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推薦17篇)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推薦1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7篇《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相關的範文。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推薦17篇)

篇一: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我們班級的地上鋪着一塊由幾組英文字母拼成的泡沫地毯,在地毯上看書、玩積木還是摸爬滾打都十分舒服,小朋友們都很愛護地毯,從不穿鞋子踩上去,看到拼縫裂開或者有字母翹起來時都會主動去拼好。

一天遊戲的時候,有人向我彙報,葉佳睿在拆地毯,我回頭一看,地毯上的好多字母都已經被摳出來了,而且扔得到處都是。我正想制止他繼續“破壞”地毯,與我搭班的老師卻阻止了我,説:“等一等,看看他到底想幹什麼?”只見葉佳睿手裏拿了一個字母“j”一會和“l”比一比,一會又和另一個“j”比比,最後把手中的“j”放在了地毯上另一個“j”的旁邊。再看地毯上被摳出來的其他字母,它們也都是成雙成對放在一起。呀!原來他在動腦筋,把一樣的字母配對呢,我真是錯怪他了。我走到葉佳睿的身邊,他一看到我馬上興奮地指着字母告訴我:“老師,這個和這個是一樣的!”我笑着摸了摸他的頭説:“你真聰明,我們再來找找,還有什麼是一樣的。”很多小朋友也跟着我們一起找了起來,我沒有給他們任何提示或要求,不一會兒小朋友們就把地毯上的字母和色塊按顏色、形狀等不同特徵進行了分類或配對,有的小朋友還能簡單地説出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分呢!

這次偶發的事件,讓我學會了“等一等”。在這以後。當孩子之間發生爭執和衝突時。我沒有馬上成為調解員,而是先“等一等”,讓孩子們嘗試自己去解決矛盾;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不是立刻成為救援者。而是先“等一等”,讓孩子們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當孩子們提出疑問時,我不着急成為授業、解惑者。而是先“等一等”,讓孩子們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探索、去發現。“等一等”讓我學會了觀察孩子,對他們的思維過程和個性發展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給孩子們有了更多思考與嘗試的機會,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相應提高。

“等一等”雖然是個很小的動作。但要適時地做到卻不容易。學會“等一等”,説不定在等待後,你會得到一個很大的驚喜呢!

篇二: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今天剛來幼兒園不久,郭子儀小朋友就被媽媽抱着走進幼兒園,抱在懷裏的郭子儀還在又哭又鬧,他的媽媽嘴裏不時説“不聽話就讓老師關小屋”。孩子聽了她的話哭鬧的更加厲害。

我趕緊走過去抱過孩子,詢問孩子哭鬧的原因。郭子儀的媽媽生氣地對我説“早上不吃飯,我説不吃飯就讓老師關小屋,他就開始又哭又鬧”。我明白了孩子是怕自己在房子裏。為了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我明確地告訴他老師會像媽媽一樣照顧小朋友,絕不會讓小朋友自己呆在一間房子裏。得到老師的承諾,郭子儀不再哭鬧,和其他小朋友去玩了。

“關小屋”這件事我還從別的家長中聽到,當時沒有在意,通過今天郭子儀哭鬧這件事情,使我明白必須要對孩子進行勇敢教育,讓他們坦然對待困難,勇敢面對很多事情。同時還要和家長達成共識,希望家長平時不要恐嚇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的性格。

“老師,天上飛來了什麼?”

今天的風很大,天空中不時會有颳起的土和小草。從廁所回活動室的路上,郭海洋突然指着天空大聲地喊起來:“快看哪,天上什麼飛來了?”。我和小朋友都隨着他指的的方向看去。只見從北方有一個很大的白色東西向南方飛來,隨着那個白色東西越來越近,小朋友有的説是飛機,有的説是大鳥,甚至有的小朋友還説是飛碟。白色的物體離我們很近了,終於看出了是一個很大的白色塑料布,小朋友們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回到活動室,很多孩子還在討論着那個白色的塑料布。我見他們還對那塊塑料布那麼感興趣,就問他們塑料布怎麼會飛到天上去呢?通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風大了就會吹起來,很大的風會給人們帶來很多不便,甚至還會把大樹房子吹到等很多危害;但小一點的風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好處,例如發電,吹乾衣服等。我又問孩子們塑料布和塑料袋飄在空中好不好?有的孩子説很好看,可有的孩子説不講衞生。針對這些我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讓他們懂得塑料袋舊電池等這些東西,對環境破壞非常嚴重,不能隨便亂扔,看到垃圾要撿起來放到垃圾桶,從而培養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篇三: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幼兒教師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女孩,她們生活在快樂的孩子之中,生活在追求新潮的現代節奏中,生活在充滿朝氣的陽光中。她們總希望把自己打份得漂漂亮亮的。幼兒園老師為了給自己增添一點“亮點”,喜歡佩帶各種飾物:別緻的戒指、高雅的項鍊、時尚的腰帶、漂亮的胸針、可愛的髮卡……這些裝飾,為幼兒教師增添許多美麗,但“幼兒教師是否可以佩帶飾物?”這一問題引起了社會許多爭議。

我有幾點感觸談一下: 1、保證幼兒的安全、健康。 2、從對孩子的良好影響。3、儘量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方面

以上就是我的3點個人感覺,希望跟大家共同討論!謝謝

篇四: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一位美國幼兒教育學家説,美國幼稚園只訓練孩子合羣、適應環境,不教任何字。最主要的訓練是手的動作,例如使用剪刀和筆等。日本學校至今仍沿用傳統的算盤來進行計算教學,因為計算機無法使學生理解,得出與答案有關的基本運算過程,也就不能訓練學生的思維。算盤恰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工具,它充分鍛鍊了手指。

手指的鍛鍊直接刺激大腦中央的手指運動區,間接引起其它運動區的興奮和活躍。當手指鍛鍊得愈來愈靈巧時,頭腦的思維也就會相應的更敏捷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聰明;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智慧的工具和鏡子,所以説,兒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恰恰是珠心算教學中的算盤能讓兒童雙手通過指尖訓練,達到開發兒童的智力和潛能。

