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企業文化 >施工方案 >

廢棄採石場綠化初步方案

廢棄採石場綠化初步方案

一、自然條件

廢棄採石場綠化初步方案

    xxx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東114°18",北緯38°05",交通便利,距省會280公里,依靠太行山脈,自西向東傾斜,屬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平均氣候12.6-13.5°c,年降雨量536毫米,日照時數2554小時,無霜期197天。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石灰巖儲量達7.9億噸,多數山體歷經水泥廠數十年開採,已形成較為嚴重的裸露巖石山體,水土流失嚴重,植被荒蕪。

本綠化方案工程位置位於xxx鎮廢棄採石場。經調查,這些廢棄採石場具有坡度大,水分、養分、土壤供給困難,立地條件極差,夏季輻射熱高,氣温乾燥。數十年的開採已對山體植被和土壤結構造成毀滅性破壞,導致恢復難度大。經現場勘查二、三分廠周圍廢棄採石場,土地資源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採石面未採用台階,留下的石壁陡峭,形成了很大範圍宕面高度在30-200餘米且坡度60-90°的陡峭石壁。

二、擬採用工程技術

    廢棄採石場特別是石壁的生態恢復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在過去的數十年裏,國內外生態專家與工程技術人員為採石場復綠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生態恢復和技術,但由於技術難度大,投入高,可供北方特別是xxx地區這樣一個“缺水、乾旱、四季分明”的自然條件鮮明特點地區綠化借鑑的經驗不多。

通過對現有采石場生長植物調查,借鑑北京2008年奧運會期間山體綠化以及山東、合肥、寧波等地山體綠化和廢棄礦山綠化經驗,本着“科學規劃、分類實施、因地制宜、長短期效果相結合”的原則,擬採取以下四種方案進行綠化:

(一)液壓客土噴播植草綠化

 液壓噴播植草綠化是利用特別噴播機械將土壤、有機質、保水劑、粘結劑和草籽等混合後噴射 到經處理後的巖面上,在巖壁表面形成噴播層,形成植物生長小環境 ,促進草種的迅速 萌芽和生長。噴播草種苜蓿、二月蘭、白三葉等,噴播後當年植物生長良好,具有見效快,效果明顯的特點。但生物多樣性差,生態恢復的長遠效果不理想。

(二)石壁藤本垂直綠化 

石壁綠化是採石場綠化的難點,利用藤本植物的攀援特性,進行石壁的垂直綠化。在採石場的下部或中下部設置一條水平種植帶,加客土和肥料,用多種藤本植物混交種植。為突出景觀效果選擇常綠藤本與落葉藤本相結合,如爬壁先鋒植物一爬山虎、景觀藤本一凌霄、常綠藤本—常春油麻藤,株間混交,利用爬山虎的爬壁先鋒作用,可為凌霄、常春油麻藤作棚架,形成高大的綠牆。經考察種植試驗,當年生長量少,不能爬壁,需要人工牽引,第二年開始迅速生長,2-3年後形成綠牆的高度達15m,厚度達 60cm 以上,逐漸呈現 綠化效果和景觀效果,形成生態壁。該方法投入少,長遠效果好。 

 (三)築巢法綠化

 築巢法綠化是利用石壁表面的微地形變化,將石壁的凹陷處築成一定面積的水平種植槽,加客土、肥料、保水劑等,種植攀緣性強的藤本植物。同時可利用石壁縫隙、不規則小平台或微凹處,加客土等混合物,種植攀緣性強的藤本植物。如果是碎石坡面,就進行局部平整嵌入100cmX60cmX60cm的木箱,箱內加入客土、肥料、保水劑等混合物,種植爬山虎、凌霄、常春油麻藤、山蕎麥等藤本植物,能保留自然植被的幼苗,充分體現生物多樣性。綠化長遠效果明顯,生態穩定,投入成本較少,但短期效果比噴播植草效果差。 

    四、自然恢復與人工促進相結合的綠化

    自然恢復與人工促進相結合的綠化就是利用石宕周圍自然植被的種子飛籽天然更新和人工創造條件,栽植鄉土樹種促進快速生態恢復的綠化方法。結合石宕整治,保留自然植被的幼苗,用築巢法築好種植巢,種植鄉土樹種,選用當地鄉土樹種,營養缽育苗、造林,以提高成活率。同時在整過坡面撒播經過處理後的油松、馬尾松種子,條件成熟可栽臭椿、火炬、榆樹、榆葉梅、國槐、連翹、側柏、酸棗等鄉土樹種及二月蘭、苜蓿、藤本等。以增加坡面的植物生長密度。該方法長期生態效果較好,生態穩定,與周邊環境結合緊密,投入成本底,但恢復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短期效果較差。

三、綠化方案

(一)坡度小於60度的邊坡綠化

對於坡度小於60度的邊坡綠化,採用液壓噴播植草方法。

主要程序:首先對廢棄採石場進行修正,適當削坡,使其坡度在40-60度,穩定邊坡,然後在邊坡上採取掛網,並用錨釘將鐵網固定在巖石上,再噴上一層厚度在10cm的膠結劑,最後在膠結劑上噴上一層肥料、草種子、保水劑等混合的材料;或對採石場斷面進行處理,使斷面形成適合栽種植物附着的坑穴、溝坎、縫隙、斑痕等,然後用噴播機將營養劑噴灑到坑穴、溝坎、縫隙、斑痕裏,並在栽種植主根的坑穴、溝坎、縫隙、斑痕中填入肥料,最後種植攀爬類植物等。

