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培養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精選多篇)

培養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精選多篇)

第一篇:培養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

培養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精選多篇)

美國學者波斯納曾經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並指出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專業成長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可見,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反思不僅僅是教師個人的事情,教育專家,其他教師,管理人員等應該對教師的反思給予支持。沒有這種支持,教師的反思很難進行。就幼兒園本身來講,教師在反思的時候最容易得到的幫助來自同事和業務園長都參與的園內教研活動。但是,這仍然存在教師的反思以及同事和業務園長的幫助是否有效及時的問題。圍繞如何提高教研的實效,真正促進教師反思能力,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的問題,我們從管理者的角度,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尊重教師做真誠的傾聽者

我們曾經習慣了以指導者的身份在教育工作中侃侃而談,以命令式語調告訴教師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這樣做往往會使部分教師產生逆反心理,部分教師產生依賴心理,這兩種中現象都不利於教師思考自己的實踐。

每個教師都渴望成長,更渴望理解。因為教師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需要的首先是一個真誠的傾聽者——希望別人能與自己真誠交流,在此基礎上分析研討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因此,尊重教師並聆聽教師心聲,引導教師質疑自己的實踐,就等於給了教師一把開發自我潛能的鑰匙。

有了這種角色的轉變,在我園,無論是教育研究工作還是教育實踐工作都有了一種讓人感到寬鬆愉悦的精神氛圍,經常可以看到教師與管理者為一個問題爭相闡述自己觀點的情景。教師不再像以往一樣把自己放在被批判的位置上,在相互的爭論中,教師的思考變得更加開放了,他們更容易接受不同的觀點和聲音了,對自己的實踐也開始持一種批判反思的態度了。

二、幫助教師做好教育記錄

反思是一個研究的過程,包括髮現問題,收集有關問題的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實踐操作,反饋並作出下一步的教育決策。記錄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對教育活動進行記錄的過程實際就是一個收集資料、發現問題的過程。記錄不詳實,反思就會失去依託,缺乏事實的支持。因此,我們很重視記錄工作,並將其制度化,規範化,如全園教師每週至少做一次教育記錄,教育記錄的內容由記錄幼兒的活動情況及教師的工作體會逐步改變為研究某個特定的問題。

三、用以點帶面的策略提高全體教師的反思能力

教師能力有高有低,對反思的作用認識不一,嘗試反思的願望有很大差別——有人願意(只佔很少的一部分),有人反對,有人觀望。於是,我們決定採取以點帶面的策略推動教師反思。

我們選擇了幾個願意反思自己教學的教師,組成教學小組,在固定時間進行研討。在研討中,主要是針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並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研討完就付諸行動。

這種榜樣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在教師中產生了很大的;中擊力,激發了教師自我成長的內部動機。教師們開始思考:別人跟我差不多,這樣做了就提高了水平,我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呢?以點帶面的策略使得廣大教師認識到了反思對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紛紛要求加入反思的行列,歡迎別人來看自己的教學活動,幫助自己反思。

四、幫助教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們的手中開始有了一篇篇詳細的教育記錄,記錄後面出現了簡短的分析,分析中包含了教師對幼兒發展的分析,對——個失敗的教育活動的認真探討。這些內容表明,教師已經認識到成功與失敗都是一種收穫。當反思真正成為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以後,教師就能夠發現自己教學活動中的問題,並分析出一些問題的原因。但是繼續深入就遇到了困難——問題怎麼解決。這也是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實踐時遇到的最大困難,也是教師最需要幫助的時』矣。於是,我們加大了指導力度,幫助教師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在日常進班指導教師工作以後,會有意識地請教師對自己當日活動進行反思,然後再針對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活動中發現的具體問題提出意見與建議。再如,我們鼓勵教師在結束半日帶班工作後,在備課本中的“效果分析”一欄中,根據記錄認真地把幼兒的發展水平,認知特點與當日的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進行分析。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感覺教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合作研究

教師間的合作研討可以增進教師彼此間的瞭解,強化教師的合作意識,發展教師的反思能力。管理人員本身就是合作羣體中的一員,只不過他還有另一個重要任務——努力為教師們創設合作式研究的情景,切實為教師養成合作意識與發展協作能力搭建舞台。

