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土木工程概論論文(多篇)

土木工程概論論文(多篇)

土木工程概論論文(多篇)

土木概論論文 篇一

關鍵詞: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思政;教學方案;工程案例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6年以來,我校積極探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選取29門試點建設課程(分為綜合素養類和專業育人類),發掘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構建思政課與其他課程協同育人的工作機制。土木工程概論立項為專業育人類試點課程,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改革與實踐,初顯協同育人效應。土木工程概論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入門課程,是建立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內容、基本知識的基礎課。使學生入學就較全面地瞭解土木工程所涉及領域的內容、方法、成就和發展情況,瞭解土木工程的綜合性、社會性及其在技術、經濟與管理方面的統一性,初步構建專業基礎;為學生提供一個清晰而邏輯的工程學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進行工程教育的過程中,初步樹立專業思想和工程思維意識。

一、課程思政教育目標

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才能真正在“教書”的同時彰顯“育人”功能。不能簡單地將“思政教育”理解為“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包括科學精神、人文素養、邏輯判斷,對世界的正確認知和理解,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思政教育目標:1.瞭解專業,激發情感。通過學習土木工程行業、領域的發展歷程以及最新的科學技術和工程實例,瞭解專業內涵,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自豪感和大國自信意識,樹立為國家、社會發展做貢獻的理想、信念和信心;2.工程思維,創新意識。通過對各類土木工程設施及其建設週期的學習,理解工程設計和建造的基本原則,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意識。通過對重點工程案例的分析,剖析工程智慧,啟發學生的工程創新意識。3.職業責任,敬業奉獻。通過學習註冊工程師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分析工程事故與責任心、職業道德的關係,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建立起社會責任意識和對職業的敬畏感,理解“熱愛本職、敬業奉獻”就是大國工匠精神的源動力,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課程的教學內容支撐課程目標實現的對應關係詳見表1。

二、課程思政教學方案

(一)“工程案例”啟智

從土木工程的發展及其特徵講起,讓學生了解本學科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用工程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以典型的優秀工程案例(例如都江堰、港珠澳跨海大橋、上海中心大廈等)為載體,展示技術進展,分析科學原理和工程智慧,聯繫生產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自豪感。初步建立工程思維和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大國自信。以工程災害和事故案例為載體,講述質量不合格的工程給人民生命和財產帶來的嚴重損害,激發學生的專業責任感。分析產生災害事故的原因,引發思考,讓學生初步建立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感。例如在課堂上播放韓國三豐百貨大樓倒塌的視頻,簡介大樓倒塌的主要原因,以課後作業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分析該事故帶給我們的啟示。從課堂到課後,引導學生全面瞭解事故案例的詳情,分析慘痛教訓,切身思考,領悟遵循專業規範的重要性、感受土木從業者所肩負責任的重要性。

(二)“人物故事”感悟

分享詹天佑、茅以升、林同炎等結構大師的人生故事,從中感悟智慧和精神。介紹大師的代表工程(例如詹天佑的人字鐵路等),分析其開創性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時的智慧所在,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習他們不畏艱辛、迎難而上、刻苦鑽研、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和拼搏精神。每個工程從勘測、規劃、設計到建造、使用、維護的生命週期裏,需要無數建設者前仆後繼投入大量精力。再優秀的設計圖紙都需要施工現場的建設工作者一步步來具體實施和實現,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不行,每個施工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都要肩負重任和責任,唯有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全身心地投入和奉獻才能成就一個個“偉大”的工程,這就是“敬業”,而這一切的內在動力就是“愛崗”,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敬業、精益、專注、創新”是“大國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其實質是一種職業道德文化和價值取向,讓學生從“千千萬萬建設者”身上學習“大國工匠”精神。同時讓每個學生觀察和關注自己身邊的土木從業者及其職業發展,通過他們的故事延伸課堂空間,持續讓學生深入瞭解土木工程行業,思考個人的發展,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一個真實的人生故事,遠勝教室裏的一節課,或許終生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職業規範”引導

註冊土木工程師從事的是與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的工作,擔負的責任重大。在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各類管理、規定的基礎上,土木從業者還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遵守職業道德,廉潔自律,自覺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讓學生充分了解註冊土木工程師在享受一定權利的同時一定要承擔起一定的義務和責任,工程決策一定要遵循科學和規範,絕對不能自以為是、以個人意志為中心,要做到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統一。

三、實施與體會

為了同時實現課程的專業教學目標和思政教育目標,在2017級新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積極改革教學方法,挖掘合適的教育素材和課堂教學切入點,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注重案例教學,引導學生開展課外自學拓展、實施過程考核,以多種形式保障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思考、感受和體悟教學內容所傳遞的價值取向,真正實現價值引領作用。

(一)合理的教學方案設計是基礎

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教學內容要做到“鹽溶於湯”並非易事,既要實現教學目標還要做到“潤物細無聲”,這就需要教師課前“顯性”備課,課堂“隱性”講授,保證專業內容的講授深度廣度不打折扣,還能適當延伸課堂空間,賦予專業內容新的價值內涵。例如講述土木工程在我國的發展時,以往授課多以典型工程的技術創新、工程智慧為主要內容,2017年秋季學期授課中引入了“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的內容,通過課堂講授,課後寫觀後感的形式,讓學生全面瞭解我國在土木工程各領域發展現狀的同時,明顯增強了“大國自信”意識,將自己個人的發展和“中國夢”的實現緊密聯繫起來。

