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動物科學研究方向(精品多篇)

動物科學研究方向(精品多篇)

動物科學研究方向(精品多篇)

動物科學研究 篇一

1.1實驗動物科學的概念

實驗動物科學(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是以實驗動物資源研究、質量控制和利用實驗動物進行科學實驗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在《學科分類與代碼標準》(GB/T13745-1992)中,與實驗動物科學有關的學科分別是“實驗動物學”、“醫學實驗動物學”、“比較病理學”等,分別歸屬於動物學和基礎醫學等。實驗動物科學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現在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的基礎科學,它是融合生物學、動物學、獸醫學和醫學等科學,並引用了其它自然科學的成就發展起來的。因此這門科學是綜合性的,它所涉及到的知識面很廣泛,不僅要以生物學、醫學、藥學、獸醫學、畜牧學等為對象,以遺傳學、育種學、病理學、生理學、營養學、微生物學等為基礎,還要引用機械工程學、環境衞生學、建築學等科學,對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方法進行開發和研究。簡言之,實驗動物科學是以生物特性、飼養繁殖、遺傳育種、質量控制、疾病防治和開發應用的科學。

1.2實驗動物科學的研究內容

實驗動物學(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是以實驗動物為主要研究對象,並將培育的實驗動物應用於生命科學等研究領域的一門綜合性基礎學科。概括地講,實驗動物學包括了實驗動物繁育和實驗動物應用兩部分內容。前者主要圍繞實驗動物種質培育和保存、生物學特性、生活環境、飼養繁殖與管理、質量控制、野生動物及家畜禽的實驗動物化等開展有關研究,使實驗動物品種、品系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最終達到規範化和標準化的要求。後者主要以各學科的研究目的為目標,研究實驗動物的選擇、動物實驗的設計、試驗方法與技術、動物模型的製造、影響動物實驗結果各因素的控制以及在試驗中實驗動物反應的觀察和結果外延分析等,以保證科研教學活動中動物實驗的質量。實驗動物學研究範疇包括實驗動物生物學、實驗動物環境生態學、實驗動物遺傳學、實驗動物營養學、實驗動物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實驗動物醫學、比較醫學、動物實驗技術、實驗動物福利、動物實驗倫理學、動物實驗替代方法學等內容。隨着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實驗動物科學與生命科學、醫學、藥學、製藥工業、化學工業、航空航天、環境保護、生物安全、生態保護等許多學科和行業結合越來越密切,已經起到舉足輕重的支撐作用。

1.3實驗動物科學的地位與作用

實驗動物是“活的精密儀器和試劑”,是生命科學、醫學和藥學等諸多領域的科技支撐條件,是四大科技支撐條件中最不可控的條件。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和世界經濟科技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設備、試劑、信息已不是科學研究的制約因素,而實驗動物已成為生命科學、醫學、藥學等領域影響研究課題的確立和研究成果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直接將許多領域的研究引入新的境地。近交系動物的培育為遺傳學研究、育種學研究和免疫學等研究開闢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手段。免疫缺陷動物的成功培育對於器官移植、組織細胞移植、腫瘤學研究、免疫學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基因工程動物使功能基因組學研究迅速發展,生物反應器和人工改造動物成為可能,為比較醫學提供了研究基礎,也成為揭示生命科學本質和了解病理機制的重要途徑。

1.3.1實驗動物科學是生命科學進步的基石

實驗動物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生命科學研究的支撐,也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生命科學的進步離不開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實驗動物科學已經融入到許多前沿科學中,例如,利用基因工程動物進行功能基因組研究;研究新藥的靶基因、靶器官、作用機理和毒性作用,通過轉基因技術研製現代醫藥工業的生物反應器等,通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動物模型,研究傳播途徑、傳播規律,研究發病機制,研究預防、治療措施,藥物疫苗的創制與開發等。

1.3.2實驗動物科學對於人類健康和醫藥學的進步起着關鍵性作用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醫藥學研究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撐,尤其是與醫學的進一步融合,比較醫學和轉化醫學的發展和崛起,實驗動物科學對於生命基本規律和機理的闡明,對於人類疾病的發病機理、治療、藥物研發所起的作用越來越不可或缺。

1.3.3普及實驗動物科學知識

實驗動物科技已成為保障現代科學實驗研究的重要支撐條件。所以,普及實驗動物科學知識,宣傳我國實驗動物科技成就,管理法制化、質量標準化、技術規範化行業特色,以及實驗動物倫理、福利和替代研究進展,引導公眾科學認識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感受先進科學技術帶給人類的福祉。支持和促進實驗動物學發展,營造和諧、創新、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環境。

總之,實驗動物科學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或單位科學研究水平的重要標誌,也與人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不僅僅是科學家的責任與義務,也是政府和全社會的責任與義務。

2 實驗動物學科特點、發展動態、發展模式

2.1實驗動物學科特點

實驗動物是一種遺傳限定動物,是根據科學研究需要在實驗室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人工馴養、繁殖和科學培育獲得的動物。實驗動物來源於野生動物、經濟動物、觀賞動物,又不同於野生動物、經濟動物、觀賞動物等“實驗用動物”,它既具有野生動物的共性,同時又有生物學特性明確、遺傳背景清楚、表型均一、對刺激敏感性和反應性一致的特點。這些自身特點有利於僅用於少量動物就能獲得精確、可靠的動物實驗結果,並具有良好的可重複性,因而廣泛用於生物學、醫學及藥學科研與教學。

實驗動物能複製多種疾病的模型。由於人類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十分複雜。要揭示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不可能完全在人身上進行,以人為實驗對象在道義上和法學上往往受到種種限制。人類的疾病均可利用現代醫學實驗技術通過實驗動物複製和模擬出相應的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用實驗動物模擬人類疾病過程,觀察藥物及其他各種因素對生物體機能、形態及遺傳學的影響,既方便、有效、可比性高,又易於管理和操作。

實驗動物作為生命科學研究的基礎和重要支撐條件,它的重要性隨着生命科學的飛速發展愈來愈得到充分的體現。可以説實驗動物科技發展水平在某些領域的研究中,已經成為關鍵性的制約因素。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和水平的提高不斷地將生命科學研究推向更高的層次,同時,生命科學的發展也給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創造出更為廣泛的發展空間。在一定意義上,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水平,代表着一個國家或地區生命科學的發展水平。

2.2國內外實驗動物學科發展動態

2.2.1發達國家實驗動物學科發展動態

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如美、英、德、法、澳、日等國,對實物動物高度重視,均已實現實驗動物生產的標準化、社會化和商品化。他們有完整的組織管理機構,其管理已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目前,國際實驗動物界共同關心的問題是圍繞對動物福利的關注和滿足科學研究對高質量的實驗動物的需求兩個方面。各國也相繼制定了各種有關的法律法規。對實驗動物的飼養管理與使用提出一系列規範化要求。

發達國家以美、歐、日本為代表,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經歷了幾十年的積累,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學科體系,在科學研究、資源建設、技術平台建設、科學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發展。基本現狀是:常用實驗動物及相關產品的生產供應商品化、社會化,標準化質量管理行業化,實驗動物保種和新資源開發政府資助的公益化,科學研究資助力度加大化,動物實驗技術規範化。尤其在科學研究、保種育種和新資源開發方面,政府投入力度非常大,有利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研究的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

2.2.2國內實驗動物學科發展動態

為加快我國實驗動物學科的發展,1988年,我國頒佈《實驗動物管理條例》,在此之後陸續頒佈了10條配套法規,規範了實驗動物管理、許可證制度、種質中心、質量檢測網絡和動物福利等方面。各省、市、自治區也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法規和規章制度。已經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實驗動物法制化、規範化管理體制。

