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新年春節每個民族過年的習俗詳解【精品多篇】

新年春節每個民族過年的習俗詳解【精品多篇】

新年春節每個民族過年的習俗詳解【精品多篇】

各民族春節習俗 篇一

A.神舞一跳十二年

提示語:萬家歡聚的除夕夜,沒有熱鬧的團圓飯,只有神祕的舞蹈和土老司(土家族的法師)的虔誠禱告。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嚎啕大哭的新生嬰兒……

關鍵詞:新生嬰兒、請神舞、百家鎖

酉陽後溪鄉,居住的全是土家族人。那裏地理位置偏僻,山路難行,去縣城要花一天時間。

因交通不便,那裏還保留着不少傳統的土家風俗。年三十夜晚跳請神舞,就是其中一種。

如果有孩子在年三十當天出生,務必請土老司來家中跳舞。以後每年除夕夜裏,都要請土老司跳舞,直到孩子滿12歲。

後溪鄉田景洪告訴記者:“土家人認為,大年三十出生的孩子,聚集了一年中所有的靈氣和煞氣,務必請土老司來跳神舞驅除煞氣。”

土老司吃飽喝足後,開始跳請神舞。孩子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由家長抱着在旁觀看。

首先,土老司要在屋裏貼上表現土家的神圖,然後頭戴“封官帽”,身穿法衣,腰間圍上8副羅裙。使用的法器有八寶銅鈴、牛角、令牌、竹卦,以及必不可少的司刀和法杖。

晚上約八時起,土老司左手拿法杖,右手拿司刀,圍着堂屋四壁不停揮舞,口中唸唸有詞,之後走出蝴蝶穿花步、燕子迴翔步、獅子撲兔步等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步伐,再配合誇張的神情和動作。

掛在土老司身上的法器隨之發出各種聲響,此起彼伏。跳了將近半小時後,土老司會端一碗清水,喝一大口,分4次分別噴在堂屋的四角,潔淨衝晦。

平日裏出生的孩子,會在孩子出生後40天,由外婆家人用自家鍋底灰,在孩子前額畫個“十”字辟邪。年三十出生的孩子,則由土老司來畫“十”字。

有的土老司在請神舞結束時,會拿司刀在孩子的小臉旁裝模做樣地比畫幾個動作,表示已經為孩子驅趕了煞氣。

[百家銀鎖保平安]

百家鎖是年三十出生的孩子最明顯的標誌。

百家鎖一般為銀製,做工精細考究,不滿12歲絕對不能夠取下。有的家庭,為防止孩子淘氣弄壞鎖頭,會在鎖頭的地方滴上蜜蠟,隨時檢查是否有損壞。

小語:可憐天下父母心!好感動!誰有紙巾,借一張先,眼淚嘩嘩狂流。

B.天人合一的品天儀式

提示語:天不亮時,老人輕手輕腳下牀,帶包東西悄悄出門。這不是驚險片,而是大巴山老人新年祭天儀式開始了。

關鍵詞:密林、漆黑、大巴山

在城口縣靠近陝西一帶的村落裏,至今保留着這樣一個風俗:大年七年級凌晨,家中老人登山祭天。

這風俗有個風雅的名字:品天。

寒冬的大巴山,山風狂嘯,天寒地凍。這是對老人意志的考驗。老人務必克服困難,到達附近的山頂。

名為品天,其實沒有複雜的動作。老人把帶來的豬頭肉、花生米、水酒等祭品擺放在一塊略微平坦的地上,然後進行最重要的儀式:冥想。

找一塊平地,雙腿盤膝坐下,順手放在膝蓋上,閉上雙眼,均勻呼吸。品天老人屏棄雜念,心頭不斷默唸家人的名字和自己想企求的事,一切OK!

品過天的老人説,長時間持續冥想姿勢,身體感覺輕盈欲飄。當整個人感覺到世界都已經不存在,連冥想的意念也不存在時,其請求被上天應允,品天圓滿成功。

最後,老人朝着日出的地平線拜3次,然後高高興興下山。

回家後,老人不能把品天是否成功告訴任何人,否則願望就不會實現。

小語:對城裏的年輕人來説,熱乎乎的暖窩最舒服(繼續睡覺,請勿打擾)!

