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優選15個

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優選15個

【導語】

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優選15個

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優選15個 由本站會員“a傻的可愛”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2: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3: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4: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5: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6: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7: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8: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9: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10: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11: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12: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13: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14: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篇15: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正文】

篇1: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杜甫改掉貪玩的習慣

杜甫小時候很貪玩,連板凳都坐不住,長到五六歲連一首詩都記不住。讓爺爺很生氣。

在爺爺的嚴厲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貪玩的習慣。發奮苦讀,為了練好詩,他練習的習作裝了整整一麻袋。

杜甫成名以後曾在詩中表達了他對於詩歌創作的心得。那就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篇2: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富蘭克林用2年時間改掉壞習慣

美國建國期間的偉人富蘭克林有一個習慣,每一天晚上都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

他發現他有13個很嚴重的錯誤,下頭是其中的三項:浪費時間,為小事煩惱,和別人爭論衝突。聰明的富蘭克林發現,除非他能夠減少這一類的錯誤,否則不可能有什麼成就。

所以他一個禮拜選出一項缺點來搏鬥,然後把每一天的輸贏做成記錄。在下個禮拜,他另外挑出一個壞習慣,準備齊全,再接下去做另一場戰鬥。富蘭克林每個禮拜改掉一個壞習慣的戰鬥持續了兩年多。

難怪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敬愛也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

篇3: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後面還有多篇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齊白石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家。他十分珍惜時間,從不浪費時間,他一向用一句警句來勉勵自我,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閒過”。怎樣才算是在一天中沒有閒過呢他對自我提出了一個標準,就是每一天要揮筆作畫,一天至少要畫五幅。雖然他已經90多歲了,但他還一向堅持這麼做。

有一次,齊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學生來給他過90歲生日,在喜慶的氣氛中,他一向忙到很晚才把最終一批客人送走。這時他想,今日五幅畫還沒有完成呢,應當作完畫再睡覺,於是他拿起筆作畫,由於過度疲勞,難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勸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齊白石早早地起牀了,家人怕他累壞身體,都勸他再多休息會兒,可齊白石卻十分認真地説:“昨日客人多,我沒有作畫,今日可要補上昨日的‘閒過’呀!説完他又認真地作畫了。

篇4: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隨手關上身後的門

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上身後的門。

有一天,喬治和朋友在院子裏散步,他們每經過一扇門,喬治總是隨手把門關上。“你有必要把這些門關上嗎”朋友很是納悶。

“哦,當然有這個必要。”喬治微笑着對朋友説,“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你明白,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後面,不管是完美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後,你才能夠重新開始。”

大道理:記得隨手關上身後的門,學會將過去的錯誤、失誤通通忘記,不要沉湎於懊惱、後悔之中,一向往前看。這時你會發現,我們在每一天裏重新誕生,每一天都是我們新生命的開始。

篇5: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把興趣變成習慣

理査徳.羅伯茨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他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核酸生物轉換過程的科學家,並獲得了諾貝爾獎,人們稱他為生物化學上的猛士。

理査徳.羅伯茨小時候十分聰明,學習成績不錯,大家都很喜歡他。可是小孩子總有一點兒貪玩調皮,小羅伯茨也是這樣。

一天開會時,教師們説起自我的擔心:要是小理査德養成貪玩的習慣,以後聰明不用在正道上,那一棵好苗子就給毀了。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

這時候,校長講話了:“這件事就交給我吧。”

放學後,小理査德正在收拾書包,校長突然走過來,悄悄遞給他一張紙條,神祕地衝他笑笑離開了。[由本站網友投稿]

小理查德很奇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他展開紙條一看,原先是一道智力題,似乎涉及課堂上沒學到的資料。校長想考考我呢。他想。

小理査德覺得很有意思,邊走邊琢磨,回家也顧不上玩,査了不少資料,想了很久,直到做出來才去睡覺。

第二天,小理査德找到校長,一臉自豪地把答案遞給他。校長看着答案點點頭,又掏出一張小紙條遞給小理查德。小理査德笑笑:“我必須會做出來的。”

此後,校長常常悄悄遞給小理査德一些題目,要是小理査德做出來了,他會表揚幾句,然後拿出一道難一些的題目,要是做不出來,他就會放學後把小理查德叫到辦公室講解。

小理查德覺得這件事情十分有意思,不肯服輸的勁兒上來了,總是絞盡腦汁不被校長的題目考倒,平時有空也自覺地多看書學習,為下一道題做準備。到之後,每一天學習看書已經成了習慣,反而覺得嬉戲玩鬧沒意思。

許多年後功成名就的理查德回憶起這一切,十分感激校長,是他的紙條讓自我養成了受益一生的習慣。

篇6: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戰勝殘疾的巴雷尼——堅持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我的悲痛。她想,孩子此刻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忙,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牀前,拉着他的手説:“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期望你能用自我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裏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僅要言傳,還要身教。儘管發着高燒,她還是下牀按計劃幫忙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乾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鍊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最終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向在班上名列前茅。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終,最終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