為保障實驗動物質量,國家資助基本建成了包括啃齒類、實驗犬、兔、禽類、小型豬和實驗靈長類的國家動物種子中心和種植資源基地網絡。成立了國家省市兩級實驗動物質量檢測體系。已經形成低等級小動物使用量不斷減少,SPF級、基因工程動物和疾病動物模型使用量不斷增加的局面。調查發現,我國實驗動物生產量已達到1900萬隻的規模,使用量也高達1600萬隻,高於歐盟25國的總和――1210萬隻,成為實驗動物生產和使用大國。國內機構從原來單一的生產逐步向多元化發展,最直接地參與動物實驗服務和拓展業務轉向其他相關產品和業務。

2.2.3福建省實驗動物學科發展動態

我省實驗動物科技工作起步較早,在1993年就提出並實施省實驗動物公共實驗室建設計劃。近年來,福建省科技廳先後資助建立了4個實驗動物科技平台。動物實驗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我省在實驗動物工作在法制化管理、質量控制、資源建設和人才教育與培訓等諸多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實驗動物科學學科體系基本建立。

(1)實驗動物管理體系現狀。1988年頒佈的《實驗動物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科委主管全國實驗動物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管理部門主管本地區的實驗動物工作,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負責管理本部門的實驗動物工作。按照職能分工,福建省科技廳主管全省實驗動物工作,負責制定實驗動物科技發展規劃,印製、發放和管理實驗動物許可證,以科技項目經費支持實驗動物科學研究。1991年成立的福建省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省動管會”)由省科技廳等有關政府職能部門領導及專家組成,省動管會主要是宏觀上對實驗動物科技領域依法實施科學管理的執行機構。近年來,我省強化了實驗動物法制化管理,調整了省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成員,頒發了《福建省實驗動物許可證驗收細則(修訂)》、印發《福建省實驗動物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文件,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組織機構管理體系、政策法規體系和質量保障體系。

(2)構建了實驗動物技術服務平台。近5年來,省科技廳採取“科學規劃、統籌協調、激勵共享、分期實施、滾動支持”的方式,累計資助1 500萬元,先後建立了福建醫科大學鼠類動物實驗技術服務平台、福建中醫藥大學兔類動物實驗技術服務平台、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科研所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技術服務平台和廈門大學轉基因與基因敲除小鼠培育與研究共用技術服務平台。

(3)實行實驗動物許可證制度及從業人員崗位資格認可證制度。實驗動物許可證經審核合格由省科技廳發放認定,從業人員崗位資格認可證經培訓考核合格由省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放認定,“十一五”期間,累計培訓學員1 000餘人次,有效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實驗動物設施內環境指標檢測報告由省實驗動物質量檢測中心出具(該中心於1996年通過福建省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2001年被國家科技部認證為省級實驗動物環境檢測機構)。

(4)實驗動物設施建設和資源發展迅速。截至2012年6月,全省飼育、使用實驗動物的單位近50家,其中有34家取得實驗動物許可證,生產使用實驗動物達10餘個品種品系,2011年動物的使用量約12萬隻,生產量約4萬隻,其中實驗大小鼠用量佔85%。全省共有實驗動物設施12000m2,通過許可證評審並能正常開展工作的屏障系統以上級別實驗動物設施6000m2。其中,福建中醫藥大學清潔級及SPF級動物實驗設施達2100m2;福建醫科大學已建成並通過驗收的實驗動物設施3000多m2,特別是正在施工的1200m2的GLP實驗大樓,將為我省新藥臨牀前安全性評價創造了條件;福州總醫院1800m2和廈門大學6000m2的實驗動物中心大樓已經建成。近期擬提交驗收。這些都將為我省實驗動物的科研及實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5)建立福建實驗動物信息網。經過多年的努力,建立了福建實驗動物信息網,實現全省實驗動物信息資源的整合;並通過與中國實驗動物信息網、福建科技信息網和實驗動物許可證管理系統的鏈接,實現信息共享。目前,實驗動物信息網調研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寶貴的資料,可為用户提供信息瀏覽、產品搜索和信息等服務,信息量包括政策法規、國家標準、許可證專欄、學習園地、知識之窗等12個欄目,現有信息已達20000餘條。

(6)充分發揮實驗動物學會的作用。我省於1993年成立省級實驗動物學會,業務主管部門為福建省科協。實驗動物學會作為一個羣眾性的團體組織,充分發揮學會的專家團隊作用,解決了我省專門從事實驗動物科學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的問題,極大地發揮學會在學術交流、科學普及、科技諮詢等方面的作用。

(7)實驗動物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據不完全統計,近5年我省實驗動物科學獲國家、省級科研項目(課題)12項,科研經費700萬元,發表SCI論文10篇,核心期刊論文30餘篇;其中,福建省科學技術廳和廈門大學聯合創立的“福建省轉基因與基因敲除小鼠培育與研究共用技術服務平台”繼之前在省內率先成功完成了多個轉基因小鼠品系的創建之後,最近又成功構建了福建省首例基因敲除小鼠,該項目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2.3國內外實驗動物學科發展模式

2.3.1發達國家實驗動物學科發展模式

發達國家的實驗動物在市場經濟制約下,已經成為專業化商品,並形成了實驗動物產業,這一產業以實驗動物的生產供應為主體,同時也包括相關產品如飼料、墊料、籠具、儀器設備及工程設施的商品化、社會化和產業化。這種在市場競爭下所形成的商品化生產供應和社會化服務的發展模式適應市場經濟發展,也是我們發展實驗動物科技可以借鑑的模式之一。

在美國,生物科學課題投資的40%涉及實驗動物,而60%的生物學科研課題需要實驗動物,國家衞生署每年用於實驗動物的經費是4億美元,全美有1300個有關實驗動物科技工作的生產與研究單位。美國NIH實驗動物資源中心和傑克遜實驗室,是世界上最大的遺傳保種和遺傳研究中心,僅NIH實驗動物資源中心就維持着250種近交系大小鼠。創立於40年代的美國查理士河公司的產品約佔美國實驗動物市場60%的份額,歐洲市場80%的份額。該公司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從一間車庫開始,發展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實驗動物供應商,在1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獨資和合資的分公司。

歐洲國家已建立全國性的、現代化的實驗動物中心、研究中心及輔助用品的生產公司。而在上世紀50年代建立的英國實驗動物中心和法國實驗動物中心在70年代相繼關閉,德國實驗動物中心在經過嚴格審查後才得以保留。在歐洲產生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這些機構的發展方向沒能針對實驗動物自身學科發展要求運轉,偏離了對實驗動物學科自身的研究,同時也偏離了市場經濟的軌道,已經不再從事實驗動物的研究。

日本於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有計劃地在各個國立研究機構和大學建立現代化的動物實驗設施,並且很快實現實驗動物的商品化、標準化。2000年5月建成的日本熊本大學動物資源開發研究中心保存有已育成的與人類疾病相近似的病理動物模型417種。在實驗動物的生產、培育方面,日本在國際上佔有明顯優勢。全國專門生產實驗動物的公司有50多個,大小鼠每年使用數為1560萬隻,但40%的實驗動物仍需要從美國進口。

2.3.2國內實驗動物學科發展模式

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的實驗動物科技工作取得長足的進步。目前我國大約有300多家有一定規模的實驗動物生產單位,每年生產實驗動物達1900萬隻,大小鼠品系50多個,其中SPF級動物產量佔年產量的5%~8%,並逐年增加,在數量上基本滿足科研需要。已經建立了國家齧齒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國家實驗動物質量檢測中心和國家實驗動物質量檢測網絡。各省市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提出並建立適合實際的發展模式,已形成了地區性生產基地,開始向生產規模化、供應社會化方向發展。

