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活動方案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螃蟹的祕密【精品多篇】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螃蟹的祕密【精品多篇】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螃蟹的祕密【精品多篇】

《空氣的祕密》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一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生活中空氣無處不在,空氣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但是空氣又是看不見、摸不着,很抽象的東西。《綱要》中指出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於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並使他們感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因此我設計了科學活動《空氣的祕密》,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瞭解空氣的特徵和重要作用。

2、能與同伴合作探究,並嘗試記錄。

3、對空氣的祕密感興趣,樂意參與探索活動。

活動重點:

瞭解空氣的特徵和重要作用。

活動難點:

能與同伴合作探究,並嘗試記錄。

活動準備:

教具:氣球一個,記錄表一張,吹泡泡玩具一個、PPT《空氣的祕密》。

學具:

1、透明塑料袋、吸管每人一個。

2、裝水的箱子4個、裝有毛巾的水杯2個、記錄表3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氣球,吸引幼兒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一)瞭解空氣特點。

1、幼兒自由嘗試在活動室的任意地方抓空氣。

2、交流小結:空氣無處不在,到處都有。

3、圍繞空氣展開討論:空氣是什麼顏色?什麼氣味的?

(二)探索空氣的重要作用

1、人需要空氣

(1)小實驗:用吸管在水裏吹一吹,發現什麼?

(2)捂住口鼻,體驗沒有空氣的感覺。

2、哪些東西也需要空氣?

3、空氣的本領

分組實驗:《毛巾濕了嗎》

三、結束部分

到户外玩吹泡泡的遊戲,進一步探索空氣的祕密。

延伸活動

1、將活動材料投放在科學區,進一步探索空氣的祕密。

2、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查閲資料,瞭解空氣被污染的情況。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螃蟹》 篇二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螃蟹》

活動目標:

1.認識螃蟹的外形特徵,能辨別雌雄。

2.瞭解螃蟹的生活習性:橫着走、吐泡泡。

3.能用多種方式表達探索活動的發現。

活動準備:

1.與螃蟹相關的資料。

2.螃蟹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

你吃過螃蟹嗎?説一説:你吃的螃蟹是什麼樣子的?味道怎麼樣?是從哪裏來的?

瞭解我們的家鄉贛榆就在大海邊,大海是螃蟹的家,螃蟹是我們家鄉的特產。

二、觀察、認識螃蟹

1.請幼兒仔細觀察螃蟹的圖片並説出螃蟹有哪些特徵?

(1)8只腳。

(2)1個殼。

殼殼是什麼形狀的?(橢圓形)殼殼摸上去是什麼感覺?(硬硬的)

硬硬的殼殼是螃蟹的盔甲,保護着螃蟹不能傷害它。

(3)2只“螯”

兩隻大鉗子有好聽的名字叫做“螯”。螃蟹的螯有什麼作用呢?

螯是螃蟹的武器,當螃蟹遇到敵人時,它就揮舞着兩隻大螯反抗,讓敵人常常它螯的滋味。

(4)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很多物品就是根據螃蟹的兩隻大螯發明的,你知道是什麼東西嗎?(夾子,老虎鉗,剪刀)

5.利用圖片,讓幼兒辨別雌雄。

(1)每隻螃蟹長的都一樣嗎?其實螃蟹還有它的小祕密呢。不過這樣可看不出來,我們把它翻個個兒。(腹部圖片)

(2)你發現了什麼祕密,告訴大家。

一隻螃蟹的肚皮是橢圓形的,一隻螃蟹的肚皮是尖尖的。

(3)認識螃蟹的“臍”。

我們每個人都有小肚臍,可愛的螃蟹也有啊。兩隻螃蟹的臍長的一樣嗎?

一隻螃蟹的臍是尖尖的,像什麼形狀?(三角形)

一隻螃蟹的臍是什麼形?(橢圓形)

(4)我們人類分為男生和女生,小雞分為公雞和母雞,那麼螃蟹呢?我們説雄、雌。

三角形臍――雄螃蟹

橢圓形臍――雌螃蟹

(5)出示多張圖片,快速回答圖中螃蟹的雄雌。

三、瞭解螃蟹的生活習性。

1.播放螃蟹吐泡泡的圖片。

螃蟹這是在幹什麼呢?它為什麼要吐泡泡呢?

