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在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上的交流材料

在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上的交流材料

在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上的交流材料

在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上的交流材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其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了教育事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也充分闡明瞭新形勢下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和迫切需要。當前,全市上下正在萬眾一心、齊心合力推進“三高三新”戰略目標,如何進一步推動教育提質,為人民羣眾提供更加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為社會經濟事業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

作為民生之首、發展之基,近年來我縣教育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關心下,堅定不移地謀發展、提質量,抓內涵、促育人,成功打贏了“翻身仗”,順利構建了以拳頭品牌玉環中學為龍頭的教育生態矩陣,縣域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監測達到B等、全市前3,大學聯考特控線上線率實現“九連冠”,市域教育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逐漸擴大。然而對標“三高三新”的戰略標準以及人民羣眾的全新期待,我縣教育仍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匹配、不充分的短板弱項,如城擠鄉空的學位態勢、校際不均的資源條件、拔尖學生的培養瓶頸、良莠不齊的教師配置等等問題,都説明了我們的事業發展距離“幸福教育”“優質均衡”的具體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些問題也是我們下階段的主攻方向,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予以化解。

今年是**迎接撤地設市30週年的實幹之年,也是教育提質的推進之年,新形勢需要新擔當、呼喚新作為,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教育質量提升主責主業,深入實施教育提質三年行動,着力打造“體系更加完善、資源更加優質、特色更加明顯”的花園式港口城市教育“新樣板”。下階段我們將重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與實踐,總的思路就是“一個突破、兩大創建、三項提升、五個導向”:

“一個突破”是我們的工作主線,即突破教育教學質量的發展瓶頸;“兩大創建”是我們的工作抓手,即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市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市;“三項提升”是我們的工作目標,即羣眾的滿意程度提升、學校的辦學活力提升、機關的服務效能提升;“五個導向”是我們的工作方向,即突出質量導向、資源導向、育人導向、用人導向、改革導向。

第一,突出固基礎、抓拔尖的質量導向,推進解決優生不多的現實難題。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是辦教育、抓教育的永恆主題,特別是拔尖人才方面的培養,領導關注、社會看重,對於整個城市乃至國家的進步和發展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我們將從“招生入口、過程培養、課堂設計”三方面下足功夫,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和拔尖人才培養力度。在招生指標分配上,我們將針對高中招生方案進一步優化和調整,本着優生優培、合理均衡的原則,結合公辦普高學校招生總計劃數和學校優生培養情況進行指標分配,打破學校按成績“梯隊式”的招生模式,以此鼓勵各校挖掘潛力優勢,探索優生培養路徑,有效穩固以玉環中學為龍頭,帶動楚門中學、玉城中學協調發展的“一體兩翼”格局。在優生培養過程上,結合上階段市教育提質諮詢委員會對玉環提出“要在質優生培養、學段貫通上大膽創新、打破桎梏”的建議,我們將進行進一步的嘗試與探索,不斷加強高中和高校、高中和國中的銜接育人力度。在課堂教學設計上,我們將對標市域內名師優師的教學方案和課堂實踐,花3~5年時間研究設計覆蓋全部學科、遵循教育規律、符合課標要求、發展核心素養的規範課程,讓全市教師都以此為標準,做好規定動作、創新自選動作,以高質量課堂建設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第二,突出優存量、擴增量的資源導向,推進解決資源不均的現實難題。結合“兩大創建”的標準要求,我們明顯感覺到資源總量、生均用房等硬件條件的不足,是限制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最直接原因,也是當前我們最為突出的短板弱項。接下來,我們將緊扣創建工作目標,進一步擴大資源總量盤子,增量選優、存量提質,把資源價值轉化為質量效益,整體抬高全市辦學條件。一是做大增量,通過主動爭取財政資金、加強政企合作建設、落實政府專項債券等方式,為高位推動中國小“改舊建新”、幼兒園“倍增計劃”等行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將教學服務半徑延伸至每一位學子的“家門口”。二是做優存量,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規劃的思想,綜合考慮城鎮的人口集聚趨勢等因素,持續優化調整全市校網布局,尤其是針對高中學段的學校,我們將對玉城中學、坎門中學、實驗高中分階段、分步驟實施搬遷改造,確保各校具備充裕的辦學空間和特色辦學條件。三是激活變量,堅持“整體推進、城鄉聯動”的發展原則,高標培育發展各級各類城鄉教育共同體,力促校際、城鄉融合發展、高位均衡。例如,目前我市教育共富試點實施的聯合辦班模式,通過將海山學校與優質中國小進行聯合辦學,學生分學段輪流就讀,教師隨班流動,促使薄弱學校、薄弱鄉鎮的生源“逆城市化”迴流。