篇7: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司馬光睡“警枕”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牀,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牀。

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牀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牀讀書,堅持不懈,最終成為一個學識淵博、寫出《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篇8: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齊白石不教一日閒過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家。他十分珍惜時間,從不浪費時間,他一向用一句警句來勉勵自我,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閒過”。怎樣才算是在一天中沒有閒過呢?他對自我提出了一個標準,就是每一天要揮筆作畫,一天至少要畫五幅。雖然他已經90多歲了,但他還一向堅持這麼做。

有一次,齊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學生來給他過90歲生日,在喜慶的氣氛中,他一向忙到很晚才把最終一批客人送走。這時他想,今日五幅畫還沒有完成呢,應當作完畫再睡覺,於是他拿起筆作畫,由於過度疲勞,難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勸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齊白石早早地起牀了,家人怕他累壞身體,都勸他再多休息會兒,可齊白石卻十分認真地説:“昨日客人多,我沒有作畫,今日可要補上昨日的‘閒過’呀!説完他又認真地作畫了。

篇9: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周恩來簡樸的生活習慣

衣着——在人們的印象中,周恩來總是那樣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殊不知,他僅有的幾套料子服裝,大都穿了幾十年,有的破損了,精心織補後繼續穿。有一次,他穿織補過的衣服接待外賓,身邊工作人員説這套“禮服”早該換換啦。他笑笑説:“穿補釘衣服照樣能夠接待外賓。”“織補的那塊有點痕跡也不要緊,別人看着也沒關係。丟掉艱苦奮鬥的傳統才難看呢!”他的襯衣磨破了,換上新的領口和袖口照舊穿。1963年,他出訪亞非歐14國,到了開羅,他換下縫補多次的襯衣,隨行工作人員不便拿給外國賓館去洗,只好請我駐埃及使館的同志幫忙,並叮囑洗時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後,感動得邊洗邊流淚。至於他穿用了幾十年破舊的睡衣、皮涼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國產手錶等,已作為珍貴文物,存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飲食——周恩來的家常飯菜很簡單,主食經常吃些粗糧,副食一般是一葷一素一湯。他規定的工作餐標準是四菜一湯的家常飯菜。他説:“四菜一湯既經濟又實惠。”他在外地視察或主持會議,同大家吃一樣的飯菜,不搞特殊,離開時必須付清錢和糧票。他不僅僅自我這樣做,還要求其他領導幹部也這樣做。有一次,他出差到上海,聽説有的領導同志帶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所有的食宿費用都由地方開支,十分生氣。回北京後,他在全國第三次接待工作會議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後無論哪個領導到省裏去,吃住行等所有開支,地方一概不要負擔,都要給客人出具帳單,由本人自付。這要構成一種制度。”一位專機機長的回憶,頗為傳神地反映了他在飲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這位機長看他吃飯,掉了個飯粒在桌上,他連夾兩次才夾住放進嘴裏,笑着吃了。看到這種情景,這位機長之後感慨地説:“我心裏不禁百感交集。什麼叫廉潔,看看總理就明白了。”

住房——建國初期,周恩來搬進了中南海西花廳,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廳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濕陰冷。身邊工作人員於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繕,但他堅決不一樣意。1959年底,趁他和鄧穎超出差外地時間較長,對西花廳進行了保護性維修。他回京一進門就驚訝地問:“這是怎樣回事?誰叫你們修的?!”他還説:“我身為總理,帶一個好頭,影響一大片;帶一個壞頭,也影響一大片。所以,我必須嚴格要求自我。”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發、窗簾、吊燈等陳設。事後,對這次“修房風波”,他主動在國務院會議上作了三次檢討,向到會的副總理和部長們説:“你們千萬不要重複我的這個錯誤。”

用車——周恩來對自我乘坐的轎車沒有什麼特殊要求,之後他經常乘坐的專車是紅旗轎車。他説:“別人不坐我坐,我喜歡國產車。”國家進口了一批高級奔馳車後,有關部門想給他換一輛。他不一樣意,嚴肅地説:“那個奔馳車誰喜歡坐誰坐去,我不喜歡,我就坐‘紅旗’。”在用車問題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他去理髮,醫院看病,探親訪友,看戲等,都算作私人用車,總要叮囑身邊工作人員照章付費,從工資中扣交。

周恩來的基本生活要素,衣食住行的儉樸作風,受到了長期在他身邊工作的人員交口稱讚。有位祕書説:“總理除了工作,個人一生無所他求。異常是生活的儉樸,更是眾口皆碑。”不是親眼所見是很難想象到了什麼程度。