(二)學生參與體驗感悟是關鍵

專業課程發揮“育人”功效的關鍵在於學生親身的參與、體驗與感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吸引學生深度參與課堂,引導學生思考和感悟,理解和認同教學中所傳遞的價值觀,反覆強化,才能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課堂的授課時間有限,本課程主要通過課堂講授、課後拓展自學和作業的形式,延伸學生思考和感悟的時間和空間,再通過適當的作業點評進行引導和強化。從2017級學生的期末考核論文中可以看出,學生對職業使命和責任的理解明顯要比往屆學生深入。

(三)價值引領是成效

專業育人課程與綜合素養課程開展隱形思政教育的主旨是強化對學生的品格教育和人格歷練提升,與思政課程的顯性教育相得益彰、互為補充,才能真正實現“協同育人”的成效,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逐步達到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的目標。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是面向大一新生開設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學生了解專業的第一扇窗口,在大學生活的伊始,教師就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是為大學“立德樹人”的宏偉目標邁出堅實的第一步。本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崗、敬業、誠信、友善”為抓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以“大國工匠精神”為典範,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當然這一門課的思政教育只是起點和鏈條中的一環,只有在大學四年不斷線的持續引導,才能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四、結束語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探索思政教育改革,給課堂增添了新的內涵和價值導向,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統一,初顯專業課程的育人功效。但這只是起步,唯進步不止步,讓思政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黨的再次強調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工作,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把課程思政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豐富育人載體,創新育人方式,構建長效機制,寫好課程思政新篇章。

參考文獻:

[1]高錫文。基於協同育人的高校課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2(567):16-18.

[2]熊峯。土木工程概論[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3]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J].思想理論教育,2018,03:64-69.

土木工程概論論文 篇二

關鍵詞:高職院校;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6-0192-03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是土建類各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職業基礎課程,在整個課程的設置體系中起着先導和啟蒙作用,肩負着把完全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學生引入到土木工程行業的大門,使學生從綜合教育跨入到土木建築專業教育的重任。通過《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土木工程行業的基本情況,瞭解土木工程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樹立專業思想,為學生學習後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程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因此,《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在整個土建類專業的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主要特點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主要講授土木工程的各個層面的知識和內容,較為詳盡地介紹了土木工程各個分支學科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和知識,其課程的主要特點如下。

1.課程內容範圍廣泛。《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內容非常廣泛,其涉及的教學內容囊括了土木工程專業的所有領域,甚至包括了土木工程專業的許多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1]。由於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引導課程,編寫《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材者往往在教材編寫時涵蓋的內容非常寬廣,但知識點的內容卻非常淺顯,很多內容如基礎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建築材料等在內容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點到為止。因此,在《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取捨教材內容,是每位任課教師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2.教學內容以理論實踐相結合為主。《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涉及的教學內容雖然淺顯,但與工程實際聯繫又非常密切,教材內容應該以工程案例為切入點,全面展示土木工程的經濟技術、建築風貌和所採用的新型建築材料,以及土木工程中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從而適度地拓展學生的視野,為學生了解專業、學習專業知識以及確定學習目標和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3.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和補充。《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所涉及到的課程內容往往與現有的工程實際緊密相關,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築行業的不斷壯大,我國的建築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不能如建築工程的發展一樣快速進行更新,導致很多內容滯後於工程實際。如出現在許多教材中的世界排名第一高樓:台北101大樓,現早已被迪拜的迪拜塔所超越。教材內容的滯後使得學生不能及時瞭解到建築界新的發展,極大地阻礙了學生與工程實際的有效接軌,不利於學生的有效成長。因此,如何在教材內容滯後的情況下,要求教師密切關注建築界的發展動向,靈活地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和工程案例,是每位承擔《土木工程概論》課程任課教師的職責和義務。

二、《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現狀

1.實踐教學環節缺乏。在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在讀學生,甚至極個別任課教師都片面地認為:《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僅僅是土建工程類專業的入門課程,是一門新生剛剛入學後的專業思想教育課程,其作用僅僅是學生了解到本專業的概況和基本風貌,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和熱情。該課程的主要學習目標見下頁圖1。這種片面的認識導致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將《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僅作為專業的職業選修課程,課時量極少(大多數院校該課程為32學時,2個學分,個別院校該課程僅僅為24學時,1.5個學分),為了將《土木工程概論》中的眾多章節(一般該課程共計15章左右,涵蓋了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如土木工程發展史、土木工程材料、基礎工程、建築工程、交通工程、橋樑工程等)都講完,絕大多數教師以純理論的授課形式蜻蜓點水般地完成《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枯燥的教學任務,缺少非常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這和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將土木工程法概論課程作為土建工程類各專業的先行引導課程,以此來提高學生對專業的瞭解及熱愛度的初衷發生了一定的背離,久而久之學生將會慢慢產生一種對專業的排斥心理,這對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專業技能課程的興趣極為不利,甚至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2.教材內容更新較慢。教材對於任何專業任何課程的學生和教師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沒有了教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很難實現,而教學中優秀的教材是促使學生快速掌握知識並引領學生入門的最佳途徑。目前我國《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大多數教材中不乏許多“十二五”規劃教材,內容涉及面極廣,但教材內容僅僅涉及專業知識的表面問題,對深層次的專業知識接觸甚少,而對於建築領域中的新工藝、新產品及建築的前沿學科的介紹普遍偏少,教材內容比較陳舊,不能反映當今社會的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這是因為當今我國的土木建設發展速度極快,無論是高層建築、大跨度橋樑,還是超長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結構形式、施工工藝以及建築材料的發展速度都是日新月異的,然而教材的更新遠遠跟不上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速度[2],任課教師如何根據時代的發展及時補充教學內容是《土木工程概論》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

