩句詩説出了人生體驗中一種極為普遍的感覺。

學生:在這裏,詩人是説,現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騙而心中憂鬱,只要“鎮靜”,“心兒永遠嚮往着未來”,那麼,將來回想的時候,反而會覺得很美好。

學生:詩人在這裏是要強調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而反對悲觀消極的人生態度。

學生:從另一個角度講,人生的體驗應該是豐富多樣、積極樂觀的,各種體驗都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都有助於把握人生。

教師:你們的這些理解非常好。現在的挫折、困難、不順都會豐富我們的人生,會給我們將來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

3.拓展感悟,結合實際

教師:現在請大家再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選用你喜歡的閲讀方式來讀這首詩,讀出自己的感受,如能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會更好。

4.誦讀背誦

教師:根據我們剛才所理的思路和自己的個性體驗,自由誦讀,背誦本詩。

未選擇的路

1.導入課文,感知文意

教師:同學們,學習了《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們知道應該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面對人生的挫折。現在,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詩歌《未選擇的路》,它會告訴我們該如何面對人生的選擇。請大家齊讀本詩,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學生:(讀書)

教師:“選擇”是人生自始至終必須面對的問題。雖然你們是國中學生,但是你們已經有過人生的選擇了。比如選擇學校,選擇業餘愛好,選擇朋友,選擇志向……其實每個人生活中隨時都可能面臨選擇的問題,當然有些選擇是被迫的,但有些選擇我們自己完全可以做主。詩人把這種人生體驗濃縮在詩中。詩人寫了兩條路,是哪兩條?

學生:一條是已經走過的路,一條是選擇時放棄了的路。

教師:請你們迅速瀏覽全詩,思考詩人對“選擇”的態度是什麼?

學生:(瀏覽、思考)

學生:詩人在選擇時,非常矛盾。因為他在詩中寫到“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他是兩條路都想走,但事實上不可能。這種矛盾心情在整首詩中時有流露。他“在那路口久久佇立”,心情十分矛盾,他覺得“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都在吸引他,召喚他去探索,都有探索的價值。

2.深入領會

教師:理解得很好。請考慮一下,詩人是不是對他的選擇感到後悔,是不是覺得自己選擇了一條不該選擇的路?

學生:不是,他對自己的選擇不後悔。原詩中我們可以讀到這樣的詩句:“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雖然在這條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兩個“更”字,實際上反應了詩人選擇時的思考過程,也是他做出選擇的原因。“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不能説是缺點,因為“兩條路都未經腳印的污染”。而且詩的最後一句“從此決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也透露出一種不後悔的語氣。

教師:的確,他對選擇並不後悔,那你們看一下,作者寫作的重點是選擇的那條路,還是未選擇的那條路?

學生:重點是在“未選擇的路”上。

教師:既然作者不後悔,為什麼他寫作的重點卻放在“未選擇的路”上,而且詩的題目也叫着“未選擇的路”?

學生:因為人生的道路有許多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而只能放棄。但那些未曾選擇的路,更加讓人想念和期待。像文中所述,他也想同時走兩條路。

學生:這種感情在詩中,也有表現,他“在那路口久久佇立”就是想走那條未曾選擇的路。他走在已經選擇的路上時,又想“改日”再走一次未曾選擇的路,但他知道“難以再返回”,也永遠不可能返回。

學生:事實上,未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正是生活中許多人對於選擇的不滿,才更加產生了對未選擇的懷念,詩中多少年後,詩人還為這次選擇而“輕聲歎息”正是如此,這是對人生的真實寫照。

3.聯繫實際

教師:你們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體驗呢?可不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們的想法呢?

