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管理公文範文 >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推薦4篇)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推薦4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4篇《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相關的範文。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推薦4篇)

篇1: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優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槓桿可以分為省力槓桿、費力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槓桿。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認識到槓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槓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槓桿。

【教學重點】對不同槓桿的比較和分析

【教學難點】找出不同槓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教學準備】

長竹筷、螺絲帽或其他重物、棉線或釣魚線、塑料盤(學生)。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鑷子、油漆桶、啤酒、粉筆;畫有螺絲刀撬油漆桶、鑷子夾粉筆、開瓶器開啤酒瓶的圖片(教師)。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

遊戲:出示油漆桶一個、啤酒一瓶、粉筆5支;鑷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開,然後在裏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夾5支粉筆到一個空杯子裏。

比一比,哪個同學完成地快,請其他同學為他們加油。

二、槓桿類工具的比較

1、剛才三位同學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合適)

2、思考一下,他們所使用的三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請幾位同學進行判斷,並説説理由)

3、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的方法是什麼?(找出三個點,然後進行比較)

4、請同學們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

5、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麼?

6、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反饋;並對學生的畫圖進行展示交流。(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開瓶器支點在前端,阻力點在中間;鑷子支點在末端,用力點在中間)

7、小結:怎麼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麼樣的工具是費力的?(請同學找出其中規律)

三、給各種槓桿類工具分類

1、請同學們在書本P8頁的10種工具上畫一畫,找出每樣工具的三個點。然後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2、學生各自作圖、填表。

3、彙報交流(請學生到展台下進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們都知道槓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為什麼這樣設計呢?

教師小結。

四、小桿秤的研究

1、俗話説:“稱砣雖小,能壓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來,請大家來説一説,為什麼桿秤的稱砣這麼小,卻可以“壓住”這麼重的重物。(請學生從槓桿的三點之間的關係説一説)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做一杆小桿秤。小桿秤製作過程指導。(祥見教參P17~18)

3、指導學生用逐個放砝碼的方法在杆上畫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稱盤內放一個50克砝碼,然後使桿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個……)

4、玩一玩自己製作的桿秤。(稱一稱自己的鉛筆盒、書本等物體的重量)

五、課後思考題

出示教師用的桿秤進行示範,用不同的2跟提繩分別進行稱重時,桿秤會發生什麼變化?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優秀範二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在軸上用力費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在大小差別更大的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分析,認識輪越大越省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瞭解輪軸在生活中的應用,發展研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瞭解輪軸作用和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難點】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準備】大螺絲刀1把、閥門式水龍頭一個;每組鈎碼1盒、2段棉線、1個鐵架台、1個大輪、1個小輪、一個軸(簡易機械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水龍頭是我們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種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請一位同學來擰開這個水龍頭;(出示閥門式水龍頭)

出示水龍頭圖片,並指出軸、輪所在位置;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二、輪軸作用的研究

1、設計家在設計水龍頭的時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麼水龍頭上的輪有什麼作用呢?(學生嘗試回答)

2、請學生嘗試擰開去掉輪的水龍頭,然後説一説輪的作用。

3、用一個輪軸裝置來研究輪軸的作用。

實驗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輪和軸分別固定在一起,安裝在支架上,在輪和軸的凹槽內裝上棉線,把鈎碼分別掛在輪和軸上,試試看,能發現什麼?

(2)學生分組實驗並做好實驗記錄(書本P10),這裏主要培養學生的協同分工能力。

4.小組成員彙報數據,並進行交流和思考,發現了什麼規律?(掛在輪上

的鈎碼更少,證明在輪上用力能省力)

5.輪軸作用的運用(小遊戲):猜猜勝者是誰?請幾對同學上台來進行遊

戲。

一個同學握住螺絲刀柄,一個同學握住螺絲刀軸,2人按不同方向轉。

三、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1、剛才我們通過實驗和遊戲瞭解了在輪軸的輪上用力是比較省力,那麼如果軸固定不變,把輪換大些會怎麼樣呢?(請學生進行大膽推測)

