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武夷茶文化【多篇】

武夷茶文化【多篇】

武夷茶文化【多篇】

武夷山茶文化旅遊景點 篇一

位於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不僅擁有自然景觀的特色,還有吸引人的人文景觀,集聚奇、古、美、秀等特色,在1999年的時候還被聯合國教科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後來名氣也是越來越大了。

説起武夷山的茶,首先要説的就是名氣最大的大紅袍了,在這個具有茶樹品種王國稱呼的地方,大紅袍更是被譽為王中之王,大紅袍有四棵母樹,位於武夷山天心九龍窠的懸崖峭壁上,兩邊就是矗立着的巖壁,這裏日照時間不會特別長,有着適宜的温度,並且一年四季都能得到滋潤的泉水,每年苔蘚、枯葉等腐爛後形成的有機物會成為他們的養料,為茶樹補充足夠的養分,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母樹茁壯成長,大紅袍的茶葉衝到九泡都不會讓原茶香味(桂花香)消失,所以大紅袍景區也成為人們爭相去旅遊的勝地,都希望親眼瞧瞧這幾棵茶樹的面容。

不得不説的是大紅袍每年的產量是非常少的,所以現在您在市面上見到的大紅袍都是二代大紅袍,也就是通過嫁接生長而成的,等級也是分為很多個的。在武夷山風景區內也能看到很多除了大紅袍之外的茶樹,比如鐵羅漢、水金龜、半天鷂、白雞冠等。

武夷茶博園

在武夷山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很多茶館和茶店,所以茶業是武夷山人民除了旅遊業之外的另一個支柱產業,人們種茶、製茶、賣茶,所以茶早就成為平時生活中必須有的一部分,武夷山政府也特別重視武夷山茶文化的傳播,所以斥資近兩億建造了一座茶博園,不僅包括武夷山的茶文化歷史、傳説,還有武夷山茶的製作工藝。

印象大紅袍

看完山水,品完好茶,接着您就可以看一出《印由象大紅袍》了,這是一部歌舞劇,整場表演大約七十分鐘,介紹武夷山茶文化,這是張藝謀導演、王潮歌、樊躍共同組成的“印象鐵三角”所打造的,經過兩年、耗資1.5億編排而成,參演的人數高達三百多人,演出場景分為四個區域:茶樓、平地、梯田、水,最特別的是人們在觀看的時候是被“轉着”的,因為觀眾坐的座位是有360度旋轉功能的,整個表演過程迴轉十幾圈。演出把整個武夷山文化進行有質濃縮,包括五個篇章:竹林羣舞、神話傳説、竹筏漫遊、盛唐笙歌、炒茶表演。想了解武夷山茶文化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哦!

茶 中國人骨子裏的文化 篇二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了茶這種植物,最先利用了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茶,是中國人骨子裏的文化,既可意會,又能言傳,不需技巧、不溯淵源,不分高低,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隨心所欲,這或許也是一種禪意。

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品茶,可以在喧譁中七嘴八舌,喋喋不休;可以幾人對坐,高談闊論,古今付之於笑談;可以兩人相對,或輕言細語,或不置一詞而心有靈犀;更可以一杯在手,獨自品茗,茶洗塵埃,不覺心靜如水,物我兩忘。

茶,這一葉承載中華五千年智慧的文化方舟,隨着中國這一東方睡獅的覺醒,將拉起昨日的鐵錨、揚起萬眾一心的風帆,駛離歷史的港灣,遠航未來的彼岸。

抽象水墨 篇三

張強教授 的“隱逸棲息三十二立意之圖”採用大處方面着手的方法,頗有些像站在遠處來觀賞黛色雲霧縹緲之中的羣峯,不僅可以清楚地欣賞到無數山峯的形態特色、形體氣勢、朝雲暮雨的無窮流變意趣,也可以瀏覽到更多的羣峯整體變化意趣,這樣敍述出來的內容,形成一種遠觀羣山天地間,山色空濛雨亦奇,使讀者能夠通過作者的敍述閲讀後,瞭解更多的整體變化意境。

筆墨是水墨畫的主要“語言”。作為傳遞繪畫內涵的媒介與手段,它本身也具有文化符號性和精神意義;作為特殊的傳達方式和接受方式,它凝聚着中國文化獨有的意味與氣質。

“儒、道、禪、玄”精神內涵與現今時代審美情趣糅和為一體後,胸有成竹的暢達抒發呈現,是一種繪畫藝術與藝術思想精神結合後的釋放,也是一種藝術情感綻放的過程。

萬里茶道:從武夷山走向世界 篇四

第三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展中蒙俄市長峯會,將於11月15日至17日在武夷山市舉行,這是弘揚“萬里茶道”文明,促進“萬里茶道”中蒙俄三國沿線城市文化傳承、經濟合作、共贏發展的一大盛事。

就本屆峯會的籌備情況,本報記者10日採訪了武夷山市市長徐春暉。

問:第三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展中蒙俄市長峯會為什麼選擇在武夷山舉辦?

