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企業文化 >企業管理範文 >

企業管理的論文(精品多篇)

企業管理的論文(精品多篇)

企業管理的論文(精品多篇)

企業管理論文 篇一

一、集團資金管理模式

目前對於集團化的企業資金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收支兩條線模式

收支兩條線模式是集團對成員單位實行收支控制,最大限度地集中和使用集團資金。集團根據各單位的預算向各單位撥付資金,進行支出控制;成員單位的收入賬户定期歸集到集團的資金賬户,由集團進行收入控制。集團通過收支兩條線的控制實現對整個集團的資金管理控制以及風險防範。與此同時,與該模式相對應的資金管理模式對預算管理的要求較高,企業缺乏相應的自主性,同時加大了集團總部的控制壓力,不利於成員單位的自主經營。

2、內部結算中心模式

內部結算中心模式一般屬於集團財務部,主要辦理內部成員單位之間現金收付及往來結算,按照預算撥付各成員單位的貨幣資金,並實時監控貨幣資金的流向,從而加強了集團對成員單位財務運行狀況的監督和掌握,但由於結算中心不是獨立的機構,一般是集團財務的輔助機構,因此無法單獨開立銀行賬户,與一般銀行相比不僅賬户管理功能不足,資金調劑能力有限。

3、內部銀行模式

內部銀行模式是一般銀行的業務及職能轉移到集團內部的資金管理當中,內部銀行在外部銀行開立結算賬户,內部成員單位在內部銀行開立相應的賬户,內部銀行主要處理成員企業的往來結算和集團內部資金調劑等職能。內部銀行的建立一方面發揮了集團資金的集中優勢,降低了資金成本,另一方面能及時掌握各成員單位之間的資金流向,並根據個單位情況進行相應的資金調劑。但同時,內部銀行作為集團的內部資金管理機構行政干預度較大,金融功能以及資金的市場功能發揮有限。

4、財務公司模式

財務公司模式與上述三種管理模式明顯不同,財務公司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的,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進行日常監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其主要功能是辦理集團內部成員單位的金融業務,為成員單位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以加強集團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的,市場化方式運作的非銀行性經營機構。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財務公司也在不斷的由服務性機構向營利性機構轉變,不僅為成員單位之間的日常結算和往來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同時還不斷為成員單位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並逐步擴大經營領域向證券、票據、租賃、投資、擔保等方向延伸,不斷加強完善財務公司的金融功能及資金的市場功能。但由於財務公司的專業化程度角度對集團的管理結構以及財務公司的人員素質要求較高,一般適合成熟期集團化企業的資金管理。

二、資金管理的目標

無論是哪種資金管理模式,針對集團化企業資金管理的特點,集團化企業的資金管理實現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集團資金流的及時有效監控及風險控制

集團化企業由於其較多的成員企業及較廣的經營領域使得集團化企業的財務核算及資金管理相對複雜,集團總部需要通過有效的資金管理系統及時掌握各成員單位以及整個集團的資金收支和生產經營狀況以便集團的統籌安排,有效的資金管理方式不僅能夠為集團總部提供清晰的資金收支及運用情況,便於集團對各成員單位進行有效監控,同時還能及時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隱藏的風險,進行相應的控制和規避。

2、集團資金的集中有效利用,達到規模效應

集團化企業與一般的企業相比雖然整個的管理結構更加的複雜和龐大,但同時集團企業也具有相應的資金的集中優勢,形成資金合力,不僅能夠增強整個集團的資金實力,還能夠提高集團的信用等級,提高整個集團對外部銀行的議價能力,降低財務費用。同時集團還可以利用集中的資金進行投資理財業務,提高資金收益。因此集團資金的集中優勢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達到了規模效應。

3、及時有效的內部資金平衡,減少體外循環

集團化企業的資金集中優勢不僅能達到規模效應,還能夠根據成員單位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相應的資金餘缺調劑,避免資金實力不均的成員單位存貸兩高,造成資金的閒置以及財務費用的增高。同時由於資金在集團內部進行餘缺調劑,大大節省了資金體外循環的時間,提高了集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4、有效的協同執行,集團戰略的有效實施

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不僅能對集團的財務核算提供有效的依據,更能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服務。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需要各成員單位之間以及各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進行密切的協同合作與執行,只有上行下效,及時溝通,協同合作才能夠保證整個資金管理體系以至整個生產經營體系的順暢運行。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不僅能反映各單位各部門的生產經營狀況,為集團的戰略實施提供評價考核的依據,同時還能夠反映集團戰略實行過程中各單位幾個部門存在的問題,為集團戰略規劃的修訂及制定提供依據。

三、加強企業資金管理的措施

1、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的有效溝通

當今的社會,信息成為一種有效的社會資源,隨着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的應用也更加廣泛,信息的有效傳遞和溝通也逐漸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而信息的有效及時傳達不僅需要有效的管理體系更需要信息化的支持。同樣一個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更需要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統為其提供相應的硬件支持,使相應的資金信息能夠全面及時的傳達到企業的管理層,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依據。尤其是集團化企業更應該加強信息化建設,以便使管理層能夠高效快捷全面的掌握集團信息。首先,應建立整個集團的資金管理網絡,統一集團的財務管理軟件,規範相應的會計處理辦法;其次,隨着業務的不斷髮展對相應的資金管理及財務核算軟件進行更新升級,並使其他的業務模塊更好的兼容;再次,加強硬件設備的支持,對整個集團的信息化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檢查,保證設備運行高效順暢;最後,加強對相關人員的信息化設備的使用培訓,使財務人員能更好更快的掌握最新的使用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強企業的預算管理

集團對成員單位資金流的監控和評價通常以各成員的預算為依據,因此加強集團內部的資金預算尤其是強化企業集團的全面的資金管理,嚴格按照預算控制資金的流動,並根據預算的執行情況對各單位各部門的執行力度進行評價,不僅能夠判斷各單位的資金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同時還可以根據預算與實際的差距發現問題並進行改進。強化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首先,根據企業的資金管理制度設定相應的資金管理權限,做到資金的有效管控;其次,成員單位定期提供各單位的預算報告並報各級主管審批,審批過後嚴格按預算執行,並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價,監督執行;最後,集團根據各單位的預算及運行情況及時進行資金調度,滿足生產經營需要。

3、加強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充分發揮集團的資金集中優勢,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不僅能夠節約資金的週轉時間提高資金的週轉率,而且能夠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甚至提高資金的收益。首先,充分利用集團的資金優勢,統一集團資金,提高集團議價能力,降低融資成本;其次,合理安排集團資金調度,調劑餘缺,減少資金在集團外循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加快資金週轉;最後,形成資金池,針對個別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特殊調整,最大限度發揮資金作用。

4、發揮企業資金管理體系的金融功能

企業資金管理體系不僅用來核算企業財務,還可以通過集團資金的統籌運用發揮其籌資及融資作用,尤其是隨着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各種投融資工具的產生,企業的資金管理除了傳統的核算功能之外也不斷向更新更深的方向發展,因此加強企業的資金管理不僅加強其核算功能還應該充分發揮其金融功能。首先,應該完善資金的管理架構,分設不同的部門對企業資金核算以及投融資等分別進行管理,並對總部負責;其次,充分利用集團企業的上下游及供應鏈優勢進行資源整合,為上游提供專業的投融資服務促進集團資金能夠保值增值;最後,加強資金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金融市場以及各種投融資工具的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做到遊刃有餘。