3.教學安排不盡合理。(1)課程的重視度不夠,教師安排缺乏考慮。許多高職院校對《土木工程概論》課程不夠重視,在該課程教師的安排上,往往認為任何教師都可以上,更為嚴重的是很多高職院校將該課程交給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教師負責講授,由於教材本身的缺陷,再加上青年教師教學經驗和工程實戰經驗都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難以用理論聯繫實際,這樣就會導致教師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講授內容,講授過程找不到章節的相互聯繫性,導致授課章節相對獨立,課程的整體性較弱,使得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課程內容體系的掌握不足很容易造成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良的結果。(2)教學學時不夠,考核方式過於簡單。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很多高職院校《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授課課時普遍偏少,授課課時最少的院校只有16學時,大多數都在30學時左右。由於《土木工程概論》這門課程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並且部分內容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很難再涉及到,若按專業課程的標準進行講解,如此少的教學時數,怎能達到教學計劃設置本課程的預期教學目標。同時,在走訪中瞭解到,很多高職院校在本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所採用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過於簡單,有的院校通過做作業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因為課程內容過多,採用開卷考試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以期末對本課程的總結完成,有的院校以閉卷記憶性基礎知識為考試內容,考試內容並未突出專業的基本特色。眾多的考核形式,僅僅限於一些基本的常識,使得考核流於形式,學生經過這樣的考核,基本上全部過關,這就給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造成一種錯誤的認識:學習不學習都能過關,學好學不好都是一樣[3],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得很多大學生缺失了學習熱情,得過且過,部分學生沉迷於網絡遊戲不能自拔。這與我們開設本課程對學生所學專業起到啟蒙、引導作用的初衷發生背離。

4.教學方法與手段落後。調查表明,大多數高職院校《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缺乏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很多任課教師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以課堂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為主,輔以簡單的工程案例教學法;課堂上,任課教師陶醉於自己的講授內容中,講課講得口乾舌燥,而講台下的學生卻聽得耐性全無,睡覺的睡覺,説話的説話,開小差的開小差,玩手機的玩手機;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以及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時間和動手訓練的機會,結果使得教師“一廂情願”的陶醉於自己賣力的課程講授中,而學生始終不知所云[1]。此外,教學手段也過於單一,傳統板書教學和播放課件的教學手段已難以滿足當前《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需要,使剛進校的學生學習興趣急劇降低,始終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中,不利於今後專業課程的教學。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建議

1.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高素質的任課教師來保障。由於《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涉及的土木工程領域非常廣泛,涉及建築工程、交通工程、橋樑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相關知識,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不僅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更應當積累一定的工程管理和工程處理的經驗以及紮實的專業知識背景。因此,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建立起一支穩定的,老中青相互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提高並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同時,由於社會的快速發展,新的施工手段和新型材料不斷出現,而教材往往滯後於現代科技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各高職院校應要求任課教師平時注意知識的蒐集、積累、整理和總結,及時將現代土木工程領域中的新的知識、新工藝、新材料及時地補充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及時融入到社會中,跟上時代的發展。

2.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常常以理論偏多,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對一些極為專業的、抽象的教學內容很難理解甚至不理解。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充分備課,在課堂上用簡單、易懂、簡明的教學方法使初學的學生能夠儘快地消化和理解教學內容。

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任課教師應不斷嘗試和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如採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等一系列教學方法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教學方法[4],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很多教師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常採用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及討論式,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綜合應用,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體驗知識的發生過程,還原學生原來的科學思維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5]。其教學方法的應用見下頁圖2。

3.提倡多元化教學手段的綜合應用。採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為教學手段的授課方式,很難生動地講授《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因此,各高職院校應提倡任課教師積極探索先進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網絡、投影等。通過圖像、聲音、文字、板書等幾方面的有機結合,把教學內容立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以彌補採用傳統教學手段授課帶來的不足。《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任課教師應及時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盡行有效地反饋,可通過作業、答疑、測試,跟學生網上聊天等各種渠道和形式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情況,以及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疑惑,這樣任課教師就可以及時引入新的教學手段來保證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任課教師應不斷探索,尋找並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課程考核是檢查任課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為了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對現行的以期末閉卷考核為主的教學評價體系必須進行改革。探索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如,開卷和閉卷相結合、平時小論文和期末綜合論文相結合、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相結合等多種考核方式,逐步形成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能力培養的新的考核評價機制[1]。

四、結束語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是土木工程各專業的一門職業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多、涉及面廣,這就要求任課教師採用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出適合當今時代需要的專業技能複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佘睿,鞏學梅。土木工程概論類課程教學探討[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8,(06).

