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畢業論文模板 >

經濟學畢業論文(多篇)

經濟學畢業論文(多篇)

經濟學畢業論文(多篇)

經濟學畢業論文 篇一

【關鍵詞】信用;確定性效應;分離效應;從眾行為。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市場經濟可以説是信用經濟。信用的好壞是衡量、制約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針對信用的經濟學分析,傳統主流經濟學已有諸多的闡述,筆者在此首次運用行為經濟學理論來對我國市場經濟建設中遇到的信用問題進行詮釋。

一、信用問題概攬

在日常經濟活動中,我們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別人信譽差,希望有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使得社會交往和經濟交易活動能在一個有序、安全的氛圍中進行,但對自己這一方是否會遵守約定、恪守信用,卻並不嚴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時就預留了不守信的伏筆。也就是説,在社會交往和經濟交易活動中,人們均希望別人守信、社會誠信,而惟獨自己可以不完全誠信。當大多數人都是這種思維時,整個社會信用狀況差也就成為一種自然的普遍現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單”的個人及企業近七萬,其中,自然人佔兩萬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業有三萬九千兩百七十五户,這些個人及企業,因為失信,被鎖進“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系統”,他們將為各自的欺詐、哄瞞等失信行為付出沉重代價。在全國各地,因失信而導致的經濟糾紛,甚至惡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區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嚴重阻礙區域經濟的發展,如汕頭經濟特區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視經濟活動中的契約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國税部門開出的增值税發票可信度低,而被國家税務總局通報不能作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頭特區1000多家外向性企業不得不外遷,嚴重影響了汕頭經濟發展。

信用問題隨着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彰顯重要,傳統主流經濟學對此已有諸多的分析,“經濟人”假設是傳統經濟學的基石,其核心內容是:人是“理性經濟人”,“經濟人”的目標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傳統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揭示了市場利益原則,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於經濟動機分析之外,使“經濟人”成為純理性的人,忽視非理性因素在經濟主體行為中的作用,“經濟人”的一切行為都圍繞着市場利益原則,並以此作為行為(包括信用行為)的動機。信用是商品貨幣交換關係的一個經濟範疇,信用行為作為“經濟人”的市場行為,其出發點是利益預期,利益成為信用行為的經濟槓桿,“商人是否願意使用信用,則取決於他對贏利的預期。”

傳統主流經濟學對信用問題,特別是行為主體優選守信還是失信行為,從理論上歸納為以下幾種解釋: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為主體(個人、企業和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約,關鍵在於守信或失信可能給他帶來的成本收益預期,當經濟主體守信的收益大於守信的成本,則優選守信,反之,則失信;當經濟主體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於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懲處的成本),則優選失信,反之,則寧願守信。如醫療行業中,正規大型醫療機構中的少數醫務人員做“醫托”,把來就診的病人介紹到私人機構就診,從中提取回扣,這種現象一經發現,在西方國家則是吊銷醫療執業資格而永不能從事醫療職業,失信成本遠大於收益;但在中國則是通過一番教育或罰款懲處後,仍繼續原醫療職業,失信成本小於收益,並有機會在以後的繼續失信中彌補失信成本。這就是同一事件採取不同的懲處方式,導致行為主體選擇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為取向。二是信用行為的“劣幣驅逐良幣”(又稱二手車市場或檸檬市場)現象。“劣幣驅逐良幣”是經濟學上“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結果,在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人們採取“舍優取劣”的行為取向以保證經濟交易時收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在實際經濟交易時,假設有甲、乙兩方,儘管雙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種美德,若雙方守信都會帶來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對稱而不知對方會採取守信還是失信的行為取向,為防止對方失信並規避己方守信可能帶來的損失,而採取失信的行為取向是己方的較優選擇;假如甲方決定採用失信行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則損失;若失信程度與甲方一致,則雙方各不沾對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則甲方損失。此後,甲方再與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則會以失信行為為優選。市場交易的結果是失信行為獲得較大收益,守信行為遭受損失,其導向是守信者逐漸減少,失信者逐漸增多,失信者逐漸把守信者驅逐出市場。三是信用行為的重複博弈減少。交易主體的重複博弈是誘導人們採取守信行為的有效機制之一,重複博弈機制在相對封閉的農耕自然經濟社會是誠信維護的最有效機制;但隨着商品經濟發展,特別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建設過程中,人們的經濟活動範圍擴大、交

