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經濟論文模板 >

宏觀經濟學論文【精品多篇】

宏觀經濟學論文【精品多篇】

宏觀經濟學論文【精品多篇】

宏觀經濟學論文 篇一

(一)嘗試教學

嘗試教學是一種讓學生在舊知識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的教學程序結構。其基本特徵是“先試後導、先練後講”。嘗試教學法能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法。例如,宏觀經濟學中投資這個概念對初學者來説很容易造成困惑,而投資問題在宏觀經濟學中十分重要。對投資的正確理解,是掌握宏觀經濟學基本原理的關鍵。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講、學生聽,學生還是難以把握投資這一概念。因此,筆者在教學中用嘗試教學法,先一開始要求學生進行嘗試練習,使學生處於主動的地位。一旦學生在嘗試練習中遇到困難,發現投資與日常生活中投資的含義不同,學生便會主動地自學課本或尋求教師的幫助,學習便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然後教師導入新課,在新授課過程中使學生把握投資與資本的含義及其相互關係,投資與日常生活中投資的含義不同,懂得經濟學中的投資是指廠商購買資本或對資本的需求,是廠商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的支出,明確要從資本的角度來理解投資。最後,教師再次進行課堂作業並給予課堂小結,以此鞏固對投資的理解。採用嘗試教學的關鍵是兩次嘗試題的設計,達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嘗試題以發散型的多元思考題型呈現,與課本或學習材料的例題相似,便於學生藉以自學課本或學習材料,共同討論和嘗試解決問題。進行第二次嘗試練習時,可配合課本的題目來進行,利於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二)自學輔導教學

自學輔導教學強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學教材內容,自己練習、檢查並改正錯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輔導教學的具體步驟包括:啟發引導、閲讀課本、自做練習、知道練習結果、教師小結。自學輔導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滿堂灌,把教學從着重灌輸知識、技能轉變為着重培養學生獨立的閲讀能力、審題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例如,宏觀經濟政策的實踐這章內容,理論性強,沒有什麼數學模型,同時對學生來説並不是全新的內容,如果在教學中採用滿堂灌的方式,教師講、學生聽,課堂教學必定顯得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嘗試用自學輔導教學法,先從舊知識引發新問題,提出問題:你們在上章中瞭解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效果,那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在實踐中是如何實施的呢?由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再讓學生閲讀課本,該做練習時做練習,並核對答案。最後,教師小結,糾正錯誤,解決疑難問題。再比如,GDP的問題也難以把握,在教師講授GDP的概念之後,為使學生全面把握和增強理解GDP,以及有關GDP的評價問題,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由學生自己查閲相關文獻,蒐集資料,製作成PPT,來講授相關內容。在學生講述之後,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最後要求學生提交學習心得。採用自學輔導教學的關鍵是將課堂大部分的時間交給學生,教師只需巡視課堂,不打斷學生的思維,只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並發現共性的問題。小結時,做到有的放矢,糾錯解疑,規範學生做題,梳理知識使之系統化。

(三)專題討論教學

專題討論教學是通過專題討論的方式實現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和思維能力鍛鍊的一種教學模式。專題討論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能夠挖掘學科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並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綜合知識的能力。對於一些學生相對熟悉的、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專題討論教學法可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專題討論教學的具體做法是:首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教師設計好多個專題,讓每個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專題,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然後給學生1~2周的時間收集資料,並利用本章學習的知識進行分析討論。接下來將每個小組討論的結果用PPT的形式展示,派1~2代表做演講。同時,課堂隨機抽取幾位同學做評委,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點評打分。最後由老師做總結髮言,分析討論的結果,並對該專題進行更深入的陳述。同時要求每個小組根據課堂討論對專題報告進行修改,每個組員提交1份個人研究報告,小組提交1份總報告。例如,在講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時,可以先讓學生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在課堂討論當前我國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以及通貨膨脹對我國勞動者、企業主等階層的影響。在講消費理論時,要求學生查閲中國儲蓄資料,分析中國老百姓為什麼喜歡儲蓄?在講宏觀經濟政策分析時,要求學生查閲資料,以我國上世紀90年代至今為時代背景,討論政策組合的實際應用情況等。採用專題討論教學的關鍵是教師應該精選專題,控制好學生陳述的時間,把握課堂節奏,帶動氣氛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自主學習教學中注意的問題

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優勢明顯,體現了以學生為本、師生平等的教育理念,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獨立性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但也有其侷限性,比如,教學難度增大、教學結構鬆散、教師的指導地位難以保證等等。筆者認為,要揚長避短,在宏觀經濟學自主學習教學安排中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證足夠的授課學時

自主學習教學不否定理論講授的作用,宏觀經濟學課程的難度和複雜性,使得宏觀經濟學的本科教學應當以理論講授為主。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宏觀經濟學》本科課程的授課時數約51學時,這隻能保證講授最基本的宏觀經濟學理論。為順利實施教學範式改革,運用自主學習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拓展教學內容,必須在原有授課學時的基礎上至少增加16課時,即每學期至少達到68學時。

(二)培養學生數據收集和處理能力

實證分析是宏觀經濟學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要想做好實證分析,學生必須具備收集和處理數據的基本能力,這也是宏觀經濟學教學範式改革順利實施的保證。因此,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利用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庫等公共資源收集數據,並傳授一些基本的處理原始數據的方法等。例如,在講“國民收入核算”、“失業與通貨膨脹”時,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國家統計局數據庫,蒐集中國名義GDP、GDP平減指數、GDP增長率、失業率、CPI、PPI等數據,讓學生對中國經濟的運行有總體的認識。在講“宏觀經濟政策分析”、“宏觀經濟政策實踐”時,其中涉及貨幣政策問題時,則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庫,蒐集中國曆年貨幣供應量的相關數據,讓學生大體瞭解中國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

(三)建立科學的學生考核機制

實施教學範式改革,應當糾正以考試成績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的偏差,擴大評價的內涵和範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並重。因此,《宏觀經濟學》課程科學考核的標準應是多重的,豐富學生平時成績的考核方式。在考核中應注重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課堂研討與辯論的表現、自主查文獻講課的表現、課程作業的表現等。着重評價學生掌握方法和能力的程度,考察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四)加強教學團隊建設

實施宏觀經濟學教學範式改革,其教學難度超出一般意義上的教學方式,增大教師的工作量,對教師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既要精心設計、策劃,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又要對學生的學習內容、分析方法、觀點建議及時給予指導,由課堂任課教師一人獨自難以承擔。因此,《宏觀經濟學》教學範式改革,應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任課教師負責課堂講授,每一章的自主學習教學改革方案的實施由課程教學團隊的每一位主講教師分別負責,充分利用不同教師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專業背景等以便達到更好的效果。

宏觀經濟論文 篇二

從國外成熟證券市場來看,證券市場運行週期與經濟運行週期是一致的。我國證券市場處於初級階段,情況比較複雜,存在長期背離,但近來趨同傾向逐步顯現。

1、我國證券市場週期運行趨勢

回顧歷史,中國證券市場起步晚、時間短,1990年年底至今的20年中,證券市場的第一週期是從1990年開始的,1990年12月至1993年2月為週期的上升點,下降階段為1993年2月至1996年1月;第二個週期是從1996年1月至2005年9月,其中上升階段是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此後股市出現了較大的下跌行情,持續了4年多。2005年6月至2007年股市短期上升,但是2007年以後我國股市隨着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呈現跌宕起伏。由於證券市場正處於國家主導的市場構建當中,所以週期更多表現為政策週期而非宏觀經濟週期。證券市場出現的幾次動盪主要是有國家政策推動,而非經濟推動。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股市逐步走向合週期化的趨勢。我國宏觀經濟週期運行趨勢經濟週期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其中,復甦和繁榮階段構成了經濟週期中的擴張期,而經濟的衰退和蕭條階段則構成了經濟週期中的收縮期。在這裏我們選取與證券市場相對應的經濟發展週期進行對比分析,分別是1991年至1999年之間的一個週期,以及2000年至2007年的第二週期。在第一輪宏觀經濟發展週期(1991-1999年)中,1991年-1992年味經濟的上升期,1993年-1999年味下降期。宏觀經濟在經歷了1978年-1991年的增長高峯後,並未進入週期性低谷,而是以小幅緩收為基調。從1993年下半年步入經濟收縮期,GDP增長率平均每年下降僅1個百分點左右。2000年以來,中國各項經濟指標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回升,經濟增長率也由1999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11%。預示着新的一輪經濟週期上升階段出現。2003年下半年以來,物價開始出現上漲的趨勢,直至2008年第三季度,政府通過宏觀調控以控制物價上漲及信貸過快增長的趨勢,中國經濟擺脱了通貨緊縮的狀態。中國宏觀經濟步入由於重工業化所帶來的高增長週期。總體來看,我國經濟連續在10多年保持高速增長,雖然當前我國經濟正在經歷宏觀調控的考驗,國際經濟形式不穩定,我國的經濟結構正在進行調整,風險依然存在,但是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未來經濟可能還有20年的持續高增長。

2、二者之間的相互關聯

從根本上説.股市的運行與宏觀的經濟運行應當是一致的,經濟的週期決定股市的週期.股市週期的變化反映了經濟週期的變動。我國證券市場由於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主要是以政府的政策調整調控為主,出現了很多背離經濟週期發展規律的現象。隨着市場的成熟,國家對經濟與證券調控手段的變化以及證券監控力度的加大,經濟與證券市場的關聯度逐步加大。縱觀中國證券市場週期與宏觀經濟週期,在1996年以後出現了背離,股票價格指數並未體現出宏觀經濟先行指標的功能。由於這種背離的存在,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週期與宏觀經濟發展週期並不完全吻合,但是隨着經濟發展的成熟,根據國際一般看法,未來的證券市場與宏觀經濟形勢將逐步趨同,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良好態勢將帶來證券市場業績的回升。

二、影響證券市場走勢的宏觀經濟因素

宏觀經濟走勢是影響證券市場水平變量和波動性的最基本因素,國家宏觀經濟發展主要看經濟走勢、貨幣供應量、利率等幾個方面的指標,這幾個方面的影響對於證券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1、宏觀經濟走勢的變化對證券市場的作用

從理論上講:宏觀經濟的週期決定證券市場發展的週期,證券市場的變化反映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在經濟衰退時證券市場低迷,在經濟危機時證券市場達到最低迷期,在經濟復甦是證券市場逐步回升,在經濟繁榮時證券市場大幅上漲。但是在實際運行中,經濟走勢與證券市場的走勢並不是完全同步的,甚至由於其他方面的原因還會出現宏觀經濟與股市價格週期背離的現象。例如在2001年10月份,我國2002年前三個季度GDP上漲7.9%,但是同期證券市場指數跌幅達到7.9%,二者走勢正好背離相反的方向。這主要是因為受到其他因素影響,以及證券週期變化的相對獨立性造成的。

2、貨幣的供應量變化對於證券市場的影響

一般來講,貨幣供應量與證券市場理論上應該是成正比,即貨幣供應量增大則股市上漲,貨幣供應量減少則股市下跌。國家一般在經濟出現通貨膨脹的時候,採取貨幣緊縮政策,使得股市的價格下降,在通貨緊縮時期,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促進股市上揚。但是,貨幣供應量的調整到目標的實現之間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這種手段本身就是對經濟進行調控的間接形式,在過程中貨幣當局本身並不能直接控制和實現諸如穩定、增長這些目標,它只能藉助於貨幣政策工具、設置中介指標並通過對中介指標的調節和影響最終實現政策目標。其中會有很多不可測、不可控的干擾因素影響。所以,國家的貨幣供應量的調整變化有時候與證券市場的變化並不同步。例如1994、1995、1998這三年,上證指數的增幅都是負數,而同期我國的貨幣供應量的增幅分別是34.53%、29.47%、14.87%。原本是強相關的兩項指標,卻出現了背離現象。

3、銀行利率變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一般來説,股市價格與銀行利息率成反比,利率下降時,股票的價格就上漲;利率上升時,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場的關係,也成為股票投資者據以買進和賣出股票的重要依據。但是我們也不能絕對化。在股市歷史上也有特殊情形。當股票行情暴漲、暴跌時時,利率的調整對股價的控制作用就不會很大。1998年12月,央行決定第六次降低存貸利率,一年內三次降息在歷史上也屬罕見,但是這次降息沒有對股市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1999年6月10日,央行宣佈第七次降息,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分別下調1個、0.75個百分點,市場的直接反應卻呈現逐步減弱之勢。

4、匯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外匯行情與股票價格有着密切的聯繫。一般來説,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是實行升值的基本的方針,股價就會上漲,一旦其貨幣貶值,股價隨之下跌。所以外匯的行情會帶給股市很大影響。在1987年10月全球股價暴跌風潮來臨之前,美國突然公佈預算赤字和外貿赤字,並聲稱要繼續調整美元匯率,從而導致了股價暴跌風潮。隨着我國的對外開放不斷深入,以及世界貿易的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股市受匯率的影響也會越來越顯著。