5、發揮企業資金的市場功能

企業集團的集中資金雖然為成員單位的結算和集團的資金調劑提供了方便,但並不意味着集團的資金就可以無償佔用,無期限佔用。因此,加強集團化企業的資金管理還需要加強資金的市場功能。首先,應加強對成員單位的信貸管理,制定完善的信貸政策,根據成員單位的生產經營狀況和信用狀況決定對成員單位的貸款額度、期限及利息,到期進行結算,防止部分企業無償佔用,無限期佔用集團資金;其次,按照銀行的存貸款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資金價格,對成員單位的存款及理財給予相應的收益,對貸款加收相應的罰息並加入觀察名單。最後,規範各成員單位的資金有償有序使用,樹立成員單位資金使用的市場意識,加強市場化管理,不斷做到與外部市場的有效接軌。

關於企業管理的論文 篇二

摘要:隧道工程施工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施工項目,同時也是非常系統的施工項目,隧道施工安全關係到人民生命安全,確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對於整個工程項目的建設總體安全形勢意義重大。就目前來看,隧道施工中安全方面還是存在着很多的問題,本文就隧道施工安全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並分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問題;對策;

隨着社會的發展,建築工程的快速發展,對於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有了更高的標準。安全施工是建築工程的基礎保障,也是建築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重要內容。隧道施工的環境複雜,給隧道施工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據調查顯示,每年因為隧道施工所帶來的安全事故是不容忽視的,我們要吸取教訓對隧道施工進行安全控制,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使施工安全能得到保障,不會影響施工進程,影響企業單位的經濟效益。

一、隧道工程施工特點

隧道工程的施工過程比較複雜,在施工的過程中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屬於事故多發的行業。 隧道工程在在施工中而臨的施工困難也是非常多的。隧道施工要而臨非常多的隱蔽工程,同時,在施工的時候要而對很多和設計情況不同的問題,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施工和設計不同的情況。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對隧道內的地質條件如果預計不足的話,會導致施工設計要進行不斷的調整,同時,在進行變更的時候也要解決很多的問題。在隧道內進行施工,對安全問題要更加重視。在施工過程中,應用的施工技術和施工工序是非常多的,因此,要保證各個施工工序之間的緊密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想更好的達到連續施工的目的,一定要不斷提高組織管理的水平,從而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機率,實現安全生產的管理目標。

二、隧道施土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安全生產意識。

隧道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生產意識缺乏卞要表現在對隧道施工安全生產規律認識不足、對隧道施工新要求、新技術瞭解不足以及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科學預見性不足等。對隧道施工安全生產規律認識不足,就導致了無法在施工過程中採取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安全管理辦法,不能從根本上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對隧道施工新要求、新技術瞭解不足,就無法從新標準、新規範、新要求和新情況的實際出發,不能及時發現新問題,在遇到安全管理問題時無法採取卞動措施,從而應對不足,造成安全生產事故。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缺乏科學預見性,就會導致安全事故隱患的苗頭層出不窮,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只能是疲於應付,而無暇對下一階段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預防工作,從而導致惡性循環,最後只能是焦頭爛額,拆東牆補西牆。缺乏安全生產意識還表現在對安全監控人員的地位認識不足,導致人員配備不足,無法實現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監控,為出現安全生產問題埋下隱患。

2、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在隧道工程施工企業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並且真正懂得安全管理並且能夠徹底執行的人員數量少,無法實現安全管理。此外,在隧道施工的一線,基木都是由農民工組成,人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安全施工意識差,並且缺乏專業的施工技能,在思想意識上比較落後。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的這種現狀,註定了安全事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應該加強對施工企業人員的培訓,提升安全意識

3、隧道施工安全生產體系和建築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健全

隧道施工安全生產體系形同虛設,名存實亡,安全生產機構、消防機構、文明施工機構、衞生保衞機構的工作無從開展。隧道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未能認真落實,未能從施工企業一項目部一班組一施工人員逐級落實安全生產指標,未能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無從考核。

4、獎懲制度執行不力。

雖然安全管理獎懲制度兒乎已經在所有的隧道施工建設單位當中確立起來,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卻存在非常嚴重的執行不力問題。執行不力表現在很多方而。首先是安全事故出現以後,企業領導者與管理者往往將卞要精力集中於如何安撫家屬、符合應對社會輿論,而在責任人的追求上而十分不力,項日責任人、安全管理人員在事故發生之後所受到的責任追究往往較輕甚至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懲罰。這就讓相關責任人從心理上認為就算不負責任、相勺_推語、麻痺人意也沒什麼人不了的,從而對待安全管理工作的態度也就不可能認真起來。這樣不僅會給企業造成嚴重的聲譽損傷,而且也是對企業員工及國家和人民的一種極不負責任的態度。一方而出了問題不會受到處罰,另一方而做出了成績也得不到應有的獎勵,這種風氣的出現,讓那些原本願意盡職盡責的安全管理人員也從心理上產生了極度的不平衡感,覺得自己努力工作、加強管理也得不到應有的收入,便逐漸產生了一種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不負責任的態度。

三、隧道施土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存在主要問題的解決措施

1、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意識。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意識不光是喊喊口號,而是要從具體施工程序上進行安全操作意識樹立。自-先在隧道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施工前情況分析明確、施工前預先加固、儘量減少爆破次數、儘量減少階段性挖掘民度、加強支護架設、提高數據測量頻率等等。在每一個環y都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的規範操作才能在工作中切實樹立起安全意識。其次是要加強管理人員執勤工作力度,要建立專門的安全管理值班計劃並嚴格進行值班人員值班情況記錄,嚴格值班人員交接手續執行。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需要進行爆破的情況,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並且做好爆炸物品的採購、管理、使用、回收等各個環y的記錄工作。對於某些特殊地質條件的隧道施工,必須事先制定一個或者多個應急預案,力求萬無一失。

2、加強對從業人員施工安全教育

施工企業應加強從業的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在上崗前進行必要的生產安全培訓,從而強化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其在施工中時刻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嚴格遵守施工中的安全規範,保證施工中操作的安全性,同時施工企業還要做好從業人員所必備的安全防護設施,從而保證施工中人員的安全性

3、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要從講政治、促發展、保穩定的高度,以對人民羣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層層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安全管理人員及其職責,明確各有關單位,以及有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安全生產管理的資料檔案,安全生產與經濟利益拄鈎,實施規範化管理,保證施工生產的安全。

落實獎懲制度。獎懲制度不僅需要制定,還需要切實的執行。對於責任人必須嚴肅追究,不能因為人情、關係因素而受到干擾。該罰就罰,該降職撤職的也不能手軟,這樣才能起到好的警示作用。對於工作出色,尤其是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工作方而有突出成績的,必須予以表彰和獎勵,從而讓工作人員、管理人員更加卞動的積極投入到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當中去。而且企業要加強自己的專職安全管理隊伍的培養工作,從教育、獎懲、業務水平、再學習等各個方而入手,培養出一支有能力、有毅力、有道德、有責任心的管理隊伍。

四、結束語:

在鐵路建設的諸多工程項目中,隧道工程屬於高風險項目,施工規模大、施工的地質環境複雜、安全隱患多,因此各方應重視隧道安全施工工作安全問題,而且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直接關係着工程的整體質量和經濟收益,及時發現施工進行中的安全隱患,並針對相關問題採取切實可行的技術和管理措施,逐步完善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切實地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因為它直接影響着人們的生命財才安全,影響着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本。 建築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xx.