易對象眾多,交易主體之間重複博弈次數減少,甚至由重複博弈向一次博弈演變,在信用體系尚未完善之前,優選失信行為是相對“明智”之舉。

二、信用問題的行為經濟學詮釋

傳統主流經濟學對交易主體的信用行為取向的解釋是建立在理性經濟人假設的基礎上,但現實經濟活動中,交易主體的信用行為並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狀態。運用行為經濟學理論來解釋信用問題是一種新的嘗試,能使信用問題的研究更趨完善和全面。

1、確定性效應。

行為經濟學中的前景理論認為,人們是厭惡風險的,與可能的結果相比,人們更青睞於確定的結果,既便可能的結果有更好的預期價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獲得300元和100%概率獲得150元之間選擇,前景理論認為人們會選擇後者;又如,納税人在分項扣除和標準扣除之間選擇時,預期效益理論認為人們會選擇節税最多的結果,而前景理論認為,在風險與安全之間,納税人更應選擇後者,儘管兩種都節税,但與標準扣除相比,分項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確定,故更有可能選擇標準扣税。對信用問題的分析,也存在確定性效應。交易主體在交易過程中是優選守信還是失信行為,關鍵在於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於選擇哪一方,假如當選擇守信時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選擇失信時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時,該交易主體會傾向於選擇失信行為,因為守信時有30%被矇騙的可能性;當選擇守信時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選擇失信時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時,該交易主體會傾向於選擇守信行為,因為失信者有30%被懲罰的可能性。

我們可以推定,假如一個國家的社會信用制度規範、簡明、易於操作,且對失信行為的社會懲罰嚴厲,威懾作用強大,守信或失信的風險和收益易於辨析,使守信者的收益確定性大於其風險,使失信者的風險確定性大於其收益,這樣,就促使交易主體優選守信行為取向;反之,如果一個國家的社會信用制度不健全、不規範、繁瑣、難以操作,且對守信行為的保護性差,對失信行為的懲罰不力,守信或失信的風險和收益難以辨析,使守信者的風險確定性大於其收益,使失信者的收益確定性大於其風險,甚至守信也會面臨一定風險,且失信的風險小,在這種扭曲的情形下,交易主體就會優選失信行為取向。

2、分離效應及對前期決策的依賴。人們在最終決策時依賴於信息顯示,儘管這些信息對決策並非真正有用。由於人們對信息處理的方法是多樣化的,這可能導致其偏好與選擇的不一致,即產生所謂的分離效應。如拋硬幣就表明了分離效應對決策的影響:在第一次拋硬幣打賭的結果出來以後,問所有參賭的人是否願意再賭一次,大部分的回答是“第二次賭取決於是否贏了第一次賭”,儘管第一次賭的輸贏與第二次賭的實際結果的影響不大;若第一次賭贏了,大多數人願意再賭一把,否則,大都不願再賭。

當期的風險態度和決策受前期決策實際結果的影響,前期盈利增強人們的風險偏好,以平滑當期的損失;前期損失會加劇以後損失的痛苦,人們的風險厭惡會增強。如果失信者在前期的收益經常大於成本,會助長其失信偏好,不斷重複失信行為。如股市中的“黑幕”,就是因為違規者造假獲得的收益遠大於違規成本,利潤頗豐,且每次違規後所受到的處罰很輕,所以,股市上存在不少職業造假違規的專業人士。股市中因不誠信而造假的觸目驚心的案件,在初期只是小規模的造假失信行為,但因屢次造假成功而受到激勵,以致愈演愈烈,演化成數額巨大、情節嚴重的造假案例;相反,若伸手必捉、嚴懲不怠,失信者就會被強化為風險厭惡者,失信行為就會受到抑制,守信行為就會受到弘揚。