(1)實驗動物技術服務平台建設。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實驗動物科技平台建設速度很快,已逐步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國家層面為加快實驗動物標準化、規範化,全面提升我國實驗動物整體水平,建立實驗動物平台為全社會提供資源和技術服務支撐,初步建成的實驗動物平台包括實驗動物信息平台、實驗動物遺傳資源共享平台、實驗動物種質資源的保存與共享平台、實驗動物公共服務平台、靈長類GLP動物實驗平台和比較醫學技術共享平台。按照國家建立技術服務平台的要求,全國已有17個省(市、區)從本地實際需求出發立項建設實驗動物平台,突出為本地產業和企業發展提供服務,突出為本地科技活動的中下游提供支撐,突出區域特色和優勢。

(2)中外合資模式。上海西普爾一必凱實驗動物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10月,繫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與英國B&K環球有限公司合資的國內首家生產高質量實驗動物的企業。主要從事大小鼠、犬、兔、獼猴等實驗動物的繁育生產及全價顆粒飼料的生產,並向社會提供技術諮詢服務。該公司每年向社會提供大小鼠達30萬隻和部分兔、犬、猴等標準化實驗動物,並向國外出口,為探索中外合資模式發展我國實驗動物產業積累了經驗。

2.3.3福建省實驗動物學科發展模式

《實驗動物管理條例》頒佈後,福建省科技廳於1 990年提出並實施實驗動物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通過重點實驗室建設承擔全省實驗動物生產供應、檢測和培訓的發展模式,以期實現到2000年四大實驗動物重點實驗室聯手建成能承擔風險,有一定社會和經濟效益、自負盈虧、全方位開放,全省性實驗動物生產、供應、科研一體化的企業集團。該發展模式預期目標未能實現,但仍為我省實驗動物事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為落實福建省“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規範科技創新平台建設與管理,促進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共享,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良好條件,福建省科技廳採用“科學規劃、統籌協調、激勵共享、分期實施、滾動支持”的管理方式,先後扶持建立了鼠類、兔類、非人靈長類和轉基因與基因敲除小鼠培育與研究共用四個技術服務平台。通過法律地位確立、政策法規確定和管理辦法制定三個要素的有機組合,推動資源整合,促進實驗動物生產、使用和研究、開發的有機結合。實踐證明,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法規制定、政策引導、監督管理和財政的資金扶持和培育。

3 福建省實驗動物學科發展趨勢預測

3.1實驗動物的管理走向法制化

實驗動物管理的法制化是推進依法行政的需要。按照《許可法》的要求,完善實驗動物的法制化才能為在我省範圍內實施實驗動物管理行政許可提供法律支撐,這是加強生物安全和社會安全的需要,也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通過實驗動物的法制化可以有效促進實驗動物產業化和生物技術產業發展。

3.2實驗動物種質資源擴大和質量提高

我國自1997年開始,在實驗動物種子資源的保存和利用方面投入大量的資金,設立了國家齧齒類實驗動物種子中心和分中心,已經初步建立了種子網絡體系。用於科研的實驗動物種類,從齧齒類、兔、犬到實驗非人靈長類動物不斷擴大。實驗動物使用總量下降,高質量實驗動物使用量增加,實驗動物品種、品系增加,用於科研方面的齧齒類普及清潔級,部分實驗室將使用悉生動物和無菌動物。

3.3實驗動物福利

動物實驗替代方法的3R理論已被愈來愈多的科學家所接受,並在實際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推動生命科學以及相關學科研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索能夠達到相同目的或獲得相同結果的動物實驗替代方法是今後我省實驗動物工作的發展趨勢。

3.4實驗動物標準化建設

實驗動物標準化建設是實驗動物科學發展的重點,質量管理是實驗動物管理的核心。我國通過立法,實施實驗動物的許可證制度和統一的國家技術標準,提高了實驗動物的質量,保證了人員安全,也保護了動物福利,推動了實驗動物學科的快速發展,但是,伴隨着生命科學發展,實驗動物標準化管理體系不健全等深層次的問題仍然存在,迫切需要加以系統研究和完善。

4 福建省實驗動物學科面臨的挑戰

21世紀,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對生命科學、醫藥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實驗動物學的發展提出了挑戰,當前我省實驗動物體系存在品種資源短缺、創新能力不足、政策法規和質量標準體系不健全、保障體系薄弱、共享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問題。

4.1實驗動物資源不能完全滿足科學研究的需要

我省常用實驗動物品種品系單一,規模偏小,有時需要從外省引進,實驗動物資源不能完全滿足科學研究的需要。

4.2實驗動物標準化管理存在漏洞

實驗動物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個別單位存在有法不依、有標準不遵守現象。實驗動物福利倫理認識程度低,缺乏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規範和機制。

4.3實驗動物及其相關產品產業化、商品化、市場化程度低

符合質量要求的常用實驗動物及相關產品的生產供應不足,缺少政府的扶持和資助,難以保持,更不能形成產業化局面。

4.4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匱乏

具有一定實驗動物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是保證實驗動物科技工作質量的先決條件和基本保證。雖我省實驗動物從業人員逐年增加,由於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和缺乏專業系統教育,省內符合第一任職要求的實驗動物科技工作者少,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有必要集中省內優勢技術力量和資源,建立健全系統而科學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實驗動物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5 福建省實驗動物科技面臨的機遇

5.1時代機遇

隨着比較醫學和轉化醫學的發展和崛起,作為生命科學、醫學研究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撐的實驗動物科學,對於人類疾病的發病機理、治療、藥物研發所起的作用越來越不可或缺。發達國家大型實驗動物資源匱乏、動物實驗成本高、動物保護主義運動影響以及動物福利和倫理學的要求,動物實驗特別是大型實驗動物臨牀前研究呈現出向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轉移的顯著趨勢,為我國承接國際醫藥動物實驗業務帶來了機遇。

5.2政策機遇

目前,科技部正在努力打造科研基礎平台,加強科研基礎條件建設,以滿足科技創新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宗旨,加強我國實驗材料資源的收集、搶救、整理、整合、保存,根據實驗材料的描述標準和規範,實現實驗材料的數據化,建立E平台,實現實驗材料資源的信息共享和實物共享。我國科技規劃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建立以國家實驗動物種質資源中心為核心、20~30個功能獨特的實驗動物種源單位共同形成的結構完整、功能齊全、技術先進並與國際接軌的中國實驗動物種質資源網絡平台。在保證實驗動物質量和實驗動物品種(系)與類型多樣性的基礎上,實現實驗動物種質資源共享。這無疑是實驗動物科學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5.3產業機遇

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實驗動物科學發展提供了機遇。在發達國家,人口、健康和醫藥衞生高新技術發展迅速,其產業規模和產值迅猛增長。我國生物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國家“863”計劃、科技“攻關”計劃都將生物技術列入重點支持領域。而醫藥、生物技術日新月異,對實驗動物科學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福建省實驗動物科學發展思路和目標

6.1發展思路

以提高我省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醫藥技術產業發展為目標,以實驗動物技術服務平台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實驗動物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加大實驗動物科研及質量監控力度,完善法制建設,努力培育我省實驗動物產業,走出既符合國情,又有福建特色的實驗動物科技發展道路,為我省生命科學發展提供保障。

6.2發展目標

(1)到2015年,建立能生產並滿足全省大動物和常用清潔級以上實驗大小鼠需求量的供應體系。合格實驗動物生產量達10萬隻,其中清潔級以上實驗大小鼠8萬隻,普通級實驗兔1萬隻,實驗用猴和實驗比格犬3000只。建成能滿足我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需求的動物實驗技術服務和信息服務平台,基本實現實驗動物保種、繁殖、生產、供應與使用的標準化和社會化,為我省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條件保障。

(2)實驗動物質量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實驗動物質量檢測體系進一步完善,實驗動物質量檢測的快速診斷技術及其應急系統基本建立;基本形成實驗動物檢測、自檢和抽檢相結合的質量檢測體系。