[2]王盡忠。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山西建築,20xx,01:140-141.

[3]呂路。 鐵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xx,10:72-74.

[4]張嶺。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xx.

[5]王輝麟,蔣秋華,索寧,馬偉斌,赫永鋒。 鐵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與風險預警技術的應用[J]. 鐵道建築,20xx,03:72-74.

關於企業管理的論文 篇三

本次實習涵蓋工商所工作的各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在學習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國家對工商業的宏觀調控力度和規範經營的重要性。就我個人的實習而言,工商管理工作看起來瑣碎而不起眼,或者説無法做出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它關係到市場經濟的和諧,企業的穩步發展,也影響到國家的税收工作。在瞭解了國家相關政策和工商所實際工作流程之後,我承擔了接受羣眾諮詢的任務。有些羣眾對於工商所的工作職能不太瞭解,對此我一一耐心解答,幫助羣眾普及工商知識,還對企業經營者傳達國家税收政策,敦促企業依法納税。

在具體工作方面,我和同事以及相關部門都配合默契,在多項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我與同事們組成資產清查小組,對轄區內特定企業的固定資產進行清理工作。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我們走訪了數十傢俬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户。我們對企業的資產進行盤點,大到機械設備,小到電話機計算器,都登記造冊,並按照數量和物品描述於固定資產賬簿一一核對。盤點期間,我參與資產分類的工作,將土地、房屋、設備儀器等分門別類,並核查原產地、發票、使用説明書等文件。其間,為了快速適應工作狀態,我還申請製作資產明細表。有了前期實習打下的基礎,我很快就輕車熟路地接手了工作,與同事共同完成了任務。此外,我還學習了怎樣為個體經營者辦理工商註冊登記手續、接受並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對商標註冊和廣告活動進行監督規範等。

我還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等單位合作,共同處理消費者維權問題。由於不良商家的逐利心理,很多個體經營者會售賣假貨和過期商品,損害消費者利益。對此,我一方面向上級領導彙報,一方面向同事諮詢過往處理案例,按照國家政策法規,對不法商户進行處罰,安撫羣眾,保障消費者權益。

企業管理論文 篇四

摘要: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極大地改變了經濟環境,企業亦由此逐漸轉變了自身經濟效益的增長方式。基於這一新形勢,企業應採取何種措施加強資金的管理與控制工作成為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本文以電網企業為例,對其在新形勢下資金管理與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引入“三集五大”體系,明確其問題的應對原則,進而提出加強資金管理與控制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電網企業;三集五大;資金管理與控制

資金管理是對資金的來源與使用進行計劃、控制、監督與考核等各項工作的總稱,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部分。隨着電力體制的不斷深入,電網企業針對資金活動提出並發展了一系列監督與管理政策、制度及方法,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外部市場環境的巨大改變及電網企業自身的飛速發展突出了當前資金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資金管理效率與效益的提升產生了制約,因此,企業開始對其資金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資金管理與控制的加強成為了電網企業所必須面臨的現實與重要課題之一。

1當前企業資金管理與控制存在的問題

1.1預算制度形同虛設

現行的電網企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其資金的籌集與運用欠缺科學論證與正確判定,在企業的具體經營過程中,實際資金需求量為多少、資金投入方向與投資方式如何、預期收益多高,資金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發揮,怎樣管理與控制資金的使用及其使用過程等一系列問題目前尚欠缺一套全面且有效的措施與機制來作具體分析,很多時候企業都是緊緊依靠感覺與經驗進行控制與決策,使得其內部的大量資金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出現了投入高、效益低、投資分散、規模有限等局面,大量資金遭到閒置或浪費,使預算機制形同虛設。

1.2資金調控方法不成熟

現階段,電網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之時遵循“收支兩條線”原則,並且在資金存量的控制、銀行賬户的集中以及資金調度的加強等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目前,電網企業收入與支出的整體規劃依舊不足,其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明確標準仍需要進行科學的制定,“高存高貸”現象明顯,內部資金調劑力度有待加強。不僅如此,電網企業主要將資金用在了內部的投資上,工程建設領域支出較多。有時以安全生產為前提,企業會過度地遵循重質量而輕經濟成本效益的原則,這在無形之中對企業自身的資金管控成本予以提高,使資金的整體運作效率得到降低。

1.3收支監管體系有待規範

很多電網企業在進行劃款之時多以網上實施劃款方式為主,但是,仍有少數企業存在着“走收”與“坐支”的狀況,更為嚴重的,個別企業還會出現少數收入不走收入賬的現象,這就造成了賬外資金的循環與電費資金的沉澱。除此之外,目前電網企業在面臨“大客户”能源資金預收現象之時所採取的處理方式為各級分管公司自行管理,這容易造成人為調控達標與藉機牟利等現象的出現。由於預算管理是資金支出的主要實現方式,健全制度保障欠缺,得力人員安排欠妥,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電網企業在收支監管過程中因其存量與流量的巨大而增加其實現難度。

1.4資金迴流同質性嚴重

電網企業一般有着比較統一的經營與管理模式,其每月的收支時間大體一致,其中,月初與月末為波峯狀態,而月中則為波谷狀態,資金流動的同質性較為明顯。這樣一來,電網企業的款項資金流入會受到很大影響,其催收環節容易出現問題。此外,資金迴流的實效性會對其精細化管理產生直接影響,容易對資金持有量及資金支出使用等多個環節產生制約,資金的迴流管控工作有待加強。

2“三集五大”體系下的問題應對原則

在集團化運作、節約化發展、精細化管理以及標準化建設等多項要求下,“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得以提出,它是對人、財、物進行集約化管理,通過大規劃、大建設、大運行、大檢修以及大營銷體系的構建轉變企業的發展方式。一方面,“三集五大”是針對核心資源而進行的集約化管理,另一方面,它又是對企業核心業務的統籌,目的在於對企業核心業務的縱向貫通與橫向協同予以實現。“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提出為電網企業解決上述資金管理與控制問題制定瞭如下原則。

2.1微觀經濟效益原則

所謂微觀經濟效益,指的是企業內部的經濟效益,亦即在“三集五大”體系建設指導下,通過在企業內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來將其經濟效益予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主要通過資金預算與資金使用兩個過程對其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資金預算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對持續改進方針予以體現。在資金使用過程中,要加強管控力度,儘量避免出現超出預算費用的現象。電網企業財務部門需要最大限度地將人力與物力兩項資源集中於資金的預算與使用過程中,對科學預算及有效監管予以保證,積極推動企業財務管理集約化管理目標的實現。

2.2宏觀經濟效益原則

宏觀經濟效益是將社會的經濟發展作為整體來看待的。企業與社會整體的經濟效益目標是相互依賴且相互促進,它們的實現並不對立,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展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反過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亦會向社會經濟效益的增加貢獻自身的力量。由此,電網企業應積極地將地區經濟發展視作其奮鬥的目標之一,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之時要具有靈活性,不能太過死板,要兼顧剛性管理與彈性管理,以對政府的決策予以適應。