我們經常鼓勵教師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內容提出來,作為研究討論和反思的議題。每週教研活動的時間,教師都可以充分闡述自己的見解,聽取其他教師的看法。有時意見會有分歧,但就是在這種衝突-與爭論中,在溝通,互助,分享中,她們有了新的收穫。

在支持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的過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教師的頭腦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點燃的火把,我們的責任就是點燃它,讓它燃燒,永不熄滅。”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依賴於教師教育技能的提高,教育技能的提高則需要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反覆嘗試。管理者帶着成果走向教師,不過是“授人以魚”,只有帶着教師搞出成果,才是“授人以漁”,才能使自己和教師共同走上研究的道路共同成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

第二篇: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反思能力包括對教學設計的反思,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對課堂教學羣體行為的反思,對教學評估的反思等。

在我從事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感到我時時在經歷反思過程。以課堂教學方式的反思為例。最初,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上課內容,課堂上,我讓他們反覆地跟讀操練課文中的對話和句型,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學生們開始失去了熱情。我將自己反思的結果一點一點地運用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採用遊戲法、競賽法,設計活動課,逐步放開,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興趣盎然的課堂中來。我發現,遊戲的加入與活動的增多,非但沒有使教學進度滯後,反而因學生參與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當然,在驗證的過程中,又出現了不一而足的問題,如國小生注意力的集中時間、活動課堂的管理問題等等,但反覆的反思、對照、驗證過程中,我感到學生們體驗到了英語課堂的樂趣。

這種循環往復的反思過程帶來教師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在行動與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我應該學會做一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是每一個教師,當然也是每一個英語教師應該不斷為之努力的方向。

第三篇: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

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

我園幼兒園教師教學隊伍從年齡到專業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距,為了使反思成為每個人的習慣,幫助每位幼兒園教師教學在反思中實現自我發展,我們在管理和實踐兩個方面都採取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一、對幼兒園教師教學實施三級管理,促進不同水平幼兒園教師教學的發展

為了提高不同水平幼兒園教師教學的反思能力,我們以工作年限為基本劃分依據,對幼兒園教師教學實施三級管理。工作5年以下的為一級幼兒園教師,對她們的培養目標是“幫助她們順利勝任幼兒園教師教學崗位,成為合格幼兒園教師”;工作5~15年的為二級幼兒園教師,對她們的培養目標是“幫助她們熟練把握教育教學基本規律,正確判斷兒童發展水平,確定適應的指導策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逐漸發展為穩定的成熟型幼兒園教師”;工作在15年以上的則為三級幼兒園教師,對她們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幫助她們勇於實踐、大膽創新,不斷向研究型幼兒園教師教學方向努力”。年限的劃分只是一個相對的標準,最後由幼兒園教師教學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發展需求來選擇接受哪一級的管理,並可以在工作的實踐和適應中進行再次選擇和調整。

對幼兒園教師教學進行分級管理後,我們進一步提出,不同級別的幼兒園教師在反思時應有不同的側重,比如:

一級幼兒園教師的反思重點是“依據幼兒的表現判斷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適宜、有效,並提出改進措施(是什麼)”;

二級幼兒園教師的反思重點是“能對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較為客觀的原因分析,並提出改進措施(為什麼)”;

三級幼兒園教師的反思在二級幼兒園教師基礎上強調了“幼兒園教師通過判斷活動價值、分析幼兒行為表現,制定有效指導策略(怎麼辦)”。

我們把撰寫反思筆記納入幼兒園教師教學日常工作,這樣反思就成為幼兒園教師教學每日的必做工作,也逐漸成為幼兒園教師教學的工作習慣。同時由於不同水平的幼兒園教師教學在反思時有不同的明確的要求,有利於增強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提高了反思的實效,較好地促進了幼兒園教師教學的發展。

三級管理下提高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具體做法如下。

做法1

我們在指導一級幼兒園教師教學做反思筆記時,首先是以培訓的方式幫助幼兒園教師教學明確反思的基本格式,然後讓幼兒園教師教學用這樣的格式結合自己的工作寫反思筆記。幼兒園教師教學最初寫筆記時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不知道反思什麼,所反思的內容可供今後積累、借鑑、運用的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組織一級幼兒園教師一起討論:“到底什麼是值得積累的?反思什麼是對我們今後工作和自身發展有幫助的?”為了避免討論結果的空洞、抽象,我們會為一級幼兒園教師提供一些比較好的筆記,這樣幼兒園教師教學在發現別人優勢的過程中,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然後幼兒園教師教學再結合實踐寫。出現個別問題個別溝通,出現典型問題就集體討論。通過這樣的反覆交流和研討,一級幼兒園教師教學會逐步增強“依據幼兒表現判斷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適宜、有效”的意識和水平,並向二級幼兒園教師發展,逐漸關注“影響教育行為是否適宜的原因”,並嘗試改善。

