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開題報告 >

社會實踐開題報告多篇

社會實踐開題報告多篇

社會實踐開題報告多篇

【第1篇】社會實踐開題報告格式

社會實踐開題報告格式1

一、課題簡介

對於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已不是什麼新論了,自從提倡新課程以來,很多教師都把目光轉向了這點,這也成了我們當前教育的重點。可是很多觀點都是從理想方面來談的,而我們作為物理學科和化學學科卻有着得天獨厚的好條件,因為我們是始終和實踐以及創新連在一起的。在過去,我們課題組的成員都在思考這一問題,但都是個人方面的成果,我們這一次要通過集體的力量將這些成果匯聚在一起並使他更加強大。

二、對課題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論證

1、課題的理論價值:

對理化課堂上進行“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這一課題的研究,堅持運用陶行知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教育理論,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唯物辯證法為指導,貫徹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指示以及jzmxx的“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的指示,根據我校國中的實際情況,學習國內理化實驗教學的成功經驗,結合理化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國中理化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方式。

2、課題的實踐價值: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世紀發展教育的客觀需要,這種需要不僅是從教育本身提出的,也是從民族進步、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塑造適應新世紀經濟全球化人才競爭需要的一代新人的宏偉目標而提出的。。

理化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是“做”的科學,理化實驗教學中最能發揮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功能。現在理化學生實驗,多為老師手把手地教或演示,學生不動腦筋,只是被動的看或做,長期下去,學生不會動手,怕動手,不會動腦,怕動腦,不會處理一般的簡單問題了,對理化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更不要説什麼創新了。所以我們認為開展對理化課堂上進行“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研究十分必要。

三、對課題所達目標和主要內容的論證

1、課題的研究目標:

本實驗主要是研究國中理化實驗教學與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行為能力和基礎能力之間的關係。本課題的研究結合新課程的實施,積極開展理化實驗教學改革,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實施四個轉變:

(1)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參與式學習;

(2)從以記憶為主的機械學習轉變為以深刻理解為主的意義學習;

(3)從單純的知識學習轉變為知識、方法、能力、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學習;

(4)從側重於基礎知識的學習轉變為創造性學力的學習,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力求通過理化實驗教學(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動手分組實驗,設計創新實驗,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撰寫小論文,開展小製作、小發明、小實驗等活動),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不斷享受成功的感受,使學生能自主地將擴散思維與集中思維、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有機地結合,“心智操作”能力得到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鍛鍊和培養一批中青年教師,提高理化教師的自身素質和研究水平。

2、課題主要內容的論證: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創造力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特殊才能的創造力;另一種是自我實現的創造力。前者是指科學家等傑出人物的創造能力,他們的創造發明對整個社會來説是新穎、獨特、前所未有的;後者主要是指對個人來説是新穎、獨特的,儘管上述“新”東西可能是別人已經發現、提出或者解決了的。中國小科創造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我實現的創造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學生親自去研究和發現了某種東西,那麼親自去把握知識的情感就會更強烈”,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能極大調動學生主體學習的能動性,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會得到充分的鍛鍊

四、對課題實施過程設計和主要措施的論證

在本課題研究中,我們計劃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採取的措施是讓學生“多看”、“多想”、“多做”。

1、多看:當學生遇到疑問時,到實驗室動手做實驗,讓學生看了實驗後解除心中的疑惑,使學生認識到動手做實驗是學習研究理化、化學必不可少的手段。 “多看”能培養學生用實驗來研究理化的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有新發現中產生創新的萌芽。

2、多想:我們讓學生帶着疑惑到實驗室動手做實驗,讓實驗事實説明問題。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不斷激疑——鼓勵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疑,通過學生思考討論,教師點撥,明白理化的科學道理,在實驗探索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多想”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實驗教學中激活,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多做:我們精心組織學生上好每次實驗教學課,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課前提出預習要求,實驗時指導學生,嚴格遵守實驗操作規程進行實驗,認真細緻地進行觀察實驗現象,實事求是地做好記錄,深入分析實驗結果,寫好實驗報告。要求學生妥善處理廢液和廢渣,及時清洗儀器,打掃實驗室等。

對教材中操作簡便、易成功、耗時少、安全無污染的演示實驗,我們儘量改為邊講邊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邊實驗、邊觀察、邊分析,學生總結歸納,增加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

同時我們在課餘時間開放實驗室,組織部分學生參與實驗準備,使學生了解一些實驗操作要領,課堂教學時讓學生一起參與實驗演示。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完成家庭小實驗和課外實驗,放手讓學生設計實驗、動手實驗,遇到問題可通過分析討論、查閲資料、請教老師等途徑尋找對策。

同時本課題也在注重理化課堂上教師角色的轉變,我們教師要努力做到:“新”、“細”、“實”、“活”。

1、新:教師要確立教育的新理念,“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學生的創造潛能關鍵是靠教師去培養和挖掘。

2、細:實驗教學要嚴謹細緻,倍加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善於聯想一切、善於比較異同、善於發現問題、善於思考問題等良好的創造思維的品質,從而實現教育的超越。

3、實:實驗教學要緊密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制定的目標,精心設計實驗教學方案,在引導學生“多看”、“多想”、“多做”上下功夫。

4、活:教學方法要科學靈活,教學手段要合理恰當,善於運用多種教學媒體進行教學,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五、對課題承擔者科研水平與能力及科研保障條件的論證

“xx”期間,我校已經研究了十多個省、市級課題,對教學中面臨的多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對本項課題研究有一定的借鑑作用,參與本課題研究的老師,大都也參加了上述課題的研究,他們都有着較為豐富的教學教研經驗,教育教學理論功底厚實。

本課題組的組長丁凱通校長,大學本科畢業,系當前我校分管教學的校長,工作多年來特別注重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努力創造快樂的班級學習氛圍,教學實績顯著,並且善於專研。

本課題的主持人楊國嶺老師,大學本科畢業,系我校八年級年級副主任,工作以來來一直從事教學一線工作,曾多次承擔學校、縣和市優質課比賽,並獲獎,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教學能力。所撰寫的教學案例、論文多次在縣、市、省、國家級獲獎。同時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我校不可多得的實幹型教師。無論接受什麼任務總能按質按量完成好,在教師羣體中有一定聲譽。且教學功底紮實,新課程理念吸取快,並能及時實踐課堂教學,便於迅速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改進課堂教學。課改熱情高,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比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課題組其他成員也都是我校的一線教學精英,她們教學功底紮實,新課程理念吸取快,並能及時實踐課堂教學,便於迅速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改進課堂教學。她們課改熱情高,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比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業務上精益求精,肯鑽研,肯創新,工作相當吃苦,有愛心。

一旦投入了課題研究,我們都將以高昂的熱情參與教研,給課題充分的時間保證。

六、課題的研究人員分工以及實施階段的計劃

1、課題負責人:丁開通、楊國嶺

2、課題分工:

(1)第一小組:組長:丁開通

組員與分工:a、陳洪曙、葛乃軍負責課堂教學b、吳乃江、徐李亮負責調查與研究

(2)第二小組:組長:楊國嶺

組員與分工:a、蔡中祥、劉紅梅和彭青紅負責數據分析總結b、樑浚、韓麗華負責實驗與反思

3、課題研究實施規劃

第一階段:制定計劃階段(2022年4月~2022年7月初)

主要任務:

1. 對本課題研究的價值和可行性進行論證;

2. 選定實驗班級,成立課題研究小組;

3. 填寫課題申報的有關表冊,完成本課題的申報工作;

4. 認真規劃本課題的具體內容,擬定課題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理論學習研究階段(2022年7月初~2022年8月底)

主要任務:

1.完成課題開題報告,完成各組的實驗研究方案;

2.組織理論學習;聘請有關領導和專家對課題實驗進行理論指導,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研究有關素質教育的文件,組織課題組成員理論學習、研討、交流活動。

第三階段:實驗研究階段(2022年8月初~2022年12月初)

主要任務:

1. 收集與創新素質教育相關的資料以及內外相關的研究成果,組織集中學習。

2.在每週的業務學習活動中討論新課程與創新教育的聯繫。

3.分析不利中國小生創新實踐能力提高存在的問題,分小組分內容進行研究,着重討論與分析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4.走進課堂,通過研究課或是錄像課的形式直觀瞭解這些問題,並將改進的方法付諸於實踐,檢驗它們的實際價值。

第四階段:結題鑑定階段(2022年1月~2022年6月)

主要任務:

1.全面總結課題研究情況和所取得的成果。

2.在本校對課題研究的成果進行推廣。

3.整理研究檔案,完成結題報告。

4.申請市教育學會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鑑定驗收。

社會實踐開題報告格式2

本選題的意義:

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內在精神和靈魂,和諧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體現。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的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務。

據此對於如何建設大學和諧校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大學生的看法是什麼呢?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構建和諧校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引起當代大學生對構建和諧校園的進一步注意和重視,促進構建和諧校園!