徐春暉:“萬里茶道”是始於17世紀、繁榮兩個半世紀,橫跨歐亞大陸的國際古商貿通道,與“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齊名,被高度評價為保障中、蒙、俄三國文化交流、經濟發展的“世紀動脈”。

歷史上海陸“萬里茶道”起點都在武夷山,陸上“萬里茶道”南起武夷山,經江西、湖北、河南、山西、內蒙古等地向北延伸,貫通亞歐大陸,抵達俄羅斯恰克圖;海上“萬里茶道”從武夷山出發,沿着信江、鄱陽湖到贛州,跨越梅嶺進入廣州,經馬來西亞吉隆坡、南非好望角等地,抵達英國利物浦。鑑於武夷山市在“萬里茶道”中擁有特殊的文化地位、起點優勢,在第二屆市長峯會上,與會31個沿線城市和地區代表一致認同,共同推選武夷山為第三屆市長峯會的舉辦城市,武夷山因而從內蒙古二連浩特市接過了市長峯會會旗,承擔起舉辦新一屆市長峯會的大任。

問:作為萬里茶道的起點城市,近年來武夷山的發展情況如何?

徐春暉:武夷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碧水丹山”之美譽。境內擁有獨特、稀有、絕妙的自然景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人文底藴豐厚,擁有朱子文化、宗教文化、閩越文化、茶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同時,武夷山還擁有“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中國首批5A級旅遊區”、“全國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等品牌。

近年來,武夷山充分發揮生態、人文、品牌三大發展優勢,主動對接高鐵時代到來,突出“項目建設年”工作主線,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2013年,全市生產總值109.89億元,比增12%;財政總收入11.24億元,比增16.28%,縣域經濟實力提升到全省縣市第12位,經濟發展質量在全省縣市中排第16位。今年1-8月,財政總收入7.17億元,比增7.3%;上半年,GDP、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城鄉居民收入等10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高於全南平平均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排在南平市第一。

問:第三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展中蒙俄市長峯會籌備情況有何進展?

徐春暉:2013年9月,武夷山市長峯會的會旗之後,就緊鑼密鼓地開展籌備工作,上下聯動、全力運作,目前峯會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武夷山成立了以中華文化促進會領導為主任,武夷山市主要領導為副主任的峯會組委會,組委會下設執行委員會。根據具體活動內容,設立籌備辦公室、項目工作組、後勤保障組、宣傳工作組、外事翻譯組,把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具體人員。市長峯會將與茶博會同期舉辦,既做到節儉辦會,又使兩場盛會充分融合、相得益彰,更好地向海內外及沿線城市嘉賓展示武夷山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良好的發展態勢。我們積極開展邀請工作,既突出沿線重要節點城市,又兼顧海上沿線城市和關聯城市,使參會嘉賓具有廣泛代表性。截至10月8日,已有38個城市回函確定參會。同時,配套建設紮實推進。突出“萬里茶道”起點下梅村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的開發建設,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有序推進古村落修復、城市雕塑及廣場、景隆碼頭、鄒氏家祠等八項工程建設。

問:本屆市長峯會在武夷山舉辦,對武夷山而言具有什麼意義?

徐春暉:我們認為,辦好此次市長峯會,將為武夷山增創四個方面新優勢。

一是新創一個“萬里茶道”文化品牌。通過前兩屆市長峯會,特別是今年5月在武夷山舉辦的八省“萬里茶道”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座談會,沿線城市已形成共識——推動“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二是開闢一條國際觀光旅遊線路。“萬里茶道”沿線分佈着眾多歷史古蹟,沿線城市和地區具有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市場、客源、服務和管理優勢。通過深度合作、互相補充,有望將“萬里茶道”打造成為一條國際旅遊黃金帶。

