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教學論文模板 >

國小《道德與法治》教學論文

國小《道德與法治》教學論文

資源整合運用,讓課堂成為生活場

國小《道德與法治》教學論文

——國小《道德與法治》教學論文

在最新版的部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中,融進了許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容易與日常生活產生聯繫,有利於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但教材內容由於各年級知識點編排的原因,顯得相對比較零散,如果教師僅僅以教材作為教學內容,不僅看起來比較單薄,而且會使學生學習到的內容看起來較為零散,“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課堂”的理念告訴我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裏,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資源,讓生活的陽光照進德法課堂,讓德法課教學走入生活,真真切切地反映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能夠更好地生活,因此我們要關注學生的真實生活,有效整合各種資源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一、迴歸自然、舒展生活,營造快樂自由的生活場。

《道德與法治》課程要面向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學時,我們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同時把社會生活引到課堂教學上,正確引導學生愛生活,把《道德與法治》融入學生的生活中,以學生的生活現實為素材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例如,教學《美麗的冬天》這一課時,一場大雪過後,我先帶領學生到學校的勞動實踐基地“潤豐果園”去觀察欣賞濃粧素裹下各種果樹不同的風姿,看着眼前的冬日美景,他們不由得讚歎:“欲把潤豐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讓學生真正體驗到了冬天的美麗,也體會到了“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豪邁氣魄和昂揚的生命力,從而激發出學生積極勇敢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困難。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呈現、表達冬天的美麗,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冬天的樂趣,再進行討論、交流、感悟,這樣既讓學生感受到了冬天帶給他們的快樂和大自然的美景,體會到了冬天的魅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樣快樂自由的生活場中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二、啟發誘導、回味生活,體驗温暖幸福的生活場。

教材中有很多設計,讓學生敍述自己的生活經驗,展現或者共享別人的生活情境。這樣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回憶現有的生活經驗獲取有道德運用價值的信息,不只是為了導入教學的需要,而是掌握將“回味”生活作為向生活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使學生在遇到困惑時能想一想自己及同學的經驗,從而尋找到解決困難的方向。因此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手段,啟發學生激活記憶深處的生活片段,使學生有話可講有感可發,使教學自然融入生活不再乏味枯燥,不經意間讓學生在回味生活中受到了教育。

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父母有多愛我》這課時,我設計了“誤解的愛”這一環節:“父母的愛是對於我們來説就如汩汩的清泉,又如和煦的春風,但有時父母做的一些事兒,或是一些個人行為,會使我們不可以瞭解,感覺不舒服憋屈,乃至感覺父母不善待自己。您有那樣的歷經嗎?”我讓小朋友們在工作組內溝通交流,回憶對父母的不理解,回味無窮自身的苦惱,小朋友們溝通交流得十分熱烈,學生們的感情獲得了發泄。隨後我再設計方案了父親寫給孩子小雨的一封信,讓小孩聽一聽父母的心裏話,去體會父母的愛。在這個體驗温暖幸福的生活場中,學生根據回味平常與父母的一點一滴,感受父母的愛,學生的感情獲得了提升,達到了很好的教學實際效果。

三、創設情境、體驗生活,感悟智慧成長的生活場。

生活有着它自身的運行軌跡,有時很難完全按照預定方案而展開。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教育活動,對於人成長的重要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使學生通過教師所設計的教育活動而獲得發展,這是教育生活有別於日常生活的地方。因而,教師必須創設情境並優化情境,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教學方式和學生學情,在課堂上營造富有生活氛圍的情境,給教學活動打上鮮明的生活印記,實現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的深度融合。