教師小結:人們都是用鼻子呼吸的,而螃蟹呢,是用腮呼吸的,它的腮就藏在它硬殼殼的裏面。腮裏裝着好多水。當螃蟹呼吸的`時候,連腮裏的水也帶了出來,呼成了小泡泡,看起來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在吹泡泡。

四、瞭解螃蟹的營養價值和使用方法:

你吃過螃蟹嗎?螃蟹的味道怎樣?

瞭解螃蟹是一種肉味鮮美,營養豐富的美食以及食用螃蟹的注意事項,如:死了的螃蟹不能吃;螃蟹是寒性食物,吃的時候蘸姜和醋吃可以驅寒。

螃蟹的鰓、沙包、內臟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素,吃時一定要去掉;吃螃蟹不可飲用冷飲會導致腹瀉等等。

五、音樂遊戲:

學學小螃蟹,在音樂聲中幼兒學學螃蟹橫着爬行以及在水裏吐泡泡的樣子。

活動延伸:

將師生收集的關於螃蟹的資料和圖片放在科學區裏,讓幼兒瞭解更多的與螃蟹相關的知識。

《螃蟹》大班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學習隨音樂合拍地做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撓癢癢”動作。

2、在教師的語言、動作的提示下能隨音樂的變化,做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3、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能尋找空的地方,不影響同伴。

活動準備:

錄音機和音樂磁帶,捉螃蟹的一隻。

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瞭解螃蟹的基本特徵。

活動過程:

一、傾聽A段音樂,創編螃蟹跳舞的動作。

1、通過談話導入活動。師:你們見過螃蟹嗎?看,我是一隻大螃蟹。螃蟹有很多的腳,你們有嗎? 2、創編螃蟹跳舞的動作。師:伸出一隻腳,動一動。螃蟹的小腳可多了,這兒還有一隻(教師示範伸出一隻腳)它可以怎麼動?幼兒自由創編腳的動作。

3、幼兒傾聽A段音樂學習螃蟹跳舞的動作。

師:我們聽着音樂一起來學一學螃蟹跳舞的動作。

二、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B段動作。

1、啟發幼兒結合已有經驗創編螃蟹吐泡泡的動作。

師:螃蟹最喜歡在河裏幹什麼?幼兒自由講述。

師:螃蟹是怎麼吹泡泡的?除了朝這邊吹以外,還可以朝哪邊吹?

2、模仿學習螃蟹走路的動作。

師:螃蟹是怎樣走路的?(提醒幼兒練習走路時會找空間。)

3、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練習動作,吐泡泡,吐泡泡,走走走走吐泡泡。

4、傾聽B段音樂,併合着音樂練習動作。

師:我們一起來聽好音樂吐泡泡!

三、創編、學習C段音樂的動作。

1、鼓勵幼兒創編不同方位的撓癢癢的動作。

師:哎呦,哎呦(老師做撓癢癢動作),我怎麼了?螃蟹除了後背會癢以外,還有哪些地方會癢?誰願意試一試?鼓勵幼兒大膽創編不同

的撓癢方位。

師:有的螃蟹先撓癢癢,有的螃蟹後撓癢癢,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動作做的整齊一些,好看一些?(引導幼兒拍兩下手,再撓癢癢。)

2、聽着音樂來學一學螃蟹撓癢的動作。

師:現在我們一起聽着音樂來撓撓癢,每隻螃蟹撓癢的地方要和其他螃蟹不一樣。

四、幼兒隨完整地音樂練習動作。

1、幼兒聽音樂完整的練習動作。

師:小螃蟹們剛才我們學了那麼多的本領,現在你們把小螃蟹跳舞、吐泡泡、撓癢的本領連起來跟着音樂來做一做好嗎?

你們能聽着音樂來學本領嗎?

2、在教師的語言、動作的提示下能隨音樂的變化,做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五、遊戲。

1、啟發幼兒做躲閃的動作。

師:小螃蟹在河裏玩的正高興,忽然誰來了,他來幹什麼呢?捉螃蟹的人來了,小螃蟹要怎麼樣做?