(3)實驗動物科研水平顯著提高。閩台實驗動物科技創新暨轉基因培育與研究技術服務合作基地的建立,轉基因培育與研究共用技術、保種與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到2015年底,基因工程小鼠達300種,開展轉基因大鼠或轉基因豬等轉基因大動物的創建與研發;福建黃兔人工種羣的生物淨化暨實驗動物化研究及應用取得實質性進展。

7 福建省實驗動物科學發展的戰略任務

7.1實驗動物法制化管理體系的完善

法規制度體系建設。爭取在2013年將《福建省實驗動物管理辦法》列入省政府立法計劃項目,“十二五”期間完成省政府立法並實施;同時完善和修訂相關管理制度並實施。

法制化管理體系的建設。充實和調整福建省實驗動物專家組,真正發揮專家組在我省開展實驗動物發展研究、為我省實驗動物法制化管理和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等方面的指導和諮詢作用。

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在現有的福建實驗動物信息網頁上增加實驗動物學會活動窗口,加強實驗動物信息網後台管理建立實驗動物信息網的專業信息平台,加大實驗動物科技宣傳力度,使社會各方全面、準確地理解和執行國家實驗動物管理條例。

實施應急反應體系。為控制實驗動物疫病的發生和傳播,保證實驗動物質量及其動物實驗結果的準確可靠,建立和完善與相關部門聯動機制,制定和重大實驗動物疫病控制應急預案,形成全省性的重大動物疫病控制應急體系,保證和促進實驗動物持續健康發展。

7.2加強行政執法管理力度

在科技計劃立項、成果管理活動中加強有關實驗動物質量和動物實驗條件的審核,強化監督管理,切實有效地發揮其職能。應用不合格實驗動物或未取得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進行的科學實驗、檢定,其實驗、檢定結果無效,科研項目不予以立項。

加大實驗動物質量管理力度,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省實驗動物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建立實驗動物質量抽查和報告制度。全面推行實驗動物許可證制度,嚴禁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或不合格的動物進入流通渠道。

加強本省行政區域內實驗動物行政執法工作力度,建議設立實驗動物質量監督員、實驗動物信用管理、實驗動物質量通報和信息公開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7.3健全實驗動物質量保障體系

7.3.1規範實驗動物質量檢測管理。省實驗動物質量檢測中心必須進一步規範質檢工作,加強實驗動物監測與管理,嚴格執行許可證制度,開展實驗動物質量檢測新項目、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

7.3.2全面實施實驗動物國家新標準。為保證對新版標準的貫徹實施,應開展實驗動物國家新標準宣貫會,全新解讀新版國家標準內容和標準編制中規範性技術要素的確定,推動實驗動物質量的提高及動物實驗技術的創新和發展,以滿足實驗與科研工作的需要。

7.3.3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我省缺乏掌握實驗動物科技管理技術的高端人才和複合型人才;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專業化水平和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必須進一步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水準和業務技能,建立技術力量雄厚、人才結構合理的創新團隊,為我省實驗動物科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7.4實驗動物技術服務平台建設

7.4.1建立閩台實驗動物科技創新暨轉基因培育與研究技術服務合作基地。隨着海峽兩岸整體經濟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提升,生物技術領域和產業領域等也將逐步提出對轉基因/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動物的需求。所以,開展轉基因培育與研究共用技術、保種與生產,供應生命科學研究所需要的特種實驗動物、以滿足實驗動物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需要。

7.4.2建立開放系統動物實驗技術服務基地。隨着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省內對大動物實驗的需求將逐年增加,所以,開展大動物(犬、豬、羊)動物實驗技術服務、動物實驗技術培訓、實驗動物共享數據庫、實驗動物設備設施共享、大動物調劑供應,以滿足省內動物實驗所需的大動物(犬、豬、羊)逐年上升的需求。

7.4.3建立福建實驗動物科普、倫理和遠程教育基地。通過該基地建設,提高實驗動物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維護動物福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適應科學研究、經濟建設和對外開放的需要。同時向公眾開放陳列室和其他場地、設施,舉辦講座和提供諮詢。

7.4.4建立實驗兔繁育及福建黃兔實驗動物化研究技術服務基地。在省內使用量較大的單位建立生產常用實驗兔基地,承擔我省實驗兔的生產、供應和滿足福州市區實驗兔調劑服務及周邊實驗兔的需求,以解決目前全省所使用的實驗兔不達標的問題。同時,開展福建黃兔人工種羣的生物淨化暨實驗動物化研究及應用,提升福建實驗動物科技水平。

7.4.5加強常用動物和飼料的生產供應。充分利用鼠類技術服務平台現有條件和人才優勢,在其生產清潔級實驗大小鼠的基礎上,通過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年產超5萬隻清潔級以上實驗大小鼠的生產能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5萬隻以上規模的實驗兔繁殖基地。依託有條件的單位建立標準化實驗動物飼料的生產車間,年產各類實驗動物飼料500噸,以滿足科研、生產及部分教學工作的需要。

7.5實驗動物信息服務平台建設

7.5.1數據信息服務平台建設。以國家科技基礎數據平台為基礎,開發福建實驗動物專家數據庫、相關聯企事業單位數據庫、實驗動物品種品系資源數據庫,整合信息資源;建立實驗動物管理、科研、生產、使用或經營管理集成性網絡服務平台,提供遠程、互動、及時、高效的網絡服務;根據服務對象的具體需求,開展查新、諮詢、策劃、信息、實驗動物及其相關產品推介、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個性化信息服務。

7.5.2實驗動物、飼料供需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建立市場調研系統,對實驗動物進行分類市場調查,定期向相關服務羣體提供行情報告;建立網絡性的共性市場開發平台,接受供需雙方的委託,對服務羣體及服務需求進行市場調查分析,組織實驗動物及其相關產品的供需信息。通過信息平台,協調解決實驗動物來源和供應問題,合理引導和培育實驗動物市場。

7.5.3實驗動物從業人員遠程培訓和上崗考試平台。通過該平台的建設,將提供最優秀的實驗動物科技培訓資源,該平台只要有因特網的地方就可以接受培訓和考試,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同時結合從業人員水平層次的不同,提供個性化學習和課程答疑服務。該平台根據福建實驗動物科學管理的工作要求,結合實驗動物從業人員上崗管理實際,主要用於實驗動物從業人員培訓和上崗資格認證考試,到2015年底,使我省實驗動物從業人員的持證上崗率達到95%以上。

8 福建省實驗動物學科發展的戰略對策

8.1加強法制化管理

貫徹國家有關實驗動物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福建省實驗動物科技管理的法規性文件,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在省科技、教育、農業、醫藥衞生等行業堅決按實驗動物許可證制度的要求,在科研立項、成果評價、、新藥研究、行業驗收與認證工作及安全性評價等工作中逐步實行實驗動物一票否決制。

8.2加強實驗動物從業人員培訓

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穩定現有的實驗動物從業人員隊伍。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和規範實驗動物技術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提高實驗動物技術隊伍的整體水平。為從事實驗動物的管理人員提供學習機會,尤其是對單位法人或主管領導進行必要的實驗動物法規和基本知識培訓,促進科學管理。

8.3加大投資力度,統籌規劃,合理佈局

我省每年用於實驗動物生產、新品種的培育及動物模型的研究經費十分有限,制約了實驗動物學科的發展。應開闢資金渠道,通過地方匹配投資、爭取國家財政經費和吸收社會資金等多種方式,加大實驗動物的投入強度,逐步形成實驗動物多元化投入格局。建議設立實驗動物專項發展基金,納入省級科技計劃,以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為實驗動物科研和實驗動物學科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供堅實的資金支持。

8.4在省科技計劃項目中報指南中增加實驗動物科學研究內容

為進一步提升實驗動物研究水平,加強和完善實驗動物技術服務平台的功能,推進我省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醫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建議將實驗動物科學研究內容列入省社會發展科技項目支持重點、軟科學研究項目和省基金項目資助範圍。

