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多篇

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多篇

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多篇

【第1篇】在全縣計劃生育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

內容預覽:

各位代表: 我受縣計劃生育協會第二屆常務理事會的委託,向縣計生協第三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 二屆理事會工作的回顧 縣計劃生育協會二屆理事會從2000年7月至今已經走過了5年的歷程。這5年,是我縣經濟和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我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重要階段。五年來,縣計劃生育協會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計生協和縣計生局的指導下,認真貫徹中央、省、市關於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全縣人口與計生中心工作,結合我縣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圓滿完成了……

你還沒註冊並升級為本站正式會員?或者沒有登錄?這篇文章必需在本站註冊並升級為正式會員後才能閲讀!

如果你還沒註冊,請趕緊點此註冊吧!註冊後請點擊閲讀會員需知,按要求升級為正式會員!

如果你已經註冊並已成為本站正式會員,但還沒登錄,請趕緊點此登錄吧!

本站所有資源僅供正式會員參考,普通註冊會員不能瀏覽或下載本站資源!註冊前請認真閲讀會員需知,如不願成為正式會員,請不要在本站註冊,以免浪費您的寶貴時間。

【第2篇】共青團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

共青團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

共青團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同志們:

共青團xx鎮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是在我鎮人民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大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積極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以較高速度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行各業取得優異成績的大好形勢下召開的。現在我受共青團xx鎮第十二屆委員會的委託,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代表們審議,並請出席本次大會的領導、列席大會的同志,提出寶貴的意見。

三年來的工作回顧

自從20xx年9月召開共青團xx鎮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以來已滿三年。這三年是我鎮各項事業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三年,是鎮黨委、政府引導xx人民大力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種植反季節蔬菜為主的“三高”農業,帶領人民羣眾致富奔康的三年,也是全鎮青年和共青團奮鬥拼搏的三年。

三年來,我鎮團組織立足於本鎮的實際,依託於鎮黨委和市團委的指導,抓住機遇,求實創新,與時俱進,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大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團結帶領全鎮團員青年滿懷熱情地投身於“三個文明”建設中,積極投身於我鎮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按照上級團委的部署,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發揚“團結、奉獻、敬業、進取”的精神,勇於開拓,,積極參與我鎮的經濟建設,堅持以改革為動力,在服務社會、服務大局、服務青年中不斷拓展工作新領域,增創新優勢,積極推進公民道德規範建設,大力倡導和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充分發揮了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為我鎮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三年來,各團支部認真貫徹團市委、團鎮委的精神,紮紮實實地開展基層團工作,共推薦優秀團員作為黨的發展對象22名,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員(包括預備黨員)18名,走上領導崗位4人。我們的工作得到鎮黨委、政府和上級團委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來自xx鎮各行各業的讚賞。這三年來,我們主要做好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配合時代主旋律,在青少年中開展廣泛的、形式多樣的政治思想教育。

三年來,鎮團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青年,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首位,以共青團的特色活動團結教育廣大團員青年,深入開展各種主題教育,全面提高了廣大青年的思想素質。

一、在青少年中深入開展學習理論活動、愛國主義和愛黨教育、團員意識教育。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着新的挑戰。在新形勢下,如何把青年一代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已成為共青團工作的首要任務。為此,鎮團委始終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青年,全面提高廣大青年團員的思想素質。各團支部組織團員青年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使廣大團員青年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含義,用鄧小平理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論構築廣大青少年的精神支柱,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通過舉辦“黨在我心中”系列徵文活動等文藝活動,對青少年進行黨的知識教育,切實把理論學習和教育活動抓到實處。

二、在廣大青少年中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教育等學習活動,推進全鎮“三個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三年來,我們積極配合鎮宣傳辦,會同教育戰線,通過學校、文化站等陣地,組織學習有關理論文獻,圍繞“加強青年團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團組織建設,服務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三大任務,切實抓好了學習、培訓、服務和團建設工作。通過開展“今日知書達禮,明日有為公民”等多種形式徵文、演講活動,使學習教育活動取得較好的效果。利用“三個代表”這一重要思想武器,廣泛開展崇尚科學、公開抵制和批判“xx功”歪理邪説的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青年團員的科學意識、政治意識,自覺與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團結帶領廣大青少年深入開展“公民道德規範”建設。根據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團鎮委、各團支部大力加強青少年的公民道德教育工作,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努力提高我鎮青少年的道德素質。通過開展“公民道德規範”建設的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重新確立廣大青少年對是非、善惡、美醜之間的界限。同時,也充分發揮共青團工作優勢,開展青年志願服務等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把道德教育融於道德實踐中。20xx年4月,xx中學學生黃x患骨肉癌,需要馬上化療、手術,否則生命危在旦夕,但換骨的費用在30到40元,這筆鉅額醫療費對黃庶家來説,簡直就是天文數字。當鎮團委得知這回事後,立即發出倡議書,在全鎮和“十百千萬”幹部中掀起獻 愛心捐款活動。至目前共收到社會各界捐獻的善款有1萬多元。

二、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到經濟建設主戰場,為我鎮的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三年來,全鎮各級團組織始終把服務黨的中心工作列為主要任務,自覺帶領團員青年投身於改革開放各個領域中發揮作用。圍繞“工業立鎮、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商貿旺鎮、科教興鎮”的指導思想,艱苦創業,建功立業。

1、堅持“公司 協會 農户”的經營模式,繼續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種植反季節蔬菜為主的“三高”農業。全鎮廣大團員青年在鎮黨委、政府的號召和大力支持下,積極改種烤煙、反季節蔬菜,發展“三高”農業,打響了以台灣紫紅長茄、晚造荷蘭豆、黑皮冬瓜、黑珍珠苦瓜等品種為龍頭產品的xx鎮反季節蔬菜品牌,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評價,成為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反季節蔬菜的火車頭。20xx年全鎮種植反季節蔬菜面積達20554畝,共創經濟收入2700多萬元;糧經比例達4:6,初步形成了面積達1.2萬畝的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大大增加了當地農民羣眾的收入,提高了當地人民羣眾的生活水平,種植反季節蔬菜已成為xx人民致富奔康的主渠道之一。今年,全鎮廣大團員青年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繼續加大發展“三高”農業的力度和深度,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已突破8000畝大關,全年糧經比例有望實現市委、市政府下達4:6的目標。

2、加強山地開發的宣傳和引導工作,按照“宜林則林、宜竹則竹、宜果遇果”的原則,形成優質水果種植掀起造林種果高潮。據統計,20xx年我鎮造林面積達20xx畝,超額完成市下達的造林任務;全鎮改種沙糖桔等優質水果200多畝;20xx至20xx年共引進種植xx麻竹筍1200多畝,發展前景可觀。今年完成煙草種植面積400畝,超額完成市下達的任務。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鎮團委積極與各個部門聯繫,在20xx年、20xx年共向農户發放楊梅、板栗、白果、月柿、水晶梨等多個品種近萬株,引導廣大青年自覺參與山地開發工程,在全鎮範圍內掀起了種植優質水果的高潮。經過幾年時間的努力,全鎮優質水果長勢良好,有的已經開始掛果。據統計,目前在全鎮範圍內共種有各種優質水果超千畝,近30000株。

3、搞好農特產品的銷售流通工作。組織廣大青年配合鎮黨委、政府制定的農特產品銷售流通工作方針,按照市場規律,大力推廣“公司 基地 農户”、“公司 協會 農户”的發展模式,成立“xx鎮農特產品流通協會”,鼓勵他們積極與外地的銷售市場聯繫,及時把xx的反季節蔬菜、優質水果、優質毛竹等推銷到外地,實現農產品的價值,為廣大種植户的銷售提供有力的保障,搞活了xx鎮發展“三高”農業的最重要一環。

三、堅持團工作服務青年、服務社會的方向。

1、為青年團員提供各種包括升學諮詢、就業培訓、科技培訓在內的各項服務,幫助他們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新時勢、新挑戰。一是提供音像設施、書籍等各方面宣傳資料,號召青年團員認真學習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促使他們迅速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的發展。二是積極配合連州市青年服務中心及鎮農辦、科技辦等部門舉辦大型就業培訓班、科技培訓班,提高廣大青年自身素質,積極應對市場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激烈競爭和我國加入wto後所帶來的挑戰,以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三年來,我們共舉辦過9場大型科技培訓班,共發出近10萬份各種科技資料。

2、利用行業陣地,深入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開展志願活動一方面加強團員青年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實現共青團工作服務社會的宗旨。繼續全面推進我鎮義務工作的發展。我們利用每年三月份“學雷鋒月”的大好時機,組織機關單位青年上街為羣眾提供各種便民利民活動服務;通過學校團支部組織青年開展系列服務活動,提高學生團員的集體主義思想,培養“樹公心、講道德”這一正確的人生觀。如組織中、國小生進行義務勞動活動,清掃xx的公共道路場所;還到xx敬老院進行慰問活動,培養中、國小生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積極組織多項自願捐款活動,如為黃x同學醫藥費xxx助學基金捐款、助殘捐款、印尼海嘯、治療“蛙腳孩”捐款等,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在社會上樹立了團組織的良好形象。

四、積極開展推優入黨及“希望工程”工作和“維權”工作。

1、三年來,我們嚴格按照“推優”程序,把好質量關,共向有關單位推薦了名各方面表現較好的優秀團員,作為黨員的發展對象,其中有人被吸收為中共正式黨員,人為中共預備黨員。

2、認真做好希望工程實施工作。在深入調查失學兒童的家庭生活的同時,積極收集各種材料,及時上報上級團委,認真執行《xx市希望工程助學管理細則》,專人督促各學校助學金的發放情況,保證助學金及時、無誤地發放到受資助學生手中;同時,督促各受資助學生認真學習,及時覆信聯繫,不辜負資助者的期望。學校團組織每學期還組織一次法制教育課,邀請公安、司法人員對中、國小生進行法律知識教育,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廣東省青少年保護條例》及我國現行各種法律,培養廣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識。

五、抓好學校團隊工作,豐富校園文化。

積極抓好學校團組織的制度建設,尤其是抓好中學二級團委的建設。在中學二級團委的基礎上,共建立16個班級團支部,選好每一個團支部的支部書記和委員。利用“三辰影庫”含有教育意義的優秀影片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確定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使學生在娛樂中受到教育。在各國小建立健全團支部,抓好少先隊的各項工作,經常利用少先隊大隊開展的活動對少先隊員進行“五愛”教育。如每年一次的掃墓活動,邀請一些老游擊隊員講故事等形式,令少先隊員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樹立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服務的良好風尚。

六、加強團的自身建設,進一步增強團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我們一直注意加強團的自身建設,以“黨建帶團建”的有效做法,進一步優化團建工作的外部環境。在隊伍建設方面,以培養適合農村基層團組織工作的實用型人才為目標,進一步加大對團乾的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強推優入黨工作。在發展壯大團員隊伍方面,我們按照發展團員的有關標準,嚴格把關,把條件成熟的青年吸收到團的組織上來。三年來共吸收團員人,增添了團的力量。共推薦優秀團員作為黨的發展對象22名,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員(包括預備黨員)18名,走上領導崗位4人。同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引,貫穿團組織的一切工作,改進團組織工作作風,把全體團幹、各級團組織擰成一股繩、合成一顆心,增強團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提高團組織的服務水平和指導功能。

代表們、同志們,回顧我鎮過去三年來的團工作,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每一點成績,每一點進步,都是在鎮黨委、政府和上級團委的正確領導下取得的,是與各級黨組織和社會各屆人士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是全鎮廣大團員幹部和團員青年努力工作的結果。在此,讓我代表鎮團委向關懷、重視共青團工作各級黨政領導以及一向關心、理解、支持共青團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辛勤工作在各戰線的團員青年、向致力於共青團的青少年教育事業工作的全體團幹部、少先隊輔導員致以誠摯的問候!