2、示範操作實驗:把更大的輪和軸(不變)固定在一起,先在軸的棉線上掛3~5個鈎碼,然後請學生嘗試在輪上加鈎碼,使輪上的鈎碼剛好能拉起軸上的重物。

3、在小組內開展實驗活動,用不同大小的輪和軸進行實驗,並請學生記錄實驗數據,填入書本(P11)的表格內。

4、交流討論數據表,説説你是按什麼順序進行收集數據的?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按輪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實驗,然後進行對比;發現輪越大,越省力,輪越小,越費力的規律)

四、鞏固與應用

1、找一找,説一説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輪軸?説説它們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那些方便。

2、這些輪軸的作用是什麼?他們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方向盤、軲轆、門把手、扳手、牛頓盤)其中牛頓盤在旋轉時是擰軸,屬於費力的輪軸。

篇2: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槓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

有的槓桿能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過程與方法:用槓桿尺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槓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對槓桿尺進行研究

【教學難點】

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教學準備】

槓桿尺、鈎碼、記錄紙(學生);槓桿類和非槓桿類工具3~5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台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講台)哎,講台實在太重了,搬不動,能不能利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用吊機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輪吊……(請學生出謀劃策)

二、認識槓桿

1、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鬆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槓桿。

什麼是槓桿?——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槓桿”。

2、示範用槓桿撬講台。

3、板書分析槓桿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定義:阻力點、用力點、支點槓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着槓桿,使槓桿能圍繞着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槓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槓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P4的兩張圖片:壓水井、蹺蹺板。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麼位置

5、在展台底下進行反饋交流。

6、分辨槓桿:觀察P4 P5的這些工具,説説哪些是槓桿,哪些不是槓桿?並説明理由(找一找三點)學生自己體驗槓桿尺的組成及變化。

三、研究槓桿的祕密

1、剛才我們用槓桿輕鬆地撬起了講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槓桿都是省力的呢?(學生一般認為都是省力的,教師在課堂上舉例費力的事件)讓我們用槓桿尺這個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

2、對槓桿尺的構造進行介紹和使用方法

3、教師問題的提出:如果我在槓桿尺的左邊第四格掛上一個鈎碼,要使槓桿尺保持平衡,我應該在槓桿尺的右邊什麼位置掛上幾個鈎碼?(請同學上台來試一試,並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4、還有其他方法嗎?

5、老師剛才是在左邊第四格掛了一個鈎碼,還可以怎麼掛?那麼右邊又應該在什麼位置掛幾個鈎碼才能使槓桿尺平衡呢?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並且把數據。

篇3: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教學目標:

1、逐步形成主動積極收集資料、依據計劃進行研究的探究習慣。

2、能和小組同學合作探究部分建築物採光不足的原因,知道光是沿着直線傳播的。

3、能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獲取科學的結論。

4、探究光的反射原理,瞭解平面鏡的反光作用,知道物體反光能力的強弱與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有關。

5、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

教學準備:

教師:下載並整合的遠程教育資源中關於光的傳播教學課件;鏡子,鋁板,紙板,凸透鏡等。

學生:模擬建築物(紙箱),電筒,彎管吸管;鏡子,鋁板,紙板等。

一、談話導入。

醫院的長通道為什麼會出現採光問題?

(2)思考:光是怎樣傳播的?為什麼光照不到建築物的內部?為什麼會出現影子?

學生猜測,大膽假設。

師生共同利用彎管吸管觀察日光燈,通過這一小實驗探究光的傳播路線。

(1)談話:通過彎管不能看見日光燈,説明了光傳播的路線是怎樣的?

學生交流,師生評議。(日光燈不能透過彎管進入我們的眼睛,説明了光是沿着直線傳播的。)

瞭解什麼是光源。教師和學生共同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光源。

(3)課件演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教師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利用課件直觀地演示光直線的傳播的現象,瞭解古人怎樣研究和利用光直線傳播原理的。(墨翟)

1、談話:光是直線傳播的,能不能讓光改變方向?怎樣才能解決採光問題?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大膽進行假設。

2、實驗探究:我們能利用手中的鏡子,讓手電筒的光照射到任意一個地方嗎?利用其他材料能不能呢?

