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可可西里影評(多篇)

可可西里影評(多篇)

可可西里影評(多篇)

可可西里影評 篇一

昨天看了記錄片《可可西里》。

因為做過關於藏羚羊的專題了,所以在內容上並沒有覺得陌生。但是在親眼看了畫面之後,卻感到了靈魂的一絲顫動:西藏,高原,可可西里,真的離我們太遙遠了!

這種遙遠不是實際的距離,而是精神上的差異。就算你站在他們身邊,你也走不進他們的心。那是靈魂和信仰的世界,是需要我們敞開靈魂去接近的陌生。

可可西里,藏語的意思是: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

沒有編制,沒有資金,沒有武器,物質上極端匱乏,隨時面臨着死亡的威脅——每一次分手,都可能是永別!有時候還要偷着賣些羚羊皮來為行動提供經費,而這樣的活動,同樣是他們打擊的對象!你能理解嗎?

可可西里巡邏隊,他們保護的,不是國家的自然保護區,而是自己的家園。你能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嗎?

我看到了鋪滿一地的藏羚羊皮,我看到了剝完皮後的累累白骨,那是讓我們咬牙切齒的殘忍。可是當我看到了盜獵者無助的眼神,我卻無法簡單地譴責他們的犯罪。

他們的罪惡,難道不是我們的罪惡?他們的苦難,難道不是我們自己的苦難?

被稱為草原上第一剝皮手的馬占山,原來是個牧民,放過馬,放過羊,也放過駱駝。可是後來,草原變成了沙漠,牲畜沒有吃的了,人也沒有吃的了,只好去幹播剝皮的活——剝一隻藏羚羊皮掙五塊錢!是誰破壞了他們的牧場?是誰把他們逼上了盜獵藏羚羊的不歸路?

藏羚羊的命運,是可可西里的悲劇,是慾望的魔鬼對人類精神的一次摧殘,

我記住了隊員們在夜晚唱起的那首歌:

似流水似流水似流水……

阿媽,不管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都會回來,我都會回來,我都會回來

天上晶晶的白雲啊,請捎去一封信

我思念您思念您

我在心裏為您祈禱……

這是吟唱在一個民族靈魂深處的聲音啊,它也許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它還能繼續流傳下去嗎?現代化的盛世福音,淹沒了遙遠的神靈世界,也污染了人們的精神空間。我們能想象那個純粹精神的世界嗎?

“你看過磕長頭的人嗎?他們的臉和手特別髒,但他們的心特別乾淨。”

是的,他們的心特別乾淨,象青藏高原永遠清澈蔚蘭的天空。

從雅克貝漢的《希瑪拉雅》到陸川的《可可西里》,我們再次看到了一個跟我們完全不同的世界。荒涼而遼闊的生命禁區,那是信仰者的真境花園。如果我們無法真正的理解,就讓我們保留一分寬容——讓那片土地永遠遠離喧囂的滾滾紅塵,讓精神靜靜地棲息,為了他們,也為了我們。

可可西里影評 篇二

從頭到尾都是震撼,人性的震撼。當動物保護人員掉進流沙,無助的眼神,拼命的掙扎。當出現滿屏的野生動物被剝皮後的屍體。有個人開車去找救援,路上困的不行,把自己的頭髮栓在一根繩子上,低頭的時候就會疼的清醒一下。到了目的地下車,腿已經麻木的不會走路了。

和人類生活在一起,是它們的不幸,我們也有取捨地保護某一些瀕危物種,其餘的大家好像不在乎它們的生死。

我實在沒有能力給出一個標準,能力有限,我只是希望能奉獻自己的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力量,讓類似的影片讓更多人看到,大家的觀點受到一些衝擊,或許能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顯得稍微友好一些。