篇五: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偶發事例,往往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控制自己,處變不驚,用機動、靈活的方法,及時地引導幼兒聯想,巧妙地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如教師正在組織户外體育活動“練習聽信號走”,天上南飛的大雁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幼兒興奮地議論着,對老師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教師可暫時中止活動,加入到幼兒行列中,同幼兒一起觀察南飛的雁羣,並引導幼兒説出雁羣的隊形,同時告訴幼兒雁羣為什麼要排成隊飛,並告訴幼兒大雁紀律性很強。不能掉隊等,還可以教給幼兒“候鳥啊、”南遷“等詞彙,讓幼兒瞭解大雁為什麼要南遷等有趣的.現象。待雁羣飛過,再靈活地組織幼兒活動,如向大雁學習,遵守紀律,聽老師的信號走成雁羣的隊形或其它隊形,這樣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活動效果。

篇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要當一個好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狀況,學習成績,能否考上重點中學或者大學等等,而且對孩子的心理、思想,個性有足夠的瞭解,並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意識的幫助他改掉缺點。

但有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一些心理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讚美孩子的優點,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鏡去尋找孩子的弱點,更可怕的是,處處拿別人孩子的長處去比自己孩子的短處。孩子需要鼓勵、需要肯定、需要賞識。家長用別的孩子作例子為自己孩子樹立榜樣,目的在於“激將”,殊不知,卻易導致孩子自信心的喪失和崩潰,從而產生自卑心理。

篇七: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一:孩子是我們的監督者

記得我第一次下幼兒園見習時……

早上,我起了個大早來到幼兒園,跟主班老師打過招呼後,便來到洗手間洗手,這時第一位到園的孩子也來到洗手間洗手,小女孩望着我叫“老師”。“哎”我心裏高興的應着。不一會兒小女孩突然瞪着我説:“鄧老師昨天才説要節約水資源,洗手時不能開那麼大的水,你還開那麼大,哼!”我聽完她的話後又驚又羞地冒一身冷汗。愣了一下後,我連忙整理一下臉部尷尬的表情。蹲下來對孩子説:“不好意思,我昨天沒來聽課,不過謝謝你告訴我,我以後一定注意的。你真聰明,老師説過的`話都記着呢!”這時小女孩高興的對我説:“不用謝。”然後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真是深受教育啊……在幼兒園裏你的一行一舉都有這麼多的孩子在監督着,可不容得有一絲的錯誤和馬虎啊!

見習生活中,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

教育隨筆二:不要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

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只可惜太多的家長卻因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在有意無意中剝奪了孩子許多成長的機會,

比如,生活中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孩子吃的橘子、雞蛋、蘋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為的是孩子吃起來容易,更不會遇到什麼危險。可是不知道這些父母有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為孩子提供這些方便的同時,不僅剝奪了孩子親手實踐的機會,而且剝奪了孩子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悦,甚至會因此養成孩子害怕挫折、不思進取的不良品性,從而耽誤孩子的一生。

教育隨筆三:多給孩子講故事

幼兒園的孩子們,大多3-6歲,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能讓孩子多聽故事,多説兒歌,多朗誦散文,將對孩子以後的口語表達、説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齡不大,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聽故事。

早上,孩子們到園的時間等等不一,為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不讓早到的孩子感到無事可幹。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帶或音樂磁帶。我發現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針對孩子們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將聽故事這一環節穿插在午飯、睡覺前後和放學前,個多月下來,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孩子們在午飯期間邊聽故事,邊做飯前的準備工作,一舉多得。

孩子們從聽的故事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規,自覺性提高了。

孩子們敢大膽舉手講話,並且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

講故事有諸如以上的好處和功效。我們當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篇八: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晨間活動以後,我組織幼兒收好活動材料,用琴聲提醒幼兒回座位準備參加下面的活動。這時,我發現小歌一直彎着腰蹲在地上,還時不時地鑽到桌子底下去,我一時並不明白她在做什麼,便降低八度重新彈了一遍琴。小歌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就從桌子底下鑽了出來,走到我面前,伸出小手説:“老師您看,我撿到了一些小棋子。”原來晨間活動時,有些小棋子滾到桌子底下去了,沒有被撿回來,仔細的小歌發現了,便去撿拾。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於是我當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揚了小歌,誇她愛護玩具,做事仔細、認真。沒想到,這次教育效果出人意料地好。隨後我還趁機引導孩子進一步認識了各種玩具和材料的“家”,如,積木的“家”是黃色的正方形的小木盒,塑料雪花片的“家”是綠色的塑料筐,小動物的“家”是小房子形狀的櫥櫃,碎紙屑的“家”是小紙盒,垃圾的“家”是綠色的垃圾桶,等等。這以後,凡有積木、圖書、小瓶蓋,甚至是一片小紙屑不小心掉在地上了,孩子們都會自覺地把它撿起來,並把它送回“家”;不僅如此,家長們還告訴我,孩子在家裏也願意收拾自己的玩具了,而且還要求家長不亂放物品,幫助家長為各種物品設計專門存放的“家”。

我想,如果當初我對小歌拾到小棋子不加關注,現在也許不會有這麼多的“小歌”出現了。

我們的工作繁瑣,可謂千頭萬緒,因此往往對發生在身邊的小事掉以輕心,或不屑一顧,或草率處理,然而在幼兒教育中,恰恰這些小事是不能被忽視的,因為這些小事很可能就是培養良好品質、習慣的教育契機。事實上,很多品質和習慣的培養都是從小事開始的。因此,我們要時時處處關注發生在幼兒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把握住教育時機,因為小事也能做成大文章。

篇九: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一次,我在某幼兒園看到教師讓幼兒用牙刷清洗石頭,一開始,幼兒興致勃勃地刷着石頭,還討論怎樣才能把石頭洗乾淨,但很快幼兒的注意力就分散了,不多久,他們便對這個活動失去了興趣,去其他區域遊戲了。當時我就在問自己,這樣的活動有意義嗎?幼兒能從中獲得什麼?也許有人會説,這個活動可以有效鍛鍊幼兒的大小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能讓幼兒瞭解到石頭的一些物理特性等,但如果認為這就是“活動的意義”,可能就失之膚淺了。

