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工作計劃 >

國小數學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個人

國小數學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個人

國小數學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個人

國小數學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個人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將結合自己工作實際,以學校教學工作要點為依據,以校本教研為平台,以教學研討為渠道,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積極參與校本教研活動,領悟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做一名新時代的教育者。

二、校本教研主題

落實高效課堂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目標和內容

1、認真落實高效課堂有關教育理念,把握教材的特點,掌握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2、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的意識的養成。

3、探索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改變“為教而教,先教後學”的教學模式,嘗試“先學後教”的教學實踐。

4、認真總結課改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辦法,在不斷反思中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四、具體措施

1、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提高專業水平

作為一名語文教學,應該廣泛閲讀各類書目,不斷充實、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領悟生活化、情境化課堂教學的真諦,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本學期我計劃閲讀的專業書籍有:雜誌《教師博覽》、《國小語文教師》,《中國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課程改革與問題解決教學》、《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等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書刊,工作之餘,我計劃欣賞一些文學書籍,寫好讀書感想,從而不斷充實自己。

2、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做創新型教師。

本學期我將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學的基本知識,掌握教學規律和教學技巧,提高教學業務水平。每週學習一篇教育教改理論文章;寫好每堂課教學札記及教後反思;每週至少聽課1節;利用課餘時間,就某個教學問題或教育現象,同事間進行閒談,發表評論,並努力獲取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通過説課、聽課、評課、反思、教學論壇等多種形式展開討論,談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廣益達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對其他教師的專題總結、論文、教案等進行分析與系統整理,取長補短;準時參加校內外教科研培訓活動,提升教學研究能力。

3、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樹立質量意識,增強做好教學工作的責任感,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要抓細、抓實、抓嚴,用認真的授課、耐心的輔導提高教學質量。認真學習“高效課堂”有關理論知識,努力鑽研教學理論和課堂教學策略,錘鍊內功,發展自我。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做到每科有備課,課課有教案;課堂教學要改革傳統的教學,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落實新課標提出的“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合作交流”新的學習方式,在“教”上做文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關注每一名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4、加強課外閲讀與寫作,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切實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使學生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倡導“把讀書成為習慣”。採用多種形式去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指導學生利用午間、下午放學時間及雙休日廣泛開展閲讀活動,使學生課外閲讀總量達到甚至超過新課標規定的數量,讓學生從書中收穫知識、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讓讀書成為每一位學生終身學習的自覺行為,從而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

開展主題閲讀,開展好書推薦會,讀書競賽會,圖書交流會等多種讀書活動。加強説和寫的指導及興趣的培養,充分挖掘課內及課外的寫作資源,抓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及寫作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倡多寫生活作文和想象作文,少寫命題作文,提倡每週寫週記,配合課文,多寫模仿性的小練筆;指導學生自我修改作文,提高自改能力;鼓勵學生寫成長日記或讀書筆記;特別提出的是,紮實完成教材中規定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5、利用網絡資源拓寬校本教研渠道

隨着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多媒體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普及和應用。我要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認真學習計算機及課件製作技術,把信息化教學的理念帶進課堂,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總之,本學期我一定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認真反思,提高教育研修能力,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走進學生心靈,創造多彩人生,在學習中不斷超越自己,促使自己儘快成長起來,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國小數學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個人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個人教研工作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落實課改精神,培養學生數學實踐能力,全面提高班級的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

二、工作內容

一學習理論,更新觀念。利用每週的業務學習時間進行教育理論學習、交流,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和業務水平。每週利用週三教研時間參與集體教研,其餘時間可以隨時教研。

二進行有實效性的備課。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認真閲讀課標、教材,弄清所備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地位,準確把握所備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提出教學目標;備教法和學法;備教具和多媒體教學;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科學合理;備可能生成的問題(結合以往教學經驗),並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三主要教學措施。

1、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①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