啟示:例如,你選擇現在就讀的學校,你就放棄了其他的學校;你選擇現在的朋友就無形中疏遠了其他的朋友;你選擇了勤奮就不能偷懶;你選擇了刻苦就會減少玩耍的時間等。

學生:(交流)

教師:讀了這首詩,我們知道應慎重地對待生活中的選擇,請你們説説,如果你面對某種選擇的時候,我們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學生:(思考、交流,老師給以一定的指導;如要慎重,因為時光畢竟不能倒流;應有獨立的標準,不要人云亦云;一旦選擇後,應該勇往直前到往下走,直到取得成功)

4.兩詩比較評價

教師:今天學的這兩首詩各有特點,你更喜歡和欣賞哪一首呢?請談談你喜歡的理由。

小結:成長的道路充滿坎坷,人生的道路充滿選擇。前人給了我們很多的建議和啟發,就像普希金和弗羅斯特一樣,我們如果能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我們自己的經歷,我們就會得到很多教益,在前進的路上走得更好。

三、教學反饋

1.教學目標達成情況測驗

(1)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熟讀《未選擇的路》。

(2)學了這兩首詩,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2.檢測建議

作為詩歌,應給充分的時間熟讀,必要的背誦積累要落實。同時,我們學習詩歌,特別是哲理詩,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收穫,能用學詩的收穫來指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在檢測的過程中,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

四、教學反思

這是兩首外國詩,兩首都富於生活的哲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屬勸戒詩。面對被生活所欺騙的狀況,詩人摒棄了消極和失望,而是以積極和達觀的態度去處置,甚至那不公正的遭遇也會變成一種財富。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理解起來要更難一些,但同時想象的空間也要更大一些。詩人眷戀曾經沒有選擇的路,正表明他對已選擇、已走過的路的堅定不移和無所追悔。也許,選擇的遺憾是永存的;因為有了遺憾,選擇才更有價值。這正是“未選擇的路”所要告訴我們的。

因為這兩首詩是詩人經過人生的大悲大苦而寫就的,所以對人生經歷和閲歷都有限的七年級學生,作過多過深的要求是有點不符合實際的。如果我們過多的糾纏於詩歌的寫作背景,則又會侷限學生的思維和詩作本身的指導意義。故指導學生學習這兩首詩,恐怕只能“不求甚解”了,其領悟的程度也不能追求劃一和相同了。學生能在朗誦中體味詩中所藴涵的感情,開始能對於人生會有更多的思考,能思考怎樣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能思考如何面對人生的艱難困苦,進而正確的選擇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就是很大的收穫了。

[案例推薦]

《中學第二教材》七年級語文(下)(北京教育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次)

《優秀教案》七年級語文(下)(南方出版社20xx年12月第1版次)

《古今中外哲理詩鑑賞辭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8)

[練習題庫]

一、基礎、積累與運用

1.為下面的加點字注音

憂鬱()涉足()佇立()荒草萋萋()

2.解釋詞語

幽寂:涉足:

萋萋:佇立:

3.填空

心兒永遠;現在卻常是憂鬱。,;而那過去了的,。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作者是國著名詩人。

4.請寫一段話,試着用上“瞬息、幽寂、延綿、萋萋”四個詞語。

5.根據你的積累,寫出兩條關於“路”的名言警句。

二、閲讀鑑賞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詩人給了你怎樣的叮囑?

答:

2.怎樣理解“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這兩句詩的含義?

答:

3.詩人在本詩中闡明瞭怎樣一種人生態度?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談談對這種態度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樣理解詩中所説的“路”,這是怎樣一種寫作手法?你能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到類似的例子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首詩的重點是寫那條選擇的路,還是那條未選擇的路?你是怎樣理解這種安排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樣理解這首詩的主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在西伯利亞礦山的深處

在西伯利亞礦山的深處,

請你們保持堅韌的精神,

你們辛勞的汗水不會白流,

也不會空懷崇高的進取之心。

“災難”的忠實姐妹──

“希望”就是在明暗的礦山底層,

也會喚起你們的勇氣和歡樂,

那渴望已久的時刻終將來臨。

愛情和友誼將會衝破,

幽暗的牢門來到你們身旁,

就像我自由的歌聲,

會飛進你們苦役犯的牢房。

沉重的枷鎖將會打碎,

牢獄將變成廢墟一片,

自由將熱烈地迎接你們,

兄弟們會給你們送上利劍。

(1827)

1.第二小節的最後一句話如何理解?