實踐和研究的內容:

1、瞭解大學生對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瞭解程度。

2、瞭解大學生對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可程度。

3、瞭解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

4、瞭解大學生對自主創新能力的看法。

5、瞭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榮譽觀的看法!

6、總體瞭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要意義的認識和了解,對構建和諧校園的建議

實踐和研究的方法、手段及步驟:

一、實踐和研究的步驟:

(一)第一階段:1. 資料收集與整理

(準備階段) 2.認真閲讀關於馬克思主義的有關著作,深入瞭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 設計調查問卷

(二)第二階段: 1.通過互聯網及其它途徑繼續查找相關資料。

(實施階段) 2深入在校學生羣體做問卷調查。

3.對在校大學生訪談

4.深入大學生對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看法,對構建和諧校園的建議

5.整理調查資料,完成數據統計

6.校正調查資料和數據

(三)第三階段: 1.把資料彙總,去粗取精,選擇有用資料

(總結階段) 2. 對數據與問卷反映的情況進行討論

3.進行論文寫作。

4.將最後的調查成果錄入電腦,進行專業製作處理

二、實踐和研究的方法、手段

1.問卷法。問卷調查的主要對象為在校大學生。問卷主要由大部分的客觀題和少量的主觀題組成。將在校園發放問卷,學生填寫,回收問卷。

2.訪談法。通過面對面進行訪問的方式,對在校大學生行訪談。通過此方法,瞭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和了解,對構建和諧校園的建議。

3.文獻法。主要通過整理有關著作文獻和新聞的最新報道。

參考文獻:

1、光明日報編輯部編,和諧文化建設專家談,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022

2、韓震, 王炳林,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學生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

3、劉同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人民出版社,2022

4、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第2篇】構建共同體的雅行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三、開題論證後的實施方案(由課題主持人填寫)

填寫內容:問題提出、研究意義,研究綜述、核心概念界定、理論依據、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實施步驟和措施、組織領導、成員分工、研究成果及責任人、經費管理以及課題研究目前行動情況等,並附主要參考文獻。表格不夠可以自加頁碼。

(一)問題的提出

我校創辦於xx年,是一所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絕大多數學生來源於農村,獨生子女、留守兒童較多,學生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好。但多數學生因受到家庭的放縱或溺愛型教育,及對社會不良風氣缺乏正確的判斷而受到一定影響,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責任意識淡薄,還存在很多不良行為習慣。而當今社會已進入一個全球信息化、經濟一體化、高度物質文明的時代。一個舉止不雅、談吐粗俗、不懂禮儀的人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是沒有品位的,是不可能走向世界與人愉快合作,也很難融入高度文明的和諧社會。有鑑於此,我們決定在開學伊始在全校啟動“雅行教育”實踐研究。

(二)研究意義

雅行教育作為一種德育新路徑,為走入困境的學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方法指引,更為德育工作的生活化、主體化、實際化、時代化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雅行教育將德育融入學科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及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基礎和人文情懷。雅行教育在德育觀念、德育方法、德育環境、德育內容等方面進行了新的思考與探索,對於促進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的養成與發展,實現德育工作目標,提高德育實效性等方面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構建雅行教育共同體,讓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更好的培養和諧發展、人格健全的現代人才。

(三)研究綜述

目前,國內外學校以“雅”為核心開展相關的德育理論建構和實踐活動有很多。有雅行教育、孝雅教育、卓雅教育、雅教育等。雅行教育由湖北省武漢市廣埠屯國小於xx年率先推行,中央文明辦把該校的經驗作為優秀案例在全國推廣後,在全國獲得很大反響。湖北省中國小掀起了開展雅行教育的高潮,有代表性的學校有:武漢市洪山區花山中心國小以開展“雅言、雅行、雅趣”為特色、麻城地區振東學校以“學雅規、立雅標”為特色等等。上述學校開展雅行教育的主要思路是:把德育融入校園文化、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師生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儒雅博學、情趣高雅的人。實施雅行教育的學校在充分實踐的基礎上,也積極建構相關理論。但其提出的理論框架與實驗學校的實際實施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現在:其理論框架龐大複雜,包括學生行為規範、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育、校園文化等內容,但大多數實驗學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只是側重學生行為規範教育,但在學科教育、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中滲透雅行教育的不多,同時涉及雅行教育評價的也不多。課題研究和實踐活動只是侷限於校園,沒有延伸到家庭和社會。

綜上所述,實驗學校他們都為後繼者的相關研究和實踐提供了較高的參考價值。但是應該清醒地看到:以上研究和實踐主要集中在城市國小,其生源在人口構成和文化特徵方面比較單純一致,其家長羣體的思想文化屬於較高層次。但對於城鄉結合部、農村學校,尤其是留守兒童比較多的學校,以及在家長素質普遍偏低的情況下,如何培養學生講文明禮貌、具有規範的行為習慣、高尚的人品道德、健全的人格等,如何在該類型學校內部和家庭中實行雅行教育等等,目前各校已進行的相關研究還比較忽視。另外,已有的研究大都是注重於學校內部的教育,學校.家庭.社會如何形成合力,共同作用於雅行教育,使雅行教育更具有實效,各校研究也還不夠深入。因此,我們的研究就是為了解決上述不足。

(四)課題界定

“雅”,是人內外兼修的氣質,是人內在精神修養不斷提升而外顯的文雅風範。“行”,是人知行統一的能力,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培養出的一種較穩定的行為習慣。學生如果從小就能做到行起於正,達成於雅,將為其終身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礎。雅行的具體內涵就是要有慧中而秀外的素養。“秀外”是對個體外部行為表現的要求,其內涵包括:語言文雅、行為儒雅、形象優雅、情趣高雅;“慧中”是對個體內在知識、情感素質的要求,其內涵包括:具有內化的豐富的情意素養,如同情心、愛美之心等;具有與其年齡相對應的稍微超前的而且不斷積澱的文化素養,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前者是對學生情感素質和情趣特點的要求,後者是對學生知識素質或“知”的要求。雅行教育就是要實現從“反應人” 向“慧中秀外” 的人變化的過程,是“實然人性” 向“應然人性” 發展的過程。在當今社會背景下,需要考慮“能行”(實踐能力)、“禮行”(文明素養)、“善行”(公民責任)。綜合起來:博學、智識、雅行、善為、才藝。共同體是指由學校及家庭、社會共同構成的團體,團體成員在開展雅行教育過程中經常進行溝通、交流,並分享各種資源,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形成合力,共同作用於雅行教育的新型的模式。

(五)理論依據

1.中共十八大報告中,黨對教育的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雅行教育旨在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 指出,對未成年人的培養要把“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當作首要任務。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各級婦聯組織、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國小校要切實擔負起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的責任。

3.主體道德教育理論。雅行教育是遵循學生心智規律,喚起學生道德發展的內在需要的基礎上的以人為本的教育。崇尚價值引導和情景感悟,崇尚情景陶冶和自我教育,力圖避免強制和生硬灌輸,追求由他律向自律的轉化,從而引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健康發展。

4.“實踐德育”理論。雅行貴在“雅”,重在“行”,因此雅行教育是一種“實踐德育”。長期以來,我國思想品德教育遠離社會實踐活動,表現出強烈的“書本德育”的不良傾向。學校德育應力戒簡單的品德與社會知識的灌輸和説教,注重在實踐過程中進行良好行為的自主建構,促進中國小品德與社會性素養的不斷生成。

5.“生活德育”理論。德育要回歸生活、親近社會,反映中國小的生活需要,雅行教育旨在密切聯繫學校、家庭生活、社區生活以及學生在這些空間中的生活經驗、生活事件進行教育。雅行教育還在於考慮到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社會要素、社會關係和社會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

(六)研究目標

1、通過探索 “雅”的學校文化建設和注重“行”的系統教育,以及操作、管理方式,構建以“學校、家庭、社會”為共同體的雅行教育模式體系,培養和諧發展、人格健全的現代人才。

2、在研究過程中不單一依靠學校、教師,還充分發揮和利用家庭、社會的力量,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共同管理的體系,儘可能發揮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體的作用。

3、積極探索並構建“雅行教育”學科課程滲透體系,把雅行教育滲透於學科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效地提高學校德育工作整體效益,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4、注重對學生雅行的評價,也同樣對教職員工及家長的雅行進行評估;注重對雅行教育效果進行評價,更重視對雅行教育的過程評價;建立多種評價,把量化評價和定性評估有機結合。從而建立多層面、多角度的立體評價體系。