旨在呼籲大家保護珍稀動物,它們是我們大家庭的一部分。

可可西里影評 篇三

萬惡的月考結束了,晚上組織看電影。原以為會給我們放些打打鬧鬧的電影來慰勞我們這些可憐人一下,不想放的是《可可西里》,把我們的情緒推到了壓抑與沉悶的最高點。

去的晚,於是靠着報告廳的後立柱把電影看完。事實證明我是對的,這樣才能表達我對它的敬畏。

也許電影講了些讓人很難想清楚對錯,或曰無法簡單的分辨對錯的事情。巡山隊固然可敬,他們失去了家庭,一年都沒有發過工資,缺人缺槍缺錢,可他們無奈地賣羚羊絨來當資金,這是犯法的。隊長説的樸實“寧願我坐牢,也要保護羚羊和兄弟們。”是縣裏的問題嗎?可巡山隊沒有編制,理應沒有下撥的資金。於是,巡山隊沒權,抓人罰罰款,連逮捕的權利都沒有。他們,只能尷尬地生活、工作在罅隙中。還有劉棟,用一個陪女的錢,去做保護藏羚羊如此“高尚”工作。孰是孰非?

翻過來説,那些捕羊人就該是反派了。高佔西是撥羊皮高手,自己説起剝皮“又快又好”都有幾分自得。抓了一次又一次,罰了一次又一次,又逃了一次又一次。可他真的那麼壞嗎?當他回憶起自己種田、放羊也是一臉甜蜜。可無奈的是,土地沙漠化,牛羊餓死。他面對或自然或認為的變化,毫無力氣。可重要生存啊!於是走上了剝羊皮的道路。説起剝張皮才五塊錢,很多人都笑起來。可我心中卻掠過絲絲寒意。對於這些人,單純的告訴他們捕藏羚羊的危害,或是罰罰款是沒效果的。相反,他們要生存,這是他們面對大自然變化的本能啊!他們承受着自然變化最直接的受害者,理應被同情,被接濟,卻成了口誅筆伐的對象。當隊長拋下高佔西一行時,説,“走不出這山,就是你的命。”還不停地擁抱着,説一帆風順。他們本來就不是對立方,他們的命運本來就相連。只是,面對自然,他們選擇的路不同。殊途同歸。

説不清的還有自然。它生養人類,卻又粗魯地吞噬生命,毫不留情。當劉棟陷入流時,他先是奮力掙扎,可當他越陷越深時,他不再拼搏,而是以一種無比虔誠,聽天由命的姿態,一點一點,下陷,下陷,直到面龐,鼻子,嘴巴。他就這樣離開,不留痕跡。説自然可怕嗎?可沒有他,人類又從何而來呢?

活着,本來就是一環扣一環,相互制約。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突然想到繁星滿天,一個隊員説:“你在這兒踩的每個腳印,都可能是人類第一個足跡。”

説不清楚的事,就交給緘默的宇宙吧!不斷輪迴,自明分曉。

可可西里影評 篇四

我喜歡陸川,這個喜歡獨自旅行,寂寥卻又執著的男人;我同樣喜歡《可可西里》,這部浸透着生命和激情,光明與黑暗緊緊糾纏的影片。當這二者如同久違的摯友和我不期而遇一般,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吝嗇自己的語言,即便我的文字形如枯槁,異常拙劣,我也難以抑制自己心中不斷蔓延的情緒;於是,約莫一年後的今日,有了我關於《可可西里》的第二篇文稿。

陸川説: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獄,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聖地?因為,可可西里的故事難以訴説,只有真正走過的人才能體會。當片尾音樂在耳邊緩緩的想起,黑底白字的特技字幕若隱若現,一張張帶着倦意卻滿是憧憬的臉龐成為定格。一種震撼,如果化學反應般在我心底肆虐的猖狂起來:是對生命的祭奠,還是對信仰的眺望;是對人性的反思,還是對社會的抽絲撥繭。所有的情感頓時匯成一團:陸川,原來你的《可可西里》不只是一部電影。

紀事終究是真實的:

《可可西里》的故事很簡單,一羣普通的人,一羣生命垂危的藏羚羊。而陸川,他終究是一個逃不過感性和責任的導演,他用紀實性的拍攝手法,在《可可西里》中再現了一個生命與生命糾纏的故事。

影片的開始便是真實而震撼的。垂死掙扎的藏羚羊,在血淋淋的屠刀下,從呻吟變成了永遠的沉默。在鏡頭中,我們看見了人性背後所隱埋的卑劣;

