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新版多篇】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新版多篇】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新版多篇】

清明節拔河習俗 篇一

拔河是我國一項古老的運動。它原是一種軍隊訓練項目,約興起於春秋戰國時代。不過那時不叫“拔河”,而稱為“牽鈎”“拔桓”。它不僅可以鍛鍊身體,而且是一項遊戲。

據唐朝人封演的《封氏聞見記》記載:“古用篾纜,今民則以大麻桓,長四五十丈,兩頭分系小索數百條,分兩朋,兩向起挽。當大桓之中,立大旗為界,震鼓叫噪,使相牽引,以卻者為勝,就者為輸,名曰拔河。”

那時的拔河形式大體和今天相同,只是今天拔河所用的繩子是單獨一根,而古代所用繩子卻“兩頭分系小索數百條”,所以古時拔河人數比現在多得多,場面更大、更熱鬧。

拔河在唐代最為盛行。趙之珩介紹説,唐玄宗李隆基不僅是個足球迷,同時又是一個拔河的愛好者。他在軍隊中積極推廣拔河訓練。由於唐玄宗的大力提倡,拔河越來越盛,規模越來越大,最後從宮內梨園搬到宮外廣場進行。

《唐語林》曾生動地記載了當時規模的一次拔河:“挽者至千餘人,喧呼動地,蕃客庶士,觀者莫不震駭。”千餘人拔河,其場面宏偉,氣勢磅礴,連那些外國來賓都被這盛大活動所吸引而驚歎不已。

清明節盪鞦韆習俗 篇二

古人説“打個鞦韆不腰疼”、“蕩個鞦韆活筋骨”,在陽光明媚,草木吐綠的大好春光裏,盪鞦韆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户外活動。

清明節獎至,清明節的習俗豐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盪鞦韆、遊春踏青、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其中盪鞦韆是我國古代清明節重要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

盪鞦韆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伴隨盪鞦韆的是踏青。每年仲春,春光明媚,桃紅柳綠。舊時富裕、悠閒者多於此日攜酒食到野外遊玩賞春,稱為“踏青”,祈求一年不生腳疾。此俗沿襲至今。

關於鞦韆的起源,一説是由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一項習武活動衍變而來。《古今藝術圖》説:“鞦韆,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趟者。齊桓公伐山戎,流傳中國。”“山戎”也叫“北戎”,春秋時代居住在河北東部,與齊、鄭、燕等國境界相接。另一説法源於漢武帝時代。漢武帝在後院祈禱千秋之壽,令宮女耍繩戲為樂,本為千秋,是祝壽之詞,後世倒語稱為“鞦韆”。與此説相關,明人陳卧子有詩句:“禁苑起山名萬歲,復宮新戲號千秋。”

古時候,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才逐漸發展為用兩根繩子加上踏板的鞦韆。《荊楚歲時記》記載,每年的春天,人們把長繩拴於高大的樹叉上,女子穿着五彩繽紛的豔麗服裝坐在上面,前後擺動,在空中起飛盪漾。唐宋時,盪鞦韆被稱為“半仙之戲”,深受廣大婦女的喜愛,清明盪鞦韆極為盛行。

隨着時間的發展,到宋、明直至清朝,清明盪鞦韆已十分盛行。

山東膠東一帶除了有與其他地區相同的普通式鞦韆外,還有另外兩種。一種是“旋轉式鞦韆”:先在地上栽一木樁,樁上放一轉盤,繞轉盤系麻繩四對,擱置木板,戲者坐於木板上,用腳蹬地產生動力使之旋轉起來,停飛自動。另外一種是“紡車式鞦韆”:此種鞦韆因形似紡車而得名。鞦韆兩人戲蕩,兩端各坐一人,旁邊有人助動,旋轉如風車一般。

據民俗專家介紹説,“盪鞦韆”源於民間勞作,唐宋時期盛行。清明節盪鞦韆,古時女人最愛。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樹,在勞動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民間最早的鞦韆活動,人們稱為“千秋”。傳説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時只是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