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大家排好隊》這課時,為了很好解決“既要守規則又要懂謙讓”這個難點,我設計了情景劇《遇到尿急怎麼辦》:小亮堅持不許尿急的同學先上廁所,演尿急的學生表現出立刻要尿在身上了的樣子。在此情境下,有的學生説:“要讓尿急的同學先上廁所。並説明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讓還是不讓,當時尿急的同學都要尿褲子了,應當讓”,有的學生卻説:“不讓,並用排隊規則來説明要守規則”,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守規則也要懂謙讓,它是一種生活中的智慧”,這種道德兩難情景就更容易體現出道德判斷的價值;同時,對學生開展情商教育,讓學生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在突破本課的難點時促進學生在智慧成長的生活場中實現教學目標。

四、榜樣學習、浸染生活,涵育責任擔當的生活場。

“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我們現在常説的“對標”實際就是強調榜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意義獲取與理解的重要方式,榜樣具有示範效應,可激起人模仿的學習動能,“對標”是最常見的品德教育方式;無數個榜樣故事,都承載着人類精神文脈,並將其世代相傳,這一點古今中外無一例外,榜樣的一言一行,對尚處於形象思維階段的學生來説能夠具體化人的理想狀態。

在教學《在“責任”中長大》時,我以曾經教過的一名學生為例:這名學生由於父母離異,把她當成了包袱,誰也不管她,於是就她在外婆家撫養,在讀國小五年級時外公去世,不久外婆也得了重病,癱瘓在牀。但這位學生頑強不屈地“扛”起了這個家,每天早晨5點多就起牀,做飯給外婆吃,然後喂外婆服藥,再趕到學校學習從來沒有遲到過。中午,她還得趕緊回家做飯給外婆吃,再幫外婆做些家務活。每晚,當同學們已經睡了,這位同學還正忙着幫外婆擦身體,清洗換下來的衣物。就是這樣的生活、學習環境下,她的學習成績卻仍能在班級遙遙領先。這樣的一位同學,她是如何做到這樣的呢?我講着講着,全班安靜極了,有的同學已經在低聲抽泣,每位同學都被這名學生的感人事蹟所“浸染”,在此氛圍下,形成了學生責任擔當意識的生活場,大家紛紛表示要向這位同學學習,自覺樹立起對家庭的責任意識,懂得自立自強。

五、活動參與、探究生活,構建積極主動的生活場。

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藴含於生活中,教育必須運用在生活中才能產生效應。新課程改革尤其重視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具有個性的探索成長過程。另外,從學科教學的本身所具有的屬性來看,道德品質的形成與可持續發展需要通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善於探究能力,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來實現社會規範及秩序意識的內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組織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課堂實踐活動,構建一個學生積極參與的生活場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主探究。

在教學《心中的“110”》這一學時,設計了下列生活情景,讓學生在主題活動中意識到心中有“110”是多麼的的關鍵。主題活動:演一演,我是小童星(從小故事感受心裏的110的關鍵作用),師:蔣宇同學一個人在家的情況下應用了心裏的110抓住了壞人!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大家來演一演,演出以前可以看教師的規則(提供規則:1.迅速默唸書63頁《智捉小偷》,掌握小故事內容。2.在四人小班課程內分人物角色演一演。)。師:“感謝小朋友們精彩紛呈的演出!從小朋友們的演出中,你覺得蔣宇是個如何的小孩?”學生説,師正確引導:“瞭解不可以與壞人立即?要先維護?再想辦法?這就是機敏解決,”師:如果是你看到了,你能該怎麼辦?學生迴應:打“110”,師:為何打110,不立即往前搏殺?學生迴應,師評價:“哦!應對強勁的對手,我們都是肯定不可以跟他搏殺,一定要想?先維護?愛動腦筋、愛思索的同學,教師喜愛”。

“生活即教育”理念觀照下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是立足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觀念,着眼知情意行合一的全面性觀念,注重學生社會活動的實踐性觀念,建構的有效教學課堂,它有效整合運用各種教育資源的開放性教學德法課堂。這樣的課堂教學思路,既為廣大教師所認可,又為全體學生所能接受,唯此,《道德與法治》課堂真真正正變成了學生們喜愛的、真實可信的生活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aoxue/gz78w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