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篇1

摘要:

"教師愛"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高尚的道德境界、敬業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藝術。它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而且包括教師用愛的情感和愛的言行來感化學生,陶冶學生,引導學生,教育學生以及各種具有教育性的愛的方式。

關鍵詞:

教師;愛;情感;學生

"教師愛"與"父母愛"有一定的相同之處,但又不同於"父母愛"。從愛的發生來講,"父母愛"產生一種血緣的親情關係,而"教師愛"則是基於一種人道關懷的首先境界而產生的;從愛的經常性表現來説,"父母愛"則表現為養護性較強,而教師愛則表現為教育性突出;從愛的廣度來説,"父母愛"是家庭性的,而"教師愛"則是社會性的。從愛的量上説,"父母愛"只侷限於僅有的子女,而教師的愛則是包括眾多的學生。可見"教師愛"具有更高的社會道德性和社會影響的系統性、全面性。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既能夠像父母那樣對學生施之以愛,又不單純停留於此。因此作為教師要以愛為執教導向。假如一個教師失去了愛的情感,那麼他的教育教學就沒有方向性,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教師愛"要做到廣泛性

因為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整體,他(她)的愛當然也是愛全體學生,而不是對學生個別的愛。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只是關心學生學習好壞、成績的高低,而是全面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做人的素質,關心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各方面發展的和諧性。

對後進生如何產生愛的情感呢?首先,要善於理解學生。理解是產生關心和愛的感情的前提,不善於理解人則很難去關心人,很難對人產生愛的感情,所以我們教師對後進生也是如此。後進生之所以差,原因很多,教師要理解他們親近他們,瞭解他們差的原因,然後對他們對症下藥,差是會變好的。其次要以心換心,也叫"位置互換",教師要善於把自己擺在學生的位置,體驗學生的心理,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這也意味着教師對後進生要以心換心,想想自己過去當學生時,不也是常常犯過錯誤、做過錯事嗎?這樣就會想到學生還是個孩子,對一個不成熟的孩子,學生出現的過失或錯誤,應用什麼辦法、什麼態度去教育為好。再次,教師要經常想一想,我們面對的學生,有時不懂事,但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未來要靠他們去建設。祖國的未來,我們教師有責任更多地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指導他們,去愛他們。

二、"教師愛"要做到有引導性

因為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僅是教之以知識,而且要教之以做人。要達到這一目的,還要做到引導,要給學生以温暖、以鼓勵,這樣才能使"教師愛"對學生產生鼓勵作用呢?一方面是教師在對學生的情感和行為中,要避免"恨鐵不成鋼""寧給好心,不給好臉"式的強制和壓服。這樣過分的愛,不正常的愛,最容易出現對學生的全面否定,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或人格,不僅談不上對學生的激勵,反而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或消極情緒。正確的做法一般是不要傷害學生,要給予尊重,並體現出對學生髮展的良好期待。這樣學生才受到激勵,從壞的方面轉到好的方面上來。

三、"教師愛"要做到純潔性,不要偏狹、庸俗

因權勢而愛、因門第而愛、因金錢而愛、因獲取私利而愛,都是以相互利用為基礎,這都是庸俗的愛。這種愛只能導致執教行為的不公正性和庸俗性,這不僅喪失了"教師愛"的高尚性,而且敗壞社會風氣,污染學生純潔的心靈,凡是這樣的教師都不能教好學生,因為他已經失去了"表率"二字。教師只有以純潔的道德情感去愛學生,才能把真、善、美的道德深深根植於學生的心靈之中。所以"教師愛"要正直、公正、坦蕩、無私;要以為祖國培養人才高度責任感去愛學生,對學生的情感和行為應該是真誠的,而不能有半點的虛偽。所以有人説:"教育是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假如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成長為有義務感和責任心的,善良而堅定的,温和而嚴格的,熱愛美的事物而恨醜惡行為的真正公民,我們應當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學生。"

四、"教師愛"要做到嚴肅性,也就是既愛又嚴

假如一個教師對自己的學生只輸入愛心,而對學生沒有嚴格要求,讓學生隨心所欲,只想到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也犯過錯誤,又想到嚴格要求學生,那麼這位教師也不是合格的教師。一個教師對學生做到愛又嚴,愛、嚴結合,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要在善於尊重關愛學生的基礎上提出嚴格要求。

(2)教師要善於在嚴格要求的過程中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關愛,努力為學生走向成功提供幫助和指導,努力為學生成才提供條件。