三、證券市場與宏觀經濟聯動性現狀

1、證券市場與商品市場聯動性趨增

回顧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歷程,透過與經濟週期相背離的主線,依然可以發現證券市場也曾出現與經濟週期的短暫迴歸。在股市週期與經濟週期背離的情況下,股市點位越高,藴藏的風險越大,上升的阻力也越大,產生迴歸的內在需求也越強烈。1991年至1996年,我國的證券市場與經濟發展同時高速發展,呈現出一致趨同的走勢。1996年12月股市與經濟週期背離過大,受到股市政策的調節,產生迴歸。1997年5月至1997年9月,股市週期與經濟週期背離過大,受到股市政策的再次調節,產生第二次迴歸。1998年6月至1998年8月,股市週期與經濟週期背離程度過大、時間過長,產生第三次迴歸。雖然這一時期宏觀方針較好,呈現幾年以來少有的一致向好的運行態勢,但股市與經濟週期背離過大,於是在經濟週期的內在決定作用下,開始脱離政策週期,向經濟週期做合理的迴歸。1998年11月至1999年5月,因股市政策從緊,導致第四次迴歸。2001年6月,由於經濟在2000年回升之後又一次出現下滑,而股市卻屢創新高,炒至2245點,為了消除泡沫風險,不得不推出查資金、查違規及國有股減持等利空的股市政策,使股市連續下跌,向經濟週期迴歸。近年來,隨着我國證券市場的成熟,以及宏觀經濟形式的好轉,金融危機以後的經濟中國經濟出現積極向好的跡象。2010年上半年南華商品指數和恆生指數、上證綜合指數的累積收益率走勢基本一致,幾乎出現同步上漲和同步下跌的現象,商品市場和股票市場的聯動性越來越大。

2、聯動性趨增的原因分析

證券市場應該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但實際上並不完全。根據證券市場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係,它們之間的聯動本來就不一定是完全同步的,因為證券市場的運行週期有其獨立性原因在於,股市投資具有一定的預期性,買入股票和賣出股票均包含着投資者對未來經濟走勢的預測。因此,往往在經濟過熱還未滑坡時,股市先下跌,而在經濟觸底,還未回升時,股市先反轉。經濟週期決定股市週期這一特性往往是從兩個週期的同向運動與反向運動等不同方面表現出來的:經濟過熱,股市下跌;經濟收縮,股市繼續下跌;經濟觸底,股市上漲;經濟回升,股市繼續上漲。

宏觀經濟學論文 篇三

[關鍵詞] 經濟學 引文索引 國外學術著作 學術影響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369(2010)1-0160-13

引言

建國60週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經濟學著作 總結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特點、方法及規律等等,從而更好地指導經濟建設實踐。經濟學在 我們國家的發展較之發達國家相比要晚,學科體系的成熟程度、理論的前沿程度、研究方法 的先進程度都較之國外先進水平都要稍遜一籌,因此對於我們來説,如何更好地學習國外經 濟學著作中的優秀成果,發展與完善我國的經濟學理論,更好地指導我國的經濟建設將變得 日益重要。

200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指出,我國人文社 會科學論文的引用文獻中,圖書形式文獻(包括著作、彙編、法規文獻、標準)的比重接近60%。在經濟學研究領域,圖書資源有着其他資源不可替代的學術參考價值。因此挖掘經 濟學領域最有學術影響的圖書,對經濟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指導意義。

社會科學發展的跨學科性在經濟學領域體現得尤為顯著,經濟學研究需要參考大量的非經濟 學領域成果,因此本文根據經濟學論文的引用文獻統計選出的圖書,包括一些非經濟學著作 ,這些圖書雖然不屬於經濟學領域,但它們在經濟學研究中同樣發揮了很大作用,故我們同 樣把它們作為對經濟學領域產生重要影響的著作。

經濟學領域最有學術影響力的圖書概況

為了更合理地討論經濟學領域的圖書影響力,我們藉助《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根據總 被引60次及以上或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標準選擇了330種在經濟學領域影響較大的圖書,[注:一本著作可能會被不同出版社出版,而且都有較高的被引數量,本書將這種情況下的 著作視為不同的圖書加以選擇,因此330本經濟學入選圖書會有同名出現;若一本著作被同 一家出版機構在不同年份出版,本書視為同一本書,並將每個版本的圖書被引數相加。]這330種圖書被引篇次共計52309次,佔經濟學論文引用的圖書總被引次數的14.64% 。為了更 科學、客觀地分析不同類型圖書對經濟學領域所產生的不同影響,我們將這些圖書分為5類 :領袖著作、歷史文獻、工具書、國外學者著作(含譯本)、國內學者著作。

通過對各類型入選圖書數量、被引篇次、所佔比例及篇均被引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①領袖著作在篇均被引方面獨佔鰲頭,這説明馬克思主 義、毛澤東思想為代表的領袖著作等對經濟學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②歷史文獻、工具書的被引種數少,但篇均被引次數較高,這説明對經濟學發展產生影響的歷史文獻、工 具書的數量較少,但是這些少數的歷史文獻、工具書帶來的影響較深遠;③國內學術著 作的被引種數高於國外學術著作,但篇均被引次數低於國外學術著作,這説明我們國內的經 濟學著作數量不少,但整體學術水平和學術質量與國外學術著作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國外學術著作對我國經濟學研究的影響

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在資本主義發展的 各個歷史階段,都有不少學者對當時的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發表見解,形成某種系統的經濟 思想。作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表,歐美學者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它們的著作也廣為流傳,被我國諸多的經濟學學者參考、借鑑和引用。本章選出的對經濟學 研究有較大影響的330種圖書中,共有114本國外學術著作(見表1)。

為了更加詳細討論國外學術著作對我國經濟學研究的影響,我們將入選的國外學術著作按著 作的內容特徵大致分為微觀經濟學(17種)、制度經濟學(17種)、經濟理論及發展史(14 種)、產業經濟學(12種)、宏觀經濟學(11種)、貨幣銀行學(10種)、計量經濟學(7 種)、比較經濟學(5種)、西方經濟學(4種)、發展經濟學(4種) 、經濟學其他類著作等主題類型進行討論。由於篇幅所限,僅對各主題類型被引較多的圖書 做具體分析。

1-微觀經濟學類著作

本次入選的微觀經濟學圖書多達17種,在114種國外學術著作中的所佔比重為14.9%,這足以 證明微觀經濟學在經濟學中的重要地位。

《營銷管理: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被引252次)是微觀經濟學領域被引用次數最多 的國外學術著作。該書廣泛地應用於教學和實踐,由營銷管理的原理概念、分析營銷機會、制定營銷戰略、營銷計劃和組織執行、市場營銷等五個部分組成。引用該書的經濟學論文的 主題主要集中在:營銷理念、營銷策略、權變營銷、營銷轉型研究、體驗營銷模型、無形資 產的營銷、網絡營銷模式、政府營銷與區域經濟、新興產業的理解和改革等方面。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Firms,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 (被引182次)是入選的國外微觀經濟學著作中唯一一本原版學術著作。該書的作者Oliver

iamson被譽為重新發現“科斯定理”的人,使科斯的交易費用學説成為經濟學中異軍 突起 的一派,並匯聚了包括組織理論、法學、經濟學在內的大量學科交叉和學術創新。該書對於 產權制度結構、企業戰略聯盟和關係模式、創新供應鏈策略、國際貨幣制度、企業性質和制 度、網絡化市場、股票期權的博弈分析,企業理論與組織創新等領域有着較高的學術參考和 借鑑價值。

《微觀規制經濟學》(被引157次)的作者植草益先生是日本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根據西方 微觀經濟學和日本的經濟政策實踐,對有關規制政策的理論和運作問題,特別是經濟性規制 政策的目的、手段、結構、主體、價格規制、激勵規制等問題闡述得十分透徹。研究日本企 業規制、競爭性產業的價格規制、規制與放鬆規制等方面的論文對該書引用較多。

《專業化與經濟組織:一種新興古典微觀經濟學框架》(被引145次)從經濟對提高社會財 富生產能力的作用入手,認為小到一項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大到國家的經濟政策,再大到國 際貿易的制定,都需要經濟學的理論做指導,經濟佈局可以使市場運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同 時減少爭論,從而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重大的貢獻。該書對新興古典經濟學、企業制度的 專有性、企業集羣演進、產業結構成長模式、數量經濟、國外企業本質等主題領域的研究有 着較大的啟示作用。

錢德勒(dler)的《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被引105次)通過食品 工業、煙草工業、化學工業、橡膠工業、石油工業、機器製造業和肉類加工業中的大量資料 ,論證了現代大型聯合工商業的誕生乃是市場和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引用該書的經濟學論 文主題主要涉及經濟社會體制、企業理論制度、組織創新、家族企業控制權、企業生產力研 究和制度分析等領域。

《資本主義經濟制:論企業簽約與市場簽約》(被引98次)是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 mson)撰寫的專論交易成本的學術專著。該書通過對有限理性、資產專用性以及交易的研 究,分析了作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基礎的簽約問題(合同、企業行為)。引用該書的經濟學 論文主題主要涉及企業理論與公司職責、企業投資、沉澱資本與政權市場、企業制度分析 、企業併購等研究領域。

哈羅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的《所有權、控制與企業:論經濟活動的組織》(被 引97次)認為一個節省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制度框架和制度創新的空間是至關重要的,一 個國家的經濟制度安排、制度結構、制度框架、制度環境和制度走向決定了它的經濟績效。 該書對經濟學研究的學術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領域:企業制度與企業治理結構、企業產權和 所有權、企業組織資本、企業內收入分配等。

《微觀經濟學》(被引94次)是由美國經濟學平狄克(Robert yck)和魯賓費爾德( Daniel nfeld)合著的經濟學著作。該書在論述微觀經濟學理論時作了與眾不同的處 理,即着重突出了這一理論對於管理和公共政策決策所具有的相關性和實用性,通過80多個 較詳盡的案例來強調這一學科的實用性。該書對於調控理論模式、股份制企業改革、規模經 濟與規模擴張、多元化經營、政府的微觀經濟職能、外貿理論等研究領域有較高的學習、參考、借鑑價值。

2-制度經濟學類著作

在入選的對經濟學研究影響較大的114種國外學術著作中,屬於制度經濟學領域的圖書16種 ,所佔比重為14.0%,這充分説明了制度經濟學研究在經濟學領域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被引720次)精選了產權與新制 度學派名家的代表作13篇,集中反映了這兩個學派的分析特徵、重要假説和政策意義。對於 研究制度創新、新制度經濟學派、經濟轉型方式、企業所有權安排、公司監管體系、家族企 業產權、產權激勵、東亞貨幣合作等領域的學者來説,該書有很高的參考引用價值。

由柯武剛(Wolfgang Kasper)和史漫飛(Manfred it)所著的《制度經濟學:社會 秩序與公共政策》(被引373次)是經濟學論文引用最多的國外製度經濟學著作。該書從有 關人類知識和動機的基本前提入手,展開了一系列具有政策導向的討論,對制度本源與制度 演進進行了探索,分析了相關的比較制度。引用該書的經濟學論文涉及主題有:經濟補償制 度、消費制度本質、制度系統的關聯、制度創新分析、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分析等。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被引345次)是D.C•諾斯(h)的理論著作之一 。這本書的內容共分為三篇:第一篇“制度”主要探討制度經濟的方法基礎,解釋了制度的 基本概念;第二篇“制度變遷”闡述了制度變遷的一般理論;第三篇“經濟績效”着重分析 了制度對經濟績效的影響。我國經濟學學者在研究經濟發展的制度分析、銀行改革的漸進、區域制度創新、組織經濟績效、政府制度競爭等主題領域時,往往會引用該書。

Douglass Cecil North所著的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c Perfo rmance(被引134次)是所入選的制度經濟學領域著作中唯一一本原版著作,該書將內容 區分 為三大部分:制度、制度變遷、經濟成就,認為制度在人類生活當中並非是恆久不變的假定 ,制度會隨着人們交易成本的變化而修正,而且制度的變遷其實就是在幫助人們規避經濟行 為的交易風險,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制度的變遷也就不斷地隨着歷史的發展而積累,從而 造成對歷史的影響力。

《制度經濟學》(被引128次)是美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約翰•R.康芒斯(John R. Commons )的主要著作之一。該書集中地反映了約翰•R.康芒斯公開地為壟斷資本主義辯護的思想, 是制度學派的一部重要代表作。書中闡述了金融制度變遷、人學維度的制度研究、制度經濟 學方法論、財產製度、產權理論、制度變遷範式、制度設計、制度安排倫理、信息制度分析 等方面的內容,涉及這些主題的論文很多都引用了該書。