②處理好基本訓練與創造性思維發展及後繼學習的關係。

2、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①教師應充分利用課本提供的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一個比較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肯於鑽研、善於思考、勤於動手的科學態度。

②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3、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①數學教學應體現“從問題情境出發,建立模型,尋求結論,應用與推廣”的基本過程。

②在日常的數學活動中要注意小課題研究和實習作業等實踐活動,要加強這方面內容安排的密度和強度。

4、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

①教師要善於駕馭教材,把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要求,開展教學活動。

②要注意在直觀感知廣泛的背景下,通過自身體驗在分析、整理的過程中學習概念,不要用死記硬背的方法。

5、改進教學評估方法。

①教學評估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察。

②知識和技能的評估,試題類型要多樣化。

③評價應體現激勵的作用。

國小數學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個人3

為順利完成本學年的教學任務,提高本學期的質量,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圍繞學校工作目標,除了認真、上課、批改作業、定期評定成績、優質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外,應採取課內外培優措施,制定培優計劃,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緊張的及培優補差工作中,培優補差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通過上次期末測試進一步瞭解到班上的情況,班上的學困生主要有:穆彥,穆榮,張慶濤,崔遠南,王澤,修美平,蘇晗等;優等生有:王竟超,韓斌,張緒朋,劉磊,陳玉雪等。針對這些情況我定出了一(二)班的培優補差:

(一)思想方面的培優補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瞭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方法等。從而根據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定期與家長、聯繫,進一步瞭解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二)有效培優補差措施。

利用課餘時間和第八節課,對各種情況的同學進行輔導、提高,“因材施教、對症下藥”,根據的素質採取相應的方法輔導。具體方法如下:

1、課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訂正,優等生解決難題。

2、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對子。

即“兵教兵”。

3、課堂練習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必做題”—基礎題,第二層:“選做題”—中等題,第三層“思考題”--拓廣題。

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

4、培優補差過程必須優化,功在課前,效在課上,成果鞏固在課後培優。

培優補差儘可能“耗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必要精力”。備好、備好教材、備好練習,才能上好課,才能保證培優補差的效果。要精編習題、習題要有四度。習題設計(或選編習題)要有梯度,緊扣重點、難點、疑點和熱點,面向大多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鞏固“雙基”,有利於啟發思維;習題講評要增加程度,圍繞重點,增加強度,引到學生高度注意,有利於學生學會解答;解答習題要有多角度,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擴展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變通性;解題訓練要講精度,精選構思巧妙,新穎靈活的典型題,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題,練不在數量而在質量,訓練要有多樣化。

5、每週進行一次測試—“週考”,每月進行一次“月考”,建立檔案。

(三)在培優補差中注意幾點:

一、不歧視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秀的,一視同仁。首先我做到真誠,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寬容,即能從差生的角度去分析他們的行為對不對。

二、根據優差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方案,比如優秀生可以給他們一定難度的題目讓他們進行練習,學困生則根據他們的程度給與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和講解,已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

三、經常與家長聯繫,相互瞭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的信心。

四、對於優秀生的主要目標放在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而學困生的主要目標是放在課本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上。

五、對於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要及時地檢查,並做出評價。差生經常會出現作業沒做好的情況,教師應該分清楚是什麼原因,大多數是懶惰造成的,有的是其他原因。比如①自己不會做。②不敢向同學或請教。③不認真,馬虎等等。一定要找到學生不做作業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的幫助學生,才會感受到的關愛,才會努力去。

六、不定期地進行所學知識的小測驗,對所學知識進行抽測,及時反饋矯正,耐心輔導。

在本期中,本人努力把這項工作制定的措施落到實處,抓好落實,充分發揮各種積極因素,一定要把此項工作做好,爭取做出好的成績。

國小數學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個人4

一、指導思想

以深入貫徹落實“完善體系、轉型發展”的指導思想為工作主基調,繼續以“強毅力行、追求卓越”的海門教育精神為主引擎,深度推進“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工作思路的延伸,加強“平台聚力、項目攻堅”工作路徑的研究,突出教育教學轉型的實現,引領教育教學方式的新常態。堅守“研訓一體、追求卓越”工作準則,堅持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和課堂變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的研訓方向,不斷創新研訓方式,整合研訓資源,提升研訓品質,切實履行“研究、指導、服務、培訓”工作職能,為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科學走高,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再添新功,為教育名市建設再增精彩。