3企業加強資金管理與控制的具體措施

3.1發揮預算作用

資金的合理使用密切聯繫着預算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程度,電網企業在進行資金管理與控制之時,第一,應完善其預算管理工作中的組織體系,對資金預測、決策、執行、管理以及考核等各層面的責任予以落實,擺脱存在於電網企業中預算管理組織體系不完整的通病。第二,電網企業應將其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積極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保證其權威性與專業性。在企業發展層面,應加強規劃,通過逐級編制與審批以及滾動管理,在電網企業中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將資金管理與控制的各項工作置於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環境中,規範化資金管理與控制,實現有限資金的充分利用與經營管理水平的改善。第三,考慮到電力施工項目涉及到土地徵用及林木砍伐等問題,其賠償在電網企業總的資金支出中佔據較大比例,不確定性不容忽視,因此電網企業應制定合理的電力建塔佔地賠償標準,將土地徵用、青苗賠償以及林木砍伐等費用編制到其工程建設預算當中。

3.2提高資金運作效益

第一,努力降低財務費用,對債務結構進行優化,在選擇融資渠道時對超短融、中票等低利率類型的渠道進行優先使用,合理化長短期貸款的置換工作。第二,提高對資金集中的重視度,儘可能地將更多的地市局銀行收入賬户納入到系統資金歸集體系之中,使資金的歸集率得到提高,實現對資金規模效益的發揮。第三,對上下游無息負債進行合理使用,同時對合同支付條款加以規範,通過友好協商供應商與施工單位,以合法合規為前提,最大限度地對款項支付時間予以延長,提高無息負債的利用率與資金的使用效益。第四,清理往來款項,加強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溝通與協作,清欠催收,清理處置庫存物資,建立並健全兩金清理的長效機制。

3.3健全監控機構與風險管控體系

在對專業的監控機構進行設計時,應遵循獨立性與權威性原則。第一,在組織、人員、工作以及經費等多個方面,專業的監控機構應該與被監控單位相互分離,獨立行使監督控制權,相關人員不得干預,以將專業監控的客觀、公正與有效等特徵充分體現出來。第二,審計機構地位與設置層次的高低能夠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其地位與設置的層次越高,內部的審計工作就越能夠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與電網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應採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的專業監控模式,這有利於審計人員工作的獨立開展,其組成人員應為非執行董事,主要負責對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進行管理,同外部審計進行協商,檢查財務報告。為了推進風險控制工作,電網企業應建立有效的資金風險管控體系,樹立全員參與意識,使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參與到資金風險控制工作當中。例如,圍繞“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加強資金界面管理、價值管理方式調整以及資金集約化與專業化水平提升等各項工作,保證資金的安全與完整,及時對資金風險進行規避。

參考文獻

[1]陳明。論電網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5(9)。

[2]楊魯明。管理模式創新、財務風險與反腐敗——基於國家電網“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分析[C]。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學術年會,2013.

企業管理論文 篇五

一、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及經濟學分析

(一)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在中國,支持和發展中小企業是一項長期、穩定的基本政策。中小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的一部分,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公有制經濟制度下對市場有力而靈活的補充,起到了促進市場競爭、企業及商品的多元化等必不可少的作用。如果大企業是代表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磚頭石料”,那麼中小企業的發展則是代表一個國家體制活力的“水泥砂漿”。國家的競爭力不僅體現在大企業,同時也體現在中小企業身上,兩者功能互補,缺一不可。發展與大企業配套服務的中小企業是提升大企業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保證,大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小企業的幫助。大中型骨幹企業體現國家實力,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則為經濟注入活力。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針,“抓大”和“放小”缺一不可。

(二)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重要性的經濟學分析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為什麼作用如此重要呢?基本的經濟學分析告訴我們:企業是有邊界的,不是越大越好;比較優勢和建立在比較優勢基礎上的社會分工原則。正是在這些基本的經濟學道理所揭示的經濟規律的驅使下,企業才必須是大、中、小企業合理分佈的企業羣,才必須保持其自身的經濟生態平衡。因此,中小企業的存在對於維持經濟生態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經營戰略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及現狀

(一)中小企業制定經營戰略的重要性

隨着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隨着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着不同以往的經營環境。特別是隨着“入世”大門的打開,我國中小企業還要面對進口商品的強烈衝擊,市場形勢將更加嚴峻。

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中小企業必須制定、實施適合自身條件和尊重市場經濟規律併兼顧各時期社會各因素的短、中、長期的經營戰略,以形成其獨特的競爭能力。經營戰略分析企業的內外環境和企業的能力,並建立理想的企業經營計劃,因為經營戰略是實現企業的前景和目標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和基礎。

只有具有長遠的發展眼光的經營戰略,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起到正確指導企業利用有限的資金、人力、物力等,隨時適應市場在各個時期的需要,不被市場所淘汰掉。

(二)中小企業經營戰略的現狀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經營戰略定位上的現狀令人擔憂。

首先,從嚴格意義上講,國內大部分中小企業還談不上有真正的企業經營戰略。這部分中小企業成立、運行的現狀,有的出於對地方資源的及時利用,有的源於短期的市場需求,它們所制定的一些規劃,沒有從客觀的角度着眼,也未從發展的趨勢考察,因此有相當的侷限性、短期性和盲目性。

其次,即便有些企業已經或者説開始着手經營戰略定位的研究,從指導思想、具體內容和實施上,都未完全脱離計劃經濟時期政府主導體制的窠臼,帶有很深的計劃經濟的烙印。以此定位的經營戰略,根本無法適應激烈的、甚至殘酷的市場競爭,有的不可避免地成為泡沫經濟的畸形兒。

另外,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剛剛發育健全,與之配套的法規政策尚待進一步完善。

在這種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下,我們的中小企業竭盡全力的是如何解決企業的生存和員工的吃飯問題,因此無暇顧及系統的企業經營戰略性研究和實施。

三、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可以採取的經營戰略

大企業戰略管理通常是一個明確、正式的過程,企業經理通過戰略管理過程來組織企業運作,並對複雜、動態的環境做出積極的反應。由於企業規模不同,許多大企業使用的戰略管理技術不一定適合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的戰略一般很少是正式的,有時甚至可能是隱性的、非明確的。因此,中小企業制定經營戰略時首先要力爭在方向上、類型上做出最佳選擇。在戰略選擇時,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企業未來產品經營方向與生存發展戰略一致原則;企業具體環境與經營戰略一致原則;企業潛在核心能力與經營戰略一致原則;多種類型最優化選擇原則。在此原則基礎上,根據我國中小企業在經營戰略定位上的現狀和特點,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可以考慮以下幾種經營戰略:

(一)虛擬經營

虛擬經營實質上是借用、整合外部資源以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一種資源配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可獲得諸如生產、設計、營銷等功能,但卻不一定要擁有與上述功能相對應的實體組織。虛擬經營注重對資源的利用,而不是控制資源,它追求的是儘量弱化實體組織結構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資源,達到全方位“借力造勢”的目的,其顯著特點之一是相關企業仍保持獨立法人地位。所以,虛擬經營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槓桿作用,其結果是使現代企業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模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其內向配置的核心業務與外向配置的業務緊密相連,形成一個關係網絡,即虛擬經濟組織。企業的運作和管理也將由“控制導向”轉為“利用導向”。