三是贏得一批友好交流合作城市。“萬里茶道”以茶為媒,將沿線200多個城市和地區串聯在一起,互惠共贏延續兩個半世紀。如今,越來越多沿線城市和地區有意借復興“萬里茶道”文化之機,加強各領域交流合作。舉辦峯會,有助於推動武夷山走向世界。

四是獲得一次國際活動舉辦經驗。“萬里茶道”市長峯會是一次綜合性國際會議,本屆市長峯會預計有超過50個城市和地區參加,經過多屆茶博會考驗的武夷山,將迎來涉外翻譯、民族習俗等新挑戰新磨練,為未來舉辦更多國際會議積累經驗。

武夷山茶文化的起源歷史 篇五

5000多年前,華夏先祖的神農氏遍嘗百草,發現了可以用來解毒的茶,讓《神農百草》留下了這樣的記載“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神農氏作為南方諸族的大首領,恐怕南方各地都有他的部下。也許,正是從這時起,茶傳到了武夷山。

武夷山發現第一棵茶樹的地方,被稱為茶洞。相傳,這個雲蒸霞蔚的洞天福地,是彭祖曾經居住的地方。而彭祖之所以長生不老,正是因為喝了武夷山的茶。這個傳説,不僅讓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留下了“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的詩句,也讓武夷山人對茶的理解多了另一層含義。

“茶”上面是草字頭,中文寫就是二十,下面是八十八。二十加八十八,一百零八,所以説茶道界都説祝您老喝茶得茶壽,茶壽就是一百零八歲。”

事實上,直到唐代,茶才從最初的藥用完成到實用的轉變,成為被廣為接受的飲品出現在中國人的視野中。也正是這時,武夷茶開始大量種植。一個叫孫樵的唐朝進士在給友人的信札裏,曾經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武夷茶稱為晚甘侯。

武夷山茶文化的介紹 篇六

文化是“指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那麼,茶文化就是茶的物質和精神的總和。

但是,茶文化有“廣義”、“狹義”之説。我傾向“廣義” 觀點。因為不論那種説法,都離不開茶及其相關因素。如泡茶藝術中各種茶的泡法,就涉及到採摘、製作、品種等。所以武夷茶文化當是武夷茶的物質和精神的反映,它涵蓋着武夷茶的歷史、生長環境、栽種製作、品質特徵、品飲鑑賞、流通傳播,以及詩詞歌賦、傳説故事、摩崖石刻、書畫楹聯、影視歌舞、風俗民情、軼聞舊事,等等。其中如茶園、茶樹、茶品、茶水、茶廠、設備、工具、茶具等系物質的;著作、字畫、文章、石刻、劇本等系文化的;製作技藝、沖泡品評、茶藝歌舞、表演傳唱等當是非物質文化,後兩種都屬於精神範疇。

武夷茶及茶文化在古今中外的大部茶書中,都有其綽約身姿,而今更是在電視中頻頻出鏡,不愧為武夷文化瑰寶。所以中央政治局李長春題字中強調“要多宣傳武夷茶文化”。筆者在此作個簡要概述:武夷茶的歷史。武夷茶歷史悠久,在漢代就有傳説,唐代見諸文字記載,宋代處於興盛,明代改制成散茶,清代創制出烏龍茶、紅茶,民國時間武夷山成為全國茶葉科研中心,新中國的又一崛起。期間雖有興有衰,但總的趨勢是朝茶類增多、品質提高、文化提升的方向發展,已至形成當今的“武夷風雅茶韻”、“大紅袍紅天下”的新局面。

武夷茶在各個朝代都有文人雅士作詩賦文讚賞評説;飲者、茶家煎煮、品飲、操技、演藝、傳播、營運,等等。如唐代孫樵的《送茶與焦刑部書》、徐夤的《尚書惠蠟麪茶》,宋代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蘇軾的《葉嘉傳》,元代暗都剌的《喊山台記》,明代徐火勃的《武夷茶考》,清代王草堂的《茶説》,民國林馥泉的《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等等。舉不勝舉,出處可查,佐證可靠。

武夷巖茶品質優異的原因。古今專家分析認為,主要有三點:優異的自然環境,傳統獨到的製作工藝,選用優良的品種。

武夷山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巖茶的優異品質。這裏講的以黃崗山等羣峯為屏幛而形成的“小天地”,含温度、雨量、濕度、霜期、雲霧、日照、風速、雲層等,上蒼造就的奇峯曲水、高山深壑,沉積風化爛石,以及良好的森林植被,等等。這就是人力無法造就的“一方水土”。這些不但有具體的數據查閲,而且有科學道理探索。