《新制度經濟學》(被引115次)是由冰島經濟學家埃格特森(Thrainn Eggertsson)所著 的一本關於新制度經濟的著作。埃格特森教授對經濟學各個分支中正在進行的制度研究進行 了調查,並提出建議,為這種建立在新古典模型上的強調共同依存的研究找到一種統一的方 法。在研究土地制度變遷、產權分析、制度演化、企業治理結構與經濟制度、政府制度創新 及職能、信譽的制度性研究等主題領域時,該書被較多地引用和借鑑。

科斯(Ronald e)在《論生產的制度結構》(被引111次)中指出生產的制度結構是 經濟系統的特徵,這對價格理論或微觀經濟學可能產生根本的改觀。科斯認為,現代經濟學 很大程度上是對斯密思想的形式化,但又過於關注斯密世界的理論而忽視非斯密世界的其他 方面。科斯通過自己的研究彌補了這一缺陷,同時也開闢了“契約與組織理論”的先河。該 書在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企業性質、新制度經濟學、企業技術創新、生產結構控制、企業聯 盟與虛擬企業、企業資產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等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企業,市場與法律》(被引106次)是科斯(Ronald e)的另一部經濟學著作,該 書收入了科斯的7篇論文,主要探討了企業的性質、邊際成本的論爭、社會成本問題等領域 。該書在資產專用性、知識產權管理、公司治理結構、企業契約理論、新制度經濟學革命、經濟自由決策權、企業體制成本等主題領域,具有較高的參考引用價值。

3-經濟理論及發展史類著作

入選的國外學術著作中,關於經濟理論及發展史的國外學術著作共有13種,佔入選的國外學 術著作的11.4%。

諾斯(h)的《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被引683次)是經濟發展及經濟史領域被 引次數最多的國外學術著作。該書首先在方法論上恢復了理論與歷史相結合的經濟學優良傳 統,其次形成了一個包括產權理論、國際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在制度 變遷,金融制度、社會變遷、土地制度歷史變遷、經濟人制度、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市場 經濟結構、知識經濟與經濟發展等諸多領域中的許多論文均引用了該書。

《經濟發展理論:對於利潤、資本、信貸、利息和經濟週期的考察》(被引348次)由美國 當代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mpeter)所著。該書以“對於利潤、資本、信貸、利 息和經濟週期的考察”作為副標題,涉獵範圍可謂極其廣泛,最具特色和最引人注目的 是熊彼特所提出的“創新理論”。引用該書的經濟學論文主要涉及以下主題領域:創新理論 、經濟增長理論、知識經濟、企業網絡化、企業家機制、信息時代區位論、動態比較優勢和 競爭力提升、制度演化和企業成長、產業空間集聚等。

馬歇爾(Affred Marshall)所著《經濟學原理》(被引326次)繼承了19世紀以來英國庸俗 經濟學的傳統,兼收幷蓄,用折衷主義的方法把供求論、生產費用論和邊際生產力等完美地 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完全競爭”為前提和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庸俗經濟學體系。 該書對當代經濟學研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學的發展研究、企業與企業 家理論、西方福利經濟學、不確定性經濟決策等方面。

D.C.諾斯(D h)和托馬斯(as)所著的《西方世界的興起》(被引249次) 是一本論述西歐上下近千年歷史的著作。作者提出了一個用以考察和説明西方世界興起的全 面的分析框架。對於研究西方社會私人財產權、中西方社會經濟結構比較、新經濟與經濟發 展的制度選擇、西方制度創新理論、制度創新與經濟增長、中外金融制度變遷比較等領域的 學者來説,該書具有很高的參考和引用價值。

《經濟學》是由保羅•薩繆爾森(Paul elson)和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haus)合作編著的,該書是經濟學的經典之作,其思想影響源遠流長,同時具有豐富的課後 輔導材料,重視核心分析與現實政策,並配有專門的中英文對照術語表。該書有兩個譯本入 選,高鴻業編譯的版本(被引291次)和簫琛主譯的版本(被引190次)。

由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litz)著,樑小民等翻譯的《經濟學》(被引147 次)反映了20多年來經濟思想革命,討論了完全市場、不完全市場、政策問題、充分就業的 宏觀經濟學、失業的宏觀經濟學、動態與宏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政策等問題。因此在宏觀 經濟學、經濟市場結構、經濟全球化、所得税理論、西方產業組織理論、經濟哲學等主題的 論文中,該書具有較大的參考引用價值。

肖()所著的《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被引107次)將金融發展理論與貨幣金 融理論融合起來,不但探討了經濟發展與金融業的密切關係,而且針對發展中國家特定的經 濟和金融環境,提出了以“金融深化”戰略為核心的嶄新發展理論。該書對於經濟學領域的 影響主要體現在:金融深化實踐、金融深化理論、金融深化與經濟發展、金融管制與金融危 機、金融發展戰略等方面。

4-產業經濟學類著作

入選的產業經濟學領域圖書共有12種,在114種國外學術著作中的所佔比重為10.5%,這證明 説明了國外產業經濟學著作對我國經濟學領域具有的一定影響力。參考借鑑價值,我們 主要對經濟學論文引用較多的6本產業經濟學著作進行介紹。

《國家競爭優勢》(被引505次)是哈佛商學院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的代 表作,其原版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被引223次)也被入選。在該書中 ,波 特提出了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該理論試圖解釋如何才能造就並保持可持續的相對優勢。《國 家競爭優勢》對於研究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制度競爭、國家的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城市競 爭力、跨越式發展模式、競爭優勢分析、美國經濟政策、資源的全球配置、產業國際競爭力 、知識產權戰略、國家創新系統、全球貿易競爭等領域的學者來説,具有較高的學習和參考 價值。

《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被引275次)是作者錢納裏(ery)20世紀80年代 的研究新成果。該書分析了結構轉變同經濟增長的一般關係;剖析了影響工業化和經濟增長 的各種因素,特別是貿易政策和生產率增長的作用,並概括出外向型、中間型、內向型三種 各具優劣的發展工業化形式。該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經濟增長模式及 特徵、產業政策及實施機制、工業化與信息化、工業化戰略、工業化過程中貿易政策、區域 產業機構、結構變動與產業運行、產業結構測評等領域。

法國著名經濟學大師讓•泰勒爾(Jean Tirole)的《產業組織理論》是研究企業行為的博 弈論專著,讓•泰勒爾將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引入產業組織理論的研 究領域,對產業組織理論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同時博弈論的引入意味着對由市場機制決定 的瓦爾拉均衡可行性的懷疑。引用借鑑該書的經濟學論文主題主要涉及:產業組織結構、產 業經濟學、組織創新、產業過度競爭、產業組織改善、產業集羣、組織激勵機制等領域。

《產業組織和政府管制》(被引192次)是根據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喬治•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的論文集《產業組織》和《市民與國家》兩書選譯的,其中彙集了作者關 於產業組織和政府管制的一些重要論文。該書對企業集羣與政府作用、企業規模理論、政府 管制和產業競爭、政府規劃體制、政府幹預經濟理論、政府的經濟特性等主題領域的產生了 較大的學術影響。

《產權的經濟分析》(被引175次)是約拉姆•巴澤爾(Yoram Barzel)對自己以及與他的 思想發展關係密切的幾個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的介紹。該書分析了產權在經濟學和法律上的 不同含義。引用該書的經濟學論文主要涉及資本產權特徵、企業產權結構、產權交易、區域 產權比較、產權與所有權、產權經濟學分析、財務理論、剩餘控制權與剩餘索取權等研究領 域。

5-宏觀經濟學類著作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 濟學問題。宏觀經濟學領域入選圖書10種。

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被引683次)是宏觀經濟 學領域中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國外學術著作。該書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 並在批判和吸收了當時有關重要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就整個國民經濟運動過程作了較系統、較清晰的描述。該書在宏觀經濟政策、國家經濟職能、混合經濟模式、財富效應、國際貿易 理論、經濟人倫理分析、發展經濟學框架等領域影響較大。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被引286次)是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代表作之一 。凱 恩斯主張政府促進有效需求的辦法是增加工資以增加消費,採用累進税增加窮人收入,實行 赤字預算與適度的通貨膨脹政策。該書在西方經濟學的很多研究領域都產生着影響,諸如實 際利率水平與經濟增長、反通貨緊縮與刺激內需、貨幣供求變化、消費與經濟增長、投資的 乘數效應、公債與財政貨幣政策關係等。

《國際經濟學》(被引247次)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的著 作。該書既重視傳統理論,又包含許多國際經濟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國際經濟領域實例。引 用該書的經濟學論文的主題主要涉及:國際貿易政策、外向型經濟、美元本位、出口競爭力 、複合比較優勢等領域。

R.多恩布什(Rudiger Dornbusch)和S.費希爾(Stanley Fischer)所著《宏觀經濟學》( 被引143次)理論聯繫實際,反映了宏觀經濟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對 經濟運行週期、通貨膨脹與緊縮、經濟增長機理、貨幣供給機制、宏觀經濟調控、宏觀經濟 政策、貨幣政策的經濟效應等領域論文有較大的參考引用價值。

庫茲涅茨(ets)的《各國的經濟增長:總產值和生產結構》(被引142次)主要涉 及到以下方面的研究:經濟增長率的水平和變化、生產率增長與非常規費用、總產值的部門 份額及長期趨勢。引用該書的經濟學論文的主題主要集中在:工業化進程與積累方式、知識 經濟與經濟增長、經濟制度與產業結構、經濟增長中勞動力結構等方面。

《高級宏觀經濟學》(被引135次)是經濟學家大衞•羅默(David Romer)的著作,該書的 英文原著Advanced Macroeconomics(被引68次)也同時入選。大衞•羅默在書中全面 闡述了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對經濟增長的方式和源泉以及經濟增長與其他經濟現象的關係做 了深入的論述和總結。我國學者在研究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經濟制度與產業結構、貨幣政 策、價格機制系統、政府經濟調控職能、經濟政策等課題時,較多地引用了這本書。

6-貨幣金融學類著作

貨幣金融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貨幣供給和需求、利率的決定以及由此產生的對金融經濟現象 的解釋和相應的政策建議。貨幣金融學領域入選的圖書10種。

《貨幣金融學》(被引279次)由美國經濟學家弗雷德裏克•S-米什金(Frederic k in)所著。該書以最新的貨幣金融理論為基礎,提供了一個簡潔、嚴密、首尾一貫的理論分 析框架,對近年來美國和國際經濟社會中出現的重大金融事件作了細緻的剖析。引用該書的 經濟學論文主要體現如下主題:貨幣結構與政策、貨幣政策傳導、貨幣收入政策、貨幣經 濟學、金融工程、金融調控體制、金融創新等。

羅納德•麥金農(Ronald I. McKinnon)所著的《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被引168次 )也是金融學領域引用較多的國外學術著作,其原版書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被引98次)也得以入選。該書的最大貢獻在於突出了“金融抑制論”。該理論的基本觀點包括: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結構一般是割裂的;發展中國家市場不 完全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大量中小企業和住户被排斥在有組織的資金市場之外等。引用該書的經濟學論文主題 主要包括:金融創新、金融發展理論、金融中介理論、金融自由化、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金融體系、二元金融結構、利率市場化、金融失衡、金融理論、證券市場制度變遷等。

戈德史密斯(smith)的《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被引159次)對金融發展理論做 出了傑出的貢獻,其原版書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被引80次)也是 在經 濟學領域產生較大學術影響的國外學術著作。該書指出金融理論的職責在於:找出一個國家 的金融結構、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經濟因素。創造性的提出金融發展就是金 融結構的變化。該書被金融制度變遷、金融組織空間結構、區域金融行為、金融結構與經濟 結構、金融監管、金融結構分析等領域的論文參考引用較多。

7-計量經濟學類著作

計量經濟學的主要內容包括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經濟計量學。本次入選的計量經濟學領域 圖書有7種。

加里•S.貝克爾(Gary er)所著的《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被引124次) 運用經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時間經濟學和新消費者行為理論,藉助法律學、政治學、人口學 、社會學及社會生物學等學科知識考察的人類行為,並明確闡述了其中的研究方法。在研究 經濟作用分析、道德行為經濟學分析、意識形態經濟學分析、競爭優勢經濟學分析、休閒消 費經濟學分析、壟斷的經濟學分析等主題時,該書具有較高的參考和引用價值。

古亞拉堤(Damodar N. Gujarati)所著的《計量經濟學》(被引101次)對微觀計量經濟學 的定性與限制應變量方法和宏觀計量經濟學的時間序列分析都佔有相當篇幅,突出強調了計 量經濟學對經濟和金融數據的應用分析。在技術創新的非線性增長、股票收益率與交易量相 關性、貨幣市場關聯性分析、貨幣乘數變動等領域,該書發揮的作用較大,被學者關注較多 。