在我們為這三年來所取得的成績而振奮鼓舞的同時,我們也不能迴避在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如工作思路狹窄;村委會、機關單位團工作難以開展;團幹部的整體素質不盡人意;團組織的號召能力不高等等。之所以存在這樣的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為基層一級團委就必須直面這些不足,為此,我們要正視並努力解決這些實際問題,更好地把我鎮的共青團工作推向一個新台階。

今後三年的工作要求和設想

今後三年,是我鎮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繼續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鞏固致富奔康成果的關鍵時期。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既出了新的變化、新挑戰,也為加快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新的機遇、新的動力。同樣,我鎮的共青團工作在開創xx鎮經濟建設新局面的征途中,我們新世紀的一代青年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將會隨着新形勢出現新的變化。時代對我們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只有在今後的三年裏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開創共青團工作的新領域,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團員青年要有以下幾種精神:

一是團員青年要有務實的精神。一方面要求團員青年要對國情和歷史有科學的把握,對使命和責任有正確的認識,避免心浮氣躁的盲目超越和悲觀失望的退縮逃避;另一方面要求團員青年把愛國熱情和衝動轉化為具體行動,不僅要“坐而論道”,更要身體力行。一句話“要行動而不等待,實幹而不空談”的循序漸進的建設者之路。

二是團員青年要有創新的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務實之後的投入,建設步伐的加快,都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創新活動體現出來的。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賴以發展的重要支柱,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創新漸漸成為時代潮流。強國的希望在我們年輕一代,而我們年輕一代實現這個希望的重要武器就是創新。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一切有志於獻身祖國建設事業的人必備素質。因此,團員青年要以堅韌的毅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發奮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本領,以創新的精神面貌走在時代的前列。

三是團員青年要有甘於奉獻的精神。甘於奉獻是青年應有的精神境界。追溯中國青年走過80年的輝煌歷程,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振興中華民族為已任,前仆後繼,勇敢向前,用青春和熱血為祖國的獨立和富強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青春之歌。這凝聚了無數仁人志士的無私奉獻。如今的奉獻雖不必經受戰爭年代的殘酷和坎坷,但要在物質豐富的條件下,抵禦享樂主義的誘惑,也殊非易事。在更多的時候甘於奉獻要與冷漠、麻木和誤解做不斷的鬥爭,這是對年輕一代人格與信念的巨大考驗,也是奉獻精神的體現所在。

代表們,面對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二十一世紀,隨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不斷髮展,在對共青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同時,也為團的工作開闢了更廣闊的天地,我們要認清形勢,珍惜機遇,不辱使命,不負重託,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突出育人和建功兩個主題,加大開發青年人力資源的工作力度,全面提高青年一代的科學文化素質,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作用,努力探索出有xx特色的團工作新路子,為開創我鎮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創造新的業績添磚加瓦,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我鎮團組織在二十一世紀不斷前進的方向。

今後三年,我鎮共青團的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認真貫徹和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團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和團xx市委二次全會精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紮實樹立“青年為本、求真務實、突出特色、和諧發展”的工作理念,自覺服從和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勇於開拓,積極進取,大力加強共青團能力建設,繼續深化青年文明工程,青年人才工程和服務萬村行動,全面實行青少年新世紀讀書計劃和青年科技創業行動,加大培養人才力度,增強服務青年功能,積極開拓有xx特色的團工作路子,為我鎮建設新局面再創新業績。

一、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築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

堅持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和正確引導,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共青團的首要任務。要做好新形勢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須要緊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動權,幫助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努力培養“四有”新人。

首先,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團。這是廣大青年健康成長,成就事業的根基所在。在新舊體制交替、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盪的情況下,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在一些地方出現偏差,廣大青少年比較容易受到影響。這就要求共青團組織必須致力以政治信念、共同理想、國家觀念、民族精神等方面去培養青年一代,幫助青年深刻理解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增強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推進偉大事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其次,在全鎮各級團組織中繼續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鄧小平理論結合起來,與學習領會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與建設和諧xx全力推進xx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結合起來,積極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

切實改進團組織工作作風,使團工作能始終與廣大青少年保持最緊密的關係,始終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最有力的幫助,貫穿他們成長為對國家有貢獻的有用之才的全過程。以“三個代表”為指導,努力造就一大批能真正代表xx鎮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發展潮流,政治合格的突擊隊、排頭兵。

第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按照中央8號和16號文件精神,突出抓好中國小生這個羣體的思想教育,堅持理論教育的實踐學習相結合,探索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經。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等主題教育,以本鎮的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載體,充分利用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的紀念日及入隊、入團、成人等契機舉行各種紀念宣誓活動,引導未成年人開展主題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深化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和國防教育,開展以“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公民素質教育,大力弘揚和培育“新時代青年人”的精神,引導青少年為全力推進xx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發學習。

最後,要加大實踐育人的工作力度。通過深化手拉手、希望工程活動,實施“校園淨化工程”、“社區關愛行動”、“愛心助成長”志願服務計劃,開展“社會關愛行動”、“快樂成長”、“共享成長”等主題活動,引導青少年在實踐中磨練意志,陶冶情操,昇華思想。組織中學生參加志願者服務、公益活動,努力探索青少年思想教育聯動機制和長效體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質。對民族有貢獻的建設者,首先必須要成為對社會、對自己負責的合格的人。在青少年當中加強公民道德規範建設,就是要培養他們最基本的公民素質,為他們的今後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建設和諧xx,為全力推進xx經濟社會發展奉獻青春力量。

今年是實施“十五”計劃最後一年,為全面實現“十五”計劃,全鎮團組織要緊緊圍繞鎮政府提出的“工業立鎮、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商貿旺鎮、科教興鎮”戰略方針,實施“三化一園”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自覺在和諧xx的建設中尋找工作課題,大力推進青年文明行動。在全鎮營造團結友愛、諒解寬容、包容共濟、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以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迎接新挑戰,繼續充當青少年在新時期發展的領頭羊,努力推動和諧xx的建設。面對我國加入世貿後,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衝擊和機遇,各級團組織必須進行詳細的調研,做好新時勢下繼續推進團工作的各項準備,

1、深入實施青年人才工程,加大青年人才的培訓力度。在未來的三年時間裏,進行xx鎮青年人才工程建設,組建青年人才庫,對各方面素質比較優秀的青年進行重點培養,充實到鎮、村兩級的人才信息庫裏,作為後備幹部推薦給鎮黨委、政府和村委會錄用。

2、繼續深入開展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旨在推動農村科技進步,造就一批掌握和推廣國家星火技術的人才。為此,鎮團委將與農辦、科技辦等部門聯辦,邀請有關專家,加大對青年農民的科技人才培訓力度,深入開展以“帶頭學習新技術、帶頭領辦新項目、帶頭創建服務組織,爭創科技貢獻獎”為主要內容的“三帶一爭創”活動和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培養造就一大批覺悟高、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青年農民,使他們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切實加強農村青年科技示範基地建設,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力爭在今後三年每一季度都舉辦一次面向廣大農村青年的大型農業科技知識培訓班。根據我鎮每年的農業生產新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好培訓課題,特別要注重反季節蔬菜新品種推介、優質水果管理、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及烤煙種植等品牌產品方面的培訓,引導廣大農村青年在深化產業結構調整中始終走在潮流的前面,繼續爭創發展新優勢。

3、營造良好環境,積極鼓勵青年企業家創業活動,加快民營經濟發展。近幾年,xx鎮經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的發展潛力和生產價值已被大大地開發,成為xx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在農業大發展的同時,我們要大力推廣“公司 基地 農户”、“公司 協會 農户”的發展模式,發展鄉鎮輕工業、銷售流通業、發展市場中介組織,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因此,各級團組織應充分利用青年人敢闖、敢拼和不畏困難的精神,積極鼓勵廣大青年的創業活動,利用團的工作聯繫工商、税務等部門為青年企業家提供各種必要的幫助,扶持他們走好最艱難的創業之路,為xx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三、提升共青團服務大局的能力,推進各項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為全面實現“十五計劃”目標,團的各級組織要大力強化服務黨的中心工作的意識,要多做黨政關心、社會關注、青年受益的事,自覺地把團的工作放到為全力推進xx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大局中去把握、去部署,努力在服務大局中發揮生力軍作用,在服務青年中擴大團組織的影響力,以服務求生存,以作為求地位。共青團要充分調動青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多種服務形式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發揮生力軍作用,強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青年一代提出的“奉獻社會、服務社會”的要求。重點抓好希望工程、青年志願者活動、創建“青年文明號”等多項活動,動員團員青年積極開展各種公益服務活動,努力開創文明新風。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開展“大手拉小手”、“愛人、愛已、愛自然”、保護母親河等綠色環保宣教活動。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青年普法守法教育。積極參與我鎮的計劃生育工作,深入學習和貫徹執行《人口與計劃法》,大力倡導新的生育觀念,帶頭移風易俗。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的科學生活方式,破除陳規陋習,深入批判“xx功”歪理邪説,反對封建迷信活動。同時,根據鎮黨委、政府和上級團委的統一部署,及時組織好各種募捐活動,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四、繼續加強共青團的自身建設,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

1、抓好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提高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基層組織是團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團組織工作的開展,要緊密結合黨建工作,堅持黨建帶團建的方針,切實抓好“鬆、散、癱、軟”基層團組織的整頓建設工作,使其重新煥發活力。改進全鎮各級團組織的建設工作。對一些後進團支部進行改組,下大力氣整頓好鬆散癱瘓的團組織,把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成為具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堅強集體,以適應新形勢下團建工作的發展要求。在科學合理設置的原則下,擴大團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鞏固和活躍農村團組織,抓好村委會團幹部的配備,努力做到那裏有青年,那裏就有共青團組織。