什麼是活動的意義?對於幼兒而言,活動的意義應是指能讓幼兒獲得經驗提升,或日獲得關鍵經驗。幼兒之所以很快對“清洗石頭”這個活動失去興趣,原因在於這個活動並不能讓幼兒原有的經驗得到提升或獲得什麼關鍵經驗,如此,活動便失去了意義。如果教師能有意識地提供刷子、海綿、布、松果、貝殼、樹枝等材料,就能使幼兒獲得豐富的經驗。比如,幼兒可以比較哪種工具適合清洗哪種物體,觀察幹、濕物體的區別,討論物體的沉浮問題,等等。

判斷活動有沒有意義的關鍵在於幼兒在活動中能否獲得高質量的經驗,還必須看幼兒獲得的經驗的變化和發展情況,也就是經驗的廣度與深度問題。經驗的廣度指幼兒的經驗在量上的增加,經驗的深度則指幼兒能夠把新舊經驗相融合,內化新經驗,使經驗結構發生變化。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既要像網絡那樣相互牽連、向外擴展,又要像爬樓梯那樣不斷向上,同時還要像梯田那樣具有層次性。總之,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應具有立體感。

活動要有意義,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有意義。單獨追求過程或者結果,都有可能讓活動失去意義。很長時間以來,我國幼兒園裏的一些活動把重點放在結果上,忽視過程,幼兒被填塞了許多他們並不理解的知識。例如,科學活動中,幼兒在座位上聽教師講解水的三種形態;美術活動中,幼兒看教師調配顏色,或機械地剪某種形狀的紙片;語言活動中,幼兒不斷重複學習某種句式或某些字詞……這類活動因缺乏過程意識、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而對幼兒的發展缺乏意義。同時,我們也要警惕另外一種現象,即不管活動的結果,為過程而過程,讓過程成為了形式。例如,種植園地中,教師隨意讓幼兒用工具進行活動;區域活動中,幼兒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毫無目的地活動;集體教育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指揮下走馬燈似的變換活動內容……有行動不一定就會有充滿意義的結果,但有意義的結果一定是通過有價值的過程而得到的。要使活動有意義,就必須把知識還原到過程中,讓幼兒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通過操作、探究、交往、體驗等方式獲得經驗。例如,在“裝米”活動中,為了讓幼兒充分理解“圓錐形的工具往小口容器中裝東西效率最高,也不會把東西灑在容器外面”的生活常識,教師設計瞭如下活動環節:首先,讓幼兒用A4紙自由地往礦泉水瓶中裝米,教師在旁邊用相機記錄幼兒的各種裝法;接着,教師播放先前幼兒裝米的照片,組織幼兒討論哪些裝法速度快、裝得多;然後,幼兒按照討論的方法來裝米,教師繼續觀察、記錄,並再次組織幼兒討論,慢慢引導幼兒得出“把紙捲成圓錐狀來裝米效果最好”的結論;最後,幼兒又一次裝米,檢驗剛才得出的結論。在這個案例中,教師把需要幼兒獲得的經驗還原到了過程中,通過幼兒的操作、探究、交往和教師的有效指導,活動目標得以自然實現,活動的意義自然生成。所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的“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依然是教師在設計和實施幼兒園各種活動時的重要指針。

追求活動的意義,教師是重要的保障。在談到瑞吉歐教育經驗時,我們總會被他們教師精深的專業知識和高水平的專業能力所折服。瑞吉歐的教師總是讓幼兒在充滿挑戰性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經驗。實際上,我們也能夠成為他們,只要我們多聽、多看、多記錄、多思考,成為日本幼教先驅倉橋物三先生所説的“非顯性的存在”,善於與幼兒“周旋”,那麼幼兒就可能在有價值的活動過程中獲得充滿意義的結果。

篇十: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我們班的安琪小朋友,他平時就喜歡動,上課無法安靜地坐着,不是躺在地上就是歪在板凳旁邊,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喜歡拿玩具玩,與小朋友説悄悄話。不喜歡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不遵守場合紀律和秩序。這個問題讓我感到很煩惱。

通過我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大班的孩子比小班的孩子好動,也許是小班的孩子年齡還比較小,心裏對老師有種恐懼感的原因吧,他們就比較聽老師的話,不怎麼動,但是大班的孩子是沒有幾個老實的,都比較喜歡好動,除了那幾個性格內向的孩子之外。

我們班就孩子好“動”這個問題開了一個小小的家長會,我們請了一部分在學校裏比較好動的孩子的家長來參加了這個家長會。在家長會上,我們老師專門對家長們介紹了一下他們的孩子在學校裏的表現。在這些孩子身上發現的第一個問題是,老師讓孩子們坐好認真聽課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很長時間內無法安靜地坐下,或者是在座位上歪歪斜斜扭來扭去的。再一個就是上課的時候總是拿些小玩具,做些小動作,或者是與旁邊的同學説話。老師問的問題還沒説完就忙着插嘴,吵吵鬧鬧,不能安靜地玩玩具。在羣體遊戲中,不能認真遵守遊戲秩序,總是搶着上場,不按順序來。有時候還打擾別人做遊戲。喜歡去欺負一些老實的小朋友,喜歡踩在板凳上跳來跳去的。

通過這次小小的家長會,我們班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比以前懂事多了,上課也變得認真聽講了。為此我特別和安琪的家長溝通了一下,通過家長和老師一起的努力,安琪小朋友比以前有紀律多了,上課的時候總是認真坐在板凳上把手背在後面認真聽老師上課,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比以前強多了,喜歡和小朋友一起交流。老師和家長都感到很欣慰,這次小小的家長會真的很有收穫。

篇十一: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來思考,然後用大人的方式來處理,甚至於在孩子看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都讓我們放大後處理了。人們都説,孩子的心靈是純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純潔無暇的,世上的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的眼光來看,用孩子的思維方式來思考,那麼世界真是美好的!

在户外活動的時候,思思和陽陽小朋友在追逐皮球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小矛盾,結果碰在了一起,陽陽的鼻子被地擦破了一點皮。當時我的心裏是又生氣又緊張,分別將他們兩個人訓了一頓,並問他們,為什麼不好好玩,還打架?取消遊戲資格,站在一邊。

陽陽委屈地説:“我是和思思好好玩的,我們一起滾皮球,想看看誰跑得快,先搶到皮球。我們剛才都很快,同時搶到皮球的,因為皮球圓圓的,沒抱住就摔倒了。”思思説:“對,都是那個地不好,硬硬的,把陽陽的鼻子都弄破了。”聽到這裏,我又覺得好笑了,是啊,孩子們並沒因為鼻子的問題而不高興,他們還沉浸在共同遊戲的樂趣中,一起遊戲所帶來的樂趣遠遠大於鼻子被碰破這點兒小事;更何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難免遇到這樣或那樣諸如此類的挫折的,俗語説;吃一鑑長一智。孩子們都這樣想了,我幹嗎還要訓他們呢?我要做的事就是告誡他們,以後玩耍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怎樣玩得更好,更快樂!