Time Series Analysis(被引86次)是James lton的經濟學著作。作者就諸如 向量自 迴歸、廣義矩方法的估計、單位根的經濟和統計結果,隨時間變化的方差分析以及非線性時 間序列模型等給出了詳盡論述。該書對股票市場、國債收益分析、匯率可測性分析、財 政政策乘數效應、消費函數分析等研究領域具有一定參考借鑑價值。

《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被引61次)由伍德里奇(Jeffrey dridge)所著。 作者放棄了非隨機的或在重複樣本中加以固定的迴歸元假定,從而便於對計量經濟學的理解 和運用,是對計量經濟學研究和教學的一個突破。該書對我國經濟學研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消費增長模型、競爭力聚類分析、Panel Data變係數模型、借貸行為計量分析等領域。

8-比較經濟學類著作

在本章入選的114種對經濟學產生較大影響的國外學術著作中,屬於比較經濟學領域的圖書 共有5種。

《比較制度分析》(被引319次)、《經濟體制的比較制度分析》(被引97次)、《政府在 東亞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比較制度分析》(被引92次)均是日本經濟學家青木昌彥的著作或 參與撰寫,其中對經濟學產生影響最大的當屬《比較制度分析》,該書的被引次數大大超過 比較經濟學領域的其他圖書。作者在該書中詳細地敍述了比較制度理論的最新發展,運用比 較制度揭示了從日本德川時代的灌溉系統制度一直到硅谷崛起的多種制度的形式和結構。該 書在公司治理結構模式國際比較、經濟增長路徑比較、轉型經濟比較制度、社會資本與經濟 分析、行為經濟學、制度缺失分析等領域被相關論文較多地引用和參考。

《經濟體制的比較制度分析》以現代日本經濟體制作為比較制度分析的主要對象,從理論上 對這一體制的內部結構,以及構成這種結構的各種要素所具有的激勵效果和相互依存關係加 以論述。該書在日本經濟體制、日本競爭政策過程的制度特徵、日本企業併購與重組、日本 經濟史研究、融資模式效率比較等領域被參考引用較多。

《政府在東亞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比較制度分析》強調了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供了 一個全新的、影響日益增強的政府觀。該書對比較經濟學的影響主要在:政府在金融發展 中的作用、發展中國家政府經濟職能、發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發展經濟學視野下的政府角 色等領域。

9-現代經濟學類著作

在入選的114種對經濟學產生較大學術影響的國外學術著作中,現代經濟學領域的著作共有4 種。

《論人力資本投資》(被引125次)是著名經濟學家西奧多•舒爾茨(Theodore ltz )的著作。該書分析了人力資本投資包括教育、培訓和保健,指出人力資本在現代經濟增長 中發揮着關鍵性作用,並且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率遠遠高於其他投資。該書被人力資本很多 領域的論文所引用,如:人力資本存量、人力資本貶值風險、人力資本形成特性、人力資本 優先投資戰略、人力資本發展戰略等。

在《以自由看待發展》(被引116次)一書中,作者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綜合了他 在經濟基礎理論、經驗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學領域多年來的成果,完成了一部里程碑式的 著作。在反貧困啟示、經濟學與倫理學的融合、文化精神與經濟增長、自由觀點解讀、經濟 社會關係網絡核心、經濟自由及代價、道德體系與市場經濟、經濟自由主義、經濟民族主義 等方面,該書得到經濟界學者的廣泛關注。

10-西方經濟學類著作

共有4種西方經濟學的國外學術著作入選了對經濟學產生較大學術影響的國外學術著作。

另一本入選的西方經濟學領域的國外學術著作是《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被引 47次,2001年出版),在誠信倫理、企業信用、市場經濟與政府誠信税收倫理等領域,該書 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

9-發展經濟學類著作

在發展經濟學領域,共有4種著作入選對經濟學產生較大影響的國外學術著作。

《改造傳統農業》(被引188次)由西奧多•舒爾茨(Theodore ltz)所著。作者就 農業能否成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源泉、如何改造發展中國家的傳統農業等問題給出了獨 樹一幟的見解和觀點,引用該書的經濟學論文的主題主要集中在農業經濟增長、農業現代化 、農業經濟組織創新、農業產業體系、農業國際競爭力等方面。

《二元經濟論》(被引166次)是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s)的著作。作者的二元 經濟模型是建立在勞動力和商品市場的完備和統一上的,獨特之處在於他試圖從勞動力供給 的變化來連接和調和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該書在二元經濟演化與轉換、雙重二元經濟結 構、二元勞動力市場資源配置、二元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有效性、勞動力就業市場、勞動轉 移方法論等領域具有較高的參考和引用價值。

發展經濟學領域入選的另兩本分別是《發展的型式》(被引67次)和《發展經濟學:從貧困 到富裕》(被引53次,2003年出版)。前者在經濟學研究的學術影響主要體現在:勞動就業 結構和產業結構、農業制度變遷等方面;後者的學術影響主要體現在農業持續發展動力、反 貧困的逆向鼓勵、社會資本收入分配研究等方面。

10-經濟學其他類著作

在入選的對經濟學產生較大影響的國外學術著作中,還包括:區域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生 態經濟學、管理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哲學經濟學等領域的國外學術著作,由 於篇幅所限,只對屬於上述學科的入選圖書的影響領域做簡單的介紹。

區域經濟學領域入選的圖書有Geography and Trade(被引64次),該書的影響主要涉 及新 經濟地理學、區域經濟發展、地區比較優勢等領域;引用《區域經濟學導論》(被引60次) 的經濟學論文主題主要為:區域經濟動態協調發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區域經濟特徵等 研究領域;《城市經濟學》(被引52次,2003年出版)在城市行業集中度、城市化水平、城 鎮財政制度等領域具有較高的參考引用價值。

政治經濟學領域入選的圖書包括《集體行動的邏輯》(被引189次)、《公共選擇理論》( 被引88次)、《從休克到治療:後社會主義轉軌的政治經濟》(被引70次)等。生態經濟學領域入選的圖書有兩種:《體驗經濟》(被引61次)和《生態經濟:有利於地球 的經濟構想》(被引43次,2002年出版)。

《集體行動的邏輯》是美國經濟學家的曼瑟•奧爾森(Mancur Olson)的著作。該 書對國際環境制度分析、環境保護主體的行為、西方組織文化背景、企業行為道德邊際、集 體協商談判、貿易保護的新政治經濟學、政治企業家、商業誠信、社會資本理論等研究領域 產生着較大影響,引用該書的論文主題也集中在上述領域;《公共選擇理論》被研究中小銀 行發展比較、政府財政活動、知識勞動價值論、公民選擇與公民參與等領域的論文引用較多 ;《從休克到治療:後社會主義轉軌的政治經濟》的學術影響主要涉及:經濟轉軌、轉型期 經濟、漸進式改革路徑選擇、經濟全球化與轉軌等領域。

前者被研究體驗營銷模型、體驗觀點構建、體驗經濟特徵分析、體驗消費體驗媒介等領域的 論文引用較多;後者的影響領域主要在:生態環境問題的經濟學分析、西部生態經濟發展等 研究領域。

管理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哲學經濟學領域分別各有一種國外學術著作入選, 分別是:《管制與市場》(被引161次),引用該書較多的經濟學論文涉及領域主要有市 場競爭監督、政府規制體制、區域環境管制等;《財政學》(被引86次)對環境保護的財政 對策、税收改革、公共管理效益評價等領域有較大影響;《信息規則:網絡經濟的策略指導 》(被引129次),該書被研究信息商品、電子商務、網絡經濟發展、信息政策體系構建、信息經濟制度變遷、信息經濟學等主題的論文引用較多;《正義論》(被引105次)的影響 集中在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政治哲學、財產權勞動學説、激勵機制研究、收入差別研究等 領域。

結語

宏觀經濟學論文 篇四

美國證交所黃金板塊指數(hui)近以來一直下跌,我聽到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解釋這其中的原因,包括中央銀行出售儲備金等等。的確,在過去兩個月中,西班牙中央央行拋售了80噸黃金,因為他已經大量地降低了外匯儲備資產,當然這其中又有另外一個話題了。

但是,我對黃金的宏觀經濟因素是非常看好的,儘管目前金價走勢是不温不熱的,甚至還有些下滑。事實上,相比短暫性的中央銀售金而言,美元走勢對金價得影響更有分量。40噸黃金確是也是很多,但相對於大規模的美元而言,這好像就是九牛一毛、滄海一慄吧。

目前助推金價走跌主要的因素是美元開始了短期性的升勢行情。而3周以前我就已經將這些分析寫給我的客户。舉一個例子,我在上週就已發出金價有望下探660美元的警告,並有可能會進一步走低。兩天以後,金價果如預期下破,而目前金價在650美元附近整理。

自從美元指數從點低位反彈上行以來,是什麼促使美元進入這波升勢行情的呢?而在此以前美元已經下跌了一個多月,其間金價兩次上試挑戰700美元大關。

但是,現在對美元指數來説80點是個強勁的支撐點,在幾周以前,我已經預期到美元可能會開始它的上揚行情,現在看來這種預期是正確的。我預期金價將在700美元下方築頂,自從預期發出後,金價到目前為止下跌至650美元附近。

在世界的金融市場中,美元的分量是極其大的,那麼美元的任何趨勢性的改變將對金價構成極大影響。既然如此,目前美元短期的上揚趨勢已是非常得清楚,因此我們很少能夠看清楚金價的短期趨勢——主要是基於此時美元處在逆轉的上揚行情中。由於國際炒家主要是在盯着美元的趨勢是在向上,金價因此便經受苦難。

現在而言,金價和美元的走勢也不總是相反,但是,某些時候他們會是這樣。

原油價格對金價也有一些影響,還有就是最近伊朗核問題爾造成的地緣緊張局勢已減弱(該形勢每週都有新變化),這些因素聯合起來將金價從一個月以前的接近700美元的高位打壓下來。

宏觀經濟因素方面

簡而言之,我所關注的是,宏觀經濟因素對金價有推動的那些方面,而其它對金價也構成影響的典型性因素,如中央銀行售金,黃金操縱等等,只是一些短期性的影響因素。他們不夠成推動金價的根本性因素。我也不會去做過多的技術性分析,因為一些關聯市場,如美元、原油和銅價的走勢,對金價的指引更顯重要。當然同樣一個因素也不總是都對金價構成抑制或提振,某些時候會轉變。既然這樣,我試圖關注的就是,它們正在轉換變嗎?

相比我集約化式的宏觀經濟方法的研究而言,有些時候,技術圖表的分析顯得更耐看。我相信,技術分析生來就是一種過時的分析方法,但它也有一些優點。但是,儘管我有一個數學的學士學位,並且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分析師。但我還是選擇比技術分析遠遠困難的宏觀經濟研究方法。

黃金和銅

繼續討論目前的金價,另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銅就不得不提了。最近美國證交所黃金板塊指數(hui)與期銅價格走勢緊密。目前有報道稱,中國製造業正在減少對銅的儲備。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價格比較高,而且新的供給正在上市。此外,更為重要的就是,中國銅儲備的減少預示着中國製造業對銅的需求可能會下降。這是我們所要密切關注的。

宏觀經濟論文 篇五

(一)規範教學活動的標尺

《宏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學科基礎課,受眾面廣,授課教師多。本門課程的教學活動並不主張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模式,而是強調發揮教師個體的主導性作用和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但必須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指導性標準和參考以規範教學活動,即規範化與標準化。作為課程建設載體的網站應該體現出這樣的功能,這種功能也在教學手段、教學平台信息化、網絡化背景下進一步強化。換言之,對於《宏觀經濟學》課程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組織教學、達到什麼樣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考核內容是什麼等諸多方面的問題,課程建設網站提供了明確的要求,是教學活動的依據與參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對教學活動的硬性約束。

(二)資源共享的平台

如前所述,信息網絡的普及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使之在逐步改變文件式、紙稿式的管理模式。《宏觀經濟學》精品課程建設也明確要求課程材料上網,並且以之作為重要的建設質量考核的內容與標準。這使得精品課程網站幾乎承載了跟課程有關的所有信息,如教學大綱、教案、電子課件、考試大綱、教學進度等材料,成為信息分享與資源共享的平台。任課教師可以隨時隨地瀏覽並下載所需要的教學文件與教學資料,從而大大降低了信息搜索與資料收集的成本,提高了辦公效率。但實際上,任課教師對課程網站的利用率並不高,課程資料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使用,這在實施上是有悖於精品課程建設初衷的。