二、具體工作

(一)堅持教育質量立校樹人為本的崇高意識,加強普通高中聯盟化轉型發展。

教育質量是立校之本、樹人之根,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也是衡量海門教育的一根標竿,更是建設教育名市的亮麗名片。必須牢固確立質量第一的意識,貫徹落實以提高質量為根本的指導思想,努力保持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的'高位、持續發展。

1、明確大學聯考目標,強化責任意識

高中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樹立全面、科學的質量目標,強化質量落實的責任意識,因此,全市高中學校羣策羣力、奮發有為,實現20_年全市大學聯考全省至少一項核心指標第一、力爭三項核心指標領先和高二學業水平測試有新突破的目標。

2、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育質量

積極開展“五嚴”背景下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通過示範放樣、典型引路、達標過關、公益助教助學與優課評優等活動,進一步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努力建構以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為支撐,以任務為驅動,以問題為引領,以自主學習為基礎,以探究體驗為核心,以展示交流為途徑,以教師適時點撥為輔助,以當堂訓練、及時反饋為保障的理想課堂新模式。全面細化基礎學科雙休日任務驅動型自主學習導學單與語文英語主題閲讀,強勢推進微課研發、一體化導學單基礎上的個性化備課,努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教師指導、點撥的針對性。積極開展常態課下觀課、議課、磨課和研課活動,加強常態課堂教與學兩個層面的微格研究,努力提高全市教師教學反思水平,不斷優化常態課堂教學環節,促使常態課堂教與學的行為方式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充分發揮高中教學研究工作室、跨校聯盟教學研究工作室的引領作用,整合全市高中優質師資,圍繞高中教學的總體目標,找準教學減耗增效的突破口,項目攻堅,實現全市高中教學高標準、高質量、跨越式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抓實兩大教學研究工作室的過程管理,加快全市高中教師專業成長,切實提高個性化備課質量、課堂教學效率、高效作業設計水平和主題閲讀質量,做好工作室的文化標識建設、管理制度建設、資源庫建設。

切實加強高中教育質量的推進、督查和監控工作,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深入教師、深入學生,準確瞭解掌握教育一線情況,科學建立教學質量的過程監控機制,及時發現常態下管、教、學三方面的不足,通過優化各項措施,促進高中教學質量持續高位走強,充分發揮教研室對基層學校的指導、評價與服務功能。

3、加強課程研發,追尋幸福教育

要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將特色學校建設作為推進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內涵發展策略的重要抓手,積極思考,踏實行動。各高中要大膽探索實踐,結合辦學的優良傳統和自身資源特點,確定特色建設項目,組建特色項目研發團隊,開發特色選修課程,制定學生選課手冊,增加學生的選擇機會,促進個性發展。逐步建立多樣化的普通高中辦學水平評估辦法,突出對辦學特色的評價,推動普通高中的多樣化發展,努力使每一所學校都具個性與特色,為學校的創星晉級多添亮彩。

4、踐行新教育實驗,錘鍊學校品質

以締造完美教室、推行主題閲讀來營造書香校園為主要路徑,深度推進學校文化建設。要從完美教室價值系統的建構、班級課程的研發、課堂文化的打造、共同生活的營建、節日慶典與社團活動的組織等方面全面推進教室文化建設,讓教室成為學校文化的核心地帶,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

通過創造濃郁的主題閲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階梯閲讀資源,開展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閲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通過閲讀豐富師生的生活,開闊師生的視野,提升師生的境界,做實大文科建設項目,進而讓整個學校沐浴在濃濃的書香中。