8.5建立確保平台良性運行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

平台必須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明確平台建設單位的權利和義務,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和評價制度,採取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方法。日常運行經費應通過開展各類創新服務和承擔企業、政府委託的科技項目,以及當地政府支持和企業資助等途獲得,通過平台良好的服務和管理,來獲得平台自我發展的資金保障。

8.6重視學會的工作,支持學會開展工作

省實驗動物學會是實驗動物與動物實驗人才集中的地方,學會要積極努力,將省內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專家組織起來,開展多學科的學術交流與培訓活動,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實驗動物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同時,還應加強彼此之間聯繫與協作,使實驗動物事業更好地為生命科學研究服務。

8.7加強閩台間的學術交流,追蹤國際發展趨勢

通過近年的努力,我省的實驗動物工作已取得長足的進步,從而為我省開展閩台間實驗動物科技的交流創造了條件。我省應加大宣傳力度,利用現有資源的優勢,吸引更多的項目,包括高科技項目到我省進行實施,以利於追蹤國際生命科學的發展趨勢。

8.8規範實驗動物許可單位或個人自行檢測工作

動物科學研究方向 篇二

【關鍵詞】動物學實驗;大學生;科研

大學生進入高等學校後普遍存在着沒有學習目標、懶散、缺乏學習動力的現象。面臨考試也只是臨時突擊、臨陣磨槍,對知識的掌握是學完就忘,沒有達到高等教育有目的----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實驗課是最能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的課程,它能將課本中講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中,因此大學要特別重視實驗課程的作用。通過實驗教學鞏固課本知識,通過實驗教學與科研項目相接合來培養大學生的科研素質,為大學生走向社會及進一步深造打好基礎。筆者幾年年中,為了加強學生的科研素質,充分利用寒暑假實驗室的閒暇時間,發揮實驗設備潛力,組織學生製做試驗材料,開展科研試驗,對學生進行科研素質教育。

一、興趣是培養科研素質的前提

興趣能夠使大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有了學習興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對知識學習的潛能及創造發明能力。培養動物學實驗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是培養科研素質的關鍵環節[1]。首先在開展實驗課前提出科學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開展試驗,正如愛因斯坦所説:“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七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着科學的真正進步。”例如:在實驗過程中,操作步驟的不同或不規範,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從而激起了興趣,在實驗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查閲相關文獻資料,實驗過程中請教老師、同學,對實驗結果應當分析、對比、討論,撰寫實驗報告等。這種方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了學習的熱情,也增加了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另外,讓學生自己準備實驗材料也是激發學習興趣的良好方法。我們《動物學實驗》經常會使用一些活體的動物作為實驗材料,這些實驗材料在自然界是普通存在,讓學生自己去捕獲,自己去擴羣培養,即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節約了實驗開銷。

二、參與科研試驗是培養科研素質的核心

科學研究不同於以往的學習,一個科研項目涉及的並不是一門學科的知識,它可能是多種學科知識的綜合[2]。例如在進行果蠅腦電波的研究中,首先學生需要學習文獻檢索方法,在大量查閲中、外文文獻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實驗方案,實驗方案的制訂要反覆論證可行性、科學性及邏輯性,這中間可能涉及動物生理學、細胞生物學的知識,在試驗結果得出後要開展試驗數據的整理,這涉及到統計學方面的知識。所以科研素質是大學生綜合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參與科研試驗是培養科研素質的有效方法。

三、團隊協作是培養科研素質的必備條件

《動物學實驗》中有對各個門的代表動物解剖的內容,這一部分內容需要各個實驗小組成員配合完成,有同學操刀,有同學輔助,有同學記錄,是訓練學生團隊精神的良好環節。另外,《動物學實驗》配有野外教學實習環節,這一環節需要各個小組配合完成,小組成員各有分工,有人負責土壤中動物標本的採集,有人負責小溪河流中標本的採集,有人負責樹上標本的採集,即使個人能力再強,也難以擔當大任,這使得學生認識到只有取長補短,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任務,提升團隊的成績[3]。在科學發展史上許多成就的取得都是團體努力的結果,依靠自己單打獨拼的時代已經過去,科學研究需要科學團隊,因此團結協作精神成為科研素質培養的必備條件。

四、實事求是是科研素質的要求

在科學研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試驗沒有達到預想結果的狀況,實事求是就成了一種重要的科研素質,也許不一樣的結果是一項新的發現,但是如果撰改試驗數據,不僅不能得到真實的結果,喪失新發現的機會,也違背了科研人員的基本要求。《動物學實驗》課程一般是驗證已知的實驗結果,培養實驗基本操作能力,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驗證出一模一樣的結果,因為步驟的差異,個人操作的差異,都會造成實驗結果的不同,這時候實事求是是必須要做到的,可以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這種差異的原因,而不是直接寫上老師的實驗結果。目前很多高校有大量的學生可以參加的科研活動,象大學生創新項目、大學生挑戰杯活動、大學生一對一導師活動,大學生利用寒暑假參加動物學相關的科研活動,科研試驗的結果是未知,必須保持這種結果的真實性,才能推動科學研究的發展。

五、結束語

通過《動物學實驗》課程結合科研活動,從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了新操作技能和知識,開闊了眼界,增強了科學研究的興趣,提高了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大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培養了大學生的科研素質,為大學生進向社會,及進一步深造學習提供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楊久義,王會君。挖掘物理化學實驗潛力培養大學生的科研素質。實驗室科學,2005.5:28-29.

[2]霍霞,徐錫金。淺談大學生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醫學教育,2002,1:7-8.

[3]張鳳英,顏賢仔,湯凱潔。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181-184.

作者簡介:

動物科學研究方向 篇三

關鍵詞:禽病;研究;比較;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2.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3)05-0065-02

2009年11月,第十六屆世界禽病大會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召開[1],有超過60個國家1 000名代表參加,在此次大會中禽流感、傳染性法氏囊病等課題備受關注,關於病毒性疾病的論文高達139篇,約佔總數的46%。時隔兩年,第十七屆世界禽病大會於2011年8月在墨西哥坎昆市舉行[2],此次大會參與國家近百個,表明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受到日益嚴重的禽病的困擾,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專家學者開始關注並致力於禽病的研究。

禽肉在人類的日常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是人們補充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在全球肉品市場的地位日益重要。研究顯示,在今後幾年,人類對肉品的需求量將大大增加,增幅達14%,總量增長超過4 000萬t,其中約60%是禽肉產品,預計到2020年,禽肉將超過豬肉成為消費量最大的肉類,居於主導地位。

1 國內外關於禽病的研究現狀

1.1 國外的研究現狀

美國是養禽業大國,也一直走在禽病研究的最前沿,在第十七屆世界禽病大會中,7個主題報告中就有6位發言人是美國人。可見美國在禽病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目前關於禽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火雞疫病:該主題報告主要對常見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禽流感和組織滴蟲病進行了概述,指出藥物使用、疫病控制和疫苗等應是全球合作和貿易的重點領域。

傳染性疾病的影響:感染性疫病可改變動物的營養吸收、新陳代謝等功能。病原可以損傷組織,造成組織功能和免疫系統功能的下降。如堆型艾美耳球蟲對腸道的損傷造成食物攝取障礙、急性感染期新陳代謝紊亂、飼料轉化率降低等。從營養的角度分析致病機理有助於降低由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

用於診斷病毒性疾病的新技術:採用微陣列和生物傳感器等新技術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用最準確的方法檢查出家禽的感染情況,這是美國東南禽病研究實驗室正在研究的新技術。而採用PCR等各種利用核酸進行檢測的方法都已被廣泛使用。許多病毒診斷試劑業已實現商品化,其中79%的試劑產於美國和歐洲。

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診斷與控制:能引起家禽免疫抑制反應的原因有很多,諸如環境因素、感染性病原都是其中之一。德國漢諾威獸醫大學的Silke Rautenschleinj博士採用多重PCR、多重DNA微陣列、檢測淋巴細胞核淋巴因子水平等方法可以有效的檢測免疫抑制。