[2]吳萱,董俊。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建築教育,2009,(03).

[3]王清標,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研究,2012,(04).

[4]郭旭紅。淺談“啟發式教學法”[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03).

[5]林龍鑌,等。《土木工程概論》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體會及其對教學啟示[J].福建建築,2012,(02).

基金項目:該論文為浙江省教學改革項目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jg2013334)。

土木概論論文 篇三

(一)着眼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建設實踐教學體系

建立三個層次的子系統實踐教學體系,並將實踐教學體系落實到新修訂的教學計劃和實踐教學大綱中第一子系統以認識實習為主體,涵蓋工程製圖、土木工程概論、測量實習等。使學生了解、認識、描述土木工程產品的功能要求、內部結構,激發學生學習土木工程的熱情。第二子系統包括力學、工程材料、土力學及結構實驗及課程設計等。使學生掌握材料性能、結構建模及結構分析設計方法。第三子系統包括結構檢測、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使學生掌握與實踐土木工程的分析、設計、施工檢測和控制方法。三個子系統的層次結構是“綜合—分解—再綜合”的關係;具有“實驗、實習和設計”三要素,符合人的認識規律;以能力培養、特別是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主線。在教學計劃和實踐教學大綱中,從以下三個方面納入實踐教學體系。

1.與土木實驗平台相對應,設立《實驗系列課程》,打好全面開放式實驗的基礎。

2.設《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指導表》,將課內各集中實踐環節與課外社會實踐、科研實踐、學科競賽、創新實踐、學年作品和文化素質教育實踐等結合起來,形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將研究型、創新型實踐課和課外科技競賽活動列入教學計劃,如力學模型測試、應用軟件培訓、結構模型競賽實驗課等。

3.增設創新實踐學分,即對學生參加的各類競賽、科技創作和論文寫作等活動,進行考核後計入學分,且可免修其他課程。

(二)將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寓於教育教學全過程

本科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創新活動的開展,必須寓於教育教學全過程。

1.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課程改革。對土木工程專業中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土木工程概論》、《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材料》以及結構類實驗課等進行課程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線。《土木工程概論》可計劃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形象生動、引人入勝的教學,組織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專家授課,使新生剛入學就重視素質和能力的提高,發揮以智引人、以志樹人的作用。土木工程施工教學有一定的特色,將課程分為兩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是以子項工程中的工種工程施工為對象的基本施工知識;第二層次是以整個項目工程施工為對象的現代土木工程施工,在後者中引入現代化的最新方法,採用多媒體授課,授課過程中,使學生站在項目經理的高度,統管全局,運用最新技術,去解決複雜的工程問題。土木工程材料和結構類課程內容廣泛,實驗課時較多,長期以來採用傳統方法進行實驗,學生主動參與少,可計劃製作各類實驗課件,讓學生利用課件,主動參與,進行模擬實驗後,再正式進行實驗室試驗,這項改革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開發創造性思維,潛移默化地掌握創新方法。

2.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四年級的導師制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為貫徹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則,更好地實行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科學研究三元結合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全面提高學生的工程素質和實際工作的能力,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擬將畢業設計改在一年內機動安排,規定對四年級的導師制必須與畢業設計相結合。導師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在負責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同時,要提供學生參與工程實踐和科學研究的條件,與科學研究、創新活動結合起來。

3.探索寓於教學過程、形式多樣、可持續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的新路子。在教學過程中,開拓一些形式多樣的創新實踐活動。組織學參加挑戰杯結構設計競賽:以激發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鋭意創新、迎接挑戰的主動精神,競賽活動鼓勵跨專業、跨年級、跨學科的合作,以體現團隊精神。組織學生科技活動:設置學生科技活動基金,推動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課外科技活動與教學過程相結合。結合教學環節,撰寫小論文: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結合課堂教學、實驗、實習及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安排撰寫小論文,促進學生參與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為實行開放性實驗創造硬件條件。對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實驗進行調整、投入,圍繞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工作。在保證開出原計劃規定的混凝土結構、土力學、建築材料等各類課程的實驗基礎上,擬增開一些實驗項目如“預應力張拉工藝”、“結構非破損試驗”、“道路工程現場檢測”等。

(三)通過“產、學、研”結合,依靠社會力量辦學,有效提高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

搞好專業的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關鍵是理論聯繫實際。擬將廣大教師的“產、學、研”結合點形成為較大的、互惠互利的合作網絡,組成可跟蹤最新技術、靈活的校外實踐基地。這是依靠社會力量辦學的新觀念。觀念的更新,可使我們克服困難,有效地提高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在認識實習的兩週時間裏,充分發揮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利用實踐基地的有利條件,使學生了解國內外的現狀、高新技術及發展趨勢,使認識實習具有內容廣、技術新的特點。依靠“產、學、研”合作網絡,生產實習可實行“開放式”,為強調能力的培養並進一步提高生產實習的質量,修訂適用於土木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綱並用於實踐。落實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的“產、學、研”基地,保證有相對穩定的、內容涉及到土木工程各個領域的合作單位;每年擬聘任10名左右校外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為學生結合實際工程進行畢業設計創造有利的條件。在畢業設計中實現五個結合,即四年級導師制與畢業設計相結合;設計題與實際工程相結合;校內外指導教師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設計題目與用人單位要求相結合。