虛擬經營對我國中小企業而言,其意義無疑是相當深遠的。因為對於中小企業來説,專業化分工是中小企業虛擬經營組織的主要聯繫紐帶,也是其實施虛擬經營的現實基礎;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中小企業的虛擬經營戰略成功實施成為可能,信息技術為中小企業鑄造了一個與虛擬經營戰略對接的全新平台;制度創新其實是虛擬經營的雛形,是由中小企業創造出來的一種能夠變大變小的技術先進的組織形態,是一種典型的虛擬經營方式;技術創新優勢與大型企業等級結構複雜及低效率投入相比,它的驅動機制更為有效,創新要求更為迫切,創新成本較低。因此,憑藉這些優勢,中小企業完全可以利用這些虛擬經營的有利條件,積極進行虛擬經營。

(二)戰略聯盟

所謂戰略聯盟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為了一定的目的或實現戰略目標,抓住和利用迅速變化的市場機遇,通過一定方式組成的優勢互補、風險共擔、要素雙向或多向流動的鬆散型網絡組織。戰略聯盟是自發的,聯盟各方保持着原有企業的經營獨立性,具有邊界模糊、運作高效、機動靈活等特點。對於每個成員企業來講,實質上就是一種借勢的策略,藉助外力,對外力和企業外部的資源優勢進行整合,實現聚變,創造出超常的競爭優勢。因此,戰略聯盟使企業能夠以“系統的力量”對付“個體的力量”,容易在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對已經形成資金、技術、規模等優勢的大型企業的強大的競爭,中小企業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在保證生存的前提下,不侷限於眼前的短期利益,採取靈活多變的形式與手段,連橫合縱,發揮每個企業自身的優勢,用整體的競爭力面對大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

(三)跨國經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不同程度地走上跨國經營的道路。然而,進行跨國經營的企業多為國內大型企業或集團,中小企業在此領域雖有涉足,卻為數不多。跨國經營涉及企業經營網絡的國外延伸,迥異的經營環境可能導致巨大風險。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產品結構單一、人才吸引力不大、品牌形象較弱、資金缺乏等導致其實施跨國經營戰略更為不易。一般來説,我國中小企業跨國經營的成功率和利潤率均低於大企業和企業集團。然而,就發達國家跨國經營的經驗來看,從大型企業跨國經營為主轉向中小企業跨國經營是一個國家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經階段。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不僅順應了市場國際化的時代潮流,同時大大化解了其在國內市場的不利因素,這對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約99%的我國來説,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四、中小企業實施經營戰略時應關注的問題

(一)分析、掌握政府宏觀政策和法規動態

要分析、掌握政府對這個行業在宏觀政策和法規等方向性的動態。不但要了解今天的政策,更要了解政府對這個行業在3年或5年以後在政策上有哪些取向。

(二)尊重市場,以市場作為檢驗企業經營戰略的標尺

市場作為一個不斷變化的客觀的實體,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並受到各時期政策、市場的供需矛盾、消費者風俗習慣、消費水平等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對於企業和經營者來説,是具有一定的風險的,應該隨時把握住市場的脈搏,根據各時期市場中所出現的新變化及時做出響應,不斷調整各時期企業經營的戰略方針,儘可能的將市場不穩定因素所造成的經營風險降到最低,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

(三)藉助品牌效應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一個企業應該在市場競爭中逐步建立起屬於自己企業的品牌。品牌,狹義上是指企業產品在市場競爭中區別於同類產品的標識,也就是商標;而廣義上上來説,品牌則是一個企業在市場中為自己樹立的形象,企業藉助品牌,提高在消費者中的認知度,並通過不斷的自我完善逐漸提高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信賴程度,從而逐步地佔據在消費者進行消費過程中的市場份額,提高自己的市場佔有率。

(四)加強管理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恆主題

中小企業普遍起步晚,大多實行家族式管理,企業中存在着家族文化、家長制作風以及與之相應的倫理觀念。儘管在創業初期能夠產生積極的作用,但隨着企業的發展,規模的擴大,消極因素也日漸明顯,如管理模式的不規範、隨意性強、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企業市場競爭力減弱等。企業管理的嚴重滯後,已經成為制約內陸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瓶頸。加強管理創新,首先必須進行企業組織結構的改革,並在此基礎上儘快實現內部整合,強化內部管理。

(五)重視和培養人才

市場經濟下的企業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一方面企業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穩定現有的各類人才,加強對員工的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和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採取優厚條件積極引進急需的高科技拔尖人才,發揮其獨特優勢。在用人上要不拘一格,大膽錄用有識之士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同時還要積極儲備人才。

五、結語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重要載體,而經營戰略是實現中小企業的前景和目標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和基礎。

企業管理論文 篇六

一、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資金管理意識淡薄

隨着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的經營決策者對企業的資金管理重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部分企業的管理層沒有形成良好的〔〕企業資金管理的意識,對企業資金管理的知識瞭解不夠,概念模糊,缺乏成本控制理念,使企業的資金使用缺少科學性、合理性和系統性。有極少數的企業經營者認為“錢是自己賺的,想怎麼花就怎麼花”,有的甚至觸犯了法律法規,致使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隱患。

2、企業資金管理手段落後

隨着企業的發展壯大,逐步形成了一些集團企業,傳統的資金管理手段已難以滿足這些大型企業的發展需求,特別是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過於單一的資金管理手段影響企業的資金利用率,降低了企業各項投資的效益,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的發展。特別是對於大型的集團企業,由於下屬公司較多,因資金管理的不科學,致使資金管理混亂,企業的投資資金與收取資金都難以及時到位,當個別下屬企業出現資金不足時,企業資金不能及時調節,無法及時給予資金幫助,致使這部分企業只能通過貸款來週轉,變相的增加企業的財務成本。一個企業資金管理直接關係到整個企業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所以如何採用切實有效的措施來加強企業的資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3、企業資金管理人員業務水平不高

企業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過程中過多的注重了技術人才的引進與培養,但對資金管理人才的培養不夠重視,部分企業對財務人員的聘用有“任人唯親”現象,企業的資金管理人員的數量不夠,素質不高,致使企業內部的會計結構失衡。資金管理人員只是應付性處理日常事務,無法學習專業知識及管理理論,不能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企業資金的需求量進行準確的預測,在企業的籌資過程中,不能及時做出合理的選擇。甚至有個別的資金管理人員缺乏職業道德及法律意識,使企業的資金管理面臨嚴重的問題,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4、缺乏資金管理的內部體制

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給企業資金的安全流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在企業資金管理的內部體制建設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財務部門職責不明,缺乏監督機制,一些企業中會計與出納職責分工不清,缺少有效的監督機構與制度,不能真正發揮其功效;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管理不規範;內部審批制度不健全,存在着濫批人情款的現象,這些都對企業的資金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5、企業資金管理信息不準、不及時

資金管理對會計信息的要求很高,但由於企業各部門為了標榜自己的成績,虛報業績、粉飾財務報表的現象屢有發生,這些虛假的信息,使資金管理信息失真,嚴重影響了企業經營者的決策,這些虛假的財務信息還影響了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效果。