答:

2.“枷鎖”“牢獄”如何理解?

答:

3.“礦山深處”的含義是什麼?

答:

4.這首詩與課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答:

參考答案

一、1.yùshèzhùqī2.幽寂:幽靜、寂寞涉足:指進入某種環境或生活範圍。萋萋: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佇立:長時間地站立。3.嚮往着未來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俄普希金4.(略)5.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辛棄疾的詩句“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魯迅的名言“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去吧”。

二、1.不要悲傷,不要心急,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憂鬱將會過去。2.只要積極樂觀地去面對了,人生的各種體驗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將來回想的時候,它將是一種更耐人尋味的美。3.樂觀向上的積極生活態度(個人感受略,要求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進行具體説明)4.表面説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實際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於人生之路的思考。這是一種象徵手法。我們學過的《在山的那邊》、《行道樹》、《爸爸的花兒落了》等都採用了這種寫法。5.重點是寫那條未選擇的路,因為人生的道路雖有許多條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人生短暫而只能放棄;未選擇也是一種選擇,這是人生真實的寫照。6.詩人通過敍述對森林中兩條路的選擇,説明了在人生道路上做出重大選擇時的矛盾,説明了一旦確定了要走的道路,就會決定一生的命運。

三、1.革命終將成功。2.沙皇俄國的高壓統治。3.一是指在礦山深處,二是指那種黑暗的殘酷的苦役。4.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樂觀的情緒。

[資料鏈接]

普希金(1799—1837):俄羅斯19世紀偉大的民族詩人,小説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俄國文學的始祖”“偉大的俄國人民詩人”。他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生於莫斯科一個崇尚文學的貴族家庭,一生追求自由,反對沙皇專制,曾遭到流放。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和保皇黨人丹特士決鬥中被陰謀殺害。普希金一生寫了800多首抒情詩,包括著名的《自由頌》《致恰達耶夫》;長篇小説《上尉的女兒》;長篇詩體小説《葉甫蓋尼澳涅金》。《上尉的女兒》是其代表作品。他的詩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和無言的藝術魅力,別林斯基曾讚譽他的詩:“所表現的音調和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美,像松脂一樣醇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靜,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擊一樣鏗鏘有力。本詩是詩人於被流放時期題在鄰居的女兒的紀念冊上的,詩人以明白如話的詩句,叮囑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鎮靜振作,等待光明的到來,其實這更是支撐詩人在艱難歲月裏不懈奮鬥、追求、創作的座右銘。

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現代詩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他徒步漫遊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一生榮獲四次普利策優秀詩歌獎,弗羅斯特堪稱美國20世紀90年代最受歡迎的詩人之一,他的詩在美國擁有眾多讀者。其代表作有詩集《少年的意志》《白樺樹》等。著名的《白樺樹》一詩,寫一般人總想逃避現實,但終究要回到現實中來。《修牆》寫人世間有許多毫無存在必要的有形的和無形的牆。他在晚年成為美國的非官方的桂冠詩人,美國參議院曾作出決議向他表示敬意。他處在傳統詩歌和現代派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因此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與艾略特同為美國現代詩歌的兩大中心。弗羅斯特以寫抒情短詩著稱,詩中充滿鄉土氣息,同時又富於象徵和哲理,內涵複雜,情調微妙,深為人們喜愛,抒情短詩的質量很高,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勞倫斯指出他的主要藝術成就就在於他能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徵的意象糅合起來,用抒情詩的形式表達。