二、結語

土木工程概論論文 篇四

關鍵詞:土木工程概論 教學問題 教學方法

Abstract: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bear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bring the completelystudent to the great famil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on of talent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s a "guide", the teacher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urse and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process. Finally,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knowledge system,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the way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etc. We can cultivate the modern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of having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Teaching problems; Teaching method

土木工程概論是土木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對土木工程人才的培養起着關鍵的作用。不僅是所有專業課程的基礎,同時也肩負着把完全外行的學生引入土木工程這個大家庭的使命。通過土木工程概論的學習,能夠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為以後學好專業課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長期以來由於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固有的特點以及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同學們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文章介紹了筆者對此門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一些思考,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特點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內容寬泛,信息量大,缺乏實踐性的內容

土木工程概論作為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它幾乎涵蓋了所有與土木工程相關的內容,其涉及了工程材料、建築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橋樑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巖土工程、水利工程、給排水工程、海洋工程、機場工程、項目管理、防災減災等,內容龐雜粗淺,課本往往只能點到即止。另外,書本概述性文字偏多,但囿於課時,課堂上大部分時間只能用於理論知識的講解,缺少實踐性的內容作為支撐。

1.2 學生基礎薄弱,內容理論性強

此課程於大一第二學期開設,學生土木工程的專業知識一片空白,此課程中大量出現的專業名詞使學生理解產生困難,比如在講解土木工程施工的相關內容時出現的網絡計劃、模板、腳手架等相關內容;地基與基礎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方法、各種基礎形式,等等。這就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2]。

1.3 課時過少,考核方式簡單

就筆者的教學經歷來看,“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授課學時介於16~24學時之間,也就是説,每次上課(90 min)都要講完一章的內容,如建築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等,由於知識點很多,難度較大,教學效果令人擔憂。“概論”的考核方式大多采取開卷考試或提交小論文的形式,急功近利的學生常常只盼着“畢其功於一役”,疏於平時的學習積累,掌握知識的牢固性大打折扣。

2 豐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土木工程概論這門課程因為它固有的課程特點以及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一直以來教學效果並不理想。為了改變當前的這種現狀,筆者時常去向有經驗的優秀老教授請教,並根據此門課程的固有特點思考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並把這一套教學方法運用在自己的教學當中。根據同學們的反應來看,這樣做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1 知識體系的建立

由於土木工程概論具有內容多、課時少的特點。教師在教學當中無法對每個知識點都進行詳細的介紹,材料的取捨成了教學中面臨的一個難題,既要避免越俎代庖,又要能夠充分發揮先導課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對於該門課程的特點、內容能夠熟練地掌握[3]。筆者授課之餘到設計院、監理單位以及施工單位進行工程實踐及交流,積累了相關的工程經驗。通過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經驗相結合,突出重點,對課本知識進行梳理,對課程內容的詳略進行取捨,建立了一套自己授課的體系。簡要介B如下:在首堂課時,會把本課程內容的脈絡介紹給學生,形成一個總體的框架,使學生對於需要掌握的知識更加清楚明白,少走彎路,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不斷地告訴他們土木工程概論作為一門基礎課的重要性,激發同學們對知識的探索精神,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2.2 理論聯繫實際

土木工程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不僅要讓學生學好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會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程當中。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把課本上的知識,通過現場的參觀、講解和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克服純粹課堂講授的弊端,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在教學過程當中,對大部分章節都配有相關的、典型的工程實例,將工程實例涉及的每個專業概念、思想和知識點進行重點的突出和分析,使學生在聽任課教師講解工程實例的同時能夠把自己對這些概念、思想和知識點的認識從生活常識上升到專業的角度[4]。土木工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規模大、投資高,一旦出現工程事故,將會導致重大的人員傷亡和嚴重的經濟損失,筆者會有針對性地挑選部分相關的工程事故案例進行講解,使學生意識到工程事故後果的嚴重性。例如:在講地基沉降章節時,可引入著名的工程案例或近期影響較大的工程事故幫助學生了解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學會以後如何避免以及應對此類事故的發生。又如可通過回顧“5・12”汶川大地震,血淋林的畫面和一片廢墟的視覺震撼,讓學生通過教訓真正意識到抗震對建築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學好專業知識的重要性。這樣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相關的概念,同時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樂趣[4]。

2.3 人文素質和愛國主義教育

土木工程概論作為一門先導課,對於大一的學生了解專業課程,掌握大學課程的學習方法,學習思維無疑是有益的。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在土木工程概論的教學當中,還應輔以人文素質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在學習如何做事的同時學會如何做人,既有人文素養,又有愛國情懷。使學生在大學階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確定好自己今後的奮鬥目標,成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5]。例如:講水利工程時可以引用大禹治水的事蹟。禹上任後,吸取了父親治水失敗的慘痛教訓,親自帶着測量工具四處奔波勘測地形,觀測洪水變化情況,繪製水系圖,為治理洪水十年如一日,曾“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撲在治水事業上,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控制了洪水。大禹有心懷天下的胸襟,為了百姓,為了蒼生,日夜辛勞,是學習的榜樣。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的思想,讓學生意識到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要熱愛祖國,為祖國的前途而奮鬥,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

3 結語

土木工程專業領域廣闊,《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內容豐富,研究動向前沿,我們必須進一步努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充分認識到課程的特點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時俱進,適時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嘗試,豐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併為其以後的專業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出適合時代需要和科技發展要求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方薇,李盛。“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芻議[J].中國電力教育,2014(21):68-69.