C.比漢族早一天的年

提示語:土家人擁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年,那就是“趕年”。

關鍵詞:趕年、剩飯、大餈粑

趕年是土家人的春節,是土家族最隆重的節日,時間比漢族春節提早一天。閏年過臘月二十九,平常年過臘月二十八。

關於趕年的來歷有兩種説法。

一種是:某年,土家族先民得到敵人春節來犯的消息,便決定提前一天過年。結果在春節當天,土家先民鬥志旺盛,一舉消滅了敵人。以後這個日子約定俗成,就成了過趕年。

另一種説法是:南宋嘉定年間,有人率眾在沅江、酉陽一帶造反,土王接到朝廷聖旨,調兵前往征剿。由於時間緊迫,等不到過年,於是決定提前過年。

照老規矩,過年當天做好飯後,直到正月十五土家人只能吃剩飯。女人們當天早晨5時起牀生火做飯,把平日見不到的好吃東西,統統擺到桌席上。

忙完一天後,全家人圍坐在火爐邊,吃着香甜的餈粑,喝着醉人的米酒,嘗着美味的土家臘肉,其樂融融。火爐中的火焰騰起老高,照得每個人的臉紅彤彤的,土家人就這樣迎之後新年的到來。

小語:熱鬧歡騰的土家新年讓記者動心不已,好想回家,好想過個熱鬧的新年!

D.拜年就拜豬圈門

提示語:怎樣連豬圈門都要拜,你相信嗎?

關鍵詞:祭品、豬圈門、有頭有尾

居住在渝東門户的巫山人,在新年用“拜豬圈門”這一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來年的期望。

廟宇鎮原名大廟,地處長江之南,距巫山縣城約120公里。年過60的當地人趙本林給我們講述了“拜豬圈門”的春節民俗。

每年除夕一大早,老趙起牀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豬圈打掃乾淨,然後給圈門神準備好祭品。祭品十分奇特,是一個嘴裏塞着豬尾巴的臘豬頭,意味着家人在新年裏有頭有尾。

拜圈門神時,一家之主的老趙端着豬頭走在最前面,愛人緊跟其後。夫妻兩人站在約距豬圈門兩米處。老趙將3根香燭插在豬圈門上,在圈門邊放置的火盆內燒上一疊紙錢。鞭炮頓時響起,把圈裏的豬嚇得直哆嗦。

此刻,老趙雙手端盤置胸前,頭向豬圈門拜3下,然後把盤子放在圈門上,嘴裏唸叨一些吉利話,預祝來年家畜興旺。大人敬拜時,孩子們通常跟在老趙身後嬉戲,盯着豬頭笑個不停,不時説上一句“好臭哦”。

儀式完成後,把臘豬頭丟入鍋中煮熟,一家人高興地吃着豬頭過新年。

小語:拜豬又吃豬,嘻嘻,人類的心理活動真是難以理解!

E.拜年只拜丈母孃

提示語:不是重女輕男,絕非性別歧視。

關鍵詞:七年級、丈母孃、視而不見

正月七年級是土家媳婦回孃家的日子,女婿務必陪同,這是渝東南土家族風俗。

若是雙方還沒結婚,男方也能夠要求到女方家拜年。這時的女方可要思考仔細,要是同意了男方的要求,就等於同意嫁給對方。

到丈母孃家拜年,土家女婿十分慎重。土家人不喜歡攀比,但有兩件禮物是女婿上門時必帶的:一個女婿親手舂的6公斤重的大餈粑,還有一個完整的豬頭。餈粑和豬頭代表女婿的孝心,以及要好好對待妻子的承諾。

迎接小兩口的,除了老丈人能夠是家裏的任何人。老丈人不僅僅不會出來迎接,就算在家中見到女婿,也會視而不見。女婿不理睬老丈人,才表示對女方孃家的尊重。

女婿進門,首先要把大餈粑和臘豬頭交給丈母孃,然後同妻子一齊給丈母孃磕頭拜年。丈母孃先讓小兩口喝茶,然後會遞給女婿一雙自己親手做的鞋子,表示回禮。

這雙鞋子大有學問。要是鞋子做工精細,質地考究,就表示丈母孃對這個女婿十分滿意。要是鞋子大小不一,做工不精緻,則表示丈母孃對女婿有意見。女婿就要暗自加油了。

這種土家風俗在渝東南只有少數村落還有保留。

小語:唉,這年頭,毛腳女婿不易當啊!