篇十二: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一天上午,孩子們陸續在喝水、送水杯,這時,從教室前面傳來“噹噹噹”的聲音。我循聲望去,原來是孫宇侖和馬增凱一邊喝水一邊碰杯,他倆碰得正開心。旁邊一些小朋友見他倆敲得好玩,也跟着相互碰杯,還有幾名幼兒用水杯敲桌子玩。大熱的天,小小的屋子被這亂糟糟的碰擊聲吵得更加燥熱。於是,我大步走到孩子們身邊,看到老師嚴肅的表情,他們停止了敲擊,連忙低下頭喝水。我一邊看着孩子們喝水送水杯,一邊思索着該如何解決剛才的問題,很快孩子們都喝完水坐回位子上。

接着,我用擬人的口吻説:“剛才小水杯悄悄地對我説,它今天非常不開心,小朋友都把它撞疼了。它想和那些愛護它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誰願意做小水杯的好朋友?”孩子們高高地舉起小手,我又問:“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這個朋友呀?”“輕輕拿,輕輕放。”“不碰撞水杯。”“兩隻手拿住水杯,不往地上掉。”聽着孩子們的回答,我滿意地點點頭。我想,教師在面對和解決幼兒出現的各種問題時,一定要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實施教育,避免説教,不僅易於幼兒接受,而且教育效果也更好。

正當我為自己剛才巧妙的教育策略感到得意的時侯,我聽到孫宇侖小聲説:“小水杯一起唱歌為什麼不開心呀?”難道是我錯怪了孩子,是不是孩子們還有其他想法?此時,我意識到教育幼兒愛惜水杯、養成良好習慣是教師的教育目的,雖然自己沒有指責幼兒,也採取了適宜幼兒理解的教育方式,但這並不代表孩子的意願,自己還缺少傾聽的教育環節,應該讓孩子們説一説自己的真實想法。於是,我又問:“哪個小朋友還想對大家説些什麼?”孫宇侖説:“劉老師,我聽到小水杯碰在一起,像小鈴鐺一樣好聽。”馬增凱也緊跟着説:“對,對,我也很喜歡。”曹詩玉説:“我用手指彈它能發出小撞鐘的聲音。”……

其實,很多時候幼兒獨特的、有創意的想法,常常不經意間就被我們忽略了。細想起來,在他們大膽、童真、稚氣的想法背後,豈不隱藏着智慧的火花?就像今日,我差點錯過孩子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做樂器的新奇想法。或許,我們不能接受幼兒喝水時相互撞杯的行為,但是,若沒有這個機會,他們怎會有若干個發現?怎會有音樂家們用廚房餐具、廢舊物品演奏出的精彩?

身為教師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要善於發現他們富於創造性的想法,並適時給予積極有效的評價和支持。所以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尊重幼兒的意願,讓幼兒的潛能得到開發。為了給孩子們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和條件,我提議在班中找一找,除了小水杯還有哪些物品也能做樂器,能發出美妙的聲音?這下孩子都積極地開始尋找,不一會兒,有的拿來飲料瓶,裏面還放了幾顆串珠,有的拿來積木、塑料玩具,有的找來紙盒、鐵桶等等,每個幼兒都找到自己的“樂器”,而後大家一邊敲打着自己的“樂器”,一邊齊聲唱起熟悉的歌曲。此時,我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教室裏也迴響着生活中最美妙的樂章。

由此我深深感悟到,成人眼中美好的事物,孩子不一定覺得美好,而成人覺得不起眼的東西在他們看來也許就是寶。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千萬不要用你的眼光來替孩子做決定,應該給孩子表達表現的機會,為孩子提供選擇。這需要我們教師多一點愛心,多一些理解與接納,多一些賞識,才能與幼兒共同碰撞出快樂的音符。

篇十三: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俗話説“上戰,不打無準備的仗”。其實上課也是如此,作為教師要善於分析孩子,瞭解孩子,吃透孩子,只有你實實在在懂得孩子才能知道他們會説什麼,會對你的提問作出怎樣的回答,這樣你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迴應,最終使師幼互動更精彩。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應對每一個提問進行多種的預設和迴應,以備不時之需。

其次,抓住時機,展現教學機智

在課堂教學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因為孩子是活的,教案是死的。這就需要教師學會聆聽幼兒的每一個回答,在聽的基礎上還要學會辨析,辨析哪些內容是應該回應的,哪些內容是可以不迴應的,怎麼迴應。所以課堂教師真正地聆聽幼兒,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判斷,給予迴應,機智的教學能讓活動變得更加精彩。崔嵐老師説:教師在教學中千萬要真傾聽,不能假傾聽!

最後,勤於後續思考,加強積累

俗話説“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善於在失敗中總結經驗,讓這次的失敗變成下次的成功。課堂教學亦是如此,課後的思考能讓你變得更加進步,課後的思考能讓你變得更加自信。吳佳瑛老師在每一次的活動後總是及時地進行反思,回想一下哪句話説對了,哪句話不應該這麼説。我想吳老師之所以能成為名師,也正是因為她的執着與認真吧。因此教師要注重每一次的課後思考,久而久之你的教學活動會變得更加精彩,你的孩子會變得更加快樂。

篇十四: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星期天,媽媽帶着2歲的玲玲到宋老師家串門,玲玲在玩耍間突然看到掛在牆上的中國地圖,高興的跑道媽媽身邊説:“天氣預報”,媽媽和宋老師都沒有聽懂玲玲的意思,宋老師變問了一句,玲玲説什麼?玲玲指着牆上的地圖又説了一句“天氣預報”,這時媽媽笑了,媽媽説:“在家常看天氣預報,播天氣預報時不是有個地圖嗎,孩子看到地圖以為是在播天氣預報呢”,宋老師聽完玲玲媽的解釋笑了。多可愛的孩子,宋老師抱起玲玲,走到地圖前,指着地圖對玲玲説:“這是中國地圖”,玲玲也跟着説:“中國地圖”,接着,宋老師又指着北京説道:首都北京,玲玲像個國小生一樣跟着學了起來,看到玲玲的認真勁,媽媽説到:“你們做老師的就會教育孩子,我們什麼也不懂,就知道孩子不苦不鬧就行”,心裏非常羨慕宋老師。宋老師非常謙虛地説道,我們也是不斷學習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