未選擇的路教案7

地區: 河南省 - 濮陽市 - 南樂縣

學校:南樂縣寺莊鄉初級中學

共1課時

未選擇的路 國中語文 人教20xx課標版

1教學目標

1.通過品味詩歌,悟出詩中所藴含的人生哲理。

2. 學習詩人對生活的理性思考,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3. 瞭解一點關於象徵的知識。

2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詩歌知識,能夠大體理解詩歌的大意,只是詩中的意象需要進一步學習。

3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詩中所藴含的人生哲理;詩人為什麼重點寫那一條“未選擇的路”。

難點: 對於象徵的理解。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

一.導入新課:

聆聽歌曲《天路》。

説到路,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每天走來走去腳下踏的不就是路嗎?是的。然而我們可曾思索過:這路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內在的聯繫?

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李白有“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屈原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棄疾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感歎;魯迅也有“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想法。這樣看來人們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條路,把人生的選擇比作對路的選擇。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這首《未選擇的路》也有着特別的意藴。那麼,他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呢?

二.作者和有關背景簡介

“作者和有關背景”這一問題,誰能幫大家解決?

師歸納小結。

三. 讀詩

1.聽課文錄音,查找生字詞。

注意下列字形

弗涉足佇立萋萋幽寂延綿

2.生配樂朗讀詩文

四. 品詩

首先整體把握

(1).這首詩共四節,第一節是説什麼?

詩人站在林間交叉路口,久久躊躇,他對兩條路都很嚮往,但卻不能同時都走,必須選擇其中一條;而一旦選定了一條,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了。這是多麼無奈又無助啊!

(2).誰來告訴大家你對第二節內容的理解?

詩人選擇了其中一條路,這條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詩人選擇的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艱難和挑戰。

(3).那麼詩人在第三節裏又寫了什麼呢?

詩人踏上了自己選擇的小路,開始了艱難的跋涉。可這時詩人心中對於另一條路也十分的留戀,他知道只能選擇一條路,卻舍不下另一條路,他雖然作出了選擇但心中仍有躊躇:萬一選錯了將“難以再返回”了。

(4).最後一節中詩人告訴我們什麼了呢?

詩人遙想將來對往事的回顧:在一個小樹林裏,有兩條路,詩人選擇了其中一條,從此決定了自己一生的路。可是詩人並未沿着第三節的詩意寫下去,沒有告訴讀者他選擇的結果怎樣,而是為未選擇的路而歎息。留下想像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體會。是啊,人生的道路,結果誰能料得到呢?詩人帶着一絲惆悵。但這樣寫似乎更接近生活本來的真實狀態,更能打動讀者的心。

五.悟詩

(1).詩人為何把詩題取為“未選擇的路”?

這首詩表面是寫自然之路,實際是寫人生道路。詩人所寫的重點不是那條已選擇 的路,而卻是那條未選擇的路。詩共四節,第一節寫兩條路,第二節寫選擇的路,第三、四節寫未選擇的路。詩人為何要這麼寫呢?這主要是為了深化主題。詩人感歎人生有許多道路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而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更因為人生沒有返程而只能放棄。許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選擇都帶有偶然性,隨意性。那未走的路,才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詩人不寫已選擇的路而重在對未選擇的路發出感歎,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更能讓人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一定要慎重選擇!獨立選擇;不要隨波逐流,不可掉以輕心!

(2).詩人這種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是什麼?誰能告訴大家?

是象徵:把看不見摸不着的含義(抽象的東西)寄託在一個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着)的物體上表達。把“人生的道路”依託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來寫“人生之路”。

(3).詩人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條,一旦選定了絕無重走之機,所以,必須慎重;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慎重的思考,做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六.課堂練習

1、想一想

選出下列對《未選擇的路》一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人僅描繪選擇,而不説面臨的選擇內容是什麼,使此詩具有了內涵的開放性。

B.這首詩具有象徵意味,讀後令人深思。

C.“我將輕聲歎息將往事回顧”是詩人對自己年輕時錯誤選擇的悔恨。

D.“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恐怕我難以再回返”,説明選擇其中一種意味着對另一種的放棄,選擇時應慎之又慎。

2.説一説 下列事物各象徵什麼?