做法2

在結合幼兒園教師實踐對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進行指導時,我們首先是從幼兒園教師教學活動計劃入手。因為我們一、二級幼兒園教師基本上是先交計劃的,這樣我們在幼兒園教師教學實施計劃之前,對幼兒園教師教學想做什麼活動、想怎麼上這個活動就能有所瞭解。有兩種情況是需要我們有目的進班指導的:一種是幼兒園教師教學的活動設計得較好、想得比較全面;一種就是計劃中問題很明顯,但幼兒園教師教學中自己意識不到、也很難講通的。不管是哪種情況,我們都要在活動結束後和幼兒園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1. 如果是前一種情況,我們交流的重點會放在和幼兒園教師教學一起挖掘活動的亮點,幫助幼兒園教師教學理解這個活動好在哪裏,並進一步探討怎樣做可以更好。2.如果是後一

種情況,我們交流的重點會放在對出現問題的分析上。由於這樣的溝通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所以幼兒園教師能比較好地認識到問題的存在。通過和幼兒園教師教學一起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可以引導幼兒園教師嘗試將研究幼兒、研究學科、研究教育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實踐中。經過這樣面對面的交流,幼兒園教師教學寫反思時就會言之有物,寫反思的過程,也就成了再思考、再提高的過程。

做法3

3. 對於水平相對較高的幼兒園教師,我們則採取團隊研究和適時引領相結合的辦法,對一個問題進行集體反思。由於大家水平接近,可以形成較為濃郁的研討氛圍,在這個氛圍之下,相互質疑,進行思維碰撞。如果出現爭執不下的情況,業務幹部會介入討論,或者請大家回到實踐中驗證到底怎麼做更合適。有了這樣一個集體反思的過程,幼兒園教師教學再自己進行反思時就會更深入,採取的措施對實際工作的幫助也會更大。

二、摸索反思的方法,為幼兒園教師教學的反思提供支持

教育家杜威曾經提出:幼兒園教師教學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對自己教育實踐中經驗、信念、知識以及自身優劣勢的分析,當你着手於分析、反思這些問題時,你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成長曆程。從某種程度上講,反思是應該從發現問題開始的。

分析幼兒園教師在反思上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問題意識不強”。所以要成為一名反思型幼兒園教師,首先就要成為善於發現問題的幼兒園教師。在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可以反映出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基於問題的反思性實踐可以引領幼兒園教師在專業發展上進行系統、深入的自我學習和提高,更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但是在現實工作中,抓不準或抓不住問題是幼兒園教師在進行反思性實踐中感到最為困惑的地方,那麼在進行反思時幼兒園教師應該如何發現或選擇問題呢?通過摸索我們認為,可以嘗試從一個目標、兩個方面、三個重點入手。

1.對目標的預期和實踐構成了反思的空間

作為幼兒園教師,無論是在有組織的教育活動中,還是在隨機教育中,他的行為都應該是富有一定教育意圖的,這也就是我們説的目標,因此以目標為引領,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反思的空間。在實施行為之前,這個目標是幼兒園教師預設的,是期望能達到的。但行為實施之後,有些時候實際結果會與預期的相吻合,也有些時候實際結果會與預期不相符。無論是哪種情況,現實與預期之間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差距,這就構成了我們反思的空間。

2.幼兒發展和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反思的兩個方面

活動後目標的達成情況可以映射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幼兒發展狀況,一個是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水平。因此以預期目標為出發點,並回歸於目標的有效實現的反思活動,可以從幼兒發展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兩個方面來進行。

在反思幼兒發展的時候,可以考慮這樣一些問題:

*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納?

*是否擁有適度的自主空間?