人生的第一步非常重要,這一步的好壞和方向直接影響到孩子此後的發展方向。早期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人們常説的“三歲看老”的道理可能就在這裏。此時所積澱在腦海中的內容就是他發展的基礎,這樣的基礎打得越好,越牢固,越寬厚,他們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更好。家長朋友們,為了您的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請抽出一定時間學習一下育兒技巧吧!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在社區活動中,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情感

在社區活動中,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情感

社區教育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社區教育的優越性在於其通過社區內的環境佈置,人文氣氛,以及所組織的各項大型專題活動,對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那麼,在日益蓬勃發展的幼兒園環境教育中,如何開發,利用園外環境――社區教育活動,從多方面多渠道地對幼兒進行自然而然的環境教育,拓寬幼兒的環境保護的視野,從而自發地產生愛護環境的情感呢?在此談談我班的一些做法。

一、讓幼兒到社區宣傳環境知識,萌發愛惜一草一木的意識。

實踐,永遠是鍛鍊幼兒,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好方法。在不斷的學習中,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環境知識,並逐漸地表現出向同伴以及弟弟妹妹介紹環境知識的熱情。惜逢我園地處江灣橋南紡織路,隸屬中海名都小區。我決定利用這一無意識的行為,組織幼兒大膽地向名都小區裏的居民們,路人宣傳環境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培養孩子愛惜環境的情感。

於是,我們班裏首先開展了“名都環境宣傳員”的競選活動,讓幼兒自己評比誰是最佳宣傳員。孩子們在小組內展開了激烈的競賽,選出代表在班上比賽,終於選出了幾名“環境宣傳員”。我們要求他們以自己是一名“環境宣傳員”的身份向小區居民或路人宣傳節約用水,講衞生等知識;向阿姨們講垃圾分類放的重要性;向吸煙的叔叔宣傳香煙的害處多;向公公婆婆講愛護草木等,共同營造小區美麗的環境。

小小“宣傳員”稚嫩的話語,簡單而生動的講述,既贏得了周圍羣眾的讚許,也增強了孩子宣傳環境知識的信心。自此以後,班上的幼兒形成了一個你追我趕的局面,不但積極學習新的環境知識,還大膽地向別人宣傳,對不良的破壞環境的行為習慣敢於提出批評,孩子愛護周圍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二、發動家長共同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共同提高環保觀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興趣愛好,都在孩子中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設法讓家長共同培養參與社區活動,爭取家長參教、議教、助教,進而識教,懂教,共同培養環保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邀請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玩具。家長們幫助孩子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共同製作出各種各樣的作品:有利用一次性杯子製作的七彩水桶;有利用食品盒製作的玩具車;還有栩栩如生的杯子娃娃……,大大鍛鍊了家長幼兒的動手製作能力。

經過和家長一起參加社區活動,使孩子們對參加社區環保活動的熱情進一步提高,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金三角的合力作用。生活垃圾即會變寶,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利用廢物製作的興趣,不斷地增強了幼兒的變廢為寶的觀念。可見,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方社區的輻射作用,在我們的教育中已初見成效。

利用社區活動進行環境教育的效果是顯著的,孩子們明白了自己什麼行為對環境好,什麼行為不好,慢慢地把學習環境知識的興趣昇華對環境問題的興趣。他們開始關注周圍社區環境,不斷地在社區中交流與分享環保信息,逐漸萌發了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實際行為保護周圍社區環境的情感,真正理解了環保的意義。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怎樣更好的開發和利用社區活動資源,帶領幼兒在“走出去”中豐富環境知識和經驗,創設理想的教育環境仍是我們今後探索的方向。

篇十五: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最新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在現代教育模式裏,教師的角色定位已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在幼兒教育中更是如此,如果缺少了老師與幼兒的互動是無法想象的。

孩子年齡雖小,但他的心裏可裝了好多事情,比如:

這個老師我喜歡,因為她天天都對我笑,還和我拉手;?這個老師,我有一點不喜歡,有一次我想抱她,可是我都夠不着她;?我希望老師能和我們一起做遊戲。

看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有效互動這麼重要,那麼,改變從今天開始:

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更能增進與幼兒的互動,其實,就是讓孩子更喜歡你。

1.幼兒心聲的傾聽者:以微笑和耐心傾聽幼兒的需要、想法、問題和建議,並給予適時的積極的反饋。

2.幼兒行為的觀察者和分析者:以觀察家的態度,悉心觀察並領悟幼兒的言行,分析瞭解其普遍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

3.良好環境的創造者:創設健康、豐富的物質環境,營造愉快、寬鬆的精神氛圍。

4.交往機會的提供者: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引導鼓勵他們和教師、同伴進行平等的自由的交往。

5.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和指導者: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和現有的水平以及教育目標的要求來制定教育計劃、選擇和調整教育內容,並適時地把幼兒的興趣和關注的問題生成為課程內容,引導幼兒主動、積極地富有個性地發展。

創設愉快、寬鬆、豐富的環境,營造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的氛圍和條件。

孩子年齡越小越需要情感上的撫慰和關心,教師的角色重新定位之後,更多地關注幼兒的情緒、情感和需要;做孩子們的大朋友。

1.微笑的老師記得我走上幼兒園工作崗位時接手的是新小班的幼兒,和幼兒第一次見面,這時,我想用微笑來贏得孩子的好感。

果然入園的第一天就有許多小朋友願意讓我牽着手走到教室,儘管他們的臉上還掛着淚珠兒,但我感覺到他們願意接受我。就這樣,我用微笑度過了最艱難的“非常時期”。

2.“夥伴”老師“微笑”給孩子帶來了温暖、親切。而夥伴老師能促使幼兒真正地喜歡並主動地參與學習。

記得在一開始的教學活動中小朋友玩完玩具,我叫了半天沒有人願意收玩具,當時我真不知道怎麼辦,後來,有一位老教師的行動啟示了我。她當時是這樣做的,她説:“哎,滿地都是玩具,誰來和老師一起收玩具呀?”