長城;蠟燭;梅花;20xx年奧運會會徽。

七、拓展閲讀 《選擇》

你的路/已經走了很長很長/走了很長/可還是看不到風光/看不到風光/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沒有風帆的船/不比死了強/沒有羅盤的風帆/只能四處去流浪

如果你是魚 /不要迷戀天空

如果你是鳥 /不要迷戀海洋

八、送你一首詩 《無悔人生的選擇》

前方征途漫長修遠/星辰之海一望無垠/我們都生活在自己的追求中/為了虛幻不定的人生

奮鬥/永不放棄/無悔人生的選擇

九、再讀美文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未選擇的路》,詩人雖然寫了選擇的路,但是重點卻放在了未選擇的路上。題目也表明了這一點。既然是選擇,為什麼重點又要寫未選擇呢?其實未選擇也就是選擇,是捨棄。然而正是生活中許多人對於選擇的不滿,才更加產生了對未選擇的懷戀。人們常用“想當年我要是......現在就會怎樣怎樣了”所以這首詩中詩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條未選擇的路,而不是已選擇的路。這也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這樣使這首詩增加了憂鬱的情緒。

詩人從日常生活中提煉詩情,寫得樸實自然,不事雕琢,哲理豐富,讀來耐人尋味。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於人生之路的思考。採用了象徵手法,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岔路口都要慎重選擇,切不可隨意盲目!

板書設計:

未選擇的路

弗羅斯特

選擇前的沉思→選擇更幽、更美的一條路→踏上自己的路→感歎“未選擇的路”

象徵

自然之路——————————→人生之路

未選擇的路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品味詩歌,悟出詩中所藴含的人生哲理。

2.學習詩人對生活的理性思考,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3.瞭解一點關於象徵的知識。

教學重點:理解詩中所藴含的哲理。詩人為什麼重點寫那一條“未選擇的路”。

教學難點:對於象徵的理解。

教具:幻燈機或實物投影儀,自制膠片或卡片一張。 (如果沒有教具也可以板書到黑板上)

教學方法:師生共同探討,師點播小結。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欣賞了俄羅斯偉大詩人普希金的名著《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領悟瞭如何面對誤解和挫折的哲理。那麼,這節課我們來一起品讀《未選擇的路》(板書課題) 説到路, 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每天走來走去腳下踏的不就是路嗎?是的。然而我們可曾思索過:這路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內在的聯繫?

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屈原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志向;李白有“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辛棄疾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感歎;魯迅也有“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想法。這樣看來人們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條路,把人生的選擇比作對路的選擇。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這首《未選擇的路》也有着特別的意藴。那麼,他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呢?

二.作者和有關背景簡介

“作者和有關背景”這一問題,誰能幫大家解決?

師作小結即可。

三.詩文理解:

1.生朗讀詩文,查找生字詞。注意字形 (學生演板)

弗 涉足 佇立 萋萋 幽寂 延綿

2. 理解詩意

首先整體把握

(1). 這首詩共四節第一節是説.......?詩人站在林間交叉路口,久久躊躇,他對兩條路都很嚮往,但卻不能同時都走,必須選擇其中一條;而一旦選定了一條,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了。這是多麼無奈又無助啊!(先由學生敍述,師再小結。回答完整的,可不必小結)

選擇前的慎重(久久佇立), 深思 (板書)

(2). 誰來告訴大家你對第二節內容的理解?

詩人選擇了其中一條路,這條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詩人選擇的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艱難和挑戰。

選擇更幽, 更美, 更有挑戰性的路(人跡很少)(板書)

(3). 那麼詩人在第三節裏又寫了什麼呢?