[2]胡坤,朱平華,伍君勇。基於認識實習的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6,18(1):62-63.

[3]楊柯。“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與探索[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1):10-14.

[4]張振華。“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W中工程實例的重要性及講解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1(8):157-158.

[5]鄭元勛,蔡迎春。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改革探索[J].高等建築教育,2012,21(1):62-65.

土木概論論文 篇五

工程測量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在授課階段應有意識地加強測量學與後續專業課程的內容銜接。如,測量學中場地平整與土方量計算在“土木工程施工”這門課程中也有獨立章節進行講解;建築場地的施工控制測量在“基坑工程”中也涉及到了相關知識點等。因此,通過建立與其他專業課程的聯繫,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後續課程奠定了基礎。

二、啟發式教學模式

在工程測量的教學中採用啟發式教學模式,例如,從為什麼經緯儀需要對中、整平來引導學生了解經緯儀的軸線,進而掌握經緯儀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水準測量和角度測量實驗數據無法閉合,以此來進行誤差的分析和判斷等。從而使學生能夠自覺地、獨立地進行思考,融會貫通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提高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採取開放式實驗項目

工程測量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課內實驗環節將學生分為4人一組,教師給出實驗目的,由學生根據所掌握的理論方法設計測量方案,每組上交各組根據實驗目的設計的實驗名稱、所需儀器、實驗內容和方法、可能出現的錯誤和注意事項,並同時提交根據上述內容所測實驗數據。在測量實訓環節則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自主能力,仿照工程施工測量,給出施工圖紙,由學生編制測設方案並進行實地模擬測設及定線放樣。在考核方法上,採取單獨考核的方式,每個學生水準測量的儀器操作成績+角度測量的儀器操作成績+理論考試成績為工程測量的成績。通過實驗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學生的工程測量成績和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表1是3年來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測量考核成績。

四、充分重視專業認識實習和專業實習

為了增強學生對工程測量的興趣和重視程度,在專業認識實習的參觀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讓學生了解到測量對於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專業實習階段,根據工地的不同進度讓學生進行施工控制測量和施工放樣,熟練掌握在各類土木工程建設中需要的測量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與此同時,為學生從事土木工程勘測、設計、施工、管理奠定基礎。

五、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鑑定

建築學概論論文 篇六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流轉税、所得税和財產税法律制度是構成我國現行税收法律制度的三大體系。其中,以增值税、營業税和消費税為主的流轉税是我國目前税收收入的主體税種;以個人所得税和企業所得税為主的所得税每年均有較快的增長;相對而言,財產税在我國税收體系中所佔的比例較小,俗稱“小税種”。縱觀世界各國,財產税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在中國,關於財產税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均處於起步階段。隨着公民保有財產數量的迅速增長,以房產保有税為主的財產税法律制度改革顯得尤為重要。房產税法律制度改革源於 2003 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下文簡稱 2003 年決定),該決定提出“實施城鎮建設税費改革,條件具備時對不動產開徵統一規範的物業税,相應取消有關收費。”2003 年決定第一次提出了在中國大陸地區開徵物業税,之後,實務部門與理論界開始了物業税改革研究。2005 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建議》(下文簡稱 2005 年建議),黨中央再次提出了“穩步推行物業税”。到了 2009 年,國務院《關於 2009 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下文簡稱 2009 年意見),再次提出“深化房地產税制改革,研究開徵物業税”。2011 年 1 月,在一片爭議聲中重慶、上海同時開始房產税改革,將部分個人非經營性住房納入房產税徵税範圍。通過中國共產黨黨、全國人大、國務院和地方政府通過的一系列“決定、建議、意見和試點方案”來看,房產税改革從理論研究階段上升為改革試點階段。2013 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頒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文簡稱 2013 年決定)明確提出“完善地方税體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加快房地產税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2013 年決定第一次在黨的文件中明確提出“落實税收法定原則”,將“完善立法”置於財税體制改革總目標的首位。