2、進一步加強團員意識教育。廣大團員對共青團的歸屬感,關係着團組織的生命力。我們要抓住當前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契機,大力開展以先進性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團員意識教育活動。開展“舉團旗、戴團徽、學團章、交團費、唱團歌、過團日”等主題活動,增強團員的政治意識、組織意識和模範帶頭意識,增強團員的歸屬感和向心力。通過組織各種活動,推動團員意識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增強團員的光榮感和發揮團員模範作用。積極做好推薦優秀團員入黨工作,引導團員向黨組織靠攏。做好經常性發展團員工作,在中學開展“我優秀所以我入團,我入團我更優秀”的主題教育,不斷為團組織的發展壯大注入新鮮血液。

3、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團幹隊伍的整體素質。借全鎮在共產黨員中開展“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動的東風,引導團幹部做到有理想、有責任、有能力、形象好。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抓教育樹理想,廣泛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以理想信念為核心,幫助各級團幹部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二是抓服務明責任,增強服務意識,牢固樹立為黨盡心的政治責任感,為國盡力的社會責任感,為青年盡職的工作責任感。三是抓鍛鍊強能力。組織團幹部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培訓,推動崗位鍛鍊,在實踐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發展共青團事業的本領。四是抓作風塑形象,教育引導廣大團幹部增強黨性修養,始終代表青年、親近青年、關心青年,增強自身的感召力和親和力,努力打造一支黨放心、青年滿意的複合型團幹部隊伍。貫徹幹部“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選拔優秀的團員充實到團幹隊伍中來,追求團幹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團的幹部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科技、法律、歷史以及其他相關知識,優化幹部隊伍知識結構。團的幹部還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嚴於律已,增強防腐拒變能力。另外,團鎮委在今後三年裏將定期舉辦團幹培訓班,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瞭解團工作的趨勢,實現自我增值。

4、加強青年團員、團幹部的對外交流工作。利用“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加強組織青年團員、團幹部的對外交流活動,保持與外界正常的、積極的接觸,學習先進的工作經驗和管理方法,拓寬青年團員、團幹部的視野,提高xx的知名度。要加強以共青團為核心的青年工作體系建設,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形成社會化運行機制。推動共青團組織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旗幟下,團結凝聚團內外各族各界青年,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祖國的統一大業和我鎮的經濟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各位代表、同志們,二十一世紀是充滿希望的世紀,新的時代既賦予我們機遇,也賦予我們挑戰;光榮的使命召喚着我們,激勵着我們。讓我們時刻銘記共青團光榮歷史和神聖使命,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我們一定要以新的風貌面向二十一世紀,以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以新的作為開創團組織新的事業。讓我們繼續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鎮各界青年,奮發圖強,艱苦創業,充分發揮助手和生力軍的作用,用我們的忠誠和奮鬥給團旗再添光彩,為全力推進和諧xx譜寫新的篇章。

【第3篇】中共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第四次代表大會籌備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根據黨章規定和我校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為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人才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更好地堅持和維護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加快學校總體目標實現的步伐,經學校黨委研究並報上級黨組織批准,決定召開中共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第四次代表大會。現在我代表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向各位代表報告大會的籌備情況。

自1996年12月第三次黨員大會召開以來,我校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帶領全校共產黨員和師生員工,團結一心,艱苦創業,鋭意進取,經過近八年的奮戰,迎來了學校朝氣蓬勃發展,快速穩步前進的大好局面,這為此次黨代會的召開奠定了穩定的政治基礎;特別是在歷經“紅旗能打多久”的挫折,到堅定不移地向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邁進的過程中形成的全校上下、黨內外幹部羣眾一致的辦學理念,以及思想穩定、團結向上、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學校風貌,為此次黨代會的召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尤其是近兩三年來,我們着力進行的以民主推選院長系主任、機關職能部處幹部競聘為標誌的幹部制度改革和任期屆滿的黨總支、直屬黨支部進行的換屆改選,為此次黨代會的召開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因此,召開我校第四次黨代會已是萬事皆備,條件成熟。

為開好本次黨代會,黨委把大會的籌備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尚在寒假之中,學校便召開黨委會就召開第四次黨代會事宜進行討論,3月1日,黨委向威海市委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分別呈報了《關於召開中共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第四次代表大會的請示》,在得到威海市委和哈工大黨委的原則同意後,3月29日,黨委下發了《關於召開中共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第四次代表大會的通知》,從而正式啟動了黨代會各項具體事項的籌備工作。整個籌備工作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在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支持下,進展順利,目前各項準備事宜基本就緒。在此過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統籌兼顧,建立了黨代會籌備工作機構

《關於召開中共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第四次代表大會的請示》一經上級黨組織批准,學校黨委即通過研究,成立了以唐安陽同志為組長,喬曉林、王建文同志為副組長,黃平星、樑春景同志為成員的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代表選舉和代表資格審查工作小組、大會文件起草工作小組、宣傳動員工作辦公室、會務工作辦公室及黨費收繳使用情況清理工作辦公室等,在黨委的領導下,具體負責黨代會的籌備事宜。這五個組織機構,按照《黨章》和有關規定,嚴肅認真而又緊張有序地開展工作,在時間短、工作任務重的情況下,完成了大會的各項準備工作,為黨代會的按時召開提供了保證。

二、充分醖釀,選舉產生了黨代表

經上級黨組織批准,此次黨代會的代表名額按正式黨員約60%的比例,最初確定為249人。在實際選舉中,根據離退休黨支部和體育教學部黨支部的實際情況,經請示,黨委研究決定,分別為這兩個支部各增加了1個名額,使黨代表計劃數量增加到251名。

在4月20日召開的由各黨總支部委員和基層黨支部書記參加的黨代會籌備工作佈置會議上下發的文件中,就黨代會代表的名額分配、代表條件、代表產生的程序和方法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按照黨委規定的程序和條件,各黨總支、直屬黨支部認真負責地開展工作,首先經過“一下一上”的充分醖釀,以多出代表名額20%的數額,提出了黨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經籌備領導小組審查並提交黨委會同意後,經“二下二上”,由各選舉單位採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了本單位的代表,後經代表資格審查小組審查後確定為251名。從代表的總體情況來看,選出的代表都是黨性原則強、政治素質好和議政能力強的黨員,並且各方面人員比例合理,具備了廣泛的代表性。同時,經黨委決定,邀請部分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以及非黨代表的教授、處級幹部22人作為特邀代表參加會議;為了更好地宣傳和貫徹這次黨代會精神,黨委還決定邀請不是黨代表的副科級以上幹部、全體黨員、部分入黨積極分子近700人列席大會開幕式。

三、發揚民主,認真起草了“兩委”工作報告

學校黨委和紀委對將向大會提交的工作報告的起草工作十分重視,整個報告起草過程長達4個月,其中四易其稿。首先,起草之前,黨委做了認真研究,提出了報告的主導思想和基本要求,即務求報告能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反映學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校師生員工的願望和要求,明確提出學校未來一段時期的奮鬥目標。按照這一思路,報告起草執筆人員於寒假期間形成了第一稿;開學之初提交“兩委”委員徵求修改意見,並形成第二稿;在此基礎上,先後召開了離退休幹部代表、中層幹部代表和黨內外羣眾、專家代表的三個徵求意見會,專題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並請富有黨務工作經驗的老領導提出建議,在彙總各方面意見之後,進一步修改形成了第三稿;隨後,將報告提交各位校領導閲審,並經黨委會集體討論修改形成第四稿;5月10日,將其作為送審稿上報有關領導機關。根據上級機關審閲後提出的修改意見,並經各黨總支、支部討論後,進行修改形成了第五稿,也就是發給各位代表的報告稿。

在報告形成的過程中,經過了幾下几上,多次反覆,先後有300多人次參與討論和修改,大家都抱着極大的政治熱情,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可以説,這兩個報告實際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兩個報告的起草過程是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的過程,也是總結過去近八年工作成績和經驗教訓,共同確定學校今後工作方向和任務的過程。這為開好此次黨代會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也為會後貫徹落實大會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尊重民意,確定了第四屆黨委委員及新一屆紀委委員候選人的預備人選

遵照哈工大黨委和中共威海市委的指示,黨委提出了我校第四屆黨委設委員9人,紀委設委員7人。根據《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4月20日,黨委下發了《中共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第四次代表大會黨委委員和紀委委員候選人產生辦法》,對“兩委”委員的產生程序、候選人條件、提名原則和產生辦法等進行了明確規定。按照這一意見,首先由各基層黨支部對兩個委員會的委員候選人以多於職數20%的比例進行了提名,經各黨總支彙總後,黨委進行了第一次集中,嚴格按得票多少為序確定了“兩委”分別為28人和23人的候選人初步名單,然後提交各黨總支、直屬支部進行醖釀,完成了“一下一上”;各黨總支、直屬支部,經全體黨員充分醖釀後,進行了無記名投票,黨委根據再次醖釀和投票的情況,充分尊重黨員的投票結果,確定了“兩委”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擬定名單,完成了“二下二上”;同時將預備人選擬定名單及其簡歷提交各黨總支、直屬支部在黨代表範圍內二次進行醖釀,並同時上報威海市委和哈工大黨委,得到同意的批覆後,確定了“兩委”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完成了“三下三上”。至此,第四次黨代會的籌備工作全部完成。

各位代表,此次黨代會的召開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開好這次大會,對於我們更好地貫徹十六大精神,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推動我校的改革和發展,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希望各位代表,明確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以高度的黨性原則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正確行使權利,嚴肅認真地對待大會的各項議程,集中精力、同心同德開好這次大會。把此次黨代會開成團結的大會、鼓勁的大會、充滿希望的大會,開成使我校各項工作上層次、上水平、爭創一流、躋身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行列的動員大會。

來源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喬曉林

【第4篇】不懈拼搏,實現新的跨越——中國共產黨江蘇工業學院第一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黨委向中國共產黨江蘇工業學院第一次代表大會做報告,請各位代表審議。

去年11月,我們慶祝並總結了我校25年的辦學成就。現在,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召開學校更名後的第一次黨代會,謀劃新的發展征程。本次大會的主要任務是:總結上次黨代會以來的黨委工作,明確今後四年的發展戰略,選舉新一屆校黨委和校紀委,動員全校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和全校師生員工為在建校三十週年前後把我校建成工業大學而努力奮鬥。

一、過去十年的工作和基本經驗

我校上一次黨代會是1994年上半年召開的。十年來,學校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和江蘇省委、省政府、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下,以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精神為指導,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按照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認真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帶領全校黨員和羣眾,圓滿完成了學校各個發展時期的主要任務。

1、十年的成就

在過去的十年裏,我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實現了學校的跨越式發展。主要成就有:

(1)順利平穩地進行了體制轉變

上一次黨代會召開時,我校隸屬於中國石化集團公司。XX年底,我校劃歸江蘇省,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蘇省領導為主的省管高校;XX年原江蘇省商業技工學校併入我校,擴充了學校的辦學資源;XX年11月,由江蘇石油化工學院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XX年9月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並獲准建立五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在上述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黨委的工作表現出了系統性、科學性和預見性,廣大幹部職工體現了服從大局、支持改革、齊心協力推進學校事業發展的精神風貌,順利平穩地完成了重要體制轉換和兩校的合併與融合,為形成鮮明的工科特色、多科性協調發展態勢,為未來進一步跨越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科學規劃