3、從眾行為。

不守信用的從眾行為源於行為主體的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從內因看,行為經濟學由心理角度分析得出,人們在模稜兩可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往往受到身邊因素的影響,即人們通常所説的從眾行為。我們可用下面的例子來具體説明。有兩家飯館相互緊挨着,每個顧客都要從中選擇一家來就餐。第一位顧客選擇在哪家就餐是完全根據他自己的意願,而下一位顧客除了按他自己的喜好來做決定之外,還可能受第一個顧客的影響,如果前兩個顧客的選擇相同,則第三個人看到其中一家飯館有兩個人在用餐,而另外一家卻沒有顧客,也可能會選擇人多的飯館。最終的結果是,很可能所有的顧客都會選擇同一家飯館就餐。但是實際上,選中的那家飯館很可能是差的。上述理論可用來分析信用問題,失信者通過觀察別人的信用選擇行為,或通過不合理的推理認為他人選擇失信行為而獲得了利益,並且看到失信後被懲處的代價低於失信所獲得的收益,即使被懲處,大多隻是被要求彌補對方成本或罰點款了事,個人受到制裁甚少,這樣,無形中誘發和刺激了消費者個人或企業管理者們產生了“法不責眾”、“跟風無過”的心理,這種從眾心理所導致的行為,不是其他失信者的簡單複製和添加,而是不斷總結和提高失信的技巧,後果更嚴重。人總是處於一定社會經濟活動之中的,周圍環境對自身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從眾心理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根據行為經濟學家的觀點,人的行為不僅僅受到自私心理的支配,而且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制約。價值觀是用以指導人們行為的心理傾向系統,是浸透於個性之中支配人的行為、態度、觀點、信念、理想的內心尺度。市場經濟下,經營環境日益複雜,各種誘惑隨之產生,相應地,一些醜陋現象也相伴而生。一部分人以個人的利益為核心,直接或間接不守信用而欺騙另一方交易者。

從外因看,產生這種從眾行為的外部原因在於對失信者的懲罰力度太小。行為經濟學家指出,人們作決策、作判斷時並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法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違法必定要受到懲罰。如果在完全理性的情況下,人們不會選擇觸犯法律。失信者之所以“以身試法”,在於他們覺得失信帶來的收益可能大於所付出的成本。正是這種僥倖心理的存在,使得交易主體在作決策判斷時,不會是完全理性的。正如一個小偷在他第一次行竊“成功”後,發現獲得的“收益”遠大於所付出的成本,那麼嚐到甜頭後膽子會越來越大,罪行也會越來越嚴重。同理,當交易一方發現不守信用帶來的收益遠大於失信行為暴露後所付出的成本,那麼非完全理性的一方交易者會為了收益而放棄誠信操守。另外,監督成本過高,違規成本、訴訟收益太低,這就誘致眾多行為人選擇失信,失信案例層出不窮,社會信用普遍較差。三、基於行為經濟學的信用問題治理

信用問題治理是國內外理論界和實務界不斷探索併力求予以解決的課題,構建合理的信用制度是解決信用問題的主題。筆者根據以上對信用問題的行為經濟學分析,從三個層面提出信用問題治理思路。

1、第一層面是根據確定性效應,構建規範、簡明、易於操作的信用體系,交易主體易於辨析守信或失信的風險和收益,把自己規範在自覺守信行為層面。按照前景理論中的確定性效應,人們面臨“獲得”,傾向於“風險規避”,所以,應創造條件,增加人們面臨“獲得”的概率。為使守信的“獲得”概率增加,可從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會徵信機制,使人們易於獲得全社會的行為主體的信用信息,降低單一行為主體之間的信用信息獲取成本;二是在操作上,儘量使社會徵信機制和信用交換機制在規範的基礎上簡單明瞭,易於操作;三是引導儘量多的大眾在社會經濟交往過程中,儘量通過正式規範信用體系渠道獲取各行為主體的信用信息,減少通過非正式渠道獲取信用信息,如通過親朋好友打聽或道聽途説。