2、幼兒傾聽尾聲音樂。

3、完整傾聽音樂遊戲,提醒幼兒捉螃蟹的人來了要躲閃。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四

瓶子吹氣球

【設計意圖】

本節課屬於物質與物體的一節課。醋和小蘇打都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可以用在食物當中的材料。如今的幼兒家長都很寶貝,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幼兒接觸的往往都是高科技的東西,反而讓孩子對於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的瞭解少之更少,廚房更是孩子不會經常光顧的地方。為了讓幼兒瞭解與自己生活很密切的東西。及激發幼兒探索周圍環境中的事物和材料的興趣,故設計了本節課。

【活動目標】

1、知道食醋和小蘇打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瞭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應用。

2、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進行驗證,激發探索的慾望和觀察能力。

3、感受生活中科學的樂趣。

【教具準備】醋、鹽、小蘇打、氣球、透明瓶子、實驗記錄表

【活動重、難點】通過動手操作實驗,知道瓶子吹氣球的原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要進行的實驗。在開展實驗之前,首先與幼兒進行了簡短的互動,讓幼兒簡單瞭解一下廚房中的調味品,並瞭解各種調味品的作用。

――請幼兒自己講解一下自己瞭解到的知識。

――老師也取出實驗中的教具,一一介紹名稱,請幼兒用説一説、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方法認識醋、鹽和小蘇打

2、幼兒進行實驗操作,在操作探索的過程中得出結論

――教師準備兩瓶白醋,一袋鹽,一袋小蘇打及2個透明玻璃碗。將鹽和白醋及小蘇打和白醋分成兩組。請幼兒觀察並提出問題:

師:是鹽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發生,還是小蘇打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發生?

師:有什麼好玩的事情的發生呢?

――幼兒帶着問題進行實驗操作,並把操作的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上。

教師總結小蘇打和白醋放在一起不僅會有好玩的事情發生還會做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示氣球)就是可以讓氣球鼓起來,你們相信嗎?激發幼兒興趣。

3、科學小遊戲:瓶子吹氣球

――在幼兒得出結論之後,進行操作。把小蘇打和白醋放在透明的瓶子裏,然後把氣球套在瓶口上,觀察氣球有什麼變化。(氣球被吹起來了)

――提問:氣球為什麼會被瓶子吹起來呢?

得出結論:食醋和小蘇打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4、介紹二氧化碳的應用:

(1)滅火劑,一般條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且比空氣重,將二氧化碳覆蓋在燃着的物體表面,可使物體跟空氣隔絕而停止燃《本站·》燒,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滅火,是常用的滅火劑。

(2)碳酸飲料

(3)防腐劑,在現代化倉庫裏常充入二氧化碳,防止糧食蟲蛀和蔬菜腐爛,延長保存期。貯藏糧食、水果、蔬菜。用二氧化碳貯藏的食品由於缺氧和二氧化碳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食品中細菌、黴菌、蟲子生長,避免變質。

(4)製冷劑,固態的二氧化碳即“乾冰”,主要用作致冷劑,用飛機在高空噴撒“乾冰”,可以使空氣中水蒸氣冷凝,形成人工降雨;

(5)在農業上,温室裏直接施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增進植物的光合作用。促進農作物生長,增加產量。

5、活動延伸

課後一起來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好玩的科學小遊戲。

《空氣的祕密》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世間萬物都離不開空氣,空氣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大班幼兒對生活中的有趣現象充滿好奇,經常玩一些與空氣相關的小遊戲,在玩中很多問題會引發他們的猜想,如:為什麼塑料袋會鼓起來?裏面到底有什麼?一連串的“為什麼”激發了幼兒探究“空氣”奧祕的興趣。為了讓幼兒親身感知到空氣的存在,本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在操作實踐中感知空氣的存在,發現空氣流動的特性,探索空氣的祕密,體驗空氣壓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目標】

1.知道空氣的作用及會流動的特點,瞭解空氣流動形成了風,空氣能傳播各種氣味,空氣壓力作用能產生各種有趣的現象。

2.能運用吹、扇、裝、聞等多種方法探究、發現空氣的存在,主動探究、自主發現空氣是有力量的。

3.萌發“從我做起,淨化空氣”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大型吹氣玩具(如塑料吹氣動物)、塑料袋、氣球、吸管4?5根、水1盆、硬紙板等每組1張、空氣清新劑1瓶。

2.“幼兒學習材料”——《身邊的科學》。

【活動建議】

1、玩遊戲“親親小臉蛋”,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迅速打開大型吹氣玩具的氣孔,對着幼兒的小臉蛋輕輕放氣,引導幼兒體驗氣流吹在臉上的感覺。

提問:臉上有什麼感覺?猜一猜,是誰在親你的小臉蛋兒?