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漢武帝時因為它與“千秋萬壽”這個祝壽詞衝突,而改為“鞦韆”,後來就改為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期,盪鞦韆逐漸成為女子嬉戲玩耍的遊戲,女子們衣衫裙裾隨風飄動,搖曳多姿,甚是好看。

清明節放風箏習俗 篇三

唐代詩人高駢寫有《風箏》一詩:“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入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真正的命名,《詢芻錄》記載: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五代時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為對,後於鳶首以竹為笛,風入笛管發出悦耳之聲,好似“箏”鳴,俗稱風箏。

起初只限於皇宮貴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賞,到了宋代以後,才成為民間羣眾喜愛的一種活動了。風箏既是一種美麗的民間工藝品,又是大眾娛樂品,歷來愛到文學家的傳唱。《北京竹枝詞》也對風箏有生動的描繪:“風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習上碧雲端。”早在清朝時,風箏已在扎、糊、繪、放四藝上發展到相當精緻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窮居著書”時,細究風箏扎糊之法,還寫了《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

書中詳細介紹了翼燕、雙鯉、彩蝶、螃蟹、寵妃、雙童等四五十種風箏的扎、糊、繪、放等技法和工藝。此外,古代放風箏又是與放晦氣聯繫在一起的。

《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林黛玉不妨將製作精巧的風箏放掉。李紉勸她:“放風箏圖的就是這一樂,所以叫放晦氣,你該多放些,把病根兒帶去就好了。”而當紫鵑要去拾斷了線的無主風箏時,探春又勸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可見古時放風箏是人們消災祛難的手段,不能去拾別人的風箏,以免沾上別人的晦氣。也有人在放風箏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隨風箏飛上藍天,認為一切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在放風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歡騰、一起喜悦。還不止是放風箏,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插柳、鬥雞等活動融入到清明節。一是悲、一是喜,一個清明節如何能將悲喜兼容?這可能由於清明節原本是寒食節,寒食要禁火,只能吃冷餐。為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要外出走動,做些娛樂活動,以鍛鍊身體,這樣就有了悲喜兼具的現象了。

在古人眼裏,清明節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放風箏可以帶走自己的*氣。所以,古人會在清明時,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禍疾病都寫在風箏上面,然後等風箏升到天空時就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據説這樣能放掉“晦氣”、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一年平安吉祥。且不論“放風箏放晦氣”的巫術色彩,放風箏確實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它可使人精神愉快,消除焦慮,放鬆筋骨,活動肌肉。所以放風箏作為一項體育活動,自然地和清明節融在一起了。

寒食節遇上了“清明”節氣,融合為清明節,加之古人放風箏習俗時間又與清明節相遇,所以就有了“清明時節放風箏”一説。

清明節蹴鞠習俗 篇四

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還有歡樂的踏春的氛圍。其中,蹴鞠是一項很有趣的活動。蹴鞠在古代很多場合都會有,他們通過蹴鞠強身健體。

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一段歷史時期,在齊國故都臨淄城足球活動就已廣泛開展。蹴鞠已發展成一種民間盛行的體育和娛樂活動項目。

秦統一六國後,蹴鞠運動一度沉寂。西漢又復興盛,漢朝人把蹴鞠視為“治國習武”之道,不僅在軍隊中廣泛展開,而且在宮廷貴族中普遍流行。

漢代還出現了研究蹴鞠的專著,《蹴鞠二十五篇》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體育專業書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體育專業書籍。這時也出現了競技蹴鞠,呈長方形,東西向,設有坐南面北供觀賞的大殿,四周有圍牆,稱為“鞠城”。與現代的足球場十分相似。雙方直接對抗分隊比賽,“僻脱承便,蓋象兵戍”,身體接觸就象打仗一樣。

唐宋時蹴鞠發展達到頂峯,出現了充氣球。宋代從皇宮內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為樂。

南宋時期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蹴鞠組織,叫做“齊雲社”,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

而高俅,則是中國曆第一個“球星”。

蹴鞠講究的是技巧,踢法繁多,對技術的要求很高。

有一種踢法是,除用足踢外,頭、肩、臀、胸、腹、膝等部位均可接球,以表演花樣多少和技藝高低決定勝負。球星“高俅”擅長的就是這種踢法

千年前古人踢球技術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雖然古代足球與現代足球的規則千差萬別。