(三)師生互動的橋樑

《宏觀經濟學》精品課程網站同時還應該是師生互動的有利平台。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對一部分學生而言具有一定難度,其深入學習僅依靠課堂上的教學互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離不開課後師生進一步的交流。而這種課後互動交流與溝通的平台,應該可以建立在課程網站上。具體而言,在課程網站上,教師可以通過它向學生提高課程學習資料與信息、課後的配套練習等;還可以在網站上設施“在線互動”欄目,學生就學習中遇到的難點疑點,可以在網絡平台上提問,相關科任老師會定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種功能應該能夠較好地作為課堂教學在課後的延伸環節發揮作用,但在實際運行中,網站的點擊率非常低,在“在線欄目”上的提問以及相應解答非常有限,表明這種功能尚未充分體現出來。

(四)教學改革的前沿陣地

高等教育要隨着信息化的趨勢和市場需求的變動相應地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宏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也應適時而上。本門精品課程在基礎課程資源要素建設的基礎上,更應該把課程教學改革作為重點涵蓋進去。而這一系列教學改革從方案計劃設計、安排到試點再到總結調整與推廣,課程網站是其重要的支撐點,應該由其發揮宣傳、試驗、接受試點反饋等教學改革全程的平台作用,以使改革得以順利推行。在《宏觀經濟學》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改革的推進作為課程建設的主攻方向進行重點建設,但網站的平台作用還遠沒有發揮出來,最後導致改革實踐的動態運行與網絡互動的靜態反差。

(五)在線學習的課堂

高等教育發展的另一個趨勢是課程教學的網絡化和虛擬化,在國外高等教育中早已盛行。精品課程網站資源可以發揮這方面的功能。《宏觀經濟學》教學雖然目前依舊是傳統的課堂現場教學為主,但課程網站作為在線課堂還是可以作為課程教學的有益補充,並且突破了時間、地理上的限制,具有明顯的優勢。如在本課程的網站上,作為建設重點內容的教學視頻是必備內容,網絡點擊觀看不受限制;同時網站也給出了許多與課程相關的學習資源鏈接,以供學生更多途徑的深入學習。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學生通過這些途徑學習的主動性並不強,課程網站的功能並未受到重視。

二、課程網站功能重塑的對策

針對當前《宏觀經濟學》精品課程網站功能弱化的現狀,應採取措施進行功能重塑,優化課程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其在學科建設、課程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結合本精品課程建設以及網站運行的實際情況,應有針對性的採取以下措施:

1.要加強對本課程網站的宣傳。

一方面,在本課程的教師隊伍中,積極宣傳推介課程網站,介紹建設內容及課程進展;鼓勵任課教師充分運用網站平台開展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資源利用效率和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宣傳並介紹網站的功能、可利用的途徑以及利用方法。通過這些工作,提高師生對本課程網站的知曉度,幫助其深入瞭解其衍生功能。這是重塑課程網站功能的重要前提。

2.引導教師與學生主動利用網站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由於課程教學模式體現的是“教師主導”地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着關鍵性的引導角色,因此應充分發揮其在課程網站功能重塑中的引領作用。首先,要提高教師對網站資源的利用率。在課程備課、教學演練等日常教研室活動中,將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的統一、課程考核標準等與本精品課程建設有機結合並使前者置於後者的框架內,突出課程網站的平台地位,使教師主動使用網站資源。其次,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對網站資源的利用,將課程平時訓練、相關實踐活動與網站內容統一,引導學生主動關注並利用網上資源並提供充分的指導。

3.採取激勵措施,將網站的利用率與教師教學評價以及學生考核結合起來。

在學生網上評教活動中,在現有評教指標體系基礎上,加入課程網站利用率的相關細化指標,作為對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創新程度方面的考核,激發教師利用網絡資源的動力。對於學生而言,在引導的基礎上,可將學生對網絡資源的利用情況作為學生課程考核的重要依據。比如,在“在線互動”欄目下的提問、對課程網上課外習題的使用情況等納入平時考核成績中。

三、結語

宏觀經濟論文 篇六

奧地利學派宏觀經濟學最重要的特徵是以資本理論為基礎。在思想流派劃分的問題上,部分經濟思想史學者把奧地利學派簡單地歸類為古典學派的做法是欠妥的。儘管奧地利學派繼承了古典學派思想中的市場機制的有效運行、儲蓄等於投資和充分就業等假設,然而,奧地利學派一旦把資本異質性和生產結構用於對市場過程的分析,就意味着與古典學派的決裂,因為它強調時間的作用和拋棄了貨幣中性假設。儘管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嘗試運用微觀基礎來鞏固宏觀經濟學理論,並且承認理性行為人不會形成系統性錯誤的預期,但它是以瓦爾拉斯的均衡框架為基礎來構建模型的,以此發展出一種分析總量波動的均衡方法。與其不同,奧地利學派的市場過程不是一個完全確定性的過程,不能用基於均衡的概念來解釋。奧地利學派的資本理論是動態的,它把貨幣、時間、生產要素和企業家精神整合到市場過程的分析中,成為區別於主流宏觀經濟學的重要標誌。與主流假設資本是同質的不同,奧地利學派假設資本是異質的。資本的異質性不僅僅因為物質上的異質性,更因為使用上的異質性。因此,在資本問題上,經濟學家不能忽視企業家賦予資本品各種各樣的功能。門格爾在《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開篇就提出“不同級財貨理論”,用來説明人類慾望及其滿足手段之間的因果關係。門格爾將直接滿足人的需要的財貨稱為第一級財貨(消費品),將生產第一級財貨的其他財貨稱為高級財貨,離最終消費品越遠的財貨級別越高。門格爾把資本定義為生產期間保有的高級財貨。門格爾強調資本的異質性和互補性,認為“若沒有同時支配着其餘(補足)的高級財貨,則我們要用一個單一的高級財貨來滿足我們的慾望是不可能的。”同時,門格爾強調時間是市場過程分析中的一個“本質要素”,“一些高級財貨,要在瞬間將其轉化為相應的低級財貨是全然不可能的。”時間偏好理論是傑文斯對經濟學的一大貢獻。在《政治經濟學理論》(1871)中,傑文斯創造性地運用三角形圖解的形式來表示資本與時間的關係,認為“資本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勞動者能夠等候長久工作的結果———使企業的開始至終局,可以距離一個時間。”這直接影響了哈耶克在《物價與生產》中提出的“哈耶克三角”跨期結構分析框架。龐巴維克是奧地利學派資本理論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迂迴生產理論是基於時間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他認為,迂迴生產的優勢是人們獲得的產品比直接生產的要多,以及它是獲得某類產品(特別是技術含量高和結構複雜的產品)的唯一方法。迂迴生產是一種資本化的生產方式,迂迴的過程越長,所產出的資本就越多,從而生產的資本化程度就越高。米塞斯和哈耶克在資本理論問題上整合了時間與貨幣兩個核心要素,創立了商業循環理論。米塞斯指出:“資本是儲藏起來的勞動、自然和時間。不靠資本品幫助的生產與利用資本品的生產,其區別在時間。”在《貨幣與信用原理》(1912)中,米塞斯將門格爾的主觀價值理論和邊際效用方法運用到貨幣價值的分析上,並揭示了信貸擴張如何通過相對價格扭曲而導致收入分配的變化並引發週期性的波動。米塞斯突破了古典模型中的兩分法(實際部門和貨幣部門是分離的),提出“貨幣非中立”的觀點。米塞斯認為“中立的貨幣”這個概念是自相矛盾的,“貨幣如果其本身不具推動力,就不算是完全的貨幣,甚至根本就不是貨幣。”即使在長期,貨幣也是非中性的,貨幣本身就是引起資本結構變動的一個因素。在此基礎上,哈耶克的《物價與生產》(1931)首次提出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結構”的概念,建立了被稱為“哈耶克三角”的跨期結構分析框架,闡述貨幣—產出的因果關係及貨幣在生產結構中的傳遞機制,強調相對價格在決定生產數量和方向中的支配性作用。哈耶克的分析框架成為加里森宏觀經濟學的直接理論來源。

二、奧地利學派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

加里森的宏觀經濟學模型主要藉助於三個圖形工具,可貸資金市場和生產可能性邊界是從主流宏觀經濟學吸收過來的,而跨期生產結構主要是以“哈耶克三角”為基礎的。加里森認為該模型的新穎之處在於其整合性和運用性。右下方的座標為可貸資金市場,它反映了不同利率水平下儲蓄者的貸款意願和投資者借入資金的意願,可貸資金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點決定了均衡利率,儲蓄有效地轉化為投資。右上方的座標是生產可能性邊界,它用來分析替代性產品(投資品和消費品)的生產組合。其中,座標縱軸描繪了消費品的運動軌跡,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點在座標縱軸的投影與跨期生產結構(“哈耶克三角”)垂直直角邊上體現的最終消費品的產出相一致。座標橫軸描繪了總投資的軌跡。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點表示在充分就業情況下的投資與消費組合。遵循哈耶克在《物價與生產》的分析路徑,模型的分析是從充分就業和資源被充分利用這一假定均衡狀態出發。左上方的座標是跨期生產結構,它具有兩個維度:價值維度和時間維度。垂直直角邊表示價值維度,用於衡量消費品產出的價值,它通過貨幣價值表示出來;水平直角邊表示時間維度,即生產的迂迴程度。水平直角邊的左端是遠離消費品(即資本化程度高)的階段,右端是靠近消費品(即資本化程度低)的階段。

從時間軸到斜邊的垂直距離表示生產過程中產品的價值。時間偏好的變化創造了獲利機會,企業家的預期利潤是決定生產結構變化的最現實和最重要因素。當市場主體的時間偏好降低時,人們減少當前消費,可貸資金供給曲線向右移動到S',均衡利率下降,原本無利可圖的資本化程度較高的產業現在變得有利可圖,投資者把資源和勞動服務從相對靠後的階段轉移到相對靠前的階段,從而使生產過程更加迂迴,整個生產結構鏈條被拉長,生產力水平得到提高。在圖形分析上,均衡利率的下降引致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投資與消費組合沿着邊界順時針運動,“哈耶克三角”的斜邊更扁平了。從整個生產過程看來,在資本重構的初期經濟增長率可能出現短暫性下降,一旦資本重構完成後,經濟增長率將會比偏好變化前更高,資本重構(形狀發生變化)後不斷擴大的“哈耶克三角”。由時間偏好變化引致的資本重構,並不會使消費持續性地降低,而是未來消費增加得更快,因此,資本重構促進消費增加的結果與市場主體時間偏好變化的目的相一致,這種增長模式是可持續的。奧地利學派與凱恩斯理論的根本分歧集中在儲蓄與投資的關係以及利率的問題上。凱恩斯認為儲蓄與投資是兩個完全獨立和相互矛盾的過程,他説道:“個人的儲蓄行為不是用將來的消費需求來代替現在的消費需求,它是這種需求的一種淨減少。儲蓄行為除了會減少現在的消費需求以外,還會減少現在的投資需求。”在利率問題上,凱恩斯指出:“即使貨幣數量大量增加,也只能對利率施加相對較小的影響。因為貨幣數量的大量增加,會使得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如此之大,以致由於安全動機引起的流動性偏好會加強。”在凱恩斯看來,投資者的信心狀態或信貸機構的信用狀態的弱化將引致資本邊際效率的突然崩潰,並導致經濟危機,宏觀經濟的不穩定性內在於市場經濟中,國家應“擔負起更大的責任來直接組織投資”。奧地利學派則從資本異質性和生產結構的角度對凱恩斯的觀點進行反駁。他們繼承古典學派的觀點,認為儲蓄與投資並不是兩個完全獨立的過程,它們之間彼此緊密相連,儲蓄的增加直接反映投資增加。在解決“儲蓄如何有效轉化為投資”的問題上,奧地利學派提出了自己的解釋:第一,在資金來源方面,商業企業投資所需要的資金不僅來源於消費者的直接儲蓄,還來源於自身留存利潤(自我借貸);第二,在轉化方面,市場經濟存在着許多不同的金融工具,商業企業能夠獲得擴大經營規模和採用新技術的資本;第三,在因果關係上,認為凱恩斯所堅持的“資本邊際效率的突然崩潰”不是衰退的原因,相反,它卻是此前信貸擴張和隨後利率扭曲引致資源錯配的結果。投資者信心的普遍喪失和流動性偏好的增強是政府幹預的結果,它們並不內在於市場經濟中。加里森運用引申需求效應和時間貼現效應,來説明儲蓄與投資之間的動態關係,並把引申需求定義為“對生產要素的需求,以及由此對中間產品的需求。”在轉向資本化程度更高的生產方法的過程中,時間貼現效應是巨大的,它有助於抵消引申需求效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為在這過程中,生產手段作為產品本身,其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引申需求效應主導較晚階段,時間貼現效應主導較早階段。在缺乏資本異質性的理論前提下,凱恩斯關於“儲蓄與投資的矛盾性”否定了時間貼現效應,同時暗含着“投資的增加不需要犧牲當下的消費為代價”這一假設,因此凱恩斯往往忽略了生產可能性邊界上投資與消費組合沿着邊界順時針或逆時針的運動。在利率問題上,奧地利學派認為,儘管在信貸擴張的初始階段,貨幣數量的增加確實會暫時性地降低利率,然而,從長遠來看貨幣數量不會影響利率,除非時間偏好發生變化。儲蓄—投資—消費的比例是由每個市場主體的時間偏好決定的。奧地利學派認為,信貸擴張是經濟波動的制動機制,相對價格變動是經濟波動的傳導機制。假設市場主體的時間偏好不變,中央銀行為應對經濟衰退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用△MC表示信貸擴張),信貸擴張引致均衡利率的暫時性下降,人為的低利率向投資者釋放錯誤的信號,激勵他們增加資本投入。然而,信貸擴張引起資源的跨期錯誤配置,生產結構在兩個方向受到扭曲,一個朝向早期階段,另一個朝向晚期階段,中間階段經歷了相對下降(甚至絕對下降),陷入了“雙重失衡”。