要關注日常細節,要學會從宏大走向細節,把握日常,讓一個個教育生活細節烙下文化的印記,讓一個個生動、温暖的細節常駐師生的心靈,從而真正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5、做強研訓一體,錘鍊教師隊伍

創新運作機制,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問題解決為目的,以課堂增效為核心,以新教育實驗為平台,大力錘鍊教師專業素質,為深入推進理想課堂建設提供堅強後盾。

進一步充分發揮_市高中教學研究工作室的引領輻射作用,致力於教師的高端發展和學科的項目建設。促使教師快速成長,打造一批優秀教師羣體和省內外有影響的品牌。

進一步改革校本研修機制,不斷完善教師學習型組織與活動機制。構建新型教師發展平台,形成重實踐、重研討、重反思、重合作的研究氛圍。構建多種形式的專業發展共同體,繼續發揮發展共同體的作用。強化青年教師羣體培養意識,通過目標管理、榜樣激勵、專業閲讀、專題研修、反思總結等路徑,加速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進一步完善不同層次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培訓體系,不斷拓展“學科教師培訓基地”和創建教師發展示範學校,充分發揮基地和示範校的輻射作用,落實項目、形成特色,樹立品牌。

(二)堅定人才培養多樣化培養路徑,加強職業高中差異化轉型發展。

緊緊圍繞“單招高效卓越、3+4試點實驗”這一工作重點,以“課程建設、高效課堂、教研活動”為突破口,以專業特色化為導向,推進特色專業為主流的課程體系改革;以教師行業化為導向,建設以校企技術專家為骨幹的師資隊伍,積極探索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繼續優化教學過程的管理,發揮活動、模式、典型、評價推進的作用,把攻堅項目嵌入教學環節,實現教育目標和學生素養的同步提高。

1、加強課程建設。

一是嚴格執行省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加快構建科學合理的對口單招課程體系,做好基礎年級選修課指導工作。二是針對“3+4”新的教學模式和要求,加強“3+4”課程安排的研究,準確把握教學要求。發揮學科帶頭人與骨幹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依託系部通過專題活動,邀請專家示範和講座,發揮專家引領作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2、構建高效課堂。

圍繞“教什麼、怎麼教”、“學什麼、怎麼學”等項目,通過主題討論、教學設計、上課、反思、評課、展示、總結,更新理念,提高水平,促進成長。參與普高研修活動。“3+4”班級使用的是普高文化教材,其課程設置與教學要求等和對口單招教學有很多的不同,“3+4”教師參與普高的教研活動,讓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有針對地組織教學活動,為教學質量提高提供保障。推進系部教研。充分發揮系部教研的作用,各系部通過系列教研活動,圍繞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這一項目,深入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活動。

3、開展教學視導調研。

工作重心下移,深入系部,深入課堂,研究解決教學實踐中最突出的問題,探討教學管理的新模式、新經驗、新思路、新措施,落實教學常規,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深入開展“教學五項規範”活動,探索教學規範活動的長效機制,推進教學規範的有效落實,促進對口單招高效教學行為。加強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和探究性學習等學法研究。加強對口單招考試學科的課程標準、教學要求、考試大綱、試卷、命題方法、考生應試心理等考法研究。

(三)堅守卓越課程成就課堂變革的信念,加強義務教育集團化轉型發展。

以持續、有序推進課堂變革、課程改革為核心,着力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充分發揮,變革教學方式,構築理想課堂。啟動新一輪“卓越課程、卓越教師展示活動”,推進卓越課程建設的提檔升級,促全面提高課程的實施水平。完善教育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測體系,推動教育價值觀的轉型,構建綠色生態評價系統,促進“讓孩子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的價值追求成為融入教育生命的新活力因子。創新集團管理機制,尋求新的突破點。