2、引導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尋找空氣,感知空氣的流動。

(1)提問:你知道空氣在哪裏?你用什麼辦法證明它的存在?引導幼兒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尋找空氣。

(2)用塑料袋找空氣。將塑料袋張開口,然後猛地紮緊,塑料袋鼓了起來,説明空氣跑了進去。

(3)用氣球找空氣。吹氣球,氣球鼓了起來,説明空氣跑了進去;將氣球對準幼兒的臉蛋慢慢放氣,幼兒會感到一陣風,這説明空氣又跑了出來。

(4)用吸管找空氣。將吸管在空中吸一下,迅速插人水中,產生的泡泡説明空氣來過了。

(5)用硬板找空氣。對着硬紙板吹氣、吸氣,臉上會有一陣風吹過,這就是空氣流動形成的風;扇動硬紙板,請幼兒再次感知空氣的流動與存在。

小結:原來空氣就在我們身邊,空氣無處不在。

3、引導幼兒通過嗅覺感知空氣流動能傳播各種氣味。

(1)請幼兒感受空氣的流動為生活帶來的芳香氣味。

在活動室裏悄悄地噴上空氣清新劑,引導幼兒聞一聞、説一説:你聞到了什麼氣味?你最喜歡空氣為我們帶來哪些香味?如:花香、飯菜香、糖果香、水果香……

小結:原來空氣是流動的,能夠為我們傳播各種氣味。

(2)請幼兒回憶生活中遇到過的難聞的氣味,討論出現難聞氣味的原因,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提問:生活中你有沒有聞到過難聞的氣味?出現難聞氣味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減少這些難聞的氣味?

小結:空氣的流動也會傳播難聞的氣味,如工廠煙囱冒出的煙味、垃圾味、農藥味……這是因為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污染了空氣。保持空氣新鮮的方法有很多,如不隨便扔垃圾、不亂排放髒水、多植樹種花、少開車多步行……

4、瞭解空氣的作用,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1)請幼兒閉上嘴巴,捏緊鼻子,感受憋得喘不動氣的感覺,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會喘不動氣。

小結:因為身體裏缺少空氣,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感覺,説明人離不開空氣。

(2)幼兒經驗遷移:除了人類需要空氣外,還有什麼也需要空氣?

小結:除了人類需要空氣外,動植物也需要空氣,凡是有生命的事物都需要空氣。

5.引導幼兒完成實驗“倒不出來的水”、“浸不濕的手帕”,感知空氣是個“大力士”。(1)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紙,邊講解演示邊引導幼兒討論。

先往玻璃杯裏倒滿水,蓋上卡紙,然後把杯子倒過來。

提問:會有什麼現象發生?鼓勵幼兒大膽猜測並動手操作實驗。

小結:將卡紙蓋在倒滿水的杯子裏,把杯子倒過來水也不會倒出來。

(2)出示一個放有手帕的空杯子,引發幼兒猜想。

提問:如果把杯子扣到盆中,手帕會不會濕?為什麼?

鼓勵幼兒動手嘗試,要求幼兒把手帕塞到杯底,杯子要垂直放到水中。

小結:杯中充滿空氣,當杯子垂直放入水中時,杯子裏的空氣把水頂了出來,所以杯中的手帕不會濕。空氣可真是個“大力士”!