影片的中間,劉棟陷入了流沙,他掙扎了,開始緩慢的下沉。此時,陸川採用了固定鏡頭的拍攝手法,在短短的時間中,我們便看到了一個生命的終結。隨後,陸川將鏡頭慢慢拉遠:貨車,散落地的麻袋,一望無垠的沙地,沒有任何聲響,安靜得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過,有誰知道其實就在幾分鐘前,這兒曾有過一條活生生的生命。

影片的結尾,巡山隊長日泰,被子彈擊中胸膛,抽搐着。陸川在拍攝這一場戲的時候,同樣恰到好處的採用了固定鏡頭和遠鏡頭相結合的拍攝手法。沒有臉部的特寫,沒有細節的捕捉,我們甚至看不到躺在地上的日泰在生命的尾巴上會是怎樣的面容。我們不忍想象,或許陸川也不忍拍攝,於是,在長鏡頭的定格中,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一位英雄無可奈何的逝去。

一幕幕的場景,陸川沒有增加太多的戲劇衝突,處理的很是冷靜。他猶如一位安靜的旁觀者,端着眼前的攝象機,不聞不問,跟隨着順時針的故事情節,將整個世界暴露無遺地展示在我們面前。

人性終究是聖潔的:

影片中有兩場戲讓我心生感動,難以釋懷。

昏暗的車廂內,擠滿了盜獵者和逃山隊員,凌亂的頭髮,滿是塵土的戀龐,他們就這樣唱着:媽媽,請你一定要等我回來。.。.。.沒有音響,沒有伴奏,甚至有點雜亂,但是,正是這樣的表達,讓我們看到了這羣七尺男兒那顆其實很脆弱的心;

午夜十分,三個男人仰望星空,可可西里的夜幕美得就像一副畫,每一顆星星都在閃爍,亮的讓人心醉。“你知道可可西里是什麼意思嗎?可可西西里在我們藏語中就是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聽着,他們對視而笑。茫茫的可可西里,與蒼天相接,闊的讓人心倦,當肆虐的沙塵吹起,當漫天的冰雪落下,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會成為它們的俘虜?

馬佔林,這個瘦弱的老叟,他就這樣活着,在茫茫的可可西里,他細小的就像一顆沙礫,隨遇而安,他沒有什麼目標,甚至不知道自己今後的明天會是怎樣的狀態。他説,我老了,走不出去了。他只能如此,本能的掙扎着,本能的生存着;

日泰,終究是個普通的人。這樣高大正直的英雄,總是那麼高高在上,不可動搖 。但,他為了隊員的生存而出售了羊絨;當劉棟因為職守不當而讓盜獵者逃脱,便遭到他近似瘋狂的毆打。.。.。.這其中藴涵的正是對人性的思考,陸川用自己的鏡頭,將這些真實的情節,赤裸裸的攤開,擺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足以用自己理性的半邊頭腦去體會,去回味。

其實,都是平凡的人,其實都是有血有肉的男兒,誰願意讓自己的生命在突然之間被沙塵吞沒;誰願意每次都把和自己親人的分別當訣別?

生命終究是脆弱的:

茫茫的草原,寂靜的讓人聯想到死亡。陸川用他的遠鏡頭和移鏡頭將此展示的一覽無遺。

馬鋭躺着,被子彈擊中動脈的腿鮮紅的血不停的流淌,所有的人都圍着他,所有的人都想挽救這條還年輕的生命。但是,當所有的期望被無情的阻擋,即便渾身解數也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看着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慢慢的閉上眼睛;

祭壇上,日泰安詳的躺着,昏暗的屋子裏,大家都默默的站着,一陣陣的哭泣聲,擦過冷靜的鏡頭,刺痛着我們的內心。鏡頭定格,停留在日泰的臉上,一位英雄就此長眠。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卻又如此的真實,真實得甚至來不及吶喊和細語,便成過去。

尾聲:

那位消失的地質學家曾説:在可可西里,你踩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有可能是地球誕生以來人類留下的第一個腳印。只是,這樣的腳印,它浸透着多少生命和人性。