投資在時間上靠前和靠後的部門中的過量資本並不會產生更多的最終產品,因為並不存在足以完成生產過程的其他互補性資源和真實儲蓄。“哈耶克三角”的兩條直角邊受到兩股相反力量的拉動,斜邊發生斷裂,中間階段的產出相對減少。根據資本的互補性,中間階段產品的相對減少意味着市場過程正常運轉的各生產要素的恰當比例遭受破壞,這預示着資本重構過程不可能完成。此外,政府的信貸擴張政策不可能無限期進行下去,信貸擴張引致的經濟過熱和資產泡沫壓力必將迫使政府收縮信貸擴張力度,原本依賴於廉價信貸進行擴張的長期項目將出現資金鍊斷裂而無法清償銀行的貸款。當銀行出現大規模的壞賬時,整個金融系統和生產過程就會突然崩潰。根據加里森的分析,信貸擴張導致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投資與消費組合暫時性地偏離邊界,一旦資本重構過程最終失敗時,在邊界外部的投資與消費組合就回落到邊界的內部。第一,在跨期生產失衡出現之前,信貸擴張確實使原來無利可圖的投資項目得以執行,這也是政府刺激性政策在信貸擴張初期能夠獲得暫時性成功的原因。第二,當經濟出現跨期失衡時,投資與消費組合並不是簡單地沿着原來的發展路徑向邊界上原初的位置折回,而是會落到邊界的內部。在長期項目被迫終止時,儘管非專用性生產要素能夠在各生產階段進行轉移,但專用性生產要素卻不能被轉移到其他生產階段,而不得不被放棄。由此可見,信貸擴張政策在短期內能夠刺激投資和扶持就業,但從長期來看卻會產生更大的負面效應。

三、奧地利學派宏觀經濟學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啟示

1.當前我國經濟增長減速的主要原因是產能過剩的結構性問題,突出表現在資本化程度高的產業。

資本化程度高的產業在信貸擴張的效應下表現為規模擴張過快,這種擴張模式嚴重依賴於高負債來實現,在產能過剩、經濟增長放緩、外部經濟復甦不明朗的情況下,高負債意味着高風險。根據奧地利學派的分析路徑,等到投資要清算的時候,危機必然爆發。在產能過剩引致結構性問題的條件下,單純運用需求政策,往往使政府的宏觀調控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如果選擇信貸擴張的方式來提振資本化程度高的產業,儘管在短期內有助於產業復興,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扭轉產能過剩的困境,相反只會惡化企業債務負擔,並進一步加深中國經濟的脆弱性;另一方面,過度擴張的資本化程度高的產業與上下游產業形成一個龐大複雜的產業網絡,若政府放手不管,這些產業的收縮效應將進一步擴散,給宏觀經濟帶來巨大沖擊。從增長速度上看,中國經濟增長已從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為7%—8%的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進入一個結構調整期。下一階段的重點是,通過改革來重構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優勝劣汰的作用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以優化產業結構比例。中國的結構調整是一個經濟再平衡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改革可能會導致未來增長率略微下降,但這應該是一個健康的發展現象。總理強調:“經濟發展不是短跑,而是沒有終點的長跑,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看耐力和後勁。”

2.資本的異質性和互補性,要求在良序運作的法律制度環境下充分發揮企業家精神。

這裏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資本的異質性和互補性要求各要素相互配合才能實現生產的目的,然而有效率的資本組合並不是自動達成或由某個超市場力量(如政府)的意志決定的,相反,它主要依賴於市場過程中的企業家活動。在動態的生產結構中,異質性資本的有效組合,實際上就是企業家頭腦中分散的知識如何通過價格體系有效地實現跨期協調的問題。企業家依據價格和預期利潤來配置各類資源,或採用新的、更有效率的生產工序,或引進更具盈利性的商業組織形式。企業家精神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引擎,企業要持續地獲取利潤,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已有的競爭優勢上,他們必須持續地創新,避免模仿者的模仿行為終結企業家的利潤。另一方面法治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它對於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至關重要。哈耶克明確指出:“經濟領域中的政策應當由法治支配。經濟活動的自由,原本意指法治下的自由,而不是説完全不要政府的行動。”在市場與政府的關係上,哈耶克強調:“重要的是政府活動的質,而不是量。一個功效顯著的市場經濟,乃是以國家採取某些行動為前提的;有一些政府行動對於增進市場經濟作用而言,極有助益;而且市場經濟還能容忍更多的政府行動,只要它們是那類符合有效市場的行動。”鮑莫爾關於“遊戲規則在決定企業家精神配置到生產性或非生產性(甚至破壞性)活動上發揮着關鍵性作用”的分析,極具啟發意義。實現企業家精神與市場經濟發展目標相一致,離不開法治和政府的監督作用。法治和政府監管職能的缺失,必然使企業家沿着非生產性(甚至破壞性)的路徑去追求財富。政府在創設良好的營商環境中發揮積極作用,需要充分利用好三大清單,即利用“權力清單”來限制政府權力,法無授權不可為;利用“責任清單”來限制政府的“不作為”,落實政府監管職責;利用“負面清單”來保護市場主體的自主權利,以此來激活市場活力。在缺乏法治的環境下,放任市場自發力量所帶來的破壞性經濟後果,是個人和社會都難以承受的。

3.資本的異質性和互補性為政府在危機時期如何有效調控經濟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當經濟發生系統性危機,政府不得不實施干預政策來拯救經濟時,政府的調控措施必須尊重市場原則和生產規律,改革和創新宏觀調控手段。新古典關於資本同質性的過於簡化的分析,並沒有為政府的有效調控提出具可操作性的建議,那種認為只要增加投資就能刺激經濟的觀點,其實是一種誤解,它忽略了“耐用的投資品並不代表增加產出所需要的一切資本”的事實。要實現預期增長,政府必須把與耐用投資品互補的其他資源投放到生產過程中,以實現各級資本品需求和消費品需求之間恰當的比例。因此,政府在對市場結構進行調整時,不能僅僅關注投資的貨幣數量,更需要關注生產結構中各種資本的合理配置,重點扶持經濟結構中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防止累積性的結構失衡。總理在談到政府職能和調控方式轉變的問題上,多次強調要“激活力、補短板和強實體。”“激活力”要求政府為企業家精神更好地發揮生產性作用優化宏觀環境,激發巨大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補短板”要求政府在結構調整過程中通過定向調控、精準發力的“微刺激”政策(如定向降準)來修補生產結構中的缺環;“強實體”突出了實體經濟在整個經濟中的基礎性作用。金融市場離不開實體經濟的健康運行,實體經濟是因,金融表現是果,兩者決不能相反。一旦實體經濟中的生產結構出現資源錯配,最終其經濟問題必然在金融市場上得到強烈的反映。

4.政策制定者需要準確理解總量性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上漲之間的關係。

利率對異質性資本價格的不同影響,可突破傳統的通貨膨脹理論,為理解經濟週期性波動提供新的切入點。主流宏觀經濟學認為,温和的通貨膨脹有助於改變市場主體對未來前景的悲觀情緒,起到鼓勵投資和刺激消費的作用。然而,在奧地利學派宏觀經濟學看來,即使貨幣當局通過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的措施來實現物價穩定目標,經濟也可能出現跨期失衡,因此,政策制定者不能簡單地將價格穩定作為宏觀經濟健康運行的標誌。在市場過程的分析中,我們不能忽視通貨膨脹對相對價格的扭曲效應:某類資產價格(尤其是資本化程度高的產業)能夠對信貸擴張迅速作出調整,而有些價格則調整得很慢。信貸擴張引致的相對價格的變動向市場主體發出瞭如何配置資源的信號,這些扭曲性的價格將導致資源的低效乃至錯誤配置。2007—2009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奧地利學派宏觀經濟學的合理性。

四、結語

宏觀經濟論文 篇七

一、宏觀經濟學源於何時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這個術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裏希於1933年在《動態經濟學中的傳播問題與推動問題》一文(倫敦,1933)中提出的;作為與“微觀經濟學”相對稱的術語在教科書中被首先使用,則是在美國肯尼斯·博爾丁的《經濟分析》一書中(紐約,1948)。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的創立以1936年凱恩斯的名著《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以下簡稱《通論》)的出版為標誌,這一點在西方經濟學界是沒有爭議的,但對宏觀經濟學到底源於何時卻有不同的看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看法認為,重商主義者最早研究了宏觀經濟問題,因為他們在經濟學説史上第一次考察了國民財富問題,並認為流通領域是國民財富產生和增加的源泉。第二種看法認為,宏觀經濟學最早產生於重農學派,理由是法國重農經濟學家魁奈分析了社會資本再生產過程,把國民財富產生和增加的源泉從流通領域中轉移到了生產領域中。第三種看法認為,英國古典經濟學家是宏觀經濟學的最早研究者,因為他們不僅從普遍的物質生產領域考察國民財富的產生和增加,而且還從國民收入核算的角度考察了宏觀經濟的運行。

這三種觀點中,厲以寧教授(1986)認為,第一種觀點是不恰當的。儘管重商主義學説作為最早的資產階級經濟學説,確實考察了國民財富問題,但由於其研究對象僅停留在流通領域內,停留在對交換對象的觀察上,因而它建立的不是一種以整個國民經濟作為考察對象的理論體系,並沒有使經濟學真正成為一門科學,因而也就談不上是宏觀經濟學的源頭。熊彼特在《經濟分析史》一書中認為,第二種和第三種看法都是有道理的。這是因為,如果從社會資本再生產的角度看,法國重農主義者在宏觀經濟學説史中的貢獻不可忽視;如果從國民收入核算和國民財富增長的角度來看,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成就同樣不可抹殺。因此,可以認為法國重農主義者和英國古典經濟學家都是宏觀經濟學的開創者和先驅,他們的宏觀經濟理論是互相補充的,共同構成了宏觀經濟學的源頭。

就代表人物而言,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被認為是宏觀經濟問題的最早研究者,他在1662年出版的《賦税論》一書被看作是西方經濟學中第一部以宏觀經濟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著作。從時間順序上看,早期宏觀經濟學則經歷了一個從威廉·配第到魁奈、再到亞當·斯密、大衞·李嘉圖的產生和發展過程。除這些人物之外,西施蒙第等也在宏觀經濟學説史中有過重要貢獻。

二、宏觀經濟學發展的主線

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作為研究對象的西方經濟學説,從經濟學説史的角度看,宏觀經濟學大體上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從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為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從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30年代,即從早期宏觀經濟學到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產生這一時期;第三階段:以1936年凱恩斯《通論》出版為起點,到20世紀60年代,這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產生和發展時期;第四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後,是現代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時期。

在第一階段即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古典學派和重農學派雖然已經把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了,並且已經運用了總量概念,但是與19世紀晚期以後的各種宏觀經濟學相比,在理論上和方法上仍有一些重要區別:(1)在古典學派和重農學派那裏,宏觀經濟研究和微觀經濟研究的劃分是不明確的,還談不上有什麼分工;(2)其總量分析方法還沒有建立在邊際概念基礎之上;(3)其理論基礎仍然是勞動價值論,而不是後來的以邊際效用論為依據的價值論;(4)後來廣泛採用的均衡理論在當時還沒有產生和運用。

在第二階段,即從19世紀晚期開始,隨着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經濟危機的頻繁出現,宏觀經濟學主要集中於對經濟週期波動的解釋上,形成了許多種宏觀經濟學説,如瑞典經濟學家的動態均衡理論,熊彼特的經濟發展理論,英美經濟學家的貨幣數量理論,美國經濟學家密契爾等人對國民收入和經濟週期的研究等,使宏觀經濟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下面着重介紹現代宏觀經濟學產生和發展的軌跡。