【活動延伸】

結合《身邊的科學》第11頁,引導幼兒繼續探究、記錄空氣的祕密。

大班科學活動鎖的祕密教案 篇六

大班科學活動鎖的祕密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摸摸、開開、玩玩,初步瞭解鎖的結構、特性和用途。

2.知道鎖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懂得要愛護鎖、保管好鑰匙。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常見鎖(與幼兒人數相等:鑰匙和鎖分開)。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客人鎖寶寶,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師以鎖的口吻説話)大家好,我是鎖寶寶,今天我帶來了許多小夥伴到這裏來和大家做遊戲,你們歡迎嗎?鎖寶寶的朋友在哪裏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

2.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區域。

二、探索活動一:瞭解各種鎖的用途。

1.師:請小朋友找一個你認識的鎖寶寶做遊戲,然後請你告訴大家你玩的是什麼樣子的鎖,在哪裏見過。

2.幼兒分散活動後集中討論。

3.師:鎖的用處可真多,可以用來鎖門、鎖車、絲哦鑰匙那人們為什麼要用鎖呢?

4.師:現在我們知道了,門上裝了鎖小偷就不能進去偷東西了,裝了鎖的抽屜沒有鑰匙的人是大不開的,裝了鎖的`自行車、汽車就安全了。

三、探索活動二:初步瞭解鎖的基本構造。

1.師:鎖寶寶的本領真大,你們知道嗎?它身上還藏着許多祕密呢?想知道嗎?那就請大家再和鎖寶寶玩玩,仔細地看看、摸摸、開開、關關,把你的新發現告訴大家。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鎖進行探索、討論。

3.集中討論後,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結合鎖的示意圖。引導幼兒認識鎖身、鎖舌、鑰匙孔。

4.師:你們誰會打開這把鎖的?

5.師示範講解幾種鎖的打開方法,讓幼兒懂得開鎖時需要轉動鑰匙,關鎖時有的需要鑰匙,有的不需要。

四、探索活動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1、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換一把鑰匙能打開同一把鎖嗎?

2、師:有的小朋友説能打開,有的小朋友説不能打開,這樣吧,我們現在來玩一個換鑰匙的遊戲,請你用自己的鑰匙去打開旁邊小朋友的鎖,看看能不能打開。

2、幼兒動手操作。

3、師:現在我們知道了每把鎖裏的祕密不一樣,所以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

4、師: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看來我們的鑰匙千萬不能弄丟。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把鑰匙弄丟了會怎樣?

五、探索活動三:怎樣迅速的給鎖找上相匹配的鑰匙

1.遊戲:比比誰最快。

2.引導從鑰匙的顏色、大小、標誌上識別。

六、遊戲:開啟百寶箱

《空氣的祕密》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七

一、活動目標

(一)通過親自實驗和遊戲來感知空氣的存在以及壓力等,知道空氣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二)激發幼兒對空氣進行觀察和實驗的興趣

(三)瞭解霧霾天氣,從小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瓶子、紙團、玻璃杯、蠟燭;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科學小實驗:放在瓶口的紙團能用嘴把它吹進瓶子裏嗎?

1.猜想:能不能把放在瓶口的紙團吹進瓶子裏?

2.介紹操作要求:平放瓶子,把小於瓶口的紙團放在瓶口,用力往瓶子裏吹,能否吹進。

3.幼兒操作,師觀察指導。

4.觀看視頻總結為什麼吹不進。(空氣的壓力)

(二)實驗二:不吹自滅

1.師介紹操作要求

2.幼兒操作,師指導。

3.小結:空氣裏有燃燒需要的氧氣,氧氣沒了蠟燭自然熄滅

(三)總結討論

1.空氣的特點:看不見,摸不着,無色,無味。

2.空氣的重要性:動物植物以及人類都離不開空氣。

(四)瞭解霧霾天氣

1.什麼是霧霾?

2.霧霾天氣哪裏來?

3.霧霾對人類的影響。

4.對霧霾我們(小朋友)能做什麼?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潛水艇的祕密》 篇八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潛水艇的祕密》

活動名稱:潛水艇的祕密(科學 藝術 P276)

活動目標:

1、瞭解潛水艇的'沉浮現象。

2、關注空氣、水與沉浮的關係,激發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潛水艇的視頻、塑料袋若干、魚的剖面圖。

活動關鍵點:知道潛水艇的沉浮現象的奧祕。

活動過程:

意圖一、觀察魚的遊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討論:1、魚為什麼能一會兒浮出水面,一會兒又沉入水底?

2、它的身體裏面有什麼?