話音剛落,孩子們一個比一個能幹,一會就收拾整齊了。看來友善的夥伴的魅力很大,要比發號施令效果好。

3.能幹的老師幼兒的生活學習更多時候是在遊戲中開展的,他們需要許許多多有趣的活動內容。

這樣就需要老師有一雙能幹的雙手,為幼兒設計、製作玩具。這樣才能使活動有序的開展下去。

我記得有一次小朋友在玩做飯的小遊戲,當時準備的材料不多小朋友玩的興趣不足,我見到這種情況後,主動參與活動中來,並和小朋友一起製作了很多廚房小玩具。

他們見到這些玩具可高興了,都很開心。遊戲又開展下去了。這次活動既開展的順利,孩子的創造思維又得到了發展。

篇十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我的最初理解是:“學習故事”是“鼓勵孩子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並敢於思考和探究,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答案和結果,教師把這一過程記錄下來形成故事”,雖然是很個性化的表現,呈現了不一樣的個體,但能形成一定的共性特徵——故事裏都有有想法、敢行動、會學習的兒童。

成為實驗班中一班的骨幹教師後,我知道自己承載着期望。園裏的安排讓我感到自己身在“特區”,可以不寫那麼多文字材料。可是,雖然沒有定數要求,但白紙黑字的“學習故事”文案是必須呈現的結果之一。

任何結果都事出有因,一個教育成果必然是一種教育理念在支撐着,新西蘭“學習故事”裏所呈現的輕鬆、快樂、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需要一套科學、人本的做法去支持。

環境、材料、活動、空間、教師和家庭、家長,乃至幼兒自己都是重要的支持因素。而我們一貫的做法中,教師的作用明顯強於其他因素,所以要想達到新西蘭“學習故事”裏的效果,我們還需要改變很多,與寫故事相比,這些更難。

一,印象

“四好”是我對新西蘭“學習故事”中體現出的幼兒園教育教學情況的最初印象。

一好:環境好開放。新西蘭幼兒園的室內外環境都非常開闊、開放,沒有明顯的區域劃分和界線,甚至沒有我們常見的標誌、區域名稱。但孩子們似乎都知道什麼事情在哪裏做,顯得非常自主!在自然、豐富的環境裏,孩子們獨立地做着自己感興趣的事,眼神非常專注。

二好:時間好充裕。幼兒的遊戲時間相當充裕,因為很多遊戲活動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在自然、田園般的環境裏,孩子們輕鬆、愜意、不緊張地做着自己喜歡的事,不會受到打擾。

三好:孩子好自由。孩子們所關注的事也是五花八門,有使用吸塵器、種樹、搬木頭、推土、運沙子;可以去的地方有超市、樹林、院子、工廠;會用很多工具,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地動手。而加餐、牛奶、點心在乾淨的包裏裝着,擺在一個地方,孩子們想什麼時候吃就自己拿着吃,沒有統一的喝水、入廁、吃午點環節。

雖然沒有老師隨時隨地的“教”,但到處充斥着孩子的學。孩子們個個是那麼鮮活、生動、主動,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事情時很專注,不用老師的陪伴和照顧,也不出現安全、打鬧、爭吵等問題。最重要的是,孩子們的想法都能立刻行動起來並得到實現!

四好:老師好輕鬆。孩子如此生動,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哪裏呢?沒有常見的老師組織幼兒上課的情景,視頻裏偶爾出現的老師在看着小朋友用電鋸和電鑽,在餐桌前倒水,在大地墊上和孩子一起看書,拿着夾子走來走去地寫着什麼……顯然,這些視頻、照片是老師拍攝的。所以,我的第一個困惑是,難道新西蘭的老師除了拍照、攝像,“什麼都不幹”?

我就這帶着這些一知半解和困惑開始借鑑“學習故事”開展探索。

二、模仿

感謝園長等管理者提出的四個打破,我決心從模仿開始,將環境、區域、材料都向孩子開放,逐漸減少界限和控制,鼓勵孩子幹自己喜歡的事,不去過多幹預和詢問。我開始學着新西蘭幼兒園老師那樣,掛着相機,拿着筆和本,跟在孩子後邊,走走看看聽聽拍拍。但是,沒有驚喜,沒有故事,只有各種各樣的“亂”!

第一種“亂”:頻繁換區。有的孩子在每一個區都停留一會兒,玩一玩、弄一弄、擺一擺,但似乎都沒有做出什麼,然後把玩具收起來;又到另一個區看看、擺擺、搭搭,但仍然沒有出現作品,就又放棄了……如此重複,每個地方都停留三五分鐘,但都沒做出什麼。

第二種“亂”:走來走去。有的孩子在教室、卧室的區域間到處走動着,沒有在哪裏停留,只是這裏看看那裏看看,也沒有伸手去擺弄什麼,似乎自己也不知道想做什麼。

第三種“亂”:擺弄無趣。有的孩子很“乖”地坐着,不離開坐位,拿着一筐玩具,把玩具逐個地拿出來,擺在桌子上,來回擺弄着,眼神並沒有專注地看着玩具,但也不離開、不換區,可是拿到東西又不會玩,也沒有求助老師或同伴的願望,彷彿在“熬自己、熬時間”。

第四種“亂”:模仿等待。有的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看別人拿起什麼,自己也拿起什麼,別人怎麼做自己也怎麼做,或者乾脆等着老師過來教。當老師走到孩子身邊時、主動問“你想做什麼”“這個是這樣玩的”,孩子才會動起手來,跟着老師一步步做。

當頻繁換區、走來走去、擺弄無趣、模仿等待這幾種“亂”出現後,我產生了很多困惑:孩子們為什麼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想法?班裏的玩具、材料真的不能吸引他們嗎?老師不教、不出聲,孩子就不會玩嗎?老師、孩子、環境、

材料、內容……人、事、物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三、反思

再仔細看孩子的種種“亂”。

“頻繁換區”的現象若在以前,老師會給出“不能堅持、沒有興趣”這樣的解釋,但換個視角來看,其實孩子是在努力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哪個都試試玩玩,如果找到了,會停下來玩下去的。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操作、嘗試、選擇的過程,就像老師去商店買衣服一樣,也要一家一家地走走、看看、挑挑,才能在比較和試穿中找到自己喜愛的那一款。所以,“頻繁換區”的“亂”其實是好事!而“走來走去”也可以用這樣的'視角來理解,允許孩子有一個觀察、尋找的過程……這兩種“亂”其實表現出孩子在努力尋找興趣的“忙”!