校黨委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和運行規律,仔細分析了不同時期我校所處的條件和麪臨的機遇與挑戰,不斷理清思路,制定適合我校特定情況的發展戰略。1994年,學校黨代會提出了我校發展的明確目標;在此基礎上,審時度勢,科學定位,研究制訂了“九五”和“十五”發展綱要;XX年,學校黨委制定了《江蘇工業學院XX-XX年年發展思路》,明確提出了帶領師生員工用五年時間建成大學的奮鬥綱領。這些總體發展思路確定了學校各個時期的發展格局和總體框架,為我校戰勝各種艱難、實現重大發展,指明瞭發展方向。

(3)規模迅速發展,條件明顯改善,效益初步顯現

十年來,我校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從XX多人增加到近9000人;本科專業由13個增加到35個;研究生教育從無到有;成人教育不斷髮展,辦學效益有較大提高。基本建設進展順利,共建成教學、實驗、生活、辦公用房11萬平方米,房屋總建築面積達24萬多平方米;新增校園面積1000畝,開闢了武進新校區,使學校總面積達到1500畝;逐年加大儀器設備的投入,儀器設備固定資產達5000多萬元,辦學條件明顯改善。XX年,開辦了民辦懷德學院,將公辦的優勢和民辦的活力融為一體,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學校規模與效益同步增長的同時,教職工的工作與生活條件也有了較大的改善。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的支持下,我校在同類高校中較早推行了住房貨幣化改革,貨幣化改革以來,學校累計發放金額超過3000萬元,大大改善了教職工的居住條件。

(4)學科建設取得突破,學術地位顯著提高

學校採取各種措施積極推進學科建設。目前,學校的35個本科專業覆蓋了工、理、文、經、管、法六大學科門類。學科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校現有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特色專業的建設點;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碩士點。形成了化學工藝、化工過程機械和材料學等三個特色較為鮮明的優勢學科羣體。教師在SCI、EI和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發表的論文逐年增加,學術榜地位進入全國高校前200名。近年來,我校的科技學術綜合實力穩定在全省105所高校的前14至18名。

(5)教學工作取得成效,教學質量保持穩定

十年來,我校始終把鞏固和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工作的生命線來抓,圍繞育人根本,加強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推行學分制、現代化教學、加強外語和計算機教學、修訂專業培養計劃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經過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後,我們進一步確立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端正辦學指導思想和學校定位,對教學狀態、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質量指標進行了全方位的建設,本科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加強專業建設,啟動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建設。不斷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更新教育思想,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先後獲教育部、江蘇省教育廳、原化工部和中石化集團公司立項研究課題10多項,積極開展校內的高教研究;建成省部級優秀課程14門。順利通過省教育廳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驗收。近年來,在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我校加強日常教學管理,嚴格學籍制度,確保了教育質量的穩定,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省大學生大學物理競賽等項目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大學生考研率及錄取率逐年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穩居全省高校前列。

(6)科學研究再上台階,科研優勢日益顯現

十年來,我校累計承擔的科研和科技開發項目142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省級科技攻關項目4項及中石化集團公司項目47項。全校科研經費迅速遞增。1994年,全校科研累計到款60.04萬元;XX年,超過了1350萬元。一批科研成果通過項目技術鑑定,獲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30多項,國家專利40多項。

(7)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整體推進,辦學活力不斷增強

學校制定並逐步實施以定編定崗為基礎的崗位聘任制改革方案和校內津貼管理辦法,進一步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推行了僱員制,取得了積極的效果。開展“增收節支、優化資源配置”工作,並將其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經過多年的努力,二級管理改革全面推進。成立了後勤管理處和後勤產業集團公司,建立了甲乙方關係。通過引進社會力量參與校內後勤服務,不斷提升我校後勤產業集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XX年,順利通過了省教育廳組織的高校後勤社會化規範分離合格評估驗收。目前,後勤產業集團公司正按照“一體兩翼”的戰略,努力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和造血能力。在立足校內服務的同時,主動搶佔常州高校的後勤服務市場。順利推進了醫保改革和養老保險改革,進一步減輕了學校財政的負擔。

(8)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幹部隊伍素質顯著提高

堅持兩級中心組學習制度,並帶動全校的理論學習工作,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黨的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目前全校有15個黨總支、71個基層黨支部,教工黨員近500人,學生黨員600多人。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民主集中制,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制度,進一步完善決策程序。“三講”集中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了領導班子和廣大幹部講政治、講學習、講正氣的自覺性。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的新思路,在高校中我校黨委較早地對幹部任免採用票決制,制定並實施了幹部選拔任用制度,執行中層幹部聘任制、任期制、責任制和幹部考核制度,堅持幹部聘任上崗、試用期考核、合格正式任命的做法。XX年,進行了黨政機構改革,開展了新一輪的幹部調整,促進了機關與系部幹部的雙向交流,推進了幹部的年輕化,激發了廣大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了幹部工作的透明度。開展了對建黨積極分子、中層幹部的培訓,做好在中青年骨幹教師、高級知識分子和優秀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堅持標本兼治,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和廉政教育,建立了黨風廉政責任網絡,切實做好效能監察工作。

(9)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

1995年,我校通過了全省高校校風建設評估,以黨風帶校風、學風和教風的特色做法得到了檢查組的高度評價和肯定;XX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校風建設優秀單位”。1996年,學校順利通過了省委教育工委組織的高校黨委工作評估。學校受到國家、省、市表彰100餘項,大學生社會實踐、軍民共建、志願者活動等方面分別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在精神文明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連續多年保持了省級先進和常州市標兵單位稱號。堅持理想信念教育,強化宣傳輿論工作,加強“兩課”建設,評選“十佳師德標兵”和“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創建思想政治工作網站,提出教職工“人的工作”規範,這些措施有力地推進了學校的思想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和教風、學風建設。把教育和管理融為一體,加強學生工作,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全國、省、市的科技、學術、文化、藝術活動競賽中取得可喜成績。重視穩定工作,加強綜合治理和安全工作,保證了學校良好的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通過建校20週年、25週年慶典活動,增強了全校教職工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增進了學校與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的聯繫,擴大了學校的知名度。

(10)統戰羣團工作整體推進,學校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黨委重視統戰工作,積極發揮了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知識分子在學校改革、發展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校黨委領導定期向民主黨派通報情況、徵求意見,並建立了聯繫制度。我校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為學校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堅持教代會制度,充分發揮了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羣團組織的作用,堅持和完善校務公開制度,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得到加強。發揮其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作用。加強對新時期共青團工作的領導,團的思想建設常抓不懈,組織建設求實創新,實踐創新教育成績顯著,第二課堂活動蓬勃開展,服務功能日臻完善,在維護學生正當利益、溝通民主渠道、促進學校穩定發展、繁榮校園文化氛圍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高度重視離退休工作,定期向離退休老同志通報學校建設與發展情況,向他們徵詢學校改革的意見,並在“關心下一代”等工作中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關心老同志生活,使他們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育。

各位代表,同志們!我校過去十年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江蘇省委、省政府、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全體離退休老同志為學校發展奠定的良好基礎,離不開全校共產黨員、廣大師生員工的辛勤勞動和忘我奉獻。在此,我代表學校黨委向給予我們正確領導、關懷支持的上級黨委和政府,向為學校發展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的歷屆領導班子的成員和所有離退休老同志,向積極投身學校建設與發展的全校共產黨員、幹部和師生員工、各民主黨派及無黨派民主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存在的不足

回顧過去,我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但也存在着引人深思的教訓。尤其是受本科教學合格評估中的違紀事件影響而出現的學校發展受阻、教職工情緒波動的不利局面,給我們以深刻的警示。經過認真反思,我們認為這十年中的主要問題和不足有:

(1)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的建設存在薄弱環節。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度尚有不足,某些工作在實施中出現一定程度的被動現象。團結與協調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的發展。幹部隊伍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少數幹部出現急功近利、為羣眾和基層服務的意識較弱等問題。

(2)學術氛圍不夠濃厚。我校的學術氛圍和學科建設水平雖在常州高校中有較強的優勢,但與省內外的許多兄弟院校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我們同辦學層次相對較低的院校比物質待遇、比福利的習慣較多,同辦學實力強的兄弟院校比學術水平、比科研成果、比教學改革的氛圍較少,這不利於我校進一步提高辦學層次和教育質量。

(3)師資隊伍現狀不容樂觀。整個教職工隊伍中非教師人員的比例偏高;面對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張,教師數量不足;從總體上講,教師隊伍的職稱、學歷層次偏低,科研和教學改革的能力還不夠強,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明顯偏少。

(4)危機感不夠強。在幹部、羣眾中存在着依賴政府辦學的心理,對當前高校競爭激烈、可利用資源有限、發展機遇稍縱即逝的局面認識不夠清醒,危機感不強,對新的創業階段必須經歷的艱苦奮鬥在思想上準備不足。

(5)改革與發展的經驗不足。面臨高等教育大改革、大發展的形勢,對客觀規律的把握尚不充分,上下左右的溝通不夠,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缺乏足夠的醖釀與發動,對發展的總體測算與策劃有所滯後,在基本建設的立項、設計與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被動現象,在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方面出現一些上下脱節的現象。

3、十年實踐的基本經驗

十年裏,我們從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結果中獲得的寶貴經驗主要有:

(1)團結是事業成功的前提。學校發展的實踐再三證明,校內的團結尤其是校領導班子內部的團結是學校事業成功的前提。領導班子的團結是形成並實施正確的工作思路的基礎,也是對廣大幹部、羣眾發揚團結愛校精神的引導;而全校團結一致,則士氣得到鼓舞,前景變得光明,學校的事業也就有了不斷推進的強大動力。因此,我們必須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團結。

(2)發展是硬道理,機遇是大財富。每一次發展都使學校增添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實力,而發展機遇的喪失則造成人心渙散、矛盾叢生的被動局面。當前,幾乎所有高校都清醒地意識到發展的重要和發展機遇的寶貴,爭奪發展機遇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界的普遍現象。因此,我們必須真正抓住一切有利的機遇,以敢於克服各種困難的執着態度和不懈拼搏謀求發展。

(3)改革是解決矛盾的有效手段。實踐證明,我們哪方面的改革比其他高校更深入,哪方面就贏得更大的主動權和發展空間;反之,改革滯後的地方,也總是成為我們工作被動、矛盾較多的地方。當前的矛盾、問題、困難和阻力,絕大多數是舊的體制遺留下來的。對舊體制、舊機制和舊習慣的改革,是順利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保持穩定的最大保障。因此,我們必須樹立長期、深入地進行改革的思想,大膽改革,在改革中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和現代高等教育規律的辦學規範來。