1、堅持項目攻堅,引領“學”為中心課堂變革新常態

堅守“五大底線”,深化“五大項目”,完善“五級研修機制”,進一步以變革課堂生態為核心,藉助電子白板使用、微課資源庫等支撐,以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努力打造開放式、多元化、自主參與、個性張揚的現代化理想課堂。構建二級展示活動體系:全市分教育管理集團樹立典型,每月舉行一次全市層面的展示活動;教育管理集團按照集團建設需要,在集團內舉行展示活動,並積極推動跨集團“同題異構”,在研修中形成百舸爭流、共同提高的氛圍。

指導集團、學校建立集體備課中心、觀課議課磨課中心、微課題研究中心,深入推行“觀課、議課、磨課”制度,完善學科工作室“一月一通報”、學校行政聽課、領導巡課督查制度,實行中層以上領導蹲點到班掛鈎制度。進一步加大“現場抽籤”“視頻點評”“行政先行”和“二輪教研”等研修機制的創新力度。定期組織踏校考核、示範放樣、“學程導航”教學範式現場觀摩、校本理想課堂建設觀摩研討活動,總結推廣學校課改的卓越經驗和卓越成果。繼續倡導、幫助有條件的學校創立校本理想課堂品牌。

2、研發卓越課程,引領選課走班為抓手的課程改革新常態

堅持校長是學校課程系統架構靈魂人物、學校文化是學校課程研發出發點、生命成長是學校課程實施歸宿的理念,突出學校、教師課程研發的主體意識,提升“卓越課程”的研發水平。舉辦“卓越課程論壇”,建立卓越課程資源庫與分享平台,引領廣大學校、教師真切認同課程研發對於學生的生命成長、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及學校走向科學化、專業化、品質化的重要價值。指導以校長為核心的課程研發中心、課程培訓中心,統籌資源,進頂層設計,項目化研發,形成豐富多樣的課程羣。引領教師深度捲入課程研發,無限相信卓越課程成就卓越教師、卓越教師研發卓越課程,積極倡導“學科+特色+人生導師”的創造思維,擁有屬於自己、影響學生生命成長的課程。激發學生享受卓越課程、自主研發個性化課程的熱情,以課程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實現多樣性、發展性、綜合性課程“私人定製”到“自我定製”的升級,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增強生存技能,提升生涯規劃能力,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着力研究“4個100”的實施路徑,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

堅持學生個性化學習對選課走班新常態的需求,從尊重和敬畏學生學習興趣的高度,深入推進“學科教學”的選課走班改革。指導按需建設的更具靈活性、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課程超市”,在兼顧羣體和個體的“基礎類課程”“拓展類課程”“研究創新類課程”中最大可能地適合學生成長,幫助學生獲得與自己“匹配”的教育。着力研究在社團課程的豐富性、多樣性、系統性和品牌化基礎上的“一校多品”的文化質態,實現卓越課程引橋上“選課走班”的價值最大化。指導學校選課指導委員會,制定好學生選課手冊,加強對學生選課的有效指導與管理,研究好學生在“選課走班”中的認知水平、價值判斷、學習過程與效果,探索建立適合選課教學班運行的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

3、完善評價機制,引領綠色評價為核心的評價新常態

構建綠色評價體系,從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學生的成長手冊和學業水平的多元評價機制,研究制定《綠色評價體系指導意見》,完善個性化的、符合學生成長需要的綠色評價指標,為孩子提供多元自主發展空間。

指導學校開展“學生綜合素養展示性慶典”活動,切實轉變廣大學校和教師的評價理念,變評價的應試邏輯為學生的生命成長邏輯,迴歸教育原點,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學習的成功,成為熱愛學習的天使。完善“學期敍事+生命表彰+素養展示”的期末慶典的基本範式:在落實“慶祝成長”、“儀式莊重”、“展示素養”、“面向全體”、“班級為本”、“家長參與”等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其內涵。以常規評價關注發展過程,以主題評價關注多元素質,以成果評價關注發展結果,讓個人成長檔案成為學生成長曆程的縮影和“學習、思想的博物館”。