6、資金管理效率不高

企業的。資金審批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審批的流程繁雜,時間宂長,致使企業在遇到資金困難時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錯失投資的大好時機。

二、完善企業資金管理的相應對策

1、提高資金管理意識,重視資金管理人員的培養

首先企業的經營者要強化自身理論知識學習,真正的提高資金管理意識,重視企業資金管理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打造一支技術先進、素質過硬的資金管理隊伍。其次要規範企業管理,完善企業部門的設定,制定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企業發展文化,為員工規劃合理的升職空間,創造有利於實現員工整個職業規劃的環境和機會,增強企業員工歸屬感。

2、完善資金管理內部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企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資金管理系統,使資金的籌集、使用、控制、監督、考核等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特別要建立健全預算管理機制和財務結算中心制度,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積極開展內部審計,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監控制度,強化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並要加強全過程的監督,使企業資金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發揮出監督的真正作用。

3、加強信息化建設,更新資金管理方法

要把現代化管理方法應用到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特別是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的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並保證資金的運行安全。總之,完善企業的資金管理,不僅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需要,更是企業本身發展的迫切需求,只有強化了企業的資金管理,進一步完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才能真正的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為企業的長久、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關於企業管理的論文 篇七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的房地產企業發展也是如火如荼,但是我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特點十分明顯,主要依靠資源推動自身發展。雖然在發展實踐當中,一些企業有目的對預算和成本等進行了管理,但是其對於成本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等相關管理會計方法的探索和應用,還是不太成功。這是與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管理基礎薄弱、企業投資金額大、項目開發週期長等特點緊密聯繫的,所以其管理難度較其他行業更為困難。鑑於這種情況,房地產開發企業有必要建立起經營決策平台、運營監控平台、成本管控平台,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實現長期穩健發展。

一、房地產企業的管理特點

房地產企業和其他行業企業的發展是不同的,其有着自身的業務特點,在運營和管理方面要比其他企業複雜的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房地產企業的業務一般都是圍繞着工程項目展開,項目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為了管理這些發展中的項目,設置了多個分層機構,導致企業的組織機構十分複雜,管理難度較大。第二,房地產企業項目開發前期投入比較大,這對企業的資金和成本控制要求非常高。第三,房地產企業的開發項目時間持續一般比較長。通常情況下,房地產企業開發一個項目都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甚至更長。有些大型工程開發週期可能超過10年,這給企業的運營和管理都帶來了比較大的風險和難度。

二、房地產企業發展的管理難點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追求利潤是他們一直生存下去的重要動力,也是企業生存的重要支撐點。在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現金流、利潤和運營力是企業管理的重點和難點。現金流是維持企業正常生存發展的血液,利潤則是企業生存的目的,運營能力的好壞則直接體現在現金流和利潤上。房地產企業也不例外,但是房地產企業與其他一般企業在業務上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房地產企業在管理中又需要克服一些管理的新難點。

第一,房地產企業屬於資金密集型企業,對於資金的需求非常大。這決定了企業對於現金流的管控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要關注企業集團公司的現金流,還要關注企業下屬的區域公司現金流和項目公司現金流,同時為了避免資金週轉困難帶來的風險,還必須要做好企業的融資規劃。

第二,房地產企業的業務圍繞工程項目展開。項目是房地產企業耐以生存的業務基礎,但是房地產企業在開發任何項目時,需要的時間都會比較長,以前一些傳統的以年度為週期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房地產企業的發展特點,也無法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的具體問題。所以房地產企業要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建立適合企業項目週期的短、中、長期運營管理制度。

第三,房地產企業也是資源依靠型企業。地皮就是房地產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資源,而購買地皮而是一筆比較龐大的成本支出,這就需要房地產企業在購買地皮時做好相關的預算工作,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三、房地產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重點

房地產企業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對現金流、成本以及項目運營狀況的有力管控,要想有力的解決房地產企業發展中這三方面的問題,必須要直接切中要害,運用管理會計工具實施精準有力的管控。管理會計工具在房地產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主要運用的是全面預算工具、管理會計報告工具以及成本管理工具,而對應着這些工具的主要是三大平台,經營決策平台,可提前對企業的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資金風險,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隨時監控企業發展狀況的運營監控平台;全面預算成本、控制成本的成本管控平台。

(一)建立經營決策平台

經營決策平台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説是比較重要的,他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質量比較高的決策依據。房地產企業的經營決策平台行業特點則比較突出,內容主要有五大板塊:年度預算、項目週期預算、地皮預算、盈利預算和現金流預測等。房地產企業的每個板塊的預算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須做好每個環節的預算,確保企業經營發展的正常有序。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應逐步建立覆蓋公司上下多層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型,並在後期發展中,橫向展開,建立覆蓋多個行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型,以更好的適應公司的發展機制。

(二)建立運營監控平台

運營監控平台主要指企業的管理會計報告系統,他主要藉助的是商業智能技術,在企業不同運營系統的數據中提取有用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合併到一個指定的信息庫裏邊,然後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形成有用的信息,對企業的運營實施監控,並及時發現處理問題。

房地產企業構建運營監控平台分為三步:第一,建立適合房地產企業體系的綜合報表分析系統,能夠對房地產企業的各種報表實施快速分析,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第二,建立企業數據倉庫,對企業的各種數據進行整合管理。最後,建立統一標準的數據管理平台,着實提高企業的執行力。

(三)建立成本管控平台

建立成本管控平台就是要做好成本數據的收集和管理。成本管理數據庫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歷史數據、標準數據和外部數據。成本數據庫為房地產企業的成本管控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它使企業的所有成本都可以通過數據來進行對比,更加有效的對成本進行管控。

成本數據庫的建設主要着重三個方面的建設,含量指標庫、單方指標庫和材料價格庫。第一,企業應建立含量指標庫。在企業設計優化方案的過程中,將含量指標和規劃指標緊密結合,引導設計部門優化設計方案,從方案的制定上控制成本。第二,建立單方指標庫。對項目的所有建造標準都進行統一的規定,合理控制單方造價。第三,建立材料價格庫。建築材料是房地產企業發展過程中,成本支出的一個重要方面,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有利於提升企業利潤。

參考文獻:

[1]張緋緋。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時代金融。20xx(09):47—53

[2]楊莉。房地產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基於對策[J].中國外資。20xx(2)54-55

關於企業管理的論文 篇八

企業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職能的總稱。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最主要內容之一。下面是企業管理畢業論文,請參考!