(七)、研究內容

1.雅行教育的校園文化建設研究。校園文化建設“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原則,“一箇中心”以創造有利於校園和諧、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的校園文化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堅持以“學深入潭、品質如玉”的玉潭內涵及雅行教育為特點的樓羣、走道等物質文化(幼兒園、國小、國中部教學樓、綜合樓、食堂分別為玉璞樓、玉琢樓、玉成樓、玉宇樓、玉膳樓;國小部、國中部、教工宿舍分別為文雅樓、儒雅樓、風雅樓);堅持以學生雅行教育內容和成果的教室文化、報刊文化、櫃窗文化等為內涵的意識文化。

2.雅行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師生員工、家長愛心語言及忌語集;師生員工、家長雅行及忌行指導手冊;師生員工、及家長文明禮儀叢書;雅行教育活動指南。

3.雅行教育的操作體系研究和雅行教育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體的實踐與研究(家校教育同盟的構建)。

4.雅行教育的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實施的研究。

5.“雅行教育”學科課程滲透實踐研究。

(八)研究思路

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本着“調查論證——制定方案——培訓學習——分組實施——階段反饋——活動實踐——構建體系——總結提升——形成成果”的課題研究思路。以學科教學、雅行課程、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為主要研究陣地,以培訓促提高、以感悟強意識、以體驗鑄行為、以評價促內化的研究進程。課題組成員既合作有分工,在課題論證、方案制定、培訓學習、課題研究等過程中,結成一個“科研成長共同體”,有效保證研究的實質性進展。

(九)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緊密教育教學實際,把課題研究落實到平時的工作中,針對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產生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反思、調整,並提出改進意見和方法,並付之於行動。

2.案例研究法。把在雅行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生的有意義、有價值的故事,記錄下來,通過反思和感悟,形成研究案例,從中反映探究、摸索的過程和細節。

3.經驗總結法。對在實踐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進行歸納、提煉,進行分析,得出雅行教育實踐研究方面的成果,確定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方法。

(十)研究原則

1.科學性原則。課題組成員要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及家長認真學習 掌握目標,理解掌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精神,組織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等相關雅行教育及其它教育教學理論,使全體教職工及家長在教育教學中尊重科學、遵循教育和兒童少年的成長規律。

2.實踐性原則。雅行教育我們堅持師生員工的主體地位,師生員工均積極參與學習、體驗活動,最終達到行為的內化,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通過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的目的。

3.差異性原則。研究過程中我們根據學生年齡的不同、家庭教育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孩子在不同方面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

4.整體性原則。學校、家庭加強長期的合作交流 ,全體師生員工、家長形成整體推進的合理,真正發揮家校教育同盟的合力;在教育內容上力求整體性、系統性。

5.創新性原則。每月開展與課題有關的活動,適時召開課題的研討會、交流會,及時總結經驗,創新研究思路和方法。

(十一)實施步驟和措施

1.準備階段(xx年4月--xx年4月)

①組織課題組骨幹力量學習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相關理論,收集資料,分析研究國內外心理健康教育在國小各科滲透的實踐研究的歷史和現狀。課題組全體成員學習有關理論、查閲資料、討論制定並修改課題方案及各項制度。

②建立研究組織,構建本項目研究的申報材料框架。組織專人就主要內容進行商討,形成初稿,約請專家、領導論證。

2.實施階段(xx年5月--2022年3月)

定期召開專題分析會,請有關專家給以指導和幫助,並及時修正,充實課題方案,使實驗不斷深入。歸納出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滲透雅行教育的新方法。

3.總結階段(2022年4月—2022年9月)

在有關領導、專家指導下,進行教學實驗總結,收集課題成果,撰寫實驗報告和相關論文,然後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再次修改實驗報告,準備結題工作。

(十二)組織領導

課題組組長及課題主持人曾章武校長,全面負責整個學校的教學工作,為中學高級教師,有着豐富的課堂教學實踐經驗積累和深厚的教育教學理論修養功底,多次榮獲市縣名優校長、名優教師、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曾有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級及省市級評比活動中獲獎,並且成功地主持過省市級教育課題的研究工作。

課題組副組長鄧茂松校長,負責國中部的教學工作,中學高級教師,桃江縣教育系統“十傑”共產黨員,湖南省優秀教師、益陽市優秀教師,桃江縣優秀中學校長。教學成績突出,是桃江國中政治把關教師,參與過多本資料的編寫工作,為省級教研課題參與人員。

課題組副組長蔡彩承諾,現任學校教導處主任,專職於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為中學語文一級教師,桃江縣首屆名師,兩次被評為益陽市優秀教師,多年來堅持參加各類進修,堅持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並在教學中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嘗試,曾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具備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主持的微型課題《農村中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獲縣二等獎;作為主要參與者的市級課題《農村留守兒童學習、心理現狀及對策研究》獲市二等獎;作為主要參與者的省級課題《提高農村中國小教師校本培訓有效性策略研究》獲省二等獎;

課題組其他主要參與者,大都來自教學第一線,有多年的德育課教學的實踐,他們年富力強、具有研究和創新精神,其中有不少教師曾主持或參與過課題研究。

(十三)成員分工

(十四)研究成果及責任人

(十五)課題的科研保障

領導決策有保障。上學期開始,學校大力推行德育創新教育——雅行教育,本課題由學校總校長任組長,從而從人力、物力和財力上予以課題組強有力的支持,形成了全體師生參與,重點實施研究的格局,有利地保證了課題的順利實施。

科研經費有保障。本課題是學校的總課題,屬於學校重點推出的品牌,學校將撥出專款,每年3萬元。在研究經費上給予保障,添置設備,購買資料,提供培訓。

科研時間有保障:學校儘量減輕課題組成員的課業量,使它們有較充足的時間從事研究工作;在排課程表的時候,把課題組成員的課程表排得相對集中,便於他們開展研究。

師資力量保障:本課題組成員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並且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校將建立極具特色的教師校本培訓機制,通過派教師到外地進修、聘請專家講學、組織教師自學等形式培訓教師,轉變教師的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為課題研究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提供高質量的教師保障。

硬件設施有保障。學校已經為教師教科研工作的開展和深入提供了諸如互聯網、圖書館等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和技術支撐。另外,學校教科研氛圍濃厚,也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獎勵機制有保障:我校將建立科研獎勵機制,對在課題研究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給於獎勵,在年終考核、評先進、評職稱等方面優先考慮,並給於適當的物質獎勵,推動羣眾性的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為使研究順利進行,該課題設立領導組織,指導組織及工作組織等三種層面的組織形式,以保障課題研究的可行性與高效益。

最後,祝願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下,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圓滿成功!

附:主要參考文獻

《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 馬克思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人類理解論》 洛克商務印書館 1997年 ; 《心理學思想流變》 張春興 上海教育出版社,xx年 ; 《西方哲學史》 羅素 商務印書館 1984年;《中外教育史綱》 胡金平南京師範大學 xx年 ; 《士與中國文化》 余英時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論語》 《禮記》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 ;馬斯洛,《人的潛能和價值》 華夏出版社 1987年 ;索利,《英國哲學史》 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雅》 1989年 華夏出版社

【第3篇】綜合實踐開題報告

為了進一步拓寬綜合實踐活動領域,更加有效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畢業綜合實踐是工學結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最重要的環節。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綜合實踐報告範文,僅供參考。

綜合實踐報告

時光飛逝,走出校門已經又四個多月,初踏入社會的我面臨着新的挑戰,新的考驗。在為期兩個多月的工作實踐中,我珍惜每次鍛鍊機會,與不同的人相處,讓自己近距離地接觸社會,感受人生,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回首這個多月的工作實踐,讓我感慨萬千,受益匪淺。

在這兩個多月的實踐中,使我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前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總覺得枯燥乏無味,抽象難以理解,沒有多大的實用之處,但步入社會到了工作崗位上,在工作實踐中我才真正地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在這兩個多月的工作實踐中,我學到了許多在書本上無法學到的寶貴知識,比如對珠三角經濟企業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的不竭動力。它包含着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裏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

企業文化是一種新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企業要真正步入市場,走出一條發展較快、效益較好、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使經濟協調發展的路子,就必須普及和深入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兩個理解。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所創造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狹義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個性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

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在企業內部的綜合反映和表現,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影響下形成的具有企業特點和羣體意識以及這種意識產生的行為規範。

珠三對珠三角經濟企業分為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層為底層的企業,所謂底層企業就是以手工輕工為主的企業;比如一些私營的小企業,以手工裝配包裝,日用品為主,工序操作簡易,工作時間不定。

第二個階段層為內資企業(對生產質量要求不是很高)即是所謂的代工企業;代工企業也就是從事oem生產模式的企業,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的基本含義是定牌生產合作,俗稱“貼牌”。是某甲方工廠所生產的產品被乙方選中,乙方委託甲方按照原樣生產,並標上乙方的商標,由乙方收購。它是建立在合同授權基礎之上的合法合作關係。也不止大陸台灣代工,台灣、泰國、馬來西亞都是代工的。