另兩種“亂”——默默等待、無趣擺弄,似乎幼兒是被老師“教”慣了,如果沒有老師“教”就不知道自己怎麼“學”,其實表現出孩子在等待。

原來對“亂”的理解可以是“忙”和“等待”,這不就是孩子表達出的對環境、材料、內容和老師的具體可見的需要嗎?

於是,我對老師的自身作用產生了很多困惑:到底教不教?不教,孩子會玩嗎?不組織行不行?區域環境怎麼辦?要按領域分區嗎?區域要起名字嗎?要定目標嗎?要不要買玩具?買什麼玩具?要不要做玩具?做什麼玩具?有遊戲計劃嗎?必須講評嗎?幼兒能不能自己遊戲、學習?一定要有作品嗎?……這些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老師要為孩子做什麼。

同時,我又發現,這些問號在過去都是歎號,都是必須做的。每年開學時,老師都會把區域佈局規劃好,每個區域都是一個小範圍,是一個相對獨立、與其他區域隔離開的空間,然後把所有相關材料、玩具都集中在此並分類擺放整齊。

接下來,給這個區域做明顯、突出、有指向性的標誌。當幼兒進入區域遊戲,老師會有目標地教會幼兒玩相應的玩具,如科學玩具、益智玩具,會按照説明、作品圖教幼兒搭建、下棋、繪畫、手工;在表演區會將幼兒本年齡段常用的樂曲錄製好,相關服裝準備好,供幼兒自選表演。

每年開學時,老師也會在園長的帶領下,商量給班裏買新玩具。一般幼兒園也會要求老師給孩子製作玩具,有時還有數量、比例的要求。

這些在過去都是必做的,在老師的意識裏已經約定俗成、不可取代。但是,突然看到新西蘭老師的“什麼都不幹”後,我對錶象的簡單模仿立刻導致種種“混亂”出現。

當我把對“亂”的理解搞清楚,把困惑、問題重新梳理後,發現:有些事還是應該做的,如一些建立秩序感、歸屬感和安全感的環境是必須創建的,大量操作類材料和工具、半成品、使用度高的物品,是必須提供的,而有些事是應該放手等待孩子的興趣、關注、操作和發展,再共同建構的。

“四好”與“四亂”就這樣建立了連接:“四好”的背後是有老師的作用和支持的,而“四亂”裏恰恰沒有體現人、事、物的協調作用。弄清楚後,我也明確了自己應該幹些什麼。

四、改變

經過和幼兒園管理者們的共同研究,我們又進一步對環境、材料進行了調整,為孩子提供更加自由、開放的環境的同時,使其科學、合理、易操作,引導孩子們建立並形成自己認可並能主動遵守的規則與秩序。

物質環境的改變

一開始,為了不亂,我們又回到區域劃分體現領域目標、遊戲指導偏重知識傳授的老路上。當看到孩子像在完成任務似的,在區域中默默地遊戲、簡單地操作,我又一次反思。

我們到底要培養有知識的小大人、還是有想法的孩子?為什麼孩子玩得沒有效果?在與孩子一起遊戲時,我發現孩子對環境、材料的需求和渴望,他們天生是有方法的,只要給他們適合、有序、安全的環境和材料,他們就會探索!於是,我們在園長指導後再次勇敢地做出了改變。

美工區,材料較明顯地投放在一個開放的較大空間裏,並且按紙類、工具類、輔助材料類、顏料類、作品區分開。每類物品的擺放位置都經過充分考慮,促進幼兒的選擇和使用更準確、有目的,並且不再用櫃子、桌子把區域明顯地劃分開,造成隔離感,沒有了專屬地盤的感覺,會滿足孩子更自主、便捷的需要。

閲讀區也將幼兒最愛的圖書分冊擺放在書盒內,將很多分散幼兒閲讀注意力、降低閲讀品質的毛絨玩具收在角落,並且用“讀一本書、玩一個玩具、講一個故事”的提示語來引導幼兒在長時間遊戲中自主安排內容。

我調整了三次自然角,從挨着空調的窗台上的擺設型,到挨着門的觀察型,到沒有櫃子挪出長桌增添小桌的操作型。每次改變都是遵循貼近孩子、易於操作、樂在其中的原則。

在表演區,我們將多達兩個櫃子的樂器、服裝、道具做了精減,減少限制幼兒創造力的高結構材料,大量增加原始、有趣、簡捷的低結構物品,同時也隨着遊戲的深入幫助孩子合理利用空間環境和材料。

精神環境的改變

幼兒在這樣的環境裏,與隨手能用的材料發生了更密切的互動,他們可以一轉身就找到需要的東西,也可以按自己的遊戲需要到專門的區域內去準備。同時,老師給予極大的精神支持,師幼互動特別頻繁,孩子需要幫助和支持而發起的交往時時發生。

我將上下午打通,全面協調。如,當發現幼兒的閲讀漸人佳境——從一開始的頻繁換書、翻看,到有目的地取書、一頁頁仔細地看還有問題和發現,就將下午的遊戲時間改為閲讀時間。為了親身調動幼兒的閲讀積極性,我常常跟孩子説: “你們吃得香一點,大口咬水果啊,老師給小朋友梳完頭也盼着拿一本書看呢!”“這套書只有我們班有啊,特別好!”“老師最喜歡曬着太陽看書了,特別幸福!”孩子們從老師身上感受到書的魅力,產生了嚮往。

五、驚喜

孩子們漸漸建立了新的秩序感,不管如何調整空間、如何擺放材料,教師都秉持“利交流、利操作、利行動”的原則,保證遊戲規則隨孩子的遊戲需要而隨時建立、維護、打破。我們不再用“小腳印”“插卡”“寫名字”等方式,來限制某個區域的遊戲人數,而是會根據人多人少立刻調整空間和材料。如果“人多”,是不是説明這裏的遊戲受歡迎,孩子感興趣?但材料和工具能否滿足“人多”的需要呢?如果不能滿足,哪些由老師來補充?哪些放手給孩子想辦法解決?如果“人少”,是不是説明內容、材料等方面沒有調動出孩子的積極性和關注度呢? “不限制”正是關注孩子的需要和激發遊戲興趣的好機會!