企業管理是企業經營戰略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是以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為目標,並加以具體化。合理調整企業結構和分配企業的全部資源是企業經營戰略的內容之一;成本是資源的耗費,控制成本、降低資源的耗費,也是企業經營戰略的內容及目標。經營戰略中,這二體系就構成了戰略成本管理。隨着企業經營環境的急劇變化,戰略管理已經被提高到日益重要的地位。戰略成本管理完善了現代成本管理的體系,為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相比傳統成本管理具有很強的優越性。

一、企業管理的內涵和特點

1、企業管理的涵義。戰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會計人員提供企業本身及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而創造競爭優勢,以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環境持續變化的目的。它是在傳統成本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按照戰略管理的要求而發展起來的新的成本管理系統。由於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背景不同,經濟發展程度不一樣,對戰略成本管理內涵的表述也不盡相同,但其實質都是將成本管理會計信息貫穿於戰略管理循環,通過戰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分析和利用,幫助企業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促進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和成本持續降低環境的建立,從而達到有效地適應企業外部環境變化的目的。

戰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是基於戰略管理的需要,當企業管理伴隨競爭環境的變化進入戰略管理新階段,傳統的成本管理也應該向戰略成本管理轉變,將成本管理置於戰略管理的廣闊空間,從戰略高度對企業及其關聯企業的成本行為和成本結構進行分析,為戰略管理服務。戰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關注成本戰略空間、過程、業績,通過對企業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瞭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可以説,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優勢。

2、戰略成本管理的特點。(1)長期性。戰略成本管理以企業長期發展戰略作為管理基礎,它立足於企業長遠的戰略目標,是為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而實施的。所以,戰略成本管理超過了一個會計期間的界限,分析了較長時期競爭地位的變化,爭取到較長時期的競爭優勢,並隨着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改變而改變。(2)外延性。戰略成本管理將注意力更多地投向於企業的外部環境,將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採購環節,乃至研究開發與設計環節,向後還必須考慮售後服務環節,把企業成本管理納入整個市場環境中予以全面考察,通過正確分析和判斷企業所處的環境,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確定和實施正確適當的管理戰略。(3)全局性。戰略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方式。它需要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全面的價值鏈分析,不僅注重產品生產階段,同時也關注產品生命週期中的其他階段;同時,它也將供應商、顧客方面的成本納入管理視野,做到人盡其責、物盡其力、才盡其用。(4)動態性。戰略成本管理服務於企業競爭戰略,重視企業生命週期的階段變化。由於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其成本管理必然有差異,需要根據內外環境變化作出戰略調整,那麼成本管理工作必然也要作出相應改變,即保持了動態變化特徵。

二、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作用和方法

1、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作用。一是有助於突破傳統成本管理理念。傳統的成本管理觀念只是一味重視降低成本費用的數額,忽略了和企業整體經營目標的結合。戰略成本管理要求管理者更新觀念,通過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在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獲得儘可能多的使用價值,使有限的經濟資源得到合理充分的開發和利用;而且要求管理者要將成本管理工作服務於企業經營的整體,服務於企業整體戰略發展,為經營者服務。二是有助於企業保持長期競爭優勢。戰略成本管理是從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去認識企業的成本管理控制決策,它從戰略實施的開始就將成本控制納入到戰略規劃之中,從源頭上控制成本的發生,最終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運營,始終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三是有助於企業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戰略成本管理十分注重對企業外部環境的研究,重視掌握競爭對手(包括成本信息)的一切信息,從而使企業可以能動地適應環境的變化,採取有力措施以儘量減少不利環境對企業的影響,努力實現企業經營和發展的戰略目標。

2、戰略成本管理的分析方法。第一,價值鏈分析。價值鏈分析是戰略成本管理的邏輯起點。企業的利潤則是整條價值鏈列示的總價值與企業由於從事各項價值活動所投入的總成本的差額。價值鏈分析就是通過對企業經營由設計、生產、營銷、交貨等基本活動以及對產品起輔助作用的活動等分析,瞭解企業內部和競爭對手的價值鏈。洞察全局,來評判企業現行戰略成本的競爭狀況,以決定企業是否在某一行業的某一段價值鏈中進行經營活動,以及確定從事經營活動時戰略成本管理的方向。第二,戰略定位分析。戰略定位是指企業在賴以生存的市場上如何選擇競爭武器以對抗競爭者。在戰略管理中,首先應分析企業的產品所處的生命週期和市場份額等,然後再確定其應採取的戰略。企業產品或服務處於不同的生命週期時,其所採用的成本管理方式也不同。波特就企業的競爭提出了三種基本戰略,已成為競爭戰略的經典理論: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目標集聚戰略。第三,成本動因分析。成本動因是指引起產品成本發生的原因。戰略成本動因對成本的影響比重比較大,可塑性也大,從戰略成本動因來考慮成本管理,可以控制企業日常經營中大量潛在的成本問題。戰略成本管理所強調的成本動因可以分為結構性成本動因和執行性成本動因兩大類。結構性成本動因是指與組織企業基礎經濟結構和影響戰略成本優勢相關的成本驅動因素,結構性成本動因分析就是分析以上成本驅動因素對價值鏈活動成本的直接影響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價值鏈活動成本的影響;執行性成本動因是指與企業執行作業程序相關的成本驅動因素,執行性成本動因分析要求從戰略成本管理的視野來強化企業的勞動力參與全面質量管理、生產能力利用、工廠佈局的效率性、產品外觀和聯繫等方面的作業程序安排,為戰略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提供效率保證。

三、現代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途徑

近年來,戰略成本管理已成為企業加強成本管理、取得競爭優勢的有效管理模式。目前,我國運用戰略成本管理的企業還比較少,還需要在以下方面進一步完善。

1、正確認識戰略成本管理觀念。從企業管理層到基層全體員工都要認識到戰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這是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前提。企業要採取適當的方法與途徑,對企業的全體人員特別是經營管理人培訓戰略成本管理理念,讓他們理解接受多動因理論觀念、成本的系統管理觀念等新的觀念,真正意識到戰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優越性,積極參與實施,從而使戰略成本管理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2、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改進企業的組織結構,以獲得信息技術和組織保證。信息技術一方面使戰略成本管理的方法運用得更充分、更有效,如由於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使價值鏈分析法的各種活動之間的聯繫突破地域、人員和信息的限制而得到充分挖掘和運用;另一方面只有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才能對戰略成本管理所需的大量信息隨時進行分析和處理。另外,企業應順應組織形式扁平化的趨勢,注重溝通和合作,並以有效的激勵機制為基礎來進行學習型組織設計,組建動態的項目團隊,以使涉及到各部門和人員的戰略成本管理得以協調、有效地進行。

3、完善戰略成本管理的信息技術支持系統。戰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不同於現行的財務會計和現有的管理會計信息。戰略成本管理涉及面廣、所需信息數量較大,而且需要隨時隨地進行分析處理,這就要求企業必須依靠先進的信息科學技術,建立超越企業範圍的會計信息系統。在戰略成本管理中,企業必須拓展信息來源渠道,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高效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及國際互聯網及時準確地收集戰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供應商信息、客户與同行企業需求信息、資源信息等。

四、戰略成本管理目標的定位

為了克服傳統成本管理的諸多缺陷,應建立一個多層次的戰略成本管理目標。因而對戰略成本管理目標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定位。

1、降低成本。既要考慮有形成本動因,也要考慮無形成本動因。降低成本一般通過兩種途徑實現:一是在既定的經濟規模技術條件、質量標準條件下,通過降低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合理的組織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這種途徑考慮的是有形成本動因;二是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是指企業可資利用的經濟資源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方式。這些資源包括勞動資料的技術性能、勞動對象的質量標準、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產品的技術標準、產品工藝過程的複雜程度、企業規模的大小、企業的組織結構、企業的職能分工、企業的管理制度等諸方面。這種途徑考慮的是無形成本動因。

2、增加企業的利潤。眾所周知,通過降低成本可以增加企業的利潤。但在某些情況下,通過增加成本以獲取其他競爭利益進而促成企業利潤的增長則是戰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思想。成本的變動往往與諸方面的因素相關聯,成本管理不能只着眼於成本本身,而要利用成本、質量、價格、銷量等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支持企業為維繫質量、調整價格、擴大市場份額等對成本進行管理,使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得利潤。