第三個階段層為精密製造企業(台灣企業佔大部分)主要以生產衝壓端子,連接器,五金精密模具為主,還有港資企業,港資企業主要是生產玩具,服裝,為五金做零件配件。 第四個階層歐美企業(主要以生產零配件為主)。

在這次工作實踐中,另外學習了電話禮儀(電話營銷)

(一) 重要的第一聲

當我們打電話給某公司,若一接通,就能聽到對方親切、優美的招呼聲,心裏一定會很愉快,使雙方多話能順利展開,對該公司有了較好的印象。在電話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為就會給對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同樣説:“你好,這裏是xx公司”。因此要記住,接電話時,應有“我代表公司形象”的意識。

(二) 要有喜悦的心情

打電話時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這樣即使對方看不見你,但是從歡快的語調中會被你感染,給對方留下極佳的印象,由於面部表情會影響聲音的變化,所以即使在電話中,也要抱着“對方看着我”的心態去應付。

(三) 清晰明朗的聲音

打電話過程絕對不能吸煙、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懶散的姿勢對方也能“聽”得出來。如果你打電話的時候,彎着腰躺在椅子上,對方聽你的聲音就是懶散的,無精打采,若坐姿端正,所發出的聲音也會親切悦耳,充滿活力,因此打電話時,即使看不見對方,也要當作對方就在眼前,儘可能注意自己的姿勢。

(四) 迅速準確的接聽

現代工作人員業務繁忙,桌上往往會有兩三部電話,聽到電話鈴聲,應準確迅速地拿起聽筒,最好在三聲之內接聽。電話鈴聲響一聲大約3秒種,若長時間無人接電話,或讓對方等久是很不禮貌的,對方在等待時心裏會十分急躁,你的公司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使電話離自己很遠,聽到鈴聲後,附近沒有其他人,我們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話筒,這樣的話每個人都應擁有的,這樣的習慣是每個辦公室工作人員都應該養成的。如果電話鈴聲響了五聲才拿起話筒,應該先向對方道歉,若電話響了許久,接起電話只是“喂”一聲,對方會十分不滿,會給對方留下惡劣的印象。

(五) 認真清楚的記錄

隨時牢記5win技巧,所謂5win是指1、when何時2、who何人3、where何地4、what何事why為什麼6、how 如何進行。在工作中這些資料都是十分重要的。對方打電話,接電話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電話記錄既要簡潔又要完備,有賴於5win技巧。

(六) 瞭解來電話的目的

上班時間打來的電話幾乎都於工作有關,公司的每個電話都十分重要,不可敷衍,即使對方要找的人不在,切忌只説“不在就把電話掛了。接電話時也要儘可能問清事由,避免誤事。我們首先應瞭解對方來電目的,如自己無法處理也應該認真記錄下來,委婉地探求對方來電目的,就可不誤事而且贏得對方的好感。

(七) 掛電話前的禮貌

要結束電話交淡時,一般應當同打電話方提出,然後彼此客氣的道別,説聲“再見”,再掛電話,不可只管自己講完話就掛斷電話。

這次工作實踐中將我以前學過的機械製造工藝與裝備、公差與配合、機械製圖等知識很好地和量測設備的串聯了起來,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鞏固了所學知識的作用。在這次工作實踐中,我除了學習了投影機和影像式工具顯微鏡的基本結構組成、安裝與調試、日常的維護休養及其常見故障排除和處理,最重要的是學習了對機台工作的精度校正和非線性補嘗,除此之外還學習了量測專用的軟件(curio20xx aim3000 msu2.5d pt2500)這都是之前的學校裏都 沒有接觸過.

在這次畢業設計中,對我來説有所收穫也存在着不足之處.

收穫:

(1) 能把以前所學的各種知識,綜合的運用的這次設計中,鞏固了以前所學的知識。

(2) 學會了投影機和影像式工具顯微鏡的基本結構組成、安裝與調試、日常的維護保養及其常見故障排除和處理,工作台的精度校正與補嘗。量測軟件的使用方法。

(3) 鞏固了以前所學習的電腦組裝與故障排除維修知識。

(4) 學會了電話禮儀和電話營銷,對企業文化的瞭解。

(5) 能獨立到客房廠家拜訪及解決客户機台故障。

(6) 更進一步地學習了團隊精神,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不足之處:

(1)沒有注意個人財物的保管,以致於丟失財物。

(2)外出維護保養時,由於缺少地理方位知識,在尋找客户地址時浪費了許多時間。 綜合上述:這次工作實踐中我學到了許多在書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積累工作經驗,更進一步地明確了自己的前進方向,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定了的基礎,使我認識到,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必須做到認真、謹慎,時時處處細心。

綜合實踐報告範文二:

農村綜合實踐報告

帶着一顆激動的心,帶着包裏存放的十份中國一拖農村農業機械調查表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xx省xx縣xx鎮xx鄉。作這樣一個調查,我還是頭一次呢。有着0%的經驗,帶着100%的信心我開始了我的調查活動。

回去的當天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乘了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我早已累得爬不動了,只想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但想想畢竟自己還有任務沒有完成呢,還是趁早為好,吃過晚飯我便來到了幾個國小同學的家裏,找到幾個現在也在上學的學生,想讓他們和我一同做好這份調查。他們是我最好的朋友,當然義不容辭地答應了這門差事了。我們覺得在自己本村開始為中心再到周圍幾個村裏去調查,有必要的話我們還會去別的鄉鎮裏去,因為他們也分別給自己安排了各自的任務。

一、農民的生活如今已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農村的交通大為改觀

我們調研的個村子是xx省xx市x縣xx鎮xx村。雖然説的只是這一個村子,但從市裏回來的路上我們已經看到了,現在的農村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那些原本比較偏遠的山村,一改過去那種天氣變化,道路變化,交通中斷的狀況,現在條條水泥路修進了村子裏,家民再也不用擔心天氣給他們的交通帶來的不便了。 農民的觀念提高了

現在的農村已經免農業税幾年了,農民對國家的政策的認識水平也提高了,每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也是他們必看的。農民感激政府對農民的照顧,對這幾年興起的“新農村建設”更是喜上眉梢。農民一改往日那種只靠種田,秋天賣糧食來獲取收入的方式。他們開始尋找自己的致富項目。村裏的果園、大棚、養殖場像雨後春筍一般到處興辦。

生活水平達了小康

過去的農村,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想都不敢想,而現在呢?嘿嘿„„ 全村彩電的普及率幾乎達到了100%,包括年齡已高的老人,我奶奶今天已經是70多歲的高齡,而他們家今年把自己原有的黑白電視機封存起來,購置了一台彩電。今天村裏還要實現家家連有線的目標!這樣更放便了農村及時瞭解國家的最新方針政策。

通信發展也是更趕得上了速„„固定電話已經是每家一部,手機普及也已過半,年輕人差不多人人一部了,好多家庭也已經購置了電腦,每晚回家的時候也會上網衝浪,那種感覺實在是好„„

二、農村也有自己的不足

計劃生育做的不夠到位

國家政策規定一對夫婦只要一個孩子,如果胎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二胎。但現在農村近些年政策好了,收入增加了,有的人也通過做生意或搞運輸賺到了一定的積蓄。雖然自己的家庭不符合生二胎的標準,但是冒着被罰款的懲罰,躲着藏着最後再生孩子,我的一個鄰居本來有一個男孩,今年又要了個女孩,當我們問及他們為什麼還再孩子,現在都有一個男孩了,他們的回答卻是:現在只要有錢,就可以再要嘛。聽説他們被罰了接近三萬元錢。

農業機械化程度還太低在農村曾經流傳着這樣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重樹”,現在路修好了,而孩子去還是生得那麼多,怎麼致富?這使得本來收入就欠佳的農民負擔更回重了,雖然農村的生活水平還不是很高,但生活費用的支出去不見得少,意外的病災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一旦發生了,又有多少家庭困苦不堪呢?