2、第二層面是根據分離效應及對前期決策的依賴,使交易主體之間一對一的失信行為演變為失信者與整個社會的信用對抗,通過與整個社會的信用對抗機制把失信者的失信行為強化為守信行為,使介於失信後至法律懲罰之間的灰色地帶的失信行為得以遞減。培育發達的信用信息交換和擴散機制,是這種分離效應及對前期決策的依賴能夠中斷的關鍵,也就是在徵信制度基礎上,生產出可以交換的市場能夠接受的信用產品,同時建立規範的信用產品交易市場。這樣,一旦某一交易行為主體不守信用,其失信行為很快通過信用信息交換和擴散機制,也即通過信用產品在信用交易市場上交換並擴散出去,導致失信者對交易另一方的失信行為轉化為對整個社會的失信行為,失信者將會喪失與社會中任一交易主體之間的交易機會,作為他不守信用的代價,這種代價會伴隨他較長時間甚至一生,其懲罰和威懾作用是很顯著的。這樣就能中斷失信者的這種分離效應及對前期決策的依賴。3、第三層面是根據從眾行為特性,完善失信行為的法律機制,強化失信行為的法律懲罰力度,弱化失信行為的示範作用,使失信的跟隨者攝於法律的嚴懲,而由失信行為取向轉變為守信行為取向。行為經濟學家們研究發現,在非理性的情況下,人們面臨“獲得”,傾向於“風險規避”,故處罰比獎勵對人的“刺激”更大。根據該理論,讓失信者徹底放棄僥倖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大懲罰力度,讓違法者們意識到不守信用必將付出沉重代價。為此,一是要加快我國的法制建設,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強化執業監管,加大懲罰力度,以解決行業中的“劣幣驅逐良幣”問題。二是要加強執法機關隊伍的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促使他們在工作中做到“執法必嚴”,對違反法律的失信行為,要嚴肅處理,決不能姑息遷就。

目前國內加快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如上海、北京、深圳的個人徵信系統運行,浙江、江蘇、湖北等省市的區域信用體系構建等,隨着信用制度的完善,失信所獲收益的成功率逐漸變得更為不確定,客觀上強化了交易主體守信收益的穩定性,引致社會交往、經濟交易中個人、企業守信行為趨於強化。

【參考文獻】

邱曙東《灰色經濟造成信用缺失潮汕背上假貨標籤》新華社通稿2001年11月7日

[英]約翰.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下卷,商務印書館,1977年版,第75頁

阮德信《區域信用體系與和諧社會構建路徑》《求實》2005年第6期

薛求知黃佩燕《行為經濟學—理論與應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71-79頁

經濟學畢業論文 篇二

關鍵詞: 計量經濟學 教學體系改革應用型人才

引言

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課程引入我國高校的經濟管理專業已有20餘年的歷史,其重要性逐漸被教師和學生認可。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將“計量經濟學”確定為經濟學類各專業的8門核心課程之一[1]。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高等學校經濟學科本科教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內容:計量經濟學概述,經典單方程的一元線性迴歸模型和多元線性迴歸模型,放寬基本假定的經典單方程模型,聯立方程模型,應用計量經濟模型。

依據該體系,目前國內的計量經濟學本科教材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在教育部規定的內容之外,加上了離散選擇模型、簡單的面板數據模型、簡單的時間序列模型(內容主要包括單整、協整、誤差修正模型),以清華大學李子奈教授編著的《計量經濟學》為代表。一類基本上是按教育部規定的內容編寫,以杭州商學院趙衞亞教授編著的《計量經濟學教程》為代表[2]。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是一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的就業主要是面向各類企業,其各經濟類專業都把計量經濟學列為必修課,採用的教材是李子奈教授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計量經濟學》。筆者在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在計量經濟學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學習興趣不高;在指導學生畢業論文中,發現學生雖然都學過計量經濟學,但很少有學生會在論文中運用計量經濟學來分析問題,這促筆者思考現行的計量經濟學教學體系是否適合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院校。為較細緻地討論這一問題,並使問題的討論有一定的材料支撐,筆者通過展開調研,嘗試對這一問題加以解答。

一、對調研的説明

1.調研方案的設計

調研分為兩個階段:定性研究階段和定量研究階段。

第一個階段的任務是確定調查問卷的內容。為了使調查問卷的設計有較強的針對性,筆者與鄭州航院經濟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以下簡稱指導教師)、已踏入工作崗位的鄭州航院3系的畢業生(以下簡稱畢業生)進行了訪談,通過網絡瞭解部分接收鄭州航院畢業生的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以下簡稱企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晰了調研的問題,確定了調查問卷的內容。