*是否能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幼兒園教師教學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在反思幼兒園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思考:

*研究幼兒的能力:是否瞭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

*研究學科的能力:是否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

*研究教育的能力: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結合目標的制定和對達成情況的分析展開的層層深入的反思,不僅可以引領幼兒園教師教學不斷思考如何更好進行活動設計和指導策略的制定,以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而且還引領幼兒園教師教學不斷分析自身行為的閃光點(比如創新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指導策略以及瞬間產生的教學靈感等)和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從而推動幼兒園教師教學在螺旋式反思性實踐的開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3.目標、策略和效果是反思的三個重點

反思幼兒的發展和幼兒園教師教學的專業發展只是讓我們找到了反思的方向,但無論從哪一方面展開反思都要有具體的落點。在任何教育情景中,能反映幼兒發展和幼兒園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的行為、現象很多,大致整理一下,與目標、策略和效果有關的可以涵蓋其中的絕大多數,因此,目標、策略和效果可以成為反思的三個重點。

(1)反思目標,可以考察幼兒園教師教學把握幼兒原有經驗和領域關鍵概念的水平。因此活動後對目標的反思,就是在反思幼兒園教師教學對領域關鍵概念把握和對本班幼兒的經驗水平的瞭解是否適宜、準確。而通過對目標的不斷反思,幼兒園教師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學科、研究幼兒的能力。

(2)反思策略,可以考察幼兒園教師教學對幼兒個性特徵、學習特點和對教育教學知識與技能技巧的把握及運用情況。

活動中指導策略是否適宜有效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不管如何複雜都要取決於兩方面:一個是策略的制定要符合、適合學習者的需要;另一個是幼兒園教師教學應具備將頭腦中預想的策略轉化為具體行為的能力。

做到前一點要求幼兒園教師教學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個性特徵和學習特點,特別是要關注到每個孩子是如何學習的,這是建立在日常對幼兒的觀察與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幼兒園教師教學做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個案觀察。所以站在這一層面來反思活動中的策略,我們可以做這樣的分析判斷: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認為的對幼兒的瞭解是否能真實地反映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我們的瞭解中“想當然”、“也許是”、“差不多”的成分有多少?如果我們能很明確地回答這些問題,那麼我們對幼兒的研究必然是深入而實際的。

而要做到後一點則需要幼兒園教師教學有教育學理論和教學技巧、經驗方面的支持。如果這方面的專業知識較為豐富而紮實,則可以在活動中不斷綻放“智慧的火花”,產生“教學靈感”,這些都有助於更高效地實現目標。反之,預想的策略再完美也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而已。所以通過反思在活動中實施策略的情況,將“靈感”進行及時的記錄、整理,將“失誤、不足”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有助於幼兒園教師教學對自身在活動設計、組織與

實施中反映出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分析判斷,並加以探究和剖析,從而促進自己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更上一層樓。所以反思策略的直接成效就是提高了我們研究教育的能力。

(3)反思效果,可以在對目標、策略的驗證與分析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並明確今後改進與完善的方向。

這裏的效果就是圍繞既定目標實施預期策略的實際情況,是活動結束後的第一感受,所以在反思的步驟上,對效果的反思(通俗地講就是“活動上得怎麼樣”)很容易成為反思的起點。因為通過對效果的反思,我們可以發現問題和再次感受其中的精彩,而這些都將引領我們做進一步的思考。

如果活動是成功的,我們要在反思時把活動中促使預期目標達成的策略、做法,包括閃爍着智慧光芒的隨機教育等詳略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如果活動尚有不足,則要回到前面所提及的對目標和策略的反思上,在反思中找到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並在不斷的反思性實踐中提高自身研究學科、研究幼兒和研究教育的能力。

第四篇: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

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呢?

教師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對過去的教育教學經驗的一種回憶、思索、評價的過程。它是對過去經驗的反思,同時又是做出新計劃和行動的依據,以達到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進步和提升教師專業化素質發展為目的。

二、自覺性反思的特點

第一,每位教師必須準確把握新課標理念,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的評價標準;第二,反思是一個不斷髮現、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自覺性反思應是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再實踐反覆循環的過程,最終的結果是達到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第三,自覺性反思可以是教育日誌、教育敍事、教育教學案例的形式,也可以是札記、體會、感想、啟示、教後記的形式。

三、教學反思的內容 1、反思教學態度、行為。2、反思教學策略。 3、反思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4、反思教學計劃和教學評價。

四、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

(1)寫成功之處: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5)寫"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多媒體教學的好處

1、激發興趣,加深記憶

對媒體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視等各種信息,具有很強的真實感之表現力,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而學生帶着興趣去思考和學習,求知慾會更加強烈,對所學知識的內容可以加深記憶。