大腸桿菌的研究:愛荷華州立大學的Lisa Nolan博士通過分析大腸桿菌的基因組發現造成大腸桿菌致病性的質粒,有些質粒還帶有耐藥基因,由於人和動物的大腸桿菌致病機理很相像,人們也開始探索是否是人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家禽致病。

肉種雞疾病:種雞、肉雞、蛋雞患病會相同,但多數種雞疾病的表現卻異於後二者。造成種雞高死亡率和低產能的禍首是非感染性疾病和生殖系統疾病。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Guillermo Zavala 博士重點對腸球菌引起的各種疾病進行了研究,探索它們對種雞的危害和防止方法。

國外關於禽病研究的範圍很廣,不僅包括疾病的基礎研究、疫苗的研製,還包括科學飼養、動物營養、新陳代謝、動物福利、獸醫教學等各方面,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的研究一直處於世界的最高水平。

1.2 國內的研究現狀

時隔15年,第二屆全國禽病分子生物技術青年學者論壇於2011年11月在廣州舉行,該屆盛會匯聚了全國從事禽病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等200餘人參加。大會評選出一大批優秀的論文,就禽病研究各方面展開熱烈的討論與交流,促進了我國禽病研究的發展。當前我國在許多領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劉秀梵院士對家鴨的新城疫病毒(NDV)的遺傳分析表明鴨是NDV的主要宿主之一,而且在我國普遍流行的NDV雖各不相同,但具有同源性,I系疫苗已經不能滿足我國NDV的防控,通過臨牀試驗,基因VII型致弱毒株疫苗對免疫雞羣非典型性病毒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012年10月26~28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分會的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3],各界人士超過600人蔘加。病毒病依然是目前研究的重點,以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為主,研究內容包括病原特性、致病機理、流行病學、診斷技術與疫苗等。

2 對於我國禽病研究的思考

我國飼養家禽的歷史很悠久,但是真正就禽病進行研究卻比較晚,與國外差距較大。在由傳統散户飼養轉變為規模化養禽後,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養禽生產和消費國。

2.1 確立研究目標

獸醫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禽病的研究應當是為生產服務,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應只停留在理論研究上。科研人員應圍繞生產,就其應用性和市場前景進行研究,這樣不僅可以滿足生產的需要,而且在科學上也可能產生重大突破[4]。

2.2 保證研究方向的穩定性

有很多獸醫科研人員存在一個普遍問題是研究不夠執着,容易跟風,看到當前什麼課題熱門就去研究什麼,這樣做雖然暫時能取得一定的成績或者經濟效益,但是長遠來看,你在每個領域都不精通,不可能成為該領域人人認可的專家,也不可能研究出來很多很深刻的東西,對個人和整個國家的科學研究發展都是不利的。

2.3 密切關注國際上最新研究動態

國內研究人員和機構應時刻關注瞭解國際上禽病研究狀況、流行病學發展、綜合控制策略等,對對於我們正確選擇研究方向不無裨益,這樣既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還能打入國際市場。

2.4 加強與國內外的交流聯繫

學術是無國界的,世界範圍內的經驗交流也是毫無保留的,通過與各國專家學者的交流可以學習他們嚴謹的作風、先進的技術、一流的管理,加大合作和交流,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在研發水平、診斷技術等與國際接軌,把握最新的研究技術。

參考文獻:

[1] 磨美蘭。世界禽病研究新動態-第16屆世界禽病大會概況[J].中國家禽,2010,32(9):1-6.

[2] 何海蓉,廖 敏,金 喬。國際禽病研究的前沿趨勢與思考-第十七屆世界禽病大會在墨西哥舉行[J].中國家禽,2011,33(19):1-7.

[3] 呂 玲。我國禽病研究的新起點[J].中國家禽,2012,34(21):6-9.

動物科學研究 篇四

關鍵詞:實驗兔;養殖;管理;創業

多年來,實驗兔不僅作為一種產品、商品在兔業界嶄露頭角,實驗兔充當着非常重要的安全試驗、效果試驗、標準試驗的角色,是現代化科學實驗研究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已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實驗兔多數都是用肉兔作為材料培育出來的,隨着科研項目和我國養殖業對各種疫苗的需求增加,我國實驗兔產量也越來越大。經濟價值和科技附加值越來越高,養殖效益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兔肉開發,兔皮開發。

一、實驗兔養殖歷程、特點和分類

兔是作為最早用作實驗用途的動物之一。十八世紀狂犬疫苗的研究成功,就是以兔和馬作為實驗動物的。上個世紀以來,兔被廣泛作為實驗用動物,在醫學科學研究領域裏發揮獨特的作用。歐、美等發達國家實驗動物科學起步早、發展快,科研與管理機構完善,專業隊伍龐大科技力量強,實驗動物標準化工作進展迅速,也包括實驗兔在內的各種實驗動物新的品種。新的品系、無菌動物、無特定病原體動物和野生動物的研究與培育工作發展很快,並且實現了供應商品化和社會化。這不僅對科學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佔有相當高的經濟地位。我國實驗動物工作起始於二十世紀初,30年代從國外引進個別實驗動物品種,但規模極小,使用範圍也相當窄,發展極為緩慢。建國後,包括實驗兔在內的實驗動物規模開始發展,建立了一些生物製品的生產與研究機構,作為一門實驗動物科學才開始發展起來。近十年來,政府進一步重視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陸續制定了許多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健全許多相應的機構與學術團體,加強了相應教學與科研,逐步建立和完善實驗動物質量監測體系,加強了實驗動物的營養與飼養的科學研究,開展了國際交流等等,使我國實驗動物科學有了很大發展。

實驗兔是實驗動物中的一種,符合實驗動物的規範與要求。根據科學研究的要求定向培育而成,它是一種供科學實驗的載體、對象和材料;具有明確的生物學特性和清楚的遺傳背景,並經微生物控制和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經過訓化培育。實驗兔在生命科學中的作用,如物理化學實驗中所需的精密儀器和高純度的化學試劑一樣,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較好的重複性和反應的一致性等特點。因此,必須通過訓化培育,才能獲得遺傳性穩定、純合性好的實驗兔;然後發現和保留具有不同生物學特性的品種、品系,發現和保留突變性實驗兔,培育出各種實驗兔的疾病模型。同樣只有在微生物和環境的控制下,培養出無菌、無特定病原體實驗兔,或清潔實驗兔,提供符合實驗要求的標準化實驗兔。

根據具體用途分類:例如:從兔子某些肌體培養提煉某種醫藥原料,特定病毒病菌,滅活病毒,多被稱為:“製藥用兔”;用來做有如皮膚刺激試驗、熱原試驗、致畸試驗、毒性試驗等具體目標實驗的兔子,多被稱為“實驗用兔”。還有如用來進行新藥實驗,飼料效果實驗等多種用途實驗兔。實驗用兔項目涉及研究領域 :常見有皮膚刺激試驗、熱原試驗、致畸試驗、毒性試驗、胰島素檢定、妊娠診斷、人工受孕試驗、計劃生育研究、免疫學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微生物學研究、眼科學研究、急性實驗、飼料實驗、培養病毒病菌、遺傳學研究、口腔科學研究和製造診斷血清等。

二、實驗兔養殖的基本要求

根據家兔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如膽小怕驚、晝伏夜行、喜清潔乾燥環境,怕髒、怕潮濕;啃食磨牙,同性好鬥等生活習性及其特有的消化生理、繁殖生理特點,提出以下飼養管理的原則要求:

(一)大兔必須實行單籠飼養。大兔是指4月齡以上的青年後備種兔,能繁種公、母兔。大兔必須實行單籠飼養,是因為兔子在達到性成熟的年齡,即4-4.5月齡後,在羣養的條件下,常出現公兔與公兔、母兔與母兔打架鬥咬致嚴重傷殘的現象,嚴重影響種兔繁殖質量。所以,種用兔到4月齡後必須實行單籠飼養。