第二階段的任務是抽樣調查。為了保證調查結果有一定的代表性,需要一定的樣本量。調查對象分為三個羣體:指導教師、畢業生、企業。考慮到經濟類專業基本都分佈在鄭州航院3系,因此,25份指導教師的調查問卷全部在3系發放,參加調查的教師佔全係指導教師的1/3強。畢業生和企業雖然數量很大,但調查起來困難較大,因此,只各發放50份調查問卷,以達到統計分析對最小樣本量的要求。調查問卷採用書面和電子郵件的方式發放,發放的辦法是隨機抽樣。

2.數據的採集

抽樣調查於2006年4月25日―5月10日進行。最終,指導教師羣體回收有效問卷21份,畢業生和企業羣體回收有效問卷為42份和31份,基本達到了最小樣本量的要求。調查問卷回收之後,對問卷獲得的數據進行了錄入,並進行

了複核。

二、調研的結果與分析

根據調查方案,瞭解了被調查的三方對以下基本問題的看法:

1.對現行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和體系的總體評價

在指導教師中,有14位(67%)教師認為現行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和體系符合或基本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在畢業生中,僅有9人(約佔21%)持同樣觀點;在企業中,有12家(約佔40%)持同樣觀點。

這一結果顯示,教師、畢業生和企業的分歧較大。這可能是因為教師多數從事教學和科研等理論工作,現行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和體系完整,邏輯性強,所以對此的認可度較高。畢業生由於從事的是具體工作且工作視野較窄,對實用性要求較高,導致對這一體系認可度很低。而企業既注重實用性,又要求員工有較寬的知識視野,所以認可度居中。企業和畢業生的認可度的差異還有可能是一些畢業生學了計量經濟學卻不會應用,就誤以為在工作中沒有用途。

2.對現行各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評價

在指導教師中,19位(佔90%)對現行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評價依次是:單方程模型、單方程模型的擴展、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聯立方程模型。在畢業生和企業中,贊同這一順序的比例分別是80%和75%。

這表明,教師、畢業生和企業三方對現行教學內容的各部分的實用性評價高度趨同。説明教師、畢業生和企業三方儘管視野和立場各不相同,但對現行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評價基本是一致的。為什麼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和聯立方程模型這兩部分內容的實用性被調查三方放到了最後?原因可能是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內容是需求函數模型、生產函數模型、消費函數模型、宏觀經濟模型,這些內容雖然冠以“應用”的名稱,但實際上對於去企業工作的畢業生用處很小,但對做理論研究的人士卻很有用。聯立方程模型主要是運用於宏觀經濟分析中,這部分知識對於去一般企業的畢業生確實用處不大,而對去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就業的畢業生用處較大。

在調查中,當被問到“你認為最有必要添加和刪掉的內容分別是什麼”,17位教師(佔80%)認為應添加單位根檢驗和協整分析,而在畢業生和企業中,80%和90%認為應添加傳統時間序列分析。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做研究中,會較多地用到單位根檢驗和協整分析,而畢業生和企業從事實際工作,會較多地用到傳統時間序列分析來做簡單的預測。70%的教師認為應該刪掉的內容是聯立方程模型,80%的畢業生和90%的企業做了同樣的選擇。這是因為教師中做宏觀經濟分析的也是少數,聯立方程模型已經成為現行體系中的“雞肋”。

3.對現行教材呈現方式的評價和建議

在指導教師中,約50%的教師對現行教材的呈現方式不夠滿意,而在畢業生和企業當中,這個比例達到了90%和80%。這可能是因為教師主要從事理論工作,對呈現方式的活潑性要求不高,而畢業生和企業主要從事實際工作,更要求教材淺顯易懂,使學習者儘快掌握知識並投入應用。

4.對推行案例教學的態度

在指導教師中,支持進行案例教學的比例為60%,在畢業生和企業中這個比例高達90%和95%。這説明教師、畢業生和企業三方都支持開展計量經濟學的案例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但對案例教學的態度還是有較大差異,這主要源於各方對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差原因的看法不盡相同。如70%的教師認為,目前學生不會運用計量經濟分析,關鍵問題不在於是不是進行案例教學,而是學生對做練習和寫小論文態度不認真,應付差事,只想在課上聽聽,通過考試即可。而計量經濟學的應用性很強,不試圖去用它,學完後很快就會忘得精光。而80%的學生認為自己不會用計量經濟學,主要是因為教師在課堂上過多地講授理論,而對如何應用關注較少。