2、信息量大,效果顯著。

多媒體的多種感官刺激作用有利於學生注意力的長期保持和獲取知識通過使用多媒體真正達到“小課堂,大社會”的作用。

3、活躍課堂,師生互動。

第五篇:教學反思論文-談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

談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轉)

摘要:教師的反思能力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買踐中勇於勤於善於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將會對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和專業發展起到積極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教師;反思能力;培養

1989年波斯納提出個體成民的公式為:經驗+反思=成長。他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學習應該反思,沒有反思的學習不可能深刻。”反思是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有機結合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對一個問題的思維結果進行科學慎重的批判性回顧、分析和檢查。反思就是從一個新的視點,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對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從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優化思維過程,提示(來源説明好範 文網)問題本質,探索一般規律。反思是同化、是探索、是發現、是再創造。教師的反思,是指教師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質疑,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進而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構建。教學反思是教師不斷研究、改進,優化教學行為的自我完善過程,是教師專業能力可持續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教學反思又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護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教與學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果的過程。教學反思會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理解與把握教學反思,對改進和提高教學效果有着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教學反思的內容

1.教學前反思

教學前反思是指反思各課時遇到什麼困惑,是否調整了教材,為什麼這樣調整等,其目的主要在於顯現教師的知識儲備與已有經驗。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情況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

顯然,提倡教學前反思更有利於教師對於學生的知識儲備、知識結構以及學生心理、學生情緒的把握。

2.教學中反思

教學中反思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發現了預料之外的問題”,即在備課中和教與學的方案中沒有遇到的問題,你是否及時處理這些問題並利用這些問題作為課程資源。其目的在於提出教師在多大程度上“傾聽學生”或在多大程度上關注了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和諧發展。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技術路線”運行,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做好教學中反思,教師應儘可能地記錄教學進行中的反饋現象或數據,為“教學後反思”提供第一手資料。

3.教學後反思

教學後反思是指教師課後感到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成功的地方、靈性迸發的地方、缺憾的地方,及時記錄下來。其目的在於通過教師的自我評價、自我表現和自我欣賞而形成教師的自我意識。可見,有針對性地在教學結束後進行反思,就是教師結合“教”與“學”兩個方面的教學信息反饋,對自己剛上完這節課或前幾節課教學行為及效果的分析與思考,認真分析判斷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所確定的教學目標,選擇的教學內容,採用的教學形式及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指導策略是否適宜。這種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

二、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

1.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

學校領導都應清醒地認識到,教師索養的高低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師具有較強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對教師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的培養給予高度重視,並將此項工作做為師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長遠,抓出成效來。

2.教師要堅持寫教後記

教後記是指教師在完成某一階段或某一課時教學後回顧教學過程,對教學進行加工使其系統化,重新構建教學過程,總結教學得失、感想,並昇華成經驗。教後記的形式可靈活多樣,或寫成文章或插寫在教案、課本的邊角。寫教後記應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從多個角度如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學生的興趣、教學坡度、新舊內容銜接進行分析,要善於捕捉學生學習的感受和要求,更要重視記錄師生對教學實踐理解的差異,這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關鍵。如,在上化學“氧化還原反應”一課時,在第一個班級按教材方式直接求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學生感到很困難。經過反覆思考,發現學生的學習障礙在於化合價變化與電子得失之間的過渡,為此,在第一個班級就可以修改教學方案,先求化合價升降位,後求電子得失數目。因為化合價升降總數等於電子得失或電子對偏移總數。經過修改的教學實踐,效果明顯提高,並且為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式奠定了基礎。

3.理論結合實踐,強化反思意識

教育新理論、新理念、新方法在不斷產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反思過程,並善於運用反思結果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使專業能力獲得長足的發展,這也是教師能力培養的動力和有效方式。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不斷吸收新營養,拓展新視野是對教學進行反思的理論基礎,有了不斷更新的、充實的頭腦,才會產生反思的動機和要求。

4.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發展反思能力

教育科學研究是源於教學實踐,圍繞教育教學進行的思考、探究。因此,教師只要能持久開展教育科研,就一定會產生永久性反思動力,在“反思—科研—反思—科研”的循環往復中,反思能力會逐漸提高。教師在教育科研中的研究過程,就是不斷批判、反思、修正的過程。

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勇於勤於善於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將會對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和專業發展起到積極的重要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wn11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