(二)重視環境對實驗兔的影響。影響實驗兔生產的環境因素主要有舍內空氣的温度、濕度、風速的大小,有害氣體含量、粉塵、光照及噪音、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等。

兔子的生長和繁殖最適合的温度是15-25℃。當舍內温度超過30℃,仔兔成活率降低,胎兒的死亡率增高,公兔精液質量下降,配懷率下降;兔子食慾減退,生長緩慢。

舍內環境潮濕污濁,不僅容易誘發多種疾病,還會加大高温和低温對大小兔的危害性。所以,保持60-70%的舍內空氣濕度為宜。

在管理上應做好防暑、防寒、防潮工作,保持兔舍和籠具的清潔衞生和安靜,加設防害(狗、貓、鼠、蛇)措施。

(三)科學利用青綠飼料。青綠飼料包括天然野生牧草、人工牧草、蔬菜類飼料、水生飼料和幼嫩的樹葉等含水量一般在

75-90%左右的無毒青綠植物。青飼料有三大優點:一是營養價值全面,不僅含有一定數量的蛋白質和能量,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微量元素;二是適口性好,各類兔子都愛吃;三是消化利用率高,尤其是處在繁殖期的種兔的一種基礎飼料。

(四)充分保證兔子供水。水,對成年兔、青年兔、幼兔,甚至仔兔均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缺水,不僅會嚴重影響兔子的日進食量,尤其在用顆粒料自由採食的情況下;還會嚴重影響兔子的生長髮育,甚至引起產仔母兔食仔和仔、幼兔死亡。

三、實驗兔管理的基本技術

(一)建立種兔檔案,實行科學管理。為便於對兔羣實行科學管理,作好生產記錄,建立種兔檔案是必不可少的。最基礎的工作是給兔編號,給兔子標號,最合適的地方是耳部,一是容易觀察,二是耳殼薄,血管相對較少,打“號”對兔子損傷小。打耳號可採用刺號或配戴耳標等形式。為簡化操作,保證刺號效果,提倡採用“家兔專用耳號鉗”。

為減少打號給兔子帶來的“痛苦”和感染疾病的危險,一般只須在一側耳上打號。公、母兔可分別用單、雙號或以左、右耳刺號來區別。耳號鉗在使用前、後注意消毒。有些兔場為保護其種兔的信譽,予防假冒,可採用防偽耳標。

(二)鑑別仔、幼兔的公母。在斷奶前、後的仔幼兔,其外生殖器,尤其是公兔的睾丸、陰囊、陰莖等生殖器官發育尚不完全,從體外難以識別公、母。但在進行種兔選留、淘汰和買賣或作科學實驗時,都需辨明其雌、雄。初生仔兔,主要根據陰部的孔洞形狀和距肛門遠近來區別。孔洞呈扁形、離肛門較近者為母兔;孔洞呈圓形、距肛門較遠者為公兔。

斷奶幼兔,主要觀察外生殖器。將小兔頭、腹朝向檢查者,用手輕壓陰部開口處兩側皮膚,母兔呈“V”字形,下邊裂縫延至肛門,沒有突起;公兔呈“O”字形,並可翻出圓柱狀突起。

(三)掌握正確的捉兔方法。正確的捉兔方法是,先順毛撫摸,使兔子勿受驚,然後一手抓住雙耳及頸部皮膚,另一隻手迅速托住兔子臀部,使其四腳朝向捉兔人的體側或朝前,輕輕抱起,並緊靠人體使兔子的體重大部分落在人的手上。這樣既不傷兔,也可防止兔子在抓移過程中傷人。

總之,實驗兔的發展不僅為我國生命科學、生物醫學科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也產生了相當的經濟效益。尤其是實驗用兔飼養技術簡單,實驗用途廣,經濟價值高。

參考文獻:

[1]戴福春。獺兔的養殖技術與管理要點[J].中國養兔,2013,02:18-19+16.

動物科學研究方向 篇五

關鍵詞:博士後 創新 對策

我國的博士後培養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創立目的是為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中國博士後是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單位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或工作站,在站內從事一定時期科學研究工作的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青年。國家建立博士後制度,旨在吸引、培養和使用高層次特別是創新型優秀人才,建立有利於人才流動的靈活機制,促進產學研結合。如何把握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培養質量,完成研究任務,提高博士後的管理水平,調動博士後人員的積極性,這不僅是博士後人員,同時對博士後管理人員也提出了一定的目標和要求。我院建站8年有餘,在站6人,出站1人,通過這幾年我院博士後站的運行情況,談談本人對博士後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國家、自治區對博士後工作重視越來越多,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政策也越來越完善,因此,博士後工作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實施工作中,尤其是在新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首先,博士後工作在創新、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作用還沒發揮出來,與預想還存在着很大差距。其次,博士後研究項目還不能很好地體現我國的優勢發展項目和亟待發展的急需項目,不能很好地和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緊密結合起來,或者説,博士後不能很好地創新選題並很好地延續下去。第三,博士後在事業單位尤其是在科研單位因經費、待遇以及地域的影響而比例偏低,因此,人才缺乏,尤其在新疆,博士後研究人員主要集中在首府以及北疆部分地區,南疆地區少之又少。這些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新疆博士後工作的推動和發展,也間接地影響到了博士後研究人員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培養質量的提高。

二、思考和建議

1.博士後研究任務的確定,應根據本單位的主要科研方向的不同而靈活選擇。博士後科研選題非常重要,要立意深遠,因為這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博士後人員將來的研究方向,因此選題務必與本單位的核心科研方向一致。我院的主要科研方向側重於應用型研究,主要服務於我區畜牧業並使其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在新疆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下,發展動物、飼草新品種培育、疫苗新獸藥、適應不同環境動物營養配方等,促進動物產品生產,滿足人民對動物產品的需求,科研重心不在基礎研究方面。因此,本人認為,在站兩年的博士後研究階段,博士後人員不應主要以發表SCI文章、申請專利等作為主要任務,也應根據本單位的主要研究方向,充分將一些可以預見的成果能應用於生產實踐,這樣既能按時出站,又可以繼續開始後續研究。

2.多鼓勵博士後人員進行前沿性探索,設立前瞻性研究基金。科研的生命在於創新,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但是,創新意味着失敗的可能性也很高。面對高風險項目,需要認識上的寬容,也需要前期投入風險基金進行探索。即使是失敗的結果,如果研究過程科學、細緻,試驗設計合理,結果可靠可信,能夠指導將來的研究規避相似的風險,也是值得去支持和鼓勵的。

3.支持博士後人員建立研究團隊。我區整體科學研究水平在全國偏低,研究團隊整體規模偏小。儘管也有水平很高的研究團隊,但總體上良莠不齊,存在部分人員工作非常忙碌、部分人員閒散無所事事,而收入待遇同等的現象。這種情況常導致某些科研小組和團隊,負面情緒壓制積極因素,難於形成積極向上的科研氛圍,非常不利於團隊建設和整體能力的提升。當面臨這個問題時,及時調整團隊人員組成是解決問題最有效地措施。

4.完善激勵機制。我區博士後人員的待遇,在全國範圍內總體上是偏低的。從國家和自治區申請的博士後基金,項目經費偏少,而且比較零散,時間上不連續,不足以穩定支持較長時期的研究,也不足以吸引疆外博士後人員進站開展工作。我院正積極制定一批既能吸引高層次人才來我院工作又能留住人才進行長久服務激勵和獎懲制度,以此來完善我院高層次人才隊伍,保證我院畜牧科研事業的健康發展。