F.團年吃“叫飯”

提示語:在梁平縣,春節團年吃“叫飯”是傳統。你明白什麼是叫飯,又該怎樣叫嗎?

關鍵詞:團圓、叫飯、祭祀

梁平縣袁驛鎮多湖廣移民後裔,每到除夕,大家會到本族的長輩家中吃團年飯。吃飯前得“叫飯”,這是後人對故世先輩的一種朝拜和祭祀。

吃團年飯前,屋外首先燃放鞭炮,家族成員全體起立,不準大聲喧譁。

一家之長先倒半碗烈酒,再親手盛幾碗米飯,再把筷子分發碗邊,緊之後高呼先輩們的名字,如“請姥姥用飯,請家爺用飯”。此刻,長輩們原本微紅的眼圈會悄然落下思念之淚。一屋人也會跟着主人輕聲叫上數聲,表達對親人的懷念,整個過程約三兩分鐘。

叫飯中,邊角處還司職一人專給先人燒紙錢,邊燒邊念先人的名字,通知先人查收“過年錢”。

呼喚名號之後,一家之長手捧酒碗,彎下腰身,將酒輕輕撒在地上,之後將起先舀入碗中的飯倒回鍋中後,一家人開始動筷享用這頓豐盛的團年飯。

年是年年過,飯是年年叫,這祖宗傳下的規矩,誰也改變不了。享受現代生活快樂的同時不能數典忘祖,叫飯也是中國團年飯的一大特色。

小語:祖先們英靈有知的話,必須會和子孫們同樂。

各民族春節習俗 篇二

農曆正月初五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飯。正月初七日稱“人日”、“人勝節”,或曰“七元”。春節期間,北京人愛逛廟會,大鐘寺廟能夠敲永樂大鐘,白雲觀廟會能夠摸石猴、打金錢眼,廠甸廟會可飽覽古玩、字畫、字帖、珠寶、翡翠等稀奇玩意兒和高蹺、太平鼓、小車會、五虎棍等花會表演。

上海

臘月廿四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慶新年由此拉開序幕。臘月廿五為諸神下界之日。

按傳統,各家各户裏裏外外撣塵掃除。廿六至廿九,家家户户開始磨粉、包湯圓、制年糕,準備新的衣帽鞋,並且買春聯、年畫和“門神”。除夕之夜,各家長幼齊集户內,在燈火下團坐一齊同吃年夜飯,故名“閤家歡”。年夜飯後,圍爐守歲。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然後少幼齊向家長拜年,家長向小孩散給年前已準備好的壓歲錢。

台灣

稱除夕為“二九暝”、“三十暝”,依農曆十二月的大小而別。“暝”即歲暮之意。

天色未晚之前,家家準備供品,像甜橘、甜米果(年糕)、“春飯(盛得尖尖的米飯上插上剪紙的春字)”、“壓歲錢”等。還在大門後面豎放兩根連須帶葉的甘蔗,叫“長年蔗”。吃年夜飯“圍爐”時,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爐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爐上貼有紅紙書寫的“春”和“福”字。年夜飯過後便是守歲。進入七年級,人們就集合老少,用紅白米糕來敬祀神明,祭拜公媽(即祖公祖婆),然後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香港

除夕,家家户户在一齊吃團年飯。團年飯的多數菜名都內含吉利的意思。

吃過團年飯後,人們通常會到年宵市場去逛花市。大年七年級,人們開始正式慶祝新年,貼春聯(揮春)、年畫,舞龍,舞獅等,還會走親友拜年。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