意圖二、出示魚鰾的圖片,瞭解其作用

1、觀察魚的剖面圖。

2、模擬“魚鰾”(可用塑料袋製作),猜想:充滿空氣的“魚鰾”放在水中會怎麼樣?

3、分組實驗:將一個充滿空氣的“魚鰾”和一個沒有空氣的“魚鰾”分別放入水中,觀察並記錄結果。

4、交流:你們發現了什麼?

意圖三、製作潛水艇

1、看視頻《潛水艇》,討論:潛水艇在什麼情況不會下沉?在什麼情況會浮起來?想一想潛水艇的哪一個部位像“魚鰾”?

2、用塑料袋等輔助材料製作“潛水艇”,探索怎樣使“潛水艇”沉與浮,發現排水量與沉浮的關係。

螃蟹大班教案 篇九

設計思考:

螃蟹是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滾爬動作也對孩子充滿了吸引力,但身體的橫滾、橫爬動作對大班孩子具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只要把我們活動設計得合理、有序,就能提高幼兒鍛鍊的興趣,幼兒會不懼困難地努力嘗試,在挑戰中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和自信。

目的要求:

1.探索學習手腳着地橫爬和橫向側滾的基本動作。

2.通過爬、滾的動作練習,促進身體協調發展,靈活進行多種爬的姿勢練習。

教學重點:

掌握手腳着地橫爬,仰卧橫向側滾動作要領。

活動準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桌子,墊子。

活動過程:

準備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一路縱隊入場。

(1)圍繞場地學小魚遊進行小跑、中速跑熱身。

(2)進入場地中自由模仿不同動物的動作、姿態等進行熱身。

2.跟着教師在音樂聲中做動物模仿操:上肢、體轉、腹背、踢腿、下蹲、跳躍活動。教學與練習部分:

3.“小動物愛鍛鍊”自由探索嘗試。

(1)教師:小朋友們,哪些動物會跳?哪些動物會跑?哪些動物會飛?哪些動物會游泳?大家都來學學這些動物的本領。

(2)幼兒分散在場地中,自由模仿不同動物的動作、運動。教師巡迴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集中幼兒,請幾名幼兒給大家展示自己的模仿動作,教師進行講解並給予鼓勵。

(4)指導幼兒有選擇地對示範動作進行集體模仿練習。

4.小螃蟹學本領。教師:八隻腳,抬面鼓,兩把叉叉向前舞,橫行霸道挺着肚,嘴裏常把泡泡吐。這個謎語説的是什麼,請大家猜一猜。

5.小螃蟹橫着爬。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螃蟹是怎樣爬的嗎?你們來試試,看誰爬的最像。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請幼兒挑出模仿的最像螃蟹爬的動作,進行學習體驗。

(2)幼兒集中在場地一側四肢着地,當老師發出“開始”口令後,幼兒一起學螃蟹從場地一側爬向場地的另一側。教師提示要保持手腳着地、雙腳彎曲的姿態,橫着爬行。

6.小螃蟹學打滾。

(1)教師:小朋友們,老師告訴你們有一個祕密,小螃蟹高興的時候還會打滾呢!

(2)教師給幼兒做示範後,請個別幼兒上前模仿。

(3)幼兒四散在場地中自由練習側身滾的動作,教師巡迴指導。

7.小螃蟹過沙河。

(1)教師演示、介紹遊戲名稱、玩法。

(2)幼兒分兩組進行接力賽,先手腳着地橫向爬鑽過桌子,再從墊子上側身滾過去,最後返回目的地,依次接力。教師應及時肯定個別幼兒動作的標準及速度。

結束部分:

8.教師帶領幼兒在舒緩的音樂中學水中的小魚遊,放鬆頭頸、四肢、腰腹等身體部位。9.集中幼兒進行活動總結,收拾場地後帶領幼兒離開操場。

教學建議:

手腳着地橫向爬行動作對幼兒來説比較陌生和新奇,此動作需要孩子上下肢的協調配合,所以雖然動作有難度,但只要能激發幼兒模仿的興趣,他們就能很快掌握這一動作要領。活動中要提供桌子、墊子等器材,提高動作的難度,讓幼兒協調身體鑽爬、側身滾過墊子,增加趣味性和運動量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十