影片結束了,但那些縈繞在鏡頭中的場景,卻仍舊徘徊在我心頭,揮之不去。語言終究是蒼白的,只,莊重的行禮,為《可可西里》,為那些已經逝去的生命。

可可西里影評 篇五

可可西里-這部影片帶給我的是一種無言的傷痛,人類對待藏羚羊的謀殺以獲取錢財,破壞生態環境以謀取個人的私立,權利的鬥爭與爭奪而去殺害他人的生命。我慢慢的開始不明白,這種人為什麼把金錢和權利看得比一個人的生命更加重要。可以説的就是,這部影片的各個鏡頭給我留下的感覺都是十分深刻。劉棟在援助自己隊員的路上,因為沙漠之中的一顆坑,小小的一個坑,就深陷其中,起初他還是在拼命地掙扎着,掙扎着,但是越到了後期他放棄了,安然接受自己即將死亡的現實,他的身子慢慢被沙子捲入其中。旁邊所映襯着的是他這次旅程之中的所帶給隊員的補給。生命在可可西里之上是那麼脆弱,人在大自然之中是那麼的渺小。還有的是捕殺藏羚羊分子,面對巡查隊的追捕,可以毫不留情的開槍殺死一個人,彷彿這個人並不是人,僅僅只是一個動物一樣。這部影片告訴我當下生活在平原的生活是多麼的幸運和幸福,沒有高原之上的肺水腫,沒有因為拼命追趕一個人所帶來的缺氧而致死的情況發生。一切都是那麼的舒服一切也是那麼的平和。在現實生活當中困住我們的,只是我們自己罷了。作繭自縛就是這個含義吧。

可可西里影評 篇六

《可可西里》誕生於2004年10月1日,一個特殊的日子。話説,美麗寂寥的可可西里安睡在寧靜中。突然,槍聲打破寧靜,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鮮血染紅戈壁,又一批藏羚羊羣慘遭屠戮。一定要抓到盜獵者!巡山隊長日泰(多布傑)下了死命令,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闖進了正在流血的可可西里。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在稀薄的空氣中,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 巡山隊員在遍佈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盜獵者出現在冰河對岸,隊員們不顧一切地衝入湍急的冰河之中。一場生死搏鬥之後,只捕獲了一些盜獵分子,狡猾的盜獵頭子再次漏網。風雪中,繼續追趕盜獵分子的巡山隊員已瀕臨絕境: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隊員不斷倒在冷槍之下…連最頑強的藏族漢子也哭喊道:我們走不出去了! 打擊盜獵,是巡山隊義不容辭的責任;守護家園,是巡山隊不可動搖的信仰。巡山隊員頑強地在風雪戈壁中追捕盜獵者,槍聲在可可西里的'羣山中長久地迴響——這不只是一次巡山,這是一次撼人心魄的生命歷險。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創作,是陸川執導的第二部作品。整部影片以新聞記實報道的形式,從一個隨隊採訪記者的角度,講述了荒涼的無人區,可可西里巡山隊員們與瘋狂兇殘的藏羚羊盜獵分子展開殊死鬥爭,最終全部犧牲的慘烈故事。導演陸川為完成此片,率領100多人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苦戰120天,將屠殺和保護藏羚羊的情節以紀錄片的形式真實且不加修飾地記錄下來,通過獵殺藏羚羊和阻止獵殺藏羚羊這個載體,講述了人在絕境中的生存掙扎和人與自然的相互抗爭。 可可西里見證了荒原的轉變,代價卻是生命的消亡,不論是人還是藏羚羊,都在戈壁的掩映下漸漸淡去,留下的只有緬懷的讚歌與珍惜保護動物的滅絕。作為一部電影,它走的是紀錄片的形式,可它不是真正意義的紀錄片,一反常規的戲劇式敍事方法,空前加強了不確定因素的使用,甚至強化到不確定敍事已經成為主導全片的敍事策略。但看起來又是那麼真實,真實地似乎就發生在眼前。