第三,突出強素養、立根本的育人導向,推進解決培塑不全的現實難題。我們將秉持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激發、喚醒每一個學生心中的真善美,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是從評價改革入手,作為全省唯二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綜合試點的縣市區,我們將堅持以生為本,進一步完善對學校、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好考核“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引導學校在抓好質量提升的同時統籌管理好五育工作。其中對於個別基礎性工作考核,將始終保持“應簡盡簡、能減則減”的原則,儘量減少考核條目和流程,避免過度施壓、干擾教學。二是從特色開發入手,我們將按照融合片區教育“整體優化”理念,推進“五育融合,一校一品”特色發展創建。積極探索同片區範圍內的國中、國小學校學生體藝特長一體化、鏈條式銜接培養,實施校際師資、場地、課程共建共享機制,有效形成“項目+N校”特色開發模式。三是從資源載體入手,內挖潛力、外拓空間,充分整合學校設施場所、校外實踐基地、線上網絡平台等多方面資源條件,全面開展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發展的特色課程和研學活動,着力營造“校、社、企、館”合作推進學生體藝發展的良好氛圍。

第四,突出重擔當、講奉獻的用人導向,推進解決師資不強的現實難題。教師是立教之基、強教之源,辦好教育的堅定信心主要來源於教師隊伍的強大力量。從我縣教師實際來看,既面臨“總量不足”的痛點,又有着“結構不優”的難點,但我們始終認為“好老師就在身邊”,將探索並落實好“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用人機制,有效激活教師隊伍“一池春水”。一是強化考核應用,堅持“以業績論英雄,讓有為者有位”,通過考核發現人才、發現好老師,並將結果運用到校級領導調整和教師榮譽的評比上來。此外,我們還將充分考慮鄉村辦教育的艱鉅性、特殊性,將評優評先、職稱評聘等名額適當向鄉村學校及教師傾斜,以此激發教師奉獻鄉村教育的內生動力。二是拓寬培養渠道,進一步深化校院合作,積極開展特色鮮明、時效明顯的師訓項目,實現本土名師培養和青年教師成長“兩頭抓”“兩頭促”。尤其是針對年輕教師,我們將安排新聘教師和實習教師到優質中國小進行跟崗學習,高起點、高標準帶動新教師成長。三是優化關愛舉措,主動對接聯繫當地民企、商會、鄉賢,並鼓勵各校廣泛發動校友羣體重教興教、捐資助學,進一步提高師者從教的幸福感、獲得感。同時,我們將格外注重班主任的培養與關愛,探索實施以“基礎津貼+任職年限+星級評定”為標準的補助模式,進一步提升班主任教師的待遇水平,真正實現“勞有所得、勞者多得”。

第五,突出提效能、促治理的改革導向,推進解決活力不足的現實難題。改革創新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將以“為學校減負、為管理增效”為目的,進一步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持續為教育發展注入澎湃動能。一是自上而下做好聯繫機制改革。創新實施局領導“條抓塊統”分片管理、機關幹部“1+2”定點對接機制,建立健全扁平高效、快速反應的指揮聯動機制,讓班子成員、全體幹部沉下基層掀起調查研究之風,也讓基層學校也能夠第一時間向上反映訴求,全面打通聯繫服務學校的“最後一公里”。二是自下而上做好辦事流程改革。我們高度重視學校審批事宜過多、程序機制僵化這一現實問題,這從側面也反映了當前部門對學校簡政放權力度不大、為基層減負鬆綁舉措不多的現狀。上階段,我們已經面向基層學校最大程度下放物資審批採購、小額工程管理等自主權,接下來仍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權責匹配、放管相濟進一步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三是全面鋪開做好教學管理改革。我們將針對教師人員信息、教學質量監測等內容設計搭建數字化管理平台,以智慧智能、提質增效為出發點,推動教育教學規律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定期採集教師、學科、監測結果等基本辦學數據,實現常態、長效監控監測,為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教師隊伍專業化提升提供科學精準數據支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5kjg8m.html
專題