在第三階段,隨着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出現,以1936年凱恩斯《通論》的出版為標誌,現代宏觀經濟學才真正產生了,宏觀經濟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現代宏觀經濟學與以前的宏觀經濟學相比,其顯著的區別在於:它研究的是國民收入的變動及其與經濟週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等的關係,因此被稱作收入分析。它通過收入分析得出的論斷是資本主義經濟不可能自動調節以實現充分就業均衡,並且在通常情況下出現的是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而20世紀最初30年的宏觀經濟學,則或者只限於對貨幣數量和利息率水平的分析,而不涉及國民收入水平的決定問題;或者維持着資本主義經濟和諧的傳統觀點,把經濟週期中階段的更替看成是經濟中自發力量調整的結果。對於30年代大危機,以往的經濟學無能為力,以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為代表的現代宏觀經濟學便應運而生,並給予了較為合理的解釋。

凱恩斯認為,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時的總需求量決定總就業量,由於邊際消費傾向、資本邊際效率、流動偏好等心理因素的作用,通常情況下總需求價格是小於總供給價格的,這樣就出現了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即出現了蕭條和大規模失業現象。市場機制是沒有力量自動使之均衡的,必須依靠國家干預才能實現充分就業,使資本主義經濟恢復正常運行。需要注意的是,凱恩斯的分析是假定供給不變、社會上存在足夠的資源為前提,而進行的短期的、比較靜態的總量分析,因而只是為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起點。

在凱恩斯的追隨者看來,這種短期的、比較靜態的總量分析是遠遠不夠的,從20世紀30年代末起,他們從三個不同方面補充和發展了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

(1)把凱恩斯的短期比較靜態分析發展為長期動態分析,發展了投資函數理論,出現了各種經濟增長模型。其中漢森和薩繆爾森等人的對乘數和加速係數交織作用的分析,被認為是投資函數理論早期發展中的最重要貢獻;哈羅德和多馬,斯旺、索洛、米德等分別提出了他們的經濟增長模型,使投資函數理論得到進一步延伸。

(2)發展了消費函數理論,引入了個人可支配收入、持久收入(預期收入)和相對收入的概念,而不象凱恩斯那樣僅停留於國民收入、絕對收入的分析,同時發展了市場預測理論。在這方面,影響最大的是杜生貝的相對收入假定和弗裏德曼的永久收入假定。

(3)從封閉經濟模型發展為開放經濟模型,打破了凱恩斯假想的封閉經濟模型,引入了國外部門因素的影響。在這方面,馬柯洛普、瓊·羅賓遜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凱恩斯的追隨者們的這些論點不僅發展和豐富了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而且符合了當時西方各國經濟增長和對外投資的需要,成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

在第四階段,即20世紀60年代後期起,現代宏觀經濟學在爭論中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和演變。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出現以後,成為當代西方經濟學的新正統派,在二戰後大約保持了20年的極盛時期。60年代後期起,由於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滯脹”,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難以做出解釋,未能提出有效的經濟政策。於是,宏觀經濟學發生了一系列重要變化:

(1)非凱恩斯派宏觀經濟學開始復興。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貨幣數量理論的復興—以弗裏德曼為代表的現代貨幣主義逐漸成為凱恩斯經濟學的有力挑戰者。其次,以林德伯克為代表的新一代瑞典經濟學家的宏觀經濟學也開始復興。他們在總量分析的基礎上對國民經濟進行了結構分析,提出的社會民主主義理論和“混合經濟模型”是非凱恩斯派宏觀經濟學的又一個新動向。另外,長週期理論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出現瞭如熊彼特以創新為中心的週期理論、康德拉捷夫的55年長週期理論以及庫茲涅茨的20年長週期觀點等。

(2)凱恩斯派宏觀經濟理論也不斷改進和完善。例如把凱恩斯理論動態化、長期化時,不僅從總需求方面作了補充,而且還重視分析了總供給的變化;不僅繼續採用實證經濟學的分析方法,而且也強調採用規範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在後一方面,瓊·羅賓遜、詹姆斯·拓賓、阿瑟·奧肯等人在經濟分析中對價值判斷、倫理標準的強調,都是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中規範經濟學色彩強化的具體表現。

(3)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和非凱恩斯宏觀經濟學互相滲透。兩派雖然都採用總量分析方法,但由於各自的理論基礎和政策主張不同,因而存在着嚴重的分歧,論戰非常激烈。不過,經過較長時期的爭論,兩派開始互相吸收對方的合理部分,互相影響和滲透。目前,在貨幣因素的重要性、失業問題的頑固性、國家長期規劃的作用、浮動匯率問題等方面取得了比較接近的看法。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兩派的分歧消失了,事實上,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主義思潮和貨幣主義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潮的鴻溝是難以逾越的,二者的論戰還將繼續下去。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西方經濟學在宏觀經濟領域又獲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1)由於理性預期學説的興起及其影響的擴大,出現了新凱恩斯主義。他們以粘性工資和粘性價格假説為出發點,對非自願失業問題和生產過剩問題作了新的解釋,同時還致力於為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尋求一個新的微觀經濟學基礎,這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性、不對稱性和滯後性。

(2)非均衡理論有了較大的發展,經過貝納西等人的努力,形成了一個非均衡經濟學體系。

(3)對經濟增長問題研究的視野顯著地擴大了,引入了人力資本、非技術因素等,特別是重視了制度因素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諸如產權問題、交易成本問題的分析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宏觀經濟學與制度經濟學的結合,使宏觀經濟研究出現了新的格局。

(4)政府失靈問題引起了較大的研究興趣,出現了從金融政策角度或從公共選擇理論角度進行的新的理論解釋,這些研究實際上已經超出了單純的宏觀經濟學範圍。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關係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行為和經濟運行的規律的學問。經濟活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濟學本來沒有宏觀和微觀的劃分。這從經濟學説史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得很清楚。例如,在古典學派和重農學派那裏,威廉·配第、亞當·斯密和大衞·李嘉圖不僅研究了國民收入、國民財富、貨幣流通總量等問題,而且也研究了微觀經濟學領域的價值和分配問題,即使是魁奈,也對微觀經濟學領域內的“純產品”問題進行過細緻的討論。只是到了後來,隨着分工的發展,為了研究的方便和深入,才出現了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劃分。對此,正如我國經濟學家樊綱(1997)指出的,“經濟學發展史的最初階段上,理論是十分綜合的,但也正因如此,最初階段的經濟學是較為幼稚的;經濟學分支的發展,是一種進步;正是這種分工為理論的深入和這深入之後更高級的綜合,提供了新的基礎。”

微觀的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微觀經濟學是以單個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和相應的經濟變量單項數值的決定來説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宏觀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所謂宏觀經濟學則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經濟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來説明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問題。

二者的區別是明顯的,主要表現在:

(1)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説“居民户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説,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2)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範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量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係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和基本內容當然也不同。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週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雖然有明顯的區別,但作為經濟學的不同分支,共同點也是明顯的:只是從不同角度對經濟現象進行的分析,採用的都是實證分析方法,即都把社會經濟制度作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對經濟的影響,從而與制度經濟學區分開來。另一方面,微觀經濟學先於宏觀經濟學產生,發展得比較成熟,因而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兩者互相補充,互相滲透,共同組成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關於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問題,一直是激烈爭論的問題,這裏有必要多説一些。宏觀經濟理論,無論是凱恩斯主義還是貨幣主義,都把微觀經濟理論所探討和得出的某些原理當作既定的前提加以接受,諸如價值形成問題、收入分配的依據問題等並不包括在他們的理論之中。也就是説,宏觀經濟學一直缺乏自己的微觀經濟學基礎。尋找微觀基礎一直是宏觀經濟理論研究者孜孜以求的工作。

(1)對於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問題,主要有兩種看法:薩繆爾遜早就提出,用新古典經濟學的微觀理論,即邊際效用價值論和邊際生產力分配理論作為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因而被稱為“新古典綜合派”;另外以卡爾多、瓊·羅賓遜為首的凱恩斯主義者則認為,要從李嘉圖的價值理論和分配理論中去尋找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要承認價值本身有客觀的、物質的基礎,承認分配問題不能脱離特定歷史條件和所有權因素來考察。凱恩斯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問題,實際上是凱恩斯主義中兩大分支—新古典綜合派與新劍橋學派—之爭,這個爭論還在繼續進行。

(2)貨幣主義宏觀經濟理論的微觀經濟學基礎問題,貨幣主義者們、尤其是所謂第二代通貨膨脹研究者們進行了補充和發展。他們認為,人們的預期的形成與市場信息之間存在着密切的關係,而市場信息的獲得不僅需要成本,而且難以充分。因此,只分析宏觀經濟學領域中貨幣流通總量和利息率水平,不分析微觀經濟學領域中的人們對工資和價格的預期、市場信息的傳遞方式,是顯然不夠的。

(3)希克斯在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結合問題上走了一條獨特的道路,既不同於凱恩斯主義,也不同於貨幣主義。早在30年代,他在《價值與資本》一書中就着手於二者結合的嘗試,在他的理論中,微觀理論和宏觀理論是一致的。

宏觀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的總體行為、考察經濟的總體趨勢的學問,而經濟的總體趨勢是經濟中數以百萬計的單個經濟個體的行為加總的結果,因此,宏觀經濟理論必須與構成經濟的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和企業的微觀基本行為相一致。為此,現代宏觀經濟學採取三個基本步驟:首先,試圖從理論水平上理解單個家庭和企業的決策過程。他們假定經濟中存在一個典型的或平均的家庭或企業,然後利用微觀經濟學的工具研究它們在各種不同的經濟環境中怎樣以及將要怎樣行為。其次,宏觀經濟學家試圖通過加總經濟中個別家庭和企業的所有決定,來解釋經濟的整體行為。他們將典型家庭或企業的行為以某種適當的方法加以“複合”(multiplied),把經濟中的關鍵變量如價格、產量、消費量等等加總,然後推導出整體數據間的各種不同關係,以圖解釋關鍵經濟變量間的聯繫。最後,通過收集並分析實際宏觀經濟數據以賦予理論經驗內容,驗證理論的有效性。宏觀經濟學就是這樣運用微觀經濟學理論來不斷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的。四、宏觀經濟學在中國的應用

宏觀經濟學普遍地引入中國已有近20多年的時間,其中經歷了批判、部分吸收、全盤吸收、科學借鑑等曲折的過程。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西方經濟學在中國的有用性以及如何運用等問題尚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期間的原因主要有:長期以來中國的經濟學一直以馬克思經濟學為唯一的理論基礎,西方經濟學作為“後來者”要被整個經濟學界接受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尤其是要被老一代經濟學家接受難度很大,目前主要是中青年一代掌握得較好。其次,中國長期以來實行的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計劃經濟,與西方經濟學賴以產生和發展的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有巨大的體制差異,改革以來雖然正在實現轉軌,但這種體制變遷尚未完成,這樣,西方經濟學要在中國開花結果,還需要伴隨體制“土壤”的轉變和培植。另外,中國長期實行中央高度集權的社會體制,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管理經濟,西方的經濟自由主義因子的生長需要一個過程;即使是強調政府作用的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其干預的“度”的把握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此,只有在對現代西方經濟學整體掌握和精髓吸納的前提下,才能談到西方經濟學在中國的全面發展。

關於西方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學在中國是否有用,已沒有什麼可爭論的。中國經濟學要與國際範式接軌是大勢所趨。至於有人提出建立所謂的經濟學的中國流派,我認為大可不必。因為,西方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面對的是人類一般的經濟活動,且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沒有國界之分,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對不同國家來説,只是研究的問題不同,運用的經濟理論和研究範式可以相同,西方經濟學作為有用的工具,完全可以拿來運用,沒有必要另起爐灶。當然,直接運用不等於完全照搬,一定的修改和完善還是必要的。當前重要的不是要不要重建中國經濟學流派的問題,而是要平心靜氣地學習和消化西方經濟學理論精髓和學術傳統的問題,重點實現思維方式和研究範式的轉換。

目前在我國,對宏觀經濟學的認識和運用中存在一定的誤區,值得引起高度的重視。主要表現在:

(1)把宏觀經濟學當成是“宏大的、包羅萬象”的學問。這是一種誤解。其實,正如樊綱教授所指出的,宏觀經濟學的研究範圍並不大,從一定意義上來説,它是很小的、很“窄”的,只是經濟學宏大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能説明許多問題,而只能説明經濟生活定的一類或一組問題;更嚴格地説,它只是對複雜的、立體的經濟問題和經濟現象,從一個特定的側面、特定的角度進行研究和解析。