施工時間:5月-10月。

效果評估:當年初見成效,兩個生長期達到設計效果。

(二)坡度大於60-90度幾近垂直的陡峭勢必綠化

對於邊坡坡度幾近垂直的陡峭石壁綠化,採用種植藤本(帶、巢穴)的綠化方法。

依據石壁高度在底上中下設置種植帶、巢穴的方法,山體底部建一條1m高1.5m寬的種植溝,加客土混交種植爬山虎、葛藤、凌霄、常春油麻藤等藤本。中部採用在斜坡巖面上打洞加客土、保濕劑、種植爬山虎、葛藤、凌霄、常春油麻藤等藤本。其它坡面利用石壁縫隙、不規則小平台或微凹處,見縫插針地進行回填種植藤本,同時培育和保護石宕原有植物。

施工時間:5月-10月。

效果評估:當年初見成效,兩個生長期達到設計效果。

(三)山脊、山頂、坡度較緩未開採地綠化

對坡度較緩,保留少量原有植被的坡地、山脊、山頂以種植本地喬灌木為主,栽植、種植臭椿、火炬、榆樹、榆葉梅、國槐、連翹、側柏、酸棗等鄉土樹種及二月蘭、苜蓿、藤本等。

施工時間:5月-10月。

效果評估:當年初見成效,兩個生長期達到設計效果。

(四)對於無法對斜坡打洞難度較大的等地綠化

製作放置約100cm×60cm×60cm的木箱,分組放置(每組3-6個),放置在比較平緩的石縫(小平台)進行固定,木箱放入種植土、肥料及保水劑的混合物,箱內種植爬山虎、常春油麻藤、葛藤、山蕎麥等藤本植物。

施工時間:5月-10月。

效果評估:當年初見成效,兩個生長期達到設計效果。

(五)水平面、廢渣場、進場道路綠化

進行整地,在整個水平面(小坡面)撒播經處理過的油松種子,條件許可地種植槐、榆、楊等本地喬木。

石渣堆放地、進場道路等地撒播苜蓿、二月蘭等草籽或引種印度木豆。

施工時間:5月-10月。

效果評估:當年初見成效,兩個生長期達到設計效果。

四、廢棄採石場擬採用主要綠化樹種特性

爬山虎:喜陰、耐旱、耐寒、耐貧瘠,對土壤及氣候適應能力強,栽培管理簡單,生長快,短時期內就能達到綠化效果,入秋葉片變紅,攀援能力極強,是石壁綠化的先鋒植物,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即使在立地條件極差的廢棄採石場試驗點,年生長也可達5米,是石壁綠化的首選植物。

葛藤:豆科落葉藤本,貧瘠山區的綠化先鋒植物,葉片大而薄,繁殖力、耐旱、耐貧瘠能力都很強,不僅可以覆蓋裸露的荒地,而且使水土得到保持。但由於其生長過快,向周圍農、田、林地生長,影響其它農作物和林木的生長,需有條件限制使用。

山蕎麥(北京引進):多年生攀援藤本,長可達20米,性喜陽光充足、濕潤的環境,耐旱,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植物。但在廢棄採石場惡劣環境中生長速度較慢,爬牆能力不強,適宜作為景觀植物在採石場中做點綴使用。

常春油麻藤:常綠木質藤本,喜温暖濕潤氣候,耐乾旱,但其自身攀援光滑石坡能力較差,需依附其它植物或棚架攀援。

凌霄:落葉攀援藤本,性喜温暖,好陽且又稍耐蔭,不耐寒。適生於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肥沃濕潤的土壤,忌積水、耐旱,適於中性微酸性土,萌櫱性亦強。

印度木豆:是一種直立、木質化、多年生的常綠灌木。其青籽料是一種優質蔬菜,成熟種子大量用做糧食,嫩枝、幹、鮮葉可用作飼料,枝條可編織籮筐,花期長,根系發達,能固氮、抗瘠力特強,固土作用極強,能防止水土流失,可在陡坡種植,及耐乾旱,能在乾熱的環境中生長。種植6-12個月之後便對裸露的土壤形成覆蓋和良好的保護,能在雜草也難生長的貧瘠土壤中正常生長。

優點:綠化速度快、生物量大、土壤改良效果好,抗旱、抗貧瘠薄能力強。

缺點:冬季枯死,第二年需重新種植。

五、綜合估價分析

通過對北京、山東、寧波等地山體及廢棄採石場綠化、復綠工程及技術措施考察,其工期長及施工難度大,使用人工、機具設備較多,作業面情況複雜,苗木材料二次搬到頻繁。綜合以上四種施工方法,初步評估綜合費用約120元/㎡,其中苗木約30%,機具材料設備30%,人工費4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qiyewenhua/shigong/518n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