4、立足日常教學,引領以精緻為願景的常規管理新常態

全面釐定計劃、備課、上課、作業、輔導、檢測、教研等教學工作標準,引領學校、教師從“認真”走向“有效”,向細節要質量,向管理要質量。計劃要件齊全完備,整體貫通呼應,內容匹配具體,引領教學實施;備課要把握整體方向,目標預設準確,內容選擇恰當,教學預設科學;上課要優化師生關係,嚴格執行教案,展開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明顯;作業要內容設計精當,注重作業指導,批改方法優化,確保人人過關;檢測要目標設定明確,測試組織規範,分析反思透徹,改進及時有效;輔導要實施全程輔導,利用學生資源。獲得成功體驗,建構補償課程;教研要基於實際問題,凸顯學生研究,融入教學實踐,形式靈活多樣,分享成長經驗,形成研究合力,追求研究成果,轉化教學行為。

5、發揮工作室功能,引領以卓越團隊建設為目標的研訓新常態

充分發揮工作室在研發卓越課程、示範改革的合理性與可能性、綠色評價的實效性等方面的功能,集聚課程資源,研發資源包,累積課程樣本,主動研究,匯聚實踐智慧,不斷墊高學科建設基礎。堅持“九個一”:每學期制訂一份有針對性、操作性的學科建設方案;每月組織1次專題研修活動;工作室成員每學年、每人領銜研發1項校本課程;工作室成員每學年,每人執教1節研究課,拍攝1個微課程視頻;每學期組織1次專題教學調研;每學期組織1次學業水平監測;緊跟學科建設進程,累積成員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分享一次教學經驗;每月1次向教研室和學科研修員通報集團課改情況。實施“月例會”制度,每月底或月初,交流分享成果與經驗,研討問題與對策,不斷提升學科建設水平。

(四)堅信課程遊戲化項目的建設前景,加強學前教育普惠化轉型發展。

圍繞課程遊戲化項目建設,以課程園本化為路徑,強調遊戲環境創設與遊戲設計組織,注重家園共育,提高教師觀察分析、設計製作、應對調試等能力,助推教師專業發展。

1、全力開展課堂改革為主題的研修

堅持教學與遊戲在精神上達到相融和相契,使幼兒在遊戲與教學的統一中獲得自主發展。圍繞課堂教學中如何採用遊戲的方式,在組織過程中存在哪些阻礙與制約“遊戲化”實現的因素,教師對活動的總結評價是如何體現遊戲化的特徵的等項目,進行問題式的碰撞,重點研討教育實踐中是否真正做到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遊戲的方式、價值與精神是否在課堂教學中得以應用與體現,遊戲與教學是否實現了融合或一體化等問題,以期提升幼兒園的教育品質。

2、着力研發遊戲化的卓越課程

以綜合課程架構為基本建設思路,強調生活、活動、遊戲,通過活動獲得經驗,以兒童發展為主體,注重課程內容的當時、當地,將知識、經驗變為體驗和歷程,將體驗變為生命的碰撞。完善卓越課程體系架構,增加慶典與儀式,做好環境氛圍的薰陶,保持幼兒園課程的遊戲化、情境化、生活化。根據品牌特色、傳統文化、家長資源,教師特長,生成一個個小型的卓越課程組織實施,在展示、評析、鑑定,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課程研發中來,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智慧碰撞的高峯體驗。

3、強力打造遊戲課程的實施氛圍

創建課程遊戲化的環境,適時、動態地對幼兒的活動環境進行改造、調整,營造課程遊戲化的物化情境。對申報實施“課程遊戲化建設項目”的結對園加強指導,創建數量充足、種類多樣、材料豐富、與幼兒發展相適宜的遊戲區域,讓遊戲的價值、遊戲的立場、遊戲的形式、遊戲的精神轉化為幼兒的發展。