可可西里影評 篇七

當禿鷲揹負起亡者的靈魂,當為了信念的死亡一次次悲壯的發生,我們必然明白《可可西里》裏出現的頻率最多的一個詞:“保重”的意義。

《可可西里》本質上這是一部男性電影,陽剛、粗獷和慘烈,可可西里志願巡山隊員以他們的奉獻精神和犧牲告訴了我們怎樣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

影片沒有導演的主觀評判,只是通過北京來的記者尕玉的眼睛默默地展示着發生。以寫實主義的手法真實地再現了發生在可可西里的故事。

影片從志願巡山隊員強巴被盜獵分子槍殺開始,讓觀眾近距離目睹事情的嚴酷性,偷獵者為了追求利潤是毫無人性的,馬克思的話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印證,當強巴鮮血噴濺開來,我們看見了保護藏羚羊正義所付出的代價,同樣在影片最後偷獵者罪惡的槍聲再度響起,我們的英雄甚至沒能説什麼就撲向大地,為了信仰和保護藏羚羊他們以生命祭奠了這片神聖的土地。它的真實和悲壯會讓觀眾自省良心的含義。

記者尕玉跟隨他們進入無人區追捕偷獵者的近20天時間裏,導演以近乎記錄片的紀實手法描繪着可可西里嚴酷的自然環境,風雪和流沙對生命的吞噬、大量的藏羚羊骸骨和毛皮給我們帶來的視覺震顫、偷獵者“道德”缺失的原因,巡山隊員的真實的生活,這些全景式的記錄讓觀眾自己尋找答案和內在,雖然是故事片但是有了人文記錄片的特質,值得我們引起重視。影片的大多數演員都是非職業的,他們生活化的演出為影片的寫實主義定下了基調。

在影片裏,導演着重塑造了隊員劉棟的形象,他有着缺點但是他在大義上從不含糊,為了營救被肺氣腫折磨的同伴,劉棟孤身去籌款,在返歸的路上被流沙吞沒,這個場景是極具震撼的,導演平靜地記錄了這個過程,沒有用一點外部的音效來煽情,只是以劉棟沉入流沙掙扎的呼告來表現這份慘烈,這組鏡頭是每個有良知的人一生無法忘記的,所以,我們應當讓世界上所有的人目睹在可可西里發生的一切,特別讓那些圍着藏羚羊的西方達貴名伶知道羞恥和觸動。

巡山隊員有的常年獨守着一個關卡,艱辛的生活,還必須提防偷獵者的暗殺,是何種力量讓他們留了下來,尕玉詢問着這個問題,導演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在他們離開的時候那面高揚在帳篷上的國旗告訴了觀眾巡山隊員留駐的原因,對祖國的赤誠和對故土的熱愛,所以他們才有着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氣。

這些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可敬的巡山隊員們,在生與死之間選擇的總是良知和正義,隊長泰日和偷獵者狹路相逢,面對他們的威逼利誘毫不動心。面對槍口大義凜然的怒斥,導演在他的死負載了對於信仰和正義的理想主義的悲壯色彩。成為生命意義最好的詮釋,中國銀幕從此多了一個真正陽剛的人物。

導演的所有細節都是站在理性上的,他沒有一味指責偷獵者,而是將他們和生存境遇的無望聯繫在了一起,有着天問式的悲涼!當那位曾經被隊長抓捕的老人良心發現告訴尕玉出山之路時,可以看到導演內心對人性還是有着希望的,那時一種質樸的相信,相信,所有的生靈內心都有善的一面,雖然有時被殘酷的境遇遮蔽,但是,人類和動物的差異在於人類會反思,這是通向良知的路,這是所有生命的希望。

就像在所有的無言裏神聖的藏歌聲起,導演將一位英雄的犧牲賦予了英雄主義的壯烈和信仰的崇敬。

導演最好的字幕給了觀眾一份信心。民間志願巡山隊的義舉得到了國家的足夠重視,因此建起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近年來,藏羚羊的數量正在回升,這些就是英雄們的鮮血和赴死的意義!

陸川,在今年帶給中國影壇我們缺乏已久的感動和陽剛,這部電影對觀眾而言必然是難忘的,因為它表現的是真實的人性,讓人思索和共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op4l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