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淺談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之人地協調觀的落實途徑

淺談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之人地協調觀的落實途徑

淺談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之人地協調觀的落實途徑

淺談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之人地協調觀的落實途徑

山陽縣城區第三中學**

2017版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一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核心素養;二是構建以地理核心素養為主導的地理課程;三是創新培育地理核心素養的學習方式;四是建立基於地理核心素養髮展的學習評價體系。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地理核心素養由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組成。新課程標準對人地協調觀的定義是:指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係秉持的正確的價值觀。人地關係是地理學最為核心的研究主題。當今世界各國都面臨嚴重的人口與資源環境矛盾愈發突出的問題。面對不斷出現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人類社會要更好地發展,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協調好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我們培養學生樹立“人地協調觀”素養,有助於使學生更好地分析、認識和解決人地關係問題,正確認識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及人類活動影響環境的不同方式、強度和後果;能夠理解人們對人地關係認識的階段性表現及其原因;能夠結合現實中出現的人地矛盾的實例,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建議。我認為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要從以下途徑入手:

一是正確認識人地關係,瞭解人地關係的內涵:“人地關係”是指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互感互動的關係,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條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與作用,另一方面表達了人類對自然現象的認識與把握,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順應與抗衡。人類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認識是隨着人類認識、控制、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能力的提高而改變的。中圖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中分別闡釋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人地關係思想的歷史演變——通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步步推進,最後明確指出了可持續發展是實現人地協調發展的唯一途徑。

二是挖掘教材人地協調素材,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首先要讓學生認識環境的協調,即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是相互聯繫、協調發展、統一演化的,高一階段教師着重引領學生形成地理環境整體觀的形成。高二階段,在高一認識的基礎上,挖掘教材信息,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高三階段主要是觀念的內化,並在做題、答題的過程中得以體現。

三是要學以致用,將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與生活緊密聯繫。地理學科是一門很貼近生活的學科,與我們的生活聯繫緊密。在教學中,老師要慣於以生活實例以及我們身處的環境變化為例,聯繫實際,培養學生由小及大、由表及裏,運用地理核心素養思維進行分析問題、整理歸納要點、提出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措施。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地理不是一門學無所用的“副課”,而是一門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實踐課”。

四是培養學生完成人地協調觀發展這一核心素養由“學”到“用”,由“用”到“動”的昇華,並在日常學習中、工作中、生活中,將這一核心素養變成潛移默化的行為,由自覺遵守到主動履行,以自身的言行舉止切實深入的踐行人地協調觀這一核心素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qymdm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