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過年從臘月二十八開始。除夕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敍舊聊天;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花開富貴,兆示着新年的完美前程。春節(大年七年級)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以示吉利。“利市”就是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利市”。澳門人把大年八年級叫作“開年”,要吃“開年”飯,必備髮菜、生菜、鯉魚,意在取其生財利路。(《人民日報海外版》)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完美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資料,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完美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完美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期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資料已不僅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完美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構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齊,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盼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之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這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能夠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能夠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此刻,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温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齊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之後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之後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能夠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能夠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此刻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齊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資料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十分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齊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黎族 篇三

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户户都要宰豬殺雞,擺上豐盛的佳餚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七年級、八年級、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獵物時,先將全部獵物的一半發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婦可分得兩分,過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各民族春節習俗 篇四

漢族——大年七年級,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滿族——年節將近時,家家打掃庭院,貼窗花、對聯和福字。臘月三十,家家豎起六米多高的燈籠杆,從七年級到十六,天天紅燈高掛。年三十包餃子,講究褶子多為好,子時煮餃子,有的裏邊包上銅錢,吃到者有好運。春節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為辭舊歲;年七年級再拜一次,為迎新春。春節前還要舉行跳馬跳駱駝等比賽。正月十五還有鬧燈會。

朝鮮族——家家户户貼春聯,做各式豐盛飯菜,吃“八寶飯”,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彈伽倻琴,吹洞簫。七年級天亮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給長輩拜年。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伴着長鼓,筒簫、嗩吶載歌載舞。

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着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七年級,着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齊跳轉圈羣眾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七年級,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繡有云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蒙古族——五更吃餃子、放鞭炮與漢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閤家團圓。七年級凌晨晚輩向長輩敬“辭歲酒”,然後青年男女跨上梭馬,騎串蒙古包,先給長輩們叩頭祝願,之後喝酒跳舞,隨後串包男女還利用這一機會廷行賽馬比賽。

納西族——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並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燈會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説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繡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舉行盛大的“跳神會”,人們戴上假面具載歌載舞,以示除舊迎新,祛邪降福。

苗族——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期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彝族——春節期間集會跳“阿細跳月”,有些村寨年七年級取水做飯都由男子承擔,讓婦女休息,以而對她們勞累一年的慰問。

白族——白族人民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除夕歲守夜。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結伴遊覽名勝古蹟,或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

壯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終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間習慣包粽子過春節。節日期間還要組織豐富多采的民族文體活動慶祝,唱“採茶”、舞獅龍、跳打扁擔舞、鬧鑼、打陀螺、賽球、演地方戲等。

京族——七年級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七年級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裏揹回“吉祥水”。認為七年級的新水能夠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東鄉族——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種油炸麪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鄂温克族——正月七年級,互相拜年,個性是對自己的長輩和親戚務必在七年級那天去磕頭拜年。在年七年級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個較大的房子裏盡情地快樂,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這個娛樂晚會,由婦女們先開始跳或唱,之後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來。

達斡爾族——正月七年級,天亮起來,婦女準備早餐,男人燒香拜天拜地拜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賜太平豐年,拜完神,向長輩敬酒叩頭理解老人的祝詞。吃完水餃,穿起新衣服,近親男女聚集在一齊,由長輩年老者帶領,按輩份高低進行各種娛樂活動。

哈尼族——除夕婦女忙着做餈粑,小夥子上山砍竹子,搭鞦韆架。不論男女老少,春節裏都喜歡盪鞦韆。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圍坐在火塘旁,整夜守歲。大年七年級天剛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奔向河邊去挑水,誰最先挑回頭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預兆豐年。

瑤族——節日期間,人們聚在一齊,觀看風趣別緻的“耕作戲”。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農夫,一人扮擴鋤農民,三人邊舞邊歌,表示慶農業豐收;青年男女則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唱山歌,尋找意中人。

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七年級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繡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至十五,是雲南拉祜族的“擴塔”節(拉祜語為春節)。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徵太陽、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七年級至初四,青年男女爭先恐後跑到泉邊,迎接象徵純潔、幸福的新水,以先得為快。同時,帶着禮品走村串寨、訪親問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1m7r5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