4、合力推進家園共育的一體化建設

從家園共育的角度,推進遊戲化課程項目的開展。繼續深入開展親子共讀活動,組織親子繪本閲讀體會交流活動,親子繪本表演、親子繪本製作等,完善“書香課程”主題性課程建設。聘請家長助教,參與幼兒園教學,與教師共同組織活動,形成全市的“家園共育”良好氛圍與習慣。

(五)不斷強化問題、現象研究的支撐力,加強教育科研的轉型發展。

教育科研就是針對教育問題、現象,運用科學研究的方法和原理,探尋教育活動的規律與有效途徑。因此,立足教育問題、現象的微課題、草根化研究,就是要堅持科研的價值追求,真正成為課程改革、課堂變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學校建設等諸多方面的助推器。

1、加強謀劃,提高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全力關注“十五”課題申報工作,做好指導、扶持、推薦工作,確保省、市教科研規劃課題列南通前茅,力爭再有國家級規劃課題,出一批全國叫得響的科研成果。組建專門的教科研團隊,對學生學業水平、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發展狀態等作全方位的深度調研,編制“十五”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為新的五年制定科學的發展藍圖。

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在教師發展、教育質量提升中的引領、服務和支撐功能。利用名師工作室、名品教育工作室、學科教學工作室的引領作用,開展專項課題研究。結合學程導航教學範式、選班走課、問題導學等活動,運用教育科學理論進行服務指導,在課題研究、聽課評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進一步改進教育科研的方式方法,服務於教育行政決策、服務於教育教學實踐、服務於教師隊伍建設,貼近教學課堂、貼近教育實際、貼近教育生活,樹立“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科研理念,抓實課題研究,不斷提高教育科研對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和教育質量的貢獻率。

2、加強溝通,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繼續發揮“_市教科研qq羣”平台作用,發佈教科研信息,營造教科研氛圍,促進教科研工作的有序合理開展。與有關出版社聯繫,為廣大教師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打造能在省內外得到讚譽的教育科研品牌。與省內外有關新聞媒體多聯繫,爭取多刊發宣傳海門教育的先進典型經驗。與省教科院、_市教科研中心等聯繫,爭取在課題研究方面的大力支持。

3、加強指導,提高服務的自覺性和針對性

指導學校科學規劃發展遠景、科學提煉辦學理念、科學開發校本課程、科學放大學校已有特色;要指導教師積極而自在地開展教育科研,在參與課題研究、撰寫讀書隨筆、勤寫案例反思、發表科研論文方面,做廣大教師的知心朋友。

(六)不斷完善教師發展體系,加強教育培訓的轉型發展。

1、完善教師培訓體系,探索培訓管理的新機制

優化科學轉型,系統整合教研室、教育管理集團集團、學校三大羣體,形成以教育事業和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政府主導與校本培訓相結合,教師履行義務與自覺學習相結合,各方面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的培訓機制。按照專兼結合的原則,建立“三級”教師培訓項目專家庫,形成“整體設計序列化項目,立體網狀推進”的培訓格局。依託“江蘇省中國小教師(校長)培訓管理系統”,進一步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學時管理制度,對全市教師的繼續教育學時進行信息化管理。

2、完善參訓需求體系,探索分層培訓的新策略

在支持數字化網絡的基礎下,逐步建立以學科內容、教學實施、教學管理等為主體的菜單式培訓需求調研平台。採取通識培訓與專題學習相結合、集中培訓與送教上門相結合、傳統培訓和網絡培訓相結合、理論學習和掛職實踐培訓相結合的模式,鼓勵教師自主選學,在培訓課程、培訓時間、培訓途徑等方面為教師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選擇機會,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完善培訓平台建設,探索教師培訓的新路徑