3、取得競爭優勢。成本控制首先要配合企業為取得競爭優勢所進行的戰略選擇。在企業戰略許可的範圍內,在實施企業戰略的過程中引導企業走向長期利益最大化,並最終確定和保持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為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地位和長遠發展,有時成本的提高可能成為有利的動因。但企業在提高成本時也應權衡成本提高的風險,將來獲利的概率,環境變動的影響等,即要考慮成本效益問題。

4、實現社會目標。現代企業越來越多地認識到自己對用户及社會的責任,一方面,企業必須對本組織造成的社會影響負責;另一方面,企業還必須承擔解決社會問題的部分責任。企業注意良好的社會形象,既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爭得信譽,又促進組織本身獲得認同。企業的社會目標反映企業對社會的貢獻程度,如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參與社會活動、支持社會福利事業和地區建設活動等。

以上所述,戰略成本管理的各項目標層次是逐級提高的,目標層次越高,所考慮的時間段就越長,所獲收益的風險性越大,高級層次成本管理需要有一個長期的觀點和更為寬廣的基礎。提高成本的利用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長期成本效益最大化是中高級層次成本管理考慮問題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於。

關於企業管理的論文 篇九

當前正是經濟發展迅速的時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間的比拼不僅是產品之間的競爭,更是企業核心力的競爭。客户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源泉力量,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重大作用。為了減少客户流失,企業必須加強管理,增強自身實力,才能保留並增加客户量,不斷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

經濟的蓬勃發展不斷促進市場經濟的完善化,但與此同時,也使競爭更加的激烈。無論是人文與科技,還是教育與研究,均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加上近年電商強勢入侵,導致了客户的大量轉移。這就使企業的整體效益受到了影響。如何改善企業經營、減少客户流失成為當前企業關注的問題。本文從企業客户流失原因入手進行分析,提出了加強企業管理、減少客户流失的有效措施,以供企業參考。

一、企業客户流失的原因

電力企業客户流失的重要原因是客户需求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最常見的一種情況是企業的產品質量不穩定,給客户帶來利益損失。

2.企業產品缺乏創新,導致客户流失。每一個時期都會有適合這個時期的產品,任何產品都存在一定的生命週期,隨着市場的不斷髮展,產品價格也逐漸變得更加透明,客户得到的產品利益也越來越少。如果企業不對產品進行創新,客户就會去尋找更好地產品,只有保障了各自的利益,才能維繫廠商的關係[1]。

3.企業內部和工作人員缺乏服務意識。當前電力企業普遍存在服務態度惡劣的現象,客户在提出問題時,工作人員態度傲慢,不能及時解決問題,諮詢和投訴都得不到處理。工作人員效率非常低,導致客户嚴重流失。

4.企業員工跳槽現象嚴重。當前,很多企業在管理客户時比較規範、細緻,企業業務員在企業和員工之間發揮着重要的橋樑作用。企業自身對客户的影響比較小,因此如果這些優秀的業務員跳槽,客户也會隨之減少。

5.客户遇到了更好的產品。當前,電力市場競爭特別激烈,為了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那些對手企業就會製造更好地條件來吸引客户。

企業只有找到了客户流失的原因,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措施,進而才能有效的管理客户。

二、改善企業管理,減少客户流失

(一)實施全面質量營銷

1.樹立員工質量營銷意識

小約翰。F.韋爾奇是通用電器公司的董事長,他曾經説過:“維護顧客最好的保證就是產品質量,同時這也是提高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是保證企業利益增長的關鍵途徑。”[2]因此,企業要不斷的提高產品的質量,從耐用性、精確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規範產品的標準,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進而促進產品的銷售和推廣。

2.加強員工教育培訓,提高企業的服務質量

企業的一線員工是客户直接面臨的對象,因此他們的工作形象和服務態度直接影響着企業的形象。企業要注重培養企業員工的服務意識。將服務意識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滲透到員工的工作觀念中,並在行動中貫徹落實。首先,企業要在行動中落實服務理念,加強企業產品在售前、售中和售後各個環節的服務,並加強產品創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其次,降低客户的經營成本。改進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工作人員形象;完善企業網絡促銷系統,改善服務質量,降低客服購買產品時的人力、物力、精力的消耗,以及購買成本。再次,完善企業服務模式。有些企業知道自身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沒有采取措施進行改正,而是找人假扮顧客,對本公司的產品大加讚譽,或者指出競爭企業的缺點。我們都熟知的肯德基快餐店就曾經用過這個方法。最後,增加額外的服務吸引客户。企業競爭力的主體就是客户,企業通過增加額外服務的方式來留住客户,比如售後服務和保障等。

(二)提高市場的反應速度

1.善於傾聽客户的意見和建議

客户的問題能夠得到積極解決是企業尊重和重視客户的一種表現。企業和客户之間是平等的交易關係,企業要尊重客户,認真處理客户的每一項問題,尊重客户提出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客户的好感,進而增加客户數量。

2.對客户流失的原因進行分析

公司要主動了解那些流失的客户,即停止購買本公司產品的客户和轉換成其他供應商的客户,公司要認真分析他們離開的真正原因,對流失客户進行成本分析。有一些員工覺得,客户流失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但是他們忽視了一項重要問題,即新客户獲取花費的成本是保留一位老客户的5倍,而且老客户的不滿意會影響到周圍其他客户,這樣企業遭受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企業應該重視這種口碑效應[3]。

3.建立強力督辦系統,迅速解決市場問題,保證客户利益

企業要積極的解決各種市場問題,比如竄貨問題,以避免客户無利可圖。企業要經常派業務人員到市場中巡查、監督,及時的向企業反映發現的竄貨現象,以能夠及時的採取有效措施來控制這種現象發生,使經營風險降低。

4.建立投訴和建議制度

大部分的流失客户是不會主動的投訴企業,他們只是單純的停止購買,主要原因是缺乏客户投訴的一個有效通道。因此企業要建立起方便客户投訴的渠道,一切以客户的利益為中心。很多著名的企業比如惠而浦、寶潔等,通過開設免費電話熱線、增加網站、電子郵箱等,以給客户提供投訴和建議的渠道。進而有效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5.建立預測系統,為客户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企業要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身實地的為客户着想,通過向客户反饋企業的信息,並預測競爭對手的行為,並反映給客户。

(三)建立起與客户之間的關聯

首先,企業要將自身的發展前景闡述給客户,讓客户意識到企業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利益,只有跟着企業走才能獲得長遠的利益,不要被短期的小額利益誤導。其次,加強與客户之間的溝通,避免出現誤解的現象。向客户反映廠家的信息,增加對客户的瞭解,對客户進行滿意度調查等。最後,維護客户關係。維繫客户之間關係的重要方式就是感情,企業可以在客户生日的時候送上温馨的祝福,節日期間給予真摯的問候等。在與客户完成交易之後,也要注意和客户保持聯繫。

三、結語

總之,客户流失是任何企業持續發展過程中都存在的,企業一定要正視這個情況,分析出客户流失的原因,制定相應的措施,加強各方面的管理,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使企業在市場中站穩,實現健康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qiyewenhua/qiyeguanli/74g75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