5.不斷加強對博士後人員的培養力度。近期國家不斷在探索和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機制,也先後出台了一系列培養人才的引導政策,通過基金資助、項目引進、人才交流等途徑,加大對博士後的培養力度,提供有力的支持。我院應藉助這些人才培養途徑,鼓勵和引導博士後人員積極申報,通過引進和派出,拓寬博士後人員的視野,加強博士後與外界的交流,逐步提高我院博士後人員的質量。

參考文獻

動物科學研究 篇六

關鍵詞:實驗動物;實驗動物醫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4-0249-02

實驗動物的質量直接關係到科學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可重複性。實驗動物在感染,特別在是隱性感染狀態下,往往會從免疫調節、代謝產物調節和與宿主細胞間的相互作用等多個方面導致科學試驗失敗,或導致科學研究結果不準確和不可重複,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嚴重浪費,嚴重阻滯了實驗動物行業的健康發展。作為我國最早開設實驗動物專業的高等院校,揚州大學實驗動物學系在實驗動物專業設置、本科教學及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大量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本文結合揚州大學獸醫學院實驗動物學系近年來開設實驗動物醫學課程的經歷,談談實驗動物醫學的研究範疇,課程開設的目的意義,課程內容設置、講述重點及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以期為更好地培養實驗動物專業學生提供一些借鑑。

一、實驗動物醫學研究範疇

實驗動物醫學是美國獸醫協會認可的獸醫學範疇中的一個專業領域,其職責範圍涉及作為生物醫學業務活動對象的各種動物的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其中也包括探索儘量減輕科研用動物的疼痛或不適的各種方法,以及鑑定影響利用動物開展科學研究的各種因素。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培育和人工改造,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和遺傳、營養、環境實行控制,來源清楚、遺傳背景明確,用於科學研究、教學、生產、檢定及其他科學試驗的動物。眾所周知,標準化實驗動物是獲得可靠試驗結果的有力保障和支撐,絕大多數重要的生命科學相關成果的取得都取決於以標準實驗動物進行的動物試驗,也正是動物試驗推動了實驗動物醫學的發展,促使了科研工作者對實驗動物病原學、流行病學、診斷措施和防控策略,以及病原感染對科學研究的潛在性干擾,逐步形成了實驗動物醫學的研究範疇。

二、實驗動物醫學的學習和教育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實驗動物醫學的發展歷程較短,其發展主要伴隨實驗動物學的發展,也是實驗動物學中微生物質量控制的延伸、豐富和拓展。目前,國內外尚未有專門的實驗動物醫學教程,實驗動物從業人員對實驗動物醫學的學習主要依賴於繼續教育、會議交流、通訊諮詢、相關論文雜誌、課題研究,以及通過從工作中學習或通過各類交叉學科的培訓等方式,從而達到對實驗動物醫學相關內容的瞭解、理解和掌握,並進而推動實驗動物行業整體健康發展,近些年來,隨着生命科學的蓬勃發展,對實驗動物質量的日趨嚴格,也加快了實驗動物醫學的發展,增加了實驗動物醫學再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機會。

三、實驗動物醫學課程設置的目的和意義

為系統性建設實驗動物專業課程,推動實驗動物科學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以實驗動物主要易感病原為主體,以實驗動物感染病原後的對科學研究的干擾為抓手,驅動學生深層次理解實驗動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對科學研究和生產檢定產生干擾的危害性;促進實驗動物專業學生深入理解實驗動物微生物檢測國家標準中規定的必須和必要檢查項目的意義以及標準制定的依據;推動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動物的環境要求,實驗動物設施,實驗動物設施的建設及實驗動物的飼料、飲水和墊料管理等授課內容;進一步明確實驗動物標準化對生命科學相關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

四、課程內容和設置

1999年,揚州大學依託獸醫學院,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率先設置了實驗動物學專業,經15年的探索和經驗積累,已經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方向,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性人才,為我國實驗動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實驗動物學》是實驗動物專業的主幹課程,其主要講述實驗動物學相關概念、實驗動物的環境與設施、實驗動物遺傳、繁殖與繁育體系、實驗動物的飼養管理及常規實驗動物等內容。因課時量限制,實驗動物的微生物質量控制基本不作講述。然而,近些年來全國實驗動物微生物的質量檢查結果不容樂觀,實驗動物羣體如齧齒類動物感染重要病原的比例仍然較高,且經常能聽到客户對實驗動物質量問題的反饋,這已經對實驗動物行業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因此,為從實驗動物微生物質量角度更好地掌握實驗動物學的內容,及時發現實驗動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蟲感染,規避其影響科學研究的風險,減少人、財、物力的浪費,揚州大學實驗動物學系於2010年開設了《實驗動物醫學》課程。由於沒有參考教材,講授內容主要依據《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ition》和《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 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兩本英文原版書籍,同時結合國外著名大學實驗動物機構網站以及揚州大學實驗動物學系的相關研究結果,自編了《實驗動物醫學》講義。以齧齒類動物(大鼠、小鼠、倉鼠、豚鼠和兔)、犬及非人靈長類動物為對象,主要講述病原特性、流行病學(重點講述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品系)、臨牀表現、病理變化、診斷、防控,着重闡述病原感染對科學研究的干擾。目前,課程設置為40個學時,其中理論課24學時,實驗課16學時,實驗課程緊扣理論課程,實驗課主要以病原模擬感染實驗動物,從臨牀表現、診斷和對科學研究產生干擾等方面進一步掌握理論課程所授內容,較好地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五、教學體會

自2010年起,揚州大學實驗動物學系自設了實驗動物醫學課程,堅持從英文原版書籍及原始文獻中汲取營養,堅持不斷修改教學大綱、完善教學內容;堅持以更好地掌握實驗動物專業內容和技能為宗旨,從無到有,由點到面,逐步積累,初步形成了實驗動物醫學的課程體系,明確了授課的側重點,有效地補充了本專業的授課內容,豐富了本專業的教學內容,拓展了實驗動物專業的研究方向。我們認為,要上好實驗動物醫學這門課,首先要充分了解實驗動物學這門主幹課程,實驗動物學課程是本專業的基石,充分掌握實驗動物學課程內容,才能更好地有側重點地闡述實驗動物醫學的相關內容;其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跟蹤實驗動物病原的研究進展,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大綱及授課幻燈,挖掘與本專業相關的經典案列,活躍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後,堅持理論課和實驗課相結合,理論課講解概念、方法和基礎理論知識,實驗課以動物實驗推動學生進一步理解理論課的內容,相輔相成。經過5年的探索,我們初步建立了實驗動物醫學課程的講授體系,促進了學生對實驗動物相關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師生反映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隋麗華,範薇,楊敬,等。實驗動物微生物、寄生蟲抽樣調查及分析[J].實驗動物與比較醫學,2008,28(4):259-62.

[2]李厚達。實驗動物學[M].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3]熊忠良,趙海忠,甘伏生。實驗動物在獸用生物製品研究和生產中的應用[J].畜牧與獸醫,2011,43(1):84-87.

[4]James G. Fox,Lynn rson,Franklin ,Fred W. Quimby.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ition[M]fornia:Academic Press,2002.

[5]David G.. Baker. 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M]ington:ASM Press,2003.

[6]McCaskey SJ,Rondini EA,Clinthorne JF,et al. Increased presence of effector lymphocytes during Helicobacter hepaticus-induced coliti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13):1459-1469.

[7]高正琴,嶽秉飛,賀爭鳴。首次從中國小鼠中分離到肝螺桿菌及其鑑定[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8,25(3):210-213.

[8]Zhang Q,Xu X,Yuan Y,et al. IPS-1 plays a dual function to directly induce apoptosis in murine melanoma cells by inactivated Sendai virus[J]. Int J Cancer,2014,134(1):224-34.

[9]Gao H,Xu XS,Chen ZD,et al. Inactivated Sendai virus induces apoptosis in murine melanoma cells by IGF-1R down-regulation[J]ed Environ Sci,2012,26(12):998-100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1vno7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