拿種瓜來講吧,一顆瓜上苦只結一個果子,這個果子往往會又大又飽滿,而一顆瓜上苦結兩個果子則往往不會結得太大,而結三個四個五個則往往根本就長不成果子,因為根吸收養分的能力是有限的。 因為我所處的村子位於山區,山路曲折,田地也多在山坡上,而非在平原地區,每户的每一塊土地也是比較狹長的,很不適合使用農業機械。所以到目前山上的田地還保持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 村幹部隊伍狀況令人擔憂

我們在村裏及周圍幾個村裏調查,每每提到村幹部的,村裏人都很是村裏的百姓都無語。村裏的人民普遍反應村裏的幹部為政不夠謙潔,每次選村幹部的時候那些所謂的候選人則會挨家送禮,送煙,送酒„„百姓只有收的份,因為畢竟大部分老百姓收了煙都會選那個送煙的人,如果不選他的話,等以後請村幹部辦什麼事情或幫忙的話都會受挫的,在村裏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然而選了村幹部後,那些當選村幹部的人在村民眼裏又成了一個個大米蟲!把公款裝進了自己的口袋。而百姓卻又無能為力。偶而出現一個為百姓某事的好官,不願與其他人同流合污,並且在村幹部裏處處受到排擠„„

三、通過調查,我也頗受啟發,我覺得發展農村要對症下藥 加強農村領導隊伍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

1、國家的政策再好如果不執行那也只是一紙空文!而一批有素質,有文化,有道德的農村領導幹部則是國家政策順利執行的有力保證。

2、一個好的農村幹部會時刻想着怎樣為百姓辦事,怎麼才能讓村裏上過上好日子,怎麼才能讓本村的經濟有所發展!他也會利用各種信息途徑為村裏人尋找致富的項目,而這一點是我們所調查的村子裏的幹部做不到的,受各方面因素限制我們也不可能對國內所有村子進行調查,若大農村,我們只見一斑了吧!

加強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在農村曾經流傳着這樣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重樹”,現在路修好了,而孩子去還是生得那麼多,怎麼致富?這使得本來收入就欠佳的農民負擔更回重了,雖然農村的生活水平還不是很高,但生活費用的支出去不見得少,意外的病災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一旦發生了,又有多少家庭困苦不堪呢? 拿種瓜來講吧,一顆瓜上苦只結一個果子,這個果子往往會又大又飽滿,而一顆瓜上苦結兩個果子則往往不會結得太大,而結三個四個五個則往往根本就長不成果子,因為根吸收養分的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認識加強實行計劃生育就是'強制'農民走致富的道路!

綜合實踐報告範文三:

自從走進了大學,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説不完的話題。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裏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走進無錫市津津副食品店。

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下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湧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它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做在食品店裏,別人一眼就能把我人出是一名正在讀書的學生,我問他們為什麼,他們總説從我的臉上就能看出來,呵呵,也許沒有經歷過社會的人都有我這種不知名遭遇吧!我並沒有因為我在他們面前沒有經驗而退後,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們一樣好.我的工作是在那做銷售員,每天9點鐘-下午2點再從下午的4點-晚上9點鐘分段時間上班,雖然時間長了點,但熱情而年輕的我並沒有絲毫的感到過累,我覺得這是一種激勵,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觸了社會,瞭解了未來.在食品店裏雖然我是以銷售為主,但我不時還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的工作,在學校裏也許有老師分配説今天做些什麼,明天做些什麼,但在這裏,不一定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自覺地去,而且要儘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裏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着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説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裏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儘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着學生的身份。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關係複雜,但我得去面對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切。記得在我校舉行的招聘會上所反映出來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

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麼簡單,但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麼吃力呢?這是社會與學校脱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有時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有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畢竟,2年之後,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後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很多在學校讀書的人都説寧願出去工作,不願在校讀書;而已在社會的人都寧願回校讀書。我們上學,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為的都是將來走進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應該在今天努力掌握專業知識,明天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第4篇】微課在國小綜合學科中應用實踐研究開題報告

微課在國小綜合學科中應用實踐研究開題報告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們:

我校《微課在國小綜合學科中的應用實踐研究》課題,獲開陽縣縣級課題,經領導批准,今天開題,我代表課題研究組,將本課題的有關情況向各位領導、專家和老師們彙報如下:

一、本課題選題的依據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出真知,實踐是一切認識的源泉。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形成各種能力和習慣,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都離不開深入紮實的學習實踐活動。一切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是各個學科必須遵循的思想原則和客觀規律,美國教育家杜威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應是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兒童對知識的學習可採用類似科學家發現知識的過程獲得。隨着現代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生動的並且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方便有效的學習方式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迫切,與此同時,網絡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微”元素也在推動着“微”時代的到來。在教育領域,教師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繁重,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集中學習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方便有效的學習方式成為他們迫切的需求,而微課程的出現恰恰可以滿足教師的這種學習需要。因此研究國小微課程的設計原則與方法等相關內容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深遠的實踐意義。在理論方面,通過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對微課程、微學習等相關概念進行了概述,並在此基礎上做出個性化的概念界定。分析了與國小微課程設計、開發與應用相關的理論,提出了與國小微課程設計與開發相關的原則與應用方法等;在實踐方面,以聯通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同時將理論部分分析總結的原則與方法應用於國小微課程的實際開發應用中,嘗試設計開發了適用國小教學的微課程案例,把設計的案例微課程應用於實際教學中並對應用效果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進行了調查並做了相應的分析。

二、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開展本課題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條件:

我校有較為良好的課題研究傳統,形成了廣泛的課題研究氛圍,豐富的文獻資料和校園網、互聯網,為本研究的理論和實踐來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校有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購買了兩台很專業的'攝像機,綜合組配備了五台電腦,還可以使用學校的其他電腦供老師們學習及微課的製作。課題組成立了課題研究領導小組,成員有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還有充滿科研熱情的年輕教師,他們都具有較好的研究能力。

三、本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1、觀念問題:傳統的教學觀和教學實踐把課堂教學的目的看成是人類所積累的系統知識的傳遞,把課堂教學的過程簡化為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這種狀況使得理解、體驗和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課堂教學也因此僅僅停留在知識的

灌輸和記憶上,而沒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如果觀念不更新,那就失去了研究價值。本課題必須着力解決教師教育觀念更新的問題。

2、理論問題:教研活動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學習系統的微課理念。本課題應在實踐中創造不斷探索、創新、總結、歸納、概括,形成新的微課理念。

3、實踐問題:如何在這個平台上,創造出符合自己實際的微課模式,需要從實踐中不斷總結,不切實際地模仿別人,拷貝別人,是不可取的。本課題倡導教師努力進行實踐。

四、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總目標

製作適合國小各學科課堂教學使用的微課程,參加各種級別的微課程比賽。

微課程製作突出“小”、“實”、“新”、“效”的特點; 根據國小各學科教學的實際情況製作多方面的微課。注重微課的實效性,促進課堂教學中學生層面素養的提高。

【第5篇】綜合實踐活動開題報告

綜合實踐活動開題報告

綜合實踐活動開題報告

課題報告關鍵詞

綜合實踐活動 學生體驗 教學設計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種不同於其他學科課程領域的嶄新的課程形態,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形勢下,出現在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計劃中。其綜合性、實踐性、生成性、自主性、開放性等是本課程的基本特點,它強調學生實踐經驗的獲得,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等;強調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繫,強調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本課程還比較關注學生的真實體驗,提出“體驗本身即是目標”。這些都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代表着新的課程發展趨勢,也是提出本課題的重要前提。

在實際教學中更強調學生經驗的獲得,需要教師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髮現,分析,總結,更注重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選擇本課題就是希望通過研究報告能給教師一些借鑑,幫助老師更加註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因材施教,上好每一堂綜合實踐課。課題研究以《綜合實際活動指南》《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為理論依據,通過對課本的解讀,使教師通過了解課程的基本理念、教學目標、重難點及課程的實施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社會資源、校本資源、網絡資源進行教學。

課題名稱的解讀

本課題的關鍵詞是:“綜合實踐活動”、“ 學生體驗”、“教學設計”。

課題的開展從各項符合不同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及能力特點的活動開始,緊密聯繫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所開展的活動則中心體現學科特點,即:綜合不同學科的各類知識,活動形式以學生實踐為主。從學生出發,讓每位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自主探索,主動蒐集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後得到問題的答案。老師教學設計的選擇也通過多種方法體現,如遊戲、情景劇表演、小組競賽、辯論會、音樂視頻欣賞、才藝表演、外出體驗、模擬演練等等。

課題研究步驟

實施步驟:

(1)20pc年6月—20pc年9月 教學設計的理論研究;

(2)20pc年10月—20pc年11月 注重學生體驗教學設計的目標系統;

(3)20pc年12月—20pc年4月 注重學生體驗教學設計的實施階段;

(4)20pc年5月 注重學生體驗教學設計的反饋與評價;

(5)20pc年6月 注重學生體育教學設計的完善與思考。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成果預期: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中各個活動主題設計與實施,一切以注重學生體驗為出發點,發現設計與實施中存在的矛盾,並運用相應地理論知識對其進行總結和反思,挖掘其實踐層面背後的理論問題,試圖從學校層面出發,為更好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現綜合實踐活動的理念,促進學生髮展,探索一種操作性強、可信度高、推廣性大的教學模式,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體驗,讓學生從實踐和活動中學到知識,並通過實際體驗綜合運用不再難以實現。