鼓勵支持教師通過在職學習、脱產進修、遠程教育、自學考試、攻讀教育碩士等多種學習途徑提高學歷水平,為我市教師學歷提升提供良好的服務。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國培、省培、市培提升我市教育工作者的管理與教育水平。強化“同伴引領”的研修路徑,提高校本研修的質量和水平。

(七)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穩步實現教育信息化的轉型發展。

以教學應用為核心,大力推動“三通兩平台”建設,以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教育雲建設、數字化校園建設和數字化學習試點為重點,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區域教育均衡實現跨越發展服務。

1、促進教育信息化資源均衡配置,發揮示範導向作用

分佈組織實施完成20_年項目行動計劃,讓農村學校和城鎮學校擁有同一樣的信息化教學應用藍天,在實現基本均衡的基礎上,創建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優質均衡。加強對省、市數字化學習試點專項課題研究、各級各類競賽、培訓等活動的指導,新建數字化學習試點教室18個,確保試點學校按照省、市要求完成建設和研究任務。

2、夯實教育信息化基礎,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實施中國小教師計算機配備工程,大力推進網絡寬帶“校校通”、城域網中心應用服務平台和教育城域網中心建設。基於集約化原則和雲計算模式,完成資源平台、管理平台、“人人通”平台及同步課堂網絡教研系統等,建成切合各類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實際需要的公共服務平台,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功能。加強數字化校園硬件建設。

3、推進項目引領,提升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

以電子白板教學應用為主題開展信息化專題培訓,重點解決課堂教學中的信息化應用能力不足的問題。開展“三通兩平台”信息化應用平台和各類信息應用軟件使用培訓。加強教育教學網絡資源建設,完善網絡資源管理機制。做好網上輿情監控和“教育在線”技術管理工作。

(八)不斷優化研修一體的機制,加強教育協同發力的轉型發展。

實施國家德育課程,努力開發校本德育課程;加強德育隊伍建設;落實重要的德育教育行動。樹立以德育課題研究促進德育工作全面深入開展的理念,挖掘德育素材,改革德育課程,創新德育形式,積極引導廣大教師特別是兼職德育研究員,參與德育課題研究,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實效性。

深入開展書香校園建設,組織語文規範化知識大賽賽前活動即讀書微課評比活動,聯合南通語委進行鄉鎮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研究研討活動。組織開展第18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_市系列活動,做好區域語言文字規範化創建達標工作。

國小數學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個人5

校本研修是實行新課程改革以及課堂教學改革以來一直所倡導的一個十分利於教師成長的方式,它的制定和實施理念更加符合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對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起到了切實有效的作用。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有關要求和學校的工作實際,自身的發展要求,特制定此次校本研修個人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通過校本研修,促進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逐步實現自身教師的專業化,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研修目標

1、以自主學習為主要方式,不斷學習課程標準,提高個人專業素養。

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2、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原則,把新課改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建立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3、着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

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積極開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逐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研究水平。

三、研修內容

1、認真研讀教育教學專著,寫好個人讀後感。

2、學習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依法執教;

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

3、課前精心備課,認真上好課,課後及時進行小結、反思。

4、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材教法,認真寫好教學設計。

5、認真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6、認真參加“教研組學習研討”活動,將在培訓學習中所得的,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提高,尋找出一條適合本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7、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地總結經驗,找準不足之處,寫好教學反思和案例,促進自己的不斷進步。

8、學習新課程理念、新課標、及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策略,課堂教學技巧等,努力提高自己的執教能力。

四、具體措施

1、堅持政治業務學習不放鬆,勤學多記。

2、堅持備好課、上好課。

3、積極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研究,努力做“學習型”教師。

4、積極參加網絡教研,高標準嚴要求完善自我。

5、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學習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6、在工作中對自己嚴格要求,決不鬆懈。

通過此次校本研修,對自己的專業水平有一個重新認識,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藴,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本校的教學實際,把個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ongzuo/v9v93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