武夷巖茶獨到的製作工藝,使其優異內質得以外揚。武夷巖茶傳統制作工藝,費時之宂長,工序之繁複,技藝之高超是罕見的。所以它被首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它具有傳承性。它是從團餅茶,曬青蒸青散茶,炒青綠茶發展而來的;它包含着豐富的經驗性。如“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叫青葉“死去活來”,手試温度等等。它的原理被後來的製茶機器所應用;它具有高超的技藝性。如“開青”、“搖青”、“手炒”、“揚簸”、“分篩”等等。難度極大,有的人雖然肯於勤學苦練,但由於缺乏悟性,一輩子還是沒有學到這一手絕活。

採用這種既促進發酵又要抑制發酵的循序漸進的方法制出的茶品,再加以炭焙,既具清香,又具甘醇,具有獨特的韻味。

選用適宜的品種,才能充分汲收武夷山的靈氣。武夷山原生性的茶種名曰“菜茶”。由於過去採用茶籽繁育,產生了不少變異,派生出繁多的名叢、單叢。其樹形、葉形、葉色、枝幹、產品茶的滋味有所差別,被茶家、茶客、文人號以富有文彩的芳名,這是武夷茶的一大特色。

關於巖茶的品飲方法。既要講究藝術形式,更要注重科學方法。如場所、茶具、選茶、水温、茶量、泡時,以及品嚐功夫等。當要糾正“洗茶”之説,武夷巖茶高温熱炒、炭火慢焙、乾燥存放,當是無菌之品。如要祛去火味、泡沫,促茶儘快出味,可迅 速倒掉第一道茶水,此當釋為“潤茶”。

關於巖茶的保健功能。除了茶的普遍保健功能外,應從巖茶的產地環境、茶山管理、內含物種類和含量、製作工藝等方面進行講解巖茶特殊功能,不要過分誇大其效果。還要講清飲茶的禁忌。

關於武夷茶的傳播。既有茶種之外傳,又有茶品及製作工藝的外傳。茶籽於清嘉慶年間(1810年)就傳到台灣台北桀(魚+桀)魚坑(即今台北瑞芳、石碇一帶);繼之又由印度茶葉委員會祕書戈登於1834年6月購運到印度阿薩姆種植,並請去當地茶師製作。茶品先後傳到閩南、台灣及國外。

關於烏龍茶、紅茶發源於武夷山的考證,要多從製作工藝及茶類特徵上去解説。既要舉證史料,並要分析其起因的原由。

當武夷巖茶遇上藝術文化 篇七

茶文化指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説始於神農時代,少説也有4700多年了。而其中品飲武夷巖茶一直是一種詩意雅興之事。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擇一雅靜之處,三五好友一聚,細啜慢飲,談天説地;或自斟自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

有的人認為品茶就是品評茶味,不過在我看來品茶也是在喝一種文化,一種情懷,一種境界。

以前大家喝茶就是規規矩矩的喝茶,

今天,我們來玩玩不一樣的。

當武夷巖茶與抽象水墨畫與書法藝術,一品味,一新穎,一傳統,如何相伴相生?

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徵的烏龍茶。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有“烏龍中的明珠”“茶中之王”的美譽。武夷巖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武夷巖茶的形態特徵是葉端扭曲,似蜻蜓頭,色澤鐵青帶褐油潤。內質活、甘、清、香。有明顯的巖骨花香。

茶,滲透和融合了自然與中國文化的精華,在歷史演變中,武夷巖茶是唯一一款融合了儒釋道三種文化的茶類,常飲武夷巖茶,不僅是在喝茶,更是一種精神文化上的享受。

武夷茶文化的介紹 篇八

武夷茶及茶文化在古今中外的大部茶書中,都有其綽約身姿,而今更是在電視中頻頻出鏡,不愧為武夷文化瑰寶。所以中央政治局棠委李長春題字中強調“要多宣傳武夷茶文化”。筆者在此作個簡要概述:武夷茶的歷史。武夷茶歷史悠久,在漢代就有傳説,唐代見諸文字記載,宋代處於興盛,明代改制成散茶,清代創制出烏龍茶、紅茶,民國時間武夷山成為全國茶葉科研中心,新中國的又一崛起。期間雖有興有衰,但總的`趨勢是朝茶類增多、品質提高、文化提升的方向發展,已至形成當今的“武夷風雅茶韻”、“大紅袍紅天下”的新局面。