呈現方式:通過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等形式的小組研討,收集、查閲相關文字資料、網絡資料,教師以教學案例、教學反思、研究報告、論文、教學隨筆、錄像等形式呈現課題成果,提供可借鑑的方法。

綜合實踐活動開題報告

選題背景、研究意義及使用價值:

選題背景:在當代社會,禮制遭受到了重創,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和現代化情結的衝動中,人們似乎曾想完全拋開禮制習慣,然而,融進民族血液的思維傳統,不是那麼輕易就能立即洗去,轉而全盤接受一種新的道德思維習慣。

研究意義及實用價值:禮法是禮制與法律相結合的概念,融入哲學家的思想、法學家的智慧與政治家的實踐。在教化引導功能上,禮制是德治夢想的具體化,通過禮儀定式與禮制規範塑造人們的行為與思想。禮是構造人羞恥之心的工具,有了羞恥之心,人就學會了自我檢討,反躬自問,改變行為。我們的探究活動通過對周代禮儀制度的學習、探索,來體會情景、情理對於反思歷史文化的重要性。

學習資源:

《“三禮”之謎》(《儀禮》、《周禮》、《禮記》)謝芳林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禮不遠人》 李寶臣 著 中華書局

主要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

主要任務:全面調查周代的各種禮儀,蒐集資料,製作演示文稿。通過探究活動,認識周代傳統禮儀怎樣影響古人的生活,認真思考古代禮儀對於當代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啟示。

分工:林志貴製作演示文稿,蒐集圖片;頡兵兵、王琳、董利軍查找各種圖書及網絡資料;頡兵兵負責活動記錄;王藝暉整合資料,完成綜合活動時間報告。

進度安排:

第3~4周:開題;

第5~6周:查找各類資料;

第7周:結題。

課題提綱:

一、吉禮:事鬼敬神的方式、陰陽五行之説、祭天、儺文化。

二、嘉禮:天子登基、君臣之禮和稱謂、婚禮。

三、賓禮:跪拜禮、名號稱謂習慣、宗法官制、飲食之禮。

四、軍禮:天子閲兵儀式、出征儀式。

五、凶禮:喪禮的一般程序、棺梓制度、“丁憂”期間的禮俗。

創新設想:

分析周代禮儀現代生活的聯繫,對現代人的影響。探索周代禮儀的具體程序。

綜合實踐活動開題報告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毋庸質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對打破我國學科課程一統天下的局面,推動課程改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就成了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同樣,作為一門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也是此次課程改革的難點所在。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水平不容樂觀

儘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經過這幾年的實驗、推廣,全國各地基本上都已開設,但由於在課程開發、管理、教學、評價、師資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解決,致使課程實施的效果並不理想。很多學校沒有建立相應的課程規劃和管理制度,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不能得到保證,教師的指導也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有些活動內容或形式看似熱熱鬧鬧,但並沒有什麼教育價值,實際教學效益比較低,對學生髮展的影響表層化,等等。從課程的推進和學生的發展來看,都迫切需要對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二)評價成為制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發展的瓶頸

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中發揮着極大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評價機構、評價制度、評價內容、評價方式不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效果就難以估計。就目前而言,評價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薄弱環節,評價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評價缺乏具體的評價指標,評價隨意程度高;評價對象單一,缺乏對指導教師、學校的監督;學生的綜合素質沒有納入會考範圍,評價沒有政策保障難以落實……實際上這些問題己經成為制約綜合實踐活動發展的瓶頸,這就需要專家、學者、教師共同努力研究解決。

(三)各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水平不平衡,需要探索具有地區適應性的質量提高對策

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教育水平的差異日益明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水平的差異也日顯突出。在當前促進教育公平、推進教育均衡化的背景下,國家把課程改革的重點將放在農村,如何促進農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深入開展是當前需要研究和解決的突出問題。城鄉有着不同的基礎,有着不同的需求,也必然要尋找不同的實施途徑和實施模式。因此,要在對各地區課程實施現狀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適應不同地區和條件的質量提高與促進對策。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各州的基礎教育課程中大多開設了綜合實踐類課程。雖然各州的課程標準中沒有用“綜合實踐活動”這一名稱,但都設計了具體的、不同類型的.綜合實踐活動類的課程,主要有自然與社會研究(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設計學習(project or design learning, pdl)、社會參與性學習(social participation learning)。儘管美國各州範圍內的不同學區和學校具體實施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五花八門,但都體現了主體研究性、綜合實踐性、社會參與性、生活性等基本特徵。

日本文部省在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頒佈的《學習指導綱要》中增設了“綜合學習時間”,2002年底,日本文部科學省在修訂新課程方案的過程中,又將“綜合學習時間”改為“綜合學習”。“綜合學習時間”重視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體驗學習”和“課題研究”是中國小生在“綜合學習時間”課程中最基本的學習活動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綜合實踐活動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問題解決能力、信息技術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興趣,在問題解決式的學習和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式。

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2001年作為國家設置的必修課程在新課程方案中提出,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理論界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涵、特徵、開設的價值和意義及與學科課程的區別和聯繫等基本理論問題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同時也引進了大量國外的研究性學習、專題學習和綜合學習的理論和相關案例。這些研究和探討對人們更清醒地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課程形態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地位、更深刻地理解這門課程的內涵及開設意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為建構中國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我國中國小的開設及實驗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隨着新課程的向前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具體實施中迫切需要理論引領,理論界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也從對其理念的詮釋、相關理論的引進逐步轉到對課程實施中相關問題的探討上來,也開始重視與具體的活動情境相結合的實證研究了。這一時期出版了大量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書籍和案例集,也發表了大量的研究論文。對於綜合實踐話動課程如何實施的理論問題以及實施中的難點問題,諸如主題設計、課程資源開發、課程管理、師生關係、活動方式方法、師資、評價等問題,理論界和實踐工作者也都進行了較深刻的分析和探討。這些研究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與推進起到了很好的指導和引領作用。這些相關研究的方法與成果,也為本研究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評價是保證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手段。我國近幾年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方面做了一些研究探索,引進了檔案袋評價、協商研討式評價等過程性評價方法、提出了發展性評價理論等。這些理論研究對我國課程評價理論的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頗為困難,因此必須研究並制定符合我國實際又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

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理論層面研究的多,操作層面的研究的少。有些理論研究對實際實施情況關注不夠,研究成果難以有效地指導實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不僅需要理論的引領,更需要對有關課程實施中一些具體問題的研究,如課程實施的操作技術等。這些研究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需要和具體的活動情境相結合,才能真正解決實施中可操作、可行性的問題。

三、當前課程實施的現狀述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2001年的起步階段在國家級實驗區的小範圍試行,到目前在全國範圍內的廣泛實施,已經經過了近六年時間。從全國範圍來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學校開設和實施的情況不盡相同:城市學校開設的多,農村學校開設的相對少一些;國小開設的多,中學開設的少;只在部分班級中開設、也只有部分老師參與指導的學校多,全面實施、全體教師參與指導的學校少,還有不少學校還沒有真正開始實施。可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還遠遠沒有達到正常開設狀態,還面臨着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但是,這幾年廣大實驗區在克服了重重困難的情況下積極探索實踐還是取得了不少成績。

1.在實踐中,探索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系列問題,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的設計、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指導和方法等也在不斷地探索和實驗,並總結出了豐富的實施經驗,形成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推進模式:如改造整合式、學科延伸式、條塊分割式、系列專題式、自主課題式、記錄本式、項目引導式等。這些實施模式在教育實踐中遍地開花,儘管各自都有各自的特點,甚至有些模式有很大的侷限性,但這些都是學校在開發適合本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所做的有益探索。這些探索對進一步深化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積累了有益的經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研究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細節問題,初步建立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制度。

3.鍛鍊和成長了一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團隊。

4.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魅力和意義也逐漸凸顯出來了: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問題意識、綜合能力明顯得到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這種變化也遷移到了學科課程的教學當中,使學校的面貌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發揮了傳統學科課程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與此同時,實踐中也日益暴露出一些問題,或者説問題自始至終都伴隨着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這些問題主要包括: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管理、制度、培訓、師資等課程支持系統層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正常實施就很難保障。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操作技術層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課程內容開發中存在:學科化傾向、實施單一要素傾向和教師“包辦”綜合實踐活動的傾向。(2)教師過程指導中存在:缺失指導策略、忽略過程和方法的指導、操作方法的規範性不足。(3)評價中存在:對學生髮展的評價過分地強調過程評價,忽略活動結果評價和學生對問題解決基本能力的評價;過分地偏重過程體驗,而對學生髮展的實際程度關注不夠;缺乏具體可操作的評價指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有待於對這些問題的解決。