(4)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實踐證明,我校嚴謹的辦學態度、較強的質量意識和許多教師以科研水平支撐教學質量的事實,是我們這所辦學歷史不太長的高校能夠取得今天的地位的根本原因。許多用人單位讚揚我校畢業生踏實肯幹的精神,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我校較好的教學質量。面臨新一輪的高校競爭,教育質量將是決定高校命運的首要因素。因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質量意識,以大力加強科研和大力推進教學改革的實踐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5)以人為本,搞好隊伍建設是順利發展的關鍵。我校之所以能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建設發展並且不斷克服困難、戰勝波折、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正是因為我校幹部隊伍和教職工隊伍素質好、能戰鬥。新的跨越式發展,要求我們進一步提高隊伍素質。為此,我們必須以人為本,把學校事業的發展和教職工自身的發展結合起來,下大力氣建設高素質的教職工隊伍,全力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6)責任心是勝利的保障。從上述所有經驗中,我們可以歸結出一個關鍵,那就是高度的責任心。要團結,就必須有互相寬容、互相理解和互相補台的責任心;要發展,就必須有超前策劃、搶抓機遇和艱苦奮鬥的責任心;要改革,就必須有不懼批評、敢冒風險和注重方式方法的責任心;要提高教育質量,就必須有嚴格要求、敢於創新和為學生服務的責任心;要搞好隊伍建設,就必須有以人為本、為教職工服務的責任心。回顧十年的實踐,追溯二十六年的辦學經歷,可以發現,我們每一個進步中都飽含着幹部、羣眾所付出的責任心,而每一次挫折中都有對學校事業不負責任的行為。因此,當我們站在新的跨越式發展的起跑線上時,必須繼續保持並且不斷增強我們的責任心。

各位代表,同志們,過去的十年成功地實現了我校發展史上的大跨越,其經驗是幫助我們面向新的歷史階段,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寶貴財富。我們要珍視這些財富,並把它們用到新的歷史階段中,為實現我校新的跨越式發展奠定基礎。

二、今後四年的發展戰略

1、對形勢的認識與分析

各位代表、同志們,江蘇工業學院的發展正處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21世紀的頭二十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黨的十六大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江蘇省確立了“兩個率先”的戰略思路。高速發展的經濟對教育的數量、質量和結構都將繼續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國的高等教育剛剛在數量上跨入大眾化階段,在質量和結構上還未能與經濟、社會的發展格局相適應。因此,從整體上看,高等教育將處於一個較長的發展時期,這為我校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然而,隨着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局面的形成,國內外高等學校之間的劇烈競爭和高等教育發展資源的相對緊缺,又使我校面臨巨大的挑戰。“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也最具進一步快速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而在這個區域裏,常州目前的高等教育實力較弱。這種格局進一步增大了我校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份量,使我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沉重的責任和莊嚴的使命。

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的多樣化格局,以及政府和社會對職業教育的日趨重視,將促使高等教育的內部結構和高等職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間的比例發生較大的變化。高等教育大眾化增加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將迫使社會大眾對高等教育的消費日趨理性化。這種局面將使目前大量存在的純教學型、缺乏特色的本科高校越來越面臨生存的困難。我校在全國本科高校中的地位並不算高,若以長期維持目前的辦學層次作為我們的目標,那是非常危險的。

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和信息化並舉的發展階段,石油化工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仍具有長期的發展優勢。我校在石化領域中形成的特色,不僅支撐了我們業已贏得的跨越式發展,而且在我校新的跨越式發展中仍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種特色的進一步張揚,是我校在區域競爭中保持並擴大優勢的基石,也是我們產生新的生長點、形成新的特色的催化劑。而激烈的競爭態勢,使得我們稍有放鬆就會失去這種特色及其帶來的優勢,而喪失特色則是致命的。

2、戰略指導思想

今後四年,即從現在到建校三十週年的階段中,我校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認識客觀規律、建立價值取向、進行戰略決策的指導,以我國社會的發展規律、高等教育的客觀趨勢和我校的具體情況為決策的依據,實現新的跨越;激發全校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以人為本,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之路,積極提高辦學層次,進一步張揚辦學特色,實現合理的辦學規模。我校總的辦學指導思想是:立足江蘇,服務石化,面向全國,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專門人才,建設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3、戰略目標和重要戰略任務

我校今後四年努力奮鬥的總目標是建成工業大學,成為教學研究型高校;今後四年中最重要的戰略任務是學科建設和隊伍建設。

今後四年中主要的具體目標有:

達到5個以上省部級重點學科或重點實驗室,10個以上碩士點,使部分優勢學科具備申報博士點的條件;在2~3個學科方向上形成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亮點,在3~5個學科方向上形成新的發展後勁;科研到款額每年超過XX萬元,爭取一批國家級、省部級重大項目,獲得一批省部級及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使學校在高校學術榜中的排名進一步提前,併為地方經濟作出貢獻。

建設一支規模在千人左右、擁有一批國內有影響省內有地位的學科帶頭人、擁有百名教授和百名博士、35歲以下人員中碩士以上學位率達到70%的教師隊伍;培養一批能力強、學歷高的管理骨幹。

在校研究生規模超過500人;在校本科生規模達到16000人,其中民辦本科生在校規模達到6000人以上。

4、關鍵戰略措施

今後四年,我們要採取建設校內文化、改革管理工作和經營學校三大戰略措施,從文化、政治、經濟三個方面保證戰略目標的實現。

在校內文化建設方面,確立並長久堅持我校的核心價值理念,形成正確指導全校師生員工行為和正確判斷是非優劣的主流價值觀體系,以此引導校內各方面的規範、習慣、思維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正確範式,在校內各方面的情緒、風氣、精神面貌、工作態度、生活態度上塑造良好的氛圍。

在管理改革方面,深化兩級管理模式,下移管理重心,加大二級單位的責、權、利,激發全校各級組織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積極推行“人的工作”,用“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和“客户導向”的服務方針激發全校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強化教代會作用,提升民主黨派參與力度,提高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力度。

經營學校方面,在積極爭取政府財政支持的同時,更加積極地辦好民辦本科教育,更加積極地搞好土地、房產、設備和各種無形資產的運營,更加積極地控制並降低辦學成本,科學、有效地開展融資活動,為學校的基本建設、學科建設、隊伍建設等各項事業的發展籌集儘可能多的資金。

三、兩大戰略任務

在建設工業大學的進程中,學科建設是龍頭,隊伍建設是瓶頸。抓住龍頭、突破瓶頸,堅決完成這兩項最重要的戰略任務,是我校今後四年發展戰略的重心。

1、學科建設

學科建設以學科點的建設為載體,以研究基地建設、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為主要內容,涵蓋了高校中心工作的所有關鍵點,因此成為高校的“龍頭”工作。我校的各項工作必須圍繞着學科建設展開、為學科建設服務,真正構成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的脈絡清晰、分工合理、滲透有效、整體優化的工作體系。

成功的學科建設應該“頂天立地”,“頂天”就是佔領學科的制高點,“立地”就是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從我校以工為主的學科特點看,為經濟建設服務是我校的首要任務。因此,我們的學科建設方略是在牢牢立地的基礎上爭取頂天。為此,我們要特別注意保持我們的辦學特色,並以創新來進一步張揚我們的特色,以我們在行業發展和區域發展中的傳統優勢及其在相關領域的擴張來確立我們的主陣地,並在這些主陣地領域中佔領學科制高點,在行業經濟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彰顯我們的社會貢獻。

(1)學科點建設

學科點的建設是學科建設的載體。今後四年,我校的學科點建設任務包括博士點的籌建、碩士點的積極擴張和本科專業的適當增加與合理調整,以求形成合理的、有競爭力的學科羣體系,使各基礎學科、主幹學科、支撐學科和交叉學科相輔相成。對此,必須進行系統、科學的頂層設計,制定能夠有效操作的規劃和計劃,並且在深化二級管理的基礎上建立學科建設責任制。

碩士點的擴張,是我校今後四年中學科點建設的關鍵。碩士點的建設,不僅要整合和使用本科專業的特色與力量,而且要引導本科專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合理的調整,還要為儘快籌建博士點打基礎,同時還要直接承載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事業、直接關聯以研究生導師為核心的學科梯隊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為此,我校今後四年的學科建設規劃要以碩士點的申報與建設為核心,輻射到本科專業、博士點的建設,在統一的頂層設計思路的指導下,提出對我校已有的優勢學科點的進一步張揚、對已有但尚處薄弱狀態的學科點的增強和對新學科點的建設的具體要求,並對隊伍建設和教學改革提出相關要求。

為了保持學科建設的系統性、科學性,不僅要在本科教育管理機構與研究生教育管理機構之間建立起經常化的信息相互交換、思路相互滲透的工作習慣,而且要建立起研究生、本科兩個層次的學科點共同建設的工作規範和工作制度。各系(部)要統籌考慮自己職責範圍內以及和自己職責範圍有關的兩類學科點的建設,並建立統一的學科建設責任制。

(2)研究基地建設

學科點是學科建設的載體,而研究基地是學科點的物質基礎。具有一定實力和先進性的研究基地,是科研和研究生培養的基本保證,也是學科先進性乃至學科生命力的基本保證。為此,我們在進行大規模的基本建設的同時,必須認真建設若干研究優勢明顯、技術手段先進、發展潛力大的研究基地。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的支持,把其中部分研究基地建成國家級或省級的基地,成為華東乃至全國的亮點,支撐相關的學科在全國問鼎本領域的制高點;另一部分研究基地要填補本校的空白,支撐潛在的學科優勢以便日後向制高點衝擊。沒有這些措施,我校的學科不可能“頂天”,也難以牢牢地“立地”。

研究基地的物質內涵主要是先進的儀器設備和相應的實驗平台,其建設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研究基地建設作為學科建設中的投入重點,要以項目制運行,以此保證任務明確、責任落實、效果顯著。要積極探索責、權、利科學配套的學科帶頭人責任制,並形成政府、企業、校、系共同投入的機制。

(3)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產業化

研究基地是學科點的物質基礎,而研究基地的靈魂是科研優勢。在今後四年中,我校要把加強科研工作作為學科建設中最關鍵的任務,要明確強調:高等教育的教學是以研究為引導和支撐的教學,缺乏科研的學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等院校,缺乏科研能力的教師不是合格的高校教師。在二級管理中,要把科研目標作為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在師資隊伍培養中,要把提高教師尤其是骨幹教師的科研能力作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為了進一步把科研做大做強,必須加強對科研活動的策劃、引導、協調等組織工作以及對相應公共關係的開發和運營,尤其要注重組織和運營若干個大的科研項目。為此,校領導班子、科研主管部門和各系部必須把對科研活動的組織和運營作為中心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去落實。有關的管理者要真正成為整體科研工作的組織者和運營者。要把組織機構的調整、幹部的任免、二級管理下撥經費的額度等工作與對科研工作的考核聯繫起來。要進一步調整科技政策,為教師和其他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創造更加寬鬆的科研環境。