(2)把一些微觀經濟學的問題“宏觀化”了。例如企業效率問題、產業結構問題等本來都屬於微觀領域的問題,但在我國,由於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的事、結構的事都由中央政府管,因此似乎是“宏觀”的事。但從理論分工的角度看,並非如此。現代宏觀經濟學雖然也從家庭、企業等微觀主體的行為入手分析宏觀現象,但它實際上研究的是單個主體所面對的一類特定問題,如消費和儲蓄行為、投資行為、就業行為等動態效率問題,而不是“成本最小化”的企業自身問題,或“結構瓶頸”之類的產業結構問題。

(3)把一些本屬於增長理論、發展經濟學研究的“長期問題”扯進了宏觀經濟學的範圍。增長理論屬於一種“長期理論”,它研究的是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問題和何種長期增長率最優的問題。而宏觀經濟學是一種“短期理論”,它研究的是“短期波動”問題,而不是“長期增長”問題。與此相關的是“發展問題”。所謂發展問題其實是增長問題在發展中國家的特例,它比一般的增長問題更加具體、也更加綜合,一般運用發展經濟學進行解釋。所謂發展經濟學,就是在經濟學各種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具體應用於發展中國家的一套理論,不僅僅涉及到宏觀經濟學。

(4)把一些制度經濟學的問題與宏觀經濟學混淆了。我們知道,經濟制度或經濟體制在整個經濟運行過程中具有最基礎的地位,它決定着人們的經濟行為,決定着經濟變量之間的關係,決定着經濟的長期發展和穩定。但是長期以來,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學在內的研究,一般都把“制度”假定為既定的。制度經濟學則不同,它是把“制度”因素本身作為研究對象而發展起來的現代經濟學分支學科,它專門研究經濟制度對人們經濟行為的決定性作用(如科斯的產權理論)以及制度本身發展變遷的規律(如諾思的制度變遷理論)。當前進行的“經濟改革”問題,很顯然屬於制度經濟學的範圍,但常常被當作宏觀經濟學問題來談論。把體制轉軌、制度變遷之類的“長期的、動態的”問題當作只能解決“短期的波動”問題的宏觀經濟學問題,顯然超出了宏觀經濟學之所能,是不恰當的。

總之,宏觀經濟學是在給定的經濟制度條件下,在經濟長期增長的背景下,研究某一較短時期內的由各經濟主體的行為所決定的經濟總量之間的關係,研究如何縮小經濟波動、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的經濟學分支學科。宏觀經濟學的研究範圍其實是很窄的、很有限的,不過是研究如何解釋經濟波動和如何通過宏觀政策來熨平經濟波動的“窄”問題。這是我國經濟理論界在吸收、借鑑和運用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時已經出現並必須注意糾正的傾向。參考文獻

傑弗裏·薩克斯、費利普·拉雷恩,1997:《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厲以寧,1997:《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湖南出版社。

樑小民,1997:《西方經濟學教程》,中國統計出版社。

P·薩繆爾遜、W·諾德豪斯,1989:《經濟學》,商務出版社。

E·夏皮羅,1985:《宏觀經濟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宏觀經濟學論文 篇八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1―0139―02

宏觀經濟學是經濟類和工商管理類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基礎性課程,也是教育部指定的經管類相關本科專業核心課程。宏觀經濟學是是深入學習貨幣銀行學、財政學、國際金融學等專業課的前提和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總體而言,宏觀經濟學是經管類專業學生普遍認為較難掌握的課程之一,尤其是在地方普通高校中,宏觀經濟學的教學面臨諸多困境。

1地方高校本科宏觀經濟學教學的困境

1.1課程層次定位不清

眾所周知,宏觀經濟學課程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在國外,本科經濟學專業宏觀經濟學的學習一般分為初級和中級兩個層次,大一學習初級水平的宏觀經濟學原理,到了大二、大三再學習中級水平的宏觀經濟學,少數攻讀研究生要從事經濟學研究的學生才學習高級宏觀經濟學。在國內,近年來隨着經濟學教育與國際接軌力度的加大,很多師資力量較強的985、211高校已經開始遵循國際慣例,給大一學生開設初級宏觀,給高年級學生開設中級宏觀,給研究生開設高級宏觀,並且一般都採用引進版教材。但是,更大數量的地方普通高校受到師資水平、學生基礎等方面因素的制約依然採用傳統做法,本科階段只開設一次宏觀經濟學課程,課程的層次基本上介於初級與中級之間,一般採用國內學者編著、處於這個難度的教材。

從一般意義上來講,中級宏觀經濟學是一門培養本科生的經濟學直覺和提升科研興趣的基礎性課程,也是一門讓學生更為深刻的認識經濟學方法論和解讀經濟現實的實踐性課程,還是一門提升經濟學認知能力和為進一步學習高級宏觀經濟學做準備的先導課程。中級宏觀經濟學與初級宏觀經濟學相比較而言在教學中更注重知識體系論證的嚴密性和實證性,更注重宏觀經濟知識的適用性;與高級宏觀經濟學相比中級宏觀經濟學更具體,與現實經濟連接的更緊密。但是,中級宏觀的學習難度相比初級宏觀來説可以説大大加大,這種難度不是像高級宏觀一樣來自於數學知識的運用,其實中級宏觀用到的數學知識並不比初級宏觀多多少(在國際主流中級宏觀教材裏即便是簡單的微積分運用也是放在附錄裏的),而是來自於對問題分析的深度。所以為了有效地學習中級宏觀,國外高校才為大一的學生先開設初級宏觀。

現在弔詭的現象是,學生基礎好、師資力量雄厚的985、211高校讓學生先學初級宏觀再學中級宏觀,從低起點到高落點。而學生基礎、師資力量相對較差的地方高校卻直接給學生開設介於初級和中級之間難度的宏觀經濟學,讓學生起點很高、落點又不高。要知道,地方高校的經管專業招生雖然已經文理兼收,但依然以文科生為主,再加上他們的基礎本來就比985、211高校的學生差,這就造成大量的學生在沒有任何知識準備的情況下面對中級宏觀中涉及的代數、圖形分析叫苦不迭。最終的結果是,大量沒有考研打算,學習意願本來就不高的學生覺得宏觀經濟學太難,沒學會什麼東西,而極少數準備考研的學生又覺得的課程的知識不夠考研的要求,可以説是兩頭不討好。

1.2教學內容相對陳舊

自1936年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標誌着現代宏觀經濟學誕生以來,宏觀經濟學一直是經濟學中一塊激動人心的領域,七十多年來在經濟增長和經濟波動兩個主要議題上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而這些進展理所當然的體現在宏觀經濟學的教學中。可是大量地方高校依然採用傳統宏觀經濟學的教學範式,其特徵是整個理論體系與政策實踐的核心表現為IS-LM模型,利用該模型,可以推導出均衡產出和均衡利率水平,並能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經濟意義。然而,隨着研究的深入,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學者已經發現這一模型存在着嚴重缺陷,包括:沒有考慮經濟變量的滯後效應,進行動態分析;沒有考慮不確定性和預期的影響,不能體現宏觀經濟結構的不穩定性;將流量均衡和存量均衡混淆,具有邏輯上的不一致性等等。正是這些因素導致傳統IS-LM模型逐漸衰落,大多數宏觀經濟理論和經驗研究已經不再使用IS-LM模型。IS-LM模型有時出現在宏觀經濟學教材中,但只是作為建構總供求模型中總需求曲線的一個階梯。縱觀初級宏觀經濟學教材,IS-LM模型在曼昆、薩繆爾森、哈伯德、帕金等名家的初級宏觀經濟學教科書中早已消失。在中級宏觀經濟學教科書中,像新古典宏觀代表人物巴羅的《宏觀經濟學:現代觀點》裏找不到IS-LM模型,威廉森的中級宏觀裏IS-LM模型也只在一章出現,即使新凱恩斯的代表人物曼昆的中級宏觀教科書中IS-LM模型也只佔很小篇幅。可見,儘管把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糅合在一起的薩繆爾森式的新古典綜合在宏觀經濟學教材中居於支配地位,但IS-LM教學範式已經不再流行。

地方高校的宏觀經濟學教學主要採用國內學者編著的教材,比如高鴻業版的《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這些教材依然花了大量篇幅講授IS-LM模型。雖然權威期刊上的理論研究與高級宏觀課程教學都很少同IS-LM模型相關了,但是據筆者所瞭解,在地方高校中察覺到這種轉變的教師還比較缺乏。許多教師仍然在用IS-LM圖形來討論宏觀經濟學基本理論與政策含義。這種教學現狀的原因可能在於IS-LM模型的相對簡潔性及教學慣性,也可能在於師資知識結構更新慢。

1.3本土化案例缺乏

宏觀經濟學是解釋宏觀經濟現象、應用於宏觀經濟實踐的科學,自然宏觀經濟學的教學不能只講授理論,必須輔之以案例才能使乾巴巴的理論變得鮮活,才能使學生易於接受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的案例當然是學生身邊的、本土發生的、來自於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中國宏觀經濟實踐的。可惜地方高校宏觀經濟學教學中能利用的這類案例資源少的可憐。引進版的宏觀經濟學教材倒是案例豐富,但這些案例幾乎都是以歐美等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宏觀經濟實踐為背景而撰寫的,不能貼近學生身處的經濟環境,國內學生對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現實經濟問題明顯缺乏感性的直觀認識。地方高校所廣泛採用的國內學者編著的教材是什麼情況呢?看了只能更讓人失望,即便是部級規劃教材都是隻有乾巴巴的理論,幾乎沒有案例,可以説是把國外教材案例刪去後,再把人家的理論濃縮一下而成,甚至用的數據、圖表都是國外教材上直接抄過來的。

之所以本土化案例如此缺乏,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我國宏觀經濟研究過於落後,可用的宏觀經濟數據缺乏;另一方面跟我國高等教育教材市場競爭不夠激烈,編書的老師們急功近利不願總結歸納本土案例有關。教材提供不了本土化的宏觀經濟案例,那就只能靠任課教師自己總結用於教學了。但地方高校師資水平本來就不如哪些出自名校的教材作者們,可想而知讓他們自己建立本土化案例這個工作有多麼不易。可喜的是,一些歸國學者在宏觀經濟學教材的本土化上已經做出了有益的嘗試,比如復旦袁志剛教授寫的兩本宏觀經濟學教材,北大蘇劍教授編著的宏觀經濟學中國版,甚至央行易綱副行長與北大張帆副教授也合著了本土化的宏觀經濟學教材。只可惜由於種種原因,這類教材在地方高校的宏觀經濟學教學中使用率並不廣。

2突破地方高校本科宏觀經濟學教學困境的思路

地方高校面對上文所提三方面宏觀經濟學教學困境,筆者嘗試給出突破困境的三點思路。

2.1課程層次定位於初級

考慮到地方高校大多數學生的基礎和未來的就業去向,筆者認為地方高校的宏觀經濟學教學難度不應再定位於初級與中級之間,而是要定位於初級經濟學的水平,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難度和學習意願,使他們學一門課不至於因為課程太難反而什麼都沒學到。同時,也要考慮到少數對宏觀經濟學感興趣,自身基礎好,有考研打算的學生,在高年級時為他們開設中級宏觀經濟學的選修課,使他們有進一步學習宏觀經濟學的平台。這樣既照顧到大多數普通學生,又兼顧到少數優秀學生,可以有效解決當前宏觀經濟學教學中課程層次定位不清帶來的問題。

2.2引進宏觀經濟學教學新範式

宏觀經濟學新範式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中淡化IS-LM模型,或者説減少IS-LM模型的篇幅,把更多的精力集中於長期經濟增長、總供求模型的微觀基礎上。要做到這點根本上需要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更新,擺脱陳舊的宏觀經濟學知識體系,這對地方高校的師資有一定難度、也需要一個過程。筆者提供一個最直接有效的治標方法供參考,就是先採用拿來主義,使用引進版的初級宏觀經濟學教材,比如曼昆的《宏觀經濟學原理》,該書使用大量篇幅關注長期宏觀經濟表現,最後幾章才使用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分析短期經濟波動,充分體現了宏觀經濟學教學的新範式。

2.3加強教學團隊建設促進教學案例本土化

在大多數地方院校,宏觀經濟學的教學都是由若干教師同時承擔的。由於地方高校教學一線教師基本不用坐班,所以同事們見面機會少,導致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各自為政,教師之間無法形成合力。前文説到本土化的宏觀經濟學教學案例要主要依靠任課教師自己收集、歸納整理,這要耗費任課教師大量時間和精力,對於課時多、科研壓力大的地方高校教師來説能完成的案例量實在有限。如果能組建高水平的宏觀經濟學教學團隊,發揮團隊成員的特長,定期看展關於宏觀經濟學本土化案例建設的教研活動,就可以集中團隊之力豐富本土化的宏觀經濟學案例庫,效果應該遠勝於單打獨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ji/d8me6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