詩人踏上了自己選擇的小路,開始了艱難的跋涉。可這時詩人心中對於另一條路也十分的留戀,他知道只能選擇一條路,卻舍不下另一條路,他雖然作出了選擇但心中仍有躊躇:萬一選錯了將“難以再返回”了。

踏上自己選擇的小路,開始艱難跋涉;

但仍懷念未選擇的路。(板書)

(4). 最後一節中詩人告訴我們什麼了呢?

詩人遙想將來對往事的回顧:在一個小樹林裏,有兩條路,詩人選擇了其中一條,從此決定了自己一生的路。可是詩人並未沿着第三節的詩意寫下去,沒有告訴讀者他選擇的結果怎樣,而是為未選擇的路而歎息。留下想像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體會。是啊,人生的道路,結果誰能料得到呢?詩人帶着一絲惆悵。但這樣寫似乎更接近生活本來的真實狀態,更能打動讀者的心。

詩人是在感歎未選擇的路也許更美,這是捨棄的美——缺憾美 (板書)

* 小結:詩人雖然寫了選擇的路,但是重點卻放在了未選擇的路上。題目也表明了這一點。既然是選擇,為什麼重點又要寫未選擇呢?其實未選擇也就是選擇,是捨棄。然而正是生活中許多人對於選擇的不滿,才更加產生了對未選擇的懷戀。人們常用“想當年我要是......現在就會怎樣怎樣了” 所以這首詩中詩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條未選擇的路,而不是已選擇的路。這也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這樣使這首詩增加了憂鬱的情緒。

詩人從日常生活中提煉詩情,寫得樸實自然,不事雕琢,哲理豐富,讀來耐人尋味。 3. 再次品讀詩歌,研討問題

(1). 詩人為何把詩題取為“未選擇的路”?

這首詩表面是寫自然之路,實際是寫人生道路。詩人所寫的重點不是那條已選擇的路,而卻是那條未選擇的路。詩共四節,第一節寫兩條路,第二節寫選擇的路,第三四節寫未選擇的路。詩人為何要這麼寫呢?這主要是為了深化主題。詩人感歎人生有許多道路可供選擇, 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而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更因為人生沒有返程而只能放棄。許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選擇都帶有偶然性,隨意性。那未走的路,才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詩人不寫已選擇的路而重在對未選擇的路發出感歎,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更能讓人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 一定要慎重選擇!獨立選擇;不要隨波逐流,不可掉以輕心!

(2). 詩人這種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是什麼?誰能告訴大家?

是象徵:把看不見摸不着的含義(抽象的東西)寄託在一個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着)的物體上表達。 把“人生的道路”依託在“自然之路”上, 借“自然之路”來寫“人生之路”。

(3)詩人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條,一旦選定了絕無重走之機,所以,必須慎重;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慎重的思考,做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誰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如果有,請提出來, 大家一起研討研討。

如果沒有,我們就來做一個小片斷練習

説話訓練:昨天,今天和明天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欣賞了《未選擇的路》,詩人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於人生之路的思考。採用了象徵手法,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岔路口都要慎重選擇,切不可隨意盲目!

作業:當你面臨“上學去,玩去?”的選擇時,你會......

附:板書設計

未選擇的路

弗羅斯特

選擇前的沉思 慎重(久久佇立)

未選擇的路選擇了更幽 更美 人跡很少的一條路 千萬條之多

(自然之路)(暗含充滿挑戰 艱難之路) (象徵) 選擇要慎重

踏上自己的小路,開始艱難跋涉 人生之路 因不可逆回

(岔路口) 感歎“未選擇的路”也許更美卻捨棄 顯憂鬱惆悵

(一種捨棄美——缺憾美)

未選擇的路教案9

未選擇的路教案,是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軟件製作,文件大小為 7K,創作者將在文件內註明,已被網友下載次,受歡迎程度為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o533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