(3)教師對學生既要做到得體,又要嚴之有理,嚴之有度,嚴之有方,嚴之有恆。也就是説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不能超過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要善於把教師提出的要求變成學生自我要求,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愛與嚴中發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總之,"教師愛"與"父母愛"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的地方,一個學生要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必須得到這種愛的薰陶,特別是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今天,這兩種愛,缺一不可。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對待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教育,不僅要有教師的良心去關愛學生,而且還要有父母般的情感去關愛學生,使自己的學生能沿着正確的方向發展成為將來祖國所需要的人才。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篇2

摘要: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給我們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我們要做的不是迴避或者繞開它,而是需要正視它們,並在不斷前進的過程中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養。

關鍵詞:

教師職業道德;挑戰;內涵;道德行動

一、社會轉型變革給教師職業道德帶來的挑戰

1、社會的不斷髮展和經濟繁榮使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上升,但各個地區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東西部經濟差距較大。經濟發達地區人口不斷增長,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口不斷向發達地區聚集與遷移,造成農村人口不斷減少,城鎮人口增多。在這種環境下,催生了我國一個特殊羣體———農民工,也隨之出現了農民工子女與農村留守兒童。如何解決兩個羣體的教育問題,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問題。

2、對社會羣體、個人權益的保護與尊重意識在不斷增強過去我們一直奉行國家利益至上,個人利益服從羣體利益,羣體利益服從國家利益。而隨着社會的發展,受國外各種思潮的影響,個人權益越來越被重視、推崇,社會、家長與學生對個人利益的保護和維權意識也不斷增強。

3、教師專業受到社會質疑現代社會對教師專業化提出了質疑,社會普遍認同的專業是醫生與律師,而教師是專業的職業嗎?許多人心中存有疑惑。似乎每個人都做過學生,都瞭解教師的職業內容與角色,因此使得教師的專業不再神祕,如同誰都可以當教師,而且一部分教師沒有比較完整的知識與理論,也加深了社會對教師專業的質疑。

二、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職業道德

在新形勢下,社會湧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師德標兵,如馬克、王穎等等,但每一個師德標兵背後都是一個感人的育人故事與非同尋常的辛苦付出。每一個師德模範,都是樂於奉獻,時刻準備把自己的私人時間與知識投入教學工作和學校的整體發展中,這樣才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作為成千上萬普通教師的我們是否都能做到,是否都應該做到呢?我們究竟應該有怎樣的職業道德呢?這就需要我們明確教師的職業道德,明確義務道德與超義務道德的含義。“道德義務”是指道德上帶有強制性的應盡的責任或要求。超道德的行為指的是超出道德義務所要求的行為。一個人的行為是否道德取決於它是否滿足了道德義務所要求的.,而不取決於它是否滿足了超道德的要求。比如,一位路人沒有給乞丐零錢,他的行為道德上是可允許的,通常只要沒有違背行為道德往往都是可允許的,我們一般不會對道德上可允許的行為加以譴責。明確了我們教師的職業道德,能更好地使我們踐行教師職業道德,也就是教師的義務道德。

三、作為教師,我們究竟怎樣才能道德地行動

1、明晰《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的義務道德如對工作高度負責,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等等,都是我們教師的義務道德。作為教師,我們每個人未必就能成為一個道德家,成為一個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專業實踐中按照某種既定的(職業)道德規範去行動。

2、關注教師的行動,踐行教師職業道德母詩灝的事件告訴我們,我們不能通過教師的動機或者教師的行動結果來判斷教師的行動是否符合教師規範,只能通過教師的行為來決定教師行為的規範與否。當一個教師的行為出了問題,你的目標、出發點、行動的結果都不能成為你行動合理規範的理由,因為教師的動機、出發點是不可見的,行動結果是不可預測的,我們只能要求教師自身的行為符合規範。如同俗語説的一個好人,一個高尚的人,不一定都做好事,動機和境界保障不了行為不出錯。

3、培養教師在自身專業工作中的道德敏感與判斷力在日常工作中,教師的職業就是與人打交道,我們不能保障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一個比較合理規範的處理方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在工作中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的敏感度與判斷力,努力處理好日常工作中的事務。師德之所以重要,不只是為了“教書育人”為了學生,而且也是為了教師專業本身,為了教師自身利益。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們面臨着來自社會、家庭的壓力和培育國家未來人才的大難題。面對家庭的希望,我們不能退縮;面對國家的要求,我們不能放棄;面對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不能停滯與徘徊。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師德素養,立志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為祖國的未來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賈霞,陳定軍.淺談新時期如何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J].科學諮詢:教育科研,2011(3).

[2]胡建軍.新形勢下教師職業道德與能力分析[J].教育管理與藝術,2014(1).

[3]覃克利.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J].高教論壇,1995(4).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o65ev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