現代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貢獻之一是向社會提供科研成果。科研經費是科研工作的投入指標,科研成果是科研工作的產出指標。我們不僅要講投入指標的增長,更要講產出指標的增長,要講科研工作的投入產出比。只有這樣,我們對社會的貢獻才有可能最大化,我們也就有可能贏得社會和政府的更多支持。針對目前我校科研投入產出比不高的現狀,在今後若干年中,我們要大力加強對高質量科研成果的要求力度,着力提高鑑定率、獲獎率,鼓勵多出專利和高質量論文(論著)。

高等教育成為現代社會發展引擎之一的重要原因,就是高校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而我校的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步伐還很小,科技產業規模的弱小與科研到款千萬元量級的狀況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不迅速縮小這一反差,我校的學科無法牢牢地“立地”,因而也難以“頂天”。對此,我們必須在今後四年中,以更加解放的觀念和更加有效的行動去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進程。我校不僅要加強成果向社會轉讓的力度,更要在若干個潛力巨大的項目基礎上,以股份制為主要實現形式建立高科技企業,並且逐漸建立校內科技產業風險基金,形成科研與產業的良性循環。

(4)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和教育教學研究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以研究為引導和支撐的教學,就是以教學改革為生命線的教學。教學改革是科研與教學的最重要的結合點,也是高校的培養人才功能真正滿足社會需要的根本保障,是從教學角度使學校的學科牢牢“立地”的關鍵。今後四年中,我們要全面地、大力度地改革我校的本科教學,積極探索適應現代產業發展的研究生培養模式。

我校將於XX年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這次評估將對我校在內涵和外延兩方面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我們要把順利通過評估並取得較好的成績作為今後幾年我校教學工作的大目標,以迎接評估為動力,使我校的教學工作水平提高到一個新台階。就我校當前一個階段的實際條件而言,要在評估中取得較好的成績,不僅要在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全力以赴地進行基礎建設,還必須要以全面、深入的教學改革建立教學上的特色與“亮點”。因此,教學改革作為學科建設中的重要環節,要在迎接教學評估的工作中起引領作用。

要搞好教學改革,首先要改變我們的質量觀。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的職業導向必然加強,高等教育的培養模式和質量要求必然多樣化,受教育者及其家長對高等教育消費也必然理性化,這些客觀規律要求我們摒棄長期以來抱着不放的精英教育質量觀,去探索和掌握與大眾化高等教育相適應的質量觀。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深刻反思我國精英教育存在的嚴重問題。多年來,我國高校普遍存在“學習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就業後並非是對社會貢獻最大、職業生涯最成功的人”的現象,這是社會對高等教育的傳統質量觀和自我評價體系的否定。

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我校辦學要面向社會、面向企業,以市場的需求作為學科(專業)設置的依據、教學改革的目標和人才培養的導向。我校培養的各類學生都要繼續強調“踏實肯幹”的作風,並將其提升為“注重責任”的人格特色。在業務方面,我校的人才培養要突出工程特點,加強實踐、開發專長。我們的理工科本科生應該以工程應用型人才為主,適當兼顧技能應用型人才和工程研究型後備人才的培養(前者主要適應民辦本科學生和專轉本學生的培養,後者為研究生教育輸送生源);我校的文科本科生應該具有一定的工程知識背景,具備以各自的業務專長為企業服務的能力;我校的研究生應該是工程研究型人才。

全方位、大力度的教學改革,包括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的改革,其核心是課程體系的改革。課程體系是培養模式的具體體現,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導向,我們要在三年內基本形成符合當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需要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對各類型及各層次的受教育者展開針對性教學的課程體系。要把第二課堂和學生管理工作、學生黨建工作等融進課程體系,成為教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課程體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視有效的人格教育體系的建立、藝術必修課的設置、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公共課程設置與調整、專業課特色課程體系和技能證書教學體系的建立。在教學方法改革中,尤其要突出對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傳授。教育教學活動,要重視對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培養。

我國的教育長期採用“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形式,這種局面在短期內尚無法徹底改變。在此情況下,教師責無旁貸地要擔當教學改革的主角,並對教學質量負主要責任。我們不能一方面要求學生服從教師的教學要求,另一方面又把教學質量下降的責任推卸到學生身上。每一位教師都要明白:教育教學改革允許失敗,改革也必定會有不斷完善的過程,但不改革則沒有出路。我們的教師必須瞭解社會、瞭解市場、瞭解企業,以社會、市場、企業的需要為基點開展教學改革。全校整體的教學改革要有思路明確、條理清晰、操作性強的頂層設計,各系部要廣泛發動教師和教輔人員按照頂層設計全面推進教學改革,各級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要從經費、政策、協調等方面為教學改革做好服務。

(5)規模發展

要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在繼續快速擴張中儘早進入穩定的招生規模,確保本科在校生早日達到16000人;要加快武進校區後續工程建設,確保建設質量,想方設法降低建設成本,依據風險共擔、效益共享的原則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到新校區的基本建設中來。努力達到低投入、高速度、高質量的建設目標。與此同時,根據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改造白雲校區。

2、隊伍建設

學科建設和各項事業最重要的支撐是人才,而高等教育的大發展又使得人才尤其是骨幹人才相對缺乏。我校的教職工隊伍一直比較精練,在辦學規模擴大、辦學層次提高的要求同時來臨之際,我們的隊伍建設尤其師資隊伍建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今後四年,隊伍建設將和學科建設一樣成為我校最重要的兩大戰略任務之一,而且要放在第一位,成為我校戰略任務的重中之重。在分級管理機制中,要把隊伍建設目標列為各級管理者的首要目標。

(1)隊伍結構優化與核心人力資源建設

今後四年,我校要徹底優化教職工隊伍的結構,大力引進教師,嚴格控制非教師人員的增加,使教師人數佔學校事業編制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時,大力推進服務社會化、後勤企業化改革,使其餘的三分之一事業編制基本用於管理隊伍和教輔隊伍。各支隊伍都要提升高水平、高學歷、高職稱人才的比例。尤其要着重加強核心人力資源即骨幹教師隊伍和骨幹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特別要重視創新團隊的建設。在教師隊伍中,着力增加教授和具有博士學位者的比例,並進一步培養和提高他們的科研以及教學改革的能力。在幹部隊伍中,着力提高副處級以上幹部的思想素質、工作能力和學歷層次。

(2)人力資源引進

針對師資數量明顯短缺的現實,要把人力資源尤其是核心人力資源的引進作為當前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四年中,要使我校教師隊伍總人數翻一番,其中高層次骨幹教師的數量增加1.5倍。為此,要把教師人力資源的引進作為隊伍建設目標中最重要的內容,做到中等層次人才(具有碩士學歷者)的引進和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並舉。對部分少數幹部、職工對師資引進工作認識不到位的現象,要從思想工作、行政干預和經濟手段三個方面採取有力措施,制定分年度的引進計劃,逐年分解引進任務,確保把人力資源引進工作落到實處。

(3)人力資源開發

隊伍建設的另一重要手段是人力資源開發,即在穩定現有骨幹隊伍的同時對現有人力資源進行培養,提高其工作能力、職稱和學歷層次。培訓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應該引起全校各級管理者的真正重視。要開掘校內外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國內外訪問學者、校內老教師指導等多種有效的培訓渠道,在即將建立的職業管理體系的基礎上詳細制定每個培養對象的培養計劃,並提供相應的鼓勵政策,進行考核,兑現獎懲。

尤其要重視對核心人力資源後備人員的選拔和培養,使他們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裏成長為核心人力資源。對核心人力資源後備人員的培養,要由校、系兩級共同制定細化的、可操作的培養計劃,將任務落實到人頭,並將培養經費和相關關係的建立等重要的培養條件落到實處。

(4)人力資源管理改革

對人力資源的卓有成效的引進與開發,必須建築在良好的人力資源基礎管理之上。為此,有必要對我校的人力資源管理進行改革。重點在於職業管理的建立、績效管理的改革和報酬管理的改革,塑造真正以人為本的、能夠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通過優化職業路徑、幫助教職工制定個人職業計劃、為教職工實現個人職業計劃提供有利條件等工作建立人性化的職業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以戰略一致性、有效性和簡潔性為目標的績效管理改革和以強調貢獻、重視能力為目標的報酬管理改革,使核心人力資源的政策環境和物質待遇上升到本地區高校之首。

(5)黨的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

執政黨的隊伍是人力資源中的引導力量和中堅力量,在隊伍建設中必須重視和加強黨的建設,使黨建工作成為隊伍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並對整個隊伍建設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和保障作用。要建設好校、系兩級領導班子,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系部黨政共同負責制,在深化二級管理、推行“人的工作”等管理改革的過程中,保持和進一步加強兩級領導班子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鞏固和強化黨風廉政責任制,使兩級領導班子成為既腳踏實地又高瞻遠矚、既懂管理又掌握教育規律和經濟規律、勤奮廉潔的領導集體。要着力加強幹部隊伍尤其是副處級以上幹部隊伍的建設,使幹部隊伍建設成為人力資源開發和人力資源管理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儘快形成後備幹部培養規範,繼續完善幹部交流、輪崗制度,積極探索“雙肩挑”等對學校發展和幹部個人發展都有益的管理幹部職業模式。要真正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先進性建設,在深化二級管理的過程中探索基層黨組織與基層行政、業務組織有效融合的模式和機制,探索在學科建設中發揮黨員先進性的機制和方法。大力加強在學生和中青年教職工中發展黨員的工作,保證黨的隊伍的生機和活力,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快使我校學生中黨員的比例達到10%。規範和完善黨校工作,保證並不斷提高全校黨員的黨性修養。

(6)民主黨派建設

各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我校各民主黨派成員是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大力支持各民主黨派的建設,以共產黨的建設指導和帶動民主黨派的建設,並從政策、經費、資源等方面為他們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發揮作用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在更大的範圍和更深的程度上激發並愛護他們對學校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7)離退休人力資源的管理與開發

離退休教職工隊伍是在職人力資源的重要補充。要做好對離退休教職工的服務工作,穩定並温暖離退休教職工的人心,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離退休隊伍成為我校安定、祥和的“後園”。在此基礎上,要積極發揮離退休教職工參與學校改革和發展的積極性,主動地引導他們的參與熱情,科學地安排他們發揮“餘熱”,合理地落實他們的勞動報酬。在師資數量不足、許多缺乏教學經驗的新教師較早走上講台的情況下,尤其要發揮有經驗的退休教師直接從事教學工作和培養新教師等方面的作用。

四、三大戰略措施

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兩大戰略任務是我校今後四年發展戰略的重心,而建設校內文化、改革管理工作、經營學校三大戰略措施則是完成兩大戰略任務的關鍵手段,是從學校的文化、政治、經濟三個領域保證戰略目標順利實現的關鍵舉措。

1、建設校內文化

隊伍是由人構成的,人是思想和行為的載體,以人的思想和行為為工作對象的校內文化建設是隊伍建設的重要保證。校內文化建設,包括價值觀的建設和範式、氛圍的建設。價值觀是判斷優劣、選擇取捨的評價準則,範式是各種規範、習慣、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總和,氛圍是各種風氣、情緒、精神面貌、工作態度和生活態度的總和。建設良好的校內文化,就是要使全校師生員工形成正確、合理、健康的思想、行為和態度,使學科建設、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全校師生員工的精神素質、思想境界共同提高的局面,取得教育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雙豐收。