同周恩來接觸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對他廉潔儉樸的生活作風也是讚不絕口。宋慶齡説:“周總理在個人生活和作風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樣,是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

篇10: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陶弘景菜園求學

古代的時候,對自然界產生很多誤區,人們相信螺贏是將螟蛉變成自我的兒子這個荒唐的傳説,還把領來的兒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對此表示懷疑。他在村邊的菜園子裏找到一窩蜾蠃,蹲在菜地裏聚精會神地整天觀察。陶弘景發覺它們有雄也有雌,經過許多天細緻的觀察,陶弘景最終揭穿了蜾蠃銜螟蛉的祕密:原先蜾蠃也有自我的後代,螟蛉是被銜到窩裏給幼蟲當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義子”這回事!從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親自觀察,絕不能人云亦云。

篇11: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站着寫作的海明威

海明威是美國的著名作家。他寫作時,有個很好的習慣。

他把毎天早上寫作當成鐵的紀律,不管頭天夜裏睡得多晚,一大早他就走到寫字枱前,先重讀一遍已寫好的部分,讓自我沉浸到情節中去。隨後,他就用一隻

腳站着開始寫作。

就這樣,海明威成功地創作了長篇小説《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和中篇小説《老人與海》等優秀作品,並在1954年贏得了世界性的最高榮譽——諾貝爾文學獎。

當有記者問他,為什麼要單腳站着寫作時,海明威笑笑,答道:“這種姿勢使我處於一種緊張狀態,促使我儘可能簡短地表達自我的思想。”

篇12: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蒲松齡草亭路問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蒐集,加上自我廢寢忘食的創作,最終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鉅著《聊齋志異》。

篇13: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魯迅刻“早”字勵志

魯迅生於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紹興城內都昌坊口一個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魯迅原名周樹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魯迅自幼聰穎勤奮,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裏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教師學習,在那裏攻讀詩書近五年。魯迅的坐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此刻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裏。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裏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賣掉家裏值錢的東西,然後再在藥店給父親買藥。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藥店,回來時教師已經開始上課了。教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説:“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

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我作任何辯解,低着頭默默回到自我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裏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後必須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後的日子裏,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後到藥店去買藥,家裏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一天天不亮就早早起牀,料理好家裏的事情,然後再到當鋪和藥店,之後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裏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在那些艱苦的日子裏,每當他氣喘吁吁地準時跑進私塾,看到課桌上的“早”字,他都會覺得開心,心想:“我又一次戰勝了困難,又一次實現了自我的諾言。我必須加倍努力,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之後父親去世了,魯迅繼續在三味書屋讀書,私塾裏的壽鏡吾教師,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教師的為人和治學精神,那個以往為魯迅留下深刻的記憶的三味書屋和那個刻着“早”字的課桌,一向激勵着魯迅在人生路上的繼續前進。

魯迅十七歲時從三味書屋畢業,十八歲那年考入免費的江南水師學堂;之後又公費到日本留學,學習西醫。1906年魯迅又放棄了醫學,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學校教過課,成為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倡導者。魯迅是中國文壇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魯迅全集》,被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廣泛地在世界上傳播。

篇14: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那裏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先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所以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藉着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篇15: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歐文.亨利反思不良習慣

美國地產大亨歐文.亨利以往是個大煙鬼,煙抽得很兇。

有一次,他度假開車經過法國,天降大雨,開了幾小時車後,他在一個小城的旅館過夜。吃過晚飯,疲憊的他很快就入睡了。

淸晨兩點鐘,亨利醒來。他想抽一根煙。打開燈,他自然伸手去抓睡前放在桌上的煙盒,不料裏頭卻是空的。他下了牀,搜尋衣服口袋,毫無所獲,他又搜索行李,期望能發現他無意中留下的一包煙,結果又失望。這時候,旅館的餐廳、酒吧早關門了,他唯一有期望得到香煙的辦法就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幾條街外的火車站去買,因為他的汽車停在距旅館有一段距離的車房裏。

越是沒有煙,想抽的慾望就越大,有煙癮的人大概都有這種體驗。亨利脱下睡衣,穿好了出門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時候,他突然停住了。他問自我:我這是在幹什麼?

亨利站在那兒尋思:一個所謂的知識分子,並且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商人,一個自以為有足夠理智對別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離開旅館,冒着大雨走過幾條街,僅僅是為了得到一支煙。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習慣,這個習慣的力量有多麼強大?

沒多會兒,亨利下定了決心,把那個空煙盒揉成一團扔進了紙簍,脱下衣服換上睡衣回到了牀上,帶着一種解脱甚至是勝利的感覺,幾分鐘就進入了夢鄉。

【小編簡評】

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 優選15個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關於習慣的簡短事例範文。

【網友評價】

中心明確,語言樸實無華。

標籤: 簡短 事例 優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o14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