日本近幾年“綜合學習時間”的實施情況也和我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對實施“綜合學習時間”會降低學生“基礎學力”的擔心,影響了綜合學習時間的實施成效;2.實施中還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現實困難,如編制學習計劃難、評價難、開展學習活動的經費不足、社區人才難以保證、教師負擔增加;3.課程的預期目標在短時間內還很難達到。目前,日本也在加強對綜合學習時間實施問題的研究。

四、本課題研究的基礎

“十五”期間我們成立了“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了理論和實驗研究,全國十幾個省的近三十個實驗區先後參加了課題的研究和實驗,均取得了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和借鑑了國外相關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課題組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定位與基本價值,並進一步明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理念。這些理念也得到了理論界比較廣泛的認同,為進一步指導實踐和接受實踐的檢驗提供了研究的基礎。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考慮到該課程在實施時“活動資源貧乏”、“教師沒有指導經驗”等困難,為了把綜合實踐活動的理念能真正落實到實踐中,課題組又組織編寫了一套供課題實驗區實驗時選用的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幫助師生解決操作中的內容選擇和實施方法的問題。幾年的實驗證明,資源包對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提供了有益的幫助,不僅為實驗區的師生理解和掌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和操作方法提供可以借鑑的案例,也為師生進一步開發和利用當地的課程資源進行創造性的教學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思路。在課題的帶動和資源包的支持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實驗區普遍開設起來了。

經過這幾年課題組的培訓、研討和實驗,加上實驗區教研員和課題實驗學校的努力實踐和探索,實驗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理論和實踐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許多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得有聲有色,教師的教學觀念、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轉變;各地在創造性使用資源包的同時也開發了形式各異的適合當地資源和條件的典型案例;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具體問題也進行了對策和實驗研究,豐富和發展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和深化研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通過課題研究也鍛鍊和成長了一批研究型的骨幹教師隊伍,有力地推動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和發展。課題組在實驗和研究的基礎上還編輯出版了《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探索與實踐反思》和《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兩本書,把課題組和實驗區這幾年實踐探索的部分成果展現了出來。這些成果為進一步深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關於課題內容的界定

本課題涉及三個關鍵詞,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和“有效評價”,可以看作是對本課題內容的基本界定。

這裏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指目前新課程改革中從國小到高中設置的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各學科的實踐活動不作為本課題的研究範圍。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是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際施行對學生的發展能真正起到作用。“有效實施”和“有效評價”是互相聯繫的兩個概念,課程是否真正“有效實施”了,需要用“有效評價”去促進、去檢驗;而科學合理的評價教師和學生又是課程有效實施的重要影響因素和保證。因此,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的研究,需要研究影響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的各種因素,包括學校對課程有效的管理和規劃,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學生的發展評價策略,等等;而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研究,包括對學生的評價和對教師的評價,這裏側重研究對學生的評價,重點研究放在如何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和指標,通過評價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對教師的評價僅通過對學校的評價體制的個案研究來進行。

六、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1.理論意義

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和評價的研究,不僅為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和評價理論奠定基礎和提供例證,而且對於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的研究,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2.實踐價值

本課題是一個側重應用研究的課題,其研究成果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真正在學校有效實施和推廣有重要價值和借鑑意義。具體説來:

通過對“課程有效的管理和規劃,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等問題的研究,可以為課程的實施和管理提供例證、指導實踐;

通過對“學生的評價策略,學生評價體系和評價指標的建立”等問題的研究,可以為學生評價提供可以參照的具體指標,通過評價真正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通過對“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教師的評價”等問題的研究,可以有助於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為學校建立有效的教師評價機制提供例證;

通過對“農村學校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等問題的研究,將為農村學校有效實施課程提供可資借鑑的途徑和方法,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農村的發展。

七、課題研究的總體框架和主要內容

(一)課題研究的總體框架

本課題以“問題——解決”範式為總體思路,在“十五”課題研究成果和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深入調查瞭解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找出該課程有效實施的影響因素,並選取不同學段、不同地區、不同條件的學校,通過個案研究和區域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和實驗研究,從而提出本課程有效實施的基本標準、操作規範及學生髮展的評價指標,為提高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和實施效果提供建議和借鑑。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現狀調查研究

只有在瞭解現狀的基礎上,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解決的策略。本課題將通過田野考察、問卷調查和訪談等形式對部分實驗區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現狀進行考察,瞭解學校和教師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麪臨的問題,並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實驗研究,從而提出相應實施對策與建議。

2.校本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規劃與管理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所以在一些學校不能成為常態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學校還沒有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實施制度和措施,沒有活動的全盤計劃和長期規劃,也沒有相適應的評價激勵機制,不能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不能成為常態課,其實施的效果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只有學校有組織地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統一佈局,合理規劃,同時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綜合實踐活動的常態實施和有效實施才有制度保障。為此,本課題將從學校管理的角度探索學校應該實行怎樣的舉措才能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良好的保障條件。因此,各實驗區需要選擇一些不同類型的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劃與管理進行研究和實驗,從中總結經驗,進行推廣。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模式的研究

不同的辦學理念,會產生不同的學校課程管理模式;不同的學校課程管理模式,也會有不同的課程開發模式。研究和實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不同開發和實施模式,對於進一步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與推廣有很重要的意義。本課題將選擇有一定基礎的不同課程開發與實施模式的學校作為實驗基地進行追蹤研究,從中提升經驗,為其他學校提供借鑑意義。

4.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有效利用研究

豐富的課程資源可以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供良好的支持。課程實施的範圍和水平,不但取決於課程資源的豐富程度和拓展廣度,更取決於課程資源的開發水平和利用效率。本研究將在調查瞭解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和完善資源包,使其更具有開放性和可操作性;同時,本研究還要進一步培養教師課程資源的開發意識和能力,研究如何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如何使其更有效,最終形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有效開發利用的相應理論和典型案例。

5.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有效指導策略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有賴於教師的有效指導,目前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存在着操作隨意性大、教師指導盲目等問題。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究竟該處於何種地位、應該有哪些行為規範、如何恰當地指導,這些都是本課題要研究的內容。本課題將結合具體課例,研究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的不同環節、不同課型、不同組織形式的教師的指導策略。

6.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生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的研究

評價問題是制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瓶頸。如何通過評價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如何用質性評價手段來客觀、公正地描述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狀況?這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必須解決的問題。評價系統主要包括評價指標、評價標準、權重分配以及評價方法和要求等。其中,以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尤為重要。本課題將研究借鑑國外相關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並結合我國具體學校的實際制訂相應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並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和完善,為進一步構建符合我國實際的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提供參考依據。

7.農村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途徑的研究

農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與實施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推廣的難點,也是“十一五”期間國家要研究的重點。由於許多客觀原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農村學校步履維艱。但是,也有一些地區和學校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開發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用生動的事實證明“農村不具備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條件”的觀點是錯誤的。學習和提升農村地區和學校的典型經驗,並積極探索適合不同農村地區特點的課程實施模式與方法,是本課題努力的方向。

八、研究策略與方法

本課題擬設以下子課題分別來進行研究: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現狀調查研究;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實施問題研究;

3.學校有效實施課程的規劃與管理研究;

4.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操作規範的研究;

5.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設計的研究;

6.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模式的研究;

7.網絡環境下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研究;

8.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有效利用的研究;

9.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有效指導策略研究;

10.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生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的研究;

11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研究;

12.農村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途徑的研究;

1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研究;

14.綜合實踐活動領域學分認定的研究。

各實驗區可根據當地的研究基礎和課程實施現狀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子課題進行研究;也可以在保持和總課題研究思路和研究內容大體一致的情況下,自願申報符合當地需求的其他子課題進行研究。子課題申報一般以教研室(教科所)為單位,個別有特殊需要、又有一定研究基礎的學校可以申報課題實驗基地。

本研究更多地關注學校層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

在具體研究方法上,採用如下方法: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個案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

九、研究計劃與步驟

研究思路:總課題要在全國各實驗區中,選擇不同學段、不同條件、不同類型的實驗校作為實驗基地,在每個點上進行深入研究,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實施操作細則及評價指標,取得經驗,以點帶面,區域推進;各子課題組分別就自己申報的子課題進行獨立研究;總課題為子課題提供指導、培訓,定期和不定期的組織設計、實錄、案例、論文等形式的評選活動和研討活動,給廣大實驗教師提供儘可能多的展示、交流和研討的機會,在研究的過程中不僅把課程的有效實施落到實處,同時也把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落到實處。

第一、準備階段(20pc年10月~20pc年6月)

課題申報、開題論證;

各實驗區申報子課題,並通報子課題開題事宜;

確定課題實驗基地校,並制訂實驗研究方案。

第二、研究和實驗階段(20pc年6月~20pc年12月)