武夷茶在各個朝代都有文人雅士作詩賦文讚賞評説;飲者、茶家煎煮、品飲、操技、演藝、傳播、營運,等等。如唐代孫樵的《送茶與焦刑部書》、徐夤的《尚書惠蠟麪茶》,宋代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蘇軾的《葉嘉傳》,元代暗都剌的《喊山台記》,明代徐火勃的《武夷茶考》,清代王草堂的《茶説》,民國林馥泉的《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等等。舉不勝舉,出處可查,佐證可靠。

武夷巖茶品質優異的原因。古今專家分析認為,主要有三點:優異的自然環境,傳統獨到的製作工藝,選用優良的品種。

武夷山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巖茶的優異品質。這裏講的以黃崗山等羣峯為屏幛而形成的“小天地”,含温度、雨量、濕度、霜期、雲霧、日照、風速、雲層等,上蒼造就的奇峯曲水、高山深壑,沉積風化爛石,以及良好的森林植被,等等。這就是人力無法造就的“一方水土”。這些不但有具體的數據查閲,而且有科學道理探索。

武夷巖茶獨到的製作工藝,使其優異內質得以外揚。武夷巖茶傳統制作工藝,費時之宂長,工序之繁複,技藝之高超是罕見的。所以它被首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它具有傳承性。它是從團餅茶,曬青蒸青散茶,炒青綠茶發展而來的;它包含着豐富的經驗性。如“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叫青葉“死去活來”,手試温度等等。它的原理被後來的製茶機器所應用;它具有高超的技藝性。如“開青”、“搖青”、“手炒”、“揚簸”、“分篩”等等。難度極大,有的人雖然肯於勤學苦練,但由於缺乏悟性,一輩子還是沒有學到這一手絕活。

採用這種既促進發酵又要抑制發酵的循序漸進的方法制出的茶品,再加以炭焙,既具清香,又具甘醇,具有獨特的韻味。

選用適宜的品種,才能充分汲收武夷山的靈氣。武夷山原生性的茶種名曰“菜茶”。由於過去採用茶籽繁育,產生了不少變異,派生出繁多的名叢、單叢。其樹形、葉形、葉色、枝幹、產品茶的滋味有所差別,被茶家、茶客、文人號以富有文彩的芳名,這是武夷茶的一大特色。

武夷巖茶“香”的世界與文化圖式 篇九

上述巖茶和紅茶的空間結構,即茶葉的等級與山場空間分佈具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但其等級排序依據的仍主要是茶葉的口感和香氣。也就是説,茶葉的品質優劣取決於人們的感官體味。武夷茶種類繁多,品性各異,自唐宋以來,文人雅士們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文賦從不同角度闡發了他們對“茶香”的理解。以下三段文字分別選自清代董天工的《武夷山志》、樑章鉅的《歸田瑣記》與郭柏蒼的《閩產異錄》:

採摘以清明後、穀雨前為頭春,立夏後為二春,夏至後為三春。頭春香濃、味厚,二春無香、味薄,三春頗香而味薄。種處宜日、宜風而畏多風。日多則茶不嫩;採時宜晴不宜雨,雨則香味減。各巖著名者:白雲、天遊、接筍、金谷洞、玉華、東華等處。採摘烘焙須得其宜,然後香、味兩絕。第巖茶反不甚細,有小種、花香、清香、工夫、松蘿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紅。崇境東南山谷、平原無不有之。惟崇南曹墩,乃武夷一脈所產,甲於東南。至於蓮子心、白毫、紫毫、雀舌,皆外山洲茶初出嫩芽為之,雖以細為佳,而味實淺薄。若夫宋樹,尤為稀有。又有名三味茶,別是一種,能解酲、消脹,巖山、外山各皆有之,然亦不多也。

靜參謂茶名有四等,茶品亦有四等。今城中州府官廨及富豪人家競尚武夷茶,最著者日花香,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日小種而已。山中以小種為常品,其等而上者日名種,此山以下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廈門人所講功夫茶,號稱名種者,實僅得小種也。又等而上之日奇種,如雪梅、木瓜之類,即山中亦不可多得。大約茶樹與梅花相近者,即引得梅花之味;與木瓜相近者,即引得木瓜之味。他可類推。此亦必須山中之水,方能發其精英,閲時稍久,而其味亦即消退。三十六峯中,不過數峯有之。各寺觀所藏,每種不能滿一斤,用極小之錫瓶貯之,裝在各種大瓶中間,遇貴客名流到山,始出少許,鄭重瀹之。其用小瓶裝贈者,亦題奇種,實皆名種,雜以木瓜、梅花等物以助其香,非真奇種也。至茶品之四等,一日香,花香、小種之類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為無上妙諦矣。不知等而上之,則日清,香而不清,猶凡品也。