三、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由本次調研的結果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現行的計量經濟學教學體系和內容偏重於培養理論人才,不能完全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調查結果表明:計量經濟學的知識對畢業生在企業中的工作是有較大用處的,但各部分知識的實用性差別較大,而現有的計量經濟學教學體系在一些實用性很強的內容上沒有涉及或涉及較少,對一些實用性很弱的內容又強調過多。如包括趨勢模型、指數平滑法等內容的傳統時間序列分析,對於學生參加實際工作用處較大,但在教學體系中沒有安排,而對於聯立方程模型和應用經濟模型這兩部分內容,對於學生參加實際工作和撰寫畢業論文的用處非常小,但教學體系卻安排了較多的內容。

2.現有教材的編寫體例和呈現方式偏重於理論的嚴謹性,不能完全滿足學生掌握技能的需要。現有的計量經濟學教材的呈現方式基本上都是先介紹理論和理論的推導,再介紹理論的應用,而且往往重點在理論的介紹和推導。由於理論的分析和推導對於經濟類專業的學生來講過於煩瑣,會讓學生對學習計量經濟學產生恐懼和厭煩。再者,這樣的呈現方式會讓學生誤以為一定要把理論弄清楚,才能往下學習如何應用,導致有不少學生被理論困擾,花了大量時間,繼而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失去了信心和興趣。

根據這次調研結果,可以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1.從學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際出發,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內容加以調整。具體做法是將聯立方程模型和應用計量經濟模型的內容刪去,將傳統時間序列的內容加上。這樣,既不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增加課時,又能夠提高學生所學知識的有用性。

2.在課程教學中,為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對教學重點和方法的介紹可以採取有別於教材上的方式。如可以採取先介紹這部分內容的用途和用處,然後再介紹如何應用,最後對理論和理論的推導簡單介紹即可。最好是能結合各專業特點,展開部分課時的案例教學,讓學生學生運用計量工具來分析問題。

3.如果可能,最好是根據本校的情況,編寫適應本校學生要求的教材,教材不求內容的深度和全面,實用即可。實現對現行教材的呈現方式的變革,以增強教材內容的可讀性,讓學生在感受計量經濟學的用處中學習它。

4.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事情。教師要努力去教,學生也要努力去學和用。缺乏哪一方的配合,效果都不會好。因此,要對學生強化要求,對平時作業和小論出硬性規定,督促學生邊學邊用計量經濟學,以此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經濟學畢業論文 篇三

關鍵詞:經濟學專業;畢業論文;質量評價

收稿日期:2013-06-20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編號:[2012]-JKGHAB-0028)

作者簡介:吳豔芳(1970- ),女,河南工業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與評價、農村金融與產業投融資。

經濟學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是經濟學類專業本科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實現經濟學類專業培養目標的關鍵步驟。畢業論文寫作旨在檢驗學生對所學經濟學類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專業研究水平,提高分析和解決經濟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專業素養。

一、評價方法與原則

在量化評價過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評價結果宜粗不宜細。作為一門課程的成績,經濟學類專業畢業論文成績的評定可以實行百分制,也可以實行等級制,但百分制的評價劃分等級過多,評價結果過細,反倒是等級制更合適些。可以將畢業論文評為若干個等級,如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個等級,也可以評價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或ABCDEF等六個等級。成績只能作為評價學生之間論文寫作水平、層次、質量有差別的一個方式,所以評價宜粗不宜細。

(二)科學性。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的構建要能夠評價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高低,特別是能夠評價出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畢業論文的寫作態度、經濟相關問題的研究能力、對經濟學專業論文的寫作能力等。影響經濟學類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作為一個課程作業的話,它沒有標準答案,甚至連標準格式都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因此,要有科學的評價方法和評價體系,既要將重要的影響因素和評估指標都找出來,在評價體系中體現,也要將非重要的因素剔除,避免因注重細枝末節而使評價有失偏頗。評價指標體系和結果要能反映學生畢業論文的水平和差異。

(三)可操作性。畢業論文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要有可操作性,也就是教師根據學院的評價體系能夠對學生的論文進行客觀評價,而不能簡單給出一些指標,卻無實際可操作性。如有的學校給出的評價指標裏有論文撰寫水平,事實上畢業論文的撰寫水平要體現在很多方面,這要有多個指標才能體現;有些學校評價指標裏有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在論文的一些環節,需要通過對論文的評價來體現學生的能力,而不能直接用能力來評價學生的論文質量。