(1)確立正確的核心價值理念和主流價值觀體系

我們要認真總結二十多年的辦學經驗,展望未來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趨勢,從中發現對學校的健康發展最具積極意義的價值理念,以此作為全校的核心價值理念,進而建立並不斷完善我校的主流價值觀體系,並用學校的主流價值觀體系引導每個師生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主流價值觀體系中,我們要繼續強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針對當前和今後較長時期中的學校發展趨勢,我們建立以責任理念為核心的價值觀體系,樹立並鞏固一批重要的觀念:責任觀念(以儘可能少的資源消耗贏得質量儘可能高、數量儘可能大的高等教育產出,尤其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儘可能強的就業競爭力,對學校的健康運行和順利發展負責,對每個人自己的發展負責);發展觀念(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在當前一段時期中較快地實現跨越式地發展);高目標觀念(敢於挑戰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執着地向我校從未達到過的理想目標前進);競爭觀念(不懼怕、不迴避競爭,用競爭激發自己的勇氣和創造力,敢於在競爭中拼搏、取勝);市場觀念(摒棄腐朽的“清高”,自覺接受高等教育市場及相關市場的檢驗,主動利用市場的有利因素);學習觀念(學習發展前沿的新知識和新理念,學習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成功經驗,從自己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

我們在建立正確的核心價值理念和主流價值觀體系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不斷進行觀念更新。當前,我校各級組織和全體教職工必須摒棄的舊觀念和舊的思維習慣主要有:計劃經濟時代的官辦學校意識(以等靠要方式“吃皇糧”、不去主動改善辦學條件、不講求辦學效益、只比報酬不比貢獻的“大鍋飯”思維等);拒絕變革的思維方法(自己的教學內容與方法、管理程序與習慣、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對人對事的評價標準等幾十年不變也不允許別人來改變);自我欣賞的習慣(無視社會發展的現狀、在封閉的辦學環境中以自己喜歡的模式評價自己的成績、抱怨社會或他人的“失誤”等);國小校觀念(對學校和個人的發展缺乏遠大的目標、“小富既安”、始終把科研等大型高校首要關注的工作放在次要位置、過於看重多校區辦學帶來的不便等)。此外,在當前的大環境中,還要避免或克服極端個人主義傾向、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和弄虛作假的風氣。

(2)塑造良好的範式與氛圍

範式是校內的“規矩”,是校內文化的“實部”;氛圍是校內的“感覺”,是校內文化的“虛部”。兩者在價值觀的支配下相輔相成。在今後較長的一個時期中,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在主流價值觀體系尤其是責任理念的指導下,衝擊各種不適應高等教育的新形勢、不符合我校的發展戰略的範式和氛圍,建設並完善我校良好的範式體系和氛圍體系。結合管理工作的改革尤其是“人的工作”的全面推進,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各職能部門和各二級單位的工作範式,同時制訂《江蘇工業學院教職工行為規範》,對全校黨政管理人員、教學人員、科研人員、服務人員、產業人員制訂相應的行為規範原則,明確規定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規範和力求達到的職業道德水準,並對各類崗位規定明確的事故認定和責任追究原則,以此使全校教職工形成並持久保持良好的職業行為。倡導和培育包括良好的黨風、政風、教風、學風在內的優良校風,尤其要形成艱苦奮鬥、不懈拼搏的進取風氣,團結容人、心胸開闊的寬容風氣,遵循客觀規律、講科學道理和社會公理的科學風氣,少數服從多數、講團隊精神和社會公德的民主風氣。要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體育活動,以活潑的、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促進良好氛圍的建設。要藉助武進校區的建設和白雲校區的整修,建設優美的校園,為塑造良好氛圍提供環境支撐。

(3)建設學習型組織

進行校內文化建設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我校的精神自新過程。自新的最重要的手段是學習,而學習的本質也正是自我更新。我們要努力把學校建設成一個學習型組織,也只有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才能成為一所持續創新、持續發展的學校。學習型組織要求整個組織和每個成員都成為思想的勤奮者,用勤奮的思想深入地審視自身的不足、系統地探尋前進的道路。要改變那種僅憑直覺判斷問題、停留在淺層次尋找答案、不做深思就盲目付諸言行的習慣。

學習型組織需要廣泛吸收外界信息,瞭解客户需求,掌握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的優缺點,從中汲取自我更新所必需的養料。我們要“打開校門”,從封閉或半封閉的辦學習慣中解放出來,真正瞭解社會大眾和用人單位對高等教育的具體需求,從中尋找自己的缺陷和差距,確定自我更新的方向和重點。我們要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投入競爭,使我校的內部競爭和我校所參與的外部競爭良性化,從中獲取自我更新的動力和借鑑。良性競爭是以互相學習為內核的競爭,惡性競爭是以互相摧毀為目的的競爭。我們要引導校內的良性競爭、參與外部的良性競爭,使全校教職工和整個學校在積極的良性競爭中學習他人的長處、避免他人的失敗,最終超越競爭,獲得真正的成功。

學習型組織的學習過程關鍵環節是審視自身的成敗尤其是失敗或不順,我們整個學校、全體教職工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都應該努力養成謙虛的作風和自我反思的習慣。面對任何失敗或不順,都應該把對根本原因的尋找指向自己的內因,並在以寬容心態對待外界與他人的基礎上從外界和他人汲取自我更新的養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持續成功。

2、改革管理工作

管理,對於任何組織的健康運行與順利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實現我校的戰略目標,就必須進行大力度的管理改革。管理改革的本質是制度創新,在今後四年中,我校要在管理工作性質、管理工作規範、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程度等關鍵方面進行一系列制度創新,以保障我校戰略的順利實施。

(1)深化分級管理改革

大規模、多層次、多校區的辦學模式,在我校已經成為現實。面對這種校情,強調“一刀切”的一級管理模式將必然地讓位於鼓勵多樣化的分級管理模式。為此,我們從今年開始深化分級管理改革,這一改革的關鍵手段是下放辦學自主權,這一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激發系部和校區兩類二級單位的辦學積極性和辦學創造力。我們要以既簡潔又導向明確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經費測算和權限劃分辦法,激勵二級單位在學校的發展戰略引導下迸發辦學活力,大膽進行管理創新,自主運用相應的資源。要完善系級黨政共同負責制,保證二級管理的順利實施。

分級管理是對整個學校的管理模式的創新,涉及面廣,難以一下子完善。對此,我們允許在一段時間裏大膽嘗試,不斷提出改進意見,爭取在兩到三年內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模式。

(2)積極推行“人的工作”

只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才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而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就是要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最大限度地滿足師生員工的需要,使師生員工的個人成功與學校的整體發展融為一體,這正是我校“人的工作”的主要思想。我們把校內各級機構(即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團體)直接面向師生員工的管理工作、服務工作、思想工作和其他工作統稱為“人的工作”,強調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客户導向”的方式和人性化的方法推行“人的工作”,這也是對校內管理制度的重要改革。

我國高等教育大發展的態勢,造成了高校對人才尤其是核心人力資源的爭奪。我校正處在大規模建設的過程中,一時難以提供明顯高於其他院校的物質條件來吸引和留住人才。對此,我們更要大力推行教職工“人的工作”,在物質待遇與本地區其他高校基本相當的情況下,用“家”的温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學生的成才積極性是其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提高其就業競爭力的根本保證。實踐證明,用強制的手段和空洞的説教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成才積極性。對此,我們要大力推行學生“人的工作”,用贏得學生人心的方法進行理念和方法的引導,結合教學改革,激發學生成才的積極性和學習的創造力。XX年,我們要積極實施教職工“人的工作”,制定《江蘇工業學院學生“人的工作”規範》並開始實施學生“人的工作”。爭取經過兩到三年的實踐,形成較為完善的“人的工作”的制度體系,成為我校管理工作和校內文化的亮點。

“人的工作”強調滿足師生員工的需要,但不等於遷就落後、保護懶惰。與時俱進地更新師生員工的觀念,使師生員工的需求和價值觀理性化,形成並維持健康的人生狀態,也是“人的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人的工作”,我們要使“温暖”與“壓力”同在,要在保護合法、合理的個人利益的同時倡導艱苦奮鬥、不懈拼搏的進取精神,要堅決保護在事業或成才上冒尖的個人,用優秀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校內文化來建設全校師生員工的精神家園。

改革校部機關的管理機制和管理作風是順利推行“人的工作”的關鍵。校部機關各部門和全體管理人員,要從“人的工作”的精神內核出發,審視現行的各種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辦事習慣,強化服務意識,進行“管理再造”。對校內各級管理機構尤其是校部機關,要建立羣眾監督和客户評價制度,獎優罰劣,並與幹部的任免和對管理隊伍的職業管理掛起鈎來。

(3)增強民主管理力度

分級管理是對管理的工作模式的創新,“人的工作”是對管理的工作性質的創新,而這些創新的成功離不開羣眾的支持和參與。為此,我們要大力加強校內民主管理的力度,把廣大師生員工的民主監督、民主參與、民主決策作為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

教代會是教職工進行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要在深化分級管理的過程中建設二級教代會,健全教代會的組織體系。同時,強化教代會的作用,制定和完善教代會對學校行政管理進行監督、參與決策的校內法規,加強工會作為教代會常設辦事機構的職能。獲得真實的信息是監督、參與和決策的前提,要鼓勵教代會和工會在黨政組織與羣眾之間建立規範化的溝通渠道,實現有效、及時的信息互換,為民主監督、民主參與和民主決策構建信息平台。更新觀念和提高管理能力是監督、參與和決策的基礎,要引導和鼓勵教代會、工會系統的培訓和羣眾在民主管理過程中的自我教育,為民主監督、民主參與和民主決策構建觀念平台和能力平台。

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力量。要以規範化的制度強化我校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在學校管理中的監督和參與作用,並且不斷增強他們的決策、管理和監督的能力。

以學生會、研究生會為核心的學生組織,既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形式,也是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主要途徑。要重視學生組織的建設,支持和引導學生組織對學校各個管理環節進行民主監督並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在不斷促進學校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時,使學生在民主管理過程中學習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十分有益的管理能力,實現學生與學校雙贏。

(4)完善服務改革與產業改革

“校社不分”是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嚴重弊端,後勤社會化改革拉開了革除這一弊端的序幕。在這方面,我校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績。今後四年中,我們要在已有後勤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推進並基本完成全校服務體制和產業體制改革。服務體制改革的目標是非專用服務社會化、服務單位企業化;產業體制的目標是建立現代產權制度。要以學校和教職工共同參股的股份制形式為主要形式改造現有的後勤單位,並構建更多的股份制的後勤服務企業、技術服務企業、中介服務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允許管理人員、教學科研人員、服務人員和其他技術人員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在這些企業從事兼職工作。