時間充裕了,孩子們有了思考、選擇、行動的保障,紛紛行動起來。實驗班裏,孩子不再出現安靜、無趣、渙散的眼神,而都是奔走起來、找尋自己的遊戲。

2013年9月18日,開學才兩週多,北京市早教所、區教研室的老師來到園裏,想看看實驗班的遊戲情況。我帶孩子來到户外,習慣性地組織幼兒走隊、鍛鍊、拉圈遊戲……

當園長催促“不要總是組織,讓孩子們自由活動,看孩子們怎麼玩”時,我的心裏產生了矛盾:怎麼拉個圈也不行呢?雖然我放手了,卻又習慣性地在操場上擺陣:一排拱形門、一溜平衡步道、一排圈,希望孩子們能練習鑽、平衡、跳,完成一系列的綜合體能鍛鍊。

但是,當我退到一旁,孩子們成為場上的主人後,改變開始了……

孩子們把老師擺好的圈拿在手裏,按着一個方向在拱形門下鑽來鑽去,沒有碰撞。接着,又加入平衡墩,跨過墩再彎腰鑽拱形門。

不一會兒,孩子們又在入口處擺放小梯子,碼上球,擋上平衡墩,孩子們要跨過小梯子、踩上矮平衡墩、再分腿邁過高平衡墩、然後再鑽進拱形門!這是多麼複雜的組合啊,而且很有難度!孩子們是會給自己設定有挑戰的運動目標的。

接着,拱形門又搬了家,被擺成一個城堡或者是花園。孩子們還推着車、運着球,鑽進鑽出,好難啊!接着,拱形門被放倒,成了練習跨跳的樣子?這不是比我給擺好的跳圈更難嗎?更有創意的是,瀟予居然把拱形門豎起來、練習套圈。這在過去不就是一節課“拱形門的一物多玩”嗎?而今天,孩子們自己給自己上課了,甚至比我想到的還多。

在場地的一邊,剛剛入園、早晨來園還大哭的浩宇也沒閒着。體重8 2斤的他拿了4個平衡墩,自己在練習跨跳。另一邊,勇敢的柯宇把平衡墩擺成左右兩列,嘗試站上高過膝蓋的平衡墩。

同時,老師在場地一側擺好的平衡步道也被改造了。大家開始往拐彎處運球、擺球,還要求每個彎道里放數量一樣多的球。原來孩子們把這裏當成了“糧倉”,球是大糧食,要運到這裏儲藏起來。孩子們分工合作,商量着每個彎道放5個大糧食,還要來回巡邏看着糧食……

我一邊不停地拍照一邊激烈地思考起來:一開始時覺得孩子們不會自主運動;放開後,急忙去擺陣,是因為我覺得孩子們沒有東西就不會玩;而按我的意志擺成“綜合體能鍛鍊”,是因為我認為孩子不會組合鍛鍊、不會均衡發展。我既然按園長要求不“組織”了,也要通過我擺的器械去“組織”!

但是,當我退到一旁,把主場讓給孩子們後,我卻驚訝地發現,孩子們很會玩!這裏面還有情節、空間設計、角色、建構,甚至有數學!長達一個小時的户外活動中,沒有爭吵,更沒人閒着,只有激烈的討論和組織,五大領域哪個沒有發展?孩子們用行動告訴我:“我們會組織自己,我們會鍛鍊,我們會玩!”

對“四好”的憧憬和迷惑,對“四亂”的困惑和反思,對過去的打破,對現在的重建,讓我們逐漸看清真實、主動、有想法的孩子們,讓我們徹底顛覆了多年以來“好孩子是教出來的”這種觀念,讓我們堅信孩子有能力有自信去主動學習、建構遊戲、有個性地積極發展。這個信念將會繼續推動我以後作為孩子的遊戲夥伴,陪伴他們不斷成長。

篇十七: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2018年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天天是我們班的一個男孩子,平時由奶奶接送比較多。一天,奶奶來向老師訴起了苦。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兩個奶奶產生帶孫子的矛盾了!

天天的奶奶離園來接孩子的時候和老師交流了起來:“老師,你不知道,最近這個孩子一點也不聽話。”老師問奶奶什麼原因?奶奶氣呼呼地説:“就是孩子的另一個奶奶,這幾天是他那個奶奶來接他的。然後孩子要什麼就給他買什麼,天天一樣玩具,還總帶孩子去吃肯德雞。現在這個孩子都不要我領他了。我麼不亂寵他的,我不給他亂買東西的,領他回去麼好了。我想想小孩子麼只要飯吃吃飽麼好了,吃什麼肯德雞啊。我是連肯德雞是什麼也不知道。以前他爸爸沒什麼玩具的,也不出去的,不照樣長得高高大大的。他那個奶奶一空麼就帶他出去。現在這個孩子一天到晚就想到要往外面去。我麼住在鄉下的,要帶孩子出去玩也不方便,所以不出去的。現在這個孩子和我都不像以前那樣親了。總是要他那邊的奶奶領他。我現在看到他那個奶奶來就生氣,講麼又不好當面講。老師你説,小孩子怎麼能這麼寵呢?要什麼給他什麼!這樣怎麼行呢?小孩子要寵壞的。”

聽了奶奶這些滿腹抱怨的話,讓我不禁思索開來:其實,仔細分析下來,天天的兩個奶奶是兩個比較典型的祖輩家長的代表。一個是極度寵愛,孩子無論什麼要求都會答應。另一個則是每天只是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不帶孩子出去有任何的交往。

那麼,在這個中間,年輕的`父母該做什麼?作為父母不是光掙好一份工,滿足孩子物質上的要求。而是要協調兩方老人,慢慢改正老人不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滿足孩子,或者是一味地管住孩子,這樣教育下的孩子必然出現兩面性。在這裏是一種表現,在那裏則又是一種表現。

老師則可以起到一個指導的作用。把好的教育方式通過各種途徑傳授給家長,比如多形式的家長會、家長座談等,在和家長的相互交流中,促進教育方式的提高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使我們每個孩子都全面、均衡地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5e4m7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