清明節植樹習俗 篇五

植樹的民俗源於喪葬習俗。早在西周時期,封建統治者便開始在墳頭栽種樹木,不過那時的植樹只是統治者顯示地位的一種標誌。而平民百姓是不準立墳和植樹的,因此,墳頭植樹尚不普及。到了春秋時期,民間才開始仿照統治者的行為在墳頭植樹,而此時的植樹也只是作為祖墳的一種標誌而存在的。

據《禮記》中所述,孔夫子就曾在雲遊之前,為了將來能夠確切辨認祖墳,就在其父母的墳頭種植了松柏。但這時的植樹與清明節尚無關聯,而真正將清明與植樹兩者結合到一起的,則要歸功於漢高祖劉邦了。

相傳西漢初期,漢高祖劉邦因多年在外征戰,無暇回故鄉,直到他做了皇帝之後才回鄉祭祖,但卻一時找不到父母的墳墓。後在羣僚的幫助下才在亂草叢中找到一塊破舊的墓碑,於是便命人修墳立碑,並植以松柏以做標誌。

恰巧這天正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劉邦便根據儒士的建議,將清明定為祭祖節。此後每逢清明,他都要榮歸故里,舉行盛大的祭祖、植樹活動。後來此習流傳民間,人們便將清明祭祖與植樹結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民俗。

到了唐代,清明踏青與清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所謂插柳,原指人們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種行為,但在田野踏青和墳塋祭祖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將柳枝往墳頭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無意中也起到了植樹的作用。

清明節掃墓習俗 篇六

一、忌早晩上墳,就是説早上晚上不能上墳祭祀,人們認為、早上和晚上沒有太陽,陰氣比較重,這對子孫後代不利,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中午進行上墳掃墓祭拜。

二、忌在墓地照相。生活在現代的網絡時代,有人甚至連清明節的祭祖掃墓也要拍照發朋友圈,這是不對的。祭祖不僅是紀念祖先,同時也有敬拜,給親人掃墓時要心存敬意,專心致志。

三、外人不上墳。清明節是後人為逝去的先人掃墓祭祖的日子,所以忌諱外人掃墓祭祖,祭祖時只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去上墳祭祀,所説的外人如朋友、工作關係的下屬等無血緣關係的人不可去陪同掃墓。這是因為不是一家人,身上的氣場是不相同的,如果作為外人的身份去掃墓祭祖,不僅會破壞自己的氣場,也會破壞主家的氣場,從而影響運勢。

四、忌穿紅戴綠。上墳是為了紀念先祖,尊敬先人,所以一定要肅穆端莊,不能穿着鮮豔的衣服和佩戴花哨的首飾,否則就是對前輩的不尊重。

五、掃墓忌做不敬過分之事。如、不能跨過墳墓及供品,也不能有大聲喧譁、嘻笑怒罵,污言*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等對先人不尊敬之舉。

六、忌墳邊挖土。清明節上墳掃墓一般要為墳墓培土,給祖先墳墓添置新土,表現自己內心的敬重和希望他們安好。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能從墓碑正前方和正後方挖土,一方面這被認為是對祖宗的不敬,另一方面這也被認為是在斷絕家族的後代。

七、清明節忌走親訪友。在民間説法,清明節是祭祀的日子,如果這個時候去走親訪友,不吉利。

八、孕婦不上墳。因為孕婦的身體是極度虛弱的。上墳是悲痛的心情,別説孕婦本人,看到別人祭祀的心情,自己也好不到哪去,對身體也沒有任何的好處。對胎兒也是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懷孕的女人不上墳。

九、忌墳頭長草不除。清明是雜草新發的時節,墳墓上長有雜草一定要清除。所謂掃墓,就是清掃墳墓,讓先人安穩。

十、忌身體不佳上墳掃墓,身體不好處於生病狀態,或是虛弱狀態的,民間認為容易招致陰靈,帶來晦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o31m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