選取一些學校,探索學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措施和具體實施及評價模式。

選取資源包中的不同主題,探索該主題在不同學校利用當地資源開展活動的不同途徑和方法;同時,研究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活動每個環節的策略和評價方法。

召開各種專題研討和培訓會。

舉辦各種形式的評選活動。

對各子課題進行中期檢查。

組織實驗區之間交流考察活動。

第三、總結交流階段(20pc年1月~20pc年10月)

形成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和課例集。

形成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管理和評價案例集。

撰寫結題報告。

課題結題驗收。

十、預期成果

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和評價研究總報告。

各子課題專題研究報告。

各實驗基地實驗報告。

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活動設計集。

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和評價研究系列論文。

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集。

十一、課題組構成

本課題研究設立兩級研究組織:總課題組和子課題組。

組長:田慧生 中央教科所副所長、研究員。

副組長:王薇、馮新瑞 中央教科所副研究員。

總課題組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和各子課題負責人及實驗基地負責人組成。子課題組由子課題負責人和地方研究人員、教研人員、學校業務負責人等組成(報總課題組認可)。

【第6篇】隨文練筆的實踐與探索開題論證報告

隨文練筆的實踐與探索開題論證報告範文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1、作文教學是對學生進行認識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是衡量學生語言運用和思維能力的重要尺碼,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可是,許多學生一提到寫作文就一籌莫展,無從下手。這固然有言之無物的原因,但也受言之無序的困擾。因為每單元進行一次作文訓練間隔時間長,學生練筆次數少,容易發生閲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脱節,弄成講課是講課,作文是作文兩張皮的情況。為了彌補這種缺乏,我們應在閲讀教學的同時,針對所學的課文進行小練筆筆。

2、《國小語文新課程規範》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習作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3、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推薦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發明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語言的文字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幹“薄發”。沒有積累就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絕不能有真正的聽説讀寫能力。積累和運用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積累是運用的基礎和前提,運用是積累的目的和歸宿。沒有積累,運用則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4、二00八年九月份,學校教導處在全校3-5年級中開展了“學生語文學習情況問卷調查”和“教師習作教學問卷調查”活動。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54.5%的學生在習作課上沒有主動發言的習慣,38.5%的學生對習作不感興趣,68.3%的學生平時缺乏認真仔細觀察的習慣;54%的學生沒有經常主動堅持記讀書筆記;在平時學習中,當自身看到、聽到或想到的事情,會主動寫下來的學生僅佔31.3%;在習作(包括寫片段習作)完成後,沒有修改自身習作的習慣的佔39.9%,不會修改自身習作的學生佔49.1%。這個調查結果説明了學生的習作已經陷入了困境。

從教師習作教學問卷調查可以看出:50%的教師不喜歡習作教學,85.7%的教師對學生的習作不夠滿意,對教材中習作題目滿意的僅佔28.6%,沒有經常引導學生觀察的教師佔57.1%,喜歡習作的學生僅佔35.7%,指導學生習作語言方面困難最大的`佔了71.4%。從這個調查結果也看出,教師的習作教學也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和困境。

怎樣改變教師怕教習作,學生怕寫習作的現狀,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呢?我們認為教師必需改變保守的習作教學觀念,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實際、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習作動機和興趣,讓習作教學面向學生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和實踐活動,要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不拘形式地表達;要讓學生感到習作既是練習,又是生活的需要;要讓學生樹立習作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習作是我手寫我心”的觀念。我們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經過反覆研究和討論,提出了“指導學生開展小練筆的戰略方法研究”的課題,此課題具有很強的實際研究意義和價值。

(二)研究目的

1、閲讀教學中“隨文練筆”,就是根據教材特點,以課文內容作為寫作素材,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給學生提供有效借鑑的對象和發明的依據,讓學生和時進行模仿和發明性運用練習,讓學生就語言的組織運用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學生寫作訓練得到的知識和相關能力有機融合於課文教學之中,做到學寫結合,相得益彰。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學生在新課程的課堂學習中,加深對課文寫作方法的理解。在讓學生理解了課文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內容之後,通過仿寫實踐,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寫作方法的理解,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2、通過開展研究,進一步更新教師的習作教學觀念,改革作文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學生習作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課題的界定

(1)關鍵詞之一“ 閲讀教學”。指為了着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和識字、聽話、説話、作文教學既有密切聯繫,又有明顯的區別。閲讀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的閲讀實踐活動。學生在閲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教師則起引導、點撥作用。不能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2)關鍵詞之二“隨文練筆”。所謂“隨文練筆”即緊緊跟隨閲讀教學,在閲讀教學中相機進行寫作訓練。它就文取材,把學生的語言組織運用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的結合起來,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它是閲讀過程中落實語言文字訓練,促進讀寫結合的一項有效措施。

三、課題實施的方法與措施

1、讀寫結合、嘗試運用——仿寫

現行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科書中的課文大多文質兼美,在閲讀教學中,讓學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積累起來,讓學生反覆誦讀,在品味好詞佳句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開展小練筆,仿寫“佳句”,從中體味到作者謀篇佈局、遣詞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達方法的真諦,這將使學生終身受益。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1)典型句式的遷移練筆。

(2)典型構段方式的遷移練筆。

(3)典型寫作方法的遷移練筆。

2、拓展情節、填補空白——擴寫

(1)看課文插圖開展“小練筆”。

【第7篇】高效課堂思考與實踐開題報告

高效課堂思考與實踐開題報告範文

高效課堂思考與實踐

(開題報告)

龐亞翠 劉公潛(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一、問題提出

高效課堂不僅僅是教學技術手段的先進,教學技藝的精湛絕倫,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有一個強大的可以和老師進行思維對抗的學生羣體,只有兩強相遇,才能迸發出耀眼的智慧光華;當懵懂稚嫩學生面對修煉已久的老師時,只能洗耳恭聽、強壓硬灌,被動接受,毫無對抗;如何讓學生思維上快速強大,在課堂上起碼有招架之力,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高效課堂思考與實踐開題報告。

高一高二的數學教學能否為高三的系統複習建立一個梳理知識的工具和模式,使高三的複習更注重方法和能力的獲得,為高三的複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也是每位高三老師最現

實的想法?

二、關於高效課堂的思考

(一)高效課堂是一個系統過程

課堂是師生交流的主要平台,當教師通過講授傳輸信息時,還有兩個活動着的舞台:一方面是學生對信息的接受、識辨、再生、儲存與輸出;另方面是教師根據反饋調節信息的速度、強度、順序、容量等,社會實踐報告《高效課堂思考與實踐開題報告》。這兩方面組成一個生機勃勃、瞬息萬變的世界。高效課堂的創造性就在於能夠對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能夠對師生活動的全過程實施及時而有效的`調控,使系統達到逐步優化的動態平衡。在學生方面關鍵是學生對信息接收能力的狀態,對新知識的辨識能力,新舊知識融合再生條件準備,以及對新知識儲存的“內存空間”的儲備。所謂創設發現情景、所謂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所謂預設與生成的調控,所謂處理突發事件的教學機智,都只不過是這一動態平衡的小小插曲或微調而已。

要達到或完成高效課堂教學,功夫還主要在課堂外,筆者認為完成一節高效課堂過程有四個基本環節,開學以後,後三個環節循環往復。

遠期預習

課前預習

課堂交流

課後反饋

師生的課堂教學交流過程只是一個顯性的環節,其他三個隱形環節是實現高效課堂必要條件。學生對課堂與老師交流能否順利與有效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二).遠期預習——沙漠中的一點綠

遠期預習主要包括:學生假期預習,學生課外課程預習,課外學習,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大體的瞭解為接受新知識做好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符合奧蘇伯爾,(david ausubel,1918年),“先行組織”把先行組織者定義為:在正式學習之前,以適當的方式介紹的關於主題內容的前導性材料,也可以在學習某一學習材料之後呈現學習材料;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包攝性水平可以高於或低於學習材料。對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預習,聯想到治沙中有一種方法叫“井格治沙”,由於沙漠的風很大,首先要把沙圍固住不要讓風吹動成沙流,就在沙地開井字形小溝槽用埋入草秸,連成一片,再在井字方格中種草或樹。數學概念的先期植入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例如函數預習中,“集合”概念:詞典中的含義:集合是具有某種特定性質的事物的總體。這裏的“事物”可以是人,物品,也可以是數學元素。例如: 1、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使聚集:緊急~。 2、數學名詞。一組具有某種共同性質的數學元素:有理數的~。 3、口號等等。集合在數學概念中有好多概念,如集合論:集合是現代數學的基本概念,專門研究集合的理論叫做集合論。康託(cantor, g.f.p.,1845年—1918年,德國數學家先驅)是集合論的創始者,目前集合論的基本思想已經滲透到現代數學的所有領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kaiti/41qpm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