一、活動名稱

獨特的指紋

二、活動年齡班

大班上學期

三、活動由來

(一)幼兒科學學習的特點

1、“兒童的科學”是一種有經驗層次的科學知識,使幼兒通過觀察獲得的有關事物和現象的具體、個別的經驗。它是直接的、具體的、具有描述性的,而不是間接地、抽象的、解釋性的。所以,我設計了這個觀察類的科學活動設計。

2、“兒童的科學”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幼兒隨着生活經驗的豐富,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認識也不斷改變,當這些直接的、間接地經驗與幼兒已有的經驗不一致時,新舊經驗之間的衝突、同化、整合就導致了幼兒認識的改變。

3、“兒童的科學”是對世界的獨特理解。兒童的科學帶有主觀性的色彩,兒童不能可觀的解釋自然事物和現象的性質,而往往從主觀的意願出發。正如皮亞傑説過的,遊戲是“兒童所選擇的使自己相信的現實”。兒童常常在這個假象的情景中觀察着現實、探索着科學。

(二)幼兒園各年齡段幼兒科學學習目標和內容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5-6歲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總是刨根問底,能經常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並且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現並描述不同種類物體的特徵或某個事物前後的變化,在探究中與他人合作。我設計的此活動就是想要兒童在觀察中發現、分析指紋的獨特,並能與夥伴進行合作交流,體驗到在探索中有所發現的喜悦。

2、《綱要》在科學領域的內容中提到: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索的慾望。指紋這個事物是每個小朋友都熟悉的,也很感興趣的東西,因此比較好開展活動。

3、《綱要》還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並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獨特的指紋這個活動會為幼兒提供指紋圖片,指紋畫,指紋的家的指示牌等等材料,讓幼兒在觀察中發現不同,並分享交流。

4、《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要包括: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指紋的這個活動正是想實現這幾個目標。

(三)個人瞭解的情況

在暑假時參加的補習班中,有許多幼兒園的小朋友,我發現在一次用染料塗色的活動中,一個小朋友的大拇指上沾上了顏料,印到了畫紙上。同組的小朋友發現了,都來印自己指紋,他們發現,怎麼有的指紋形狀是一樣的,有的是不一樣的,於是跑過來問我。《綱要》中提出:“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和經驗。”於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幼兒在這個活動中,認識指紋、瞭解指紋。這個活動正是在幼兒充滿興趣的探索中得來的。

四、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觀察指紋,瞭解其外形特點及三種類型,知道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同的。

2、能力目標:觀察比較指紋,並能分辨不同類型。

3、情感目標:有動手動腦的積極性,仔細觀察,體驗發現的快樂。

五、活動準備

1、物質環境及材料準備:指紋畫一張、指紋類型PPT、警察破案短片、觀察記錄卡片、指紋的家指示牌、指紋身份證卡片、印泥、抹布。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使用過染料塗色或發現過指紋。

六、活動基本環節

(一)活動導入:教師帶領幼兒欣賞指紋畫,引導幼兒發現指紋。

-直接出示指紋畫,讓幼兒觀察,提問:這些畫和平時畫的畫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用手指印的)

-那小朋友們想一想,這些指紋在哪裏?看一看,是每一個手指上都有的嗎?像什麼?

(二)活動過程

1、瞭解指紋的類型,觀察自己的指紋。(實現活動目標1)

(1)看一看和旁邊小朋友的指紋一樣嗎?(看來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指紋)

總結:每個人的指紋形狀都是不一樣的。

(2)我們現在知道了每個人的指紋形狀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人們把指紋分成了三大類,我們一起來看看,好不好? (指紋PPT)小朋友們看,第一種叫弓形紋,中心像一把彎彎的弓;第二種叫蹄型紋,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像馬蹄;第三種叫渦型吻,中心像水中小小的漩渦。是不是很神奇呢?

(3)現在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張卡片,小朋友要仔細看看自己的指紋,把每一種類型的個數寫在卡片上。(考慮他們可能不識字,卡片上有三種指紋形狀的圖案,這個環節老師可參與到小朋友中與他們共同觀察。)

2、通過遊戲,鞏固幼兒對指紋類型的認識(實現活動目標二和目標三)

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不同的指紋長什麼樣子,下面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叫“指紋的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odong/qppel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