3、經營學校

教育事業尤其是高等教育事業,需要巨大的經費支撐。我國在人均經濟實力較低的情況下辦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和我國高等教育界依賴政府辦學的事實,使我國的高等教育深深陷入經費緊缺之中。而同時,我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採用的粗放式的辦學模式,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進一步加劇了辦學經費的緊缺程度。我校在沒有得到政府重點投入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必須自覺地改變粗放式的辦學模式,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理念,努力降低辦學成本,做好“經營學校”這篇大文章,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經營學校,就是用資產乃至資本的概念看待學校的所有資源,以集約化方式走可持續的辦學道路,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來優化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的配置,以儘可能低的資源消耗為社會創造出儘可能多、儘可能好的高等教育產品,並在學校對社會貢獻最大化的過程中贏得自身的最大利益,儘可能提高辦學效益,形成自我發展的能力,持續提高教職工的收入、使之達到常州高校的前列水平。高校是非盈利機構,但非盈利機構不等於不要講求投入產出比,更不等於有權浪費資源。我們必須強化責任心,對學校的運行效率和運行效益負責,一方面要以有效的工作爭取政府的更多財政資助,另一方面要以更加有效的工作去經營學校。

(1)努力控制辦學成本

成本控制是集約化辦學方式的主要表現之一,也是一種重要的經營活動。我們要牢固樹立艱苦奮鬥的理念,認真借鑑邯鄲鋼鐵廠等在成本管理方面卓有成效的企業的成功經驗,對我校的辦學成本進行科學的、精細的控制,逐步建立崗位成本責任制。

對高校辦學成本中最大的部分──人力資源成本,要進行高效化改造,即提高單位人力資源投入的優質教育產品產出比率。為此,要優化教職工隊伍的結構,儘可能減少低知識工作崗位的比例;要繼續進行組織結構改革,減少乃至消除各類崗位的閒職比例;要改革報酬制度,盡力避免對積極性和創造力沒有激發作用的“大鍋飯”式的報酬增長方式。

對高校最大的投入──基本建設投入,要進行集約化策劃,即以最低的投資額滿足辦學規模和辦學質量的要求。今後三年,我校仍處於大規模的基本建設和相關設備投入時期。對此,我們要突破陳舊規定的限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教學調度方法和管理方法,減少不必要的生均建築面積和生均設備台套;要從建設之初就引入社會化理念,減少非市場化的服務投入;要建立從立項、設計到施工、驗收一整套的科學規範,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完善嚴格的責任制,精心控制基建成本。

要嚴格控制學校的日常運行成本,尤其是水電、燃料、通信、交通和各類事業及管理中的消耗品的成本。要提高測控技術,在不增加管理人員的前提下降低運行消耗;要提高全員節約意識,制定鼓勵節約的政策;要改革管理方式,減少會議、文件、報表,降低管理層面上的物資浪費和人員時間的浪費。

(2)全力辦好公有民辦本科教育

公有民辦模式是對教育有形、無形資產的重要經營方式,是以最小的邊際成本擴張教育規模、充分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贏得良好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徑。在今後四年中,我校要儘快將公有民辦二級學院的辦學規模擴大到超過總辦學規模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程度。隨着民辦高等教育管理的規範化,目前的公有民辦體制可能發生變化,但我們“以低成本擴張贏得高辦學效益”的思路不能變,在規範化操作的前提下,要以有效的制度創新把民辦本科教育或類似的辦學形式作為增強學校自我發展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

在高等教育大發展的過程中,高收費的民辦高等教育將遇到比公辦高等教育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這種競爭的直接表現是生源競爭,深層次的內涵是就業率競爭,其本質是教學質量即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的競爭。目前這種把公辦本科的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簡單地套用到民辦本科教育的思路,不能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必須把教學改革視為公有民辦本科教育的立足之本。通過教學改革,獲得高教學質量,實現以低成本擴張,贏得高辦學效益,這就是我校民辦本科教育的方針,也是經營學校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因此,民辦本科的教育改革不僅是我校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經營學校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要以責任制的形式在兩年左右的時間裏基本完成民辦本科的教學改革。

(3)精心經營有形資產

高校擁有大量優質、高價的資產,如土地、建築物、大型設備和基礎設施等。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對這些優良資產只有使用的概念,沒有增值的意識,甚至連利用率都不考慮,因而造成巨大的閒置性浪費。我們要在本校範圍內改變這種狀況,盡力提高各類資產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乃至杜絕對資產的無效或不合理使用,在此基礎上,對資產的閒置部分進行合法、合理的盈利性開發,以增強資產自身的保值、增值作用。當前,以合適的規模和合理的佈局充分利用兩個校區的資源,是我校有形資產經營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在科學的測算與論證的基礎上,以集約化的方式建設武進校區、改造白雲校區,並將學校的重心由白雲校區遷移到武進校區。

為了能夠有效地進行資產經營,必須在管理體制上堅定不移地推行校區制改革。由校資產管理部門委託校區管理者對本校區的資產進行統一的管理和經營,這是建立責權利明晰的、統籌一致的資產運營責任制的基礎。在今後的兩到三年中,要完善武進校區的管理體制,並且對白雲校區實行校區制管理,同時精簡與改革後的管理模式不相適應的職能部門。

(4)積極經營無形資產

高校不僅擁有大量的有形資產,而且擁有大量優質的無形資產。對這些無形資產的經營,不僅能提高辦學效益,而且還能提升辦學質量、辦學層次和辦學知名度。

知識產權是高校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提高科研項目的成果產出率,不僅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經營學校的重要手段。對科研成果的轉讓或產業化開發,更應該成為經營學校的重要關注點,校科技管理部門要帶頭以經營的理念對科研活動進行策劃、組織和管理。

學校的各類名稱,大到校名,小到一個建築物的名稱,都是學校的重要無形資產。要積極經營這些無形資產,從對名稱的使用權和冠名權等的經營中獲得利益。

關係,是現代社會中的重要資源。我校在辦學過程中結成的和教職工個人擁有的各種社會關係,也是我校的重要無形資產,我們要積極經營這些資產,為學校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為了發展高等教育的高尚目的、運用合法的方式、以雙贏的理念開發和經營各種公共關係,不是庸俗的“關係學”,而是具有現代化意識的表現。全校各級組織和全體教職工都應該成為關係建設的有心人,為學校的發展建立儘可能多的社會友好界面。要同各級政府部門、廣大校友、友好企業和友好單位、社區結成越來越多、越來越深的友好關係,以我校對各方面的良好服務和真誠感情,爭取各方面以各種方式對我校的支持。

(5)積極而謹慎地開展融資活動

我校正處在一個大規模建設的時期,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是社會融資。為了順利完成建設任務,要把融資活動納入經營學校的範圍。在保證學校資金運行的長期安全性和短期安全性的基礎上,積極開發低風險、低成本的融資渠道或融資方式,鞏固主要融資渠道的融資數量和融資及時性,為學校的發展籌措足夠的資金。

五、堅定不移地把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再好的戰略,若不落實為真抓實幹的行動,也只能是一紙毫無價值的空文。要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關鍵不是講戰略,而是實踐戰略,把發展戰略真正落到實處。

1、深化認識

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的戰略,對應着一連串全新的形勢與規律,依據着一系列全新的理念與觀點,藴涵着一整套全新的內容與要求。只有深入認識和把握了這些新的東西,才有可能實施好這一戰略,順利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為此,全校教職工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深入分析當前的客觀形勢,深刻領會本次黨代會提出的理論觀點、戰略思想和行動綱領,真正把握髮展戰略的本質內涵。尤其要把握這一發展戰略內在的整體邏輯,而不是把它割裂成互不關聯的零散片段並進行隨意的解釋甚至修改。

2、強化落實

對發展戰略的認識必須與實踐發展戰略的行動緊密聯繫在一起,不失時機地把戰略付諸於行動,在行動中加深對戰略的把握,以行動推進戰略的實施。新的跨越式發展既不是想出來的,也不是講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我們堅決反對那種只當評論員不做實踐者的傾向。全校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堅決地把本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戰略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使戰略化為有力的行動。

發展戰略涉及到全校的方方面面,落實戰略需要全校各方面和各項工作的整合,任何各自為政、互不配合或互相沖突的行為都不利於甚至阻礙戰略的順利實施。整個學校的工作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它由一系列子系統構成,各子系統內部的整合和子系統之間的整合是使整個系統形成自洽、高效的格局的關鍵,我們要以有效的協調機制實現這種整合。在整個工作體系中,某一部分的工作可能牽涉到幾個部門、單位或團體,而每個部門、單位、團體的職能又可能跨到幾部分工作。沒有哪個部門、單位、團體絕對比其他部門、單位、團體更重要,但在每一項工作中又會分別有為主的和為輔的部門、單位、團體。為此,全校各部門、各單位、各團體,都要樹立高度的責任心,找準自己的位置,認清與其他部門、單位、團體的關係,去除個人和小團體至上的思想,以整合的理念、協作的精神和負責的態度推進各項工作。尤其要注意黨政工作的協調、整合和“軟硬”工作的協調、整合,黨的工作應該全面融合到行政工作中、滲透到業務工作中,把黨的思想工作、組織工作的手段和行政工作手段融為一體,形成“軟硬兼施”的工作格局,用“軟”手段改善和優化“硬”工作。學校要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黨政部門協調工作機制;系部要強化黨政共同負責制,建立和完善由黨政聯席會議決策的機制。

準確的信息是協調的前提,而有效的溝通則是信息的保障。為了順利地落實我校的發展戰略,我們必須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和溝通機制。要着重強化校部與二級單位間的溝通和管理系統與師生員工間的溝通,消除因信息誤差造成的誤解和矛盾,在溝通基礎上理順各種關係。

制度是落實的保障,為了把戰略落到實處、化作行動,必須花大氣力進行制度建設。要用制度創新的手段,建立一系列有利於把發展戰略付諸行動的體制、機制、規則、程序和習慣,而強有力的監督考核機制是制度中的關鍵部分。我們要對各級組織和每個工作崗位建立以崗位責任制和有效的獎懲制度為核心的監督、考核機制。

3、不斷完善

任何方案都會有缺陷,任何戰略都需要在實踐中修正、完善。把發展戰略落實到具體行動中,不僅是實施戰略的唯一途徑,而且也是完善戰略的唯一方法。全校各級組織、全體黨員和全校師生員工,要在堅決貫徹落實發展戰略的實踐中不斷思考、不斷創新,為修正我們的發展戰略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使我們的發展戰略與時俱進、不斷優化、走向完善。

各位代表,同志們:從現在起到建校30週年的四年,是我校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為我校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的關鍵時期。面對前程,我們有必勝的信心!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以高度的責任心,搶抓機遇,不懈拼搏,爭取早日實現學校新的跨越式發展!

來源 江蘇工業學院後勤產業集團公司 王 雪 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r3m9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