再等而上之,則日甘。清而不甘,則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則日活,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須從舌本辨之,微乎,微矣!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木,方能悟此消息。

凡茶,他郡產者,性微寒;武夷九十九巖產者,性獨温。其品分“巖茶”、“洲茶”。附山為“巖”;沿“溪”為洲。“巖”為上品;“洲”為次品。九十九巖,皆特拔挺起。凡風、日、雨、露,無一息之背;水泉之甘潔,又勝他山;草且芳烈,何況茗柯。其茶分山北、山南;山北尤佳,受東南晨日之光也。“巖茶”、“洲茶”之外,為“外山”,清濁不同矣。九十九巖可三瀹;“外山”兩瀹即淡。武夷各巖著名者,“白雲”、“仙遊”、“折筍”、“金谷洞”、“玉華”、“東華”;餘則崇南之“曹墩”,乃武夷一脈,所產甲於東南。凡樹茶,宜日、宜風,而厭多風。日多則茶不嫩。採時宜晴,不宜雨;雨則香味減。武夷採摘以清明後、穀雨前,為“頭春”,香濃、味厚。立夏後為“二春”,無香、味薄。夏至後為“三春”,頗香而味薄;至秋則採為“秋露”。

樑章鉅遊武夷時夜宿天遊觀,與道士靜參品茶,將武夷巖茶的特徵概括為“香、清、甘、活”四字,依次遞進,並強調“活之一字,須從舌本辨之,微乎,微矣!”樑是舉人,愛做筆記小説,算是才子,又官至巡撫,所以他的這段評價影響極大。今人概括武夷巖茶的特徵為“活、甘、清、香”四個字,並以此作為“巖韻”的標準,就是源自《歸田瑣記》。從三篇文章出現的時間來看,董天工的《武夷山志》成書最早,其次是粱章鉅的《歸田瑣記》及郭柏蒼的《閩產錄異》。從內容來看,三篇文章都依據茶香、茶味的淡薄將茶葉分為了幾等,如花香、小種、巖茶/洲茶、內山/外山、山南/山北,以及採摘時間上的頭春、二春、三春之分……

武夷茶文化的歷史 篇十

“我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為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齊晏嬰所作,根本難以成立。且萬蔚亭輯《困學紀聞集證》卷八下雲:“(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載入茗事中……”雖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飲之茗。故茗飲之事不見於經。世又以詩之“誰為茶苦”,為飲茶之證,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張冠李戴。似此春秋戰國恐無飲茶之風,故《周禮·天官·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一曰水,二日漿,三曰醴,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尚未見飲茶。。.。.。.自漢以後,飲茶之記載,時有所聞,三國時吳孫皓每飲羣臣酒,率以七升為限,韋曜不過兩升,或為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以時茶茗,恐已為招待賓客之用,不然,宴會中,何以有茶? 晉張華嘗謂“飲真茶,令人少眠”(張華《博物志》),是晉亦有飲茶之風,所以茶茗之起,由來已久,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固誤。《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尤誤。所謂飲茶之風,開始於漢魏則可,盛行於漢魏則不可,因南北朝時,此風尚未普遍,何論於漢魏,關此《茶史雜錄》引逸事兩則如下:

齊王蕭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漿,常飯鮮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蕭一飲一斗,號為漏卮,後與高祖會食羊肉酪粥,高祖怪問之,對日,羊是陸畜之宗,魚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因號茗飲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獻謂蕭曰:“……卿明日顧我為卿設荼莒之餐(即魚)亦有酪奴。”

蕭正德歸降時,元義欲為設茗,先問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曉其意,答日:下官生於水鄉,立身以來,未遭陽侯之難,坐客大笑。

由前之説,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為怪異,號為漏卮;由後之説,尤養特欲為蕭正德備茶,則一為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眾,故只能謂為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眾喝茶成癖。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為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經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現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彩紛呈,對同一事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説法。不少人認為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記載。

標籤: 武夷茶 多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1nzr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