二、文獻綜述

發達國家的房產保有税法律制度相對完善,但相關文獻更多地從經濟學和税收制度的視角進行分析,法學視角的文獻幾乎沒有,且發達國家關於房產保有税的研究前提是納税人税收遵從度高且有相對完善的監督意識和制度保障等。因此,現有國外文獻對發展中國家的指導意義較弱,但發達國家的相關文獻仍有我國房產保有税法律制度的重要理論基礎,因此將相關文獻內容放入第一章“理論基礎”之中。下文主要介紹我國內相關文獻,並進行簡要評述。房產保有税改革的焦點問題之一是合法性問題。重慶、上海的房產税改革將 1986年《房產税暫行條例》中規定的個人非營業住房從免税範圍恢復為徵税範圍。這一改革是否有法律依據是學界爭論的焦點。正方觀點有:第一,中國現實社會需要此類授權立法,王光明(2011)提出,中國現行社會環境需要此類授權立法。傅光明(2011)提出,在中國特殊國情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主要就基本的税收立法,大量的地方性税收法規仍然應當實施授權國務院立法的模式。第二,房產税改革不等於開設新税種,因此無需立法機關的介入,劉隆享教授持上述觀點。其三,税收的立法權應歸於地方。郭維真提出房產税的決定權歸屬於中央或地方僅僅是形式問題,或者説這種決定權本應由納税人所擁有,即“税負決定選民”,這種地方治理模式不應被認為是違法。反方的觀點有:張守文(2012)提出,房產税改革應遵循法律保留原則,不宜採用空白授權或轉授權。熊偉、丁一、張富強等學者認為,重慶、上海的房產税改革有違《立法法》。

第一章 房產保有税法律制度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一、房產保有税法律制度基本概念闡釋

房產税與民生息息相關。房屋的概念與建築物、構築物的概念密切相關。簡而言之,房屋是建築物最主要的一種類型,建築物最主要的分類是生產性建築和非生產性建築(又稱為民用建築)。前者包括工業建築、農業建築等;後者包括居住建築、商業建築和公共建築等。狹義的房屋主要指居住建築(又稱為民用住宅),而我國現行房產税中的課税範圍應理解為廣義的房屋,即包括生產性建築和非生產性建築,但是針對某些建築給予免税。一般認為,房屋是指有屋面和維護結構,可供人們生產、工作、娛樂、居住或儲藏物資的場所。房屋,又稱為住宅,主要指非生產性建築。但現行房產税的徵税範圍包括房屋(非生產性建築)、廠房(生產性建築)。構築物是指不具有圍合空間,用於生產、生活的物體,例如室外游泳池、橋樑、煙囱、隧道燈。構築物的概念與建築物其他設施的概念有重合之處,在房產税制度設計時,須謹慎考慮。綜上,房屋是指由基礎、牆、門、窗、頂構成,供人居住、工作、學習、娛樂、儲藏物品或進行其他活動的空間場所。房屋可以從三個視角解析:第一,從建築的視角看,房屋是有承重支柱、圍護牆體和頂蓋的建築物。第二,從物質構成角度看,房屋包括四大物質構成,包括建築材料、地基、屋內設施(水、電等)和外部環境(道路、附屬設施等)。因此,我國現行房產税中“房”的概念基本等同於“建築物”的概念。

二、房產保有税法律制度理論依據

建築學概論論文 篇七

隨着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建築企業間產品的優劣逐步消失,並且多數現代建築企業已(略)和工具,如ERP、SCM,提高企業內部整體運作效率,但這種靠內部集成提高效率的手段也達到了極限,建築企業要想生存和獲得競爭優勢在競爭十分激烈市場中(略)注焦點從內部資源轉向外部資源,即“以客户為中心”,引入CRM管理理念,藉助CRM的先進手段,瞭解客户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為客户提供優質服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基於此,論文對建築企業CRM進行系統深入地研究,論證建築企業CRM的必要(略)找出CRM實施支撐條件準備和實施步驟,從而幫助建築企業成功地實施CRM戰略。 在研究方法上,論文結合了現代經濟學、現代營銷學、戰略管理學、信息科學等多學科的交叉優勢,在承繼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概述了CRM基本理論,對建築企業CRM進行鍼對性分析和(略)築企業CRM理論體系,為建築企業實施CRM(略)鑑。 論文首先從概述CRM基本理論入手,包括對客户、客户關係、CRM的概念、CRM發展動力、CRM的核心戰略思想、CRM的特點以及CRM系統介紹,為建築企業實施CRM打造堅實的理論基礎;然後對建築。

土木工程概論論文 篇八

關鍵詞:土木工程概論 教學 工程美學教育

前言

為了配合教育部對本科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的要求,土木工程專業在第一學期開設《土木工程(專業)概論》課,旨在對土木工程專業的新生進行專業啟蒙教育。幾年來,土木工程專業由單一的建築工程正向着更廣泛的“大土木”工程方向發展,如何適應更高層次上的“大土木”工程的教學要求,需要進一步整合與擴展《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並積極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來提高教學效果,我們進行了不斷地探索與實踐。

1.在“大土木”工程基礎上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與教學內容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包涵的範圍非常廣泛,如建築工程、鐵路工程、道路工程、橋樑工程、地下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港口、碼頭工程、環境工程等。在這一“大土木”工程範疇內,應構建更寬泛的知識結構體系。經過精心篩選,結合本校土木工程專業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整合與擴展,形成了簡明、實用、合理的教學內容。主要有:土木工程專業概述、土木工程的內涵與發展歷史、土木工程中的材料、土木工程的力學與結構概念、各類土木工程概述、土木工程中的災害、木工程的展望、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安排與學習方法。這些教學內容安排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全面瞭解土木工程的類型及其各類工程領域的基本內容和發展情況,初步具備土木工程建設的基本知識;使學生清楚自己所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與進程安排,明確教學要求與努力方向,建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理念,為學生今後積極主動地學好本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2.注重對學生工程意識與專業素質的培養