師生共同利用鏡子做改變光傳播路線的實驗,教師可以指定某一個方位,讓每一組學生利用鏡子把手電筒的光照射到指定的地方。在使用鏡子之後,再利用文具盒等身邊常見的材料再次實驗。

師生利用各種粗糙程度不同、顏色不同的材料,依次進行反光實驗,通過實驗瞭解各種材料的反光特點。通過實驗學生會發現:材料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強;材料顏色越淺,反光能力越強;什麼顏色的`材料反射什麼顏色的光;

4、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有哪些發現?把我們的發現記錄到記錄本上。

學生交流,師生評議。

1、談話:同學們收集到哪些關於光傳播的資料?誰願意和大家一起共享你的成果?

2、學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中的課件把生活中難以見到的光導纖維等高科技,以直觀的圖片或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改變光傳播路線的新方法。

1、談話:我們剛才交流了這麼多改變光傳播路線的資料,我們怎樣解決採光不足的問題呢?請各小組利用文字、圖畫或者圖結合的方式,分組設計解決方案。

2、交流展示:我們的方案設計好了,請各小組向大家展示你們的設計,其他小組同學注意傾聽,提出好的建議。注意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4、改進方案:請各小組根據剛才同學們的建議,結合科學自助餐裏的啟示,對自己的方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實驗驗證我們的方案能否成功。

篇4: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青少年生長髮育主要特點及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的基礎上,對生命延續內容的深一步探究活動。學生通過研究自己的身體特徵與家人有哪些相似和差異,並對部分動植物進行觀察研究,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徵是可以遺傳的,認識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生命科學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科學精神。 教學目的:

1、認識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

2、引導學生全面細緻地觀察人體特徵,進一步提高比較分析和推理能力;

3、在觀察中培養學生認真求實,嚴謹細緻的科學態度。

重點難點:

瞭解什麼是人體的遺傳和變異現象,並知道遺傳和變異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命現象。

教學準備:

1、有關多媒體課件

2、教師事先收集全班同學及其父母的單身照片、全家福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小動物和植物的圖片

學生觀察,有什麼發現?

學生彙報:它們長得很像。

生:它們一模一樣

2.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出示課題“我像誰”)

二、探究活動

(一)指導學生認識什麼是遺傳和變異

1、找一找自己的身體特徵與家人的異同點?

出示課件:從特徵看,有些人是直髮,有些人是捲髮;有些人是雙眼皮,有些人是單眼皮;有些人有耳垂,有些人沒有耳垂等等。

多媒體出示讓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特徵與父母的特徵。(完成表格)

生彙報

出示圖片找出人物的相同特徵

教師結合學生的發現彙報,進一步提出問題:“動植物中有沒有剛才我們發現的這樣現象呢?”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諺語。

2、引出:

生物的形態特徵或生理特性傳給後代的'現象叫遺傳。

(板書:遺傳)

師講解:為什麼有的雙胞胎長得那麼像,有的卻並不很像?

學習:遺傳基因是指攜帶有父母親生理特徵信息的遺傳物質,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包括性別、性格、外貌等等。

3、變異

出示圖片師:有什麼發現?生彙報

引出: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徵或生理特性上的差異,叫變異。(板書:變異)

(二)指導學生認識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

學生觀察圖片。

學生彙報結果。

對以上結果,你有什麼想法?

教師適時小結:遺傳和變異生命最基本的特徵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

三、自由活動

生物的變異和遺傳對於我們有哪些影響?是有害還是有利?

1.學生分組討論。

2.學生彙報。

3.出示圖片講解。

4.教師總結。

四、總結回顧

生彙報

五、拓展活動

課後查閲一些有關遺傳和變異現象的資料。

板書設計:

我像誰

遺傳 變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wn4z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