(四)專業特色性。畢業論文的評價要因專業而有所差異。有些綜合類高校往往對學校所有專業的畢業論文設定相同的評價指標和標準,沿用相同的評價方法和原則,忽視了專業特點和專業差異。事實上,經濟學類專業的畢業論文與其他理工類專業、文史類專業具有不同的特點,如它與實際生活結合更加緊密,具有顯著的應用性特色。

二、論文選題質量

選題是畢業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選題質量是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但並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應將選題作為畢業論文評價指標。畢業論文評價是對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打分,是學生成績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是對教師分配題目進行研究,選題的質量是由指導教師的水平和責任心所決定的,跟學生無關,當然不能將選題質量的高低作為一個評價指標。但如果選題是由學生確定的,或主要由學生確定,那選題必然成為畢業論文評價的一個指標。

筆者認為,經濟學類畢業論文的選題至少應有以下四個標準:一是要有研究價值,即論文選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或能夠指導經濟生活的實踐,這是選題的前提條件。二是選題要有實實在在的研究內容,避免空的問題。在經濟社會中,雖然有許多有研究價值的選題,但受閲歷、能力、見識、知識面等影響,學生往往找不到真實的選題,導致選題過空。三是大小適宜。經濟學專業畢業論文常見的是選題過大。過大的選題將導致沒有研究重點,受學生知識結構、研究能力和論文篇幅所限,很難有真正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四是與專業的相關度。在論文寫作之前的選題輔導中由指導教師把握,對於不合要求的選題不予開題,不允許學生寫作。

三、論文結構

作為本科畢業論文,一定要結構清楚、連貫,各部分之間要有邏輯上的聯繫,必須是標準的學術寫作規範。但是否一定要有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或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所以我認為作為本科學生,如果能夠提出問題,並將問題論述清楚就可以了,並不一定要解決問題,或者並不一定要解決發現的所有問題。經濟學類專業畢業論文常出現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的三段式論述,看起來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能作為畢業論文評價的標準,更不能作為唯一的標準,應該允許學生寫發現問題式的論文。

四、研究方法

經濟學類專業畢業論文的研究方法很多,而現在數學化、實證化的趨勢非常明顯,現在高水平的期刊徵稿時非常看重論文中數學方法、計量模型的運用。畢業論文指導和評價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多關注實際問題,學會用事實反映問題,包括典型案例剖析、相關統計數據分析、實地調查結果等,而不必將是否用數學模型作為評判論文質量優劣的一個指標。當然,如確有能夠用數學模型進行研究和畢業論文撰寫的學生,可以給高分,因為這表明該學生的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

五、創新性

創新是所有研究都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創新也就沒有了研究價值,本科畢業論文也是如此。所以,在經濟學類專業畢業論文評價指標中,創新性是不可或缺的。提出理論問題並解決往往會帶來方法論上的創新並導致一個新的分支學科的誕生,這是創新;發現實際問題並解決也是經濟學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式,因為經濟學在本質上是一門應用科學,運用經濟學理論來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具體問題是經濟學的根本任務。同時,在解釋或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原有的理論框架無法適用,就可能導致理論的創新。但在找創新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求的尺度,因為研究的創新可以體現在研究視角的創新、研究方法的創新、研究領域的突破、研究對象的差異。對於普通高校的本科學生來説,有哪怕一點的創新就足夠,不能用研究生論文甚至經濟學專家的標準來要求。

六、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指就某一時間內,作者針對某一專題,對大量原始研究論文中的數據、資料和主要觀點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提煉而寫成的論文。綜述屬三次文獻,專題性強,涉及範圍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時效性,能反映出這一專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較高的情報學價值。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前人成果上的延伸,都是對前人研究領域、研究方法或研究視角的擴展或修正。對於進行經濟學問題研究的本科畢業生來説,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並形成文獻綜述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一是可以檢驗學生對相關研究領域的瞭解程度,避免低水平的重複研究;二是可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學習到課堂所未能涉獵的專題研究;三是評價學生論文創新程度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文獻綜述應該成為畢業論文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七、答辯環節的成績評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biyemuban/wnwp7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