土木工程的綜合性、實踐性比較強,要求工程技術人員要具有很強的工程意識和專業技能。專業技能有待於日後不斷學習與實踐訓練得到充實,而工程意識的養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集專業知識、技能、經驗、甚至是教訓的不斷積累而逐漸形成的綜合素質。在現階段,學生還沒有積累足夠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主要是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工程概念並從專業角度理性分析問題的意識。例如:在討論房屋工程的建設過程時,介紹它包括規劃、審批、勘察、設計(建築、結構和設備)、施工、驗收、交付使用等階段,使學生清楚工程建設的過程是各部門、多工種全面協調合作的過程,牽一髮而動全身,從而建立統籌整體、協同工作的大局意識。工程意識的培養關鍵在於教學過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理論聯繫實際,灌輸實際工程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的思想,使學生對土木工程有一個感性認識,形成一個完整的工程概念,樹立專業的思維方式,為工程意識逐漸形成日後的自覺行為打下堅實的基礎。

3.適當引入工程美學教育,突出“美學育人”的功能

當今中國理工科高等教育中美學教育缺失現象比較嚴重,人們一提到土木工程,就認為是“土”和“木”的簡單結合,彷彿我們培養的就是“又土又木”的工匠;土木工程冰冷、死板的外表使人們似乎處於鋼筋水泥的“叢林”中,缺少藝術氣息。其實,土木工程既是物質產品也是藝術品;工程技術的實踐過程也是藝術的創作過程,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應適當引入工程的美學教育。通過史詩般的土木工程發展史、大量豐富的世界著名建築典範、千姿百態的橋樑工程、功績卓越的建築大師與橋樑專家的不凡人生來激盪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這些靜止的建築與橋樑工程猶如凝固的音樂,與人文歷史相結合,增加工程教育的“文化”內涵,突出“美學育人”的功能,學生從中既領略了工程博大精深的藝術內涵,又樹立了實用與審美、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工程設計理念。

4.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土木工程概論》課的內容繁雜,涉及面廣,圖片豐富,敍述性強,如果以課堂灌輸的方式教學,不僅教師講的口乾舌燥,而且學生聽得枯燥乏味,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關鍵是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4.1 利用多媒體教學

以多媒體為載體,通過豐富的圖片、視頻和動畫等素材實現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的結合,使學生對土木工程的知識結構、應用領域和發展動態能夠有比較清晰的瞭解和感知。製作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課件,通過大量直觀明瞭的圖像配合抽象內容的敍述,並結合參觀進行現場教學,如充分利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如土木工程模型室、材料樣品室、施工工藝操作實踐教學基地等);或者通過參觀校園內的現有建築及建築工地現場等進行現場教學,使學生的工程意識得到極大提高。其次,可觀看與土木工程有關的DVD錄像片,欣賞優雅聞名的悉尼歌劇院、令人驚歎的埃及金字塔、氣勢恢宏的故宮建築羣、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融合最前沿技術的奧運場館(鳥巢、水立方)等,這些古今中外優秀的工程範例深深吸引着學生,激勵學生為之奮鬥,既對學生進行了工程美學教育,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與社會責任感。

4.2 結合問題式教學,使學生養成查閲文獻的學習習慣

“填鴨式”的課堂教學使師生間缺少必要的互動與學生的獨立思考,況且學時有限,學習知識光靠老師課堂傳授是遠遠不夠的,採用問題式教學可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如古代土木工程離我們較遠,講起來比較抽象、乏味,若提問:山西應縣木塔為何歷經多次大地震仍完好無損?埃及金字塔在歷史上有什麼作用?古人是怎樣開採如此巨型石材的?又如何建造高程如此精確的工程的?這些問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留些問題讓學生課後解決,如在“土木工程中的災害”之“地震”一節中,在講解地震發生的原因、危害及抗震防震的方針及措施等問題後,聯繫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再讓學生回去查閲5.12四川汶川地震的發生原因、強度等級、危害範圍、社會影響(包括心理方面)等文獻,並思考今後如何防震減災,作為工程技術人員應肩負起哪些社會責任等。學生通過查閲資料將課本知識融會貫通,學會汲取前人或他人的知識,提升理性的思維能力;並通過撰寫讀書報告或總結報告,訓練學生寫作的能力,為今後書寫摘要、論文、報告等文章奠定寫作基礎,養成遇到問題查閲文獻的學習習慣。

5.結語

總之,《土木工程概論》課的內容十分龐雜,而實踐性、綜合性又強,需要在“大土木”工程要求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引入工程美學教育,通過現場教學和參觀等實踐環節,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完整的工程脈絡,具備初步的專業知識,引導學生順利邁進專業的大門。

注:本文作者宿曉萍為在讀博士。

課題項目:本譚題得到吉林省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支持,吉林省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支持。

參考文獻:

[1]羅福午.土木工程(專業)概論(第三版)[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7.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e8689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